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必修1常见重难点习题66题(有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常见重难点习题66题(有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常见重难点习题66题(有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常见重难点习题66题(有答案)

高一化学重点难点习题66题(含答案)

(选择题)

1、用密度为1.32g/mL的硫酸逐滴滴入到BaCl2溶液中,直到恰好沉淀完全为止。己知所生成的溶液的质

量等于原BaCl2溶液的质量,则H2SO4溶液的浓度为(BD)

A.21.9%

B.42.1%

C.13.5mol/L

D.5.67mol/L

2、将4.34g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该混合气

体通过放电,恰好完全反应,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

A. 1:1:1

B. 1:1:2

C.1:2:1

D.4:3:2

3、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mol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mL

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的质量分数大小为(B)

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C.甲=丁<乙=丙 D.丁<甲<乙<丙

4、现有100mL3mol/L的NaOH溶液和100mL1mol/L的AlCl3溶液。①将NaOH溶液分多次加到AlCl3溶

液中;②将AlCl3溶液分多次加到NaOH溶液中。比较两次操作的现象和沉淀质量是(C )

A.现象相同,沉淀质量不等

B.现象相同,沉淀质量也相等

C.现象不同,沉淀质量相等

D.现象不同,沉淀质量不等

5、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浓度为1.00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

有气体放出,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C)

A.11.2g

B.5.6g

C.2.8g

D.1.4g

6、向50gFeCl3溶液中投入一定量的钠,待反应完毕后,过滤,得到仍有黄色的溶液45.9g,则投入钠的质

量为(C )

A.4.6g

B.4.1g

C.6.9g

D.9.2g

7、FeCl3、CuCl2混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C )

A.加入KSCN的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溶液中一定含Cu2+

D.剩余固体中一定有铜

8、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O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2.1g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Na2O2

的固体中,固体增加的质量是(A )

A.2.1g

B.3.6g

C.7.2g

D.无法确定

9、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300mL1mol/L盐酸和氢氧化钠,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

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质量为(A)

A.5.4g

B.3.6g

C.2.7g

D.1.8g

10、有铝、氧化铜、氧化铁组成的混合物共10g,放入500mL某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

再加入250mL2.00mol/L的NaOH溶液时,得到沉淀最多。上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B )

A.0.500mol/L

B.1.00mol/L

C.2.00mol/L

D.3.00mol/L

11、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室温,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C )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

B.溶液中OH-浓度不变,有H2放出

C.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

D.溶液中OH-浓度增大,有O2放出

12、己知Ba(AlO2)2能溶于水。右图表示的是向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

质的量y与加入Ba(OH)2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D)

A.a~b时沉淀的物质的量:Al(OH)3比BaSO4多。

B.c~d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AlO2-比Ba2+多。

C.a~d时沉淀的物质的量:BaSO4可能小于Al(OH)3。

D.d~e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Ba2+可能等于OH-。

13、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B)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D.气体摩尔体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14、同温同压下,xg甲气体和yg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则x:y的值可以表示(AC )

A.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B.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

C.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

D.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Na2SO3与BaCl2溶液作用,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

B.将SO2气体通入Ba(O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C.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D.将SO2气体通入用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己知NH3易溶于水与水反应,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

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的气体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B)

A. V1>V2>V3

B.V1>V3 >V2

C.V2>V3 >V1

D. V3>V1>V2

17、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C)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18、己知18.4mol/L的浓硫酸(ρ=1.84g/mL)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将此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下列结论

正确的是(D)

A.若水的体积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3:1,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6mol/L

B.若水的体积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3:1,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5%

C.若水的质量与浓硫酸的质量比为3:1,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6mol/L

D若水的质量与浓硫酸的质量比为3:1,稀释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4.5%

19、体积为VmL,密度为dg/mL的溶液,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溶质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

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BD)

A.c=(w×1000×d)/M

B.m=V×d×(w/100)

C.w%=(c×M)/(1000×d)%

D.c=(1000×m)/(V×M)

2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

A.1摩尔任何物质都约含6.02×1023个原子

B.0.012kg12C约含6.02×1023个碳原子

C.0.5molH2O含有1mol氢和1mol氧

D.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用符号mol表示

21、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2重116g,充满CO2重122g,现充满某气体重114g,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

质量为(A )

A.28

B.60

C.32

D.44

22、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铁圈、铁夹、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分液漏斗、酒精

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的是(CD)

A.蒸发

B.萃取 D.过滤D蒸馏

23、下列事实或性质与胶体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 )

A.肥皂水遇硬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B.水田使用NH4NO3肥效较差

C.氢氧化铁溶胶滴入少量H2SO4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D.白色胶体氢氧化铝可用于吸咐色素

24、己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中,形成无色的溶液,其化学方程式是:

PbSO4+2NH4Ac=Pb(Ac)2+(NH4)2SO4,当醋酸铅溶液中通入H2S时,有黑色沉淀PbS和弱电解质HAc 生成。表示这个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

A.Pb(Ac)2+H2S=PbS↓+2HAc

B.Pb2++H2S=PbS↓+2H+

C.Pb2++2Ac-+H2S=PbS↓+2HAc

D.Pb2++2Ac-+2H++S2-=PbS↓+2HAc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B.溶于水后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是电解质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故二氧化碳属于电解质

26、己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

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B )

A.10mol

B.11mol

C.12mol

D.13mol

27、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

原的氮原子数之比是(A )

A.5:3

B.5:4

C.1:1

D.3:5

28、己知:NH4++OH-=NH3↑+H2O,将Na2O2逐渐加入含Al3+、NH4+、Mg2+的混

合溶液中,加入Na2O2的物质的量与产生沉淀、气体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

示,则原溶液中含Al3+、NH4+、Mg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C )

A.3mol、8mol、3mol

B. 3mol、8mol、2mol

C.2mol、4mol、3mol

D. 3mol、4mol、2mol

29、38.4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完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HNO3的物

质的量可能是(C )

A.1.0mol

B.1.6mol

C.2.2mol

D.2.4mol

30、己知NH3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下列装置不适宜做NH3尾气吸收的是(C )

31、从某些反应看,NH3和H2O、NH4+和H3O+、NH2-和OH-、N3-和O2-两两类似。据此判断下列反应正确

的是(D )

①CaO+2NH4Cl=CaCl2+2NH3↑+H2O ②2Na+2NH3=2NaNH2+H2↑

③3Mg(NH2)2=Mg3N2+4NH3↑④NH4Cl+NaNH2=NaCl+2NH3↑

A.只有③

B.只有①

C.①和②

D.都正确

(图象题)

32、将一定质量的Mg-Al合金投入到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HCl中,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5mol/LNaOH溶液至

过量,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原合金中Mg、Al质量各多少克?

(2)HCl的物质的量浓度。(4.8g 2.7g 8mol/L)

33、向含0.02molAl3+的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Ba(OH)2

溶液时,产生沉淀的质量y(g)

与Ba(OH)2溶液的体积x(m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图中:V1= ;V2= ;m1= ;m2= 。

(300mL 400mL 8.55g 9.32g)

34、向100mL1mol/L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Ba(OH)2溶液。

(1)直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达最大值,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是:

(2)随着Ba(OH)2溶液加入,沉淀总的物质的量(y轴)与Ba(OH)2溶液的体积(x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A、C两点对应的Ba(OH)2溶液体积为:A mL;C mL

2Al3++3SO42-+6OH-+3Ba2+=2Al(OH)3↓+3BaSO4↓

NH4++Al3++2SO42-+2Ba2++4OH-=2BaSO4↓+NH3·H2O+Al(OH)3↓

150 250

35、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每份50mL。向其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随后各取溶

液10mL,并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分别向稀溶液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a)(b)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a)情况下,溶质为(写化学式)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标准状况下CO2气体的

体积为。

(2)在(b)情况下,溶质为(写化学式)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标准状况下CO2气体的

体积为。

NaOH Na2CO3 1:1 0.056L NaHCO3 Na2CO3 1:1 0.112L

(填空题)

36、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己知它们可能是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现做以下实验。

①取440mL甲溶液与120mL乙溶液反应,生成1.56g沉淀

②取120mL甲溶液与440mL乙溶液反应,生成1.56g沉淀

③取120mL甲溶液与400mL乙溶液反应,生成3.12g沉淀

(1)甲溶液为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乙溶液为溶液,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2)写出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

(AlCl30.5 NaOH 0.5 )

37、把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4.54g溶于水,得100mL溶液,其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4mol/L,溶液中共含Na+的物质的量为mol。如果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时,

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其中含Na+的物质的量共有mol。

(0.04 Na2CO3 0.04)

38、锌酸(H2ZnO2)盐不同于铝酸(H3AlO3)盐,锌酸盐能稳定存在,如锌酸钠:Na2ZnO2,铝酸盐则不稳定,

极易转化为偏铝酸盐,如铝酸对应的钠盐是偏铝酸钠(NaAlO2),而非铝酸钠(Na3AlO3)。

(1)ZnO类似于Al2O3,也是两性氧化物,试完成:

Al2O3与NaOH(aq)的反应:;

ZnO与NaOH(aq)的反应:。

(2)Zn(OH)2类似于Al(OH)3,也是两性氢氧化物,试完成:

Al(OH)3与NaOH(aq)的反应:;

Zn(OH)2与NaOH(aq)的反应:。

39、有一透明溶液,可能含有较大量的NH4+、Mg2+、Fe3+、Al3+、Cu2+、Na+、H+、SO42-、CO32-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此溶液做下列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过氧化钠粉末,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并逸出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入过氧化

钠的物质的量与析出沉淀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推断:

(1)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2)溶液中肯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3)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H+、Al3+、Mg2+、SO42-) (NH4+、Fe3+、Cu2+、CO32-) (Na+)

40、将铁粉、铜粉、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反应)。试判断

下列情况下,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

(1)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 3+、Cu2+)

(2)若氯化铜和铜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Fe3+ )

(3)若氯化铁和氯化铜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一定有;(Fe、Cu ,Fe2+)

(4)若氯化铁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Fe、Cu)

41、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在试管中

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气球膨胀且溶液变为红色,冷却

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

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

(溶有SO2的品红溶液溶有NH3的酚酞)

42、将一充满NO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然后向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O2,试管中恰好充满水时,则通入的

O2与原NO气体的体积比为。若假设生成的溶质不向外扩散,且为标准状况,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

(3:4 1/22.4mol/L)

43、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

下列问题:

(1)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①;

②。

(3)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或者②?

(在阴凉处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氯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溶液碱性减弱;

过量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溶液变成无色;向无色溶液中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②,若再出现红色,则为原因①。)

44、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氯水,为了除去废水中的游离氯,

而且使废水变为中性,有人提出如图所示方案。在废水排

出管的A、B处分别注入一定流量的废烧碱溶液和足量亚硫

酸钠溶液。试写出:

(1)A、B处应加入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2)A、B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Na2SO3 NaOH)

(推断题)

45、A为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

试填写以下空白:

(1)合金A由和组成

(2)写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C→E。D→F。

答案:Al 和Fe

46、下列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合金由两种金属组成,取C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则火

焰呈黄色。在反应中产生的水均未在图中标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M ,H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

G→H。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C。D→K。

答案:Na、Al2O3、Fe(OH)3

47、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图

所示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

请回答:

(1)A是,B是,C是。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Fe Cl2 H2

48、下图A、B、C、D、E、F六种物质中除D为单质外其余均是常见的化合物,E和F的水溶液均呈碱

性,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D的化学式A ,B ,D 。

(2)E和F可相互转化,图中己标明F向E转化的关系,请写出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H2O CO2Na2O2

49、下图中每一方格表示的有关的一种反应物和生成物。己知B是一种单质,其余物质都是含有B元素的

化合物;C是一种钠盐;E是C对应的酸;B和D的晶体都是高熔点、坚硬的固体,且D为B的氧化物(其它不含B元素的反应物及各步添加的必要试剂和反应条件均己略去)。

(1)写出A、D、E的化学式:A ;D ;E 。

(2)在工业上,用碳在高温下还原D的方法可制得含少量杂质的B,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A和B的互变在工业上的实际意义是。

(3)写出D→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SiCl4 SiO2 H2SiO3粗硅提纯

50、从物质A(某正盐)的水溶液出发有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写出A、B、C、D、E、F的化学式:

A ,

B ,

C ,

D ,

E ,

F 。

答案:(NH4)2SO3、(NH4)2SO4、SO2、NH3、K2SO3、K2SO4

51、下图所示的每一个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

(1)物质X是,C是,F是。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X为(NH4)2CO3或NH4HCO3

52、A、B是两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填空。

(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F 。

(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Cl2SO2H2SO4HCl BaSO3BaSO4AgCl

53、下面框图中各单质和化合物间有以下转化关系,且组成各单质和化合物的元素为核电荷数是1~18的

元素。请根据框图关系判断。

(1)单质A是,单质B一定是(填“金属”或“非金属”)

(2)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甲,乙,丙,丁。

答案:硅非金属SiO2Na2SiO3H2O H2SiO3

54、A、B、C、D、E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

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1)A的化学式为,最高化合价为。

(2)B和碳反应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为。

(3)C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

答案:A为Si B为SiO2C为CaSiO3D为Na2SiO3

(实验题)

55、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

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提出问题:Fe3+、Br2谁的氧化性强?

(2)猜想: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 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所致。

(3)设计实验并验证

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液 https://www.doczj.com/doc/9016992935.html,l4 c.无水酒精 d.KSCN溶液

(4)

氧化性:Br2> Fe3+。故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实验后的思考

①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②在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2.24LCl2(标准状况下),溶液中有1/2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则原FeBr2

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Fe3+

2Fe+Br2=2Fe+2Br

Fe2+1mol/L

56、己知H2的爆炸极限是4.0%~74%(体积分数)。某H2中含有0.8%的O2,甲学生用它还原CuO,设计

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应将酒精灯放在a管的(填“左端”“中端”或“右端”)。然后,使酒精灯缓缓

向另一端移动,以保证CuO完全被还原。

(2) a管右端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a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

a管中Cu网的作用是。

答案:左端防止生成的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玻璃管使CuO与H2充分接触防止回火引发爆炸(点拨:反应后的气体中的O2体积分数增大,为防止还原的Cu被氧化,还原时宜从左向右进行。b管中H2的体积分数有可能达到爆炸极限,铜网可使多余的热量迅速散失,防止回火爆炸。)

5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

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中的实验现象为,此实验说明SO2是氧化物。

③的品红溶液,证明SO2有。

④中的实验现象为,此实验说明SO2有性。

⑤中的实验现象为,此实验说明SO2有性。

⑥的作用是,反应方程式是。

答案:Na2SO3+H2SO4=Na2SO4+H2O+SO2↑

试液变为红色酸性褪色漂白性产生淡黄色沉淀氧化褪色还原吸收尾气

SO2+2NaOH=Na2SO3+H2O

58、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

固定装置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氢氧化钠固体的目的是。

(3)在干燥管B里不能选用的干燥剂是(填序号)。

①碱石灰②生石灰③五氧化二磷④氢氧化钠

(4)在C的玻璃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5)E装置中盛有浓硫酸的目的是。

(6)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标准状况下)为aL,则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bg,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7)上述实验中,如果省去B装置,测定氨分子组成的氮、氢原子个数的比值将会(填“增大”

“减小”或“无影响”)

答案:NaOH的强碱性及溶解产生的热有利于氨气的逸出

③黑色粉末变为光亮的红色固体

将反应剩余的氨吸收3a/22.4 9a/11.2b减小

D装置吸收的水中包含了从A中带出的水分

59、实验室用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备NO气体,如果采用如下图Ⅰ装置(瓶内加入稀硝酸和铜片,必要时可加

热),实验效果不十分理想,因为观察到的现象不能有力证明反应产物是NO。有人设计了图Ⅱ装置(橡皮塞下端连有铜丝圈),用来做该实验可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1)用Ⅰ装置做实验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中的颜色为色;实验过程中由于,

不易观察到生成,从而不能有力证明反应产物是NO。

(2)用Ⅱ装置做实验时,将有关操作补充完全:

①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从U形管的B侧管口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为止。

②关闭活塞,用酒精灯在U形管的A侧加热,当时,立即撤去酒精灯。

(3)完成下列问题:

①反应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自动停止?答:。

可在何处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答:。

②如果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打开,可立即观察到哪些明显现象?答:。

答案:无色烧瓶中有空气可以将产生的NO氧化成NO2,NO2又可以与水反应生成NO

无色的NO 液面与胶塞接触或A侧管中恰好充满液体铜丝上有气泡产生

①当反应产生的NO气体将稀硝酸排入U形管B侧管,使铜丝与稀硝酸脱离时,反应立即停止在U

形管A侧管内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②U形管B侧管内的稀硝酸又回到A侧管中,分液漏斗中有红棕色气体。

60、为验证“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

的装置,图中B管的容积是A管的2倍,活塞K1、K2、K3、K4、K5均关闭(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HCl和NH3均不溶于石蜡油,也不与之反应。

(1)在A管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HCl气体,

操作是。

控制活塞K4、K5,调节C,使B管充满与A管同压的干燥NH3。

(2)缓缓开启K3,A管中的现象是。

要达到实验目的,当反应完成并恢复到室温时,B管中预期的现象

是;

若观察不到预期现象,主要原因是。

答案:打开K1、K2,关闭K3,沿K1向A中充入HCl气体,

有白烟生成B中充满石蜡油装置气密性不好。

61、如下图所示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待定反应的装置,其中各试剂瓶装的试剂为:B-氢硫

酸、C-碘化钾淀粉溶液、D-水、F-紫色石蕊试液。

(1)A是氯气发生装置,其化学方程式可以是。

(2)Ⅰ中b瓶内宜加入的液体一般是。怎样检验这一部分装置的气

密性?。

(3)用图示的Ⅱ或Ⅲ代替Ⅰ是否可行?;简要说明理由:。

(4)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下酸液,并打开Ⅰ处活塞,让氯气充满整个装置,

再点燃E处酒精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怎样证明氯气己充满整个装置?。

②下列装置中的现象是:B ;C 。

(5)E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写出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在F处,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原因是。

(7)若将F处烧杯中的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是(选填标号)。

A有白色沉淀B无现象C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消失

(8)E处反应完毕后关闭分液漏斗旋塞,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氯气产生,此时应怎样

操作;装置Ⅰ的现象是;装置Ⅰ的作用是。

答案:(1)略(2)饱和食盐水关闭分液漏斗旋塞和Ⅰ处活塞,从c中向容器内加水,当c的下端浸入液面下且c中液面高于b瓶内液面,静置观察,若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3)Ⅱ可以Ⅲ不可以Ⅱ与Ⅰ原理相同,而Ⅲ内c瓶口密封,体积不变,增大压强会有危险。(4)当整

个装置充满黄绿色气体时有浅黄色沉淀溶液变蓝(5)略(6)略(7)B (8)关闭Ⅰ处活塞b瓶中液面下降,c中液面上升储存多余的氯气。

(计算题)

62、取一定量的Na2CO3、NaHCO3和Na2SO4的混合物与250mL1.00mol/L盐酸反应,生成2.016LCO2(标

准状况)。然后加入500mL0.100mol/LBa(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 2.33g,溶液中过量的碱用

10.0mL1.00mL/L盐酸恰好完全中和。计算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

答案:1.42g 7.42g 1.68g

63.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烧杯分别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过量),调节天平达到平衡。

10g镁和10g铝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反应完毕后,哪一端还要放入多少克同种金属,反应后

天平才能平衡?

答案:0.313g

64.将足量铁投入到200mLH2SO4与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产生H21.12L,铁块质量减轻1.2g,求原溶液中c(H2SO4)及c(CuSO4)(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答案:0.25mol/L 1mol/L

65.使一定质量的Zn与100mL18.5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Zn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A33.6L。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c(H+)=0.1mol/L。求气体A中各组分的体积比。

答案:SO2H2 1:4

66、在100mLNaOH溶液中加入NH4NO3和(NH4)2SO4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下图表示加入混合

物的质量与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试计算:

(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当NaOH溶液的体积为140mL,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51.6g时,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为多

少升?(标准状况)

(3)当NaOH溶液的体积为180mL,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仍为51.6g时,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为

多少升?(标准状况)

答案:5.00mol/L 15.68L 16.8L

化学必修一推断题汇编

推断题 一、解无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无机推断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是:迅速浏览整体扫描产生印象寻找突破口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面分析(正推或逆推) 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依物质的特性或转化特征来确定“突破口 ...”,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 一般而言,推断题的思维方法可分四种:一是顺向思维,从已有条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种是逆向思维,从问题往条件上推,作假设;第三种则是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第四种考生还可同时找到几个突破口,从几条解题线索着手,配合推断。第五虽然没有明显突破口,但其性质或转化关系像某种物质,这时应大胆假设,带 入验证。推断题最后都要代入检验 ....其准确性。 二、无机框图题的应对策略及解题方法 1.夯实基础: 框图题重点考察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一般基于中学阶段常见物质与反应,故要熟练掌握一些代表性物质的基本性质:如色、态、味、化学性质等。同时框图题设计的问题通常围绕化学基本用语,周期表,物质结构等化学基本知识,因此注重基础是求解推断题的前提,避免出现推得出而写不出的现象。 2.抓住特性: 所谓抓物质特性,就是在中学化学知识范围内,根据某些物质特有的性质来判断其存在与否的一种方法。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验证结论的正确性,须对结论进行严密的论证和检验,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典型特性入手: 2.1抓特殊现象: 例如,气体燃烧呈苍白色火焰的必为H2和Cl2;向一溶液中滴入碱液,先产生白色沉淀,进而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Fe2+;遇空气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必为NO等等;使湿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H3等等。 2.2抓特征反应: 考例1已知:①A、B、C、D四种物质均含元素X,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Y、Z。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本

学生实验 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当我们通过认真训练,逐步掌握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后,就能更快、更好地学习化学。 实验目的 1.复习初中学过的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练习初中学过的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量筒、酒精灯、集气瓶、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水槽、铁架台、玻璃片、药匙、滤纸、托盘天平、研钵。 KClO3、CuSO4·5H2O、NaOH饱和溶液。 火柴、木条、剪刀。 实验步骤 一.制取氧化铜 1.称取 5g CuSO4· 5H2O,在研钵中研细后倒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30 mL 蒸馏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观察溶液的颜色。 2.向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饱和溶液并搅拌,直到不再产生沉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滤纸和漏斗做一个过滤器,过滤并分离烧杯内的液体及沉淀(图1)。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沉淀2次~3次。观察滤液及沉淀的颜色。 4.把滤纸上的沉淀转移到蒸发皿内。加热(图2),搅拌,直到全部变为黑色固体,停止加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把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研钵中,研细,留下备用。 二.制取氧气 1.如图3所示装配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称取 l.2 g KClO3,与前面制取的CuO粉末(这里作为通常使用的催化剂 Mno2的代用品)混合均匀后装入大试管中,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管口。 3.加热,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氧气。 4.先撤出导气管,再停止加热(为什么?)。 5.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收集的氧气。

高中化学必修二重点难点整理

1.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A)n = m + 1 (B)n = m + 11 (C)n = m + 25 (D)n = m + 10 2.右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个电子,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D的单质可跟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 (B)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C)C的氢化物比B的氢化物稳定 (D)原子半径A>B>C 3.金属钫(Fr)天然存在极微,它的21个已知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A)在已知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化学式为Fr 2 O的氧化物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FrOH,它应是极强的碱 (D)其单质常温下跟水反应比钠剧烈 4.A、B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B>A,它们可以形成化合物AB 2 .由此可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A、B可能在同一周期(B)A在B的前一周期 (C)A肯定是金属元素(D)A可能在三周期的ⅡA或ⅣA族 5.元素X和元素Y在周期表中位于相邻的两个周期:X与Y两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19;Y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X多3个.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Y 2X 2 (B)X的化合物种类比Y的化合物种类多 (C)Y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却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D)X和Y都是性质很活泼的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6、下列对于铯(Cs)的性质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A、它只有一种氧化物Cs 2 O B、它与水剧烈反应 C、Cs+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D、CsHCO 3 受热不易分解 7、第119号未知元素,有人称为“类钫”。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有关“类钫”的预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有较高的熔点 B、“类钫”在化合物中呈+1价 C、“类钫”具有放射性 D、“类钫”单质的密度大于1g.cm-3 8、关于铷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①与水剧烈反应,浮在水面上②原子半径比钾大③它的氧化物有的能跟二B A C D

高一必修1化学期末考试必会100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练习题 (一)化学必修一1、2章(1~14题) 1、下列关于金属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的还原性很强,在空气中易变质,最后变为过氧化钠 B、钠在工业上用于制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化合物 C、钠与水反应时,会发生剧烈爆炸 D、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置换出红色的铜 2、下列不能通过单质间反应而制得的物质是() A、CuCl2 B、cuS C、FeCl3 D、FeS 3、下列物质的溶液能导电,但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Ba(OH)2 B、CH4 C、Cl2 D、HCl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 Cl2 === Fe3++ 2Cl- B、Al2O3与NaOH溶液反应Al2O3+ 2OH- === 2[ Al(OH)4]- C、FeCl3溶液与铜Fe3++ Cu=== Fe2++ Cu2+ D、用醋酸除水垢2CH3COOH + CaCO3 === 2CH3COO- + Ca2+ + H2O + CO2 5、下列离子组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O3-、Fe2+、Na+ B、K+、Ba2+、OH-、SO42- C、Ag+、NO3-、Cl-、K+ D、Cu2+、NH4+、Br-、OH- 6、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丁达尔现象可用来区别胶体与溶液 B、胶体能透过半透膜 C、胶体的性质主要有: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 D、溶液、胶体、浊液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7、下列物质中,含氧原子数不同的两种物质是() A、质量比为2:1的SO2和O2 B、9g水和23g乙醇 C、标况下44.8L的NO和100ml5mol/L的硫酸溶液 D、物质的量相同的H2SO3和FeSO4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Cl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 B、离子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高一化学必修课本问题答案全册

高一化学必修课本问题 答案全册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化学必修1 课本问题答案(全册) P5【思考交流1】进行化学实验和探究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可以从试剂的存放、试剂的取用、实验操作和实验过程中废液等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考虑。例如:① 取用化学试剂时不能用手直接去取;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③ 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气体;④加热液体时要放碎瓷片;⑤ 不能给燃烧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思考交流2】金在自然界中通常以游离态存在。金的密度又很大,从沙里淘金,可用水冲洗的方法从沙里提取密度很大的金。在用水冲洗沙时,密度小的泥土、细沙等物质被水冲去,可提取含量极少的金。如果铁屑和沙混合,可以用磁铁将混合物中的铁屑分离出来。 P5 【学与问】化学上所指的杂质不一定是有害或无价值的,如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对人体有益的。 P6 于水的泥沙等杂质外,还含有可溶性的CaCl 2、MgCl 2及一些硫酸盐,这些杂质也被溶解,且过滤时进入滤液。检验这些离子存在的方法,可从分析它们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得出。硫酸钡不溶于水,可用BaCl 2溶液来检验可溶性的硫酸盐。但钡盐除BaSO 4外,还有BaCO 3等,BaSO 4不溶于稀盐酸,BaCO 3等溶于稀盐酸。所以,检验硫酸盐时应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 2溶液,若产生的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存在硫酸盐。同理,可用Na 2CO 3溶液检验CaCl 2,用NaOH 溶液检验MgCl 2。 P6实验1-2 检验SO 42-所用的试剂是BaCl 2溶液、稀盐酸(或稀硝酸)。加入顺序可先加酸、再加BaCl 2溶液,也可 先加BaCl 2溶液、再加酸。 现象:若先加酸、再加BaCl 2溶液,则有白色沉淀生成即说明有SO 42-存在;若先加 BaCl 2溶液、再加酸,应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加酸后沉淀不溶解证明含有SO 42-。 P7 【思考与交流】 (1) (2为此要设计加入试剂的顺序,即要使前一过量试剂在后续除杂操作中除去。本实验中,一般的加入顺序是BaCl 2、 NaOH 、Na 2CO 3、HCl 。加Na 2CO 3时可除去过量的BaCl 2,最后加HCl 可除去过量的Na 2CO 3和中和过量的NaOH ,当溶液达到中性微酸性时,得到几乎不含其他杂质的NaCl 溶液。 P8实验 P9实验实验现象:(1)加四 氯化碳时,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 变浅或接近无色。 P10 习题 3CD 4 .例如,农村把稻谷加工成大米时, 常用筛子分离大米与糠;农村做豆腐常 用纱布袋将豆腐花与豆浆水分离;在淘 米时,常用倾倒法将洗米水与大米分离; 当水中混有较多油而分层时,用吸管可 逐渐吸出上层的油等。 5 .不慎将油汤洒在衣服上可用酒精、 洗涤剂等除去, 它们能将油污从汤液 中萃取出来而除去。 6. 提 示 : 纯 碱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Na 2CO 3, 大 理 石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CaCO 3,它们与盐酸反应生成CO 2。 陶瓷、玻璃是不存在碳酸盐。 7. 在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碳酸盐和硝酸盐的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时,生成的沉淀不一定是BaSO 4,也可能是BaCO 3,或两者均有。可向有沉淀 的液体中加入盐酸(或稀硝酸),振荡。 若沉淀消失,说明该沉淀是BaCO 3;若沉淀不消失,说明该沉淀是BaSO 4,若沉淀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则说明两种沉淀都有。 P13 【学与问】 g 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mol mol g g SO H M SO H m SO H n 25.0/985.24) ()()(42424 2== = mol Na 2CO 3g mol g mol CO Na 159/10650.1)(32=?= P13【科学探究】1(2) P14 2. 表 1 , 表2 , , , 【讨论】相同,不相同 P16 【学与问】所配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偏低。 2. 小。因为洒出的溶液中含有溶质,所以转移到容量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 3.

高一化学_必修1_苏教版_专题_知识点重点难点总结笔记(完整版)

苏教版化学必修1 专题知识点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 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c.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d.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 (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Cl2Br2I2S 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2KMnO4 + 16HCl (浓)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KMnO4 > MnO2 (5) 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如:2Fe + 3Cl2 = 2FeCl3Fe + S = FeS 可得氧化性Cl2 > S 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

高一化学必修一新人教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 (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 8. 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 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树状分类法略 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 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H+阴离子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 + 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 3.C 4.C 5.C 6.B 7.D 8.(1) NaOH=Na++OH-(2) CuCl2=Cu2++2Cl- (3) Fe2(SO4)3=2Fe3++3SO42-(4) Ba(NO3)2=Ba2++2NO3- 铁粉 过滤 Fe、Cu FeSO4溶液 稀硫酸 过滤FeSO 4 溶液 蒸发 结晶

高一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专题一物质的量 一基础训练 1.在0.5mol Na2SO4中,含有的Na+数约是 [ ] A.3.01×1023B.6.02×1023C.0.5 D.1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 O 的质量是32g/mol B.OH-的摩尔质量是17g C.1mol H2O 的质量是18g/mol D.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 3.Na 的摩尔质量为[ ] A.23 B.23g C.23mol D.23g/mol 4.在下列物质中,其物质的量为0.2mol 的是[ ] A.2.2g CO2B.3.6g H2O C.3.2g O2D.49g H2SO4 1.配制2L1.5mol/LNa2SO4溶液,需要固体Na2SO4 [ ] A.213g B.284g C.400g D.426g 2.0.5L1mol/LFeCl3溶液与0.2L1mol/LKCl 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为 [ ] A.1∶3B.3∶1C.5∶2D.15∶2 3.将30mL0.5mol/LNaOH 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03mol/L B.0.3mol/L C.0.05mol/L D.0.04mol/L 4.5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 35%、密度为 1.24g/cm3的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044mol/L B.0.44mol/L C.4.4mol/L D.44mol/L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 22.4 L/mol B.1molH2的质量是 1g,它所占的体积是 22.4 L/mol C.在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物质所占的体积都约为 22.4 L/mol D.在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7.在标准状况下,与12 g H2的体积相等的N2 的[ ] A.质量为12g B.物质的量为6mol C.体积为22.4 L/mol D.物质的量为12mol 8.在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 ] A.O2B.Cl2C.N2D.CO2 9.在相同条件下,22g 下列气体中跟22g CO2的体积相等的是[ ] A.N2O B.N2C.SO2D.CO 10.在相同条件下,下列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最多的是[ ] A.1g H2B.10g O2C.30 g Cl2D.17g NH3 11.如果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则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 比为[ ] A.1∶4B.1∶2C.1∶1D.2∶1 12.在相同的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必然 [ ] A.体积均为22.4L B.具有相同的体积 C.是双原子分子D.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

(完整)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推断专题训练.docx

专项训练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推断题) 1、下列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阿拉伯数字(1 、 2?? ) 是原周期表中行或列的序号.参 照元素 A~I 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 . 行 118 横行 1A21314151617 2B C D E 3F G H I (1)B 、C、H 三元素中非金属性最的是________(写出元素名称 ) ,写出由一种化物制取CD 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表中某元素能形成两性氧化物,写出氧化物溶于氧化溶液反的离子方程式: 。 (3)表中某元素的在常温下气,元素能与A~ I 中的一种元素构成原子个数比 1∶1 和 1∶2 的两种化合物X 和 Y,元素能与 A~ I 中的另一种元素构成原子个数比1∶ 1 和 1∶ 2 的两种化合物 Z 和 M.写出 Z 与 Y反的化学方程式:。 (4)F B C D E的原子半径序:(化学符号表示) F D E 的离子半径序(化学符号表示,下同) 最高正价最高的是:族序数最大的是: 2、已知 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子, Z、W在元素周期表中于相的位置,它的在常温下均无色气体, Y 原子的最外子数是内子数的 2 倍. (1) 写出 Z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在一定条件下,由 X与Z反生E,写出反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_______________; E 在催化存在的条件下,可用于原汽尾气中的_____________. (3) 由 X、Z、W三种元素成的某种是;由X、Y、Z、W四种元素可成酸式,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在加条件下反的离子方程式 。 (4)工上用 E 送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察到大量白烟,同有Z 生成,写出化 学方程式,反中被氧化的 E 与参与反的 E 的量之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 (一)由概念不清引起的误差 1.容量瓶的容量与溶液体积不一致。 例:用500mL容量瓶配制450mL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1.8g。分析:偏小。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实验室常用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用500mL容量瓶只能配制5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以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应以500mL溶液计算,要称取2.0g氢氧化钠固体配制500mL溶液,再取出450mL溶液即可。 2.溶液中的溶质与其结晶水合物的不一致。 例:配制5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称取胆矾8.0g。分析:偏小。胆矾为CuSO4·5H2O,而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CuSO4。配制上述溶液所需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应为12.5g,由于所称量的溶质质量偏小,所以溶液浓度偏小。 (二)由试剂纯度引起的误差 3.结晶水合物风化或失水。 例:用生石膏配制硫酸钙溶液时,所用生石膏已经部分失水。分析:偏大。失水的生石膏中结晶水含量减少,但仍用生石膏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使溶质硫酸钙的质量偏大,导致所配硫酸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 4.溶质中含有其他杂质。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氧化钠杂质。分析:偏大。氧化钠固体在配制过程中遇水转变成氢氧化钠,31.0g氧化钠可与水反应生成 40.0g氢氧化钠,相当于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使结果偏大。 (三)由称量不正确引起的误差

5.称量过程中溶质吸收空气中成分。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烧杯中称量时间过长。分析:偏小。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使所称量的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导致其物质的量浓度偏小。所以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速度要快或放在称量瓶中称量。 6.称量错误操作。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片。分析:偏小。在纸片上称量氢氧化钠,吸湿后的氢氧化钠会沾在纸片上,使溶质损失,浓度偏小。 7.天平砝码本身不标准。 例:天平砝码有锈蚀。分析:偏大。天平砝码锈蚀是因为少量铁被氧化为铁的氧化物,使砝码的质量增大,导致实际所称溶质的质量也随之偏大。若天平砝码有残缺,则所称溶质的质量就偏小。 8.称量时药品砝码位置互换。 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量溶质4.4g,称量时天平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分析:偏小。溶质的实际质量等于砝码质量4.0g减去游码质量0.4g,为3.6g。即相差两倍游码所示的质量。若称溶质的质量不需用游码时,物码反放则不影响称量物质的质量。 9.量筒不干燥。 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用没有干燥的量筒量取浓硫酸。分析:偏小。相当于稀释了浓硫酸,使所量取的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小。 10.量筒洗涤。 例: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入小烧杯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小烧杯中。 分析:偏大。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量筒中的残留液是

高一化学必修一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习题及答案 【篇一: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txt>命题人:程琳 考试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s:32 cu:64n:14 cl:35.5 fe:56 137 第i卷(选择题,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3ii卷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1—15题,每题2分。16—21题,每题3分,共48分) 1() a、水c、沙子d、泡沫灭火剂 2 ) b、硅 c、镁 d、铝 () 2 的质量是14g b、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g c、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mol d、1mol hcl的质量是36.5 g /mol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a.co32-、h+、na+、no3- b.h+、ag+、cl-、so42- c. k+、na+、oh-、no3-d.ba2+、ca2+、so42-、oh- 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铁与稀硫酸反应fe+2h+====fe3++h2↑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o2+h2o====2h++co32- c.碳酸钡与盐酸反应 co32—+2h+====h2o+co2↑+ba2+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oh—+cu2+====cu(oh)2↓ 6、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 b 熔融状态的koh、熔融状态的c.稀h2so4、naoh溶液、纯hno3 d.液氨、石灰水、水银 7、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高中化学重难点讲解 超详细的哦

盐类的水解重难点知识讲解 1、根据强碱弱酸盐溶液的pH大小判断弱酸的相对强弱 强碱弱酸盐的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例NaAc、NaCN、NaClO、Na2CO3、NaF……。影响水解平衡的外界条件有温度、盐溶液的浓度、等,但决定水解程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水解生成的酸越弱水解程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那么就可根据强碱弱酸盐溶液的pH大小,判断对应酸的酸性强弱,若溶液的pH越大,水解所得的对应酸的酸性就越弱。 2、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NaHSO4、NaHCO3、NaHS、NaH2PO4等均是酸式盐,酸式盐溶液不一定呈酸性,若是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例如NaHSO4,但弱酸的酸式盐呈酸性还是碱性,要看酸式酸根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谁更大。常见盐溶液酸碱性归纳如下: 碱性:NaHCO3、NaHS、NaHPO4 酸性:NaHSO4、NaH2PO4 3、盐溶液中离子种类及浓度关系的判断 如K2S溶液中离子有K+、S2-、HS-、H+、OH-。下面以0.1mol·L-1 Na2CO3溶液为例说明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关系,溶液中存在电离和水解: (1)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C(Na+)>C(CO32-)>OH->H+ (2)电荷守恒关系(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C(Na+)+C(H+)=2C(CO32-)+C(OH-)+C(HCO3-) (3)物料守恒 Na2CO3固体中n(Na+)=2n(CO32-),即为n(Na+)=2n(C)

溶液中CO32-一部分变为HCO3-、H2CO3,故有: C(Na+)=2[C(CO32-)+C(HCO3-)+C(H2CO3)] (4)水电离出的H+和OH-物质的量相等. C(OH-)=C(H+)+C(HCO3-)+2C(H2CO3)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溶液pH的计算方法(25℃) 1、酸溶液 (1)强酸溶液,如H A,设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C(H+)=nC mol·L-1,pH= n -lgC(H+)=-lg(nc)。 (2)一元弱酸溶液,设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电离度为α,则C(H+)=C·α,pH=-lg(Cα)。 (3)两强酸混合 2、碱溶液 (1)强碱溶液,如B(OH) ,设物质的量为 n C mol·L-1,C(OH-)=nC mol·L-1, (2)一元弱碱溶液,设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电离度为α,C(OH-)=Cα, (3)两强碱混合 由,先求出混合后的C(OH-),再通过K w求混合后C(H+),最后求pH。 3、强酸与强碱混合 先依据H++OH-=H O,判断是否有过量的情况,可以分为下面三种情况: 2

高中化学必修一书后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 mol )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 ) (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 (2)0.28mol/L 8. 9.1.42 g ,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 1.②⑧ ①④ ⑤ ⑥ ⑦⑩ ⑨ 2.树状分类法 略 铁 粉 过 滤 Fe 、Cu FeSO 4溶液 稀硫酸 过 滤 FeSO 4溶液 蒸发 结晶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 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H+阴离子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 + 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 3.C 4.C 5.C 6.B 7.D 8.(1) NaOH=Na++OH-(2) CuCl2=Cu2++2Cl- (3) Fe2(SO4)3=2Fe3++3SO42-(4) Ba(NO3)2=Ba2++2NO3- 9.(1) SO42-+Ba2+=BaSO4(2) 2Al+3Hg2+=3Hg+2Al3+ (3) CO32-+2H+=H2O+CO2(4) 不反应。 10.(1)可溶铜盐+强碱=可溶盐+Cu(OH)2(2)强酸+强碱=可溶盐+H2O (3) 强酸+CaCO3=可溶钙盐+H2O+CO2(4) 强酸+可溶盐=可溶盐+H2O+CO2 (5) 可溶铜盐+Fe=可溶铁盐+Cu 11.金属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于水后发生电离,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电流。 金属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第二章第三节 1.电子氧化还原失去氧化还原得到还原氧化 2.O2 KClO3 KMnO4 HNO3 H2O2 Fe3+等H2 C CO 金属单质等 3.氧化S+O2=点燃=SO2还原 4.C 5.D 6.C 7.C B 8.B C 9.(1)还原剂H2氧化剂O2转移电子4e- (2)还原剂P 氧化剂O2 转移电子20e- (3)KCl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转移电子12e- (4)还原剂H2氧化剂WO3转移电子6e-10.略 第二章复习题

d高一化学必修(1)图像问题和推断专题

高一化学必修1重点难点习题集 (图象题) 1、将一定质量的Mg-Al合金投入到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中,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 中滴加5mol/L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原合金中Mg、Al质量各多少克? (2)HCl的物质的量浓度。(4.8g 2.7g 8mol/L) 2、向含0.02molAl3+的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Ba(OH)2溶液时,产生沉淀的质量y(g) 与Ba(OH)2溶液的体积x(m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图中:V1= ;V2= ;m1= ;m2= 。 (300mL 400mL 8.55g 9.32g) 3、向100mL1mol/L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Ba(OH)2溶液。 (1)直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达最大值,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是: 。 (2)随着Ba(OH)2溶液加入,沉淀总的物质的量(y轴)与Ba(OH)2溶液的体积(x轴)的关系如下图 所示,则A、C两点对应的Ba(OH)2溶液体积为:A mL;C mL

2Al3++3SO42-+6OH-+3Ba2+=2Al(OH)3↓+3BaSO4↓ NH4++Al3++2SO42-+2Ba2++4OH-=2BaSO4↓+NH3·H2O+Al(OH)3↓ 150 250 4、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每份50mL。向其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随后各取 溶液10mL,并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分别向稀溶液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a)(b)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a)情况下,溶质为(写化学式)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标准状况下CO2 气体的体积为。 (2)在(b)情况下,溶质为(写化学式)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标准状况下CO2 气体的体积为。 NaOH Na2CO3 1:1 0.056L NaHCO3 Na2CO3 1:1 0.112L (填空题) 1、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己知它们可能是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现做以下实验。 ①取440mL甲溶液与120mL乙溶液反应,生成1.56g沉淀 ②取120mL甲溶液与440mL乙溶液反应,生成1.56g沉淀 ③取120mL甲溶液与400mL乙溶液反应,生成3.12g沉淀 (1)甲溶液为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乙溶液为溶液,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写出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 (AlCl3 0.5 NaOH 0.5 ) 2、把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4.54g溶于水,得100mL溶液,其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4mol/L,溶液中共含Na+的物质的量为 mol。如果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充分加热至质量 不变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其中含Na+的物质的量共有 mol。 (0.04 Na2CO3 0.04) 3、锌酸(H2ZnO2)盐不同于铝酸(H3AlO3)盐,锌酸盐能稳定存在,如锌酸钠:Na2ZnO2,铝酸盐则不稳定, 极易转化为偏铝酸盐,如铝酸对应的钠盐是偏铝酸钠(NaAlO2),而非铝酸钠(Na3AlO3)。 (1)ZnO类似于Al2O3,也是两性氧化物,试完成: Al2O3与NaOH(aq)的反应:; ZnO与NaOH(aq)的反应:。 (2)Zn(OH)2类似于Al(OH)3,也是两性氢氧化物,试完成: Al(OH)3与NaOH(aq)的反应:; Zn(OH)2与NaOH(aq)的反应:。 4、有一透明溶液,可能含有较大量的NH4+、Mg2+、Fe3+、Al3+、Cu2+、Na+、H+、SO42-、CO32-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3.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4.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冷却至室温才转移到容量瓶中 5.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7.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8.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 9.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O2B.CH4C.CO2D.SO2 10.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 C.通常状况下,1 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 NA 11.欲配制100ml 1.0 mol/L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①将14.2 g Na2SO4 溶于100ml水中②将32.2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将20 ml 5.0 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2.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大全按章节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大全按章节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以及离子方程式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 2 + Na 2SO 4 = BaSO 4↓+ 2NaCl SO 42- + Ba 2+ == BaSO 4↓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 2 + Na 2CO 3 = CaCO 3↓ + 2NaCl CO 32- + Ca 2+== CaCO 3↓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CO 32- + 2H +== CO 2↑+ H 2O 4、铝与硝酸铜溶液反应: 2Al+3Cu(NO 3)2= 2Al(NO 3)3+ 3Cu 2Al+3Cu 2+= 2Al 3++ 3Cu 5、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 2Na + O 2 Na 2O 2 钠块在空气中变暗 4Na +O 2=2Na 2O Na 2O 在空气中加热(变黄) 2Na 2O +O 2 △ 2O 2 6、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 2Na + 2H 2O = 2 NaOH + H 2 ↑ 2Na + 2H 2O = 2Na + + 2OH -+H 2 ↑ 7、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反应、Na 2O 2是强氧化剂,用于漂白)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 2Na 2O 2+2H 2O =4Na ++4OH -+O 2↑ 碱性氧化物Na 2O 与水的反应 Na 2O +H 2O =2NaOH 8、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原因是: 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 9、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 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a 2CO 3+2HCl = 2NaCl + H 2O +CO 2↑ CO 32- + 2H + = H 2O + CO 2↑ ②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Na 2CO 3 + HCl =NaHCO 3 + NaCl CO 32- + H + = HCO 3- NaHCO 3+HCl =NaCl +H 2O +CO 2↑ HCO 3-+H + = H 2O +CO 2↑ 10、小苏打受热分解 2NaHCO 3 △ Na 2CO 3 + H 2O +CO 2 ↑

高三化学知识点难点精选最全5篇

高三化学知识点难点精选最全5篇 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 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 (1)、氯酸钾热分解(二氧化锰催化) (2)、高锰酸钾热分解 (3)、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催化) (4)、电解水 (5)、氧化汞热分解 (6)、浓硝酸分解 (7)、次氯酸分解(光) (8)、氟与水置换反应 (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10)、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11)、光合作用 以上1~3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但一般所谓“实验室制取氧气”是指1、2两种方法。工业用氧气主要来自分离液态空气。 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2H2O=通电=2H2↑+O2↑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MnO2△=2KCl+3O2↑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O2↑ 加热氧化汞:2HgO=△=2Hg+O2↑ 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2 一、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的考查角度 (1)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变化与反应类型。如成语“火上浇油”(主要是化学变化)、“百炼成钢”(主要是化学变化),古诗词“千锤万凿出深山”(主要是物理变化)等。 (2)传统文化中的物质组成。如《本草经集注》中“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硝石”指KNO3;如《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等。 (3)传统文化中的实验操作。如《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的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 如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造工艺,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操作中“渍”和“绞”分别表示煮沸、浸取、过滤等。 (4)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性质与用途。如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有关“强水”(硝酸)性质的描述;古代铜器、铜钱成分为铜合金,铜锈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等。 二、解答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问题的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