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第一章复习课优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第一章复习课优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第一章复习课优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第一章复习课优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复习课

●从容说课

本节课是复习课,主要为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内容。要求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和定量计算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比较能力,举一反三能力。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

2.通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学习,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探究与活动,通过复习,了解探究过程的意义和方法,培养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科学、热爱社会、关注生活。

●教学重点

归纳能力、比较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板书]复习课

一、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多媒体展示]

【例1】已知化合物甲和乙都不溶于水,甲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98%的硫酸,而乙不溶。现有一份甲和乙的混合物样品,通过实验进行分离,可得到固体甲。(实验中使用的过滤器是用于过滤强酸液体的耐酸过滤器)

生:思考、讨论

[用实物投影仪投出学生解答情况]

师:(分析)根据题给的信息:甲和乙都不溶于水,故不能用水来分离甲、乙两物质;甲溶于浓硫酸而乙不溶,可以用浓硫酸作溶剂将甲、乙进行溶解后过滤分离。但要注意甲溶于浓硫酸后要想得到固体甲,须利用甲不溶于水的性质稀释浓硫酸得到固体甲,但将浓硫酸稀释时,要注意将浓硫酸慢慢加入水中。

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可是本题却赋予一个新的情境,一种物质易溶于浓硫酸而一种物质不溶,不管怎么变,其基本操作方法却是一样的。

[多媒体展示]

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采用此法分离时,所需的仪器有____________。在操作中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生:思考讨论

生1:可采用蒸馏的方法。

生2:主要仪器有: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接受器、锥形瓶、铁架台等

生3:注意温度的控制

生4:注意冷凝水的流向

生5:……

师:分析甲和乙的各项物理性质:熔点相差不大,密度相差不大,易溶于水,相比之下,沸点差距最大,所以最佳分离方法应采用蒸馏法。

师:对于给出的图表,我们要学会分析图表的数据。有时仅需要数据的比较,有时还需要将给出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针对题设情景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多媒体展示]

【例3】乙醚是一种常用的有机萃取剂,利用它可以萃取出多种溶解在水中的有机物。现在小明在分液漏斗中用乙醚萃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他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你能帮他进行判断吗?

生:思考讨论。

生1:查一查乙醚的密度和水的密度,比较后即可知道哪一层是水层。

师:很好。但在实验中如何用实验进行验证?

生2:向分液漏斗中继续加入水,看看水到哪层。

师:继续加水,可能会加大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这样会引起有机物的损失。同时也会增加分液时操作的复杂性。这样做不符合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想一想我们在检验物质前的操作是什么,是先取少量的试样。

生3: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在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反之,则上层是水层。

师:很好。我想通过这几个练习请同学们小结一下我们学过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分别适用于分离和提纯哪类物质。

[板书]一、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多媒体展示]

生:小结

[实物投影]学生回答情况

[多媒体展示]

【例4】某中学学习小组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的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下图),请你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对该试剂可能是什么物质的溶液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①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

②实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思考讨论

生1: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原溶液是Na2CO3溶液。

生2:若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原溶液是Na2SO3溶液。

生3:若无明显现象出现,则说明为Na2SO4溶液。

[板书]二、离子的检验

师:物质的检验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多媒体展示]

【例5】只给出下列甲中和乙中对应的量,可以组成一个物质的量的公式的是

生:思考讨论

生1:①中可以。物质的粒子数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物质的量。

生2:②中可以。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除以气体摩尔体积就是物质的量。

生3:④中可以。物质的质量除以摩尔质量即为物质的量。

师:甲和乙中对应的量组成的公式依次为:①N=n·N A;②V=n·V0;③m=ρ·V;④m=n·M;⑤m(溶质)=w(溶质)·V·ρ。与物质的量有关的是:①、②、④。

[多媒体展示]

【例6】某工厂采用硫酸和氢氟酸的溶液作为矿物中稀有元素的萃取液,生产要求该萃取液中硫酸的浓度为3 mol·L-1,氢氟酸的浓度为8 mol·L-1。现有一批回收酸液共400 L,经测定其中氢氟酸浓度为12 mol·L-1,硫酸的浓度为1 mol·L-1。现要用此回收酸液配制上述萃取液,400 L回收酸液经稀释可以得到____________L 8 mol·L-1的氢氟酸,在400 L回收酸液中加入____________L密度为1.84 g·cm-3、浓度为98%的浓硫酸,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萃取液。

生:思考讨论

生1:求氢氟酸的体积可以根据稀释定律cV=c′V′来做。

生2:求出氢氟酸体积后,根据它的体积求出浓硫酸的体积。

师:设稀释后溶液体积为V′,根据稀释定律cV=c′V′可求得V′=cV/c′=400 L×12 mol·L-1/8 mol·L-1=600 L。又设需加浓硫酸的体积为V,根据硫酸的物质的量守恒,则可求出浓硫酸的体积为76.1 L。

溶液的稀释或混合过程中,“溶质”是个关键。可根据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来进行计算。

[板书]三、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

师:如果你是工厂的实验员,在计算出以上数据后,你该进行哪些操作呢?

生1:将400 L回收液加水至600 L,然后再加入76.1 mL的浓硫酸。

生2:先加入76.1 mL的浓硫酸,然后再稀释至600 L。

师:这两种方案哪一种好呢?

生:第二种,因为第一种方案先加水至600 L后再加浓硫酸使得溶液的体积大于600 L。

师:很好,在配制溶液时,我们得到的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水的体积。

师:通过以上两种例子,请同学们自己小结:①物质的量与粒子的数目、质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何?②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需要哪些仪器?进行哪些操作?

生1:

度×

×

÷

÷

÷

M

N N

M

A A

V

V

生2: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需要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等仪器。

生3:操作步骤可为:算、量、溶、移、定、摇六字。

师: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用浓硫酸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下面是他的操作录像,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他做的实验有无不当之处,不当操作会引起哪些误差呢?

[播放多媒体课件]

某同学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生1:浓硫酸不能在量筒中稀释。

生2: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而不应将水加入浓硫酸中。

生3:量筒中的浓硫酸不要洗涤至小烧杯中。

生4:稀释后的浓硫酸应冷却后再移入容量瓶。

生5:移液的玻璃棒应伸在容量瓶的刻度线下。

生6:最后定容时应用胶头滴管。

生7:当溶液体积超过刻度线时,不能将溶液倒出,而应重新配制。

生8:摇匀后,如果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水至刻度线。

生9:视线应与刻度线平齐。

……

[课堂小结]

化学实验以它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在化学的发展和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吸引着无数学子为其废寝忘食,激发着莘莘学子学习化学的不尽兴趣。但化学实验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无一不危及着化学工作者和学生的安全,要求我们时时注意。

我们在做化学实验时要注意一进入实验室就知道自己是做什么来了,应该怎样做,准备怎样做,(新的想法合理吗?请示老师了吗?得到批准了吗?)养成良好的实验纪律和实验习惯,形成优良的实验品质。

●板书设计

一、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二、离子的检验

三、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

●活动与探究

1.在配制一定量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使得到的溶液浓度偏高、偏低,还是不变?

(1)用量筒取液态溶质,读数时俯视量筒,所配制溶液浓度____________。

(2)将取样品的药匙用水洗涤,洗涤液倒入容量瓶,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____。

(3)定容摇匀后,有少量溶液外流,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____。

2.实验室里需用480 m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随堂练习

1.(重庆市诊断题)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带铁夹、铁圈)、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只应用上述仪器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蒸发

B.萃取

C.过滤

D.蒸馏

答案:CD

2.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71 g硫酸铝中含1.5N A个SO 24

B.0.1 mol OH-含N A个电子

C.1.8 g水中含N A个中子

D.24 g臭氧中含N A个氧原子

答案:D

3.(2003年河南,26)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氮气中有2N A个氮原子

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C.2 L 0.3 mol·L-1Na2SO4溶液中含0.6N A个Na+

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

答案:AB

4.在反应X+2Y ====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A.16∶9

B.23∶9

C.32∶9

D.46∶9

答案:A

5.(2003年广东,8)等体积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

A.1∶2∶3

B.1∶6∶9

C.1∶3∶3

D.1∶3∶6

答案: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