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生殿》经典的生成与重构

《长生殿》经典的生成与重构

《长生殿》经典的生成与重构
《长生殿》经典的生成与重构

《长生殿》经典的生成与重构

《长生殿》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这部经典之作自问世起,便出现“一时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奏,缠头为之增价。”(1)的盛况,虽然经历了短暂的禁演期,但短暂的禁演并没有使得《长生殿》销声匿迹,反而比禁演前更加受欢迎。这部经典流传至今仍唱演不衰,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本文将从《长生殿》这部作品如何成为“经典”?因何解构?如何重构?等角度出发,运用“经典化”理论,分三章来探讨《长生殿》经典形成以及其重构过程:绪论,简单论述了《长生殿》的典范性地位,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由此提出论文对“经典”的定义与经典特征的认识。继而,对《长生殿》这部经典的建构要素及其经典特征等方面来梳理当代经典理论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一章,从《长生殿》经典性特征角度出发,探讨《长生殿》自身所具备的经典文本特征和经典审美特征,运用文学经典建构理论,分析《长生殿》文本具有独特艺术构思、丰富的可阐释空间和普遍的审美理想、生命价值及其文化价值等要素,并分析这些构建要素对《长生殿》经典地位形成的意义与价值。第二章,从互文性角度出发,观察《长生殿》与《长恨歌》、《梧桐雨》之间的继承和发展。从超文性的角度分析《长生殿》对前人的借鉴、吸收与创造。由此获得《长生殿》经典的“经典化”过程。并从经典建构的外部因素出发,探讨《长生殿》所具有的经典的外部构建要素,分析这些外部因素对《长生殿》经典地位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运用经典化理论,分析《长生殿》在解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而解构,

解构了《长生殿》的思想内涵、经典性和权威性。并从经典的重构理论出发:一方面,分析《长生殿》在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文学史和学术研究对《长生殿》的推介和重塑;另一方面,分析《长生殿》在美术文化、影视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影响下,以各种形式对《长生殿》经典的重构。通过对《长生殿》经典的解构和重构过程的阐述,从而说明《长生殿》虽然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变化,但其文学经典的地位不可撼动。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八)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八)第八编清代文学 第一章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一、解释:1、梅村体2、神韵派3、浙西词派 二、填空 1、清初的重要诗派有王世祯为代表的 ,钱谦益为代表的 ,吴伟业为代表的 。 2、清初的 、 、 诸家,既是重要的思想家,也是当时文坛的主将。 3、清初散文三大家指侯方域、 、

。侯方域的散文以 见长,名篇有 和 。 4、“岭南三大家”是指 、 和 。 5、“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是的诗作 中的名句。 6、清初重要词派有以朱彝尊为代表的 ,以陈维崧为代表的 ,另有自成一格的著名满族词人 。 7、吴伟业以 为宗,其诗歌的主要内容为 和

,他最大的贡献在七言歌行 体,代表作是 。 8、钱谦益建立起“ ”的真情论,主张兼采 ,创建 诗派,其代表作为 。 三、简答 1、略述顾炎武诗歌表现的爱国思想。 2、清初有哪些较重要的词人和词派? 3、清初有哪些重要的诗派?其文学主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 1、试述钱谦益诗歌创作的成就和影响。 2、试述吴伟业诗歌创作的成就。 第二章 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一、解释:1、苏州派2、“一人永占”

3、南洪北孔 4、《闲情偶寄》 二、填空 1、《闲情偶寄》是 的戏曲论者,其中 、 两部分,分别是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理论论述。 2、传奇《双熊梦》又名 ,作者是 ;《钧天乐》的作者是 ,《风筝误》的作者是 ,《秣陵春》的作者是 。 3、《长生殿》的作者和《桃花扇》的作者并称为 ,对《长生殿》的创作影响较大的前代作品有白居易的 和元代的杂剧。 4、《桃花扇》是以和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兴亡的历史剧。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简答题 1、简述欧阳修文章风格方面的特点。P31 2、简述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特点。P54 3、简述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P55 4、简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P62

5、简述苏轼诗歌以理趣见长的特点。P67 6、简述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主张。P78 7、简述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P80 8、简述周邦彦词集大成的艺术特色。P90 9、简述李清照对婉约词风的发展。/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P99 10、简述诚斋体的艺术特色。P112

11、简述陆游诗的思想内容。P123 12、简述辛弃疾词排遣苦闷的方式。P137 13、简述辛弃疾对词风的开拓。P139 14、简述元杂剧衰落的原因。P193 15、简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P205

16、简述《西厢记》戏剧矛盾设置的特点。P212 17、简述《梧桐雨》的思想倾向。P216 18、简述马致远杂剧的艺术风格特征。P220 19、简述元杂剧中历史剧前后期的不同思想倾向。P227 20、简述元散曲的艺术表现力。P234

21、简述《琵琶记》戏剧结构的艺术特征。P248 22、宋元话本小说中爱情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P270 23、简述《三国演义》三虚七实的艺术特点。P17 24、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倾向。P25 25、简述《水浒传》在情结结构上的艺术特征。P33 26、简述宋濂散文艺术成就。P36

27、徐渭《四声猿》的艺术特色。P54 28、简述汤显祖的戏曲思想。P67 29、简述《金瓶梅》在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P89 30、简述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P108 31、简述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及意义。P110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清代文学

第八编清代文学 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一、解释:1、梅村体 2、神韵派 3、浙西词派 二、填空 1、清初的重要诗派有王世祯为代表的,钱谦益为代表的,吴伟业为代表的。 2、清初的、、诸家,既是重要的思想家,也是当时文坛的主将。 3、清初散文三大家指侯方域、、。侯方域的散文以见长,名篇有和。 4、“岭南三大家”是指、和。

5、“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是的诗作中的名句。 6、清初重要词派有以朱彝尊为代表的,以陈维崧为代表的,另有自成一格的著名满族词人。 7、吴伟业以为宗,其诗歌的主要内容为和,他最大的贡献在七言歌行体,代表作是。 8、钱谦益建立起“”的真情论,主张兼采,创建诗派,其代表作为。 三、简答 1、略述顾炎武诗歌表现的爱国思想。 2、清初有哪些较重要的词人和词派? 3、清初有哪些重要的诗派?其文学主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 1、试述钱谦益诗歌创作的成就和影响。 2、试述吴伟业诗歌创作的成就。 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一、解释:1、苏州派

2、“一人永占” 3、南洪北孔 4、《闲情偶寄》 二、填空 1、《闲情偶寄》是的戏曲论者,其中、两部分,分别是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理论论述。 2、传奇《双熊梦》又名,作者是;《钧天乐》的作者是,《风筝误》的作者是,《秣陵春》的作者是。 3、《长生殿》的作者和《桃花扇》的作者并称为,对《长生殿》的创作影响较大的前代作品有白居易的和元代的杂剧。 4、《桃花扇》是以和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兴亡的历史剧。 5、李渔擅写剧,体现其的创作宗旨,作剧十种,总题为。为其代表作。 三、简答 1、清初剧坛上主要有哪几类作家不同风格的创作?

山东大学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 1神羿射日,2《悲愤诗》,3《修竹篇序》,4铁崖体,5七宝楼台,6谴责小说,7南国社,8《狂人日记》,9新编历史剧,10《棋王》。 二、简答; 1阐释东方朔《答客难》的艺术特征。 2简述刘琨诗歌对曹操诗歌的继承。 3简述《儿女英雄传》泛情化的倾向。 4九叶诗派的艺术成就。 5简述贺敬之政治抒情诗的主要特征。 三、论述(三选二): 1默写陆游《书愤》并赏析。 2论述韩愈的散文风格。 3论述辛弃疾对词的贡献。 一、名词解释(6选5) “新民体”、浅草—沉钟社、“第四种剧本”、《再批判》、己亥杂诗 二、简单题(3选2) 1、胡风的文艺理论 2、以周作人的散文理论,谈周作人散文的风格特点 3、白洋淀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文学史意义 三、文本分析(今年新增的题型;2选1) 1、以“归来的诗人”整体的风格为依据,赏析曾卓的《悬崖边上的树》 2、分析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四、论述题(3选2) 1、比较艾芜、沙汀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 2、以性别理论分析曹禺的《雷语》中的周朴园、周萍和周冲等男性形象 3、鲁迅的《狂人日记》和余华的《四月三日事件》都是“非常态人物”作为主人公,比较他们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一、名词解释 1、古诗十九首 2、唐宋派 3、文化散文 4、《我们夫妇之间》 二、简答题(古代文学三选二;现当代文学三选二) 1.简析《战国策》的艺术特点 2.简答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3.简答宋词繁荣的主要表现 4.简述新月派的诗歌理论 5.简答梁实秋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6.简答赵树理农村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古代文学二选一;现当代文学二选一) 1.论述盛唐诗歌的主要成就 2.论述《聊斋志异》的主要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3.论述鲁迅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独特贡献 4.结合具体作品,论述王朔小说的独特性

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和答案(自编)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半山诗”的主要体裁是( ) A.律诗 B.绝句 C.古风 D.歌行 2.“山谷体”的风格特征是( ) A.平易古淡 B.雄奇奔放 C.生新瘦硬 D.华丽典重 3.《六州歌头》是贺铸的压卷之作,其风格特征是( ) A.悲愤壮烈 B.深婉含蓄 C.清新疏隽 D.典雅清丽 4.李清照词当时广为流传,被称为( ) A.稼轩体 B.易安体 C.樵歌体 D.元祐体 5.宋代诗人戴复古所属的诗派是( ) A.西昆诗派 B.江西诗派 C.晚唐诗派 D.江湖诗派 6.朱熹文学主张的一个重要内容是( ) A.“别是一家”说 B.“文道一体”说 C.“活法”说 D.“兴趣”说 7.下列唱词中,能体现《西厢记》词章之美的是( ) A.楚天秋山叠翠,对无穷景色,总是伤悲 B.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C.泪眼盼秋水长天远际,归心似落霞孤鹜齐飞 D.别离易,相见难,何处锁雕鞍 8.元代杂剧作家康进之的著名杂剧是( ) A.《赵氏孤儿》 B.《柳毅传书》 C.《李逵负荆》 D.《秋胡戏妻》 9.关汉卿的三国戏《单刀会》中所写的主人公是( ) A.刘备 B.张飞 C.关羽 D.诸葛亮 10.周德清《中原音韵》对写作北曲杂剧一个总的要求是( ) A.“以意为主” B.“造语必俊” C.“审音知韵” D.“耸观动听” 11.元代散曲作家乔吉是( ) A.存世作品最多的元代散曲家 B.元代前期散曲作家 C.元代散曲清丽派的宗师 D.元代散曲家中的宦达文士 12.在元初文坛,占主导地位的是( ) A.由金入元的士人 B.由宋入元的士人 C.元诗四家 D.西域诗人 13.著名诗句“头颅雪白心情在,听说承平一惘然”的作者是( ) A.刘因 B.赵孟頫 C.戴表元 D.耶律楚材 14.明代前期文学在理学影响下形成的文学观念是( ) A.文以明道 B.文以载道 C.文道合一 D.重道轻文 15.“吴中四才子”中,加入了“前七子”文学集团的人是( ) A.祝允明 B.唐寅 C.文徵明 D.徐祯卿

牡丹亭与长生殿

10、如何认识《牡丹亭》的思想内涵 通过杜丽娘个性觉醒而与柳梦梅痴情相爱,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肯定了人的情欲的正当性,赞美个性解放,歌颂纯真的爱情,反对禁欲主义,表现出汤显祖的“人生而有情”“世总有情”的思想,具有强烈的反对封建礼教的意义以及鲜明的时代意义。总之,《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形象塑造,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与反动;反映当时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个性解放的强烈渴望,表现他们为实现理想的不屈不挠斗争,具有鲜明的历史意义。 11、《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①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通过离魂、梦境的描写,以虚写实,展示作品的反叛主题,死而复生之后,则从真实处着笔,写出现实对理想的束缚,使作品具有浪漫与现实结合的色彩。②塑造了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③典雅绚丽的曲词,使作品成为一部诗剧 25、《长生殿》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其一,将“情”作了充分的描写和反复的渲染,把“情”从故事中抽象出来,作为具有普遍意义和超越生死的力量来歌颂。其二,在写“情”的同时,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写安史之乱及有关的社会政治情况,宫廷之荒淫,外戚之专权,边将之跋扈,君王之“逞侈心而穷人欲”,人民生活之艰苦,这使得剧作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情节富于波澜曲折,构成一部浪漫的爱情剧,又具有历史剧的特色。 艺术特点: (一)在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很好表现了创作意图。 上半部偏于写实,展现统治者荒淫,内部斗争,人民不幸。下半部主要写幻,采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幻想表现李杨天上人间、生死不渝的爱情。采用真幻结合手法写李杨爱情,既有生动的现实生活,又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二)在剧本结构上,双线交叉,彼此关联,情节错综,脉络清晰。 以李、杨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大事、社会变迁为副线,表现“占了情场”与“驰了朝纲”的必然联系。 (三)曲词优美,具有清丽流畅、刻画细致、抒情色彩浓郁的特点。

_长生殿_与_桃花扇_结构艺术比较

《长生殿》与《桃花扇》结构艺术比较 蒋德均 (宜宾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四川宜宾 644003) 摘要:本文就清朝康熙年间被人们誉为“南洪北孔”的洪升和孔尚任的《长生殿》和《桃花扇》两部昆腔传奇在对历史材料的剪裁、结构线索、结构布局等结构艺术方面的特点和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概括,并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长生殿》;《桃花扇》;结构艺术;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831(2003)0320087204 Comparison on the Structural Art of Longlife Palace and Peach Blossom Fan J I ANG De2jun (Yibin College,Yibin644003,China) Abstract:H ongshengπs Longlife Palace and K ongshangrenπs Peach Blossom Fan are tw o fam ous w orks of K unqu Opera in K angxi years of Qing Dynasty1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rom choosing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setting the structural clue and lay out and then proposes s ome opinions1 K ey w ords:Longlife Palace;Peach Blossom Fan;structural art;com paris on 清朝康熙年间,诞生了两位杰出的戏剧家,这就是被人们誉为“南洪北孔”的洪升和孔尚任。他们根据一定的历史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点,苦心孤诣,披阅十余载,几易其稿,创作出了轰动全国,震惊剧坛,至今仍上演不衰的《长生殿》和《桃花扇》两部昆腔传奇。 《长生殿》取材于人们熟知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它借爱情之舟,抒发了作者洪升,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情理想、民族意识以及亡国之痛和兴衰之感。同样孔尚任的《桃花扇》取材于南明王朝的历史,作者孔尚任借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之情,抒写了“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的兴亡之感和亡国之痛,同时寄托了作者“警世易俗”、 “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的亡国之恨。因此,《长生殿》和《桃花扇》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思想寓意。然而,只有思想内容与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有机结合,才能充分体现作品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魅力。《长生殿》和《桃花扇》除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外,还有其艺术形式的非凡成就。 一、两剧对历史材料剪裁之比较 《长生殿》和《桃花扇》都是历史剧,洪升和孔尚任都面临相同问题,即如何将历史材料提炼成为主题服务的题材,做到历史本质的真实与艺术本质的真实的有机统一。 《长生殿》是以人们熟知的李、杨爱情故事为题材。从唐 代到洪升的清初,记载李、杨爱情事迹和以李、杨爱情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这些作品处理李、杨爱情故事的基本态度可分为两大类,这正如王永健先生在他的《洪升和长生殿》中所言:“在洪升的《长生殿》之前,以李、杨故事为题材的作品,根据他们对李、杨的态度,以至由此而来的对李、杨关系的处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作品把李、杨从帝王后妃的历史人物净化、美化为钟情的神话传说人物,着重写其生死不渝的钗盒情缘,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这类作品以《长恨歌传》为代表,白朴的《梧桐雨》也属于此。另一类作品把唐明皇看作好色荒淫的昏君,视杨贵妃为误国乱阶的尤物,突出地描绘了史家秽语。同时却又把李、杨作为传说中的钟情、痴情人物,广泛采用了民间流传故事,使他们在月宫重圆,以示生死不渝。这类作品以《天宝遗事诸宫调》为代表,《惊鸿记》和《天宝曲史》也属此。”然而,即使象《梧桐雨》这类作品,在处理李、杨爱情故事时,也不免涉秽。剧中仍有唐明皇夺人之妃,杨贵妃收安禄山为子以及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的宫闱丑事,因而给人一个印象,安禄山渔阳起兵是为杨贵妃而来。所以,洪升在《长生殿自序》中有读“元人《秋夜梧桐雨》剧,辄生数日恶。南曲《惊鸿》一记,未免涉秽”之叹。洪升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创作主旨,对李、杨爱情故事进行了创造性的艺术提炼和艺术裁剪。在《长生殿例言》中,洪升说:“史载杨妃多污乱事,予撰此剧, 78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9卷第3期 JOURNA L OF CHONG QING UNIVERSITY(S ocial Sciences Edition)V ol19N o132003 收稿日期:2003-04-02 作者简介:蒋德均(1966-),男,四川遂宁人,宜宾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长生殿的艺术特色

《长生殿》的艺术特色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作者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这部剧本以宫廷生活为主线,穿插社会政治的演变,情节跌宕起伏,是中国戏曲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杰出作品。之所以传到今天魅力不衰,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成就。作品规模宏大,全景式反映历史,是一部史诗性的鸿篇巨制,描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丰富而复杂,人物命运烙印上时代悲剧色彩。李隆基作为皇帝,却性格懦弱,放国事不管,沉湎于声色。国事衰落,而他却为了满足杨贵妃的嗜好,命令从几千里外快马传送新鲜的荔枝。一路上,飞马践踏了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庄稼,撞死了可怜的老人,官吏还沿途抢掠马匹,如土匪一样祸害百姓。李隆基和杨贵妃享受着新鲜的水果,而百姓却哭天天不应,诉地地不灵,投诉无门,痛不欲生。这种鲜明的对照,预示着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也为后来官兵哗变埋下伏笔。而李隆基在逃亡的路上,有百姓老汉主动为他送饭。虽然是粗茶淡饭,却让李隆基感慨万千。皇帝不能爱民如子,只能害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献饭并不图皇帝所赐银两,而是希望他管好国家,给百姓带来安定生活。 另外,作品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现实与幻景交错,史实与演绎结合,构思奇特。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的写实,如安史之乱,如全军敢于在皇帝面前哗变,要求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等,都是忠于历史的写实。同时,还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现实与幻景交错,如写杨贵妃的香魂不散,最终与李隆基在天宫团圆。这种奇特的构思,符合人们追求大团圆的结局,满足人们对真善美执着的追求、希望真善美永远不朽的心理,也是对因果报应论的一种升华。作品文字优美,情景交融,堪称不朽的艺术精品。 浓厚的抒情性是《长生殿》的又一显著特点。作品声情并茂地表达了人物的内心感情及心理活动。在第十八出《夜怨》中,当扬贵妃得知唐明皇夜宿翠华西阁,召梅妃侍寝时,“三千宠爱在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怎生消受得了?她一方面对江采苹恨之入骨,暗暗发誓要予以报复:“唉,江采苹,江采苹,非是我容不得你,只怕我容了你,你就容不得我也!”;另一方面,则从内心深处嗔怪唐明皇对她感情不专。作者在这里,真切生动地抒发了扬贵妃心中的孤愤、苦恼和香宵袭人、孤裘独寒的难耐之情。 在结构方面,全剧长达五十出,场面壮丽,情节曲折,而组织相当严密。李、杨爱情是剧的主线,这条主线又以一组道具——一对金钗、一只钿盒贯穿始终,随情节变化由合而分,由分而合。属于交代性的第一出《传概》不算,剧本一开始就直接进入他们二人以金钗钿盒为定情信物,而后经过一番波折,至七夕长生殿盟誓,形成一个高潮;紧接着安史乱起,马嵬坡兵变,杨贵妃惨死,李、杨的爱情转化为悲剧,而作为信物的金钗钿盒成为随葬品;其后再描写他们“那论生和死”(《传概》)的深情,已成蓬莱仙子的杨贵妃拆金钗一股、钿盒一扇托道士转交唐明皇,又坚前盟;最终二人在天宫团圆,金钗再成双、钿盒又重合。对“钗盒情缘”的刻意描写,具有很强的戏剧性。 《长生殿》因其宏大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歌颂爱情的古典文学杰作和艺术精品,值得我们珍藏及研究。

2012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以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 课程代码:0053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色的是( C ) A.平易古淡 B.华丽典雅 C.豪犷雄放 D.清新流丽 2.“王荆公体”的主要体裁是( B ) A.古诗 B.绝句 C.律诗 D.歌行 3.陈师道的诗被称为( C ) A.半山体 B.山谷体 C.后山体 D.简斋体 4.周邦彦词的主要题材是( D ) A.登临怀古 B.山水田园 C.儿女柔情 D.羁旅行役 5.陆游晚年诗风主要表现为( B ) A.雕饰藻绘 B.清淡秀逸 C.豪放悲壮 D.清新拔俗 6.姜夔词的艺术特点是( A ) A.“清空”、“骚雅” B.“如七宝楼台” C.自然飘逸 D.清新明快 7.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 D ) A.山谷体 B.易安体 C.稼轩体 D.诚斋体 8.戴复古所属的诗人群体是( B ) A.江西诗派 B.江湖诗派 C.中兴四大诗人 D.永嘉四灵 9.元杂剧作家白朴的著名杂剧作品《梧桐雨》属于( B ) A.爱情剧 B.历史剧 C.公案剧 D.神仙道化剧

10.元杂剧作家康进之今仅存的作品是( B ) A.《柳毅传书》 B.《李逵负荆》 C.《赵氏孤儿》 D.《双献功》 11.关汉卿性格和为人的特点是( B ) A.理想高远,志在仕途 B.倜傥风流,桀骜不驯 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 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12.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中的女主人公是( A ) A.赵盼儿 B.宋引章 C.谢天香 D.杜蕊娘 13.下列属于“元诗四家”之一杨载著作的是( A ) A.《诗法家数》 B.《论诗绝句》 C.《瀛奎律髓》 D.《麓堂诗话》 14.晚明思想与文学革新的旗手是( B ) A.徐渭 B.李贽 C.李梦阳 D.王世贞 15.散曲集《江东白苧》的作者是 ( C ) A.王磐 B.陈铎 C.梁辰鱼 D.冯惟敏 16.刘基最出色的散文是( D ) A.政论文 B.传记文 C.游记体散文 D.寓言体散文 17.明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品是( A ) A.《封神演义》 B.《三遂平妖传》C.《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D.《天妃济世出身传》18.沈璟曲论的核心是( B ) A.推崇语言本色 B.强调“场上之曲” C.注重文采才情 D.“宁协律而不工” 19.代表清代讲唱文学最高成就的是( B ) A.鼓词 B.弹词 C.大鼓 D.子弟书 20.浙西词派朱彝尊词的风格特点是( D ) A.豪纵洒脱 B.哀感幽绝 C.雄健俊逸 D.醇雅清丽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

一、填空 1.前七子 成员: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 基本文学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主张复古 2.后七子 成员: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余日德、张佳胤。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基本文学主张:格调说中的重情色彩、法度格调的强化与具体化 3.唐宋派 代表人物: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基本文学主张:文以明道 4.《牡丹亭》经典名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5.临川四梦中:《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 6.三言二拍“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编辑、加工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明代凌濛初在“三言”的直接影响下写成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描写世俗人间百态 7.李贽童心说公安派性灵说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竟陵派以锺惺、谭元春为首 8.晚明小品文代表作家作品袁宏道的《西湖二》 9.龚自珍是在近代历史开端之际得风气之先的杰出的思想家与文学家。 10.梁启超的三个革命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11..被鲁迅称为四大谴责小说有《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沃尧;《老残游记》刘鹗;《孽海花》的作者曾朴 14.袁枚的性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 15.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是桐城派,由安徽桐城人方苞开创。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16.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署名王世贞等人的《鸣凤记》,标志着明清传奇创作的新时代的到来,是忠奸剧定型,历史剧新篇,时事剧的发轫 17.阳羡词派陈维崧浙西词派朱彝尊纳兰性德和京华三绝 18.聊斋志异的结构:一书兼二体,用传奇法以志怪。 二、名词解释 1、吴江派:明代戏曲文学流派。其领袖人物是吴江人沈璟,代表作《属玉堂传奇》。沈璟的创作主张主要有两点:一是格律重于一切;二是戏曲语言崇尚本色。理论上成就高,按律创作,讲究协律。 2、玉茗堂派:明代戏曲文学流派,其领袖人物是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①反对传统礼教、批判程朱理学的进步思潮,他的戏曲理论强调创作不应受形式、格律的拘束,强调作家的才情,②倡导以自我为中心的神情合至论,特别重视个人的感情作用,以感情说反对道学家的性理说,“临川四梦”(即“玉茗堂四梦”)就是这些理论的实践。③汤显祖强调“曲意”,主张“意趣说”,反对吴江作家“按字模声”、“宁协律而不工”的主张。④汤显祖还重视创作上发挥作家的想象、语言上讲究“机神情趣”,既要本色,又要有文采。 3、梅村体:①得名于明清著名词人吴伟业(号梅村),是七言歌行体叙事诗。②梅村体是以反映历史现实为主的明清史诗。主要反映朝代的物是人非,感慨朝代兴亡。③艺术上吸收了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的写法,重在叙事,辅以初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

第七编明代文学 第一章《三国志演义》 一、解释:1、《三国志演义》2、历史演义 二、填空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化的典型,有、、“三绝”之称。 3、《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是。 4、《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是。 5、继《三国志演义》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是著的,这部书在清代乾隆年间以的名义刊印,更名为。 6.标志着说唐故事由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 三、简答 1、简述《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主要版本。 2、怎样认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四、论述 1、以曹操、诸葛亮、关羽为例分析《三国志演义》的人物塑造。 2、分析《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3、《三国志演义》为什么被称为“全景式战争小说”? 第二章《水浒传》 一、解释:1、《水浒传》2、英雄传奇 二、填空 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 2、宋元之际画家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绰号。 3、《水浒传》的版本主要有回、回、回三种。腰

斩《水浒传》,删掉大聚义以后的内容,成为最流行的版本。 4、将杨家将故事定型化的英雄传奇小说是,叙岳飞抗金故事的英雄传奇小说是。 三、简答 1、简述《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和主要版本。 2、怎样认识《水浒传》的“忠义”思想与招安结局? 四、论述 1、分析《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2、以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为例分析《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方法。 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 一、解释:1、“吴中四杰” 2、《郁离子》 3、台阁体 4、茶陵派 5、八股文 二、填空 1、“吴中四杰”是指、、 和四位诗人,他们在明初诗坛上颇具代表性。 2、明初诗坛成就最高的诗人是,最能体现其诗风的代表作 是。 3.明初文名最著的作家是,最擅长创作散文。 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故出自,作者 是。 5、有明一代最擅长八股制义的作家,前数、,后 推、胡友信。 三、简答 1、《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鉴赏。 2、概述《卖柑者言》的讽喻特色。 3、分析八股文对明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四章明代中期诗文 一、解释:1、前七子 2、后七子 3、唐宋派

2011级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思考题

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思考题 元代文学作品选 第一章《窦娥冤》 1.关汉卿《窦娥冤》与《救风尘》在艺术风格上有何异同? 2.窦娥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作品是如何表现的? 3.《窦娥冤》中三桩誓愿和鬼魂诉冤情节有何作用? 4.背诵:《窦娥冤》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 第二章《西厢记》 1.崔张故事的意义何在? 2.崔莺莺形象的内涵和价值何在? 3.《西厢记·长亭送别》的语言有何特点? 4.《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各有何作用? 5.背诵:《西厢记·长亭送别》之[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一煞]、[收尾]。 第三章《琵琶记》 1.《琵琶记》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其艺术特色如何? 2.《琵琶记》的结构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3.《琵琶记·糟糠自厌》中吃糠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4.《糟糠自厌》的语言有何特点? 5.背诵:《糟糠自厌》之《孝顺歌》前两支。 第四章元散曲选讲 1.《天净沙·秋思》为何称为“秋思之祖”? 2.《山坡羊·潼关怀古》、《水仙子·寻梅》的艺术特点如何? 3.何谓代言体?《哨遍·高祖还乡》用代言体取得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4.《山坡羊·潼关怀古》结句有何含义? 5.背诵:《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水仙子·寻梅》。 第七编明代文学作品选 第一章《三国志演义》 1.《三国志演义》有哪些主要的思想倾向? 2.《三国志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内涵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和毛本《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 3.《三国志演义》的作者是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的? 4.《三国志演义》的战争描写艺术有何特点? 5.《三顾茅庐》一节的情节发展有何特点? 第二章《水浒传》 1.《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倾向有哪些方面? 2.《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法上有何特点? 第三章明代诗文选讲 1.《项脊轩志》的结构和语言有何特点?其抒情特点如何? 2.《报刘一丈书》的题旨是什么?它的讽刺手法对表达主题起何作用? 3.《别云间》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它的对仗有何特点?

简答题总结

2011—2006 古代文学史(二) 2011、1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西昆体 37.平话 38.“汤沈之争” 39.小说界革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陈师道诗歌的艺术风格。 41.简述《琵琶记》的戏剧结构特点。 42.简述《三国演义》的悲剧精神。 43.简述《长生殿》的曲词艺术。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试述周邦彦词的艺术特色。 45.试述《红楼梦》叙事艺术的成就。 2010、10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易安体” 37.“借才异代” 38.张岱 39.新红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欧阳修诗歌创作的散文化倾向主要表现是什么? 41.简述元代“四大传奇”在艺术表现上的共同特点。 42.简述明代戏剧的基本特征。 43.简述南社的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试以《题竹石牧牛》、《登快阁》、《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为例,论述“山谷体”的艺术特点和风格特征。 45.如何理解《长生殿》中的爱情描写? 2010、1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元诗四家 37.前七子 38.唐宋派 39.肌理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陈师道诗歌的艺术风格。 41.简析元杂剧《梧桐雨》中唐明皇的形象。 42.《水浒传》中,“义”的人格观念表现在哪些方面? 43.简述《老残游记》的体式、结构和新异的思想。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试论“山谷体”的风格特征。 45.试述《儒林外史》塑造的两组对立人物及其意义。 2009 10

长生殿在结构上的特点

第一张PPT介绍一下研讨题目小组成员 第二张PPT介绍一下作者 洪昇是个可怜人,由于家庭不合,“不得于后母”,洪昇长期流寓在外,有家不能回 “可怜一夜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 因在孝懿皇后(终氏)丧期内搬演《长生殿》,被视为“大不敬”,酿成大祸,下刑部狱革去监生出身,甚至“枷号一月”, 返杭州时途经乌镇,酒后登舟,失足落水死。 第三张PPT《长生殿》的演变 洪升创作《长生殿》历时十余年,三易其稿,初名《沉香亭》,次名《舞霓裳》,洪升对这两稿均不满意,最后才确定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这段“帝王家罕有的生死不渝的爱情”,描写李杨二人的“钗盒情缘”,从此使传统的李杨故事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从而使剧本的最后创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四张PPT长生殿主要内容 长生殿分成两个部分,在上半部,作者生动细腻地敷演出李、杨爱情的发展过程,富于深刻的现实性。李隆基的感情由不专到专一,由帝王对后妃的肤浅之爱发展到普通夫妇的真心之爱,至七夕密誓两人爱情发展到高峰。接下去马嵬之变,迫使李隆基赐死杨玉环,导致生离死别的爱情悲剧。在下半部,作者重点写二人尘世、仙界,苦苦思念,情意绵绵,具有浓厚的理想性。 第五张PPT简要说一下《长生殿》的思想内容 第六张PPT小组研讨重头戏《长生殿》在结构安排上的特点 第七张PPT①主线副线并行时有交错的故事结构 由于天宝政治与李杨爱情密不可分,作者采取了以李杨爱情的发生,发展,转折,升华为主线,以天宝政治由腐败直至崩溃为副线,两线交相穿插的结构方法这种结构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能容纳曲折的情节,表现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且起到了强化情绪和加强对比的作用。一方面是帝妃爱情的步步发展,一方面

《长生殿》

第六章《长生殿》 与前代同题材的作品相比,《长生殿》具有两方面突出特点:一是作品以情为中心,并将情从故事中抽象出来,使之作为具有普遍意义和超越生死的力量来歌颂。二是将李杨爱情故事与重大的历史事件、广 阔的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 第一节洪昇的生平与创作 《长生殿》的作者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出身仕宦之家,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在仕途上无所成就。中年寓居北京,横遭家难后,贫困潦倒。他早有文名,作品除《长生殿》外,还有杂剧《四婵娟》及诗集《稗畦集》等。《长生殿》无疑是洪昇一生最著名的作品。 《长生殿》的写作时间长达十多年,第一稿:《沉香亭》;第二稿:《舞霓裳》;第三稿:《长生殿》。三易其稿,最终完成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问世后,名震京城,洛阳纸贵,“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以是传闻益远。蓄家乐者攒笔竞写,转相教习,优伶能是,升价什佰”(吴野凫《长生殿》序)。但洪昇得名于《长生殿》,也得罪于《长生殿》。《长生殿》完成后的第二年八月,洪昇与赵执信等人宴饮观剧,因其时佟皇后丧服未除,被人告发,赵执信被罢官,洪昇被国子监除名。 第二节《长生殿》的思想内容 《长生殿》写的是李隆基(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题材并不新颖。李杨爱情故事,自中唐以来,就是文学家们喜欢描写的题材,所以相继出现了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乐史的《杨太真外传》、白朴《梧桐雨》、吴世美《惊鸿记》等著名作品。与前代同题材的作品相比,《长生殿》具有两方面突出特点:一是对情作了最大限度的强调和表现。作品以情为中心,并将情从故事中抽象出来,使之作为具有普遍意义和超越生死的力量来歌颂。在这一点上,它与《牡丹亭》类似。《长生殿》第一出写道:“古今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哪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这一段话可看做对《长生殿》创作意图或主题的表白。二是将李杨爱情故事与重大的历史事件、广阔的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除了批评唐明皇失政,寄寓“乐极哀来,垂戒来世”之外,还突出了个人命运被巨大的历史力量所摆布的哀伤。这样,就使《长生殿》成了一部以写情为主,兼寓政治教训和历史沧桑感的作品,使爱情主题富有沉郁的历史感。这两方面的内容都是极能打动观众的,这便是《长生殿》能够在当时激起人广泛共鸣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节《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长生殿》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 首先,在结构上,《长生殿》长达五十出,场面壮观,情节曲折,但组织得相当严密。《长生殿》所写的内容很广,涉及的人物和事件也很多,但能够紧紧围绕李杨爱情这一主线展开情节,按与主线关系的紧密程度组织材料,所以,基本上做到了不枝不蔓。这对于一部大型作品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而且写实的上半部与写幻的下半部,能相互依存,互相呼应,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的独特匠心。其次,它曲词优美,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洪昇本是诗人,他实际上是将《长生殿》作为诗来写的,一支曲就是一首诗,因此该剧语言清丽流畅,刻画细致,抒情色彩极浓。例如《闻铃》一出中唐明皇的一段唱词:“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对这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

昆曲唱腔的音乐特征——谈全本《长生殿》的曲

昆曲唱腔的音乐特征——谈全本《长生殿》 的曲 上海戏剧学院学报戏居lJ艺术2009年第4期(总Iso~) 顾兆琳 昆曲唱腔的音乐特征 —— 谈全本《长生殿》的曲 内容摘要:在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中,戏是大千世界,曲乃半壁江山.本文从洪畀,徐麟原着以 及上昆版全本<长生殿>出发,对昆曲唱腔音乐的曲牌体,昆曲曲牌体的程式性,昆曲唱腔音乐 的古典性等特征作了集中阐释.昆曲唱腔谱曲如何深入掌握其曲牌体特征,首先是一个重要 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其次更重要的是要为剧情服务,为人物服务,必须在艺术层面上,投入情感创作的灵魂,最后还要靠一流的演员演唱来完成. 关键词:昆曲唱腔音乐全本<长生殿>曲牌体 中图分类号:J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943X(2009)04一OOO4—09 昆曲有词海曲山之称,即指其唱腔广罗唐宋词,兼收南北曲;剧目浩瀚,历经元,明,清数百 年,且有不少名人高手:关汉卿,白朴,王实甫,汤显祖,洪畀,孔尚任等参与其间,产生了如<窦 娥冤》,《墙头马上》,《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不朽名着. <长生殿>一剧出自清代康熙年间名家洪畀之手,并由同代曲家徐麟,字灵昭,”协助洪畀 订正音律,点定板眼.使该传奇在选曲布局,借宫,集曲各方面取得新的成就.”[I] 在戏曲艺术中,剧本为一剧之本.它是演员表演,舞美排场,唱腔音乐创作的基础和依据. 昆曲早年在唱腔音乐中的填词,谱曲是”二位一体”的同步构建,剧作者本身既是文学家.又是 音乐家.当文学脚本完成,选用什么宫调套数,选用什么曲牌唱腔,也就同时完成了.而<长 生殿=》则不然,却是由两位大家合作完成.我们手头没有过多的资料,来研究他们合作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但据传,《长生殿》传奇原刊本在各折中的眉批中,有徐氏谱曲的文字,见解精辟.而洪畀《稗畦集》中,有”赠徐灵昭”七律一首,对他居境和风骨做了生动的写照.他们俩 不同寻常的一番合作,从而产生了传世千秋的昆曲艺术作品《长生殿》,也为全本《=长生殿的 音乐为什么优于昆曲其它传奇,找到了一个可信的答案. ?4, 戏剧艺术昆曲唱腔的音乐特征2009年第4期 在清代的传奇中,《长生殿》和《桃花扇》的文学价值是可以并列而存的,但为什么l=桃花扇》至今传唱的折子戏少而又少?而《长生殿》传唱的折子戏,却成为昆曲的经典,久演不衰?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长生殿》的曲,是昆曲唱腔音乐的成功.当演员通过生动的唱腔 艺术来成功演唱这些唱段时,艺术作品就从原先脚本的平面文字状态,变成现在由唱腔,表演 形成的立体的艺术状态.《长生殿》中一批优秀的折子戏,因为有着一套又一套动听的”曲牌体”唱腔音乐,而成为该剧的”灵魂”.昆剧是因为有了像《长生殿?弹词》的唱腔名段,而有了 当时”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民间演唱昆曲《弹词》唱段”不提防余年值乱离”的盛况!这

古代文学考察点

考察一【静态】作品选中经典作品(基础★★★★★,难度★) 1.默写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并赏析。(唐)(2012年山东大学) 2.贺铸词“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中的“闲愁”妙在哪里?(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 3.结合《饮酒其五》分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成就。(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 4.《儒林外史》的社会意义。(2016南开大学) 5.张衡《归田赋》的内容以及艺术手法(2018南昌大学) 6.王粲《登楼赋》中概括了古代哪几类失意文人的类型?结合作品中句子加以分析。(2011年武汉大学) 考察二【静态】关于艺术手法(基础★★★★★,难度★) 1.《聊斋志异》的艺术创造。(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 2.请举例说明东方朔的《答客难》的语言风格。(2011年山东大学) 3.杜牧咏史诗的艺术特色。(2017年/20分) 考察三【静态】关于主题、内容(基础★★★★★,难度★) 1.古诗十九首的主题(2016年福建师范大学) 2.唐代古文运动的内容(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 3.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2017年新疆大学) 4.评述有关《红楼梦》主题的各种争论(2016四川大学) 考点四【静态】关于书籍的版本.成书过程(基础★★★★,难度★★) 1.《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2013年山东大学) 2.《水浒传》的成书过程。(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 考点五【静态】关于重要人物,艺术手法、影响、理论、贡献等等(基础★★★,难度★★)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一位宋代词人,谈谈其创作艺术成就和文学史地位。(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 2.欧阳修在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用。(2011年武汉大学) 3.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2016新疆大学) 4.试论翁方纲“肌理说”及其时代特征(2014年中山大学) 5.评价欧阳修“词穷而后工”的观点(2017年西北大学) 6.谈谈你对李清照“别是一家”的词学观的理解(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 7.论述苏轼的以诗为词(2015年福建师范大学) 8.孔子曾说“兴观群怨”请结合古代诗歌具体作品谈谈你的理解(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 考察六【静态】关于单个题裁或是作品的影响.意义(基础★★★★★,难度★★) 1.简述陶渊明《桃花源记》在文学史上的意义。(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 2.简述朱熹的文学观念及文学史影响。(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 3.《离骚》对后世的影响(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 考察七【静态】关于题裁间的相互影响、时代背景与题材的影响(基础★★★★,难度★★★★) 1.《诗经》.楚辞对汉赋的影响(2015年山东大学) 2.玄学和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关系。(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 3.中国历代诗歌形态的演变与音乐的关系(2011年复旦大学) 4.简述六朝志怪小说对唐传奇的影响。(2014年扬州大学) 考点八【动态】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的发展脉络(基础★★★,难度★★★★★) 1.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演变(2011年上海师范大学) 2.论述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 (课程代码00539) 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王禹偶涛歌的艺术风格是 A.华靡艳丽B.平易晓畅 C.沉博绝丽D.清奇僻苦 2.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人的诗歌被称为 A.白体B.西昆体C.晚唐体D.半山体 3.苏轼的著名散文《前赤壁赋》属于 A.议论文B.碑传文 C.山水游记D.亭台堂阁记 4.苏轼诗《百步洪二首》其一运用博喻,其体现的创作特点是 A.以文为诗B.以才学为诗 C.好发议论D.好用典故 5.黄庭坚诗生新瘦硬,被称为 A.后山体B.简斋体C.山谷体D.诚斋体 6.与张元斡词风相近的词人是 A.秦观B.辛弃疾C.周邦彦D.姜夔

7.元好问伤乱诗的风格特色是 A.悲婉哀切B.慷慨豪放 C.苍凉沉郁D.真淳简澹 8.元代后期杂剧创作的中心是 A.杭州B.真定 C.大都D.平阳 9.张养浩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名句是 A.“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B.“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c.“兴,百姓苦;亡,百姓苦。”D.“惊,人睡醒;清,梅弄影。”10.戴表元文章的风格特点是 A.清深雅洁B.雄奇瑰丽 C.苍浑奇崛D.自然质朴 11.“元诗四大家”之首虞集的论诗追求是 A.至清至和B.平中寓奇 C.以意为主D.理以命气 12.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A.《封神演义》B.《西游记》 C.《三国演义》D.《水浒传》 13.《太和正音谱》集戏曲史论与曲谱于一体,其作者是 A.朱权B.朱有嫩 C.徐渭D.王九思 14.汤显祖的《紫箫记》取材予唐传奇 A.《枕中记》B.《霍小玉传》 C.《李娃传》D.《南柯太守传》 1 5.唐顺之是唐宋派散文代表之一,其文集名称是 A.《沧溟先生集》B.《荆川先生文集》 C.《四溟山人集》D.《震川先生文集》 16.李梦阳是“前七子”的代表,他写得最好的诗歌形式是 A.五言古诗B.五言律诗 C.七言律诗D.七言歌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