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证研究:两经营型模式下的公共体育场馆管理和运营分析(以福建福州为例)

实证研究:两经营型模式下的公共体育场馆管理和运营分析(以福建福州为例)

实证研究:两经营型模式下的公共体育场馆管理和运营分析(以福建福州为例)
实证研究:两经营型模式下的公共体育场馆管理和运营分析(以福建福州为例)

国有事业经营型管理模式

——福建省属大中型体育场馆管理和运营分析福建省体育中心简介

福建省体育中心坐落于福卅市五四路与北环路交界处,占地20万平方米。1986年开工建设,1989年使用。中心主体建筑之一的3万人大型多功能综合性体育场,占地近4万平方米。场内装有2万个玻璃钢观众座椅和主席台坐席,东西两侧各有长达180米长的钢挑蓬,可使全场三分之二的观众免遭日晒雨淋。场地中心是符合国际比赛要求的一片绿草如荫的足球场和环绕足球场的珠红色塑胶田径跑道,看台下的挑沿空间还有长达600米的环型风雨跑道,为运动员风雨中训练及赛前作准备活动提供最方便的场地。在看台下的其余部分除设有贵宾大厅、副厅、电视录相厅、实现转播厅、会客室、接见厅、运动员休息室外,还有体育场东侧,配备200多个床位的体育宾馆和多功能综合健身房、乒乓球馆、台球馆、跆拳道、茶馆、网球场、体育用品商店以及免费提供广大群众健身的健身广场等。体育中心除保持一、二线运动队伍日常训练、比赛外,举行过国际棒球、足球友谊赛,第九、十、十二届省运会开幕式,第一、四届全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建国五十周年大型文化活动和各种演唱会以及学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运动会。

福建省新体育馆简介

福建省新体育馆位于福州市五四北路省体育中心北侧,系该省重点社会事业建设项目,2000年8月1日正式开始施工,2002年9

月30日工程竣工。该馆占地104亩,总建筑面积30254平方米,内设7570个座位,总投资1.98亿元。由主馆和训练馆两个部分组成。主馆为一座圆形飞碟建筑,顶部采用网架结构,场地面积为54*35米,能满足国际性体操及各种通用球类比赛要求。训练馆场地面积40*48米,开辟为羽毛球俱乐部,可满足专业队伍训练及全民健身需求。据馆长张云翎介绍:一般的体育馆如果白天不开灯,往往显得昏暗,这座新馆引进了澳大利亚的采光带,白天不开灯也十分亮堂,主馆还铺设了从德国进口的地板,就质量而言完全可以承接NBA比赛。

福建省跳水游泳馆简介

福建省跳水游泳馆位于省体育中心西北角,琴湖路5号,落成2000年5月25日,总投资约9727万元,建筑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26平方米,建筑高度26.8米,整个建筑宏伟、壮观,是目前福建省规模最大,国内堪称一流的现代化水上运动设施。馆内设有符合国际比赛要求的10泳道游泳比赛池(50米X25米),热身池(25米X10米),双人跳台跳水比赛池(25米X25米).馆内附设全自动循环水处理、先进的中央空调、大屏幕显示屏、背景音响和水下音响、先进的地板辐身采暖和热水低压加温系统,消防自动报警、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能举办各项目游泳、跳水国际国内大型比赛。馆内池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检测标准(GB9667m1997),池水温度一年四季保持28摄氏度以上,室内温度保持在28摄氏度到32摄氏度之间,已成为广大福州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场所。

福建省体育中心、福建省体育馆、福建游泳跳水馆均由政府投资兴建,是国有资产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隶属于福建省体育局,属行政事业单位。福建省体育局对三个场馆行使所有者职能,对公共体育场馆人事负有任命权。三个场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三个场馆成为经营单位。依法纳税,采用自收自支管理,财政对其采用核定收支,增收节支留用,减收超支不补的办法进行管理,收大于支较多时规定收入的一部分上交福建体育局,三个场馆下设办公室、业务科、广告科、财务科、设备科、保卫科等。职工多为专业队运动员退役后,经省体育局人事部门“计划分配”和“行政性控制”配置到体育场馆,参加场馆经营管理工作,同时接受国民系列教育和专业培训,并通过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行政性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使场馆人力资源长期滞存下来。

福建省体育中心、福建省体育馆、福建游泳跳水馆对社会有偿开放。2005全年累计对群众开放83万人次,为一线队训练接待近9万人次。根据福建省体育局经济处《直属产业单位经济指标考核办法》规定,将五项指标“经营收入、人员经费、公用支出、修购基金、上缴任务”作为经济效益指标进行考核,将五个指标分成三个档次,在相应的档次的经营收入基础上,核定其人员经费,公用支出、上缴任务.三个场馆根据五个指标要求,制定相关部门的经济指标。如福建省体育馆对篮球、乒乓球等俱乐部,业务科、经营科、广告科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年终经济指标。年终根据完成任务情况与奖金挂钩,体现

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原则。同时对羽毛球俱乐部实行承包责任制。建立健全事业行政单位单位财政制度,严格控制公用支出,办公用品采购制度、仓管制度、公务用车、接待费审批制度等。年初各部门制定预算,年终与财务部门结算,对于节余部门给予适当奖励。严格控制修购基金的支出,充分利用本馆技术人员完成修缮任务,减少购置费用。2005年是十届全运会举办年份,为了备战十届全运会,保证省一线运动员的训练,4月一10月期间,坚决推掉各种商业性演出及经营活动,场地全部提供省武术队、羽毛球队、省男、女篮队训练,为此损失达百万元。为了完成经营指标,如何用4个月的时间完成局下达的经济任务,福建体育馆行政班子科学宏观地把握福州体育文化市场的趋势,找准经营定位。多举办规模大、有影响力的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充分利用周边优美环境办各类车展、商贸等户外活动,增加经营收入。福建省体育馆承接文体演出,设立弹性价格,推出三种价格,商业活动设立浮动价,对于政府活动设立基准价,对于公益活动设立优惠价。如省老体协举办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省红十字会举办“血溶于情“公益活动,仅收水电费。同时顺利完成了局下达的《直属产业单位经济指标考核办法》规定的第二十条指标,分值为128分。

三家试点单位2005年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训练效益.2005年三个场馆合计完成经营收入1822万元,上交体育局125万元,公用支出782万元,人员经费855万元,提取修购基金141万元。在收入结构方面,体育服务业:物业租赁:其它经营收入=47%:42%:

1 1%较2004年三种收入比例43%:46%:11%,体育服务保持增势,房屋租金有所调减。修购基金05年提取141万元,较2004年124万元多提取17万元,修购基金计提比例有所增长。据福建体育中心宋忠敏书记在2005年华东地区场馆年会中介绍:福建省体育中心自89年建成投入使用16年之久,已经超过塑胶场地翻新的年限,常规15年左右。且前中心自己的财力无法实现塑胶场地的翻新。福建省体育馆、福建省游泳跳水馆于2000年和2002年投入使用属于新馆,修膳的费用还比较少,因此收支平衡,经营管理压力小。

总体上三个场馆自收自支基本平衡,略有盈余,上缴福建省体育局。从场馆主营业务上分析,注重体育服务业、物业租赁、文体演出的项目的经营开发。忽视了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如冠名权等等。公共体育场馆首要满足全运会的需要,在保证竞技体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模式研究育之余,开展体育产业经营,体现了公益性与经营性协调发展的关系。2005年福建省体育馆用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年的工作量,也反馈出直属产业单位经济指标考核体系标准不高,场馆的经营压力不大,动力不足,管理运营创新不够,缺乏市场营销手段,凭借公共体育场馆稀缺资源自收自支,国有资产难以增值、保值。由体育局制定的考核办法,指导直属场馆经营,场馆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政事不分,政资不分,管办合一。公共体育场馆做为法人单位,盈利部分仍要上缴体育局,法人单位没有财产权,现代企业制度并未完全建立,只是事业单位在经营体育产业,属于事业经营型管理运营模式。

国有民营型管理模式

——福州市属大中型体育场馆管理和运营分析福州市体育馆简介

福州市体育馆位台江区群众东路北侧投资 1.3亿元人民币于2000年落成并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为1.49万平方米,配有贵宾室、运动员更衣室、会议室、贵宾看台、新闻设施、地下停车场以及其它附属设施。场馆内设有1500平方米的比赛训练场地,共3843个观众座席,其中活动座席668个。场馆外观设计吸收国内先进的科技成果,采用椭圆流线型外形,组合空间网架的屋顶结构,整体建筑抽象模拟花的特征,象征体育之花永远开放。福州市体育馆地处繁华闹市中心,周边中高档宾馆林立,交通十分便利,且公交线路网络密集覆盖,有利于全民参与性的比赛成功举办。长久以来,该场馆主要承办国内外重大比赛,同时还肩负举办福州市大型演出与重大会议的任务。曾成功举办过“松下2003中国乒乓球大奖赛,大众2005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等。

金山文体中心简介

金山文体中心工程占地311亩,按国际标准设计田径场、游泳池、室外网球场、室内外篮球场馆、乒乓球和羽毛球综合馆等,区域建设连成一片,如同公园一般,总造价3.5亿元。文体中心地理位置处于福州闽江南河畔一片荒芜静静之地,2002年12月26日福州市金山文体中心一期正式动工,2004年3月该工程全面建成,做为福建省最大的全民健身中心带动了金山开发区房价的一路飙升,许多国

内知名品牌产业争相入驻开发区,文体中心周边楼盘建设工地一片繁忙,昔日沉静的土地变得一片生机勃勃。

2004年底原为福州市体育局下属的福州市体育馆、金山文体中心、大梦山游泳池等多处体育场馆,经福州市政府宣传部牵头进行资产招投标,远东律师事务所公证,名正文化传媒公司中标,以租赁的形式,每年租金101万元,租期5年,以合同形式确定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关系,体育场馆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归政府,经营权归名正公司。场馆由名正公司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照章纳税的经营实体。公司责、权、利三者统一,公司按合同规定交付租金和维护国有资产时,享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能够不受行政干预地安排和组织场馆的人、财、物,充分体现了场馆管理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实现民营化经营。

国有民营的名正体育俱乐部现拥有二个场馆、2个标准50M游泳池以及1个儿童戏水池,福州市规模最大的34片全塑胶专业室内羽毛球场地,22台室内乒乓球桌,4片专业网球场地,运动场所配套设施齐全,泊车方便。

名正体育是名正文化传媒公司下属的子公司。名正体育俱乐部下设市场部、企划部、设计部、财务部、培训部五个部门,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引入市场运行机制,进行体育产业活动而形成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因素有机结合的方式,打破了事业经营型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的传统体制。公司经营目标设置明确,租赁期5年,计划切合实际而订,并让员工明确目标设置,经理层注重与员工的沟通,灌

输相互尊重与信任的精神,决策过程采用“决策依据多渠道、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经理层集体决策”的决策机制。

加强服务质量的监控,按照岗位职责,实行自我控制和部门控制。以绩效作为考核指标,管理层通过考核绩效对公司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提升。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激励发展机制,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管办分离,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租赁前的福州市体育馆,采用差额拔款的事业经营型公共体育场馆运行机制,职工多达40多人,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多,市政府财政负担重。实行租赁经营后福州市体育馆只用了二十一名员工,少用了二十名员工,大大降低了场馆营运成本。名正公司经营体育产业克服金山文体中心地理位置偏,场馆建设功能单一,场馆周边人口密度不够大,金山文体中心的羽毛球、乒乓球馆建筑设计功能单一,配套设施简陋等诸多不利管理经营的因素。名正公司中标后,利用市场营销手段,同时投入资金对中心的羽毛球场和乒乓球馆内部进行改造,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划出第一层乒乓球馆的的部分空间设计成为餐饮包厢、棋牌艺室、运动推拿区、贵宾休息区、淋浴室等,以市场为导向,以体育消费者的角度提升场馆人性化的功能,满足体育消费者娱乐休闲健身养心的需求,提高场馆利用率,最终增强场馆的营利能力。

2005年名正体育公司管理运营的福州市体育馆不仅店面物业出租、羽毛球场地俱乐部管理、承办大型文娱演出、还承办了大众2005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名正文化传播公司在负责协助策划乒乓

球赛事中,中央台五套负责赛事现场直播,名正公司把场馆最佳的广告位置留给了属下的“甲骨文”品牌服装,注重公司的品牌公共形象的推广。在中央台现场直播和晚间6:00体育新闻之后的重播过程中,赚足了镜头大大加强了公司形象和产品的广告宣传,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公共形象。当然在本次赛事策划中,由于市场媒体宣传力度不足以及福州体育消费市场的乏力,门票销售收入不乐观。同时赛事策划中体育职业经理人显得尤为缺乏,赛事的赞助运作不够理想。

另外名正公司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度。2005年初,由于福建省体育馆的场地提供给备战全国十届运动会的省武术队、篮球队训练,无法再承办任何体育赛事。全国第十届运动会男排十强赛(福建赛区)比赛在福州举办,福州市体育馆自然成为首选的体育场馆。赛事组织前期谈判过程中,承担该项赛事无法赚钱甚至要亏损,赔钱只能赚吆喝,况且男排影响力不如女排,名正公司只好放弃此项赛事。这显然与事业经营型的公共体育场馆无条件接受政府下达的竞赛训练任务截然不同。

2005年福州市体育馆、金山名正运动生活村,大梦山游泳池对社会有偿开放,全年累计对群众开放20万人次,接待社会各行业系统团队活动,如电站、银行、医院、移动等系统体育比赛活动。名正俱乐部还大力发展会员,实行会员制管理制度,一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走访名正公司。据公司负责人介绍2005年度公司的体育产业场馆经营板块经营收入300万元人民币,与支出持平,仅一年的场馆管理经营,名正公司体育产业已经摆脱亏损的市场风

险,初显市场机制的管理运营的活力。

两种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模式比较分析

1、两种模式的差异分析

(1)人力资源不同

国有事业经营型福建省属体育场馆的职工队伍按事业单位改革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职工多为退役运动员,后经国民系列教育长期滞留下来,经过市场多年的经营锤炼,不少职工成长为体育产业的优秀管理人才,由于工资收入稳定,工作强度压力不大,员工的队伍比较稳定。近年事业编制缩编,员工退多进少,出现场馆离退休职工多,在岗在编人数少的状况。组织机构较为完善,党政工团组织一应俱全。三个体育场馆有在岗在编职工120人左右,另外场馆还雇用了60人临时工,员工中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尤其市场营销型人才紧缺,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制度尚未建立,场馆领导人主要靠行政级别给予定级,人力资源培养体系缺乏长期规划。

国有民营型的福州市属体育场馆的员工多向社会招聘。常年工作的员工有50人,游泳池的员工随着季节的变化,每年5-9月临时招聘30人,机构设置精简,降低人力成本。大多员工从社会上招聘,无场馆管理经验,稍加培训就上岗,双向选择,部门经理从酒店管理或国有企业引进,员工流动性大,给民营场馆管理带来麻烦。

目前由于高校培养体育场馆管理专业的培养力度不大,体育场馆缺乏专业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还较为粗放。2005年华东地区体

育场馆年会南京体育学院王正沦教授做了统一场馆场地工标准的报告,指出全国场馆严重缺乏技师、高级技师、高级职业经理人方面人才,做为课题引起体育总局和劳动部的重视,标准正在制定中。

(2)经营者的积极性不同

国有事业经营型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者是政府任命委派,馆长对上级负责,重视的是完成上级交给的行政任务,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不予关注,没有承担经营风险的能力和责任。国有事业经营型的福建省属公共体育场馆产权归政府所有,政府由福建省体育局对福建省属行使所有者职能,对福建体育中心福建体育馆福建游泳跳水馆人事负有任命权,制定《直属产业单位经济指标考核办法》,指导省属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省属三家体育场馆场馆作为法人单位难以按照市场规律独立运作,缺乏独立自主性,运营缺乏创新性,效率不高。公共体育场馆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事不分,政资不分,管办合一,计划手段调配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组织体系较为封闭。

在国有民营型福州市体育馆、金山名正运动生活村,经营者的选择者就是租赁业主,所选择的经营者优秀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与亏损,关系到企业资产增值与贬值,所以经营者选择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显而易见的.其经营管理决策不受政府控制,而是由经营者依据市场状况自主作出,租赁业主是企业的投资者,也是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民营型的经营者有着极强的进取心和风险意识。国有民营型福州市公共体育场馆产权归政府所有,福州市政府通过招投标以租赁的形

式,有效地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营权归名正文化传播公司(民营企业)所有,实现民营化运营,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体育场馆运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了经营实体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行政不再干预经营管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方式由行政型向行政——社会结合型转变,从单一的集中型向集中与分散型相结合转变。

(3)经营目标不同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充满风险和机遇。在面临风险时,国有事业型公共体育场馆往往会等国家给予优惠政策,2005年“龙王台风”使福建游泳跳水馆地下层严重浸水,过滤系统及附属设备无法使用,最后靠财政拨款添置新设备。经营管理仍具有较强的行政性。福建省体育中心1989年投入使用后塑胶跑道过了翻新时限,却无力翻新,省体育中心曾尝试代言雪津啤酒广告,由于产权归属,收入虽可观,后被叫停,冠名权等无形资产无法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社会力量难以介入场馆,忽视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经营好坏不担心,资产流失不痛心,改造发展不关心,对工资福利有依赖心。不计成本,管理松弛,浪费严重,且机制呆板,不注重市场开拓。国有事业经营型福建省属体育场馆实行馆长负责制,自收自支,2004年三个场馆合计完成经营收入1990万元,上交福建省体育局110万元,2005年合计完成经营收入1822万元,三个体育场馆有在岗在编职工120人左右,外加一部分临时工60人,人员经费支出855万元,占46.93%。公用支出782万元,占42.92%,提取修购基金141万元,占7.74%。

上交福建省体育局125万元。注重员工的福利,收入向职工个人倾斜,做到职工满意,领导满意。如今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公共体育场馆属稀缺资源,场馆经营潜力大,在保证省一线竞技队伍备战全运之余,开展经营活动,多收多支,略有盈余上交福建省体育局。忽视了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经营存在着短期行为,设备更新依赖政府财政和彩票公益金。经营目标达到收支平衡。

国有民营型体育场馆追于形势主动寻找出路,希望通过自身的素质,抓住时机,化风险为机遇,缓解危机带来的危害.民营企业有成本意识,会利用一切手段降低成本,且竞争意识强。国有民营型的福州市属体育场馆经营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追求目标,自负盈亏。公司运营的负责人曾表示:只要活着,才是对的。首先要摆脱场馆经营的风险,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模式研究自筹资金,对场馆的局部设备设施进行改造,让体育消费者满意,赢得市场,努力增收节支,自我发展,增强实力,提升下一轮的租赁投标的市场竞争力。

(4)营销机制不同

国有事业经营型公共体育场馆由于财务制度缺乏灵活性,营销手段简单,营销人才匮乏,经营者不愿主动开拓市场,在经营中单纯地坐等顾客上门,营销创新能力差。场馆的无形资产难以得到开发利用。

国有民营型体育场馆由于财务制度灵活,迫于市场生存压力,营销手段多样化,在市场竞争中有一定优势。当然目前体育市场营销专业人员较少,在实际的运作中会碰到技术和人际层面的影响,大手笔的体育营销成功案例还有待摸索。

(5)分配机制不同

国有事业经营型公共体育场馆在收入分配上按事业单位的工资管理制度,按行政级别发放工资,对有特殊贡献的职工奖励受限制,使职工创新性受到很大影响。有些经营的开发资金和开发项目受到指标的制约。2005年福建省体育馆、体育场、游泳跳水馆三个场馆合计完成经营收入1822万元,人员经费支出855万元,在岗在编职工120人,人均月收入二千多元,外加一部分临时工60人,工资按馆龄定级,大部分工资水平不高,多的一千多,少的八百元。

国有民营型体育场馆分配关系比较灵活,按岗位发放工资,基本上能够实现贡献和报酬的紧密挂钩,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部分职工的积极性。2005年福州市体育馆、金山名正生活村、大梦山三个场馆总收入300万元,刚刚摆脱亏损的风险。经理月收入3000元,部门主管月收入1600元,普通员工收入低,月收入800元。

2、国有事业经营型和国有民营型差异的成因分析

国有事业经营型比国有民营型公共体育场馆更容易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福建省属三个场馆除了完成省体育局下达的经济批标,还要承担较多的社会职能,诸如省队备战十届全运会训练竞赛、社会公益活动等,这些职能妨碍了国有事业经营型的利润目标管理。而国有民营型公共体育场馆开始就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其一切经营活动是围绕利润目的进行,这决定了它对市场要有较强的反应和应变能力,其策略是企业围着经营转,经营围着市场转。

两种模式受到市场竞争的约束力大小不一。国有事业经营型的职

工是政府雇员,场馆的负责人馆长考虑问题更多地从政府官员的角度出发,与企业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2005年是十届全运会年,福建省体育馆的管理运营理念是保证全运会训练之余才开展经营活动,一年中八个月的时间用于省一线队的训练比赛,四个月用于体育产业活动,管理具有浓厚的行政性,运行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存在着基本矛盾。因此国有事业经营型处于政策保护地位,造成竞争不足,缺少资金时可得到政府的资助。2005年lO月“龙王”台风让福建游泳跳水馆的地下层过滤系统及附属设备无法使用,最后体育局拨款更换系统设备。国有民营型受市场淘汰机制约束,管理经营出现入不敷出时,下一轮的投标就失去了吸引力和竞争力,甚至有可能租赁期内中途退出。

3、国有事业经营和国有民营优缺点的分析

(1)国有事业经营管理模式优缺点分析

优点: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由政府宏观支配,一般强调体育的公益性,突出体育的社会效益,常处于较强的道德优势地位,容易获得舆论的支持。在公有制的社会结构中,也易于与社会主流思想保持一致,从而在政治上有较大的安定性.公共体育场馆各部门的运作更多地依计划行事。这种机制可以人为地制造一个体育环境,如强制性向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派遣退役队员,以维持运动训练资源流通渠道的通畅。场馆的建设发展完全依靠国家投入,资源虽然不多,却有稳定的来源。同时社会市场化的程度提高。公共体育场馆成了稀缺资源,可利用资源渠道更加多样化。

缺点弊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对公共体育场馆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场馆成为国家行政机关各级体育局的附属物,缺乏自主权。公共体育场馆效益不高,后劲不足,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状况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在加强企业经营权的同时,所有权代表机构没有进入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内在的所有权约束机制。公共体育场馆实行馆长负责制,馆长是场馆的经营者,却集决策权与日常经营管理权于一身,容易产生权力的滥用。由于所有权代表和所有权代表机构没有进入企业内部,使企业难以形成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许多场馆存在短期行为,忽视技术设备更新改造,吃老本,收入向个人倾斜。虽然每年政府有关部门也对场馆进行各种财务、税收等方面的检查,这仅是一种对企业的外部所有权约束。如何把外部约束变为场馆内在约束,做到既保障所有权,又落实经营权,并用法德语言界定哪些属于所有权,哪些属于经营权,这已成为场馆管理模式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另外政府的体育局集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职能和所有权职能于一身,政企职责不清,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离仍然存在。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可以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必然难以克服的弊端。公共体育场馆难以自主经营,市场潜在的赢利因素难以全面开发。

(2)国有民营管理模式优缺点分析

优点:国有民营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以契约或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体育产业租赁者直接经营管理公共体育场馆,其个人效应最大化目标与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相一致,在自我激励方面有着天然优势;降低了政府的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成本,减轻了

纳税人的负担;市场经济规则促使他们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争取更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缺点弊端:国有民营管理模式的缺点在于国有民营运营模式在逆境中摸索,获利能力差,容易产生低薪就业。雇佣较低素质的员工。该模式强调场馆的经营性难免淡化体育公益性。

4、国有事业经营型和国有民营型的融合

我们改革公共体育场馆的目的在于增强活力,是否有一条路既能使国有资产不能流失从而不损害公有制主体地位,同时又能发挥场馆机制灵活最优化和利润最大化,达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公共体育场馆运行的质量好坏不能以运营模式为标准,应该以效益高低、竞争力的强弱来衡量,以能否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为标准。国家对公共体育场馆的控制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和经济杠杆来宏观调控。

从8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潮流,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它对公共体育场馆管理同样有着借鉴意义。国有事业经营型形成单一产权主体和行政垄断的运行机制,其结果是运行效率不高。那么国有民营型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就是一条改革之路.二种模式不是简单的谁代替谁的关系,而是优势互补。例如国有民营型的权力集中在企业主一人手中,企业管理的岗位和劳动岗位的控制具有情感化的特点,缺乏监督,决策会有主观随意性。而国有事业经营型的党、团组织和工会的建立,扩大了民主监督。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要点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 理模式要点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 一、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 1、承包管理的经营模式 这种管理方式的前提条件还是体育场馆的建设投资主体为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对体育场馆具有所有权,政府部门通过招投标后,将体育场馆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在一段时间内交由某一公司或者个人全权管理,体育场馆运作完全实行自负盈亏模式,政府不给于任何的补贴。对于承包后的体育场馆,要求不能改变其为普通群众提供大众健身服务的性质,必须保证为全民健身和运动训练提供场地服务,必要时也要承担体育竞赛的任务,但对所提供的各种服务都要收费,其收费标准一般由体育场馆的主管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共同制订,并在合同书中约定,承包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这种经营模式,既减轻了政府部门的财政负担,也提高了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利用率,国内目前采用此种管理方式的大型体育场馆还为数不多,我们称之为“托管”。这种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出租体育场馆的经营权与管理权,以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实行此种经营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利用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来维持和改善体育场馆的运转,以获得相应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国内首都体育馆就是采用此种经营模式,要求每年完成350万利润,利润按2:3二5的比例分配,即20%作为场馆本身发展基金,30%上交管理部门,50%由承包方自主分配。 2、资本多元化的合作经营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的一种形式是政府作为大股东,以其对体育场馆的投资作为股份,再吸纳其它社会资金进行融资扩股,作为体育场馆前期建设和后期经营开发的补充资金,成立拥有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现代企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这种经营模式的另一种形式是政府以体育场馆的土地,房屋或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最新版)要点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 一、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 1、承包管理的经营模式 这种管理方式的前提条件还是体育场馆的建设投资主体为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对体育场馆具有所有权,政府部门通过招投标后,将体育场馆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在一段时间内交由某一公司或者个人全权管理,体育场馆运作完全实行自负盈亏模式,政府不给于任何的补贴。对于承包后的体育场馆,要求不能改变其为普通群众提供大众健身服务的性质,必须保证为全民健身和运动训练提供场地服务,必要时也要承担体育竞赛的任务,但对所提供的各种服务都要收费,其收费标准一般由体育场馆的主管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共同制订,并在合同书中约定,承包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这种经营模式,既减轻了政府部门的财政负担,也提高了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利用率,国内目前采用此种管理方式的大型体育场馆还为数不多,我们称之为“托管”。这种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出租体育场馆的经营权与管理权,以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实行此种经营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利用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来维持和改善体育场馆的运转,以获得相应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国内首都体育馆就是采用此种经营模式,要求每年完成350万利润,利润按2:3二5的比例分配,即20%作为场馆本身发展基金,30%上交管理部门,50%由承包方自主分配。

2、资本多元化的合作经营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的一种形式是政府作为大股东,以其对体育场馆的投资作为股份,再吸纳其它社会资金进行融资扩股,作为体育场馆前期建设和后期经营开发的补充资金,成立拥有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现代企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这种经营模式的另一种形式是政府以体育场馆的土地,房屋或其他设施作为投资,其他投资者以现金,设备,管理等作为投资,携手合作经营管理体育场馆。无论哪种形式,这种经营模式的特点都在于通过投资各方的合作来解决体育场馆在前期的建设过程中或者后期的经营过程中资金缺乏,管理经验缺乏等难题。合作经营的各方以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来明确各方的投资风险与收益。收益按各自投资资本的比例分成,合作投资经营的模式营造了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有利于体育馆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我国的体育场馆事业发展。政府部门作为体育场馆内部企业的大股东,对该企业的重大事务具有决策权,保证了国家对大型体育场馆的政策性导向,有利于把握体育场馆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较新的按市场机制运作的经营管理模式,国内的南京市全民健身中心是十运会配套场馆建设的重点项目,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总投资近2.6亿元。其中南京市财政局在三年内提供6000万元的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再提供6000万元的资金,剩余的资金全部采用市场机制来运作,将全民健身中心十五年的经营权转让给香港雅高公司,不仅获得建设资金700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而且还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专业的管理团队,使之走上了现代化企业管理之路,为尽快收回建设成本和实现场馆的良好运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

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 1.体育场馆设施:是指为保障体育运动而建设的各种体育场、管、池、训练基地和体育场馆的总称。 2.体育场馆运营:是指对大中型体育场馆在建设、投入使用、提供服务过程中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过程的总称。 3.体育场馆经营: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利用价格机制配置体育场馆各类资源,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向市场提供运动场地、体育运动设施以及服务等有形无形产品,以弥补体育场馆持续运作资金的不足。 4.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即在体育场馆中出资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之间的隶属关系,权利分配关系以及体育场馆机构设置等构成的体系、制度、方法和形式的总称。 5.俱乐部:是由企业经营者出面组织,会员在自愿、互助、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自由协会或团体。 6.体育场馆:是体育场和体育馆的总称,是能够提供人类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空间和附属设施所构成的环境总称。 7.体育场馆的分类依据:使用性质、用地、占地面积 8.体育场馆的身份:运动场所、体育公园、运动超市、体育园区 9.体育场馆活动分为:日常办公信息、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信息、对外开放经营信息、财务信息 10.节事活动对城市的影响:注意力效应、口碑效应、名片效应、改善效应 11.节事活动举办应遵循的原则:大众化原则,确定性与规范性、市场化、产业化 12.节事活动遵循的规律:影响范围规律,实践效果,内容吸引力,经济效益 13.培训业务开设的主要内容:全民健身培训、文化艺术培训、体育行业特有技能培训、体育后备人才培训、高水平运动队培训 14.培训业务的组织形式:培训班、俱乐部、少年儿童体育总校、私教 15.俱乐部的功能:社交功能、娱乐功能、心理功能、力量功能 16.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业余、职业、商业体育俱乐部 17.科技创新体现在:建筑标致化、标准国际化、设备现代化、功能多元化四个方向 18.体育中心经营原则:创新性、可操作性、系统性与求同存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 1、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变迁大致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9)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国家对体育场馆实行统收、统支、统管的供给服务型财政经济政策,公共体育场馆是国家财政全额拨款单位。 第二阶段(1979-1991)广开门路,开展各种经营,对公共体育场馆实行差额管理。 第三阶段(1992年以来)突破单纯创收增资的运行模式,开始走向“本体推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体育产业开发阶段。 2、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其商业化运营,我国体育场馆存在哪些问题? (1)、体育场馆的商业化运营层次较低。 (2)、经营收入大雨经营日常开销,很少用于投资回收或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3)、体育场馆的属性及功能定位上不明确,无法去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4)、经营意识淡薄,没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化运营机制。 (5)、经营项目开发不全,无法资产开发力度不够。 3、武汉体育中心服务外包的主要内容? (1)、日常保安,秩序维护,保洁等日常服务性工作(2)、绿化和草坪的保养工作(3)、场地器材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4)、门禁、IC卡检录、计时计分、音响、大屏幕控制等弱电的操作 (5)、空调、排风冷热源、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等弱电设备的操作、运行与维护工作。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张宏, ZHANG Hong 作者单位:广州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与管理系,广州,510500 刊名: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年,卷(期):2009,26(4)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7条) 1.杨远波体育场馆经营管理 2006 2.余惠清;张宏浅析大型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期刊论文]-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2(03) 3.郭惠平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局限与突破[期刊论文]-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6(05) 4.伯尼·帕克豪斯体育管理学--基础与应用 2003 5.赵钢;雷厉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概论 2007 6.胡庆山论我国综合性大型体育场馆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问题[期刊论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02) 7.陈融体育设施与管理 200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季跃龙.李建英.JI Yuelong.LI Jianying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开发利用探析[期刊论文]-体育与科学2009,30(5) 2.陆亨伯.谢萍萍.郑栋.LU Heng-bo.XIE Ping-ping.ZHENG Dong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经营模式的选择——基于典型体育场馆的分析[期刊论文]-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 3.刘晶.陈元欣.LIU Jing.CHENG Yuan-xin高校体育场馆供给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期刊论文]-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10) 4.胡斌.马英.吕元.武秀军对我国体育场馆复合化使用现状的考察与反思[期刊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9) 5.杨金田.靖桥.袁国良.YANG Jin-tian.JING Qiao.YUAN Guo-liang河北省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的体制性障碍与改革路径[期刊论文]-河北学刊2009(1) 6.黄桥贤.杨效勇.陈流.陈莉萍.HUANG Qiao-xian.YANG Xiao-yong.CHEN Liu.CHEN Li-ping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现状与对策[期刊论文]-体育学刊2010,17(7) 7.于洋关于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探讨[期刊论文]-商业时代2008(29) 8.陈林会.覃文林.Chen Lin-hui.Tan Wen-lin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有效运行机制研究[期刊论文]-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3) 9.刘学谦.冯云辉.LIU Xue-qian.FENG Yun-hui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期刊论文]-体育学刊2010,17(7) 10.袁绍辉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探析[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8(23) 引证文献(5条) 1.申锐.吴应广对商业健身俱乐部市场管理模式与信息资源平台的构建[期刊论文]-搏击:武术科学 2011(6) 2.罗辉辉.唐艺大型体育场馆融资模式研究[期刊论文]-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3) 3.杨学贵关于我国西部偏远地区中小型体育场馆合理运营的对策研究——以宁南山区为例[期刊论文]-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2) 4.刘书勇.陶成.高俊近3届世界大冬会体育场馆建设与赛后利用比较研究[期刊论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1(4) 5.王子朴.梁蓓.陈元欣梳理与借鉴:奥运场馆投融资模式研究[期刊论文]-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2(4)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为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新时期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规律,破解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难题,使体育场馆为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和发展体育产业发挥更大作用。现对XX州开展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型体育场馆的基本情况 XX体育场位于蒙自市天马路,建于XX年,占地面积73503平方米,建筑面积18737平方米,能容纳观众3万人,有标准足球场和田径场各1块,配有160m2旋转彩屏和电子显示装置,以及灯光音响设备,体育场四周有商铺约3000平方米。XX年全年接待健身人数8万余人,全年接待室外广场健身人数达12万人,对外开放场地面积1XX平方米,全年365天对外开放,每周对外开放时间90小时,全年经营收入154.5万元,支出合计132.2万元,上缴税金合计4.1万元。 XX体育馆位于蒙自市朝阳路,建于XX年,占地面积6332平方米,建筑面积12453.8平方米,有固定座位5197个,活动座位624个,有贵宾室、运动员裁判员休息室、新闻发布室等配套服务用房及设施,馆内设音响视频系统、演出灯光等,可举行篮球、排球、体操等多项体育赛事,同时也可

承接各类文艺演出、商业会展等。XX年体育馆全年接待健身人数达10万余人,全年接待室外健身人数达12万人,对外开放场地面积6000 平方米,全年365天对外开放,每周对外开放时间90小时,全年收入合计76万元,支出合计73.5万元,上缴税金合计2.3万元。 XX州民族体育馆位于个旧市金湖东路,建于1997年。为便于管理,XX州人民政府于1997年9月批准成立XX州民族体育馆,为正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10人。目前XX州民族体育馆主要运营管理的场馆有四馆一场,即体育馆、网球馆、体操馆、游泳馆、体育场。 体育馆有固定座位3338个,其中活动座位270个,有配套比赛和大型活动的会议室、办公室、运动员和裁判员休息室,馆内设音视频系统装置,配有文艺演出的基本灯光。馆外四周有面向大众开放的健身房、体育用品经营部、休闲娱乐茶庄、汽车美容等多种经营场所。 网球馆建于XX年,由6块标准的塑胶场地和一幢三层楼的配套服务功能房组成。配套用房一楼设有休闲厅、淋浴室。二楼、三楼设有对外营业的豪华标准间18间。四楼有面向社会开放的乒乓球室。网球馆既作为XX州网球项目的训练场地,同时大量的时间对社会有偿开放。 体操馆建于XX年,在建盖时就着眼于面向市场。总层平方1940.74高为三层,一二层已面向社会出租,经营面积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最新版)教学内容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最新版)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 一、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 1、承包管理的经营模式 这种管理方式的前提条件还是体育场馆的建设投资主体为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对体育场馆具有所有权,政府部门通过招投标后,将体育场馆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在一段时间内交由某一公司或者个人全权管理,体育场馆运作完全实行自负盈亏模式,政府不给于任何的补贴。对于承包后的体育场馆,要求不能改变其为普通群众提供大众健身服务的性质,必须保证为全民健身和运动训练提供场地服务,必要时也要承担体育竞赛的任务,但对所提供的各种服务都要收费,其收费标准一般由体育场馆的主管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共同制订,并在合同书中约定,承包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这种经营模式,既减轻了政府部门的财政负担,也提高了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利用率,国内目前采用此种管理方式的大型体育场馆还为数不多,我们称之为“托管”。这种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出租体育场馆的经营权与管理权,以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实行此种经营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利用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来维持和改善体育场馆的运转,以获得相应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国内首都体育馆就是采用此种经营模式,要求每年完成350万利润,利润按2:3二5的比例分配,即20%作为场馆本身发展基金,30%上交管理部门,50%由承包方自主分配。

2、资本多元化的合作经营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的一种形式是政府作为大股东,以其对体育场馆的投资作为股份,再吸纳其它社会资金进行融资扩股,作为体育场馆前期建设和后期经营开发的补充资金,成立拥有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现代企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这种经营模式的另一种形式是政府以体育场馆的土地,房屋或其他设施作为投资,其他投资者以现金,设备,管理等作为投资,携手合作经营管理体育场馆。无论哪种形式,这种经营模式的特点都在于通过投资各方的合作来解决体育场馆在前期的建设过程中或者后期的经营过程中资金缺乏,管理经验缺乏等难题。合作经营的各方以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来明确各方的投资风险与收益。收益按各自投资资本的比例分成,合作投资经营的模式营造了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有利于体育馆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我国的体育场馆事业发展。政府部门作为体育场馆内部企业的大股东,对该企业的重大事务具有决策权,保证了国家对大型体育场馆的政策性导向,有利于把握体育场馆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较新的按市场机制运作的经营管理模式,国内的南京市全民健身中心是十运会配套场馆建设的重点项目,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总投资近2.6亿元。其中南京市财政局在三年内提供6000万元的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再提供6000万元的资金,剩余的资金全部采用市场机制来运作,将全民健身中心十五年的经营权转让给香港雅高公司,不仅获得建设资金700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而且还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专业的管理团队,使之走上了现代化企业管理之路,为尽快收回建设成本和实现场馆的

2019年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为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新时期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规律,破解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难题,使体育场馆为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和发展体育产业发挥更大作用。现对XX州开展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型体育场馆的基本情况 XX体育场位于蒙自市天马路,建于XX年,占地面积73503平方米,建筑面积18737平方米,能容纳观众3万人,有标准足球场和田径场各1块,配有160m2旋转彩屏和电子显示装置,以及灯光音响设备,体育场四周有商铺约3000平方米。XX年全年接待健身人数8万余人,全年接待室外广场健身人数达12万人,对外开放场地面积12000平方米,全年365天对外开放,每周对外开放时间90小时,全年经营收入154.5万元,支出合计132.2万元,上缴税金合计4.1万元。 XX体育馆位于蒙自市朝阳路,建于XX年,占地面积6332平方米,建筑面积12453.8平方米,有固定座位5197个,活动座位624个,有贵宾室、运动员裁判员休息室、新闻发布室等配套服务用房及设施,馆内设音响视频系统、演出灯光等,可举行篮球、排球、体操等多项体育赛事,同时也可承接各类文艺演出、商业会展等。XX年体育馆全年接待健身人数达10万余人,全年接待室外健身人数达12万人,对外开放场地面积6000 平方米,全年365天对外开放,每周对外开

放时间90小时,全年收入合计76万元,支出合计73.5万元,上缴税金合计2.3万元。 XX州民族体育馆位于个旧市金湖东路,建于XX年。为便于管理,XX 州人民政府于XX年9月批准成立XX州民族体育馆,为正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10人。目前XX州民族体育馆主要运营管理的场馆有四馆一场,即体育馆、网球馆、体操馆、游泳馆、体育场。体育馆有固定座位3338个,其中活动座位270个,有配套比赛和大型活动的会议室、办公室、运动员和裁判员休息室,馆内设音视频系统装置,配有文艺演出的基本灯光。馆外四周有面向大众开放的健身房、体育用品经营部、休闲娱乐茶庄、汽车美容等多种经营场所。网球馆建于XX年,由6块标准的塑胶场地和一幢三层楼的配套服务功能房组成。配套用房一楼设有休闲厅、淋浴室。二楼、三楼设有对外营业的豪华标准间18间。四楼有面向社会开放的乒乓球室。网球馆既作为XX州网球项目的训练场地,同时大量的时间对社会有偿开放。 体操馆建于XX年,在建盖时就着眼于面向市场。总层高为三层,一二层已面向社会出租,经营面积1940.74平方米,目前经营项目有餐饮和KTV娱乐会所。三层作为XX州体操项目的训练场地,同时,训练之余对外举办健美操、幼儿体操等项目的培训。 游泳馆建于XX年,产权属个旧市,由州民族体育馆承包经营管理。该馆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有标准游泳跳水综合池和25米小池各1个。设有10米、7米、5米、3米跳台,1米跳板,配有电梯、电子

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

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 1.体育场馆设施:是指为保障体育运动而建设的各种体育场、管、池、训练基地和体育场馆的总称。 2.体育场馆运营:是指对大中型体育场馆在建设、投入使用、提供服务过程中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过程的总称。 3.体育场馆经营: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利用价格机制配置体育场馆各类资源,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向市场提供运动场地、体育运动设施以及服务等有形无形产品,以弥补体育场馆持续运作资金的不足。 4.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即在体育场馆中出资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之间的隶属关系,权利分配关系以及体育场馆机构设置等构成的体系、制度、方法和形式的总称。 5.俱乐部:是由企业经营者出面组织,会员在自愿、互助、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自由协会或团体。 6.体育场馆:是体育场和体育馆的总称,是能够提供人类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空间和附属设施所构成的环境总称。 7.体育场馆的分类依据:使用性质、用地、占地面积 8.体育场馆的身份:运动场所、体育公园、运动超市、体育园区 9.体育场馆活动分为:日常办公信息、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信息、对外开放经营信息、财务信息 10.节事活动对城市的影响:注意力效应、口碑效应、名片效应、改善效应 11.节事活动举办应遵循的原则:大众化原则,确定性与规范性、市场化、产业化 12.节事活动遵循的规律:影响范围规律,实践效果,内容吸引力,经济效益 13.培训业务开设的主要内容:全民健身培训、文化艺术培训、体育行业特有技能培训、体育后备人才培训、高水平运动队培训 14.培训业务的组织形式:培训班、俱乐部、少年儿童体育总校、私教 15.俱乐部的功能:社交功能、娱乐功能、心理功能、力量功能 16.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业余、职业、商业体育俱乐部 17.科技创新体现在:建筑标致化、标准国际化、设备现代化、功能多元化四个方向 18.体育中心经营原则:创新性、可操作性、系统性与求同存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 1、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变迁大致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9)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国家对体育场馆实行统收、统支、统管的供给服务型财政经济政策,公共体育场馆是国家财政全额拨款单位。 第二阶段(1979-1991)广开门路,开展各种经营,对公共体育场馆实行差额管理。 第三阶段(1992年以来)突破单纯创收增资的运行模式,开始走向“本体推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体育产业开发阶段。 2、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其商业化运营,我国体育场馆存在哪些问题? (1)、体育场馆的商业化运营层次较低。 (2)、经营收入大雨经营日常开销,很少用于投资回收或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3)、体育场馆的属性及功能定位上不明确,无法去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4)、经营意识淡薄,没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化运营机制。 (5)、经营项目开发不全,无法资产开发力度不够。 3、武汉体育中心服务外包的主要内容? (1)、日常保安,秩序维护,保洁等日常服务性工作(2)、绿化和草坪的保养工作(3)、场地器材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4)、门禁、IC卡检录、计时计分、音响、大屏幕控制等弱电的操作 (5)、空调、排风冷热源、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等弱电设备的操作、运行与维护工作。 (6)、前厅接待和接待服务工作(7)、大型活动的接待和保障服务对外业务 4、武汉体育中心服务外包的积极意义? (1)、缓解开赛矛盾、减少雇员,降低运营成本(2)、服务外包实现了服务、管理和文化三方面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办法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体育服务功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以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体育系统各级各类体育场馆。本办法所称体育场馆运营单位,是指具有体育场馆整体经营权,负责场馆和设施的运营、管理和维护,为公众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体育场馆应当在坚持公益属性和体育服务功能,保障运动队训练、体育赛事活动、全民健身等体育事业任务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和规范化运营原则,充分挖掘场馆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和服务,发展体育及相关产业,提高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四条县级以上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负责本级体育场馆运营的监督和管理。 上级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对下级体育主管部门体育场馆运营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指导和检查。 第二章运营内容与方式 第五条体育场馆应当按照以体为本、多元经营的要求,突出体

育功能,强化公共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运 营效能。 鼓励有条件的体育场馆发展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商贸、康体休闲、文化演艺等多元业态,建设体育服务综合体和体育产业集群。 第六条体育场馆应当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需要、消费特点和趋势,统筹规划运营定位、服务项目和经营内容,提高综合服务功能。 鼓励体育场馆根据运营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场馆闲置空间,依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合理开展适用性改造,完善场地和服务设施。 第七条体育场馆应当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符合行业发展规律、 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能够充分发挥场馆效能的 、一丄卄 _ 运营模式。 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推动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活力。 鼓励采取参股、合作、委托等方式,引入企业、社会组织等多种主体,以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参与场馆运营。鼓励有条件的场馆通过连锁等模式扩大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和资本输出,提升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水平。 第八条体育场馆应当以体育本体经营为主,做好专业技术服务,开展场地开放、健身服务、竞赛表演、体育培训、运动指导、健康管理等体育经营服务。 第九条训练场馆和专业性较强的场馆在保障专业训练、比

体育馆经营方案

一、基本情况 1、名称:新疆yy管理有限公司xxx多功能体育馆 2、地址:市中山路141号xxx大厦 3、面积:1359.72平方米 4、经营内容:主营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台球,附带经营饮料、体育用品等 5、人员配置:员工3人 6、开业时间:2006年 4月26日 7、营业时间:8:00至结束(一般在00:30左右) 8、场地情况:4个羽毛球场地、9个乒乓球场地、1个台球场地、1个半场篮球场地 二、价格定位: 单位:元 时间 项目 周一至周五收费标准 双休、节假日收费标准 备注 早晨9:00--12:00 中午12:00-17:00 晚上17:00-营业结束 9:00---营业结束 乒乓球 2元/人 5元/小时 10元/小时 10元/小时 普通消费 标准 羽毛球 5元/人 15元/小时 30元/小时 30元/小时 篮球 10元/人 80元/小时(半场) 100元/小时(半场) 140元/小时(半场) 台球 10元/小时 15元/小时 早晨9:00--12:00 中午12:00-17:00

晚上17:00--营业结束9:00---营业结束 乒乓球 2元/人 4元/小时 6元/小时 10元/小时 会员卡消费 标准 羽毛球 2元/人 12元/小时 22元/小时 30元/小时 篮球 2元/人 60元/小时(半场) 80元/小时(半场)140元/小时(半场)台球 10元/小时 15元/小时 月卡:30元/人 季卡:70元/人 半年卡:130元/人 年卡:240元/人 晨练卡标准 普通卡1 金额300元 期限3个月 赠送2小时 普通卡2 金额500元 期限6个月 赠送4小时 普通卡3 金额1000元 期限1年 赠送9.5小时 银卡 金额2000元 期限1年 赠送22小时 金卡

(完整版)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方案

南昌国际体育中心 运 营 方 案 南昌公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国体中心管理处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一、绪论 二、概况 三、体育场运营方案 四、综合训练馆运营方案 五、体育馆运营方案 六、网球馆运营方案 七、跳水游泳馆运营方案

一、绪论 南昌国际体育中心是一个集体育比赛,健身运动、大型活动、休闲娱乐、旅游览景、特色购物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场所。作为物业项目,它是一个有别于单一型功能物业的综合超大型物业,其主要特征为物业构成元素多,科技含量高,无固定服务群体,物业管理(服务)与物业经营相互交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因此,静态常规物业管理(服务)与动态适时物业管理(服务)有机结合是本物业项目的基本管理思路,把“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工作法渗入准军事化管理中是本物业项目的基本而主要的管理方法,将其打造“五个中心”(竞技体育中心、商业体育中心、旅游休闲中心、健康娱乐中心、会展中心),对全面提升南昌城市品质具有重大意义。 二、概况 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占地1000余亩,坐落于红谷滩新区生米大桥以南,东临赣江,西倚丰和南大道,举目可望南昌地铁西客站,江西省人民政府,有可容纳6万人的体育场,1万人体育馆,2千人网球馆,1千人游泳跳水馆及综合训练馆,一场四馆,以及户外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极限运动场和水上乐园区域,可承担田竞,足球,体操,篮球,网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举重,击剑,柔道,游泳,跳水等项目的竞技比赛和各类大型会议,拥有15台无机房电梯、5台22KW锅炉、2组热泵空调机组,30组30KW商务空调、1组螺旋式空调机组、3组离心式

空调机组。监控消控系统覆盖所有场馆,所有电力照明系统均为智能化控制,是迄今为止江西省最大的体育场馆。 三、体育场运营方案 (一)体育场概况 观众席位6万个,建筑面积95022㎡。内设标准国际一级400m塑胶复合跑道,天然草皮的标准田径场。看台上设贵宾专用包厢,记者专用席,设有新闻中心,兴奋剂检测中心及其它附属设施,内设面积15000㎡运动员接待中心一个,经济增长点主要表现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大型演唱会、各单位及各公司大型活动、品牌酒店入驻、商铺租赁、酒吧入驻、健身俱乐部、广告位等租金收入和群众健身方面,实现“以体养场”“以文养场”“以商养场”的最终目标,紧抓场馆特色,经营“拳头”产品,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以满足广大居民的健身、娱乐、商业需要。(二)经营规划 体育场共计6层,实际可利用为1 层、2层、3层、4层,5层(6层为看台区及洗手间),贵宾厅因其用途特殊,室内财产价值高,暂定不进行运营考虑,外围滑轮、滑板运动场和山地自行车赛场。 1)1层运营项目 (1)体育:中心场地可举办体育活动项目为田径、足球、棒球、橄榄球。 (2)商业:A区为贵宾厅不做运营考虑,B区外圈有1110和1111两间大型训练用房,此两间大型训练用房可进行改造变成多间商铺,运营体育用品商店、银行、超市百货。内圈有1120、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及管理研究

摘要:高校体育场馆是为高校教职员工提供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运动锻炼的场所,而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场馆运营及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相应的运营与管理策略,从而提高了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和社会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 0 引言 高校是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基地,其本质是为整个社会需求为基础、为社会服务。因此,高校本身的内部各种资源同样是为社会服务。高校体育场馆是指国家投资或学校筹资兴建、学校管理的体育场馆,主要用于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以及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通过十多年的改革和探索,高校体育场馆已经开始由功能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从无偿服务向有偿服务转变等,有些场馆已经开始实现经济效益。但是,高校体育场馆运营及管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1]。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运营及管理的现状,深入探究了高校体育场馆资源运营、管理与开发情况,最终形成更完善高校体育场馆资源运营与管理策略。 1 当前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分析 (1)场馆功能单一 现有高校体育场馆大多是按照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的要求修建的,在设计建造时,主要是从教学、训练、竞赛的要求考虑,功能单一,规模小、标准不高,附属建筑面小,因而承接大型运动会或比赛的能力较低,由于建在校园内对外开放率低,并受一些规章制度的限制,导致使用率低。因此,高校体育场馆大多设施简陋,缺乏配套服务设施,功能单一,实行经营型管理,其自我发展与生存能力较差。 (2)场馆的利用率低 我国高校的体育场馆大部分以教学和训练为主,受一些规章制度的限制,在对外开以及承接大型运动会或比赛方面应用较少。笔者对长春市的14个大型高校体育馆进行了调查,数据表明,高校体育场馆的场地以及体育设施平均使用率只有43.55%;而在开放方面,对学生的开放时间只有约6小时,远远未能发挥其应用作用。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经验不足,运营模式不科学,这些都造成了高校体育场馆的相对封闭,很难吸引社会上的体育消费者。 (3)场馆的内部资源浪费严重 根据正常的教学、训练需要,大部分的高校体育场馆都会建造成个具有高大空间的场所,为了给广大的师生创造舒适的运动环境,就必须要具备合适的温度、湿度以及照明。这样,平时的照明和夏天使用的空调。因此,都会消耗很大的能源。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很多体育馆在人员离开后,空调仍然处于运转或待机状态,照明设备也没能及时关闭,甚至很少有人把相应的电源插座断开,这样一年下来,造成了大量的电量损耗,目前场馆的管理者并未发现这一点。大部分值班员在离开场馆后没有养成断电的习惯,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2 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及管理的对策 (1)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队伍 ①更新管理观念。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两大矛盾。同时,以保障学生的需求为主,以社会服务为辅,积极协调教学、训练和竞赛与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 ②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高校体育场馆应该由爱体育、懂体育、会体育的人员来担任,让体育部的教师专门组织培训各种类型的训练班,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 (2)合理设计体育场馆 所谓合理设计高校体育场馆,就是要对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性进行系统规划。合理设计

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经营管理研究

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经营管理研究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自19世界末希腊建筑师按照古代奥运会的U形跑道修建了世界近代第一个可容纳8万人的大理石体育场以来,世界各国都为适应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和体育的发展而兴建了越来越多的大型体育场馆。它们是国家及城市的重要建筑,是展现其经济、文化、科技和建筑艺术的窗口,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城市的经济实力、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文化发展程度,也在美化市容、提升城市知名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型体育场馆是指那些建设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装备水平高、设备现代化程度高、配套设施完善、使用功能齐全的综合性体育场馆或体育中心。随着各国体育事业之间交流的加强,体育事业发展越来越繁荣,借着举办重大体育赛事的契机,不少国家和地区了投入大量资金兴建体育场馆设施,以此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城市软性竞争力。以奥运会——国际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为例,为筹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英国伦敦奥组委统计显示总支出的一半之多都用于大型体育场馆和设施的修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体育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机会,体育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增长。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仅北京一个城市就修建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大型体育场馆,如“鸟巢”(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等;同时,北京奥运会各协力城市也为奥运赛事的有序进行扩建了其他大型体育场馆,如虹口体育场、天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秦皇岛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运动场等。此后,一系列重大赛事在我国各地相继举办,如2009年山东众多城市参与举办了第11届全运会;2010年广州省举办了第16届亚运会;2011年深圳市举办了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由此,我们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事实上,据《全国体育事业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体育场馆数达近107万,其中15%属于大型体育场馆。虽然近年来大型体育场馆在我国发展较迅速,但是相对于我国的人口而言,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数量和运营管理仍然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大型体育场馆的赛后运营开发和管理问题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紧要难题。因此,如何在现有经

体育场馆管理与无形资产开发

体育场馆管理与无形资产开发 随着体制转轨,国家对行政事业型资产管理提出新办法: 有条件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需求进行改革,实行经营性管理。根据这一思路并随着我国体育由事业型转变为产业型。而这一转变的核心问题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是一种关于资产权利的社会分工,目的在于提高资产权利运用的效率。体育局作为政府体育行政部门,长期以来承担着大型体育场馆所有者的职能,各场馆的经营权虽然源于所有权,但法人产权一旦形成,所有者便不能再直接参与产业实体,干预各场馆的活动。目前不少场馆虽已实行产业化运作,但所有权与经营权并不明晰,难免出现权力的虚置和错位。 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仍是当今我国大型竞赛体育场馆经营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之一。大型体育场馆在大型赛事结束后,政府要将眼光从赛前的“为赛事本身服务”转向赛后市场运作上来,而这一转变的核心问题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实行分离,具体又体现在大型体育场馆的不同经营管理模式的采用上。 (一)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选择模式 对于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应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要坚定企业化改制的改革方向,选择适合的改革方式,以创造更多更好的综合效益。 1.承包经营管理 在不改变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按照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分离的原则,以承包经营合同形式确定所有者与经营者间的责、权、利关系和承包年限,使承包人能根据公共体育场馆的自身条件和体育健身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包人按合同书规定,每年向所有者交纳一定的租金,并负责大

型体育场馆日常管理和设备维护、维修。而大型的设备更新、维修则仍由所有者投资。 对于承包后的大型体育场馆,要求不能改变其为大众提供体育健身服务的性质,必须保证为全民健身和运动训练提供场地服务,但对所提供的各种服务都要收费,其收费标准应由场馆主管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共同制定,并在合同书中标明,承包人必须严格执行。对场馆原有职工,承包人有选择是否留用的权力。这种经营管理方式,虽然减轻了所有者的负担,也提高了场馆的使用率,但承包经营者往往会改变大型体育场馆的用途,如用它演马戏、搞大型活动等。 2.租赁经营管理 实行大型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租赁经营方式,是指产权人授权给承租方,将体育场馆有期限地交给承租人经营,承租方向出租方交付租金,并依据合同规定对场馆实行自主经营。也可以采取合作的形式,即所有者以场馆资产入股并控股(股权高于50%),租赁经营者(经营公司)投资参股49%,并与所有者签订经营 协议。经营收入除日常支出和负担小型维修外,盈余由所有者与经营者按股份分成。显然,这种经营管理方式,不仅使所有者具有控股的权力,而且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益。既扩大了大型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满足了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也提高了职工的待遇和积极性。 3.委托经营管理 这是大型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较小的一种经营方式,即场馆所有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选派经营者作为大型体育场馆的负责人,代理所有者经营大型体育场馆,所有者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经济发达国家较多地采用这种经营方式管理大型体育场馆。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模式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模式 前言 高校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须有一定数量的体育场馆作保障,高校体育场馆其基本功能是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服务。高校体育场馆是高校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高校的主要建筑物,往往代表一个学校的形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的增加,作为高校硬件设施的体育场馆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也在逐渐向多元化方向演变,过去的福利性、行政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体育场馆的管理需求。因此,一个合理健全的管理与运营模式对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体育场馆设施的功能、使用寿命,也关系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满足学校日常教学前提下,如何发挥高校现有体育场馆设施的优势,并让这些场馆和设施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一个健全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模式已成当务之急。 1 高校体育场馆服务群体的主要特征 1.1 大学生体育爱好者 大学生是高校体育场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层面,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身心发展还处于不成熟期,他们对体育活动都很感兴趣,由于自身不够成熟、缺乏社会阅历等局限性。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方式。大学生群体参加体育活动的程度和他们原来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进入大学后所处群体的体育态度,所学专业等息息相关,如: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相比,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就少,项目也较单一。 1.2 教职员工体育爱好者 高校的教职员工是现代大学中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体,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他们的荣誉感和自尊心特强,他们和其他社会成员比更需要精神满足,由于职业的原因他们大部分人尚未具有主动参加锻炼的体育意识,他们的活动大多只限于轻便的晨练慢跑和徒手操等,他们中间参加体育场馆活动的以年轻人为主。对这部分人要逐步引导他们参加一些适度的、有趣味性的体育活动,使他们感觉到体育活动的益处和乐趣。场馆管理人员要理解、尊重和爱护他们,对他们不能言辞过激。 1.3 校外体育爱好者 每个高校都不会独立于社会而单独存在,它们必然和周边社区息息相关,高校体育场馆为他们提供了锻炼、娱乐场所,他们也给体育场馆带来了一定的收入。这部分人的数量和素质与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人口越密集地区,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越多。周边人文环境越好,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综合素质越高。此外场馆设施的好坏、收费的高低也是吸引他们参加活动的重要因素[2]。 2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现状 2.1 高校体育场馆的性质 高校体育场馆是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运动锻炼的场所,其主要任务是增强高校师生的体质水平,提高高校运动技术水平和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同家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的增加,作为高校硬件设施的体育场馆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也在逐渐向多元化方向演变,因此,过去的福利性、行政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体育场馆的管理需求。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机制让这些场地和设施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吸引更多的学生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目前已成了高校体育竞争中又一突出的问题和体育教师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入21世纪,由于经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高校体育已不再是单纯的校园体育,高知识人群对体育的需求日渐增强。随着体育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也逐步参与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学生体育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