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化工原理练习题

五.计算题

1. 密度为1200kg.m的盐水,以25m3.h-1的流量流过内径为75mm的无缝钢管。两液面间的垂直距离为25m,钢管总长为120m,管件、阀门等的局部阻力为钢管阻力的25%。试求泵的轴功率。假设:(1)摩擦系数λ=0.03;(2)泵的效率η=0.6

1.答案*****

Z1+u2/2g+P1/ρg+He=Z2+u2/2g+P2/ρg+∑H f

Z=0,Z=25m,u≈0,u≈0,P=P

∴H=Z+∑H=25+∑H

∑H=(λ×l/d×u/2g)×1.25

u=V/A=25/(3600×0.785×(0.07 5))

=1.573m.s

∑H=(0.03×120/0.075×1.573/(2×9.81)×1.25

=7.567m盐水柱

H=25+7.567=32.567m

N=Q Hρ/102=25×32.567×120 0/(3600×102)

=2.66kw

N轴=N/η=2.66/0.6=4.43kw

2.(16分)

如图的输水系统。已知管内径为d=50mm, 在阀门全开时输送系统的Σ(l+le ) =50m,摩擦系数可取λ=0.03,泵的性能曲线,在流量为 6 m3.h-1至15 m3.h-1范围内可用下式描述: H=18.92-0.82Q2.,此处H为泵的扬程m,Q为泵的流量m3.h-1,问:

(1)如要求流量为10 m3.h-1,单位质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 单位重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此泵能否完成任务? (2)如要求输送量减至8 m3.h-1 (通过关小阀门来达到),泵的轴功率减少百分之多少?(设泵的效率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

⑴u=10/(3600×0.785×0.05)=1.415[m.s-1]

Σhf =λ[Σ(l+le )/d](u2/2)

=0.03×(50/0.05)(1.4152/2)=30.03

Pa/ρ+W=Pa/ρ+Z g+Σhf 1 - 2

W=Z2g+Σhf 1 - 2 =10×9.81+30.03=128.13 [J.kg]

H需要=W/g=128.13/9.81=13.06[m]

而H泵=18.92-0.82(10)=13.746[m]

H泵>H需故泵可用

⑵N=H泵Q泵ρg/η ρg/η=常数

∴N∝H泵Q泵N前∝13.746×10

H泵后=18.92-0.82(8)0 . 8 =14.59

N后∝14.59×8

N后/N前=14.59×8/(13.746×10)=0.849

(N前-N后)/N前=1-0.849≈15.1%

3. 如图3B57离心泵将20℃的水由敞口水池送到一压力为2.5at的塔内,管径为φ108×4mm 管路全长100m(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管的进、出口当量长度也包括在内)。已知:水的流量为56.5m.h,水的粘度为1厘泊,密度为1000kg.m,管路摩擦系数可取为0.024,试计算并回答:

(1)水在管内流动时的流动形态;(2)管路所需要的压头和功率;

答案*****

已知:d=108-2×4=100mm=0.1m

A=(π/4)d=3.14×(1/4)×0.1=0.785×10m

l+Σl=100m Q=56.5m.h

∴u=Q/A=56.5/(3600×0.785×10)=2m.s

μ=1cp=10Pa·S ρ=1000kg.mλ=0.024

⑴∵Re=duρ/μ=0.1×2×1000/10=2×10>4000

∴水在管内流动呈湍流

⑵以1-1面为水平基准面,在1-1与2-2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Z+(u/2g)+(p/ρg)+He

=Z+(u/2g)+(p/ρg)+Σhf

∵Z=0 u=0 p0(表压) Z=18m u=0

p/ρg=2.5×9.81×10/(1000×9.81)=25m

Σhf =λ[(l+Σle )/d](u/2g)

=0.024×(100/0.1)×[2/(2×9.81)]=4.9m

∴He=18+25+4.9=47.9m

Ne=HQρg=47.9×1000×9.81×56.5/3600=7.4kw

4. 如图所示,用离心泵将水从贮水池输送到敞口高位槽中,已知高位槽的水面离贮水池的水面高度保持为10m,输送水量用孔板流量计测得。孔板安装在离高位槽水面0.8m处, 孔径为20mm,孔流系数为0.61。管路为φ57×3.5mm的钢管,直管长度和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之和(包括孔板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为250m,其中贮水池至孔板前测压点A的直管长度和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之和为50m 。水的密度为1000kg.m,水的粘度为1cp,摩擦系数近似为

λ=0.3164/Re。U形管中指示液均为水银,其密度为13600kg.m。当水的流量为6.86m.h 时,试确定:

(1)水通过泵所获得的外加能量为多少?

(2)在孔板前测压点A处安装的U形管压力计中指示液读数R为多少?

⑶孔板流量计的U形管中指示液读数R为多少?

答案*****

⑴ u=Vs/(0.785d)=6.86/(0.785×0.05×3600)=0.971m.s

Re=0.05×0.971×1000/(1×10)=48550

λ=0.3164/Re0.2=0.1364/485500.25=0.0213

取贮水池液面为1-1截面,高位槽液面为2-2截面,列柏努利方程式:

Z g+p/ρ+u/2+W=Z g+p/ρ+u/2+∑hf 1 - 2

W=Z g +∑hf 1 - 2 =Z g +λ[(l+∑le )/d](u/2)

=10×9.81+0.0213×(250/0.05)×(0.971/2)

=98.1+50.2=148.3J.kg

⑵以A点为2′-2′截面, 在1-1与2′-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Z g +(p/ρ)+(u/2)+W=Z′g+(p′/ρ)+(u′/2)+

∑hf 1 - 2 ′

(p′-p)/ρ=(pA -pa )/ρ=W-Z′g-(u/2)-λ[(l+∑le

)/d](u/2)

=148.3-9.2×9.81-0.971/2-0.0213(50/0.05)(0.971/2)

=148.3-90.252-0.4714-10.04=47.53J.kg

pA -pa =47.5366×1000=47.53×10N.m

R=(pA -pa )/[g(ρo -ρ)]

=47.53×10/[9.81×(13600-1000)]=0.3846m=38.46cm

⑶根据Vs=C o S o[2gR2(ρo -ρ)/ρ]

R=(Vs/C o S o)ρ/[2g(ρo -ρ)]

式中: C o=0.61, S o=0.785×0.02=3.14×10m

Vs=6.86/3600m.s,

R={(6.86/3600)[(1/(0.61×3.14×10)}×1000/[2×9.81×(13600-1000)]=0.4m =40cm

5. 欲用离心泵将20℃水以30m.h的流量由水池打到敝口高位槽,两液面均保持不变,液面高差为18m,泵的吸入口在水池液面上方2m处。泵的吸入管路全部阻力为1mH2O柱,压出管路全部阻力为3mH2O柱,泵的效率为0.6,求泵的轴功率。若已知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为6m,问上述安装高度是否合适?(动压头可忽略)。水的密度可取1000kg.m。

答案*****

如图取1-1,2-2截面,并以1-1截面为基准面,列柏努里方程得:

H=ΔZ+∑Hf 1 - 2=18+1+3=22m

∴N轴=QHρ/(102η)=(30/3600)×22×1000/(102×0.6)=3kw

Hg 允=Hs 允-U/2g-Hf 吸=6-1=5m>2m

∵Hg 实<Hg 允∴安装高度合适。

6. 如附图所示,计划在蓄水池A的一侧安装一台离心泵,将水输送至列管换热器B的壳程内作冷却用,要求水的流量为18 m3.h-1,水自换热器出来后流进高位水槽C中,回收他用。已知:

(1)蓄水池A水面标高3m,高位槽C处进水管末端标高23m;

(2)输水管为φ60×3.5mm的钢管;

(3)管路部份的压头损失∑hf =19×U2/(2g)mH2O,

换热器B壳程的压力损失ΔP=73.6×U2/(2g)kN.m;(式中,U为管内流体流速,m.s)ρ水=1000kg.m-3

今库存有一台2B-31型离心泵,其性能参数如下表所示,试

核算选用此泵是否合适。

流量扬程轴功率允许吸入真空度

m.h m kw m

10 34.5 1.87 8.7

20 30.8 2.60 7.2

30 24 3.07 5.7

答案*****

选择计算截面1-1,2-2面如题图所示;地平面为基准面。

U=V/A=18/3600/((π/4)(0.06-2×0.0035)

=2.27m.s

Z+P/ρg+U/2g+He =Z+P/ρg+

∑hf +(-ΔP/ρg)

P=P U=0

He =(23-3)+(2.27/(2×9.81))+19×2.27/(2×9.81)

+73.6×2.27/(2×9.81)×1000/(1000×9.81)=27.2mH O

由2B-31型离心泵特性曲线图查得:

Q=18m.h, He =31.5m(>27.2)

且η=62%,而ηm a x =65%

65%×90%=58.5%(<62%=故此泵通用。

7 某厂准备用离心泵将20℃的清水以40m.h的流量由敞口的储水池送到某吸收塔的塔顶。已知塔内的表压强为1kgf.cm2,塔顶水入口距水池水面的垂直距离为6m,吸入管和排出管的压头损失分别为1m和3m,管路内的动压头忽略不计。当地的大气压为10.33m水柱,水的密度为1000kg.m。现仓库内存有三台离心泵,其型号和铭牌上标有的性能参数如下,从中选一台比较合适的以作上述送水之用。

型号流量(m.h)扬程(m)允许吸上真空度m

3B57A 50 38 7.0

3B33 45 32 6.0

3B19 38 20 5.0

.答案

以储水池液面为1-1面,以塔顶为截面2-2,并以1-1面为基准面,列柏努利方程Z+P/ρg+U/2g+h

=Z+P/ρg+U/2g+∑hf

Z=0,Z=6,P=0,P=1.0(kgf.cm)

U=0

∑h=h+h=4m

h=6+9.8×10/(10×9.8)+4=20(m)

∵h=20(m)V=40 m.h

选3B33较合适。

允许安装高度

Z允=H允-u/(2g)-∑h吸=6.0-1=5m

实际安装高度

Z实=Z允-0.5=5-0.5=4.5m

8. 如图所示输水系统,管长、管径(均以m计) 和各局部阻力的阻力系数ζ均标于图中。直管部分的λ值均为0.03。求:

1)以流量Q m3.min和压头He m表示的管路特性曲线方程

2)输水量为15m3.h-1时,要求泵提供的有效功率(以kw计)

答案*****

(a)U=(d/d)U=0.64U

Q=U(π/4)d×60=1.884U

或U=0.531Q U=0.34Q

he =20 +(3+0.2+0.03×20/0.25)U/2g

+ (2×0.2+0.5+1+0.03×260/0.2)U/2g

=20+0.286U+2.086U

=20+0.0331Q+0.5882Q=20 + 0.62Q

(b)Q=15/60=0.25 m/min

He =20+0.62×0.25=20.04m

Ne =QHe ρg/60=0.25×20.04×1000×9.81/60=819 w =0.819kw

9.现有一台离心泵,铭牌上标出允许吸上真空度H3=6m,用来输送20℃的清水,已知吸

入管路的全部阻力损失为2.0 mH2O,当地大气压为10mH2O,若略去泵入口处的动压头。

试计算此泵的允许安装高度Hg 为多少米?

答案

Hg =Hs -U/2g-∑hf 0

=6-2.0=4.0m

实际安装高度H实≤4-0.5=3.5m

10. 用离心泵将原油从油库沿管内径为0.15m、长2公里(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的水平管送往炼油厂。输油量为4 m3.h-1。油泵的总效率为0.65,求泵的轴功率。某天,该油泵突然发生故障,于是开动一台备用泵,其压头仅为原来泵的80%,问此泵能输送原油多少m3.h-1。输送条件下,原油的密度为890kg.m,粘度为0.4Pa.s。设油库和炼油贮罐均为常压。

答案

该题条件下,油泵所耗功率完全用于克服管路阻力。

⑴A=(π/4)(0.15)=0.0177m

u=40/(3600×0.0177)=0.63m.s

Re=duρ/μ=0.15×0.63×890/0.4=210(层流)

λ=64/Re=64/210=0.304

Hf=λ(l/d)(u/2g)

=0.304×(2000/0.15)×[0.63/(2×9.81)]=82.1m

Ws=40×890/3600=9.9kg.s

∴N=82.1×9.81×9.9/(1000×0.65)=12.3kw

⑵H′=0.8Hf=65.7m

△Pf=65.7×9.81×890=5.736×10N.m

对于层流△Pf=32lμu/d(原工况为层流,现工况流量小于原工况,故比为层流)

∴u=△Pfd/(32lμ)

=5.736×10×0.15/(32×2000×0.4)=0.504m.s

V=3600×0.504×0.0177=32.1m.h

理论力学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与受力分析(1) 一.是非题 1、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还适用于变形体。() 2、作用于刚体上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3、刚体是真实物体的一种抽象化的力学模型,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4、凡是受两个力作用的刚体都是二力构件。() 5、力是滑移矢量,力沿其作用线滑移不会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二.选择题 1、在下述公理、法则、原理中,只适于刚体的有() ①二力平衡公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③加减平衡力系公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⑤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三.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a(球A )b(杆AB d(杆AB、CD、整体 )c(杆AB、CD、整体)

f(杆AC、CD、整体 )e(杆AC、CB、整体) 四.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多杆件的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a(球A、球B、整体)b(杆BC、杆AC、整体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与受力分析(2) 一.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 接触。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W A D B C E Original Figure A D B C E W W F Ax F Ay F B FBD of the entire frame )a (杆AB 、BC 、整体 )b (杆AB 、BC 、轮E 、整体 )c (杆AB 、CD 、整体 )d (杆BC 带铰、杆AC 、整体

认识论习题

认识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 ) A.经验论 B.教条主义 C.诡辩论 D.二元论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C.真理的两个不同阶段 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3.认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得到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 A.科学家们不断地发明创造 B.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与结合 C.社会实践的需要 D.人们追求知识的愿望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是对对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5.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6.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体现了( ) A.认识论中的唯物论 B.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C.认识论中的唯理论 D.认识论中的经验论 7.“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哪一个原理一致( ) A.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回到实践 D.从实践回到理性 8.有些同志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 A.类似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主义的错误

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0.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 ) A.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D.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1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12.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的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原理 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 13.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性质的观点是( ) A.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B.必须事事直接经验 C.只有经验事实而无客观事实 D.亲身经验比抽象理论可靠 14.相对真理是指( ) A.不含有绝对性质的真理 B.包含有错误因素的真理 C.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D.暂时正确的真理 1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C.真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 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1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理论力学第二章

第2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2-1试求图示中力F 对O 点的矩。 解:(a )l F F M F M F M M y O y O x O O ?==+=αsin )()()()(F (b )l F M O ?=αsin )(F (c ))(sin cos )()()(312l l Fl F F M F M M y O x O O +--=+=ααF (d )2 22 1sin )()()()(l l F F M F M F M M y O y O x O O +==+=αF 2-2 图示正方体的边长a =0.5m ,其上作用的力F =100N ,求力F 对O 点的矩及对x 轴的力矩。 解:)(2 )()(j i k i F r F M +-? +=?=F a A O m kN )(36.35) (2 ?+--=+--= k j i k j i Fa m kN 36.35)(?-=F x M 2-3 曲拐手柄如图所示,已知作用于手柄上的力F =100N ,AB =100mm ,BC =400mm ,CD =200mm , α = 30°。试求力F 对x 、y 、z 轴之矩。 解: )cos cos sin (sin )4.03.0()(2k j i k j F r F M αααα--?-=?=F D A k j i αααα22sin 30sin 40)sin 4.03.0(cos 100--+-= 力F 对x 、y 、z 轴之矩为: m N 3.43)2.03.0(350)sin 4.03.0(cos 100)(?-=+-=+-=ααF x M m N 10sin 40)(2?-=-=αF y M m N 5.7sin 30)(2?-=-=αF z M 2—4 正三棱柱的底面为等腰三角形,已知OA=OB =a ,在平面ABED 内沿对角线AE 有一个力F , 图中θ =30°,试求此力对各坐标轴之矩。 习题2-1图 A r A 习题2-2图 (a ) 习题2-3图

胡汉才编著《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力系的简化

第二章力系的简化 2-1.通过A(3,0,0),B(0,4,5)两点(长度单位为米),且由A指向B的力F,在z轴上投影为,对z轴的矩的大小为。 答:F/2;62F/5。 2-2.已知力F的大小,角度φ和θ,以及长方体的边长a,b,c,则力F在轴z和y上的投影:Fz= ;Fy= ;F对轴x的矩 M x(F)= 。 答:Fz=F·sinφ;Fy=-F·cosφ·cosφ;Mx(F)=F(b·sinφ+c·cosφ·cosθ) 图2-40 图2-41 2-3.力F通过A(3,4、0),B(0,4,4)两点(长度单位为米),若F=100N,则该力在x轴上的投影为,对x轴的矩为。 答:-60N; 2-4.正三棱柱的底面为等腰三角形,已知OA=OB=a,在平面ABED内有沿对角线AE的一个力F,图中α=30°,则此力对各坐标轴之矩为: M x(F)= ;M Y(F)= ;M z(F)= 。 答:M x(F)=0,M y(F)=-Fa/2;M z(F)=6Fa/4 2-5.已知力F的大小为60(N),则力F对x轴的矩为;对z轴的矩为。 答:M x(F)=160 N·cm;M z(F)=100 N·cm

图2-42 图2-43 2-6.试求图示中力F 对O 点的矩。 解:a: M O (F)=F l sin α b: M O (F)=F l sin α c: M O (F)=F(l 1+l 3)sin α+ F l 2cos α d: ()22 21l l F F M o +=αsin 2-7.图示力F=1000N ,求对于z 轴的力矩M z 。 题2-7图 题2-8图 2-8.在图示平面力系中,已知:F 1=10N ,F 2=40N ,F 3=40N ,M=30N ·m 。试求其合力,并画在图上(图中长度单位为米)。 解:将力系向O 点简化 R X =F 2-F 1=30N R V =-F 3=-40N ∴R=50N 主矩:Mo=(F 1+F 2+F 3)·3+M=300N ·m 合力的作用线至O 点的矩离 d=Mo/R=6m 合力的方向:cos (R ,)=,cos (R ,)=-

认识论练习题(答案)

认识论(同步测试)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的含义的是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自我”产生“非我”(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活动 2、认识的本质是 A.思维的自由创造物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客观实在自身 D.社会实践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A.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才能获得 B.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4、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分歧在于 A. 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B.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 是否承认认识是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D. 是否承认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5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 反映和被反映的实践关系 B. 改造与被改造的认识关系 C. 相互依存的关系 D. 相互作用的关系 6、“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与“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的对立,属于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7 、恩格斯指出:“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段话主要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B. 认识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发展速度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8 、“ 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9 、毛泽东说:“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 ,这表明 A.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B. 认识要靠实践来推动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第二章思考题答案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第二章思考题解答 2.1.答:因均匀物体质量密度处处相等,规则形体的几何中心即为质心,故先找出各规则形体的质心把它们看作质点组,然后求质点组的质心即为整个物体的质心。对被割去的部分,先假定它存在,后以其负质量代入质心公式即可。 2.2.答:物体具有三个对称面已足以确定该物体的规则性,该三平面的交点即为该物体的几何对称中心,又该物体是均匀的,故此点即为质心的位置。 2.3.答:对几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组,理论上可以求每一质点的运动情况,但由于每一质点受到周围其它各质点的相互作用力都是相互关联的,往往其作用力难以 n3 预先知道;再者,每一质点可列出三个二阶运动微分方程,各个质点组有个相互关联的三个二阶微分方程组,难以解算。但对于二质点组成的质点组,每一质点的运动还是可以解算的。 若质点组不受外力作用,由于每一质点都受到组内其它各质点的作用力,每一质点的合内力不一定等于零,故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表明,内力不改变质点组整体的运动,但可改变组内质点间的运动。 2.4.答:把碰撞的二球看作质点组,由于碰撞内力远大于外力,故可以认为外力为零,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守恒。如果只考虑任一球,碰撞过程中受到另一球的碰撞冲力的作用,动量发生改变。 2.5.答:不矛盾。因人和船组成的系统在人行走前后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忽略水对船的阻力),且开船时系统质心的初速度也为零,故人行走前后系统质心相对地面的位置不变。当人向船尾移动时,系统的质量分布改变,质心位置后移,为抵消这种改变,船将向前移动,这是符合质心运动定理的。 2.6.答:碰撞过程中不计外力,碰撞内力不改变系统的总动量,但碰撞内力很大,

理论力学题库第二章

理论力学题库——第二章 一、 填空题 1. 对于一个有n 个质点构成的质点系,质量分别为123,,,...,...i n m m m m m ,位置矢量分别 为123,,,...,...i n r r r r r ,则质心C 的位矢为 。 2. 质点系动量守恒的条件是 。 3. 质点系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 。 4. 质点系动量矩守恒的条件是 。 5. 质点组 对 的微商等于作用在质点组上外力的矢量和,此即质点组的 定理。 6. 质心运动定理的表达式是 。 7.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合力为零。 8. 各质点对质心角动量对时间的微商等于 外力对质心的力矩 之和。 9. 质点组的角动量等于 质心角动量 与各质点对质心角动量之和。 10. 质点组动能的微分的数学表达式为: ∑∑∑===?+?==n i i i i n i i e i n i i i r d F r d F v m d dT 1 )(1)(12 )21( , 表述为质点组动能的微分等于 力和 外 力所作的 元功 之和。 11. 质点组动能等于 质心 动能与各质点对 质心 动能之和。 12. 柯尼希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为: ∑='+=n i i i C r m r m T 1 2221 ,表述为质点组动能等于 质心 动能与各质点对 质心 动能之和。 13. 2-6.质点组质心动能的微分等于 、外 力在 质心系 系中的元功之和。 14. 包含运动电荷的系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不一定 在同一条直线上。 15. 太阳、行星绕质心作圆锥曲线的运动可看成质量为 折合质量 的行星受太阳(不动) 的引力的运动。 16. 两粒子完全弹性碰撞,当 质量相等 时,一个粒子就有可能把所有能量转移给另一个 粒子。 17. 设木块的质量为m 2 , 被悬挂在细绳的下端,构成一种测定子弹速率的冲击摆装置。如 果有一质量为m 1的子弹以速率v 1 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子弹与木块将一起摆至高度为 h 处,则此子弹射入木块前的速率为: 2 /11 2 11)2(gh m m m += v 。 18. 位力定理(亦称维里定理)可表述为:系统平均动能等于均位力积的负值 。(或

大学马克思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得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辩证唯物论得认识论之第一得与基本得观点就是( )。 A、实践得观点 B、联系得观点 C、发展得观点 D、物质 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 )。 A、就是理性自主得道德活动 B、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就是指道德伦理行为 C、就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得社会性得物质活动 D、就是主观改造客观对象得创造性得精神活动 3、在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与能动性得因素就是()。 A、实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实践行为 D、实践中介 4、实践活动所指向得对象就是()。 A、实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实践行为 D、实践中介 5、达成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相互作用得就是()。 A、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实践行为 D、实践中介 6、实践得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关系中,最根本得关系就是()。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指向关系 7、主体把眼睛作为自己身体器官得延长包括在主体得活动之中,属于()。 A、实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主体客体化 D、客体主体化 8、“见多识广”这一成语所包含得哲理就是( )。 A、实践就是认识得来源 B、实践就是认识发展得动力 C、实践就是认识发展得动力 D、实践就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得唯一标准 9、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得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表明()。 A、实践就是认识得来源 B、实践就是认识发展得动力 C、实践就是认识发展得动力 D、实践就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得唯一标准 10、把人得认识瞧成就是上帝得启示或绝对精神得产物,这种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 D、辩证法 1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蕴含得哲理就是( )。 A、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B、经验就是判断就是非得标准 C、时间就是检验就是非得标准 D、实践就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得标准 12、牛顿说“假如我能够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得肩膀上。”这句话肯定了( )。 A、感性认识得作用 B、理性认识得作用 C、直接经验得作用 D、间接经验得作用 13.毛泽东指出:“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得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就是认识论得辩证法。”这句话表明()。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与深化为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D、理性认识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14、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得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就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 A、实践水平得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得提高 B、实践就是人类认识得基础与来源 C、理论对实践得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由实践到认识得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得第二次飞跃更加重要

马原单元练习题目汇集第二章部分答案20175

第二章 一、单选题目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D )。 A.反映论的观点 B.可知论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D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3.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B )。 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 D.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具有( A )。 A.直接现实性 B.感性的物质活动 C.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D.社会历史性活动 5.“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 C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B )。 A.是否坚持反映论的观点 B.是否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C.是否坚持可知论的观点 D.是否坚持唯理论的观点 7.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 )。 A.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C )。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 D.概念-判断-推理 9.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10.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B )。 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11.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是指( C )。 A.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 B.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 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感性 12.概念、判断、推理是( C )。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13.有人认为只有书本上的理论才真实可靠,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 C )。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教条主义的错误 D.经验主义的错误 14.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犯了( A )。 A.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B.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C.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15.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B )。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真理既具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D.真理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 16.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C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 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统一的原理 17.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也不是终极真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一定条件下的实践( D )。

马克思原理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认识论部分(2011年1月31日修改) 一、单项选择题 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A.永恒性B客观性C不变性D终极性 2.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3.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这说明( )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相对性 D. 真理具有全面性 4.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5.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满足和被满足的价值关系 D.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6.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在于()。 A.它是否有用 B.是否能被大多数人接受 C.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D.是否清楚明白 7.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8.概念.判断.推理是()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9.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教条主义的错误 D.经验主义的错误 10.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理论力学答案第二章

《理论力学》第二章作业 习题2-5 解:(1)以D点为研究对象,其上所受力如上图(a)所示:即除了有一铅直向下的拉力F外,沿DB有一拉力7和沿DE有一拉力T E。列平衡方程 F Y 0 T E sin F 0 解之得 T Fctg 800/0.1 8000( N) (2)以B点为研究对象,其上所受力如上图(b)所示:除了有一沿DB拉力T夕卜,沿BA有一铅直向下的拉力T A,沿BC有一拉力T C,且拉力T与D点所受的拉力T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T TT。列平衡方程 F X 0 T T C sin 0 F Y 0 T C COS T A 0 解之得 T A Tctg 8000/0.1 80000( N) 答:绳AB作用于桩上的力约为80000N 习题2-6 解:(1)取构件BC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下图(a)所示:由于其主动力仅有一个力偶M,那末B、C处所受的约束力F B、F C必定形成一个阻力偶与之 F X 0 T T E COS 0 3) ,T A

平衡。列平衡方程 r M B (F) 0 M F C l 0 与BC 构件所受的约束力F C 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在D 处有一约束力F D 的 方向向上,在A 处有一约束力F A ,其方向可根据三力汇交定理确定,即与水平 方向成45度角。列平衡方程 F X 0 F A sin 45o F C 所以 F A 迈F C >/2F C V 2 -M - 答:支座A 的约束力为.2-,其方向如上图(b ) 所示 习题2-7 解: (1)取曲柄0A 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下图(a )所示:由于其主动力 仅有一个力偶M ,那末O A 处所受的约束力F O 、F BA 必定形成一个阻力偶与之 平衡。列平衡方程 ⑵ 取构件ACD ^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上图(b )所示:C 处有一约束力F C F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第二章解答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第二章解答 2.1 解 均匀扇形薄片,取对称轴为轴,由对称性可知质心一定在轴上。 有质心公式 设均匀扇形薄片密度为,任意取一小面元, 又因为 所以 对于半圆片的质心,即代入,有 2.2 解 建立如图2.2.1图所示的球坐标系 x x 题2.1.1图 ? ?=dm xdm x c ρdS dr rd dS dm θρρ==θcos r x =θθθρθρsin 32a dr rd dr rd x dm xdm x c ===?? ????2 π θ= πππ θθa a a x c 342 2sin 32sin 32=?==

把球帽看成垂直于轴的所切层面的叠加(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设均匀球体的密度为。 则 由对称性可知,此球帽的质心一定在轴上。 代入质心计算公式,即 2.3 解 建立如题2. 3.1图所示的直角坐标,原来与共同作一个斜抛运动。 当达到最高点人把物体水皮抛出后,人的速度改变,设为,此人即以 的速度作平抛运动。由此可知,两次运动过程中,在达到最高点时两次运动的水平距离是一致的(因为两次运动水平方向上均以作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时间也相同)。所以我们只要比较人把物抛出后水平距离的变化即可。第一次运动:从最高点运动到落地,水平距离 题2.2.1图 z ρ)(222z a dz y dv dm -===ρπρπρz )2()(432 b a b a dm zdm z c ++-==? ?人 W y 题2.3.1图 x v x v αcos v 0=水平v 1s

① ② ③ 第二次运动:在最高点人抛出物体,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有 可知道 水平距离 跳的距离增加了 = 2.4解 建立如图2.4.1图所示的水平坐标。 以,为系统研究,水平方向上系统不受外力,动量守恒,有 ① 对分析;因为 ② 在劈上下滑,以为参照物,则受到一个惯性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如图2.4.2图所示。所以相对下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t a v s ?=cos 01gt v =αsin 0ααcos sin 20 1g v s =)(cos )(0u v w Wv v w W x x -+=+αu w W w a v v x ++ =cos 0αααsin )(cos sin 0202uv g W w w g v t v s x ++==12s s s -=?αsin )(0uv g w W w + 题2.4.1图 θ题2.4.2图 1m 2m 02211=+x m x m 1m 相对绝a a a +=1m 2m 2m 1m 21x m F -=惯2m 1m 2m

(完整word版)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题库 带答案)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 1-1、自重为P=100kN 的T 字形钢架ABD,置于铅垂面内,载荷如图所示。其中转矩M=20kN.m ,拉力F=400kN,分布力q=20kN/m,长度l=1m 。试求固定端A 的约束力。 解:取T 型刚架为受力对象,画受力图. 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 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 1q =60kN/m ,2q =40kN/m ,机翼重1p =45kN ,发动机重2p =20kN ,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用 力偶矩M=18kN.m 。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 所受的力。 解:

1-3图示构件由直角弯杆EBD以及直杆AB组成,不计各杆自重,已知q=10kN/m,F=50kN,M=6kN.m,各尺寸如图。求固定端A处及支座C的约束力。

1-4 已知:如图所示结构,a, M=Fa, 12F F F ==, 求:A ,D 处约束力. 解: 1-5、平面桁架受力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AD=DB 。求杆CD 的内力。

1-6、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A 端采用铰链约束,B 端采用滚动支座约束,各杆件长度为1m 。在节点E 和G 上分别作用载荷E F =10kN ,G F =7 kN 。试计算杆1、2和3的内力。 解:

2-1 图示空间力系由6根桁架构成。在节点A上作用力F,此力在矩形ABDC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45o角。ΔEAK=ΔFBM。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在顶点A,B和D处均为直角,又EC=CK=FD=DM。若F=10kN,求各杆的内力。

第二章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2013)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D )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 )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D.科学实验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C ) A.先验论B.反映论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D.不可知论 4.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因为( C )A.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C.它是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活动D.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 5.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D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C.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A ) A.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是间接经验 D.感性认识可靠,理性认识不可靠 7.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论断揭示了( B ) A.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D.理性认识先于感性认识 8.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D )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指导 9.摩尔根曾长期生活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部落中,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对这种社会组织做了深入的了解,才写出《古代社会》这部不朽之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见解。这件事说明( C ) A.学习有科学价值的书本知识十分重要 B.只要掌握实际材料,就能获得理论知识 C.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D.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10.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 C ) A.概念、判断、推理B.抽象性、间接性 C.感觉、知觉、表象D.形象性、直接性 11.绝对真理是指( D ) A.绝对正确的认识B.终极真理 C.永恒不变的真理D.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 12.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论基础是( C ) A.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C.认识的辩证过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矛盾运动 D.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原理 13.“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好的音乐也无济于事。”这说明( A )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过程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14.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C)

认识论部分思考题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一,认识是根据实践的需要产生的 在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中,哪些事物能够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是由实践的需要和水平决定的。 第二,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客体本身不可能自动地反映到人脑中来,客体只有成为实践活动的对象,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人们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同客体相接触的,实践不仅把客体的现象反映到了人脑中,而且还暴露了客体的本质,使人们能够通过抽象思维予以把握。 第三,一切真知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条:实践和学习书本知识。书本知识肯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之后才形成的。有人可能会说,知识最终来源于人头脑的思考活动,这也有道理,因为思考活动已经包含在实践活动中了。由于人的知识不外乎来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通过学习和交流获得的知识。由于间接经验是从直接经验转化而来的,间接经验是“流”不是“源”,因此,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实践。所以,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一,实践不断地给认识提出新课题,提供经验材料,实践的需要推动着人们去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实践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 第二,实践创造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大大延伸了人的感官,使认识得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第三,实践的发展,锻炼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人类智力的开发是受着实践发展水平制约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以及正确的程度如何,只能靠实践来检验。一般来说,凡是在实践中被证实了的,达到预期成果的认识则是正确的;否则,就证明认识同客观外界的规律性不相符合或不完全符合。一句话,认识正确与否,要靠实践来检验。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如果认识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不用它来指导实践,这种认识就失去了价值;而实践也需要

理论力学题库第二章

理论力学题库一一第二章 填空题 对于一个有n 个质点构成的质点系,质量分别为 m 1, m>, m 3,...m i ,...m n ,位置矢量分别 卄彳 4 T 为r ∣,r 2, r 3,...r i ,...r n ,则质心 C 的位矢为 _________ 。 质点系动量守恒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质点系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质点系动量矩守恒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质点组 ______ 对 ________ 的微商等于作用在质点组上外力的矢量和,此即质点组的 定理。 质心运动定理的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合力为零。 各质点对质心角动量对时间的微商等于 外力对质心的力矩 之和。 质点组的角动量等于 质心角动量 与各质点对质心角动量之和。 n n n 质点组动能的微分的数学表达式为: dT =d C'? m i v 2)i" F i Wdr i X Ffdr i 2 iA i = I i =I 表述为质点组动能的微分等于 内力和夕卜力所作的元功之和。 质点组动能等于质心动能与各质点对 质心动能之和。 1 n T= mr c 2亠二m i r i 2 ,表述为质点组动能等于 质心 2 y 动能与各质点对 质心动能之和。 2-6.质点组质心动能的微分等于 内、夕卜 力在 质心系 系中的元功之和。 包含运动电荷的系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不一定 在同一条直线上。 太阳、行星绕质心作圆锥曲线的运动可看成质量为 折合质量 的行星受太阳(不动) 的引力的运动。 两粒子完全弹性碰撞,当 质量相等 时,一个粒子就有可能把所有能量转移给另一个 粒子。 设木块的质量为m,被悬挂在细绳的下端,构成一种测定子弹速率的冲击摆装置。如 果有一质量为 m 的子弹以速率 V 1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子弹与木块将一起摆至高度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柯尼希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为: 18. h 处,则此子弹射入木块前的速率为: 位力定理(亦称维里定理)可表述为: m ■旦(2gh)1/2 m 1 系统平均动能等于均位力积的负值 。(或

理论力学题库第4章

理论力学题库——第四章 一、填空题 1.科里奥利加速度(“是”或“不是”)由科里奥利力产生的,二 者方向(“相同”或“不相同”)。 2.平面转动参考系中某一点对静止参考系的加速度的表达式 是,其中是相对加速度,是牵 连加速度,是科里奥利加速度。 4-1.非惯性系中,运动物体要受到 4种惯性力的作用它们是:惯性力、惯性切 向力、惯性离轴力、科里奥利力。 4-2.在北半球,科里奥利力使运动的物体向右偏移,而南半球,科里奥利力使 运动的物体向左偏移。(填“左”或“右”) 4-3.产生科里奥利加速度的条件是:物体有相对速度υ'及参照系转动,有角速度ω,且υ'与ω不平行。 4-4.科里奥利加速度是由参考系的转动和物体的相对运动相互影响产生的。 4-5.物体在主动力、约束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在动系中保持平衡,称为相对平衡。4-6.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轴力与地心引力有抵消作用。 4-7.由于科里奥利力的原因北半球气旋(旋风)一般是逆时针旋转的.(顺时针或逆时针) 4-8.地球的自转效应,在北半球会使球摆在水平面内顺时针转动.(顺时针或逆时针) 二、选择题 1.关于平面转动参考系和平动参考系,正确的是() A.平面转动参考系是非惯性系; B.牛顿定律都不成立; C.牛顿定律都成立; D.平动参考系中质点也受科里奥利力。

2. 下列关于非惯性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惯性离心力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B 科里奥利力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无关; C 科里奥利力是参考系的转动与物体相对与参考系的运动引起的; D 科里奥利力使地球上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比左岸严重。 3. 科里奥利力的产生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B 】 A 参照系的转动; B 参照系的平动; C 物体的平动; D 物体的转动。 4. 在非惯性系中如果要克服科里奥利力的产生,需要: 【D 】 A 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 物体作匀速定点转动; C 物体作匀速定轴转动; D 物体静止不动。 5. A 、B 两点相对于地球作任意曲线运动,若要研究A 点相对于B 点的运动,则A (A) 可以选固结在B 点上的作平移运动的坐标系为动系; (B) 只能选固结在B 点上的作转动的坐标系为动系; (C) 必须选固结在A 点上的作平移运动的坐标系为动系; (D) 可以选固结在A 点上的作转动的坐标系为动系。 6..点的合成运动中D (A) 牵连运动是指动点相对动参考系的运动; (B) 相对运动是指动参考系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 (C) 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是指动参考系对定参考系的速度和加速度; (D) 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是该瞬时动系上与动点重合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7. dt v d a e e =和dt v d a r r =两式A (A) 只有当牵连运动为平移时成立; (B) 只有当牵连运动为转动时成立; (C) 无论牵连运动为平移或转动时都成立; (D) 无论牵连运动为平移或转动时都不成立。 8.点的速度合成定理D (A) 只适用于牵连运动为平移的情况下才成立; (B) 只适用于牵连运动为转动的情况下才成立; (C) 不适用于牵连运动为转动的情况; (D) 适用于牵连运动为任意运动的情况。

第二章部分试题及答案

1、 A 、 B 、 C 、 D 、 2、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单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主体与客体通过 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科学实验 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3、 明(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 B 、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D 、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 这一论断说明了 (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力量 8、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 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9、 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 A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C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 个 [ 单项选择题答案 ] 1 、 A 2、 D 3、 C ”这说 4、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 D 、 ( 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6、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A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7、 人应该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 D 、 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4、 C 5、 C 6 、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 B 、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 、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 7 、 B 8、 A 9、A 单项选择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