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伊斯兰教的武力传播和文明传播

伊斯兰教的武力传播和文明传播

伊斯兰教的文明传播和武力传播

田婧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里,有一个章节是专写伊斯兰教的兴起。在这一章节中,作者着重描写了武力扩张对于伊斯兰教的传播的影响。但是除了重要的武力传播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文化传播。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在其中年时期,经历了一段精神极度紧张的时期,在此过程中,他开始相信上帝选他为先知,选他当亚伯拉罕,摩西和耶稣的继承人,并认为,他已接受了神的感召,要去证实安拉的唯一性和超然存在,穆罕默德死后,他的教诲被记录成书,称谓伊斯兰教这一新教的圣典。穆罕默德没有建立教士组织,也没有确定拯救灵魂的具体圣事,。在我看来,若穆罕默德建立了教士组织和拯救灵魂的具体圣事,那伊斯兰教的传播将会更快,更广。这就是和基督教的差别,基督教注重教士和拯救灵魂,以及很多方面,这是伊斯兰教所不及的,但是为什么伊斯兰教可以传播的如此快速呢?其分为两个方面,即文明传播以及武力传播。

文明传播包括几个方面,即经商交往,外交传播,传教士的传播以及教义联结

其一教义联结“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为和平,顺从,安宁的意思,在这样的教派代表下,就已经会收拢大批群众的心了。其次,穆罕默德虽然没有建立教士组织,也没有确定专为拯救灵魂的具体圣事,但是,他的确要求信徒们履行某些仪式,即伊斯兰教的“五功”,其分别是,念功,拜功,课功,斋功,朝功。这些仪式为信徒们提供了一种特别强有力的社会纽带。他们一起祈祷、斋戒,一起为不太幸运的兄弟们承担责任,他们---富人和穷人,黄种人,白种人,棕种人和黑人,一起到麦加去朝觐。这就已经联结了不同肤色和等级的人群了。其次就是伊斯兰教的圣典《古兰经》,《古兰经》对虔诚徒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风俗和卫生、结婚和离婚、商业和政治、犯罪及惩罚。和平与战争予以指导,因此,伊斯兰教既是一种宗教信仰,又是社会法规和政治制度。它不仅为信徒们提供宗教戒律,而且为个人和公众生活提供明确的指导。又与基督教世界不同,伊斯兰教国家中并不存在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之间,现世与教会之间的严格区分,伊斯兰教认为,凡属于凯撒的就是神的,而凡属于神的也就是属于凯撒的。“沙里亚”,即圣典,直到近代仍是整个穆斯林世界的国法,而且仍是穆斯林国家的基本法,能延长至那么久远,我们也就可以得知,《古兰经》价值重大。

二外交传播

所谓的外交传播就必定伴随着外交活动,在这里,列举唐朝为例,简述一下。唐高宗永徽二年即公元651年,大食正式遣使与唐通好。《旧唐书大食传》载:“永徽二年,始遣使朝贡,其王姓大食氏,名喷密莫末腻,自云有国已三十四年,历三主矣。”其中“喷密莫末腻”是对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的尊称。此后又据《册府元龟》记载:“自永徽二年到贞元十四年的一百四十年里,大食遣使来华达三十九次之多,穆斯林宗教信徒兼文化媒介的双重身份虽然同时赋予他们传播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两种可能,但出于职业的限制和受众主动选择的可能,在现实的文化传播过程中,他们往往都以传播伊斯兰世俗文化为主要目的。而伊斯兰教的宗教文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至是作为伊斯兰世俗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种伴生性的客观结果。同样的,哈里发再派使团去各个国家进行传教,宣传。那么伊斯兰教在这样一个和平的环境之下,又一次的对外进行了传播。

三经商交往

这里同样是举唐朝为例,唐朝是一个很繁荣的时期,对外交流是很开放的事情,在这么个大背景下,阿拉伯的商人当然也不会漏过这个富庶的地方的。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即公元

64年,波斯萨珊王朝为阿拉伯人所灭,海运事业遂亦为阿拉伯人掌控,从公元7世纪至15世纪葡萄牙人兴起之前,世界海上贸易的权利主要掌握在穆斯林商人手中。发达的交通、丰厚的利润以及唐王朝开放的贸易政策吸引了大批穆斯林商人来华,当时在华穆斯林中,商人占绝大多数,其来华次数之频繁,人数之众都是其他来华穆斯林所不及的,所以,唐代的伊斯兰教很大程度上依靠和体现于在华穆斯林的商人的活动。除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此类似的还有曼德商人与伊斯兰教在西苏丹的传播。自古以来,商路就一直保持着传播文化的功能,不论是艺术品,还是文化之类的,所以,商业,又再一次的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还有最后一个方面,那就是传教士,但是我认为,传教士,可以包括在对外交往中以及商业贸易中。毕竟这两个方面里,不乏传教士借着经商或者外交借口去传教。所以就不做详细的描述了。

那么上面几个方面便是伊斯兰教的文明传播路径,另一个方面便是武力传播了。首先大家要明白一点,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精神信仰,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接受伊斯兰教不仅要在精神上信仰,还要根据教义的要求来改变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这也就意味着告别自己过去的生活及祖先留下的传统习惯。那么这样,一定会有很多人不同意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这些人皈依伊斯兰教,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通过武力来征服他们,这也就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书中具体详尽的描写的由于扩张,所引起的伊斯兰教文明的扩张。

由于穆罕默德的教义主要基于犹太教的教义、传说、和经典,他希望自己能作为麦地那犹太人的先知的继承者收到他们的欢迎,结果受到了嘲弄,于是穆罕默德转而反对他们,将他们驱逐出城。并把他们的财产分给了他的信徒,在麦地那,穆罕默德领导穆斯林进行了政治、经济、宗教等一系列改革。穆罕默德首先以伊斯兰教作为统一和团结的思想旗帜,号召穆斯林“顺从安拉和使者”,并派出门弟子到麦地那各阿拉伯部落传教,当地绝大多数居民很快归信了伊斯兰教。他制定了作为穆斯林和犹太人在处理内部民事和对外关系中共同遵守的《麦地那宪章》,在信仰自由和结盟的基础上同犹太人各部落达成某些协议,实行和平共处。在实现了麦地那的统一后,以伊斯兰教共同信仰代替部落血缘关系,建立了以“乌玛”(意为“民族”、“国家”)为形式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并建立了一个神权政治国家,由此开始了对外的袭击。

穆罕默德以麦地那为基地,组织对麦加商人的一次次袭击。这种袭击是阿拉伯游牧民普遍接受的一种经济活动。如今,穆罕默德带领他们袭击商人,一方面,他们可以获得很多的战利品,二方面,穆罕默德是神圣的先知,跟着先知来获得战利品,也可以顺便得到灵魂的拯救。到630年时,穆斯林已经十分强大,于是穆罕默德实现了和麦加商人的和解。并将收藏在麦加天房中的黑石定为伊斯兰教的主要圣物。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大多数阿拉伯部落已承认他至高无上的地位,并向他进贡。穆罕默德已发现自己的祖国因存在许多地方性的偶像崇拜习俗而分裂,他给祖国留下来一个宗教和一部天启的经典,留下了一个具有良好的组织和武装、统治了整个半岛的社会和国家。一个世纪内,他的信徒们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并传播了他的教义,如今,这一宗教以在全世界拥有五亿信徒而骄傲。

穆罕默德死后,有些部落酋长认为,他们对穆罕默德的服从,已随着他的去世而结束了。于是,他们停止纳贡,重新开始自由行动,这种“变节”,即判教,引发了一系列经过适当谋划的战役,这些战役制服了“判教的”部落,迫使他们回归伊斯兰教社会。但是,被制服的部落成员愠怒愤恨,为了缓和这种状况,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发动对外袭击,使每个贝都因人都有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战利品。但是这些袭击不是作为传播信仰的宗教战争开始的,穆罕默德并不认为伊斯兰教是一种普骗的信仰,也不认为上帝选派他来向阿拉伯人以外的其他人传教,因此,阿拉伯人发动的袭击,其真正原因正是为了让骚动的贝都因人一心忠于麦地那这一需求。

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扩张了。

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后,伊斯兰教进入“四大哈里发时期”,随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的对外征服,伊斯兰教向半岛以外地区广泛传播,史称“伊斯兰教的开拓时期”。在艾卜伯克尔的领导下,判教的部落被迫恢复信仰,阿拉伯人开始了最早的对外扩张。而后,634年,在欧麦尔的领导下,早期的对外侵略发展成正式的征服战争。在其完成了第一阶段扩张之后,阿拉伯人便安顿下来,享受胜利的果实。在这里的非穆斯林并没有收到干扰,也没有被迫改变信仰,但是,因为统治者向非穆斯林征收的捐税比向穆斯林征收的高。所以皈依伊斯兰教人越来越多。,“马瓦里”即非阿拉伯穆斯林的数量日益增加。这就成功的扩大了穆斯林的范围。奥斯曼执政时,继续西进征服北非,攻占伯尔克、的黎波里、迦太基;在东部征服亚美尼亚,重新平定了波斯和呼罗珊地区的叛乱,远征军在中亚到达巴尔赫、喀布尔和伽色尼,并促使这些地区的众多居民改奉子伊斯兰教。阿里执政时,因伊斯兰教上层领导集团争夺哈里发权位的斗争进一步激化,导致了穆斯林之间的内战,发生了骆驼之战、隋芬之战和纳赫拉万战役,出现了彼此对立的政治派别,此后,伊斯兰教在政治和宗教思想上陷于分裂。661年,阿里被刺后,四大哈里发时期结束,继之而起的是以家族掌权的王朝时代。

661年起,伊斯兰教进入阿拉伯帝国时期,历经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地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教成为帝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经济和学术文化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史称“伊斯兰教发展的鼎盛时期”。

13世纪中期随着异族的入侵,帝国境内东、西部诸多地方割据王朝的独立,阿拉伯帝国解体。中世纪晚期,伊斯兰世界并立着奥斯曼、萨法维、莫卧儿三大帝国;其中奥斯曼帝国版图和影响最大。史称“伊斯兰教第三次大传播的时期”。这三个大时期便是,伊斯兰教主要的武力传播事件。

伊斯兰教早期向世界的传播,与阿拉伯帝国的向外征服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自10世纪后,伊斯兰教在非洲、亚洲和东南亚的广泛传播,以及伊斯兰化的过程,通常是通过商人的贸易活动、文化交流和传教师的传教活动而实现的。在东非,通过阿拉伯移民和商人,伊斯兰教沿苏丹和尼罗河渐渐向东传入内地,迄13世纪,索马里及东非沿海地区和海上许多岛屿的居民接受了伊斯兰教。在西非和中非,穆斯林商人、学者和苏菲传教师穿越撒哈拉沙漠,把伊斯兰教传入内地部族。13世纪末,定居中亚的蒙古人后裔改奉了伊斯兰教。14世纪后,苏菲派传教师将伊斯兰教传播到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南亚次大陆的孟加拉等地区。7世纪中期,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商人及学者,通过海陆的“丝绸之路”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13世纪末,西印度古吉拉特的穆斯林商人将伊斯兰教带入印度尼西亚群岛,17世纪伊斯兰教在印尼和马来半岛占优势。14~15世纪,伊斯兰教通过商人和传教师传入菲律宾南部。20世纪以来,通过穆斯林移民、劳工、商人和学者传人西欧和北美,并取得较大进展。

所以,伊斯兰教的传播都后期都是通过比较和平的方式传播,即使在今时今日,伊斯兰教还在以飞快的速度传播着,有着取代世界第一大教基督教的势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