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智能机器人课程:人脸识别技术基础知识

人工智能机器人课程:人脸识别技术基础知识

人工智能机器人课程:人脸识别技术基础知识
人工智能机器人课程:人脸识别技术基础知识

人脸识别技术基础知识

2019.09.07

人脸识别(FaceRecognition,FR)是一种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

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

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得到提高,而真正进入初级的应用阶段则在90年后期;近几年随着以深度学习为主的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人脸识别技术得

到了迅猛的发展。“人脸识别系统”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机器学习、模型理论、专家系统、视频图像处理等多种专业技术,是综合性比

较强的系统工程技术。

人脸识别流程

人脸识别系统通常包括几个过程:人脸图像采集及检测、关键点提取、

人脸规整(图像处理)、人脸特征提取和人脸识别比对。

人脸图像采集。不同的人脸图像都能通过摄像镜头采集下来,比如静态

图像、动态图像、不同的位置、不同表情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采集。当用户在采集设备的拍摄范围内时,采集设备会自动搜索并拍摄用户的

人脸图像。

人脸检测。人脸检测在实际中主要用于人脸识别的预处理,即在图像中

准确标定出人脸的位置和大小。

关键点提取(特征提取)。人脸识别系统可使用的特征通常分为视觉特征、像素统计特征、人脸图像变换系数特征、人脸图像代数特征等。人脸特

征提取就是针对人脸的某些特征进行的。人脸特征提取,也称人脸表征,它是对人脸进行特征建模的过程。人脸特征提取的方法归纳起来分为两

大类:一种是基于知识的表征方法;另外一种是基于代数特征或统计学

习的表征方法。

人脸规整(预处理)。对于人脸的图像预处理是基于人脸检测结果,对图像

进行处理并最终服务于特征提取的过程。系统获取的原始图像由于受到

各种条件的限制和随机干扰,往往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在图像处理的早

期阶段对它进行灰度校正、噪声过滤等图像预处理。对于人脸图像而言,其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人脸图像的光线补偿、灰度变换、直方图均衡化、归一化、几何校正、滤波以及锐化等。

人脸识别比对(匹配与识别)。提取的人脸图像的特征数据与数据库中存储

的特征模板进行搜索匹配,通过设定一个阈值,当相似度超过这一阈值,则把匹配得到的结果输出。人脸识别就是将待识别的人脸特征与已得到

的人脸特征模板进行比较,根据相似程度对人脸的身份信息进行判断。

可分为1:1、1:N、属性识别。其中1:1是将2张人脸对应的特征值向量进行比对,1:N是将1张人脸照片的特征值向量和另外N张人脸对应的特

征值向量进行比对,输出相似度高或者相似度排名前X的人脸。

人脸特征分析算法

人脸识别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区域特征分析算法,它融合了计算机图像

处理技术与生物统计学原理于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视频中

提取人像特征点,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即人脸

特征模板。利用已建成的人脸特征模板与被测者的人的面像进行特征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来给出一个相似值。通过这个值即可确定是否为同

一人。

人脸识别的方法很多,主要的人脸识别方法有:

(1)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几何特征可以是眼、鼻、嘴等的形状和它

们之间的几何关系(如相互之间的距离)。这些算法识别速度快,需要的内

存小,但识别率较低。

(2)基于特征脸(PCA)的人脸识别方法:特征脸方法是基于KL变换的人脸

识别方法,KL变换是图像压缩的一种正交变换。高维的图像空间经过

KL变换后得到一组新的正交基,保留其中重要的正交基,由这些基可以

张成低维线性空间。如果假设人脸在这些低维线性空间的投影具有可分性,就可以将这些投影用作识别的特征矢量,这就是特征脸方法的基本

思想。这些方法需要较多的训练样本,而且完全是基于图像灰度的统计

特性的。目前有一些改进型的特征脸方法。

(3)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神经网络的输入可以是降低分辨率的人脸

图像、局部区域的自相关函数、局部纹理的二阶矩等。这类方法同样需

要较多的样本进行训练,而在许多应用中,样本数量是很有限的。

(4)弹性图匹配的人脸识别方法:弹性图匹配法在二维的空间中定义了一

种对于通常的人脸变形具有一定的不变性的距离,并采用属性拓扑图来

代表人脸,拓扑图的任一顶点均包含一特征向量,用来记录人脸在该顶

点位置附近的信息。该方法结合了灰度特性和几何因素,在比对时可以

允许图像存在弹性形变,在克服表情变化对识别的影响方面收到了较好

的效果,同时对于单个人也不再需要多个样本进行训练。

(5)线段Hausdorff距离(LHD)的人脸识别方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

在识别轮廓图(比如漫画)的速度和准确度上丝毫不比识别灰度图差。LHD 是基于从人脸灰度图像中提取出来的线段图的,它定义的是两个线段集

之间的距离,与众不同的是,LHD并不建立不同线段集之间线段的一一

对应关系,因此它更能适应线段图之间的微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LHD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和不同姿态情况下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但是它

在大表情的情况下识别效果不好。

(6)支持向量机(SVM)的人脸识别方法:支持向量机是统计模式识别领域

的一个新的热点,它试图使得学习机在经验风险和泛化能力上达到一种

妥协,从而提高学习机的性能。支持向量机主要解决的是一个2分类问题,它的基本思想是试图把一个低维的线性不可分的问题转化成一个高

维的线性可分的问题。通常的实验结果表明SVM有较好的识别率,但是

它需要大量的训练样本(每类300个),这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不现实的。

而且支持向量机训练时间长,方法实现复杂,该函数的取法没有统一的

理论。

重要关键技术

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

在人脸识别原理一节中提到了一些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可以理解为是

一种浅层的学习模型。浅层学习可以在一定规模的数据集下可以发挥较

强的表达能力,但当数据量不断增大时,这些模型就会处于欠拟合的状态。通俗点说就是数据量太大,模型不够复杂,覆盖不了所有数据。所

以说,深度学习是近年来特别热门的研究课题。

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将是人脸识别技术的主要趋势之一。深度学习,往往含有更深的层次结构。越是低层,特征越简单,越是高层,特征越

抽象,但越接近所要表达的意图。举个例子,从字到词,再到句,到语义,是层层深化的过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深层结构。回到图像分析的

范畴,对于一个图片来说,低级的特征是像素,也就是0到255的矩阵。通过像素,无法理解图片里的目标是什么,但我们可以从像素中找到了

边缘特征,然后用边缘特征组合成不同的部件,最后形成了不同种类的

目标物,这个才是我们所想要实现的。

利用深度学习提取出的人脸特征,相比传统技术,更能表示人脸之间的

相关性,辅之有效的分类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算法识别率。深度学习非

常依赖大数据,这也是为什么这项技术在近几年取得突破的原因。更多

更丰富的样本数据加入到训练模型中,意味着算法模型将更通用,更贴

近现实世界模型。另一方面,深度学习的理论性还需要加强,模型还需

要优化。这一点,相信在众多学术界和工业界同仁的努力下,深度学习

将取得更大的成功。届时人脸识别应用,或许能如现在的车牌识别技术

一样,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3D人脸识别技术

3D人脸识别技术是人脸识别重要发展发现。目前大部分的人脸识别应用

的范畴限定在2D图像上。人脸实质上是一个立体模型,而2D人脸识别

容易受到姿态、光照、表情等因素影响,是因为2D图像本身有一个缺陷,无法很好地表示深度信息。如果说深度学习是从人的认知角度来理解人

脸识别,那么3D技术就是从现实模型来反映人脸识别。

目前关于3D人脸识别方向的算法研究并没有2D人脸识别技术那么丰富

和深入,许多因素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发展。首先,3D人脸识别往往需要

特定的采集设备,如3D摄像机或双目摄像机。目前这类采集设备价格还

比较昂贵,主要用于特定场景。其次,3D建模过程需要的计算量较大,

对硬件要求较高,也限制了目前的应用。第三,3D人脸识别数据库比较

稀少,研究者缺少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无法开展更深入的理论研究。

相信随着未来芯片技术和传感器的发展,当计算能力不再收到制约,3D

采集设备成本大幅下降的时候,3D人脸识别将取得重要突破。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G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性质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传动机构、伺服系统、数据处理、人机对话以及与机器人工作性质对应的控制功能等。 本门课程致力培养学生具有机器人安装、调试和维护方面等基础知识的专业选修课,课程理论和应用技术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生产现场最需要的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技术。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 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 该课程以工业机器人常用的技术原理与应用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基 本原理和应用技能为目标,选取基本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机构和运动控制、基本操作、搬运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码垛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焊接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涂装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装配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等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讲述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应

用能力。教学的过程是:案例导入T相关知识一案例讲解一知识拓展。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门学习领域课程工作任务的完成,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分类、特点、组成、工作原理等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的一般方法与流程,具备工业机器人选型、操作以及工作站设计等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基本目标,提高其实际应用技能,并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工业机器人的环境感觉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工业机器人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 (1)了解如何操作工业机器人,完成简单的动作。 (2)掌握各种工业机器人的构造原理以及特点。 (3)能分析出简单的故障所在。 (4)能设计出简单的末端操作器。 3、素质 (1)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与作风,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开拓创新的专业思维。 (3)培养良好的专业触觉。 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学教材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1 1.机器人定义的三个共有属性是:有类人的功能、根据人的编程能自动的工作、人造的机器或机械电子装置。 2.简述机器人的发展史? 1954年美国人(George C. Devol)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并在1956年获得美国专利。 1959年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1960年,Conder公司购买专利并制造了样机。 1961年,Unimation公司(通用机械公司)成立,生产和销售了第一台工业机器“Unimate”,即万能自动之意。 1962年,美国万能自动化(Unimation)公司的第一台机器人Unimate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投入使用标志着第一代机器人的诞生。 1963年麦卡锡则开始在机器人中加入视觉传感系统。 1965年 MIT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视觉传感器。 1967年, Unimation公司第一台喷涂用机器人出口到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 1968年,第一台智能机器人Shakey在斯坦福研究所诞生。 1972年,IBM公司开发出直角坐标机器人。 1973年,Cincinnati Milacron公司推出T3型机器人。 1978年,第一台PUMA机器人在Unimation公司诞生 1998年世界著名玩具厂商丹麦乐高(LEGO)公司推出机器人(Mind-storms)套件,让机器人制造变得跟搭积木一样, 1999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犬型机器人爱宝(AIBO)。 2002年5月2日本田制造的名叫阿西(Asimo)四英尺高的白色机器人摇响开市铃声,摇响了机器智能时代的开始。 2006年6月,微软公司推出基于Windows的开发环境,用于构建面向各种硬件平台的软件---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试图实现机器人统一的标准或平台。

《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水平以及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方面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适用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该课程主要讲述计算机与计算思维、互联网与物联网、计算机求解问题基础、人工智能基础和计算问题案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思维和人工智能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能力,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整体认知和应用水平。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认识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计算思维的概念、本质及应用,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人工智能学科的基本知识,熟悉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方法,熟悉典型的计算机操作环境及工作平台,具备使用常用软件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该课程应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并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三、师资队伍 课程负责人:具有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硕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 主讲教师配置要求:具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或受聘计算机相关学科中级及以上职称。 四、教材及教学参考 1. 建议教材 2.参考书 五、教学组织 1.教学构思、教学设计、教学手段 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结合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授课模式。 2.课程服务 授课教师除了组织课堂研讨外,周末为学生提供答疑服务。按照教学进度布置课外作业,教师对每次作业批改量达到1/3,并及时对作业进行讲评。 六、课程考核 本课程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占5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50%)按比例合成,成绩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主要包含课堂考勤,线上章节测试,课堂测试等,期末考试采用上机考试的方式。 七、说明 1.本课程标准适用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第一学期学习。 2.本课程参考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要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要求进行教学。

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展应用

随着“机器替人”在我国的进一步推进,不仅工业机器人的增速突飞猛进,服务机器人市场也开始出现大爆发,这种爆发一方面来自于国家陆续出台的产业扶植政策,另一方面也因为资本市场的逐渐活跃。因此,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初创型企业,都将眼光转向了服务机器人领域。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物业管理领域开始了“机器替人”的进程。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劳动力成本也日渐水涨船高,物业管理人员工作繁重,重复性劳动过高,人员流失率大,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物业服务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智慧社区、智慧楼宇不仅逐渐成为高档小区的“标配”,也成为了未来社区发展的“终极目标”。机器人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11月22日,国际房地产顾问“五大行”之一戴德梁行在和人工智能独角兽深兰科技举行签约仪式,戴德梁行亚太区董事局主席暨大中华区行政总裁张国正表示:未来,房产、物业要做到大多数的物业服务用机器人替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像安全检查、访客管理、保洁巡逻、设备检查等多项物业服务都能用智能机器人完成,不仅提升了日常工作效率,也让物业公司大量节省了成本。 笔者观察发现,目前物业机器人主要应用在三大领域,分别是出入管理及接待、自动清洁以及自动巡逻。 生物智能系统:提升出入管理效率及服务体验 不管是小区物业还是写字楼场景,出入管理往往是最耗费时间的环节。陌生人如果要拜访小区或写字楼,往往需要登记身份证并进行核实,再由物业管理人员发放门禁卡。如果碰到前台服务人员过少,或一时之间有多人需要登记的情况,往往需要花费许多时间。若此时再遇上物业服务人员需要解决住户问题,或者还在接电话的情况,这个过程需耗费的时间就更长了。而生物智能管理系统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以深兰科技的手脉设备为例,这是一款用于解决写字楼楼宇、小区物业出入口、大堂单元楼、企业前台等门禁管理系统的手脉闸机。它采用了红外线照射手掌内部毛细血管分叉结构记录,用250位数字加密,识别速度快,并且精准度极高。用户只需通过扫描身份证便可完成验证,同时加载了大数据云端架构等技术,能够实现智能门禁、全景安全监控、智慧考勤等功能。据深兰科技市场品牌部丁先生介绍,深兰的手脉识别系统不仅可用于企业前台及公司门禁管理、自动化考勤及数据表单生成、写字楼、公寓、住宅门禁管理等场景,而且可以用于刷手购物,刷手坐地铁,刷手开车门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类似手脉设备的物业机器人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大大提升了人员进出的效率,二是节省了物业公司的人力成本,三则减少了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也正是因为这种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真正解决行业痛点,不管是以绿地、永旺为代表的房产企业,还是类似雅乐居这样的物业服务公司,还是戴德梁行这样的全球领先地产服务商,都已将“机器替人”提上日程。 智能清洁机器人:提升清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在物业清洁领域,重视劳动力的全人工时代早已过去,不少小区或者楼宇已经过渡到了人机协作的半自动化时代。而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为劳动力的彻底解放带来“希望的曙光。” 成立于2013年的高仙机器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是一家从事自主移动技术研发和应用探索的机器人企业,其生产了很多种类的无人驾驶洗地机。与传统清洁手段相比,这种能够自主移动的智能清洁机器人极大地提升清洁效率。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 程标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性质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传动机构、伺服系统、数据处理、人机对话以及与机器人工作性质对应的控制功能等。 本门课程致力培养学生具有机器人安装、调试和维护方面等基础知识的专业选修课,课程理论和应用技术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生产现场最需要的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技术。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 该课程以工业机器人常用的技术原理与应用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为目标,选取基本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机构和运动控制、基本操作、搬运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码垛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焊接机器人及其操作应

用、涂装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装配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等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讲述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力。教学的过程是:案例导入→相关知识→案例讲解→知识拓展。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门学习领域课程工作任务的完成,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分类、特点、组成、工作原理等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的一般方法与流程,具备工业机器人选型、操作以及工作站设计等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基本目标,提高其实际应用技能,并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工业机器人的环境感觉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工业机器人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 (1)了解如何操作工业机器人,完成简单的动作。 (2)掌握各种工业机器人的构造原理以及特点。 (3)能分析出简单的故障所在。 (4)能设计出简单的末端操作器。 3、素质

一说机器人产品介绍

金极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北京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移动互联网音频领域,致力打造领先的移动音频社交平台新生态,创建网络音频内容的传播和消费方式。 2015年公司顺利完成A轮融资,加快在内容、平台、终端方面的发展,聚合优秀主播、整合优质内容、运用先进技术、推出国内领先的移动音频社交平台一说,拓展了一说宝宝机器人、一说智能云镜等一系列智能硬件终端产品 建立出内容+平台+终端的移动音频业务生态,为用户提供极致音频业务体验。 主要功能 一说宝宝为您分忧,4大特性解决宝宝成长烦恼: 智能语音成长伙伴 智能对话陪伴孩子探索世界,智能识别和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和语言习惯,形成相关知识图谱,陪宝宝聊天、唱歌、学习,让宝宝茁壮成长。 白问百答智能启蒙 只需一句“宝宝,你好”或者抚摸一说宝宝的额头便可唤醒智能语音,智能对话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探索世界的愿望不再孤独。 中英互动趣味课堂 在玩乐中让孩子爱上英语,中英互译,培养咱家小小翻译官 亲友群组社交互动 为宝宝打造专属线上交流群,可实现多方互聊,绑定专属微信公众号平台即可开启亲情互动。长按鼻子发送信息,短按鼻子听取消息 即刻分享温情点播 通过微信号平台即可远程点播音频传到机器人点播录制引子传播温情话语陪伴宝宝。工作不在家?一说宝宝帮您传达温情! 学习助手习惯养成 平台内容实时更新,即可推荐随时随地获取最新内容,满足孩子好奇心。微信公众平台与“一说APP”平台儿童音频同步,海量资源 故事音乐知识百科 成语故事.科学故事.神话故事.名人故事...您想让宝宝听的,我们都有卡通音乐.中英儿歌.睡眠音乐...让孩子成为小小音乐家~ 奶嘴级硅胶呵护宝宝

智能机器人学习教程

智能机器人学习教程 第1章预备知识 1.1虚拟机器人的结构与功能 1.1.1身体结构 在VJC1.5中,有五种型号的机器人:AS-M、AS-MII、AS-UII、AS-InfoX和AS-InfoM。图1-1是虚拟机器人的外形。虚拟机器人的身体结构跟真实的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是相似的。本书中的范例采用的机器人型号均为AS-MⅡ。设置机器人型号的方法参见附录B。 图1-1虚拟机器人外形 1.1.2感觉器官 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的感觉功能,是由机器人的传感器实现的。能力风暴机器人身上安装的传感器有以下几种: 1.红外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两部分组成。一旦程序中发出“红外测障”的指令,红外发射器就开始发射红外线。红外线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被红外接收器接收,从而机器人就能判断出障碍物所在的方位。虚拟机器人能够检测左、右、前三个方向的障碍物,跟真实的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基本相同。发射红外线的虚拟机器人如图1-2所示。 图1-2机器人发射红外线示意图 2.光敏传感器

光敏传感器能够检测光线的强度,检测到的值为0~255之间的整数。光线越亮,检测到的数值越小;光线越暗,检测到的数值越大。此项功能跟真实的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是一样的 3.碰撞传感器 虚拟机器人的碰撞传感器能够检测左、右、前、后四个方向的碰撞,型号为AS-InfoX 的机器人只能检测前、左、右三个方向的碰撞。如前所述,虚拟机器人共分五种,它们的的区别主要就体现在碰撞检测功能上。所以读者在打开程序时,无论是例程,还是自己编写保存的程序,如果涉及到“碰撞检测”,必须先设置相应的机器人型号(参见附录B),然后再打开程序、仿真运行。例如:打开例程“自由行走(M).flw”时,由于名称后面带有M,故须先将机器人型号设置为AS-M,然后再打开程序文件、仿真运行。打开例程“自由行走(Info).flw”时,最好先将机器人型号设置为AS-InfoM,然后再打开程序文件、仿真运行。 在碰撞检测功能方面,虚拟机器人跟真实的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有较大差别(参见附录 C、D)。 4.声音传感器 声音传感器能够检测声强大小,检测到的值为0~255之间的整数。数值越小,声音越低;数值越大,声音越响。此项功能跟真实的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是一样的。 5.地面灰度传感器 地面灰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地面的灰度,检测到的值为0~255之间的整数。地面颜色越深,灰度值越大;地面颜色越浅,灰度值越小。此项功能跟真实的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基本相同。 1.1.3编程语言 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的编程语言是VJC1.5,由机器人C语言(简称JC)和流程图编程语言两部分组成。读者使用仿真版的时候,可以用流程图编程。在用流程图编程的同时,VJC1.5自动生成JC代码,便于读者观察、解释或修改程序,参见图1-3。在图1-3中,左边是流程图,右边是JC代码。在流程图编辑界面中,点击工具栏上的“JC代码”快捷按 钮,即可看到当前程序的JC代码。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1 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参考学时:56学时 参考学分:学分 开设时间:第四学期 2 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构成、工业机器人编程等知识和进行机器工作站系统建模及仿真等技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业机器人编程及仿真设计能力。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案例、离线编程基础、机器人工作站系统模型、程序及轨迹设计、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基础知识等。 3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应用领域; (2)掌握离线编程软件安装过程; (3)掌握离线编程软件的工作界面使用方法; (4)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外部设备模型构建方法; (5)掌握工业机器人仿真工作站的构建流程; (6)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离线编程方法; (7)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仿真测试方法; (8)掌握机器人工件及工作站设备的三维建模与设计分析。 (9)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现场手动操纵。 (10)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现场轨迹编程及设计。 能力目标 (1)能安装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 (2)能构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模型;

(3)能按要求在离线编程软件下编写工作站控制程序; (4)能对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进行仿真测试。 (5)能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现场操纵及编程操纵。 素质目标 (1)具有分析与决策能力; (2)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以及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组织管理能力; (5)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6)养成“认真负责、精检细修、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4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职业能力标准,以重点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依据职业能力整合所需相关知识和技能,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能力递进”课程。 课程结构以就业岗位对就业人员知识、技能的需求取向,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式技能训练、综合案例考核等活动,构建机器人工作站典型应用、轨迹设计及编程、机械及动态装置、现场编程基础等四大模块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是《机电工程技术基础》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维护》,并为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集成与维护》、《行业应用典型工作站维护》提供相应的理论及技术支持。 课程主要内容为ISO 、IOS 15187:2000/GB/T 19399-2003、IEC 9506-3:1991、ISO/IEC 9506-3:1991、DIN7168-91、GB/T 33262-2016标准中的知识点和操作要求。 5 课程教学设计 表课程教学设计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江西蓝天学院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系别:机械系 班级:09热动本(1)班 姓名:艾立强 学号:109202020001 人工智能 最近看了电影《终结者》,对其中的科幻生活有了憧憬,然而现在的世界是否会如电影中一样呢?人工智能的神话是否会发生在当前社会中的呢? 人类正向信息化的时代迈进,信息化是当前时代的主旋律。信息抽象结晶为知识,知识构成智能的基础。因此,信息化到知识化再到智能化,必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人工智能已经并且广泛而有深入的结合到科学技术的各门学科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它的概念,方法和技术正在各行各业广泛渗透。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人工智能将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可以说几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人工智能是处于思维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是它的一个应用分支。从思维观点看,人工智能不仅限于逻辑思维,要考虑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的突破性的发展,数学常被认为是多种学科的基础科学,数学也进入语言、思维领域,人工智能学科也必须借用数学工具,数学不仅在标准逻辑、模糊数学等范围发挥作用,数学进入人工智能学科,它们将互相促进而更快地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知识工程师将 有关的知识归纳、整理,并且表示为计算机可以接受、处理的方式输入计算机。另一种是使计算机本身有获得知识的能力,它可以学习人类已有的知识,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总结、完善。 人工智能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是几个科学家的工作,而是随着社会各学科发展而默默发展的。在智能领域里,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机器学习的问题。一旦机器有了学习的能力,谁还(敢)预测未来呢?人类的社会发展其实也是在不断积累中发展而来,人的智能也就是事实依据库+推理机制所构成了的。当所有领域的定律都能用特定的公式推理出来,《终结者》的实现就要到来了。 研究人工智能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创造出具有智能的机器,另一方面是要弄清人类智能的本质,因此,人工智能既属于工程的范畴,又属于科学的范畴。通过研究和开发人工智能,可以辅助,部分替代甚至拓宽人类的智能,使计算机更好的造福人类。 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是与具体领域相结合进行的。基本上有如下领域; 一、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依靠人类专家已有的知识建立起来的知识系统,目前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研究中开展较早、最活跃、成效最多的领域,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地质勘探、石油化工、军事、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它是在特定的领域内具有相应的知识和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来求解领域内的各种问题,达到或接近专家的水平。 二、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研究人类学习的机理、人脑思维的过程;和机器学习的方法;以及建立针对具体任务的学习系统。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机器人应用》 课程标准开发与课程基本信息 (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程详细信息 (一)课程简介 z35134 893E 褾33963 84AB 蒫20484 5004 倄W27797 6C95 沕38790 9786 鞆: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主要了解机器人的分类与应用、机器人运动与动力学基本概念、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机器人轨迹规划、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及编程语言、典型工业机器人自动线的基本组成及特点等内容,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自动化生产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等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选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工业机器人课程应定位于为企业

培养能够完成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维保的应用型人才。其前修课程有《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等,后续课程有《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确定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从初级工到专家的发展顺序,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从单一机器人的操作,到机器人工作站的整体把握。全部课程都安排在机器人实训室上课,每一个项目都有实践环节,每一次的学习过程就是工作的过程,并且在实践操作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规范操作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每一次的考核评价都有相关内容,这种职业素质是在任何企业工作都应具备的。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根据项目任务通过视频、图像、实训设备等,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在各种场合的应用。对于机器人的工业应用着重讲解其各种结构形式及应用场合,通过该项目使学生对机器人学科有全面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RT-TOOLBOX2仿真软件完成虚拟机器人的加载和控制。 (四)课程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组成与技术参数,掌握机器人分类与应用,对各类机器人有较系统的完整认识; (2)了解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包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结构、传动及行走机构等; (3)了解机器人轨迹规划与关节插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4)掌握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及操作方法; (5)掌握机器人语言的基本程序命令和编程方法; (6)熟悉工业机器人的自动线安装与调试、维护技术; (7)熟悉喷漆、涂胶、焊接、装配和包装等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自动线; 2.能力目标 (1)能够准确理解机器人本体的基本构成和运动学、动力学基本原理; (2)学会正确操作工业机器人,能独立或小组协作完成规定的实验与实训; (3)具备识图和仪器仪表使用的基础能力; 24671 605F 恟26011 659B 斛22716 58BC 墼37813 93B5 鎵24225 5EA1 庡21992 55E8 嗨` (4)会观察和分析实验与实训现象,编制、调试、运行程序,熟练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 (5)会查阅相关手册和产品使用说明书,正确阅读和分析实际应用程序; (6)能在自动线生产现场基本正确完成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程序编制或调试任务; (7)能在自动线生产现场基本正确完成工业机器人安装与维护任务; (8)能对工业机器人出现的故障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处理。 3. 素质目标

人工智能-型智能机器人使用说明书 精品

AUTOMAN-1 型智能机器人使用说明书 AUTOMAN-1型智能机器人由四大部分组成。 一。底盘(见图1、图2)图1、图2 图3 由图1、图2可知: 1.AUTOMAN-1是由三个相隔120度的车轮支撑,其中二个主动轮是专门设计的全橡胶车轮,具有高防滑性高和承载力大的特点。驱动二个主动轮的是二部带有金属减速器的大功率电动机,该电动机可以在2V—6V间可靠工作,转速可在6米/分钟—19米/分钟间调整,即可正转也可反转; 由于是双电机驱动,所以可实现双向360度转弯。前轮为全塑料双轮万向轮,转动灵活,支撑有力。 2.蓄电池为6V/1.3安时,在二公斤承重下可连续工作2小时以上. 3.车身支架由2毫米厚镀锌铁板冲压而成,在其上的11个铜固定锣孔可固定主电路板和用户自制的支架及动作机构. 车身支架的前部和后部均有传感器固定孔. 二.主电路板(见图4)图4 1。主电路板有20个“输入/输出口”。每一个输入/输出口都有三个端子, 其中1端为+5V输出,2端为信号输入/输出,3端为地。用户可将各种传 感器和功率驱动部件接于输入/输出口。P0—PF 口是PROG111M可编程序 控 电源灯制器的端口,在PROG111M中有专门指令控制,P00—P03是扩展口,可用 专门子程序控制(见第三章)。 注:机器人的前进、倒退、转弯、停止动作也用专门子程序控制(见第三章)。 2。方式开关“1”、“2”均在断开位置选择“自动/手动”方式。在该方 式下如不接无线摇控器则机器人完全由插在主电路板上的PROG111M可编 程序控制器控制,此时机器人完全按照用户所编的程序运行。当接无线摇 控器后,机器人不但可按程序运行还可通过无线摇控器人工控制。 方式开关“1”、“2”均在接通(ON)位置选择“手动”方式。在该方式 下机器人只能通过无线摇控器人工控制。 3.传感器及用户支架固定孔。用户可利用该孔固定各种传感器及用户自 制的支架及动作机构。该孔的直径为3毫米。 4。穿线孔。该孔用于电路板下面的各种用电件的导线通过,也可以利用 该孔固定各种传感器及用户自制的支架及动作机构。 5。大负载供电口。该口“1”脚为蓄电池6V正,“2”脚为蓄电池负。当 外接的控制部件耗电较大时应采用此端供电。 6.主电路板上有红、黑电源线各一条,红线接蓄电池正(红),黑线接蓄 电池负(黑), 7.电源灯。当该灯闪亮或灭时表示蓄电池电压低于4V应充电了。 三.PROG111M可编程序控制器对机器人扩展端口和机器人动作的控制 1.PROG111M与机器人主电路板的通讯子程序 所有的控制指令均是通过该子程序传送给主电路板的。通讯子程序使用了 PROG111M的如下资源:* 计数器9 (] 9 )。* 内存99 (F99)。 PE口。* PF口。 2。停车程序 3。前进程序 4。后退程序 5。前进左转 6。前进右转 7。速度1程序 —F99 —F99 —F99 —F99 —F99 —F99 000 001 002 003 004 005 通讯程序—L99 —L99 —L99 —L99 —L99 —L99 8。速度2程序 9。速度3程序 10。速度4程序 11。P00输出1 12。P00输出0 13。P01输出1—H99 (子程序入口)—F99 —F99 —F99 —F99 —F99 —F99 —] 90 (计数器9清0)006 007 008 009 010 011 —PE0 (通讯启动)—L99 —L99 —L99 —L99 —L99 —L99 —PE1 14。P01输出0 15。P02输出1 16。P02输出0 17。P03输出1 18。P03输出0 —┤PF (将F99的内容传送给PF口)—F99 —F99 —F99 —F99 —F99 F99 012 013 014 015 016 —] 91 (计数器9加1)—L99 —L99 —L99 —L99 —L99 —] 9 (计数器9如计数到8就执行下 008 一条指令,否则上条4步)注:速度1 ——速度4的速度是由快到慢的变化 004 000 —PE0 (通讯结束) —PE1 —└┘(子程序返回)

工业机器人课程

1、请为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给出定义。 答:工业机器人是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装置,通过可编程动作来完成各种任务并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 智能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2、简述工业机器人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答:工业机器人是由机械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感知系统四部分组成。 其中,机械系统由机身、肩部、手腕、末端操作器和行走机构组成;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的作用相当于人的身体。 驱动系统可分为电气、液压、气压驱动系统以及它们结合起来应用的综合系统组合;该部分的作用相当于人的肌肉。 控制系统的任务是根据机器人的作业指令程序及从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号,控制机器人的执行机构,使其完成规定的运动和功能;该部分的作用相当于人的大脑。 感知系统由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组成。其中,内部传感器用于检测各关节的位置、速度等变量,为闭环伺服控

制系统提供反馈信息;外部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一些状态变量,如距离、接近程度、接触程度等,用于引导机器人,便于其识别物体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该部分的作用相当于人的五官。 3、简述工业机器人各参数的定义:自由度、重复定位精度、工作范围、工作速度、承载能力。 答:自由度:自由度是指机器人所具有的独立坐标轴运动的数目,不包括手爪(末端操作器)的开合自由度。 重复定位精度:工业机器人的精度指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是指机器人重复定位其手部于同一目标位置的能力。 工作范围:工作范围是指机器人手臂末端或手腕中心所能达到的的所有点的集合,也叫工作区域。 工作速度一般指最大工作速度,可以是指自由度上最大的稳定速度,也可以定义为 手臂末端最大的合成速度(通常在技术参数中加以说明)。 承载能力:承载能力是指机器人的工作范围内的任何位姿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质量。 4、工业机器人按坐标形式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答:工业机器人的坐标形式有直角坐标型、圆柱坐标型、球坐标型、关节坐标型和平面关节型。 直角坐标型:机器人的运动方程可独立处理,且方程是

人工智能机器人论文

人工智能机器人论文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人工智能》课程报告 题目:机器人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二班 学号: 姓名:汪乾梁 指导教 师:姜丽莉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日 机器人 摘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

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关键词:人工智能;感官;仿生;机器人 1.前言 人们通常把机器人划分为三代。第一代是可编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一般可以根据操作人员所编的程序,完成一些简单的重复性操作。这一代机器人是从60年后半叶开始投入实际使用的,目前在工业界已得到广泛应用。第二代是“感知机器人”,又叫做自适应机器人,它在第一代机器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具有不同程度的“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这类利用感知信息以改善机器人性能的研究开始于70年代初期,到198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其装配线上的机器人装配了视觉系统,宣告了感知机器人的诞生,在80年代得到了广泛应用。第三代机器人将具有识别、推理、规划和学习等智能机制,它可以把感知和行动智能化结合起来,因此能在非特定的环境下作业,称之为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的根本区别在于,智能机器人具有感知功能与识别、判断及规划功能。而感知本身,就是人类和动物所具有的低级智能。因此机器的智能分为两个层次:①具有感觉、识别、理解和判断功能; ②具有总结经验和学习的功能。所以,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二代机器人可以看作是第一代智能机器人。 1.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现状 在国外,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成为一种标准设备被工业界广泛应用。从而,相继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着名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它们包括:瑞典的ABB Robotics,日本的FANUC、Yaskawa,德国的KUKA Robo ter,美国的Adept Technology、American Robot、Emerson Industrial Automation、S-T Robotics,这些公司已经成为其所在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国外专家预测,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一种焊装线上。但总的来看,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如:可行性低于国外产品;机器人应用工程起步较晚,应用领域窄,生产线系统技术与国外比有差距;在应用规模上,我国已安装的国产工业机器人约200台,约占全球已安装台数的万分之四。以上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机器人产业,当前我国的机器人生产都是应用户的要求,“一客户,一

青少年人工智能启蒙级课程标准2019年

附件 《人工智能启蒙》(启蒙级)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代码:人工智能启蒙 总学时数:24 理实一体化课时:24 学分数:2 适用专业:信息类(小学生1-2年级、幼儿园大班) 一、课程的性质 1、任选课; 2、技能拓展课程; 3、理实一体化课; 二、课程定位 《人工智能启蒙》课程是信息类及相关专业有兴趣钻研人工智能及创客应用学生的技能拓展课程。主要学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算法思维启蒙、人工智能编程思维启蒙等内容。 三、课程设计思路 以培养基于人工智能应用人才为目标,以实际的小项目为主线,讲解人工智能启蒙思维、编程基础等多基础认知内容。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按PBL的方式设计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四、课程基本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2)理解水平与竖直的概念。 (3)了解智慧城市的一些特定场景。 (4)熟悉计算机中的常见运算; (5)了解一些简单数学性质的判定; (6)了解搭建过程的一些基本原理。 (7)认识部分常见材料,如金属、木材等。 (8)了解直流单机启动、停止等。 (9)综合应用。 2、技能目标 (1)能够较为熟练使用器材进行各种静态物体的搭建。 (2)能够进行个性化的创意搭建。 3、学习素质养成目标

(1)通过课程小案例实践,激发学生的自学潜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习惯,在学习中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2)通过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小创客实训和开发,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在小创客实施中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以小组完成实训(实验)效果来评定个人成绩。 (3)通过多个小创客的搭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通过小创客的搭建,培养学生以工程和计算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先修课程 无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1、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该课程通过几个学习情境的设计,使学生学习人工智能基础相关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和计算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采用“实例教学,问题引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搭建器材作为知识的载体,追踪学生的兴趣和问题,由实例去操纵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分析和处理问题。注意通过小型作品的搭建、使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加深对一些概念的理解。

人工智能机器人学导论

人工智能机器人学导论 (1) 简介: (1) 作者简介 (2) 机器人控制器与程序设计 (3) 简介: (3) 机器人制作入门篇 (6) 简介: (6) 作者简介 (6) 机器人智能控制工程 (8) 简介: (8) 人工智能机器人学导论 作者:Ricky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06年05月03日打印此文浏览数:2370 Slides for Second Edition (Beta) Chapter 1: What are Robots?. ppt slides and the pdf version (good a quick look) Chapter 2: Telesystems. the pdf version Chapter 3: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the Reactive Paradigm. ppt slides and pdf version Chapter 5: The Reactive Paradigm Chapter 6: Selecting and Combining Behaviors Chapter 7: Common Sensors and Sensing Techniques Chapter 8: Designing a Behavior-Based Implementation Chapter 9: Multi-Agents Chapter 10: Navigation and the Hybrid Paradigm Chapter 11: Topological Path Planning Chapter 12: Metric Path Planning Chapter 13: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Chapter 14: Affective Robots Chapter 15: Human-Robot Interaction Chapter 16: What Can Robot Do and What Will They Be Able to Do? 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在感知、导航、路径规划、不确定导航等领域的主要内容。全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共八章,它定义了什么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并介绍了为什么需要人工智能。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机器人中智能组织的三个主要结构范式:慎思式、反应式及慎思/反应混合式。这部分还专门介绍了反应式行为的感知和编程技术,以及多智能体群体之间的协调和控制等问题。第二部分共四章,其中三章讲述了定性和定量导航、路径规划技术和在不确定性管理方面的工作。最后一章总结性地介绍了计算机视觉方面的最新技术在机器人中的应用,以及移动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应用的发展展望。本书每章后均附有参考文献和习题。许多章节还列举了一些实例,用以说明本书讲述的概念和方法在实际机器人中的应用。本书内容丰富,反映了智能机器人学的基础和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本书可作为计算机、电子及自动化等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智能机器人方面研究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学习参考。

关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作

关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作文 我与人工智能篇一 在风语镇上,每个孩子出生前,父母都会定制一个与他相像的机器人,陪他一同长大。但到十八岁时,机器人便会被收回。因为孩子们已经长大,他们要独自面临各种挑战。她一本正经地将妈妈告诉她的转述给我。我听得入了迷。虽然我生活在风语镇,却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 我去年已是十八岁了,但我与他们是不同的,我没有过自己的机器人,那种孩童心中微动的渴望与被孤立感萌生。我乘着悬浮机回家想知道答案,妈妈一笑置之。爸爸则从废乱的机器零件中探出头:你还记得去年你感浸了外侵病毒么?唔肯定是不记得了,你丧失了此之前与小木,就是你的机器人的有关记忆。可能是那个病毒比较特殊。咦?那个机动旋钮呢?真是的 我从他的自言自语式的回答汇总还是得到了一些信息,我不再追究,那些记忆真的离我很是遥远。 每天我最爱的事情,是坐在绿榕树下听他们讲自己的机器人。他们也乐于分享那段美好的时期,在他们中间,我是个头最矮小的,连绿榕树最低的枝桠也都不到,虽然作为这里唯一的树,没有人敢去挑战他。 十月十日,父母会步行出去一整天,这是智能时代少有的事情。我按不下心中的好奇,偷偷跟出去。在这一天的尽头,掩藏着最忧伤的秘密。 我看到了父母停在一块墓碑前,周围荒凉凄落。这显然是未开发的区域。我清晰地看到墓碑上的遗照是我,那个每天出现在反光屏上的人。脑中突然一阵刺痛,犹如陨石与大气层摩擦而出现闪耀的光芒,我承受不住这么多的信息涌出,昏了过去。 我再次醒来,得知了一切,我只是个十五岁小女孩而已,一年前,中央区突降陨石层,这是侦测星都未发现的事。小木为了救我而变成一堆零件,而父母为了怕我伤心,而将与小木有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