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概况与公民道德建设)-试卷7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概况与公民道德建设)-试卷7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概况与公民道德建设)-试卷7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概况与公民道德建设)-试卷7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概况与公民道德建设)-

试卷7

(总分:11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4,分数:108.00)

1.在职业生涯中,从业人员是否践行诚实守信,应( )。

(分数:2.00)

A.看上司的意见而定

B.看对自己是否有利而定

C.是无条件的√

D.视对方是否诚信而定

解析:解析:在职业生涯中,从业人员是否践行诚实守信,应该是无条件的。故本题答案选C。

2.在职业生涯中,从业人员是否践行诚实守信,应( )。

(分数:2.00)

A.看上司的意见而定

B.看对自己是否有利而定

C.是无条件的√

D.视对方是否诚信而定

解析:解析:在职业生涯中,从业人员是否践行诚实守信,应该是无条件的。故本题答案选C。

3.尚德、美德、常德是不同层次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下列行为中,属于常德的是( )。

(分数:2.00)

A.舍己救人

B.无私奉献

C.大义灭亲

D.诚信守法√

解析:解析:诚信守法是社会道德规范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无私奉献属于美德范畴,舍己救人、大义灭亲上升到尚德层次。故本题答案选D。

4.尚德、美德、常德是不同层次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下列行为中,属于常德的是( )。

(分数:2.00)

A.舍己救人

B.无私奉献

C.大义灭亲

D.诚信守法√

解析:解析:诚信守法是社会道德规范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无私奉献属于美德范畴,舍己救人、大义灭亲上升到尚德层次。故本题答案选D。

5.既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保证,也是立足于职场的基础是( )。

(分数:2.00)

A.丰富的专业知识

B.良好的职业道德√

C.娴熟过硬的技能

D.良好的人际关系

解析:解析:一个人立足于职场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遵循职业道德。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保证,也是立足职场的基础。故本题答案选B。

6.既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保证,也是立足于职场的基础是( )。

(分数:2.00)

A.丰富的专业知识

B.良好的职业道德√

C.娴熟过硬的技能

D.良好的人际关系

解析:解析:一个人立足于职场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遵循职业道德。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保证,也是立足职场的基础。故本题答案选B。

7.遵纪守法是要求公民遵守( )。

(分数:2.00)

A.社会主义宪法和法律

B.单位的组织纪律和法律法规

C.社会主义法律和所属组织的纪律√

D.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

解析:解析:遵纪守法,就是要求遵守社会主义法律和所属组织的纪律,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起码要求。守法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要求,也是道德层面的要求。故本题答案选C。

8.遵纪守法是要求公民遵守( )。

(分数:2.00)

A.社会主义宪法和法律

B.单位的组织纪律和法律法规

C.社会主义法律和所属组织的纪律√

D.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

解析:解析:遵纪守法,就是要求遵守社会主义法律和所属组织的纪律,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起码要求。守法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要求,也是道德层面的要求。故本题答案选C。

9.在某些小学和中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着“有偿家教”现象违反了( )。

(分数:2.00)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B.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C.严谨教学的职业道德

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解析:解析:有偿家教是违背教师职业道德,有悖廉洁从教规定的行为。故本题答案选D。

10.在某些小学和中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着“有偿家教”现象违反了( )。

(分数:2.00)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B.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C.严谨教学的职业道德

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解析:解析:有偿家教是违背教师职业道德,有悖廉洁从教规定的行为。故本题答案选D。

11.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 )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分数:2.00)

A.工作岗位

B.职业培训

C.劳动过程

D.职业活动√

解析:解析: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故本题答案选D。

12.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 )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分数:2.00)

A.工作岗位

B.职业培训

C.劳动过程

D.职业活动√

解析:解析: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故本题答案选D。

1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道德的基本特征?( )

(分数:2.00)

A.阶级性

B.民族性

C.实践性√

D.继承性

解析:解析:道德的基本特征有:共同性、民族性、阶级性、历史继承性、自律性。不包括实践性。14.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道德的基本特征?( )

(分数:2.00)

A.阶级性

B.民族性

C.实践性√

D.继承性

解析:解析:道德的基本特征有:共同性、民族性、阶级性、历史继承性、自律性。不包括实践性。15.下列行为中,违背职业道德的是( )。①在单位的电脑上读小说②用单位的电话聊天③私下打开同事的电子邮箱

(分数:2.00)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解析:

16.下列行为中,违背职业道德的是( )。①在单位的电脑上读小说②用单位的电话聊天③私下打开同事的电子邮箱

(分数:2.00)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解析:

17.职业化包括三个层面内容,其核心层是( )。

(分数:2.00)

A.职业化素养√

B.职业化技能

C.职业化行为规范

D.职业道德

解析:

18.职业化包括三个层面内容,其核心层是( )。

(分数:2.00)

A.职业化素养√

B.职业化技能

C.职业化行为规范

D.职业道德

解析:

19.自2012年2月以来,中国足坛反赌扫黑系列案件迎来一审公开宣判。昔日足球场上风光无限的“金哨”“银哨”和部分前足协官员为了个人经济利益而操纵了诸多影响较大的消极比赛、踢假球等道德失范的事件,使其锒铛入狱。这个案例使我们认识到政府在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那么,政府在这个案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

(分数:2.00)

A.制定并完善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

B.对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给予惩罚√

C.对职业道德模范、先进集体予以奖励

D.完善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政策措施

解析:解析:中国足坛反赌扫黑系列案件的公开宣判,是政府对足协官员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给予惩罚。20.自2012年2月以来,中国足坛反赌扫黑系列案件迎来一审公开宣判。昔日足球场上风光无限的“金哨”“银哨”和部分前足协官员为了个人经济利益而操纵了诸多影响较大的消极比赛、踢假球等道德失范的事件,使其锒铛入狱。这个案例使我们认识到政府在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那么,政府在这个案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

(分数:2.00)

A.制定并完善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

B.对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给予惩罚√

C.对职业道德模范、先进集体予以奖励

D.完善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政策措施

解析:解析:中国足坛反赌扫黑系列案件的公开宣判,是政府对足协官员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给予惩罚。21.物质利益分配不公,社会激励机制有失偏颇是造成当前职业道德问题的客观原因之一。在下列选项中,哪些现象是由这个原因造成的?( ) ①部分单位仍然存在平均主义思想.多劳者并不能多得②部门之间福利分配悬殊过大③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和工作环境差异过大④权利与义务关系调整失序

(分数:2.00)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解析:权利与义务关系并非物质利益范畴,因此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

22.物质利益分配不公,社会激励机制有失偏颇是造成当前职业道德问题的客观原因之一。在下列选项中,哪些现象是由这个原因造成的?( ) ①部分单位仍然存在平均主义思想.多劳者并不能多得②部门之间福利分配悬殊过大③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和工作环境差异过大④权利与义务关系调整失序

(分数:2.00)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解析:权利与义务关系并非物质利益范畴,因此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

23.社会公德是该社会各个社会集团、社会阶层都应当遵循的共同道德要求.它反映了道德要求的( )。(分数:2.00)

A.全人类性

B.公共性√

C.时代性

D.阶级性

解析:解析: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进行的行为规范。任何一个社会公民无论其民族、阶级和信仰是什么.只要是在公共生活中活动,其行为必须符合公共生活秩序的要求。所以,它是同一社会中各阶级、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社会团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

24.社会公德是该社会各个社会集团、社会阶层都应当遵循的共同道德要求.它反映了道德要求的( )。(分数:2.00)

A.全人类性

B.公共性√

C.时代性

D.阶级性

解析:解析: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进行的行为规范。任何一个社会公民无论其民族、阶级和信仰是什么.只要是在公共生活中活动,其行为必须符合公共生活秩序的要求。所以,它是同一社会中各阶级、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社会团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

25.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

(分数:2.00)

A.经济基础的形成

B.社会舆论的形成

C.社会关系的形成√

D.风俗习惯的形成

解析:解析:道德是社会物质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发生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关系,而且人们自觉意识到这种关系时,才会出现道德问题。

26.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

(分数:2.00)

A.经济基础的形成

B.社会舆论的形成

C.社会关系的形成√

D.风俗习惯的形成

解析:解析:道德是社会物质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发生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关系,而且人们自觉意识到这种关系时,才会出现道德问题。

27.下列有关职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在社会分工之前。就有了职业之分

B.在社会分工之前,无职业之分√

C.有了职业才有了社会分工

D.职业与社会分工同时产生

解析:解析:职业是指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从事承担特定社会责任且具有特定义务的相对稳定的工种,通俗表示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职业是社会化劳动的产物。在社会分工之前,无职业之分。

28.下列有关职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在社会分工之前。就有了职业之分

B.在社会分工之前,无职业之分√

C.有了职业才有了社会分工

D.职业与社会分工同时产生

解析:解析:职业是指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从事承担特定社会责任且具有特定义务的相对稳定的工种,通俗表示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职业是社会化劳动的产物。在社会分工之前,无职业之分。

29.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适应各种职业特性和要求而产生的是( )。

(分数:2.00)

A.社会公德

B.社会规范

C.做人原则

D.职业道德√

解析:解析:职业道德与人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范围内应当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是一定社会范围内道德的基本要求,在不同的职业活动所表现出的特定行为规范。

30.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适应各种职业特性和要求而产生的是( )。

(分数:2.00)

A.社会公德

B.社会规范

C.做人原则

D.职业道德√

解析:解析:职业道德与人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范围内应当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是一定社会范围内道德的基本要求,在不同的职业活动所表现出的特定行为规范。

31.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其特定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职业道德与人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

B.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C.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范围内道德基本要求在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特定行为规范

D.职业道德具有全社会的普遍适用性√

解析:解析:职业道德规范是每一种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只适用于本行业,不具有全社会的普遍适用性。

32.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其特定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职业道德与人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

B.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C.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范围内道德基本要求在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特定行为规范

D.职业道德具有全社会的普遍适用性√

解析:解析:职业道德规范是每一种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只适用于本行业,不具有全社会的普遍适用性。

33.职业良心是指从业者在( )中形成的对职业责任的主观意识和评价能力。

(分数:2.00)

A.履行职业义务√

B.遵守道德要求

C.所持劳动态度

D.树立职业理想

解析:解析:职业良心是指从业者在履行职业义务中形成的对职业责任的主观意识和评价能力,是从业者依据自己必须履行的道德要求。对自身的行为动机进行自我检验、对行为活动进行自我鉴定、对活动结果信息自我评价的能力。

34.职业良心是指从业者在( )中形成的对职业责任的主观意识和评价能力。

(分数:2.00)

A.履行职业义务√

B.遵守道德要求

C.所持劳动态度

D.树立职业理想

解析:解析:职业良心是指从业者在履行职业义务中形成的对职业责任的主观意识和评价能力,是从业者依据自己必须履行的道德要求。对自身的行为动机进行自我检验、对行为活动进行自我鉴定、对活动结果信息自我评价的能力。

35.职业理想是指( )。

(分数:2.00)

A.对未来的物质消费性生活的向往

B.对未来的精神、文化方面生活的向往

C.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

D.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

解析:解析:职业理想即人们对职业生活最佳目标的追求的集中表现,是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活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是形成职业态度的基础,是从业者创造职业成就和实现职业目标的精神动力。

36.职业理想是指( )。

(分数:2.00)

A.对未来的物质消费性生活的向往

B.对未来的精神、文化方面生活的向往

C.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

D.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

解析:解析:职业理想即人们对职业生活最佳目标的追求的集中表现,是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活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是形成职业态度的基础,是从业者创造职业成就和实现职业目标的精神动力。

37.职业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活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是形成( )的基础。(分数:2.00)

A.职业义务

B.职业纪律

C.职业态度√

D.职业荣誉

解析:

38.职业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活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是形成( )的基础。(分数:2.00)

A.职业义务

B.职业纪律

C.职业态度√

D.职业荣誉

解析:

39.在职业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是一种驱动力。

(分数:2.00)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个人利益

D.经济利益√

解析:解析:在职业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济利益无疑是一种驱动力,但它不是唯一的动力因素,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人的精神状态、职业道德水平的高度,对生产经营能力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40.在职业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是一种驱动力。

(分数:2.00)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个人利益

D.经济利益√

解析:解析:在职业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济利益无疑是一种驱动力,但它不是唯一的动力因素,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人的精神状态、职业道德水平的高度,对生产经营能力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4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反映了( )的统一。

(分数:2.00)

A.阶级性和广泛性

B.民族性和社会性

C.继承性和创造性√

D.先进性和创新性

解析:解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一方面,在继承传统优秀道德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对传统职业道德进行调整,赋予它新的内涵;另一方面,根据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要求,它也提出了新的职业道德要求,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因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反映了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4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反映了( )的统一。

(分数:2.00)

A.阶级性和广泛性

B.民族性和社会性

C.继承性和创造性√

D.先进性和创新性

解析:解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一方面,在继承传统优秀道德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对传统职业道德进行调整,赋予它新的内涵;另一方面,根据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要求,它也提出了新的职业道德要求,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因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反映了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43.关于职业道德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我国的法律制度急需进一步健全.特别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本身的立法和制度化建设

B.重视职业道德的法制健全.用法律法规来约束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无疑是必须、也是有效的途径

C.文明程度高、法治完善健全的国家,其法律中体现的道德规范便越多

D.目前把越来越多的道德规范纳入到社会的法律规则体系之中的国家仍然为数不多√

解析:解析:随着国家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制愈发健全,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道德规范纳入到社会法律规则之中。故本题答案选D。

44.关于职业道德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我国的法律制度急需进一步健全.特别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本身的立法和制度化建设

B.重视职业道德的法制健全.用法律法规来约束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无疑是必须、也是有效的途径

C.文明程度高、法治完善健全的国家,其法律中体现的道德规范便越多

D.目前把越来越多的道德规范纳入到社会的法律规则体系之中的国家仍然为数不多√

解析:解析:随着国家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制愈发健全,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道德规范纳入到社会法律规则之中。故本题答案选D。

45.下列关于道德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在西方的古代文化中,“道德”指风俗、习惯,也含有原则、规范、品质及善恶评价的意思

B.道德是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力量,以善和恶等行为标准去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调整人们之间的、个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指导、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

C.道德是在特定社会中,生存、生活的个人对这种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和立场,是个人对所在社会群体所共识的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

D.中国古代的道德概念包含道德规范之意和个人品行修养之理两层含义

解析:解析: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指同一社会的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的道德之间,由于类似或相同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着某类相似或相同的特性。其不是个人的认识。故本题答案选C。

46.下列关于道德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在西方的古代文化中,“道德”指风俗、习惯,也含有原则、规范、品质及善恶评价的意思

B.道德是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力量,以善和恶等行为标准去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调整人们之间的、个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指导、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

C.道德是在特定社会中,生存、生活的个人对这种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和立场,是个人对所在社会群体所共识的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

D.中国古代的道德概念包含道德规范之意和个人品行修养之理两层含义

解析:解析: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指同一社会的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的道德之间,由于类似或相同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着某类相似或相同的特性。其不是个人的认识。故本题答案选C。

47.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人时更加看重其道德品质。这表明( )。

(分数:2.00)

A.职业道德品质高的员工更有助于企业增强持久竞争力√

B.职业道德品质高的人.其职业技能水平也越高

C.这些企业原有员工的职业道德品质不高

D.对这些企业来说.员工职业技能水平问题已经得到较好地解决

解析:解析: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人时更加看重其道德品质,职业道德品质高的员工更有助于企业增强持久竞争力,A项正确。不能以道德品质的高低来评判一个人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B项错误;CD两项没有现实的依据。

48.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人时更加看重其道德品质。这表明( )。

(分数:2.00)

A.职业道德品质高的员工更有助于企业增强持久竞争力√

B.职业道德品质高的人.其职业技能水平也越高

C.这些企业原有员工的职业道德品质不高

D.对这些企业来说.员工职业技能水平问题已经得到较好地解决

解析:解析: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人时更加看重其道德品质,职业道德品质高的员工更有助于企业增强持久竞争力,A项正确。不能以道德品质的高低来评判一个人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B项错误;CD两项没有现实的依据。

49.下列关于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

B.职业技能的发挥不需要职业道德的保障√

C.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

D.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解析:

50.下列关于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

B.职业技能的发挥不需要职业道德的保障√

C.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

D.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解析:

51.“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有德就有才

B.有才就有德

C.才是才,德是德,二者没有什么关系

D.才与德关系密切,在二者关系中,德占主导地位√

解析:解析:“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语出司马光,意思是:才学是德行的资本,德行是才学的统筹。意在强调才与德关系密切,在二者关系中,德占主导地位。故本题答案选D。

5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有德就有才

B.有才就有德

C.才是才,德是德,二者没有什么关系

D.才与德关系密切,在二者关系中,德占主导地位√

解析:解析:“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语出司马光,意思是:才学是德行的资本,德行是才学的统筹。意在强调才与德关系密切,在二者关系中,德占主导地位。故本题答案选D。

53.社会主义职业纪律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强迫手段即“饥饿纪律”,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也有经济上、行政上的制裁,但它更多地体现着( )的作用。

(分数:2.00)

A.道德调节√

B.经济处罚

C.行政处分

D.法律制裁

解析:解析:社会主义职业纪律是建立在社会舆论力量和每个从业人员深刻的职业信念之上的。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那种经济强迫手段即“饥饿纪律”。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也有经济上、行政上的制裁,但它更多地体现着道德调节的作用。

54.社会主义职业纪律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强迫手段即“饥饿纪律”,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也有经济上、行政上的制裁,但它更多地体现着( )的作用。

(分数:2.00)

A.道德调节√

B.经济处罚

C.行政处分

D.法律制裁

解析:解析:社会主义职业纪律是建立在社会舆论力量和每个从业人员深刻的职业信念之上的。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那种经济强迫手段即“饥饿纪律”。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也有经济上、行政上的制裁,但它更多地体现着道德调节的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

55.下列关于奉献社会的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2.00)

A.奉献社会意味着对自己利益的舍弃

B.今天我们讲奉献.并不是讲付出劳动不要报酬,而是讲一种精神,一种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的精神√

C.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石和最高境界√

D.奉献是社会发展对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客观必然要求√

解析:解析: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石和最高境界。今天我们讲奉献,并不是讲付出劳动不要报酬,而是讲一种精神,一种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会发展对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客观必然要求。因此,奉献社会并不意味着要舍弃自己的利益。BCD项正确,A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CD。56.下列关于奉献社会的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2.00)

A.奉献社会意味着对自己利益的舍弃

B.今天我们讲奉献.并不是讲付出劳动不要报酬,而是讲一种精神,一种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的精神√

C.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石和最高境界√

D.奉献是社会发展对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客观必然要求√

解析:解析: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石和最高境界。今天我们讲奉献,并不是讲付出劳动不要报酬,而是讲一种精神,一种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会发展对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客观必然要求。因此,奉献社会并不意味着要舍弃自己的利益。BCD项正确,A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CD。

57.服务群众应该做到( )。

(分数:2.00)

A.优质服务√

B.热情周到√

C.遵守职业道德√

D.向先进典型学习√

解析:

58.服务群众应该做到( )。

(分数:2.00)

A.优质服务√

B.热情周到√

C.遵守职业道德√

D.向先进典型学习√

解析:

59.符合团结友善道德规范要求的有( )。

(分数:2.00)

A.精诚合作、同舟共济√

B.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C.互相猜疑、纠缠恩怨

D.顾全大局、虚怀若谷√

解析:解析:互相猜疑、纠缠恩怨不是团结友善道德规范的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