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炜小说中体现的东西方文化碰撞

张炜小说中体现的东西方文化碰撞

张炜小说中体现的东西方文化碰撞
张炜小说中体现的东西方文化碰撞

张炜小说中体现的东西方文化碰撞

—解读张炜的《外省书》

张炜创作中的托尔斯泰“痕迹”

摘要: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张炜和19世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关联。比较研究发现,托尔斯泰的创作思想特征,即贵族意识、忏悔意识、平民化思想、宗法制生活、道德理想主义和自然神论等主题意向在张炜的创作中均有所体现,或者说,在张炜的创作中含有托尔斯泰创作“痕迹”。本文旨在借用托尔斯泰创作的思想特征来诠释张炜及其创作思想,同时阐明,在中西方文化影响方面,中俄作家在其创作中体现出了相近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追求。

张炜和托尔斯泰虽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二人相近的创作态度(艺术要为人生为社会),相近的创作背景(社会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所遭遇的相近的社会问题(社会转型时期所带来的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以及同样面临西方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巨大冲击,再加上张炜对托尔斯泰的推崇[1],所有以上这些因素,都使得张炜在他的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具有了托尔斯泰创作的“痕迹”。有人称张炜为“山东的小托尔斯泰”。而通过对张炜创作中“托尔斯泰成分”进行剖析,或借用托尔斯泰创作的思想特征来剖析张炜,可以使张炜的创作研究得以深入和拓展。本论文试图从贵族意识、忏悔意识、平民化思想、宗法制生活、道德理想主义和自然神论等主题倾向入手,对张炜与托尔斯泰的创作加以比较研究。

一、贵族意识

在欧洲传统社会,贵族制度是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制度存在着。有了贵族制度,就产生了贵族文化,也进一步培养了贵族意识。贵族意识包括世袭性、血缘性、高贵感和骑士精神,骑士精神又包括强调责任和义务、重视荣誉和承诺、尊重妇女等。由于在传统社会中,贵族不但在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而且在精神上也处于统治地位。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当贵族的地位面临衰弱时,对于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无奈,使得他们只好转向精神领域,并企图以此来“巩固”昔日的权威。作为俄罗斯大贵族的托尔斯泰,当然具有强烈的贵族意识。这种强烈的贵族意识在托尔斯泰的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因为托尔斯泰的全部创作动机就在于探索当时贵族阶级的前途和命运从19世纪60年代《战争与和平》中的主人公彼埃尔、安德列,到70年代《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再到《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这些主人公全都是贵族。他们既具有优越感和高贵感,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贵族阶级在主观上为自己找寻出路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为国家为民族为大众找寻出路,因而,贵族阶级的忧患意识便具有一种悲壮性质。特别是一些接受了进步思想的优秀贵族知识分子,能够突破自身的阶级局限,成为大众的启蒙教育者和拯救者,并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尽管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发展中,没有形成过贵族制度,但这并不等于说在传统社会没有形成贵族意识。与西方的贵族相比,在中国传统社会扮演着“贵族”角色的是官僚士大夫阶层和乡绅地主阶层,这些“贵族”们无论从政治上还是

从精神上都处于社会的统治地位。

张炜作品中的主人公绝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而是出身于社会地位非常显赫的大家族。这些主人公只是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动荡,他们才落难于平民之间。这一点在《古船》和《家族》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古船》中,隋家兄妹隋抱

朴、隋见素、隋含章,在《家族》中,曲予、宁珂、宁伽等,作者不惜笔墨地描写主人公出身门第之高贵,府第设施之豪华,主仆等级之分明,其家庭不但在经济上富甲一方,而且其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精神方面,也为时人称道。这一点主人公特别感到自豪,因为这一切都源于这个家族有着高贵的“血缘”。具有这种“血缘”的人先天便具有善良、智能、仗义、有才干和富有正义感等理性内容。这种“血缘”的源泉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古莱子国。在《赢州思絮录》中,作者甚至暗示在这之前或之后他所塑造的主人公,大都是徐芾的后代。更重要的是他们这个家族不是一代代世袭其物质,而是世袭其精神,这一点在《家族》中表现的尤为详尽。这个家族既出了民族工业家、开明绅士,也出了救死扶伤的贤医,还有从不计个人安危得失,整日骑着红马到处游走的“大侠”(这似乎有点像西方的骑士,而骑士精神构成了西方贵族的精神理念。既然张炜笔下的主人公充满了贵族意识,那么也就“必然”有骑士精神)。而书中的主人公往往是这种“血缘”遗传的继承者,从而形成了主人公正直、善良、睿智、侠义等优良品行。“姑娘,谁也弄不清我的焦渴和急躁是为了什么。可能是血缘把我弄成了这样,我继承的是一个奇特家族的血缘。”[2](373)

从以上可以看出,张炜笔下的主人公大都具有贵族意识。但是,由于托尔斯泰笔下的主人公还处在统治地位,因而他们对大众的启蒙多从科技教育方面入手,其最终目的是维护自己的贵族地位;而张炜的“贵族们”,由于已经落难,因此,他们的启蒙更加偏重于唤起人民大众的政治觉醒,并且因其行为是反特权反等级的,其最终结果则是反贵族的。这种以平民为本的思想正是士大夫出身的中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

二、忏悔意识

基督教是欧洲人主要的宗教信仰,而忏悔行为则是基督教区别于其它教派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基督教虽脱胎于犹太教,但他不再把对上帝的信仰诉诸武力,而是人的理性。它通过教徒们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检视自己的过失,在向上帝表白心迹并取得上帝信任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理性更加健全。因此,作为基督徒的托尔斯泰,当然便具有一种“忏悔意识”。

在近代的欧洲,贵族们在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冲击下,日益步入危机和恐怖的困境。这危机感和恐惧感,加重了贵族们对自我道德品的反思和检讨,特别是基督教的“原罪”意识,更重了他们的自责。这反映在托尔斯泰身上也是此,在他看来,与终身勤于耕作的农民相比,贵阶级世世代代脱离劳动,靠剥削他人来过一种生生活,这些便是形成他们道德危机的主要原因为长期的不劳而获,势必造成精神空虚和道沦丧,这是传统宗法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观念。他们看来,淳朴的道德品质总是和爱土地、爱劳分不开的,所有这些都引起贵族阶级对自己的世家族有一种负罪感,并因负罪而至赎罪,因而尔斯泰笔下的贵族都具有忏悔性格,并且越到的后期作品,主人公的忏悔意识就愈强烈。

中国人主要信奉的不是基督教而是儒家文化,但儒家也讲究反省,讲究“吾日三省吾身”,特别是在张炜身上,这种反思达到了忏悔的地步。张炜笔下的主人公所出身的大家族大多是突遭灾祸而衰落,他们对于这样一种突然变故而感到难于理解,因而他们不得不回过头来从自己的家族史中找寻这一原因,那就是自己的祖先积怨太多、积罪太深至于此。其原因也同托尔斯泰认为的一样,认为自己家族世代脱离劳动,靠剥削他人来积累财富,不劳而获。并由此得出了家族之所以衰亡是获罪遭罚的结果。死去的已经死去了,那么活着的人就要承担起赎罪的责任。因此,张炜笔下的人物除具有贵族意识外,还具有忏侮意识。

《古船》中的隋抱朴,是具有忏悔意识的第一人。他亲眼目睹了隋家的兴衰,父亲临终之前告诉他,“我们的财富是大家的!”“我们现在开始还债。”特别是目睹母亲的惨烈之死,更让他认为,我是“老隋家有罪的第一人”。他的第一个妻子的死,以及他与小葵的私通,这一切更加重了他的罪孽感。以至于隋抱朴最终没娶李家寡妇,也没娶一直恋着他的大喜,而是终日坐在磨房里,自虐式地枯坐、沉思,几乎成为一个木头人,并日夜温习《共产党宣言》。应该说这个细节是真实的,在那个年代这是唯一的修身方式,是儒家反省方式的现代版。隋抱朴不但拒绝与赵家争夺原本属于他家的粉丝厂,而且还帮助其办好厂子,并且当粉丝厂“倒缸”时,他竟不顾个人安危地去“扶缸”,所有这一切不可思议的行为,似都可以用忏悔赎罪来解释。还有其妹妹隋含章,多年来侍奉赵四柄这个靠政治运动起家的实权人物,并长期遭其蹂躏。而隋含章却难以自拔,即使连李家的爱情也打动不了她,这里不只是有女性软弱的原因,而毋宁说是一种赎罪心理在起作用。再如《家族》中的曲予,当他的母亲欲打死女仆闵葵,以阻止这场主仆之恋时,曲予由此便认识到了大家族的罪恶,并果断地与之决裂。曲予赴国外学医,学成归来后创办了私人医院,以疗救人民大众的疾苦。对于曲予的这些举措仍可以看作是赎罪之举,因为自古行医便是积善的最佳方式。当曲予认识到“革命”是为穷人打天下时,便自觉地支持革命行动,并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在张炜笔下,这些带有忏悔性格的人物形象,有着较深的性格内涵和文化内涵,增强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并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这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也是一个独特的贡献。同时,他也预示着,人只有不断地反省自己得失,才能使自己的精神得到丰富和升华,使自己变得更富有理性。因此,与之相反的是,作者特别担心人们惯于“遗忘”,“我多么憎恨‘遗忘’。我认为这是人类最可怕的劣性,最可耻的瘢痂。没有了记忆也就丧失了理性。一切丑恶与污秽都是在模糊的记忆之烟的遮蔽下肆意侵犯的。人类正在用遗忘扼杀自己的全部希望。”[3](193)“一个人如果缺少理性,就不会有好的判断,也就不知道什么是稍微调整和改善了的野蛮。人性中多少都有野蛮的成分,血液中有野蛮的因子,所以也要警惕自身:这种警惕一方面是约束自己,另一方面绝不会迎合野蛮的行径,不要姑息也不要失去批判力。”[4](27)这些“野蛮因子”也许就如西方人的“原罪”观念,因而张炜也像托尔斯泰一样,赋予他的主人公以“忏悔意识”。

当然,由于张炜笔下的主人公缺乏基督教的文化背景,人物的忏悔意识远不及托尔斯泰笔下人物忏悔的彻底和激烈,其情与理、爱与恨、灵与肉的冲突更为强烈,人物性格更为鲜明和突出,并随着张炜的创作发展,理和灵达到了压倒一切的绝对地位,人物性格也逐渐变得单一化,创作理念也呈现出哲理化和道德化趋向。三、平民化思想

“平民化”是和”贵族化”相对而言的。在欧洲传统社会,贵族文化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于是整个社会都趋于“贵族化”。但到了现代社会,为了适应平等竞争的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发展的需要,整个社会便掀起了一场平民化的运动。相对于贵族追求世袭性、血缘性、高贵性和等级性而言,民则追求平等化、平均化和大众化。作为贵族的托尔斯泰为贵族阶级所找寻的出路便是贵族的平民化,以取消贵族阶级的存在方式。因此,托尔斯泰笔下的主人公除在意识上进行忏悔外,表现在行为上则是主动放弃自己的贵族立场,即作为贵族所具有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把自己的贵族身份转变成平民身份,从而用“平民化”来解决贵族们的最终出路。但由于托尔斯泰对于促使社会转型的真正原因并不了解,因而其贵族的平民化不是把贵族变成企业家、银行家、商人等,像近代的英国贵族一样,去参与市场

的竞争,而是把贵族变成农民,以恢复和巩固宗法制农民生活。在托尔斯泰看来,农村天然便具有一种淳朴的道德风尚,因此,贵族转变为农民,向农民学习,这不但解决了贵族的出路,而且也解决了他们的精神困境。托尔斯泰明显地带有民粹主义思想倾向。

张炜笔下的主人公们也走着平民化的路子,不过他们不是象聂赫留朵夫一样是出于自愿,而是被迫的。时世的变迁、社会的动荡、家族的衰落,把他们抛向平民。但这又似乎“因祸得福”,知识分子在与农民的接触中,却找到了他们的精神归宿,因为农民曾经是他们的忏悔对象。《柏慧》中的主人公“我”曾说道:“我越来越明白,我这个生命是多么贴近他们,他们差不多就是平原呵……想到这儿,让我好感动。我开始知道我正在自觉地靠近谁,寻找谁了。我与贫困的人从来都是一类,这在我心中是无可争执的”[3](132)。张炜笔下的主人公似乎很早就具有平民意识,他们总是和“平民”接近。《古船》中的隋抱朴娶的是一个丫环,而《家族》中的曲予娶的也是女仆(闵葵)。曲予作为一名医生,积极地疗救他人、特别是穷人肉体上的疾苦,而宁珂则通过参加革命活动来拯救劳苦大众于水火之中,可以说《家族》中的三代人都站在下层劳动人民一方。并且,他们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在“善”与“恶”的激烈冲突中,立场坚定,毫不妥协,即使牺牲了个人生命,也在所不惜。

在《柏慧》和《葡萄园畅谈录》中,他们甚至和农民一起同吃同住,并组织农民抵制邪恶势力,发展生产。昔日的“老爷”“少爷”变成了普通的农民,并且作者认为主人公们与农民为伍还有“血缘”上的关系。“我从此更加明白,不同的家族无论以何种方式,因何种机缘走到一起,最终仍将分裂。善和恶是两种血缘血缘问题从来都是人种学中至为重要的识别,也是最后的识别。”[3]

当然,张炜和托尔斯泰虽都是通过把主人公的农民化来最终实现“平民化”,但在这一点上张炜远没有托尔斯泰显得“真诚”。托尔斯泰是真要把贵族变成农民,而张炜笔下的主人公们虽长期地生活在农民之间,貌似成了农民,实则他们仍然扮演着“先知先觉”的启蒙者乃至领导者的角色。实际上他们仍然是“老爷”,只不过他们不再是政治上、经济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四、宗法制田园生活

托尔斯泰之所以要把贵族变成平民,是因为托尔斯泰的社会理想是要建立宗法制农民社会,这种社会既不同于东方的专制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农民受尽官僚和地主的压迫和剥削;也不同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金钱至上,人剥削人。而在托尔斯泰的宗法制社会里则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幸福安乐、近似“天堂”的理想社会,并且这种社会正是俄罗斯的未来。

张炜在他的创作中表现出对宗法制生活的强烈向往。在他看来,民风淳朴的宗法制生活方式,正是现代人道德的源泉。张炜笔下的主人公大都经历比较特殊,既出身于封建大家族,又因“时运不济”流落于民间,并由农民抚养长大。因此,他们和农民“天然”有一种深厚的情感,再加上对以往封建家族生活的美好回忆,所有这些总能唤起主人公们对宗法制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作者在作品中所描写的封建大家族,总是些不但在物质上很富足,而且在精神上也很富有的名门望族。这些家族的主人们大都有学识、有教养,知书达理、温柔敦厚;仆人则忠厚朴实、勤劳本分,并且主仆之间相处和谐、其乐融融,作者这种对于大家族的留恋和赞美之情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流露于笔端。

尽管张炜在作品中一再阐明大家族的罪恶,但那绝不是从哲学或社会学的角度,而是从道德角度。

实际上在张炜看来,封建大家族在历史上的存在并非不合理,只是由于它世代脱离人民、脱离劳动、脱离大自然,从而变得道德沦丧而遭惩罚,更何况这些大家族的主人都是些品德高尚且有远见卓识的开明绅士,他们在时势转变的时候能够认清局势,促进社会发展,有些甚至为人民的利益不惜献出生命。

像托尔斯泰一样,对宗法制生活的肯定必然导致对都市生活的否定。在张炜笔下,都市生活总是和腐朽、堕落相联系。《古船》中的隋见素开家乡洼狸镇到城市去经商,不但商事功败垂而且还染了一身脏病,差点丢掉性命。《家族》的宁周义,也即主人公宁伽的外爷爷,本是个开士绅,但由于长期生活在省城,长时间地脱离民、脱离土地,而丧失了高贵的品质,最终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柏慧》、《葡萄园畅想录》中的人公,更是远离都市,走向偏僻的农村。特别是一部作品的主人公,还专门买了一块葡萄园,收一些穷困农民,在一起劳动。他们之间没有尊不分贵贱,共同劳作,享受着超功利的真诚与乐,他们所组成的一个非血缘的大家族,简直就宗法制生活的现代版。尤其在《九月寓言》中,者则更加表达出他对近似原始状态的农村生活依恋和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谴责。即使在张炜最出版的《外省书》中,也仍然表现出对作为现代商代表的美国的不满和对农村田园风光的眷恋张炜毕竟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他虽然向往法制社会,但他也不能不看到农民有缺乏理性一面。因此,在追求宗法制社会的实现上,张炜托尔斯泰更多了些困惑。

五、道德理想主义

既然欧洲近代社会,贵族们大都把自己家的衰落归于一种莫名的罪恶,那么解决现实问的办法只好借助于道德。在托尔斯泰看来,俄未来的社会是一种宗法制农民社会,在这样的会里既没有东方式的专制政府,也没有西方式议会、法律和警察,那么人们将如何维持他们的会关系呢?那只有靠道德,凭借道德的力量来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俄国的传统社会,道的制订和和维持主要靠官方教会,但到了近代会,托尔斯泰己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道德观念经趋于崩溃,官方教会己沦为专制政府的帮凶,此,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规范,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托尔斯泰便着建立“新道德”,他以《圣经》中的几篇“福音书”要内容,又借鉴了世界上包括老子、孔子、释迦尼等学说,形成了他的新的道德准则———“托尔泰主义”。该“学说”的主要内容便是要求人们道德上自我完善,勿以暴力抗恶,要宽恕,要爱如己。在托尔斯泰看来,在没有政府、没有法律宗法制社会,如果人人按照他的道德理想主义事,大家就会过上太平、幸福、安乐,类似于人间堂的生活。并且更为重要的是,由此俄国完全以避免走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而走自己独特的道路。

张炜也和托尔斯泰一样,对于道德的作用怀有巨大的热情。在这一点上他也很推崇托尔斯泰,认为“他一辈子都在鉴定自己,完善自己的道德,并以此心匡正世事,成了不朽的哲学”。[4](55)因此,张炜也认为传统的官僚社会容易导致专制和残暴,而现代的法律社会则导致人的虚伪和奸诈。张炜相信人有向善向爱的本能。他认为人类“最为重要的就是保护和培植自己的爱力。让它随着岁月的增加,像积蓄山水一样,让它在付出的慷慨中变得生气蓬勃。关键是要滋润自己的心灵,让其变得越来越适合于成为爱心的居所。一旦人的心灵之巢被爱心盈满的一刻,他就会变得更有力,更从容,更自信和更坦然,他就真正走向了自己的生活”

[4](138)。只有人时常自我反省,自我抑制,才会变得富有理性。因此,人要变得克制、忍让,要宽恕他人,特别反对以暴制暴式的复仇。以暴制暴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在暴力中人会丧失理性,使人性堕落。关于这一点作者是有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的。在《古船》中,所反映的正是残酷的你死我活的政治运动,才使得本来

就没有多少理性的人,象赵四柄、赵多多等人,人性沦丧。在《家族》中,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

张炜认为“‘暴力’也是一种‘恶’,而使用了‘恶’最终还是不能消除‘恶’的。‘暴力’是强暴之力,它不能等同于善对恶的反击和惩罚”。[4](39)暴力不但变善为恶,还能变爱为恨,这一点在《外省书》中主人公史珂和肖紫薇由相爱到相恨的变化中得到体现。由此看来,张炜对暴力的理解是相当深刻的。他对人的内在理性的培养特别关注,说到底,对社会的改造最终必然要落实到对人的改造上,只有每个个体的素质提高了,才会促进社会的真正进步。尽管我国没有宗教为社会提供道德资源,但张炜让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更不要忘记自己的家族史。“人要战胜遗忘,首先要从对自己的家族的认识做起。一个人连自己亲人的得失经历都不能烂熟于心,还怎么值得信任。要充分地理解他们,他们身边的故事,它们发生的根源,结局的意义,都要从头问起———为什么?为什么?”[3](193)这里张炜把家族史、民族史作为现代人的精神资源和道德资源。因此,张炜的主人公总是在历史和现实的反复交替中,强化着主人公的思索和理性判断,并由此培养起人的知性。“一个人如果缺少知性,就不会有很好的判断,也就知道什么是稍稍调整和改装了的野蛮。人性中少都有野蛮的成分,血缘中有野蛮的因子,所以警惕自身”

[4](27)。这一点张炜和托尔斯泰在人善、恶二性论方面相一致,并都认为通过不断反和忏悔,能够扬善抑恶。

但张炜和托尔斯泰的道德理想稍微不同处对待“宽恕”这个问题上。托尔斯泰从宗教出他要宽恕所有的人,甚至包括自己的敌人,因此尔斯泰的宽恕是非常彻底的;而张炜除了认为的本性有善恶之外,还认为人与人之间还存在“血缘”的差别,似乎人类还存在着善“血缘”和“血缘”。对于前者可以宽恕,对于后者绝不宽六、自然神论

“自然神论”是18世纪欧洲启蒙知识分子借助自然来反教会反专制反贵族特权的一种思想资源。这种思想明确地表达了人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大自然创造的,因此人应该是自由的,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这也即“天赋人权”观念的依据。托尔斯泰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特别是卢梭的影响,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他一方面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得服从大自然本身的运行规律,这种“规律”将趋向至善,因此人的行为符合自然和符合善是应该是统一的。

同时,托尔斯泰也和卢梭一样,不但把自然作为批判封建专制和封建教会的武器,而且也把它作为批判现代工业文明的武器。同时还应看到,托尔斯泰把人在自然面前的作用既看成积极的又看成消极的。从积极的一面看,自然“目的”的实现要通过人来实现,并且要靠人的主动配合;从消极的一面看,人毕竟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的一部分,人还必须服从自然至善这一“规律”的“约束”。由此可以看出托尔斯泰自然观的复杂性,并因此形成其人道主义的复杂性。作为一个当代知识分子的张炜也接受了法国的启蒙思想,特别是其中的“自然神论”思想。张炜对大自然也是非常推崇的,他把“自然”当“故乡大自然是好人善良的人所依赖的温柔和勇敢的人是有‘故乡’的人。大自然是所有人的‘故乡’,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有‘故乡感’……只有热爱大自然的人才会享受自然的‘清福’。‘清福’就是清净、清洁之福。……人与自然互爱的结果,也是应来清福的岁月。”[4](304)对自然的崇尚,同时也形成了他和托尔斯泰类似的自然观:既把自然当成批判专制现象的武器,也把他当成批判现代工业文明的武器。从张炜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专制现象是疾恶如仇的。专制残暴无比,靠某种强暴力量压抑和摧残人的个性。这在张炜早期的中篇小说如《秋天的愤怒》和《秋天的思索》中表现得特别

明显。以后的作品象《古船》、《家族》、《柏慧》以及《赢洲思絮录》中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塑造了一个专制者形象,像赵四柄、“瓷眼”、“柏老”(柏慧之父),还有远古的秦始皇,所有这些专制者们都惨无人道、生性贪婪。而在《外省书》中出现的新型专制者则是工业化、商业化的代表人物史东宾,他之所以能够发挥他的专制和淫威,已不再是借助手中的政治权利,而是完全依靠手中的金钱。当然,在上述作品中作者还塑造了一系列反抗专制强暴的知识分子形象,像隋家兄妹、宁珂、“我”(《柏慧》)、徐芾、史珂等,他们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与各种专制现象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的力量源泉一方面来自对下层人民的爱,一方面来自对大自然的爱;他们到处流浪,难以得到片刻的宁静。

应该说正是由于张炜也像托尔斯泰一样对自然的崇拜,才使得他对于封建专制和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得心应手。但张炜与托尔斯泰相比他没有看到自然有消极的一面。“自然崇拜”作为思想启蒙武器却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斩杀了专制者和特权者,但也同时斩杀了人的主体性,把人和自然等同起来,使之服从于“自然法则”。对于这一点托尔斯泰是有警觉的,他在《哥萨克》中就已经表明了他并不完全赞成卢梭的自然观,而张炜却还陶醉于“自然神论”这一古老的“启蒙武器”而难自拔,因此他所塑造的人物也难免走向简单化和抽象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艺术性。

总之,通过上述论述,托尔斯泰创作的六个想特征,在张炜的创作中都得到了体现,由此可看出,托尔斯泰对张炜创作的影响是存在的,这影响之巨大甚至影响到作家的人格选择,张炜经这样表达过对托尔斯泰的钦佩:“托尔斯泰的品伟大,这不用说了。可是他这个人更伟大。是善的化身,仁的化身,道德的化身,良知的代我们有时不知道怎样尊敬他才好。在写作的间中,你读谁的作品都可以,调节一下精神:不过好还是读关于托尔斯泰的书。作为一个精神生的人,他更有正气。他的气会培养人,滋润人,人长得健康。”[4](252)当然,本文的目的并不是仅论证这种影响的存在,只不过想借用托尔斯创作的思想特征来归纳和概括张炜创作的思想特征,用托尔斯泰来诠释张炜。虽然,由于民族化、时代风俗、宗教信仰、个人阅历的不同,张炜创作也呈现出与托尔斯泰的许多不同之处,但仍不影响他们总体创作的相同或相近,更不影我们通过托尔斯泰对张炜的创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同时还应看到,张炜和托尔斯泰创作思的相近性也说明了20世纪的中国和19世纪的中国在西方强大文化的冲击下,中俄作家在其创作中体现出了相近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追求,这是耐人寻味的。

[参考文献]

[1]张炜.期待回答的声音[M].济南:明天出版社,1995.

[2]张炜.我的家园[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2.

[3]张炜·柏慧[J].收获, 1995,(1).

[4]张炜.葡萄园畅谈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2.

98殷都学刊2004年

〔摘要]《外省书》问世以来,批评界对其裹贬不一,正确阐释这部长篇小说,关涉到对张炜的整体评价,关涉到我们如何理解他的新作《能不忆蜀葵》。文章认为,《外省书》是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从东西方文化冲突的角度,对婚姻家庭观念、民族语言的变迁、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当代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思考,《能

不忆蜀葵》正是这一思路的延续和深化。

〔关键词〕全球化;本土;张炜

世纪之交,市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传播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进一步加剧了文化的本土化和文化的全球化之间的内在紧张和冲突,使新的殖民与反殖民的情绪有所增长。如何对待东西方文化的老问题,又一次成为中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张炜的长篇小说《外省书》,以文学的而非学术的形式,对这一敏感的问题做出了有力的回应,客观而生动地展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给中国人的道德观念、语言结构、生活方式以及审美情趣所带来的震荡、裂变和紊乱,给我们思考东西文明的冲突问题,提供了某些有益的启示。

一、对爱情婚姻观念变革的担忧

《外省书》刚一问世,有些喜欢张炜的朋友感到很沮丧,因为该书中没有了那种时常给他们以精神鼓舞的东西,即《柏慧》、《家族》、《怀念与追忆》等作品中那种强烈的道德理想主义情怀和自然崇拜倾向。他们自然会想:张炜怎么了?他也要追赶“性”写作的时髦吗?青年批评家张光芒,甚至把该书作为张炜堕人道德实用主义泥潭的重要文本加以阐释。Cl}其实不然,张炜还是张炜,他严肃的写作态度丝毫没有改变,他的《外省书》是想通过对性的剖析,揭示东.西文化冲突给中国的婚姻家庭观念所带来的危机。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所有的疑惑便会迎刃而解。《外省书》从国民对待“性”的态度切人,对盲目西化的负面影

响进行了颇为生动的描述。小说的主人公史坷,仍然是一个严肃的思考者形象。他带着“怀旧”的“中药”,到美国探访其患了思乡症的兄长史铭,他特别难于适应美国生活中“被金钱和性压得吱哇乱叫”的一面,而史铭和李志保们偏偏急着给他介绍性伙伴,自愿充任性的启蒙者。他们在向东方同胞进行西方文化的普及和教育时,“十有八九是从性开始,还要从性结束,性在这儿常被作为一味药来使用”。在他们看来,大陆同胞多多少少都需要这味西药,服下之后就会药到病除。联想到这味西药给东方同胞带来的精神磨难,史坷愤怒地指责:“其实这味药压根就开错了。”这味西药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呢?在张炜看来,那张扑面袭来的“性”的大网给史坷的煎熬,史坷和元结良柏拉图式爱情理想的幻灭,年已黄昏的吴妈们毫无廉耻地对性解放大潮的追随,中年女性马莎们的家庭解体和精神危机,“拂拂”同时代的少女们放弃个体的尊严利用美色渔利的时髦,男少年史小洁一次一换地带回家里过夜的女友……这一切都是盲目西化的产物。概括而言,盲目西化给中国传统的爱情婚姻家庭观念带来了深刻的危机。

胡春旖和师辉母女,是作者较为肯定的两个女性形象。基督教的家庭背景和血液里的儒学因子,使她们更多地保留了中国传统妇女的美德:优雅、庄重、含蓄,具有倔强自尊独立坚守的品格,同时也具备了其他“时髦”女性所不具有的吸引力。革命的情种师麟,极端蔑视婚姻和家庭,认为这种必要的礼节制度限制了其情感的自由,他对女人无往而不胜,无坚而不摧,在胡春旖面前却碰了钉子,终于就范于婚姻和家庭的“束缚”(虽然后来又逃离了这种“束缚”),并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欢乐。暴发户史东宾,逐渐厌倦了和“与网络时代相匹配”的时髦女性马莎的婚姻,对师辉的古朴典雅纯洁五体投地,甘愿一贫如洗,以得到师辉“第一流的爱情”,建立一个幸福完美的家庭。

师辉母女对自我情感的节制,使他们对异性的进攻保持了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姿态,守住了自我的高贵和尊严。但是,她们并未因此而得到应有的幸福。封建礼教和基督教的熏染对于胡春旖人格塑造,根本无力与时代的潮流相抗衡,胡春旖远离了自己喜欢但却被整个时代厌弃的青年牧师,嫁给了那个注定要背叛自

己的时代宠儿(军人师麟),其深层原因正在于此。她的女儿师辉,在副校长、海外公司代理、教委主任、史东宾等众多男性和女同性恋者“板寸头”的围猎下,失去了对爱情婚姻家庭的信心,认为“现在绝对不是一个适合结婚的年代”,因为所有人的求爱方式,包括行为和语言,都有着惊人的雷同,“好像都是同一师傅的传人”,这位“师傅”是谁呢?这是不言自明的,正是那味来自美国的“西药”。海外公司代理和教委主任,不约而同地指责师辉破坏了“游戏规则”和“基本常识”,这种规则和常识,显然是指那种为普通人所认同了的依靠金钱资本获取和占有女性的时尚。是的,师辉曾经爱过,她爱上了那个学着外国球星蓄了长发的“长发二号”,但这个人却“被无形的打手掠走了”,“他难于抵抗那掺在风的另一种力量”,这无形的大手、风中的力量来自何方?无疑正是那被金钱和性压得吱哇乱叫的美国。

张炜因此抱怨:“真正的美国是多种多样的,你为什么非要一口气送我一个纵欲的美国。”我们不难发现,他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那批文化保守主义者,在精神上的相似之处。一方面,他试图诉求于宗教精神和道德意志,以节制肉欲的膨胀;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这种诉求的危险性和有效性:张炜毕竟是在鲁迅精神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作家,他知道先行者们在五四时期所提出的问题,在当代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外省书》中,他通过史坷兄弟充满磨难的一生告诉我们:在国人没有真正获得个性的觉醒之前,过分地强调宗教、道德和信仰,难免会使信仰变质为疯狂而粗暴的现代迷信,难免会扼杀人的创造性。胡春旖的命运,也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她不缺乏宗教感和道德感,但由于缺少思想的自由和个性的自觉,于跳出嫁给“这一类”的怪圈。可以说,如何对待当前理欲冲突的复杂问题,是造成本书(或者说是作者)焦虑感的深层原因。这种焦虑直接导致史坷这个旁观者形象的产生,“对于女人如同对于这个世界,我只有张望”,面对妓女的挑逗,他只能“照例留下一番苍白无力的道德说辞,让对方苦笑”,失去了评判现实的能力。史坷这一形象,或者说张炜本人,在当代具有古典情怀的知识分子中,应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

当我们通过《柏慧》中的家族观念这一路径走近张炜的时候,不能不被张炜对人生、社会、自然的观察、分析、理解的独到和深刻所折服,更会被作者的理想主义精神所感动。但同时,勿庸讳言,张炜在对人性的塑造、理想的追求以及个人和人类的救赎之道的追寻上,都有一定的值得讨论的地方。

人性一直是张炜关心的课题,因而塑造完美的人性也就自然成了张炜作品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柏慧》里,张炜把善作为完美人生的最高乃至惟一标准,就显出了局限和偏颇。

(1)张炜将农业社会的道德规范作为衡量善恶的标准,出现了向后看的态势。在《柏慧》中,张炜将忠诚作为善的重要因素,而具备这一品格的,是鼓额、老爷爷、淑嫂这些人。无论地位和心态,他们都是仆人的角色,即是无自立和独立意识的愚忠。这是人性中的自然状态,是背依乡村文明的落后和美好混杂参半的品质。更有甚者,张炜甚至将狗作为忠诚的典型,美好人性的化身加以礼赞。“从品质而言,我们许多许多人都不如一条狗。它那么憨厚、忠诚,当然也很勇敢。”“它的热辣辣的希望和忠诚啊,应该让所有人都羞愧得无地自容……”道德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的内化形式,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道德内涵和理想,永恒不变的道德是不存在的。合理的人性不应背离时代,而应面对时代的挑战调整重建道德伦理,如商品经济背景下的敬业、讲信用等。以过往时代的落后的

美好来对抗或慰藉现实,是一种消极和保守的姿态。

(2)《柏慧》表现了对世俗超越的同时,也流露了对世俗的拒斥和厌弃。善的家族中的代表和理想人物,大都对世俗生活不屑一顾,过着清教徒一样的禁欲生活,以个人欲望的压抑来换取灵魂的升华,以肉体的痛苦来使精神超度。他们往往安贫乐道:“我与贫穷的人从来都是一类,这在我心中是无可争议的……”人性中有追求永恒、圣洁的意向,同时也有享受世俗生活的权力和愿望,诸如吃、穿、住、行、性、金钱等的追求,都是自然人性的一个层面,无可厚非。完美的人性是感性和理性、社会性和动物性的有机结合,压抑任何一方而换取另一方的膨胀,都是不健全的。关于理想和自我救赎的路径的构建,《柏慧》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崇尚自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以得到心灵的安宁,这显然是张炜在《柏慧》中自我拯救的重要路径。作者大篇幅描写了登州海角的大地、山、海、各种动植物以及它们在四季中不同的形态和表现。而且作者将之赋予了人性,表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谐。这是一种人化、诗化了的自然,是作者内在情感、理想的对应和外化。由此引出了大自然的对立面:都市的喧嚣浮躁,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无止境的开发、索取以及相应的污染。作者感到焦灼忧虑,进而将这种境况和人性之恶联系起来,并表示了深深的愤怒和诅咒。张炜所关注的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世界性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同时也陷入了卢梭式的尴尬。无形中对推动历史进步的科学技术抱怨、排斥心理,历史已验证是消极无助的。(2)爱是张炜在《柏慧》中自我超度及救助人类的另一条途径:“爱是一种记住,是一次走出世俗。爱是诗意的,它牵引了生命之车。爱只要不熄灭,青春也就不熄灭。”“只要你是可爱的,你就得被爱。被爱是无法理喻的,像爱一样。爱这个字眼尽管在这个时代里变得有些丑陋,但我仍愿意使用这个概念。它暂时还找不出别的来取代。爱就是爱,是永恒的渴望之中最柔软最有力的元素,是人类向上飞升的动力。”在张炜的笔下,爱成了超越世俗和凡庸,走向理想之境的力量,也是拯救人类的重要方剂。只是在人欲横流的严峻时代,这种一厢情愿式的爱的呼唤,就显得软弱无力,很难变为推动历史进步的社会动力。(3)自我救赎的另一条道路是独白和倾诉。张炜认为,当前“是一个走入内心的时代”,而“我”就在这个背景下,“回避了那些‘对话者’,回避了我极为熟悉又极为生疏的一切,走入了自己的内心”,从而开始“静思”、“自语”和“倾诉”,并认为“人的独语和默想、静思都同样重要”。在面对残酷而又无奈的现实时,“我”只有收归内心,一切都交付给倾诉了:“我也许后半生剩下的一个重要事情就是一份倾诉了。没有倾诉,就没有我的明天。我在把自己交给倾诉……”“我知道这一来倾诉的时候到了,人活着就是为了倾诉在这场倾诉之后,人的一生也就圆满了”。这部作品写的就是“我”对昔日恋人柏慧的倾诉,而这部作品又是作者张炜倾诉的结果。“我”当然也是作者从都市退回乡下,退回无路可退的登州海角之后,又从现实中退归了内心。倾诉也好,独语也好,完全成了心理行为,个人行为和出世行为,成了个人善其身的手段和逃避苦难的宗教。由此我们又看出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先天不足,不能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的知识分子那样,领一代风骚,将自己的思想外化为时代、社会和群众行为,成为推动历史进程的巨大动力;而只是退归内心,以自我完善来对抗外在世界,求得平衡和满足。这不能不再一次引起我们的警醒。

二、对民族语言危机的焦虑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是有声的思想,思想是无声的语言,本土文化是与本土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族语言结构的调整,也就意味着民族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和心理结构的调整。所以,在长达百年的东西文化的冲突中,几代知识

分子都在热切地关注着汉语言的变革,张炜的《外省书》也不例外,该书从语言层面切人对全球化的思考,我们不难感受到张炜对全球化语境中民族语言殖民化倾向的优虑。

然而,张炜的这一良苦用心,并未得到批评者们的同情和谅解,有位批评家指出:“在这篇小说中‘卷舌语’‘京腔儿’等口腔声调语言,张炜不厌其烦地重复了许多次,史坷虽然是位教授,但在小说中出现此类研究的词句太多,未免太过了。’心〕如果单从艺术角度说,这种说法或许有些道理,但如果我们仍然把这一问题放回到全球化引发的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思路中去,我们就会发现,张炜如此处理,大有深意存焉。

小说的主人公史坷是位语言学家,他对书中十几个人物的语言和发音特征,都进行了一番分析和评价。譬如,史铭经过国外几十年漂泊无根的生活后,不仅基本上认同了西方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而且在语言和发音上也受到西方语言的同化,成为一种介于英汉之间的“第三种语言”。但正如韩少功所言:“当一切都行将被汹涌的主流文明无情的整容,当一切地貌、器具、习俗、制度、观念对现代化的抗拒都力不从心的时候,惟有语言可以从历史的深处延伸而来,成为民族最后的指纹,最后的遗产。”田尽管史铭已经很少保有中华民族的精神血缘,他还是极愿用一点家乡俗语慰藉自己寂寞的乡思。

在史坷看来,国内同胞的语言受西方语言同化的现象也是令人担优的:他所供职的那个著名语言所的副所长,在与国人的交谈中不时地夹杂着外语单词,并且拼命要求小儿子掌握两门以上的外语(这是进人未来的人场券),而真正可怕的是,他竟然斥责小儿子对于民族语言的追问。作为一个语言学者面对语言殖民化倾向的反映尚且如此,对于如史东宾、马莎等普通人而言,情况就更为严重了。这种语言殖民化的结果,正如史坷所说:“这被冲撞的语言,被颇倒的语序,需要一亿个精力旺盛的语言文字学家没白没黑干上三年,以筛选规范。”

对于汉语言内部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冲突.,史坷的心态是颇为复杂矛盾的。一方面,他喜爱小刺猜、师辉、女画家等人纯熟地道的京腔,因为这种腔调和她们的典雅朴素是血脉贯通的;另一方面,他又同情和尊重语言的差异性(方言土语),因为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血缘,并且对增强现代汉语表情达意的效能功不可没。两位史姓老人“何如’,’’甚好”的方言,所造成的语言氛围,使史坷倍感亲切,找到了真正的归来感。马莎起伏曲折的东部口音,使史坷感到莫名其妙的亲切,因为与这种口音相对的是她复杂性格中真实质朴的一面,而当她一串串地甩出标准京腔时,其庸俗势利的一面暴露无遗,让史坷觉得“一个人要真实质朴,要找回天生的那股恳切劲儿,也许首先就要设法取出口腔里的那个小飞火轮”。从这些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语言问题上的保守倾向和焦虑心态。

三、对生活方式变革的迷惘

《外省书》如实描述了全球化浪潮对中国人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史东宾一家在日常饮食上努力向西方靠拢,早餐要火腿咖啡和色拉,中餐动辄是半生不熟的猪排牛排,饮用的东西一概要加冰。外国的摇滚一路进人中国,许多青年开始用摇滚的腔调说话,用摇滚的方式做事。青年人把头发染得金黄,酒店里的服务硬生生地仿效着外国人的礼节。而史坷所向往的张炜在《葡萄园畅想录》《一坛清水》等作品中无数次满怀深情地描述过的—那种静谧和谐天人合一的东方生活,注定要被时代的大潮席卷而去。

对于电视、手机、因特网等现代高科技信息传播手段对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

冲击,《外省书》写了三种不同的心态:师麟是极力抵制的,史铭是盲目乐观的,而史坷只能进行着痛苦的思索。史坷内心的矛盾,实质上是由人文理性与科学理性的冲突所引发的,这种冲突早在《柏慧))((家族》等作品中早已存在,只不过《外省书》把这一冲突上升到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层面中进行思考。显然,作者是无力解决这一矛盾的,正如史坷所言:“他(指史坷)知道这个话题多么复杂,要将其清理出来,就自己目前的知识体系,不吃不喝也要花上三辈子的时间。”他只敢肯定一点,那就是我们可做到在一些时髦面前不慌,一慌就全完了,“咱们庄户人慌不起啊”。与那些流行的思辨性的论述相比,张炜的这一判断未必深刻独到,但却是真挚而诚实的,是立足在中国现实土壤上的思考。我们在研究文化问题时,需要的正是这种客观的观察,而不是纯粹概念的逻辑推导,正如德国文化哲学史家斯宾格勒所说的:“一个好的思想家,只能观察事实以发现真理,不能以己意自由立论。;Ca7可喜的是,张炜的新著《能不忆蜀葵》,正是沿着这一“客观的观察”思路,在对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思考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张光芒.天堂的尘埃—对张炜小说道德精神的总批判C17·南方文坛,2002,(4).

C27唐朝辉神话的毁灭和创造—关于张炜的《外省书》C17.理论与创作,zool.

[3〕韩少功.世界,灵魂的声音〔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138.

[4〕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序言[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6.

(资任编辑刘迎秋)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别,很多日常行为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交往的顺利进行,并使交往双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由于历史、

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一、中西方文化差异之语言表达 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 1、文化特征与用词差异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才能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大不相同,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老李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

从孙子从美国来分析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

三.碰撞与融合 3.1碰撞 3.1.1 语言碰撞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指人们进行沟通交流时使用的一系列的沟通符号、表达方式和处理规则的总和。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语言形式判断和分析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可以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去解释各种语言现象。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中美两国的文化背景。由于语言形式、文化背景、沟通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中美之间交流容易出现交际障碍,从而产生了语言碰撞。 在《孙子从美国来》中,老杨头说的是中国方言,即使在美国学汉语学的很好的布鲁克斯在与老杨沟通中仍有许多障碍。如:老杨头跟布鲁克斯说:“你长的跟小鬼样,让村里人笑话我。”布鲁克斯对“笑话”一词甚是不解,反问老杨:“笑话是什么意思?”。这就说明,在跨文化交流时,即使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如果缺乏对目标语言的真正了解,仍不能成功的交流。老杨头对英语一窍不通,在与布鲁克斯沟通时,经常通过表情、动作来判断对方的意思。由于缺乏对美国文化的了解,老杨在教训孙子时,学了一句中国式的英语,dogsun(狗日的),这也反映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误解。对学习中国戏曲和美国童谣,双方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也从一方面反映了

文化的碰撞。 语言的本身除外,语言的沟通方式也有巨大碰撞。中国人在沟通是采用比较间接的方式。委婉而不失礼节。往往不会直接表达个人的想法和态度,而美国人往往采用比较直接的方式,开门见山。当布鲁克斯看到老杨头翻自己的书包时,马上就说:“不许动!那是我的!”。吃饭时,也明确要求,“我要吃汉堡,我要喝牛奶”。这说明,美国人从小就学会直接提出自己要求和想法,个体注意的观念也从孩童时代就也深入他们的脑海。而中国人处于同样的状况,往往采用间接的方式。文化站长请求老杨头重出山门,振兴华县的皮影事业。老杨头总是避之不谈,要不转移话题要么溜之大吉。这体现了中国人不喜欢直接表明个人的态度和想法,更多的是从集体注意出发考虑。中西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碰撞。沟通方式差异的碰撞。 3.1.2 饮食文化的碰撞 饮食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饮食文化也各具特色。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导致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很大的碰撞。无论是从饮食方式还是饮食观念以及饮食菜肴上来讲,这些碰撞都是显而易见的。中国饮食更注重艺术性,比较看重感官的感受,注重口味、形态、享受饮食的美性。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人们对美味的追求远远大于对营养的追求。老杨在吃油泼面时,手里纂着一颗蒜,蒜是一种口味中的食品。而布鲁克斯却要喝牛奶,吃鸡蛋,吃方便面和汉堡。影片中多次提到喝牛奶身体壮,长的白净。这间接说明美国更注重饮食的营养性。相比美国而言,中国饮食对美味

用本质冲突突破小说阅读题

用本质冲突突破小说阅读题 绍兴县鉴湖中学李先慧(90学时作业之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做小说题目时,往往因抓不住小说的本质冲突而读不懂小说,从而导致小说题目大部分不会做。如何教会学生抓小说的本质冲突? 引入:是谁害死了孔乙己? 短衣帮?穿和衫的?打断他腿的富人?孔乙己人品如何?好人还是坏人?店里的小伙计“我”?如何理解“孔乙己大约的确的死?孔乙己与那些人有矛盾?这些矛盾有没有激化为直接的冲突?那究意是什么冲突害死了孔乙己?成其悲惨遭遇的根本原因,是其性格矛盾的悲剧性冲突。孔乙己自尊又自卑、要强又懦弱、好喝又懒做:自己的性格冲突!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性格的冲突?贫苦知识分子的悲惨遭遇,是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造成的. 什么是矛盾?就是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差异点,如:不同的爱好,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性情,不同的追求,不同的爱恨情仇.例如:郭靖与欧阳锋有矛盾,大家肯定能理解.但郭傻子与黄蓉有没有矛盾?再如:祥林嫂与同为打工嫂的柳妈,有没有矛盾?《变色龙》——是与非:故事围绕狗是否是将军家的而展开。《我的叔叔于勒》——贫与富、骂与赏、盼与躲。《范进中举》——悲与喜、穷与富、贵与贱、骂与赞、冷与热、前倨与后恭。 什么是冲突和本质冲突? 当人物之间的矛盾激化为互相冲撞时,就是冲突.能决定其他冲突的冲突,就是本质冲突.冲突是指意见、兴趣等各方面的碰撞或分歧,尤其是指由于不可调和的愿望、目的等所引起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斗争。不可调和的愿望和目的,是真正能使小说获得生命的冲突。比如<雷雨>鲁侍萍三十年前与周有冲突,但三十年间仍然有矛盾,却没有爆发任何冲突.矛盾聚集了三十年,突然爆发,从而将所有的矛盾引爆为无法挽救的冲突,所有人在冲突中必然是水火不容.雷雨的本质冲突是什么? 冲突类型之一:有矛盾无冲突,如周冲与周萍,柳妈与祥林嫂,闰哥儿与杨二嫂。有矛盾有冲突,周萍与他爸(他爸为什么让他上矿上去?)无矛盾有冲突山羊兹拉特与我《午睡时刻》妈妈与神父姐弟俩(虽然是善意的冲突)。强调:小说之矛盾和冲突不能等同于现实的矛盾,小说的冲突不能以理解为都是坏的.当堂巩固<清兵卫与葫芦>有几组矛盾?有没有可能不发展成冲突?本质冲突是什么? 冲突类型之二:人与人的冲突,若曦与四阿哥等的冲突。人与环境冲突,《沙之书》我与时间。人与自身冲突,〈炼金术士〉的追梦。 小结:冲突是在多层次展开的。现实主人公内心的冲突,即感情的冲突,然后,由一位对手攻击了主人公的最弱点,是内心的冲突变成了外在的冲突,并使之表现在外部的世界中。 冲突有哪些作用?矛盾可以以逐级发展的方式起推动作用,剧本《闯关东》矛盾演绎过程:个人层面——家庭层面——族群层面——民族层面;身份的蜕变:农民——地主——小资本家——工业资本家。冲突可以以转移的方式推动作品发展,小说《水浒传》利益结合、矛盾转移:单打独斗——齐聚梁山——宋江招安——南征方腊。冲突可以膨胀式地推动故事情节。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气球”式膨胀:家族世仇——罗密欧杀人,朱丽叶被许给帕里斯——罗密欧朱丽叶殉情。运用矛盾可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品格,从而塑造典型的人物。岳飞传》便是通过运用矛盾的技法来塑造岳飞这样一个忠臣的形象。他时时刻刻都背负着“精忠报国”的母训,却在即将直捣黄龙之际,收到了皇上的十二面金牌。岳飞选择了班师回朝,强烈的内心冲突使岳飞“忠”的形象更加高大。运用冲突可以展现人物命运,传达作者意图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卖炭翁》中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通过这样一个矛盾手法的运用展现了卖炭翁悲惨的命运,同时传达出了自己对这种社会底层人物悲惨遭遇的同情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运用矛盾可以为下文做好铺垫。在《七侠五义》这

张组望谈中西文化差异在星级酒店中的碰撞与融合

张组望谈中西文化差异在星级酒店中的碰撞与 融合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WORD文档,可下载修改 (编者按:本期专访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荣誉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士大使馆前文化参赞、2008北京奥运会礼仪培训专家张祖望先生,请他谈谈多年来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对酒店业中西方文化异同的感悟。下面是他谈话的笔录。)关于中、西方文化在酒店中的碰撞与融合,这是一个大题目,要充分阐述的话是可以足足写一本书的,今天我只能信手拈来,随意地就我近年来在国内外作为一名顾客或者说是一名VIP客人在一些高星级酒店里遇到的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从中折射出中、西方文化上的一些异同作一点分析,以期与业内同仁们共同探讨。 维系与顾客的关系(1、2) 一:职业平等观(5组织内部个性化管理) 在西方,平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人文思想,可是在国内,由于历史原因,“官本位”的观念还常常在某些地方处于社会意识的主导地位,这不仅影响着社会文明的进展也给服务行业涂上了一层暗淡的色彩。 多年前,有一次我“打的”去上海某个外资五星级酒店,给我开门的却是那家酒店的外籍总经理。我感到很惊讶,但是那位总经理告诉我说,在他们酒店集团里有一个制度,每年各酒店总经理都要有半天的时间到酒店最低层的岗位上体验工作。各部门高层经理也要每月有一天在他所管辖的部门的最基层的岗位上工作,这主要是为加强高层领导和基层员工的交流和融合。体验普通员工的辛劳心态与工作中的问题。 如果从文化层面上说,这是西方职业人格平等的表现。同时我也想过,如果我们的国资酒店的高管人员对部属员工更多一点平等,更多一点人格上的尊重,不仅在观念上也在制度上有所体现,这无异会给酒店的形象与效益带来良性后果。 二:理解非主流客人的需求(2个性服务) 在酒店,总会有主流客人和非主流客人之分,如何在满足主流客人的同时也能同样关注非主流客人的需求这是酒店在提供个性化服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不久前,我在日内瓦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入住,在我出差欧美国家的时候,总习惯于一到房间就打电话到客房部要热水器,因为西方人不喝热水,而中国人却要沏茶等用。可是这次我放下电话后等了十五分钟还没送来,于是再打电话催问,对方却说“对不起,我忘了”。当然,之后他们很快就送来了,尽管送得迟了些,我照样还是给了小费,但这件事使我不快,我想:怎么能对客人的嘱咐说“忘了”,如果在中国的五星级酒店,即使是真的忘了,也不会“实话实说”,而是会说:“对不起,让你久等了,我们马上送来”。这里也折射出一个问题,就是说如何正确对待非主流客人的各种需求,我

中西文化碰撞对青少年的影响

“文化”一词从西方翻译而来,但中国古代就有“人文化成”[1] 之语。文化人类学派的鼻祖泰勒(R.B.Tylot)曾对文化下过至今仍被认为权威的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凡欲以及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习惯等在内的复合体”[2]。但“不同民族、社区及社会集团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目标与取向”[3]。中西文化即属于两种典型的不同特质的文化,正因其“不同”,在传播、接触的过程中便容易产生碰撞和冲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中国之文化必将随着民族之崛起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文化也将随着交往的频繁无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曾说:“一种文化决不仅是地理上某空间、历史上某时期的那一大堆东西,其中必然还蕴含着一种意义或精神,这种无形的存在便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是维系一个民族成为统一而不破灭的群体所必需的内在纽带。”[4] 可见文化对民族、人群的影响至巨。上溯自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侵入,中国社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于是中西文化间无穷复杂的问题,也就接踵而来。”[5] 当下的中国要走向世界、实现崛起,就不能不从其历史的、民族的、情感的等多种“无穷复杂”的因素中理出头绪来,科学而冷静地看待中西文化的碰撞及其影响。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如何引导青少年以“我”为主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是一项重大的课题。本文从人生价值观、国家民族观、义利观、情爱观、物质生活观、网络文化观等几个方面,探讨中西文化碰撞对青少年的影响。 第一,对人生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是中西文化冲突和影响的深层根源,它决定并影响着青少年的其他观念。从价值本位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强调集体利益,要求个人服从集体,倡导在必要的时候牺牲个体的利益以维护集体的利益,属于典型的集体本位价值观;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主张群体至上,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从价值判断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强调“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倡导志存高远,无私奉献,追求的是至善至美。而在古希腊、古罗马社会政体中则浸透着自由思想和民主精神,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6] 有学者认为,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从总体上看,“人生理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倡导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即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和谐的统一。”[7] 与此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西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涌入中国,中国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三大基本变化:群体本位主义取向向个体本位主义取向偏移;单一取向向多元取向偏移;理想主义取向向世俗性、物质性取向偏移。[8] 这种由集体本位价值观向个体本位价值观的转变,一方面体现了当代青少年个体意识的觉醒,有利于内在潜能和创造性的发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忽视个体价值的修正,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另一方面,必须看到,集体始终是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将集体与个体的关系处置得当,将会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如若一味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极易导致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如若不择手段地以牺牲集体和他人利益来换取个人利益,则不仅会危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会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这种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行为在一些青少年中有相当的市场,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人格的升华。因此,应加强对青少年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 第二,对国家民族观的影响。钱穆认为,文化本身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一种文化在其整个历史演进的全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着历史赋予它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他把此称为中国文化之“民族精神”或“历史传统”[9]。为此,我们在研究中西文化碰撞时不能不关注青少年的国家民族观。从我国传统的国家民族观来看,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整体观念——主张国家的团结与统一,反对分裂,整体至上;二是和谐观念——谋求国家、民族内部的和谐以及与他民族、国家的和平相处,爱好和平,鄙视侵略,反对战争,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当代青少年是爱国的,“有着

2020届二轮复习 主题四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中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学案(浙江专用)

主题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中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主干链接] (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2)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形成发展演变的地位、特点及特征。 (3)近代儒学地位的变化及当代儒学的现代价值。 (4)明清之际科技东传与儒学思想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5)近代中国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新思潮萌发、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传播等)。 (6)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拓展延伸] 1.儒学思想古今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1)儒家在古代社会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 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 ②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自我更新。 (2)儒家近代以来逐渐边缘化的原因 ①儒家属于农业社会的产物,它所反映的是古典精神,是农民意识。因此,在以工业文明为追求的现代化时期,儒家只能退居边缘。 ②现代民主政治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及广泛的认同。 (3)儒家逐渐现代化的原因 ①儒家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今天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换言之,儒家是可以和现代社会相融的。 ②从历史上看,儒家曾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自我更新,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③可以用儒家价值理想的合理成分去化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极端个人主义等。 2.对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整体认识 (1)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演进的四大特点 ①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救亡与启蒙相结合。 ②以向西方学习为主,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主流。 ③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的逐渐深入,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化制度经历由抗拒、排斥到逐渐接受,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过程。 ④每一次的探索都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并且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寻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中西方言谈的差异 二、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三、社会关系的差异 四、社会礼仪的差异 五、社会习俗的差异——对女性的态度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体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是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外语学习主要是学习语法规则,学习语言形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都应该围绕语言形式的学习来组织。特别是外语写作方面,了解其语篇结构特点和母语的不同是很必要的(沈昌芬,2004)。卡普兰(Kaplan)认为,与运用其他语言写成的段落相比,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写出的段落以线型模式为主。而我国中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通常只是一段式,无主次之分,条理不清楚。这些都是不了解英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以及母语与目标语写作的不同而造成的。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外语教学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内容的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导入需要遵循系统性原则、阶段性原则、整合性原则、为交际服务的原则和通过多样化手段导入文化内容的原则。这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导入适当的外语文化内容具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要作出一定的总体规划,设计目标语文化的教学,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对文化内容进行逐步的扩展和深化。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象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而中国人则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比如把法语单词和中文文字加以比较,这一点就很明显。中国文字造词多注重形象,而法文里更多地注重考虑的是实用价值。像中文里的名片,法文里直译就是访问用的卡片,而航空母舰在法文里叫载飞机的军舰等等,都是从实际用途出发来造词的。而像压照片用的玻璃板,我们也是从其使用价值角度来造的词,但法国人就更加直观了,直译就是“放在照片上面的”。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

中西文化差异ppt

中西文化差异ppt 中美文化基本差异:中国观念与美国观念对比分析 集体主义:一般而言,中国和其他亚洲文化反映了社会科学家称为“集体主义”的取向。这些文化比较注重群体合作和个人谦虚。 个人主义:相反,美国人通常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取向。他们更重视独立性。自我实现即使不是一种期望,但至少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美国人更重视不受外部制约的“自由”。 社会关系: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比美国人更加正式,等级更分明。中国人似乎非常习惯于等级分明的结构,他们可基于自己在结构中的位置和惯例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美国人则更侧重于非正式和平等关系。美国人通常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在一起最自在;他们不太重视社会等级。 友谊: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可能拥有少数终生挚交,他们彼此之间交情深厚,愿意相互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美国人可能有许多“朋友”和熟人,这些朋友和熟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换,彼此之间承诺的义务有限。 义务在中国人之间,与他人的关系通常意味着彼此之间的义务。与此相反,美国人倾向于回避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长期义务的局面。 任务取向与关系取向:中国人侧重于关系取向。保持和谐的关系比完成任务更重要。相比之下,美国人侧重于任务取向。完成工作通常比关系更重要。 和谐与“事实”:中国人所受的教育通常是避免直接冲突、公开批评和具有争议的话题。他们希望在周围的人中保持和谐,给别人留“面子”。相反,美国人通常愿意直接面对问题、提出批评、讨论具有争议的问题,并坚持自己认为是“事实”的意见。他们对“面子”并不在意。 法律、规章和条例的作用: 在交往方面,中国人通常更信任人际关系,而不太信任书面规则和程序。而美国人一般认为书面规则适用于每一个人,并且能够产生公正、合理的程序和决定。 时间观念:中国人比较怀旧,也比较注重未来。美国人通常对过去不太感兴趣,他们注重的是眼前的情况。 指定身份与获取身份:在中国的传统中,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基于继承特征,例如年龄、性别和家庭,但这种情形正在发生变化。对于大多数美国人,个人地位主要基于自己的成就,包括受教育程度和事业上的成功。 此篇作为我的“中国文化漫谈”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希望能够把浅显的道理与实际的问题结合起来,让我们了解什么是中国文化的价值所在。洋洋大观,才疏学浅;一家之言,不成敬意。 今天我们首先谈一谈什么是文化。之后对中美文化进行一个简要的对比,从而看

中西舞蹈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中西舞蹈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国贸1521班罗经纬 21号 关键词:舞蹈文化中国舞蹈西方舞蹈 摘要:舞蹈,作为一门人体动作的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确实与特定的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适应。它以肢体作为符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该民族特有的符号系统,保存、传递着该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而中西方不同的地域特色与文化背景造就了各自意蕴丰厚的舞蹈文化,并伴随着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产生碰撞,不断融合,激发出新的艺术活力。 当我们论及中西方的舞蹈艺术时,首先需要了解熟悉的便是舞蹈本身。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通常采用“劳动综合论”加以解释,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形式与内涵。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从最蒙昧的上古时代开始,中国传统舞蹈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在原始时代,舞蹈是最基本的文化形态。而到了周代,中华乐舞文化进入第一个高峰,其乐教思想在先秦儒家著述中得到了系统的论述与发展,形成了身心一元论的明确的乐舞美思想。两汉之际舞蹈百技纷呈,是俗乐舞文化的高峰。魏晋南北朝时代,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舞蹈文明在这个时期显示了其艺术的自觉,为隋唐乐舞文化的新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舞蹈文化灿烂辉煌,达到了艺术巅峰。唐代继承隋代的设置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宫廷各种乐舞机构,使唐代舞蹈成为吸收异域优秀文化和传播东方文明精华的博大载体。宋元以来,民族民间舞蹈兴盛,许多前朝有名的古典舞蹈逐渐被新兴的戏曲中的舞蹈所替代。明清时期,戏曲舞蹈渐趋成熟,其丰富的特技表现手段,大大增强了戏剧的艺术表现力。

自我意识矛盾冲突中的成长———《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分析

摘要: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里程碑。通过深入分析主人公哈克成长过程中三次内心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哈克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从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都获得知识;其认识与道德都得到成长;最终成长为一名具有健全心灵和民主理想的人。同时我们提出青少年自我意识和思想上的冲突与其成长是不可分的。 关键词:哈克;内心冲突;成长;成熟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 1910 年)近代美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美国文学界的林肯、美国文学之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著作之一。该书思想内容深刻,艺术风格独特。海明威曾说:”所有美国现代文学皆起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书,名叫《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前所未有的最佳之作。故事发生在美国内战前的南方,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哈克贝利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结识了从主人家出逃的勤劳朴实、热情诚实的黑奴吉姆。他们成了好朋友,一起漂泊在密西西比河上,沿途逃避追捕,经历了种种奇遇与坎坷,最后哈克贝利帮助吉姆获得了自由。作品对于主人公哈克的描述有血有肉、生动逼真,而且寓意深刻。哈克的历险是他社会道德意识不断发展和成熟并最后踏上追求理想精神自我的心理历程。下面我们就深入分析主人公哈克历险成长过程中的三次内心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 一、主人公内心的第一次矛盾冲突 在小说的第十六章,出现了哈克内心的第一次矛盾冲突。当哈克和吉姆突然看到岸上的亮光时,吉姆认为他们已经到达了凯劳(属废奴州)。于是吉姆兴奋地又蹦又跳,大声嚷嚷:“他说,他到一个废奴州,头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攒钱,一分钱也不花,攒够了钱,就给在华珍小姐住处的一户农庄上为奴的他的老婆赎身,然后夫妻两人干活挣钱再给两个孩子赎身,要是孩子的主人不让赎,他们就找个废奴主义者去把他们盗走。”吉姆所说的话让哈克感到不安,哈克越想心里越难受,在奴隶制观念的影响下,哈克的良心开始动摇,他一次次地警告自己:从奴隶的合法主人那儿把他们偷出来是大罪。于是,哈克在木排上开始来回折腾,这也反映出哈克内心的矛盾冲突在逐渐积聚。此刻,哈克一方面想要立即逃避帮助吉姆逃跑的责任,于是他说了一些话来安慰自己:“这不怨我,因为我并没有叫吉姆逃离她的合法的主人。”另一方面,他又回忆起华珍小姐并没有亏待过他,尽心教他念书,教他做人的规矩,千方百计地照顾他。想到这,更让他的良心感到不安。哈克的罪恶感逐渐上升,内心的冲突不断加剧,他所谓的“坏良心”占据了上风。最终,哈克决定去告发吉姆。作出这一决定后,小说中有一段对哈克的感受作了描述:“我马上觉得轻松快活,身子像要飞起来似的。”这说明此时的哈克尽管认为吉姆是一个好人,并且是他的好朋友,但由于在白人的世界长大,奴隶制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哈克仍然不情愿帮助一个黑奴成为自由人。因此,哈克在小说的这一部分仍是一个天真的青少年,他的思想道德还不够成熟,害怕成为人们眼中的“坏”男孩。 二、主人公内心的第二次矛盾冲突 哈克第一次内心冲突的结果是决定向白人告发吉姆的逃跑。然而,就在哈克做出这一决定的同时,吉姆的举动和话语却又重新唤起了哈克对他的友情之心。小说中,出于对哈克健康的关心,吉姆把他的旧上衣铺在舱底让哈克坐。同时,吉姆对哈克说:“我史过(是个)自由人啦,要布史有哈克,我这一攀(辈)子也布用想自由;哈克帮了我的忙,吉姆我永世忘布了你哈克;你史我吉姆顶好的奔(朋)友;”哈克听到这些非常感动,于是,他对去告发吉姆开始变得犹豫。就在哈克思想发生动摇的关键时刻,一件事情的发生再次考验了哈克的良知:小说中,两个正在追捕五名逃跑奴隶的人出现在哈克的竹筏附近,他们靠近竹筏,问哈克竹筏上躺着的人是黑人还是白人?这时,哈克内心的第二次矛盾冲突上升到了顶点,“是否告发吉姆”,可是哈克怎么也下不了决心去告发他。相反,哈克欺骗了那两个来追捕的人,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图文稿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西文化差异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联系紧密。“地球村”已经不是梦想。但在这种不断的交流之中,中西方之间文化差异产生的碰撞也引起了各路专家学者乃至普通国民对于中西文化优缺点,该发扬还是该摈弃的大讨论。本文主要从引用杜维明、季羡林、陈忠实、王蒙等名家的观点以及作者本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来阐释中西文化中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儒家;科学;法制;民主;价值观;语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交通工具、沟通手段越来越发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已成为一种现实的写照,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使不同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如此的深入与紧密。 但是,在这种交流、合作的主旋律下,国家之间的摩擦和争执也越来越频繁,这当中,既有政治体制、经济利益的缘故,但更多的则是由于文化的异同导致的认识上的差异。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国也意识到了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障碍,所以不断的做出各种类似于“中法文化交流年”、“中俄文化交流年”的举动以期望加强不同文化国家的交流,促进两国的经济文化以至于政治合作。在杜维明先生看来:“不同的文明当然有冲突的危险,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地域,都可能有冲突。假若我

们认为有这种危险,那么对话更是有必要。”①。一方面,“因为生态环保意识、女性主义和多元宗教的发展,逐渐使西方过分突出自由、理性、人权和个人主义倾向受到遏止,人们开始认识到其他的普世价值,包括公益、平等、同情、礼教、责任和群体等,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情况。”【1】另一方面,全球化与多样性建构出一个文明对话的语境。“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均质化的过程。因为至少融合(convergence)理念——即世界各处最终将归于单一模式发展——是如此的简单以至于不能解释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诚然,环境的恶化、疾病的传播、毒品的泛滥和犯罪率的上升等如同科学、技术、贸易、金融、旅游和移民等一样被彻底地国际化,并且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彼此联系和相互依存。”【1】 我们这里要探讨的中西文化,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文化。之所以拿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比,是因为我个人认为,中国截止目前还没有建立自己新的文化系统,我们现在的所谓中国文化,只不过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拼盘而已,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或者脱离原有的儒家文化体系。 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比较,来看看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具体体现: 一、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 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地区,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深远,追根溯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 ①肖永明《儒家人文精神与文明对话——杜维明岳麓书院演讲笔录》

从电影中文化差异看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_872

从电影中文化差异看中西文化碰撞与融 合 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与精神产物的综合表现,中西方文化无论从饮食、语言、礼仪、信仰、家庭观、价值观、道德标准、社会规范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和商业行为,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电影是反映各国文化的一道窗口。由于各国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的不同,电影无论是在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还是现代文化内涵的呈现上,都展现出丰富的文化面貌。 随着世界电影的交流与发展,电影已从展现本民族文化逐渐过渡到反映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对异域文化理解和认同。电影的这种文化交融是经济时代商业驱动的结果,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交流和对话的必然趋势。 一、电影中呈现的文化差异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以主张仁爱、尚贤的儒家思想为中国统治思想。传统的中国文化注重的是伦理道德,铸成了中国人平和、忍耐、保守的民族文化观念。

西方文明也叫“爱琴海文明”,海洋民族的文化性格比较外向,表现为开拓进取、征服自然,铸就了西方人敢于冒险、崇尚个性的文化特点。 电影记录着历史,反映着文化。西方电影总是把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揉进电影里,用其背后的文化来吸引观众。美国人对回归家庭的认知,在《廊桥遗梦》里有所体现;《泰坦尼克号》呈现给我们的是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的真爱。中国的武打片曾占领着一定份额的国际市场。特定时期的中国电影则以外在、表层形态上的中国文化来展现自己,比如《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 摄于1995年,由梅尔?吉布森主演的《勇敢的心》,展现的是公元13世纪的苏格兰人民大起义,以宏伟壮阔的气势为影片赢得了史诗巨片的称号。片中主角华莱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他的心向着独立和自由,在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败犹荣。在片中,统治者始终以小丑的身份出现,他们用各种方式维持自己的政权并夸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电影中权力阶级猥琐的形象是深得人心的。

矛盾冲突之中的精神挣扎_读毛姆的小说_人生的枷锁_

矛盾冲突之中的精神挣扎 ———读毛姆的小说《人生的枷锁》 马小强 (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甘肃兰州730050) 摘 要:在揭示社会矛盾与个人矛盾时,《人生的枷锁》表明了当时悲惨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危机, 反映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受到的遏制和打击,指出了以人为本观念的社会制约和个人影响。 关键词:《人生的枷锁》;社会矛盾;个人矛盾;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I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71-1351(2006)01-0045-04 《人生的枷锁》是毛姆的一部长篇小说,它用一幅幅逼真的画面叙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展现了真实的人情世态,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具体的社会现实。这部小说通过社会矛盾与个人矛盾的揭示来反映悲惨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危机。从中可以看出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遇到的种种影响或遏制。它从反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和价值,对我们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方针政策有借鉴意义。 一、社会生活中的矛盾 就矛盾而言,毛姆曾经说过:“自私和厚道、唯心论与淫荡、虚荣、羞怯、无私、勇敢、怠惰、敏感、固执和缺乏自信,一个人可以具备所有这些东西并形成矛盾的统一。”[1]《人生的枷锁》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指出了社会现实里的种种弊端。菲利普接触过不同的社会成员,尤其是他的女友米尔德丽德———伦敦一家点心店的女招待员。当菲利普爱着米尔德丽德时,她竟然同米勒私奔过一次,这使菲利普一筹莫展。米尔德丽德是一个爱金钱、讲虚荣且头脑平庸的女孩子。正如中国的俗语“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那样,她把嫁人当成终身的衣食之计,结果被人玩弄、抛弃,最后沦落为街头的卖笑女子。有时,菲利普对米尔德丽德的所作所为难以理解。从她的言行来看,她对别人甚至对自己的孩子(她与米勒的孩子,后来被她处死)都表现出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在与菲利普的交往中,她漠视菲利普的真情实意,还将性病 故意传染给他人。她以这种方式来报复社会对她的不公正。她的言谈举止表明了她对社会矛盾的消极态度。从社会道德的角度来讲,米尔德丽德是无情无意、作恶多端的人。但她的行为也可以看做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那样的社会环境里她确实是万般无奈,被迫行恶的。 在同米尔德丽德的恋爱中,菲利普历尽千辛万苦并体验到了社会的复杂和人情的冷暖。表面上菲利普摆脱了情欲的纠缠,避开了重负,似乎进入了心旷神怡的境界。其实在他身上生动地反映了一种 社会矛盾。他是资本主义社会里年轻一代的典型代表,他的理想和希望难以变成现实,社会总是这样那样地支配着他的生活和命运。 这种社会矛盾还体现在小说的其他人物身上。当菲利普跟他的伯父威廉一起生活时,家庭的每个成员都生活在矛盾之中。除菲利普和他伯父、伯母之间的矛盾外,他伯父与伯母二人之间也是矛盾重重。为了防止矛盾尖锐化,他伯母不断迎合丈夫的各种怪念头,忍气吞声地生活着。同样,迪克罗先生对社会矛盾同样采取一种无奈的态度。他是日内瓦公民,靠给穷学生授课来苟延残喘且贫病交加。他年轻时为社会、为自由浴血疆场,晚年时对社会、对人类不寄任何希望,静等从死亡之中得到解脱。就范妮?普赖斯来说,她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也无可奈何、一筹莫展。她一心一意要把自己献身给绘画艺术,可是她没有那种天赋。当一位严师直言不讳地劝说之后,她仍不改初衷。在巴黎,多年饥寒交迫的生活使她落到了山穷水尽、炊断粮绝的地步,最后她含恨轻身,悬梁自尽。可以说普 收稿日期:2005-08-25 作者简介:马小强(1965-),男,甘肃静宁人,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 2006年1月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Jan.,2006第26卷第1期 JournalofTianshuiNormalUniversity Vol.26No.1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以体育舞蹈为例 学号 1210110087 姓名项朝辉 院系术科系 专业表演 指导教师侯骁 2015年8月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以体育舞蹈为例 摘要: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经过了漫长的演绎和发展过程。从“社交”发展为“竞技”,将单一的舞种发展为摩登舞(Modern Dancing) 、拉丁舞(Latin American Dancing ) 和集体舞(Formation Dancing ) 三大类。由于其不断地更新、发展 ,展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 ,受到世界各国热衷者的欢迎、喜爱和追求。本文以体育舞蹈这一艺术形式为切入点分析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从体育舞蹈的表现形式之一的双人舞蹈以及体育舞蹈音乐两个方面,来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碰撞;融合;体育舞蹈 The collision and fu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For dance sport for example Abstract:Sports dance which has been having a long process of deduction an d development is an emerging sports project. It was changed "social" into a " competitive".what’s more, as a single dance was developmented into three cate gories which are Modern Dancing, Latin American Dancing and Formation D ancing. Because of its constantly update, development, It shows a strong breath of ages so that it is popular with enthusiasts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pursu it of love. Analyzing the collision and fusion about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 e based on the art form of sports dance.In order 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 about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we can analyze one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sport dance which are double dance and the music of sport dance two aspect s. Key words:The cul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collision; fusion;sport dance

从刮痧看中西文化碰撞

从“刮痧”看中西文化的碰撞 本文获2009年度嘉兴市高二研究性学习小论文评比一等奖 摘要:“刮痧”是中医传统疗法,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但一部电影《刮痧》却使我们看到西方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本文就“刮痧”不能 被西方社会接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让“刮痧”这一中国传统文化 瑰宝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的建议和措施。 一部电影《刮痧》不仅让梁家辉在海外市场火了一把,也引起了我们对中西医差异的好奇,使我们对老祖宗传下来的这套“土”方法刮目相看。随着“空调病”、“电脑颈”等一些现代都市病带来的困扰,加上化学药物、抗生素给我们带来的担忧,在这个容易中暑的高温天,人们不禁怀念“刮痧”这种可以坐在家里、不花一分钱就能自己搞定的

“土”办法的好处。 刮痧疗法可以很方便地治疗中暑。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用热毛巾擦净,在皮肤上抹上护肤油或面霜、护手霜,起润滑作用,温盐开水也可以。用硬币或调羹顺一个方向刮,力量要均匀合适,之后睡一会就会感觉很舒服,病也就好了大半。 换作西医则要采用降温药物氯丙嗪,控制下丘脑部体温调节中枢,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散热,松弛肌肉,减少肌肉震颤,防止身体产热过多,降低细胞的氧消耗,使身体更好的耐受缺氧,对抗组织胺的作用,预防休克。西医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速效、无皮肉之痛,但是药物对身体副作用较大且价格较贵;而中医虽然过程比较痛苦,但是对身体无毒副作用,价钱便宜,效果同样明显。 但在电影《刮痧》中,五岁的丹尼斯闹肚发烧,在家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而这就成了丹尼斯一次意外事故后父亲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面对控方律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的“全新解释”,被曲解的许大同终于失去冷静和理智。法官当庭宣布剥夺许大同的监护权,不准他与儿子见面。为什么西方社会不认同“刮痧”的治疗方法?我们认为原因如下: 一、西方强势文化和东方弱势文化的冲突是根本原因。 从表面上看,电影《刮痧》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中医的无知,但从根本上说却体现了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反映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强势文化试图一统天下,用西方的文化观阉割异质的弱势文化的趋势。19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西方世界一方面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控制着世界,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文化输出建立一元化西方模式的文明世界并为此而贬低、排斥和丑化其他文明形态。西方社会从没有认真研究过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却武断地认为这是一种落伍、愚昧,应该被西方先进文明取代的东西。正是这种文化种族主义心态使西方社会对包括“刮痧”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偏见。 二、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与西方近代科学思想的差异是直接原因。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一个特点是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作为古代科学一部分的中医治疗理念依托的是古代哲学思想,将人的身体视为一个系统,用整体性和全局性观点看待病症并用来自大自然的草药治疗;在神秘的不能被解剖发现的“穴位”针灸,在皮肤上用近似酷刑的刮痧驱除致病的邪气。西方近代科学是实验科学,注重理性和实证,迷信科学能解释一切,对于无法用科学手段证明的东西一律视为旁门左道。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西医看来,没有使用化学分子式和实验室,没有针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