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通用技术 简易笔筒的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苏教版

高二通用技术 简易笔筒的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苏教版

2010年福建省首届通用技术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江苏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三节

简易笔筒的设计

——简单结构的设计案例

简易笔筒的设计

——简单结构的设计案例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三节《简单结构

的设计》第2课时的内容。

本单元内容总的思路为: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点的内在提升和应用,侧重于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结构,深化对知识点特别是稳定性和强度的理解。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简单结构设计过程,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去。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结构与设计》前两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认识结构,知道影响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因素及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也具有强烈的创造热情和创造潜能,但是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缺乏对结构设计的思考和技术实践。(三)教学目标

《简单结构的设计》的总体目标是熟悉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能确定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图样,做出模型和原型。

本课时在上述总体目标之下,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以实例形式强化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2、以笔筒结构设计为项目学习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并绘制设计草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设计对象简单结构并能进行简单设计的能力。

B、过程和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实践,加深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

2、交流体验,多元评价,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结构设计的乐趣,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2、激发学生勇于创新、敢于竞争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废物再利用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确定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设计图纸,做出模型或原型。

难点:

针对所选材料和结构,处理好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二、教学策略与方法

1、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因此,在教学实施中,借助课件、学案和模型创设情境,进行导学;采用任务驱动法,设置5个任务,以任务为线索,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内容的各个环节;联系当前所倡导的理念,如“回收利用好再生”的环保理念,低碳生活方式等,引导学生采用生活中可再利用的材料进行设计制作,体现学习的社会性。

2、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男女生搭配,动手能力强的和相对较弱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小组。

三、教具准备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圆形月饼盒1个;折纸笔筒1个。

分组学具:1、必备材料:包装纸,剪刀,小刀,胶带,胶水等;

2、可选材料:矿泉水甁、广告传单、废旧报纸、卷纸芯。

四、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