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陈秋娴 2011年10月31日星期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生活中懂得理解与尊敬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二、教学设计理念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主体性教育为指导,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懂得理解、尊重、宽容和欣赏别人。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要根据初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他们的学习认知规律进行构思。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初步建立了交往艺术的新思维,但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等一些不良思想及习惯的影响,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知、情、意的统一则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用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而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难点、疑点和提出问题,并依据教材和参考书力争自己解决难点和困难。在教法上,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探究学习的主人,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和总结反思法。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如何做到换位思考,这是第九课的核心知识。将从两个方面把握重点:一是指导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就自己曾经和同学发生相互理解与不理解的事例,加以分析和肯定;二是分析教材中的例子,让同学们认识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懂得理解与善待他人,在课

程标准中要求对这一知识理解和运用。着重从两个方面突破难点:一是用别人不喜欢的外号自己也不会喜欢来说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对“管鲍之交”蕴含的道理来说明理解的重要性和力量。

五、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知道了金无足赤,人各有别,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各自的优缺点,每个人都会有可能伤害到别人或者是被别人伤害,所以我们还学习了要心胸宽广,宽容别人,同时也要悦纳自己。怎样才能更好地与他人更好地相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一课《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案例分析:

某班一度流行给同学起外号,那些难听的外号一旦落到谁头上,谁就背上沉重的包袱,心里有一种羞辱感。其实,谁都不愿意成为被取笑的对象,即使那些喜欢捉弄别人的人也是如此。

想一想:

1、你有过被人“捉弄”的经历吗?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2、自己不喜欢的事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3、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够强加于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能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即便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能强加在别人的身上。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意愿。

七嘴八舌:

下面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小组进行讨论。

事例一:A和B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A考了62分,他急忙问B考了多少,B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A偷偷看了B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9分。A于是很骄傲的对B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C对A说:“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假如你是A,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提示:别光顾笑话别人,先笑话自己。学会理解他人的心情。

事例二: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住校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渐渐疏远了她。假如你是小乔,想想为什么同学都不理我了呢?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照?

提示:对别人冷漠只能换来孤独和寂寞,人要有人情味,多关心别人。

事例三:皮皮是一个特顽皮的学生,一次美术实习老师上课时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但是皮皮却大声喊叫:“老师画了一个大屁股!”这样一喊,全班同学都哄堂大笑不止,而这个实习老师则是又羞又恼,扬长而去。假如你是那位实习老师,你会怎么想?有朝一日皮皮也成为一位老师,当他遇到这样类似的事情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提示: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相互尊重,使生活充满欢乐。尊重是金。

小组代表发言,说出讨论的结果。

教师总结: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如果我们不愿意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他人。我们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的存在,更不能牺牲他人的利益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如果时时处处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理解之上、善待他人:

教师讲解“管鲍之交“的由来。

教师提问:

1、“管鲍之交”是我国历史上的佳话:就“管鲍之交”谈谈你的看法?

2、把你经历中得到别人谅解时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方面,也是一种宽容。一般来说,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和大到辱没人格的错误,都是可以谅解的。

根据案情,小组成员进行角色互换、情感体验。

与失主调换角色,体验失主的焦急心情。

与父母调换角色,体验他们对子女的关爱。

与老师调换角色,体验他们对学生的期待。

与失学的同龄人调换角色,体验他们对求知的渴望.

与危难中的求生者调换角色,体验他们对生命的留恋。

教师总结: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火眼金睛,善于发现同学的美。

我最欣赏_____同学的勤奋,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欣赏_____同学的机智,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欣赏_____同学的爱心,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欣赏_____同学的勇敢,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欣赏_____同学的细致,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欣赏_____同学的谦和,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欣赏_____同学的韧劲,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欣赏_____同学的正直,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总结: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如果我们不懂得欣赏他人,就难以接纳和理解他人,更谈不上奉献爱心。当我们以挑剔的眼光看人时,所获得的往往是讥笑、不满、愤怒和误解;当我们以欣赏的眼光看别人时,就会获得尊重、理解、信任、感激和友善。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该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份爱心。

课堂复习,现学现用;

?案例一:郑华发现自己的椅子有些松动,就趁做值日时换了同学的椅子。

提问:你想对郑华说些什么?

?案例二:小松随田径队参加区田径比赛,学校为参赛的同学准备了饮料。小松拿了一瓶还没喝完,见箱子里的饮料不多了,怕一会渴了没的喝,又拿了两瓶放在自己的书包里。

提问: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为什么?

名言名句: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英)罗素

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只有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德)马克思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真正善的人不仅有行善的愿望,而且有行善的行动。

——(美)弗拉克·梯利

课后作业,身体力行: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做其中两个题:

1、把今天学习的心得体会,讲给父母听。

2、主动做一件为他人着想的事,想一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与班上对自己有意见的同学交心,征求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并谈出自己对他们的看法,主动消除误会。

诗情画意:诗朗诵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换个角度,心中一片天

别人也许是对的,

不要让自己受执着的困惑,

便能了解万物,欣赏及认同世间一切。

己所不容,勿施之于人,

要求别人做到,首先自己要做到。

闭门常思己之过,才能不断进步。

多宽容别人,必能换来真诚和友谊。

结束语: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解了与人交往应有的一些态度与方式,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意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将心比心,理解之上,善待他人。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美的事物,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来发现生活的美,多以欣赏的眼观看待我们身边的人。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们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在交往的过程中更愉快和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