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

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

北京大学将于10月举办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

2015年03月15日 09:24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北京大学将于10月举办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

人民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赵晶)14日上午,“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刘伟,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于鸿君等领导出席会议。

据会议主办方介绍,教育部日前批复,同意北京大学于2015年10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办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会议规模为350人。这将是全球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一次国际级盛会。

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的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人类文明秩序的建构”。当今人类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取得经济和技术进步的同时也面临深刻矛盾,而传统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存在结构性的不合理性,重建人类文明秩序成为21世纪的重大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是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探索一条新路。本次会议将立足中国经验,探讨21世纪人类文明的走向,致力于推动世界文明秩序的重建。

据介绍,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以后每两年举行一次,目标是将世马会打造成为一个世界级论坛,以此汇聚世界各国顶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者,共同探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中国的进步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负责大会的日常组织工作。

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主体议程

2015年10月08日 03:27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主体议程

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下设八个分论坛与三场高端对话:

分论坛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及其编译

◎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体系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明的未来走向

◎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端对话

★落后国家发展道路与马克思主义

★中国道路与市场社会主义

★中国近现代发展与马克思主义

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明天在北京大学举行

2015年10月09日 02:47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明天在北京大学举行

京华时报讯(记者张晓鸽)为向世界学界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经验,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10月10日至11日,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将在北京大学举行。届时,将有近500位中外学者齐聚北大,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其宗旨是直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研究和分享中国经验,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与发展。

记者了解到,将有120余位专家学者在大会发言。大会还特别安排了三个专场,由中外著名学者发表专题演讲和进行高端对话。目前确定到会的学者来自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北京大学等中外知名高校。此外,大会还将发表“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学者共识”。

据悉,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以后每两年左右在北京大学举办一次,下届大会将于2018年即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时召开。

中国,汇聚世界马克思主义最强音

作者:王斯敏张胜2015.10.09

“我们期待今后两年一次的相聚。让我们把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交流的舞台搭建在中国,让中国汇聚世界马克思主义最强音!”

未名湖畔,燕园深处。10月10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将在一片热望中启幕。

会议主题耐人寻味——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在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20多年之后,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何在?它将如何继续影响人类命运?

会议主办方更引人关注——中国,这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获得巨大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邀集各国同道,主办以马克思主义为主题的国际会议。

令国外学者深感兴趣的是:今天,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获得了不仅是理论层面更是实践层面的成功;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继续贯穿于每一项改革之中,并随之不断创新发展。

发展成就是最好的邀请函。50余位外国著名学者从五大洲20多个国家如约而至,与300多名中国学者一起,共赴这场近悦远来的思想盛宴。

“此次大会为期两天,既要直面当今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又将立足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凝聚共识,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世界文明发展。”大会组委会主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表示。

“马克思主义从未消亡,也不可取代”

位于英国海格特公墓中的马克思墓地,是马克思主义者游历伦敦的必谒之所。

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预言:“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一预言已被历史证实。

“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人类理论思维的最高峰,所揭示的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认为,这是召开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的基本前提。

真理前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以“实事求是”为根本准则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不讳言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带来的巨大冲击——随着镰刀铁锤图案的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埋葬社会主义”的声浪喧哗腾起。

坚守者释放出砥柱中流的巨大力量。

最响亮的宣誓来自中国。1992年初,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走在南巡路上:“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斩钉截铁的判断,来自对真理的彻底掌握与坚定信仰。

在世界其他国家,马克思主义也始终激流涌动。

1998年,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所长的靳辉明远赴巴黎,参加“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

“《共产党宣言》不是冰,而是炭,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为什么不让历史重新沸腾起来呢?”会议组委会主任弗·拉扎尔夫人的致辞令人激动。

更具影响力的,是自1995年起持续举办六届、三年一届的法国“国际马克思大会”。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李其庆曾率队参加过其中四届大会,“每届都吸引数百人乃至上千人参加,媒体报道接连不断”。

如果说这些多是低潮中的坚守与探寻,那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则给了世人一个“重新发现马克思”的契机。

2011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民意测验显示,美国民众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明显提高,几乎和资本主义旗鼓相当;美国、欧洲、发展中国家等的左翼政党纷纷举起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旗帜;20世纪末21世纪初,委内瑞拉等拉丁美洲国家放弃新自由主义,提出了“21世纪社会主义”的响亮目标。加之马克思被票选为“千年最伟大思想家”之首,《21世纪资本论》广受追捧,以德里达、哈贝马斯、吉登斯为代表的西方思想家纷纷走进马克思主义……一个共识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并未终结,而是仍在发展。

“为什么金融危机会激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强烈向往?因为它对资本主义社

会经济危机、基本矛盾的分析,今天看来依然准确。”南开大学教授逄锦聚指出。

“马克思主义就是让劳动者过上好日子的理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也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奋斗目标。只要追求和目标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认为。

“马克思主义从未消亡,也不可取代。”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坚信,“它虽然会陷入低潮,但总被社会需求不断唤起,因此,也就始终有研究和遵循的价值。”

“看见中国,就看见了马克思主义的成功”

9月17日,“中国图书展销月”在美国华盛顿启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成为销售热点,目前全球发行量已突破530万册。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期、新情况下的运用和发展,是破解当今发展痼疾的有力武器。”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唐洲雁指出。

11天后,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的首次演讲,在20分钟15次掌声的热烈回应中落幕。冷静、自信、包容的态度,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赞誉。

“世界眼中的中国,已经由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毫无国际话语权的‘追随者’变为构造国际秩序的参与者。这是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胜利。”韩震如是总结。

“看见中国,就看见了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学明认为,中国道路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路向,使马克思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实践是一种理论成功与否最公正的裁判。放眼今日中国,对内,全面深化改革稳扎稳打、全面依法治国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力道万钧,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破浪护航;对外,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举措广受国际社会欢迎……每项实践,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光辉。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解释世界,更被用来改造世界。”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深有感触。

时光回溯到20世纪初,在救亡图存的民族大业面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震动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次年,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经由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陈望道之手精心译出。此后,一本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被译成中文,如火种般洒遍中华大地。

同一时间,在北京大学,李大钊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开课、办社团,和陈独秀等人一起开创了薪火相传的马克思主义事业。及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对马克思主义的探求愈加深入而自觉。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至少包括三个含义:在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是国人自己;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指出。

自此而始,中国在自己的理论指导下一往无前,接连赢取实践和理论的双重胜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发生在革命时期,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对应的实践是革命成功,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第二次的起点是改革开放,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应的实践是解决温饱、奔向小康,发展方式逐渐科学、社会逐渐走向和谐。”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勾勒出清晰路线。

两次飞跃不仅改变中国,更具有世界意义。正如比利时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书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普遍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证明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活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理论大厦无法悬空而立,创新成果离不开集体智慧。中国共产党深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与宣传的重要性。

走进中央编译局主办的“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展览现场,历史穿透展品扑面而来——

延安时期,毛泽东要求“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号召进行“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将马克思诞辰——5月5日定为学习节。第一届“五五学习节”,“陈云小组”等39个学习小组受到表彰。

1942年整风运动开始,毛泽东亲自作讲座,主编教材《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为党员干部开列书单。

“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与钻研从未间断,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身上体现得愈加明显。”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哲学教研部主任韩庆祥感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进行了26次集体学习,其中两次专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他是第一次的主讲人。

学习理论只是第一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清醒追求。

2004年4月27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中国磅礴开展,向世界宣告了坚守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磐石之心。

2015年6月23日,“把工程工作引向深入”的战略部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座谈会上发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谆谆嘱托。

两次部署之间,是11年高歌猛进,是一季季硕果盈枝。

据中央编译局局长贾高建介绍,工程开展以来,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等重量级成果陆续推出,一个种类齐全、形式多样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版本体系逐步建构。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组首席专家之一,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沈壮海和团队刚按中央部署完成又一次集中修订。10多年来,专家们精心编写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140多本教材相继出版或完稿,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初步形成。

“没想到,选这门课最多的是美国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冯务中感慨。他主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概论》不久前被请上国际慕课平台edX,吸引了13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人选修。这是中央紧抓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巩固大学生意识形态主阵地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不断深入、理论大众化“新招实招”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基本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理论研究、队伍培养、社会引领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是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筑魂工程。”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认为。

和理论研究水准同步提升的,是理论工作者的自觉与自信。

8月26日,《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英文版在京首发。作者韩毓海是北大中文系教授,近年来他越来越多地将笔触集中于马克思。“我们有义务让青少年认识马克思,让更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和他一样,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正集结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并视“真理播火者”的身份为至高荣耀。

在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讲师李健和博士后张梧正为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前期工作共同忙碌着。虽然成长经历不同,但他们选择了同样的道路。“吸引我们的是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社会深刻而睿智的批判,是今天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视与坚守。这让我们有极强的职业荣誉感和投身激情。”张梧话语由衷。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最完备的人才梯队,也有最宽广的实践舞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陈先达道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根深叶茂。

“把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交流的舞台搭建在中国”

9月20日中午,北京大学勺园会议室。82岁的沙健孙、84岁的赵曜、90岁的卫兴华……十几位德高望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吃着盒饭,继续讨论上午的话题:《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编纂工作。

“要从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去认识这项工作。”《大辞典》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面色凝重,“它将在中国乃至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留名。”

与此同步,另一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编纂的浩大工程——《马藏》正在北京大学开启。据《马藏》总编纂、北大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任顾海良介绍,编纂团队准备用10年左右完成《马藏》中国编,再用10年推出《马藏》国际编,“使中国成为世界马克思主义文献编纂与研究中心”。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正在向“举起旗帜,挺立高峰”的目标挺进,一项项研究领时代之先,一场场活动与国际相接。

“中国学者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界的交流互动近年来大为增强。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完善同步,建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巨大发展、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何毅亭感受深刻。

李其庆也对今天的国际交流寄予厚望:“1995年首届法国国际马克思主义大会召开时,中国学者因经费等原因无一参加。从第二届起,中国声音开始出现,第五届、第六届还安排了‘中国日’专场。今天,是到了中国主办大会的时候了。”

“中国学界应该主动搭建平台,向国际学界阐释中国的发展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从而扩大中国思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疾呼。

在此背景下,由中国主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的想法应运而生。在深入思考、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北京大学拿出了会议方案——

八个分论坛: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及其编译;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体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明的未来走向;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场高端对话:中外顶尖学者聚焦中国道路与市场社会主义、落后国家发展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三大问题,碰撞思想,寻找共识。

“会议邀请发出去,反响特别热烈。例如第三世界论坛理事长萨米尔·阿明,虽已84岁高龄,仍对参会发言表现出极大热情。”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代尧透露。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约翰·罗默、伯特尔·奥尔曼、大卫·科兹、亚历克斯·卡利尼科斯、托尼·安德烈阿尼、罗德尼·佩弗、肖恩·塞耶斯、沃尔夫冈·弗里茨·豪格、鲁夫·黑格、亚历山大·布兹加林、平子友长……一份在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星光熠熠的参会名单,令中国理论家们充满期待。

“我们正处在特殊的历史节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的压力、自我调整的压力在加大,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不同以往。世界马克思主义者此时共同交流,一定能为下一步发展探寻新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研究员侯惠勤表示。

“资本主义正走向衰退,但还是强势的;社会主义虽然代表了人类发展的前进方向,但还处于弱势。中西学者共话马克思主义,必将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研究、再发展。”王伟光信心满怀。

令顾海良记忆犹新的是,2005年,数次来中国考察的国际马克思大会主席雅克·比岱曾对他说:“中国不只该参加马克思主义大会,更应该自己来办。”

十年过去,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底气十足地向世界发出邀约——

“我们期待今后两年一次的相聚。让我们把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交流的舞台搭建在中国,让中国汇聚世界马克思主义最强音!”

五大洲学者齐聚北京

2015年10月10日 02:58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五大洲学者齐聚北京

10月9日下午,往日静谧的北大燕园倍显热闹,陆续迎来来自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数百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

虽然秋风萧瑟、旅途劳顿,但对10日开幕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学者们的热情并未消减。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迈克尔·哈德森看来,世界经济的普遍萧条为人们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期待马克思主义释放更多热度和光彩。”

他们不只带来了丰硕的学术思想、敏锐的前沿问题和深刻的理论思考,更把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研究力量汇聚于此,蓄势待发。

罗莎·卢森堡基金会政治分析部主任米歇尔·布里初入北大,便一个箭步踏入位于北大理科5号楼三层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专题书展”。“我要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者的最新成果,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今时代、与中华民族相结合的结晶,它将为我认识中国打开一扇窗。”

扫描整个世界,很多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明天充满信心。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持久影响力,关键在于其立场、价值观和方法论。”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哲学教研部主任韩庆祥认为:“马克思主义在立场、价值观和方法论上既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又符合人性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有着强大生命力和持久影响力的深层原因。”

汤姆·洛克莫尔已在北京大学担任人文讲席教授近两年,对大会满怀期待:“真正读懂马克思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为不同国家学者呈现出阅读马克思的不同视角和方法,通过深耕文本和厘清现实,马克思主义把人类共同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共同推动世界文明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侯惠勤用“理直气壮”“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三个词,表达了对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的期待。在他看来,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会议的根本区别是:后者是校园的、书本的、论坛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学术交流,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践,面向现实,解决问题。

令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喜平欣喜的是,这次大会能就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时代课题作出更多回应。“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既彰显了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背后的理论自信,又折射出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秉持和坚守。”

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学明看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将为分析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重要思想资料。“希望通过与世界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交流和探讨,借鉴他们的眼光和方法来进一步探寻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人类文明走向。”

(本报北京10月9日电本报记者张胜王斯敏)

接续历史增强自信彰显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

2015年10月08日 03:27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接续历史增强自信彰显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

记者:北京大学主办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从发起会议到具体筹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的反响如何?

朱善璐:2014年下半年,北京大学提出举办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首先,马克思主义作为实现全世界劳动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世界文明史上重大的思想成果之一。在其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中,始终保持着蓬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是彰显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影响力的客观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旺盛生命力的现实展现。

其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和成功实践已成为当代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有利于世界了解和研究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

最后,当今的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马克思主义作出创造性回应。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状况,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世界影响,占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制高点。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希望将“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打造成汇集全球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世界级学术论坛,推动中国成为全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实践与传播中心。会上,我们还将发出倡议,促使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机制化、常态化和长效化,成为常设的开放性高端国际学术论坛。

“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将在中国举办,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国内各界的强烈反响。许多国际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这次大会给予了极大关注和热切期待。例如,联合国非洲经济发展与计划研究所前所长、第三世界论坛理事长萨米尔·阿明先生,虽已年届八十,仍将克服困难、躬身参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也引发了中国社会各界的极大反响。参会学者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等诸多学科。大会还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除了全国高校、社科院、党校系统的理论工作者外,还有许多企业家、社会群众等申请参会。

记者:北京大学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请您简要介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传统与历程,这样的传统和历程赋予了今天北京大学何种职责与使命?

朱善璐:北京大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传播的最早策源地和重要阵地,具有学习、研究、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光荣传统。

自1920年起,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先后开设了“唯物史观”“工人的国际运动与社会主义的将来”“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三门课程,这是中国大学第一次开设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李大钊还领导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社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会址“亢慕义斋”。李大钊在北大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员和组织基础。1920年4月中共北方小组的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以及中共一大后北方区委的建立,都是以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会员为主要成员和中坚力量的。

1927年,李大钊为他所信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李大钊和其他革命先烈的牺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大马克思主义者。1931年,李大钊的学生——许德珩从法国留学归来,他继承了李大钊开创的北大马克思主义传统,继续讲授社会主义史和唯物史观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更是绵延不绝,直至今日。期间,以冯定、黄枬森等前辈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成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鲜明旗帜。

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和赞誉。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大并对北大提出了新要求新职责新使命。北大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与我们党建立、奋斗的历史息息相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息息相关。今天的北大,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建设“马克思楼”,开启“马藏”编纂工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等,正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北大的马克思主义传统,继承前辈遗志,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是北京大学对马克思主义光荣传统的历史接续,更是北京大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现实响应!

记者:近些年来,中国学者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不断增强,也越来越多地开展国际交流。以北京大学为例,近年来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交流与互动情况如何?

朱善璐:作为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北京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交流和学术互动上始终不遗余力,致力于搭建马克思主义国际交流的学术平台。

首先,通过举办名家系列讲座,邀请国外知名马克思主义学者来北大讲座,与国内学者和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如《马克思传》的作者麦克莱伦、《毛泽东传》的作者特利尔、《东风西渐》的作者理查德·沃林等。

其次,通过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促进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界的交流和互动。以“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为例,截至目前,已有来自五大洲20余国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和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确定参会。

此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将于2016年创办学术期刊《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紧密跟踪中国理论界和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及时反映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增强我国学者的理论自信和学术自信。

记者:在您看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需要作出哪些努力?

朱善璐:首先,要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新的时代、新的实践呼唤新的理论。只有始终面向21世纪、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思考解决现时代的问题,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访美期间再次向美国各界阐述“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包含了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向国际社会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其次,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讲好自己的故事,传播好自己的声音。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发展和实践的重要代表,中国一方面应主动示范引领,积极为国际马克思主义学者创设交流研讨平台,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国际话语权;另一方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要积极关注并主动参与国际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工作,了解和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沿与动向,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

(本报记者王斯敏张胜)

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今召开意占据理论研究制高点

2015年10月10日 07:31

来源:澎湃网

北京大学将于10月10日至11日召开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专场三的主题为“中国近现代发展与马克思主义”,麦克法夸尔、北京大学教授梁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进行对话。

原标题: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今召开,意在占据理论研究制高点

北京大学将于10月10日至11日召开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会议期间将会发表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学者共识。

央广网报道称,举办此活动意在向世界学界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经验,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千龙网指出,这是社会主义在一国和多国取得胜利以后,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国家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

主办方称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

据央广网消息,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由北京大学主办,承办者包括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

主办方宣布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以后每2年左右会举办一次,下届大会将于2018年,也就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时召开。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告诉媒体记者,以马克思名字命名的“马克思楼”已于5月份奠基,预计本月动工,计划2017年建成。这也是全球第一座以马克思命名的建筑。

400余位学者参会,设8个分论坛

此次参会的学者阵容可谓庞大。

千龙网消息称,此次大会的召开,得到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和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的热烈响应,共有来自五大洲的400余位中外学者与会,120余位专家学者在论坛发言。

北京大学官网8月6日发布的消息称,大会组委会邀请的国际知名学者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比利时、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印度、越南、埃及、南非、塞内加尔、肯尼亚、巴西、古巴等国。

此次大会共设8个分论坛,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及其编译、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体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明的未来走向、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萨米尔阿明与顾海良对话:中国道路与市场社会主义

此次大会特别安排了3个专场,由中外著名学者发表专题讲演和进行高端对话。

专场一的主题为“落后国家发展道路与马克思主义”,耶鲁大学教授约翰罗默发表讲演,纽约大学教授波特尔奥尔曼与密苏里大学教授迈克尔哈德森进行对话。

专场二的主题为“中国道路与市场社会主义”,萨米尔阿明与顾海良教授展开对话。

专场三的主题为“中国近现代发展与马克思主义”,麦克法夸尔、北京大学教授梁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进行对话。

北大党委书记:举办大会有利于占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制高点

在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20多年之后,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何在?它将如何继续影响人类命运?

光明日报消息指出,上述这些问题,让国外学者深感兴趣的话题是:今天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获得了不仅是理论层面更是实践层面的成功;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继续贯穿于每一项改革之中,并随之不断创新发展。

“此次大会为期两天,既要直面当今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又将立足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凝聚共识,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世界文明发展。”大会组委会主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受访时说。

朱善璐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和成功实践已成为当代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马克思主义作出创造性回应。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状况,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世界影响,占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制高点。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希望将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打造成汇集全球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世界级学术论坛,推动中国成为全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实践与传播中心。”朱善璐表示,会上,我们还将发出倡议,促使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机制化、常态化和长效化,成为常设的开放性高端国际学术论坛。朱善璐认为,北京大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传播的最早策源地和重要阵地,具有学习、研究、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光荣传统。今天的北大,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建设“马克思楼”,开启“马藏”编纂工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等,正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北大的马克思主义传统,继承前辈遗志,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是北京大学对马克思主义光荣传统的历史接续,更是北京大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现实响应。

另据央视新闻联播今年6月消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会上提出,要更好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能及时有效回答重大问题。

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京开幕

2015年10月11日 04:3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京开幕

本报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张胜、王斯敏、王庆环、姬泰然)由北京大学主办的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10日在京开幕。来自五大洲的近400位中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汇聚北大,将在两天会期内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杜玉波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杜飞进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主持。

朱善璐致辞指出,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传播的最早策源地和重要阵地,北京大学具有学习、研究、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光荣传统。举办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是北京大学对马克思主义光荣传统的历史接续,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现实响应。

杜玉波致辞认为,中国正处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理论和实践上需要马克思主义作出创造性回应。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状况,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世界影响,有利于中国学者拓宽马克思主义研究视野,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发展。

在开幕式后的主旨演讲中,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顾海良向与会学者发出倡议:“要营造一批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学术互鉴、学术分享的平台,在中国铸就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推动国际马克思主义学术界更加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表示认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探讨和思索无法绕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的现实体现。”

国防大学副政委吴杰明宣读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发言表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给近代中国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唤醒了中国人追求自由平等的现代意识,找到了一条从革命化走向现代化的民族复兴之路,中华民族由此开启了全新历程。”

在全世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创造性发展,将对人类发展产生重要贡献和积极影响。

“一方面要用不断深化和丰富的人类实践滋养、拓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开创社会发展新格局。”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徐伟新充满信心,“中国人民将与世界人民一道开启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天需要政治经济学,特别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必然性进行了分析与证明。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始终关切和坚定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和当今时代呼唤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

据悉,在随后举行的8个分论坛、3场高端对话中,学者们将立足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直面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经验和人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影响力,以思想创新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马克思的声音穿透历史,向未来宣告”——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分论坛现场直击》见4版)

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萨米尔·阿明:萨米尔·阿明:无法绕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据光明日报报道,10月10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京开幕。来自五大洲的近400位中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汇聚北大,将在两天会期内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杜玉波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杜飞进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主持。

朱善璐致辞指出,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传播的最早策源地和重要阵地,北京大学具有学习、研究、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光荣传统。举办首届世界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