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大学马原选择题库

山东大学马原选择题库

山东大学马原选择题库
山东大学马原选择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

2.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D)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A.反映论 B.先验论

C.可知论 D.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D)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实践观点(D)

5.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

A.反映论 B.先验论 C.可知论 D.不可知论(B)

6.唯心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是

A.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

B.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

C.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

D.有些唯心论者是可知论,有些唯心论者是不可知论(D)

7.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

A.科学知识 B.丰富的经验

C.实践 D.人类认识能力(C)

8.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

A.起主导作用 B.起决定作用 C.起重要作用 D.不起作用(C)

9.认识主体是指

A.事物的主要构成部分 B.认识对象的主要方面

C.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D.人的主观精神世界(C)

10.客体指

A.一切客观事物 B.自然界

C.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 D.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C)

11.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

A.是不可靠的 B.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 D.是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C)

12.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唯心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D)1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D)

14.判断对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

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

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已经过多次反复

D.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已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D)

15.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B)

16.真理是

A.绝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

B.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C.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D.对人们有用的一切理论(C)

17.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是指

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

B.实践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C.实践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

D.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

18.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产生不同的认识,这说明

A.认识的内容不是来自客观世界 B.认识是主观自生的

C.客观事物不能被意识正确反映

D.认识受认识主体状态的影响和制约(D)

19.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真理和错误没有原则界限 B.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都是真理

C.不同人有不同的真理标准 D.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D)

20.假象是

A.人们认识中发生的错觉 B.从正面反映本质的现象

C.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D.不表现本质的现象(C)

21.认识对实践具有

A.决定作用 B.检验作用 C.指导作用 D.中介作用(C)

2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先导

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C)23.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

A、经验主义

B、先验论

C、绝对主义

D、教条主义(D)

24.关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说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

B.改造客观世界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

C.改造客观世界必须遵循客观世界的规律

D.改造客观世界的核心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

25.下列属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有

①修身养性②经济体制改革③脱贫致富④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26.在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统一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世界观 B.人生观C.阶级立场 D.价值观(A)

27.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是

A.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然地改造了主观世界

B.改造主观世界主要是靠自己自觉地学习,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C.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有意识地、主动地改造主观世界,努力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D.只有改造好客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C)

二、多项选择题

1.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人类己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ACD)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审美关系(ABCD)

3.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惟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CD)

4.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是

A.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否认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D.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CD)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A.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认识的基础是实践 D.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无止境的接近(ABCD)

6.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A.反映论 B.能动的反映论 C.先验论 D.可知论(AD)

7.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先的基本的观点,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不需要认识的指导(ABC)

8.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因为

A.认识对实践不起推动作用

B.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C.实践不断积累感性材料并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锻炼人的思维能力(BCD)

9.做好工作“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一思想说明

A.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的基本的观点

B.上级指示和决议不能作为行动的根据

C.要事事取得直接经验 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AD)

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AC)11.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重大意义在于

A.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 B.发挥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C.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 D.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克服其盲目性(ABCD)12.“一定条件下,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是指精神力量

A.是物质力量的根源

B.可以使物质力量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C.可以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鼓舞作用

D.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BCD)

13.割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会导致

A.唯心主义 B.教条主义 C.经验主义 D.“左”和右的错误(ABCD)14.“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A.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

B.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BCD)

15.真理具有

A.具体性 B.全面性 D.客观性 C.过程性(ABCD)

16.认识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创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ACD)

17.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存在着“建构”,这说明

A.主体通过思维构造客体原型 B.主体认识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C.主体把获得的全部客体信息结合起来,构造出客体的整体形象

D.主体选择、加工客体信息,在思维中重新组合、构造反映客体的观念体系(BD)18.真理和错误的相互转化,是指

A.真理被推翻,为错误所代替 B.错误是真理的先导

C.对真理的运用超出了它适用的范围 D.把真理的某一方面加以片面夸大(BCD)19.逻辑证明

A.是探索论证真理的手段 B.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能指导实践,校正其谬误 D.必须以实践为基础(ACD)

20.“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

A.真理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B.真理和错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真理和错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D.真理和错误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才具有绝对的意义(AD)

21.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

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

B、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C、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是对现存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ABCD)22.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坚持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ABC)

23.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永恒真理

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CD)

2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BCD)25.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

A、必然

B、必然王国

C、自由

D、自由王国(BD)

26.“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其意思是指

①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不能停止②人们改造人类社会的活动没有止境③人们应当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④人们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改进自己的思维方法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AB)

27.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表现在

A.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B.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C.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D.二者毫无联系(ABC)

28.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就是要

A.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C.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

D.改造自己的思想(ABC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选题

1、 D

2、D 3 、C 4、 B 5、 A 6、 C 7、 C 8 、A

9. D 10. C 11. D 12.D

二、多选题

1、CD

2、BD

3、ABCD

4、ABC

5、ABCD

6、ABCD

7、ACD 8、AB 9.CD 10.CD 11. AB 12.ABCD

13.CD 14.ABD 15.AC 16.BCD 17.CD

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

A. 劳动者的素质

B. 科学技术

C. 生产管理

D. 生产工具

2、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 )

A. 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或方面的相互联系

B. 产品的分配方式

C.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3、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4、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这个“总和”是指( )

A. 社会中现有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总和

C. 一定的生产力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 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总和

5、上层建筑是推动还是阻碍社会的发展取决于( )

A.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B. 它是否同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合

C. 它本身的各个部分是否协调

D. 它是否与经济基础存在着矛盾

6、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 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B. 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

C.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8.“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句话揭示了( )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9.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

A. 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结果;

B.产品分配的结果;

C.在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的结果;

D. 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结果。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

C. 社会形态的更替

D. 科技的进步

11.社会革命根源于()

A. 人口太多

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A、宿命论观点

B、机械论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是()

A、根本经济制度的改革

B、根本政治制度的改革

C、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某些方面和环节的改革

D、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方面和环节的改革

2、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图书馆

B、法院

C、大学

D、军队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B、它决定了社会的基本面貌

C、它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力量

D、它规定了社会制度的性质

4、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

D、国家政治制度

5、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

A. 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 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 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 是不会灭亡的

D. 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6、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

A.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 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 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D. 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7、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因为( )

A. 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 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B. 它属于上层建筑

C. 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8.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主要表现在( )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

D.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

9.阶级的实质是()

A. 经济收入不同的社会集团

B. 政治思想不同的社会集团

C.一个社会集团占有另一个社会集团的劳动

D.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

10.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A. 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B. 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 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 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11.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去安排它的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 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 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 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

D. 否认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12.“劳动创造了人”的基本根据是()

A、劳动使人们结成了社会关系

B、劳动创造了生产工具并使猿手变成了人手

C、劳动推动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D、劳动使人的意识得以形成

13.唯心史观的错误是()

A、否认阶级斗争

B、否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C、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14.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5. 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的观点,属于()

A、唯心史观

B、宿命论

C、英雄史观

D、唯物史观

E、群众史观

16.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的主要内容有()

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B、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一切向群众负责

17.、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

A、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B、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C、没有考察人们历史活动地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D、没有客观地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C

5.D

6.B

7.D

8.D

9.D 10.D 11.A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BCDE

3.BCDE

4.ABCD

5.ABCDE

6.ABCDE

7.ABCDE

8.ABCDE 9.ABDE 10.ABE 11.ABCD

一、单项选择题

1、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利润的市场价格是

A 生产价格

B 成本价格

C 零售价格

D 垄断价格

2、掌握着金融资本和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和垄断资本佳集团是

A 政府首脑

B 经理阶层

C 金融寡头

D 执政党首

3、金融寡头实行其在经济上的统治的主要途径是

A 通过个人联合

B 通过人事参与

C 通过“参与制”

D 开办股份公司

4、金融资本是

A 归银行支配的由工业资本家运用的资本

B 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

C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发展成的资本

D 国家参股和控股的金融机构的资本

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是

A 银行资本

B 工业资本

C 商业资本

D 金融资本

6、垄断价格是

A 生产价格加平均利润

B 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C 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D 成本价格加超额利润

7、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的形式

A 辛迪加

B 混合联合公司

C 托拉斯

D 跨国公司

8、资本输出可划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这是依据

A 资本输出的本质来划分的

B 资本输出的形态来划分的

C 资本输出的方式来划分的

D 资本输出的主体来划分的

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从财政预算拨款投入经济领域以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本为

A 私人垄断资本

B 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融合的资本

C 公有制性质的资本

D 国家垄断资本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 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 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 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11、资本国际化的动因是

A 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

B 国际分工的发展

C 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D 社会分工

二、多项选择题

1、垄断和竞争的相互关系是

A 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占据统治地位

B 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

C 垄断与竞争不可能并存

D 垄断阶段产生的新的竞争成为竞争的主要形式

E 垄断时期的竞争有不同于自由竞争的特点

2、垄断利润的来源有

A 本企业雇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B 小生产者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C 非垄断企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D 雇佣工人必要劳动的一部分

E 外国劳动者所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3、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的内容有

A 实施国有化政策,建立和发展国有经济成分

B 扩大财政支出,增发国债,扩大内需

C 中央银行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

D 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调节货币供应量

E 实施社会福利措施,缓和社会矛盾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A 国家直接掌管的垄断资本

B 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C 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D 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E 各国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

5、资本主义国家杜经济干预和调节的主要方式是运用

A 财政政策

B 货币政策

C 计划调节

D 收入政策

E 立法和行政措施

6、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目标有

A 经济总量平衡

B 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C 充分就业

D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E 经济稳定增长

7、新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控制和剥削的手段有

A 打着“援助”的旗号进行国家资本输出

B 通过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

C 利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东芝发展中国家经济

D 在技术转让中进行盘剥

E 利用贱买贵卖进行不等价交换

8、二次大战后经济区域化的组织形式有

A 欧洲联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非洲经济共同体

E 东南亚国家联盟

9、资本国际化的形态是

A 商业资本国际化

B 产业资本国际化

C 商品资本国际化

D 生产资本国际化

E 借贷资本国际化

10、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包括

A 生产的全球化

B 贸易的国际化

C 金融的全球化

D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E 投资的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D

5.B

6.C

7.A

8.D

9.C 10.C 11.D 12.C 13.A 14.D 15.C 16.C 17.C 18.B 19.D 20.D 21.C 22.D 23.D

24.C 25.A 26.C 27.D 28.D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BD

3.ACD

4.ABD

5.CD

6.AC

7.BC

8.ABC

9.ABD 10.ABCD 11.BCD 12.ABCD 13.ABC 14.ABCD 15.ABCD

16.CD 17.ABCD 18.ABD 19.ABD 19. BCD

20.ABCD 21.ABCD 22.ABC 23.ABCD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是:

A. 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B. 普鲁东、巴库宁和拉萨尔

C. 伯恩施坦、考茨基和托洛茨基

D.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2.马克思、恩格斯撰写的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著作是:

A.《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B.《法兰西内战》

C. 《共产党宣言》

D.《共产主义原理》

3.“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句明言出自下列哪部著作:

A.《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B.《论权威》

C. 《反杜林论》

D.《共产党宣言》

4.首先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的领袖人物是:

A. 列宁

B. 罗莎.卢森堡

C.卡尔.李卜克内西

D.马克思

5.“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段明言出自哪一个领袖人物的著作: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威廉.李卜克内西 D.列宁

6.无产阶级专政的阶级基础是:

A.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B.全体人民大联合

C. 工农联盟

D.公民联盟

7.中国社会主义的国体是

A. 人民民主专政

B.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8.中国社会主义的政体是:

A.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一国两制)

C. 民族区域自治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9.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A.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标准

B.生产关系为标准

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

D.政治制度发展程度为标准

10.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B.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11.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 普列汉诺夫

D.列宁

12.为了争取稳定国际环境,停止战争,巩固苏维埃政权,在列宁的坚持下苏俄与哪个国家妥协性的《布列斯特合约》: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13.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唯物史观

C.无产阶级专政 D.国家政权

14.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 )。

A.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理论 B.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

C.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D.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

15、“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16.下列哪项不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B.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几国获得胜利

C.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新经济政策

17、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18.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

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D.以社会化大生产作为物质前提

19.下列哪项不属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

A.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往

C.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

D.民族资本的社会主义改造

20、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下列说法中哪一项不确切?( )

A.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B.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C.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D.不注重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2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进行体制改革 B.改革生产关系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进行政治革命

22、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集体领导

C.理论联系实际 D.民主集中制

23、从完善市场经济到提高执政能力,从制定“十一五”规划到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从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议题的变化,折射出中国共产党治国思路之核心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B.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活动的原则

C.执政方式的不断完善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4、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

A.共产党执政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多党制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产党和在野党轮流执政的两党制

25、民主集中制是( )

A.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B.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

C.小事民主和大事集中相结合

D.经济民主和政治集中相结合

26、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与众不同。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和其他团体的根本区别是( )

A.具有先进的指导理论

B.能够坚持“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要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7、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 )。

A.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28、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

A.党的路线和组织原则问题 B.党的战略和策略问题

C.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 D.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哪两大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A.辩证唯物主义 B.认识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2.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所写的党纲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和党纲的名称是:

A.正义者同盟 B. 共产主义同盟

C.《共产主义原理》

D.《共产党宣言》

3.列宁领导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A.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B.国家工业化时期

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D.新经济政策时期

4.下列哪些国家建立过社会主义

A.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B.波兰

C.比利时 D.南斯拉夫

5.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有一个什么时期?这一时期的国家是:

A.从量变到质变的改革时期 B.联合政府

C.过渡时期

D.无产阶级专政

6.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

A.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抨击

B.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设想

D.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7.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大飞跃是:

A.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发展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C.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D.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8.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A.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8世纪空想平均社会主义

C.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D.不成熟、不科学的空想社会主义

9.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因为:

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消灭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D.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10.社会主义民主是:

A.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B.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

C.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D.目的和手段的统

11、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理论来源是( )。

A.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B.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C.德国古典哲学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无产阶级之所以能承担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的原因是( )。

A.无产阶级是先进的阶级 B.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

C.无产阶级是受剥削受压迫最重的阶级 D.无产阶级是最强大的阶级

3、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有一定数量的无产阶级 B.工人运动的一定发展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D.加强各国无产阶级之间的联合

4、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因为( )。

A.它只是对资本主义的罪恶进行了天才的诅咒

B.它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原因

C.它没有找到建设新社会所依靠的阶级力量

D.它没有找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5、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有 ( )。

A.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

B.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C.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 )。

A.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 B.坚持按劳分配的标准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邓小平同志通过不断探索,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将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的理论意义在于( )

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B.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C.为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D.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8、社会主义建设多样化的原因在于( )。

A.政治经济文化水平不同

B.历史传统不同

C.指导思想不同

D.地域环境不同

9、社会主义建设的几种主要模式是( )。

A.苏联模式

B.南斯拉夫模式

C.匈牙利模式

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0、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

A.帝国主义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B.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必然表现

D.资本主义新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

1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因为( )

A.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

B.工人阶级是随着大工业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C.是唯一同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

D.是在斗争中不断成长成熟,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

1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是长期的和艰巨的,是因为( )

A.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C.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D.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13、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主要是( )。

A.政治领导

B.组织领导

C.思想领导

D.集体领导

14、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一定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因为( )

A.它为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指明了方向

B.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C.它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D.它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衡量标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D

4、C

5、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CD

3、ABCD

4、BCD

5、ABCD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所说的 " 三大差别 " 的是 (

A.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 政治与经济的差别

2.“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这个思维方法是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方法

B. 近代形而上学的方法

C. 黑格尔的方法

D.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3.人的“自由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社会状态是

A.原始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4. “各尽所能 , 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属于 (

A. 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 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5. 下列不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

A. 原始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共产主义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共产主义”的界定正确的有 (

A.一种科学理论

B. 一种社会制度

C. 一种现实运动

D.一种社会理想

2..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包括 ()

A. 社会财富极大丰富 , 消费品按需分配

B. 社会财富极大丰富 , 消费品按劳分配

C.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 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 阶级和国家消失

3. 之所以说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因为它是 (

A. 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 根据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作出的结论

C. 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 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4. 作为社会历史范畴 , 自由王国指的是 (

A. 人们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状态

B. 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C. 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

D. 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5. 下列社会状态属于必然王国的有 (

A. 原始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马原选择题(按章节)

一、单项选择题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当代自然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环境和资源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4.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5.感性认识的形式是. 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分析和综合D.总结和概括 6.理性认识的形式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感觉、分析、综合 C.概念、判断、推理 D.识记、联想、判断 7.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人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8.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认识—实践—认识 D.概念—判断—推理 9.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 A.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B.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D.正确与错误的统一 1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D.能动的反映论与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1.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A.指出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 B.指出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论认识 C.指出人的认识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D.指出社会实践可以证明人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12.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马原选择题库全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l、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木观点和基木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在19 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D核心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马克思主义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3、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 二、多项选择题

马原选择题精选总结

马原选择题精选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中,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把宇宙中的各种物质运动归结为机械、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是(恩格斯) 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列宁说: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正因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特性,因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最高级的反映形式--人脑的反映形式即意识。 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观点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在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就是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正确的。但“成事在天”即把办成事情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为外在于人的天意,认为历史活动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这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人的努力在事情成败中的作用,同时也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从而陷入了唯心史观和宿命论。 辩证法讲的是世界的状态是什么样的.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主观辩证法作为概念辩证法、头脑中的辩证法,是对自然界的客观的变化、运动和发展的过程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它是人们的一种理论形态或者思维方法形式存在的辩证法,属于意识的范畴。相应的,客观辩证法是以物质联系运动发展的客观状态形式存在的辩证法,总体属于物质的范畴,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是内容,主观辩证法是形式,这就是两者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指辩证的思维,在本质上它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它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范畴。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中国古代哲学家李贽提出“是非无定质”,这种观点是相对主义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相对主义的确认。题干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李贽的关于相对主义的典型命题,“是非无定质”是说是非没有界限,这显然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实际上形而上学哲学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就有“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相对主义的错误在于夸大事物的相对性,而绝对主义则是夸大事物的绝对性。“是非无定质”是一种形而上学观点,但更确切地说是相对主义的错误观点。 中国古代哲学提出:“无独必有对”,“独中又有自对”,这是一种 A.矛盾的观点

马原各章选择题

1.在人类新千年到来之时,西方媒体纷纷推选千年风云人物。在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等媒体的评选中,多次名列千年思想家前两位的是( ) A.马克思、爱因斯坦 B.牛顿、爱因斯坦 C.马克思、牛顿 D.达尔文、牛顿 2.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4.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C.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 D.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 8.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影响的错误理解是() A.证实了马克思主义 B.证伪了马克思主义 C.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9.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认识论思想 10.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11.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论和辩证法 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 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1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1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1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马原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1.《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了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是更加好吃?”回家以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B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D.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2.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试验。有个年轻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B A.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D.认识中所获得的真理 3.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A A.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D.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4.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其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B A.实物补偿 B.价值补偿 C.增殖补偿 D.劳动补偿

浙大马原题库120道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世界上各种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B 世界上某些事物的特殊本质及其规律 C 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D 人们的思维方法及其发展规律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 对思维与存在是否联系的不同回答 B 对思维与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C 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 D 对思维与存在是否运动发展的不同回答3.“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 A 唯心主义的命题 B 客观唯心主义的命题 C 主观唯心主义的命题 D 朴素唯心主义的命题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方法是 A 认真学习教材 B 理论联系实际 C 认真学习马列哲学原著 D 更多地讨论一些理论问题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客观实在性 B 矛盾性 C 时间、空间的绝对性 D 可知性 6.时间的特点是 A 多维性 B 一维性 C 二维性 D 三维性 7.事物成为客体的首要前提是 A 客观性 B 对象性 C 社会性 D 历史性 8.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A 物质 B 实践 C 规律 D 自然 9.发展的实质是 A 运动 B 变化 C 质变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现实性是指 A 合乎必然性的现存事物 B 当前存在的一切事物 C 当前存在的某些事物 D 那些偶然的存在 11.本质是 A 那些可以认识的东西 B 那些经常出现的东西 C 那些与人的认识相一致的东西 D 那些与必然性、规律同等程度的东西12.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 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D 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13.区分质变与量变的根本标志是 A 事物的变化是否特别明显 B 事物变化的量是否特别大 C 事物的变化是否特别强力 D 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 14.认识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这是 A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 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15.唯物主义认识论最基本的观点是 A 实践论的观点 B 真理论的观点 C 相对论的观点 D 反映论的观点1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关系 B 生产方式 C 自然环境 D 人口因素17.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A 国家政权 B 政治思想 C 法律思想 D 哲学思想

马原单项选择题库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在人类新千年到来之时,西方媒体纷纷推选千年风云人物。在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等媒体的评选中,多次名列千年思想家前两位的是( A ) A.马克思、爱因斯坦 B.牛顿、爱因斯坦 C.马克思、牛顿 D.达尔文、牛顿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曾经被称为“时代的歌中之歌”的是(A)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反杜林论》 D.《国家与革命》 3.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反杜林论》 D.《国家与革命》 4.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C.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 D.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 8.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影响的错误理解是() A.证实了马克思主义 B.证伪了马克思主义 C.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9.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认识论思想 10.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11.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论和辩证法 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 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12.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阶级性 1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14.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15.马克思“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

马原期末选择题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50道题。每题2分。1-40单项选择,40-50判断正误。(注:去除多项选择)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客体是(D) A.观念本身 B.人的意志的产物 C.自然界的存在物 D.认识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196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1979年教皇为伽利略公开平凡,这说明(D) A.谬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真理 B.真理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谬误 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D ) A.学习书本知识 B.进行社会调查 C.研究历史资料 D.参加社会实践。 4.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D) A.寄生的资本主义 B.腐朽的资本主义 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 D.过渡的资本主义 5.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思想家,名列榜首的是(A) A.马克思 B.爱恩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D) A.自然界 B.人口因素 C.地理环境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总和。 7.下列各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有(C) A.理性为万物的本原 B.数为万物的始基 C.水是万物的本原 D.精神是世界万物之源。 8.资本积累的实质是(B) A.资本家节余 B.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剩余价值 C.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财富 D.用暴力剥夺小生产者和他国劳动人民。 9.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基础是(C) A.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B.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 C.跨国公司的发展 D.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社会化 10.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在(B) A.劳动对象 B.科学技术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1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D)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C.精神劳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B) A.劳动过程 B.价值增殖过程 C.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 D.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 13.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A)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阶级斗争理论 C.社会发展理论 D.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理论 14.G—W…P…W’—G’是(A) A.货币资本循环公式 B.生产资本循环 C.商品资本循环公式 D.流通资本循环公式 15.我国制定2020年远景规划的依据是(D) A.现实的可能性 B.抽象的可能性 C.好的可能性 D.现实性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是(A)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D.事物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D) 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抗B.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C.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矛盾D.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GG[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人有了物质条件才能生存,人有了精神条件才能生活”的观点(CDE) A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 B夸大了社会存在的作用 C看到了社会物质条件的作用 D看到了社会意识条件的作用 E准确把握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对人的影响 2.民粹主义代表人物米海洛夫斯基认为,在历史极黑暗的时刻,当“人的智慧和精神潜能被缩小到了最简单化的形式,到了只为最后一片能糊口的面包而斗争时,人就会丧失自己的个体性”,成为群氓。这时他们会产生对“英雄”的渴望。而“英雄”就会依从自己的或善或恶的本性,带领群氓从善或从恶。他的这一观点(BCD) A.认为英雄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 B.认为英雄人物能够对社会历史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C.认为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不起积极作用 D.是认为“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3.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B)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4.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C)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5.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 A.国会 B.总统 C.最高法院 D.最高检察院 6.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马原概论选择题题库(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题库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B ) A . 18世纪90年代 B . 19世纪40年代 C . 19世纪70年代 D . 19世纪90年代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 (ABCD ) A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B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 C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D ?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科学体系的内容包括 (ABD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政治经济学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 .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B ) A .唯物论B.辩证法C .历史观D .自然观 2. 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哲学家是 (D ) A .费尔巴哈 B .谢林C.培根 D .黑格尔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 A .唯物主义B.辩证法C.可知论 D .认识论 4. 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C ) A .费希特 B .洛克 C .费尔巴哈 D .谢林 5.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他的伟大功绩在于(A ) A .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B .把辩证法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 C .把人类历史描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过程 D .正确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6.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正 (D ) 确的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是 A .全盘否定和拋弃 B .全盘肯定和继承

马原选择复习题

绪论 单项选择题 1.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名列榜首的是(A )。 A.马克思B.爱因斯坦 C.达尔文D.牛顿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6.19世纪30年代——40年代发生在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 B )。A.资产阶级成了统治阶级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D.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 5.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理论成果,统称为( B )。 A.马克思主义 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6.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的是( C )。 A.美洲大陆的发现 B.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资本原始积累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B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马原辩证法选择题

辩证法 7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就是关于……的观点。(C) A.整体和部分 B.对立和统一C.联系和发展 D.共性和个性7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就在于……。(B) A.是否承认宇宙的无限性 B.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前者认为量变引起质变,而后者却认为“自然界无飞跃” D.前者强调发展就是“扬弃”,而后者却主张“打倒一切” 73.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一哲学论断的含义是,……。(C)A.变化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化,没有不变 C.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74.“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的观点是……。(A)

A.辩证法 B.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75.“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体现的是……的观点。(C) A.绝对主义 B.机械主义 C.相对主义 D.唯心主义 76.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B) A.人的头脑中自发产生的 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C.“绝对观念”所固有的 D.从生活中学习来的 77.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A) 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78.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缺,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

理是,……。(A)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79.“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句话的确切含义应该是……。(D) A.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同所有的事物相联系 B.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同某一个事物相联系 C.世界上任一事物都同所有其他的事物相联系 D.世界上任一事物都同某一些其他的事物相联系 8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发生的。(D)A.随时都会 B.纯粹偶然地C.不可避免地要 D.在一定条件下81.“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的观点。(B) A.形而上学 B.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

马原选择题库整理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D. 客观实在性 3、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C ) 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 )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C ) 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 ) 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 ) C.矛盾分析法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C )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11、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一种(A ) A.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 12、“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D) D.矛盾特殊性原理 13、“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D )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14、“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D ) D.要抓住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15、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1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 C ) C、矛盾的特殊性 17、发展的实质是( D )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马原2018选择题试题库

2018年选择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主要批判地继承、吸收了哪些学说的合理思想() A.英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 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 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 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5、马克思的两个重要理论发现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6、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7、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指() A.思维和存在能否在一定条件下等同起来B.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C.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D.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问题

马原选择题编辑整合归纳

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中,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把宇宙中的各种物质运动归结为机械、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是(恩格斯) 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列宁说: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正因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特性,因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最高级的反映形式--人脑的反映形式即意识。 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观点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在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就是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正确的。但“成事在天”即把办成事情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为外在于人的天意,认为历史活动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这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人的努力在事情成败中的作用,同时也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从而陷入了唯心史观和宿命论。 辩证法讲的是世界的状态是什么样的.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主观辩证法作为概念辩证法、头脑中的辩证法,是对自然界的客观的变化、运动和发展的过程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它是人们的一种理论形态或者思维方法形式存在的辩证法,属于意

识的范畴。相应的,客观辩证法是以物质联系运动发展的客观状态形式存在的辩证法,总体属于物质的范畴,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是内容,主观辩证法是形式,这就是两者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指辩证的思维,在本质上它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它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范畴。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中国古代哲学家李贽提出“是非无定质”,这种观点是相对主义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相对主义的确认。题干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李贽的关于相对主义的典型命题,“是非无定质”是说是非没有界限,这显然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实际上形而上学哲学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就有“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相对主义的错误在于夸大事物的相对性,而绝对主义则是夸大事物的绝对性。“是非无定质”是一种形而上学观点,但更确切地说是相对主义的错误观点。 中国古代哲学提出:“无独必有对”,“独中又有自对”,这是一种 A.矛盾的观点 B.矛盾对立无限性的观点 C.一分为二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马原选择题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 本 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 7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 、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 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 3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 .人类进人 21 世纪,英国广播公司 ( BBs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名列榜首的是( A ) A .马克思 B .爱因斯坦 C .达尔文 D .牛顿 5 .在 19 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 纺织工人起义 6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 运动 D .阶级斗争也包括继承者对 千年思想家” 网评,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英国宪章运动 C .芝加哥工人起义 D .德国西里西亚 A .工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整理版】马原测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于(D) A.18世纪中叶 B.19世纪中叶 C.20世纪初 D.19世纪40年代 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3.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C) A.绝对主义 B.唯物主义 C.不可知论 D.诡辩论 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B) A.运动性 B.客观实在性 C.不可分性 D.时空性 5.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C) A.形而上学观点 B.经验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6.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B) A.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 D.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 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否定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D)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的运动变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9.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C)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1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B)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D.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过程 11.一个完整的认识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D)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12.真理就是(D)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B)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间的相互影响 D.社会意识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15.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A) A.生产关系的总和 B.生产资料的总和 C.生产要素的总和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16.生产关系中,最基本,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B) A.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17.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A)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 18.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B)

100道马原选择题(答案修正版).

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历年考试相关资料)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核”是(B )A、辩证法思想 B 、唯物主义思想 C 、可知论思想 D 、决定论思想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 A 、古希腊罗马哲学; B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 、法国启蒙哲学; D 、德国古典哲学 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C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容; B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C、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ABCD ) A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 B 、现代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 、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新成就; D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锐化; E 、现代西方哲学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BCD ) A 、控制论; B 、细胞学说; C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 、生物进化论; E 、信息论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 A 、客观实在性; B 、运动变化性; C 、可知性; D 、广延性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D ) A 、容和形式的关系; 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 、绝对和相对的 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这表明( B )

A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和源泉; 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观念和物质没有本质区别; D 、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9、庄子提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他只强调事物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B ) A 、唯心主义观点; B 、唯物主义观点; C 、相对主义观点; D 、形而上学观点 10、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B )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变动性和稳定性 11、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提示事物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C ) A 、否定之否定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容决定形式的规律 12、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 )A 、掌握火候,适可而止;B、知彼知已,百战不殆;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C ) 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 、主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4、“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 ( D ) A 、客观性; B 、无限性; C 、方向性; D 、一维性 15、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 A ) A 、主观反映; B 、歪曲反映; C 、虚幻反映; D 、正确反映 16、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分别认为( A )A 、世界万物在一个共同的本原; B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主观精神; C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 D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客观精神

马原选择题汇总

马原选择题汇总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1. D 2. C 3. D 4. A 5. D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2)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 A.客观性 B.有限性 C.相对性 D.一维性 (3)在听完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仅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有效性 B.客观规律性 C.主体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4)“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 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5)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 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 B.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D.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6)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6. A 7. D 8. B 9. C 10. A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7)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绝对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8)列宁说,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9)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由理性的外化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 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