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重点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重点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重点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重点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重点

第一章

劳动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中表明劳动力使用者与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关系

管理方:从狭义上看,管理方是指在生产组织中经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其隶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从广义角度看,管理方除了包括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雇主协会。

管理方特点:1、管理方具有职权2、管理方经过合法程序获得职权3、职权是自上而下逐级授予的雇员参与管理的形式:1定期举行会议2召开研讨会3设立咨询机构及顾问委员会4举行座谈会管理方的管理模式:(一)从职权结构维度划分:独裁型、集权型、自主型(二)从管理理念维度划分:剥削型、宽容型、合作型

雇主协会:是一种团体组织,它由雇主组成,代表并维护雇主利益,经过谈判和协商与工会协调劳动关系

雇主协会的类型:1、行业协会2、地区协会3、雇主组织

雇主协会的作用:1、集体谈判中支持会员组织2、维护雇主利益3、积极游说政府和议会

中国雇主协会主要从事四种活动:1、参与谈判2、解决纠纷3、对会员提供帮助和建议4、代表和维护会员的利益

雇员:也称劳动者,中国广大劳动者是在各种企事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中从事有组织的社会劳动的人

现代知识工作者的就业特征:1、自我雇佣的趋势2、工作成为个人

的发展平台3、工作成为一种个人生活方式4、知识工作者依然处于卖方市场

工会:雇员建立起来旨在改进其地位,工资水平与就业条件的组织

工会的特征:1、工会必须是一定人数以上的雇员的团体,不般不允许雇主及其代理人加入2、工会属于社会团体而非政治性组织或社会性组织,即工会不得有政治、经济目的3、作为社团工会具有法人资格4、工会在同雇主或其团体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监督雇主遵守《劳动法》等项权利5、工会与雇主的关系中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

工会的结构分类:1、职业工会2、行业工会3、总工会工会的职能:整合职能、经济职能、民主职能、服务职能

工会的行为方式:互保互助、集体谈判、劳动立法、直接行动、政治行为

工会的发展过程:工会最早出现在18世纪90年代的英国,其发展大致经历了早期职业工会时期、行业工会时期、总工会时期

工会承认方式:自愿承认与法定承认

工会化原因:1、对就业条件及管理方提供的待遇感到不满2、认为建立工会是表示这种不满的一种有效方式3、对劳工运动有所了解

雇员在工会组织运动时是否参加取决于多方面因素1、初始倾向2、工会组织过程3、宏观条件雇员加入工会的原因:1、借助工会对抗雇主2、参加工会活动3、扮演心理角色4、社交压力雇员不加入工会原因:1、反对工会的态度2、社交压力3、工作满意4、加入

工会的成本5、工会间的敌对或工会的冷漠

工会的主要职能:1、整合职能2、经济职能3、民主功能

工会的行为方式:经典的“韦布五分法"即互保互助;集体谈判;劳动立法;直接行动;政治行为中国工会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p33

第二章

劳动关系的特征 1.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2.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必须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3.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4.劳动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行成的关系

劳动关系包括的三个方面:从业关系、劳动组合关系、劳动者的利益分配关系

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合作与冲突

劳动冲突:是指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分歧很大,甚至背到而驰时的表现形式

冲突的根源:1、异化劳动的合法化2、客观利益的差异3、雇佣关系的性质4、劳动合同的性质5、心里契约的不履行6、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和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因素

冲突的表现形式:显性冲突(罢工、抵制、辞职、诉怨)、隐性冲突(怠工、矿工、缺勤、偷懒)

产业行动:又称集体行动,是指劳资关系双方在劳动关系中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和要求,依法采用罢工或关闭工厂等阻碍企业正常运营手段等进行对抗的行为。

产业行动的形式:1、雇员的产业行动(罢工、怠工、联合抵制、纠察、恶名单和好名单)2雇主的产业行动(关闭工厂、雇佣替代劳动者、雇主充当罢工破坏者,指的是在罢工期间,雇主借助其它雇主的成产能力完成生产任务、复工运动、黑名单,又称黑表、排工)

衡量罢工程度的指标:罢工次数、卷入工人人数、损失的工作日数

罢工的分类:1、按罢工的目的能够分为三类(经济罢工、反对不当行为的罢工、同情罢工)2、根据罢工有无工会组织,能够分为两类(正式罢工、野猫式罢工)

有关罢工的法律约束:1、对公共事业的罢工限制2、对其它行业罢工的法律规定(合法原则、社会适当原则、均衡原则)

罢工的处理和解决:1、和解(第一个阶段是双方要求由劳动关系管理部门委派和解者,和解这的作用是调和双方之间的观点。第二阶段中,劳动关系管理部门会指定一个和解委员会,一般由中立者、工会代表和资方代表三方组成)2、调解3、仲裁(常规仲裁、最后出价仲裁)

合作:指劳动双方经过劳动就业结成利益共同体、相互依赖,雇员出于被迫或在利益获得满足的时候与雇主之间达成的合作和协调的关系

合作的根源:被迫和获得满足(1、建立在工人对雇主的信任基础上2、工作本身带来的满足3、管理方的努力使员工获得满足)

冲突向合作的转换:沟通、共同协商

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因素:一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律制度、

经济发展状况、技术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等

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客体:行为和财物

共同协商:是指员工单位为协调与员工的关系在制定决策之前,先征求员工的意见或态度,可是不需要征得员工或其代表同意的决策程序第三章

政府与劳动关系理论:

新保守主义:政府除了维持法律和秩序、保障国防安全、促进自由市场运作外,应该尽量减少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在劳动关系方面,新保守主义反对政府就劳动和就业方面立法,认为这方面的法律将扭曲自由市场进而降低效率,同时也反对建立工会,认为工会是一个追求经济租的垄断性组织,作为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工会有能力扭曲政府的公共政策

管理主义政府理论:在劳动关系中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促进劳资合作,应该在教育培训研究开发、交通通讯等领域为私人部门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支持。管理主义更强调政府在保持劳动关系稳定、促进劳资合作和实现经济繁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正统多元主义政府理论:提倡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发挥裁判作用,在不损害第三方利益的前提下适度干预经济活动,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认为理想的政府应该作为中立的仲裁者,为劳动关系营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环境,把产业冲突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精英主义政府理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精英利益的捍卫者,在不破坏现有精英结构个不牺牲精英阶层利益的前提下,政府能够经过颁

布就业与劳动法律来缓和劳动者的不满

激进主义政府理论:传统激进主义传统激进认为政府是资产阶级的工具,政府制定各项政策或采取各种行动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20世纪70年代开始,激进主义认为,由于资产阶级内部也存在冲突,因而政府获得相对自主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制定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后,主张建立超国家机构来协调和控制国家之间的政策和行动

中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有五种:1、劳动规则的订立者2、劳动规则的执行者、监督者3、人力资源市场的宏观调控者4、劳动争议的调停者5、公共部门的雇佣者

政府对劳动关系的管理内容:(一)劳动关系建立阶段:1、就业方面的政府管理2、劳动合同方面的政府管理(二):劳动关系存续阶段:1、政府的工资管理2、政府对劳动安全的管理3、政府对职业培训的管理4、政府对社会保险的管理(三)劳动关系解除,终止阶段的政府管理

中国当前劳动关系的心变化的特点:1、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从“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转变为“利益型的互利互惠关系”2、劳动关系的建立方式从政府行政分配为主走向市场选择为主3、劳动关系的调节手段从行政调控为主转变为法律调控为主4、劳动关系中的利益分配由平均主义转变为分配差别化

中国政府劳动关系管理探索:1、建立健全劳动法律法规2、加大劳动监察力度3、促进工会的组织建设4、改进劳动争议处理体制5、

建立健全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6、发挥非正规组织在劳动关系协调中的作用

第四章

劳动法:广义上:是指调整特定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上:一般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制定颁布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劳动法

劳动法的主要内容:1、劳动管理方面的法律2、劳动就业方面的法律3、劳动关系协调方面的法律4、劳动标准方面的法律5、社会保险方面的法律、6、劳动权利保障与救济方面的法律制度

劳动法的特征:1、劳动法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2、劳动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侧重保护劳动者3、劳动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统一4、遵循三方性原则

中国劳动法概括: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综合性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其成就体现:1、基本适应中国现阶段转型时期对劳动力市场的要求2、该法内容体系结构完整3、该法原则上规范了最低工资、工时休假、职业安全与卫生、女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工奖惩等重要劳动标准4、该法为适应现阶段中国劳动法就业总体形势特点,在劳动合同法律责任等项规定上突出了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劳动法制建设基本上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制度,主要体现:1、基本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劳动法律体系2、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3、初步建立最低劳动标准4、适应市场

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保障改革有新发展5、逐步普遍实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6、不断完善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法

劳动关系有关的法律类型:宪法、法律、劳动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法律解释、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

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法律调整机制、三方协商机制、多方协调机制、惯例调整

劳动法功能:1、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的资源安排并为之提供保护2、解决纠纷3、建立基本劳动标准

工资的法律制度的含义: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工资支付的原则:1)协商同意原则2)平等付酬原则3)紧急支付原则4)依法支付原则。

最低工资的法律含义: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根据中国《劳动法》规定: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最低工资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期限补发所欠劳动者工资,并可责令其按所欠工资的1~5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工作时间法规:1995年5月1日实施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中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非标准工作时间:缩短工作时间,不定时工作时间,,综合工作时间和计件工作时间

加班加点的条件和限制: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特殊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如遇救灾、抢险或威胁公共利益时则不受限制

休息休假:是指劳动者在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时间以外自行支配的时间

休息休假的中类: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公休假日、法定休息日、年休假、探求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就业权利的保障;2)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3)四期保护;4)保护设施和保健措施。

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最低就业年龄的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部门需招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理。禁止任何单位使用童工或为未满16周岁的小年,儿童介绍职业。2)禁止未成年人从事有害健康的工作,不得安排未所成年人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它禁忌从事的劳动。3)定期体检。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4)实行登记制度。用人单位招收使用未成年工,除符合一般用工要求外,还须向所在地的县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

第五章

劳动合同的概念:又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它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1、合同主体的特定性2、合同中劳动者身份的从属性3、合同的不自由性4、合同可能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劳动合同的作用:1、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2、劳动合同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3、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必备条款

订立劳动合同原则:1)平等自愿,协商一致2)依法订立:包括主体合法,目的和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形式合法

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1、用人单位提出合同2、双方协商一致,签订劳动合同3、双方还应鉴证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一般有书面和口头两种,除一个月以内的非全日制劳动合同能够采用口头形式以外,原则上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

无效劳动合同的概念: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方订立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协议。它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

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及处理:一,确认: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方订立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协议。它不具有法律效力,不

受法律保护。无效劳动合同主要有:1)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合同2)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3)因重大误解签订的劳动合同4)内容显失公平5)有关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低于集体协议。二,处理:1)确定劳动合同是全部无效,还是部分无效。2)分清造成无效劳动合同的责任3)在法律允许和当事人愿意的情况下,能够重新建立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1、全面履行原则2、亲自履行原则3、协作履行原则

劳动合同变更的概念: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已经订立的合同条款进行修改或补充协议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终止的概念:由劳动合同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消亡,即劳动法律关系的结束

劳动合同解除的概念: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时人同时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1、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发生变化,应变更相关的内容。2、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应变更相关的内容。

3、提出劳动合同变更的一方应提前书面通知对方,并要平等协商一致方能变更合同。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1)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2)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的;3)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条件的4)劳动者死亡或

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死亡的。5)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的。

违反劳动合同应承担怎样的责任:一:因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1、造成劳动者工资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的25%的赔偿费用2、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3、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4、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5、约定的其它赔偿二: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1、必须承担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2、承担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3、对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劳动者必须承担赔偿义务4、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劳动者应按规定进行赔偿5、赔偿约定的其它费用

第六章

员工民主参与管理的概念: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参加企业组织中的决策过程及各级管理工作,让下级、员工与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处于比较平等的地位来研究和谈论企业组织中的重大事务

员工民主参与管理的方式:1、自愿参与和被迫参与2、非正式参与和正式参与3、间接参与和直接参与

员工民主参与的程度:无参与、协商恳谈、联合决策、员工完全控制

员工民主参与管理的内容:1、工作层次上的参与,是对工作方法、

工作目的、工作速度、工作器械安放、工作安全、工作设计等工作条件问题进行决策2、管理层次的参与,是对雇佣和解雇、工资发放、工作纪律和工作评估、激励和培训、意外事故处理等问题进行决策3、企业层次的参与,是对利润分配、财务计划、产品开发营销、资本投入、分红、管理者评价和任用等问题进行评价员工民族参与的必要性:1、员工参与管理是国家经济基础的要求2、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方式3、是现代企业的内在要求

员工民主参与的组织形式:1、集体谈判制2、协调管理制3、董事会、监事会员工代表制4、员工建议制5、企业委员会制6、自我管理制7、员工持股私营企业建立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私营企业民主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2、员工民主参与管理是私营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3、员工民主参与管理是协调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需要

私营企业实行员工民主参与管理的要求:1、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2、必须符合私营企业管理的要求3、必须符合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的要求4、必须符合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

第七章

集体谈判:是指雇员组织与雇主或者雇主组织依法就一个单独的企业,甚至一个行业的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工作时间、工资和福利保障、解雇保护及其它雇员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包括一揽子解决方案的集体合同的行为

集体谈判的功能:1、能够显示集团利益要求2、能够保护弱势个体

的合法权益3、能够促进社会稳定4、能够提供员工素质和企业效益

集体谈判的必要性:1、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2、它是一种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润滑剂3、可处理好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4、可反映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呼声

集体谈判的结构:一、正式谈判的结构:1、单雇主—单机构—单工会2、单雇主—多机构—单工会3、单雇主—单机构—多工会4、单雇主—多机构—多工会5、多雇主—多机构—单工会6、多雇主—多机构—多工会二:非正式谈判结构:1、协调性谈判2、示范性谈判

集体谈判的过程:1、谈判准备2、谈判代表资格确定3、正式谈判4、签订集体合同谈判结果地决定因素:谈判力量、利益和期望、谈判技巧

不公正劳动行为:是指工会在组建过程中或组建后,一方采取非法方式对抗、破坏对方的措施和行为。

不公正劳动行为的补救措施:1、行政救济2、民事救济

诚实谈判的原则:1、双方会面并开始谈判2、全面讨论双方面临的问题、所处立场和理由3、任何一方不得隐匿、歪曲信息,也不得故意误导对方4、任何一方都不得经过自相矛盾的方式来破坏谈判过程5、管理方不得绕过工会直接向会员许诺。

集体合同的概念:在中国,集体合同是指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集体合同的特征:1、集体合同的主题具有特大性2、集体合同的内

容3、集体合同的订立有严格的程序和形式要求4、集体合同是特殊的双务合同5、集体合同是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效能

签订集体合同的原则:1、合法原则2、平等原则3、协商一致原则4、权利和义务相结合原则5、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6、服从大局的原则7、实事求是的原则

集体合同变更解除的条件:第一,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同意,而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第二,订立集体合同所依据的国家宏观调控计划修改或取消。第三,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发生变化。第四,企业破产、停产、转产,使集体合同无法履行第五,由于不可抗力的外因使集体合同不能履行。第六,由于当事人一方违约,使集体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时,允许变更或解除合同。第七,工会组织撤销或解散。

集体合同变更、解除集体合同的程序:一:单方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1、工会解散,应提供会员大会经过的解除决议书副本或国家强制解散通知书的副本2、企业破产,应提供人民法院宣告企业破产的裁定书副本3、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现象发生而需要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应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4、因对方过错而使原定集体合同的履行变得毫无意义时,无过错的一方当事人要求解除集体合同,应及时通知对方,并向集体合同登记机关提出申请二:双方协议下:1、一方提出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的建议,向对方说明需要解除的集体合同条款,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理由2、双方协议,并达成书面协议3、协议书提交职工代表大会经过4、协议成立

集体合同的效力:1、对人的效力:对签字双方及嗦代表人员都具有约束力2、对劳动合同的效力3、时间效力4、空间效力第八章

劳动争议的概念:一般而言,广义的劳动争议指的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嗦发生的一切纠纷;狭义的劳动争议则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实现劳动权利或履行劳动义务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劳动争议的特征:1、劳动争议主体的特定性2、劳动争议范围的限定性3、劳动争议内容和形式的特定性4、不同的劳动争议适应不同的程序处理

劳动争议的种类:个别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的范围:《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规定了中国劳动争议的范围: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该条例处理的其它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1、着重调解、及时处理原则2、尊重事实依法处理原则3、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劳动争议处理目的:保证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发展良好的劳动关系;保证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

劳动争议调解的概念:广义的劳动争议调解包括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调解和人民法院的调解。狭义的调解则仅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的特点:1、调解主体特定性2、调解过程任意性3、调解结果非强制性劳动

争议调解委员会概念:是依法建立的、调解本单位劳动争议的群众性组织

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1、自愿原则2、依照事实原则3、及时原则4、平等原则5、民主协商原则6、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的权利原则

2013年10月自学考试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题卷 (课程代码 06089) 本试题卷分为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第1页至第4页,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安要求填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第5页至第6页,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安要求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没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卷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与雇主构成劳动关系的雇员在我国《劳动法》上均称为 A.劳工 B.工人 C.劳动者 D.受雇者 2.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A.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 B.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C.切斯特.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 D.彼得.德鲁克的经验主义学派 3.最早对劳动分工进行理论研究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A.Smith) B.马克思(K.H.Marx) C.马克斯.韦伯 (M.Weber) D.凯恩斯(J.M.Keynes) 4.1979年,首次出现在福特公司与汽车工人联合会签订的协议书中并标志着管理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 A.工作轮换 B.灵活就业安排 C.自住型工作团队 D.雇员参与计划 5.根据《工会法》,我国工会的基本职能是 A.协助政府开展工作 B.支持用人单位行驶经营管理权 C.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D.组织开展文娱,体育活动 6.有权修改劳动关系各项制度的是 A. 雇主 B.工会 C.雇员 D.政府 7.造成劳动关系冲突的根本根源是 A. 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B.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 C.国家有关劳动的法律法规 D.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政策 8.处理劳资双方冲突的主要依据是 A.对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已有明确约定的劳动合同 B.国家的劳动保护政策 C.劳动法律法规 D.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9.我国《劳动法》适用于 A. 现役军人 B.电子厂工人 C.政府机关秘书 D.学校教师 10.根据我国有关女职工特殊保护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不得安排从事体力劳动强度的级别是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重点复习资料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具体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又称为劳资关系、劳使关系、雇佣关系甚至产业关系等 2、员工是指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于这种决策权力的工作者。 3.员工团体是指因共同的利益、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员工组织,包括工会组织和类似于工会组织的员工协会和专门的职业协会。 4.管理方一般是指,由于法律所赋予的对组织的所有权,或一般称产权,而在就业组织中具有主要的经营决策权力的人或团体。 5.管理方团体的主要形式是雇主协会,一般不直接介入员工与管理方的关系之中。主要任务进行集体谈判,向其成员提供支持,通过参与同劳动关系有关的政治活动、选举和立法改革来间接地影响劳动关系。 6.合作,是指在就业组织中,双方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是经过双方协商一致,以正式的集体协议或劳动合同的形式,甚至是以一种非正式的心理契约形式,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7.冲突,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不可能完全一致,相反,经常会出现分歧,甚至背道而驰。对员工及工会来说,冲突的形式主要有罢工、旷工、怠工、抵制等,辞职有时也被当做一种冲突形式。对用人方而言,冲突的形式主要有关闭工厂,惩处和解雇不服从领导的员工。 8.力量是影响劳动关系结果的能力,是相互冲突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决定因素。 9.所谓三方性原则就是在制定劳动法规、调整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等方面,政府、雇主和劳工三方代表共同参与决定,相互影响、互相制衡。

10.在人的多种需要当中,在某种条件下会有一种需要排在第一位,在需要结构中占据优势,共他需要排在它的后边,这排在第一位的需要就是优势需要。 1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12.罢工。又称同盟罢工,通常是指行业的全体劳动者或企业内的一群劳动者,以工资或劳动条件的改善等经济利益的获得为目的而采取的共同停止工作的行为。 13.怠工,就是懈怠工作的意思,劳动者进行怠工,不需要离开工作岗位或离职,而是在工作中故意懒散、怠惰,或浪费雇主或企业的原材料,以此来达到维持或改善劳动条件的目的。 14.现在劳动者所使用的联合抵制手段,通常是指一群劳动者团结起来,对于不满足他们要求的雇主及雇主有关的人,断绝其社交上和经济上的一切联系,以迫使其就范。 15.黑名单:是雇主在劳动关系冲突中对劳动者采取的一种秘密报复手段。雇主通过秘密调查,将一帮不安分或危险而有可能在劳资冲突中发挥主要或带头作用的劳动者秘密登记在一张表上,并暗中通知本行业其他雇主不要雇佣他们,致使这帮被列在表上的劳动者永无再被雇佣的机会。 16.排工:指雇主在雇佣劳动力时,对某些劳动者采取排斥态度。一般情况下,雇主专排那些加入工会的劳动者,为防止劳动者利用工会与企业讨价还价,以不加入工会为雇佣条件,以后违背此诺言,立即给予解雇。 劳动关系冲突的基本手段:1.劳动者的基本手段:罢工、怠工、联合抵制。2.管理者或雇主的基本手段:关闭工厂、黑名单、排工。 劳动关系冲突的解决办法:调解、仲裁、诉讼、政府干预 17.应对行为:工人对自身所处的地位的看法,以及员工自身对紧张的雇佣关系的单方调节行为,它是雇佣关系性质造成的潜在的紧张和挫折的一种发泄渠道。

(精选)2018年4月自学考试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608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劳动关系中,权力往往集中在 A.政府 B.员工团体 C.管理方 D.雇主协会 2、按照差异化视角的分类方法,与通用人才相适配的劳动关系契约类型是 A.激励约束型契约 B.规范合作型契约 C.交易松散型契约 D.互惠共生型契约 3、影响企业劳动关系诸多因素中最复杂、最深刻、最主要的变量是 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 C.技术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4、在一切需要之中,最优先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感情需要 D.尊重需要 5、提出“通过建立各种明确的规定、条例、标准,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关键”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 B.弗雷德里克?泰勒 C.雨果?芒斯特伯格 D.哈罗德?孔茨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题第1页(共5页) 4.现代劳动关系管理的新趋势是 A.冲突型劳动关系 B.协调型劳动关系 C.合作型劳动关系 D.对峙型劳动关系 5.组成雇主协会组织的是 A.企业法人 B.自然人 C.雇主 D.管理方 6.标志着管理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的是 A?自主型组织设计的出现B.雇员参与计划的出现 C.全面质量管理的建立 D.薪酬体系的建立 7.工会的基本职责是 A.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B.遵守、维护宪法和法律 C?协助政府开展工作D.支持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 8.自由改革主义的代表是 A.管理主义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精选)2017年4月自学考试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 (课程代码06089)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1页至第4页,共4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 上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第5页,共1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产业关系又称工业关系,源于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2.三方协商机制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 A.国家一级的协商 B.产业一级的协商 C.地方一级的协商 D.企业一级的协商 3.影响企业劳动关系诸多因素中最复杂、最深刻、最主要的变量是 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 C.技术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4.在劳动关系的发展历史和制度背景中,集体谈判制度建立于 A.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时期 B.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时期 C.冲突的制度化时期 D.成熟的劳动关系时期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第1页(共5页) 5.在《产业与劳动关系评论》著作中提出了一个分析集体谈判与劳动关系框架的学者是 A.马克斯?韦伯 B.邓洛普 C.桑德沃 D.安德森 6.雇主组织是由谁组成的协会? A.自然人 B.企业法人 C.资本家 D.企业股东 7.工会最早出现于18世纪90年代末的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西班牙 8.新保守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政府理论是 A.管理主义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精英理论 D.正统多元主义理论 9.管理方的权力在就业组织中是以一种等级分层的形式逐级递减的,这种权力来源于 A.所有者的所有权 B.政府的授予

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 (课程代码06089)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1页至第4页,共4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 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第5页,共1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现代社会,使得劳动关系成为经济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由于劳动社会形式的 A.差异性 B.同一性 C.趋同性 D.对立性 2.劳动关系的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市场状况和技术状况等因素,其中对劳动关系影响最为直接的经济因素是 A.劳动力市场状况 B.国际环境和失业状况 C.技术状况 D.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状况 3.劳动关系运行当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动因是 A.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 C.人的需要和利益 D.人的理想和信念 4.被视为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规是 A.法国1791年《夏勃里埃法》 B.英国1799年《结社法》 C.英国1802年《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D.英国1875年《企业主和工人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第1页(共5页) 5.指出“在劳动关系系统中,行为主体、环境、意识形态以及规则网是构成劳动关系系统的基本要素”的学者是 A.马克斯.韦伯 B.邓洛普 C.桑德沃 D.安德森 6.1974年,哈里.布雷弗曼在其论著《劳动与垄断资本》中首次阐述的理论是 A.变权管理理论 B.劳动过程理论 C.利益相关者理论 D.决策过程理论 7.最早的工会组织形式是 A.同行工会 B.半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工会 C.白领工会 D.行业工会 8.新保守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政府理论是 A.管理主义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简答题汇总06089

四。简述 1。简述我国劳动关系的具体含义 (1)。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2)。特定内涵,劳动关系意义上的劳动,专指职工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义务的、有组织的、岗位相对固定的集体劳动。 主要包括:(1)从主体上看,它是以职工身份所从事的劳动。 (2)从目的上看,它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动。 (3)从性质上看,它是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的劳动。 (4)从形式上看,它是用人单位内部有组织的集体劳动。 2。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有哪些特征? (1)这种关系与劳动有直接的关系,劳动是这种关系的内容。 (2)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公民,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3)劳动关系的一方------公民,要参与到另一方有关单位中,成为这一单位的成员,执行一定种类的工作,并且遵守有关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这种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当事人双方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以及劳动条件,均应依法处理。 (5)即使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工作人员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是国家法律、法规对调整其关系另有特殊规定的,则不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畴。 3。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包括哪些? (1)处理劳动争议而发生的关系。 (2)执行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3)监督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方面的关系。 (4)工会组织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5)劳动管理方面发生的关系。 4。什么是国际劳动立法? (1)是指由国际劳工组织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所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 5。国际劳动立法有什么作用,有哪些不足之处? (1)对各国劳动立法的制定、完善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国际劳工组织所制定的公约和建议书,对世界各国劳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有利于劳动力的国际流动,随着国际交往的发展,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将越来越频繁。(3)对改善各国工人的劳动状况和保障各国人民的民主权利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各国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虽然主要是各国经济发展和工人运动的结果,但国际劳动立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6。《劳动法》的立法指导思想 (1)充分体现宪法原则,突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对劳动问题及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做出了一系列规定,而这些规定多为原则性的要求,必须有具体的法律给予保障,才能是宪法规定的原则得以贯彻实施。 (2)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制定《劳动法》的过程中,必须着眼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规定统一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在《劳动法》的立法工作中应努力总结经验,制定出一套统一的劳动市场规则和劳动标准,为调整我国的劳动关系提供尊则。 (4)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劳动法》是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才能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法,才能使之在中国实际生活发挥作用。

2018年10月自学考试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历年真题-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课程代码0608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以下哪一个概念是用中性、温和的名称代替劳资关系这个具有对抗性意味的概念?(A) A.劳雇关系 B.劳动关系 C.劳使关系 D.产业关系 2.员工团体最主要的形式是(D) A.协会 B.俱乐部 C.委员会 D.工会 3.劳动关系运行当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动因是(C) A.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和法律 C.人的需要和利益 D.人的理想和信念 4.被视为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规是(C) A.法国1791年《夏勃里埃法》 B.英国1799年《结社法 C.英国1802年《学徒健康与道徳法》 D.英国1875年《企业主和工人法》 5.在《劳动关系:过程与结果》一书中提出了劳动分析分析理论模型的学者是(C) A.马克斯?韦伯 B.邓洛普 C.桑德沃 D.安德森 6.最能体现新古典经济理论主张的成本最小化思想管理模式的是(D) A.独裁/剥削管理模式 B.集权/剥削管理模式 C.集权宽容管理模式 D.自主合作管理模式 7.工会的基本职能是(B) A.参与职能 B.维护职能 C.建设职能

D.教育职能 8.劳动力市场中最能体现社会正义政策的是(A) A.最低工资立法 B.社会倾销 C.社会保障立法 D.最长工时立法 9.造成劳动关系冲突的深层根源是(D) A.异法的合法化 B.客观利益的冲突 C.雇佣关系的性质 D.劳动合同的性质 10.下列属于集体行动的最终方式,也是工会最偏爱的方式之一的是(C) A.怠工 B.联合抵制 C.罢工 D.排工 11.我国劳动法的主要调整对象是(A) A.劳动关系 B.雇佣关系 C.劳务关系 D.人事关系 12.下列人员中,适用我国劳动法的是(C) A.某派出所民警 B.某小学教师 C.某高校后勤驾驶员 D.某县妇联主任 13.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B) A.10% B.20% C.25% D.30% 14.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D) 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15.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以下属于劳动合同法定条款的是(D) A.使用期限 B.培训 C.社会保险 D.保守商业秘密条款 16.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多少天解除劳动合同(D)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自考复习资料 简答及答案汇总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简答及答案汇总 简答: 1. 劳动关系的法律主要的三个功能? 答:1)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的自愿安排并为之提供保护。 2)解决纠纷。劳动法不仅赋予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和保障权,而且还规定了保证这些权利实现的司法机制,这是民主法制的基本要求。 3)确定基本劳动标准。 2.劳动法如何调整劳动关系? 答:劳动法是通过平衡雇员和雇主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达到调整劳动关系的目的,通过规定雇员和雇主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将其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同时,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相对应的。劳动者的权利,即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反之,劳动者的义务,即是用人单位的权利。为了强调用人单位的义务,我国《劳动法》第4条特别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3.劳动法的本质是? 答:是指由劳动法内容所反映并决定和影响劳动法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法的主旨是保护雇员即劳动者的利益;二是,劳动法所确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是劳动关系双方所遵循的最低条件和标准。 4.劳动法的特征是? 答:1)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2)是公法和私法的统一体。3)遵循三方性原则。4)更具有国际性。5)遵循综合调整两种劳动关系原则。6)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体。 5.劳动关系的法律类型主要有哪些? 答:1)宪法。2)法律。3)劳动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行政规章6)法律解释7)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 6.简述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 答:1)法律调理机制:劳动关系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对劳动关系进行规范和调整,是各国劳动法的重要任务,也是劳动法产生的社会条件。劳动立法在各国都是调整劳动关系主要机制。 2)企业内部调整机制:主要有:集体协商和谈判机制;工人参与管理机制;重视劳动协约和就业规则的作用,建立合法,完善的企业内部规章;注意对劳动关系双方进行法制、“企业共同体“,”伙伴关系等意识的教育和培育,为劳动关系的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3)劳动争议处理机制4)三方协商机制5)惯例调整 7.工资支付的原则? 答:1)协商同意原则2)平等付酬原则3)紧急支付原则4)依法支付原则。 8.劳动法对工资的保障都做了哪些具体规定,其主要内容? 答:1)工资处理不受干涉,指任何人不得限制和干涉雇员处理其工资的自由。2)禁止克扣和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A工资不得扣除B扣除工资的限制C对代扣工资的限制 3)特殊情况下工资的支付: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是指依法或按协议在非正常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主要包括:履行国家和社会义务期间的工资;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工资;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4)破产时工资之优先权。5)工资的诉讼保护。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教学文案

劳动法: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指调整特定劳动关系及其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均衡型劳动关系:指劳动关系双方的力量相差不大,能够相互制衡。 技术环境:内容包括产品成产的工序和方式,以及采用这些工序和方式所必需的资本密度(人均资本投资量)的程度,产品和工序是否容易受到新技术的影响,工作是否复杂和需要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观念,是企业制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的总和。 举证责任后果: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的主张加以证明,并在自己的主张最终不能得到证明时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责任。 劳动关系: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别于一定社会中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的背景的影响。 倾斜型劳动关系:指劳动关系双方的力量相差悬殊,一方在组织运行中起主要作用,并支配另一方行为。 管理方:指在生产组织中通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其隶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广义上,管理方不仅包括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各类正式与非正式的雇主协会。 工资:劳动法中,是雇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能本管理: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并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 集体谈判:指雇主和工会之间针对工作报酬、工作时间及其他雇用条件,在适当的时间以坦诚的态度所进行的协商和交涉。 产生行动:指在集体谈判过程中由雇员(无论是否通过工会)或雇主以施加压力为目的,单方面引起正常工作安排暂时停止的一种活动。主要表现罢工、怠工、关闭工厂等。 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它是指整个企业共同努力来满足顾客的需要及经常性的超出顾客的期望要求,并通过引进新的管理体制和企业文化来大幅度消减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成本因素。 集体协议:指工会代表员工与雇主或雇主团体之间签订的,关于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及劳动关系问题的书面协议。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凭证,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是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 沟通:就是主体之间交换信息的过程,﹤在劳关中﹥特指管理方向员工及其组织传达信息的过程。 共同协商:指资方为协调与员工的关系而在指定决录之前,先征求员工的意见或态度,但是不需要征得员工或其代表同意的决录程序。 雇主协会:是由雇主组成,旨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组织。 企业管理模式:是指管理方对待雇员和处理特殊问题的一种参考原则,是管理方的行动指南。工会: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 劳资合作:是指工会与管理方寻求实现共同利益的一种方式。 社会倾销:指跨国公司利用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差别,将本国的就业机会转移到国外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加班加点:即延长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的工作时数超过法律规定的标准工作时间。 休息休假:指劳动者在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时间意以外自行支配的时间。

2019年4月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真题完整试卷

2019年4月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真题完整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劳动关系中,权力往往集中在 A.管理方 B.雇主 C.工会 D.政府 2.从人力资源的混合雇佣模型来看,拥有标准化会计技能的会计师是 A.核心人才 B.通用人才 C.独特人才 D.辅助人才 3.私营企业劳动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 A.契约关系 B.劳务关系

D.劳动关系 4.在一切需要之中,最优先的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感情需要 D,尊重需要 5.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的主流管理思想是 A.马克思?韦伯的管理思想 B.泰勒的管理思想 C.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 D.凯恩斯的管理思想 6.产业民主化和三方性原则首次被提出是在 A.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时期 B.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时期 C.冲突的制度化时期 D.成熟的劳动关系时期 7.现代劳动关系管理的新趋势是 A.冲突型劳动关系 B.对峙型劳动关系 C.协调型劳动关系 D.合作型劳动关系 8.权变管理理论在美国形成于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D.20世纪70年 9.工会最早出现于18世纪90年代末的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10.新保守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政府理论是 A.管理主义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精英理论 D.正统多元主义理论 11.体现自由放任思想与弱小工会组织特征的模式是 A.市场个人主义 B.由集体主义 C.谈判社团主义 D.国家社团主义 12.下列不属于雇员或工会产业行动的是 A.怠工 B.联合抵制 C.黑名单 D.罢工 13.我国劳动法将就业年龄规定为 A.14周岁

人力资源自考本科《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复习资料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15分二、多项选择题:10分三、填空题:10分 四、名词解释:15分五、简答题:30分六、论述题:20分 一、单选题 (A)1.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中直接作用于劳动力市场的是 A.经济环境 B.技术环境 C.政策环境 D.法律和制度环境 (A)2.在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中,经济环境往往会首先影响 A.雇员工资福利水平 B.产品生产 C.工作岗位设计 D.工作程序 (D)3.在诸多政策环境中,对于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组织中劳动关系影响最为直接的是A.货币政策B.经济政策 C.财政政策 D.就业政策 (B)4.在影响劳动关系的政策环境中,作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供求,对劳动关系具有更加长远影响的是 A.就业政策 B.教育和培训政策 C.经济政策 D.货币和财政政策 (B)5.“参加劳动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人”是劳动者的 A.社会定义 B.哲学定义 C.法律定义 D.经济定义 (B)6.“一个包括中小资产阶级、公务员、知识分子等在内的多阶级政治集合”是劳动者的A.哲学定义B.社会定义 C.法律定义 D.文化定义 (A)7.宪法赋予公民的获得有酬职业劳动的基本权利是 A.劳动权 B.就业权 C.休息权 D.择业权 (B)8.在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中,公民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是 A.取得报酬的权利 B.平等就业的权利 C.选择职业的权利 D.享有休息的权利 (B)9.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中,是对享受劳动权利的主体切身利益最直接保护的为 A.取得劳动报酬 B.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 C.享有休息权利 D.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 (B)10.劳动者首要的义务是 A.遵守职业道德 B.完成劳动任务 C.提高职业技能 D.遵纪守法 (A)11.更强调以劳动为中心而展开,着重于劳动力的称谓是 A.劳工关系 B.产业关系

四川省自考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答案

2017.1 名词解释 雇主协会:雇主协会是一种团体组织,它由雇主组成。代表并维护雇主利益,通过谈判和协商与工会协调劳动关系。 产业行动:所谓产业行动又称为集体行动。是指劳资关系双方在劳动关系中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和要求,依法采取罢工或关闭工厂等阻碍企业正常运营手段进行对抗的行为,它是劳资关系双方在难以通过正常谈判达成一致,解决争议的情况下,为保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有保护性,权益性,临时性的行动。 休息休假:休息休假是指劳动者在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时间以外可以自行支配的时间。 集体合同:集体合同又称为劳动合同,集体协议、团体协议。在我国,集体合同是指集体协商双方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士、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仲裁:指发生纠纷的双方自愿把争议交给一个公平的第三者来处理,并让其双方对争议做出评断 简答题 简述工会的定义与特点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特点:1.工会必须是一定人数以上的雇员团体,一般不允许雇主及其代理人加入。 2.工会属于社会团体而非政治性或经济性组织。 3.作为社团,工会具有法人资格。 4.工会有同雇主或其团体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监督雇主遵循《劳动法》等项权利 5.工会与雇主的关系中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 简述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 1.第三方管理角色,为劳资关系双方提供互动架构的一般性规范 2.法律制定者的角色,通过立法规定工资、工时、安全和卫生的最低标准 3.劳动争议的调节者和仲裁者角色 4.公共部门的雇佣者角色 5.收入调节者 简述签订劳动合同中自愿原则的内容 1.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有权依照自己的意志自主决定订立或不订立劳动合同的自由。 2.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有权决定劳动合同的内容 3.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有权决定自己同谁订立劳动合同 4.在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劳动合同的当事人有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自由。 5.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有权选择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规规定的劳动合同形式。 简述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确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017年10月自学考试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课程代码06089)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员工的劳动力市场力量,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A A.相对稀缺程度 B.绝对稀缺程度 C.力量对比关系 D.政府调控程度 2. 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B A.剥削关系 B.雇佣关系 C.合作关系 D.对抗关系 3. 三方协商机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A A.国家一级的协商 B.产业一级的协商 C.地方一级的协商 D.企业一级的协商 4. 对人的行为指向和目标追求具有主导作用的是D A.高级需要 B.经济需要 C.精神需要 D.优势需要 5. 被视为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规是C A.法国1791年《夏勃里埃法》 B.英国1799年《结社法》 C.英国1802年《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D.英国1875年《企业主和工人法》 6.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那部分A A.社会关系 B.经济关系 C.财产关系 D.人身关系 7.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职权是经由一定正式程序而赋予某个职位的一种权力,而不是个人的权力,它源于B A.法律规定 B.企业产权 C.政府授权 D.员工让渡 8. 最能体现新古典经济理论主张的成本最小化思想的模式是A A.独裁/剥削管理模式 B.集权/宽容管理模式 C.自主/宽容管理模式 D.自主/合作管理模式 9. 最早的工会组织形式是A A.同行工会 B.半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工会 C.白领工会 D.行业工会 10. 新保守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政府理论是B A.管理主义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精英理论 D.正统多元主义理论 11. 劳动力市场中最能体现社会正义的政策是B A.社会保障立法 B.最低工资立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自考大纲复习重点201801整理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自考大纲复习重点201801整理

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主体 一、管理方机雇主协会的概念 1、识记 (1)管理方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从狭义上看,管理方是指在生产组织过程中通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其隶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从广义的角度看,管理方除了包括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各类正式与非正式的雇主协会。 特点:1、管理方具有职权。2、管理方通过合法程序获得职权。3、职权是自上而下逐级授予的,权责对等十分重要。 (2)雇员参与管理的形式:1、持股;2职工大会(民主管理);3、共决合同制;4、工厂委员 (3)雇主协会 定义:是一种团体组织,它由雇主组成,代表并维护雇主的利益 作用:1、参与谈判;2、解决纠纷;3、对会员提供帮助和建议;4、代表和维护雇主的利益 2、理解 (1)管理方的管理模式: 从职权结构划分:独裁型,集权型,自主型 从管理理念划分:剥削型,宽容型,合作型

(2)雇主协会的类型:行业协会、地区协会、雇主组织。 二、雇员的内涵 1、识记:雇员的定义:雇员也称劳动者,我国的广大劳动者是在各种企业、事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中从事有组织的社会劳动的人。 2、理解:现代知识工作者的就业特征:1、自我雇佣;2、工作成为个人的发展平台; 3、工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4、知识工作者任然处于卖方市场(供不应求) 三、工会的实质(备注:工会各概念是超级重点,每年必考) 1、识记 (1)工会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特点:1、工会必须是一定人数以上的雇员的团体,一般不允许雇主及其代理人加入。2、工会属于社会团体而非政治性或经济性组织;3、作为社团,工会具有法人资格;4、工会有同雇主或其团体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监督雇主遵守《劳动法》等项权利;5、工会在与雇主的关系中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 (2)工会的结构分类:职业工会、行业工会和总工会 职业工会:职业工会是将具有某种特殊技能,从事某种特殊职业的所有雇员组织起来的工会,而不考虑这些雇员所处的行业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复习

复习(以简答论述为主) 一、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本质是什么?答:劳动关系的本质:劳动关系的本质是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P4// 劳动关系(名解):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P5 劳动关系的主体是什么?答:劳动关系主体: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从狭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两方,一方是雇员以及工会为主要形式的雇员团体,另一方是雇主以及雇主协会。P6 劳动关系冲突的根源是什么?答:冲突的根源分为“根本根源”和“背景根源”。// “根本根源”体现在:异化的合法化、客观的利益差异、雇佣关系的性质。“背景根据”体现在: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状况、工作场所的不平等、工作本身的属性。 管理时代劳动关系的特点答: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代表人物为泰勒。该时期的劳动关系特点:1 )工人运动继续发展,工会组织广泛建立,队伍逐渐壮大,并且形成层次,工人力量开始不断增强。2)资方或雇主在不断加强的工人运动的情况下,开始出现让步;3 )劳动矛盾的目标没有变化,仍然是争取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4 )政府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从不干预在出台大量的法律、建立相应的机构干预劳资关系。P69-70 行为科学时期(冲突制度化)的劳动关系特点答:1)劳动关系受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 比其他时期更明显;2)政府不但加强了只供学习与交流 劳动保障方面的立法,而且对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宏观调控;3)企业的管理方更加关注员工的社会性特征;4 )冲突逐步制度化,产业民主化和三方性原则首次被提出。成熟时期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U1] 答:成熟的劳动关系主要特征:1 )政府立法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2 )在政府立法、 服务体系的干预下,管理方与员工双方都更愿 意通过相对缓和的形式来解决冲突,使双方都 得到好处;3 )经过长期的发展,“三方格 局”形成,员工参与管理的产业民主制度, 集体谈判制度等都已相当完善。P76 管理方的 概念[U2] 答:管理方(名):是指在组织中通 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下属人员 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P87 雇主协会 的定义答:雇主协会(名):由雇主组成,旨 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 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组织。P88 工会的定 义答:工会(名):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主 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 整个社会中的利益。P109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 作用[U3] 答: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体现是: 1 )政府有权修改劳动关系的各项制度; 2 ) 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控制许多公共 部门;3 )政府针对不同经济或社会问题采取 的方针、政策和行动为管理方和工会之间的集 体谈判创造宏观环境。P139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 的角色答: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5P 角色: 1 )劳工基本权利保护者;[U4] 2 )集体谈 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3 )劳动争议的调停 者;4)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 者,这个体系包括三大支柱:职业培训、就业 服务和失业保险;5)公共部门的雇用者。 P140-141 工会在集体谈判中在什么条件下会丧失资格。 答:工会在集体谈判在下列条件中会丧失资 格:1 )工会不能发挥其作用,维护工人利 益;2 )企业破产、倒闭;3)雇员投票解散 工会;4)雇员选择以其他工会取代原工会。 P247 什么叫不当劳动行为,法律对雇主不当劳动行 为的限制主要有哪些?答:不当劳动行为 (名):又称不公正劳动行为或不公正劳工措 施。指在工会组建过程之中或组建之后,任 何一方采取不法手段试图对抗对方的措施或行 为。不当劳动行为的主体即包括资方,也包括 工会。// ★法律对雇主不当劳动行为的限制主 要有:1)工人不因从事合法的工会活动而遭 解雇;2 )在工会的组建过程中,雇主不能单 方面改变雇用待遇和条件;3 )禁止雇主对组 建工会进行任何形式的威胁或者承诺;4 )禁 止雇主暗中监视和破坏工会活动;5 )雇主不 得改变选举单位雇员的构成;6 )雇主不得从 事任何有影响工会自治权力的活动。7 )雇主 不得为了避免工会化或试图摆脱已建立的工会 而关闭工厂或重新开业。// 对不当劳动行的补 救措施有:1 )行政补救,责令停止;2 )民 事补救;3 )补偿和恢复。P247-248 产业行运 的概念和形式答:★产业行动(名):[U5]指 在集体谈判过程中雇员或雇主以施加压力为目 的,单方面引起正常工作安排暂时停止的一种 活动,主要表现为罢工、怠工、关闭工厂 等。P271/// 产业行动的形式中雇员或工会的 产业行动有:1)怠工;2)联合抵制;3) 纠察;4)好名单、恶名单;5 )罢工。// 产 业行动的形式中雇主的产业行动有:1)关闭 工厂;2)雇用罢工替代者;3)雇主充当罢 工破坏者;4)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重点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重点

第一章 劳动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中表明劳动力使用者与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关系 管理方:从狭义上看,管理方是指在生产组织中经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其隶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从广义角度看,管理方除了包括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雇主协会。 管理方特点:1、管理方具有职权2、管理方经过合法程序获得职权3、职权是自上而下逐级授予的雇员参与管理的形式:1定期举行会议2召开研讨会3设立咨询机构及顾问委员会4举行座谈会管理方的管理模式:(一)从职权结构维度划分:独裁型、集权型、自主型(二)从管理理念维度划分:剥削型、宽容型、合作型 雇主协会:是一种团体组织,它由雇主组成,代表并维护雇主利益,经过谈判和协商与工会协调劳动关系 雇主协会的类型:1、行业协会2、地区协会3、雇主组织 雇主协会的作用:1、集体谈判中支持会员组织2、维护雇主利益3、积极游说政府和议会 中国雇主协会主要从事四种活动:1、参与谈判2、解决纠纷3、对会员提供帮助和建议4、代表和维护会员的利益 雇员:也称劳动者,中国广大劳动者是在各种企事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中从事有组织的社会劳动的人 现代知识工作者的就业特征:1、自我雇佣的趋势2、工作成为个人

的发展平台3、工作成为一种个人生活方式4、知识工作者依然处于卖方市场 工会:雇员建立起来旨在改进其地位,工资水平与就业条件的组织 工会的特征:1、工会必须是一定人数以上的雇员的团体,不般不允许雇主及其代理人加入2、工会属于社会团体而非政治性组织或社会性组织,即工会不得有政治、经济目的3、作为社团工会具有法人资格4、工会在同雇主或其团体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监督雇主遵守《劳动法》等项权利5、工会与雇主的关系中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 工会的结构分类:1、职业工会2、行业工会3、总工会工会的职能:整合职能、经济职能、民主职能、服务职能 工会的行为方式:互保互助、集体谈判、劳动立法、直接行动、政治行为 工会的发展过程:工会最早出现在18世纪90年代的英国,其发展大致经历了早期职业工会时期、行业工会时期、总工会时期 工会承认方式:自愿承认与法定承认 工会化原因:1、对就业条件及管理方提供的待遇感到不满2、认为建立工会是表示这种不满的一种有效方式3、对劳工运动有所了解 雇员在工会组织运动时是否参加取决于多方面因素1、初始倾向2、工会组织过程3、宏观条件雇员加入工会的原因:1、借助工会对抗雇主2、参加工会活动3、扮演心理角色4、社交压力雇员不加入工会原因:1、反对工会的态度2、社交压力3、工作满意4、加入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自考考试试题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自考考试试题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自考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哪个?() A.某甲被某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而发生的关系 B.自然人甲雇佣自然人乙从事家庭劳动发生的关系 C.某公司向本公司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 D.两企业之间签订劳务输出合同而发生的关系 2.我国《劳动法》适用于以下哪种劳动者?() A.国家机关公务员 B.企业职工 C.部队军人 D.监狱劳改人员 3.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以下哪项条款不是法定条款?() A.劳动时间 B.工作内容 C.劳动报酬 D.保密事项 4.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学徒健康及道德法》是英国议会在哪一年通过的? A.1661年 B.1702年 C.1802年 D.1883年 5.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提供什么?() A.资金 B.工作条件

C.生产条件 D.劳动能力 6.根据《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 至少休息几日?() A.半日 B.一日 C.一日半 D.二日 7.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 A.《工会法》 B.《合同法》 C.《劳动法》 D.《宪法》 8.我国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招收未满几周岁的未成年人?() A.14周岁 B.15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9.公休日是指() A.一个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 B.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C.工作满一个工作周以后的休息时间 D.国家法定节日的休息时 间 10.根据《劳动法》规定,安排劳动者在公休日加班的,用人单 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多少倍的工资报酬?() A.100% C.200%B.150% D.300% 1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必须经过哪个程序之后,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调解 C.劳动争议仲裁B.协商 D.行政复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