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阶段测验

刑法阶段测验

刑法阶段测验
刑法阶段测验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刑法的基本机能的是()。

A、自由保障机能

B、维护社会秩序的机能

C、惩罚犯罪的机能

D、保卫国家的机能

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893507,点击提问】

解析:刑法具有两个基本机能:第一,法益保护机能;第二,自由保障机能或者人权保障机能。(P65)

2、下列各种刑法解释中正式的刑法解释是()。

A、文理解释

B、司法解释

C、比较解释

D、补正解释

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869090,点击提问】

解析:正式的刑法解释主要是指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P68)

3、在刑事法与民事法(广义)的分类中,刑法属于()。

A、刑事法

B、民事法

C、公法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A 得分:0.0 分

【答疑编号10868410,点击提问】

解析:在刑事法与民事法(广义)的分类中,刑法属于刑事法。(P63)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是()。

A、1954年10月1日

B、1978年10月1日

C、1979年7月1日

D、1980年1月1日

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C 得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56441,点击提问】

解析:1979年7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该法典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P63)

5、甲盗窃数额较大的、正在使用中的通讯设备的,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其应定盗窃罪

B、对其应定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C、同时触犯了盗窃罪与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应实行并罚

D、同时触犯了盗窃罪与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属于想象竞合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D 得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58023,点击提问】

解析:盗窃数额较大的、正在使用中的通讯设备的,同时触犯了盗窃罪与破坏(或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属于想象竞合犯。(P165)

6、根据相关理论,下列刑罚种类中属于实质的一罪是()。

A、继续犯

C、集合犯

D、想象竞合犯

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A 得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56498,点击提问】

解析:继续犯属于实质的一罪,连续犯和集合犯属于法定的一罪。而想象竞合犯属于科刑的一罪。(P160、163、165)

7、以下不属于犯罪集团特征的是()。

A、人数较多

B、较为固定

C、有“保护伞”

D、目的明确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869130,点击提问】

解析:犯罪集团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人数较多;较为固定;目的明确。(P151)

8、关于聚众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属于共同犯罪

B、都不属于共同犯罪

C、部分属于共同犯罪

D、与共同犯罪属不同概念,两者没有关系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57968,点击提问】

解析:聚众犯罪不完全属于共同犯罪,如果仅处罚首要分子且首要分子是一人时,不构成共同犯罪。(P153)

9、根据相关理论,以存在二人以上相互对向的行为为要件的犯罪称之为()。

A、双向犯

B、多众犯

C、对象犯

D、对向犯

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56485,点击提问】

解析:刑法理论将必要共同犯罪分为两类,对向犯和多众犯。对向犯,是指以存在二人以上相互对向的行为为要件的犯罪。(P149)

10、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界限主要是()。

A、是否着手实施犯罪

B、是否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

C、是否完成犯罪

D、是否具有犯罪的故意

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893503,点击提问】

解析: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界限主要是是否着手实施犯罪。(P138)

11、胡某前往张某家中窃取财物,进屋后发现张某家中并未摆放值钱财物,且张某家中的保险柜无法打开。胡某无法,只好垂头丧气离开。对此,胡某构成()。

A、胡某构成盗窃罪(预备)

B、胡某构成盗窃罪(未遂)

C、胡某构成盗窃罪(中止)

D、因未取得财物,故不构成犯罪

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57994,点击提问】

解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本题中,胡某已经着手实行盗窃,但因为没有值钱财物,即意志以外的因素,导致未得逞,所

以构成盗窃罪的犯罪未遂。(P140)

12、根据相关理论,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故意犯罪形态只能出现在犯罪过程中

B、就同一犯罪行为而言,出现了一种犯罪形态后,不会再出现另一种犯罪形态

C、故意犯罪形态只能存在于故意犯罪中

D、间接故意犯罪可能存在犯罪预备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D 得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56481,点击提问】

解析: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出现结局所呈现的状态,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从事实上说,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也

不可能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故不存在间接故意的犯罪预备。(P137)

13、下列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A、假想防卫

B、事后防卫

C、防卫过当

D、特殊正当防卫

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869128,点击提问】

解析:刑法规定了两种正当防卫:一是一般正当防卫;二是特殊正当防卫。(P128)

14、根据相关理论,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法令行为的是()。

A、发行彩票

B、医生为患者治疗的行为

C、司法工作人员逮捕犯罪嫌疑人

D、老百姓扭送现行犯

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B 得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56478,点击提问】

解析:法令行为,是指基于法律、法令、法规的规定,作为行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所实施的行为,其包括四类行为:一是法律基于政策理由排除犯罪性的行为(选项A错误)。二是职权行为(选项C错误)。三是权利(义务)行为(选项D错误)。选项B是正当业务行为。(P134)

15、主要客体是对()的分类。

A、犯罪客体

B、—般客体

C、同类客体

D、直接客体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D 得分:0.0 分

【答疑编号10893502,点击提问】

解析:对于直接客体,还可以根据其数量进一步分为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在后一种情况下,还可以根据刑法的规定分清主要客体与次要客体。(P100)

16、下列不属于结果加重犯特征的是()。

A、基本犯罪与加重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B、刑法针对加重结果加重了法定刑

C、行为人对加重结果至少有过失

D、行为人对基本犯罪只能是故意

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869083,点击提问】

解析:结果加重犯中,行为人对基本犯罪具有故意或者过失,对加重结果至少有过失。(P106)

17、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依据是()。

A、犯罪客体

B、一般客体

C、同类客体

D、直接客体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868993,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刑法分则根据犯罪的同类客体对犯罪进行分类。(P100)

18、一个泰国人在越南贩卖了5公斤海洛因,后进入我国,我国司法机关对其贩毒行为进行追诉并对其定罪判刑。该案在管辖上适用的原则是()。

A、普遍管辖原则

B、属人管辖原则

C、属地管辖原则

D、保护管辖原则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A 得分:0.0 分

【答疑编号10869125,点击提问】

解析:普遍管辖原则以保护各国的共同利益为标准,认为凡是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犯各国共同利益的犯罪,不管犯罪人的国籍与犯罪地的属性,缔约国或参加国发现罪犯在其领域之内时便行使刑事管辖权。(P88)

19、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刑罚与罪质相适应

B、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

C、刑罚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相适应

D、刑罚与执行可能性相适应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D 得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56449,点击提问】

解析: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刑罚与罪质相适应、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和刑罚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相适应。(P82-83)

20、根据相关理论,下列不属于刑法基本原则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

B、禁止类推原则

C、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D、罪刑相适应原则

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56447,点击提问】

解析:刑法明确规定了刑法的三个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P74)

二、多项选择题

21、关于刑法的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刑法典是国家以刑法名称颁布的、系统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

B、刑法典属于特别刑法

C、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刑事法律是我国的附属刑法

D、同一规定的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原则上优先适用特别刑法

E、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

您的答案:BC正确答案:BC 得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56444,点击提问】

解析:刑法可以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刑法典属于普通刑法。我国目前没有真正的附

属刑法。(P64)

22、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的方面有()。

A、平等地保护法益

B、平等地认定犯罪

C、平等地裁量刑罚

D、平等地执行刑罚

E、平等地适用刑事政策

您的答案:ABCDE正确答案:ABCD 得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56452,点击提问】

解析: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首先,平等地保护法益。其次,平等地认定犯罪。再次,平等地裁量刑罚。最后,平等地执行刑罚。(P81)

23、根据国际条约及各国刑法的规定,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受到一定限制,具体包括()。

A、适用普遍管辖原则的犯罪必须是危害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

B、罪犯出现在管辖国的领域内

C、管辖国应是有关条约的缔约国或参加国

D、管辖国的国内刑法也将该行为规定为犯罪

E、上述情形均包括

您的答案:ABCDE正确答案:ABCDE 得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57976,点击提问】

解析:根据国际条约及各国刑法的规定,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受到一定限制:(1)适用普

遍管辖原则的犯罪必须是危害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2)管辖国应是有关条约的缔

约国或参加国;(3)管辖国的国内刑法也将该行为规定为犯罪;(4)罪犯出现在管辖国的领域内。由此可见,普遍管辖原则并不意味着任何国家对任何犯罪均有管辖权。(P88)

24、根据相关理论,犯罪的理论分类有()。

A、重罪与轻罪

B、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

C、自然犯与法定犯

D、身份犯与非身份犯

E、亲告罪与非亲告罪

您的答案:ABDE正确答案:AC 得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56460,点击提问】

解析:犯罪的理论分类有:重罪与轻罪,自然犯与法定犯,隔隙犯与非隔隙犯。犯罪的法

定分类有:国事犯罪与普通犯罪,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身份犯与非身份犯,亲告罪与

非亲告罪,基本犯、加重犯与减轻犯。(P94-95)

25、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有()。

A、故意杀人罪

B、放火罪

C、强奸罪

D、抢劫罪

E、贩卖毒品罪

您的答案:ACDE正确答案:ABCDE 得分:0.0 分

【答疑编号10868432,点击提问】

解析: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P114)

26、刑法理论通常将犯罪客体分为()。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普通客体

D、简单客体

E、直接客体

您的答案:ABE正确答案:ABE 得分:4.0 分

【答疑编号10556470,点击提问】

解析:刑法理论通常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与直接客体。(P100)

27、紧急避险中危险的主要来源有()。

A、人的危害行为造成的危险

B、疾病形成的危险

C、动物的侵袭

D、自然灾害

E、行为人误认为存在的危险

您的答案:ABCD正确答案:ABCD 得分:4.0 分

【答疑编号10869033,点击提问】

解析:危险的来源主要有:大自然的自发力量导致的危险,动物的袭击带来的危险,疾病

等特殊情况形成的危险,人的危害行为造成的危险。(P132)

28、关于犯罪中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犯罪未遂后也可以出现犯罪中止

B、中止不只是一种内心状态的改变,还要求客观上有中止行为

C、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D、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E、犯罪中止的成立要求没有发生任何犯罪结果

您的答案:BCE正确答案:AE 得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58030,点击提问】

解析:犯罪未遂后不可能再出现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成立并不要求没有发生任何犯罪结果,而只是要求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P143-144)

29、我国刑法根据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起的作用大小,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A、实行犯

B、从犯

C、胁从犯

D、首要分子

E、主犯

您的答案:BCE正确答案:BCE 得分:4.0 分

【答疑编号10868395,点击提问】

解析:我国刑法根据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将共犯人分为主犯、从犯、胁

从犯,并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处罚原则;由于教唆犯具有特殊性,刑法还特别规定了教唆犯。(P152)

30、法定的一罪包括()。

A、想象竞合犯

B、结合犯

C、连续犯

D、吸收犯

E、集合犯

您的答案:BE正确答案:CDE 得分:0.0 分

【答疑编号10869095,点击提问】

解析:连续犯、吸收犯、牵连犯属于法定的一罪。(P163、164)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分类中,刑法属于()。

A、刑事法

B、公诉

C、实体法

D、程序法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868364,点击提问】

解析:在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分类中,刑法属于实体法。(P63)

2、关于香港、澳门地区刑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适用中国特别地

B、适用于全国领域

C、效力低于全国刑法

D、可以由法官选择适用

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57964,点击提问】

解析: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刑法仅适用于中国的特别地,也可谓中国的特别刑法。(P64)

3、关于刑法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刑法保护的范围最广泛,且具有完整性

B、刑法禁止的是犯罪行为,具有特定性

C、刑法具有补充性,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法益时,才需要刑法保护

D、刑法的制裁方法最为严厉

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56443,点击提问】

解析:刑法保护的范围虽然很广泛,但它同时具有不完整性。首先,刑法并不是将所有侵害法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而只是将其中部分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故轻微的法益侵害行为并不成立犯罪;其次,即使是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由于刑事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立法机关也可能不将其规定为犯罪;最后,成文刑法总是具有局限性,一些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也可能被刑法遗漏,因而不能被认定为犯罪。(P65)

4、广义的刑法不包括()。

A、刑法典

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

D、刑事诉讼法

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56442,点击提问】

解析:刑法可以分为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广义刑法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P64)

5、根据集合犯的定义,下列不属于集合犯的是()。

A、常习犯

B、结合犯

C、职业犯

D、营业犯

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58022,点击提问】

解析:集合犯是指犯罪构成预定了数个同种类的行为的犯罪,一般认为包括常习犯、职业犯与营业犯。(P163)

6、根据相关理论,下列刑罚种类中属于实质的一罪是()。

A、继续犯

B、连续犯

C、集合犯

D、想象竞合犯

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56498,点击提问】

解析:继续犯属于实质的一罪,连续犯和集合犯属于法定的一罪。而想象竞合犯属于科刑的一罪。(P160、163、165)

7、下列不属于间接正犯的是()。

A、利用缺乏故意的行为

B、利用有故意的工具

C、利用他人的正当行为

D、利用共犯的行为

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D 得分:0.0 分

【答疑编号10869084,点击提问】

解析:间接正犯的成立范围如下:利用没有达到刑事法定年龄或没有辨认控制能力的人的身体活动;利用他人不具有行为性的身体活动或者受强制的身体活动;利用缺乏故意的行为;利用他人的正当行为;利用被害人的行为;利用有故意的工具。(P151-152)

8、对于胁从犯的定罪处罚,根据相关法律()。

A、应当按照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B、可以减轻处罚,但不能免除处罚

C、应当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58021,点击提问】

解析: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其中的“情节”主要是指被胁迫的程度,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P153)

9、行为人让不满10周岁的儿子杀害邻居不满3岁的女儿,其属于()。

A、间接正犯

B、直接正犯

C、教唆犯

D、帮助犯

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56495,点击提问】

解析:间接正犯是指幕后操纵、支配他人实行犯罪的情况,本题行为人即属于间接正犯。(P151)

10、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不包括()。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893501,点击提问】

解析: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P137)

11、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A、从轻处罚

B、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868372,点击提问】

解析: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P139)

12、关于犯罪未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未遂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犯罪未遂发生在行为人着手之后

C、甲故意杀人,因意志以外的因素没有杀死对方,属于犯罪未遂

D、犯罪未得逞,不一定就是犯罪未遂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A 得分:0.0 分

【答疑编号10556483,点击提问】

解析:根据《刑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是“可以”而非“应当”。(P140-142)

13、下列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A、假想防卫

B、事后防卫

C、防卫过当

D、特殊正当防卫

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869128,点击提问】

解析:刑法规定了两种正当防卫:一是一般正当防卫;二是特殊正当防卫。(P128)

14、根据相关理论,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法令行为的是()。

A、发行彩票

B、医生为患者治疗的行为

C、司法工作人员逮捕犯罪嫌疑人

D、老百姓扭送现行犯

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556478,点击提问】

解析:法令行为,是指基于法律、法令、法规的规定,作为行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所实施的行为,其包括四类行为:一是法律基于政策理由排除犯罪性的行为(选项A错误)。二是职权行为(选项C错误)。三是权利(义务)行为(选项D错误)。选项B是正当业务行为。(P134)

15、下列不属于结果加重犯特征的是()。

A、基本犯罪与加重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B、刑法针对加重结果加重了法定刑

C、行为人对加重结果至少有过失

D、行为人对基本犯罪只能是故意

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869083,点击提问】

解析:结果加重犯中,行为人对基本犯罪具有故意或者过失,对加重结果至少有过失。(P106)

16、张某本欲杀害刘某,黑夜里误将杨某认为刘某进行杀害。下列对张某这一行为定性之正确说法是()。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意外事件

C、故意杀人罪

D、故意杀人罪(未遂)

法理学第2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法理学》第五至第八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法的指引功能 2.法的评价功能 3.政策 4.道德 5.法系 6.立法议案 7.法律草案的审议 8.法律的公布 9.法的起源 10.立法技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该条规定作用于人们的行为的基本方式是() A.禁止 B.授权 C.积极义务 D.规定和实施法律制裁 2. 《环境保护法》第1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规定执行的是法律的社会职能 B.该规定执行的是法律的公共职能 C.该规定执行的是法律的保护职能 D.该规定的实现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3. 下列关于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的社会作用包括法的调整作用和保护作用 B.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C.从历史上看,任何法律都承担着阶级统治的职能 D.法的调整作用旨在建立合法的社会秩序 4.下列立法不属于大陆法系国家立法的有() A.德国民法典 B.法国民法典 C.美国商法 D.意大利民法典 5.一个打算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人,根据有关法律,认为主管机关会核准他的申请,并发营业执照。这反映了法的() A.预测作用 B.教育作用 C.指引作用 D.强制作用 6.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原因不包括:() A法律重视程序,微观效率下降 B法律调整范围是有限的 C法律强调稳定性,对多变、多样化的社会生活的适应性受到局限 D法律只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 7.下列关于法与习俗之间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者都属于上层建筑 B.两者产生的社会条件基本相同 C.两者的形成方式不同 D.两者体现的意志不同 8.下面关于法的制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的制定是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的活动 B.仅包括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不包括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C.通过这种方式创制的法律规范成为不成文法 D.通过这种方式创制的主要是习惯、判例 9.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是() A.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B.地方各级人大

《刑事诉讼法》专题考试试卷(一)

《刑事诉讼法》专题考试试卷(一) 姓名: 考试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3、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 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5、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6、各民族公民都有用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7、刑事诉讼中,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8、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终审制。 9、未经,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10、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和其他诉讼权利。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3、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4、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5、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6、未经人民检察院起诉并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刑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犯罪:一切危害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3、刑事责任:刑事法律规定的,因实施犯罪行为而产生的,由司法机关强制犯罪者承受的刑事惩罚或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的负担。 4、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5、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6、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7、刑罚: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8、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9、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10、普通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二、论述题 1、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1)危险来源不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广于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 (2)损害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损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只能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 (3)实施条件不同。紧急避险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正当防卫并非是制止不法侵害的最后手段(4)限度标准不同。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只能小于所避免的侵害;正当防卫需要整体判断,有时即使造成的损害大于所避免的损害仍具有正当性。 2、死刑适用的限制条件 (1)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犯罪时不满18周岁、审判时怀孕以及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不适用死刑 (3)死刑判决必须经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才能执行 (4)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3、我国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 (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2)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3)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4、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1)行为人为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 (2)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行为指各行为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 (3)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犯罪故意指各共同犯罪人认识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和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三、其他的复习范围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1、乙于某日晚在一条僻静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挎包,内有2000元人民币。在此案件的案情事实中,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的是? A.实施了抢夺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 B.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C.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D.行为人选择了晚上在僻静胡同里作案 2、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 A.同类客体 B.犯罪对象 C.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3、甲患有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没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刑法试题及答案

刑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狭义刑法是指( B ) A.单行刑法 B.刑法典 C.附属刑法 D.实质刑法 2.概括地说,我国刑法任务是( C ) A.惩罚犯罪 B.打击敌人 C.保护法益 D.保护人民 3.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思想基础是( C ) A.三权分立学说 B.心理强制学说 C.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 D.自然法思想 4.个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个人私分( A ) A.属于自然人犯罪 B.属于单位犯罪 C.自然人和单位成立共犯 D.适用双罚制 根据该特征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不以单位犯罪论处情形: (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設立单位实施犯罪,按个人犯罪处理. (2)单位設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不以单位犯罪处理. (3)个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按个人犯罪处理. (4)刑法393条,单位行贿后利益由个人私分,按个人犯罪处理. (5)涉嫌犯罪单位在审判之前或过程中被依法撤销、宣告破产等原因不复存在,追究直接责任者责任. 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D ) A.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任何损害),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一定不是既遂结果),应

当减轻处罚. 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应当按照它犯罪情节( D ) A.减轻处罚 B.免除处罚 C.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胁从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属丁处断一罪是( B ) A.继续犯 B.连续犯 C.想象竞合犯 D.结果加重犯 实质一罪:继续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法定一罪(数行为法定为一罪):惯犯、结合犯; 处断一罪(数行为处断为一罪):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 8.在我国刑法中,下列各项中属于主刑是( C ) A.拘留 B.罚金 C.管制 D.劳动教养 9.我国刑法中规定驱逐出境是( D ) A.强迫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B.请求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C.强迫犯罪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D.强迫犯罪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l0.依照我国刑法规定,自首是指犯罪人( D ) A.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行为 B.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被指控犯罪事实行为 C.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行为 D.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罪行及其所知道 它人罪行行为 11.我国刑法规定叛逃罪主体是( D ) A.一般主体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国家機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国家秘密其它国家工作人员 1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劫持航空器罪行为对象是( B ) A.航空器 B.正在使用中或者飞行中航空器 C.正在使用中或者飞行中民用航空器 D.我国航空器

《刑事诉讼法期末考卷

A卷 福建师大网络教育学院刑事诉讼法学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 1、刑事被告人在诉讼中不具有诉讼主体的地位,只是刑讯的对象,这是()的主要特征之一。 A.纠问式诉讼 B.职权主义诉讼 C.当事人主义诉讼 D.混合式诉讼 2、林某因涉嫌刑讯逼供罪被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下列关于逮捕林某的做法正确的是()。 A. 公安机关决定逮捕,公安机关执行逮捕 B. 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公安机关执行逮捕 C. 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执行逮捕 D. 人民法院批准逮捕,人民检察院执行逮捕 3、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是指()。 A、参加刑事诉讼的公安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 B、参加刑事诉讼的所有人员 C、参加刑事诉讼的除公安、检察、审判人员以外的人员 D、参加刑事诉讼的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4、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因此,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 A.公安机关负责对一切案件的侦查 B.公安机关指挥对一切案件的侦查 C.人民法院无权进行侦查 D.人民法院可以在公安机关指挥下对某些案件进行侦查 5、不能由基层人民法院作为一审法院的刑事案件包括() A、犯罪嫌疑人是外国人的案件 B、被害人是外国人的案件 C、被告人是外国人的案件 D、叛逃案件 6、下列哪种人员不适用回避制度?() A、审判员 B、证人 C、翻译人员 D、鉴定人 7、犯罪嫌疑人高某涉嫌抢劫,林律师接受高某的委托担任其辩护人,林律师如果想对现场目击证人杜某就抢劫的事实进行调查,必须经过()的同意。 A、被害人 B、被告人 C、杜某 D、人民检察院 8、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 A.排除合理怀疑 B.排他性 C.唯一性 D.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民法学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民法学》第三编第六章至第四编(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抵押权()。 A、标的只能是债务人的财产 B、是一种担保物权 C、是根据法律规定直接产生的 D、不移转标的物的占有 2、以下关于占有论述正确的是()。 A、自主占有属于合法占有 B、直接占有属于合法占有 C、善意占有属于非法占有 D、以上论述都不正确 3、甲与某农机公司签订了一份购买一台标号为999号东方红牌拖拉机的合同。甲即与某农机公司发生了债的关系,从性质上看,该债属于()。 A、法定之债 B、单一之债 C、简单之债 D、选择之债 4、下列事实中,发生不当得利的事实有()。 A、养子女给其生父母的赡养费 B、甲公司利用乙公司倒掉的废煤渣制作建筑材料 C、给付因赌博而欠的钱款 D、售货员找零时多找给顾客的钱 5、债的消灭原因有()。 A、履行 B、抵销 C、混同 D、提存 6、侵权行为的特征()。 A、侵权行为是事实行为 B、侵权行为是违法行为 C、侵权行为是法律行为 D、侵权行为方式有作为也有不作为 7、在保证担保方式中,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最主要的区别是()。 A、一般保证的保证范围为主债权,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范围为全部债权 B、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不享有该权利 C、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为六个月,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为两年 D、在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情况下,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仅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责任,而连带责任担保不受此限制 8、乙将蜂箱寄存于甲院内,甲未栓好毛驴,毛驴踢到了蜂箱,蜂群蛰死毛驴,蜂群也大量死亡,甲乙发生纠纷。此案()。 A、由甲承担责任 B、由乙承担责任 C、互相承担赔偿责任 D、各自承担自己的损失

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危害公共安全罪 1.(事故型犯罪、法条竞合)甲某是某建筑队的电焊工,在一次建筑物装修的施工中,没有注意清除电焊作业下方堆放的大量的木板 和棉织物,就进行电焊作用。结果炙热的电焊残渣掉落到下方的物 品上,引起火灾,造成大楼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同时还导致20人被大火烧死。甲某构成:( ) A.失火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B.失火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甲某开办一生产烟花爆竹的工厂,因为生产场地狭小,违反成品不能堆放于生产车间的规定,将成品堆放于生产车间。.工人在 操作时不慎打出火花,引燃火药,继而引爆堆放的成品,引起巨大 爆炸,致使在车间工作的十几人死亡。甲某的行为构成:( ) A.过失爆炸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危险物品肇事罪 D.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3.(破坏型犯罪、想象竞合犯)甲某见村边新架设的电力线路还不带电,认为不会有危险,就爬上电线杆,割下100余米,价值3000余元。经查,该部分线路已经架设完毕并经电力部门验收合格,打 算下个月通电。在审查中,甲某还交代,曾经盗割过一段国防通信 线路,当时造成该线路通信中断3小时。曾经盗割过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路,造成 铁路调度工作中断,差点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甲某的行为:( )

A.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交通设施罪和破坏通信设备罪 B.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交通设施罪和破坏军事通信罪 C.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罪、破坏军事通信罪 D.构成盗窃罪、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罪和破坏军事通信罪 4.(破坏型犯罪)甲某为泄愤,在夜晚先后到乙、丙、丁三家打谷场(不在一起)上放火,烧毁乙某稻谷3000公斤,稻草2000公斤;丙某稻谷50}oO公斤;丁某稻谷3500公斤,稻草2万公斤,造成直接损失1.5万元。甲某的行为:( ) A.构成放火罪 B.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 D.不构成犯罪 5.某甲的公司购买工业用基础油,未经检验鉴定使用于生产饼干50余吨,分别销往各地。其中X X镇幼儿园因购买了4箱该厂生产的饼干,分给311名儿童食用,造成了 44名儿童集体食物中毒的严重后果。该单位构成:( ) A.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 B.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C.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D.过失投放危险物品罪 6.甲某(越南人)对婆婆乙某心生怨恨,萌生毒死乙某的恶念。某日将灭鼠药放入丈夫为公公丙某、婆婆乙某煎的中药内。乙某先倒给丙喝,在丙某喝时,甲某害怕罪行败露未予制止。丙某中毒死亡。

2016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108 课程代码:01711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选择题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某甲为某车站存包处职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手提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D.侵占罪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等人一起吃饭,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B)。 A.构成诬告陷害罪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D.不构成犯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 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 1

刑法试题库大全

《刑法》试题库 第一章刑法概述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刑法反映的意志,刑法的阶级性质是由的阶级性质所决定。 ※2、我国刑法的解释从解释的效力来划分,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学理解释。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刑法就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刑法是关于()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A、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总和 B、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C、总则和分则 ※2、下列()没有法律效力。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3、我国刑法第91条至99条是对“公共财产”等规范含义的说明,属于()。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4、最高人民法院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问题所做的解释是()。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5、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是()。 A、各级人民法院 B、各级人民检察院 C、各级司法行政机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6、直接对法律条文的文字和语义加以注释说明的是()。 A、论理解释 B、学理解释 C、文理解释 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我国刑法的解释从方法上分类可分为()。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文字解释 D、论理解释 E、学理解释。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三项基本原则,即 __, ________ 和。 ※2、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 ___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________。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刑法面前人人平等,适用的对象是全体公民。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刑法第61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这一规定体现了()原则。 A、实事求是 B、罪刑法定 C、罪刑相适应※ 2、甲实施的某一行为,新的刑法规范认为是犯罪,而旧的法律认为不是犯罪,此时法院宣告甲无罪,这在本质上坚持了()。 A、罪刑相适应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原则

刑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刑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犯罪概念是 A、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 B、划分罪与非罪的总标准 C、划分此罪与彼罪的具体标准 D、犯罪成立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2、犯罪客体是 A、犯罪行为侵犯的物 B、犯罪行为侵犯的人 C、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D、犯罪行为所违反的法律法规 3、李四带邻居家七岁小孩去河里游泳,因没看管好小孩致其在河里溺水死亡。李四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其不作为的义务是 A、法律规定的义务 B、法律行为所产生的义务 C、职务、职责所产生的义务 D、先行行为所产生的义务 4、对单位犯罪 A、以单罚制为原则,以双罚制为例外 B、以双罚制为原则,以单罚制为例外 C、一律实行双罚制 D、一律实行单罚制 5、王五欲毒死妻子,便在妻子的饭碗中放置剧毒药物。不料妻子在吃饭时,突然其三岁幼子抢着要母亲饭吃,王五害怕事情败露没有阻止,致其幼子与妻子一起死亡。王五对其子的死亡,主观方面属于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6、无认识的罪过形式是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7、张三持刀追杀李四,王五路过见状举棒打伤了张三。王五的行为属于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故意伤害罪 D、防卫过当 8、任何犯罪成立都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是 A、刑法因果关系 B、危害结果 C、犯罪目的 D、危害行为 9、甲男欲强奸乙女,先将乙女禁闭于室内数十日,待乙女无力反抗时对其实施奸淫。甲男的行为属于 A、结合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想象竞合犯 10、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实施故意杀人行为的 A、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不负刑事责任 B、构成故意杀人罪,且应负刑事责任,但免予刑事处罚 C、不构成犯罪,所以不负刑事责任 D、待其满十四周岁后,应追究刑事责任,但应从宽处理 11、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是 A、各级人民法院 B、各级人民检察院 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12、———— A、 B、 C、 D、 13、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A、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民法学第3阶段练习题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一页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民法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多选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物权的效力包括()(2 分) A. 物权法定效力 B. 排他效力 C. 优先效力 D. 追及效力 E. 妨害排除效力 2. 下列债中,属于法定之债的有()(2 分) A. 合同之债 B. 侵权行为之债 C. 无因管理之债 D. 不当得利之债 E. 缔约过失之债 3. 物权的基本原则包括:()(2 分) A. 意思自治原则 B. 物权法定原则 C. 一物一权原则 D. 公示公信原则 E. 任意创设原则 4. 合同法不适用于( ) (2 分) A. 出版合同 B. 收养合同 C. 土地使用权合同 D. 质押合同 E. 离婚协议 5. 甲、乙、丙合伙经营一电器商店,后因经营不善,商店被迫关门,合伙对外欠丁、戊的债属 于()(2 分)

A. 单一之债 B. 多数人之债 C. 按份之债 D. 连带之债 E. 主债 6. 从人身权的特征看,人身权属于( )。(2 分) A. 专属权 B. 财产权 C. 绝对权 D. 支配权 E. 请求权 7. 下列民事权利中()属人身权(2 分) A. 肖像权 B. 留置权 C. 名誉权 D. 共有权 E. 荣誉权 8.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不安抗辩权行使的条件包括对方()(2 分) A.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B. 丧失商业信誉 C. 提出解除合同 D. 中止履行自己的义务 E. 明确拒绝履行义务 9. 所有权消灭的原因有()(2 分) A. 通过互易转让所有权 B. 所有权人抛弃财产 C. 作为所有权客体的物事实上灭失 D. 作为所有权客体的物发生法律上的灭失 E. 所有权人因财产被征收而丧失其所有权 10. 某商场与某电视机厂订立一份买卖200台彩电的合同,该合同产生的债属于()(2 分) A. 单一之债 B. 多数人之债 C. 按份之债 D. 种类物之债 E. 劳务之债 二判断题 (共10题,总分值10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1. 公安机关为通缉犯罪嫌疑人而使用王某肖像的行为属于侵犯王某的肖像权()。(1 分) () 12. 公民甲与公民乙因买卖某艺术家的一幅艺术品而发生的债是种类之债。(1 分)() 13. 张某捏造其同事李某曾经因盗窃而判刑的事实,并在单位里散播,张某的行为侵犯了李某 的姓名权。(1 分)() 14. 不动产物权变动以交付为生效要件。(1 分)() 15. 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当事人必须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1 分)() 16. 送奶人误将应给王某的鲜奶放于张某的奶箱,张某取得该奶,属于侵权行为。(1 分)() 17. 添附属于财产所有权原始取得方式。(1 分)() 18. 路遇病人主动送至医院治疗并垫付医疗费能成立无因管理。(1 分)()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1》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1》期末考试考试 选择题题库 (2015年2月整理、更新至14年7月试题)1.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A.立法解释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A.危害行为4.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B.抢劫罪 C.放火罪 D.贩卖毒品罪5.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A.时空性 B.自动性D.彻底性 6.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D.想象竞合犯 7.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决定罚金数额。C.犯罪情节 8.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以后,可以假释。B.十年 1.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A.对前段的补充C.对前段的限制 D.是前段的例外 2.按照()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D.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 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犯罪既遂是指()。 B.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5.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全部罪行处罚。D.集团所犯的 6.对于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B.无期徒刑 C.死刑 7.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A.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 1.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B.立法解释 2.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3 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B.同类客体 3.某甲因交通肇事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的犯罪。D.间接故意 4.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C.放火罪 D.抢劫罪 5.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A.时空性 B.自动性D.彻底性 6.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7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A.想象竞合犯 7-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决定罚金数额。C.犯罪情节 8.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以后,可以假释。B.十年 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2.按照()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B.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 3.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 4.犯罪既遂是指()。 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5.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 A.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某甲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同时应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 限应为()。C.-年以上五年以下 7.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可以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A.没有故意犯罪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8.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十年 1.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 D.抢劫罪 1

民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民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一、判断题: 1.我国现阶段关于婚姻的观念表述为: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自愿建立夫妻关系的结合。() 2.群婚制的特点在于男女两性关系因一定范围血缘关系的排斥而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3.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都能引起婚姻自动解除的后果。() 4.甲因怀疑乙不忠诚与乙离婚,离婚后确认乙在外面有情人,甲可以请求乙赔偿她的精神损失。() 5.夫妻一方被宣告死亡后,另一方因生活困难将子女送养他人,被宣告死亡方重新出现后,有权以送养须经双方同意为由主张收养无效。() 6.义绝是中国古代强迫妻子离婚的强制离婚制度。() 7.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无条件的。() 8.兄弟姊妹是较近的直系血亲。() 二、单选 1.下列各种亲属关系中,属于直系拟制血亲的有()。 A.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 B.养父母与养子女 C.祖父母与孙子女 D.继父母与未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 2.甲失踪五年,经其妻乙申请,人民法院宣告甲死亡,此后,乙与丙结婚。两年后,甲返回并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认定乙丙婚姻无效恢复与乙的婚姻关系,人民法院应该()。 A认定乙与丙的婚姻关系无效

B确认乙与丙的婚姻关系有效 C撤销乙与丙的婚姻关系,确认甲与乙的婚姻关系恢复 D要求乙与丙解除婚姻关系 3.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张某的妻子因病去世,其父、其子、其兄、其祖父母都有监护能力,且担任监护人对张某并无明显不利。但上述近亲属相互推诿,都不愿意担任监护人,便请张某所在的村民委员会指定。按照法律的规定,村民委员会应从上述人员中指定()担任张某的监护人。 A其父B其子C其兄D其祖父 4.甲九岁时父母死亡留下较大数额的遗产,甲由外祖父母抚养,甲的舅舅乙住在山区生活困难,甲的外祖父母经甲的同意,将遗产中的两万元赠与乙,该赠与行为()。A有效B无效C可撤销D效力未定 5.某小学8岁的二年级学生李某学习成绩不好,而且上课经常打闹,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一次他正好在班内打闹时,被班主任王某撞见,王某十分气愤,为了惩戒他,便让9岁的班长“惩罚”李某,王某在一旁观看。结果张某在“惩罚”李某时,将其牙打掉两颗。 对于李某造成的伤害,责任应由()承担。 A李某的父母B王某C张某的父母D王某与张某的父母 6.继兄弟姐妹之间的继承权产生的原因是()。 A血缘关系B姻亲关系C抚养关 系D异父异母关系 7.1998年2月3日,张某死亡。2月6日,张某之父死亡。张某育有一女。张某之女据何取得张某之父的财产()。 A代位继承B转继承C有限继承D共同继承

法考刑法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8法考刑法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一)2018法考已进入到了紧张的复习阶段,真题练习必不可少,小编整理了刑法历年真题供各位考生练习,帮助大家解析命题思路,了解命题的陷阱与障碍。 一、单项选择题 1、老板甲春节前转移资产,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劳动部门下达责令支付通知书后,甲故意失踪。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立即抽调警力,迅速将甲抓获。在侦查期间,甲主动支付了所欠工资。起诉后,法院根据《刑法修正案(八)》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甲的行为,甲表示认罪。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刑法修正案(八)》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体现了立法服务大局、保护民生的理念 B.公安机关积极破案解决社会问题,发挥了保障民生的作用 C.依据《刑法修正案(八)》对欠薪案的审理,体现了惩教并举,引导公民守法、社会向善的作用 D.甲已支付所欠工资,可不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以利于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案中甲有能力支付劳动报酬而以转移财产的方式拒不支付,且经劳动部门责令支付后逃匿,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构成。因此,甲的行为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另外,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三款规定,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

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题干中给出的信息看,甲在侦查期间即起诉前支付了所欠工资,且未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可以对其减轻或免除处罚。另外,注意减轻或免除处罚与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是不同的,减轻或免除处罚是以定罪为前提的,而不追究刑事责任则是不构成犯罪。 【提示】解答本题主要是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认定及处罚入手,法治理念只是形式。 2、甲与乙女恋爱。乙因甲伤残提出分手,甲不同意,拉住乙不许离开,遭乙痛骂拒绝。甲绝望大喊:“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连捅十几刀,致乙当场惨死。甲逃跑数日后,投案自首,有悔罪表现。关于本案的死刑适用,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法律实施中的公平正义理念? A.根据《刑法》规定,当甲的杀人行为被评价为“罪行极其严重”时,可判处甲死刑 B.从维护《刑法》权威考虑,无论甲是否存在从轻情节,均应判处甲死刑 C.甲轻率杀人,为严防效尤,即使甲自首悔罪,也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D.应当充分考虑并尊重网民呼声,以此决定是否判处甲死刑立即执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死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刑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据此可知,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即作为死刑的适用对象的罪犯应当是罪大与恶极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本案中,甲犯有故意杀人罪,满足罪大的条件,但其存在自首情节,如果不存在恶极情况的话,则不能适用死刑。 3、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有以下观点: ①罪刑法定只约束立法者,不约束司法者

2010济南大学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刑法中废除了类推,这标志着我国刑法坚持了()。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不株连原则 D、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立场2、某高级法院副院长出版了一本刑法学教科书,对刑法的若干问题作了阐释。这种解释属于()。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3、“无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本国领域内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这体现了()。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遍管辖原 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种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A、抢劫 B、贩卖毒品 C、绑架 D、投毒 5、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存在于()的犯罪中。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6、行为人误用空枪去杀人,导致未遂的,属于()。 A、客体的错误 B、对象的错误 C、工具的错误 D、因果关系的错误 7、(),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必备的要件。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时间 D、犯罪地点 8、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应采取()。 A、结果说 B、行为实施终了说 C、构成要件说 D、目的实现说 9、甲对乙实施抢劫,乙奋起抗争,恰遇甲之好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忙,共抢得乙身上钱财若干。甲、丙的共同犯罪属于()。

A、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B、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 D、必要共同犯罪、10、我国刑罚的目的应采取()。 A、惩罚犯罪说 B、改造犯罪说 C、改造与惩罚相结合说 D、预防犯罪说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15分) 1、刑法的空间效力包括()。 A、时间效力 B、对地域的效力 C、对人的效力 D、追诉时效 2、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的预备行为()。 2010济南大学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A、为了犯罪,事先调查被害人行踪的行为B、尾随被害人的行为C、守候被害人的行为D、着手实施某罪构成的实行行为 3、我国刑法规定的从犯包括()。 A、起主要作用的实行犯B、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 C、帮助犯D、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人 4、防卫不适时的情况有()。 A、事前防卫B、假想的防卫C、防卫挑拨D、事后防卫 5、我国刑法的量刑原则是()。 A、罪刑相适应原则B、以犯罪事实为根据C、以刑事法律为准绳D、罪责自负原则6、下列哪些情节属于量刑的法定情节()。 A、累犯 B、xx C、未遂犯 D、胁迫犯 7、缓刑的适用对象是()。 A、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B、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 C、被判处拘役的罪犯 D、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

法理学第2阶段练习题

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法理学》第五至第八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法的指引功能 2.法的评价功能 3.政策 4.道德 5.法系 6.立法议案 7.法律草案的审议 8.法律的公布 9.法的起源 10.立法技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该条规定作用于人们的行为的基本方式是() A.禁止 B.授权 C.积极义务 D.规定和实施法律制裁 2. 《环境保护法》第1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规定执行的是法律的社会职能 B.该规定执行的是法律的公共职能 C.该规定执行的是法律的保护职能 D.该规定的实现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3. 下列关于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的社会作用包括法的调整作用和保护作用 B.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C.从历史上看,任何法律都承担着阶级统治的职能 D.法的调整作用旨在建立合法的社会秩序 4.下列立法不属于大陆法系国家立法的有() A.德国民法典 B.法国民法典 C.美国商法 D.意大利民法典 5.一个打算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人,根据有关法律,认为主管机关会核准他的申请,并发营业执照。这反映了法的() A.预测作用 B.教育作用 C.指引作用 D.强制作用 6.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原因不包括:() A法律重视程序,微观效率下降 B法律调整范围是有限的 C法律强调稳定性,对多变、多样化的社会生活的适应性受到局限 D法律只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 7.下列关于法与习俗之间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者都属于上层建筑 B.两者产生的社会条件基本相同 C.两者的形成方式不同 D.两者体现的意志不同 8.下面关于法的制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的制定是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的活动 B.仅包括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不包括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C.通过这种方式创制的法律规范成为不成文法 D.通过这种方式创制的主要是习惯、判例 9.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是() A.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B.地方各级人大

刑法总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刑法总论专业法学年级2013 级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正确的是( c ): A.不明知所犯罪客观要件内容就不构成故意犯罪 B.错把乙当甲杀害是犯罪对象认识错误 C.错将100克面粉当毒品海洛因贩卖属于对象不能犯未遂 D.非法拘禁他人两天后出于良心发现自动中止放出被害人构成犯罪中止 2.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B )。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下( D )情况成立共同犯罪。 A.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 B.缺乏共同意思联络和共同行为的的同时犯 C.共同过失行为 D.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4.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属于正当防卫B.属于紧急避险 C.构成抢夺罪D.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5.甲出于盗窃枪支的故意,窃得一军人的手枪一支,随后藏于家中。甲的行为属于( B )。 A.结合犯 B.牵连犯 C.连续犯 D.想象竞合犯 6.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

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C ) A.刑事拘留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B.刑事拘留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 D.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 7.关于数罪并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D ) A.甲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应当按照"先并后减"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B.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的,应当按照"先减后并"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C.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同时又发现漏罪的,应当先将漏罪与原判决的罪实行"先并后减";再对新罪与前一并罚后尚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实行"先减后并" D."先减后并"在一般情况下使犯罪人受到的实际处罚比"先并后减"轻 8.关于累犯,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B ) A.甲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甲在附加刑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之内又犯罪。甲成立累犯 B.甲犯抢夺罪于2005年3月假释出狱,考验期为剩余的二年刑期。甲从假释考验期满之日起五年内再故意犯重罪。甲成立累犯 C.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五年徒刑期满,期满六年后又犯故意杀人罪。甲成立累犯 D.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 9.甲女因抢劫杀人被逮捕,羁押期间不慎摔伤流产。一月后,甲被提起公诉。对甲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 A.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B.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被强制流产 D.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在审判时摔伤流产 10.关于减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C ) A.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的犯罪分子 B.对一名服刑犯人的减刑不得超过三次,否则有损原判决的权威性 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时间可能超过十五年 D.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但判前先行关押时间不算在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悉乙家的丙为自己能盗窃成功标别墅图。甲入室后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就找到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