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哲学大事年表

中国哲学大事年表

一、本年表以刘康德等《中国哲学大事年表》为基础,由朱贻庭、崔宜明、刘进作节删和增补。

二、《年表》涉及的时间,上起夏商周时期,下迄2001年。

三、《年表》内容以记录伦理学家为主,并记录伴随伦理学家出现的伦理学观点、著作和学术活动。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对中国伦理学有重大影响的政治、文化、军事事件及科学成果等,也适当记录。力图大致反映出中国伦理学思想发展的背景、线索、阶段和特点。

四、年份几说不一时,择取一说。

五、对一些重要的伦理学家,除记录其伦理学学术活动外,还适当记录一些哲学及社会政治活动,尽可能在《年表》中反映出伦理学家的生平简历。伦理学家一般在记录其生年时论及伦理观点和伦理著作。生年不详者,则在记录其卒年时记录其伦理观点和伦理著作。

六、历史纪年用公元纪年,夹注旧纪年。

七、引文除春秋以前部分加注出处外,其他部分不再注出处。

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夏代)

◇以铜为兵(《越绝书外传》)。奴隶制国家形成,建都阳城(今开封),后迁阳翟(今禹县)。已有“帝”、“天”和“五行”等观念。“鲧湮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尚书?洪范》)。“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尚书?甘誓》)。

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商代)

◇以“帝”为至上的天神,已有“天命”观念。“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约纪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建都安阳。

前11世纪至前10世纪(殷周之际)

◇《易经》及八卦说产生。“文王拘而演《周易》”(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以--和—组成易象,以事物形象比喻、象征所卜之事的吉凶休咎。有“枯杨生华”、“鸣鹤在阴”等取象之辞,有“鸿渐于陆”、“鸿渐于陵”等比兴诗歌出现。

◇殷末箕子、微子、比于等分析殷必将亡的社会原因(《尚书?微子》)。“《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易?系辞下》)

前1122年(周武王伐纣)

◇箕子回答周武王关于“彝伦攸叙”问题时,总结历史经验,首论“洪范九畴”。

前11世纪(西周初年)

◇周公(姬旦)吸取商王“自绝于天,结怨于天”(《尚书?泰誓下》)的灭亡教训,认为“天命靡常”,宣扬“以德配天”和“敬德保民”,提出道德、宗教、政治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

前1095年(西周初年)

◇周公约卒于此时。

前8世纪(西周末年)

◇出现怨天、骂天、怀疑天命的思潮(见《诗经》)。

前780年至前771年(周幽王时期)

◇周太史史伯论“以他平他谓之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提出五行说。

◇单襄公提出天道观念:“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国语?周语下》)

前685年(周庄王十二年)

◇管仲相齐桓公(至前645年,即周襄王七年)。主张“持满者与天(法天),安危者与人”(《管子?形势》),开始实行改革。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和“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管子?牧民》)的观点。

前672年(周惠王五年)

◇史书首次记载以《周易》占吉凶:“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前662年(周惠王十五年)

◇史嚚论民神关系:“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前644年(周襄王八年)

◇叔兴论“吉凶由人”(《左传?僖公十六年》)。

前620年(周襄王三十二年)

◇郤缺论“六府(水火金木土谷)、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左传?文公七年》),并论“九功之德皆可歌也”。

前594年(周定王十三年)

◇鲁国“初税亩”,肯定土地私有制(《左传?宣公十五年》)。

前580年(周简王六年)

◇老子约生于此时。

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

◇孔子生。

前545年(周灵王二十七年)

◇次年,吴王族季札聘于鲁,请观周乐,以“美”赞赏风、雅、颂等乐舞艺术,阐发以中和为美的思想,并借此说明周朝及诸侯盛衰大势。

前543年(周景王二年)

◇子产相郑简公。“作封洫”。次年,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

◇季札于鲁曰:“周礼尽在鲁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子路生。孔子弟子。孔子谓其“片言可以折狱”(《论语?颜渊》)。卒于前480年(周敬王四十年)。

前537年(周景王八年)

◇孔子确立求学目标为“道和仁”。

前525年(周景王二十年)

◇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的命题。

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

◇郑国“尽杀”萑苻之“盗”,孔子曰:“善哉!……,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

◇晏婴论“和”与“同”异(《左传?昭公二十年》)。

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

◇孔子开始私人讲学,拥有了第一批弟子,逐渐形

成对社会影响极大的儒家学派。

◇颜渊生。孔子弟子。卒于前490年(周敬王三十年)

前517年(周敬王三年)

◇孔子居齐国,向景公讲君臣父子之礼不可废。

◇鲁国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曰:“是可忍,孰不可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

◇子夏生。孔子学生。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和“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子张》)等观点。传说《诗》、《春秋》等由他传授下来。卒年不详。

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

◇曾参生。

前503年(周敬王十七年)

◇子张生。孔子弟子。从孔子游诸国。《论语》有子张篇。提出“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的伦理观点,并主张“君子尊贤而容从,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卒年不详。

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

◇老子约卒于此时。创道家学派。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反者道之动”等思想。认为“大道废,有仁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有《老子》。

◇晏婴卒。有《晏子春秋》。主张用礼来维护统治,君臣应为“社稷”办事。

◇孔子居鲁摄行相事。

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

◇孔子周游诸国十四年,遇避世之士长沮、桀溺、荷蓧丈人、楚狂接舆,均为隐士之流。回鲁后开始整理文化典籍。以“周公之典”反对冉求助季氏“用田赋”(《左传?哀公十一年》)。

◇次年,子思(孔伋)生。

前481年(周敬王三十九年)

◇春,西狩获麟,孔子叹曰:“吾道穷矣!”所编《春秋》,至此年绝笔。以下至孔子去世时的《春秋》经文,皆出弟子手。

前479年(周敬王四十一年)

◇孔子卒。创儒家学派。传授诗、书、礼、乐,弟子三千人,著名的有七十余人。提出“仁”的思想体系。主张“为政以德”,“正人先正己”,“富而后教”,反对苛政;宣扬“忠恕”之道,“中庸之德”,“礼之用,和为贵”;提倡“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倡导“仁”、“智”统一,注重“学与思”结合;还提出“兴于诗”、“成于乐”、“游于艺”、“尽善尽美”、“文质”统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伦理美学思想。有《论语》,并修订《春秋》及整理《诗》、《书》。

前475年(周元王元年)

◇进入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百家争鸣。

前468年(周定王元年)

◇墨子约生于此时。

前453年(周定王十六年)

◇韩、赵、魏三家分晋。

前440年(周孝王元年)

◇关尹和杨朱约生于此时。

◇墨子在此前后著《兼爱》、《非攻》、《非命》、《尚同》等,与孔子弟子“列道而议,分徒而讼”(《淮南子?俶真训》)。创墨家学派。

前436年(周孝王五年)

◇曾参约卒于此时。曾从学于孔子。以“忠恕”为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对天圆地方的观念提出怀疑。相传著有《大学》。

前432年(周孝王九年)

◇墨子约在此时游楚,献书楚惠王。传公输般为楚造云梯攻具,欲攻宋。墨子造守具,在楚王前与公输般试攻守之法,攻者技穷而守者有余,因而阻止攻宋之事。

前420年(周威烈王六年)

◇《老子》一书约在此前后编定。

前402年(周威烈王二十四年)

◇子思约卒于此时。从学于曾参。以“诚”为世界本源,以“中庸”为其学说的核心。相传《礼记》中的《中庸》、《坊记》等由他所著。

前390年(周安王十二年)

◇商鞅约生于此时。

前385年(周安王十七年)

◇申不害约生于此时。

前380年(周安王二十二年)

◇杨朱约卒于此时。曾提出“为我”思想,孟子称其宗旨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

◇墨子卒。曾重“众之耳目之实”,提出“取实予名”、“察类明故”、“言必立仪”,“尚力”、“非命”、“天志”、“明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非乐”、“节用”等观点。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合其志功而观焉”。在逻辑史上第一个提出作为逻辑范畴的“名”、“类”、“故”等概念。为先秦名辩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墨子》。其后,“墨离为三”,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后期墨家克服“天志”、“明鬼”观点,发展了墨子唯物主义因素和功利主义思想。有《墨经》。对认识论,逻辑学,及数学,力学,光学等自然科学作了进一步发展。

前372年(周烈王四年)

◇孟子约生于此时。

前369年(周烈王七年)

◇庄子约生于此时。

前365年(周显王四年)

◇商鞅至秦。

前358年(周显王十一年)

◇威王父齐桓公曾“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徐幹:《中论》)。前356年(周显王十三年)

◇商鞅在秦实行第一次变法。

前350年(周显王十九年)

◇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实行“开阡陌封疆”,“集小都乡邑聚为县”,废除井田制等。

前340年(周显王二十九年)

◇屈原约生于此时。

前338年(周显王三十一年)

◇商鞅卒。有《商君书》。遗有“商鞅方升”。

前336年(周显王三十三年)

◇孟子至魏,后游齐。

前318年(周慎靓王三年)

◇孟子归齐为卿。

前314年(周赧王元年)

◇齐宣王卒。其在位时期,喜文学游说之士,是以齐稷下学宫复盛。邹衍、田骈、接子、慎到、环渊、彭蒙、宋钘、尹文等七十六人均为稷下先生。

前313年(周赧王二年)

◇荀子约生于此时。

前309年(周赧王六年)

◇孟子至滕国,推行“仁政”。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反对许行“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主张。

◇许行,楚国人。农家代表人物。曾到滕国游说,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反映古代社会中农民要求贵贱无分,君民并耕的理想。生卒年不详。

前305年(周赧王十年)

◇次年,屈原著《离骚》。

前300年(周赧王十五年)

◇宋钘约卒于此时。主张精气说和静观,提倡礼法治兼。曾与尹文同游稷下,为形名学派代表。其形名思想以“别囿”为重。著《宋子》,已佚。

前299年(周赧王十六年)

◇屈原约在此时著《天问》。

前295年(周赧王二十年)

◇孟子游说不遇,退而与万章之徒述孔子之志。作《孟子》。

前290年(周赧王二十五年)

◇詹何约卒于此时。继承杨朱的“为我”思想,思想接近道家。

前289年(周赧王二十六年)

◇孟子卒。曾受业于子思之门人。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人性善”,“尽心”,“知性”,“知天”,“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等观点。有《孟子》。

前286年(周赧王二十九年)

◇庄子卒。继承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通天下一气耳”;“物物者非物”;“齐万物”,“齐是非”;“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等观点。追求“逍遥游”的人生理想。对当时名辩思潮,认为难以辩清“名实”,“是非两行”。但提出概念能否把握宇宙整体及发展规律的问题,对逻辑的发展有积极意义。有《庄子》。

前285年(周赧王三十年)

◇荀子去楚国。

前283年至265年(周赧王三十二年至五十年)

◇荀子二入齐游学,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并先后受到邹衍、慎到、田骈、宋钘、尹文诸子百家的熏陶。前280年(周赧王三十五年)

◇韩非约生于此时。

前278年(周赧王三十七年)

◇屈原约在此时投身汨罗江。有《离骚》、《九章》、《天问》等。

前275年(周赧王四十一年)

◇田骈死。生前从学于彭蒙,主张“贵齐”。有《田子》,已佚。

前267年(周赧王四十八年)

◇荀子曾于此年后与秦相范雎论治国之方。

前265年(周赧王五十年)

◇荀子此年前后,总结百家争鸣的思想成果,著《天论》、《解蔽》、《非十二子》、《正名》、《王制》等。前255年(秦昭王五十二年)

◇荀子仕楚为兰陵令。数年后,李斯、韩非曾来求学。

◇约在此时,蜀守李冰建都江堰。

前240年(秦王政七年)

◇邹衍卒。曾为阴阳家代表人物。“深观阴阳消息之变”,创“五德终始”说,后为秦始皇采用。有《邹子》、《邹子终始》,已佚。

◇陆贾约生于此时。

前239年(秦王政八年)

◇吕不韦集宾客著成《吕氏春秋》,汇合先秦各派学说,并保存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以及天文、医农等知识。

前238年(秦王政九年)

◇荀子卒。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虚壹而静”,“制名以指实”;“人性恶”,“化性起伪”,“礼以定伦”,“明分使群”和“疆学而求”等观点。并提出“正名”三原则和辩说具体原则。定义了“名”、“辞”、“说”、“辩”等各种思维形式。有《荀子》。

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

◇韩非使秦。在此之前著《解老》、《孤愤》等数十篇。次年卒。集法家学派大成。曾提出以“法”为中心

的“法、术、势”三者统一的君主治政术。认为人性“自为”,主张“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唯法为治”,反对仁义德治。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缘道理以从事,无不能成”;“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等观点。并提出“矛盾之说”。表述了矛盾律的思想。有《韩非子》。

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

◇诸儒生完成《易大传》十篇。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观点。

◇《乐记》编定。提出“心物感应”说,及“乐和民声”、“乐以治心”、“乐通伦理”、“礼乐刑政其极一也”等观点。

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

◇秦统一中国。秦王自为始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朕”。用阴阳家“终始五德说”,秦得水德。用李斯议,废分封诸侯之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定民称“黔首”;收兵器,销为钟鐻,铸金人十二。还统一全国文字、法律、货币、度量衡等。其统治仍“仗威任力”、“任刑法不变”。

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

◇淳于越与李斯辩论应否师古问题。

◇秦始皇用李斯议,禁私学;下令焚书,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籍,《诗》、《书》、百家语限博士官保有,私藏者限三十天烧毁,医药卜筮之书不烧。

◇次年,坑儒四百六十余人于咸阳。造阿房宫和骊山陵。

前209年(秦二世元年)

◇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王侯无种”观点。鲁诸儒归附陈胜,胜以孔鲋(孔子八世孙)为博士。

前206年(汉王元年)

◇刘邦灭秦。

前202年(汉高祖五年)

◇齐人田阿、服生等传《易》。秦博士伏胜以《尚书》教于齐鲁之间。

◇次年,胶西盖公传河上丈人、安期生等黄老学。

前200年(汉高祖七年)

◇贾谊生。

◇公孙弘生。曾建议设五经博士,置弟子员。卒于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

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

◇陆贾常为高祖称说《诗》、《书》,谓不能于马上治天下,并著成《新语》,论存亡之故。提出“文武并用,长久之策”。

前191年(汉惠帝四年)

◇除秦挟书律。

前179年(汉文帝前元元年)

◇董仲舒约生于此时。

◇刘安生。

◇次年,贾谊著《过秦论》,上《陈政事疏》。

前174年(汉文帝前元六年)

◇次年,上《治安策》,谓诸侯不论亲疏,强者先反,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前170年(汉文帝前元十年)

◇陆贾约卒于此时。曾提倡儒学,辅以黄老“无为而治”思想。有《新语》。

前168年(汉文帝前元十二年)

◇贾谊卒。后刘向编成《贾谊新书》。

前165年(汉文帝前元十五年)

◇以鲁人公孙臣为博士,与诸生申明“土德”,起草改历、服色等事。

前164年(汉文帝前元十六年)

◇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撰成《淮南子》。其书以道家思想为主,杂糅阴阳、儒、法诸家。

前154年(汉景帝三年)

◇晁错卒。曾从张恢学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学说。建议曾为景帝采纳。著有《论贵粟疏》、《论募民徙塞下书》等。

前147年(汉景帝中元三年)

◇黄生与辕固生争论汤武是否受命问题。

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

◇司马迁生。

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

◇武帝即位,以举贤良,董仲舒参加策问,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前136年(汉武帝建元五年)

◇置五经博士。

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

◇司马谈为太史令,著《论六家要指》。

前130年(汉武帝元光五年)

◇河间献王刘德卒。生前好学,以金帛求书籍,所得先秦古文旧书有《尚书》、《礼记》、《孟子》、《老子》、《周官》等。生年不详。

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

◇武帝于此年采取由国家经营统一冶铁业的政策。

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

◇太史公司马谈卒。著有《论六家要指》,推崇汉初黄老之学。生年不详。

◇武帝行封禅大典。

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

◇司马迁为太史令。

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

◇董仲舒卒。曾提出“三纲五常”、“天道不变”、“天人感应”、“天人合类”、人性“三等”等观点。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强调君主统治要“以教化为大务”,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春秋繁露》。

◇司马迁改成《太初历》,始著《史记》。

前86年(汉昭帝始元元年)

◇司马迁卒。有《史记》。

前73年(汉宣帝本始元年)

◇严君平约生于此时。常以占卜为业,兼授《庄子》、《老子》,精《易》。提出“气化分离”、“道德虚无”、“审实定名”、“守静致虚”等观点。有《老子指归》。卒于17年(王莽天凤四年)。

前51年(汉宣帝甘露三年)

◇召诸儒生讲五经异同于石渠阁。宣帝亲自临决。乃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榖梁春秋》博士。◇博士戴圣参加石渠阁议。圣与叔父德(延君)同从后苍学《礼》。圣号小戴,编有《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德号大戴,所集《大戴礼记》,今残。

前23年(汉成帝阳朔二年)

◇大戴(德)删定《礼记》八十五篇,小戴(圣)复删为四十六篇。

前6年(汉哀帝建平元年)

◇刘向卒。有《别录》,已佚。曾提出“九流十家说”。在校阅图书时曾发现佛经。

前5年(汉哀帝建平二年)

◇张禹卒。曾奉诏授太子《论语》。精治《论语》,兼治《易》,改编今文本《论语》,将《齐论》、《鲁论》合为一书,定名《张侯论》。生年不详。

前2年(汉哀帝元寿元年)

◇博士弟子景庐(一作秦景宪)受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经,中国知佛经始于此。

3年(汉平帝元始三年)

◇次年,王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立《乐经》;增加博士员额,每经五人;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天文、图谶、钟律、《月

令》、兵法、《史篇》文字而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达千数。

8年(王莽居摄三年)

◇王莽宣布即天子位,国号新,以十二月朔为始建国元年正月朔。

18年(王莽天凤五年)

◇扬雄卒。提出“性善恶混论”。有《法言》、《太

玄》。

23年(汉更始元年)

◇刘歆自杀。曾典校中秘二十余年,力倡古文,使古文经立于学官。生年不详。

25年(汉光武帝建武元年)

◇刘秀以《赤伏符》的预言为依据,在鄗(今河北高邑)南即帝位。东汉始此。

27年(汉光武帝建武三年)

◇王充生。

32年(汉光武帝建武八年)

◇班固生。撰成《汉书》百篇。曾奉章帝命,撰集建初四年(79年)诸儒会白虎观对《五经》同异的讨论,为《白虎通义》。卒于92年(汉和帝永元四年)。

34年(汉光武帝建武十年)

◇张陵生。东汉五斗米道的创立者。曾入太学,通达五经。后假托太上老君,作道书二十四篇。创道教,被尊为“张天师”。卒于156年(汉桓帝永寿二年)。

56年(汉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

◇光武帝宣布图谶于天下,将图谶国教化。桓谭上疏反对,几被杀。

◇桓谭约卒于此时。曾断言精神不能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以烛火喻形神”。反对谶纬神学。有《新论》。65年(汉明帝永平八年)

◇明帝表彰楚王刘英“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刘英系中国早期的佛教信徒。于71年(汉明帝永平十四年)自杀。

67年(汉明帝永平十年)

◇初,明帝闻傅毅言,知西域有佛,遣蔡愔赴西域求佛法,写浮屠遗范(佛像)。

◇蔡愔与月氏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经回洛阳。次年在洛阳筑白马寺,供二僧居住,并开始译佛经。二僧编译《四十二章经》,为中国传播佛教之始。

78年(汉章帝建初三年)

◇诸儒生会于白虎观,论五经异同,班固奉诏撰《白虎通义》。

97年(汉和帝永元九年)

◇王充约卒于此时。曾提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死而精气灭”;“同气相成,殊气相革”;人性分“上、中、下”三等,“性与命异”,“命不可勉,时不可力”;“汉盛于周”,“百代同道”等观点。倡“真实”,反对“虚妄”。认为“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批判神学目的论和道德神学化。有《论衡》。

102年(汉和帝永元十四年)

◇曹褒卒。经学家。曾奉诏改定礼制,依准旧典,杂以《五经》谶记之文,撰次天子至庶人冠婚吉凶终始制度,成百五十篇。传《礼记》,作《通义》。生年不详。

108年(汉安帝永初二年)

◇赵岐约生于此时。经学家。曾受党锢之祸。撰《孟子章句》(收入《十三经注疏》)。卒于201年(汉献帝建安六年)。

127年(汉顺帝永建二年)

◇郑玄生。

147年(汉桓帝建和元年)

◇大月氏僧支谶到洛阳译经,到灵帝中平年间(184—189)译出《道行品经》、《首楞严经》等佛经。

◇安息僧安世高到洛阳,开始译介小乘佛教经典《四阿含经》等佛经。

◇魏伯阳授《参同契》予淳于义。

◇次年,荀悦生。

155年(汉桓帝永寿元年)

◇曹操生。“揽申商之法术”,推行“唯才是举”,不信“天命之事”,主张“禁妖祥之言”,反对迷信鬼神。著有《曹操集》。卒于220年(汉献帝延康元年)。

162年(汉桓帝延熹五年)

◇王符卒。曾提出“莫不气之所为也”的观点。结合品评人物,“指讦时短,讨谪物情”。抨击“以族举德”、“以位命贤”的政治、道德腐败现象。有《潜夫论》。

166年(汉桓帝延熹九年)

◇马融卒。曾注《周易》、《尚书》、《论语》、《孝经》等,使古文经学成熟,为玄学奠定了基础。

170年(汉灵帝建宁三年)

◇崔寔卒。主张以儒家“德教”与“刑罚”并用,挽救政治危机。著《政论》、《四民月令》。生年不详。175年(汉灵帝熹平四年)

◇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命蔡邕用古文、篆、隶三种文体书写,刻石立于太学门外,是为“熹平石经”。初立时,观看和摹写者每日有车千余辆。

178年(汉灵帝光和元年)

◇张角得于吉《太平清领书》,创太平道。并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十余年间徒众达数十万。

180年(汉灵帝光和三年)

◇东方有张角为太平道。汉中有张修为五斗米道(张修为人疗病,病者谢以五斗米,故称“五斗米师”)。

182年(汉灵帝光和五年)

◇何休卒。曾撰《春秋公羊解诂》,并系统发挥《春秋》中的“微言大义”,成为今文经学议政的主要依据。184年(汉灵帝中平元年)

◇张角领导黄巾大起义,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张角后病死。起义被镇压,朝廷严禁道教,太平道传授不明。

190年(汉献帝初平元年)

◇何晏生。

191年(汉献帝初平二年)

◇张鲁因汉中民信行修业,遂增饰之,以米道教民,自号师君,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又设义舍,“民夷便乐之,雄据巴汉垂三十年”。张鲁还述作《老子想尔注》,向道徒宣讲。

◇曹操集方士左慈、甘始等于魏城,“聚而禁之”,以防“挟奸宄以欺众,行妖隐以惑民”。

193年(汉献帝初平四年)

◇牟子作《理惑论》。倡儒、道、佛三教一致说。

195年(汉献帝兴平二年)

◇王肃生。通经籍,善贾逵、马融之学,与郑玄学派对立,称“王学”。曾注群经,对古文、今文各家经义加以综合。注《尚书》、《诗经》、《论语》、《三礼》、《左传》等,均在晋代列于学官。另伪造《孔子家语》。卒于256年(魏高贵乡公正元三年)。

197年(汉献帝建安二年)

◇康孟祥、竺大力译《修行本起经》,后又译出《中本起经》。

200年(汉献帝建安五年)

◇郑玄卒。曾融合古文经学注疏。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注《毛诗》、“三礼”及《周易》、《论语》、《尚书》等。

205年(汉献帝建安十年)

◇荀悦著《申鉴》、《汉纪》。反对谶纬符瑞。卒于209年(汉献帝建安十四年)。

◇山涛生。“竹林七贤”之一。好老庄。每选用人物,亲作评论,世称“山公启事”。《全晋文》辑有“启事”五十余则。

◇经学家高诱任司空掾。著有《孟子章句》、《孝经注》、《战国策注》,均佚。存有《淮南子注》、《吕氏春秋注》。生卒年不详。

◇次年,李丰约生于此时。主才性各异说。善于识别人物。卒于253年(魏齐王嘉平五年)。

209年(汉献帝建安十四年)

◇傅嘏生。善言名理,好论才性,主才性同说。有《难刘劭考课法论》、《征吴对》等。卒于255年(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

◇夏侯玄生。与王弼、何晏开玄学风气。认为“无”、“道”是万物的本源。主张“自然”高于“名教”。有《乐毅论》、《时事议》等。卒于254年(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

◇荀粲约生于此时。善于论难,尚谈玄远。认为(儒家)“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秕糠”。主张“言不尽意论”。卒于238年(魏明帝景初二年)。

210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

◇阮籍生。

◇曹操下“唯才是举”令。

215年(汉献帝建安二十年)

◇皇甫谧生。有《列女传》等。卒于282年(晋武帝太康三年)。

◇《老子河上公注》产生。该书将神仙方术和黄老思想结合,是《老子》由道家学说向道教理论过渡的标志。218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

◇徐幹卒。有《中论》。

220年(汉献帝延康元年)

◇仲长统卒。反对神学,曾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无天道之学”等观点。提倡“正名实”。有《昌言》。◇曹丕代汉,是为魏文帝。东汉亡。

◇次年,刘伶约生于此时。“竹林七贤”之一。强调“无为而治”,轻视礼法。著《酒德颂》。卒于300年(晋惠帝永康元年)。

◇诏曰,孔子是“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封孔子后裔为侯,令修孔子庙。

222年(魏文帝黄初三年)

◇支谦从洛阳到武昌,后到建业,到建兴年间

(252—253),译出《大明度无极经》、《维摩诘经》、《大阿弥陀经》等。

◇诏曰,老聃贤人。未宜先孔子。武皇帝以老子贤人,不毁其屋,恐小人谓此为神,妄往祷祝,违反常禁,宜宣告吏民咸使闻知。

224年(魏文帝黄初五年)

◇下诏禁止祭祠“不在祀典”的鬼神,并说:“自今其敢设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著于令典。”225年(魏文帝黄初六年)

◇嵇康生。钟会生。对《老》、《易》均有研究。尝论《易》无互体。并注有《老子》。撰有《四本论》。主“才性合”说。有《道论》、《老子注》、《周易无互体论》等。卒于264年(魏元帝景元五年)。

226年(魏文帝黄初七年)

◇王弼生。

◇次年,向秀约生于此时。

229年(魏明帝太和三年)

◇大月氏(贵霜)王遣使奉献,被封为“亲魏大月氏王”。中国内地与西域、印度的交往日益频繁。

233年(魏明帝青龙元年)

◇下诏各郡国,“山川不在祠典者,勿祠”。

◇以帛和为首的帛家道活动于北方民间。到东晋时流传到江浙一带,并向社会上层发展。

234年(魏明帝青龙二年)

◇王戎生。“竹林七贤”之一。善清谈,性好利。卒于305年(晋惠帝永兴二年)。

240年(魏齐王正始元年)

◇裴楷生。善品评人物。通群籍,精《易》、《老》。卒于299年(晋惠帝元康九年)。

243年(魏齐王正始四年)

◇王弼注《老子》、《周易》。

◇阮籍的《乐论》约成于此时。

◇次年,何晏著《道德论》、《无名论》等,与王弼、夏侯玄等人掀起玄学思潮。

245年(魏齐王正始六年)

◇刘劭约卒于此时。曾谈论才性,开魏晋士大夫品鉴人物的清谈风气。有《人物志》、《律略论》等。

◇阮籍《通易论》、《通志论》约成于此时。

247年(魏齐王正始八年)

◇康僧会到建业,建立茅屋,设置佛像,从事传教。并译出《六度集经》、《道品》等佛经,注《法镜经》、《安般守意经》。孙权为其建塔,号建初寺。江南有佛寺始此。

249年(魏齐王嘉平元年)

◇何晏卒。曾“援老入儒”,提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主张无为而治。有《道德论》、《无名论》、《论语集解》等。

◇王弼卒。提出“以无为本”,“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凡有皆始于无”;自然为“本”,名教为“末”;“静为躁君”;“得意忘象”等观点。与何晏等开主客反复诘难的谈玄风气。

◇嵇康拒绝做司马氏的官,与阮籍、向秀、刘伶等人结为“竹林七贤”。

250年(魏齐王嘉平二年)

◇印度僧昙柯迦罗到洛阳,译《僧祇戒本》。从此,汉地开始按佛教戒律出家。

252年(魏齐王嘉平四年)

◇郭象生。

◇阮籍、山涛任司马氏的官,“竹林七贤”的活动告结束。

256年(魏甘露元年)

◇嵇康活动于太学。《管蔡论》和《难自然好学论》约成于此时。

◇约在此年,阮籍完成《大人先生传》和《达庄论》。

◇王衍生。崇尚贵无,为玄学贵无论的倡导者之一。屡次与裴頠“崇有”论辩论。卒于311年(晋怀帝永嘉五年)。

260年(魏元帝景元元年)

◇汉人朱士行出家为僧,后从西域取回《放光般若经》梵本,由无罗叉、竺叔兰译出。

◇次年,嵇康作《与山巨源绝交书》。

263年(魏元帝景元四年)

◇阮籍卒。曾提出“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道者,法自然而为化”;“礼乐正而天下平”等观点。主张乐以自然为本体,反对“以悲为乐”。有《阮籍集》。

◇次年,嵇康卒。曾提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求之自然之理”,“越名教而任自然”等观点。有《嵇康集》。

265年(晋武帝泰始元年)

◇司马炎逼魏王禅位。魏亡。

◇次年,竺法护开始译经,到建兴元年(313)为止,在长安、洛阳、敦煌等地译出大小乘佛经154部。

267年(晋武帝泰始三年)

◇裴頠生。

272年(晋武帝泰始八年)

◇向秀卒。曾注《庄子》。主张自然和名教合一。

◇次年,庾峻卒。生前潜心研习儒籍,反对浮华趋竞之风。有《祖德颂》等。生年不详。

278年(晋武帝咸宁四年)

◇傅玄卒。有《傅子》。其书反对有神论,认为自然界按照“气”的自然之理而运动。

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

◇康僧会卒。曾从安世高弟子陈慧问学。精通佛典,博览儒籍。调和儒佛思想。主张“安般”。编译《小品般若》、《六度集经》等。生年不详。

281年(晋武帝太康二年)

◇阮瞻生。无神论者。有《无鬼论》。卒于310年(晋怀帝永嘉四年)。

◇葛洪约生于此时。

288年(晋武帝太康九年)

◇约在此时,魏华存获《黄庭》草本(或有道士口授,华存记录),加以注述,撰为定本,是为《黄庭内景经》。299年(晋惠帝元康九年)

◇裴頠作《崇有论》。

◇鲁褒著《钱神论》,讽讥贾、郭二族贿赂公行,认为“有钱可使鬼,而况于人乎?”反对儒家“生死有命”。生卒年不详。

300年(晋惠帝永康元年)

◇裴頠卒。提出“无不能生有”,有是万物存在和变化的基础,反对“贵无”论以维护“名教”。善谈名理,被尊为“言谈之林薮”。所著《崇有论》在当时被称为“名论”。

◇道士王浮作《化胡经》。

304年(晋惠帝永兴元年)

◇乐广卒。玄学家。善清言。认为“名教”和“自然”并不对立。生年不详。

305年(晋惠帝永兴二年)

◇次年,孙盛约生于此时。反对崇尚老庄和灵魂不死等迷信宗教,批驳“神不灭”思想。有《魏氏春秋》、《晋阳秋》、《老子疑问反讯》等。卒于378年(晋孝武帝太元三年)。

310年(晋怀帝永嘉四年)

◇郭象吸取向秀《庄子注》,进一步注解《庄子》。

312年(晋怀帝永嘉六年)

◇郭象卒。曾提出“万物独化”、“冥而忘迹”、“大小

中国伦理思想史大事年表

888 附录中国伦理思想史大事年表

俱足”、“名教即自然”等观点。有《庄子注》。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四世孙张盛在永嘉年间移居龙虎山(在今江西贵溪)。从此张氏子孙世居此山,号为“张天师”。

314年(晋愍帝建兴二年)

◇支遁约生于此时。

◇道安生。

317年(晋元帝建武元年)

◇葛洪的《抱朴子外篇自叙》约成于此时。

◇次年,张湛注成《列子》,提出“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列子》之旨“往往与佛经相参”。330年(晋成帝咸和五年)

◇鲍敬言《无君论》约在此时问世。

◇戴逵约生于此时。反对佛教因果报应说,著《释疑论》。深恶虚无放荡之风,著《放达为非道论》。卒于395年(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

◇王坦之生。反对时俗放荡,尤好刑名之学。有《废庄论》。卒于375年(晋孝武帝宁康三年)。

332年(晋成帝咸和七年)

◇韩伯生。调和玄学“贵无”和“崇有”思想。有《周易系辞注》。卒于380年(晋孝武帝太元五年)。

334年(晋成帝咸和九年)

◇慧远生。

◇次年道安入邺(今河北临漳),师事佛图澄,通般若学。

339年(晋成帝咸康五年)

◇范宁生。反对清谈,谓王弼、何晏之罪大于桀纣。卒于401年(晋安帝隆安五年)。

◇次年,庾冰辅政,主张沙门应礼拜王者,遭何充等反对,认为沙门有助“王化”,不必强制他们礼拜王者,事遂不行。

341年(晋成帝咸康七年)

◇葛洪卒。曾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坚持儒家名教纲常,不满玄学清谈。有《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

344年(晋康帝建元二年)

◇鸠摩罗什生。

354年(晋穆帝永和十年)

◇道安在太行恒山立寺传教,慧远与弟慧持出家师事之。

◇次年,道生生。

356年(晋穆帝永和十二年)

◇次年,僧建在洛阳译出《僧祗尼羯磨》及戒本,请外国沙门昙摩羯多建立戒法,净检等人登坛受具足戒。此为中国汉地有比丘尼之始。

362年(晋哀帝隆和元年)

◇哀帝“好重佛法”,又“雅好黄老、断谷、饵长生药”。即位特请竺道潜进宫讲《大品般若经》,又遣使迎请支遁入京住东安寺,讲《道行般若经》。

364年(晋哀帝兴宁二年)

◇道安到东晋传教,由禅转向性空。

◇魏华存降笔授杨羲等人上清经,再传许翙等。在杨、许的基础上形成上清派。该派以《上清大洞真经》为首,主“存思法”,历代传授不绝。

365年(晋哀帝兴宁三年)

◇道士寇谦之生。

◇陶潜约生于此时。有《陶渊明集》。卒于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

◇次年,支遁卒。曾好玄理,宣传般若学的性空思想。有《即色游玄论》等。

374年(晋孝武帝宁康二年)

◇许逊卒。博通经史,尤好道术。自称曾遇上圣传以《太上灵宝净明法》。崇奉太阳真君孝道明王。后世称许

真君或许旌阳,道教净明派奉为始祖。

381年(晋孝武帝太元六年)

◇慧远到庐山立龙泉精舍,开始讲经、撰文,使庐山成为南方佛学中心。孝武帝初奉佛法,在殿内设精舍,供沙门住。

384年(晋孝武帝太元九年)

◇僧肇生。

385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年)

◇道安卒。佛图澄弟子。开创“本无宗”,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为姓。

◇慧远居庐山,结“白莲社”。

400年(晋安帝隆安四年)

◇北魏武帝好《老子》,置“仙人博士”,煮百药,求长生。

◇桓玄任荆州刺史,以“震主之威”致书慧远,劝他还俗致仕,慧远写《答桓南郡书》表示拒绝。

◇次年,鸠摩罗什到长安,开始系统、准确地评介龙树、提婆论著与大乘经籍,首次把印度大乘中观学派的《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等传到中国内地。

402年(晋安帝元兴元年)

◇桓玄发出《与八座论沙门敬事书》,欲令沙门礼敬王者。慧远写《答桓太尉书》,认为出家为“方外之宾”,又“袈裟非朝宗之服,钵盂非廊庙之器”,沙门不应礼敬王者。

◇慧远与东林寺僧、居士刘遗民等在庐山东林寺内佛像前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后人称此为念佛结社(白莲社)。403年(晋安帝元兴二年)

◇桓玄篡位,下诏许沙门不敬王者。

◇慧远著《沙门不敬王者论》,凡有五章:在家、出家、求宗不顺化、体极不兼应、形尽神不灭。

◇刘义庆生。有《世说新语》。卒于444年(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

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

◇鸠摩罗什译出《大品般若经》。

406年(晋安帝义熙二年)

◇僧肇对《维摩经》作注释。

◇鸠摩罗什译出《妙法莲华经》等。

408年(晋安帝义熙四年)

◇鸠摩罗什译出《小品般若经》。

◇罽宾僧佛陀耶舍被迎请到后秦长安译出《四分律》。

◇僧肇著《不真空论》、《物不迁论》,阐发“般若学”。

◇次年,鸠摩罗什译出《中论》。

410年(晋安帝义熙六年)

◇《度人经》成书,成为道教史上一部重要经典。

412年(晋安帝义熙八年)

◇法显从青州长广郡牢山(崂山)回国,前后十四年,游历二十九国。他将见闻撰为《佛国记》。

413年(晋安帝义熙九年)

◇鸠摩罗什卒。曾主持翻译《大智度论》、《摩诃般若》、《法华》、《维摩》等。

◇僧肇著《涅槃无名论》。

414年(晋安帝义熙十年)

◇僧肇卒。擅长般若。曾提出“即万物之自虚”、“即动而求静”、“无知,故无所不知”、“象非真象”、“虽象而非象”等观点。并提出“正观”、“妙语”等概念。有《肇论》、《维摩诘经注》等。

◇次年,寇谦之称太上老君降临嵩岳,授予天师之位,并赐《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令其“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创立了以礼拜炼丹为主的新天师道。

416年(晋安帝义熙十二年)

◇慧远卒。释道安弟子。曾倡导弥陀净土法门。

提出“法性不变”观点。有《法性论》等。

423年(宋少帝景平元年)

◇崔浩向太武帝推荐寇谦之,遂于平城起天师道场,道教大盛。

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

◇道生因提出“一阐提(迦)人皆可成佛”而被逐出佛门。

432年(宋文帝元嘉九年)

◇何承天约在此时发表《报应问》,批评佛教因果报应说,儒道与佛的理论斗争开展。

◇次年,发生儒者(白学先生)和佛教徒(黑学道士)争辩之事。

434年(宋文帝元嘉十一年)

◇道生卒。曾提出“顿悟成佛”说,主张人人有佛性。有《维摩经注》、《妙法莲华经疏》、《顿悟成佛义》等。

445年(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

◇僧祐生。曾受业于佛教律师法颖,精通律部。有《出三藏记集》、《弘明集》等。卒于518年(梁武帝天监十七年)。

◇次年,太武帝“废佛”。

447年(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

◇何承天卒。曾提出“生必有死,形毙神散”的观点。反对“神不灭”。在天文学上进一步探索岁差规律。有《答宗居士书》、《达生论》、《报应问》等。

450年(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

◇范缜约生于此时。

456年(宋孝武帝孝建三年)

◇陶弘景生。

460年(宋孝武帝大明四年)

◇萧子良生。笃信佛学,招名僧讲论佛法。非难范缜《神灭论》。卒于494年(齐明帝建武元年)。

468年(宋明帝泰始四年)

◇范缜拜儒者刘??为师。

471年(宋明帝泰始七年)

◇陆修静撰《三洞经书目录》上呈明帝。《目录》为中国道教史上第一部道书目录。

477年(宋后废帝元徽五年)

◇陆修静卒。一生改革道教。著《陆先生道门科略》、《三洞经书目录》、《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等。484年(齐武帝永明二年)

◇陆修静弟子孙游奉召到京,任兴世馆主,在门徒数百人中惟重陶弘景。孙游被上清派尊为第八代宗师。

488年(齐武帝永明六年)

◇皇侃生。治“三礼”、《论语》、《孝经》等。以老庄玄学解经,撰《论语义疏》。有《礼记义疏》、《孝经义疏》等。卒于545年(梁武帝大同十一年)。

◇陶弘景始往茅山,得许杨手书真迹。

489年(齐武帝永明七年)

◇范缜与萧子良辩佛教因果论。

496年(齐明帝建武三年)

◇邢劭生。曾反对神不灭论,提出“神之在人,犹光之在烛,烛尽则光穷,人死则神灭”。卒年不详。

◇次年,慧皎生。有《高僧传》十四卷。为中国佛教史籍中第一部僧传。卒于554年(梁元帝承圣三年)。

504年(梁武帝天监三年)

◇梁武帝弃道奉佛,下诏定佛教为国教。

◇次年,范缜被谪徙广州,旋还。

507年(梁武帝天监六年)

◇范缜著成《神灭论》。梁武帝曾发动王公朝贵六十四人围攻“神灭论”,无以折其锋锐。

◇帝对陶弘景书问不绝,赐药物供服饵,并赐丹砂、黄金等“合飞丹”,常以政务询问弘景,时人称弘景为“山中宰相”。

510年(梁武帝天监九年)

◇范缜约卒于此时。提出“形神相即”、“形质神用”观点。有《神灭论》、《答曹舍人》等。

◇《大明历》正式颁行。

517年(梁武帝天监十六年)

◇梁武帝废国内道观,道士皆还俗。

519年(梁武帝天监十八年)

◇释慧皎撰《高僧传》。

◇次年,道士姜斌与释昙无最于朝廷上辩论佛道二教先后,斌辩败,配徙马邑。

521年(梁武帝普通二年)

◇刘峻卒。有《辩命论》和《自序》,并注《世说新语》。

527年(梁武帝普通八年)

◇菩提达摩来华。

531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

◇颜之推生。著《颜氏家训》,发古今“家训”之先

声。约卒于590年(隋文帝开皇十年)。

536年(梁武帝大同二年)

◇陶弘景卒。曾继承老庄哲学和葛洪道教,并杂以儒学和佛教思想。有《本草经集注》、《真诰》、《真灵位业图》、《效验方》等。

◇菩提达摩约卒于此时。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禅法特点。曾授慧可《楞伽经》,使禅宗得以流传。有《心经颂》、《破相论》、《悟心论》等。生年不详。

547年(梁武帝太清元年)

◇此年前后,北朝《黄帝阴符经》成书。

549年(梁武帝太清三年)

◇萧衍卒。曾主神不灭论。有《大品注解》、《净名经义论》、《制旨大集经讲疏》等。

555年(梁敬帝绍泰元年)

◇北齐皇帝敕召诸沙门与道士辩论,以决二教优劣。道教辩败,敕道士皆削发为僧,遂使“齐境国无两信”。557年(梁敬帝太平二年)

◇法顺(俗姓杜)生。后为华严宗初祖。有《法界观》,已佚。卒于640年(唐太宗贞观十四年)。

◇南朝陈武帝开始信奉道教。

561年(陈文帝天嘉二年)

◇灌顶生。为天台宗五祖。拜智??为师。有《天台八教大意》、《智者别传》、《涅槃经疏》等。卒于632年(唐太宗贞观六年)。

◇次年,道绰生。净土宗创始人之一。有《安乐集》。卒于645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

567年(陈废帝光大元年)

◇智??在金陵创天台宗。

569年(陈宣帝太建元年)

◇智??进瓦宫寺讲《大智度论》、《次第禅门》、《法华玄义》等佛经。

573年(北周武帝建德二年)

◇北周武帝集群臣及沙门道士等辩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

◇次年,诏僧道大集京师,敕: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577年(陈宣帝太建九年)

◇北周武帝入邺,召僧人赴殿,宣布废佛令,齐境四万多寺庙赐给王公作宅第,一切经像皆焚毁之,释放寺院奴婢,僧尼近300万还俗为民。

58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

◇杨坚受周禅,建立隋朝,改元开皇。

◇吉藏在浙江嘉祥寺讲龙树、提婆之学,创三论宗。

583年(隋文帝开皇三年)

◇南朝陈后主敕令:凡僧尼道士挟邪左道,不按经律行事,均在禁绝之列。

584年(隋文帝开皇四年)

◇王通生。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提倡文学复古。有《中说》。卒于618年(隋炀帝大业十四年)。

597年(隋文帝开皇十七年)

◇智??卒。其学融合南北佛教之特点,提倡止观并重。提出“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等观点。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等。

598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

◇开始实行科举制。

600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

◇玄奘约生于此时。

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

◇神秀约生于此时。后在北方倡渐悟说,创禅宗北宗。卒于706年(唐中宗神龙二年)。

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

◇李渊迫隋恭帝禅位。立唐朝,改元武德。

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

◇傅奕上废佛事疏十一条。

◇李世民开馆罗致文学之士杜如晦、房玄龄、陆德明、孔颖达、虞世南等,称十八学士。

623年(唐高祖武德六年)

◇吉藏卒。曾主张“诸法性空”,建立真俗二谛说。有《中论疏》、《百论疏》、《十二门论疏》等。

625年(唐高祖武德八年)

◇高祖下诏,宣先老,次孔,末释。

626年(唐高祖武德九年)

◇王玄览生。后认为消灭一切知识,就能“得道”。有《玄珠录》。卒于697年(武周神功元年)。

629年(唐太宗贞观三年)

◇玄奘赴印求佛。

635年(唐太宗贞观九年)

◇大秦阿罗本来华,传入景教(基督教)。

637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

◇善无畏生。密宗创始人之一。译出《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苏悉地羯罗经》等密宗经典。讲述《大日经》。卒于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次年,惠能生。

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

◇傅奕卒。曾提出“生死寿夭,本诸自然”,揭露佛寺的欺诈行为。有《老子注》、《老子音义》、《高识传》。640年(唐太宗贞观十四年)

◇太宗命孔颖达讲授《孝经》,撰定《五经疏》。

◇次年,玄奘于天竺那烂陀寺著《会宗论》三千颂,合性、相二宗。

◇次年,文成公主入西藏,汉藏文化大交流。

643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

◇法藏生。

645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

◇玄奘携带大小乘经律多部归长安,创唯识宗,开始译经。完成《大唐西域记》。

647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

◇司马承桢生。后主张去欲主静。有《天隐子》、《坐忘论》。卒于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次年,玄奘译出《本事经》。

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

◇玄奘译出《成唯识论》,窥基笔受,成为法相宗的主要典籍。

◇次年,玄奘译出《大般若经》。

664年(唐高宗麟德元年)

◇玄奘卒。一生翻译大量佛教各宗经典。编译《成唯识论》,论证“我”、“法”为“识”的变现,只有破除“我执”、“法执”,才能“成佛”。他所介绍的因明,因被唯识宗作为“法相唯识学”的破立工具,故几十年后随着唯识宗的衰落而被人遗忘。

665年(唐高宗麟德二年)

◇吕才卒。生前反对宗教迷信,认为以“极微”之“气”为世界本源,并以“刚柔”等对立关系为事物变化的原因。有《方域图》、《三局象经图解》、《因明注释立破义图》等。

666年(唐高宗乾封元年)

◇唐高宗封泰山,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成玄英约在此时著《老子注》、《庄子疏》。

673年(唐高宗咸亨四年)

◇次年,诏令习《老子》,明经科加试《老子》。

677年(唐高宗仪凤二年)

◇怀让生。世称“南岳禅师”。尝用磨砖比喻坐禅以启发学人,认为磨砖既不能成镜,坐禅岂得成佛?其后世法系形成沩仰宗和临济宗。卒于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

679年(唐高宗调露元年)

◇法藏始校勘《华严经》。

686年(唐则天后垂拱二年)

◇神会生。曾从神秀学习,后从慧能,学“顿悟”教。因住洛阳荷泽寺,世称“荷泽大师”。有《显宗记》等。卒于760年(唐肃宗乾元三年)。

693年(唐武周长寿二年)

◇罢举人习《老子》,改习太后所撰《臣轨》。

699年(唐武周圣历二年)

◇译成《华严经》。创立华严宗。

704年(唐武周长安四年)

◇法藏至长生殿为武后讲经。随贡《金师子章》一篇。

◇次年,法藏奉诏译出《无垢净光陀罗尼经》。

◇不空生。密宗创始人之一。中国佛经四大译师之一。师事金刚智。译有《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等。卒于774年(唐代宗大历九年)。

711年(唐睿宗景云二年)

◇湛然生。后提出“无情有性”说。有《止观辅行弘决》、《法华玄义释签》、《始终心要》等。卒于782

年(唐德宗建中三年)。

712年(唐睿宗太极元年)

◇法藏卒。曾提出“四法界”、“六相”、“十玄门”等理论,将以“一真法界”为世界本源。华严宗三祖。有《华严探玄记》、《华严经传记》、《华严策林》等。

713年(唐玄宗开元元年)

◇惠能卒。曾以“菩提本无树”一偈被立为禅宗法嗣。大倡顿悟法门,与神秀倡行的“渐悟”相对。宣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提出“知(智)惠(慧)观照”的内省体验方法。有《六祖坛经》。

◇是年至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李筌注《孙

子兵法》。李筌生卒年不详,另有《太白阴经》、《阴符经疏》、《阴符经注》等。

720年(唐玄宗开元八年)

◇怀海生。后创设禅院,制定“百丈清规”。卒于814年(唐宪宗元和九年)。

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

◇置玄学博士,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

741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

◇金刚智卒。曾传密教金刚界曼荼罗,译密教经典。

◇玄宗亲注《老子》,又尊《老子》为《道德真经》,《庄子》为《南华真经》,《亢桑子》为《洞灵真经》,《列子》为《冲虚真经》。设置玄学博士。

752年(唐玄宗天宝十一载)

◇医学家王焘于本年编成《外台秘要》。

◇次年,僧鉴真东渡日本传佛法。754年1月23日到达日本,次春至奈良,763年去世。

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

◇韩愈生。

772年(唐代宗大历七年)

◇刘禹锡生。

◇李翱生。

◇次年,柳宗元生。

◇李筌《阴符经注》、《太白阴经》约成于此时。

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

◇宗密生。后为华严宗五祖。提出依佛修行即返本还源。有《原人论》、《华严经疏》、《四分律疏》、《禅源诸诠集都序》等。卒于841年(唐武宗会昌元年)。

◇次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建。景教(基督教)于635年(唐贞观九年)传到长安,传教者为阿罗本。

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

◇韩愈作成《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

◇柳宗元、刘禹锡参与“永贞改革”,失败被贬。

819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柳宗元卒。曾主张“气”为世界本原,提出“元气自动”,天地、元气、阴阳不能“赏功而罚祸”。提出“文以明道”。有《河东先生集》。

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

◇义存生。曾用“饭箩边坐饿死人,临河有渴死汉”的警句启示学人,反对用求知方法去发现佛教道理。卒于908年(后梁太祖开平二年)。

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

◇韩愈卒。曾提出儒家“道统说”、“性情三品说”。反对佛教。倡古文运动,提出“不平则鸣”,文以“气”为先,以“搜奇抉怪”为审美趣味。有《昌黎先生集》。

833年(唐文宗太和七年)

◇罗隐生。生前诗多讽时政利弊。有《甲乙集》。卒于909年(后梁太祖开平三年)。

841年(唐武宗会昌元年)

◇李翱卒。曾提出“性善情恶”说。有《复性书》,以佛理证心性,对宋明理学产生重大影响。

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

◇刘禹锡卒。曾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等观点。批驳佛教的“因果报应”、“天人感应”说。有《刘梦得文集》。

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

◇唐武宗下令毁佛,僧尼还俗者26万。

874年(唐僖宗乾符元年)

◇黄巢农民起义,提出“均平”口号,建“大齐”政权。

887年(唐僖宗光启三年)

◇无名氏《无能子》约成于此时。

907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

◇朱温即帝位,废唐。开五代十国之历史。

931年(后唐庄宗长兴二年)

◇冯道倡议刻印儒家经典。

936年(后唐潞王清泰三年)

◇谭峭的《化书》约成于此时。

◇陈抟活动于此时。

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

◇宋太祖推翻后周,建立宋朝,结束五代十国历时几十年的割据局面。

971年(宋太祖开宝四年)

◇开始板印全部《大藏经》。历时12年完成。

977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宋太宗增加进士及诸科举录取人数,共取五百名。命李昉等编撰《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太平御览》于983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成书。诏国子监给庐山白鹿洞《九经》。白鹿洞本南唐国学,宋为书院。

◇次年,建成崇文院,藏书八万卷。

984年(宋太宗雍熙元年)

◇张伯端生。宣传道、佛、儒三教一理。其道学思想保存在《悟真篇》中。卒于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989年(宋太宗端拱二年)

◇陈抟卒。曾作《先天图》。后数传到邵雍。生年不详。

◇范仲淹生。

993年(宋太宗淳化四年)

◇王小波起义。提出“均贫富”口号。

◇胡瑷生。

1005年(宋真宗景德二年)

◇石介生。隐居徂徕,世称“徂徕先生”。和孙复、胡瑷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崇尚儒家道统,斥佛、老为怪。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有《石守道先生集》、《徂徕集》。卒于1045年(宋仁宗庆历五年)。

1008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

◇真宗封禅泰山,至曲阜,祀孔子,加谥“玄圣文宣王”。

1009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李觏生。后反对道学家,提出“人非利不生”,“井地立则田均,田均则耕者得食”等观点。有《直讲李先生文集》。卒于1059年(宋仁宗嘉祐四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