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实证分析_兼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_杨灿明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实证分析_兼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_杨灿明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实证分析_兼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_杨灿明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实证分析_兼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_杨灿明

5财贸经济62007年第2期Finance&Trade Economics,No12,2007我国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实证分析*

)))兼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杨灿明郭慧芳孙群力

内容提要:近年来农业增速放缓,农民增收乏力,成为制约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瓶颈。本文从研究我国农民收入来源的分类与构成特点入手,通过统计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提出增加农民收入需要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民收入支持政策体系建设和实施制度创新来共同完成。

关键词:农民收入来源构成增加农民收入制度创新

作者简介:杨灿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430060;

郭慧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讲师,571737;

孙群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博士,430060。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102(2007)02-0074-05

当前/三农0问题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0问题的关键。对于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探讨,学术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农业、农村本身入手,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农村经济来增加农民收入。按照托达罗的理论,发展中国家应改变/重工业、轻农业0的现状,要重视对农业的投资,大力开发、挖掘农村本身的就业潜力。叶祥松、罗海平(2006)认为解决/三农0问题必须把发展农村和农业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力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张宁(2006)认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应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方面加大力度。陈颂东(2006)提出,选择比较优势战略、建立高效率的农业产业体系,应该成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基本取向。二是认为农业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歧视,是因为城市阶层在政治上具有过大的影响力。农民虽然人数众多,但对于政策的影响力却很小,缺乏政治力量,由此便形成农民人数众多而政治影响力微弱这种所谓/数量悖论0(M1Olson, 1985)。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应从政策和制度因素入手,通过政府政策和制度创新,给予农民国民待遇来促进农民增收。实际上,这两类因素对我国农民收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概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民收入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近年来农民收入绝对量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不断下滑;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极低;农民收入的来源由以农业收入为主转向来源形式多样化等方面。

农民收入增速下滑,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收入的严重失衡,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村市场的扩大,使农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也制约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严重阻碍了我国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X本项目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教技涵[2005]35)。

74

二、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农民收入来源构成与有关变量的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通过对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规律性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明确农民纯收入变化的规律,寻求影响农民收入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民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我们通过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各类来源构成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模型分析;而政府政策和制度因素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程度,我们试图通过对宏观经济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模型分析。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分类

按农民纯收入来源不同进行分类,农民纯收入具体可以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包括家庭经营农业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从农民纯收入的性质来看,可以分为生产性纯收入和非生产性纯收入两大类,其中,生产性纯收入又可以分为农业生产收入与非农业生产收入;按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的关系,农民纯收入可以分为家庭农业经营收入和家庭非农业收入两大类。

(二)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宏观经济因素

我们选取了人均GDP 、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工业化程度、城市化程度、对外开放度、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等九项指标来研究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原因,考查它们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系及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程度。

(三)计量模型的设定及变量说明

11农民收入来源构成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

从农民人均纯收入各项构成的变动情况,来分析收入构成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和影响程度的变化。为了分析和研究这种变化,引入一个农民纯收入各项构成的分解模型。设Y t 为第t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X it 为第t 年第i 项农民人均收入,其中i=1,2,,,n,则有下面等式成立:

Y t =E n i=1X it (1)

为了对农民收入来源构成变化的规律性进行定量分析,假设其X it 与农民人均纯收入Y t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X it =AY t B w t

(2)

其中,w t 为随机误差项。将(2)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

ln(X i t )=lnA+B ln(Y t )+ln(w t )(3)

X it 表示第t 年第i(i=1,2,,,n)项农民人均收入,Y t 为第t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B 为待估计的参数,其经济含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来源构成增加B %。当B >1,表明农民收入某项来源构成的增长速度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快,若B <1,情况则相反。

21宏观经济因素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

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因素除了农业产业结构,还有宏观经济以及宏观经济中的相关因素。为了进一步分析宏观经济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按照蔡等的方法,我们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ln(Y t )=A +B 1ln(PerGDP t )+B 2ln(UrbanRural t )+U Control t +E t (4)ln(Y)表示农民实际人均纯收入的对数,ln(PerGDP)表示人均GDP 的对数,且用人均GDP 平减指数对人均GDP 进行了平减;ln(UrbanRural)表示城乡收入比例的对数,用来替代城乡之间分配不平等的指标;Control 为控制变量,在可供选择的控制变量中,我们选择了农业产业结构Ln(Struc -ture)、城市化水平Ln(Urban)、农村工业化程度Ln(Industry)、贸易开放度Ln(Open)、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Ln(Move)、乡村人均财政支农支出Ln(GovPop)、农村人均财政农业科技三项费用Ln(Science -Pop)等宏观经济因素进行分析,这些控制变量均采用对数形式。A 为常数项,B t (i=1,2)和U 是待估75

计的参数,E t为随机误差项。

(四)数据来源

所有时间序列数据均来自于5中国统计年鉴6(1981-2004)以及5200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6,通过计算并整理得到。为了消除价格上涨的因素,以1978年为基年,通过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缩减指数对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农民纯收入的各项构成进行缩减。

三、估计结果与结论解释

(一)农民收入来源构成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

根据(3)式,我们估计出农民人均纯收入各项来源构成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收入弹性。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1978)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各项来源构成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收入弹性

解释变量(1)(2)(3)(4)(5)(6)(7)(8)(9)(10) LnX1LnX2LnX3LnX4LnX5LnX6LnX7LnX8LnX9LnX10

LnY11999**01806**01640**11030**01645**21108**01640**01643**11710**31134** (41153)(46158)(7114)(153162)(26161)(47119)(7114)(26168)(76183)(8137)常量-71645**01831**-01597-01249**11658**-71965**-0159711669**-51318**-151606** (26130)(7195)(1110)(6115)(11133)(29153)(1110)(11147)(39157)(6190) Adj1R201985019880165801998019650198801658019650199601726

F统计值172416521691495019523598187708101222615350195711188590213170104注:LnX i(i=1,2,111,10)分别表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和财产性收入、生产性收入、农业生产收入、非农业生产收入、非生产性纯收入、家庭农业经营收入、家庭非农业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的对数,LnY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对数(以1978年为基年)。**表示1%显著性水平,园括号中的数字为t统计值的绝对值。

表1中(2)、(3)、(5)、(7)和(8)列的回归系数显著小于1,说明这些收入的增长速度比农民实际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慢。其结果表明:家庭经营纯收入、农业生产收入和家庭农业经营收入虽然一直是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主体,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它们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对农民纯收入的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小;也就是说,未来靠它们的增长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作用有限,增加农民收入应开辟其他的新渠道。非生产性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一直以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就较小,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也较小,对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作用不明显。

表1中(1)、(6)、(9)和(10)列的回归系数显著大于1,这表明当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非农业生产收入、家庭非农业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将分别增加2%、211%、117%和311%个百分点,它们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可见,这些收入来源虽然并不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主体,但它们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产生了重大贡献。

在家庭经营收入中,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而家庭农业经营收入的增长速度却远远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说明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重要性的下降是由家庭农业经营收入引起的。在生产性纯收入中,非农业生产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而农业生产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非农业生产收入的增长所带来的。因此,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工资性收入和非农业生产收入等应成为我国农民家庭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动力。

(二)宏观经济因素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

表2报告了(4)式的估计结果。在表2中,(1)~(4)列回归结果的拟合优度(R2)都在97%以上,说明回归方程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实际人均GDP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正,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提高;且人均GDP增长1%,农民人均纯收入将上升017%~ 019%。此外,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系显著负相关,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会降76

低农民人均纯收入,且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降低1个百分点,将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014~1个百分点。同样,农业产业结构、城市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的回归系数分别在在5%、1%和5%的水平下显著正,表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度的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将不断提高。

但是,农村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和人均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回归系数分别在1%和10%水平下显著性为负,这与理论预期不一致。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支出总额和支出比重严重偏低,支出结构也不尽合理,支出效益不高,对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不明显所致。表21978)2004年宏观经济因素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

解释变量(1)(2)(3)(4)

Ln(PerGDP)01901018220169201842

(28118)***(6164)***(4174)***(3193)*** Ln(UrbanRual)-11055-01540-01802-01420

(8142)***(5174)***(10185)***(3127)*** Ln(Structure)016631100111345

(1175)*(2130)**(2159)** Ln(Urban)018670195601923

(4121)***(2196)***(3144)*** Ln(Open)011260117301119

(2124)**(2162)**(2117)** Ln(GovPop)-01205-01223

(3185)***(4120)*** Ln(Science Pop)-01104

(2108)*

Ln(Move)01613

(1120) Ln(Industry)-01150

(1181)*常量01710-31911-51321-91055

(4137)***(1178)*(1197)*(2148)** R201976019970199601998 F统计值5361861157113807110932167注:圆括号中的数字为t统计值的绝对值,***、**、*分别表示1%、5%和10%显著性水平。被解释变量为实际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对数,所有的解释变量均取对数形式。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虽然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这种正相关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已经在城市化程度中得到了部分解释所引起的。农村工业化程度的回归系数在10%水平下显著性为负,也与理论预期不一致。其原因可能在于: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乡镇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上自身在体制和机制方面的许多问题和发展过程中的融资困难等,使乡镇企业的发展面临危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削弱,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作用也受到了限制。

四、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影响和制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因素诸多,既有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本身的问题,也有政府政策和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原因。因此,解决/三农0问题不能局限于农业、农村、农民内部,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纳入到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中加以考虑,把增加农民收入和产业格局调整相联系,把促进非农就业和加速城镇化步伐相结合,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解决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11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农业增效中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当前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结构变动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偏离,产业结构转换的收入拉动效应并未充分发

77

挥,应完善农村产业政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其次,应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家庭小生产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大生产经营的转变。第三,农业收入是我国农民收入的主渠道,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出路,农业科技创新是强化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支撑力。因此,应促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发挥高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21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农民贫穷的主要原因是从事农业的人员太多,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鼓励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可以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商品化运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扩大农民收入来源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之策。

31加强对我国农民收入支持政策体系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财政资金无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存在着总量上明显不足,结构上不合理的特征,严重阻碍了其绩效的发挥。政府应把偏远落后地区的以经营农业为主且面临经营困境的农民作为解决0三农0问题的着重点,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要求,结合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本着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完善财政支农管理体制与财政支农运行机制,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对农民收入的支持保护体系,逐步实现农户家庭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收入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同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促进农村消费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缩小城乡差距。

41制度创新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就必须积极推动以市场化为方向的农村制度改革,为农民收入的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具体包括:第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促进农地流转,实行农地规模经营,稳定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以及加快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等,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第二,打破城乡封锁和地域封锁,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为统一的居民身份证一元户籍制度,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为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并赋予农民以真正的、完全的国民待遇。第三,取消农业税,逐步推行城乡一体的税制,实行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税制改革和突出财政支农特点的财政体制改革。第四,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扩大银行对/三农0服务的范围,通过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组织管理制度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根除农村资金市场发育中的制度藩篱,真正解决农民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资金瓶颈约束。第五,建立和完善包括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救济与优抚和最低工资标准等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解除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第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度因素是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内生变量,制度因素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增加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应从缓解和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入手,以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主要参考文献:

11托达罗:5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6,于同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1西奥多#W#舒尔茨著:5改造传统农业6,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31Michael Lipton,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Urban Bias in World Development1Cambri dge,MA:Harvard Uni versity Press,19771Robert Bates,Markets and States in Tropical Africa1Berkeley:Uni 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1

41M1Olson,The Logic of Collec tive Action1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1

51蔡、王德文、都阳、张车伟、王美艳:5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6,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版。

责任编辑:肖峰78

Why we need a rural financial system,not choose to spread the market financial syste m to rural area instead?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there are four key issues in rural financial market that can.t be solved by market f-i nancial system:critical infor mation asymmetry,lack of collateral,specific costs and risks,and non-produc-tive usage of funds.If the rural markets were evolved naturally,the market failures and negative-externalities can.t be avoided.But when the government interrupts in rural financial market,it will prefer to build up a formal financial system,which restrains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l arrange ment,but the later has the advan-tage to solve the four key problems,then the government failure will come out.In this market-based logic, the key to solve market and government failures li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vertical cooperation rural financial system.Studies on the practices of many developing economies and China proved the evolving process.But the market-based logic can.t solve the rural financial difficulties in essence.China should use the market-based logic,and also try to use anti-market-based logic to solve rural financial puzzle.

Keywords:Rural financial System,Formal Finance,Informal Finance,Market-based Logic The Situation of Countryside Consumption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Research Team on Rural Consumption Issue

On the base of analyzing consumption level,the consumption pattern and the c onsumer behavior of the country-side inhabitant,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basic c haracteristics of c ountryside consumption in China.Then, the paper elaborated main restriction factors of consumption expansion in countryside,for e xample,ability, condition,environment,confidence,custom and so on.At last,the paper brought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in favor of expanding the countryside consumption.

Keyword:Countryside Consumption,Situation,Suggestion

The Patterns of the Peasants.Income in

China and Options to Improve Peasants.Income

YANG Canming,GUO Huifang,SUN Qunli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 w,Wuhan430060,China.)

Rencently,the slo w-down a griculture and the powerlessly increase of peasants.inc ome have become a bottle-neck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atte mpts to embark basic research from the angle of the classifica-tion and patterns of the pea sants.income,and uses statistical da ta and ec onometric models to study the factors which may effect the peasants.income growt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China policy.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pea sants,the authors suggest tha t it be very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agric ultural productivity,to ensure the sus-tained and steady growth of the rural ec onomy,and to optimize the rural employment.Broadening the channels and strengthening the support syste m as well as system innovation are also needed for boosting the peasants.in-come.

Keywords:the Patterns of the Peasants.Income,to Improve the Peasants.Income,Syste m Innovation The Analysis of Effective Punishment Level against International Cartels

LI U Yan(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116023)

YU Zuo(Northea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116025)

The key issue about effective deterrent to international cartel is the quota of punishments.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either the triple loss rewards of America or single loss rewards of European Union is not the reasonable standards of punishme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very county.s relative provision and punishment status,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cartel members should be charged with the whole social costs brought by their unlawful activities,and the whole cost should include the cartel overcharges,social deadweight losses,the costs of investigation and litigation,and the costs of imprisonment.

Keywords:International Cartels,Punishment Level,Overcharge,Deadweight Loss,Investigation and Litiga-tion Costs,Imprisonment Costs

The Impact of Brand-origin Confusion on Consumers.Liking and Buying Local Brand or Non-local Brand in China Z HUANG Guijun(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9) Z HOU Nan(Marketing Department,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ong Kong)

ZHOU Lianxi(University of Geulph,Canada;Lingnan University,Hong Ko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 and the literature of brand origin effect,this paper proposes and tests the impac t of brand-origin confusion on c onsumers.liking and buying local brand or non-local brand in Ch-i na.It is found that in the context of current China,firstly,the higher their c onfusion over the origin of a local brand,the more the c onsumers would like the brand,and the higher their c onfusion over the origin of a non-lo-cal brand,the less the consumers would like the brand.Secondly,the a wareness of local brands negatively mod-erates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nd-origin confusion and local brand liking,while moderating effec t of the awareness of non-local brands is not significant.Thirdly,brand-origin confusion has a negative impac t on consumers.buying local brand but do not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consumers.buying non-local brand. Keywords:Brand-origin Confusion,Brand Origin Effect,B rand Preference,Brand Buying

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

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 ——-对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 陈恢忠 一、改善农民的生产经营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民的生产经营环境由二个部分构成,一是市场环境,二是社会环境。 对农民来说市场环境主要指与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产品价格波动情况。作为生产者,农民一方面要从市场上购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如劳动工具、机械、化肥、农药、种子等。另一方面,农民还要将自己的劳动成果——粮食、棉花、油料以及鱼、肉、蛋、奶等拿到市场上去出售,这样,市场环境的好坏就会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减。 在农业生产成本构成中,农业生产资料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就会加大农民的生产成本,减少农民的收入。据山东的一项调查披露,我国的几种主要化肥早在1995-1996年的时候就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碳铵、尿素、磷肥95年较94年上涨50%;农药、农膜涨幅也在30%以上,1996年的农资价格上涨小于1995年,但仍高于全年商品零售价总指数8%的上升幅度,农资价格的上涨,使1996年粮食生产成本比1995年上升了51.6%。[1] 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业生产成本的关系表明,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小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或是农产品价格不跌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略有下降,都可以使农民的收入得到一定增加,然而,这种情况至少当前在我国还没有出现。 为了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造成的不利影响,国家应当调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努力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由供给不足所致,那就应当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扶持力度,使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由垄断行为引起,那就应当努力消除垄断,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 市场环境对农民收入造成影响的第二个方面是农产品的售价,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涨,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农民的收入增加;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的收入将下降。 实际情况是自1997年开始,我国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逐年下降,1997、1998、1999、2000年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指数分别是上年的95.5%、92%、87.8%和96.4[2]。这表明市场环境从1997年开始就变得对农民不利起来,如果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考虑进去,对农民而言,市场环境恶化的时间还要提前2-3年。

2021年关于农民收入情况以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时间过的很快,转瞬间就到了升入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第一个暑假也成为了我们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经过认真的思考,我决定对农民的收入情况进行以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进行调查。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以上,做大范围的调查对于我个人来说几乎不可能。几经思考,我决定对我的老家——沈庄村进行调查。 沈庄村地理位置沈庄村隶属与平顶山市叶县,地形以平原为主,紧邻许南公路,有河流通过,东有大型水库(正在兴建中)。 沈庄村具体情况沈庄村共有5多人口,全部是汉族,在外务工人员占1/2左右,留守家中的多为老人和儿童。沈庄村共有耕地1亩以上,人均耕地2亩左右。 沈庄村农民现阶段收入情况经过对沈庄村农民的走访调查发现,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一、粮食收入。据调查发现每亩地每年中种两季,除去化肥、农药等支出,年收入仅为5元左右。二、在外务工收入,按某人每年在外务工1个月,每个月平均工资1元计算,该农民年均收入1元。这两项收入几乎占总收入的9%以上。其次还有个别农民通过饲养牲畜获得一定的收入。考虑到平均两个壮年劳动力有两个孩子,两个老人,这样综合算来,沈庄村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为44元左右。 从以上沈庄村的各项情况可以看出,沈庄村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没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的只是那1多亩地和一个未建成的大型水库。因此,沈庄村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农村。想要使这么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村庄富裕起来,我们必须认真充分的利用那仅有的资源——耕地与水库。 一、从耕地说起,耕地直接产出的是粮食,而单单卖粮食已经被证明在现阶段是不能够提高农民收入的。而结合现阶段沈庄村的具体情况(没有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沈庄村的唯一出路就是进行粮食的深加工。经过在市场上的调查发现,小麦的单价是.8元每斤,而经过初步加工的面粉的单价则达到了。。。。。元每斤,而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速冻食品如饺子、汤圆等,单价更是达到课惊人的。。。。元每斤。由此可以清楚的发现,只要对粮食进行初步的加工,就能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更重要的一点是进行粮食加工这一行业的门槛并不高。所以,只要有国家的政策支持,走粮食深加工这一路线是可行的。 具体措施(1)国家政策支持,设立专项资金用以农村设立乡镇企业;(2)吸引人才,国家应加大对于回农村工作的大学生的补助。 其次,走农业产业合作化道路。说白了就是将农村的土地合并起来,成立一个公司。每个农民都是股东,由专业人员经营土地。这样不仅会提高耕种效率,增加农民在市场上的话语权,而且能解放出大量优质劳动力。他们可以去从事第三产业等增加收入。 优点(1)农民从此不再是一个人面对险恶的市场,农民的话语权增加。增强了农民的自主性,农产品的竞争力以及抗风险的能力。(2)有利与农业高科技的推广。(3)便于大型机械化耕作,提高了耕种效率。(4)解放生产力,通过走农业产业合作化道路,剩余劳动力可以更加安心的在外务工或者进入第三产业。 具体措施(1)成立农业合作化产业集团公司。(2)吸纳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及增长状况调查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及增长状况调查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010级02班姓名:蒙清新指导老师:邓李林学号:20100342048 摘要: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如今改革开放的航船已驶过三十几个春秋,中国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本文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对内江市的农民收入现状及增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内江市农民的收入状况和制约内江市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及成因,充分说明农民工收入状况造成的严重影响及需要迫切解决的紧迫感。我们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民工收入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关键词:农民工收入情况增长问题影响改变 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深刻地改变着郯城人民的命运。30年前,人们住的都是土房,房顶连瓦片都没有,下雨天,人们可就遭殃了,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有时墙壁也会掉土。还不时听见老鼠窸窸窣窣的声音。人们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野菜,穿的都是粗布衣,补丁罗补丁,家里孩子多的,大的穿小了,二的穿,二的穿小了,老三穿,一直穿到实在不能穿了,一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还有许多孩子因为家穷,念不起书,都没有上过学校。即便上了学校,一两年也就辍学了。交通工具就更没有了,出门全是步行。小时候家里也没有什么收割机,播种机,全部是人工,每当农忙时节,你便会看到地里忙忙碌碌的,大人小孩,手操镰刀,弯着腰一把一把的收割,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冒着炎炎烈日,时间就是生命啊,若遇上大雨那一年的功夫就化为泡影了,那时完全是靠天吃饭。现如今,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也不断优化。经过了三十年的努力拼搏,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今天,在衣、食、住、行、用等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能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直接反映了我国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一直以来,我国提出的农民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跨入小康社会,而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和农民生活不断改善

当前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调查

当前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调查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杨珊 指导老师:唐振先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农民收入增长力度,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核心问题。而如何实现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现状,试图寻求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农业增效忠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建设;重视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 关键词:农民收入来源;增加;有效途径 0.引言 社会正在一步一步的发展,经济也在一步一步的发展,当前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也在逐渐的提高。农民的家庭经济来源已经不再局限于纯粹的务农了,但是仍然还是有些农民家庭经济收入还存在些问题。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这次我们主要通过调查当前农民的家庭主要种植物、家庭收入来源渠道、近几年家庭收入趋势、农民种植收入效益、外出打工农民的月收入以及家庭收入主要用于什么来调查。 1.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 本次共调查湖南常德某农村农户30户,2011年度家庭年收入2万元以下的8户;2万元至5万(含5万元)14户,5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5户;10万元至20万元3户。其中,以农产品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有6户,养殖业为主要收入的有5户,以外出打工收入为主的农户有15户,个体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的也有12户。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农民家庭收入还很低,加上生产、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使得农民在短期内增收还很困难。同时进入城市工作人员很多,个体经营人员也较多,这些人员大部分是农村居民高收入的绝大部分。 农户收入状况分析 在调查前,我们到当地村委会进行了相关情况的了解,2011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左右。在此次调查的30户中,总人口98人,其中,劳力57人,在所调查的劳力中,外出务工30人。在农户的收入构成中,30户年总收入145万,平均总收入4.8万。来源于第一产业的收入22.53万元;来源于二产业(含外出务工)的收入17.92万元;来源于第三产业的收入104.55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15.54%、12.36%和72.1%。从收入构成可以看出,农民来源于一产收入较少,来源于二三产业的收入较多,尤其是外出打工占总比例最高。而一产收入中,家庭副业收入占12%以上,真正纯农业收入更低。 2.当前农民家庭收入困难所体现的方面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摘要:本文结合农村实际,分析农民收入现状,深入探讨其症结所在,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加;对策 一、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事关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 首先,增加农民收入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只有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才能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目标,进而实现全国小康。其次,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由于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小,其消费需求增长受到制约,农村消费市场萎缩。农村市场的疲软使国家扩大内需政策难以很好落实。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第三,增加农民收入事关农村乃至全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都离不开社会的稳定。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农村的稳定是全国稳定的基础,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才能保证农村的稳定。第四,增加农民收入事关城乡人民的共同富强和工农联盟的巩固。近几年由于农民收入增加不多,使得曾有所缩小的城乡差距再度扩大。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真的会出现两极分化。这显然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逐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和不断巩固工农联盟是不相适宜的。第五,农民收入能否增加,事关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巩固,事关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现。只有广大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才能缩小,贫富悬殊才能消除,农村大局才能稳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才能落实。 二、农民收入的现状 1、农民收入增幅连年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自1979年以来的十多年中稳定快速增长,名义年均收入增幅达14.30%。但是,进入“九五”以来,却出现了连续4年增幅下降的现象。 2、农民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持续减缓。近几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无论从名义收入,还是从实际收入看,都出现了持续减缓趋势。1999年农民人均收入仅为2210元,名义收入比上年增长2.2%,实际收入增长近3.7%,均是近几年来增长幅度最低的。 3、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困难。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3年下降,农村总体上已陷于农业减收,只能靠非农产业和外出打工增收的局面,多数纯农户实际已减收。

农民收入构成分析调查报告正文

农民收入构成的现状调查报告 ——以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为例 调查人:李莹、王波、季云龙、米立超、魏亚惠、张丽娟、李宁、孙晓梦、巩金霞、王玉杰 调查时间:2012年7月9日—19日 调查地点:邯郸市临漳县砖寨营乡 调查对象:邯郸市临漳县砖寨营乡砖寨营村、张柳村、老张村、东风柳村的村民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120份问卷,实际填写112份,106份为 有效问卷。

摘要 农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首要问题。国家多次出台“三农”政策,近年来农民收入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更好的了解当今平原地区农村农民收入来源及构成,反应农民生活现状,对邯郸砖寨营乡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农民收入构成同以前相比已经发成了变化,“靠地活”自给自足的农民生活已经在改革开放以来慢慢转变,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很大,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依据地方特色发展的特色经济及个体经营也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农民的收入构成仍存在着不足,暴露出结构不够合理、形式相对单一、整体收入仍不高、劳动力素质较低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农民现实问题,在国家和农民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农民收入构成问题及对策

Abstract Peasants' income state and living standard is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well-off society on the road the primary problem. The state has issued the "SAN nong" policy, in recent years the issue of farmers' income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society.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lain region rural farmers' income source and composition, reaction farmers' living situation in handan brick village camp township field surve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rmers' income with composition than ever before have hair became a change, "depend to live" self-sufficient farmers life ha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up slowly transforming, greatly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improve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XX村农民收入情况的调研报告 选题:农民收入状况和农村基本状况调研 XX 村农民收入状况调研报告调查目的:了解农民收入状况,包括收入水平、收入来源、收入结构等,并据以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科学的依据。调查时间:2014.8.2-8.9 调查地点: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陈瑶湖镇水圩村调查对象: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陈瑶湖镇水圩村的农民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共25 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为17 份,还有一份与村委会书记座谈后的访问结果。 农民收入问题一直是一个关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严峻问题,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直不断加大对“三农” 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但农民的收入依然是增长缓慢。2014 年的八月份,我就我们安徽省枞阳县里面的一个村子—水圩村展开了农民收入调查问卷和走访座谈,我们调查问卷和座谈的内容有以下方面: 1. 每个家庭的总人口数、劳动力数、外出打工人数、受教育人数及程度; 2. 每个家庭拥有的农田亩数、是否出租或 扭转给大农户;3. 每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哪些,如外出务农、在家务农、在家做生意等等;4. 每个家庭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满意度以及对于政府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满意度;5. 影响每个家庭收入的原因有哪些,如资金、劳动力、农产品销售困难、技术、自身文化水平低等原因;6. 每个家庭对于吃穿用住行以及医疗方面的保障政策的看法;7. 每个家庭希望通过何种方式来增加农民收入,如发展大棚蔬菜、招商引资办农副产业等;8. 每个家庭对家庭主要收入有何看法或者希望。 此次调查结果因农村主要劳动力不在家、调查范围不广而有些不全面,但还是可以由样本17 户的调查问卷和走访座谈结果得出如下分析: 一、农民收入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样本17 户(原材料见附带材料)水圩村人均收入分布柱形图由此表可以看出,农民家庭的年收入人均最多的分布在3000-5000 元,次之5000-8000 元,主要集中在人均几千元上,也有一年人均收入过万的,整体来说农民收入还是高不成低不就的。 本次共走访调查农户25 户,有效数据为17 户,其中: 纯农业户2 户,半农半外出务工5 户,完全在外务工3 户,半农半在家务工的有1 户,在家做生意的有4 户,依靠基本工资的2 户。其中,2013 年度家庭年收入1 万元以下的1 户;1 万元(含1 万元)以上2 万元以下0 户;2 万元(含)以上3 万元以下8 户,3 万元以上(含)8户;调查显示:当前,水圩村大部分村民家庭收入还是可以支出相关生活教育等费用的,生活水平质量还算良好,如果考虑较高的物价,生活水平应属于中下等,收入一般可以维持每年日常生活的支出。 二、农民收入状况分析一些重要指标的比率由此表可知,农民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计量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43381509.html,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计量分析 作者:王哲璇高贵如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7期 【摘要】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农业收入比重不断下降,而非农收入占比不断上升,转移性收入增长明显。 本文试图通过计量分析方法研判当前农民收入的来源变化与趋势,寻求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民;农民收入;收入来源;数据分析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只有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全面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农民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性收入、务工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其他收入。显示在国家统计数据上包括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工资性收入(工资性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经营净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财产净收入(财产性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转移净收入(转移性纯收入)。 一、农村居民收入总体数据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户籍人 口城镇化率为42.35%。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比重稳步提高。然而,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2.35%,说明我国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实现全面小康与提高城镇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工资性纯收入133.6元,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工资性收入12363元,增长了90多倍,如图1所示。 二、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构成的数据分析 由于统计数据中“财产性纯收入”在1992年以前没有相关数据,因此,我们重点以1993年至2016年数据进行分析。 我国农民收入不但在总量上增长较快,在结构上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收入来源看,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从1993年的21.10%上升到了2016年的40.62%;家庭经营性收入则相应的从73.62%下降到了38.35%;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占比很小,但相对于财产性收入,农民的转移性收入近年来增长更快(见表1)。总体上看,农民收入在结构上呈现出非农收入比重不断上升、农业收入比重不断下降的趋势。 三、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构成的趋势性数据分析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焦敏1,王红梅 2 (1.内蒙古宁城县天义镇财政所,内蒙古宁城024200;2.内蒙古宁城县五化镇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阐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性,对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 本思路。 关键词收入;农民;必要性;现状;制约因素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2- 作者简介 焦敏(1974-),女,内蒙古宁城人,经济师,从事会计工 作。 收稿日期2012-01-21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水平,是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正视城乡收入差距态势,并关注其对全局的影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笔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1 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性 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农民负担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党的农村政策能够顺利贯彻执行的最关键因素,是实现农村稳定,也是农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否密切,社会治安状况是否良好的关键。1.1 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扩 大市场有效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市场有效需求要扩大 国际市场的有效需求, 扩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启动广阔的农村市场是促进我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强劲动力源。开拓农村市场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提高农民购买力来释放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 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当前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 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已严重影响了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大基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但自从1985年改革重点转移到城市后,城镇居民收入提高速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农民收入增加的速度却逐步放缓,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失调,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滞后、农民负担过重、农村贫困等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各个方面关注的焦点。1.3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直接影响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 追 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农村经济发展的2个目的:①增加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②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农民收入预期不好,就不愿扩大农产品供给。因此,实现增 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 必须使农民收入能够稳定增长。我国对农产品供给目标历来都很重视,而对农民收入目标则重视不够。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推广,如果不能给农民带来实惠,来之不易的供求平衡局面就会发生逆转;农民购买力不提高, 扩大内需的方针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农民的投入和积累能力不强,我国农业就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稳定发展,国民经济的好形势就难以保持。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并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2 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2253元提高到了2011年的6977元,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与这些年医疗、教育、农资的支出增长相比,这个增长速度仍很慢。 农民收入中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较为严重。从地区差距上看, 全国50%以上的低收入农村人口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多于中部,中部地区农户收入多于西部,差距呈扩大趋势,如果从局部来看,基尼系数已突破0.4的警戒线。从城乡差距看,随着1985年后改革重心向城镇转移,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先缩小后扩大。从农民的就业选择看, 纯农业的收入低于非农业户和兼业农户,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普遍不高,这部分农户基本上是中低收入户。 加入WTO 后,在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冲击下,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如此不利的价格形势,将会使农民收入增长雪上加霜。农民即使年年丰产,也难实现收入的增加,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没有粮受穷,有了粮也受穷。”“有粮卖不出去,卖出去也得不到钱,也卖不出好价钱”的现象将会不断上演, 这说明农民增收的形势非常严峻,农民收入下降或相对下降不仅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关系到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农民收入增长持续走低,抑制了农村消费,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仍至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问题。3 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 农民负担过重使农民经济行为能力降低,对收入预期下降, 从而导致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农民负担过重,对农民收入目标的实现产生了消极影响:首先是严重侵犯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导致农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影响了 农技服务,2012,29(2):233-235责任编辑胡先祥责任校对胡先祥

浅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浅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内容提要: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前,针对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因素,我们认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二是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农业增收的支撑点。 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一篇很大很难做的文章。必须从宏观和微观方面下功夫,采取有效措施。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农业减收。农业收入受"两头"影响,一头是农民本身;另一头是农产品市场。农业减收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现阶段城镇中,住宅、通讯、汽车、旅游和子女教育等新兴消费领域的需求增长很快,而食品尤其是未经加工或只经初加工的农产品需求增长缓慢。二是就业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就是农业中的劳动力总量居高不下,农民的就业极不充分。这是农民主要靠农业难以保持收入增长的关键所在。三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小农户面对大市场仍是目前农村经济的基本格局。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信息化、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四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

当代农业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此外,因乱摊派增加农民负担,也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不可忽视的因素。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当前要尽快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 综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过于求。农业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优产品比例低;二是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很大进展,但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此,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是解决现阶段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 1.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放到第一位。农产品质量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的竞争力。在农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吃饱肚子是第一位的,好吃不好吃,无人挑剔。现在的情形已经完全不同。人们对粮食等农作物、畜产品、水产品的品种和品质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日益呈现出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罗广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第12期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切实加快农村改革的步伐,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长期存在的制约农民收入提高的因素,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武乡县农民收入也长期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增长速度缓慢,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所以,针对武乡县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研究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武乡县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增收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3.8;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2-0024-04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关系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好农民的收入问题,就等于抓住了农村工作的关键,就会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对武乡县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对武乡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武乡县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1.农民的纯收入增长不稳定。据对武乡县农民收支情况调查得到的有关数据,武乡县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 846元,到了2017年为5 586元,2014—2017年武乡县农民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2016年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1 852元。但是在2016—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从变化情况看,2016—2017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年减少84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对生活消费的支出增多。近年来,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种植业抗御大灾大害的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较弱,台风侵袭、农产品

关于村村民经济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X X村村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及新中国成立了六十周年后,中国的农村已经有了全新的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农民的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呈现出相对滞后、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中,最为突出的依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并且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 为深入了解农民收入现状及分析农民收入增长因素,在2010年暑假期间,我走访了贵州省遵义市XX村,与当地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谈,查阅相关资料,并深入到村民家中,通过访谈式问卷调查,对当地村民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说明 (一)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从2010年7月14日开始,到2010年8月1日结束,历时19天(二)调查地点 贵州省遵义市XX村 (三)调查对象 XX村18岁以上村民及XX村相关工作人员 (四)调查内容

XX村村村民收入现状,XX村概况 (五)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XX村村的概况和村民的收入现状,并对村民收入增长因素及成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提出建议。 (六)调查方法 基于调查对象的人数多,分布较广,年龄分布和跨度较大,村民文化程度有限的特点,我首先对XX村进行资料调查,即通过走访XX镇人民政府和XX村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并咨询查阅相关资料,了解XX村的大致概况。然后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家庭为单位实地走访了XX村100户人家,涵盖了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的村民。并采用入户访谈式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详细调查。在此基础上,对调查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XX村村村民的收入现状。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100份,全部是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三、调查状况分析 (一)、XX村概况 XX村位于遵义市西面,属城市近郊镇,距遵义市城区20公里,公路贯穿整个村落,并有河流穿过。下辖14个村民组,农户数1412户,总人口5857人,承包耕地面积亩(其中田亩,土亩),人均耕地亩;有劳动力4100人,劳均耕地亩。村内有省级优质稻试验基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达35%,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31元。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平均陆地蒸发量63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日照121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78天,年平均降雨量1250—1350mm,年平

[收入,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思考

增加农民收入思考 摘要: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当前制约莲花镇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有多方面,本文通过对莲花镇农民收入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农民收入;分析;途径 莲花镇是厦门市同安区主要农业镇之一,“三农”问题一直是钳制该镇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三农”问题中最核心问题追根溯源是农民收入问题。几年来,莲花镇的农业虽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对同期其他行业收入而言,农民收入不仅水平明显偏低,而且增幅也过于缓慢。 一、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二)农民收入增长优势不明显。近年来,一是受农业科技转化率提高影响,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加上国外农副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导致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农产品流通渠道受到严重制约,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二是由于社会消费量萎缩,导致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农民增收难度增加;三是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受规模、地域和市场需求等限制只能带动一部分农民增收,加上基地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等,对农民的普遍增收带动、辐射作用不大,农民收入增长优势体现不出来。 (三)农民收入增收渠道不畅通。农业是一项弱质产业,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近年提出的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来安排农业生产,但面临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可以赚钱和短缺的农产品越来越少,出现了农产品一年涨、二年跌、三年四年全灭绝的现象。加之受市场经济、城市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影响,农民向非农产业大规模有效转移无法实现,农民收入增收渠道不畅通,严重影响了农民的非农经济收入。 (四)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未落实。近年来,虽然中央大幅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生猪养殖户、农民购置农机具等的补贴力度,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由于区、镇财政困难,对农村各种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足,影响了农业效益的提高和持续发展,加上由于户籍、医疗、社保和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效果还不显著,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经济结构调整不协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进展。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一)减少农民非生产性支出 当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一定时,减少农民非生产性支出其实质就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1.大力扶持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

2021年关于农民收入情况以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收入情况以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时间过的很快,转瞬间就到了升入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第一个暑假也成为了我们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经过认真的思考,我决定对农民的收入情况进行以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进行调查。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以上,做大范围的调查对于我个人来说几乎不可能。几经思考,我决定对我的老家——沈庄村进行调查。 沈庄村地理位置:沈庄村隶属与平顶山市叶县,地形以平原为主,紧邻许南公路,有河流通过,东有大型水库(正在兴建中)。 沈庄村具体情况:沈庄村共有500多人口,全部是汉族,在外务工人员占1/2左右,留守家中的多为老人和儿童。沈庄村共有耕地1000亩以上,人均耕地2亩左右。 沈庄村农民现阶段收入情况:经过对沈庄村农民的走访调查发现,收入主要两部分。一、粮食收入。据调查发现每亩地每年中种两季,除去化肥、农药等支出,年收入仅为500元左右。二、在外务工收入,按某人每年在外务工10个月,每个月平均工资1000元计算,该农民年均收入10000元。这两项收入几乎占总收入的90%以上。其次还有个别农民通过饲养牲畜获得一定的收入。考虑到平均两个壮年劳动力

有两个孩子,两个老人,这样综合算来,沈庄村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为4400元左右。 从以上沈庄村的各项情况可以看出,沈庄村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没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的只是那1000多亩地和一个未建成的大型水库。因此,沈庄村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农村。想要使这么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村庄富裕起来,我们必须认真充分的利用那仅有的资源——耕地与水库。 一、从耕地说起,耕地直接产出的是粮食,而单单卖粮食已经被证明在现阶段是不能够提高农民收入的。而结合现阶段沈庄村的具体情况(没有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沈庄村的唯一出路就是进行粮食的深加工。经过在市场上的调查发现,小麦的单价是0.8元每斤,而经过初步加工的面粉的单价则达到了。。。。。元每斤,而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速冻食品如饺子、汤圆等,单价更是达到课惊人的。。。。元每斤。由此可以清楚的发现,只要对粮食进行初步的加工,就能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更重要的一点是进行粮食加工这一行业的门槛并不高。所以,只要有国家的政策支持,走粮食深加工这一路线是可行的。 具体措施:(1)国家政策支持,设立专项资金用以农村设立乡镇企业;(2)吸引人才,国家应加大对于回农村工作的大学生的补助。

2019年整理--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世人所瞩目;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随经济的发展亦有很大提高。但居民收入在得到普遍提高的同时,近几年却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且变得越来越突出,开始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此,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解决这一问题,逐步形成一个随经济发展使农民稳定增收的良好机制。 一、近一时期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我国农民的增收构成发生了积极变化,即非农产业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增长幅度也大有超过农业收入增幅的势头。农

民收入由两部分构成,即农业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农民收入的增长也主要由这两部分支撑,农业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农业的增产,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因素对农民增收影响更为直接,据有关专家测算,1979—1996年农业增收中增产占其增长比重的11.9%,而涨价因素则高达88%。而进入90年代后,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约束明显增强,农产品的价格近几年连续下降,农民增收由依靠增产和涨价转到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另外非农产业收入的增长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从发展趋势看将成为影响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二、影响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原因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已由单纯的经济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是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加大,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增大了他们经营的风险,使他们很

(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2016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 分析情况汇报 一、上半年农民收入情况及分析 今年上半年,预计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5元,较去年同期的2790元增加265元,增长9.5%。其中,工资性收入198.5元,较去年同期的187.16元增加11.34元,增长6%;经营性收入658.3元,较去年同期的632.5元增加25.8元,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农业经营性收入65.8元,较去年同期59.1元增加6.7元,增长11.3%,林业经营性收入31.9元,较去年同期28.3元增加3.6元,增长12.7%,牧业经营性收入165.6,较去年同期156元增加9.6元,增长6.2%,第三产业经营性净收入395元,较去年同期389.1元增5.7元,增长1.5%;转移净收入1637.6元,增加219.46元,增长15.5%;财产性收入560.6元,较去年同期552.2元增长8.4元,增长1.5%。从结构上分析,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增速放缓;转移净收入增速加快;财产净收入增幅较小。 1、农业生产总体向好,农产品价格有涨有落,经营性收入增速放缓 受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放缓的影响,我县当前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势偏低,红芸豆市场价3.0元,

同比下降1.0元,下降25%;谷子市场价1.6元,同比下降1.03元,下降39.3%;12种主要农产品价格较2015年同期全部下跌,跌幅最高的为黄瓜、张杂谷3号、黍子,跌幅分别为-53.3%、-44%、-43.5%。跌幅最低的为豌豆、大豆、绿豆,跌幅分别为-10%、-9.7%、-1.7%。全县种植面积最大、占农民收入份额最多的玉米跌幅也达到26%。由于龙头企业,小杂粮加工企业少,农产品加工率低,种植业收入无法提高,再加上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严重影响了我县农业经济的增长。 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稳中有降,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据上半年对六种主要农资价格的监测,呈现“两升四降”:碳铵、棚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7%和2.5%;尿素、复合肥、地膜、农用柴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4.4%、2.6%、0.1%、16.3%。 玉米价格下跌,羊产业持续低迷,影响了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受到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下跌以及国内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和国家下调临储玉米收购价等因素的影响,玉米价格从去年9月份开始快速下跌,我县玉米种植面积最大,当前玉米平均市场价0.85元/斤,同比下降0.3元,下降26%,羊产业持续低迷,养殖户因

浅谈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_0

浅谈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增加农民收入是规划中要解决的规划之一。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通常包括发展乡村企业以增加工作机会,加大农村经济的发展渠道,制定一套账簿的代理制度,对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稳定与规划,将土地带来的效益进行分配,做好对农村的经营管理。 标签: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发展捷径 1 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还是将土地的承包责任制积极有效的推进下去 邓小平曾经说过做到对农业的发展就要实现两个飞跃:实行家庭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从而废除之前设定的人民公社制度,其二就是要发展规模经济,高速适应科学的发展,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与变化不能一成不变。实现的这两个飞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要做好长远发展的准备。 1.1 要坚持实施对土地的承包责任制度,增加农民的积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便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对农村来说,要实现家庭的联产承包的责任制度,继续此制度的施行和稳定,要建造一个有活力、高效率的建设体系,共同谱写美好的生活乐章。 改革开放以后,多年的实践可以证明对土地的联产承包制度是一项特别成功的举措,因为它鼓舞了人民耕地的积极性,更大的带动了农业生产,它使得中国亿万人口的口粮和某些工业的原材料得到了供应,极大的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 1.2 加快对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以及承包工作以此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阶段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农民对土地的生产和承包的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特点逐渐显现出来,各种集约化、产业化以及专业化。对一些小城镇的进程,发展的越来越城市化的农村,乡镇的企业越来越多,发展的越来越快,极为频繁,以及普及开来的农业机械化等等,无一不显示了农村的发展趋势,在稳定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制度的同时很好地实现流转对土地的使用经营权,推动农村的额发展,设立更多可发展的各种企业,增大就业机会,推动农村进步和发展。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时候,要防治某些人改变其使用的用途,防治某些奸商损害农民的利益,保证农民的发家致富的道路通畅。 2 有计划的兴起乡村企业以此来带动农村经济 党中央在对十七大的报告中明确:要将三个代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带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