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策略研究

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策略研究

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策略研究
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策略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策略研究

姓名:张人崧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指导教师:马佳宏

20070301

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策略研究

作者:张人崧指导教师:马佳宏

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年级:2004

中文摘要

21世纪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标志、以高科技产业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知识的生产、传播及使用的程度,决定着各个民族和国家在21世纪的现实地位。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式,除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之外,其最主要的职能则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发现新知识、创造新的科学技术来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知识经济时代,广西不可避免地要迎接这一时代的挑战。因此,作为后发型的省区,广西当然需要依靠以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为重要职能的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研究成果对知识经济的贡献率。因此,如何引导高校对自身教学科研的定位、如何引导高校科研面向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和协调地方政府、高校与企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一项关系广西能否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实现经济腾飞与跨跃梦想的历史性课题。

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以广西17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通过调查广西高校科研的发展状况,分析他们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情况,尤其是深入探讨高校科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及其原因剖析,从而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建议性对策,特别是从理论层面提出地方高校如何发展科研特色,走服务经济道路的设想,也为西部地区的其他高校的科研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本论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论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高校科研发展的内容、形式和职能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对象、方法和过程。

第二部分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背景分析。主要论述在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对高校科研提出的具体要求,广西高校科研在地方经济建设中所需要承担的重大使命。

第三部分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现状。从访谈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对比,对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历史回顾、主要成绩及不足进

行探讨,总结出各类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具体途径。同时指出,当前地方高校的科研职能在与经济建设的联系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部分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水平受限的原因剖析。针对第四部分提出的主要问题,从经费投入、高校自身发展、政府、企业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第五部分推进广西高校科研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的策略。主要包括:(一)创设有利于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外部环境;(二)加强高校与企业经济实体在科研上的互动合作;(三)提高高校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四)协调高校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等的关系。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试从微观的角度对广西高校科研的发展现状及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表现进行具体量化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从策略的角度提出如何促进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看法。

关键词: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策略

The Studies on the Strategies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 Guangxi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y

Postgraduate: Zhang Rensong

Supervisor: Professor Ma Jiahong

Major: Education Economy and Management

Grade: 2004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age of knowledge economy which is the mark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high-tech industry.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nation depends on the production and propagation of innovative knowledge and the extent of use it.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way of boo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is to discover new knowledge by do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reating new science technology to provide it with intellective support besides cultivating persons with ability.

Guangxi is certain to accept the challenge inevitably from the world living in the era. As a result, Guangxi, a less-developed comparatively region, needs to rely on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play a leading role

in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to knowledge economy. Therefore, how to guid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deal with correctly the rela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how to show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have the consciousness of making scientific research beneficial to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correspond with local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is a subject of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which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whether Guangxi will have got grea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knowledge economy.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the present writer in this thesis did investigation on 17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b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interview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etc. and made a survey on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and make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serv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probed deep into the present state and the reason why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can’t adapt to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equently, the present writer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ve strategies orientating to present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entative ideas of how local universities develop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rve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also offer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other western universities.

This thesis mainly consists of six parts:

Part 1 serves a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mostly includes the background, the purpose and the significance, the content and the form whic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present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objects, the methods and the process of the research.

Part 2 acts as the background whic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serve loc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ime when the strategies of revitalizing China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have been put forward and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has been set up as well as the great task undertaken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in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Part 3 is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whic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serv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statistic analysis and by comparing of the information got from the interview, by reviewing the history and discussing the achievements and disadvantages of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erv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writer concludes idiographic ways for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ir serving local economy. Meanwhile, the present writer points out the obvious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function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that limi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in serv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ncluded in Part 4. In this part, the present writer

analyzes the causes in many ways, such as funds devotion, self-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overnment, corporations, etc.

In Part 5, the strategies available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in serv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which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Create the outer surroundings which are available to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serv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2) Enhanc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rporation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3) Improve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level and compete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serving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4) Correspond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writer attempts to probe into concretel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and the function and role whic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 in Guangxi in serv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microcosmic angle and come up with the attitude and the strategies of how to mak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serv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ter on what has been achieved.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scientific research; serving local economic; strategies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广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标志、以高科技产业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知识的生产、传播及使用的程度,决定着各个民族和国家在21世纪的现实地位。知识经济不仅给那些早已跨进信息时代门槛的发达国家以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也给那些后发展国家提供了追赶世界强国的勇气和动力。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的“创造源”、“人才库”、文化的传播者和知识型产业的孵化器,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孵化新型知识产业的基地,世界各国对高等学校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我国高等学校在知识经济时代所扮演的角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人们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即21世纪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推进,必须紧紧依靠高等学校的力量,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作用。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式,除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之外,其最主要的职能则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发现新知识、创造新的科学技术来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自1979年以来,我国高校共取得了包括特等奖在内的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63项,[1]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知识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式的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生产领域已经发生了一些可喜变化。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改革开放之初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社会的生产方式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经济生产领域的变化,使得原来仅仅依靠人力、物力的投入以获得经济的发展和国家GDP 的增长方式,逐渐成为主要依靠新知识的生产以及科技的创新和使用来取得经济的发展。这种经济的增长方式,使得我国的经济质量较以前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我国的知识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质量与国际差距十分明显。中国人均GNP是高收入国家的二十七分之一。[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质量的提升,最终需要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进步。随着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等学校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重视,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技优势的高等学校理应要为我国的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经济质量的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从知识经济特征和要求来看,高等学校参与知识经济的方式一是培养创新人才,二是通过科学研究,发现新知识,发明创造新的科学技术。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科研同样面临各种激烈竞争。首先,我国的科研需求市

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特点,市场竞争加剧,对高校科研成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科研成果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具有经济实用性,能为企业带来利润才会被企业所接受。其次,国内科研经费长期不足,纵向课题竞争日趋激烈。科技体制改革使得科研机构和部分研发能力强的企业实力逐步增强,高校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第三,高校科研创新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密切合作。高校科研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技术创新,要做好技术创新,高校不能关门搞科研,必须加强与企业的互动,要密切联系生产、销售,在互动合作中促进科研创新的发展。

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引导下,作为西部十二省区之一的广西,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也提出了“科教兴桂”战略,坚持科教工作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以使广西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2006年1月出台了《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指出:“着眼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建立产品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科学研究创新体系。……大力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中青年科研骨干,整合科研力量,改善科研条件,提高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加快建立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科学研究创新体系。”[3]由于历史的原因,与其它发达省区相比,以科研为主要职能的科研院所在广西的数量较少,因此对科学研究的重任则更多地落在广西各高校的肩上。《纲要》的出台,为广西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前进的方向。自2003年以来,广西高校逐步成为广西科研的主力军,2005年其所获广西科技进步成果奖的奖项更是达到总数的35.9%。[4]

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广西高校科研能力和水平较前虽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其他省区相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据有关统计,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各高校所取得的63项国家重大科学技术进步奖中没有一项为广西高校所获得。制约广西高校科研发展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广西整体科学研究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资源不足,不能为广西高校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人才基础和科技基础。另外,广西高校对自身的科研定位和目标不够明确也有很大原因。科研整体水平落后,知识创新能力不足,使得广西高校在推进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新型经济进程中困难重重。因此,如何提高高校自身的科研水平,提高高校科学研究的原创性,则是摆在政府和高校自身面前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广西目前共有高校50多所,但分布十分不均,主要分布在桂北的桂林,桂南的南宁,而桂中、桂西和桂东却只有一到两所高校。高校的分布不均,造成了广西各地科技、文化水平的差异,由此也造成了科技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另外,在广西这些高校当中,除了少数几所综合性大学对科学研究的定位和目标比较明确之外,大多高校对科学研究工作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一些高校甚至把

高校科研工作看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事情。并且,为数不少的高校对如何通过科学研究工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思想未能提高到自觉的高度。这种状况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部分高校虽然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活动,但是这种科研活动却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脱离,即使获得一些科研成果,因为与当地经济的发展联系不大,这些成果最终也被束之高阁,未能被企业等经济实体所采用。从而造成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和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由于高校科研与经济发展脱离的情况的存在,政府、社会、企业等很少重视和依靠高校人才资源和科研活动,故对高校的科研投入较少,最终造成高校科研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处于较低水平。正如上文所言,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广西也不可避免地要迎接这一时代的挑战。因此,作为后发型的省区,广西当然需要依靠以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为重要职能的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研究成果对知识经济的贡献率。所以,如何引导高校对自身教学科研的定位、如何引导高校科研面向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和协调地方政府、高校与企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一项关系广西能否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实现经济腾飞与跨跃梦想的历史性课题。

从广西高校自身发展来说,能使高校科研工作自觉地服务经济发展的大局,从而获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是广西高校提高自身品质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发达国家的历史表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作用,而高校自身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一方面,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经济发展,需要高校为其输送人才,提供智力支持,使高校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最大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高校所进行的科研活动本身的复杂程度也进一步加深,科研活动对先进的科研设备、仪器依赖程度大大提高,单靠高校自身的财力、物力条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因此高校必须依靠企业等经济实体,利用其雄厚的资金优势,实现一些重大的科研项目的实施,以此来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的内涵。因此,如何促进高校与企业的“联姻”,使它们在科研与经济活动的互动关系中实现共赢,则是专家、学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影响我国高校科研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因素之外,从主观认识上、国家制度政策的宏观层面上及高校微观层面上还有众多因素需要理顺。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笔者试图从策略的角度来提出如何促进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近几年来,关于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和经济问题的研究,在学术界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但是,纵观当前学术界,学者们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内容和形式、大学的职能、高校科研与地方经济

建设关系等方面。从目前所掌握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目前对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经济这些研究的方法较为简单,研究的范围不够广泛,理论认识还不够深入。地方高校如何服务区域经济的问题研究,尤其是关于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式构建的研究甚少。下面仅根据笔者所接触到的一些著作和相关论文,对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评述。

对高校三大职能的论述,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的形成和演进,高等教育如何服务社会经济,部分发达国家不仅在理论上有了有益的探索,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关于高等学校科研服务经济方面的研究,我国学者主要是探讨和介绍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如朱斌,靳晓明等主编的《美国科学与技术》(1999年6月)一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美国科技发展的状况、成就、国家政府的政策扶持、管理,但是没有从美国高校的角度全方位的论述高校对社会服务的实践,仅是从政策视角进行探讨。刘云,董建龙合编的《英国科学与技术》(2002年8月),戴继强、方在庆著的《德国科技与教育发展》(2005年5月),对英国、德国的高等院校与企业的产学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作了具体的探讨,但这些理论和实践提出的背景是建立在发达国家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的。此外,有关国外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内容和形式研究,如关于前苏联提出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理论及其实践,以及美、英、日、德等发达国家关于大学城和高科技园区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这方面的成果也比较多。如钱小英、沈鸿敏、李东翔编著的《日本科技与教育发展》(2003年9月),对日本的产、学、官、民合作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外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给世界各国高校的教育、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成功的范例。但是,上述著作对如何把高校的科研与实际生产联系起来的实践的探讨仍比较模糊。

至于我国高等教育科研服务经济方面的研究,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科研水平的落后,科研与经济的结合起步较晚,因而相应的研究不多,成果也较少。从现有的成果看,目前比较系统地论述大学服务社会,部分地区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书籍有徐同文著的《区域大学的使命》(2004年5月),彭世华的《发展区域教育学》(2003年7月),李善同主编的《西部大开发与地区协调发展》(2003年4月),王卓君等编的《中国大学外部经济关系研究》(2005年1月)。这些著作论述了区域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社区)的模式、发展差异、互动关系和体制创新,并集中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和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方法。但从高校科学研究的角度分析科研在新时代发展的趋势、责任和作用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都没有充分的论述和个案分析。

同时,还有部分论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研究和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问题。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科研服务地方经济方面的研究,从期刊网上调查发现,论文类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不同类型的高校科研职能的定位问题研究。许多文章将高校分为“科研主导型”高校、“教学科研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其中重点论述介于“科研主导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之间的“教学科研型”高校如何走教研一体化道路,明确院校定位,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如硕士论文马英的《“教学科研型”高校发展战略研究》;白玉明、刘洋等人的《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新形势的要求》;颜建军、覃兵的《论大学职能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二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研究。部分研究指出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很不规范,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是目前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另一方面的研究重点是针对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高校科技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主要论文有姜清奎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陈维忠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任珺、陶玲的《大学自筹经费科研项目的评估方法及效果分析》;马俊涛的《论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张喜爱等人的《加强经费管理促进高校科研发展》等等。

三是高校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研究。许多研究指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是相对独立的两项活动,同时两者又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适宜的条件下,两者的关系可以得到强化,并相辅相成、互为促进。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的教学与科研分裂的问题,部分研究提出,高校要积极寻求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途径,切实地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相关的论文有沈惠娟等人的《提高科研水平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刘鑫的《对协调高校教学和科研关系的量化研究》;童赛玲的《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及其协同发展》;许建潮的《高校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魏静波的《高校科研与教学关系探讨》。

四是高校科研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研究。一些研究主要论述了高校科研如何立足地方、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有机结合,增强为社会服务功能。其中,对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形式的研究的文章较多,这些文章对本文的形成提供了不少思考的角度。如中北大学的《加强科技创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论文和陕西高校科研产业工作专题报道《以科技创新促经济发展——陕西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回顾与展望》等。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机制

创新、大学城的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对策等。

虽然大量的文章对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问题论述很多,但是对地方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实践案例的分析仍比较缺乏。至于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内容和方式,讨论较多的也是重点高校的科学研究,而对一般性的地方高校的科研的研究甚少。

目前,关于广西高校科研的研究多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或现状分析、科研管理服务创新与“产学研”模式的探讨等方面,而从高校自身角度探讨如何利用人力资源、充足的科学研究条件和科技创新等要素来构建广西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没有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在深入分析高校科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及原因剖析的基础上,突破前人的研究模式来探讨广西地方高校科研服务本地区经济的特殊途径和实践方式,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和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高等教育与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教育与经济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地方高等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不仅事关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是否能够发挥,也影响着高等教育本身能否可持续地健康地发展。因此,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构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从理论价值来看,本文通过调查广西高校科研的发展状况,分析其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情况,尤其是深入探讨高校科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及其原因剖析,从而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建议性对策,从理论层面提出地方高校如何发展科研特色,走经济服务道路的设想,也为西部地区的其他高校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其次,从实践层面来看,本文在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现状分析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供广西地方政府、高校、企业等参考的,旨在促进它们之间互动关系和引导高校科研自觉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建议和对策,这对促进广西高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实践也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广西地处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相对中东部而言比较落后,在“十一五”计划提出后,广西要力争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是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对广西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将广西巨大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其根本是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与其他社会机构相比较,广西高校具有学科门类齐全,知识、人才和智力聚集的优势,理应

担负起“科教兴桂”的历史重任。因此,在广西继续实施“科教兴桂”战略和实行“十一个五规划”的大背景下,研究高校科研如何为广西经济发展服务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教育意义。从宏观的角度讲,有利于发挥高校的经济职能,提高地方政府对高校科学研究的重视并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从微观的角度讲,广西高校科研的发展有利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进一步探讨,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科技园区的建立以及高科技成果有效、快速地转化,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四)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1.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地方高校科研的经济职能理论及其实现形式。所谓地方高校,本文指的是中央各部委所属以外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的各类高校。从管理层次上,地方高校又可分为两类:一是省属高校;二是省以下,主要由地级市投资、管理的各类高校。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广西普通高等学校。在广西所管辖的桂东、桂南、桂西、桂北和桂中这五个地区中,集中选取桂南的南宁、桂北的桂林和桂中的柳州等三个地区的地方高校的科研情况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这三个城市具有代表性。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来说,在广西都是领头军,特别是在高校的分布和种类上,更是较为齐全。作者相信,以这三个地区的高校科研作为研究的重点,其研究成果将具有较为广泛的普适性。第二,由于经费和时间有限,不能选取更大范围的案例作为研究样本。

在本文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

(1)文献法:本课题的要旨是通过调查地方高校科研的状况,分析其为社会和地方经济服务的情况,必然会涉及到对国外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模式、内容,以及对中国各地区各类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情况、特点和作用等文献资料进行研读和分析。

(2)访谈法:为获得更深层次的问题信息,本文将采用访谈法,通过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部门的相关人员的深入访谈,从而能够获得更为真实的情况。研究者针对广西部分高校列出一些访谈提纲,选择代表性的高校的科研、教研部门或主管部门领导、有关管理人员就本校的科研、教学、科研管理和创新等内容进行咨询、了解和深入地访问调查。

(3)比较分析法:本文将从两个角度来使用比较分析的教育研究方法。一是通过比较分析中外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状况来总结世界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模式和作用,收集相关数据进行量化和比较。二是以广西为例,对广西不同地

区的各类高校进行比较,分析其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情况。

2.研究过程

为了完成论文的调查工作,笔者先后对桂林、南宁及柳州等17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搜集了各高校科研发展的相关的数据和资料。由于各高校的数据统计方法各异、数据的个别年份缺乏以及个别高校处于某种原因对数据的保密,无疑给调查研究增加了难度。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对已搜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比较后,根据数据的齐全性和论文的需要,按照高校分类的要求选取了一部分数据进行整理和研究,并以图表的形式应用到论文中来,并力求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现状,从而能够为笔者提出促进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建议和对策提供坚实的事实根据。

一、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背景分析

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的职能,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家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我国“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建议》还提出“要努力使高校真正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基地、新产业培育发展的源泉、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主要力量之一。”这是国家对高校的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科教兴国战略对高校科研职能提出新要求

所谓“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

科教兴国战略要求,要努力使高校真正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基地、新产业培育发展的源泉、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主要力量之一。这是国家对高校的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对高校教学、科研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地方高校的重要历史使命。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要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在高新技术上有所发明,争取成为各地方基础科学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的主力军,使其科技创新成果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赋予高校科研技术创新的使命

“国家创新体系”这个概念,是随着知识经济的降临,由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弗里曼于1987年提出来的。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又称为国家创新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国家内部有关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系统,它是推动国家经济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7年的《国家创新体系》报告指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技术变革并不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这一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反馈、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这种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别的企业、公共或私有的研究部门,大学和中介部门。”[5]因此,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中介机构是这创新体系中的主体。经济学上的创新不仅包括新技术、新发明、新组织、新市场的出现,还是一种兼有路径依赖和发散性质的过程,其核心是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传播和扩散。因此,技术创新是高校科研的主要任务之一。

1. 我国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强大生力军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出现的速度日益加快、成果日益增多,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产品、商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新趋势,导致高校职能不断扩大;加强科技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带动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即是衡量一所高校对社会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

高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高校不仅要在知识的传授、传播、创新方面起基地的作用,而且要在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要着力推动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如美国斯坦福大学与硅谷,麻省理工学院与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剑桥大学与剑桥科技园等等。有统计说明,迄今为止的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中有70%源于高校。

在我国,高校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已经构成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总结我国高校在创新体系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三种:(1)校企合作的加强;(2)积极创办科技企业;(3)努力发展大学科技园区。如北京中关村地区高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就是高校作为奠基先导力量的有力佐证,而且这种作用正越来越突出。

2. 我国高校是高新技术的辐射源

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劳动的智力含量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发展的基础和生产力的决定因素。这种情况下,大力推进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劳动的结合,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因此,高等学校在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技术转让、科技服务、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活动,成为高新技术的辐射源。

1997年,我国高校承担了1.78万项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和科技服务课题,

投入人力2.61万人/年,获得经济收益15.73亿元;技术转让合同4248项,成交

金额6.5亿元,平均每项合同成交额达15.4万元。2000年,高等学校科技成果

转让合同数达到了4946项,2003年时高等学校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已有3.8万

项。[6]高校的高新技术成果通过技术转让,迅速传播到社会上,为经济建设作出

了贡献。

表1-1 1995—2003年高等学校技术贸易情况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技术市场

成交合同

2.32 2.38

3.34

4.07 3.27 3.12 2.96 3.13 3.80 数(万项)

技术市场

成交合同

26.82 32.16 45.29 51.77 62.28 110.5386.41 72.64 106.69

金额(万元)

资料来源: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指标2004》,169页,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

高等学校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带动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仅培育了新

的国民经济增长点,推动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我

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服务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变

革。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集合的新型

关系,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现阶段高校面临的新任务。

产学研的结合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在产学研结合

中,必须启动高校科研,以现代科研为向导,形成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同时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引导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促进高校自身学科的发

展。高等学校在进行知识创新的同时,深入社会、深入企业和生产实际,把科研

同企业生产结合起来,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合作,促进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互促和互适

1. 社会经济变革需要依靠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首先发端于西方国家的知识经济

形式开始向其它发展中国家扩展。时至今日,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

力的经济形式。发达国家希望借助它们在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式中继续保持

领先优势,而发展中国家更是将希望寄托于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后发优势,能够摆

脱因基础设施、资源等约束,以使本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在知识经济日

益成为当今世界主流经济形态的背景下,作为一个后发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从

上世纪90年代末发起了变革中国社会经济形式的口号,即使中国经济形态整体

向知识经济过渡和迈进。然而,知识经济并非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铺设几条通讯光纤、建立几个高科技工厂就是知识经济。事实上,知识经济需要的不仅仅是以通讯网络为基础的硬件设施,它更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在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知识运用的能力,而这其中,知识创新则是最为关键的要素。现代社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聚集着大量的专职科学家、学者,以及有着各种进行尖端实验所需要的实验设施和其他条件,因此,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社会最主要的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的场所。所以说,国家要实现传统经济形态向新型的经济形态变革,必须依靠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优势,必须依靠它们的知识创新来实现。

2. 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社会经济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知识经济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国民经济生产的各个领域和部门对创新型知识的需求和对具有国际领先科技的要求将日益提高。这就对承担着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精、尖”理所当然地成为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追求的目标。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化发展,越是高精尖的科技,越是需要一流的科技人才和一流的科学实验室,而且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实验室资源也是高等院校实现自身内涵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一流的科技人才的引进和一流的科学实验室建设都必须要以坚实地经济基础作为保障。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方面,主要有国家的财政拨款和学生的学费收入两部分组成。除了少数国家拨款较为充裕的国家部属或省属高等院校外,大部分的高校普遍具有资金不足的压力。因此,高等院校要在满足自身的日常开支的情况下,再拿出专款来投入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高水准的实验室建设就显得非常吃力。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高等院校必须依靠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力量,通过与它们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企业为高等院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高等院校则为企业等社会经济实体提供科技成果转让服务,以达到高等院校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实体的“双赢”目标。

(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赋予高校科研神圣的使命

20世纪末,我国提出了发展西部、建设西部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国家寄希望于西部省区能够借助知识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式来实现它们的后发优势。作为西部省区之一的广西,则更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自身的历史飞跃。未来的十五年是广西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为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作用,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推动和谐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建设,地方高校应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1. 发展高技术产业要依靠地方高校的科研力量

广西在“十五”发展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高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发达省区相比,广西科技事业总体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广西经济发展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如何推进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需要依托地方高校的科研资源。在高校中,凝聚着一大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拥有学科综合、交叉和渗透的优势,是科学知识的创新源头,能够提供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科技创新性成果。因此,高校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以知识创新为己任,以学术发展为取向,成为区域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

2.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离不开高校科研力量的支持

在新型的经济条件下,企业越来越需要依靠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来促进其发展。近现代工农业的发展历史表明,每一项重大技术的发明,首先要求与其相关的基础科学取得重大的理论突破。现代社会,企业、高校各自担负着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一般来说,高校具有较为齐全的学科门类和以探寻科学奥秘为己任的科学家、大学教授和学者,相对其他社会知识分子来说,他们更有发展科学、探求新知的乐趣和使命,因此,他们往往能够取得一些具有重大的理论突破价值的科研成果。以往,这些科研成果往往会以专利形式被放置于专利管理部门,而少有人问津。由于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谁能够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以最快的速度将高校、科研院所所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转化成为可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手段,谁就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就要与高校、科研院所等保持密切的合作,以便及时地将它们所研究出来的、对企业的工艺改造和技术创新有重大价值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直接的生产力,这样才能缩短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的周期。

3. 广西新农村建设需要广西高校科研的支持与参与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富裕广西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

广西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发展极其落后。发展广西新农村,离不开高校的参与和发展。首先,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需要高校科研的参与。高校拥有丰富的人力、科技资源,不仅为农民提供专业培训、科技咨询和服务,还可以把

我国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房地产行业主要体现出人民对生活居住社会功能的满足程度。城市化运动与消费升级对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前景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长期刚性上升的土地成本、上涨趋缓的房价和不断变化的宏观政策导致不稳定因素出现在房地产经济发展中,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持续降低的利润、不断增大的竞争压力以及产品同质化等。为了确保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需要从土地、融资及购房按揭利率等方面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制约房地产行业,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得到改变,进一步推动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我国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1房地产业快速发展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自2009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各地方政府为增加当地财政收人、增加就业机会在土地摘牌、规划设计等方面提供房地产企业各种宽松环境,同时,政府规划设计等部门为提高审批速度,对于房地产企业提交的开发规划在资源利用率方面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我国房地产企业仍沿用粗放式发展模式,在土地、地下水等资源利用方面造成极大浪费,例如,一些资金雄厚的房地产企业在市区繁华地段盲目开发建设,完全不顾该地区整体城区规划设计,违规兴建别墅等高档住宅,以满足高端客户需求,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1.2房地产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一、房地产内部方面的建设。个别开发商篡改规划设计,在公园或绿地设施的商品房,导致发展空间太小,容积率高于国家标准,导致生活不能烟排放,导致空气质量和公园绿地面积的下降是不标准的,所以从建筑安全面临的威胁和环境质量方面的租户。二是施工现场的选择。我们的个别开发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洪泛区的开发和建设商品房的湖泊和水库的规划,不仅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而且降低了泄洪,水库泄洪能力,当地正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1.3房地产金融配套体系不健全 对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者和购房者购房贷款起决定性作用的早期发展的金融信贷资金,在近几年的探索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但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支付政策容易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金融支持系统是无法满足房地产经济的要求,阻碍了中国的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一、发展贷款。在房地产行业过热,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大多数金融机构,盲目的开放将对开发商不以提供贷款,还款能力和信用的可行性分析,房地产企业要新债还旧债的提升新项目的发展,但房地产泡沫,会使双方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两购贷款。我国多数金融机构提高个人住房贷款门槛,大量资金投向经济效益高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评估、复查评估标准(修订)》的通知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桂教基教[2013]46号 【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3.08.29 【实施日期】2013.08.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评估、复查评估 标准(修订)》的通知 (桂教基教〔2013〕46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我厅组织专家对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标准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评估、复查评估标准》(以下简称《评估标准》)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认真学习新修订的《评估标准》。本次修订《评估标准》,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教育规划纲要,引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普通高中学校深入实施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树立辩证的人才观、质量观,进一步推动普通高中规范管

理、特色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教研部门和普通高中学校认真学习、研究《评估标准》,总结办学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切实加强学校的管理和建设。 二、进一步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目前,全区共有普通高中450所,其中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132所,仅占普通高中总数的29%。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重视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建设,通过创建工作,不断加大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投入,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未建有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县(市),要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尽快建成1所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人口大县及其他有条件的县(市),要创建2所以上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有特色化办学基础的学校,要积极向特色化、多样化办学方向发展。 三、加强对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动态管理。我厅将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依据新修订的《评估标准》对申报和已获得“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学校进行验收评估和复查评估。对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3-5年组织一次复查评估,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将取消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资格。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2013年8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评估、复查评估标准(修订)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评估、复查评估标准》(以下简称《评估标准》),用于评估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工作。 二、申请评估的普通高中,办学时间应在3年以上,符合《评估标准》规定的条件,

加强高校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高校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为全面总结我省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规范进展科技产业所取得的要紧成绩和经验,进一步推动高校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进展优势,省政府于12月17日在武汉工程大学隆重召开了湖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暨规范进展科技产业现场经验交流会。副省长郭生练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省科技厅副厅长郑春白结合部门实际作了发言。会议由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国雄主持。武汉工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技学院三所高校介绍了深化产学研合作、规范进展高校科技产业的经验。武汉工程大学的两家科技企业介绍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壮大特色产业的做法和经验。 会上,郭生练副省长强调,武汉工程大学贯彻落实省政府33号文件,积极改革改制,探究了宝贵经验,值得全省高校认真学习。会议总结了武汉工程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和规范科技产业进展的差不多经验。一是强化教师主体地位,构建创新创业一条龙服务体系。明确:教师创新创业产生的成就,确实是要让同行同业“艳羡”。以激励、引导、组织为要紧内容构建“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产业化”一条龙服务体系,形成“研发中心—企业孵化器—科技产业园”三级进展模式。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学校科技产业持股比例按照“学校减持,课题组增持”的思路,学校的持股比例降低到20%以下,将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收入〔股权〕比例提高到80%以上。对成果与技术持有人以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作为创办企业的注册资金的,学校与持有人按1:9持股;畅通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开创“研发攻关—中试—推广应用”的新途径,保证科技成果产生经济效益;建立双赢机制,与企业形成全面合作的产学研关系。三是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进展。瞄准政府产业规划和企业技术进展的需求,推动实现优势产业与优势学科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促进双方优势互补。 他指出,加强产学研合作是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创新型湖北的紧迫任务,是提高高校办学水平的客观需要。他要求各高校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努力将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进展优势,并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面向需求,动员科技力量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二是要落实好优惠政策,鼓舞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三是要积极搭建平台,加强产学研结合支撑体系建设;四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规范进展高校科技产业。他强调,为促进我省高校产学研合作再上新台阶,要采取四方面的措施: 一是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产学研工作的组织领导。在省科教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统筹协调,集成资源,形成合力。各高校要成立要紧领导牵头的产学研结合领导小组,在工作中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保障、有措施、有效果,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 二是要建立完善产学研合作激励机制。省直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高校产学研合作评价及表彰方法,要把服务和贡献作为评价高校工作的重要标准。对从事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职称评定,在按评审条件进行评审时,重点考核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产学研工作的投入。省级财政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支持力度,按鄂发[2017]20号文件的规定安排专项资金,设立“青年创业基金”和“初创科技型小企业专项”,分别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和鼓舞高校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教育、科技等部门要千方百计调整部门支出结构,增加对产学研项目的资助力度。高校要主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合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5届院运会秩序册3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第十五届学生运动会 秩 序 册 主办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承办单位:化学化工学院团委学生会 2011年10月15日

目录 一、组委会及裁判名单 (3) 二、团委学生会各部门分工安排 (4) 三、化学化工学院第十五届学生运动会规程 (5) 四、化学化工学院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道德风尚奖评比准则 (6) 五、参赛单位、入场顺序以及开、闭幕式程序 (6) 六、竞赛日程 (7) 七、竞赛项目分组表 (8) ◆女子100米预赛(上午8:00) (8) ◆男子100米预赛(上午8:20) (8) ◆女子400米预决赛(上午8:45) (9) ◆男子400米预决赛(上午9:10) (9) ◆女子1500米预决赛(上午9:40) (10) ◆男子1500米预决赛(上午10:10) (10) ◆女子4×100米预决赛(上午11:10) (10) ◆男子4×100米预决赛(上午11:40) (11) ◆女子跳远(上午8:00) (11) ◆女子铅球(上午8:30) (11) ◆男子跳高(上午8:30) (12) ◆男子跳远(上午9:30) (12) ◆女子100米决赛(下午2:30) (13) ◆男子100米决赛(下午2:40) (13) ◆女子800米预决赛(下午2:50) (13) ◆男子800米预决赛(下午3:05) (13) ◆男子200米预决赛(下午3:35) (14) ◆女子200米预决赛(下午3:55) (15) ◆男子3000米预决赛(下午4:10) (15) ◆男子三级跳(下午2:30) (15) ◆女子跳高(下午2:30) (16) ◆男子铅球(下午2:30) (16) ◆女子三级跳(下午3:40) (16) ◆混合20×50接力(下午4:25) (17) 八、化学化工学院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经费预算 (18) 九、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生运动会纪录 (19)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1)区域平衡增长论。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3)区域阶段发展论。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4)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1980 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 2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设计研究

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作者:z h a n g y y88 ——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摘要】:我国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的重要支撑,现在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我国成千上万的民营企业当前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多民营企业在一些单一的市场或者有限的几个市场上运作,创建者的经验、个人的价值观影响企业战略的定位和发展,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策略,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战略存在着缺陷,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民营企业必须重视企业发展战略,以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现状分析 【正文】: 民营企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民营企业也初步形成了自身的专业点和特长点。我国法律规定个体经济、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私营企业的政策性歧视正在逐步消除。民营企业虽然具有自身的机制灵活等优势,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在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从而加强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是关系到每个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目前,民营企业 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家针对政府、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在节能减排中都有相关的规定。 一、企业发展战略概述 (一)发展战略涵 企业发展战略,就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所制定的总体谋略。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战略,无异于盲人骑瞎马。一位企业家说:“不求做大,

但求做精”,做大不一定就等于做强。企业发展战略是关于企业发展的谋略。企业发展是成长、壮大的过程,其中既包括量的增加,也包括质的变化。企业发展也需要谋略,对企业发展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的谋略就是企业发展战略。1.企业发展战略有四个特征:一是整体性,二是长期性,三是基本性,四是谋略性。整体性是相对于局部性而言的,长期性是相对于短期性而言的,基本性是相对于具体性而言的,谋略性是相对于常规性而言的。企业发展战略必须同时具有这四个特征,缺少一个特征就不是企业发展战略。 (二)民营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意义 1.有利于引导民营企业往正规方向发展 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民营企业加快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造的需要。作为市场主体,必须要有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实现该目标的切实可行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找准市场位置,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民营企业必须有自己清晰的、科学的发展战略,才能最终完成由“家族式”产权制度向现代企业法人实体的转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明确民营企业在当今形式下发展中的任务 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也是适应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我国民营企业比较优势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带动下,当前全球经济进入一个重要的调整期,发达国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同时也加快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夕阳产业的步伐。我国经济调整要想在未来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争的比较有利的地位,我国民营企业能否主动适应这种分工趋势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抓住机遇,正确定位,在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中发展我国已具有一定基础的加工制造业,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任务之一。 3.有利于增强民营企业发展应变能力 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是适应入世、加快提高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我国入世,标志着我国民营企业在更大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因此,民营企业更应加强战略意识,加强发展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情况最终.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创新模式探索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和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内涵要求,开展服务地方经济以及校企合作,是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快速发展,提高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并加强环境艺术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关键途径。为该项工作能够进一步得到推动,提高人才质量的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校企合作能够向深层次的发展,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水平,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贯彻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方针;坚持本专业以服务河南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培养掌握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面向设计企业,具有“精专业、能操作、懂管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专业定位要求,为推进我院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进一步加快加强校企的专业合作,密切与设计企业的联系,加强高校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生产相结合;找准高校设计专业与设计企业的共同点和利益点,建立与企业起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发展目标,努力为河南当地经济服务。 地方经济的发展是上至中央下至基层各级领导人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多元化的因素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国不同地域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高校加强与地方经济的联系是一项非常必要又是长期的重要教育战略和措施.对于河南来说,既是一个农业大省又是一个经济还比较落后的省,除郑州市以外各地级市县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所以更加有必要发挥出高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高校教育应特别注意与河南的特色产业相结合,所以秉承着这个核心原则,并致力于为河南经济服务的工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经济进程中,各国的地方经济的崛起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浪潮中,中国加入WTO后,为推动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高校教育也正以其前所未有的发挥作用。 首先,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科技的创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广西高校思政教育在线

2015年全区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先进班集体公示名单 一、优秀学生名单(共207名) (一)普通高中(共106名) 南宁市第二中学:何战、曾茂霞 南宁市第三中学:蒋坤伦、奚富威 南宁市第九中学:蒋敏捷 南宁市第十三中学:谢嘉瑜 南宁市第二十四中学:梁莉利 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李珊珊 南宁市第三十六中学:王文静 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阙晓烽 宾阳中学:雷玲 宾阳县高级中学:施先广 广西民族高中:谢嘉敏 武鸣县武鸣高级中学:张成 横县中学:黄晓丽 横县第二高级中学:姚胜娴 柳州市民族高中:谭思华 柳州市中山中学:谭书婷 柳江中学:何方威 柳城县中学:邵芳怡 融水县中学:杨春 1

融安县高级中学:韦雨虹 三江县三江中学:曹桂娟 桂林市桂林中学:唐滢淇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李江江 兴安县兴安中学:刘彦池 全州县全州高中:唐恺 恭城中学:梁思聪 临桂县临桂中学:俸志宽 永福县永福中学:周鑫 龙胜中学:易谦柳 灵川县灵川中学:黄榕 梧州高中:黄修明、黎文斌 梧州一中:陆梅 苍梧中学:苏锦仕 岑溪二中:梁群英 藤县中学:李敏雅 蒙山中学:何倩 北海中学:冯歆骅 北海市第二中学(北京八中北海分校):姚兰北海七中:李兆燊 合浦县廉州中学:范斌 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杨发亮 防城港市高级中学:许甜心 钦州市第一中学:黄霞飞 2

钦州市第二中学:周子杰 灵山县灵山中学:李应铭 灵山县新洲中学:黄文婷 钦州市大寺中学:屈佳 浦北中学:吴林达 贵港市高级中学:杨迪、苏际聪 贵港市江南中学:葛瑞旺 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石腾岳 贵港市民族中学:甘钊滢 覃塘区覃塘高级中学:温贵林 贵港市港北高中:梁迪秀 贵港市港南中学:黄乐华 桂平市浔州高中:黄柳婷 桂平市第一中学:陈泳全 桂平市第三中学:曾思萍 平南县中学:陈天聪、欧阳慧平 玉林高中:廖富凯、李东昊 玉林市第一中学:庞力鑫 玉林实验中学:林贵 福绵高级中学:唐乙榕 北流市高级中学:茹思淞 北流中学:陈春妤 容县高级中学:欧恒光 容县杨梅中学:卢梅 3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变化研究 经济贸易系 国际经济贸易实务(物流与报关)1班 2009级 09421107 刘杏铃

发展前景:东盟业已形成的国际经济、政治实力;东盟在亚太国际关系中的独特地位;东盟内部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上的改善; 以及东盟艰难跋涉、发展壮大的实践本身等,却为东盟一体化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 障碍:东盟的一体化与欧盟的一体化相比,其进程中还存在着社 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经济结构缺陷等重重障碍. 区域经济一体化被定义为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 状态或过程。也有人将一体化描述为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以及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合作、变化、发展的浅析。

东南亚国家自由贸易区经济学家大英帝国经济一体化

三、正文: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变化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但国内外对经济一体化尚无统一定义。"经济一体化"这个词语的使用是近年出现的。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地理范围。根据经济地理的观点,世界可以分为许多地带,并由各个具有不同经济特色的地区组成。但这些经济地区同国家地区并非总是同一区域。为了调和两种地区之间的关系,主张同一地区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条件,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经济的一体化是一体化组织的基础,一体化组织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一体化的成就固定下来。 经济一体化具有许多经济方面的优点,重要的有: (一).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通过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 (二).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达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水平; (三).国际谈判实力增强有利于得到更好的贸易条件; (四).增强的竞争带来增强的经济效率; (五).技术的提高带来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六).生产要素跨越国境; (七). 货币金融政策的合作; (八).就业、高经济增长和更好的收入分配成为共同的目标。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各国经济的一体化。国际商品和劳务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跨国流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大,跨国公司的活动日益频繁。各国政府政策上的变化,特别是放开以前对外国公司封闭的产业,更强更广泛的区域贸易集团化运动,资金流动限制的取消,以及降低关税壁垒的长期影响,认同并强化了一体化的潮流。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 (二)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三)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 (四)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

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的重大责任和必然选择。传统大学通过培养人才间接服务社会,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学与地方建立直接的合作联系。现实中由于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以及服务能力上的不到位等等诸多因素,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效能并不十分明显。要解决这些问题,立足地方,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平台,才能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合作共赢。 标签:地方高校区域经济服务思考 一、引言 地方高校是相对于国家部属高等院校和中央直管高校而言的,类型上涵盖普通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按照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地方高校一般为省(市、自治区)属高校,有的为地级市(州)属高校,部分由地级市财政拨款,部分属省级财政拨款。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对提升我国国民受教育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科学研究的职能也发挥得比较出色,相比之下,服务社会的职能发挥得却明显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增强服务意识,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校地直接广泛合作成为一种必然。这既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责任,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给高校自身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二、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1.服务区域经济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从大学职能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学为社会服务是一种国际性趋势。最早的大学诞生于欧洲中世纪,当时由于受君主和教皇的控制,其职能比较单一,唯一的职能是教书育人,为政治、宗教储备人才。很长一段时期内,大学在严格封闭的环境下运行,与社会发展很少联系,因此被形象地誉为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这种情况在19世纪初由于柏林大学的创办而得到重大突破,基于普法战争中德国的战败,时任教育部长威廉·洪堡适应德国振兴文化的需要提出了“学术自由”“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等新的大学理念,由此形成了大学的科学研究职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高等教育也相应变革,其职能由原来单一的人才培养扩展到包含人才培养、科研和为经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其中每项功能的产生都把高等教育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进了一步,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正如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所说:“社会塑造了大学,大学也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1〕西方发达国家和战后新兴工业国家发展的实践进一步表明,大学把服务社会作为核心理念,通过积极地用研究成果回报社会和工商业,能同时进一步提升自身存在的价值。比如美国,自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林肯总统签署《莫雷尔土地赠予法》开始,其高校就已将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确立下来,并逐步发扬光大。通过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经济的广泛、密切联系、互动,一方面高校帮助区域经济创造了获得了显著的收益,较好地实现了其社会价值。从农业到工业、制造

济南市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区域规划理论中的增长极理论与比较法对济南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重点通过比较法对济南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第三产业是济南市的优势产业,并以南部山区的规划发展为例对此加以说明,最后运用增长极理论就如何加快和完善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如何利用优势产业加快济南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提出几点意见与分析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济南市区域规划经济发展理论与方法 0:序言 增长极的形成,应具有历史、技术经济和资源优势三个方面的条件。从历史条件看,不同形式的集聚范围内,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社会文化环境如果具有了优势条件,就有利于增长极的形成。从技术经济条件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技术和制度方面具有较强创新和发展能力的区域,更适合于增长极的产生和发展。从资源条件看,在原料、能源以及水源等资源优势的区域,新的增长极更有利于形成。 经济增长极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力量,它自身不仅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对其他经济也产生着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这三种效应的产生,充分显示了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意义。 比较法是国际和地区间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的基础,是在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能互利和双赢的基础。各国、各地区生产和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劳务,进口自己不具有优势的产品和劳务,不仅对自己有利,而且也对别人有利,更对地区和全球有利。抓住比较优势,就是最落后的发展中地区也能成功地抓住机遇。对于大多数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就是采用增长极理论与比较法,对济南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1:济南概括 济南地理位置与资源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其他论文文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 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 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 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 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 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 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教育部公布:广西省2020年本科院校新增专业

教育部公布:广西省2020年本科院校新增专业 今年,考生高考报名又有了新选择。最近,国家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 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此次公布的高校新设置或调整 的本科专业,可自2013年开始招生(注明需考察的专业除外)。今年 广西获批新增本科专业的高校有29所(含独立学院),新增专业则有92个。同时,教育部还公布了258个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专业,涉及广西7所高校(含独立学院)的10个专业,这些专业今年不 再招生。此外,教育部公布53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名单,广西有3 所高校上榜。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获批新增本科专业理工类为主 《通知》公布了2610个经教育部备案的专业,以及53个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和7个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 置的新专业,可自2013年开始招生(注明需考察的专业除外),需考 察的4个医学类专业,待考察合格后方可安排招生。 其中,广西高校新增92个本科专业,涉及29所高校(包含独立 学院)。公布的53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名单,广西有3所高校上榜,分别是广西师范大学的金融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的临床药学,以及 河池学院的旅游管理。 记者在相关表格上看到,广西今年新增专业的类型可以看出,新增专业以理工类的为主。在92个新增专业中,有35个专业属理工科,占新增专业的三分之一。其中,广西有两所高校今年开设食品 质量与安全专业,分别是广西中医药大学和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 新医药学院。 3所高校增设书法学专业将向中小学输送专业师资

新增专业中还第一次出现“书法学”专业。增设“书法学”专业的广西3所高校分别是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和桂林电子科 技大学。 据悉,今年春季开学前,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从今年春季学期起,把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 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目前,南宁不少学校 已将书法列入课程表,但“书法入课”遭遇了师资缺乏的难题。少 数学校有专职书法老师,很多学校普遍是由语文老师兼教书法,主 要教学生练习铅笔或钢笔等硬笔书法,毛笔书写则相对薄弱。 今年,广西书法教育协会选出10名文化志愿者组成讲师团,计 划将“书法送教”到区内1000所学校,对这些学校的老师进行免费 书法培训,但这也仅仅是权宜之计。广西3所高校增设“书法学” 专业,将加快培养书法教育专业人才,不断向中小学输送书法教师,专业书法教师奇缺的现状将有望改变。 “物联网工程”继续热门区内6所高校开设该专业 物联网已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被纳入国家“十二五”专题规划。在广西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 重点发展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产业。 去年,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和梧州学院获批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获得招生资格。今年又有6所高校增设物联网工程 专业,分别是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工学院、百色学院、贺州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和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广西大学招就处相关负责人称,2012年度该校经教育部备案的 新专业有4个:金融数学、秘书学、翻译和机械电子工程。其中金 融数学等3个专业是新增,而机械电子工程是经教育部进行专业调 整后,在原来的基础上整合而成。同时,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些专 业如何招,招生计划是多少现在还不能确定。 温馨提醒 广西7所高校10个专业

关于我省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省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情况的调研报告 把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出来,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其创造出来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社会财富是难以计量的。要为科技人才施展才华、报效国家、强省富民提供一个宽阔的舞台。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 我省有一流的大学,有一流的科技人才,我们只有把各大学的优势力量整合起来,冲破各自为战,单打独斗,自我封闭的小院落,构建一个人才、技术、资金的高地,就可以走在全国高新产业、科技创新的前列,就能?冲出重围?,实现?异军突起?。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 我省高新技术研发能力与高新技术创新能力在逐年弱化,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在逐年弱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弱化,如此下来,我省势必被高新技术和高新产业边缘化。 —哈尔滨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洪 我们喝黑龙江的水,吃黑龙江的粮,生活在黑龙江这块土地上,不为黑龙江做点事,对不住这里的父老乡亲。 —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夏桂华 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就会感觉到哈尔滨工业大学遍地是黄金。 —中共江苏省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 2008年9月,人们翘首以盼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公布。《规划》抓住了我省高校事业发展的要点,显示了省委、省政府对高校寄托的殷切期望和发展高校事业的决心,体现了我省高校师生的愿望。在我省各大学新学年刚刚开学的校园里掀起层层波澜,成为师生们热议的中心话题,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反响。师生们被《规划》激发起来的热忱与激情,正在化作奉献社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化作为加速发展龙江经济服务的巨大动力。 2008年10月,省政协组成以陶夏新副主席为组长的政协委员调研组,深入我省部分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对我省高校如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组开座谈会,听个别介绍,走研究所、进实验室,看生产车间,参观高校科研成果。所到之处,调研组的同志无不为我省高校教学和科研人员满怀激情渴望能以自己的学识和专长为我省的经济发展服务,以自己的科研成果报效国家,回报龙江父老乡亲的拳拳之心所感染;无不为我省高校的科研工作者不图名不为利,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宵衣旰食,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默默无闻,潜心进行科学研究而不求索取的奉献之情所感动;无不为我省高校科研工作者因自己的科研成果还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无法转化为推动龙江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忧心如焚所感叹;也无不为我省高校的一些领导者为最大限度地让高校科研人员释放潜能、施展才华、报效国家、强省富民提供一个宽阔的舞台而无私无畏建铮言、献良策所感慨。 长期以来,高校如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一话题一直是政府、社会、高校各方面都非常关注的热点。也是一直难以破解的问题。

广西高校区情知识竞赛题目+标准答案

广西高校区情知识竞赛题目+答案

作者:日期:2

2014 年广西高校“美丽广西梦想起航”区情知识竞赛试题 1.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规划年限为?(A) A.2011 ―2015年 B.2012 ―2016 年 C.2010 ― 2014年 2.中国- 东盟博览会的英文简称为?(A) A.CAEXPO B.ASEAN C.APEC 3.中国与东盟10国组建的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于何时正式全面启动?(A) A.2010 年1月1日 B.2011 年1月1日 C.2012 年 1 月 1 日 4.2014 年9 月16-19 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是第几届中国- 东盟博览会?(B) A.第十届 B. 第十一届 C.第十二届 5.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桂林市将依照何种城市的定位加快建设?() A.区域性国际城市 B. 国际旅游名城 C.现代工业名城 6.南宁至北京西、石家庄、武汉等跨省高速动车组列车2014 年何时正式开行?(A) A.9 月25 日 B.9 月15 日 C.9 月 5 日 7.依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广西以提高广西北部湾港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为目标,到2015 年,力争广西北部湾港总吞吐能力达到( A ) 亿吨以上。 A. 3.36 B.4 C. 5 8.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从2013 年起,将每年的 5 月10 日定为什么日?(B) A.“党务公开日” B. “政务公开日” C.“警务公开日”

9. 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和玉林,崇左所辖行政区域组成的经济区名 称 为? (A) 10.2014 年 8月 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 B.桂北经济A.广西北部湾经 C.广西北海经 A.新型现代化 C.新型城镇化 B. 绿色生态A.南 C. 桂 B. 钦(C) A.凭祥 B.玉林 C.钦州 (B ) B.国家A.区 C.市 A. 湘、 B. 黔、 C.渝、桂、 A.1000 A.西江黄金水 B. 北江黄金 C.南江黄金水 17.(A ) 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大港。 A.防城 B. 钦州 C.北海 A.南 B. 百 C.钦 1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和西江经济带 被称之为?(

基于网格技术的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新模式研究

基于网格技术的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新模式研究 【摘要】针对目前广西高教教育资源库缺乏共享的现状,结合国内外教育资源库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研究出一种在广西高校中实用的、高效的、安全的共享教育资源的新模式,那就是利用网格技术建立教育资源共享网络的体系架构、资源传输技术、异构资源库集成技术等几方面的应用研究。其中,架设网格的平台软件使用Globus Toolkit 4,采用中间件OGSA-DAI实现数据的访问与集成、采用OGSA-DQP实现数据的分布式查询。 【关键词】资源共享;网格;模式 0引言(Introduction) 互联网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以及思维方式,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世界的教育方式。高等学校校园网在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校园的概念也全面进入到高等院校。如同所有事物的成长过程都要经过不断的进化一样,互联网也在前进的道路上一步步修正自己的不足。就功能方面来说,第一代互联网的典型应用是收发电子邮件、发布文字新闻及言论、传输文件等。第二代互联网在保有第一代功能的基础上使用了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前者可以将分布在网上的文件采用链接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而后者则使人们能够欣赏到内容丰富的图片、音乐、影像等内容。 “网格”(Grid)是继Internet之后又一次重大的科技进步,被称为第三代互联网。它是集成的计算与资源环境,其核心是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包括计算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存储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等资源的全面共享。但现有的校园网大多是以传统的网络技术为基础,整个互联网是异构的,教育资源不能实现充分地共享,重复开发现象非常严重。另外,目前的,大规模科研项目一般都是多个机构合作完成,他们来自不同机构的人员和资源协作完成,这将会形成所谓的虚拟组织(VO,Virtual Organization)。而网格是一种重要的支持虚拟组织的系统,组织中的不同成员应该具有不同的权限。所以网格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将会极大地改变现有校园网在科研与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现状。[1] 利用网格技术也可以实现对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提供开放的远程协同教学的基础支撑,为各高校的学生、老师提供高质量的网格服务,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开发,节省人力、财力。所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提升广西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力于广西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国内外及区内外研究现状 最初的网格研究来源于美国联邦政府过去十年来资助的高性能计算科研项目。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工作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NPACI、国家技术网格(NTG)、分布万亿次级计算设施(DTF),美国宇航总署的IDG,美国能源部的ASCI Grid,以及欧盟的Data Grid,等等。在校园网格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有:由美国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NCSA(National Center of Supercomputing)、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芝加哥大学、Shibboleth开发组的成员共同开发研究的GridShib项目,该项目整合了网格与高校校园网络基础设施,使之更具拓展性和灵活性。[2] 在我国目前也已开展了“中国国家网格”、“教育科研网格”、“织女星网格”、“先进计算基础设施北京上海试点工程”和“上海网格”等五大网格项目的研究,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