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言在民歌中的运用

方言在民歌中的运用

方言在民歌中的运用

ABCDE FGHIJKL MNOPQ RSTUV WXYZ

[关键词]民族地域方言民歌[摘要]我国的民族众多,所分布地区各不相同,语言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在民族声乐中,要反映出各个地区和民族的不同风格就一定要采用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语言来进行演绎。本文从我国几个有特点的地域切入,结合当地社会背景以及地域特色,分析方言在演唱当中的运用策略。以期达到在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表现出各地域各民族的艺术风格。施启龙

鞍山师范学院音乐系方言在民歌中的运用民族声乐语言必须有它独特的方言特征,而这些方言经过艺术加工处理,其风格和韵味更显得独特和浓郁。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民族声乐的起源和发展,与其方言有着密不可分的。

一般来讲,一种民族声乐语言中方言都代表着这个地区的语言文化。方言具有地区性、民族性、文学性、艺术性,

同时也反映出这个民族地区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

一、关于民歌

民歌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与该地区的历史、地理、风俗特色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歌原本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原始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经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至今。在民族声乐中存在很多的地方方言,这些方言对民歌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形成民歌的基调,是风格特色的重要元素。如陕北的信天游、青海的花儿、东北的二人转、江南的小调、蒙古族的长调,呼麦。苗族的水腔彝族的海菜腔等,这些不同民族,地域的演唱,在语言、音调,嗓音的运用。二、民歌中的地方方言各地民歌都带有鲜明的地域风格。例如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创作于抗战时期,是以地名沂蒙山为题的一首歌曲,是一首带有山歌风格的小调。听过这首歌曲的人都知道沂蒙山的风土人情,以及人们对沂蒙山的爱戴。这首歌曲充分反映出当地的地理文化及人们的生活习性和思想感情。民歌是群众自己的歌曲,群众唱起来自然是用的当地方言。而方言的声,韵也就体现出各地的声乐特色。如果用普通话来演唱民歌,则会损害民歌的原汁原味。另外民歌是用方言来压韵的,演唱时不用方言,有时韵脚会很不协调。如“你妈妈打你不成才,露水地里穿红鞋”普通话里“才和鞋”不用韵,而陕北方言中“鞋”音“孩”。还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的就是方言的演唱语气,例如陕西民歌《想亲亲》中的一句歌词“你妈妈劈头打我两锅那个盖”中的“劈头”两个字,再演唱时要加强语气的处理,不要按照乐谱所标记的音符去演唱,要两个字紧紧衔接,“头”字稍微延长,就像大声说出来一样,紧接着下面的“打我”的“我”字还原回方言的运用“额”,这样方言和语气的双重处理会使歌曲更加具有地方色彩,既解决了押韵问题又突出表现了陕西人民直爽,质朴的性格特点。三、不同地域的方言特点所谓方言就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语言。中国有五十六种民族

语言而且各个民族由于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加之其他因素影响,方言在不同地方又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我国民族声乐的方言的地域音调的形成与地方方言的语音特点有直接的关系。要掌握好地域风格特色的演唱技巧,就必须掌握这些方言的语音特点,这样民族声乐语言的地域风格才能充分体现。

我国的民族声乐语言的地域风格是与声乐语言的民族风格紧密相连的。这是因为民族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地域风格的形成除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的差异外,主要也体现在地方方言或方言的差异上。我国南方的民歌一般细腻委婉,曲调悠扬柔和,北方的民歌粗犷奔放,旋律刚劲流畅。即使同一民族的声乐,由于地域的广大,方言的复杂,所表现出的风格也各具不同。它不但有同一民族的音乐风格也有地方的特殊色彩。四川民歌有四川民歌的“韵味”,例如:《太阳出来喜洋洋》,由于巴山蜀水特殊的地理环境,经常被烟雾笼罩,太阳难得露出笑脸,所以人们见到太阳心情格外舒畅,忍不住直抒胸怀。“太阳出来罗喂,喜洋洋罗喂,挑起扁担郎郎扯,哐扯,上山岗罗喂……”喜悦之情难以表达。

创作歌曲大多数是根据歌词提供的地区背景,以及不同的地区音调来表达地方的地域风格。

如山东民歌《谁不说俺家乡好》,“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几句歌词描写出了当地的美丽风景,又用丰收的喜悦表达出了人们的幸福生活,“绿油油的果树满山岗,望不尽的麦浪闪金光,喜看咱们的胜利果,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配合歌词,歌曲旋律激昂起伏。从这首歌曲中能很深刻的体会到山东人豪爽开朗的性格。

民族声乐产生于人民群众之中。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由于地理位置、语言文字、风土人情等不同,在演唱形式上多种多样,演唱风格又各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对于演唱者来说,只有先了解这首歌曲的地域风格,风土人情,

很好地掌握地方的方言,才能更好地唱出带有地方特色的民歌。责任编辑:翁婷皓文化心旅WENHUAXINLV 116

当代社会民歌传承保护和发展的思考

当代社会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班级:10汉本4班姓名:韦妮佳学号:1001040144 【摘要】壮族民歌是壮族先民在生活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一种传递感情,歌颂劳动、生活、自然的歌曲,属于劳动实践的产物。壮族民歌是靠本民族语言口传心授的方式而得以传播,在历史上,是靠民间艺人的集体创作并通过口头来传承的。但是在本身传唱上存在模式化,而传统的民歌又由于地域性和语言的限制,导致了民歌不能从广度上来获取广大的市场,其光芒被流行音乐的灵活性轻而易举地掩盖掉。此外,民歌发展中的另一障碍是本民族语言的退化。由于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想逐渐向城市化靠近,通过唱情歌的方式来交流感情大部份都被便利的通讯设施所取代,用山歌来表达爱情的方式也随之东去。其婚丧嫁娶由于在影视媒体的影响下,日渐摒弃了原有的民俗民风,现代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壮族民歌赖以依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被赞为诗性跃动的民族,它凭借着深厚的民歌传统而美誉远播。壮族民歌作为壮族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壮族人民储备的精神食粮。因此,我们才更须要把这种传统文化一直延续和传承下去。 关键词:广西壮族民歌传承保护发展 一、传承保护和发展壮族民歌的意义 传承是活态保护民间文化的核心任务,它主要包括传习与教育、建立有关的机构和广泛深入地进行科学研究这三个方面。壮族民歌尤其是壮族山歌是壮族的最重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壮族山歌包含了壮族人民从古到今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是一座巨大的原生态资料,有重要的科学和文献研究价值。另一方面,壮族民歌的传承保护能让一部分壮族青少年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有意识的去专门从事本民族本地区传统文化、专项记忆、专门知识的学习,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运用和继承,甚至成为他们终生的职业;再者,在现代教育的体系中,纳入或安排传统民间文化的教与学。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尤其是少数民族人们逐渐趋向潮流,慢慢被汉化,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受到强烈的冲击,甚至慢慢消失。如今,外国歌曲和流行歌曲传遍中国的大街小巷,壮族山歌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濒临消失。要想保护并传承壮族山歌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将其发展,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民歌教案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教学设计王邦宇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有兴趣欣赏并了解我国民歌。 2.对比欣赏民歌作品,了解西北民歌和南方民歌的风格差异。 3.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体裁。 教学难点:有兴趣欣赏民歌并学习民歌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方言 2.音乐的起源——语言说 先有语言后有音乐。最早的音乐(歌声)就是以语言为基础而发展的。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冼星海 二、新课 (一)西北民歌 1.常见的民歌体裁: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观看劳动号子视频)2.聆听《刨洋芋》, ①找一找:有哪些字的发音具有地方特色?生回答。 ②歌曲表现内容 ③旋律有什么特点?一、二、三句开头相同,第四句与说话语气相近。 3.聆听《上去高山望平川》 说一说:音乐给你什么感觉?速度、旋律、演唱方法 4.西北民歌小结 ①区域:西北民歌是指流传在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区的民歌。 ②类型:花儿、信天游。 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二)南方民歌 1.聆听《弥渡山歌》P34 ①说说这首歌与西北民歌有什么不同?语言、速度、节奏 ②歌曲内容、风格 ③找出重复最多的节奏型,学生打节奏,师表演云南花灯。 2.南方民歌小结 歌词含蓄、内在,旋律流畅、抒情 (三)民歌 1.民歌与创作歌曲之区别判断。 2.什么是民歌?群众在口耳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 三、拓展

1.请同学们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民歌? 2.欣赏《月光光》、《月光光照羊城》 四、总结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差异在各方面都很大,而这也导致民歌在音乐风格上的多姿多彩。西北地区高原纵横,山势峥嵘,蓝天下是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向大自然作斗争,所以民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有着严峻和深沉。南方地区降雨丰沛,植物茂盛,依山傍水,民歌也较为婉转、细腻。

中国民歌大赛讲解

CCTV首届《中国民歌大赛》 策划方案 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

宣传语 弘扬传统文化 发展中国文艺 感受律动音乐 聆听中国民歌

中国是一个民歌的大国,民歌资源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分布的地域广阔,同时民歌与当地民众的生息延传以及人文历史紧密相融。据专家统计,各地已采集到的民歌,总数量已经超过三十万首。藉此,《中国民歌大赛》的立意是在通过民歌的角度展现具有民歌风貌的中国大文化形态,并使《中国民歌大赛》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常规赛事,每两年举办一届,从而弘扬中华名族优秀文化、打造中央电视台精品品牌节目。 自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2004年3月29日开播以来,其频道中的《民族·中国》栏目截至道2006年3月,该栏目已按照中国版图录制了34歌地域、地区近两千位原生态歌手和4000多首具有浓郁特色的中国民歌,并还涉及了社会各界的多方位专家讲述与民歌有关的故事以及学术问题,及影响力和广泛性得到了社会各界与业界的关注与认同。在两年的时间里,《民歌·中国》培育了一支了解中国民歌、热爱中国民歌、具有丰富民间音乐理论知识、民族学知识、熟知中国民族流传分布状况、电视业务素质高、团结、敬业、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队伍,这也为《中国民歌大赛》推出奠定了坚实而广泛的基础。 随着中国民歌文化的发展和随之体现出的珍贵价值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此《中国民歌大赛》的适时推出也将成为向国际展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窗口。

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中国民歌大赛》的举办是中国文艺类节目中最具有开创性的大赛,这是中央电视台所推出的各项赛事中最能体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价值的大赛,它的产生也将成为中央电视台赛事节目中有一个新的品牌。 《中国民歌大赛》是以中国民歌“歌种版图”概念全景展示中国民歌艺术,这不仅为中国民歌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良好栔机,也为中国民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和平台。通过比赛将系列化开拓中国民歌艺术视野,系列化介绍中国民族、民间的原生态民歌艺术,并大力推动中国民歌的发展。 《中国民歌大赛》将成为中央电视台赛事的一大品牌,没两年举办一届,本次首届 《中国民歌大赛》将在以下三点上作出贡献: 第一、挖掘中国原生态民歌的丰富资源,时期具有宏大规模的版图概念感与突出地域特色传统文化感; 第二、推动原生态民歌的发展,包装原生态民歌。使其以创新的形式体现民族感和时代感; 第三、发挥大众媒体广泛传播的优势,积极发动全民共同参与。为保护本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努力。此次大赛将 通过现代化的电视手段,加强参与感、加强可视感。 更有声、有色、有形地去体现我们自己民族的民歌文 化。

音乐鉴赏民谣

音乐鉴赏民谣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中国民谣 概述: 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民谣既是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1、民谣的起源 在民谣传播研究中涉及民谣起源的研究是比较少的,在何群着的《民谣语》一书中引用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的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鲁迅《门外文谈》)。”正是这样的一段话被人们用来解释和说明文学艺术的起源,也认为这是语言的鼻祖。《民谣语》一书中运用分析引论,合理清晰的呈现出“杭育杭育”这个叫道,确为民谣的起源,同时她认为劳动与民谣的产生有很大关系。 2、民谣的界定 有学者把民谣定义为“歌谣”、“顺口溜”、或是“民谚”;“牢骚语”。古书上说:“徒歌谓之谣。言无乐而空歌。其声逍遥然也”;“合曲曰歌”。可见,谣是一种没有配曲更不用乐器伴奏的供人们随口说唱或吟诵的语言形式。它与民歌,民谚,俚语之间是存在区别的。吕肖奂在搜集整理考察了大量古代民谣之后,首次将民谣从民歌、谚语中剥离出来。上述民谣的定义引用得比较广泛,也比较具有权威性。 3、民谣的分类 按照民谣的内容大致划分为三类: (1)时政民谣,又名政治民谣,诉说的是中国历代的时事政治和社会变革,或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或揭露历史社会的黑暗政治,抨击腐败现象,或是谴责历代昏君奸佞,或是颂扬历代圣者先贤,仁人志士,或是赞美和平,进步,文明等,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政治

关于民谣音乐的起源与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民谣音乐的起源与发展的调查报告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关于中国民谣音乐的起源与发展的调查报告 《中国好声音》第四季冠军张磊唱红的马頔的作品《南山南》在今年夏天占领了电视屏幕和社交网络。不得不说,今年是真正意义上的“民谣年”。这种曾经小众、低调的音乐类型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从歌手、演出场地到受众的换代升级,甚至开始走上国内主流文化的舞台。对于谁来说,这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对此产生兴趣为便于高中生之间对于音乐的交流与探索,特此对于中国民谣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做出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中国民谣音乐的起源 在两汉历史上,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民谣,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各地风俗民情的反映,也有民众对于时事所做民谣的道德评判,抑或借某些事件的发生宣泄积累的不满情绪。正如《诗经·将仲子》所云:“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民谣的歌词简单,琅琅上口,广为传唱,因此为各个时期的政权所重视。《后汉书》中云:“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至各州县,观采风谣。”说的就是汉和帝让人微服到民间采听民谣,掌握民众的言论与意向。实际上,民谣也就是各个时期的社会舆论及社会思潮,从中折射出的生活面是相当广泛的,构成了一幅幅反映汉朝社会情况的立体画卷。汉初,刘邦的第四子刘长骄蹇自大,不奉法令,并图谋叛乱,后来因为事情败露而被抓了起来。汉文帝免其死罪,废除了他的王位,将他贬谪到蜀中。刘长在途中绝食而死。百姓作歌曰:“一尺缯,好童童;一升粟,饱蓬蓬。兄弟二人不相容。”汉文帝听说之后,追封刘长为淮南厉王,并让刘长的儿子刘安荫袭淮南王的爵位,给他建造宫苑。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流行只是一种趋势,只是说明了某个特定的时代、在某个特定的范围之内所广为传唱的歌曲。 具体到不同的时代又有不同的特点。 比如说高山流水、广陵散这类古曲是绝对民族的音乐,也在当时的皇室以及群众中非常流行。 再看近点的,比如红灯记、沙家浜这些样板戏都是戏曲形式吧?纯种的民歌,也曾经是纯种的流行歌曲。 改革开放后国内的文化渐渐丰富起来,不断融入了各种文化的元素,比如美国的黑人音乐、乡村音乐,南美的拉丁风情,非洲原著民的手鼓等等,我们的流行歌曲变得丰富起来,不再是单一的丝竹或者戏曲。 80年代末在广东福建一带最先流行起来的一种通俗歌曲叫做岭南乐派,比如万水千山总是情、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等,虽然融入了欧美文化的一些配乐方法,但是只要是中国人便能理解,因为其中最大的元素还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再看看如今,周杰伦、陶哲、王力宏等一批年轻的音乐人,更是认识到了歌曲民族性的重要,即时是一些说唱、摇滚之类的形式,内容却还是有民族特征的。 因此这个问题的结论是,民歌只是一种被流传下来的音乐形式,而现在的社会,只有在民族的东西里融入了其他文化的优秀元

素,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毕竟音乐也是有强烈时代特征的艺术。 一、流行歌曲:一种新的声乐文化 1.美声、民族与流行声乐的区别 流行歌曲的形态风格极其多样,但音乐形式简单,内容贴近时代和世俗生活,演唱生活化,有着强烈的参与性,应该是大多数流行歌曲都具有的特点。 对歌曲美声、民族、流行的区分主要体现在演唱风格上。所以同样一首歌曲,配器也大致相同,却可以是不同形态之间游走。比如《你是这样的人》(三宝曲,宋小明词),刘欢演唱的版本可划分在流行歌曲里,戴玉强版又成了美声歌曲。其他如多明戈等大歌唱家都曾用美声风格演绎过流行歌曲。 美声歌曲注重演唱技巧,演唱风格如同歌唱家所穿的礼服,在全世界都有大致相同的样式,有着高度的规范。它追求嗓音的丰美,即便表达痛不欲生,也是一种优美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已经器乐化,对嗓音的运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它运用混声,音域宽广,声区统一;有高、中、低声部的划分(这是美声唱法最大的个性区别所在);讲究发声的泛音和共鸣,音色纯净、富含金属质感,声音丰满,高音通透,低音结实;为了声音融合、远距离传播而

中国民歌的体裁及特点

中国民歌的体裁及特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民歌有大概的了解。 2、初步掌握民歌的三种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体会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略) (二)欣赏与简要说明: 1、引入:课前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民歌。让同学们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引出课题《中国民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有关于我们国家的民歌的知识。(出示课件) 2、中国民歌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民歌?民歌即民间歌曲。 民歌的产生:民歌源于人们的生活,是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以及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情况。 3、中国民歌的三种体裁及特点: 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1)、劳动号子:是伴随劳动而歌唱的一种常带有呼号的歌曲。

不同的劳动产生不同的号子。 在内容上,包括劳动、爱情、诙谐、说古论今的,歌词大多即兴而成。 在种类上,有搬运号子(如“装卸号子”)、船工号子(如“川江号子”)、农事号子(如“舂米号子”)等。 欣赏《川江船夫号子》。(播放音乐,同时出示《船夫号子》的曲谱片段。学生思考讨论) 介绍《船夫号子》:《川江船夫号子》是四川嘉陵江上船工所唱的劳动号子。它包括了:“平水号子”、“浅滩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和“下滩号子”等。 劳动号子的特点: 1)、劳动号子的音乐节奏、音调、情绪都和这种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的。每种号子的节奏、音调和情绪都随劳动的节奏变化而变化。 2)、劳动号子中经常使用衬词。(如:哎嗨哟……) 3)、劳动号子一般都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2)山歌: 泛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内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 山歌的种类: 黄河中上游一带的山歌,其特点比较高亢、粗矿。 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的山歌,其特点是抒情性较强。

中国民歌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民歌的起源与发展 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民歌,即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 --劳动号子。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有关古代的民歌,实际音响已不可能再现,只有它的歌词,从古代文学著作中可见到一些。至于曲谱是没有的,因为民歌一直是口头传唱,就是有了记谱法以后,劳动人民也不用它。直到19世纪末才有民俗学家用工尺谱记录几首民歌。全面、有计划的搜集、整理、记录、出版民歌只有在新中国才成为现实。从历史上看民歌历来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小曲、俚曲、小令、俗曲、时词以及明、清时代常以山歌泛指各种民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词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 --公元前6世纪)五百年间流行于北方黄河流域的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它的鲜明特点是运用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阶级矛盾以及劳动人民多方面的生活。在形式与语言的整齐划一上,不难看出这是经过选择、加工整理过的。到了公元前四世纪出现了另一部长江流域的民歌集《楚辞》,这是一部在长江中游古代巫歌的基础上经过伟大诗人屈原整理加工的歌词集。它的突出特点是充满了古代的神话、传说,富于想象,它开始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并且把《诗经》的四言体民歌发展成一种句式自由,韵脚多变的“骚”体歌,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到了汉魏六朝时期(公元前206年一一公元420年)的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里,汉《乐府》民歌实际是淮河流域、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各地民歌的汇合,这时已经有了故事歌,如《孔雀东南飞》、《木兰从军》等故事歌,其内容大多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以及封建礼教下的家庭悲剧。这样的故事从公元初流传至今,几乎家喻户晓。不但有民歌形式演唱,而且成为戏曲的著名剧目,可见其影响之深。乐府民歌的突出特点是不仅文字都分经过整理,而且在音乐方面得到当时汉代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加工,配上丝竹乐器伴奏,称之为相和歌。 从《诗经》民歌到汉乐府民歌,可以说是中国民歌的古代早期,其内容之丰富,表现力之强烈,已相当完美。可以想象到在此之前,民歌还有一个相当长的原始时代。在原始时代音乐文化无专业可言,到奴隶社会,奴隶主有了专为他们享乐的乐奴,才开始有了分化。真正划分为专业音乐与民间音乐两个范畴还是到了封建社会,有了专为帝王、贵族的祭祀、仪礼、宴会、娱乐等演奏、演唱的人员,尤其是有了记谱法与专业作曲人员,才逐渐形成了明显的文野界限。在我国从汉代逐浙有了专业与民间音乐之分,汉代以后,也就很少再有由官方组织编纂的民歌集了。早期民歌的音调是否今天仍然存在很难确认,但是如今流传在湖北秭归县纪念屈原的划龙船歌(包括《起桨》、《游江》、《竞渡》)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古老船歌(包括《摇橹号》.《拉纤号》等)的音调恐怕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学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多黎咪》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多黎咪》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三、示范读,引导学生回去试着边读童谣边比动作。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五、室内游戏 1、决米糕 童谣:《决米糕》: 决米糕,决铜锣。青甭婆,举高椅,慢甜桃。 甜桃甜,慢手呢,手呢白,慢大麦。大麦秋,去福州。 大麦秧,大汉建设新海沧。 玩法:决米糕是同桌两人用手对拍着玩,左手拍左手,右手拍右手,交叉拍,拍一下念唱一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古诗《登鹳雀楼》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古诗《登鹳雀楼》。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登鹳雀楼》 1、简介作者杜牧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见公母”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闽南话“天公伯仔”吗?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天公伯仔》。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天公伯仔》。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室内游戏:炒米香 童谣:《炒米香》: 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 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 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 七的分一半,八的紧来看, 九的九婶婆,十的撞大锣, 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八百万。 看你欲啾呀没呣啾, 呣啾拍甲互你啾。 玩法:这是一种拍手的游戏,两人先剪刀石头布决输赢(赢的为甲,输的为乙)两人面对面拍手掌,甲一手握住乙的一只手,拍一下念一句童谣,另一手要比出动作,乙的另一手也要跟着比动作,如果乙比出的动作和甲相同,那甲就输了,换乙拍。如果把整首童谣都念完了,乙都没有和甲的动作一样,乙就喊啾--,乙就输了。输的人就要让赢的人刮一下鼻子,然后再换乙拍。(赢的人刮对方鼻子时动作要轻一些,以免刮伤对方。) 第四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蜜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唐诗《蜂》。 1、课件出示唐诗《蜂》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唐诗《蜂》。 二、用闽南话读唐诗《蜂》

2019民歌鉴赏期末答案

2019民歌鉴赏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 1、曲艺就是用()讲述故事。 A.乐器 B.民歌 C.童话 D.山歌 我的答案:B 2、《无锡景》曲调在流传中有各种变体,在北方常被用来演唱()等故事。 A.《花开等郎来》 B.《秦淮景》 C.《探清水河》 D.《真心来相诉》 我的答案:C 3、《为啥妹妹不爱我》是来自()的民歌。 A.山东 B.内蒙 C.河南 D.河北 我的答案:B 4、在曲艺表演中,《茉莉花》与()是相关的 A.《牡丹亭》 B.《西厢记》 C.《桃花扇》 D.《梧桐雨》 我的答案:B

5、“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是()的名言。 A.斯美塔那 B.格林卡 C.德彪西 D.德沃夏克 我的答案:B 6、下面唱山歌的方式中,回族民歌当中最有名的是哪一种() A.独唱 B.对唱 C.弹唱 D.花儿 我的答案:D 7、矮腔山歌的音乐风格有时接近() A.小调 B.中调 C.大调 D.长调 我的答案:A 8、“银绞丝”兴盛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我的答案:D 9、小调按音乐特点可划分为吟唱调、谣曲和()。 A.时调 B.小曲

C.中调 D.大调 我的答案:A 10、下面哪一项不是阿拉腾奥勒所创作的作品() A.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B.敖包相会 C.乌力格尔主题随想曲 D.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我的答案:B 11、前倚音是记在主要音的()的小音符。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 我的答案:C 12、()是唐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兼管雅乐和俗乐。 A.大理寺 B.光禄寺 C.太常寺 D.太仆寺 我的答案:C 13、时调《妈妈娘糊涂调》的典型形态来自()。 A.黑龙江 B.内蒙古 C.辽宁 D.吉林 我的答案:C

谈中国民歌的风格特征

谈中国民歌的风格特征 【内容摘要】 民歌是世界各个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经典,反映着人类的一切生活实践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珍品。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地区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不同的地区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特色,从而成为该地区音乐特征的标志。我国地域广阔,南北东西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也形成民歌在风格上的多姿多彩。本文简略地就我国南方,西北,中原民歌的风格特征和形成各种风格特征的原因作一下介绍。 【关键词】中国民歌风格特征比较 民歌作为音乐艺术发展的基础,它自身就发源于社会底层,广泛流传于民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风格特色和生动的艺术语言,所以民歌能充分的反映一个民族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文化观。理查德·哈特说过:“研究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必须由文化特征入手。个性差异明显的中国民歌文化,最鲜明之处也正表现在其地域的风格差异上。这地域风格差异,源自中国幅员辽阔的版图:源自中国复杂丰富的地理环境;源自中国数千年超稳定的经济结构;更直接的源自于各地的方言、风俗文化。” 南北民歌的对比:一,在语言特点上,北方民歌的字多、南方民歌的字少,北方咬字棱角分明、南方咬字细巧柔和;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善用比、兴,其旋律多表现得婉转、细腻、抒情。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结构短小精悍。歌曲前多有引子。二,在节奏特点上,北方民歌速度快而紧凑、南方民歌速度慢而从容,北方民歌乐句短而呼吸应快速灵活、南方民歌乐句长而气息需深沉稳定;三,在润腔特点上,北方民歌断处多,南方民歌以连为主;四,在传情特点上,北方民歌字情多、南方民歌声情多,北方民歌用声真声多于假声,南方民歌假声成分稍多些。 而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是西北民歌。区别于当前歌坛孱弱无力、浮泛绮靡的流行风气,能让你感觉到心灵深处的震撼的,能让你闻声落泪、血脉贲张的,那就是西北民歌。西北民歌是中国民歌的脊梁,是中国民歌之魂... 太行山以西山西高原、黄土高原、青海高原统称西北高原。西北山歌是指流行于此一地区的山歌体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晋西北的山曲、烂席片、内蒙古的爬山调、陜北的信天游、和甘肃、宁夏、青海的“花儿”。音乐特性:苍茫、凄然。 对于中原民歌,少数民族民歌。少数民族民歌大多数为小调,中原民歌多数为大调,形成原因同上。小调的色彩比较柔和凄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状况普遍是比较落后和贫穷的生活也比较艰难,所以他们一般用小调来表达他们的内心。大调色彩光明,中原生活相对比较稳定,丰衣足食,所以一般用大调来表达他们的内心。 民歌地方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关:如:南方地区河流交错,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对里的人们聪颖细致,音乐风格委婉秀丽;西北地区高原纵横,山石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与大自然做斗争,所以民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2、民歌地方风格的形成与方言有关:民歌的旋律总是和不同的语言、语音、语调相一致。3、民歌地方风格的形成还与该民族的人文环境、生活方式、经济形态、生活方式都因素有关。

闽南文化的传承及闽南产业的发展.doc

第 1 页泉州文化的传承及其产业发展 一、泉州文化的地位及意义 泉州是闽南地区的文化宝库。近2000年的陆地开发和海外贸易历史,给泉州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泉州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核心区及闽南文化遗产富集区,也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泉台两地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五缘”关系尤显。两岸人民在悠久的历史活动中共同创造、丰富和发展了闽南文化,精彩纷呈的闽南文化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纽带。泉州文化不但具备重乡崇祖、爱拼敢赢、重义求利等闽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其独特的乡土情怀、习俗传承、地域风情,其创造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关系均展示了其对闽南文化的延伸和创新。泉州文化将闽南文化的重拼搏、敢开拓、善机变、恋乡谊、崇正统、乐教育等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泉州文化对闽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泉州文化的传承 泉州和厦门同处闽南地区,厦门最早也是归属于泉州。早在宋元时期泉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可是,现在的泉州比起厦门显得如此逊色,被远远地抛在身后。泉州的软硬件很多方面赶不上厦门,但是,从文化的角度上来看,泉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却是厦门可望而不可及的。关键在于泉州一味地在经济领域追逐,忽略了对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也忽视了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整合泉州文化资源,增强城市的软实力,这是形成泉州的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先有传承才能发展。泉州人对本土文化的淡漠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不加以保护,本土文化总有一天将离我们远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说闽南话 闽南文化以闽南方言为载体,存活于闽南方言通行的社会之中。随着闽南人足迹的蔓延,国内外认同闽南文化、生活在闽南方言圈的,大约有6000多万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闽南人的变迁,它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可是,不知道 第 2 页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人特别是小朋友们开始不说闽南话了,他们的交谈完全是普通话。普通话的推广固然重要,但闽南人应该学会说闽南话。要挽救闽南语这个“活化石”,可以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学校可以开设闽南方言课程,不管是本土的还是非本土的学生,都可以一起学习。一方面,教会学生说闽南话;另一方面,可以传承和发扬闽南方言与文化。 (二)开设泉州文化推介班 泉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悠远的历史,有多彩的民俗,它的宗教、饮食、建筑艺术、民间工艺、旅游等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元素。可是,即使是本土人士,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渠道接受全面的泉州文化教育。开设泉州文化推介班,让更多的人了解泉州文化,激发大众对泉州文化的追溯,在探索中传承和推广。 (三)开设泉州地方戏曲艺术班 地方戏曲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

越南语民歌

Ca “rao” zan zan Có khuy?t thì ph?i có khuy ??i còn c?ng qu? thì còn quan tham! - Cóc kêu trong b?i tre xanh Trách ?ng tham nh?ng ??p nhanh “c?a chùa”! - ???ng v? nhà Chef quanh quanh Nhà s?p ??p t?a nh? tranh ho??? Ai v? nhà s?p thì v? V? kh?ng quà cáp s?p x? chó ra! - Chim kêu m?i sáng trên non ?ánh cho tham nh?ng kh?ng còn cái r?ng ?? ?ánh thì ?ánh cho h?ng ?ánh cho tham nh?ng hàm r?ng kh?ng còn! Yêu anh m?y núi c?ng trèo M?y s?ng c?ng l?i th?y anh nghèo... l?i th?i Rau t?m n?u v?i ru?t b?u Ch?ng chan v? húp l?c ??u chê tanh Ta v? ta t?m ao ta Dù trong dù ??c v?n là cái ao Bình t?nh t? tin kh?ng cay cú ?m th?m ch?u ??ng tr? thù sau. Má ?i ??ng g? con xa G?con qua úc,Canada ???c r?i C??i ng??i ch? d?i c??i lau C??i h?t h?m tr??c h?m sau l?y gì c??i Lên chùa th?y b?t mu?n tu, V? nhà ngó v?, mu?n xù em ngay *** ?êm n?m ?d??i bóng tr?ng Th??ng cha nh? m? kh?ng b?ng nh? em

民歌的文化价值

以《茉莉花》为例浅谈中国民歌的文化价值民歌,是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它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非常强烈,具有现实性。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文化符号,对其所包含的文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提起民歌,大家能想到的有很多,有按地域分为客家民歌、陕北民歌、云南民歌,也有按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小调,更有按人群来分为情歌和儿歌的。在这多种多样的民歌之中,有一首著名的民歌定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那便是《茉莉花》了。 《茉莉花》是江苏民歌,中国文化的代表,有“中国第二国歌”的赞誉,它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的《鲜花调》,最终由军旅作曲家何仿汇编整理而成。 初听《茉莉花》,是由宋祖英演唱的,乍一听,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再看词句,通过赞扬美丽的茉莉花而含蓄地表现男女间淳朴柔美的爱慕之情。整首歌结束,自己的精气神都换了个样子。 最近一次听到《茉莉花》,是在201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由宋祖英和席琳·迪翁合唱,歌曲由最初的委婉细腻换了个风格,添了点波澜壮阔的感觉,使人为之一震。而这次中外两位歌手合唱《茉莉花》,无疑为茉莉花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一个档次。 这使我联想到我国在申奥、申博,揭晓2008年北京奥运会徽等重大场合中都纷纷奏响《茉莉花》。可见,《茉莉花》的“价值”非同一般,她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代表,她在各种场合、世界各地的出现和传唱无一不体现中一种中国文化的特点。举个简单例子来说明,当外国朋友听到《茉莉花》的时候,他会说:“这是中国的民歌!”这就够了! 当今世界正是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刻,经济与文化缺一不可,《茉莉花》做为民歌文化、中国文化的代表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但在这种经济文化大发展过程中,只有一首《茉莉花》是不够的。 于是乎,我国各地的民歌也都在这个时间段快速发展和宣传。著名的民歌还有《走西口》、《康定情歌》、《好日子》、《龙船调》等等。他们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求创新,力图将传统的民歌文化与时代接轨,甚至也像《茉莉花》那般走一回“国际化”

中国民歌练习题

中国民歌练习题 1、下列哪首民歌是“花儿”?() A.《脚夫调》 B.《下四川》C.《刨洋芋》 D《兰花花》 2、流行于广大城镇的民间歌曲称() A.劳动号子 B.山歌C.小调 D.风俗歌 3、下列民歌与其民族相匹配,正确的是() A.《掀起你的盖头来》——朝鲜族 B.《北京有个金太阳》——彝族 C.《阿细跳月》——维吾尔族D.《嘎达梅林》——蒙古族 4、下面民歌的体裁和歌种中,陕北的()最为流行 A.花儿B.信天游 C.山歌 D.小调 5、在青海、甘肃、宁夏地区流行的山歌歌种是() A.开花调 B.绣荷包调 C.信天游D.花儿 6、流传在山西省的民歌歌种是() A.绣荷包调 B.孟姜女调 C.剪靛花调D.山曲 7、在山间旷野之地即兴演唱的民歌体裁是() A.小调B.山歌 C.号子 D.风俗歌 8、阿宝是我国著名青年农民歌手,他的演唱方法属于() A.民族唱法 B.美声唱法C.原生态唱法 D.通俗唱法 9、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 术。《沂蒙山小调》、《脚夫调》、《弥渡山歌》分别属于我国哪些地区的山歌?( ) A.云南西藏湖北 B.河南内蒙古浙江 C.山东陕西云南 D.山东新疆河北 10、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民歌,如:《掀起了你的盖头 来》、《宗八朗松》、《嘎达海林》、《道拉基》等,上述民歌对应的民族顺序正确的是①藏族②朝鲜族③蒙古族④维吾尔族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 11、属于西北民歌的特点的一项是() A.高亢辽阔 B.委婉细腻 C.朴实憨厚 D.清脆嘹亮 12、我国各个民族都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请为歌曲《辽阔的草原》、《桔梗谣》、 《青藏高原》、《牡丹汗》依次配上相应民族的乐器①马头琴②札木聂③手鼓④长鼓()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陕北民歌 文化

陕北民歌文化 热身子扑上冰窗台(陕北民歌) 夜夜听见马蹄子响 扫炕铺毡换衣裳 听见哥哥唱着来 热身子扑上冰窗台 听见哥哥脚步响 一舌头舔烂两块窗 陕北民歌《公公烧媳妇》 【演唱】刘彦军 正月里来个呦是新年,我给你公公来拜年。

手提银壶四两酒,我给你公公磕上一头。 二月里来个呦龙抬头,儿媳妇妹子个上高楼。 搬住那姐姐亲了个口,人家娃娃的好绵手手。 三月里来个呦桃花花开,儿媳妇穿一对红缨缎鞋。红缎鞋的个绿飘带,看的个公公口张开。 四月四来个呦四月八,娘娘庙上就把香插。 人家那插香为儿女,公公媳妇是为探花堂 五月里来个呦五端阳,软米粽子的包砂糖。 黑糖那白糖雪花糖,总不如那儿媳妇的唾沫香。 六月里来个呦热难当,葡萄树底下歇阴凉。 葡萄甜的个酸溜溜,公公揣起个奶头头。 七月里来个呦秋风凉,我给你公公是换衣裳。 踏面子皮袄舞龙带,是儿媳妇毡帽头上戴。 八月里来个呦月儿圆,西瓜月饼献老天。 西瓜甜那个月饼园,公公媳妇得团圆。

八月里来个呦月儿圆,我和我公公割燕麦 燕麦个割下两捆捆半,转不过弯弯就把活干。 九月里来个呦九月九,我家公公走碛口。 碛口的干炉油水大,吃得儿媳妇活不下。 十月里来个呦十月一,家家户户送寒衣。 出了大门朝南跪,我问公公对不对。 十一月里来个呦里下大雪,我妈捎话叫我坐娘家。 这回娘家我不坐,我离公公不能活。 十二月里来个呦快过年,公公和媳妇有了娃。 你说咱娃叫你啥,明叫爷爷暗叫爸。 你说咱娃叫你啥,明叫爷爷暗叫爸。 《叫大娘》(一)和《摘豆荚》一个调 叫大娘,你坐下,咱和大娘拉上两句知心话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 (白:唉~灰女子你和大娘有甚知心话要说?)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一、中国民歌的分类 民歌的分类一直是民歌研究工作中的重点课题,不同的分类方法表明了不同的研究角度。除了音乐学外,文学、历史、民俗学等其他人文学科也要对民歌进行分类研究。由于目的和方法不同,以及研究阶段的不同,民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常见的有: 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在有些学者的论着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地域较广的民族,如汉、蒙古、藏、壮、维吾尔等族,还可根据其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色划分为若干色彩区。如汉族民歌大致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8个色彩区,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也有将南方片及过渡区分为云桂黔、川湘鄂、江浙、闽粤台等4个地区。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据。 风格色彩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的风格色彩、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按题材内容分类有助于认识、研究民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此外,还有根据历史发展时期分类,或出于某一专题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特殊分类。 1、劳动号子

民歌的一个品种,是伴随着重体力劳动而歌唱的一种常带有呼号的歌曲。能够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解除疲劳的作用。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如插秧、车水、打场、打夯、打硪、装卸、挑担、摇撸、拉纤、捕鱼、伐木等。每一种劳动号子的音乐都和这种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因而产生不同的曲调、节奏、曲式结构和歌唱形式,一般为一唱众和,也有独唱和齐唱的,唱词多即兴创作。 多种多样的劳动内容和方式,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 《哈腰挂号子》它流行于黑龙江林区。是东北林区抬木号子的一种。歌唱形式为一领众和,当领唱者唱出”哈腰挂呀“时,大家一起弯腰把钩挂在被抬的木头上;当挺起腰来开始起步时,左侧四人迈右腿,右侧四人迈左腿,形成相对的脚步,边左边唱,随着歌声的节拍向前迈进。 哈腰挂号子—林业号子 领:哈腰挂, 众:嘿, 领: 蹲腿儿哈腰, 众:嘿, 领:挂钩就挂好, 众: 嘿, 领:挺起个腰来 , 众: 哟, 领:不要个晃荡, 众:嘿, 领:老哥儿八个, 众:嘿, 领:抬着个木头, 众:嘿, 领:上了个跳板, 众:嘿, 领:前边个拉着, 众:嘿, 领:后边个催着, 众:嘿,

中国民歌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THE NEW VOICE OF YUE —FU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 罗梅(1971~)女,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生,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中国民歌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作者简介:罗梅 我国民歌研究由来已久,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创造新音乐为目的的民歌研究运动”到五六十年代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七十年代的民歌普查和搜集工作,再到八十年代至今的学术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大讨论,期间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折,学术成果非常之多。随着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传统音乐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众多的传统音乐品类中,民歌不仅地位重要,所占比重也相当之大。各地政府和文化部门加大了挖掘本地民歌资源的力度,民歌再度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不单是音乐学者对民歌情有独钟,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都将其纳入了自己的学术视野。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学术界民歌研究的相关成果,来阐释目前民歌研究的现状,以期借此探析民歌研究未来发展之一二。 十五年来,很多反映民歌研究新方法和新视野的文章大量出现在国内各大核心期刊中,据笔者对这些期刊的不完全 统计,[1]1994~2009年间共有296篇论文涉及到民歌,[2] 研究范 围涉及民歌的诸多方面,下文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的归纳和分析。 一、国内民歌研究成果概况(1994~2009年间) 根据研究内容和方法的不同,近十五年来民歌的研究成果可以大致分为九类。 (一)民歌的定义及版权问题 此类主要涉及的问题是民歌的定义、民歌与创作民歌的纷争、民歌版权的归属等。其中余咏宇在《给中国民歌下个定义》一文中,比较了中西方学界对“民歌”的定义,从词源和各学派的不同观点出发,详尽分析了各种定义,于中西差异中得出了各自存在的局限,探讨了目前国内民歌研究在方法和视野上的变化,重点强调了在民歌研究中“局内人”和“局外人”视野划分的意义;同时在对民歌、艺术类歌曲和通俗歌曲进行 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民歌定义时应遵循的原则。其余大部分文章充分体现了民歌版权问题在音乐界和学术界引起的反响。1994年音乐学界有关王洛宾作品版权的讨论、近年来关于《乌苏里江船歌》署名的争论,包括《茉莉花》的归属问题,表面看都是由于著作权引起的纷争,实际上都是由于民歌定义不同、不同人之间产生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差异导致的,故而将这部分论文放在了该类别中。这些文章讨论了民歌、新民歌和创作民歌间的异同,焦点集中于集体创作、曲调改编和个人创作对“民歌”定义和类属的影响。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所检索到的文章中,很大一部分谈及“原生态民歌”,其源起实质上也是有关民歌的定义问题,但由于这部分文章所占比重较大,同时也体现出多学科的研究视野和思路,尤其能清晰地体现音乐学界研究取向的转变,于是将这部分文章整体放入了另外一个类别。 (二)民歌变化的原因 以历史考据居多,主要从政治、历史、文化交流和民族迁徙等各方面考证了民歌产生变化和异文的原因,如《赣南客家民歌与中央苏区红色歌谣传承关系研究》;另外也有文章论及旅游业对民歌的影响,如《广西文化旅游之兴起对当地壮族民歌的影响》,从表演形式、传播途径、传承方式、社会功能和歌手社会角色的变化等方面肯定了现代旅游业对传统民歌的正面影响,表达了作者对处于旅游浪潮中传统民歌之前景的乐观态度。 (三)民歌的美学研究和比较研究 其中7篇论述了民歌的审美意象、审美情态和意境,主要从文学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了民歌主题、歌词内容和表现情感的美学特征,这与民歌的形态研究有所不同。其余13篇都属于比较研究的范畴,涉及不同民族民歌间的比较、同支民歌的 [内容提要]我国民歌研究有着深厚的成果积累,随着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的开展,民歌成为各学术领域的关注话题。近十五年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民歌研究从乐理到学理的追求历程,反映了民族音乐学理论对我国传统音乐研究实践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其他人文学科对民歌的不同关注角度。笔者统计了国内十三种核心期刊15年(1994~2009)来民歌研究的论文,借此进行了归类统计和分析。说明了民歌研究的现实情况,并以个人之见论述了民歌研究的未来趋向。 [关键词]民歌研究/民族音乐学/形态学研究/整体观[内容类别词]民族音乐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2009年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怒江傈僳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C013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