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怀仁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怀仁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怀仁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怀仁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怀仁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发表时间:2018-10-23T10:39:34.33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8期作者:王亚靖[导读] 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建立健全预警信号发布机制,对政府和公众提前采取防御措施,有效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山西省怀仁市气象局山西怀仁 038300

摘要: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建立健全预警信号发布机制,对政府和公众提前采取防御措施,有效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怀仁市气象局为例,通过对2017年预警信号发布情况。、服务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中存在的不足,针对如何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气象灾害预警、一体化平台、服务措施。

1、引言

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不管是气象环境、交通运输、航空航天,还是农业生产、水利水电等对气象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信息的及时性也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台风、暴雨等重大天气现象出现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布置相应决策服务,政府和其它部门需要及时了解实时的气象信息。现阶段,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已经成了影响民生的大事,是国家气象服务水平的具体体现,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只有及时、准确的运行,才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 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气象部门不信任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严重熬制各种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且这些极端天气的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持续时间长,正是由于极端天气造成的影响不断加强,导致了气象部门对极端天气的预报也很难把握,因此人们觉得预报气象灾害方面的信息越来越不准确,很多人对天气预报出现了不信任的情况,造成了很多重要的气象灾害预警被人们完全忽略掉,这就导致了很严重的问题出现。

2.2 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重视不足随着我国气象部门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不断完善,在发生气象灾害前定怀仁象局做出了准确的预报同时发布了预警信息,给社会大众、企业以及政府部门提供了充足的准备和防御时间,但是这些防御时间很难得到人们的重视,大多数的人们在气象灾害出现前很难进行有效的防御工作,只有在灾害发生时或者是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才开始考虑如何救灾,使原本很多可以有效避免的问题接二连三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2.3 现有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于定怀仁来说,气象监测备无法提供高精度以及大范围的监测数据,阻碍了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怀仁局的预警信号体系还比较单一,在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中只能提供道路交通、学校等方面的预警信息,对于一些重要的范围并不能有效的进行涉及,如供水、供电等方面;其次,预警信号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如道路结冰的厚度等,这些都是造成我国气象服务针对性不强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就我们平时工作来说,服务形式多种多样,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天气预报、发放纸质信息等手段发布各类气象信息,发布各类气象预警信号和各种综合信息,切实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公众生活和农业生产提供了准确、及时、优质的气象服务,多次在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气象预报中,准确预报、积极做好气象情报服务工作。2017通过一体化平台年,共制作发布各类预警信号72条,重要气象信息8期,各种为农服务材料19期,各类预警、服务短信约18000条。其中大风预警服务准确率为99.5%%,春冬季寒潮预警服务准确率为99%,夏季雷电黄色预警准确率为100%。总体相对来说,预警服务相对来说比较好了。

3 提升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工作的对策

3.1 增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加强发展新一代天气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和气象卫星探测,进一步推动气象综合探测系统的发展,确保预报服务人员可以及时、准确的获取气象灾害监测信息资料。对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不断进行完善,扩大气象信息的覆盖程度。另外,要充分结合手机短信、气象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以及专题服务材料等多种形式,对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信息及时进行发布,始终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及时接收到气象预警信息。

此外,气象部门还要加强与各个部门的联动工作,与当地的移动公司、广电部门以及农业生产部门等加强合作,保证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要将当地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对气象信息的服务需求放在首位。加强短时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加强滚动会商以及动态监测雨情的能力,要将强降雨以及强对流天气的精细化预报做好[2]。同时,要不断完善洪涝地质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提高洪涝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业务水平;气象部门应不断完善与国土资源部门和当地水文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洪涝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3.2 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平台建设在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平台的建设中,要始终确保对气象信息的监测和观测能力,做好对气象数据的分级存取功能,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利用逻辑关系实时检查系统数据,要始终确保气象数据的一致性。在对预警体系平台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大对重点区域内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布点的密度,在对各个气象要素信息进行记录的过程中要仔细认真,只有这样才能实时调度气象系统内部的信息,使气象网络信息资源不断进行优化。

3.3 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准确率构建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各种灾害天气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气象部门应加大对各种气象监测设备和预报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另外,要不断建立健全气象装置维修和更新体系。要始终确保各种气象监测设备正常运转,使天气预测水平和预报的准确率不断得到提升;气象部门还要定期组织气象工作人员学习系统的气象知识和专业技能,进一步提升气象工作人员处理突发性灾害信息的能力和气象信息预报水平,有效发挥出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作用。参考文献:

【1】姚宏新、姚楚平《沙漠与绿洲气象》(s1)65-69

气象预警业务发展前景与完善短信预警服务的探讨

【2】朱保平、朱金华《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山西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显示系统应用研究

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级别由谁规定

1、Ⅰ级预警:特别重大(红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或者多省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极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5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5级。 2、Ⅱ级预警:重大(橘黄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 3、Ⅲ级预警:较大(黄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 4、Ⅳ级预警:一般(蓝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较

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2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2级。 扩展资料 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 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随着时代发展,气象预警的级别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种类由原来的3种增加到10种,为人们所熟悉的黑色台风预警信号将退出历史舞台。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新版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Ⅳ、Ⅲ、Ⅱ、Ⅰ级),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同时以中英文标识,与国家的所有应急处置等级和颜色保持一致。 而原有的台风、暴雨、寒冷3种预警信号的黑色预警信号将成为历史,统一以红色为最高等级,由原来的“白、绿、黄、红、黑”改为现在

国办发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意见(国办发[2011]3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1〕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大幅提升,但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够强、信息快速发布传播机制不完善、预警信息覆盖存在“盲区”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比较突出。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切实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目标。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临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无缝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二、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三)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工程建设,建成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加强交通和通信干线、重要输电线路沿线、重要输油(气)设施、重要水利工程、重点经济开发区、重点林区和旅游区等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海上、青藏高原及边远地区等监测站点稀疏区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加密台风、风暴潮易发地气象、海洋监测网络布点,实现灾害易发区乡村两级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全覆盖。强化粮食主产区、重点林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区旱情监测,加密布设土壤水分、墒情和地下水监测设施。加强移动应急观测系统、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建设,提升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支撑能力。 (四)强化监测预报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乡村、江河流域、水库库区等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在台风、强降雨、暴雪、冰冻、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要加密观测、滚动会商和准确预报,特别要针对突发暴雨、强对流天气等强化实况监测和实时预警,对灾害发生时间、强度、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区域等进行科学研判,提高预报精细化水平。要建立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台风预警信号 (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标准: 24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三)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四)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二、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三)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 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四)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 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三、暴雪预警信号 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暴雪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 12小时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二)暴雪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12小时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三)暴雪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四)暴雪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四、寒潮预警信号 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预警预报-预报预警规范类题库答案

预报预警规范类题库 一、填空 1.降水量指某一时段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降雨)或固态(降雪)(经溶化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2.降雨分为(微量降雨(零星小雨))、(小雨)、(中雨)、(大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共7个等级。 3.降雪分为(微量降雪(零星小雪))、(小雪)、(中雪)、(大雪)、(大暴雪)、(特大暴雪)共7个等级。 4.按照24小时降雪量等级划分,小雪(0.1-2.4)毫米;大雪(5.0-9.9)毫米。(1-5题出自《降水量等级 GB/T28592-2012》) 5.冷空气是指使所经地点(气温下降)的空气。 6.24小时内降温幅度是某日(06时以后24小时内的最低气温)与(某日日最低气温)之差。 7.冷空气划分的原则采用受冷空气影响地区在一定时段内(日最低气温下降幅度)和(日最低气温值)两个指标来具体划分冷空气等级。 8.冷空气分五个等级(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

内降温幅度)48h(弱冷空气是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9. 小于(6℃)的冷空气。 10.寒潮是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h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 于(8℃),或48h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h 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以下。(6-10题出自《冷空气等级 GB/T20484-2006》) 11.根据《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 12.热带风暴的简写为(TS);STY为(强台风)的简写;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13级(32.7-41.4)m/s。13.热带气旋等级的划分以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为标准。(11-13题出自《热带气旋等级》GB/T 19201-2006) 14.沙尘天气的等级主要依据沙尘天气当时的地面能见到划分,依次划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五类。 15.浮尘天气过程是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相邻(5个或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浮尘的沙尘天气。(14-15题出自《沙尘暴天气等级》GBT )20480-2006.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一、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 2.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加固门窗、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三)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种类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种类 新版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Ⅳ、Ⅲ、Ⅱ、Ⅰ级),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同时以中英文标识,与国家的所有应急处置等级和颜色保持一致。 一、台风 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含义:48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二、大雾 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 米、大于等于200米的浓雾且可能持续。 大雾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 米、大于等于50米的浓雾且可能持续。 大雾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低于50米的强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低于50 米的强浓雾且可能持续。 三、冰雹 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冰雹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冰雹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2小时内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的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四、雷雨大风 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到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方案(最新)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方案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大幅提升,但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够强、信息快速发布传播机制不完善、预警信息覆盖存在“盲区”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比较突出。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切实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目标。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临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无缝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到x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x年,建成功能齐

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二、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三)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工程建设,建成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加强交通和通信干线、重要输电线路沿线、重要输油(气)设施、重要水利工程、重点经济开发区、重点林区和旅游区等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海上、青藏高原及边远地区等监测站点稀疏区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加密台风、风暴潮易发地气象、海洋监测网络布点,实现灾害易发区乡村两级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全覆盖。强化粮食主产区、重点林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区旱情监测,加密布设土壤水分、墒情和地下水监测设施。加强移动应急观测系统、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建设,提升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支撑能力。 (四)强化监测预报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乡村、江河流域、水库库区等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在台风、强降雨、暴雪、冰冻、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要加密观测、滚动会商和准确预报,特别要针对突发暴雨、强对流天气等强化实况监测和实时预警,对灾害发生时间、强度、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区域等进行科学研判,提高预报精细化水平。要建立

四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学校须停课

四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学校须停课 气象专家做客天天热线解答新版气象预警信号有关问题 本报记者金柱报道根据最新颁布实施的《深圳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当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和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发布时,幼 儿园、托儿所和中小学应当停课。昨天上午,深圳市气象局预报处的资深气象专家做客本报“天天热线”,解答了市民最为关注的新版气象预警信号的有关问题。 深圳是一个受气象灾害影响严重的城市,台风、暴雨、强对流、高温、寒冷等灾害一年四季交替影响。1994年6月深圳市人民政府以政府令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防洪防风规定》,首次以政府规章的形式确定了以城市防灾为主要目的的暴雨、台风预警信号。随后预警系统在12年中进行了3次修改,经过不断修改完善后的预警系统将更加适应深圳防灾预警的需要。 气象专家解释说:最初的预警信号只有台风和暴雨两类,共9个信号;2001年修订的信号增加到台风、暴雨、高温、寒冷、强雷电、大风六类共14个信号。目前新版预警信号增加至台风、暴雨、高温、寒冷、大雾、灰霾、大风、冰雹、雷电、干旱、火险等十一类26个信号。相对全国的气象预警信号来说增加了大雾预警信号、灰霾预警信号、冰雹预警信号、干旱预警信号、火险预警信号。使预警信号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发生在深圳的气象灾害种类。 此外,新信号与旧信号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黑色”从此退出了信号的颜色体系。信号基本等级由原来的黄、红、黑3级改为蓝、黄、橙、红4级。取消原警告信号,统一为预警信号。据气象专家分析:目前我市实施的台风、暴雨、高温、寒冷、大雾信号与全国、广东省基本相同。全国与广东省的雷雨大风信号我市分解为大风和雷电两种预警信号。同时,深圳是全国主要缺水城市之一,常出现秋冬连春旱、夏秋连旱等较为严重的旱情;近年灰霾天数明显增多,影响日益明显。因此我市还增加了干旱、灰霾预警,这些信号是深圳独有的。 气象专家提醒:在深圳范围内执行的是我市的预警信号系统,不要与广东的信号系统混淆。譬如在广东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在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的防御指南中建议中小学停课;《深圳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中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的防御措施中明确规定,在发布上述4种信号时中小学停课。 此外,针对一些市民来电反映的新版预警信号在电视屏幕上不够清晰、分辨率不够高的实际问题,气象专家回应道:从市民那里收集的意见表明新版信号的设计的确存在一些缺陷,但由于这是全国统一的模式,要作出调整尚需与上级有关部门协调。目前市气象局已经向我市有关部门和省气象部门呈递了汇报,希望对市民所提出的意见尽快进行调整,让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能真正切实发挥作用

第十四课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第十四课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一、素质教育目标 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有些气象灾害既有自然的因素,也与人类活动有关,并不断探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趋利避害的实际行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气象灾害的危害和预报。 2.难点:台风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 引入:台风和寒潮灾害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而长时间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就是我们常见的水旱灾害。 资料:1.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的特大洪水使我们记忆犹新,其中,嫩江特大洪水是超百年一遇的,给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区)人们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空前的。仅齐齐哈尔市农田受灾面积达79万多公顷,冲毁房屋60多万间,转移灾民72万多人。许多工厂被迫停产,全市经济损失达61亿多。而整个嫩江流域及由嫩江洪水形成的松花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所造成的灾害损失,更是以数百亿计。 2.干旱是非洲近代最大的灾难,近二十年来,非洲有2/3的国家遭受大旱,国民经济遭受巨大的损失。全非洲严重缺粮的灾民达1.5亿人以上。 讨论:为什么我国经常发生水旱灾害?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 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降水分配极不均匀,且年际变化大,所以经常发生水旱灾害,有时南涝北旱,有时则北涝南旱。 我国洪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自然方面:气候异常,降水集中、量大: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一般年份雨季集中在七、八两个月,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这是产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资料:齐齐哈尔在1998年七、八两个月,就降了500多毫米,创历史最高记录!从6月中旬至8月中旬,嫩江共发生四次大洪水,前次未退尽,后次又叠加。8月14日嫩江第四次洪水,使齐齐哈尔水位高达149.30米,超警戒水位2.30米,流量达14800米/秒,成为超三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2.人为方面:植被破坏严重 资料:(1)森林过度砍伐。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宝库。原有木材蓄积量为6亿多立方米,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不善,重采不育,使今日的木材蓄积量已不足1亿立方米,森林资源日益加速退化衰竭。 (2)森林火灾严重。仅1987年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大火,横扫百里林场,吞噬县城一座,毁掉39万公顷原始森林。 (3)毁林垦荒严重。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使6万多公顷林地化为乌有。 (4)林区生活烧柴量大。一个林场一年要烧掉一万立方米的好木材。

青海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青海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一、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2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25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格尔木市区、大柴旦、茫崖、冷湖等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的地区,降雨量达10毫米以上),易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灾害。 防御指南: 1.暴雨区的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堵塞,确保行车安全; 4.收盖露天晾晒物品,以防雨淋; 5.检查城市、农田、堤坝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2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25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格尔木市区、大柴旦、茫崖、冷湖等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的地区,降雨量达10毫米以上),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防御指南: 1.暴雨区的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防御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堵塞,确保行车安全; 4.收盖露天晾晒物品,转移低洼易浸地区物资; 5.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6.检查城市、农田、堤坝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塘堰、水库保持安全水位。 (三)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2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25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格尔木市区、大柴旦、茫崖、冷湖等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的地区,降雨量达10毫米以上),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灾害的可能性很大。 防御指南: 1.暴雨区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暴雨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渠道分析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渠道分析 气象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其关系到我国经济、人们生产生活的发展。目前气象预报的途径越来越丰富,无论是传统的媒体渠道,还是现代新媒体渠道,气象预报的发布和传播及时准确。但是对于气象灾害预警报告来说,其发布和传播必须及时,准确,而这种信号的发布一旦被一些动机不良的人利用很容易引起社会动荡。所以,本文主要就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渠道进行分析,实现全面防灾减灾。 标签: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传播;渠道 1 传统媒体信号发布和传播渠道 1.1 电视、 电视一直以来在传统媒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也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和传播的重要途径。电视节目覆盖面广,一旦广播电视接收了气象灾害的信息,一方面可以以滚动条的形式呈现在电视屏幕中,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插播的方式,强势引起电视观众的注意,缩短信号传播的时间。但是,电视作为传统的传媒方式,其也有局限性,第一,其受时间段的限制,白天在上班期间,一些上班族的人很难接受到电视信号。第二,在夜晚人们人睡期间人们很难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所以,可以说电视在传播气象预报上仍然是一种核心方式,但是在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由于其具有官方权威性,其可靠性较强,仍然值得推广和应用。 1.2 电子显示屏 现在几乎每个办公单位大厅都配备有电子显示屏,其分布面较广,特别是一些政府部门的办公区以及交通诱导屏具有较好的传播信息的作用。但是如果想要合理的应用这些电子屏幕,就需要提前与这些单位做好沟通,完善信息发布的流程,提高信息发布效率,以便于在发生重要气象灾害时,能及时的利用这些单位的电子屏进行信号发布,为人们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做好险情预防。 1.3 手机短信 手机短信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因为现在人们的手机号都实行实名制,在相应的地区,一些规范的部门能通过短信渠道及时的向市民发布重要信息。但是由于出于隐私保护的初衷,在发布这些短信之前可能会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决策,在整个决策的过程可能会耽误一些信息发布的时间,但也保证了信息发布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所以手机短信仍然是现代最重要的气象灾害预警的重要发布和传播渠道。 2 新媒体信号发布和传播渠道

气象灾害灾害分类分级标准

附件1 气象灾害灾害分类分级标准 (1)特别重大(I级): 特别重大水旱: 1)一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或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 2)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 3)重大大型水库发生垮坝; 4)暴雨引发大面积城乡渍涝、特大型地质灾害,对交通、铁路、通讯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特别重大影响; 5)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或造成死亡30人以上; 6)需要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万人以上; 7)因灾倒塌房屋10000间以上。 8)洪水造成铁路繁忙干线、公路主干线中断,48小时无法通行; 9)多个区、县发生特大干旱;造成3个以上区、县农田、人畜特别严重缺水,受旱面积比例已经达80%以上,人畜饮水困难率已经达到60%以上,干旱仍将持续; 10)对3个以上区、县城市生产、生活等造成特别严重影响,城市缺水率已经达30%以上,干旱仍将持续。 特别重大暴雨、暴雪、大风、沙尘暴: 1)影响城市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 2)一个或多个区、县范围内将出现气象灾害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3)在其他市、区和地区发生的可能对我市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气象灾害气候事件。 特别重大寒潮: 1)三分之二以上区、县已经发生对经济林果、有关农作物、畜牧、水产养殖造成严重的危害; 2)造成牲畜、家禽大量死亡。 特别重大高温: 1)对群众健康产生特别严重威胁,中暑患者明显增多,高温天气市区内的1个县

(市)报告中暑患者300人以上(含300人),或有10例以上(含10例)死亡病例发生。 2)造成供水、供电特别紧张,经济、社会活动受到特别严重影响,未来仍持续高温天气。 特别重大雷电: 1)造成人员伤亡达30人以上; 2)造成人员伤亡达10人以上、29人以下,未来仍将出现强雷电天气。 特别重大冰雹: 1)造成人员特别重大伤亡、房屋损毁、供电及通讯设施特别重大损坏和农作物大面积绝收; 2)冰雹天气造成人员特别重大伤亡(30人以上)、房屋损毁、供电及通讯设施特别重大损坏和农作物大面积绝收。 特别重大霜冻: 对当季作物产量形成产生特别重大影响,减产幅度在30%以上。 特别重大大雾: 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且预计未来24小时内同一地区或更大范围的能见度仍可能小于50米。 (2)重大(Ⅱ级): 重大水旱: 1)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 2)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 3)暴雨引发城乡渍涝,对交通、铁路、通讯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重大影响; 4)一般大中型水库发生垮坝。 5)造成人员伤亡10~29人,受伤300人以下; 6)需要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 7)因灾倒塌房屋5000间以上,10000间以下; 8)一般大中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游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 9)洪水造成铁路干线、公路主干线和航道通行中断,24小时无法恢复通行; 10)多个区、县发生严重干旱。 11)造成多个区、县农田、人畜特别严重缺水,受旱面积比例已经达80%以上,人畜饮水困难率已经达到60%以上,干旱仍将持续;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管治总结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管治总结第一条为了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工作,提升我 区防御气象灾害能力,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等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区行政区域内发布与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适 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气象灾害,是指暴雨、暴雪、台风、大风、寒 潮、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等;预警信息是指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危害,可以预警的气象灾害信息。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四级,分别为一般 级(蓝色)、较重级(黄色)、严重级(橙色)、特别严重级(红色)。 第三条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工作坚持“政府主 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执行“归口管理,统一发布, 预警联动、快速传播”的机制,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确、无偿地发布与传播。 第四条区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发布与传播工作的组织协调;落实气象灾害防范应对的应急预 案,组织召开气象灾害预警联动部门联席会议,定期开展预警信

息发布及各相关部门应急联动情况专项检查,做好预警信息发布、传播、应用效果的评估工作;加快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升级完善;统筹规划和建设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和农村 地区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等公共设施;保障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持的财政投入。 第五条区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区行政区内气象灾害预警 信息传播管理工作。 区应急办、文广、电信、水利、农业、国土、城管、公安、 交运、安监、教育、建工、民政、卫生等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 成员单位应当与区气象主管机构建立预警联动机制,及时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播发工作,构建预警信息传播的快速通道。 第六条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区气象台统一发布,其他任何 组织不得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 第七条区气象台应当及时、准确、无偿地发布气象灾害预 警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权限和业务流程由区气象主管机构另行制定,报区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审定。 第八条区气象台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公共电 子显示屏、移动和固定通信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紧急快速发布的“绿色通道”。 当发布气象灾害严重级(橙色)或特别严重级(红色)预警

2016年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

XXXXX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防御气象灾害,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损失,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呼伦贝尔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实施细则》(呼气业函〔2015〕33号)文件,结合本旗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旗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传播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气象灾害,是指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 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本办法所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包括: (一)气象灾害的种类、强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发展趋势、影响区域、防御指南; (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名称和图标,预警信息级别; (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单位名称、发布时间。 第四条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发布、快速传播原则。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发布与传播渠道,扩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范围。 第六条旗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与传播工作。 旗政府应急管理机构以及公安、安监、国土、建设、农业、水利、交通运输、旅游、教育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及应急工作。 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以及通信运营商等单位(以下统称信息传播机构)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工作。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一、台风 台风白色 预警信号 台风蓝色 预警信号 台风黄色 预警信号 台风橙色 预警信号 台风红色 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图示 1、白色台风预警信号 含义:48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 防灾提示: 1)注意了解热带气旋的最新情况(广播、电视、12121、单位和社区的通知),警惕热带气旋对当地的影响; 2)检查或准备应急物品,包括蜡烛、干电池、手电筒、收音机、急救药品等,以备风中停电时使用; 3)相应调整或取消前往可能受台风影响地区的出行计划。 2、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6级以上。 防灾提示: 1)将露于阳台的花盆及其他可能被风吹走的物品移入室内; 2)缚牢有可能被风吹落的物体,如花盆、护栏、遮雨棚、晾衣杆等。 3)加固户外广告牌和易被风吹动的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 4)户外、高空、港口及海上作业人员须密切注意台风动向; 5)家中应准备蜡烛、干电池、手电筒、收音机、急救药品和足够全家人一至两天的食物、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3、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8级以上。 防灾提示: 1)停止露天集体活动; 2)居住在危险地带的人员,做好疏散前的准备,将便携式的储备箱装备好,同时将汽车加满油,设计好撤离路线; 台风白色 预警信号 台风蓝色 预警信号 台风黄色 预警信号

3)一旦出现停电,应立即关闭主要的电器设备,以防电力重新恢复时强大的脉冲损坏电器; 4)在外驾车应减速慢行,注意交通安全; 5)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 6)台风期间,轮渡及航班时次可能随时改动以及高速公路会封闭,请注意调整行程; 7)大风大雨出现时,不要在街上行走,以防高层物品、树枝、玻璃、户外广告牌、霓虹灯坠落伤人,不要在危房下避雨以防倒塌。 4、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10级以上。 防灾提示: 1)迎风的大玻璃窗应加贴胶纸,减少玻璃破裂时所引致的损伤; 2)如不在家中,应立即找一个安全地方暂避,直至台风过后为止; 3)台风影响期间确需外出时,要穿轻便防水鞋子和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 4)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要特别注意落下物或飞来物; 5)走到拐弯处,应先停下观察,贸然行走容易被刮起的飞来物击伤; 6)车辆勿停放在洼地、桥梁及树下,以防水淹、崩塌及压毁; 7)行驶中车辆遇强风侵袭,应停于路边或找安全处所掩避,不可强行驾驶; 8)位于水库下游的居民,应随时注意泄洪消息,以策安全; 9)居住在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中的人员,接到要求撤离的指令时,应立即行动迅速转移; 10)台风到达期间建议关掉家用电器的电源,并且尽量少使用电话和手机。 5、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12级以上。 防灾提示: 1)如属久旱暴雨或降水集中,所处地土质疏松位于山坡地附近民众,随时注意坡坍滑动或泥石流的发生; 2)尽量远离抗风能力不足的建筑物、构筑物、临时设施,如迎风门窗、围墙、临时建筑、在建工程、市政公用设施、户外游乐设施、各类吊 机、施工电梯、脚手架、电线杆、树木、广告牌、铁塔等。 二、暴雨 台风橙色 预警信号 台风红色 预警信号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其含义.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其含义 一、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48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 (二)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三)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四)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五)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二、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6小时内本地将可能有暴雨发生,或者强降水将可能持续。 (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在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 (三)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在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三、高温预警信号 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天气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达到35℃或已达到35℃以上。(二)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天气炎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 (三)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天气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39℃以上。 四、寒冷预警信号 寒冷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寒冷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预计因北方冷空气侵袭,当地气温在24小时内急剧下降10℃以上,或日平均气温维持在12℃以下。

关于下发《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的通知

关于下发《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 的通知 来源:发布时间:2008年06月12日 关于下发《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的通知 (气发〔2004〕2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 为规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用效率,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局制订了《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现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视和切实组织做好此项工作。及时、准确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管理,提高气象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此项工作。 (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此项工作。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本“试行办法”内容和实质。对于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重要大中城市等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应先行抓紧推进实施此项工作。对于条件不太成熟的地区或不太成熟的项目,要积极把握和创造条件推进此项工作。同时,要加强宣传,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解决好预警信号的发布途径。 (三)对于已开展此项工作的广东、上海、福建等省市应在年底前,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沟通,修改目前已实施的试行办法,确保在明年全国范围有统一的标准,保证此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四)要严格按“试行办法”的标准开展此项工作。对于如暴雨、高温等允许局部地区制订地方预警标准的,需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五)本“试行办法”涉及的灾害预警产品的制作,按中国气象局有关文件执行。 附件: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 附件: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二○○四年八月十六日

预警信号的发布及传播办法

1 1 预警信号的发布与传播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防御和减轻 气象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发布与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下简称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 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本办法根据不同种类气象灾害的特征、预警能力等,确定不同种类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级别。 第四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预警信号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并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和系统。 学校、机场、港口、车站、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设置或者利用电子显示装置及其他设施传播预警信号。 第六条国家依法保护预警信号专用传播设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损 预警信号的发布与传播办法

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

【发布单位】中国气象局 【发布文号】气发〔2004〕206号 【发布日期】2004-08-16 【生效日期】2004-08-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 (气发〔2004〕2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 为规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 用效率,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局制订了《突发气象灾 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现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视和切实组织做好此项工作。及时、准确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进一步加 强气象灾害管理,提高气象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此项工作。 (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此项工作。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本“试行办法”内容和实质。对 于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重要大中城市等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应先行抓紧推进 实施此项工作。对于条件不太成熟的地区或不太成熟的项目,要积极把握和创造条件推进此 项工作。同时,要加强宣传,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解决好预警信号的发布途径。 (三)对于已开展此项工作的广东、上海、福建等省市应在年底前,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 沟通,修改目前已实施的试行办法,确保在明年全国范围有统一的标准,保证此项工作规范 有序开展。 (四)要严格按“试行办法”的标准开展此项工作。对于如暴雨、高温等允许局部地区制订地 方预警标准的,需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五)本“试行办法”涉及的灾害预警产品的制作,按中国气象局有关文件执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