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下半年上海临床助理医师微生物学:抗病毒感染固有免疫考试试题

2015年下半年上海临床助理医师微生物学:抗病毒感染固有免疫考试试题

2015年下半年上海临床助理医师微生物学:抗病毒感染固有免疫考试试题
2015年下半年上海临床助理医师微生物学:抗病毒感染固有免疫考试试题

2015年下半年上海临床助理医师微生物学:抗病毒感染固

有免疫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9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以下哪一项不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A.生后2~3天出现黄疸B.足月儿总胆红素值不大于221μmol/L C.足月儿黄疸在生后2周时开始消退D.每日胆红素升高<85μmol/L E.一般情况良好

2、病理组织学诊断室和病理会议室的基本设施包括

A.双筒显微镜B.双头和(或)多头显微镜C.计算机D.打印机E.以上都是

3、下列哪项易导致低渗性脱水____

A.大量出汗B.急性肠梗阻C.弥漫性腹膜炎D.急性腹泻E.使用大量噻嗪类利尿药、利尿酸或速尿

4、患者男性,28岁,突发胸痛,呼吸困难,X线诊断为气胸,其体征和胸腔积液的区别关键是

A.胸部形状

B.气管位置

C.叩诊音

D.听诊呼吸音

E.语音震颤

5、在心肌闰盘的连接面上有

A.桥粒B.中间连接C.缝隙连接D.以上均有E.以上均无

6、下列哪项不属于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____

A.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B.外阴鳞状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C.外阴鳞状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D.外阴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E.原位癌

7、29岁女,经产妇,妊娠33周反复性阴道流血,曾晕倒一次。体格检查:面色苍白,脉搏110次/分,血压90/60mmHg,腹软无压痛,宫底位于脐和剑突之间。枕左前位,胎心156次/分,错误的检查方法是

A.B型超声检查

B.血常规检查

C.肛诊检查

D.凝血功能检查

E.胎儿电子监护

8、下列哪种疾病和结肠癌无关

A.溃疡型结肠炎B.结肠腺瘤C.家族性息肉病D.增生型肠结核E.结肠血吸虫性肉芽肿

9、下列关于细胞内糖原沉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发生于葡萄糖和糖原代谢异常的患者B.常规染色组织成透明泡状C.PAS染色组织呈玫瑰红色D.可见于糖尿病患者的远曲小管上皮内E.可见于糖尿病患者的心肌细胞内

10、关于Peutz-Jeghers息肉病错误的说法是

A.是一种家族性遗传性疾病B.口唇周围和颊黏膜等处出现色素斑C.几十到数百个息肉可分布于整个胃肠道D.常见于成年人E.肠道息肉属错构瘤性质

11、不属于女性内生殖器官的邻近器官是

A.膀胱B.直肠C.尿道D.横结肠E.阑尾

12、尿瘘的病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产伤B.妇科手术损伤C.放射治疗后D.子宫托安放不当E.长期便秘

13、来访者的个别差异不仅表现在心理问题的原因、症状上,而且还表现在A.人格特征B.人口统计学变量C.态度和动机D.咨询经历E.以上都是

14、关于酶的可逆性抑制正确的是

A.抑制剂和酶结合后使酶变性B.抑制剂和酶通常以共价键结合C.抑制剂不能用物理的方法去除D.抑制剂对酶无专一性E.磺胺药的抗菌作用是可逆性抑制

15、上行性感染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镜下首先发生的病变是

A.肾盂黏膜充血、水肿并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B.肾小管及肾小球内充满脓细胞C.间质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D.间质充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E.肾盂内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16、患者女性,24岁,左腋窝处发现一结节状肿物2年,质地较软,核桃大小,经期有胀痛,符合该患者疾病的诊断是

A.淋巴结结核B.乳腺癌淋巴结转移C.副乳腺D.副乳腺癌E.乳腺纤维囊性病

17、耶鲁大学精神分析学家提出:夫妻长期不能互相配合,角色不能互补协调,这个概念是指

A.婚姻分裂B.婚姻偏斜C.家庭分裂D.家庭偏斜E.以上都不是

18、患者,女性,25岁。发现后背部肿物2年,近1周来肿物明显增大,伴疼痛,查后背部直径3cm大小肿物,表面红肿,有压痛,波动感阳性,和表皮有粘连,考虑的诊断为

A.皮肤疖肿B.交界痣恶变C.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D.脂肪瘤E.皮肤癌

19、易发生非典型(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和卡介苗致死性感染的疾病是

A.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B.X-连锁高IgM血症C.X-连锁严重型联合免疫缺陷病D.选择性IgA缺陷病E.慢性肉芽肿病

20、糖尿病肾病的特点是____

A.和病程长短无关,只和糖尿病类型有关B.蛋白尿较轻微,而主要表现为肾衰竭C.尿中最先出现M蛋白及β2微球蛋白D.常发生坏死性乳头炎E.和糖尿病病程有关,可有大量蛋白尿、水肿、血浆蛋白下降,早期可为间歇性蛋白尿

21、继发性腹膜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腹痛、腹胀B.腹膜刺激征C.叩出移动性浊音D.肠鸣音消失E.高热、脉快、疲乏

22、下列关于肺静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肺静脉起自肺门B.左右各一对C.左肺静脉较长D.开口于左心房后部的两侧E.输送的是动脉血

23、卵巢肿瘤哪种组织学类型最多

A.生殖细胞肿瘤B.上皮性肿瘤C.性索间质肿瘤D.间皮性肿瘤E.转移性肿瘤

24、恙虫病的病原,哪项不正确____

A.是恙虫病立克次体B.是东方立克次体C.对幼龄小白鼠致病力强D.和变形杆菌OX19有共同抗原E.对氯霉素敏感

25、维多利亚蓝和丽春红S双重组合染色法用于显示

A.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B.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C.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D.胶原纤维和肌纤维E.弹性纤维和神经纤维

26、肱三头肌反射的反射中枢在____

A.颈髓2~3 B.颈髓3~4 C.颈髓5~6 D.颈髓6~7 E.颈髓7~8

27、下列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发展观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由不同学者在同一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B.是一种学习理论C.是以奖励为基础的学习的主要功能D.是以惩罚为基础的学习的主要功能E.是以模仿为基础的学习的主要功能

28、甲状旁腺癌诊断的确切指标是

A.肿瘤体积大B.肿瘤质地较硬C.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D.肿瘤组织间有宽大胶原纤维束E.肿瘤有浸润和转移

29、肉瘤的主要形态特点是

A.肿瘤实质和间质分界不清B.青少年多见C.异型性明显,有核分裂象D.包膜不完整E.血道转移

二、多项选择题(共29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头皮裂伤,受伤24小时,应选用

A.直接缝合

B.清创后缝合

C.清创后延期缝合

D.按感染伤口处理,换药治疗

E.肉芽铺满伤口后二期缝合

2、一患者夏季急起剧烈腹泻、呕吐、无腹痛,大便呈米泔水样。体检:BP70/50mmHg。大便检查:悬滴时见有穿梭运动;大便直接涂片染色,见鱼群状排列弧菌,最可能的诊断为____

A.菌痢B.霍乱C.伤寒D.肠阿米巴病E.慢性寄生虫病

3、寒凉药性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

A.伤阴

B.耗气

C.伤阳

D.敛邪

E.生热

4、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几倍可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____

A.2倍B.3倍C.4倍D.5倍E.6倍

5、男,28岁,以前精神正常,到某地出差刚下火车,突然感到要爆发战争了,因为好多人都往出口处跑。最可能的症状是

A.错觉

B.幻觉

C.感知综合障碍

D.原发性妄想

E.继发性妄想

6、溃疡病X线造影检查,有诊断意义的是

A.局部压痛B.局部变形C.局部激惹D.龛影在胃腔轮廓之外E.龛影在胃腔轮廓之内

7、电镜下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主要依据是

A.张力原纤维、细胞间桥粒B.分泌泡、微管腔C.神经内分泌颗粒D.黑素小体E.肌丝和肌节结构

8、下列对分离性漫游描述错误的是

A.临床表现为遗忘和身体逃走两大特征B.漫游的开始和结束都是突然的C.漫游过程中能保持基本的自我照料,但和陌生人交往存在障碍D.起病有明显的心理诱因E.患者自身的病理心理素质在起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9、关于盆腔炎的传播途径,下列哪项错误____

A.淋菌主要通过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B.结核性盆腔炎主要经血循环传播C.子宫.内膜感染通过淋巴管侵入盆腔组织D.产褥感染主要经淋巴系统蔓延E.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感染的主要途径是经淋巴系统蔓延

10、以下属于抑郁症临床表现的是

A.蜡样屈曲B.情绪低落C.思维奔逸D.焦虑E.恐怖11、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

A.肿瘤的生长速度B.肿瘤是单发或多发C.肿瘤的大小D.肿瘤发生的年龄E.肿瘤发生的部位

12、交通性脑积水的诊断最好选用____显像

A.rCBF B.脑血管动态C.脑静态D.脑脊液间隙E.小脑

1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保证心肌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B.在没有外来刺激条件下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产生窦性心律

C.房室延搁不产生房室收缩重叠的现象,不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D.异常情况下,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组织也自动发生兴奋,心房或心室依从节律性最高部位的兴奋而跳动

E.兴奋传导和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相同

14、下列关于麻醉犬固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固定的姿势依手术的种类而定B.俯卧位便于进行脑脊髓的实验C.仰卧位便于进行颈、胸、腹部的实验D.俯卧位便于进行背部的实验E.麻醉后可不用解去嘴上的带子,直接进行实验

15、属于儿童行为障碍的有

A.多动性障碍,Tourette综合征,品行障碍B.多动性障碍,对立违抗性

障碍,Tourette综合征C.多动性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D.抽动障碍,Tourette综合征,品行障碍E.抽动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

16、下列哪项表述不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A.多见于中老年人B.第2、3支较常见C.常有触发点或“扳击点”D.常伴疼痛侧角膜反射消失E.严重者伴面肌痛性抽搐

17、哪一项和中骨盆狭窄无关____

A.骨盆侧壁倾斜度B.坐骨切迹C.骶尾关节D.坐骨棘间径E.骶骨曲度

18、免疫组化染色,CT阳性、TG阴性表达的甲状腺癌是

A.乳头状癌B.滤泡癌C.嗜酸细胞癌D.髓样癌E.梭形细胞型未分化癌

19、肾小球肾炎的病变性质属于

A.化脓性炎症B.遗传性疾病C.内分泌性疾病D.纤维蛋白性炎E.变态反应性疾病

20、下列哪项测定对甲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A:BMR测定

B:I撮取率的测定

C:血清TsH测定

D:血清T含量的测定

E:血清中T含量的测定

21、透明大体标本的制作,用以下哪种物质保存标本可以继续透明,增加标本的透明度

A.冬青油B.石蜡C.树胶D.二甲苯E.乙醇

22、诊断自主性功能亢进性甲状腺腺瘤最佳的甲状腺检查是____

A.B超B.放射性核素扫描C.CT D.131I摄取率E.MRI 23、腹股沟深环的体表投影位于

A.腹股沟中点上方1cm B.腹股沟中点上方2cm C.腹股沟中点D.腹股沟中点下方1cm E.腹股沟中点下方2cm

24、患者,男,50岁。20年前因咳嗽、低热,当时胸片示右上肺浸润型结核伴空洞。曾长期使用异烟肼、利福平效果不佳。目前右上肺有纤维空洞形成,未见广泛播散病变,痰结核菌阳性,采用哪种治疗方法为好____

A.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B.链霉素、吡嗪酰胺C.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D.肺叶切除术E.异烟肼、利福平、左旋氧氟沙星25、生物间物质转移和能量传递的形式为

A.新陈代谢

B.食物链

C.生物转化

D.生物代谢

E.生物降解

26、肱三头肌反射的反射中枢在____

A.颈髓2~3 B.颈髓3~4 C.颈髓5~6 D.颈髓6~7 E.颈髓7~8

27、下列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发展观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由不同学者在同一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B.是一种学习理论C.是以奖励为基础的学习的主要功能D.是以惩罚为基础的学习的主要功能E.是以模仿为基础的学习的主要功能

28、甲状旁腺癌诊断的确切指标是

A.肿瘤体积大B.肿瘤质地较硬C.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D.肿瘤组织间有宽大胶原纤维束E.肿瘤有浸润和转移

29、肉瘤的主要形态特点是

A.肿瘤实质和间质分界不清B.青少年多见C.异型性明显,有核分裂象D.包膜不完整E.血道转移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题库.介绍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题 注意事项: 各位同学,现将“法律法规”部分题库发给大家,暂缺第七章。请各位同学传阅。个别没有答案的,请大家在培训教材中找。 统一命题,题型为单选题占60%、是非题占20%、简答题占20%。 第一章传染病防治法和第三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部分 一、选择题 1、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D )。 A、任何工作 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 C、任何与人及动物接触的工作 D、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C )报告。 A、政府卫生部门 B、公安部门 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D、当地居委会报告 3、为了查找传染病病因,医疗机构在必要时可以按照( B )的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尸体后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进行解剖检查,并应当告知死者家属。 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省级人民政府 4、医疗机构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C ) A、予以隔离治疗 B、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C、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D、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5、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病人应当实施下列措施,除了(D ) A、提供医疗救护 B、进行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

C、书写病历记录并妥善保管 D、立即转入传染病医院 6、国家建立有关传染病的制度,除了(D ) A、分类管理 B、预警制度 C、监测制度 D、疫情保密制度 7、下列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除了( C ) A、甲型H1N1流感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艾滋病 D、炭疽中的肺炭疽 8、( A )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A、责任报告人 B、责任报告人的直接领导 C、责任报告单位 D、责任报告人和责任报告单位 9、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下列传染病应于2小时内报告,除了( D ) A、肺炭疽 B、脊髓灰质炎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肺结核 10、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下列情况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除了(C ) A、重大传染病疫情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普通食物中毒 D、重大职业中毒 11、医疗卫生机构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者采取的措施,下列错误的是( C ) A、提供医疗救护 B、进行现场救援 C、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接诊治疗就诊病人 D、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参考答案

1.正常菌群对机体的益处不包括( D ) A.刺激免疫系统成熟 B.抗肿瘤 C.抗致病菌生长 D.产生干扰素 E.提供营养 参考:教材164页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正常菌群 2.溶菌酶对G+菌的作用是( B ) A.破坏磷壁酸 B.裂解聚糖骨架 C.损伤细胞膜 D.抑制菌体蛋白合成 E.降解核酸 参考:教材169页尾行 3.可在细菌间传递DNA的物质是( E ) A.鞭毛 B.中介体 C.荚膜 D. 普通菌毛 E. 性菌毛 参考:教材174页2。性菌毛 4.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E ) A.荚膜 B.菌毛 C.侵袭性酶 D. 毒素 E. 毒力 参考:教材192页,第三节细菌的毒力物质 5. .决定痢疾杆菌侵袭力的首要因素是( D ) A.内毒素 B.外毒素 C.侵袭性酶 D.菌毛 E.肠毒素 参考:教材252页,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6.湿热灭菌法中杀菌效果最彻底的是( D ) A.煮沸法 B.巴氏消毒法 C.间歇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E.流通蒸汽灭菌法 参考:教材201页一、热力消毒灭菌法 7.可用于分离脑膜炎球菌的培养基是( B ) A.血平板 B.巧克力平板 C.沙氏培养基 D.双糖培养基 E.碱性平板 参考:教材240页一、脑膜炎奈瑟菌2。培养特性

8.以内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并可引起全身感染的肠道致病菌是( A ) A. 伤寒杆菌 B. 志贺痢疾杆菌 C. 大肠杆菌 D.霍乱弧菌 E.肠炎杆菌参考:教材198页3)内毒素血症 9.不引起毒血症的毒素是( B ) A.葡萄球菌肠毒素 B.霍乱肠毒素 C.志贺毒素 D.白喉毒素 E.破伤风痉挛毒素 参考:教材198页2)毒血症 10.在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中占绝对优势的细菌是( C ) A.大肠杆菌 B.变形杆菌 C.无芽胞厌氧菌 D.白色念珠菌 E.沙门菌 参考:教材164页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正常菌群 11.结核菌素试验的用途不包括( C ) A.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 B.判断卡介苗接种效果 C.诊断Ⅳ型超敏反应? D.辅助诊断婴幼儿结核病 E.判断细胞免疫功能 参考:教材269页(三)结核菌素试验 12.引起败血症的细菌除外( A ) A.白喉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绿脓杆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大肠杆菌 参考:教材198页4)败血症 13.一般不入血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 A ) A. 白喉杆菌 B. 大肠杆菌 C. 绿脓杆菌 D. 变形杆菌 E. 产气荚膜杆菌 参考:教材198页4)败血症 14. 与结核杆菌致病性有关的物质是( D ) A.外毒素 B.侵袭性酶 C.菌体表面构造 D.细胞壁类脂 E.内毒素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考试试题及答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考试试题及答案 综合知识 1.法定传染病病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哪个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B 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D.国家疾控中心E.公安部 2.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以下不属于责任疫情报告人的是?C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 采血机构C.任何单位和个人D.供血机构E.医疗机构 3. 某患者患有霍乱,逃离医院,可以协助医院强制隔离病人的单位:A 民政机构B 公安部门 C 疾病防治机构 D 4. 负责公共卫生事件发布的部门:A 国务院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医疗机构D 疾病防控机构 5. 刘某于2008年7月从某医学院专科毕业,刘某可以( ) A 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B 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2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C 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5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D 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E 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6. 医师经注册后,应当按照以下注册的内容执业( ) A 执业范围B 执业地点C 执业类型 D 执业范围、执业地点 E.执业范围、执业类型、执业地点 9. 发生医疗事故需承担的法律责任:责令暂停多长时间的执业活动6个月至1年以下执业活动

10. 处方书写规则正确的是:A 临床诊断书写清晰、完整,可以与病例记载不一致B字迹清楚,不得涂改C 如需涂改,在涂改处盖章(并注明修改日期) D E 字迹清楚,书写完成,与病例记载一致,如需涂改则在修改处写修改时间及签名 13. 处方的有效期限一般是:A 当日B 1天C 3天D 5天E 7天 14. 关于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19. 医疗鉴定费用一下错误的是: C 不属于医疗事故,由患者支付(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 20. 国家对药品实行分类管理制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B 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C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D 国家根据非处方药的安全性,将非处方药分为甲类和乙类 E 经营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应当配备执业药师或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21. 下列属于劣药的是: 假药:名称不符合A 药物成分与国家标准不符合的 B 以非药品冒充药品的 C 用其他药品冒充的 D 药品成分含量与国家标准不符合的 E 变质的 22.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 A 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B 引起死亡 C 引起死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D 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E 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或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23. 医疗机构对麻醉药品处方的保存期限至少是:A 1年以上B 2年以上C 3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一 1、免疫系统具有哪些功能,正常或异常时有何生物学效应? 答:(1)免疫防御:指机体抵御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一种保护功能。正常时可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时如果防御功能过强出现超敏反应,免疫防御功能过低(免疫缺陷)会导致反复发生感染。 (2)免疫稳定:指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机能。正常时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抗原性异物,对自身成分耐受和保护。功能紊乱时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失去了对自身抗原的耐受而对自身细胞发动攻击。 (3)免疫监视:指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功能。功能正常时可防止肿瘤产生,功能失调时可导致肿瘤发生,或病毒感染不能及时清除,造成病毒持续性感染。 2、列出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答:(1)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如细菌及细菌毒素、病毒等微生物,既可在感染时引起机体免疫应答清除病原微生物,也可人工利用这些抗原制备疫苗、类毒素、抗毒素用于人工免疫预防和治疗,或体外进行抗原抗体检测进行疾病的诊断。 (2)动物免疫血清:人工制备的抗毒素如破伤风抗毒素是由马血清制备,对人而言,既含有特异性抗体可中和毒素,又含有异种动物蛋白引起超敏反应。在应用抗毒素前应做皮试判断有无过敏现象。 (3)同种异性抗原:如血型抗原和组织相容性抗原。输血和器官移植前应进行血型鉴定或组织配型以避免发生输血反应和移植排斥反应。 (4)肿瘤抗原: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如肝癌患者体内出现高水平AFP(甲胎蛋白),可用于肝癌的普查和早期诊断。 3、简述抗体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答:抗体依据重链抗原性不同分为五类:IgG IgA IgM IgD IgE。 IgG:血清中含量最高,是最重要的抗感染分子,包括抗菌、抗病毒、抗毒素 等。还能激活补体,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理作用),穿过胎盘保护胎儿及新生儿免受感染。 IgA:分为单体和双体两种。单体存在于血清中,双体存在于粘膜表面及分泌物中,是粘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因素。 IgM:是分子量最大、体内受感染后最早产生的抗体,具有很强的激活补体作用和调理作用,时作重要的抗感染因子,且常用于诊断早期感染。 IgD:主要存在于成熟B细胞表面,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 IgE:血清中含量最少,某些过敏性体质的人血清中可检测到,参与介导Ⅰ型超敏反应。4、简述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答:补体的生物学活性主要有: (1)溶菌和溶细胞。细菌等抗原物质和相应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革兰氏阴性菌的脂多糖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在细菌等靶细胞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最终导致细菌细胞或靶细胞裂解。 (2)促进抗体中和及溶解病毒。补体可明显增强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在没有特异性抗体存在的条件下,补体也可溶解灭活某些病毒。 (3)调理和免疫粘附。补体裂解产物与细菌及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即调理作用;若与红细胞、血小板结合可形成较大的聚合物利于吞噬细胞的吞噬,此即免疫粘附作用。

微生物学传染与免疫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一.名词解释 免疫:生物体能够辩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出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功能。 传统的免疫 病原微生物:寄生于生物(包括人)机体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疾病(disease):生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由体内或体外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系列复杂且有特征性的病理状态。 传染(infection):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 外源性感染: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称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感染来源于患者自身体内或体表的感染称为内源性感染. 侵袭力: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 外毒素: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病原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毒素。 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外层的组分之一,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LPS),因它在活细胞中不分泌到体外,仅在细菌死亡后自溶或人工裂解时才释放。 类毒素: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用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持抗原性,这种经处理的外毒素。 抗毒素:类毒素注射机体后,可使机体产生对相应外毒素具有免疫性的抗体。 非特异免疫:机体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又称天然免疫(innateimmunity);是在种系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来,防卫任何外界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 刺激或诱导。主要包括生理屏障、细胞因素和体液因素。 特异性免疫:机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如微生物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又称获得性免疫。 炎症: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所表现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性防御应答。 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并能与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反应的物质。 抗体: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所形成的一类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血清活性成分称为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 免疫原性:抗原在体内激活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抗体和特异效应细胞的特性。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培训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培训 教学大纲 有关法律、法规 循证医学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事务中心 2011年11月

前言 本教学大纲作为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学习公共科目课程的指南,其配套教材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讲义(《有关法律、法规》、《循证医学》、《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和《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其配套教学视频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事务中心统一制作的教学光盘。 本大纲由编写教材的各位专家共同编写,并作为专家命题和住院医师备考的依据。

目录 科目一有关法律、法规(1)科目二循证医学(9)科目三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11)科目四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15)科目五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18)

科目一有关法律、法规 第一章传染病防治法(2学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传染病防治法的立法现状;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应承担的法律责 任。 2.熟悉国家对传染病的医疗救治。 3.掌握法定传染病的分类管理、传染病的预防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 通报、公布制度和疫情控制。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点: 一、概述 1.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 2.传染病防治立法 3.传染病的分类 4.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适用范围 二、传染病预防 1.传染病监测预警制度 2.预防接种制度 3.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预防工作 5.医疗机构的预防工作 6.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合法极益保护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 1.传染病疫惰的报告 2.传染病疫惰的通报

上海住院医师公共科目-循证医学与临床思维(精选试题)

上海住院医师公共科目-循证医学与临床思维 1、常见的误诊、漏诊的原因包括下面哪几种() A.病史资料不完整、不确切 B.观察不细致或检验结果误差 C.先人为主、主观臆断 D.医学知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 E.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 2、综合的临床诊断应包括() A.病因诊断 B.病理解剖诊断 C.病理生理诊断 D.疾病的分型与分期 E.并发症及伴发疾病诊断 3、临床思维的两大要素是()、()。 4、常用的诊断方法有()、()、()。 5、最佳证据应具备的特性()、()、()。

6、成本-效果分析的表示方法包括()比或()。 7、可作为常用的效用评价指标是()和()。 8、根据不良反应与()的关系,将药物不良反应分为A型和B型。 9、获得最佳证据或一级证据所需要的临床试验必须具备一下特征()、()、()、盲法。 10、治疗效果的准确度就是可信的程度,常用95%可信区间(95%CI,confidenceinterval)来表示,可信区间越小,则可信度就越()真值。 11、卫生技术评估的内容包括:()、()、()、()。 12、最常见的识别发表偏倚的方法为()。 13、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14、循证医学中诊断性试验常用的指标:()、()、()、()。 15、临床思维方法是指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综合、判断推

理等过程中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由此认识疾病、判断鉴别,做出决策的一种逻辑方法。 16、诊断疾病的步骤包括搜集资料、分析综合资料及形成印象、验证或修正诊断3个步骤。 17、疾病诊断过程中,临床思维时应坚持”多元论”原则。 18、请简述影响预后研究质量的因素 19、简述病因危险因素分析与评价对循证诊治的重要性 20、请简述决策树分析的步骤。 21、应用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结果于具体临床工作时,我们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22、系统评价与叙述性文献综述的区别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免疫防御功能正常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如水平过低可导致 __________________。 2.具有____________性而缺乏 ____________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3.经典的Ⅰ类基因和Ⅱ类基因的二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 4.CK通常以___________的方式作用于产生CK的细胞本身,或以___________方式作用于邻近细胞。 5.TCR-CD3复合体中,TCR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CD3分子则通过胞浆内的______________结构,将抗原信号转导到细胞内。 6.细菌结构中缺乏_____________,称为细菌L型。 7.肠热症主要由______________引起。 8.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是________________。 9.汉坦病毒是_________________的病原。 10.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异嗜性抗原 2.单克隆抗体 3.细胞因子 4.败血症 5.微生态失调 三、单选题:从下列A、B、C、D 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英文字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适应性免疫的特征是() A.出生时即具有 B.反应迅速 C.特异性 D.无记忆性 2.下列对抗毒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类毒素免疫动物的免疫血清制成 B.注射前需作皮肤试验 C.既可中和外毒素,又可能引起超敏反应 D.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3.下列哪类Ig升高可提示机体近期感染() A.IgG B.IgM C.IgE D.IgA 4.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血清中升高的补体成分是()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超全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免疫、免疫功能。答:微生物:一大群微小生物的总称。 三大类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 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功能。(正常时对机体有利,异常时对机体有害。)免疫功能:(1)免疫防御 (2)免疫自稳 (3)免疫监视 2、你对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内容以及应用意义、研究现状有何认识? 答: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与感染性疾病有关,还与药物生产及药物保存和微生物污染有关。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障人类健康;反之则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机生命,如近年来所出现的药品与食品安全的问题,其中多数都与微生物污染和超敏反应有关。另外,还有众多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免疫应答的产物等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如何将微生物和免疫应答产物作为药物资源来开发,将为解决与感染有关疾病的防治问题作出大贡献。 第一章思考题 1、抗原 答: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的基本特性 答:1、免疫原性 2、抗原性 3、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答:(一)异物性 (二)理化性状 (三)完整性(进入途径) (四)宿主的应答能力与免疫方法 4、表位 答: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5、异嗜性抗原 答: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佐剂 答:佐剂是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7、MHC 答: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指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功能与控制免疫应答和移植排斥有关。 8、简述HLA复合体的结构和产物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作业集第6次作业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作业集 第三章抗原与免疫分子 一、名词解释 1.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2.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补体系统补体并非单一分子,而是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被称为补体系统。 4.细胞因子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 二、简答题 1.为何HLA基因或表型测定可用于亲子鉴定与确定个体身份? 由于1)HLA的高度多态性、2)单元型遗传以及3)HLA基因型终身不变,因此,HLA 基因或表型检测可用于亲子鉴定和确定个体身份。 2.简述IgG与IgM的特性与功能。 IgG――含量最高的Ig、半寿期约20~23天、能通过胎盘、是主要的抗菌抗病毒抗体; IgM――五聚体结构、结合补体能力最强、胚胎发育晚期即可合成、体液免疫最早出现的抗体,单体结构镶嵌在B细胞膜上,是B细胞抗原受体的主要成分。 第四章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 第五章免疫应答 一、名词解释 1.适应性免疫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2.固有免疫是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功能,即出生后就已具备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也称为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二、简答题 1.简述Th1细胞和Th2 细胞的免疫效应。 Th1细胞分泌IFN-γ,能强力激活巨噬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可清除所吞噬的病原体并引起局部炎症。Th1细胞分泌的TNF可诱导靶细胞凋亡和促进炎症反应。 Th2细胞分泌IL-4、IL-5、IL-6,其主要功能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和抗寄生虫感染。 2.试比较抗体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 . 抗体的初次应答抗体的再次应答 应答细胞初始B细胞记忆性B细胞 潜伏期较长较短 抗体类型先产生IgM,后产生IgG、IgA IgG为主 抗体浓度、维持时间浓度低,维持时间短浓度高,维持时间长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 第一篇医学免疫学 一、填空题 1.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发挥——功能、——功能和——功能。 2.超敏反应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反应——;而发生肿瘤是由于——功能缺陷。 3.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物质并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4.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变性细胞的功能称为。该项功能失调可引起——。 5.医学免疫学的起源学科是——。 二、名词解释 1.免疫 三、问答题 1.简述基础免疫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2.免疫系统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正常或失常表现出何种生物学效应?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过强,免疫监视 3.自己,非己 4.免疫自稳功能,自身免疫病 5.微生物学 二、名词解释 1.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物质,对“自己”耐受而排除“非己”抗原物质的生理过程。 三、问答题 1.基础免疫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抗原物质的种类和特点。(3)免疫应答的过程、规律和特点。(4)免疫学应用,包括免疫学防治和免疫学诊断。 2.免疫系统的功能及效应: (1)免疫防御:是机体抵御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一种保护功能。功能正常可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损 害,即抗感染免疫。功能异常有两种情况:免疫防御功能过强出现超敏反应;免疫防御功能过低(免疫缺陷)会导致反复发生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2)免疫自稳: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机能。功能正常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 衰老、变性的细胞,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抗原异物,对自身成分耐受与保护。功能紊乱或失调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即认己为敌,失去了对自身抗原的耐受而对自身细胞发起攻击。 (3)免疫监视:指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功能。 功能正常可防止肿瘤产生;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发生,或病毒感染不能及时清除,造成病毒持续性感染。 第一章免疫器官 一、填空题 1.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和——。 2.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和——。 3.人类周围免疫器官包括——、——和——。 4.骨髓是——分化成熟场所;胸腺是——分化成熟场所。 5.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是——、——和——。 6.淋巴结中的B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区,而T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淋巴结的——。 二、A型选择题 1.T细胞分化成熟场所是( )。 A.骨髓 B.胸腺 C.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D.脾 E.淋巴结 2.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场所是( )。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脾 E.淋巴结 3.中枢免疫器官的功能是( )。 A.T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B.B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C.T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 D.B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 E.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4.周围免疫器官的功能不包括( )。 A.接受抗原刺激 B.产生免疫应答 C.过滤和清除病原微生物 D.造血及产生免疫细胞 E.过滤血液 三、问答题 1.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10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概论: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或病原体(pathogen)——寄生于生物机体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传染——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病原体、宿主和环境是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免疫——生物体能够辨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出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动能。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防御感染和维护机体完整性的重要手段。免疫功能: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免疫稳定(immunologic homeostasis);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erveillance)。免疫: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 。 10.1 传染 10.1.1 微生物的致病性 1、细菌的致病性:致病菌——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非致病菌——不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有些细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亦可致病。毒力(virulence)——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毒力的基础:侵袭力(invasiveness):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包括:吸附和侵入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力。毒素(toxin):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两大类。 抗原性的生物制品,将其注射机体后,具有免疫功能。常用的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和肉毒类毒素等。 内毒素的测定方法:鲎试剂法或鲎变形细胞溶解物试验(Limulus amoebocyte lysate test)

规培考试-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考试题库-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住院医师规范化传染病学题库 第一章总论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与临床特点,诊断、预 防和治疗原则。熟悉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过程的表现与影 响因素,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了解“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概念的异同,传染病的现况及其危害,传染病 学的发展趋势,学习传染病学的目的。 一、选择题 A1 型题 1.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E A. 机体的保护性免疫 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C、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 D、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E、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机能 2.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 使病原体局部化,但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待机体免疫功能下 降时,才引起疾病。此种表现是: B A .机会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3.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 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 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此种情况属于:B A .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4. 病原体侵入从体后,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同时通过病原 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 变与临床表现,此种情况是:B A .隐性感染 B.显性感染 C.重复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机会性感染 5. 用于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诊断的免疫学检查,主要是测定血清中的:C A. IgG B.IgA C. IgM D. IgD E. IgE 6.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D A.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B.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 C.散发、流行、暴发流行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7. 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 B A. 协助诊断 B. 确定检疫期 C.追踪传染来源 D.预测流行趋势 E.有助于院内感染的鉴别 8. 传染病检疫期限的确定是依据该病的: C A. 隔离期 B. 传染期 C.最长潜伏期 D.最短潜伏期 E.平均潜伏期 9. 可作为传染病检疫与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的是: C A. 传染期 B.隔离期 C.潜伏期 D.前驱期 E.免疫期 10.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 A A.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B. 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C. 初期、极期、恢复期 D. 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 E. 早期、中期、晚期 11. 下列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依次为: E A. 猩红热、天花、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B. 猩红热、风疹、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C. 天花、水痘、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D. 水痘、天花、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E. 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12. 甲类传染病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在城镇应于发现后: A A 6 小时内 B.8 小时内 C.10 小时内 D.12 小时内 E.24 小时内 13. 甲类传染病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在农村不应超过: D A .6 小时 B.8 小时 C.10 小时 D.12 小时 E.24 小时 14.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管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 三类,它们是: B

微生物与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1.抗原: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表位(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3.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人、动物、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 4.抗体: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5.免疫球蛋白:血清中一类主要的蛋白,由α1、α2、β和γ球蛋白组成。 6.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Fab段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其Fc段与杀伤细胞表面的FcR结合,介导杀伤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 7.补体:正常人或动物体液中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并具有免疫活性的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 8.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群紧密连接的,决定移植组织是否 相容,与免疫应答有关的基因群。 9.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人的MHC。 10.B细胞受体(BCR):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 11.T细胞受体(TCR):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 12.抗原提呈细胞(APC):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信息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 13.免疫耐受: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某种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14.超敏反应: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等异常的适应 性免疫应答。 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后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这种细胞壁受损后,仍能够生长和分裂的细菌称为细胞壁缺陷型或L 型细菌。 质粒: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特性。 荚膜:某些细菌如肺炎球菌、炭疽杆菌等在细胞外面有一层较厚的粘液性物质,称为荚膜。鞭毛:有些杆菌、弧菌及螺形菌的菌体上具附有细长、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它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芽胞:某些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折光性强、不易着色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称为芽胞。 菌落:单个细菌经一定时间培养后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消毒: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芽胞的方法。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和芽胞的方法。 毒性噬菌体:能在敏感菌内复制繁殖并使之裂解的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感染敏感菌后能将自身的核酸整合到宿主主菌DNA并使之复制而复制传代的噬菌体。 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并整合到受体菌的基因组中,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把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给受体菌,使其获得新的性状。 溶原性转换:温和噬菌体的DNA作为一种外源性基因与细菌染色体通过溶原性整合而重组,使细菌的遗传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细菌性状的改变。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为本市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承担本学科常见疾病诊治工作的临床医师。为进一步加强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管理,有效保障本市临床医师的专业技能素质,制定本办法。 一、培训和考核对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对象为已被本市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招录的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 二、培训科目设置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按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小儿外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临床病理科、口腔科、全科医学科、肿瘤学等19个临床学科和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针灸推拿、中医五官科、中医骨伤和中医全科等8个中医学科开展。住院医师选择的培训学科应与其已取得的或将要考取的《医师资格证书》的类别相一致。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报请卫生部同意后,增设或调整部分培训学科。 三、培训时间 本科毕业生培训时间为三年,毕业研究生须经培训医院进行临床能力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和既往参加临床实践的经历,可相应减少培训时间。 四、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热爱临床医学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公共科目:有关卫生法律法规12学时,循证医学8学时,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8学时,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50学时,职业病诊断知识8学时(限于内科等相关学科)。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公共科目及课时。 (三)专业理论知识:根据住院医师培训标准细则要求,学习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 免疫:是指对抗体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一种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抗体有力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抗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在体内外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 抗原决定簇: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又称表位,它的种类,数目,空间构型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 4. 异嗜性抗原:是指在无种属关系生物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5. 抗体: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6.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7. 单克隆抗体:是指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值的子代细胞集团,即单一纯系细胞合成的抗体。 8. 补体系统: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及组织具有酶活性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的球蛋白所组成的酶反应系统,它包括多种因子。 9. LAK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NK细胞或部分Tc在体外培养时,在高剂量IL2 诱导下,成为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的细胞,称LAK细胞。 10. 免疫细胞: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前体细胞。 11. 细胞因子:是指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 12. APC:即抗原提呈细胞,能表达被特异性T细胞识别的抗原肽:MHC复合物的所有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 13.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细胞识别抗原,自身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物质,将抗原破坏,清除的全部过程。 14. 免疫耐受:是机体接受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15. 超敏反应:是指某抗原或半抗原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在体内引起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16. 传染性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在遭受胞内寄生菌或病毒以及某些真菌感染过程中发生的T 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 17. 类风湿因子(RF):自身变性的IgG分子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自身变性IgG的自身抗体称为类风湿因子,这类自身抗体以IgM为主。 18. 人工自动免疫:是用于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抗体输入抗原性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免疫应答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19. 质粒:是细菌体内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一种双股闭合环状DNA 20. 荚膜:某些细菌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一层粘液性多聚物,其成分为多糖或多肽。 21. 热原质:由大多由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产生,极微量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可引起发热反应,故名热原质。革兰阴性菌的热原质就是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热原质耐高温,高压灭菌不能破坏。除去热原质的方法用特殊石棉过滤,最好办法是蒸馏。 22. 细菌素: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类物质,可抑制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考试真题

综合知识 1、法定传染病病以外得其她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与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得,由哪个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B 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D、国家疾控中心E。公安部 2。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以下不属于责任疫情报告人得就是?C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采血机构C.任何单位与个人D.供血机构E.医疗机构 3. 某患者患有霍乱,逃离医院,可以协助医院强制隔离病人得单位:A民政机构B公安部门 C 疾病防治机构 D 4、负责公共卫生事件发布得部门:A 国务院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医疗机构 D 疾病防控机构 5。刘某于2008年7月从某医学院专科毕业,刘某可以( ) A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B 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2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C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5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D 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E 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6.医师经注册后,应当按照以下注册得内容执业( ) A 执业范围B执业地点 C 执业类型 D 执业范围、执业地点E。执业范围、执业类型、执业地点 9。发生医疗事故需承担得法律责任:责令暂停多长时间得执业活动6个月至1年以下执业活动 10、处方书写规则正确得就是:A 临床诊断书写清晰、完整,可以与病例记载不一致B字迹清楚,不得涂改 C 如需涂改,在涂改处盖章(并注明修改日期) D E 字迹清楚,书写完成,与病例记载一致,如需涂改则在修改处写修改时间及签名 13. 处方得有效期限一般就是:A当日 B 1天C3天D5天E7天 14。关于处方医师得签名式样与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19。医疗鉴定费用一下错误得就是: C 不属于医疗事故,由患者支付(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得一方支付) 20、国家对药品实行分类管理制度,以下说法错误得就是: A 分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B 处方药,就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与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与使用得药品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

第一章免疫学绪论 1.免疫学概述 免疫是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的过程。 免疫的三个功能:防御、自稳、监视 免疫类型: 固有性免疫 又称天然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特点: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免疫记忆 适应性免疫 又称获得性免疫 特点: 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免疫记忆 2.免疫器官与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 骨髓功能: 1)骨髓是成人各类血细胞(包括免疫细胞)的发 源地 2)骨髓是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3)骨髓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场所 胸腺功能: 1)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主要器 官 2)胸腺是自身免疫耐受和维持的重要器官 3)免疫调节作用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功能: 1)执行黏膜局部免疫功能 2)分泌SIgA 第二章抗原 1.抗原的概念和性能 抗原(Ag)是指能与T/B细胞的抗原受体(TCR/BCR)特异性结合,使其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免疫应答产物(效应淋巴细胞/抗体),并能与之特异性的结合的物质。抗原有两个性能,即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抗原性)。 免疫原性指抗原特异性激活免疫细胞,使之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产物的性能。 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半抗原:即不完全抗原,无免疫原性,只有抗原性的物质。 抗原表位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其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AD)。 抗原通过表位与T/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TCR/BCR)特异性结合,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借抗原表位与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 表位的化学组成和空间构型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不同抗原具有相同的或相似的表位,这些抗原可互称为共同抗原。 2.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异物性 2)理化性质(分子大小、化学组成和结构) 3)分子构象及易接近性 4)遗传因素 5)年龄、性别及健康状态3.抗原的分类 异嗜性抗原是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不 同种属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 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是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时 无需Th细胞辅助的抗原。 4.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激活物 佐剂指先于抗原或同时与抗原注入体内,可增强机 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程度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 质。 第三章免疫分子 1.免疫球蛋白 抗体(Ab)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 胞所产生的球蛋白,主要分布于血清等体液中,通 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介导体液免疫效应。 免疫球蛋白(Ig)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 体相似的活性球蛋白。 Ig分为膜型和分泌型两种类型。膜型免疫球蛋白(m Ig)分布于B细胞表面,即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 (BCR);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 Ig)存在于血清和 组织液等体液中,即通常所指的抗体。 免疫球蛋白单体由四条肽链组成,包括两条相同的 重链(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链),各肽链由 数量不等的二硫键链接。 在Ig的H链和L链近N端约110个氨基酸残基的区 域内,其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称可变区(V区) VL和VH内各含三个氨基酸序列变化非常大的区域, 称为高变区(HVR)。该区即为与抗原表位互补结合 之部位,又称互补决定区(CDR)。 VH和VL的6个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 位,结合一个抗原表位。 Ig近C端L链的1/2及H链的3/4或4/5区域内, 氨基酸序列现对稳定,称为恒定区(C区)。 木瓜蛋白酶可使Ig在铰链区水解成两个Fab段和一 个Fc段。 免疫球蛋白(Ab)的生物学功能: 1)中和作用 2)激活补体 3)结合具有Fc受体(FcR)细胞介导的生物学功 能(调理作用、ADCC作用、介导Ⅰ型超敏反 应) 4)跨细胞输送作用 5)免疫调节作用 IgG: 1)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 2)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最主要抗体 3)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屏障的抗体,可跨胎盘转 运,从母体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为新生儿提 供被动的免疫保护 IgM 1)多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 2)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胚 胎晚期就能产生,脐带血IgM增高提示胎儿有 宫内感染 3)是初次免疫应答中出现最早的抗体 4)是体液免疫尤其是初次应答中重要的效应分子 IgA 1)是局部黏膜免疫的主要效应抗体 2)婴儿可从母亲初乳中获得sIgA,是一种重要 的天然被动免疫 IgE 1)IgE诱导Ⅰ型超敏反应 2)发挥抗寄生虫免疫作用 IgD 1)mIgD表达于B淋巴细胞表面,为BCR的另一 种类型,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 单克隆抗体(mAb)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杂交瘤产生 的只识别抗原分子某一特定表位的特异性抗体,也 称第二代抗体。具有结构高度均一、纯度高、特异 性强和效价高等特点。 2.补体系统 补体(C)是存在于任何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 胞膜表面的一组经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介 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C裂解片段成分:小片段为a,大片段为b(C2除 外)。 补体激活途径: 1)经典途径 2)旁路途径 3)MBL激活途径 抗原抗体复合物又称为免疫复合物(IC),是经典途 径最主要的激活剂。 C4b2a复合物,具有活化C3活性,是经典途径C3转 化酶 C4b2a3b是经典途径C5转化酶 C5b6789n为膜攻击复合物(MAC) 旁路途径在感染早期为机体提供有效的防御保护 C3bBb复合物是旁路途径C3转化酶 C3bBb3b是旁路途径C5转化酶 MBL激活途径在感染早期为机体提供有效的防御保护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1)溶细胞、溶菌作用 2)调理作用 3)炎症介质作用 4)清除免疫复合物 3.MHC及其编码分子 MHC是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 原、控制免疫细胞相互识别、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 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HLA复合体位于人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 HLAⅠ类分子结合抗原肽的部位由重链的α1和α2 两个功能区组成。 HLAⅡ类分子结合抗原肽的部位由重链的α1和β1 两个功能区组成。 HLAⅠ类分子广泛表达于体内几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HLAⅡ类分子分布相对局限,主要表达于树突状细 胞、B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HLAⅠ类分子递呈内原性抗原肽,供CD8+T细胞识 别。 HLAⅡ类分子递呈外源性抗原肽,供CD4+T细胞识 别。 4.其他免疫分子 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和其他细胞经刺激后合成分泌 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细胞因子作用特点: 1)高效性 2)多效性和叠重性 3)局部效应 4)拮抗性和协同性 5)网络性 细胞因子种类: 1)白细胞介素(IL) 2)干扰素(IFN) 3)肿瘤坏死因子(TNF) 4)集落刺激因子(CSF) 5)生长因子(GF) 6)趋化因子(chemokine)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HLDA)是造血干细胞在分化为 不同谱系、不同阶段及其活化过程中,表达于细胞 表面的膜分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