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有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有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有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有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有答案)

一、《邓稼先》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①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 年为例:

②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 99年。

③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 25年。

④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 99年。⑤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 25 年,后者“租借” 99 年。

⑥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⑦今

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⑧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⑨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1.题目中的“站起来了”四个字是什么意思?(中国人民)获得了解放和自由。

2.文章② - ⑤段,从内容和结构上各起什么作用?内容上:概括1898 年的历

史。

结构上:照应题目中的“任人宰割” 。

3.这段文字对于邓稼先有什么作用?先概述这一百年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4.“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一句改为“邓稼先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一是原句与前文衔接一致;二是原句强调的是邓稼先的巨大贡献和他的人物品质和精神。

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

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化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 年到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苦历,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问的内容。

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表现闻一多先生“学者的方面” 。

2.结合语境,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

..,有如向地壳寻

宝藏。

这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当时对学术研究专注和求索的精神。(2)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尽

这些成语或仿成语的结构,高度浓缩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术的情景。另外,这些结构整

齐的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有音乐美。

3.文中的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细节描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

三、《黄河颂》

我站在高山之巅,奔向黄海之边;

望黄河滚滚,把中原大地

奔向东南。劈成南北两面. 。

惊涛澎湃,啊!黄河!

掀起万丈狂澜;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浊流宛转,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结成九曲连环; 从你这儿发源;

从昆仑山下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1.文章开头“望”字有何作用?

这个“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而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也有想象,条理清楚。

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一句的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民族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是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文字的主要内容。

这上面文字主要描写了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和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4.请你写出一首关于黄河的古诗。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四、《老山界》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象山泉在呜咽,象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选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星星、山峰、山谷、火堆。

2.“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像波涛在澎湃” 连用比喻描写声响,

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个排比式比喻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不可捉摸” 的声响特点,将无形的声音化为具体的形象,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增强语势,使人的感受更加强烈。同时运用以静称动的写法,更加渲染了山中的寂静。

3.这段景物描写,突出了山间寂静的特点。

4.选段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突出了中心思想。

五、《阿长与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

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我”听到阿长买了《山海经》后,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表现了“我” 当时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表现了我的惊喜与震撼。

2.“我”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我”对阿长的评价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别人不肯做??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

3.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表现了她怎样的特点?

朴实、善良、关爱孩子。

4.结尾一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情。抒发了作者对阿长真挚的感激、敬爱之情。

5.概括选文中“我”对阿长思想感情的变化。

由鄙视到敬意。

六、《老王》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

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请指出选文记叙的要素。

时间:有一天地点:___“我”家门口___

人物:___“我”和老王_ 事件:___老王为“我”送来香油和鸡蛋_ 2.“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一句中的“镶嵌” 能否改为“站立?”为什么?

不能。用“镶嵌”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而用“站立”会让读者认为老王的身体较好。

3.“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这一句中的“强笑” 能否换成“笑着”?为什么?

不能换。“强笑” 说明笑的不自然,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4.“可是我害怕的糊涂了” ,作者为什么害怕?结合选文简要回答。

因为老王身体瘦弱得让“我”害怕,他的病态使人害怕。

七、《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决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繁简有时牵涉到内容方面,意思无价值,甚至更坏,当然以不写为是。内容还会引来其他性质的复杂问题,这里不管,只说用语。用语的可简而繁,近些年来大为流行,种类和花样都很多,几年前我在拙作《作文杂谈》的“累赘拖沓”一题里曾较详细地谈到,这里不能多说。我的想法,值得重视的不是多用少用一两个字,而是应该少用而偏偏多用的这种热爱冗赘的心情,它扩张,无孔不入,就会成为风。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

“了”,势力越来越大,占据的地盘越来越广,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 ,

简明

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 ,“他坐在了前排” ,成为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 ,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 ,成为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

定为“行动”义用“做” ,“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依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特别重视“简洁” 。

2.作者在第一段中举了哪两个例子?

“了”的用法和“太”的用法。

3.选文的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语“这”指代什么?

出现“叫做”和“叫作”的现象。

八、《驿路梨花》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

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2.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到并且为过路人盖了一间茅草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间小茅屋。

插叙的作用是,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3.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2)“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

姐很

.受

。从那以后,常

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

这小茅屋。

“很受感动” 表明了她对发扬雷峰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

4.通读全文,拟写下联。上联:驿路梨花处处开下联:雷锋精神代代传

九、《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 ”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 ”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