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记图)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或与水的反应。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 △ 2CO 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 、H 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 2O(g) △ CO(g)+H 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 3的分解等。

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 -=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 -=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 、Ca 、Na 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 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 2的放出。

(6)书写出常见的电极反应,如:Cu -Zn -H 2SO 4 、Cu -Zn -AgNO 3 、Cu -C -AgNO 3、Fe -C -H 2SO 4等,及会分析相关现象。

(7)原电池的应用: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③设计原电池。④金属的腐蚀。

2、化学电源基本类型:

①干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或消耗。如:Cu -Zn 原电池、锌锰电池。

②充电电池:两极都参加反应的原电池,可充电循环使用。如铅蓄电池、锂电池和银锌电池等。

③燃料电池:两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电极本身不发生反应,而是由引入到两极上的物质发生反应,如H 2、CH 4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常为碱性试剂(KOH 等)。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v(B)= 或

()c B t ??()n B V t ???

①单位:mol/(L ·s)或mol/(L ·min) ②B 为溶液或气体,若B 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i )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ii )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 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 正=v 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 V A (正方向)=V A (逆方向)或n A (消耗)=n A (生成)(不同物质则有正有逆且成比例)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 +yB zC ,x +y ≠z )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一、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天然气、沼气、坑道气的主要成分:CH 4。

二、甲烷

1.结构:分子式:CH 4;空间构型:正四面体。

2.化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不反应。

(1)氧化性 CH 4+2O 2??→

?点燃CO 2+2H 2O (CH 4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与纯卤素取代)

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某种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CH 4+Cl 2??→?光照CH 3Cl+HCl CH 3Cl+Cl 2??→?光照 CH 2Cl 2+ HCl

CH 2Cl 2+Cl 2??→?光照 CHCl 3+ HCl CHCl 3+Cl 2??→?光照

CCl 4+ HCl

(3)主要用途: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天然气、沼气应用。

3.烷烃的通式:C n H 2n+2(n ≥1)

4.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互称。

如: C 4H 10:CH 3CH 2CH 2CH 3 正丁烷 CH 3CHCH 3 异丁烷

CH 3

5.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

如: CH 3CH 2CH 3与CH 3CH 2CH 2CH 2CH 3;

CH 3与等。

三、乙烯 1.乙烯分子式:C 2H 4;结构简式:CH 2=CH 2;结构式:

空间构型: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2.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略

轻,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可燃性:O H CO O CH CH 22222223+??→?+=点燃

现象:火焰较明亮,有黑烟。原因:含碳量高。

②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上与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现象:溴水褪色

CH 2=CH 2+H 2O ??

→?催化剂

CH 3CH 2OH (工业制乙醇) 注意:①乙烯能使酸性KMnO 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①常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来除去烷烃中的烯烃,但是不能用酸性KMnO 4溶液,因为会有二氧化碳生成引入新的杂质。

(3)加聚反应

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量小的化合物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这种由加成发生的聚合反应叫加聚反应。

乙烯 聚乙烯

4.用途:(1)、石油化工基础原料 (2)、植物生长调节剂 催熟剂

评价一个国家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标志之一

5.烯烃通式:C n H 2n (n ≥2) (补充:烷烃的通式:C n H 2n+2(n ≥1) )

四、苯

(1

)结构简式:或 (2)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熔点 5.5℃,沸点80.1℃,易挥发,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①氧化性

a .燃烧2C 6H 6+15O 2??→

?点燃

12CO 2+6H 2O 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萃取溴水中的Br 2)

②取代反应

a,硝化反应:

+HNO 350-60℃浓硫酸NO 2+H 2O ( 加入试剂的顺序:浓硝酸、浓硫酸、苯 ) 水浴加热

b,与液溴(纯溴)反应: (溴苯)+ Br 2 FeBr 3 +HBr (溴苯、硝基苯密度都比

水大)

③加成反应:

(4)用途:基础化工原料、用于生产苯胺、苯酚、尼龙等

五、乙醇

1.结构

结构简式:CH 3CH 2OH ;官能团:-OH (羟基)。

+ H 2+ 3H

2????→催化剂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 一、杠杆: (一)、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二)、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2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1 表示。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 离。用字母L 2 表示。 (三)、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四)、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 (2)、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 1L 1 =F 2 L 2 也可写成:F 1 /F 2 =L 2 /L 1 。 注意: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五、应用: 名称结构特征特点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省力、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 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费力、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 钓鱼杆 等臂 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

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六、滑轮: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 )=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速度v G )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21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2 1 (G 物 +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n 1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n 1 (G 物+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 物+G 动)/F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 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七、机械效率: 1、有用功: (1)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 有用=Gh (提升重物)=W 总-W 额=ηW 总 斜面:W 有用= Gh 2、额外功: (1)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excel期末知识点总结

1.文件的建立与打开: office图表新建新工作簿确定 打开 2.文件的保存与加密保存: office图表保存 xls 准备加密文档输入密码确定再次输入并确定 3.强制换行:alt+enter 4.删除与清除:删除整个单元格,清除格式、内容、批注 5.填充序列: 等差等比: 在单元格中输入起始值开始填充序列选择等差等比、行列输入步长值、终止值 文字序列: 在单元格输入文字序列 office按钮 excel选项常用编辑自定义序列选中刚才输入的文字序列导入确定6.复制移动: 移动覆盖左键拖拽 复制移动覆盖 ctrl+左键拖拽 移动插入 shift+左键拖拽 复制移动插入 ctrl+shift+左键拖拽 7.插入行列:选中要插入数量的行或列右键插入 8.为行、列、单元格命名: 先选中要命名的区域在左上角的名称框内输入名字 直观,快速选定 如何删除名称:公式名称管理器选中删除 9.批注:单击单元格审阅新建批注 10.科学计数法: >=12位用科计表示 123456789012=1.234567E+11 1.A3=R3C1 R为行C为列 C1 C2 C3 R1 R2 R3A3 2.数组运算Ctrl+Shift+Enter 3.将某一函数,作为另一函数的参数调用。最多可以嵌套七层 COUNT(参数1,参数2,…)功能:求一系列数据中数值型数据的个数。 COUNTA(参数1,参数2,…)功能:求“非空”单元格的个数。 COUNTBLANK(参数1,参数2,…)功能:求“空”单元格的个数。 COUNTIF功能:求符合条件的单元格数 4.四舍五入函数ROUND(number, num_digits) =ROUND(1234.567,2)=1234.57 =ROUND(1234.567,1)=1234.6 =ROUND(1234.567,0)=1235 =ROUND(1234.567,-1)=1230 =ROUND(1234.567,-2)=1200 负的往左,正的往右

最新电功率知识点总结

最新电功率知识点总结 一、电功率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可调,灯L1、L2的额定电压均为6V,L1、L2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逐步调大电源电压至电路允许的最大值,此时() A. L1正常发光 B. 电源电压为12V C. 电路总电阻为30Ω D. 电路总功率为 2.4W 【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图乙可知,两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两灯泡的电流I1=0.6A、I2=0.3A, 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I2=0.3A,则L2正常发光,故A错误; 由图乙可知,L1两端的电压U1′=2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的电压: U=U1′+U2=2V+6V=8V,故B错误; 由I= 可得,电路总电阻: R= = ≈26.7Ω,故C错误; 电路的总功率: P=UI=8V×0.3A=2.4W,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由图乙可知两灯泡额定电流下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两灯泡额定电流中较小的,即额定电流较小的灯泡能正常发光,根据图象读出两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电路的总功率.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示数变小,灯L变亮 B. 电压表示数变小,灯L变暗 C. 电压表示数变大,灯L变亮 D. 电压表示数变大,灯L变暗 【答案】D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 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因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由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L变暗,AC不符合题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结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化,利用欧姆定律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 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1Ω,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为0~4Ω.闭合开关S,在滑片从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1.44W B.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2W C.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2.25W D. 电压表示数从0V增大到2.4V 【答案】C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2=I2R2=()2R2= ,所以,当R2=R1=1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最 大,则P2大==2.25W,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示数为

excel总结知识点

Excel知识点 【工作表、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1.Excel文件是一个工作簿(Book1.xls),一个工作簿默认包括3张工作表,一个工作表包括65536(行)*256(列)个单元格,多个连续的单元格组成了单元格区域。 2.工作表的删除、插入、删除、重命名、复制、移动。 3.工作表单元格区域的选取配合Shift键和Ctrl键。 4.输入数据时,文本型数据默认左对齐,数值型数据默认右对齐(数值型数据变为文本型数据加英文状态下单引号“’”,分数输入前加“0 ”),日期型数据用分隔线(—/)分开。 5.数据、文本、公式、函数均可以自动填充、移动、复制。 6.工作表的格式化:(1)格式| 单元格(2)选中| 右键| 设置单元格格式。7.表格的制作:格式| 单元格| 边框。 8.数据区域的条件格式:格式| 条件格式。 9.行、列的插入、删除、高度、宽度的调整(出现###表示列宽过小,应适当加宽列宽)。 ※【公式和函数的应用】 1.公式的使用:+ —* / 。 2.函数的使用:Sum average max min if and or count countif。 3.用公式或函数计算前需先输入“=”,要熟练掌握if函数与其他函数的嵌套。 4.条件格式的应用(“格式”菜单/“条件格式”,并掌握删除条件的方法)。【图表应用】 1.用图表来表示数据以及对图表的编辑和格式化,需注意以下问题: (1)插入图表之前需根据要求正确选好数据源(能连续选择尽可能连续选择)。(2)掌握对图表各部分进行格式化设置(双击要修改部分,数值轴刻度的修改)(3)掌握如何修改图表中的错误项的方法。(图表区内单击右键) 【数据分析】 数据排序 1.简单排序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知识点全面总结

12简单机械 杠杆 知识点一、杠杆 1、什么是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说明:①“硬棒”不一定是直棒,只要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都可以看成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任意形状的。 ①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力的作用;二是能绕固定点转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例如:撬棒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成为杠杆。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必须是硬的,固定点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他位置。 2、杠杆的五要素: 五要素物理含义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用“O”表示 动力是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①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它位置。同一杠杆,使用方法不同,支点的位置也不可能不同。在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的。 ①动力和阻力是相对而言的,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跟杠杆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动力和阻力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 ①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①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①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力 的作用点的距离。某个力作用在杠杆上,若作用点不变,

l l l 力的方向改变,力臂一般要改变。 ①力臂有时在杠杆上,有时不在杠杆上,如果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支点,则力臂为零。 ①力臂的表示与画法: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①力臂的三种表 示方式:选择哪种 方式,根 据个人习惯而定。 4、力臂的画法: 第一步:先确定支点,即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 第二步:确定动力和阻力。人的目的是将石头撬起,则人应向下用力,此力即为动力,用“F 1” 表示。这个力F 1的作用效果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阻力的作用效果恰好与动力的作用效果相反,在阻力的作用下杠杆应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的作用效果杠杆应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是石头施加给杠杆的方向向下的压力,用“F 2”表示。 第三步: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将力的作用线正向或反向延长,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并标明动力臂与阻力臂的符号“l 1”“l 2”。 知识点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在力的作用下,如果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我们就可以认为杠杆是平衡了。 2、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刻度尺、线。 实验步骤:①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在调节时,如果杠杆的左边下沉,则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如果杠杆的右边下沉,则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简称“左沉右调,右沉左调”。 ②如图所示,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杠杆两边收到钩码的作用力的大小都等于钩码重力的大小。

电功率知识点归纳

电功率知识点归纳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电功率》知识点归纳 一、电功(电能)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用 W 表示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 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 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Pt (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t R U Rt I W 2 2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I 2 Rt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t R U W 2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 常用公式W=W 1+W 2+…W n W=U 总I 总t=P 总t 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 )常用单位:kw ·h (度)1千瓦时=1度=1kw ·h= ×106J 6.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电能表上“220V ”“5(10)A ”“3000R/kwh ”等字样,分别表示:电能表应接在220V

的电压下使用;电能表的额定电流是5A ;额定最大电流为10A ;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A 、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 这个月用电________度合___________ J 。 B 、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 (3000R/kwh )在 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___J 。 7、电池充电把 能转化为 能,放电时把 能转化为 能,电动机把 能转化为 能,灯泡工作把 能转化为 能和 能。 二、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1s )内所做的功或电流在1s 内所消耗的电能。 2.物理意义:表示 电流做功快慢 的物理量或表示用电器 消耗电能快慢 的物理量。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 实际功率 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 (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 2R=U 2/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I 2R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U 2/R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 常用公式P=P 1+P 2+…P n 月底读数是

第4章_EXCEL知识点总结1

第4章EXCEL 1、Excel主要功能:①简单方便的表格制作功能;②强大的图形、图表功能;③快捷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功能;④列表 功能。 2、每个工作表都是存入某类数据的表格或者数据图形。 3、256列:A,B,···,Z,AA,AB,···,BA,BB,···,IV;65536行:1~65536。 4、关闭工作簿:①工作簿处于最大化:菜单栏最右端“关闭”。。②处于非最大化,标题栏最右端的“关闭”。 5、一个工作簿包含多个工作表,根据需要可以对工作表进行添加、删除、复制、切换和重命名等操作。 6、隐藏和取消隐藏工作表:格式—工作表—隐藏(取消隐藏); 7、隐藏和取消隐藏工作簿:窗口—隐藏(取消隐藏)。 8、Excel 2003可以接受的数据类型可以分为文本(或称字符、文字)、数字(值)、日期和时间、公式与函数等。 9、在Excel 2003中,文本可以是字母、汉字、数字、空格和其他字符,也可以是它们的组合。 10、Excel 2003包括四类运算符: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文本运算符和引用运算符。 13、创建数据清单遵循的规则: ①一个数据清单最好占用一个工作表。 ②数据清单是一片连续的数据区域,不允许出现空行和空列。 ③每一行包含相同类型的数据。 ④将关键数据置于清单的顶部或底部:避免将关键数据放到数据清单的左右两侧,因为这些数据在筛选数据清单时可 能会被隐藏。 ⑤显示行和列:在修改数据清单之前,要确保隐藏的行和列已经被显示。如果清单中的行和列未被显示,那么数据有 可能会被删除。 ⑥使用带格式的列标:要在清单的第一行中创建列标。Excel 2003将使用列标创建报告并查找和组织数据。对于列标 请使用与清单中数据不同的字体、对齐方式、格式、图案、边框或大小写类型等。在输入列标之前,要将单元格设置为文本格式。 ⑦使清单独立:在工作表的数据清单与其他数据间至少应留出一个空列和一个空行。在执行排序、筛选或自动汇总等 操作时,这将有利于Excel 2003检测和选定数据清单。 ⑧不要在前面或后面输入空格:单元格开头和末尾的多余空格会影响排序与搜索。 14、Excel可以按字母、数字或日期等数据类型进行排序。 15、图表建立后,用户可以对图表的大小、类型或数据系列等进行修改。图表与建立它的工作表数据之间建立了动态 链接关系,工作表中数据改变,图表随之更新;反之亦然。 16、在工作表的数据清单与其他数据间至少应留出一个空列和一个空行,在执行排序、筛选或自动归总等操作时,有 利于Excel 2003检测和选定数据清单。 17、图表建好后,可在数据表中加入一行或一列,然后选定列表,再单击“图表”菜单中的“添加数据”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20篇。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仁政”,“以德服人”,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被联合国称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二、生字注音 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愠(yùn)三省(xǐng)传(chuán)不习乎 逾(yú)矩(jǔ)罔(w?ng )殆(dài)哉(zāi)箪(dān)陋巷(xiàng) 堪(kān)肱(gōng)笃(dǔ)志 三、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 第一章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字词解释:时:按时说:通“悦”,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 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3. 课文探究: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 第二章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字词解释:日:每天三省:多次反省。省;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 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课文探究: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 第三章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字词解释:有:通:“又”,用于零数和整数之间立:独立做事情惑:迷惑、疑惑 逾:越过、超过矩:规范、规范 2.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法度规矩。” 3.课文探究: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第四章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字词解释:故:旧的知识知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可以凭借。以:凭借为:做,成为 2.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3.课文探究: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新旧知识相融合) 第五章

Excel知识点大全

必修:excel上机考试知识点 一、数据的计算 1、函数法(共四个函数) :单击填和的单元格——插入——函数——SUM——修改参数范围:单击填平均值的单元格——插入——函数——AVERAGE——修改参数范围 :单击填和的单元格——插入——函数——MAX——修改参数范围:单击填和的单元格——插入——函数——MIN——修改参数范围2、:单击填结果的单元格——输入公式例如:输入“=(B2-C2)*(E2-D2)” 二、:选择参与排序的所有数据——数据——排序——选择主要关 键字(例如按总分排序,关键字则选总分)——选择升序或降 序 三、:单击自动填充柄拖拽鼠标(即在选中的单元格右下角单击鼠 标拖拽) 四、:行标或列标上单击右键 五、右键点击——设置单元格格式(小数点精确几位,文本,百分比,字体对齐方式靠下,填充颜色合并居中,内边框和外边框等) 六、:选中数据区域——插入——图表(标题、分类标志、 行列选择、显示值、显示图例)上机主要考的图表有簇 状柱形图、三维饼图、折线图三种。

七、,填充颜色:插入——图片——自选图形——星星—— 在指定位置拖拽 八、:格式——条件格式 九、:在窗口左下脚双击Sheet1改为学生成绩。 十、选中数据区域——数据——筛选——自动筛选 十一、:视图——显示比例 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 第四节数据信息的加工——计算和排序 一、数据的计算 (一)函数法 1、SUM( ) 定位置:单击要填写计算总和的单元格。 找函数:选择“插入”菜单中“函数”选项,在“插入函数”属性框中选择求和函数SUM,点击“确定”,如下图所示。或者直接单击工具栏中的求和函数按钮。 选范围:在“函数参数”属性框中观察求和数值的范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手工修改下图中圈起的位置,将其改为正确的范围,或用鼠标直接在正确的数据区域上拖拽。最后执行“确定”按钮 2、AVERAGE( ) 定位置:单击要填写计算平均数的单元格。 找函数:选择“插入”菜单中“函数”选项,在“插入函数”属性框中选择求平均函数AVERAGE,点击“确定”,如下图所示。 选范围:在“函数参数”属性框(如下图所示)中观察求平均数值的范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手工修改下图中圈起的位置,将其改为正确的范围,或用鼠标直接在正确的数据区域上拖拽。最后执行“确定”按钮。 3、MAX( ) 定位置:单击要填写计算最大值的单元格。 找函数:选择“插入”菜单中“函数”选项,在“插入函数”属性框中选择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章电功率知识点全面总结

18 电功率 第1节电能电功 一、电能 1、我们使用的电能是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时消耗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消耗了多少电能就得到了多少其他形式的能。 3、电能的单位 (1)国际单位:焦耳,简称焦,用符号J表示。 (2)常用单位:千瓦时,用符号kW·h表示,俗称度。 (3)换算关系:1kW·h=1×103W×3600s=3.6×106J。 二、电能的计量 1、电能的计量工具——电能表,也叫电度表,是计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2、电能表的读数 电能表计数器上显示着数字,计数器前后两次示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消耗电能的多少),单位是kW·h(度)。注意电能表计数器中最后一位数字是小数(十分位)。 3、电能表上所标参数的含义 (1)“220V”——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2)“10(20)A”——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电能表工作时的电流不能超过额定最大电流。 (3)“50Hz”——这个电能表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4)“3000revs/(kW·h)”——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3000转。 4、1kW·h的作用:洗衣机工作约2.7h;电脑工作约5h;电车行驶0.85km;灌溉农田330m2。 三、电功 1、电功概念 (1)定义:当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时,我们说电流做了功,简称电功。电功用“W”表示。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所以说用电器消耗了多少电能和电流做了多少功,两种说法是一样的。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2、电流做功多少的影响因素:跟电压的高低、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都有关。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O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2表示。 (3)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 ;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⑷标力臂(大括号)。 (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 1L 1=F 2L 2也可写成:F 1/F 2=L 2/L 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 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习题】1.下列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原理的是( ) A.弹簧测力计 B.杆秤 C. 台秤 D. 托盘天平 2.如图是小龙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 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A . 变小 B . 变大 C. 不变 D.无法确定 3.(1)人要顺时针翻转木箱,请画出用力最小时力臂的大小。 (2)如图人曲臂将重物端起, 前臂可以看作一个杠杆。在示意图上画出F 1和F 2的力臂。 4. 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A 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 A .F 1 B .F 2 C .F 3 D .F 4 5.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质量为56kg 。身 体可视为杠杆,O 点为支点.A 点为重心。每次俯卧撑他肩膀向上撑起40cm .( g 10N/ kg ) (1) 该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少 (2) 在图中画出该同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的力臂L 1 (3)若0B=,BC=,求地面对双手支持力的大小. (4)若他一分钟可完成30个俯卧撑,其功率多大

高中信息技术 Excel知识点整理

【Excel 知识点和操作过程】 【Excel 的基本概念】 一个Excel 工作簿由多个工作表(默认由三个工作表Sheet1、Sheet2、Sheet3)组成,工作表又由单元格组成。Excel 工作簿97-2003版本的保存格式为.xls ,2007以后的版本保存格式为.xlsx 。 工作表的操作:在某个工作表标签上单击鼠标右键,即可进行插入、删除、重命名、移动或复制工作表、修改工作表标签颜色等操作。 【单元格的基本操作】 单元格G5表示该单元格位于G 列第5行;单元格区域G2:I4表示G 列至I 列和第2行到第4行所围成的单元格区域;单元格区域“G2:G4,I2:I4”表示“G2:G4”和“I2:I4”两个单元格区域。 :选中一个单元格:单击该单元格。选中单元格区域:单 击该区域中的第一个单元格,然后拖至最后一个单元格。选中不相邻的区 域:选择一个单元格区域,按住Ctrl 的同时选择其他单元格区域。选中行 (列):单击行(列)标题可以选中一行(列) ,在行(列)标题间拖动鼠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可以选择插入单元格、行、列。如果插入的是单元格,可以选择当前单元格右移或下移。删除操作同理。插入或删除行(列)也可以在行(列)标题上用鼠标右键进行操作。 ,输入数字即可。列宽操作同理。如果某个单元格的列宽不够,可能变会占用显示在其它单元格或显示为“#####”类型。 图标,即可合并单元格区域为一个单元格,内容为水平居中。如果单元格区域中每个单元格都有内容,只保留最左上角的单元格的内容。跨跃合并可以合并每一行的内容。再次单击合并图标,就可以取消合并。 格,拖动填充柄(右下角的小黑点)涵盖要填充的整个范围。自动填充可以进行复制单元格、序列方式填充等操作,还可以自动填充计算公式(公式中的单元格会根据拖动位移量进行相应变化)。 选中单元格进行复制,到目标单元格鼠标右键, 可以选择只粘帖为数值、公式、格式等。 功能区选项卡 功能区 当前单元格编辑栏 工作表标签 行标题 列标题 全选

电功率复习知识点总结-

电功率知识梳理: 1.电能(1)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2)电能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1 kWh=3.6×106J。 (3)测量电能的仪表:电能表。 2.电功率 (1)定义:用电器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 (2)物理意义: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的大小。 (3)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2R=U2/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I2R P1:P2:P3:…P n=R1:R2:R3:…:R 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U2/R P1:P2=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常用公式P=P1+P2+…P n (4)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①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额2/R ②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正常发光) 当U实U额时,P实>P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当U实>U额时,P实=0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6)测量 ①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原理:P=UI;电路图:略;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电流从“+”接线柱流 入,“—”接线柱流出。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电流从“+”接线柱流人,“—”接线柱流出。根据I额=P额/U额或I额=U额/R选择量程。 ②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秒表。原理:P=W/t。

Excel知识点大全

----- 必修: excel 上机考试知识点 一、数据的计算 1、函数法(共四个函数) 求和函数: SUM( ) :单击填和的单元格——插入——函数—— SUM

——修改参数范围 单击填平均值的单元格——插入——函数:)求平均函数: AVERAGE( —— AVERAGE ——修改参数范围

最大值函数: MAX( ) :单击填和的单元格——插入——函数—— MAX ——修改参数范围 最小值函数: MIN( ) :单击填和的单元格——插入——函数—— MIN ——修改参数范围 2、公式法:单击填结果的单元格——输入公式例如:输入 “=(B2-C2)*(E2-D2) ” 二、数据排序:选择参与排序的所有数据——数据——排序——选 择主要关键字(例如按总分排序,关键字则选总分)——选择

升序或降序 三、数据自动填充功能:单击自动填充柄拖拽鼠标(即在选中的单 元格右下角单击鼠标拖拽) 四、设置行宽列宽:行标或列标上单击右键 五、设置单元格格式:右键点击——设置单元格格式(小数 点精确几位,文本,百分比,字体对齐方式靠下,填充颜色

合并居中,内边框和外边框等)------ ----- 六、根据数据生成图表:选中数据区域——插入——图表 (标题、分类标志、行列选择、显示值、

显示图例)上 机主要考的图表有簇状柱形图、三维饼图、折线图三种。七、插入一个五角星,填充颜色:插入——图片——自选图 形——星星——在指定位置拖拽 八、条件格式:格式——条件格式 工作表名称:在窗口左下脚双击Sheet1 改为学生成绩。十、九、 筛选:选中数据区域——数据——筛

Excel中所学知识点的总结

Excel中所学知识点的总结 Excel知识点一:工作表、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1.Excel文件是一个工作簿(Book1.xls),一个工作簿默认包括3张工作表,一个工作表包括65536(行)*256(列)个单元格,多个连续的单元格组成了单元格区域。 2.工作表的删除、插入、删除、重命名、复制、移动。 3.工作表单元格区域的选取配合Shift键和Ctrl键。 4.输入数据时,文本型数据默认左对齐,数值型数据默认右对齐(数值型数据变为文本型数据加英文状态下单引号“’”,分数输入前加“0”),日期型数据用分隔线(—/)分开。 6.工作表的格式化:(1)格式|单元格(2)选中|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 7.表格的制作:格式|单元格|边框。 8.数据区域的条件格式:格式|条件格式。 9.行、列的插入、删除、高度、宽度的调整(出现 表示列宽过小,应适当加宽列宽)。 Excel知识点二:公式和函数的应用(难点) 1.公式的使用:+—*/()。 2.函数的使用:Sumaveragemaxminifandorcountcountif。 3.用公式或函数计算前需先输入“=”,要熟练掌握if函数与其他函数的嵌套。 4.条件格式的应用(“格式”菜单/“条件格式”,并掌握删除条件的方法)。

Excel知识点三:图表应用 用图表来表示数据以及对图表的编辑和格式化,需注意以下问题: 1.插入图表之前需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数据源。 2.掌握对图表各部分进行格式化设置(双击要修改部分,数值轴 刻度的修改) 3.掌握如何修改图表中的错误项的方法。(图表区内单击右键) Excel知识点四:数据分析(难点) (一)数据排序 1.简单排序 适用于排序关键字唯一的情况。 ※提示:只需选中关键字所在列的任意单元格进行排序,不要选中整列进行排序。 2.复杂排序 排序关键字不唯一时可使用该种排序方法。 3.取消排序 (二)数据筛选 1.自动筛选 (1)筛选前需将光标定位到数据表中的单元格上。 (2)筛选后,筛选关键字的下拉箭头为蓝色。 (3)取消筛选:选择“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使其前面“√” 号消失)。 2.高级筛选

电功率知识点总结经典

电功率知识点总结经典 一、电功率选择题 1.具有防雾除露、化霜功能的汽车智能后视镜能保障行车安全,车主可通过旋钮开关实现功能切换。图是模拟加热原理图,其中测试电源的电压为10V,四段电热丝电阻均为10Ω,防雾、除露、化霜所需加热功率依次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关旋至“1”档,开启化霜功能 B. 开启防雾功能,电路总电阻为5Ω C. 化霜与防雾电路的总功率之差为15W D. 从防雾到除露,电路总电流变化1A 【答案】 C 【解析】【解答】由图知道,当开关旋至“1”档时,两条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此时电路总电阻最大为2R=2×10Ω=20Ω,由知道,此时电功率最小,开启防雾功能,AB不符合 题意;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0.5A;此时电路的总功率是:P1=UI1=10V×0.5A=5W;当开关旋至“2”档时,一条电阻丝单独接入电路,电阻较大(大于并联时的总电阻),电路消耗的功率较小,此时为除露功能;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1A;从防雾到除露,电路总电流变化量是:I2-I1=1A-0.5A=0.5A,D不符合题意;当开关旋至“3”档时,两条电阻丝并联接入电路,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此时为 化霜功能,电路的总电阻是:,电路的总电流是: =2A;此时总功率是:P3=UI3=10V×2A=20W,化霜与防雾电路的总功率之差是:P3-P1=20W-5W=15W,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开关处于不同状态时元件的连接方式,由知道对应的状态,再逐项进行计算即可. 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1Ω,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为0~4Ω.闭合开关S,在滑片从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Excel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知识点小结 一、启动与退出EXCEL 启动:双击桌面的快捷图标; “开始→运行”命令,输入excel 退出:ALT+F4 二、EXCEL窗口组成 1、工作簿:就是EXCEL文件,如建立一个文件就是建立一个工作簿;excel文件扩展名:xlsx 2、名称框:显示单元格名称(列号+行号) 3、FX:插入函数按钮,用于计算 4、编辑栏:用于编辑单元格内容 5、列标签:指A B C……, 6、行标签:指1 2 3……, 共有1048576行,16384列 7、全选按钮:选中所有单元格,行列标签交叉处空白按钮 8、填充柄:选中单元格右下角的黑色方块 9、工作表标签:指SHEET1 SHEET2……,共255张 三、单元格和数据操作 1、单元格选定:单击选择一个单元格,拖拉选中多个单元格;单击行标签选择一行,单击列标签选择一列。 2、输入数据:选中单元格,直接输入,输入完后按回车或单击FX按钮左侧的对号

3、特殊数据输入:如序号型数字001,0371,先输入英文单引号,再输入数字。身份证号码输入同此。意义是以文本方式存储数字 4、删除数据:选中数据,按del 5、修改数据:在单元格中双击或先选中单元格按F2或者是在编辑栏单击 6、行列插入:单击行列标签先选中行或列,后在所选区域上右击/插入。默认行在上方插入,列在左侧插入。选中的行列数与插入的行列数是一样的。 7、删除行列:方法同上。 8、移动复制单元格:先选中单元格,光标置于左上角移动标记处拖动,配合CTRL则是复制 9、合并单元格:先选中要合并的单元格,开始选项卡“合并与居中” 选中要合并的单元格,按CTRL+1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切换到对齐选项卡,设置水平与垂直对齐方式,后选中“合并单元格” 四、文件创建、保存、打开、关闭 同WORD Excel文件加密:同上。 五、工作表操作 1、工作表操作: 1)添加工作表:右击工作表标签→插入→工作表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教学提纲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 识点总结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O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2表示。 (3)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 ;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⑷标力臂(大括号)。 (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 1L 1=F 2L 2也可写成:F 1/F 2=L 2/L 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 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习题】1.下列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原理的是( ) A.弹簧测力计 B.杆秤 C. 台秤 D. 托盘天平 2.如图是小龙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 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A . 变小 B . 变大 C. 不变 D.无法确定 3.(1)人要顺时针翻转木箱,请画出用力最小时力臂的大小。 (2)如图人曲臂将重物端起, 前臂可以看作一个杠杆。在示意图上画出F 1和F 2的力臂。 4. 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A 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 A .F 1 B .F 2 C .F 3 D .F 4 5.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质量为56kg 。身体可视为杠杆,O 点为支点.A 点为重心。每次俯卧撑他肩膀向上撑起40cm .( g 10N/ kg ) (1) 该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少? (2) 在图中画出该同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的力臂L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