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为心理学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行为心理学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行为心理学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行为心理学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行为心理学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筑居民日常生活环境的有效途径,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对行为心理学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结合人类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关系,对城市园林中所追求的美的生活空间和视觉效果进行论述,并就如何优化园林景观中的植物层次,如何配置景观植物,以及在铺设和雕塑上应该遵循哪些规律等展开详细的阐释,以便于通过对人的行为心理的分析,从而为城市居民构筑起理想的心灵园林。

1行为心理学在景观布局中的应用

行为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趋向的分析,就其特点来组织相应的景观与植物配置,能够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

1.1满足对人的私密性和开放性的心理需求人对空间的私密性的需求,表现在一是人喜欢独处,二是对环境的需求上不喜欢被他人打扰,三是在人群中有隐秘的心理倾向,为此,在构筑园林景观中,通过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分析,从其需求出发来构筑园林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城市街头公园中,采用合围的形式来营造封闭或半封闭的绿化空间,或者在都市的喧嚣中构建一个可以让心灵清净的地方,来满足人们的静坐、读书等需求。同时对空间的开放性需求,主要是在园林中尽量开发,如设置冠荫树,设置公共避雨场所,同时种植观赏价值高的花、草植物等,以满足人群的集体欣赏。

1.2 满足对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心理需求人对空间领域有一种占有和控制的倾向,为此,在园林设计中,通过一些茂密的爬墙植物,来构建相应的独立性空间,既有助于满足人的安全感,也能够从绿色屏障的分割中,对人的心理稳定性的满足。

1.3满足对人的实用性和宜人性的心理需求在园林设计中,通过配置经济实用的草坪、专类植物园、果园等,能够让人们在大自然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既显示了对园林实用性的满足,也满足了人对自然宜人性的追求。同时,在实用性的设计上,通过低矮树坛的布局,可以有效的将园林进行划分成不同的空间和功能区,既能够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性和独立性,又能够有效的隐藏不雅的景致,还有助于挡风降噪的效果。

2从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中来体现行为心理学的应用

对园林植被的科学化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也会对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2.1序列性景观设计中,将植物的配置上遵循一定的序列性要求,比如通过直平的方式来构筑人的方向感或引导性,通过弯曲的方式来有效的分流和融通,最大化的吸引人们追求曲径通幽的心理诉求。

2.2边界性在构筑园林景观实践中,通过不同植物的特性来有效的分割,能够使园林与外部形成不同的分界风格。比如对于球形灌木的应用,可以实现虚实相继的分割效果,既有助于满足人们对独立空间的心理需求,又能从虚隔中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从而形成不同的跨越式空间效果。

2.3标志性对植物环境的体验能够给人产生一定的归属感,比如对于色彩、形体特征、季相要求高的观赏植物,不仅对园林建筑空间树立标志的作用,也能够给人的心理上产生一种精神认同和文化的满足。

2.4集中性集中性的应用主要是从人的视觉上产生一种简洁舒畅的

感觉,比如在园林的出入口要集中密植,在景观区域与道路之间也需要从集中的植物配置中来引导和吸引人。

2.5区域性对景观区域性的设计,通常是将具有共同特征的植物和场地进行归类划分,比如对水系的区域性划分,使之构成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在区域性的空间景观设计中,通过对生态的各组成部分如对土地的规划和管理,以实现对立面植物的布局或是平面花坛的设置,又如对不同年龄的人,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构筑活动区域,以满足其身心的需求。老年人的活动区域,其植物的种植和配置上多体现出安静、沉稳的性格,而对于儿童活动区域的营造,更显示出植物的观赏性和健康性,使其能够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满足其活泼好动的心态发展需求。

3从园林小品、雕塑,及硬件铺装上体现人的行为与心理需求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每一处景观的布局和构筑都是一脉相承、意象环生的,从其整体的框架上,对铺装的砖块的色彩、大小、样式等尺寸的要求,以及在材料的选择与造型性,遵循对人的行为心理的需求规律,从而有效的营造空间环境,引导人的行为,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比如在体现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区域,通过设置具有现代气息的园林小品,阅报亭、时尚元素的布置,从而体现出广场的现代文化。同时在照明上,也从规格和形状上来追求色彩与视觉的协调一致,如对喷泉灯光效果的处理上,多采用散射或反射的设计,对光源的变换上要注意季节性的变换,冬季的灯光宜选用暖色调的桔红光,对夏天则宜采用荧光灯的效果。

4总结

总之,行为心理学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设计与应用,不仅需要深入分析植物的特性,还要结合人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来更有效的发挥植被的心理调适意义和环境美化价值。虽然行为心理学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通过相应理论的不断成熟,对于园林景观的未来设计来说,从人的内心深处来发掘环境与生态的自然和谐,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趋势,相信通过设计者的探索积累,会为城市呈现更多更好的园林景观作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