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的品种(品种)

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的品种(品种)

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的品种(品种)
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的品种(品种)

第一章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的品种(品种)

目前,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鱼类有: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鲮鱼、鲤鱼、鲫鱼、团头鲂、鳊鱼、尼罗罗非鱼、虹鳟等。其中鲢鱼、鳙鱼、草鱼、青鱼被称为淡水“四大家鱼”。(一)鲢鱼

鲢鱼又称白鲢、鲢子等。体形侧扁,鳞细小,腹部银白色,刀锋状,具有发达的鳃耙,腹棱从胸鳍基部到肛门,胸鳍末不超过腹鳍基部。生活于水的中上层,性情活泼,喜跳跃。主要滤食浮游植物,其次为浮游动物、细菌、腐屑以及悬浮的人工饵料粉末。生长的适宜水温是20℃-30℃。1龄鱼可达0.5-1.0千克。

(二)鳙鱼

鳙鱼又名花鲢、大头鱼。头长为体长的1/3,腹部灰白,体侧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具有较发达的鳃耙,腹棱从腹鳍基部到肛门,胸鳍末超过腹鳍基部。生活于水的中上层,性情温驯。主要滤食浮游动物,其次是浮游植物、细菌、腐屑,也滤食人工饵料。2龄时,体重为0.5-1.0千克,3龄鱼体重达1.0-2.0千克,是大水体养鱼的好品种。

(三)草鱼

草鱼又名鲩。体近圆柱形,体色淡青黄色,腹白色,胸鳍、腹鳍橙黄色,背鳍、尾鳍青灰色,具有发达的咽齿。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性情活泼,抢食能力强。主要摄食水草、旱草,食量大,也吃人工饵料;幼草鱼以浮游生物为食。1龄鱼为0.75-1.0千克, 2龄鱼为1.5-3.0千克, 3龄鱼可达5.0千克以上。

(四)青鱼

青鱼又名青鲩、螺蛳青。体形似草鱼,头稍尖,除腹部灰白色外,其他部分呈青黑色,尤以背部和各鳍更深。栖息于底层。青鱼性情温和,抢食能力差。以螺蚬等水生软体动物为食,也吃人工饵料。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0℃-28℃。2龄鱼体重为1.5-2.8千克。

(五)鲤鱼

鲤鱼体侧扁,腹圆,有口须2对。栖息在底层,觅食能力强。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鲤适应性强,在水温15℃-30℃的范围内均能很好地生长。经自然变异和人工选育,已形成不同的亚种和品种,主要有:1.野鲤各地自然水域中生长的鲤鱼。如黄河鲤、黑龙江鲤、湘江鲤、沅江鲤等。2.镜鲤身体每侧有3列鳞片,鳞大而不规则。3.红鲤全身红色。如兴国红鲤、荷包红鲤。4.杂交鲤通过杂交而获得的鲤鱼品种,如丰鲤、荷元鲤、鞭蓉鲤、全雌鲤等。

(六)鲫鱼

鲫鱼外形似鲤,无须,体色较深。有两种体形,一种为低体型,体高为体长的40%以下,生长较慢,主要是野鲫;另一种是高体型,体高为体长的40%以上,生长较快,主要有彭泽鲫、异育银鲫、高背鲫等。栖息于底层。为典型的以植物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生活能力比鲤鱼还强,耐酸碱性,耐高温和低温,耐低氧,因而在环境条件不良的水域中有时成为唯一的鱼类。鲫鱼分布广泛。成年鱼体重为1.5-2.5千克。

(七)团头鲂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体高而侧扁,呈长菱形,头短小,腹棱从腹鳍基部至肛门。尾柄高大于尾柄长;胸鳍较短,不到或仅达腹鳍基部;背鳍高度小于头长。栖息于中下层,性情温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 1

顺,是以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也食人工饵料。当年鱼苗经8个月养殖,体重可达420克,20个月体重达1.05千克。

(八)鳊鱼

鳊鱼又叫长春鳊。体形呈长菱形,腹棱自胸鳍基部到肛门。食性、生活习性与团头鲂相似。团头鲂与鳊鱼的杂交一代,称“武鳊鱼”。

(九)尼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又叫非洲鲫鱼。原产于非洲。体侧高,背鳍具10余条鳍棘,尾鳍平截或圆刻骨形,体侧及尾鳍上具多条纵列斑纹。目前我国引进的种类有个体较小的莫桑比克非鲫,个体居中的奥利亚非鲫以及个体较大的尼罗非鲫(尼罗非鲫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生产上采用福寿鱼、尼奥鱼及其他全雄非鲫。非鲫栖息在中下层。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值得注意的是非鲫不耐低温,在水温10℃左右就会冻死。

第二章鱼的营养需要(营养)

一、鱼的营养需要

(一)、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含氮高分子化合物。饲料蛋白质被鱼体摄食后,必须在鱼的消化道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鱼体吸收利用。氨基酸构成决定了蛋白质的质量。已经证明,鱼类的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10种。在10种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和蛋氨酸是鱼的限制性氨基酸。鱼类对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要求受鱼的种类、年龄、规格以及生活水域生态条件的影响。我国主要养殖鱼类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见表1和表2)。由表看出,肉食性鱼类要求饲料蛋白质含量高,一般在40%以上,杂食性鱼类要求较低,一般为30%~40%,草食性鱼类最低为30%以下。同时又和鱼的年龄关系很大,幼鱼生长旺盛对蛋白质要求高,成鱼生长慢对蛋白质要求低。

表1 我国主要养殖鱼类饲料蛋白质最适合量参考表(%)

表2 我国几种鱼类饲料中必需氨基酸占蛋白质的比例(%)

(二)、脂肪

脂肪是鱼类最为重要的能量来源,它所产生的能量是蛋白质和糖类的2.5倍,又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也是细胞的组成成分,特别是能供给鱼体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在鱼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提供,缺乏它会引起鱼代谢紊乱,营养障碍,生长停滞,体弱多病。鱼的必需脂肪酸为不饱和的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十八碳三烯酸(亚麻酸)和二十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

(三)、糖类

糖类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则饲料的利用率下降,鱼代谢紊乱,鱼体减瘦。摄入量过多,超过鱼对糖的利用能力限度,多余部分则合成脂肪,长期摄入过多的糖,会导致脂肪肝,使肝功能减弱,解毒力下降,鱼体呈肥胖型。鱼类对糖类的利用因鱼的种类、食性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四)、维生素

维生素是鱼体内物质代谢必不可少的特殊营养物质。它既不是构成机体结构的物质,又不能提供能源,但参与新陈代谢的调节,控制鱼的生长发育过程,提高机体的抗病力。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它们不能在体内贮存,所以需要不断地从饲料中供给。维生素在动物体内含量虽然很少,但是必不可少。

(五)、无机盐

无机盐是鱼类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酶系统的催化剂,在体液内作为离子存在,与渗透压和pH值调节有关,有促进生物生长的生理功能。

当饲料中无机盐缺乏时,鱼会产生代谢障碍从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缺乏钙,骨骼发育受阻;缺少磷,鲤鱼头盖骨和鳃盖畸形;缺少钾,鱼体内渗透压失去平衡;缺少镁,骨骼系统和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受影响;缺乏锰,骨骼系统与新陈代谢受影响;缺乏碘,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下降;缺乏钴,鱼食欲不良,生长停止;缺少钼,胚胎发育受阻;缺少硒,性机能受影响。

表3 鱼类每千克饲料中无机盐的需要量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 3

二、鱼用配合饲料

鱼用配合饲料,是指根据鱼类营养需要,将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经加工而成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配方科学合理、营养全面,完全符合鱼类生长需要的配合饲料,称为鱼用全价配合饲料。

(一)、配合饲料的种类

依照饲料的形态可分为粉状饲料、面团状饲料、碎粒状饲料、饼干状饲料、颗粒状饲料和微型饲料等六种。颗粒饲料中照含水量与密度可分为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膨化颗粒饲料和微型颗粒饲料等四种。按照饲料在水中的沉浮分为浮性饲料、半浮性饲料和沉性饲料三种。依照饲料的营养成分可分为全价饲料、浓缩饲料、预混合加剂饲料和添加剂四种。依照养殖对象可分为鱼苗开口料、鱼种饲料、成鱼饲料和鱼饲料等四种。

(二)、配合饲料的配制原则

1、符合养殖鱼类营养需要设计饲料配方必须根据养殖鱼类的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这是首要的原则。由于养殖鱼类品种、年龄、体重、习性、生理状况及水质环境不同,对于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与质的要求是不同的。配方时首先必须满足鱼类对饲料能量的要求,保持蛋白质与能量的最佳比例。其次是必须把重点放到饲料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的比率上,使之符合营养标准。再次是要考虑鱼的消化道特点,由于鱼的消化道简单而原始,难以消化吸收粗纤维,因此必须控制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到在3%~17%,糖类控制在20%~45%。

2、注意适口性和可消化性根据不同鱼类的消化生理特点、摄食习性和嗜好,选择适宜的饲料。如血粉含蛋白质高达83.3%,但可消化蛋白仅19.3%;肉骨粉蛋白质仅为48.6%,但因其消化率为75%,可消化蛋白质为36.5%,高出血粉一倍。又如菜籽饼的适口性差,可能会导致摄食量不足,造成饲料浪费。

3、平衡配方中蛋白质与氨基酸设计鱼料配方要考虑蛋白质氨基酸的平衡,即必须选择多种原料配合,取长补短,达到营养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4、降低原料成本所选的原料除考虑营养特性外,还须考虑经济因素,要因地制宜,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选用适当的添加剂配合饲料的原料主要是动物性的原料和植物性的原料,为了改善营养成分和提高饲料效率,还要考虑添加维生素、无机盐、着色剂、引诱物质、粘合剂等添加剂。

第四章影响鱼生长的环境因子(环境)

一、物理环境因子

(一)水温

1.水温变化陆地表面的水体温度随着空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1日之内,14-17时最高,日出之前,水温最低。1年之内,7-8月水温最高,1-2月水温最低。随着水深度增加,水温下降。

2.水温变化对鱼类的影响鱼类是变温动物,体温与水温的温差一般在0.5℃-1.0℃之间。水温直接影响鱼类新陈代谢的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各种鱼类都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鱼类的代谢强度增加,鱼类的摄食量和生长速度增加。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鱼类的生长。各地夏季最高水温,未超过鱼类适宜温度的上限。因此,我国大多数地区水体适宜养殖温水性鱼类。

在渔业生产中,可采取下列措施改善水温:①春季适当降低水位;②池边不宜种植高大

树木,池中不应生长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③引用水温较低的溪水或泉水时,应注意温差不宜过大;④风力较大的地区,在池旁种植丛林防风;⑤利用地热或工厂排出的热水提高水温;

⑥夏季温度过高可种一些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或搭凉棚。

(二)透明度透明度是指光线透入水中的深度。对于池塘、水库和湖泊来说,透明度的高低,可大致表示水中浮游生物的丰歉和水质的肥瘦。一般肥水池塘,透明度在20-40厘米之间,适宜于鲢鱼和鳙鱼的生长。透明度大于40厘米,水体较瘦,浮游生物少,不利于鲢鱼和鳙鱼的生长。

二、化学环境因子

(一)溶解氧溶解氧是指溶解于水体中的氧的数量。水体中氧气的来源主要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约占90%左右)和空气中氧溶解于水体部分(约占10%左右)。水温升高,溶解氧饱和度下降;大气压增加,水体溶解氧饱和度增加。溶解氧对鱼类生长和鱼产量有重要影响,溶解氧含量高,鱼类摄食旺盛,消化率高,生长快,饵料转化效率高;溶解氧含量低,会导致鱼类生产力降低,甚至死亡。水中溶解氧气有昼夜变化规律。在每日傍晚时,水体溶解氧数量最大;清晨日出之前,水体溶解氧最低。水体溶解氧也有垂直变化规律。大气中溶解于水体的氧主要分布于水体表面,水生植物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因而其所产生的氧也分布于水体表面,而水底生物则主要消耗氧气,很少产生氧气。因此,随着深度增加,溶解氧数量下降。水中溶解氧过低,鱼类将出现“浮头”,甚至“泛池”,导致全池鱼死亡。

改良池塘溶解氧气状况的措施:1、科学施肥和投入饵料,不使水体过肥;2、控制鱼类养殖数量,防止鱼群密度过大;3、适当扩大池塘面积,降低水体肥度;4、控制池水深度,防止水体下层缺氧;5、当池水含氧量过低时,要及时注入富含氧的水;6、利用增氧机或化学药物增氧。

(二)pH 一般养殖水体要求水呈中性或弱碱性,pH为7.0-8.5; 观赏鱼类的养殖水体一般应呈弱酸性, pH为6.0-7.0为好。

(三)硫化氢硫化氢是在缺氧条件下由水体中含硫有机物分解而形成,或者是由硫酸盐还原而形成。硫化氢对鱼类具有很强的毒性,它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运输氧的机能。水体中硫化氢含量超过1毫克/升,就会对鱼类产生危害。在富氧的水体中,很少有硫化氢存在。

(四)二氧化碳在一般情况下,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对鱼类不会产生毒害作用,但在鱼苗运输过程中,水中二氧化碳浓度往往过高,威胁鱼类的生命。因此,在鱼苗运输过程中,保持通风透气,十分重要。

(五)氨氨是在缺氧条件下由水体中含氮有机物分解而产生,或由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所产生。在天然水体中,氨含量很低,不会对鱼类产生毒害。流水不畅、水生生物和鱼类密度大的水体,有时因氨的浓度过大,引发鱼氨中毒,甚至死亡。

(六)溶解盐类淡水中的溶解盐类主要含有碳酸氢根(HCO3-)、碳酸根(CO32-)、硫酸根(SO42-)、磷酸根(PO43-)、磷酸氢根(HPO42-)、磷酸二氢根(H2PO42-)、氯离子(CL-)等阴离子和钙(Ca2+)、钠(Na+)、钾(K+)、镁(Mg2+) 、铁(Fe3+,Fe2+)等阳离子以及锰(Mn) 、铜(Cu) 、钼(Mo)、锌(Zn) 、钴(Co) 等微量元素。溶解盐类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水体渗透压稳定,为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提供营养物质。此外,水体中的碳酸盐和磷酸盐也具有调节酸碱度,维持pH稳定的作用。

(七)可溶性有机物天然水体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地表水流入江河、湖泊和水库时的携带物、水体中的生物排泄物、生物尸体和其他的有机碎屑。水体中的有机物呈固体态、胶体态和溶解态形式存在。其中,溶解态有机物主要为糖类、有机酸和蛋白质。溶解态有机物一方面可直接为鱼类所食,另一方面可促进浮游生物增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水体中有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 5

机物过多,会消耗大量的氧,并为病原繁衍提供条件,对鱼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一般要求水体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含量在10-30毫克之间。

(八)底泥底泥对水质和鱼类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具有供肥保肥和调节水质肥度的作用,也被称为“池塘的肥料库”。底泥沉积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底泥过多易导致有机物过多,使水体缺氧,造成鱼类死亡或发生鱼病。一般要求高产池塘年初保持底泥5-10厘米,每年沉积10-12厘米。

三、生物环境因子

生物环境因子与鱼类养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有些水生生物对鱼类的增殖有利,这表现在:第一,水生生物为鱼类提供饵料,如在浮游动物中,多种原生动物、轮虫和剑水蚤等可以作为鱼苗、鱼种和鳙鱼的适口饵料;在浮游植物中,金藻、硅藻和黄藻等可供鲢鱼滤食;各种底栖动物如螺、蚌、水生昆虫和水蚯蚓等可作为青鱼和鲤鱼的优质饵料。第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改善水质,为鱼类提供氧气。值得注意的是在水体中,有些水生生物对鱼类的增殖有害。如池塘水体中微囊藻大量繁殖死亡后分解产生有毒物质,会使鱼类中毒死亡;池底青泥苔过多时会大量吸收养分使水质变瘦;卵甲藻寄生鱼体内引起“打粉病”等。浮游生物具有一定色泽。浮游生物的多少,影响水色和透明度。在温度适宜,水体越肥,水体中浮游生物数量越多,水体颜色越深,透明度越小。一般来说,颜色呈油绿色或淡褐色,透明度在20-30厘米的水体较肥,适宜于养殖滤食性鱼类。如果水体透明度大于60厘米,则水体较瘦,适宜于养殖给食性鱼类。

第三章鱼的饲养管理技术(管理)

(一)、放养模式

1、混养鱼种混养的种类,一般采取中下层的草鱼、青鱼、鳊、鲂、鲤、鲫等与中上层的鲢、鳙以2~3种或4~5种鱼混养。其中以一种鱼为主养鱼(主体鱼),比例较大;其他鱼为配养鱼,比例较小。鱼种池混养的种类一般较食用鱼池塘少。因为鱼种培育要求生产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鱼种,如混养种类过多,往往会造成各种鱼对所投的人工饵料(如油饼类、糠、麸等)严重争食,而难以达到均匀健壮的出塘规格。

2、密养混养与密养是相互联系的放养措施,密养是在混养的基础上实现的。

3、套养在养殖成鱼的同时也培养鱼种。

(二)、以鲤鱼为主的成鱼驯化繁殖

1、成鱼驯化养殖应具备的条件(1)池塘池塘规整,堤坝坚固,池底平坦保水力强,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面积以0.67~1.33公顷为宜。(2)水潭水量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pH值在7.5~8.5之间。(3)水深池塘蓄水深度1.5~2米。(4)电源备动力电,常停电的地方要备柴油发电机。(5)增氧设备每0.067公顷产量超过500千克以上时,要配备增氧机,平均每0.5公顷配备3千瓦增氧机1台。

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清塘放养鱼种前10天,必须按常规方法对池塘进行清整消毒。

(2)注水清塘后及早注水,注入水深70~100厘米,浅水放鱼后再不断提高水位。(3)鱼体消毒鱼种放养前必须进行鱼体消毒,可用3%~5%的食盐水洗浴5分钟,或用10 ppm的高锰酸钾洗浴3~5分钟。

3、鱼种的放养

(1)放养时间池塘水温达到5℃时,即可放养春片鱼种,一般在4月30日前结束。(2)鱼种匀称鲤鱼种以尾重100~150克为宜,鲢、鳙鱼种以尾重75~125克为宜,要求放养的鱼

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无伤。(3)、驯化饲养管理a、投饵量预算投饵量以预期达到的每0.067公顷吃食鱼产量和饵料系数计算出年需饲料的总量,即每0.067公顷年总投饵量=每0.067公顷吃食鱼产量X饵料系数。再按月分配投喂计划算出投饵量,按照表算出旬投饵量。日投饵量按旬投饵量的10%计算。(为鲤成鱼投饵量月份分配及日投喂次数,下表为鲤成鱼月投饵量逐旬分配表)b、饵料营养要求与粒径投喂鲤鱼配合颗粒饲料,饵料中粗蛋白含量为28%~33%。颗粒饲料的直径:鱼体重50~100克时,粒径3毫米;鱼体重100~250克时,粒径4~5毫米;鱼体重300克以上时,粒径5~6毫米。 c、投喂方法投喂驯化应在鱼种放养后立即开始,料台的设置及驯化方法与鱼种饲养相同。每次投喂30分钟左右,不超过40分钟。如放养的是驯化鱼种,2~3天就形成大鱼群,放养一般鱼种的,一般要7天左右才能驯化成群。投喂时坚持“四定”的原则和“慢、快、慢”的投饵方法,鱼吃到八成饱时即停止投喂。日投饵量要根据水温、气候、鱼吃食情况增减。 d、水质调节主养鲤鱼的池塘透明度应控制在25~35厘米之间,鱼种放养后要经常加注新水,每7~15天注水1次,每次注水5~25厘米,尤其是水温高的7月份和8月份,当透明度超出下限时,应排出老水1/3,补充1/3的新水。或每隔15天用20ppm的生石灰全池泼洒,以净化水质。f、增氧增氧机的启用,应根据池塘水溶氧量来确定,保证池水溶氧量昼夜在5毫克/升以上。按照“三开二不开”的原则,及时开动增氧机,以防池中鱼密度大而缺氧。晴天中午开机2~3小时,阴天清晨开机2~3小时,连绵阴雨天在半夜开机,阴天白天不开机,晴天傍晚不开机。另外,高温季节池水浮游动物多时,可采用0.5~lppm的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控制浮游动物,使浮游植物繁生,利用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量。g、定期检查每10~15天喂料时用捞子随机取样10~20尾,测定鱼的体长、体重,确定鱼的生长及鱼病情况,根据测定情况对投饵量及饲料粒径进行适当调整。h、巡塘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观察鱼的活动及摄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i、预防鱼病每半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对水体消毒。在鱼病流性的季节投喂药饵预防细菌性疾病和肠道寄生虫病。

表4 鲤鱼鱼投饵量月份分配表及日投喂次数

(三)、以团头鲂为主的成鱼驯化养殖

1、鱼池条件

成鱼池面积0.33~0.67公顷,最大不要超过l公顷,以免因投饵不均而造成出塘规格差异过大。鱼池水深1.5~2米,池底平坦、不渗漏,鱼池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鱼池进排水系统配套,平均每0.067公顷配备0.5千瓦增氧机。鱼种放养前按常规方法对池塘进行清整消毒。

2、水质要求

成鱼池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水透明度在25~35厘米;团头鲂对低氧很敏感,池中溶氧:量要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清晨溶氧量不得低于2毫克/升,池水pH值在7~8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 7

之间。

3、放养模式

每0.067公顷放尾重50克的团头鲂鱼种1000尾(不放与之争食的草鱼、鲤鱼),搭配150尾鲢鱼春片,50尾鳙鱼春片。当年可长到每尾重500克左右,每0.067公顷鱼产量可达500~600千克。每0.067公顷搭配200尾鲫鱼种,效益更佳。

4、饲养管理

饲料以全价颗粒饲料为主,青绿饲料(浮萍、黑麦草、苏丹草等)为辅。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25%以上。鱼体重30~80克时,料的粒径为1.5毫米;鱼体重80~200克时粒径为2.5毫米,鱼体重200~300克时,粒径为3.2毫米。除设投饵台外,还要在投饵台附近设置三角形或方形草框。按常规声响刺激方法进行驯化与投喂,2~3天即可应声上浮抢食。投喂坚持定质、定位、定时、定量的“四定”原则,7~9月份每天投喂1~3次,其他月份每天投喂1~2次。把握住团头鲂于晴天中于前后和夜间很少摄食,傍晚摄食强度大(16~18时最大,可占日粮的40%~50%)的特点,加大早晨(9~10时)和傍晚(4~5时)的投喂量。日投饵量可占鱼体重的2%~3%。养殖期间定期注排水调节水质,7~9月份每半月注水罐燃每次注水20~30厘米,并视天气和水质情况及时注排水,保持水质“活、嫩、爽”。视池中溶氧情况,经常开动增氧机,防止鱼类缺氧浮头。鱼种下塘前用5%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进行鱼体消毒,养殖期间对青饲料要进行消毒,水生青草用10ppm的漂白粉、浮萍用5ppm的漂白粉消毒。每半月对食场进行1次消毒。每隔10~15天,投喂土霉素药饵1次,以防止细菌性烂鳃病及肠炎病的发生。

二、网箱养鱼

第五章鱼病的防治(保健)

第一节鱼病防治总则

一、鱼病发生的环境因素

(一)理化因素1.物理因素主要为温度和透明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透明度降低,病原体的繁殖速度加快,鱼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喜低温种类的病原体除外,如水霉菌、小型点状极毛杆菌(竖鳞病病原)等。 2.化学因素水化学指标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标志,也是导致鱼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二)生物因素与鱼病发生率关系较大的为浮游生物和病原体生物。常将浮游植物含量过多或种类不好(如蓝藻、裸藻过多)作为水质老化的标志。

(三)人为因素在精养池塘,人为因素的加入大大加速了鱼病的发生,如放养密度过大、大量投喂人工饲料、机械性操作等,都使鱼病的发生率大幅度提高,所以精养池塘的鱼病发生率高,防病、治病工作也更为重要;

(四)池塘条件主要指池塘大小和底质。一般较小的池塘温度和水质变化都较大,鱼病的发生率较大池塘为高。底质为草炭质的池塘pH值一般较低,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鱼病的发生率较高。底泥厚的池塘,病原体含量高,有毒有害的化学指标一般也较高,因而也容易发生鱼病。

二、鱼病的检查和诊断

(一)现场调查

1、了解鱼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鱼生病后,不仅在病鱼体表或体内出现各种病状,同时,在水中也会表现出各种异常现象。如全身发黑、离群独游;在气候等一切正常的情况下,鱼的摄食量突然急剧下降等。鱼病发生往往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鱼病,病鱼一般在体色、外观和体质上与正常鱼差别不大,仅病变部位稍有变化,但一经出现死亡,死亡率急剧上升。

而慢性型鱼病,则往往体质消瘦、活动缓慢、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死亡率一般呈缓慢上升趋势。由寄生虫引起的死亡,一般是缓慢的逐渐增加,除集约化养殖发现指环虫、三代虫的侵袭在短期内造成大批死亡外,池塘养鱼死亡率一般不会太大;可是若遇鱼类中毒,则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大批鱼类死亡,而且不分品种,四大家鱼、野杂鱼、泥鳅都毫不例外地死亡。因此,及时到现场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对于鱼病的及时诊断和处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了解水质和环境情况水温与鱼病的流行有密切的关系,各种病原体都有其繁育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很多致病菌和病毒在平均水温25℃左右时,毒力显著增高,水温降到20℃以下时,则毒力减弱,使病情减弱或停止。观察水的颜色,对水质情况也可作一大致了解。水中腐殖质多时,水呈褐色;水中含钙质多时,呈现天蓝色;微囊藻大量繁殖时,水呈铜绿色;城市排出的生活污水,一般呈黑色;当被污染水源污染时,因污水种类和性质不同而出现不同的颜色,如红、黑、灰白色等,透明度也会随之大大降低。水中的溶解氧、硫化氢、pH值、氯化物、硫化物等与鱼病流行的关系极为密切。

3、了解饲养管理情况对投饵、施肥、放养密度、放养品种和规格、各种生产操作记录以及历年发病情况等都应作详细了解。

(二)、鱼病的诊断在现场调查、目检、镜检的基础上,对鱼病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往往才能作出最后的准确诊断。只有找出了主要病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鱼病的治疗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鱼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强精养池塘的水质管理水质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健康、生长、饲料的利用率,因此充分认识池塘水环境的特性并加强科学管理,围绕着增氧和降氨这一核心问题做好水质调节工作非常必要。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清除池塘底过多的淤泥;

第二,定期泼洒生石灰(ph值偏低时);

第三, 高温季节晴天的中午开动增氧机,减少底层氧债,改善池水溶氧状况;

第四, 水质过肥时用硫酸铜等药物适当杀死部分藻类,加注新水;

第五,在高握季节、高产池塘,定期施入底质改良剂,改善水质;

第六,利用光合作用改良水质。

2、提高鱼体的抗病力一要根据池塘条件和技术水平,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二要根据天气、水质和鱼的生长活动情况,定时定量投喂,保证鱼吃饱吃好;三要选择配方科学、营养均衡的优质全价颗粒饲料投喂,避免鱼体发生营养性疾病;四要加强日常管理及细心操作。要勤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池塘日记;五要选择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饲养。

3、控制和杀灭病原体

(1)苗种检疫对购进苗种要检疫。

(2)清塘对鱼塘要彻底清整消毒。

(3)鱼体消毒春片鱼种入池时用药液浸泡鱼体,可有效杀灭鱼体表和鳃上的寄生虫和细菌。

(4)粪肥消毒;有机肥应消毒后再施。消毒可用生石灰、漂白粉、鱼康等药物。

(5)高温季节定期预防:a、高温季节采取料台挂袋或定期泼洒杀菌药可有效预防细菌性鱼病。采用此方法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食场周围的药物浓度应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又不能影响鱼类摄食。二是食场周围的药物的一定浓度应保持1小时以上。三是必须连续挂袋或泼药3~5天;

b、高温季节,鱼生长旺季,定期投喂杀菌药饵,可有效地预防各种细菌性鱼病;药饵量计算应把吃食鱼体重全部计算入内,投药饵量可比平时减少10%~20%,一般连续喂3天。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 9

第二节常见鱼病诊断与防治三十问

1、春秋两季应注意哪些鱼病?

春秋两季水温相近,环境条件相似,所发鱼病基本相同,鱼易患水霉、肠炎、烂鳃、绦虫、锚头鳋白头白嘴病。还要注意预防鲢、鳙的打印病,鲤鱼的竖鳞病,鳍子宫线虫病,草鱼、鲢的中华鳋病,春末草鱼种的出血病等。

2、夏季应注意预防哪些鱼病?

夏季是鱼病高发季节,危害较大,造成大量死鱼的有出血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鳃霉病、以及近几年鲫鱼、白鲢暴发性疾病。各种寄生虫在此季节都可大量繁殖致病,应做好鱼病流行前的药物预防。

3、冬季应注意预防哪些鱼病?

冬季鱼一般很少发病,但也不可疏忽大意,往往会因拉网运输,或寄生虫导致鱼体受伤而患水霉病。还可因越冬密度过大,水质恶化引发缺氧或气泡病等造成死鱼。

4、苗种培育常发生哪些病?

夏花鱼种期间易患寄生虫病,如小瓜虫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和孢子虫病,跑马病,气泡病等。

鱼种阶段,主要是大规格草鱼种易发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肠炎和烂鳃病等。夏花阶段寄生虫病危害也较大。

5、成鱼饲养期注意哪些常见病?

危害较重的微生物病主要是肠炎、烂鳃、出血、立鳞、打印、水霉;寄生虫病有绦虫、线虫、指环虫、三代虫、车轮虫、球虫、粘孢子虫。

6、怎样进行鱼病流行季节的药物预防?

(1)体外鱼病的预防

进入发病高峰期一般每隔20天泼洒1次杀虫剂,之后泼1~2次杀菌消毒剂,能有效预防各种体外寄生虫病以及烂鳃、赤皮、打印、出血等病,定期加注新水调节水质。

(2)体内鱼病的预防

体内鱼病的预防一般采用口服法。由于不能强迫鱼来吃药,所以只能将药拌在饲料中制成药饵投喂。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磺胺胍药粉制成的药饵,主要预防细菌性肠炎病。

7、如何投喂药料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1)投喂药料要与池水消毒杀虫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做预防时,投药料前可先投一些普通饵料,使体质健壮的鱼先吃20分钟左右,然后再投药料,可以降低药物成本。

(3)做治疗时,必须全部投喂药料,要按疗程喂完不可中间停止,否则鱼病反反复复,甚至产生抗药性,难以治疗。

(4)自拌药饵,可用淀粉或鸡蛋做粘合剂,效果好。

(5)药料中的药物应使用不同种类,且交替、混合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8、为什么新开鱼塘要注意重金属中毒?

在重金属盐类含量较高的地方,新开鱼塘鱼种常患弯体病,直接影响成鱼的产量,造成很大的损失,一般这种鱼塘第一年最好养成鱼,因为成鱼对重金属盐类耐受程度强,不易中毒,等到第二年清塘换水后再养苗种,就不易患弯体病。

9、加井水有时为什么会死鱼?

井水有三个缺点:一是水温低,二是溶氧少,三是含有其他有害化学成份,例如:

Fe3+、NO-、Pb2-等,尤其是在夏秋季节,井水水温一般比池塘水温低10℃以上,这种水的比重也大于高温池水,所以池塘在短时间内大量注入井水后,沉降到池底,使池底水温和溶氧

骤然下降,结果导致底栖性鱼类的生命活动被扰乱,引起死鱼。在苗种池加井水,有可能使苗种患气泡病而死亡,因为有些地区水含氮量较高,所以,在加井水前都要进行增氧(即曝气)和升温处理。可在鱼池设置“接水板”,也可让井水向空在散射后落入池中,来提高井水溶氧以及排出多余的氮气。升滚动轴承可采取让井水经过一段较长时间流程的措施进行。10、怎样预防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危害鱼类?

硫化氢等对鱼类有害气体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池底淤泥过厚,有机质过多,微生物分解旺盛,使底层处于缺氧状态,加快有机质的还原反应,释放出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体,当这些气体积聚一定数量后就会引起鱼类中毒。

预防措施:

(1)清除过多淤泥。

(2)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3)通过开增氧机将池水曝气。

(4)合理投饵,减少残渣剩饵。

11、怎样判断水质是否有毒?

侵袭性病原体对鱼类造成疾病,一旦发病,往往是一两种鱼患病;而水质有毒造成死鱼,往往是池中各种鱼都发生死亡,且多数为急性死亡,一两天内全池鱼大部分死亡,中毒死鱼一般有出血症状或体表粘液分泌显著增多。急性中毒死鱼最简易的证明方法就是:用木桶盛放病鱼池塘水或将网箱放在病鱼塘内,放若干尾健康鱼,观察数日,有无死鱼情况,即可证明。

12、草鱼肌肉、鳍条和鳃盖发红是什么病?

这是草鱼出血病,属病毒性疾病。主要症状有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肠道出血型三种,三种症状有时其中一种为突出症状,也有三种混杂出现。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种,死亡率非常高,水温在27℃以上最流行,当水温降至25℃以下,病情可减弱并逐渐消失。

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

(1)投喂优质饵料,保持鱼体的健壮,提高抗病力。

(2)必须清除过多的塘泥,进入发病流行期,定期消毒,保持水质清新。

(3)鱼种下塘前,做好全池的消毒工作,杀灭各种病原体,发现死鱼及时捞出深埋,工具严禁交叉使用,杜绝相互传染。

(5)严禁近亲繁殖,培育体质健壮的鱼苗。

13、养殖鱼肠炎、烂鳃、赤皮三病并发怎样治疗?

养殖鱼肠炎、烂鳃、赤皮三病并发,往往是由水质恶化,体表寄生虫大量繁殖、侵袭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感染,治疗时应采取内外结合法。

外泼:

杀虫剂:90%晶体敌百虫0.7斤/亩·米、硫酸亚酸铁0.3斤/亩·米三合剂或市售其它杀虫剂,全池泼洒隔1天1次,2次即可。

杀菌剂:呋喃唑酮5两/亩·米或其它杀菌剂全池泼洒1天1次,连泼2次。注:高温季节漂白粉慎用,剂量掌握不准,能引起大量死鱼。

14、鱼苗,鱼种尾柄发白严重时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头部向下,尾部向上,时而作挣扎游动,不久病鱼即死亡是什么病?

是白皮病又叫白尾病,由白皮极毛杆菌引起,主要危害鲢、鳙、草鱼和青鱼也可发生,病程短,从发病到死亡只要2-3天时间。此病一般于6-8月流行,鱼体受伤易引起。

防治方法:

(1)捕捞、运输、放养时应避免鱼体受伤,发现寄生虫及时杀灭。

(2)夏季应及时分塘。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 11

(3)发现此病,全池遍洒红霉素,或痢特灵4两/亩·米。一到二次。

15、鲫鱼、白鲢体表充血、肛门红肿,有时立鳞、腹水、而且死亡率较高是什么病?

这是鲫鱼、白鲢出血病即暴发性流行病,属细菌性疾病。病鱼离群狂游、暴躁不安、体表头部有点状或块状充血,鳃丝发白、腹水、肠道有少量食物或无食物,肠壁薄而透明。此病主要危害鲫鱼、白鲢,常发生在套养池中,而主养鲫鱼、白鲢池塘较少见,此病可使鱼在三四天内出现大批死亡。5—9月为流行季节。防治方法:

(1)池塘消毒:冬季干塘后清除部分淤泥,生石灰消毒,7天后放水进鱼。

(2)在4-9月份每月泼洒晶体敌百虫(90%)0.8斤/亩·米或其它杀虫剂1-2次,之后用生石灰25-30公斤/亩·米,全池泼洒1-2次。

(3)药物治疗: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硫酸铜1斤、硫酸亚铁0.5斤充分溶解后全池泼酒1-2次,或者用大黄4斤/亩·米,全池泼洒一次即可。

16、鲤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向外张开象松球是什么病?

这是竖鳞病,也叫立鳞病,也叫立鳞病,属细菌性疾病,也有由原虫引起的,如鱼波豆虫等。鳞囊内积聚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以至鳞片竖起,病鱼眼球突出、有腹水,严重时,呼吸困难继而腹部向上,持续2-3天后死亡。此病主要危害鲤、鲫。在华北、东北常出现且死亡率较高,流行期也易发此病。

防治方法:

(1)鱼体受伤、水质败坏是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在捕捞、放养等操作中,应注意防止鱼体受伤。

(2)用五倍子3斤/亩·米全池泼洒,1天1次,连泼2天。

(3)呋喃唑酮0.5斤/亩·米全池遍洒,1天花板次,连泼2天。

(4)硫酸铜0.8斤/亩·米,全池洒遍,隔一在泼洒一次即可。

17、鱼体表面长出象旧棉絮状毛是什么病?

这是水霉病,属于真菌性疾病。各种鱼任何阶段都能感染,一般在春季水温上升到18℃左右时最为流行,死亡率较高;当水温上升到22℃以上时,病情可减弱,直至消失。

防治方法:

(1)要捕捞、放养过程中要操作谨慎,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

(2)鱼种入塘前用3-5%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

(3)鱼体发病后,可用孔雀绿0.25斤/亩·米全池泼洒1-2次。

18、引起鱼类体表出现淡蓝色粘液层的有哪些鱼病,怎样治疗?

引起鱼类体表出现淡蓝色粘液层的有鱼波豆虫病、口丝虫病和斜管虫病。通过显微镜检查粘液,发现大量虫体即可确诊。

这三种寄生虫寄生在鱼体表以及鳃上,使鱼体产生过多的粘液,形成灰白色或淡蓝色的粘液层。严重时病鱼丧失食欲,呼吸困难,3-4天后可大批死亡。主要危害鱼种,主要流行季节为冬末和春季,水温为12-20℃。当水温在20℃以上时,病情可减轻。

防治方法:三种寄生虫都为原虫,则可采同种方法进行防治,硫酸铜0.7斤/亩·米和硫酸亚铁0.3斤/亩·米合剂全池遍洒1-2次.

19、见异育银鲫孢子虫病有何症状?

异育银鲫孢子虫病症状:

(1)孢子虫寄生在鳃部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胞囊,呈白色球形或卵形,病鱼鳃上粘液增多,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严重时能引起大量死鱼。

(2)由孢子虫寄生在咽喉部位,以及肠道有时可见白色瘤状胞囊,病鱼集群漂浮在水面,不摄食,严重时饥饿瘦弱而死。

(3)由孢子虫寄生在体腔内引起的,解剖鱼体,可见体腔内有白色肿瘤状胞囊压迫其它器官,

影响正常生长发育,最终引起鱼体生理失调,紊乱而死。

以上三种症状是常见异育银鲫孢子虫病症状,而且危害较大,从苗种到成鱼都能感染。

20、鲤鱼3肠道被粉白色肿状物堵塞,并引起死亡是什么病?

这是鲤、鲫单极虫病,又称孢子虫病

虫体在病鱼肠道内形成粉白色孢囊,严重时堵塞肠道,提高鱼头还有乳白色液体从肛门流出,鱼不摄食,衰竭而死。通过显微镜可见象芝麻粒一样静止不动的虫体。此病主要危害鲤、鲫,有时草鱼也有。发病季节为夏、秋两季。

防治方法:

(1)生石灰彻底清塘。疾病流行前每隔15天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0.8斤/亩·米. (2)发病后用亚甲基蓝1.5克/米3水体,全池泼洒,治疗有效。

21、肠内壁上有象花一样的许多白色小结节是什么病?

这是艾美虫病,也叫球虫病。病鱼食欲减退,经常害人窜出水面,吃食后成为频繁,剖开病鱼肠管,可见肠壁上有许多白色小结节,严重时可使肠壁溃烂、穿孔。流行季节为春秋两季,对鱼种危害较大。

防治方法:

(1)生石灰彻底清塘。

(2)可用禽用球虫药进行治疗,用药量根据鱼体重计算。同时外泼敌百虫0.7斤/亩·米。22、苗种易发和车轮虫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

车轮虫,通过显微镜观察,可见虫体象车轮形状,并不停转动,所以称之为车轮虫。此寄生虫寄生于鱼的体表以及鳃上,使鱼分泌大量粘液,体表出现一层白膜,在水中尤为明显,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鱼苗呈“跑马”现象,最终死亡。主要危害苗、种,死亡率高,一年四季都不得有了病,以4-7月较流行,最适温度为20-28℃。

防治方法:

硫酸铜0.7斤/亩·米,硫酸亚铁0.3斤/亩·米合剂,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可隔24小时,再泼1次,第二天再泼洒漂白粉或痢特灵等杀菌药物一次。

23、病鱼皮肤布满白色小点是什么病?

这是小瓜虫病。病鱼皮布满肉眼可见的点状囊泡,体表粘液增多,严重时,呼吸困难,不摄食,不久即死亡。通过显微镜可见虫体,呈圆形椭圆形不停旋转运动。主要危害夏花,鱼种阶段,可引起大批死亡,水温在15-25℃是此病的游行季节。

防治方法:

(1)每亩水深1米,用鲜辣椒0.5斤,姜片0.2斤混合加水煮沸30分钟,全池泼洒,隔

1天再泼1次。

(2)90%晶体敌百虫12斤/亩·米全池泼洒,1次即可。

24、鲤鳞片下有盘曲的红色寄生虫是什么病?

这是嗜子宫线虫病,又称红线虫病。虫体在冬春两季可看见,夏秋两季鳞下不能见到红线虫,虫体寄生处的肌肉充血、发炎、溃疡,引起继发性水霉病。主要危害二龄以上鲤鱼,多发于鲤产卵季节,可引起亲鱼死亡。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2)种鱼可用2~2.5%食盐水浸洗15~20分钟。

25、鱼体腮部肿胀,腮盖张开,腮丝粘液增多并呈苍白色是什么病?

这是指环虫病,通过显微镜,可见虫体似手指形状,所以称之为指环虫。主要寄生在腮、体表、影响鱼正常呼吸及活动,大量繁殖适宜温度为20~25℃。

防治方法: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 13

(1)(90%)晶体敌百虫0.8斤/亩.米全池遍洒,隔24小时再泼一次,同时泼洒杀菌消毒药。

(2)用(90%)敌百虫面碱合剂(1:0.6)0.4斤/亩·米全池泼洒,同时泼洒杀菌消毒药。

26、鲢、鳙焦躁不安,整天在水面上打转,鱼尾鳍上部露出水面,腮丝末端发炎,肿胀,发白是什么病?

这是中华鳋病,又称翘尾巴病。肉眼可见鳃组织边缘挂有许多白色小虫体,鱼食欲减退,体形瘦弱,体色变黑,呼吸困难,离群独游而死。

防治方法:

(1)用硫酸铜0.7斤/亩·米和硫酸亚铁0.3斤/亩·米合剂全池泼洒。

(2)(90%)晶体敌百虫0.8斤/亩·米和硫酸亚铁0.3斤/亩·米合剂全池泼洒。

27、鱼身上好象扎着好多针,看上去象披着蓑衣是什么病?

这是锚头鳋病,寄生于鱼体的皮肤、鳍上,病鱼出现不安,食欲减退;寄生部位组织红肿、发炎、鳞片脱落、鱼体变形,严重时引起死亡.

此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流行时间长,但鱼得此病后可获免疫力。

防治方法: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0.8斤/亩米或其他杀虫剂1~2次。

28、鱼苗身上和体内出现气泡,鱼失去游泳能力而浮在水面上,不久死亡是什么病?

这是气泡病,是由于水中某种气体过多引起的,主要有三种原因:

(1)池中施放过多未发酵的有机肥,肥料在塘底分解放出细小的气泡,鱼苗误当食物吞入。(2)水中藻类过多,当阳光强烈照射时,藻类光和作用增强,引起水中溶氧急剧升高。(3)有些地下水含氮量过饱和。此病多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鱼体越小对气泡病越敏感,可引起大批死鱼。

防治方法:

(1)注意水源,用地下水应经过充分暴气。

(2)不用未发酵的肥料,掌握施肥量,控制池内浮游植物过量繁殖。

(3)发现气泡病时,立即加注清水,同时排掉部分池水。

(4)可用食盐20斤/亩·米化水,向有病鱼的水面均匀泼洒,数小时后可见效。

29、怎样防治藻类对鱼的危害?

(一)蓝藻:就是渔农所说的绿藻。大量繁殖时,可在池塘水面形成一层绿色水花,死后能分解释放有毒物质,引起鱼类中毒死亡。主要发生在水温较高,有机质含量高的池塘,其大量繁殖,造成危害。

防治方法:

(1)池塘常换水,使水中有机质不要过多。

(2)当蓝藻数量不多时,可用硫酸铜1斤/亩·米全池泼撒,并适当开增氧机。

(3)蓝藻大量繁殖时,甚至布满全池,不宜全池泼洒硫酸铜,可在有风时候,在下风处,用竹子把藻类简单加以固定,用硫酸铜1斤/亩·米,集中泼洒,坚持用3~4次,每次间隔应在24小时以上,可全部杀灭。用药后一定要开增氧机,有条件地方要换掉部分水。

(二)小三毛金藻

大量繁殖时,池水出现浓黄褐色。金藻可分泌毒素,引起鱼类中毒,一般发生在清晨,鱼类集中在池边,头向岸边,静止不动,随着中毒加深,会出现大量死亡,主要发生在春秋低温期,有时越冬封后,也可发病。流行于沿海以及其他盐碱度较高地区,盐度为5%。左右最适繁殖。根据病鱼症状以及水色,再通过显微镜检查可确诊。

防治方法:

(1)排掉老水,加注清水。

(2)用硫酸铜0.7斤/亩·米全池泼洒。

(3)泼洒壤土或粘土浆,能解毒,可作为应急措施。

(4)在发病季节前,及早肥水,促使其他有益藻类提前繁殖,起到抑制三毛金藻的生长作用。

30、怎样清除池塘中的蝌蚪?

池塘中蝌蚪大量出现,不但会消耗水中的氧气而且与鱼苗争夺饵料,造成饵料浪费。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清池,杀灭蝌蚪和蛙卵。

(2)每天早上将浮游在水面上的成团蛙卵捞出扔掉。

(3)夜间借助灯光捕捉池埂上的青蛙。

附:北农大“赛优”鱼用复合预混料使用方法

一、北农大“赛优”鱼用复合预混料产品简介

(1)产品特点:

该系列产品凝聚了本公司数年的鱼料生产、科研的实践经验,采用最先进的电脑配方、营养全面,必需氨基酸组成平衡,充分满足鱼苗、鱼种的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具有鱼群抵抗力强、生长均速,鱼体健壮、色泽光亮,饵料系数低等诸多特点。

(2)产品名称及编号:

二、北农大“赛优”鱼用复合预混料投饵率参数

下表不鱼类营养专家,以及广大养殖专业户结合本公司所生产饲料的特点,经多年实践总结的。以此投饵率表作为参考,实际使用时还应根据天气、水质、鱼体质等情况具体掌握,保持鱼吃到七成饱为准,能够充分满足鱼类的营养要求,而且有效的降低饵料系数,降低鱼的发病率,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在高温季节(6月中旬~9月上旬),为防止浮头以及降低发病率,早晚少投,中午前后多投。

例如:早、晚投喂量各占全天投喂量的20%,午前、午后各占全天投喂量的30%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 15

鱼料投饵率表(%)

鱼类增养殖学(3)

《鱼类增养殖学》习题集绪论 1、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 2、何谓综合养鱼? 第一篇总论(基础篇) (一)养殖鱼类生物学 1.试述物种与品种的区别? 2.试述优良养殖对象的选择条件? 3.试述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 (二)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与控制 1.试述各养殖水域中水环境的特点? 2.试述水的运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3.试述水色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4.试述池塘溶氧的特点? 5.何谓热阻力、密度流、氧盈、氧债?它们对池塘溶氧有何影响? 6.试述溶氧对鱼类生存与生长的影响? 7.CO2、pH、O2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8.NH3与NH4+之间有何关系?它们受哪些因子制约? 9.试述精养与粗养水体中三态氮的变化与比例? 10.试述池塘、湖泊、水库生物的特点? 11.水域富营养化有哪些指标? 12.试述淤泥的特点以及对水质与鱼类的影响? 13试述“藻型湖泊”与“草型湖泊”的特点? 14.试述养殖水体有哪几种脱氮方法? (五)鱼类人工繁殖生物学 1.试述中枢神经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2.试述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3.试述环境因子对鱼类性腺发育的影响? 第一篇各论(技术篇) (一)鱼类人工繁殖技术 1.试述鱼类人工催产的基本原理? 2.试述催产剂的种类、特点和功能? 3.何谓生长成熟和生理成熟?何谓排卵、产卵?何谓效应时间? 4.列出催产率、受精率、出苗率的计算方法? 5.如何防止亲鱼种质退化? (二)鱼苗鱼种培育 1.何谓夏花、秋花、冬花、春花、过池鱼种? 2.试述家鱼鱼苗阶段的生物学特点? 3.何谓整塘、清塘? 4.试述各类清塘药物,及其优缺点? 5.试述鱼苗清水下塘、肥水下塘和轮虫高峰期限下塘的优劣?(三)池塘养鱼 1.何谓养殖周期?如何缩短养殖周期? 2.试述理想池塘的池塘条件? 3.试述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鲂之间的关系? 4.何谓混养、套养? 5.何谓轮捕轮放?轮捕轮放有哪些优点? 6.何谓“四定”投饵原则? 7.试述鱼类浮头原因?如何预测、防止和解救浮头? 8.增氧机有哪些作用原理?如何合理使用增氧机? (四)天然水域鱼类养殖 1.天然水域有哪些养殖方式?试述各养殖方式的优缺点?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801)

水产养殖(090801)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与培养目标 水产养殖是水产学主要的二级学科之一,重点研究水产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存规律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是水产养殖理论与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门学科。 水产养殖以近代生物学为基础,它的发展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动物蛋白质,改善了人类食物结构,满足了人口日益增长对水产品的需求,同时还促进了食品、医药、化工、印染等多行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它与国计民生有着密切关系。该学科的发展融合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从苗种繁育到成体养殖的人工控制程度日益提高,生产向着健康、无公害的绿色养殖方向发展。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 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水产教学、科研、生产技术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年轻一代;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水产事业建设服务。 2.掌握水产养殖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了解本门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动态,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3.掌握至少1门外国语,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书刊和撰写专业论文摘要,并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水产养殖是以数学、化学、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基础,研究水产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存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内在联系等的水产养殖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学科。本专业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 1.渔业水环境保护 近年来在河南省大面积的养殖池塘或水库中,由于精养投饵、施肥与养殖水体管理缺乏科学性而导致了蓝藻水华频繁发生,经常引发池塘死鱼,给水产养殖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成为我省池塘养鱼生产发展的

如何改善淡水养殖水体水质

如何改善淡水养殖水体的水质 关键词:淡水水体进水排水水质 摘要:要提高池塘的生产能力,必须根据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 转换与物质循环的规律,采取综合排水措施,促进池塘中能量的良性循环,尽可能的使池塘中的能量更多地向鱼产品转化,使池塘中的鱼类种群得到最大增长。 keywords: fresh waters into water drainage water quality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pond of production capacity, must according to the ecosystem of the pond energy conversion of material circulation and the law, adopt comprehensive drainag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virtuous cycle of energy, as possible in the pond more energy to fish to convert products, make the pond fish populations get the maximum growth.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优化淡水鱼池塘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这是 池塘养鱼增产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所谓优化就是要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池塘的生产能力。其内容包括:综合利用水体能力,物质的多重利用,生物结构的合理配置,经济成份优化组合。从而使太阳能利用率,物质能量转化率,废弃物循环率均达到最佳效益。如何利用现有的能源,是摆在养殖浅淡水养鱼学中重要问题,本人就排水管理方便浅谈自己的看法:

鲈鱼淡水养殖技术

天津市晨辉饲料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市宝坻区周良庄镇 1鲈鱼淡水养殖技术 鲈鱼隶属鲈形目、常鲈鱼亚科,广盐性鱼类。 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资源丰富。鲈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深受人们欢迎。其养殖技术如下: 一、池塘建造 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每口池塘5—8亩,呈长方形,南北走向较好。要求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池底要埋设进、排水管道。同时配备1~2台1.5千瓦的增氧机,养殖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临放养时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周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干池泼洒消毒。放苗前要施肥培养池水的基础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为宜。 二、苗种培育 放养品种以天然鲈苗最佳。从海区捕捞的鲈苗 (体长1.5~ 2厘米),要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投入暂养池(盐度1‰),暂养池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1~2万尾,要经常对池塘冲水增氧。下池第2 天开始投喂浮游动物、 红虫等鲜活饵料,慢慢将鱼浆、 浮性颗粒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混合投喂,逐渐驯化至投喂搅碎鱼糜、浮性颗粒饲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5%,分3次投喂。暂养期间每周用0.3ppm 强氯精或15ppm 福尔马林泼洒消毒一次,在开始投饵前3天,每50公斤鱼内服痢特灵0.5克、土霉素3 克、 维生素C1克,每天拌饲投喂一次,连服3天。经过20多天饲养,鱼长至4~6厘米可进入大池分疏饲养。 三、饲养管理 将鲈苗过筛后按大小分池饲养。 放养密度一般为2500~3500尾/亩。水深1.5米以上, 要保持池水适宜肥度,以透明度在30厘米,水色呈油绿色为宜。每天投饲两次,主要饲料为搅碎的鱼糜和浮性颗粒饲料,饲料中要添加维生素B 、C ,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每月还要将土霉毒、红霉素、维生素药物拌饵投喂2 次,每次连服3 天。同时定期用 0.4ppm 强氯精或20ppm 福尔马林对池塘全池泼洒消毒。药物防治要慎用敌百虫、硝酸亚汞等药物。每天做好巡塘管理, 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发现池水变坏要及时排换水,保持池水清新。 四、疾病防治 鲈鱼抗病力较强, 自然条件下不易患病。 但人工高密度养殖因其生存环境及空间发生很大变化,稍有不慎极易造成疾病。必须加强病害预防,定期对养殖池塘、食台进行药物消毒,发现疾病及早治疗。

淡水养殖中水体颜色的变化及处理对策

淡水养殖中水体颜色的变化及处理对策 【摘要】水质对于淡水养殖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水质将确保鱼类的正常存活,并提升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一般来说,水质的好坏可以由水体颜色进行区分和判断,当水体颜色出现一定问题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用药或者施肥的方法对水质予以改善,以降低对淡水养殖的影响,降低鱼类患病和死亡的风险。本文就淡水养殖中水体颜色的变化及处理对策展开分析和论述,总结和分析不同水体颜色下水质的具体情况,并针对不同颜色水体提出有效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淡水养殖;水体颜色;水质 在淡水养殖中,水体颜色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水体中漂浮、悬浮的浮游生物则决定水体颜色的主要因素。藻类是引起水体颜色变化的生物之一,其不仅能通过光合作用增加鱼塘中的含氧量,也是鱼塘养殖过程中鱼类的基础食物。注意水体颜色的变化,有助于判断出水质的好坏,对于提高鱼类养殖的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 1.春秋季节水色与处理对策 在春季和秋季,养鱼池中水体颜色将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一般水体颜色主要呈现为棕色、白色和红褐色。 棕色水系主要出现在早春,此时温度较低,藻类生长速度慢,体积也小,但种类多。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藻类开始变得茂盛,但若水体颜色仍较浅,呈现浅褐色,则提示鱼塘肥力不足,需要进行施肥。具体方法是向鱼塘内施洒经过发酵的猪粪、鸡粪,每半月施肥一次,共施肥两次,注意施肥量一定要足,尽快提高鱼塘肥力。 白色水体一般出现于新挖建的鱼塘,或泥沙含量多的鱼塘。这种水体肥力不足,为使水色尽快变为正常颜色——嫩绿色,需进行施肥。施肥时,可按每亩10-20千克施洒,7天后再施洒生物肥或微生物制剂(EM菌)。如果使用生物肥则按每亩2-3千克用量施撒,如果用微生物制剂(EM菌)每亩按1000毫升用量施撒。 红褐色水体一般出现于早春,水面上往往漂浮着一层红褐色水沫,这些红色的水沫一般由藻类中的甲藻构成。甲藻的过量繁殖会形成对渔业生产危害极大的赤潮,给水产养殖带来严重危害。红色水体一旦出现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处理,具体做法包括施用生物肥料和磷肥,尽快培养其它有益的藻类,不施或尽量少施含氮的肥料,控制好鱼塘中氮肥的含量等。 2.夏季水色与处理对策

淡水养鱼水产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修改后)

淡水养鱼水产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修改后)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6年碧江区和平乡 淡水养鱼产业化扶贫项目 实 施 方 案 项目实施单位:碧江区和平乡人民政府 项目主管单位:碧江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二0一六年一月 2016年碧江区和平乡淡水养鱼产业化扶贫 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 2016年碧江区和平乡淡水养鱼产业化扶贫项目 2、项目性质: 养鱼 3、项目财政扶贫资金额度: 20万元。 4、项目实施单位:碧江区和平乡人民政府 5、项目负责人:李晶电话: 6、监管单位:碧江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7、项目主管单位:碧江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8、负责人:田源电话: 9:项目依托单位:碧江区畜牧水产中心 10、项目负责人:陈世友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鱼苗补助方案 1、建设地点:和平乡德胜屯村老屋场吴家坝(建设时间:从2016年1月-6月) 德胜屯村位于和平南部,全村有农户546户,其中贫困户137户,贫困人口346人。通过淡水养鱼项目养殖的实施,将带动德胜屯村1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2、主要养殖鱼苗及规模 本项目占地70亩,鱼塘长470米,宽100米。 购买鱼苗(规格10-15㎝):200000尾。 3、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环节及额度

本项目补助标准根据碧江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碧江区2016年度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补助标准》(试行)的通知(碧扶领发[2016]14号)文件执行。 本项目基础设施总投资为万元(自筹);鱼苗总投资2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投入20万元;共计万元。 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环节及额度如下: 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概算表 4、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方式 本项目补助方式:实行先养后补的方式执行。 三、项目利益联结机制 为确保项目实施后贫困农户的利益,达到扶贫效果,在利益分配上按销售纯利润,按“二二三三”分成,鱼塘基础建设借款还贷占3成, 10个贫困户占3成,工人工资占2成,支付土地承包费2成,[50万元×(纯利润/总投资)×30%]连续带动贫困农户3年,并签订扶持带动协议。 四、项目实施主要技术方案 (一)主要技术路线 1、技术说明 ⑴选址:鱼塘是鱼类生活的场所,鱼塘条件的优劣,对鱼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选择鱼塘建设时必须把握原则是选择地理位置宽阔、平

淡水鱼养殖技术

?淡水鱼养殖技术 ? 1.淡水养鱼技术要点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0.75公斤,如放养0.5--0.75公斤的可长到1.0--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5公斤,团头鲂 150--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高产放养模式: 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淡水鱼的主要品种

淡水鱼的主要品种 文章出处:发布时间:2005-05-18 主要品种 目前,我国淡水养殖的鱼类约有30余种。其中普遍养殖的主要种类有传统养殖的“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等,还有近些年来新发展的(包括从国外引进的)养殖品种,如埃及胡子鲇、大口鲇、白鲫、细鳞鲴和各种尼罗非鲫等10余种,也是常见的养殖对象。现分别将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作简要介绍。 一、青鱼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又叫黑鲩、青鲩、青根鱼。呈圆筒型,腹部圆而无角质棱,头较尖,体色及各鳍青黑,腹部灰白,鳞大而圆,尾鳍叉形。咽部有坚实的臼状齿,适于压磨食物。肠较短,约为其体长的1.5倍。在天然环境的 二、 三、 四、全国淡水鱼分类示意图 五、 六、水体中主要以螺蚌类及水生蚯蚓和昆虫等动物性饵料为食。栖息于水的中下层。青鱼在我国 长江、珠江及东北一些河流均有分布,但资源趋少。其最大个体重量可达60~70公斤。其肉嫩味美,经济价值高。南北各地均可养殖。在人工养殖的情况下,生长较快,只是其饵料比较缺乏,少有单养。如与草鱼、鲢、鳙鱼搭配混养较为恰当。喂养到体重2~3公斤时上市为宜。 二、草鱼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又叫白鲩、草棒、白鲜、鲩鱼。体较长,近似圆柱形,腹面无角质棱。体色黄褐,背方、头部的颜色较深,腹部灰白。鳞大而圆,后缘灰褐。各鳍色淡灰或淡黄。通常喜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或靠水草多的地方,是比较典型的草食性鱼类。体长6厘米以下的鱼苗、鱼种主要吃浮游动物和藻类,生长至6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就明显地转向吃食各种草类,如眼子菜、苦草、轮叶黑藻、小茨藻、浮萍等水生植物,也喜吃各种陆生嫩草、蔬菜、米糠、麸皮、豆饼、豆渣和酒糟等。草鱼生长的最适水温为24~30℃之间,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停止摄食,进入冬眠状态。 草鱼的性成熟年龄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4~5龄的草鱼可达到性成熟阶段,南方成熟早于北方1~2年。雄鱼比雌鱼又普遍早熟一年。初次达到性成熟的雌鱼重约10公

几种常见的鱼类致病菌及其培养鉴定方法

爱德华氏菌属 1、迟缓爱德华氏菌 特征:迟缓爱德华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病原菌,短杆菌,大小多在(0、5 ~1)μm×(1-3)μm,无荚膜,亦不形成芽孢,为周毛菌,能运动。生长温度范围为15-42℃,最适为37℃,适宜pH值范围为5、5-9、0。但以pH 7、2较好,耐食盐浓度为0-4%, 培养:该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25℃培养24,能形成圆形隆起灰白色湿润并带有光泽呈半透明状的菌落直径约为0、5-1mm, 在含5%-10%血液的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常用绵羊或家兔脱纤血液上的菌落与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的基本一致,但稍大些。在麦康凯琼脂、SS琼脂、胆盐硫化氢乳糖琼脂(DHL)、木糖-赖氨酸-去氧胆酸盐(XLD)琼脂等肠道菌选择性培养基上可形成较小菌落因其产生硫化氢能使菌落中央为黑色。在普通营养肉汤中呈均匀混浊生长。 危害:德华氏菌感染症,鳖发生白板病,鳗鲡红头病,鳝鱼的红病与渠道鲇鱼的气肿性腐烂病等 感染:感染可发生于全年缺乏明显的季节性,在水温20℃以上时均可发生,但一般认为水温在15℃时,就能发生高峰期多出现在水温25-30℃时,一般于春季与夏季易发流行。人工养殖的淡水鱼与海水鱼中均发现有该菌感染的发生如鲫、金鱼、虹鳟、大鳞大马哈鱼、黑鲈、真鲷、丽鲷、黑鲷、鲻鱼、川鲽、牙鲆等均可被感染发病,实验性可感染鲤鱼与青蛙。 分离培养:对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分离培养,常见的临床标本材料就是表皮肌肉坏死组织及内脏器官组织等。通常将被检材料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血液琼脂及某种肠道菌选择性培养基(如SS琼脂、DHL琼脂、XLD琼脂、麦康凯琼脂等)平板,置28℃或37℃恒温培养18-24h。 形态特征检查:包括对标本材料中及纯培养物的爱德华氏菌形态检查,常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按该菌相应形态特征予以判定。 2、鲇鱼爱德华氏菌 特征:鲇鱼爱德华氏菌属于爱德华氏菌属,在该属细菌中最难培养。菌体大小约1um×(2-3) um,为小直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荚膜,不形成芽孢,兼性厌氧,25℃时有动力,在37℃时无动力。菌落大小为0、5mm 左右,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稍隆起。由鲇鱼爱德华氏菌所引起的鱼类爱德华氏菌病主要就是鲇鱼肠道败血症。该病有季节性,常发生于春季与秋季,鳙等可被感染发病,病鱼在咽部及口腔附近出现皮肤出血或淤血、鳃色变淡、突眼症状,解剖可见肾脏与脾脏肿胀,肝脏出血且有坏死灶,腹膜内有血性腹水。 培养:鲇鱼爱德华氏菌除为该属细菌中难养的。在培养基平板上生长较缓慢常需培养约

淡水养殖池塘水华发生及池水净化处理数学建模论文

淡水养殖池塘水华发生及池水净化处理 摘要 随着社会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水产养殖行业,而其中池塘养殖产量约占淡水养殖的70%。但是随着淡水生态系统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进程的加剧,经常导致有害蓝藻、轮虫等常见的浮游生物高密度发生,很容易诱发大面积水华。水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及水体污染,对养殖业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本文主要采用了MATLAB程序中的相关系数分析,模糊综合评价,单侧检验等方法对淡水养殖池塘水华发生及池水净化处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相关模型。 针对问题一,首先将题目中要进行分析的量给找出来,同时将他们运用MATLAB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水体、底泥与间隙水中常见主要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原因。分析水体、底泥与间隙水中常见主要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针对问题二,建立模糊综合评价。首先,对数据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素的权重,最后利用确定的权重,建立池塘水体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池塘水体质量进行分级。 针对问题三,建立单侧检验相关性模型。首先,运用SPSS软件分析理化因子与水华发生的相关性;然后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针对问题四,利用MATLAB建立鱼类生长周期体重模型,运用二次函数建立关于体重与生长周期的拟合方程。建立浮游植物密度与时间的关系模型并得到图像。 针对问题五,通过网上查阅资料结合附件资料分析,可以得到有利于池水养殖池塘水体的自净化的方法,并据此提供建立生态养殖模式的方案。 关键词:单侧检验相关系数分析回归分析综合评价 一、问题重述 目前在我国水产养殖中,池塘养殖产量约占淡水养殖的70%。近年来,随着淡水生态系统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进程的加剧,经常导致有害蓝藻、轮虫等常见的浮游生物高密度发生,很容易诱发大面积水华。水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及水体污染,对养殖业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水华的发生不仅直接影响了养殖对象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大量排泄废水造成淡水资源污染,还会破坏养殖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养殖对象的不同程度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此我们通过研究淡水养殖池塘相关主要理化因子,主要浮游生物数据及鱼虾生成等数据分析水华发生的原因,控制并预测水华的发生,从而提高养殖产量,减小环境污染等。通过对水华发生的了解,加强大家环保意识。 根据附件1-8完成如下问题: 1)通过附件1中数据分析水体、底泥与间隙水中常见主要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通过附件2中数据对四个池塘水体质量进行评价及分类,分析虾池与鱼池对水体的影响。 3)建立主要理化因子和常见浮游生物致害密度发生关系的模型,给出水华发生时主要理化因子的范围,预测淡水养殖池塘水华发生 (1号池发生轻微水华)。

淡水鱼养殖技术常见问题问答

淡水鱼养殖技术常见问题问答 这是一个初级的有关淡水鱼类养殖的知识问答,适用于刚刚进入公司的非专业员工的初步培训。我们在这里讲的淡水鱼,主要是指我国养殖面积最大,养殖历史最长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以及鲤鱼、鲫鱼、鳊鱼、团头鲂等。其他的特种或名贵的养殖对象不包括在内。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编者的非专业和有限的知识,再加上时间仓促,不足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同仁们不吝赐教。本人不揣唐突出己纰漏,实为同仁们学习之业中能起抛砖引玉之想,谢谢大家的包涵! 四大家鱼养殖模式为什么是最经典的养殖模式?众所周知,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封建的种养殖经济引领世界,在长期的养殖历史过程中,逐渐地在不断的筛选择优淘汰中,固定下一个经济高效的立体混养模式。具体地说,在一个养殖水体中,按各种鱼类的自然生长习性,本着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原则,又充分地获猎利用水体,提高效益的意图。把鲢鱼放在养殖的表层,顺其以天然藻类和浮游物为饵料的习性;而鳙鱼在鲢鱼之下,也是滤食水中的浮游藻类和有机物;草鱼生活在水体的中层,以水生植物为主要食物;而青鱼、鲤鱼、鲫鱼生活在水的底层,以螺蛳、沉底的有机碎屑、残饵、鲢鳙草鱼的粪便为饵料。这样,各鱼种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好一个水体的稳定,成就了一个高效利用水体的共生共长的混合立体养殖模式。 养鱼要成功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什么?首先,养鱼当然要有鱼种,很多的养殖户在这一点的选择上比较随意,他们没有任何比较和

要求,从就近的但非常简易的鱼苗孵化场购进种苗,结果一些近亲繁殖的不带任何疾病抗体的种苗下塘,注定夭折和损失的结局就在所难免。第二,饲料,饲料的好坏对水产鱼类的养殖起重要的作用,而且影响到养殖的经济效益,在鱼生长的不同阶段,其对饲料的营养要求也不一样,而且饲料的原材料是否干净卫生?防腐剂和抗生素的含量是否超标?都对鱼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第三,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是养殖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它贯穿于养殖的始末,水质管理(包括底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功,即使是种苗,饲料等两个条件优越,水质的管理跟不上的话,也能因水体的诸多理化指标的恶化而直接造成养殖对象的死亡,从而从根本上造成养殖的失败。第四,病虫害防治,俗话说,养鱼不死,富得流油,让在随着环境的恶化,暴发性鱼病地不确定性暴发,时刻地威胁着养殖的成败,一旦鱼病暴发,就是神仙来也回天乏力。因此,水产养殖历来就是防病重于治病,我们病虫害防治的根本,也就是心防为主,二防病的开始,也就是从日常的精细管理出发,重点在于对水质、底质的调控管理,能以好的饲料和过硬的鱼种,以保证养殖的成功丰收。 施肥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施肥?高产、高效促进渔业生产是池塘施肥的根本目的,因鱼池施肥时培养鱼类大然饵料的重要途径,它通过补充水中的营养盐类及有机物质,增加腐屑食物群,以作为滤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以及草食性鱼类的饵料,池塘肥料的种类可分为有机肥、无机肥和生物肥(微生态制剂)三种,有机肥营养成分全面,肥效持久,一般作为基肥施用;无机肥肥效短,但作用迅速,一般作

裸藻水华

水产养殖池塘裸藻水华的特点、危害和调控方法 日期:2014-06-30 11:27 作者:来源:农博网点击:54 水华是水体藻类大量生长或聚集并达到一定浓度的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和特定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能够形成水华的藻类有蓝藻、甲藻、硅藻、隐藻、绿藻、裸藻等,其中,蓝藻、甲藻水华比较常见,它们的危害和防治已为大家熟知,而对裸藻水华认识较少,其对水产养殖生物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报道也较少。但在近几年,随着水源的日趋紧张和养殖密度不断提高,无论是精养鱼塘还是精养虾塘,裸藻水华均时有发生,给养殖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裸藻大量繁殖的池塘,在当前养殖模式与养殖环境评估中,可以判断水体属于比较清瘦的,因为它抑制了其他有益藻类的生长,使得水体清瘦。本文结合临塘实践,试对裸藻水华的发生特点、危害调控和倒藻后的处置谈点浅见。 一、特点 1、裸藻水华多发生在静水、有机质丰富的小水体比如水源不充足的精养池塘、稻田等,而水库、河沟、江河很少见。套养不合理的精养鱼池和虾池容易发生。 2、裸藻生存的温度范围较广水华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0~C-35℃;生长时间横跨春、夏、秋三个季节,尤以6、7、8、9月份生长最旺盛。也就是说,裸藻水华在鱼虾主要生长期均可发生。即使是冬棚养殖,如具备裸藻生长的温度、光照、pH等条件,仍可发生。 3.裸藻水华水色多样常见有三种: 一、是绿色、蓝绿色,以绿色裸藻为优势种,因其色素体为绿色而使水华呈绿色,大量繁殖后即呈蓝绿色。 二、是红褐色,俗称“铁锈色”、“铁锈水”,属于一种清瘦的水质,水表层具铁锈色油膜,有黏性,以变形裸藻和血红裸藻为优势种,因其色素为红色或橘黄色,加之趋光性强,常呈红色或褐红色,并聚集在水面表层,形成浮膜,多出现于在春夏之交或夏秋之交时节,形成后,水面覆盖率可达30%~100%,这种水华还常有“晴红阴绿”、“昼红夜绿”、“朝红夕绿”的变化。 三、是酱油色,多发生在养殖中后期和老化池塘,是水质极度富营养化和多种裸藻大量繁殖的结果,此时水色变化不大。凡以裸藻为主的水华,均可称为裸藻水华。实际上,会因各藻种比例、光照强弱、有机质和泥沙的多寡等,存在细微水色差异,情况比较复杂,需仔细鉴别。 4.裸藻水华容易倒藻裸藻细胞无细胞壁,只是由质膜下的原生质体外层特化成表质,多数表质软的种类,其形态还能发生变化,故具变形特性;裸藻绝大多数生长于中性或偏酸或偏碱的水体中,pH在6.5~8.5之间。这与蓝藻有区别,蓝藻大量繁殖时,pH多在8.5以上;裸藻对温度适应范围虽然很大,但对温度突变很敏感。基于上述特点,当遇到恶劣天气或环境变化较大时,裸藻比蓝藻、绿藻等更容易突然集体死亡而发生倒藻现象。 5.裸藻水华不易杀灭据试验:0.7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杀灭作用不明显,但7 6.8小时以上能明显抑制裸藻活动;1.4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杀灭作用也不明显,48d时以上能明显抑制裸藻活动;2.8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抑制作用迅速而明显,杀灭作用也显著;5.6mg/L以上硫酸铜能迅速杀灭裸藻。这说明在鱼虾安全浓度内,很难杀灭裸

水质指标在水产养殖中检测意义

水质指标在水产养殖中 检测意义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水质检测指标 每个养殖户都知道,pH、融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养虾的还需要关注总碱度。可是说归说,往往水质有问题不会是只有一个指标有问题,养殖户也没办法真的判断出是因为具体哪些因素导致,因此用药也只能单纯的根据表象来用,用药失误导致的严重后果也只能由自己来承担。因此,整理了水质的十一大指标,只有了解这些指标及会造成的后果,才能准确的根据功效来调水,避免半知不解造成的严重后果。 pH 淡水,海水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表明此水体有异常情况。通常pH值低于,鱼类死亡率可达7%~20%,低于4%以下,全部死亡;pH值高于,死亡率可达20%~89%,pH高于时,可引起全部死亡。 症状: 1.鱼类碱中毒:体色明显发白,狂游乱窜;体表大量粘液甚至可拉成丝;鳃盖腐蚀损伤、鳃部大量分泌凝结物;水体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对虾易发生黑腮病,继而演变为烂腮病、黄腮病和红腮病,致使呼吸机能发生障碍,窒息死亡。 值低于时:降低载氧能力,引起鱼组织内缺氧、造成缺氧症状,尽管水体中溶氧量正常,鱼也有浮头现象,pH值过低新陈代谢强度降低,减少摄食量,生长缓慢,也会引起鱼鳃组织凝血性坏死,粘液增多,腹部充血发炎等。 溶解氧 连续24小时中,16小时以上必须大于5mg/L,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mg/L,对于鲑科鱼类栖息水域冰封期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4mg/L。溶氧高于12mg/L,表明水中氧已过量,此时鱼虾易得气泡病。 症状: 水体中的溶解氧的高低对鱼类的生存和发育都有直接的影响,当溶氧低于1mg/L时,鱼就会浮头,如果不采取增氧措施就会使鱼窒息死亡,同时也给致病菌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降低鱼的抗病能力引起鱼病;足够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转化或降低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含量,同时还可以提高饵料转化率对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体溶氧不足的成因: 1.养殖密度过大; 2.养殖水体过肥; 3.水体细菌大量分解有机物,导致氧耗; 4.水体文档升高,溶氧降低; 5.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氨、亚硝酸盐等较多时,其氧化作用也会造成溶氧降低。 氨氮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氨氮浓度应小于L,氨氮含量超过毫克/升(mg/l)时,鱼类会出现氨氮中毒症状。目前专家普遍认为,养殖中氨氮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在毫克/升以下。当氨氮浓度一定时,能否引起鱼类中毒死亡,还受池水pH值、水温高低的影响。 氨氮在水中以游离氨和离子氨形式存在,分子氨对鱼类是极毒的,可使鱼类产生毒血症。 分子氨和离子铵在水中可以相互转化,它们的数量取决于养殖水体的pH和水温。 pH越小,水温越低,水体总铵中分子氨的比例也越小,其毒性越低。 pH越大,水温越高,分子氨的比例越大,其毒性也就大大增加。 另外一个影响氨氮含量的因素,就是底泥。若底泥过厚,清塘不彻底,高温季节夜晚,水温较高时,底泥当中的有毒气体就会被释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量会加倍,于是造成池水缺氧,氨氮含量也超标,鱼类大量浮头甚至泛塘。 因此,养鱼先养水,调节好水质是保证鱼类健康成长的前提。 氨氮中毒的特点:

淡水黑鲷养殖技术(DOC)

淡水黑鲷养殖技术 嗨,大家好,我叫淡水黑鲷,来自澳大利亚北部沿海,是个地地道道的海外友人。我营养丰富,肉质坚实,鲜嫩清淡,既有淡水鱼肉质细嫩的特点,又具有海水鱼独特的鲜美味道;并且抗疫性还很强呢,来到咱们中国以后,一点也没有水土不服,全国各地我都能很好的生活,近几年啊,养殖我的人可多了。您想知道怎样才能养好我们吗?别着急,下面的节目里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 体貌特征及生活习性 要想养好我们,首先就要认识我们并且了解我们的生活习性: 我身体侧扁,体高、背厚,算是水产界的大块头;上下颌等齐,外侧有一排较大的圆锥状齿和成带状的锥状小齿,显示着我威猛的本性;我肤色是暗棕褐色或金黄色,有时候在较暗的体表上还会呈现不规则的金黄色斑块,胸鳍一般是灰色或金黄色,背鳍、臀鳍和尾鳍外缘色彩较淡,显得很高贵华丽; 我属于亚热带鱼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窄。 (解说)

淡水黑鲷的生存温度为12℃-34℃,摄食温度为15℃-32℃。12℃以下时一般生存3-7天,10℃-11℃时一般能维持20-24小时,超过34℃时,鱼体会出现呆滞现象,身体失去平衡,很快出现死亡。 我适应环境能力很强,无论是流水、静水、清水、浑水都能生存: (解说) 淡水黑鲷适应各类水环境,在pH值4.0-9.0之间的水体里都可以生存,比较适宜的pH值为6-8.5。经驯化过渡,淡水黑鲷能适应4‰氯化钠,在2‰以下氯化钠水体中养殖,不影响其生长。 同时,耐低氧能力也很棒,溶氧每升2mg以上时都能正常生长活动,溶氧每升低于1mg时其耐受能力较弱,短时期即引起死亡,养殖情况下要特别注意,一但有浮头现象,应马上采取措施。 我的食谱很广,从不挑食;以前,在自然条件下,我喜欢在水质较好、水草丰富的江河、湖泊、水库、沟渠里取食青蛙、昆虫、蠕虫、小虾、藻类、植物根及部分水生植物碎屑;后来到了人工养殖环境里,我们主要吃池塘里的浮游动物为主,当然喽,人工配合饲料我也是来者不拒的。

A题 淡水养殖池塘水华发生及池水净化处理

A题淡水养殖池塘水华发生及池水净化处理 目前在我国水产养殖中,池塘养殖产量约占淡水养殖的70%。近年来,随着淡水生态系统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进程的加剧,经常导致有害蓝藻、轮虫等常见的浮游生物高密度发生,很容易诱发大面积水华。水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及水体污染,对养殖业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水华的发生不仅直接影响了养殖对象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大量排泄废水造成淡水资源污染,还会破坏养殖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养殖对象的不同程度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此我们通过研究淡水养殖池塘相关主要理化因子,主要浮游生物数据及鱼虾生成等数据分析水华发生的原因,控制并预测水华的发生,从而提高养殖产量,减小环境污染等。通过对水华发生的了解,加强大家环保意识。 根据附件1-8完成如下问题: 1)通过附件1中数据分析水体、底泥与间隙水中常见主要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通过附件2中数据对四个池塘水体质量进行评价及分类,分析虾池与鱼池对水体的影响。 3)建立主要理化因子和常见浮游生物致害密度发生关系的模型,给出水华发生时主要理化因子的范围,预测淡水养殖池塘水华发生 (1号池发生轻微水华)。 4)结合附件及以上分析,建立鱼类生长与体重相关模型。在养殖鲢鱼、鳙鱼等的生长过程中可以摄食浮游生物,净化某些藻类,构造一个与1号池相同大小的净化池,通过水循环,并放养鲢鱼或鳙鱼,放养多少才能净化1号池中的藻类,净化效果如何。 5)结合附件及通过查阅资料构建一种生态养殖模式,有利于池水养殖池塘水体的自净化。通过以上养殖从而使淡水养殖减少向江河湖海养殖废水排放。 数据及资料见: 附件1 水体中常见理化因子 附件2 其它数据 附件3 吸光度及稀释倍数 附件4 浮游生物量

淡水养鱼水产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修改后

2016年碧江区和平乡 淡水养鱼产业化扶贫项目 实 施 方 案 项目实施单位:碧江区和平乡人民政府 项目主管单位:碧江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二0一六年一月 2016年碧江区和平乡淡水养鱼产业化扶贫 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 2016年碧江区和平乡淡水养鱼产业化扶贫项目 2、项目性质: 养鱼 3、项目财政扶贫资金额度: 20万元。 4、项目实施单位:碧江区和平乡人民政府 5、项目负责人:李晶电话:

6、监管单位:碧江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7、项目主管单位:碧江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8、负责人:田源电话: 9:项目依托单位:碧江区畜牧水产中心 10、项目负责人:陈世友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鱼苗补助方案 1、建设地点:和平乡德胜屯村老屋场吴家坝(建设时间:从2016年1月-6月) 德胜屯村位于和平南部,全村有农户546户,其中贫困户137户,贫困人口346人。通过淡水养鱼项目养殖的实施,将带动德胜屯村1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2、主要养殖鱼苗及规模 本项目占地70亩,鱼塘长470米,宽100米。 购买鱼苗(规格10-15㎝):200000尾。 3、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环节及额度 本项目补助标准根据碧江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碧江区2016年度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补助标准》(试行)的通知(碧扶领发[2016]14号)文件执行。 本项目基础设施总投资为125.6万元(自筹);鱼苗总投资2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投入20万元;共计145.6万元。 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环节及额度如下: 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概算表 本项目补助方式:实行先养后补的方式执行。 三、项目利益联结机制

淡水养殖池塘水华发生及池水净化处

淡水养殖xx水华发生及池水净化处 理问题 1、水华问题的背景 目前,我国池塘养殖水产品占总淡水养殖的70%,所以,池塘养殖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水产品品质及消费者安全。 对于长期进行传统养殖模式的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蓝藻、轮虫等引起的水华问题尤为突出,水华的大面积长时间存在对鱼类的生长极为不利,严重时还会引发含氧量大大降低,水质恶化,鱼类中毒等事故。并由此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及水体污染,对养殖业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因此,分析水华产生的原因,进而有效预测水华的发生,从而提出控制、预防水华的方法,保证池塘养殖业高效健康发展。 2、水华问题的原因分析 根据查阅资料我们发现水华的发生和池塘中理化因子(池水中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含量及环境因素)有着很大的因果关系,理化因子的不正常变动会引起浮游植物和生物的数量的剧增,进而导致水华,所以理化因子的量值关系就成为了水华问题分析的关键。于是,我们用SPSS软件对池塘中主要理化因子进行回归和相关性分析,从而得到池塘水中理化因子(总氮、总磷、磷酸盐磷,硝态氮、亚硝态氮)含量的回归关系。结果显示总氮含量与总磷、磷酸盐磷含量为正相关,与硝态氮、亚硝态氮含量为负相关。总氮与总磷之间为三角函数与多项式的复合关系,总氮含量随总磷含量上升总体趋势为上升,但过程中出现周期性变化。总磷与无机磷(即磷酸盐磷)为正相关的线性关系。 3、xx水华问题的预测 3.1预测水华问题所需的理化因子 我们利用SPSS对池塘中理化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以此来选择对于整个系统影响较大的理化因子并对它们进行后续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利用降维思想,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这样在研究复杂问题时容易抓住主要矛盾,揭示其规律性,同时使问题得到简化,提高效率。综合分析相关系数和主成分系数的可得水华问题的主要理化因子为水温、铵态氮、盐度、透明度、总碱度、总磷、磷酸盐磷。 3.2水华问题预测所涉及的模型 本题中牵涉到的影响理化因子较多,因此建立一般的模型将会比较复杂。而神经网络,作为当下热门的信息处理结构,通过调整所包含的神经元节点之间的复杂连接来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适合于本问题的数学建模。3.3模型建立 对于某池塘1~15周数据,我们选取主要的理化因子为模型输入端,以水华发生时的浮游生物总量作为模型的输出端,整合数据后加以时间轴并归一化作为神经网络的数据集。每次训练神经网络,我们在数据集中随机选取70%的数据作为训练集,15%作为测试集,15%作为验证集,采用包含延迟为2~10个隐藏神经元的时间序列神经网络,使用Levenberg-Marquardt训练算法进行训练,直到获得比较理想的神经网络。 3.4预测结果 由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长,浮游生物的含量出现很大波动,但总体趋势仍是下降的。这表明我们的池塘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在这一期间我们要严格控制以上主要理化因子的排放量,保证水华问题的有效预防。 4、水华问题的治理——生态养殖模式 到目前为止,我国池塘养殖面积超过300万h㎡,养殖的水产品是市场上水产品供应的主要来源,池塘的生态养殖技术意义重大,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及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但在大规模养殖的背景下,出现了传统粗放型养殖的很多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溶氧量低、有害物质含量多等,严重危及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综合附件信息及相关专业资料,我们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生态养殖模式,最大化利用资源,最小化减少排放,保证淡水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及环境友好。

主要养殖鱼类的鱼苗、夏花的种类和质量鉴别

主要养殖鱼类的鱼苗、夏花的种类和质量鉴别 胚后期可分为以下5个时期: 1.仔鱼期此阶段仔鱼全长0.8cm~1.7cm。从出膜到卵黄囊完全吸收为止,在养殖上称此期为嫩口鱼苗(sac fry)另外,因它具有卵黄囊,故又称卵黄囊仔鱼期,但有些鱼类如鰕虎鱼的胚胎在出膜前卵黄已完全吸收,故无仔鱼期。 2.稚鱼期鳍褶完全消失,体侧开始出现鳞片以至全身被鳞,全长1.7cm~7.0cm。鸟仔、夏花和7cm左右的鱼种属于稚鱼期。从卵黄吸收完毕到奇鳍褶开始退化,软骨性鳍条开始形成为止。此时鳞片尚未形成,称此期为稚鱼期又称仔鱼后期(postlarval stage) 。 3.幼鱼期全身被鳞,侧线明显,胸鳍条末端分枝,体色和斑纹与成鱼相似。全长7.5cm以上的鱼种属于幼鱼期。 4.性未成熟期具有成鱼的形态结构,但性腺未发育成熟。南方1龄~2龄、北方2龄~3龄的家鱼属于此期。 5.成鱼期性腺第一次成熟至衰老死亡属成鱼期。 本章重点介绍主要养殖鱼类的苗种生物学及其胚后期的生长特性。 15.1 鱼苗、鱼种生物学 鱼苗、鱼种的培育,就是从孵化后3d~4d的鱼苗,养成供食用鱼池塘、湖泊、水库、河沟等水体放养的鱼种。一般分两个阶段:鱼苗经18d~22d培养,养成3cm左右的稚鱼,此时正值夏季,故通称夏花(又称火片、寸片);夏花再经3个月~5个月的饲养,养成8cm~20cm长的鱼种,此时正值冬季,故通称冬花(又称冬片),北方鱼种秋季出塘称秋花(秋片),经越冬后称春花(春片)。也有分三个阶段培育的:鱼苗经10d~15d饲养,养成1.5cm~2.0cm的稚鱼,称为乌仔;乌仔再经过10d~15d饲养,养成3cm~5cm的夏花;再由夏花养成10cm~20cm的鱼种。15.1.1 食性 刚孵出的鱼苗均以卵黄囊中的卵黄为营养。当鱼苗体内鳔充气后,鱼苗一面吸收卵黄,一面开始摄取外界食物;当卵黄囊消失,鱼苗就完全依靠摄取外界食物为营养。只能吞食一些小型浮游动物,其主要食物是轮虫和桡足类的无节幼体。生产上通常将此时摄食的饵料称为“开口饵料”。 总之,鲢、鳙、草鱼、青鱼、鲤等鱼苗到鱼种的发育阶段,摄食方式的转化是:鲢、鳙鱼由吞食过渡到滤食;草鱼、青鱼、鲤鱼则始终都是吞食,其食谱范围逐步扩大,食物个体增大。 15.1.2 生长 在鱼苗、鱼种阶段,鲢、鳙、草鱼、青鱼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鱼苗到夏花阶段,它们的相对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