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永冠杯”第五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评审会议评审结果

“永冠杯”第五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评审会议评审结果

“永冠杯”第五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评审会议评审结果

评审结果 参赛学校 参赛学生 指导老师 参赛组别 三等奖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陈双帅、谢旭斌、陈少秋、高红月、张亚静 张巨成、范涛 本科生 推荐答辩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齐美欢、安美凤、姜思博、谷鹏 张巨成、范涛 本科生 优秀奖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胡麒、张政政、马月、胡成敏、许苗苗 张巨成、范涛 本科生 优秀奖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孙其芳、李扬、张月、李帅、王士然 张巨成、范涛 本科生 优秀奖 长春工程大学 毛玉坤、王承徽、顾万雄、施明樟、王笑媛 石红玉 本科生 三等奖 长春工程大学 逯海峰、肖慈平、靳军、李晨阳 马凯 本科生 优秀奖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林健、张其开 薛茂权、黄之德 本科生 优秀奖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孙晓 赵丽娟、徐小玉 本科生 优秀奖 大连交通大学 秦升、杨明、王俊、郭锋、尹政 艾秀兰、肖殿照 本科生 优秀奖 大连交通大学 王晓磊、蒋志超、彭程、宋佳 肖殿照、杨军 本科生 优秀奖 大连理工大学 汤 敏、王玉桃、高 菠、沈玉立 刘兵 本科生 优秀奖 大连理工大学 于鹏、潘龙威、朱晓丽、赵玉珍 刘兵 本科生 优秀奖 大连理工大学 历彦启、陈可、陈小龙、张浩瀚、李辉 刘兵 本科生 优秀奖 大连理工大学 刘钰、李飞宇、卢嘉帅、张博珉、张璐 王同敏 本科生 三等奖 大连理工大学 王娟、王杰、曹安琪 曹志强、刘兵 本科生 三等奖 大连理工大学 王瑞、宝颜鹏、王婧云、吴岳霖、陈露白 郝海 本科生 优秀奖 大连理工大学 沈思雪、魏琳琳、段琼琼、任亭钰、刘承斌 齐民 本科生 优秀奖 大连理工大学 闫文强、杨新宇、李扬、唐晶茹、贾洋 刘兵 本科生 三等奖 大连理工大学 王宇、段家宝、李新明、王婷璐、付木芬 张兴国 本科生 优秀奖 大连理工大学 陈雷、夏英男、李东蓉、周楚繁、张泽 张兴国 本科生 三等奖 大连理工大学 张邵建、王洪科、汪鑫、李子田、张翔宇 王同敏 本科生 推荐答辩 东北大学 张 浩、席文飞 辛啟斌、王琳琳 本科生 三等奖 东北大学 陈星瑞、王银平、林启鹏 刘越 本科生 推荐答辩 东北大学 鞠英男、王 凯 刘越 本科生 三等奖 东北大学 沈思奇、朱强 辛啟斌、王琳琳 本科生

三等奖 东北大学 林爱国、滕翔宇、李玉贵 刘 越 本科生 优秀奖 福州大学 庄利 、张学 、方金朝 何福善、魏喆良 本科生 优秀奖 福州大学 许玉麟、柯剑宇、吴靖泓 魏喆良、何福善 本科生 优秀奖 福州大学 刘志森、肖佳伟、吴龙兴 何福善、魏喆良 本科生 优秀奖 福州大学 陈慧英、陈林芳、冯丽榕、林君 何福善、魏喆良 本科生 优秀奖 贵州大学 余支祥、刘忠荣、孙倩楠 姜云、黄放 本科生 三等奖 贵州大学 张海瑞、崔晓斌、吕纯祥、刘春贵、李卫楠 彭和宜、肖华强 本科生 三等奖 贵州大学 李瑜、穆贵富、吴万军、苏勤勇、穆祥雨 申荣华、丁旭 本科生 三等奖 贵州大学 杨涛、吴永田、邓健、熊一先、彭浪 彭和宜、肖华强 本科生 推荐答辩 贵州大学 李思、周正、王莉媛、陈涛 申荣华、肖华强 本科生 优秀奖 哈尔滨工程大学 傅煜萍、陈明江、高艳梅、邱正、丁强 侯乐干、丁明惠 本科生 三等奖 哈尔滨工程大学 陈俊明、操发春、宋和谦、王乐滨、陈仲威 丁明惠 本科生 三等奖 哈尔滨工程大学 王珂、陈静、朱晨光 丁明惠、侯乐干 本科生 三等奖 哈尔滨工程大学 马慧君、刁志良、蒋金刚、李金辉 侯乐干、盖登宇 本科生 优秀奖 哈尔滨工程大学 孙洋、孙溢泽、赵婧琦、李岚、蒋松艳 盖登宇 本科生 优秀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 张荣、黄剑、陈加运、贾冰、周文炫 田竟、徐丽娟 本科生 三等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 曾柏栋、俞奇奇、易卓勋、申宇鹏、陈丽娜 肖树龙、徐丽娟 本科生 三等奖 哈尔滨理工大学 赵逸超、李强、刘鹏、远杰 石德全 本科生 三等奖 哈尔滨理工大学 刘谦、耿海龙、路军峰、谭英梅 王丽萍 本科生 三等奖 合肥工业大学 吴媛、丁永根、邹敏杰、吴瑛 贾鲁、何顺荣 本科生 三等奖 合肥工业大学 康泽军、张莉梅、龚龙清、邓 亮 何顺荣 本科生 三等奖 合肥工业大学 甘高华、佟坤、冯昊 贾鲁、何顺荣 本科生 三等奖 合肥工业大学 王小宇、孙大智、杜 玉 祖方遒、贾鲁 本科生 三等奖 合肥工业大学 梁超、余凯、翟文刚 祖方遒、贾鲁 本科生 三等奖 合肥工业大学 张 理、王春艳、曹立超、郭 震 何顺荣、贾鲁 本科生 优秀奖 河南科技大学 陈思远、魏常智、程亚升、楚艳坤 上官宝、宋延沛 本科生 三等奖 河南科技大学 黄晓冬、李悦、韩辉辉、李晓祥 宋延沛、上官宝 本科生 三等奖 河南科技大学 卢全法、管鹏、郭漫青、吕昌 张占领、王爱琴 本科生

三等奖 河南科技大学 黄斌、韩峥、梁婷婷、郭科兵、居森 宋延沛、上官宝 本科生 优秀奖 河南科技大学 陈振风、陈志庚、崔乾坤、刘彤 上官宝、宋延沛 本科生 三等奖 河南科技大学 武守崇、王振晓、吴红杰、王雨、张伟建 王爱琴、上官宝 本科生 优秀奖 河南科技大学 许延召、邢晓东、矫立立、孟德佳、王可可 宋延沛、上官宝 本科生 优秀奖 河南科技大学 焦景华、黄海超、靳小磊、雷文强、雷亚辉 游龙、王爱琴 本科生 优秀奖 河南科技大学 张梦、靳洪、张东城、孙亚仙 上官宝 本科生 优秀奖 河南科技大学 孙凯岩、陶亚歌、王灿光、滕亮 上官宝、王爱琴 本科生 优秀奖 河南科技大学 秦亚飞、乔志远、余池、王贵琦 宋延沛、上官宝 本科生 优秀奖 河南理工大学 孙洪涛、柳建、杜振振、马焕楠 历长云、郭淑琴 本科生 优秀奖 河南理工大学 张苛、齐达、蔡礼龙 历长云、郭淑琴 本科生 优秀奖 河南理工大学 张旗、李俊娟、赵龙飞、张敬 米国发、郭淑琴 本科生 优秀奖 河南理工大学 丁晨青、谭炳华、刘亮、程超、陆定学 米国发、郭淑琴 本科生 推荐答辩 黑龙江科技大学 刘云超 毛新宇、王振玲 本科生 推荐答辩 黑龙江科技大学 黎获 毛新宇、梁维中 本科生 推荐答辩 黑龙江科技大学 宋立佳 梁维中、王振廷 本科生 三等奖 黑龙江科技大学 周小明、常钊 梁维中、毛新宇 本科生 推荐答辩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雷齐伟、余建建、赖强 范宏训 本科生 推荐答辩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李中杰、李静洋、吕舒宁 范宏训 本科生 推荐答辩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张松林、孙 钰 范宏训 本科生 三等奖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金柱、方正 范宏训 本科生 三等奖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丛培源、陈昆 范宏训 本科生 优秀奖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周溜、李科峰 范宏训 本科生 优秀奖 华中科技大学 林洋、徐德栋、郭琪武、巴康康 蔡启舟 本科生 三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 万雄、李启建、胡胜伟 吴志超 本科生 优秀奖 华中科技大学 李新威、翁泽毅、郭义扬、严航、陈宏伟 吴树森 本科生 三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 赵红星、王靖升、蔡明勇、黄海滨 樊自田、吴志超 本科生 三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 马千里、王立扬、谯燚军 樊自田 本科生 三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 魏佳、朱士一、史浩、宋世典 刘鑫旺 本科生

优秀奖 华中科技大学 马伟亮、白昊天、李昱 蔡启舟 本科生 三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 刘树兵、殷威、许星星、戴福生、柳波 樊自田 本科生 三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 乔海玉、刘燕、张振华、王静 叶升平 本科生 三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 王碧凝、鲍鹏程、张琦、杨昭、叶林涛 廖敦明 本科生 三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 马恒源、王洪岩、朱振威、陈阳 廖敦明 本科生 三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 王天成、孙冉、陈万楷、杨旭 樊自田 本科生 优秀奖 华中科技大学 刘生、李橙、陈莹 叶升平 本科生 三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 张昂、朱正明、熊超、王燕宁、李涵 董选普 本科生 三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 邱德鹏、何明志、任森栋、鲁鸿桦、李相林 董选普 本科生 推荐答辩 华中科技大学 吕骁冲、杨聪、张立琨 廖敦明 本科生 推荐答辩 吉林大学 于英飞、彭白星、许佳楠、孙博文 王慧远 本科生 优秀奖 吉林大学 郭栋、韩旭 周宏 本科生 三等奖 吉林大学 宁顺利、王志超、吕艳、居飞飞 王金国、邱丰 本科生 三等奖 吉林大学 范增奇、李泽宇、何垄、张亦弛、姚瑞琪 王金国、郭威 本科生 推荐答辩 吉林大学 韩忠良、闫旭辉、王瀚墨、张心宇 赵玉谦 本科生 优秀奖 吉林大学 李慧璇、王 涵、范天恩、张云霞 王金国、常芳 本科生 三等奖 吉林大学 荣建、姚锡禹、王辉 王金国、刘国军 本科生 优秀奖 吉林大学 崖覃贵、宫廷鹤、韦华儒、何兴洋 周宏 本科生 三等奖 吉林大学 冯业坤、朱家宁、苗宝雯、夏楠 王金国 本科生 三等奖 吉林大学 范萌莹、朱洪玲、斯尔吉木、彭隆江 赵玉谦 本科生 优秀奖 佳木斯大学 杨鹏辉、万春会、戴强、高天磊 荣守范、孙建波 本科生 优秀奖 佳木斯大学 崔洪日、孙立霞、卢大勇 朱永长、孙鹏飞 本科生 优秀奖 佳木斯大学 张玉泽、毕威 李俊刚、吕 迎 本科生 优秀奖 江苏大学 袁方今、蒋元慧、黄蕾 赵国平 本科生 优秀奖 江苏大学 郑波、卢大海、韩生灵、张福涛 赵国平 本科生 优秀奖 江苏大学 丁淦、苗一秋、杨松楠、朱超 徐桂芳 本科生 优秀奖 江苏大学 潘琴、谷开、石康宁、郭敏晶 赵国平 本科生 优秀奖 江苏大学 郑云飞、王政、张裕嘉、陈杨 徐桂芳 本科生

三等奖 江苏大学 韩洋洋、罗梦、邢通、赵博 徐桂芳 本科生 优秀奖 江苏科技大学 庞义大、朱亚、于浩 张小立 本科生 优秀奖 江苏科技大学 王荣、蓝方圆 刘宁、王小京 本科生 优秀奖 江苏科技大学 王卫玲、李峰、陈康康 石凤健、王广龙 本科生 三等奖 江苏理工学院 曾鹏飞、何青、赵亮 孙顺平 本科生 三等奖 江苏理工学院 唐浩、石小改、顾秀柳 卢雅琳 本科生 优秀奖 江苏理工学院 徐猛、徐峰、王颢 李小平 本科生 三等奖 江苏理工学院 王子旭、魏训冉、胡兴源 王洪金 本科生 优秀奖 江西理工学院 张昊天、张文秀、陈瑶瑶、周军军 钟明龙、饶先发 本科生 三等奖 昆明理工大学 王鸿余、孙超 卢德宏 本科生 优秀奖 昆明理工大学 孔垂进、朱晓鑫 李莉 本科生 优秀奖 昆明理工大学 顾宏吕、张龙辉 张希俊 本科生 优秀奖 昆明理工大学 王妍 卢德宏 本科生 三等奖 昆明理工大学 唐进、李妍 李莉 本科生 三等奖 昆明理工大学 白丹 张希俊 本科生 优秀奖 昆明理工大学 周灿云、李兵兵 李莉 本科生 推荐答辩 昆明理工大学 王兴东、张正龙 卢德宏 本科生 优秀奖 昆明理工大学 李应得、姚美定 张希俊 本科生 三等奖 兰州理工大学 任彦冈、程永刚 袁子洲 本科生 优秀奖 兰州理工大学 王洁、安乐飞、周欢、何月赛 冯力、路阳 本科生 优秀奖 兰州理工大学 范瑞元、王兵、程亮、余宜俊 苏义祥、肖荣振 本科生 优秀奖 兰州理工大学 金象、杨 宇、李少雨、云建新 李亚敏、刘洪军 本科生 优秀奖 兰州理工大学 侯国瑞、姚红强、宁建华 李庆林、魏建强 本科生 优秀奖 兰州理工大学 文勇、王雪峰 李亚敏、刘洪军 本科生 优秀奖 内蒙古工业大学 索登、白麒麟、格根塔那、张洁、韩萨如拉 王建民、吕凯 本科生 优秀奖 内蒙古工业大学 贺凯强、宁波、康乐、栾奕,朱泽东 王建民、李小飞 本科生 三等奖 内蒙古工业大学 鲍宏宇、杜宏志、彭勇、李艳菲、马亚平 王建民、朱慧 本科生 优秀奖 内蒙古工业大学 张鹏、刘闯、赵晓旻、王颖、孟山旦 刘向东、曾怡丹 本科生

三等奖 南昌航空大学 张海潮、朱元隆 蔡长春、卢百平 本科生 三等奖 南昌航空大学 杨普超 严青松、芦刚 本科生 三等奖 南昌航空大学 江萍萍 严青松、芦刚 本科生 三等奖 南昌航空大学 陈珺、聂明明、廖一萍 熊博文、蔡长春 本科生 推荐答辩 南昌航空大学 李世星 芦刚、严青松 本科生 优秀奖 南昌航空大学 戚付强、柯奕炜、尹嵘 熊博文 本科生 优秀奖 南昌航空大学 付文鹏、刘闻文 蔡长春、熊博文 本科生 优秀奖 南昌航空大学 熊华平、涂志新、魏兵、吴强 熊博文、蔡长春 本科生 优秀奖 南昌航空大学 吴丰荣、王小乐、刘忠海、肖深鹏 熊博文、蔡长春 本科生 优秀奖 南昌航空大学 李建军、路加琦、邵红尘、陈灵茜 卢百平 本科生 优秀奖 南昌航空大学 张国强、赖存、程学伟、胡鲸 龙文元 本科生 优秀奖 南京理工大学 陈浩、任瀚洋、涂艺、崔建 杨森、潘诗琰 本科生 优秀奖 南京理工大学 王丽芝、周敏、庄林杰 杨森、潘诗琰 本科生 优秀奖 南京理工大学 李梦桐、苏留帅、任建瑶、杨黎 杨森、潘诗琰 本科生 优秀奖 攀枝花学院 付明、李良、李凯朋 周洪 本科生 三等奖 攀枝花学院 文志波、张贵刚 周洪 本科生 优秀奖 攀枝花学院 刘荣淋、李 辉、林伟、徐婷、董惠 赖奇 本科生 优秀奖 攀枝花学院 朱开瑞、庞训强、邓驰、潘飞 周洪 本科生 优秀奖 清华大学 马锐、杨源儒、李永杰 荆涛 本科生 优秀奖 山东大学 邓海峰、许亦鹏、黄志成、贝伟明、杨春晖 郑洪亮 本科生 优秀奖 山东建筑大学 于奉军 赵忠魁、张普庆 本科生 优秀奖 山东建筑大学 姚宇、王盈盈、刘然 赵忠魁、刘喜俊 本科生 三等奖 山东理工大学 宋茂付、于行、赵金城、徐长欣 盛文斌 本科生 优秀奖 山东理工大学 周威、彭宏刚、苏心磊、于洋、李庆庆 盛文斌 本科生 优秀奖 陕西理工学院 惠 源、任 凯、尹成成、李 震、艾晓亮 王 华、杨 旸 本科生 优秀奖 上海大学 李可、黄哲瑞、白羽佳、曹静 杨弋涛 本科生 优秀奖 上海大学 李金平、宋佳男、甘斌、李家广 杨弋涛 本科生 优秀奖 上海大学 王丹、钱方圆、顾星桓、焦思远 杨弋涛 本科生

优秀奖 上海大学 冯呈庠、安立聪、周何阳、陈旭 杨弋涛 本科生 优秀奖 沈阳工业大学 郝浩腾、张海良、何友斌、张凯平 于兴福 本科生 推荐答辩 沈阳工业大学 牟乃健、杨阳、李双双、宋来 黄宏军 本科生 三等奖 沈阳工业大学 唐喜乐、吴一弘、刘殳平 尤俊华 本科生 三等奖 沈阳工业大学 冯羽、韩翔、贾乐 向青春 本科生 优秀奖 沈阳工业大学 张博通、朱韩、常保磊、张建、马中润 李润霞 本科生 三等奖 沈阳工业大学 吴晓凯、李硕、胡皓、吴晓平、徐宝强 王峰 本科生 优秀奖 沈阳工业大学 林亚东、宋彬、郭耀祖、孙承杰、刘明 李润霞 本科生 推荐答辩 沈阳工业大学 郭浩鹏、修亮、魏加赞、闫磊磊、李宏源 刘伟华 本科生 推荐答辩 沈阳工业大学 陶俊鹏、袁立强、杜福新、徐强、杨春伟 白彦华 本科生 优秀奖 沈阳理工大学 郝山珊、谷丽伟 杜晓明 本科生 优秀奖 沈阳理工大学 刘鹏、吕德超、李有为、李强 杜晓明 本科生 优秀奖 太原科技大学 马聿卿、刘 江、刘 宁、伍能文 王荣峰 本科生 三等奖 太原科技大学 高龙、黄芳、贾茹、关利朋、陈丽园 王荣峰 本科生 三等奖 太原科技大学 黄河清、孙万利、李沐奚、庞晓军、郭志林 王荣峰、康 丽 本科生 三等奖 太原科技大学 王菲、魏治国、王强、陈佳、孙泽洋 王荣峰 本科生 优秀奖 太原科技大学 刘 澄、蒋昌旺、胡国强、李照友、宋志进 王荣峰 本科生 三等奖 太原科技大学 李星星、王洋、李海鹏、吴佳佳 王荣峰、罗小萍 本科生 三等奖 太原科技大学 颜文秀、解靠锋、罗志鹏、赵胜 王荣峰、罗小萍 本科生 三等奖 太原科技大学 谢伟、李建文、韦达峰、郎天祥 王荣峰 本科生 三等奖 太原科技大学 刘贵东、王 旭、彭 雨、左 银 王荣峰 本科生 优秀奖 太原理工大学 苟科浩、党超群、罗辉 冯弘、张长江 本科生 优秀奖 太原理工大学 马自在、姚少华、张毅、陆伟振、李想 韩富银、冯弘 本科生 优秀奖 西安文理学院 鲁建平、王旦、郭占富、李智龙、张宗林 何斌锋 本科生 优秀奖 西安文理学院 柳理定、王奇、周凯卫、王小兵、殷朝阳 何斌锋 本科生 优秀奖 西安文理学院 王业旭、黄健、王鹏、刘成刚 何斌锋 本科生 三等奖 西华大学 黄印宇、李露升、沈传金、谭敬 张建军、魏晓伟 本科生 优秀奖 西华大学 罗代宾、周坤、李波 李玉和、曾明 本科生

优秀奖 西华大学 谢兵、王江义、熊中、张仕鑫 李玉和、曾明 本科生 优秀奖 西南大学 雒大豪、郑雄、朱应辉、皮东升 于文斌 本科生 优秀奖 西南大学 李欢、黄勇、于虹妮、王宏煜 于文斌 本科生 优秀奖 西南大学 曹又方、左文静、邱家乐、杨 川 于文斌 本科生 优秀奖 湘潭大学 牟钰璠、李稳根、屈丙勇 董文正、林启权 本科生 推荐答辩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叶振超、陈栋、高鹏 高宗为、王端权 本科生 推荐答辩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曾翰成、历樊焕、王添添 高宗为、王端权 本科生 三等奖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田磊、孔富源 林波、高宗为 本科生 三等奖 重庆大学 赵景云、邬江、邬曜宇、史元元、詹宗阳 何乃军、曹韩学 本科生 三等奖 重庆大学 马俊俊、陶丽英、朱姗姗、赵天生、曾凡勇 杨大壮、赵建华 本科生 三等奖 大连交通大学 赵艺、曹海、张望贤、杨平莉、朱海龙 杨军、艾秀兰 研究生 优秀奖 大连理工大学 仝柯、朱隆浩、李亚达、王惠敏、杨德哲、 王桂芹 研究生 优秀奖 大连理工大学 李鑫、童强、赵刚、卢列 姚山 研究生 优秀奖 大连理工大学 王晗、张珊、牛松 郝海 研究生 优秀奖 东北大学 谭亚新、白嗣俊、王文静、姜佳鑫、崔丕林 乐启炽 研究生 三等奖 福州大学 胡育瑞、程溧、成楚楚 傅高升、何福善 研究生 优秀奖 贵州大学 熊超、张羿、张晏、张争险 黄放 研究生 优秀奖 贵州大学 汪希奎、刘碧丽、李贺、唐兰 彭合宜、梅益 研究生 推荐答辩 贵州大学 文厚林、杨雪、刘杰、冯涛 申荣华、陈之奇 研究生 优秀奖 哈尔滨工程大学 郑行、宋京涛 丁明惠、侯乐干 研究生 优秀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 江艳星、赵磊、李汝兵、李金韬 徐丽娟、肖树龙 研究生 三等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 侯立国、何坤、王富鑫 肖树龙、田竟 研究生 三等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 郑硕、唐欢宙、柴东、尹逊同 肖树龙、田竟 研究生 三等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吴鹤、赵万祺、薛晓兰、张雪晶 田竟、徐丽娟 研究生 优秀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泓江、朱坤军、徐鹏、王博 田竟、肖树龙 研究生 三等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 程翔、陈伟、孙松 徐丽娟、肖树龙 研究生 三等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 唐平、张延宁、聂希 肖树龙、徐丽娟 研究生 优秀奖 哈尔滨理工大学 王宽 王丽萍 研究生

优秀奖 合肥工业大学 陈 勇、刘燕波、高 妍、徐晨辰 刘兰俊 研究生 优秀奖 合肥工业大学 刘 杰、赵君壮、吴 展 祖方遒、何顺荣 研究生 优秀奖 合肥工业大学 薛乃雄、库光全、魏然、张允继 苏勇 研究生 三等奖 合肥工业大学 李 伟、李 丹、汪兴娟 何顺荣、贾鲁 研究生 三等奖 河南科技大学 任鑫磊、魏雪 宋延沛、游龙 研究生 优秀奖 河南科技大学 刘冰春、周铁柱、靳俊杰 宋延沛、游龙 研究生 优秀奖 河南科技大学 吴文杰、王荣旗、柳培、张林光 王爱琴、谢敬佩 研究生 推荐答辩 湖北工业大学 杨剑雄、王小路、李连杰 郑重、龙威 研究生 优秀奖 华中科技大学 段学成、董云博、张锋 吴树森 研究生 优秀奖 华中科技大学 贺云峰、徐少斌、张超、杨虎、王欢 廖敦明 研究生 优秀奖 华中科技大学 汪敏、孙飞、吴凯、周琴、王瞳 周建新 研究生 三等奖 吉林大学 王栋、张少林、崔如坤、高健 赵玉谦 研究生 三等奖 吉林大学 郭瑞芬、刘 鑫、卢 轮 沈 平 研究生 优秀奖 吉林大学 闫禹伯、刘永、尹茂振 王金国 研究生 优秀奖 吉林大学 曹抗战、赵传江 王慧远 研究生 优秀奖 吉林大学 石海涛 赵玉谦 研究生 三等奖 佳木斯大学 赵兴明、吴言贺、段秀兰 荣守范、朱永长 研究生 三等奖 江苏大学 张力、徐亮、林伟立 贾志宏 研究生 优秀奖 江苏大学 胡东坡、陈贵仁、孔德智 王雷刚 研究生 优秀奖 江苏大学 张若寰、郭海斌、马铭泽 孙少纯、贾志宏 研究生 三等奖 江苏大学 张岩、赵海宾、张瑞、张弛 孙少纯、贾志宏 研究生 优秀奖 江苏大学 王贤鹏、孙昊 王雷刚 研究生 三等奖 江苏科技大学 王建伟 周应国 研究生 优秀奖 江苏科技大学 佘恺、陈晨 谢春生 研究生 推荐答辩 江苏理工学院 方健、丁立红 于赟 研究生 三等奖 江苏理工学院 季火绩、张骥、于小健 雷卫宁 研究生 三等奖 兰州理工大学 王旭升、黄超鹏 杨贵荣 研究生 三等奖 兰州理工大学 张金雨、张俊峰、李断弦、贺小祥 袁子洲 研究生

优秀奖 兰州理工大学 彭和思、周子刚、李树军、秦亚红 丁雨田、郭廷彪 研究生 三等奖 兰州理工大学 王昆、郭亚娟、刘佳斌 袁子洲 研究生 优秀奖 内蒙古工业大学 魏富强、刘 帅、李 艳、何俊勋、董小宏 王建民、新巴雅尔 研究生 优秀奖 内蒙古工业大学 胡凤霞、闫鹏宇、张全顺、王霞、李帅东 董俊慧、王建民 研究生 三等奖 南昌航空大学 沈加利、毛蒲 芦刚、严青松 研究生 优秀奖 南昌航空大学 李成、魏蓉、吴昊 严青松、芦刚 研究生 三等奖 山东大学 石磊、袁鑫鑫、刘晓俤、王永刚、田云龙 田学雷、郑洪亮 研究生 三等奖 山东大学 万海云、白瑞 于化顺 研究生 三等奖 山东大学 刘洋、冯乐、刘霄 边秀房 研究生 优秀奖 山东理工大学 张绥鹏、魏亮、邢晓光、孙晓、李改玲 盛文斌 研究生 推荐答辩 上海大学 林振铭、唐嘉希、何雪松 杨弋涛 研究生 优秀奖 上海大学 刘利兵、杨洋、卢威、倪杰 杨弋涛 研究生 优秀奖 沈阳工业大学 高民强、李光宇、解骐鸣、唐萌、秦刚 曲迎东 研究生 推荐答辩 沈阳工业大学 李振庄、马大海、赵梓淳、刘继伟 白彦华 研究生 推荐答辩 沈阳工业大学 张伟、尹衍良、罗慧野、马理 向青春 研究生 优秀奖 石家庄铁道大学 刘腾龙、赵一阳、赵蒙 智小慧 研究生 三等奖 太原科技大学 吴瑞瑞、杨 庚、马健凯 王荣峰、王宥宏 研究生 三等奖 太原科技大学 张炎、郭璐、吕阳阳 王荣峰、李秋书 研究生 三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魏礼运、武首中、王 杰、樊新星、柳 伟 张金山、牛晓峰 研究生 三等奖 西华大学 熊师兵、冉杨、张仁进、郑晓宇 赵平 研究生

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模版

前言 注: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用此模板,将模板中标题的内容删除,然后按“无格式文本”粘贴上自己论文内容即可。 1.复制所选的内容。 2.“编辑”---“选择性粘贴”---“无格式文本” 本文给出了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写作规范和排版格式要求。 前言示例: 本设计是针对《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所安排的一次课程设计,是对这门课程的一次总结,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并查阅相关书籍完成设计。 本设计的液料为液氨,它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分子式NH ,分子量17.03,相对密度0.7714g/L,熔点-77.7℃,沸 3 点-33.35℃,自燃点651.11℃,蒸汽压1013.08kPa(25.7℃)。氨在20℃水中溶解度34%,25℃时,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10%,在甲醇中溶解度16%,溶于氯仿、乙醚,它是许多元素和化合物的良好溶剂。水溶液呈碱性。液态氨将侵蚀某些塑料制品,橡胶和涂层。 设计基本思路:本设计综合考虑环境条件、介质的理化性质等因素,结合给定的工艺参数,机械按容器的选材、壁厚计算、强度核算、附件选择、焊缝标准的设计顺序,分别对储罐的筒体、封头、人孔接管、人孔补强、接管、管法兰、液位计、鞍座、焊接形式进行了设计和选择。设备的选择大都有相应的执行标准,设计时可以直接选用符合设计条件的标准设备零部件,也有一些设备没有相应标准,则选择合适的非标设备。 各项设计参数都正确参考了行业使用标准或国家标准,这样让设计有章可循,并考虑到结构方面的要求,合理地进行设计。 前言格式:中文字体“宋体,小四号”;“单倍行距,首行缩进2个字符,两端对齐”。英文字体“Times New Roman,小四号”。篇幅以一页为限。

“玉柴杯”铸造工技能竞赛理论试题题库及答案

“玉柴杯”铸造工技能竞赛理论试题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35题,每题1分) 1.在浇注温度和铸型工艺因素等条件正常的情况下,铸件愈简单,壁厚愈厚,则对金属液流动的阻力___ __。 2.金属的性质对铸件的残余应力影响很大,金属的弹性模量越大,合金材料线收缩系数越大,合金的导热性能越差,铸件的残余应力也___ __。 3.在铸型中固定砂芯的主要方法有:___ ___和芯卡固定两种。 4.在选择砂箱造型的砂箱尺寸时,最主要考虑,箱带与砂箱四周的___ __。 5.铸钢件,球墨铸铁件和高大灰铸铁件,在一般情况下采用__ _浇注系统。 6.工艺出品率又叫铸件收得率或铸造回收率。它是铸件毛重与比值的百分数。 7.活块造型是将有阻碍起模部分的砂型制成可以搬运的砂块,便于起模。活砂是构成砂型的一部分,而不是。 8. 影响铸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工艺方案、工艺参数、_ 。 9.目前,修补铸件用得最广的方法是_ 。 10.模底板与砂箱之间用__ 定位。 11.当铸件时,合金温度降低越快,愈不容易浇满。 12.合金的流动性对铸件质量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能获得健全铸件,对铸件有利。 13.金属液从浇入铸型冷却凝固至室温的整个过程中发生的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称。 14.从直浇道到内浇道的截面积逐渐扩大的浇注系统称。 15.封闭式浇注系统,内浇道截面积,它具有较好的挡渣能力。 16.铸铁件浇注系统的计算,首先应确定,然后根据比例,确定其它部分截面积。 17.铸型浇注时,内浇道至外浇道液面的高度,与内浇道以上铸件高度之差,称为。 18.内浇道在铸件上的位置应符合铸件的或方法。 19.难以锯割的冒口最好使用。 20.冒口应尽量放在铸件的部位,以利于冒口液柱重力进行。 21.芯骨、砂箱、压铁等铸件可选用。 22.对称模样分模造型时,分型负数应分布在。 23.模样的各部分应标号,标志各自的作用和位置,便于应用。 24.铸件质量包括: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和三个方面。 25.压力试验主要用于检查铸件的缺陷。 26.的作用是将砂块连同铸件一起从砂箱中捅出,送到落砂机上进行落砂。 27.消除铸铁件铸造应力的常用方法是。 28.采用外冷铁的实质是改变铸型某部分造型材料的蓄热系数,以控制铸件的。 29.铸件热裂表面严重氧化而没有金属光泽;铸钢件裂纹表面近似,铝合金则呈。 30.对于要求较高,单件生产的重要铸件和大量生产的铸件,除了要详细绘制铸造工艺图外,还应绘制铸件图、等。 31.热芯盒的排气方式主要有、间隙排气和排气塞排气三种。 32.每增加1%硅的质量分数,可使共晶点碳的质量分数下降。 33.铸态球墨铸铁首要的任务是避免铸态组织中有残留的自由渗碳体,并强调采用孕育。 34.芯头有定位、支撑和作用,一般分为垂直芯头和水平芯头。 35.ZL110属于铸造铝硅合金,那么ZL201属于铸造合金。 二、判断题(55题,对画√,错画×) 1、根据经验:每吨铸件约需消耗1t的新砂。()

泵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泵盖铸造工艺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

目录 1.铸造工艺分析 (1) 1.1零件介绍 (1) 1.2零件生产方式选择 (1) 1.3技术要求分析 (1) 1.4 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2) 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2) 2.1确定铸造方法 (2) 2.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2) 2.3确定型内铸件数目 (3) 2.4不铸出孔及槽的确定 (3) 2.5机械加工余量和铸造圆角的确定 (3) 2.6起模斜度和分型负数的确定 (5) 2.7砂芯的确定 (7) 2.8铸造收缩率的确定 (7) 2.9冒口的确定 (7) 2.10浇注系统的确定 (8) 3.芯盒的设计 (9) 3.1芯盒材质和分盒方式的确定 (9) 4.总结 (9) 参考资料 (10)

1.铸造工艺分析 零件简介: 1.1零件介绍: 零件名称:泵盖 零件材料:HT200 1.2零件生产方式选择: 大批量生产,零件图如下:

1.3技术要求分析 按照国家标准,对于HT200,其抗拉强度应达到200Mpa。铸件在使用时工作条件较好,但此铸件需起隔爆作用,按照技术要求,需在粗加工后进行时效处理及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另外,铸件清砂后,焖火铲除毛刺喷砂后喷G04-6铁红过氯乙烯底漆。除此外无特殊技术要求。 注:其中φ21H7内孔为重要加工面,不允许存在气孔、夹砂等铸造缺陷。 1.4 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灰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1)流动性。灰铸铁的熔点较低,结晶温度范围较小,在适宜的浇注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容易填充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且不易产生气孔、浇不足、冷隔等缺陷。 (2)收缩性。灰铸铁的浇注温度较低,凝固中发生共析石墨化转变,使其线收缩小,产生的铸造应力也较小,所以铸件出现翘曲变形和开裂的倾向以及形成缩孔、缩松的倾向都较小。 (3)灰铁充型能力好,强度较高,耐磨、耐热性好,减振性良好,铸造性较好,但需人工时效。 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2.1确定铸造方法 铸件材质为HT200,,其轮廓尺寸25×φ110,属中小件,联结结构合理,符合灰铸铁铸造要求,可以进行铸造工艺设计。采用湿砂型机器造型大批量生产。 采用湿砂型机器脱箱造型,热芯盒水玻璃砂射芯机制芯。 2.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浇注位置选择原则: (1)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呈直立状态; (2)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 (3)应有利于铸件的补缩; (4)应保证铸件有良好的金属液导入位置,保证铸件能充满; (5)应尽量少用或不用砂芯; (6)应使合型、浇注和补缩位置一致。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结合《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及时更新工艺设计题目、增设工艺设计方案验证环节、引入任务驱动型自主学习模式、强化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以及改善考核方法等一系列措施,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铸造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教学目标是能够运用所学铸造理论及工艺设计知识比较系统地学习掌握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方法,使学生能够制定出比较合理的铸造工艺,并设计出结构合理的工装模具;同时通过课程设计,也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设计绘图能力、查阅工艺设计资料的基本技能以及分析解决铸造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满足铸造行业用人需求。然而在《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课程设计题目陈旧且数量较少现有题目陈旧,缺乏时效性,与铸造生产实际脱节,致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很难达到铸造行业的需求。图纸数量较少,难以满足1人1题,甚至需要多人共用1题或每年重复使用,这就导致存在学生之间相互抄袭或抄袭往届学生作品的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自主从事铸造工艺设计工作的能力。(2)缺乏工艺验证环节课程设计通常只包括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以及设计说明书的撰写等内容,而不进行实际生产验证,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判断工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3)教师指导不足通常1名老师指导1个班级的课程设计工作,人数在40人左右,这就导致指导教师无法详细指导每位学生。(4)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全

面课程考核更侧重于图纸质量以及设计说明书的规范性,而忽略了对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及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与评价。鉴于此,以《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核心课程建设为契机,本文归纳总结了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所采取的的改革与实践方法。 1.及时更新工艺设计题目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题目要做到推陈出新,以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为此建立了以企业实际在生产零件为主的课程设计零件图纸库,且图纸数量要多于专业人数,且要保证每年有10%以上的题目更新,以保证课程设计与企业生产实际接轨。图纸库的建立与更新由教研室每年定期审核通过,以保证图纸的规范性及零件结构复杂程度适中。课程设计分配设计任务时,保证1人1题,且指导教师要综合考虑所带学生的设计基础差异问题,题目的选择与分配要有难度区分,并在课程设计任务分配时给出明确说明及评分标准。 2.增设工艺设计方案验证环节 本课程增设了工艺设计方案验证环节,有两种不同方式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第一种验证方法是引入Procast及AnyCasting等铸造模拟软件对铸件充型、铸造温度场以及铸造缺陷出现的位置和数量等进行模拟分析,进而优化工艺设计方案。模拟仿真环节的引入有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工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使铸造工艺设计更符合铸造生产实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与应用软件的能力。第二种验证方法则是按照其工艺设计方案进行实际铸造生产,铸造生产可直接在校内铸造生产实训中心进行,该中心不仅有砂型铸造所需设备及原材料,且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doc

附件7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教学标准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编

目录 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 (4) 入学要求 (4) 学习年限 (4) 培养目标 (4) 职业范围 (4) 人才规格 (6) 专业(实训)课程 (7) 课程结构 (12) 指导性教学安排 (13) 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6) 实训(实验)装备 (16) 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21) 模具零件检测课程标准 (28) 模具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32) 模具拆装课程标准 (37) 模具零件加工课程标准 (42) 三、专门化方向课程标准 冷冲压模具制造专门化方向 冲裁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53) 弯曲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59)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64)

注塑成型模具制造专门化方向 二板式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70) 三板式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75) 斜导柱抽芯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85)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 模具设计与制造 【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模具制造行业及与模具产品相关企业,培养在生产第一线能从事冷冲压与注塑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维修、模具品质管理、数控机床操作、冲压设备操作、注射成型设备操作及模具销售等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职业范围】

【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企业模具生产与管理能力 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保护的意识 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识读与绘制模具零件图、装配图及使用CAD软件绘图的能力 设计冷冲压模具、注塑成型模具基础能力 零件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通用机床的操作技能 数控电加工机床操作及程序编制的能力 数控铣床操作技能 冷冲压模具、注塑成型模具的装配与调试能力 模具零件检测评价能力 解决模具制造过程中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编制一般模具结构件的制造工艺规程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的基础知识 《模具制造工》(四级)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支座铸造工艺课程设计3

2.1 确定零件材料及牌号 零件的支座的零件图如图所示,其轮廓尺寸为Φ80×200×110,平均壁厚30,支座底部需螺栓固定,留有2个螺栓孔,尺寸Φ15,可在铸件完成后切削加工,且有一定的表面精度要求。 支架在铸造过程中,应该选用灰铸铁作为材料。灰铸铁流动性好,易浇注,且收缩率最小,并且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减少,使铸件易于切削加工。采用砂型铸造,简单而且工艺性好。 此铸铁为200×110mm的灰铸铁件,其型号应为HT150。

2.2 铸造方案的拟定 2.2.1 铸型种类的选择 支座零件具有内腔,小孔,圆角,凸台以及锥角,形状较为复杂,表面质量无特殊要求,最大轮廓尺寸为200mm,应选用砂型铸造成形。又采用小批量生产,所以铸件类型应使用湿砂型铸造。这样灵活性大,生产率高,生产周期短,便于组织流水生产,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材料成本低,节省烘干设备、燃料、电力等。模样采用金属模是合理的。 2.2.2 画出零件图 图2 零件图

2.3 分型面的确定 2.3.1分型选择原则 分型面是指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分型面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铸件的尺寸精度、成本和生产率。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置于同一半型内 2.应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目 3.分型面应尽量选用平面 4.便于下芯、合箱和检测 5.不使砂箱过高 6.受力件的分型面的选择不应削弱铸件结构强度 7.注意减轻铸件清理和机械加工量 2.3.2 几种分型方案 初步对支座进行分析,有以下四种方案Ⅰ,Ⅱ,Ⅲ,Ⅳ,如图3所示

图3 分型方案图 2.3.3 分析各个方案的优缺点 Ⅰ方案以支架的底面为分型面在分型面少而平的原则中,其分型面数量不仅少而且还平直,铸件全部放在下型,既便于型芯安放和检查,又可以使上型高度减低而便于合箱和检验壁厚,还有利于起摸及翻箱操作。 Ⅱ方案铸件没有能尽可能的位于同一半型内,这样会因为合箱对准误差使铸件产生偏错。也有可能因为合箱不严在垂直面上增加铸件尺寸。

铸造工艺及应用作业答案及复习资料..

铸造生产——指用熔融的液态合金注入预先制备好的铸型中使之 冷却、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毛 坯或零件过程,简称铸造。 2、铸造方法的分类 第一章 造型材料 型(芯)砂是由骨干材料、粘结材料和附加物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以粘土为粘结材料的粘土型(芯)砂主要由原砂、粘土、附加物和水配制而成。 常用的附加物:煤粉、渣油、淀粉 、锯末等 新砂和旧砂的处理 1.新砂的处理 新砂的处理常用的方法:筛分、水漂洗、酸浸洗、精选 、烘干等 2.旧砂的处理 拟采取措施:对旧砂进行通风冷却,降低温度;经破碎、磁选、过筛,除去杂物;干法碾搓,除去包覆膜、失效粘土及灰分;按一定比例添加原砂,补加新粘土、煤粉;调整含水分量,达到型砂性能要求。

CO2硬化法——向水玻璃砂制成的砂型(芯)中吹入CO2气体,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使型(芯)砂硬化; 三、C02-钠水玻璃砂的原材料、配方及混制工艺 (一)C02-钠水玻璃砂的原材料 铸钢件用原砂Si02含量应高。一般采用中等粒度的硅砂 涂料的基本组成 涂料一般由耐火粉料、粘结剂、悬浮剂、载液和助剂组成。 涂料的性能 (1)涂料的工艺性能涂料的工艺性能主要有饱沾性、涂刷性、流淌性、流平性、 渗透性等。 涂刷方法 涂料涂敷的方法有刷、喷、浸三种。 第二章铸型制备 14种造型方法有哪些? 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和假箱造型、活块和砂芯造型、活砂造型(抽砂造型)、多箱造型、实物造型、刮板造型、抽心模造型和劈箱造型、脱箱造型(活箱造型)、叠箱造型、模板造型、漏模造型、地坑造型 铸型的紧固方法 生产小型铸件的铸型由于抬箱力小,用压铁直接压在砂型上比较方便。 生产大中型铸件的铸型,一般用卡子、螺栓等紧固。 紧固铸型前需在分箱面的四角用铁片将上下砂箱问的缝隙垫实,以防止铸型紧固时砂芯或砂型被压溃。 地坑造型,一般用压铁压在盖箱上。 第三章浇注系统设计 铸铁件浇注系统的组成:浇口盆、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 为避免水平涡流,应采用浇包低位浇注大流充满,并且使浇口杯中液面高度(h)与直浇道直径(d)保持_定的比值(即h>6d)。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DOC资料

《冲压模具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 课程编号:课程英文译名: 课内总学时:72学时学分:学分 课程类别:必修课开课对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执笔人:编写日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汽车制造及汽车整形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课,它是一门将冲压成形加工原理、冲压设备、冲压工艺、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有机融合,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冲压变形规律,认识冲压成形工艺方法,冲压模具结构,冲压模具制造方法与手段,掌握冲压模具设计与计算方法,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法,冲压模具制造工艺方法,能进行中等冲压零件的冲压工艺编制,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工艺编制,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毕业设计及毕业以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冲压模具设计与计算,冲压模具结构,模具制造工艺方法为重点。学外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 1、能应用冲压变形理论,分析中等复杂冲压件变形特点,制定合理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 2、协调冲压设备与模具的关系,选择冲压设备的能力。 3、熟悉掌握冲模设计计算方法,具备中等复杂冲模结构选择和设计的能力,所设计的冲模应工作可行、操作方便、便于加工和装配,技术经济性好。 4、具备正确选择冲压模具加工方法,制定中等复杂冲模制造工艺和装配工

艺的能力。 5、初步具备进行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6、初步具备进行分析和处理试模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 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掌握冲压与冲模概念;冲压工序的分类;冲模的分类;冲模设计与制造的要求;了解冲压现状与发展方向。 冲压设备及选用 了解常见冲压设备;掌握冲压设备的选用;模具的安装。 冲压变形理论基础 掌握塑性变形的概念;理解塑性力学基础;掌握金属塑性变形的一些基本规律;冲压材料及其冲压成形性能。 模具材料选用 掌握冲压对模具材料的要求;冲模材料的选用原则;冲模常见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 模具加工方法与工艺规程编制 认识模具制造特点;掌握模具零件加工方法;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第2章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概述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 理解冲裁变形时板材变形区受力情况分析;掌握冲裁变形过程;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冲裁模间隙 掌握间隙的重要性;冲裁间隙值的确定。 ] 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掌握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

支座铸造工艺课程设计-2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院系:工学院机械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

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学院机械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11级 1班 学号姓名指导教师 设计题目: 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课程名称: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5 月 22 日至 6 月 6 日共 2 周 课程设计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已知技术参数、设计要求、设计任务、工作计划、所需相关资料)(纸张不够可加页) 1、已知技术参数 图1 支座零件图 2、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1 选择零件的铸型种类,并选择零件的材料牌号。 2 分析零件的结构,找出几种分型方案,并分别用符号标出。 3 从保证质量和简化工艺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佳分型方案,标出浇注位 置和造型方法。 4 画出零件的铸造工艺图(图上标出最佳浇注位置与分型面位置、画出机加工余 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型芯及型芯头,图下注明收缩量) 5 绘制出铸件图。

2)设计要求 1设计图样一律按工程制图要求,采用手绘或机绘完成,并用三号图纸出图。 2 按所设计内容及相应顺序要求,认真编写说明书(不少于3000字)。 3、工作计划 熟悉设计题目,查阅资料,做准备工作 1天 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1天 工艺设计和工艺计算 2天 绘制铸件铸造工艺图 1天 确定铸件铸造工艺步骤 2天 编写设计说明书 3天 答辩 1天 4.主要参考资料 《热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成形工艺设计》、《机械设计手册》 系主任审批意见: 审批人签名: 时间:2013年月日

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摘要 铸造是指将液态金属或合金浇注到与零件尺寸、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里,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铸造成形是机械类零件和毛坯成形的重要工艺方法之一,尤以适合于制造内腔和外形复杂的毛坯或零件。 本文主要分析了支座的结构,并根据其结构特点确定了它的砂型铸造工艺。支座是支撑其他零部件的重要承力零件,主要承受着径向压缩及轴向摩擦的作用,它具有结构稳定、形状简单、廉价实用等特点,故在机械零件的设计、加工制造中支座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设计了支座的砂型铸造工艺,包括铸型(型芯)及造型方法的选择、分型面选择和浇注位置的确定、浇注系统及冒口的设置、落砂清理及检验等。绘制了铸件的零件图及铸造工艺图。本文还对支座的铸造质量指标(包括加工余量、拔模斜度、收缩率及变形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估,以便于工艺更好的完善。 关键词:砂型铸造,浇注,加工余量,拔模斜度,收缩率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

“永冠杯”第二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 铸件名称:B-十字头 自编代码:AB1990ZP 方案编号:[单击此处键入方案编号]

目录 1零件概述 (1) 1.1零件信息................................................................................... (1) 1.2技术要求 (1) 2铸造工艺方案拟定 (1) 2.1 铸造方法选择............................................................... . (1) 2.2 分型面选择 (1) 2.3浇注位置选择 (2) 3铸造主要参数 (3) 4 浇注系统设计计算 (3) 5 冒口设计 (4) 5.1模数与补缩分析 (4) 5.2冒口尺寸设计 (5) 6模拟与优化 (6) 6.1Procast主要参数设定 (6) 6.2整体思路 (7) 6.3模拟结果及分析 (8)

6.3.1表面状况 (8) 6.3.2内部缩孔情况 (9) 6.4加冒口模拟 (10) 6.5加冷铁模拟 (11) 7砂芯设计 (13) 8模板 (14)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4) 附图 (14)

1零件概述 1.1零件信息 名称:十字头 材料: QT450-12 外形尺寸:1140×605×256mm 体积: 41.878×103 cm 3 质量: 302kg 生产批量:中小批量生产(自定) 零件三维图如图1.1所示,具体尺寸件附件1。 1.2技术要求 (1)铸件加工后,加工面不得有任何的铸造缺陷,非加工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夹渣、凹陷, 上下型错模不得大于1mm 。 (2)保证该件受力较大的工作部分的力学性能。 2铸造工艺方案拟定 2.1 铸造方法选择 基于铸件的生产批量、铸件材料、尺寸、精度及技术要求等综合考虑,采用木模,自硬树脂砂,手工造型。 图1.1 零件三维图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前言 铸造工艺学课程就是培养学生熟悉对零件及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与步骤以及掌握铸造工艺与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设计则就是铸造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就是我们铸造专业迎来的第一次全面的自主进行工艺与工装设计能力的训练。在这个为期两周的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有如下几点: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铸造工艺学课程与其她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与合理选择工艺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结构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掌握了浇冒口的作用及其原理,具有正确设计浇冒口系统的初步能力;掌握铸造工艺与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 熟悉型砂必须具备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基本规格及作用,并初步具备分析与解决型砂有关问题的能力。 熟悉涂料的作用、基本组成及质量的控制;了解提高铸件表面质量与尺寸精度的途径。 了解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铸造缺陷以及采取相关的防止途径,并初步具备分析、解决这类缺陷的基本解决途径 学习进行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与手册等。 目录 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 1、1零件基本信息 (4) 1、2材料成分要求 (4) 1、3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 1、3、1铸造尺寸公差与重量公差 (5) 1、3、2机械加工余量 (5) 1、3、3铸造收缩率 (5) 1、3、4拔模斜度 (5) 1、4其她工艺参数的确定 (5) 1、4、1工艺补正量 (5) 1、4、2分型负数 (5) 1、4、3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5)

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习报告

西电公司机电学院工业自动化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训报告 实习生:曹儒2011-4-12 目录 内容提要——————————————————————————— 3 一.课程基本情况———————————————————————— 4 二.企业概况及企业文化———————————————————— 4 一.实习目的————————————————————————— 4 二.实习内容和要求—————————————————————— 4 三.专业知识————————————————————————— 5 四.具体实习内容——————————————————————— 5 七.心得体会————————————————————————— 7 内容提要 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我在航天六院十一所完成了毕业 生下厂实习。在实习过程中,通过橡胶压制工作的实践使我 进一步巩固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 的结合在了一起。熟悉了本工种的岗位职责,提高了我的职 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生产实习 总学时数:一月

开课学期:第5学期 课程类别:实践课 课程要求:必修 授课专业:工业自动化系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相关工厂参观: 在实习期间,参观工厂的其他设备,较先进的生产线,自动线,装配线等。 二.企业概况及企业文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所是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设计单位,于1958年4月创建于北京,现位于古城西安的航天城。 40多年来,我所成功研制出了五十多种液 体火箭发动机,包括大型一、二级发动机,助推级发动机,上面级发动机和资控、轨控发动 机。这些发动机作为长征系列各型号运载火箭的发动机,成功发射了我国自行制造的通讯、气象、资源、导航等共50多颗卫星, 同时将“澳星”、“亚星”等 20多颗外星送入预定轨道。 特别是,由我所研制的新型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组成的长征二号已运载火箭,把“神舟”飞船6次送入太空, 为共和国赢得了空前的荣誉。多年来, 我所研制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射成功率始终保持着100%的记录。 我所现有职工近1200人,拥有一直技术力量雄厚、科 研生产实践经验丰富员工队伍,其中技能人员540余人,特级技师3人,技师及以上 70余人,集团公司级航天技术能手5人, 集团公司级技能接班人9人。 拥有大型实验室、密封研制中心、计量中心、测控研制中心共6人。 三.实习目的

端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

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端盖铸造工艺设计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及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 年7 月7 日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与要求 1.完成产品零件图、铸件铸造工艺图各一,铸造工艺图需要三维建模(完成3D图)。 2.完成芯盒装配图一。 3.完成铸型装配图一。 4. 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15~20页),并将任务书及任务图放置首页。 二、设计容为2周 1. 绘制产品零件图、铸造工艺图及工艺图的3D图(2天)。 2.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确定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确定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收缩率,确定型芯、芯头间隙尺寸。(1天)。 3. 绘制芯盒装配图(1天)。 4. 绘制铸型装配图、即合箱图(包括流道计算共2天)。 5. 编制设计说明书(4天)。 三、主要参考资料 1. 亮峰主编,材料成形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2011. 2. 丁根宝主编,铸造工艺学上册[M] ,机械工业,1985. 3. 铸造手册编委会,铸造手册:第五卷[M] ,机械工业,1996. 4. 其文主编,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第三版)[M],华中科技大学,2003.

摘要 本设计是端盖的铸造工艺设计。端盖的材料为QT400-15,结构简单,无复杂的型腔。根据端盖的零件图进行铸造工艺性分析,选择分型面,确定浇注位置、造型、造芯方法、铸造工艺参数并进行浇注系统、冒口和型芯的设计。在确定铸造工艺的基础上,设计模样、芯盒和砂箱,并利用CAD、Pro/E等设计软件绘制端盖零件图、芯盒装配图。 关键词:铸造;端盖;型芯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bout the casting process of end cap. The material of end cap is QT400-15. The end cap without complex cavity owns simple structures. Select the right parting line, pouring position, modeling method ,core making method, parameters of casting by analyzing the part drawing, then design gating system, riser, core. After the design of casting process, accomplish the part drawing of end cap and assembly drawing of core box with the aid of design software such as CAD and Pro/E. Keywords:Cast; End cap; Core

铸造工艺大赛-上冠说明书

“永冠杯”第三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 铸件名称:D—上冠 自编代码:[单击此处键入自编代码] 方案编号:[单击此处键入方案编号]

目录 摘要 (3) 1 零件结构及其技术条件的审查 (3) 1.1铸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3) 1.2技术条件的审查 (5) 2 型砂,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 (5) 2.1型砂 (5) 2.2涂料 (5) 2.3造型方法 (6) 2.4造芯方案 (6) 3 浇注位置的确定 (6) 3.1浇注位置选择示意 (6) 3.2浇注位置方案比较 (7) 4 分型面的确定 (8) 4.1分型面选择方安示意 (8) 4.2分型面选取的方案比较 (9) 5 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10) 5.1铸造收缩率 (10) 5.2机械加工余量 (10) 5.3铸件尺寸公差 (11) 5.4起模斜度的确定 (11) 5.5最小铸出孔和槽的尺寸 (12) 6 砂芯的设计 (12) 6.1芯头的设计 (13) 6.2压环,积砂槽的设计 (14) 7 冒口的设计 (14) 7.1铸件各部分模数的计算 (14) 7.2外冷铁的计算 (16) 7.3冒口尺寸的确定 (17) 7.3.1顶圆柱形明冒口与校核 (17) 7.3.2顶腰圆形明冒口与校核 (19) 1

7.3.3顶环形明冒口与校核 (19) 8 浇注系统的设计 (21) 8.1浇注系统的类型 (21) 8.2确定内浇道在铸件上的位置,数量和金属液引入方向 (21) 8.3包孔直径的选择 (22) 8.4计算浇注时间并核算金属夜上升速度 (22) 8.5浇注系统各组元截面积的计算 (23) 8.6浇口窝的设计 (23) 8.7浇口杯的设计 (24) 9砂箱设计 (24) 9.1砂箱壁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24) 9.2砂箱外壁加强肋的布置形式和尺寸 (25) 9.3砂箱箱带的布置形式和尺寸 (26) 9.4砂箱吊运部分的结构和尺寸 (27) 10模底板设计 (29) 11芯盒的设计 (30) 11.1砂芯的修改 (30) 11.2芯骨的设计 (30) 11.3通气孔的设计 (31) 11.4芯盒的设计 (31) 11.5砂芯制作的步骤 (32) 12铸件凝固过程的模拟及分析 (33) 12.1铸件的凝固过程示意图 (34) 12.2铸件凝固完全后缩孔、缩松的分布 (34) 12.3铸件凝固过程的分析 (35) 13工艺调整方案 (36) 14关键环节质量控制 (36) 参考文献 (36) 2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 课程名称] :模具制造工艺学 [ 课程代码] :0812010 [ 适用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 开设时间] :大二下学期 [ 开课学时]: 72 课时 1. 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主要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有关模具制造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所必须具备的工艺知识,具有常用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和一般复杂程度的模具加工工艺设计的能力;能应用所学知识指导生产,并具有 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生产管理的能力,提高合理设计模具的能力。 1.2设计思路 模具制造工艺学是高职高专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学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之一。模具制造及使用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工艺施工和生产管理的技术人才,因而模具设计与制造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模具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课程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模具制造加工工艺的编制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编制出一般复杂程度的模具加工工艺规程,初步能进行一般复杂 程度的模具加工工艺设计,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生产管理,依据模具加工工艺来指导生产,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因此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即紧紧围绕模具加工的典型工作任务选择课程内容,以更为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

实际工作的能力,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工作任务的相关性。 模具加工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模具加工方法也不尽相同。按工序性质的 不同主要有普通加工,包括车、铣、刨、磨等;还有数控加工;以及特种加工等 加工方法。经过行业专家深入、细致而系统的分析,其中最基本的、生产中应用 最多的是机械加工,数控加工和特种加工。因而,模具加工工艺课程的教学,主 要设置机械加工,数控加工和特种加工等三大模块。在整门课程的内容编排上, 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的安排课程内容,实现能力的递进。 2. 课程培养目标 2.1 知识目标 掌握模具加工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其工艺规程的编制; 熟悉典型的模具加工工艺结构; 课程内容和要求 5 ) 掌握模具加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加工流程 6) 学会搜集和查询相关参考资料 7)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2.2 能力目标 1) 能根据零件图纸,准确的进行加工工艺性分析,确定最好的加工工艺方案; 2) 3) 能够针对加工工艺方案,确定模具加工的结构形式; 熟练掌握各种加工工艺计算; 4) 能运用模具加工的相关知识,确定主要零部件结构、尺寸、材料的选择及热 处理; 5) 熟练运用以前所学的机械制图知识,看懂模具的总装图和零件图; 6) 能应用相关模具加工设备进行简单的模具加工 1) 了解模具加工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各种模具加工材料及其性能; 3) 4)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前言 铸造工艺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熟悉对零件及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设计则是铸造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是我们铸造专业迎来的第一次全面的自主进行工艺和工装设计能力的训练。在这个为期两周的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有如下几点: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铸造工艺学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和合理选择工艺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结构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掌握了浇冒口的作用及其原理,具有正确设计浇冒口系统的初步能力;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 熟悉型砂必须具备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基本规格及作用,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型砂有关问题的能力。 熟悉涂料的作用、基本组成及质量的控制;了解提高铸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途径。 了解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铸造缺陷以及采取相关的防止途径,并初步具备分析、解决这类缺陷的基本解决途径 学习进行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等。

目录 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 零件基本信息 (4) 材料成分要求 (4) 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 铸造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5) 机械加工余量 (5) 铸造收缩率 (5) 拔模斜度 (5) 其他工艺参数的确定 (5) 工艺补正量 (5) 分型负数 (5) 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5) 反变形量 (5) 分芯负数 (6) 铸造三维实体造型 (6) 上冠件图纸技术要求 (6) 上冠件结构工艺分析 (6) 基于UG零件的三维造型 (6) 软件简介 (6) 零件的三维造型图 (6) 第三章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7) 工艺方案的确定 (7) 铸造方法 (7) 型(芯)砂配比 (8) 混砂工艺 (8) 铸造用涂料、分型剂及修补材料 (8) 铸造熔炼 (8) 熔炼设备 (9) 熔炼工艺 (9) 分型面的选择 (9) 砂箱大小及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10) 砂芯设计及排气 (11) 芯头的基本尺寸 (11) 芯撑、芯骨的设计 (12) 砂芯的排气 (12) 第四章浇冒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12) 浇注系统的类型及选择 (12) 浇注位置的选择 (12)

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名称:成型工艺及模具课程设计II 设计题目: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设计 院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1、设计任务 1.1、设计零件的铸造工艺图 1.2、设计绘制模板装配图 1.3、设计并绘制所需芯盒装配图 1.4、编写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2、生产条件和技术要求 2.1、生产性质:大批量生产 2.2、材料:HT200 2.3、零件加工方法: 零件上有多个孔,除中间的大孔需要铸造以外,其他孔在考虑加工余量后不宜铸造成型,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均不铸出。 造型方法:机器造型 造芯方法:手工制芯 2.4、主要技术要求: 满足HT200的机械性能要求,去毛刺及锐边,未注明圆角为R3-R5,未注明的筋和壁厚为8,铸造拔模斜度不大于2度,铸造表面不允取有缺陷。 3、零件图及立体图结构分析 3.1、零件图如下: 图1.零件主视图图2.零件左视图 3.2三维立体图如下: 图3.三维图(1) 图4.三维图(2) 4、工艺设计过程 4.1、铸造工艺设计方法及分析 4.1.1铸件壁厚 为了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铸件不应太薄。铸件的最小允许壁厚与铸造的流动性密切相关。在普通砂型铸造的条件下,铸件最小允许壁厚见表1。 表1. 铸件最小允许壁厚引【1,表1-3】

查得灰铁铸件在100~200mm的轮廓尺寸下,最小允许壁厚为5~6mm。由零件图可知,零件中不存在壁厚小于设计要求的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也没有出现壁厚小于最小壁厚要求的情况。 4.1.2造型、制芯方法 造型方法:该零件需批量生产,为中小型铸件,应创造条件采用技术先进的机器造型,暂选取水平分型顶杆范围可调节的造型机,型号为Z145A。 制芯方法:由生产条件决定,采用手工制芯。 4.1.3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当铸件的造型方法、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确定后,应当初步确定一箱中放几个铸件,作为进行浇冒口设计的依据。一箱中的铸件数目,应该是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越多越好。 本铸件在一砂箱中高约52mm,长约130mm,宽约100mm,重约2.75Kg。这里选用一箱四件,根据本铸件分型面的确定,可以先确定下箱的尺寸。根据铸件重量在<5kg时,查得模型的最小吃砂量a=20mm, h=30mm, c=40mm,d或e=30mm, f=30mm, g=200mm,其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如图5所示。先确定下箱的尺寸,再根据表格可以选择标准的砂箱。选用Z145A顶杆式起模的震实式造型机,砂箱最大内尺寸为500mm X 400mm X 300mm。根据本铸件的大概尺寸,在设计中采用一箱四件,因为浇注系统位于上箱,所以上砂箱的高度我们还要考虑到浇注系统才可以确定。铸件在砂箱中的放置方式初步设计为图6所示方式。 图5. 最小吃砂量示意图图6. 铸件排布的初步设计 4.2、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2.1铸件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在实际生产中,铸件的实际尺寸和重量与设计图纸所规定的尺寸和重量相比,总会有一些偏差,这种偏差愈小,铸件的精度也愈高。但铸造过程中影响铸件精度的因素很多,如铸造收缩率等工艺参数的选择,分型面、浇冒口系统和砂芯的设计,造型和制芯的工艺操作以及工艺装备本身的精度等。如果其中某个因素处理不当,就会降低铸件的精度。也不应该不顾铸件的要求和具体生产条件,盲目提高对铸件的精度要求,否则会导致铸件成本的提高和使工艺复杂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二级精度灰铸铁铸件的尺寸偏差如表2所示,重量偏差如表3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