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linux实验手册六

2013linux实验手册六

实验六 熟悉linux磁盘与文件系统


实验内容1:磁盘的分区与格式化
1 在虚拟机上添加一个新盘
2 fdisk 查看大小,并分区
3 mkfs 做成 ext3 的文件系统
4 mount 挂载起来 使得可以使用
5 使用time 计时比较dd 与 cp 的差别

实验步骤:
1 通过vmware 对linux 增加一个SCSI磁盘 sdb 10G
2 启动linux, root+123456 进入系统
查看系统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
# cd /lib/modules/2.6.35...fc14.i686/kernel/fs
# ls
查看proc 文件系统
# cd /proc
# ls 其中数字目录是进程号PID, 里面是每个进程的具体信息,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

打开一个新标签, 输入命令 # top d 1
在另一个标签下
# ps aux | grep top 获得该进程的PID 如 2875
# cd /proc/2875 // 进入该PID目录
# ls
# cat cmdline // 可以看到该PID的命令是什么
同理可以看到该进程的其他的信息,比如 内存,cpu io 等,大家可以查看一下这些相关的文件

3 查看已经挂载起来的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 /dev/sda1 /dev/sda2 的详细情况
# df -h
# mount 比较这两个命令的区别

4 显示 sda sdb 两块磁盘的详细信息
# fdisk -l

5 在sdb上创建一个3G的分区 sdb1
# fdisk /dev/sdb
m for help p for print n for add w for save
输入n 回车; 输入p 回车 选择primary ; 输入1 回车 确认 分区号 ; 输入 起始位置,直接回车; 输入分区大小 +3068M 回车;
输入p 回车确认创建成功; 输入w 回车 将磁盘信息写回

6 给sdb1 加上标签,并确认 (不用做)
#e2label /dev/sdb1 “ludong”
#dumpe2fs /dev/sdb1 | less

7 采用dd 命令测试并记录 sdb1 分区的读写性能 分别读写2G
# time dd if=/dev/sdb1 of=/dev/null bs=1M count=2048
记录分区读测试所得时间为 time_read_dd = ?
if = input file
of = output file
bs = block size
count 数量

# time dd if=/dev/zero of=/dev/sdb1 bs=1M count=2048
记录分区写测试所得时间为 time_write_dd = ?

8 把分区sdb1 格式化成ext3 文件系统
# mkfs -t ext3 /dev/sdb1

9 把分区挂载到指定目录下
# mkdir –p /mnt/name
# mount /dev/sdb1 /mnt/name

10 查看新挂载的分区 ,注意其大小变化, 因为其格式化文件系统占用了一些磁盘空间
# df –h
# df -aT 比较这两个参数的区别
# mount

11 采用dd命令在指定目录下创建一个大小为2G的文件,并记录时间
# time dd if=/dev/zero of=/mnt/name/test.img bs=1M count=2048
记录文件写测试所得时间 time_write_file = ?

12 采用相关命令查看文件test.img 的大小
# cd /mnt/name
# ll –h
# du –h

13 采用cp命令测试对该文件的读性

能,并记录时间
# time cp /mnt/name/test.img /home/
记录文件读测试所得时间 Time_read_file = ?

14 测试环境清理
# rm -rf /home/test.img
# umount /mnt/name
# df -h 确认umount成功
# fdisk /dev/sdb
输入d回车, 删除sdb1 输入w回车,写入磁盘
# fdisk -l 确认分区删除成功
# poweroff 关机

实验结果:
记录并输入 dd + cp 的两个项目的读写数据, 共四个值


实验内容2 mount挂载点的内容变更
0. 虚拟机配置,添加两个SCSI磁盘 sdb sdc 大小分别为 10G 20G
开机进入系统
# fdisk -l 确认有三个磁盘的存在,其中 sdb sdc 上没有分区

1. 在sdb上创建两个分区
#fdisk /dev/sdb
n p 1 +3096M
n p 2 +1024M
w

2. 在sdc上创建两个分区
#fdisk /dev/sdc
n p 1 +2048M
n p 2 +5G
w

3. # fdisk -l 再次查看所有磁盘与所有分区,确认之前新建的4个分区是否都创建成功

4. 对其中两个分区格式化
#mkfs -t ext3 /dev/sdb2
#mkfs -t ext4 /dev/sdc1

5. 在 / 目录 也就是 sda 上进行 下面操作
# df -aTh 确认 / 目录在 挂载在 sda 磁盘上
# mkdir -p /mnt/name
# mkdir -p /mnt/name/test_sda

# cp /pro/cpuinfo /mnt/name/cpu_sda

# dd if=/dev/zero of=/mnt/name/test_sda/256M bs=1M count=256

# ll /mnt/name 查看这个目录的文件与子目录
# df -h /mnt/name 显示的是 sda磁盘的可用容量
# du -ah /mnt/name 显示的是 这个目录及子目录的大小 256M左右

6. 在 sdb2 分区 上进行 下面操作
# df -aTh 确认 / 目录在 挂载在 sda 磁盘上
# mount /dev/sdb2 /mnt/name

# df -aTh 挂载点跳转了
# ll /mnt/name 可以看到之前的子目录 与文件 都看不到了


# mkdir -p /mnt/name/test_sdb

# cp /pro/cpuinfo /mnt/name/cpu_sdb

# dd if=/dev/zero of=/mnt/name/test_sdb/512M bs=1M count=512

# ll /mnt/name 查看这个目录的文件与子目录
# df -h /mnt/name 显示的是 sdb 磁盘的可用容量
# du -ah /mnt/name 显示的是 这个目录及子目录的大小 512M 左右


7. 在 sdc1 分区 上进行 下面操作
# df -aTh 确认 /mnt/name 目录在 挂载在 sdb2 磁盘上
# mount /dev/sdc1 /mnt/name


# df -aTh 挂载点跳转了
# ll /mnt/name 可以看到之前的子目录 与文件 都看不到了


# mkdir -p /mnt/name/test_sdc

# cp /pro/cpuinfo /mnt/name/cpu_sdc

# dd if=/dev/zero of=/mnt/name/test_sdb/700M bs=1M count=700

# ll /mnt/name 查看这个目录的文件与子目录
# df -h /mnt/name

显示的是 sdb 磁盘的可用容量
# du -ah /mnt/name 显示的是 这个目录及子目录的大小 700M 左右


8. 依次卸载
#umount /mnt/name

# df -aTh 挂载点跳转到 sdb了
# ll /mnt/name 显示sdb 了

#umount /mnt/name
# ll /mnt/name 显示sda 了
# df -aTh /mnt/name 挂载点没有了,意味着回到 sda 上了


9. 在有挂载点的情况下重启,看看什么情况
# mount /dev/sdc1 /mnt/name
# df -h
# reboot

重启之后进入系统
# df -h 看看挂载点还在不在?????


实验内容3 了解与掌握磁盘分区的自动挂载
实验步骤:
0. 虚拟机配置,添加一个SCSI磁盘 sdb 大小10G
1. 在sdb上创建两个分区
#fdisk /dev/sdb
n p 1 +2048M
n p 2 +3068M
w

2. 对两个分区格式化
#mkfs -t ext3 /dev/sdb1
#mkfs -t ext4 /dev/sdb2

3. 创建两个挂载目录
#mkdir -p /test1
#mkdir -p /test2

4. 对/etc/fstab 进行备份
#cp /etc/fstab /etc/fstab.bak


5. 编辑/etc/fstab, 在后面加入两行,使得这两个分区能够在随着开机而自动挂载
#gvim /etc/fstab
/dev/sdb1 /test1 ext3 defaults 1 2
/dev/sdb2 /test2 ext4 defaults 1 2
保存退出
这里注意:
注意: 前三列分别是 设备名、挂载点、文件系统格式, 每行除了最后一列以空格间隔以外,其余都是以Tab分开

7 重启机器
#reboot

8 开机后
#df -h //可以看到开机后,sdb的两个分区都实现了自动挂载



实验内容4 特殊设备loop与swap
实验步骤:
0 虚拟机配置,添加一个SCSI磁盘 sdb 大小10G
1 创建大文件
#dd if=/dev/zero of=/home/loopdev bs=1M count=512
if = input file
of = output file
bs = block size
count 数量
#ll –h /home/loopdev

2 格式化
#mkfs –t ext4 /home/loopdev
挂载
# mount –o loop /home/loopdev /mnt
#df -h

3 在loop设备上再创建loop设备
#dd if=/dev/zero of=/mnt/loopdev2 bs=1M count=256
#mkfs –t ext4 /mnt/loopdev2
#mkdir -p /mnt2
# mount –o loop /mnt/loopdev2 /mnt2
#df -h

4 在mnt2 的目录下新建一个大文件,查看并确认两个loop设备的空间变化
#dd if=/dev/zero of=/mnt2/bigfile bs=1M count=100
#df -h

5 创建swap设备
#fdisk /dev/sdb
n p 1 +3068M //创建sdb1
t 修改系统ID
1
82 改成swap的ID //从linux分区切换成swap设备
w
#partprobe //让内核更新分区表
#mkswap /dev/sdb1 构建swap格式

6 挂载上
# free
#swapon /dev/sdb1
#free

7 #swapon

–s 列出目前使用的swap设备有哪些?

8 同样可以使用文件构建swap
# dd if=/dev/zero bs=/tmp/swap bs=1M count=128M
#mkswap /tmp/swap
#swapon /tmp/swap

9 卸载swap设备
# swapoff /tmp/swap
# swapoff /dev/sdb1 //关掉swap
# fre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