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平衡机发展史

动平衡机发展史

动平衡机原理第一台平衡机的出现乞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平衡技术的发展主要还是近四 十年的事.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关联.我国动平衡理论和装置的研究及新产品 的开发是从五十年代开始的. 机械中绕轴线旋转的零部件,称为机器的转子.如果一个转子的质量分布均 匀,制造和安装都合格,则运转是平衡的.理想情况下,其对轴承的压力,除重力 之外别其它的力,即与转子不旋转时一样,只有静压力.这种旋转与不旋转时对轴 承都只有静压力的转子,称为平衡的转子.如果转子在旋转时对轴承除有静压力外 还附加有动压力,则称之为不平衡的转子. 从牛顿运动定律知道,任何物体在匀速旋转时,旋转体内各个质点,都有将产 生离心惯性力,简称离心力,如图一所示,盘状转子,转子是以角速度 ω 作匀速 转动,则转子体内任一质点都将产生离心力 F ,则离心力 F=mrω2, 这无数个离 心力组成一个惯性力系作用在轴承上,形成转子对轴承的动压力,其大小则决定于 转子质量的分布情况.如果转子的质量对转轴对称分布,则动压力为零,即各质量 的离心力互相平衡.否则将产生动压力,尤其在高速旋转时动压力是很大的.因 此,对旋转体,特别是高速旋转体进行动平衡校正是必须的. 近年来,许多机械制造业都在被迫接受着残酷的市场竞争,特别是 WTO 的加 入,简直是内忧外患.价格战,技术战一场接着一场,使得众多企业身心疲累,怨 声载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产品质量成为致胜的有力武器,而动平衡 校正则是产品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平衡机是一种检测旋转体动平衡的检测设备.从结构上讲,主要是由机械振动 系统,驱动系统和电气测量系统等三大部件组成. 机械振动系统 主要功能是支承转子,并允许转子在旋转时产生有规则的振 动.振动的物理量经传感器检测后转换成电信号送入测量系统进行处理. 平衡机的种类很多,就其机械振动系统的工作状态分类,目前所见的不外乎两 大类:硬支承平衡机和软支承平衡机.硬支承平衡机是指平衡转速远低于参振系统 共振频率的平衡机.而软支承平衡机则是平衡转速远大于参振系统共振频率的平衡 机.简单来说,硬支承平衡机的机械振动系统刚度大,外力不能使其自由摆动.软 支承平衡机的机械振动系统刚度小,一般来说,外力可以使其自由摆动.以下是 软,硬支承平衡机的性能比较: 驱动系统 的主要功能是驱动转子,使转子在额定的平衡转速下旋转. 目前常见的驱动系统主要有万向联轴节驱动和圈带驱动.万向联轴节因本身结 构中存在间隙和与工件安装时存在安装几何偏差,这些误差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平衡 精度,在特大工件时和心轴安装时更为突出.因此

,万向联轴节驱动主要用于普通 的,平衡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卧式平衡机. 在圈带驱动中,由于传动带具有减振作用,能减少驱动马达的振动对转子的影 响,且转子不需要在平衡机上作准备,也不需要附加连接件如螺栓,插销等转换固 定装置,因此安装迅速.与万向节驱动相比,它不存在结构间隙及安装几何偏差, 能大大的提高测量精度. 电气测量系统 是的主要功能是处理由传感器来的电信号,显示出转子不平衡 量所处的位置和大小.它是平衡机中的关键部件,其好坏直接影响平衡机的性能. 型测量系统是我公司在吸收国内外平衡机顶尖技术的基础上和国内多所大中院校联 系自行设计,开发的平衡机检测系统,工业计算机(单片机)控制系统,采用台 湾,日本; 美国多种电子元件及芯片,用先进的技术制造,所有产品均经过严格 的品质管制;保障系统高效率, 高安全 ,长期稳定运行. 不平衡量的校正过程 ,即是从转子上较重的部分去掉一部分材料,或者在转子较 轻的部分加上一些平衡配重,使转子趋于平衡的过程.不平衡量的校正通常有加重 和去重两种平衡校正方法. 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一些转子的平衡状态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对这些转子 通常就要采用加配重的方法进行校正.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转子(以及整机)的再 行校正.在不平衡量较大时,去重校正显然不及加重校正方便快捷.用户必须根据 工件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平衡校正方式. 平衡机的技术指标中,有一个精度的参数: 平衡机的技术指标中,有一个精度的参数: 这几个公式表明平衡机的测量精度在微米的数量级以上,而工件的几何加工精 度在 1 丝 --10 丝之间,也就是说在 10 微米- 100 微米之间.从这个数量级的 具体意义来看,转子的平衡精度主要决定于工艺轴的几何加工精度.下面就几何偏 心引起的误差举个简单的例子: 设:转子的质量 M = 2000 公斤, 工艺轴的加工跳动为e = 5 丝= 50 微米 转子的校正半径为 r = 250 毫米 那么,由工艺轴的跳动引起的不平衡质量 m m= M ×e/r= 2000 ×50/2 50 = 400 (克) 由此看来 ,5 丝的精度有如此大的影响,而 5 丝的保证已经有所不易,所以 平衡工艺轴的加工一定要经过磨削工艺,这样才能保证平衡的最终精度目的. 平衡工艺轴的修正极限为:当跳动大于 5 丝时,必需修正,否则平衡效果为假平 衡. 不平衡合格量的计算: 不平衡合格量的计算: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精度等级分为: G4000 , G1600 , G630 , G250 , G100 , G40 , G16 , G6.3 , G2.5 , G0.4 共 11 级.风机,电 机,胶棍的平衡精度要求为G= 6.3 级.设:转子的质量 M=2000 公斤 转子的校正半径为 r =250 毫米 工件的工作转速为 n=500 ( 转 / 分 ) 精度等级选用 G=6.3 级 则不平衡合格量 m

=2000x6.3x10000/250x500=1008 ( 克 ) 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如何进行测量) 平衡机是测量旋转物体(转子)不平衡量大小和位置的机器.何转子在围绕其轴 线旋转时,由于相对于轴线的质量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离心力.这种不平衡离心力作 用在转子轴承上会引起振动,产生噪声和加速轴承磨损,以致严重影响产品的性能 和寿命.电机转子,机床主轴,内燃机曲轴,汽轮机转子,陀螺转子和钟表摆轮等 旋转零部件在制造过程中,都需要经过平衡才能平稳正常地运转. 根据平衡机 测出的数据对转子的不平衡量进行校正,可改善转子相对于轴线的质量分布,使转 子旋转时产生的振动或作用于轴承上的振动力减少到允许的范围之内.因此,平衡 机是减小振动,改善性能和提高质量的必不可少的设备. 通常,转子的平衡包括不平衡量的测量和校正两个步骤,平衡机主要用于不平 衡量的测量,而不平衡量的校正则往往借助于钻床,铣床和点焊机等其他辅助设 备,或用手工方法完成.有些平衡机已将校正装置做成为平衡机的一个部分.重力 式平衡机和离心力式平衡机是两类典型的平衡机.重力式平衡机一般称为静平衡 机.它是依赖转子自身的重力作用来测量静不平衡的..置于两根水平导轨上的转 子如有不平衡量,则它对轴线的重力矩使转子在导轨上滚动,直至这个不平衡量处 于最低位置时才静止. 被平衡的转子放在用静压轴承支承的支座上,在支座的下面嵌装一片反射镜. 当转子不存在不平衡量时,由光源射出的光束经此反射镜反射后,投射在不平衡量 指示器的极坐标原点.如果转子存在不平衡量,则转子支座在不平衡量的重力矩作 用下发生倾斜,支座下的反射镜也随之倾斜并使反射出的光束偏转,这样光束投在 极坐标指示器上的光点便离开原点.根据这个光点偏转的坐标位置,可以得到不平 衡量的大小和位置. 重力式平衡机仅适用于某些平衡要求不高的盘状零件.对于平衡要求高的转 子,一般采用离心式单面或双面平衡机.离心式平衡机是在转子旋转的状态下,根 据转子不平衡引起的支承振动,或作用于支承的振动力来测量不平衡.其按校正平 面数量的不同,可分为单面平衡机和双面平衡机.单面平衡机只能测量一个平面上 的不平衡(静不平衡),它虽然是在转子旋转时进行测量,但仍属于静平衡机.双面 平衡机能测量动不平衡,也能分别测量静不平衡和偶不平衡,一般称为动平衡机. 离心力式平衡机按支承特性不同,又可分为软支承平衡机和硬支承平衡机.平衡转 速高于转子一支承系统固有频率的称为软支承平衡机.这种平衡机的支承刚度小, 传感器检测出的信号与支承的振动位移成正比.平衡转速低於转子一支承系统固有

频率的称为硬支承平衡机,这种平衡机的支承刚度大,传感器检测出的信号与支承 的振动力成正比. 平衡机的主要性能用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和不平衡量减少率两项综合指标 表示.前者是平衡机能使转子达到的剩余不平衡量的最小值,它是衡量平衡机最高 平衡能力的指标;后者是经过一次校正后所减少的不平衡量与初始不平衡量之比, 它是衡量平衡效率的指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在现代机械中,由于挠性转子的广泛应用,人们研制出了挠性转子平衡机.这 类平衡机必须在转子工作转速范围内进行无级调速;除能测量支承的振动或振动力 外,还能测量转子的挠曲变形.挠性转子平衡机有时安装在真空防护室内,以适合 汽轮机之类转子的平衡,它配备有抽真空系统,润滑系统,润滑油除气系统和数据 处理用计算机系统等庞大的辅助设备. 根据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对特定的转子能自动完成平衡测量和平衡校正的自动平衡 机,以及平衡自动线,现代已大量的装备在汽车制造,电机制造等工业部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