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课题: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课时:第1课时

课题: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

课时:第2课时

第一课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

2、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

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

4、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

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列强侵华罪行。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资料: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一、预习导航,获取新知(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动脑动手完成

以下学习内容)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先阅读教材P2正文内容和小字材料,后观看P3《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

增表》,思考: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输入鸦片?

2、阅读教材P3《炮子谣》,并结合现实生活回答:吸食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

什么危害?我们应怎样对待鸦片?

3、清朝有见识的大臣_______上书道光帝,陈述鸦片的危害,道光帝感到问

题严重,就派其到_______ 禁烟。

4、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_______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

滩当众销毁。

5、_____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民族反对外

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__________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条约》:1、_______年_______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1841年初,英国占领了_______。

3、_______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赔款: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开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丧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鸦片战争的影响:

(1)使中国开始从___________社会沦为______________社会。

(2)鸦片战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

合作探究:

1.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引起了鸦片战争”,这种说法对不对?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2.结合《南京条约》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3.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你有何感想?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得到什么感悟?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第一课鸦片战争

巩固练习:

1、鸦片战争中虎门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是()

A、关天培

B、陈化成

C、葛云飞

D、林则徐

2、1840年,英国侵略军的进攻路线是()

A、虎门→定海→上海

B、广东海面→定海→天津

C、吴淞口→镇江→南京海面

D、虎门→定海→吴淞口

3、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①广州②天津③厦门④福州

⑤南京⑥汉口⑦宁波⑧上海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⑦⑧

C、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④⑦⑧

4、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军事装备落后

B、封建制度腐朽

C、推行闭关政策

D、军事指挥失当

4、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同在福建省的是

①广州②厦门③福州④宁波⑤上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5.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A.为了继续推行闭关政策B.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C.林则徐请求严禁鸦片 D.维护清朝的统治

6、《国际联盟》将每年的6月3日定为“国际戒烟日”,联合国将6月26日定为“国际反毒日”,这都是为了纪念

A、虎门硝烟

B、《南京条约》

C、鸦片战争

D、林则徐

7.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1839年,清政府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B.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C.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D.1840年,英军直达天津

8.下列不属于中国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的是()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福州

9、《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以下属于《南京条约》内容的是: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赔款2100万银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6.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的外来侵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7、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毒品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最大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 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断壁残垣圆明园》 提问:你到北京去过圆明园吗?你 知道它昔日的豪华壮观与今日的断壁 残垣是怎样造成的吗?你知道有关它 的一些什么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 材: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归纳: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 京条约》,并没有满足西方侵略者的贪 婪的欲望,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

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这一目的同鸦片战争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教师提问: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学生回答: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简单识记《天津条约》的具体内容,有关《天津条约》的影响将在后面部分进行重点分析。 目标导学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2.教师展示:《焚烧过后的圆明园》 (有条件可以放映视频《火烧圆明园》片断) 3.教师提问: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惨痛和耻辱的一页,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4.教师提问:正是由于清政府府腐败无能,在火烧圆明园之后,清政府控制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请同学们简要归纳《北京条约》的内容? 学生归纳: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5.教师过渡: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多的是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借口及实质;《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形成归纳说明英法美“修约”要求与战争爆发关系的思想方式。 ◆通过学生了解《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形成分析论述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 的影响的思想方式。 ◆通过图表分析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方位、面积和后果,形成读图理解能力的思想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的学习中,认识到英法等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加深了中国 人民的苦难,从而形成强烈的国家忧患意识。 ◆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鉴证资本主义列强血腥掠夺的罪恶面目和清政府的 腐败无能。 二、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华危害。 三、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建议教师讲授新课之前,可向学生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攫取了哪些侵华权益?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进行如下概括:通过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英、美、法等国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他们并不满足。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又寻找借口,对中国发动了一场新的侵略战争。因此,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时,建议教师: 从整体出发扼要讲明战争的基本进程,点明战争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爆发到《天津条约》签订;第二阶段,战争再起到《北京条约》的签订。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战争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教师可教给学生编制"小年表";把知识系列化的方法,如:1856年英舰炮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卅 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天津条约》签订 1859年大沽之战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北京条约签订 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和"割九龙司地方一区"图,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讲述"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上"一目时,建议教师: 1.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的中俄东段边界,然后,结合课本中的一"表"一图,简要讲述俄国是如何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的。由于该内容在初中已经讲过,这里不要再过多展开。 2.要把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的活动,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历史背景中去观察,突出其"趁火打劫"的卑劣手段。

关于日军侵华暴行的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日军侵华暴行的实践调查报告 篇一: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选题 1、南京的民国建筑 2、近代XX的历史文化调查 3、XX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 4、侵华日军暴行调查报告。如侵华日军在各地进行的烧杀淫掠暴行、侵略遗留问题、中国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情况统计、受害者至今生活等情况开展调查。 5、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家乡巨变调研:对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行调研。 篇二: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选题 1、南京的民国建筑(选取其中一个或一类建筑) 2、近代XX的历史文化调查 3、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云锦等) 4、侵华日军暴行调查报告。如侵华日军在各地进行的烧杀淫掠暴行、侵略遗留问题、中国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情况统计、受害者至今生活等情况开展调查。 5、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家乡巨变调研:对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行调研。

篇三:侵华日军暴行调查报告 侵华日军暴行调查报告 摘要:尊重历史,缅怀先烈,针对1931—1945年侵华日军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行调查,写下日军侵华的暴行调查,揭露当年日本侵略者的残忍凶暴,希望这份调查报告能警醒国人,勿忘国耻,铭记历史。题目: 关键字: 正文:侵略屠杀反思勿忘国耻一.日本侵华主要历程 局部侵华: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全面侵华:1.标志:1937年7月7日卢沟前事变 2.扩大:日本先后占领平津,广州,武汉 等地,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 二.日军侵华的主要暴行 1.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战乱让老百姓苦不堪言,生灵涂炭,军民死伤无数。 2.制造南京大屠杀,肆意屠杀无辜老百姓,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屠杀的中国居民和士兵达30万人以上。 3.建立“七三一”部队,在华实施细菌战,用活人做实验,因实验而残害的 中国人达3000多人。日军遗留的化学武器现今再酿 惨剧。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目的、借口、过程和结果,了解沙俄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 土等基本史实。识记《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识读《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等地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小组讨论,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破坏的原因,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火烧圆明园。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教学方法】 讲读法、图示法、史料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鸦片战争》学习所得。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然而这场战争结束十几年后,中国人却仍处在屈辱困惑之中,没有看清自己的处境。但列强却不会给中国反省的机会,再次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欲壑难填 1、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鸦片战争的目的达到了吗?结合问题出示材料和表格。 《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 “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学生回答,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分析表格。(在此明确英国的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准备提出修约) 2、英国提出修约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在此明确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课 件www.5y https://www.doczj.com/doc/9c5751326.html, (冀人版八年级上册) 【课标要求】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讲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勇事迹。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及标志;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知道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了解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情况;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列举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主要事迹。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编演历史短剧,让学生初步掌握收集、整理、运用历史材料和创新思维的方法和能力、与他人合作做事的能力;通过学习“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一目,培养学生从历史表格和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

能力;通过写作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吸取历史教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和用表达自己历史情感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丑恶面目;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 【重点难点】 一、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二、难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前指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学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学习目标 1.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及标志,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熟记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3.了解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情况。 4.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二、自主预习 1. ,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2.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中,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三、合作探究 1.大不列颠(英国)攻打中国沿海各地,占领北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并得到物质上的保证……应该在夺取北京以后永远占领广州。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①引文所说的是哪次侵华战争? ②在这次战争中,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四、随堂演练 1.1860年10月,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这个侵略者是指() A.英国 B.英法联军 C.英美联军 D.八国联军 2.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3.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日本 4.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

日军的暴行 ⑶思想文化上——奴化教育。 ⑵经济上——野蛮的掠夺(以战养战)。⑴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以华制华) 。 ——实行殖民统治。军事侵略过程中 殖民统治过程中 ⑶制造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⑵细菌战和毒气战。 ⑴“南京大屠杀”。⑷制造事变,占领大片领土。 日本侵华——的罪行: 二、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重点:抗战的胜利及其意义,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日本侵华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前) 19世纪70年代 侵略台湾 1894—1895年 发动侵华甲午战争 1897年 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1900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 一战期间 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又大规模地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一、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军事) 1.原因 ①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方针。 根本原因 ②1931年,受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 直接原因 ③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客观条件 2、日军侵华——的过程: 结果:日本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大片领土。 日本侵华罪行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 再次践踏中国主权,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剥夺中国人民的生存权… 1932年一二八事变,侵略上海 1935年发动华北事变,侵略华北 (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3年蚕食长城沿线 局部侵华 1937年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占领南京。 1938年5~10月,攻占徐州、广州、武汉 全面侵华 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法国大作家雨果讲的事情发生在()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2. 1860年10月,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这个侵略者是指() A.英国 B.英法联军 C.英美联军 D.八国联军

3. 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 为通商口岸的?( )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4.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

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5. 历史地图以简明的、特定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所学史事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历史地理概念。从反映历史要素的类别看,历史地图可分为疆域图、形势图、分布图等。右边这幅战争形势示意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左宗棠收复新疆期

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6. 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D.日本 7. 成龙电影《十二生肖》精彩纷呈,票房大卖,遗失在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中最后四个兽首终于回归祖国(电影剧情)。这些兽首铜像遗失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国门洞开与社会初变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冀教版!

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又一场侵略战争,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它使我国的领土完整、主权独立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洗劫,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这是一场民族的灾难和屈辱,作为青年学生都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要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难点:由于学生还缺乏足够的世界近代史知识的储备和一定的哲学、政治理论,因此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的一部分小字和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后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①此统计表反映了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状况如何? ②你认为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③英国则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为此提出了什么要求?其要求的实质是什么?这一要求的实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19世纪40、50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资产阶级为开辟了一个拥有4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兴奋得发狂,以为能大量销售其产品,获得高额利润。英国资本家曾梦想,“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但通过上表我们知道,鸦片战争后英国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在中国销售量有限。原因有三:一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对外国商品具有自然抵制性,这是根本原因;二是英国输华商品有不少根本不适应中国人的习惯和要求;三是英国等国大量输入鸦片,使中国出口收入大半被抵消,无力购买英国的工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冼碧丽审核:八年级备课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 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比较教学,说明第二次 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历史学习的比较思维能力。 2.指导读图表,学习利用图表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教学,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 感,从而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2.联系香港地区的割失和回归,让学生明白,祖国的富强是维护国家统一 的前提。我们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难点:1.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导课: 通过学习上节课鸦片战争中我们知道,西方侵略势力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获得了非常大的权益。那么他们满足了吗?(没有)于是西方侵略者又做了什么呢?(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么,今天我们进入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一.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9世纪中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但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随之肆虐世界。为了摆脱危机和扩大、掠夺殖民地,英法美等国侵略者要求修约,扩大其侵略权益。) 二.导火线: 1.亚罗号事件:亚罗号是中国走私船,违规被捕,英国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 要求中国放人及道歉,中国放人但不道歉。 2.马神甫事件: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为非作歹,1 856年被当地官员逮捕处死。(奸淫掳掠引起民愤) 3.这两个事件只是借口,就算没有这两个事件,英法等国还会找其他借口发 动侵略战争。英法等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扩大自己的侵略权益,战争是其最有效的途径。

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借口、时间、战争的性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比较教学,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历史学习的比较思维能力。 3.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教学,增强学生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联系香港地区的割失和回归,让学生明白,祖国的富强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我们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 【教学重点】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沙俄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 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新课导入】 第一幅是圆明园兴盛时局部图,第二幅是英法联军焚毁后的圆明园远瀛观残迹。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经150余年,在这里建起这座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烧。如今的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还屹立在那里。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那么,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是怎么回事? 【新课探究】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起因 教师:(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材料一 英国输华货物(正当贸易商品)统计表 材料二 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 材料三 中国人不能同时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1)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呈现出什么状况? (2)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英国怎样认为呢?为此英国提出了什么要求?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19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鸦片战争后,英国资产阶级为开辟了一个拥有4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兴奋得发狂,以为能大量销售其产品,获得高额利润。但通过上表我们知道,鸦片战争后英国棉纺织品和

小日本侵华对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

小日本侵华对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嗣后日以重兵三路进攻华北。 8月,日军大举进攻上海。 11月,日军占领上海,在南市放火连烧9日,军民死伤无数,上海5255家中国工厂被占,损失超过8亿元。 12月13日,日军攻下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6 周内烧杀淫掠,杀死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烧毁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造成了城内几无中国人的惊人局面。 1938年5月,日军占领徐州并在城外制造数起屠村事件,其中有数名五岁小女孩被奸杀掏心生吃,令人骇然。 6月,日军攻占开封,导致花园口决堤放水,豫、皖境内17个县成为一片汪洋,140万人无家可归,数十万人被淹死。日军还在苏北决运河大堤,致使苏北数县成为泽国。 9月,日军汇集5万余兵力,分25路进攻八路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连续烧杀淫掠两个月。 10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 1939年2-6月,日军相继攻占海南岛、南沙群岛和汕头等地。 7月,日军用14万兵力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进行长达两个月的9路围攻,打死打伤我民众15万余人,粮食被焚劫一空。日军还乘晋察冀边区淫雨成灾之机,决堤淹没1万多个村庄,使300万人沦为灾民。10月,日寇2万多人分12路围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1月,日军攻陷南宁。 12月,日本与汪精卫在沪签订把中国完全变成日本殖民地的《日支新兴关系调整要纲》,其主要内容为:将东北割让给日本;绥远、察哈尔、山西北部、华北、长江下游和华南岛屿由日军长期占领,中央至地方政府由日本监督;伪军警察由日籍教官训练;伪政府经济由日控制;一切资源由日开发;禁止一切抗日活动。 1940年5月,日军对重庆城进行了20多天的轰炸,死伤者无数,半个山城被炸毁。 从1938年10月至1940年10月日军逐步把主力转移到解放区战场,动用50多万兵力对我华北根据地进行100多次千人以上规模的扫荡,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我八路军官兵伤亡10余万人。 1941年1月,日军包围冀东丰润县潘家峪村,焚烧该村全部房子,集中屠杀和烧杀1340多名村民,类似的屠杀在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比比皆是。6月,日机夜袭重庆,在校场口防空洞内躲避轰炸的3万多居民窒息而死。 8月,日军集10万以上兵力,采用“铁壁合围”、“梳篦式清剿”等战术对晋察冀北岳区进行空前大“扫荡”,烧毁我房屋15万余间,抢掠粮食5800多万斤,残杀虏掠我国同胞2万余人。

侵华日军暴行报告

《侵华日军暴行报告》 湖南科技学院统计 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长期以来,日本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远,同文同种。但近代以来,日本当政者走上军国主义的歧途,对外穷兵黩武,成为欲独占中国、征服世界的“东洋狂魔”。它是在各列强侵华中,历时最长、最凶残的敌人。特别是1931年—1945年这长达14年之久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损失。 流逝的半个世纪岁月,早已拂去战争的硝烟,但却无法平抑中国人民心中的巨大伤痕。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中华民族的这部血泪史、屈辱史。 (一)日军侵华主要罪行列表 旅顺口惨案:1894年日军制造的旅顺大屠杀,近2万名中国民众被杀害。 平顶山惨案:1932年9月16日日本守备队和宪兵队士兵200人在辽宁抚顺平顶山村用6挺机枪集体屠杀村民3千余人,纵火焚毁全村八百多间房舍。 731部队:早在日本占领满洲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用战俘和百姓做活人生化试验。 镇江屠城惨案:1937年12月8日,江苏镇江被侵华日军攻陷,日军屠杀当地民众上万人,焚毁房舍16700余间,强奸当地妇女几千人。 南京大屠杀:从1937年12月13日閞始的一个星期集中屠杀了几十万战俘和平民,到六星期后屠杀才完全停止。 重庆大轰炸:1938年2月开始对重庆进行不分军事区和民居区的狂轰滥炸。 潘家峪惨案:1941年1月25日,侵华日军在大扫荡期间在河北丰润县潘家峪村屠杀无辜村民1230人(含妇女儿童658人),焚毁房舍约l000间。 8. 潘家戴庄惨案:1942年12月5日,侵华日军在河北滦县潘家戴庄屠杀无辜百姓1280余人,焚毁民舍1000多间。 厂窖惨案:1943年5月湖南境内,畑俊六指挥手下屠杀3万余中国人,强奸当地妇女两千多人。 平阳惨案:1943年秋,侵华日军4万余人在河北阜平县平阳村一带进行“扫荡”的87天中,用刀砍、活埋等手段残杀无辜村民700多人,甚至吃被杀者的人心、人肉。 浙江大扫荡:战争后期,为报复浙江民众保护轰炸日本本土后迫降在浙江的美军飞行员,在昭和天皇的亲自命令下,屠杀25万浙江百姓。 (二)日军造成中华人民财产损失情况 1.东北地区(1932年~1944年) 九一八事变后,报界宿将陈觉汇集东北军总部资料、撤至北京的东北各机关负责人提供的资料,编成《“九一八”国难痛史资料》,并以杂志的方式陆续出版。该书所列“九一八事变东北官方财产损失略计”,列举了军事、政治、财政、教育等40余机构的财产损失。其总的损失估计为175亿元(法币)。其中,在工业方面,共掠夺东北煤炭1.15亿吨;钢材1308万吨;生铁300万吨;在东北开采石油年产20万余吨;黄金产量从0.111吨增加到3.57吨;木材产量从1932年的89.7万立方米增加到1937年的277.1万立方米。在农业方面,收缴粮食为3330.8万吨,其中1130万吨运往日本,有500多万吨供给关东军。此外,日本还五次大规模往东北移民,1931年至1945年,总共移到东北的日本人18万户,55万人左右,强占中国东北耕地152.1万公顷.. 2.“一二八上海事变”的损失

侵华日军暴行调查报告

侵华日军暴行调查报告 摘要:抗战期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了无数血腥暴行,除疯狂屠杀外,还建立慰安妇制度,进行细菌战、毒气战、鸦片毒品战以及虐待战俘、劳工等。其如此之残暴,究其原因,有日本文化背景的沉淀、国民性、宗教信仰的基因,有战争心理的作用,还有历史演进的成分。 关键字:抗战时期,暴行,侵华战争,文化 正文:从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到1945年战败投降,侵华日军违反国际法和人道主义,犯下了许多骇人听闻的暴行。中日两国本是邻邦,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一直以来,日本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远,同文同种。它是在各列强侵华中,历时最长、最凶残的敌人。流逝的半个世纪,早已拂去战争的硝烟,但却无法平抚中国人民心中的巨大伤痕。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中华民族的这部血泪史、屈辱史。 (一)日军侵华主要罪行列表 旅顺口惨案:1894年日军制造的旅顺大屠杀,近2万名中国民众被杀害。 平顶山惨案:1932年9月16日日本守备队和宪兵队士兵200人在辽宁抚顺平顶山村用6挺机枪集体屠杀村民3千余人,纵火焚毁全村八百多间房舍。 731部队:早在日本占领满洲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用战俘和百姓做活人生化试验。 镇江屠城惨案:1937年12月8日,江苏镇江被侵华日军攻陷,日军屠杀当地民众上万人,焚毁房舍16700余间,强奸当地妇女几千人。 南京大屠杀:从1937年12月13日閞始的一个星期集中屠杀了几十万战俘和平民,到六星期后屠杀才完全停止。 重庆大轰炸:1938年2月开始对重庆进行不分军事区和民居区的狂轰滥炸。 潘家峪惨案:1941年1月25日,侵华日军在大扫荡期间在河北丰润县潘家峪村屠杀无辜村民1230人(含妇女儿童658人),焚毁房舍约l000间。 浙江大扫荡:战争后期,为报复浙江民众保护轰炸日本本土后迫降在浙江的美军飞行员,在昭和天皇的亲自命令下,屠杀25万浙江百姓。 (二)日军造成中华人民财产损失情况 九一八事变后,报界宿将陈觉汇集东北军总部资料、撤至北京的东北各机关负责人提供的资料,编成《“九一八”国难痛史资料》,并以杂志的方式陆续出版。该书所列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借口及实质;《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求与战争爆发关系的思想方式。 形成分析论述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思想方式。 果,形成读图理解能力的思想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法等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从而形成强烈的国家忧患意识。 强血腥掠夺的罪恶面目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二、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华危害。 三、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建议教师讲授新课之前,可向学生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攫取了哪些侵华权益?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进行如下概括:通过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英、美、法等国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他们并不满足。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又寻找借口,对中国发动了一场新的侵略战争。因此,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时,建议教师: 从整体出发扼要讲明战争的基本进程,点明战争的两个阶段:阶段,战争爆发到《天津条约》签订;第二阶段,战争再起到《北京条约》的签订。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战争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教师可教给学生编制"小年表";把知识系列化的方法,如:1856年英舰炮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卅 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天津条约》签订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华罪行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诗歌朗读音频: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致额尔金勋爵)这是一位爱国文学青年写给火烧圆明园的罪犯额尔金的,体现了一位爱国者的心声。大家知道额尔金在中国做过什么?正是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带头洗劫了万园之园——圆明园。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学生自主阅读:阅读教材,讲述“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2.史料展示:《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3.学生思考:通过阅读材料,分析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4.教师归纳小结: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战争借口);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5.图片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6.学生发言:根据教材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方法点拨:注意关键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提示:鸦片战争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56年10月至1858年——炮轰广州→攻陷广州→逼近天津 第二阶段从1860年——再次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7.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第二次鸦片战争 8.教师过渡: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虚弱落后的清政府面对装备精良的英法联军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无条件的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二)《天津条约》签订 1.展示图片: 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场景 2.学生思考归纳:根据《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危害? 提示: 3.教师讲述: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目标导学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一)火烧圆明园 1.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因此英、法两国故技重施,1860年再次出兵,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美丽的圆明园 3.教师提问: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破坏了中华文明。 4.教师归纳: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圆明园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着国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5.教师小结: 圆明园,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 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有这样的评价:“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二)《北京条约》的签订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借口及实质;《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形成归纳说明英法美“修约”要求与战争爆发关系的思想方式。 ◆通过学生了解《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形成分析论述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 的影响的思想方式。 ◆通过图表分析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方位、面积和后果,形成读图理解能力的思想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的学习中,认识到英法等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加深了中国 人民的苦难,从而形成强烈的国家忧患意识。 ◆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鉴证资本主义列强血腥掠夺的罪恶面目和清政府的 腐败无能。 二、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华危害。 三、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建议教师讲授新课之前,可向学生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攫取了哪些侵华权益?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进行如下概括:通过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英、美、法等国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他们并不满足。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又寻找借口,对中国发动了一场新的侵略战争。因此,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时,建议教师: 从整体出发扼要讲明战争的基本进程,点明战争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爆发到《天津条约》签订;第二阶段,战争再起到《北京条约》的签订。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战争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教师可教给学生编制"小年表";把知识系列化的方法,如:1856年英舰炮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卅 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天津条约》签订 1859年大沽之战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北京条约签订 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和"割九龙司地方一区"图,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讲述"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上"一目时,建议教师: 1.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的中俄东段边界,然后,结合课本中的一"表"一图,简要讲述俄国是如何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的。由于该内容在初中已经讲过,这里不要再过多展开。 2.要把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的活动,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历史背景中去观察,突出其"趁火打劫"的卑劣手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最新教案设计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 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知识与能力 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 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运用本课材料分析历史问题;识读《第二次鸦片战争形过程与方法势示意图》《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获取有效 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华罪行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诗歌朗读音频: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致额尔金勋爵)这是一位爱国文学青年写给火烧圆明园的罪犯额尔金的,体现了一位爱国者的心声。大家知道额尔金在中国做过什么吗?就是他

“ (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带头洗劫了万园之园——圆明园。今天让我们 一起学习第 2 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学生自主阅读:阅读教材,讲述“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2.史料展示:《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 产阶级欣喜若狂, 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 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 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3.学生思考:通过阅读材料,分析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 因是什么? 4.教师归纳小结: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战 争借口);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 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 争。 5.阅读图片:《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6.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第二次鸦片战争 7.教师过渡: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虚弱落后的清政府面对装备精 良的英法联军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无条件地与俄、美、英、法四国分 别签订《天津条约》。 (二)《天津条约》签订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

11. 阅读下列材料: 大不列颠(英国)攻打中国沿海各地,占领北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并得到物质上的保证……应该在夺取北京以后永远占领广州。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请回答: ①引文所说的是哪次侵华战争? ②在这次战争中,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当英国终于决定打到北京……俄国……竟能挺身出来充当衰弱的中国的秉公无私的保护人,而在缔结和约时俨然以调停者自居,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俄国在远东的成功》问题:为什么说“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参考答案 1.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2.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并且火烧了圆明园,故答案选B。。 3. C 解析:由所学可知中,《天津条约》中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天津在《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故答案为C。 4. B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李大钊描述的历史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故答案为B。 5. B 解析:由所学可知,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背景。所以答案为B。 6. B

解析:由所学可知,中国中国近代以来,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量领土。英国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侵占香港岛和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侵占我国北方150万平方公里土地;日本通过《马关条约》侵占台湾岛、澎湖列岛。故答案为B 。 7. B 解析:“圆明园”十二生肖中的四个兽首铜像遗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洗劫,故选B。 8. B 解析:夷是中国近代对西方国家的蔑称,而当中国清政府被打败后对西方先进国家的惧怕而不敢再提“夷”字,不敢再以“天朝上国”自居,故答案选择B项。 9.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题文中的图片是圆明园残迹图,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焚毁的,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在我国北方趁火打劫,割除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这一时期我国在近代丧失领土最多的时期。故答案选B。 10. 答案: (1)英国、法国(或英吉利、法兰西)。 (2)圆明园。 (3)1860年。英、法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攻陷北京后火烧了圆明园,给世界人类文明带来的极大的损失。 11.答案: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中国分别同英、法、俄、美签订了《天津条约》;同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另外还在1858年和1860年,分别和沙俄签订了《爱晖条约》和《北京条约》。 解析:由材料信息“大不列颠(英国)攻打中国沿海各地,占领北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可知,该侵华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合相关内容即可回答。 12. 答案:俄国通过武力威胁和中俄《爱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是近代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解析:联系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可知,俄国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