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教学设计

金融学教学设计

金融学教学设计
金融学教学设计

金融学教学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

教学设计

所属大类专业:应用经济学

参考教材:金融学第三版(黄达)

讲授内容:货币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

适用对象: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等财经类专业

教师:

职称:讲师

图19-2 金融宏观调控框架与要素

1.一般性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且能堆社会的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节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课后习题:

本次授课设计方案任务:

步骤内容教学手

教学方法时间分配

讲新课前:

告知教学目

的并布置工

作任务

多媒体任务引入课前知识链接导入多媒体启发分钟导入新课本项目知识点讲解多媒体讲授9分钟归纳与总结本节课重点多媒体讲授+回顾3分钟

结果评析案例分析多媒体提问+学生展示

+教师评析

2分钟

布置课

外任务

案例分析附加题多媒体讲授分钟

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行为金融理论的起因与发展 3 第一节行为金融理论发展回顾 3 第二节新古典金融理论的困境 5 第三节行为金融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9 第二章期望理论及过度反应理论 16 第一节行为金融理论的核心:期望理论 17 第二节过度反应理论 21 第三章股票市场异常现象及分析 26 第一节股市总量谜团及分析 26 第二节其它异常现象及分析 30 第四章行为金融理论总体评价 40 第一节人类认知与决策中的非理性问题 40 第二节市场有效性之争 42 第三节行为金融的两大理论基石 45 第四节金融学的发展前景 48 参考文献 52 后记 54 前言 长期以来,金融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独立存在。金融研究者们也因为他们能够把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纳入经济学的基本公理假设体系而沾沾自喜。理论界崇尚定量方法和优化,充分承袭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其模型与范式局限在“理性”的分析框架中。进入 2 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学证据显示:人并非都是理性的,在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时,人们往往会偏离假设所设定的最优行为模式。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离是系统的,并不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所以人们的总体决策也就会偏离经典现代金融理论的假设。因而,正确地认识人的行为模式成了理解一切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出发点。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范式,行为金融理论(Behaviour Finance)应运而生。 在最近的二十年中,行为金融理论迅速崛起,对新古典金融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行为金融理论是第一个较为系统地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挑战并能够有

效地解释证券市场价格异常现象的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对人类决策心理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讨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证券价格变化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人类的一些行为特性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人类的心理决策特征是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在较长时间内都不会有明显的变异。应当说,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金融理论领域最为鼓舞人心的研究课题之一,行为金融理论的引入为金融市场的决策研究、为金融资产的定价机制以及投资管理开拓了新视野,提供了新方法。对行为金融理论的预期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已经完成了从批评到建设的关键一步,它已不再是纯粹的批判式理论。由于该理论所引用的主要是实验心理学的若干理论,而实验室与现实生活有较大差别,这是该理论的一个弱点,行为金融理论也因此缺乏一致性。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是人的行为,由于政策是否真正能够实施,与人们在心理、行为上是否可以接受有着巨大的关系,所以,从人的行为角度研究经济学,对中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行为金融学家的重大意义在于,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人类经济心理与行为的研究。长期以来,经济学研究忽视了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因此,尽管迄今为止,行为金融理论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研究的重点还停留在对市场异常现象和认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历史观察上,以及鉴别可能对金融市场行为有系统影响的行为决策属性,而且该理论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行为金融理论为金融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变革性的视角。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心理积淀,同时又处于全面变革时期的国家来说,行为金融理论有着非常广阔的运用前景,特别是分析非规范制度对股市效率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行为金融理论体系。比如,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对“政策市”的领会与把握,与其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中国投资者投资观念以及对风险的理解和感受与西方投资者有什么不同;从一个相对封闭的资本市场向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过渡时期,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下投资者对资本运作活动的理解与困惑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一章行为金融理论的起因与发展 行为金融理论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金融学领域,它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目前,行为金融理论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定义。韦伯(Weber)将行为金融定义为:将个人行为与市场现象紧密结合、并融合运用心理学领域和金融理论的知识。福勒(Fuller,2000 )所下的定义:第一,行为金融理论是传统经济学、传统金融理论、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第二,行为金融理论试图解释实证研究发现的与传统金融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安徽大学08金融刘秀达学号:I00814009 导言:在传统的经典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是所有理论的基石。在这一假设下的投资者具有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的特点。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金融市场上存在着投资者行为“异常”与价格偏离现象,这些现象无法用理性人假说和已有的定价模型来解释,被称为“异象”,如“股利之谜”、“股权溢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周末效应”等等。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成为了学术界的关注点,并开始动摇经典金融理论的权威地位。基于此,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并总结目前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行为金融,投资者,偏好 一、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行为金融学, 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是运用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式来分析金融活动中人们决策行为的一门新兴学科。 行为金融学以真实市场中普通的正常的投资者为理论基石代替经典金融理 论的理性人原则,其基本观点是: 第一,投资者不是完美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由于投资者在信息处理时存在认知偏差, 因而他们对市场的未来不可能做出无偏差估计;第二,投资者不具有同质期望性。投资者由于个体认知方式及情感判断的不同, 导致偏好与行为方式不同,因而对未来的估计也有所不同;第三, 投资者不是风险回避型的,而是损失回避型的。投资者面临确定性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回避,而面临确定性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追求;第四,投资者在不同选择环境下,面对不同资产的效用判断是不一致的,其风险偏好倾向于多样化,并且随着选择的框架的改变而改变。总之,投资者风险偏好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理性预设。 (一)行为金融学有关投资者偏好的理论 1、期望理论 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进行决策时,由于受个人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其投资行为并非完美预期, 风险态度和行为模式经常会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最 优模式, 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可变性。包括决策参考点决定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投资者损失规避两点。前者主要强调投资者主要通过收益和损失的比较而不是最终的财富状态来制定决策;后者有确定性效应和反射效应,即人们在面临收益时是厌恶风险的,而在面对损失时又是冒险家。 2、认知偏差理论 认知偏差理论是研究人们在利用经验法则进行决策判断时所产生的错误。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由于时间和认知资源的限制,人们不能对决策所需的信息进行最优分析,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投资判断。由此产生启发式认知偏差和框架依赖。启发式偏差是指人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往往想寻找捷径来解决问题,并依靠直觉或者以往的经验进行推理并制定决策;框架依赖是指个人会因情景或问题表达的不同而对同一组选项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序列,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完整)初中英语写作课教学案例.doc

初中英语写作课教学案例 教学目:一般将来: be going to + do sth. 的用法;培养学生以 提的方式来写作的能力; 自己所喜的体育活、体育明星及自己梦想的;培养学生 生活,运。 教学内容:描述和了一些体育运目,介了自己最喜的体育明星及自己梦 想的。 教学方法:写作的方式很多,本运用其中之一的方式:提的方式来教学写 作,并用小合作、形式来完成写作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一种写作能力 ---提的方式来写作。 教学程: Step 1 .Warm-up 活:通听一首英歌:“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the happier we ’ ll be. ” 【明】目的是活气氛,引出今天的做准。 Step 2 .Revision ①使用暴法( brainstorm )学生想出一些和 sports 有关的短和句子。 【明】目的是激活学生中和写作运相关的去写作的 思路,供稿段( drafting stage )有写的价和意的西参考。 ②根据下列所提示介你最喜的运(四人一小活)。 ( 1) Name ?(2)What sports ?(3)Why ? ( 4) How often ?(5)Player ?(6)looks(外貌) ( 7) personality (性格)(8)His / Her dream??【明】目的是了解一些有关运的信息,引出今天的写作做 准。 Step 3 .Pre-reading 写作的方式很多,本运用其中之一的方式:提的方式来教学写作,先 置几个,学生回答,然后将答运用相关的串起来,再在必 要的地方添加一些句子。What sports do you like? What’s your favorite

行为金融学对经典金融学的修正与创新-最新范文

行为金融学对经典金融学的修正与创新 内容摘要: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与经典金融学的理性分析框架相比,更注重人的实际心理和经济行为,从而为金融决策提供了更为现实的指导。行为金融学在对经典金融理论缺陷的修正中,在行为认知偏差、前景理论、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行为组合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进了金融学理论研究向更现实的方向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Arrow-Debreu的一般均衡理论和Markowitz 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开始,20世纪60年代Sharpe和Lintner建立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Ross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到了20世纪70年代,Fama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了正式表述,Black、Scholes和Merton 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至此,经典金融学理论才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它不仅形成了以契约为基础的金融经济学,而且在公司和各种金融中介的金融活动、金融市场的价格运动、市场微观结构、金融系统的演变及金融监管等诸多方面都有专门的理论,从而构成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体系。 随着金融产品的日益多样化和金融的不断复杂化,学者们逐步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金融理论仅考虑了定价、套利、均衡、合同等问题具有一定局限性,比如有效市场假说的核心是完美套利,但现实世界中套利是有限的,这就预示着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完全资本市场假定缺乏预见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代理理论模型等虽然比较精致,但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以现值为基础的证券估价模型缺乏理论

意义,扩展到不确定条件和多个时期也是如此;当事人的风险偏好假定不现实,越来越多的实验经济学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点;股权溢价之谜、市场效率异常得不到合理解释等。 正是因为经典金融理论的诸多局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金融学家进行了广泛的探索,越来越多与经典金融学理论不一致的实证现象被揭示出来,成为金融市场的未解之谜。实证现象促进了学者们对经典金融理论的进一步思考,由于现实中人们的决策行为与理性经济人假设有一定的差异,金融学家们基于Kahneman等人发展的非线性效用理论,开始引入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一些观点,来解释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有限套利、噪音交易、从众心理、资产泡沫等,这就产生了金融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对经典金融学的修正 行为金融学是研究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特征,以及由此引起的市场非有效性。以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经典金融学对金融市场的大量异常现象无法解释的困境,表明了经典金融学的局限性。 Keynes是最早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作用的经济学家,他基于心理预期提出股市“选美竞赛”理论和“空中楼阁”理论(1936),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认为决定投资者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因素。Burrell是现代意义上行为金融理论的最早研究者,1951年他发表了“以实验方法进行投资研究的可能性”的,提出构造实验来检验理论的思路,由此开拓了一个将量化的投资模型与人

德智融合教学案例 w

德语课程中德语与家庭美德教育的德智融合教学案例 王沉静 (一)基本信息 1.课题:家庭成员的德语表达 2.课程:德语 3.专业:电气、土木、环艺 4.教学对象:德语晚班学生 (二)案例内容 1.课程德育内容维度 主要内容:家庭美德教育 2.课程内容的德育价值 主要内容:本课是在教授家庭成员的德语表达。对学生进行家庭美德教育。教学核心是用德语介绍家人和朋友,在围绕“家庭成员”这一主题展开听、说、读、演等多种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可引导学生用德语介绍家人及朋友,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描述,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了解自己的家庭和朋友;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心里情感进行情景的创设,让学生真实参与到家庭的氛围中,通过角色的扮演来体会不同角色在处理事情各环节的想法,教会他们换位思考的方式。本课结合德育的特点是将德育元素渗透到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在专业教学中深化德育效能的过程,在专业教学中拓展思政教育作用,通过德智融合手段,使学生的智能和德能得到共同提升。本课结合德育的意义在于,学生在互动中既能快速掌握“家庭成员”的

德语表达,又能在实践中感受到家庭美德的基本内涵——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和邻里团结,鼓励学生在家庭里做一 名好成员,加强学生家庭美德教育的培养,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关乎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 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3.德育关键载体 主要内容:家庭成员的德语表达。包括Die Eltern父母;der Vater, V?ter父亲;die Mutter, Mütter母亲;Die Gro?eltern 祖父母;die Oma -s祖母,奶奶,姥姥;der Opa -s祖父,爷爷, 外公;das Geschwister, - 兄弟姐妹;die Schwester, -n姐妹; der Bruder, Brüder 兄弟;das Kind, -er小孩,儿童;die Tochter, T?chter女儿;der Sohn, S?hne 儿子;der Mann, M?nner男人,丈 夫;die Frau, -en女人,妻子。 4.课堂教学实践 通过观看视频“Annas Familie”,观看Anna的家庭生活,直接 进入主题。讲述的是Anna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还有弟弟。 有一天妈妈生病了,Anna需要照顾妈妈和弟弟,弟弟需要喝牛奶, 喜欢喝果汁和可乐,心疼妈妈的弟弟想要给妈妈喝,而Anna知道生 病喝水是对妈妈最好的。这个情景符合日程生活场景,同时还上升到 人文情怀:学会关心家人,做一个好孩子。观看视频后对其中的“妈 妈”、“女儿”、“儿子”词汇进行学习,同时拓展其他家庭成员的德语 表达。学生学习完单词后分别用德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让学生将

关于行为金融学

关于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来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 行为金融学对于两大传统假设的挑战为我们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其一,传统金融理论关于人的行为假设。传统金融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RationalExpectation 、风险回避(Risk Aversion)、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础之上的。但是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实际投资决策并非如此。比如,人们总是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人们往往是根据自己对决策结果的盈亏状况的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等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研究表明,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离是系统性的,并不能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其二,有效的市场竞争。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能抓住每一个由非理性投资者创造的套利机会。因此,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幸存下来的只有理性的投资者。但在现实世界中,市场并非像理论描述得那么完美,大量“反常现象”的出现使得传统金融理论无法应对。传统理论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最优化的道路,告诉人们“该怎么做”,让我们知道“应该发生什么”。可惜,并非每个市场参与者都能完全理性地按照理论中的模型去行动,人的非理性行为在经济系统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不能再将人的因素仅仅作为假设排斥在外,行为分析应纳入理论分析之中,理论研究应转向“实际发生了什么”,从而指导决策者们进行正确的决策。 行为金融学起源 早在半个世纪前,爱德华就将决策的制定引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并勾画了未来研究的蓝图。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直到卡内曼和屠夫斯基发表他们在判断和决策课题上的研究成果才取得巨大的突破。在介绍卡内曼的贡献之前,我们将首先介绍经济学和心理学在关于决策制定的理论假设方面的一些本质的区别。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

初中英语写作课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写作课教学案例 一、背景知识介绍。 书面表达是写的一种途径,是英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对于英语写作的要求,实际上是“有指导的写作”(Guided Writing)。它通过提供情景(文字、图画、表格),让学生用学过的英语语言来描述事物或事件并表达一定的思想,以此达成和检验对所学英语语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客观地说,书面表达一直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应试的一个难点。 从去年对中考英语试卷的抽样调查情况来看,英语写作是得分最为薄弱的一个题项,平均分只有4.7分(满分为12分)。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写作练习的时间少,二是教师平时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知识的指导。(比如,如何用词、句、组段、谋篇等)。这些原因造成了学生从最初不会写盲目写到不愿写。惧怕写,直至最后拒绝写的恶性循环。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过程进行了一次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课堂实践。教师旨在通过与学生谈论他们熟悉的话题“making friends”, 搜索学生头脑中有关朋友的消息,通过阅读两则e-pal 广告,获取e-pals的一些信息,指导如何写e-mail ,从而达到给e-pals 写信的目的。二、教学过程。 1.Warm-up活动:通过听一首英语歌:“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the happier we’ll be.”目的是活跃气氛,为引出今天的话题做准备。 2.Revision ①使用大脑风暴法(brainstorm)让学生想出一些和friends 有关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目的是激活学生头脑中和写作话题make friends 相关的东西,如想法、概念、形象等酝酿写作的思路,供拟稿阶段(drafting stage)选择有写的价值和意义的东西时参考。] ②根据下列所给提示介绍你的朋友(四人一小组活动)。⑴Name and age. ⑵Where he / she comes from subject? ⑶What he is? ⑷What his / her friend? ⑸looks(外貌)⑹personality(性格)⑺His / Her dream ⑻…… 3.Pre-reading 通过提问,How can you know your friends, if you haven’t seen each other for a long time? 联系朋友有很多方法,但是 One of the best ways is sending e-mails to them. Do you know why?过渡今天话题的材料,快速看完两则e-pal广告,找出答案。 4.While-reading,读两则广告,了解Mary和Jack完成表格 Name Age Hobbies Looks Personality E-mail added Wish Where she… 5.Post-reading 引导学生讨论:Do you like to make e-pals with Mary or Jack? Why? 当大部分学生都持肯定观点时进一步思索,What will you write in you e-mail to them? 为下面事实写作埋下伏笔,提供铺垫。 6.While-Writing. 教会学生正确使用e-mail格式,同时提供关于朋友和友谊的一些精彩句子,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 7.Post-writing. 提供写作标准 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标准,修改自己的e-mail. 1. Do you use the tense (时态),spelling(拼写),punctuation (标点),capitalization( 大写字母)correctly? 2. I s your e-mail complete(完整的)? 3.Is your e-mail coherently(连贯地)written?

经济学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系 金融学本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后,金融业不断发展和开放,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我国金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为了适应这一市场要求,我院适时开办了金融学专业。作为学院一个新设重要专业,在很多方面需要规划与建设以及大量资金投入,以适应竞争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此,特制定北京物资学院金融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性强,但也要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本科教育指导思想。厚基础是指本专业毕业生金融学基础理论功底较为扎实,宽口径则是指他们具有完整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因此其培养目标就是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使同学们具有较为扎实的经济理论和金融学功底,具有完整的、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数学和外语水平、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的能力。具体目标是: 第一,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信托、租赁及其他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二,能胜任政府部门和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达到硕士研究生入学水平并能向更高理论层次发展的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和灵活的适用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适应产业升级和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保险、投资、咨询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应该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适应在华外资企业、国内企业集团涉外机构的发展需要,加强有国际交往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培养;适应于加入WTO的需要,加强经济、管理、法律、信息等复合型人才的设计和培养。 根据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特此制定了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具体内容见附件。 二、学科建设 目前金融学专业的招生规模为每届两个班共60人,2004年秋季开始招生。计划3年内扩大到6个班,总计180人。 三、师资队伍条件 教师是高校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虽然金融学专业的师资综合素质较高,能力较强。但还没有形成较有权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因此,如何加强师资,培养学科带头人,是未来几年金融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根据学院的整体规划,2008年全院具有正高职的教师应该达到60人,如果按照25个专业计算,每个专业应该有2-3名正教授。金融学专业,现有教师中2006年前可培养出1-2名教授,但还需要有在全国有权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金融学专业共有专业教师8名,其中副教授4名,讲师3名,助教1名,具有

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金融学理论 :对冲行为,是通过在各种范围内发现可利用的低效率的公司与市场来优化资 源的配置,从而获得利润的主要手段。而量化技术,则是这一目标达成的最有 效手段。 传统金融理论在以“理性人”和有效市场为其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发展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它承袭了经济学“理性范式”的研究思路,取得了重大成功。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它忽视了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悖论,如“股权风险溢价难题”、“羊群效应”、“阿莱斯悖论”等。传统的“理性人”假定已经无法解释现实人的经济生活与行为,预期效用理论也遭到怀疑。虽然部分经济学家开始修补经典理论,修改效用函数、技术和市场信息结构等,但迄今为止没有满意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行为金融理论的悄然兴起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对投资者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一定的成功。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及其主要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以供学习和交流之用。 第一部分,现代经典金融学的缺陷与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从现代经典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入手,介绍有效市场假说的发展、理论基础和经验检验。现代经典金融学是建立在理性和有效市场基础上的,本节主要从有效市场假说分析了现代经典金融理论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部分,行为金融学心理学基础。根据心理学分支的划分,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分析了行为金融学的心理学基础,为后续理论与模型奠定基础。第三部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核心—期望理论。行为金融学发展至今,其中最有影响为学术界所公认的理论就是期望理论了,期望理论研究的主要是金融理论的模块之一的“偏好与决策问题”,但是它是目前应用于经济研究的最为重要的行为决策理论之一。本节在回顾预期效用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相关研究,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第四部分,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理论基础:有限套利和投资者心态分析。有限套利解释了套利对于价格回复到基本价值水平的作用是有限的,从而市场是处于一种非有效状态。但是它无法告诉我们这种非有效性到底采取哪种具体形式,为此,需要建立行为金融的第二个理论基础:即投资者心态分析。该部分主要通过对经典模型的介绍来阐明这两大基础。第五部分,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交易策略,这些策略,从主流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可能是非理性的,而行为金融给出了相应的解释。第六部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Hersh Shefrin and Meir Statman(1994)构筑了BAPM (behaviroral asset pricing model)作为主流金融学中CAPM 的对应物,将 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以及两者在市场上的交互作用同时纳入资产定价框架,提出了行为贝塔的概念。BAPM一方面从无法战胜市场的意义上接受市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从理性主意出发拒绝市场有效性,这对金融研究的未来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第七部分,行为组合理论。Shefrin和Statman借鉴Markowitz的现

行为金融学基础文献

真正经典的行为金融学基础文献没有包括进啊,我这里有个单子,供大家参考 行为金融学基础文献 1、Barberis, N., M. Huang, and T. Santos , 2001 , ―Prospect Theory and Asset Pric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6, pp. 1-53. 2、Barberis, N., A. Shleifer , and R. Vishny, 1998 , ―A Model of Investor Sentiment,‖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9 , 307 -343. 3、Campbell, J., 1999 ,―Asset Prices, Consumption, and the Business Cycle,‖ in J.B. Taylor and M. Woodford eds. 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 Vol. 1, North–Holland, Amsterdam, 1231–1303. 4、Daniel, K., Hirshleifer, D., and Subrahmanyam, A., 1998 , ―Investor Psychology and Security Market under-and Overreactions,‖ Journal of Finance, Vol.53 pp.1839-1886. 5、De Long, J.B., Shleifer, A., Summers, L., Waldmann, R., 1990a, ―Positive Feedback Investment Strategies and Destabilising Rational Speculation,‖ Journal of Finance 45, 375–395. 6、De Long, J.B., Shleifer, A., Summers, L., Waldmann, R., 1990b, ―Noise Trader Risk in Financial Markets,‖ J 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 703–738. 7、Hong, H., and J., Stein , 1999 , ―A Unified Theory of Underreaction, Momentum Trading and Overreaction in Asset Markets,‖ Journal of Finance, 54: 2143-2184. 8、Kahneman, D., and A., Tversky, 1979 ,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Vol. 47, No. 2., pp. 263-292. 9、Le Roy, S., and R., Porter, 1981 , ―The Present-Value Relation: Tests Based on Implied Variance Bounds,‖ Econometrica, Vol. 49, No. 3, pp. 555-574. 10、Mehra, R. and E. Pre scott, 1985, ―The Equity Premium: A Puzzl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Vol15, pp.145-161. 11、Shiller, R., 1981 , ―Do Stock Prices Move too much to be justified by Subsequent Changes in Dividend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1, pp. 421-436. 12、Tver sky, A., D., Kahneman, 1974 ,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Science, New Series, Vol. 185, No. 4157, pp. 1124-1131. 13、Jegadeesh and Titman,―momentum‖. 相关书籍: 1、金融异象与投资者心理胡昌生 2、投资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Investing)Nofsinger 3、金融心理学拉斯.特维德 4、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Shleifer 5、乌合之众勒庞

写作教学案例分析

写作教学案例分析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生活。所以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从句式到文章结构,模仿的居多,雷同的居多。在传统课堂上,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100%属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思维阶段,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二是书面表达阶段,包括起草和修改。教学中,又由于一些教师思维定势,致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可言。长时间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致“谈写色变”。 案例讲述的作文教学体现了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从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看,新课标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倡导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从写作教学的过程看,教学不在局限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案例中的教师抓住了写作教学的规律,选用了“学烧菜”为写作内容,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教学时,教师先以“老师要到菜烧得最好的同学家过端午节”为由,不觉中给学生布置了学烧菜的任务。这是引导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到了写作课上,教师先通过充满智慧的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做菜的过程,然后借口方便老师比较让学生书面写作。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请老师做客,所以整堂课上,虽然教师只字未提“作文”二字,可学生们却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写作。从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个个都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可以说这则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这个案例,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明白了:写作来源于生活;写作描写生活;学生只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表现生活,只有在像生活一样的环境中才“易于表达,乐于表达”。一句话:文无定法。

金融建模与计算教学大纲

《金融建模与计算》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2020235 课程基本情况: 1. 课程名称:金融建模与计算 2. 英文名称:Financial Modeling and Computing 3.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 4. 学分:3 总学时:51 5. 适用专业:应用统计学 6.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7. 考核形式:考查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意义 《金融建模与计算》是应用统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金融建模与计算》这门课程是以解决金融研究和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给出了算法和实现程序,选择SAS软件作为应用平台,要求学生有金融学、概率统计基础和SAS编程技能。课程分为三个部分:金融学基础指标计算实验、风险度量实验和金融产品定价实验,每个部分包括三个模块:金融理论与模型、算法实现及计算程序,该课程注重模型及其算法的介绍,旨在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金融建模与计算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金融学基础指标计算实验、风险度量实验和金融产品定价实验三个部分的金融理论与模型及其对应的SAS算法实现和计算程序,在金融理论、实务和统计模型的基础上,更深入到如何实现和应用。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按照教学方案安排,本课程安排在第6学期讲授,其中课内讲授29学时,实践课22学时,具体讲授内容及学时安排见下表: 1. 参考教材 廖文辉,张学奇编著,金融计算与建模实验,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 参考书目 [1] 朱世武主编,金融计算与建模:理论、算法与SAS程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朱顺泉主编,金融财务建模与计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第1部分金融学基础指标计算实验(20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理解股票收益、固定证券收益、收益波动等相关概念; 2. 掌握各类收益率计算的金融理论与模型; 3. 掌握各类收益率计算的算法实现及其计算程序. 【教学重点】 1. 股票收益、固定证券收益、收益波动等相关概念;

行为金融学开题报告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浅析我国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以2014-2015年我国股市为例 分院:经济管理分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金融2012-2 学号:20120510620229 姓名:李义施 指导教师:王世杰 填表日期:2015 年11 月24 日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中国股市的非理性成分在个人投资者主导的市场下尤其明显。本文以行为金融学为理论框架,对我国股市的非理性泡沫的形成与破灭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本轮股市的急涨急跌是建立在高杠杆下的个人投资者非理性基础上的,并据此为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典型非理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合理解释及建议。 本文立足市场假说的缺陷着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例分析、总结归纳等方法,通过对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分析,总结出个人投资者合理投资的有效方法,提出了现有投资方式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对个人投资者的合理投资有实际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随着20世纪80年代,一些金融学家将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投资者的行为分析,至90年代这个领域涌现大量高质量的理论和实证文献,形成最具活力的行为金融学派。说明了主流经济学对这一领域的肯定,也促进了其进一步发展。但,行为金融学依然存在很多缺陷,如下:1、需要建立新的理论框架:2、需要建立统一独特有严密逻辑的分析范式;3、需要建立新的基于行为的核心模型;4、需要建立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5、需要有明确的研究主线和独特的知识点;6、需要对行为金融范式作进一步的拓展。 由于我国转轨经济特征和新兴金融市场特点,为行为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所以在这个新兴领域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学者有可能为行为金融学作出较大贡献。利用后发优势,抓住关键问题进行突破。并且,由于我国投资者情绪对金融资产价格影响尤为明显,所以,对我国投资者行为进行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也更容易取得成果。 本文从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典型非理性行为出发,在一定程度上给出合理解释及投资建议。 饶育蕾《行为金融学》从有效市场假说的缺陷着手,提出行为金融学理论对于金理论发展的意义,并结合国内外证券市场异象,指出该理论存在的现实意义。通过心理实验的设计,以及心理学相关知识的介绍,了解人类在不确定性决策下的心理和行为偏差,在此基础上,提出前景理论对于预期效用理论的替代。全书结合金融市场特征和心理学的知识,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分析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偏差。作为行金融学理论与运用的结晶,本书针对证券交易中人类行为的特点,分析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和为资产组合理论,并提出资产投资策略。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章是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概述,介绍了非理性行为的概念、特点;第三章分析了个人投资者投资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阐述了个人投资者(群体)非理性行为形成的原因;第五章结合上文分析,提出避免非理性行为的几点对策。

初三英语一堂写作课教学案例

一堂意犹未尽的写作课 ——初三英语写作课教学案例 一、背景知识介绍 书面表达是写的一种途径,是英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对于英语写作的要求,实际上是“有指导的写作”(Guided Writi ng)。它通过提供情景(文字、图画、表格),让学生用学过的英语语言来描述事物或事件并表达一定的思想,以此达成和检验对所学英语语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客观地说,书面表达一直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应试的一个难点。 从最近几年对本校甚至本县的期末考试英语试卷的目测调查情况来看,英语写作是得分最为薄弱的一个题,平均分大约6分(满分为15分)。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写作练习的时间少,二是教师平时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知识的指导。(比如,如何用词、句、组段、谋篇等)。这些原因造成了学生从最初不会写盲目写到不愿写。惧怕写,直至最后拒绝写的恶性循环。针对这一现象,英文名叫Ale nd的老师在柳市镇一中初三的一个班级进行了一次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课堂实践。写作的材料取自于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的“Rea ding and writing”。该教师的教学设计目的是通过与学生谈论他们熟悉的话题“making friends”, 搜索学生头脑中有关朋友的消息,通过阅读两则e-pals广告,获取e-pals的一些信息,指导如何写e

-mail ,从而达到给e-pals 写信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 1、Warm-up活动:通过听一首英语歌:“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the happier we’ll be.”目的是活跃气氛,为引出上课的话题做准备。 2、Revision ①使用大脑风暴法(brainstorm)让学生想出一些和f riends 有关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目的是激活学生头脑中和写作话题make friends 相关的东西,如想法、概念、形象等酝酿写作的思路,供拟稿阶段(drafting stage)选择有写的价值和意义的东西时参考。 ②根据下列所给提示介绍你的朋友(四人一小组活动)。⑴Name and age. ⑵Where he / she comes from ? ⑶What he is? ⑷What his / her friend is? ⑸looks(外貌)⑹personality(性格)⑺His / Her dream is ⑻…… 3、Pre-reading 通过提问,How can you know your friend if you haven’t seen each other for a long time? 联系朋友有很多方法,但是One of the best ways is sending e-mails to them. Do you know why?过渡出上课话题的材料,快速看完两则e-pals广告,找出答案。 4、While-reading,读两则广告,了解Mary和Jack完成表格Na me, Age, Hobbies, Looks, Personality, E-mail address, Wish, Where she is … 5、Post-reading 引导学生讨论:Do you like to make e-pals

教学与生活的融合

教学与生活的融合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 贵州省普定县化处镇戛卧小学教师:闵珂本学科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为目标,以在品社课中想生活,在生活中想品社,即理论联系实际,把儿童当做主角,设计了一系列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在此我想凭借个人的教学实际情况,围绕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一个开放性、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与生活联系一起,学会做事与做人,享受童年的快乐,学会感受、品位本学科的意义与内涵——健康成长。 一、开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面对时代的迅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不能局限于对学生进行其发行和情感性的教育,而应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主动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家都知道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知道道德行为的学科。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以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应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为三条主线,教学应该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本学科的教学内容面对的是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此,只要开放教学模式,创建科学性、合理性、适应儿童健康发展的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学科真正的教学目的。 二、走出课堂,达到知行统一

众说周知,课堂虽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但绝不是唯一渠道,生活与实践的统一,才是教学的最佳效果,尝试性的将学生带出课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适当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发展,增强认识、接受教育,如学习《交通知识》认识车辆行驶规则等,就更加感受交通知识的重要性,学习“我是家庭小主人”内容时,要求学生主动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亲自实践,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本学科的教学,让学生能做的事自己做,能发现的事自己发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达到“教学做”统一的境界,从知行过程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让孩子知与行内容生活化,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自然地延伸到课外、贴近生活、品味生活。从而热爱生活,达到知与行的完美结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才是创新教育的意义所在。 三、让学生当主角,培养良好的品质 根据我国现在的家庭人口情况,多数家庭人口少,孩子少的原因促使相当一部分家长比较溺爱孩子,以致孩子任性,以自己为中心,故让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教导无可奈何。对此情况,我们在学习《任性的小熊》一课时,让学生当主角(小熊),领会道理的方法,通过自身体验,知道听从父母的教导,尊敬父母才是好孩子,主动接受教育,教学效果才会良好,让学生懂得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活动中尽量让学生置身主角,深切体验,而非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自然潜移默化地提高认识,了解生活,学习中的善于恶、美与丑、好与坏,从而达到培养良好品质的教学目的,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