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一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一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一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一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一)

一、选择题

1、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服务水平是以(A)作为主要指标进行划分的。

A交通流状态B车流密度

C延误率D平均运行速度

2、一条车道在理想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h)可以通过的车辆数叫(A)。

A基本通行能力B可能通行能力

C设计通行能力D服务交通量

3、在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C )。

A在通常情况下,道路的服务水平越高,通行能力越大。

B道路的可能通行能力大于设计通行能力

C设计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有关

D通行能力是指同期各种车型的交通量的累加值

E通行能力可以根据预测交通量推算

4、公路技术等几种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B )。

A小客车或中型载重汽车为标准车型B远景设计年限末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C年平均小时交通量D调查的当前交通量E混合交通量

5、一级公路能力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 B )条件下的交通量。

A 折合为小客车B建成后使用至第20年末C年平均小时交通量D调查的当前交通量E单向交通量

6、公路平曲线设计时,须符合规范中( AB )的要求。

A超距J B圆曲线的最小半径R C平曲线外距E

D缓和曲线最小长度Lmin E平曲线最小长度Lmin

7、汽车行驶时,在(B )条件下,汽车的行车轨迹线为圆旋线。

A行车方向保持不变

B方向盘转动角速度保持不变

C行车加速度保持不变

D方向盘转的角度保持不变

E 行车速度保持不变

二、简答题

1、简述道路的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关系。

答: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而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即通行能力是特定条件下的最大交通量。

2、为什么要设置缓和曲线?缓和曲线常采用什么形式?

答:设置缓和曲线目的:①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②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③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④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形式:①回旋线②三次抛物线③双纽线

3、简述圆曲线的优点和道路设计时如何选择圆曲线半径。

答:优点:①圆曲线上任意点的曲率半径R=常数,曲率1/R=常数,故测设和计算简单;

②圆曲线上任意一点都在不断地改变着方向,比直线更能适应地形的变化,由不同半径的多

个圆曲线组合而成的复曲线,对地形、地物和环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如何选择:①选定圆曲线半径应与地形相适应,以采用超高值为2%~4%的圆曲线半径为宜

②地形条件限制时,可采用大于或接近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地形条件特殊困难不得已时,

方可采用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③在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应与设计速度相适应,同相衔接路段水平、纵线形要素相协调,构

成连续、均衡的曲线线形

④选用圆曲线半径时,最大半径值一般不宜超过10000m。

4、简答汽车行驶轨迹的特性及平曲线的要素。

答:特性:①轨迹是连续的、圆滑的,不出现错头和破折②曲率是连续的,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值③曲率变化是连续的,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率值

平曲线要素:半径、缓和曲线、转角、圆曲线长、平曲线长、切线长、外距、切曲差和平曲线的主点桩号。

5、rl=C的推导。

解:假定汽车以v(m/s﹚等速行驶,驾驶员以角速度ω(rad/s)匀速转动转动盘。

当转向盘转动角度为ψ时,前轮相应转动角度为Ф,他们之间的关系为

Ф=kψ(rad),式中,k为小于1的系数,而

Ψ=ωt(rad)

汽车前轮转向角为Φ=kωt

设汽车前后轮轴距为d,前轮转动Φ后,汽车行驶的曲率半径为r,r=d/tanΦ

因为Φ很小,可近似的认为Φr≈d/Φ=d/kωt

其行驶距离为l=vt,

得t=d/kωr,l≈vd/kωr,式中:vdkω为常数,令vd/kω=C,

则l=C/r

20141道路勘测设计作业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 1、某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偏角α左=12°,半径R=800m ,缓和曲线长Ls=120m , JD=K5+525. 80, (1)计算平曲线要素; (2)计算平曲线主点里程桩号。 解: (1)平曲线要素计算 内移值m 750.080023841208002412023842434 234 2=?-?=-=R L R L p s s 切线增值m 989.59800240120212024022 3 23=?-=-=R L L q s s 切线长()()m 151.144989.59212tan 750.08002tan =+?+=++=q p R T α 曲线长m 552.28712080012180180=+??= +=παπ s L R L 外距()()m 161.5800212sec 750.08002sec =-?+=-+=R p R E α 切曲差m 750.0552.287151.14422=?=-=-L T D (2)曲线主点里程桩号 以交点里程桩号为起算点:JD =K5+525.80 直缓点: ZH = JD – T = K5+525.80-144.151 = K5+381.649 缓圆点: HY = ZH + Ls = K5+381.649+120 = K5+501.649 曲中点: QZ = ZH + L/2= K5+381.649 +287.552/2 =K5+525.425 缓直点: HZ = ZH + L = K5+381.649+287.552 =K5+669.201 圆缓点: YH = HZ – Ls = K5+669.201–120=K5+549.201 交 点: JD =QZ+D/2= K5+525.425+0.750/2=K5+525.80(校核) 2. 某条道路变坡点的桩号为K18+780,高程为138.75m ,i 1=1.0%,i 2=4.5%,竖曲线半径 R =6000m : (1)判断凹、凸性; (2)计算竖曲线要素; (3)计算竖曲线起点、K18+720、K18+740、K18+780、K18+840、竖曲线终点的设计高程。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缓和曲线2.纵断面3.横净距4.选线5.渠化交通 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 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 2.平曲线中圆曲线的最小半径有、、。 3.纵断面设计线是由和组成。 4.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5.公路选线的步骤为、、。 6.沿河线路线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7.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 8.平面交叉口可能产生的交错点有、、。 9.平面交叉口的类型有、、、 10.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三种。三、判断、改错(20分,判断0.5分,改错1.5分) 1.各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是对车辆限制的最大行驶速度。() 2.《公路设计规范》推荐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6V(m);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2V(m)。() 3.某S型曲线,平曲线1的圆曲线半径R 1=625m,缓和曲线长度L s1 =100m;平曲线2的圆曲线 半径R 2=500m,缓和曲线长度L s2 =80m,则其回旋线参数A 1 / A 2 =1.5625。() 4.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8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 min =7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70m。() 5.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i h 的确定,速度V为设计速度,横向力系数μ为最大值。()6.越岭线纸上定线中,修正导向线是一条具有理想纵坡,不填不挖的折线。() 7.纵坡设计中,当某一坡度的长度接近或达到《标准》规定的最大坡长时,应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但其长度不受限制。() 8.越岭线的垭口选定后,路线的展线方案就已确定;过岭标高与展线方案无关,仅影响工程数的量的大小。() 9.环形交叉口,对于圆形中心岛半径的确定,是按照环道上的设计速度来确定。()

同济大学道路勘测设计作业教学文案

同济大学道路勘测设 计作业

第一章绪论习题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指标,为什么? 2、公路设计中因设计交通量不同,在同一地形分区内分段采用不同公路等级 km/。 时,相邻设计路段的计算行车速度之差不宜超过h 3、城市道路是如何分类的,与公路的分类分级有何不同? 4、设计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有什么关系? 第二章汽车行驶理论习题 1、汽车的行驶阻力有那些?汽车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2、什么叫汽车的动力因数,它反映了汽车的什么性能? 3、已知某条道路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015,如果东风EQ140型载重车装载90% km/的速度等速行驶,试求(1)H=0,(2)H=1500m海时,挂1V档以30h 拔高度上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km/的速度开始在3%的4、己知λ=0.8,f=1%,若东风EQ-140型载重车以80h 坡道上爬坡,当该坡道长为600m时,求到达坡顶的车速。 5、假定某弯道的最大横向力系数为0.10,则 (1)当R=500m,h i=5%时,允许最大车速为多少? (2)当V=80km/h,h i=-2%(反超高)时,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 km/的速度在半径为 6、设某条道路规定的最大纵坡为5%,当汽车以80h 250m、超高横坡度为8%的平曲线上行驶时,求折减后的最大纵坡度。 第三章道路平面线形习题 1、试用级数展开法推导带有缓和曲线的道路平曲线其切移值q与内移值p的数学表达式。 α=15°28′30″,半径R=600m, 2、已知平原区某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偏角右 JD=K2+536.48。 要求:(1)选择合理的缓和曲线长度s L (2)计算曲线主点里程桩号; (3)计算曲线上每隔25m整桩号的切线支距值。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

第四章作业 21112214 王雯钰 4-1 某新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v=30km/h ,路面宽B=7m ,路拱i G =2%。路肩宽b J =0.75m ,路肩横坡i J =3%。某平面曲线转角α=34?50’08”,半径R=150m ,缓和曲线L s =40m ,加宽值b=0.7m ,超高i h =3%,交点桩号为K7+086.42,。试求平曲线上5个主点及下列桩号的路基路面宽度、横断面上的高程与设计高之差:①K7+030;②K7+080;③K7+140;④K7+160。 解:设计速度为30km/h 的三级公路,查表得其i h =3% R<250m ,在平曲线内侧(右)加宽。 平曲线要素: 切线增长值:m R L L q s s 988.19240223 =-= 内移值:m R L R L p s s 444.02384243 4 42 =-= 切线长:m q p R T 19.672 tan )(=++=α 缓和曲线角:"22'3876479.28?==R L s β 曲线长:m L R L s 17.1312180 )2(=+-=π βα 主点桩号: ZH=JD-T=K7+086.42-67.19=K7+019.23 HY=ZH+Ls=K7+019.23+40=K7+059.23 QZ=ZH+L/2=K7+019.23+131.17/2=K7+084.82 HZ=ZH+L=K7+019.23+131.17=K7+150.40 YH=HZ-Ls=K7+150.40-40=K7+110.40

桩号 路基宽度 超高值 左 右 左 中 右 ZH K7+019.23 4.25 4.25 0 0.0925 0 K7+030 4.25 4.44 0 0.0925 0.07 HY K7+059.23 4,25 4.95 -0.021 0.1275 0.26 K7+080 4.25 4.95 -0.021 0.1275 0.26 QZ K7+084.82 4.25 4.95 -0.021 0.1275 0.26 YH K7+110.40 4.25 4.95 -0.021 0.1275 0.26 K7+140 4.25 4.44 0 0.0925 0.07 HZ K7+150.40 4.25 4.25 0 0.0925 0 K7+160.00 4.25 4.25 0.0925 4-2某双车道公路,设计速度v=60km/h ,路基宽度8.5m ,路面宽度7.0m 。某平曲线 R=125m ,Ls=50m, "48'3251?=α。平曲线内侧中心附近的障碍物距路基边缘3m 。试检查该平曲线能否保证停车视距和超车视距。若不能保证,清除的最大宽度是多少? 解:查表可得,停车视距为75m ,超车视距一般值为350m ,加宽b 为1.5m 。 视点轨迹线半径m b R R s 1235.12=+-= 缓和曲线角 "33'27116479.28?==R L s β 曲线长度 m L R L s 46.1622180 )2(=+-=π βα (1)L>S>L m S L l 73.43)7546.162(2 1 )(21=-=-= ' 14.10]})(1[6arctan{2=' +'+=l l l l R l S δ 51.5))(2 sin( )2 2cos 1(='--+--=l l R h S δα β α≦1.5+1.5+0.75+3=6.75m 符合停车视距要求 (2)S c >L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 (1*25=25分) 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_____铁路_____ 、____公路___ 、_水运____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3.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_____直线______ 、__缓和曲线_____和___圆曲线__。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_10000___米。 5. 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 米,物高米。 6.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主要阻力有__空气_____阻力、____道路____阻力、___惯性___阻力。 7.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___绕内侧边缘旋转________、____绕路中线旋转_______和____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_______ 三种。 8.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__全面布局_________、__逐段安排_________、____具体定线_______。 9. 公路定线一般有___纸上定线________、___实地定线________和_____航测定线_______三种方法。 10.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_建立交通管制__________ 、__采用渠化交通_________和___修建立体交叉_________。 (1*15=15分) 二、选择题1.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D 通行能力 共 页,第 页

2.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D 错车视距 3.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D 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 4.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 D )。 A 离心力 B 横向力 C 垂向力 D 横向力系数 5.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 )。 A 1:1:1 B 1:2:1 C 1:2:3 D 3:2:1 6.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D )。 A 汽车动力性能 B 公路等级 C 自然因素 D 排水要求 7.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B )的整数倍桩号处。 A 5m B 10m C 20m D 8.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 D )设计成果。 A 平面 B 纵断面 C 横断面 D 平、纵、横 9.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B )行驶。 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 10.人工运输土石时,免费运距为第一个( C )。 A 5m B 10m C 20m D 50m 装 订 线

道勘复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 我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将公路分为几级?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 2.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 4. 简述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 5.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 . 6. 简述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第二章:平面设计 1.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2. 路线设计的内容。 3. 汽车的行驶轨迹。 4. 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条件. 5.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6. 横向力系数。 7. 缓和曲线的作用。 第三章:道路纵断面设计 1. 纵断面. 2. 纵断面图上有哪两条主要的线形? 3. 纵断面设计线由哪两条线形要素组成的? 4. 路基设计标高. 5. 最大纵坡; 最小纵坡. 6. 理想的最大纵坡与不限长度的最大纵坡. 7. 最大坡长; 最小坡长. 8. 平均坡度; 合成坡度. 9.汽车的行驶阻力。

10.汽车的动力因数。 11.汽车行驶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12. 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条件. 13. 汽车沿纵横组合方向的稳定条件. 14. 什么是竖曲线?并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15. 简述在道路纵断面上设置竖曲线的目的。 16. 深刻理解一条竖曲线的前后切线的坡度的含义。 17. 深刻理解竖曲线上某点的曲率半径与通过该点的切线的坡度之间的关系。 18. 什么是竖距? 并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19. 竖曲线的切线长和竖曲线长度的关系。 20. 决定竖曲线最小半径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21. 爬坡车道、避险车道及其设置条件。 第四章:横断面设计 1.道路的横断面。 2.横断面的设计线、地面线。 3.道路横断面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4.路幅。 5.路拱、超高、错车道。 6.城市道路的横断面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 7.路拱一般采用哪几种形式。 8.路肩的作用及构造。 9.中间带的作用及组成。 10.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11.简述对平曲线进行加宽设计的原因。 12.加宽值与哪些因素有关? 13.加宽值的选用条件。 14.当圆曲线半径多大时,平曲线不需要加宽? 15.加宽过渡的几种方法。 16.加宽缓和段长度的选用。 17.超高及其作用。 18.超高过渡段的长度。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试卷 试卷 A 考试方式 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20 分), 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 A.V=(A1+A2)L B.V=2(A1+A2)L C.V=(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 )。 A.0.15m B.0.23m C.0.43m D.0.86m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D.便于选择半径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 判断正误,如果正确,在题干后的括号划√;否则划×并改正错误。 1.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 ( ) 2.计算路基横断面挖方面积时,挖土方与挖石方的面积合在一起计算。 ( ) 3.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错车视距标准、超车视距标准三种。 ( ) 4.汽车匀速运动,动力因数等于道路阻力系数。 ( ) 5.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高线位。 (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超高: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铁路:运距长,远程客货运量大、连 续性较强、成本较低、速度较高,是运 输的骨干,一般用于大宗长距离及人流的运输,但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定点运行,中转多; 水运:利用天然水资源,水运通过能力高、运量大、耗能少、成本低、投资 省、但受自然条件限制大、连续性较差、速度慢;航空:运输速度快、两点间运距短,但运量小、成本高,用于长途旅行、国际往来及鲜活、高档货物的运输; 管道:连续性强、成本低、安全性好、损耗少的优点,但其仅适用于油、气、水等货物运输。 道路运输的特点:1.机动灵活:汽车车辆可以随时调动,能迅速集散货物,并可随时发运,节省时间。 2.迅速直达:是“门到门”的运输方式。可将货物直接送到用户手中而不需中间转运,也不受运输路线等限制和影响。 3.适应性强:既可用于小批量运输,也可大量运输。4.服务面广: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小,可伸展到山区、农村、矿企业、机关、学校直到家庭用户。 5 .汽车的燃料较贵,单位运量小、污染大。 2. 公路、城市道路如何分级?其依据是什么?公路的设计年限是如何选用的?我国的公路则按使用任务、功能和所适应的交通量水平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城市道路按照城市的规模、交通量和地形等因素分为I, U和川三级,大城市米用I级、中城市米用U级和小城市米用川级设计标准。 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为20 年;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为15 年:四级公路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确定。 3. 城市道路如何分类的? 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的城市道路相应地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快速路为仅供汽车行驶的道路。对于主干路,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行驶的形式。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

第四章作业 王雯钰 4-1 某新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v=30km/h ,路面宽B=7m ,路拱i G =2%。路肩宽b J =,路肩横坡i J =3%。某平面曲线转角α=34?50’08”,半径R=150m ,缓和曲线L s =40m ,加宽值b=,超高i h =3%,交点桩号为K7+,。试求平曲线上5个主点及下列桩号的路基路面宽度、横断面上的高程与设计高之差:①K7+030;②K7+080; ③K7+140;④K7+160。 解:设计速度为30km/h 的三级公路,查表得其i h =3% R<250m ,在平曲线内侧(右)加宽。 平曲线要素: 切线增长值:m R L L q s s 988.1924022 3 =- = 内移值:m R L R L p s s 444.02384243 4 42=-= 切线长:m q p R T 19.672 tan )(=++=α 缓和曲线角:"22'3876479.28?==R L s β 曲线长:m L R L s 17.1312180 )2(=+-=π βα 主点桩号: ZH=JD-T=K7+

4-2某双车道公路,设计速度v=60km/h ,路基宽度,路面宽度。某平曲线 R=125m ,Ls=50m, "48'3251?=α。平曲线内侧中心附近的障碍物距路基边缘3m 。试检查该平曲线能否保证停车视距和超车视距。若不能保证,清除的最大宽度是多少 解:查表可得,停车视距为75m ,超车视距一般值为350m ,加宽b 为。 视点轨迹线半径m b R R s 1235.12=+-= 缓和曲线角 "33'27116479.28?==R L s β 曲线长度 m L R L s 46.1622180 )2(=+-=π βα (1)L>S>L 51.5))(2 sin( )2 2cos 1(='--+--=l l R h S δα β α≦+++3= 符合停车视距要求 (2)S c >L 2 2sin )2 sin( )2 2cos 1(L S l R h s -?+-+--=αδα β α超=63m> 不符合要求。 最大清除宽度为=.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B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D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C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D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D )。 A.V=(A1+A2)L B.V=2(A1+A2)L C.V=(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C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B )。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B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C )。 A.0.15m B.0.23m C.0.43m D.0.86m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A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D.便于选择半径 11.初步设计时,应编制( D )。 A.决算 B.预算 C.修正概算 D.概算 12.道路阻力包括( A )。 A.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 B.惯性阻力和坡度阻力 C.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 D.惯性阻力和空气阻力 13.某平曲线HZ 桩号为K2+500,其中切线长与平曲线长分别为100m 与195m ,则JD 桩号为( B )。 A.K2+400 B.K2+405 C.K2+395 D.K2+500 14.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 D )。 A.汽车动力性能 B.公路等级 C.自然因素 D.排水要求 15.中间带的组成包括一条中央分隔带和( B )。 A.2条左侧路缘带 B.2条右侧路缘带 C.1条左侧分车带 D.1条右侧分车带 16.展线是为了 ( A )。 A.克服高差 B.绕避地物障碍 C.放坡 D.跨河 17.实地放线的时间阶段是 ( C )。 A.竣工阶段 B.施工阶段 C.勘测设计阶段 D.养护阶段 18.某断链桩 K2+150= K2+100,则路线 ( A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19.某平曲线的半径R=200m ,转角?=50α,缓和曲线m l S 50=, 则其回旋曲线参为 ( B )。 A.10m B.100m C.250m D.300m 20.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 B )。 A.0.3% B.0.5% C.0.7% D.0.9%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答卷及详解 一.填空题:21分 1.高速公路为全封闭、全立交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分为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三种。 2.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方格网式、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四种基本类型。 3.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车、鞍式车三类。 4.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5.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三种。 6.道路建筑限界由净空和净高两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16分 1.S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 2.城市道路:在城市围,主要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3.回旋参数:、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一个参数 4.计价土石方:所有的挖方和借方之和 5.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以便及时刹车或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里沿公路路面行驶的必要的安全距离。 6.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坡长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 7.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三、判断题:12分 1.路线转角的大小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角越大越有利于行车。(×) 2.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所要求的行车视距要长,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3.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 4.对于半径大于250m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5.超高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一区段进行。(√) 6.在路基土石方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计价。(√) 7.在计算横断面图中填挖面积时,填与挖应分别计算,而不能抵消。(√) 8.为保持技术指标的连续性,一条公路只能采用同一公路等级。(×) 9.纵断面上的坡长是指该坡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10.纵断面线形和平面线形一样,设计不当时,也会出现断背曲线。(√) 11.路线偏角小于7。时,应对平曲线长度严格控制。(√) 12.平曲线半径越大,要求缓和曲线长度越长。(√) 四.问答题:15分 1.公路如何分级、 公路的分级:根据现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的规定: 公路按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2.我国《规》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 纵断面上的设计标高,即路基(包括路面厚度)的设计标高,规定如下: ①对于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指设超高加宽前该处原路基边缘的标高。 ②对于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3.公路的超高设置有哪些方式? 双车道公路:1.绕边轴旋转; 2. 绕中轴旋转 3.绕边轴旋转 有中央分隔带公路:1.绕中央分隔带中心线旋转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分别旋转3.绕两侧路面中心旋转。 4.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布线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沿着河(溪)岸布置的路线。 主要问题:择岸、路线高度、跨河地点 5.道路设置加宽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设置?制订加宽值标准的原理是什么? 由于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每一个车轮都以不同的半径绕园心运动,汽车前后轮的轨迹不重合,因此,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所占路面宽度就比直线上宽。另外,由于曲线行车受横向力的影响,汽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摆动(其值与实行行驶速度有关),因此,为保证行车的安全,曲线段的路面应做适当的加宽。 《标准》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侧加宽。

道路勘测设计

1.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区别:设计速度起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的作用;而运行速度则是针对设计速度的不足,避免产生速度突变,保证汽车行驶的连续性而引入的,主要用于根据设计速度初定道路线形,通过测算模型计算路段运行速度,用速度差控制标准检查和修正线形,以修正后的运行速度为依据确定线路其他设计指标。两者区别:设计速度是一个固定值,是控制极限指标,而运行速度是根据设计速度所得线形通过测算模型计算所得,用于控制非极限指标 2.交通量、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三者的关系: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 服务水平时车辆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 3.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和适用性:四种基本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 方格网式:每隔一定间距设置接近平行的干道,在干道之间再布设次要道路,形成方格棋盘状道路网。特点是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简单交叉,多为十字形,个别为T形,交通组织简单便利;交通分散,不会造成市中心的交通压力过重;车流重新分配灵活性大,车辆绕行方便;但对角线方向交通不便,非直线系数高达1.2~1.41。适用于地形平坦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局部区域。 环形放射式:是由放射式道路和环状道路组成的道路网。特点是能使市中心区与郊区、外围相邻各区间交通联系方便;道路有直有曲,易与地形相适应;非直线系数小,一般在1.1左右;但市中心地区交通压力大,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式好,小范围使用会出现不规则街坊。适用于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干道系统。 自由式:道路弯曲自然、无一定规则几何形状的道路网。特点是能充分利用地形使线形自然顺适、工程造价降低,但因路线曲折而使非直线系数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分散。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局部区域。 混合式:是结合城市用地条件,采用前三种形式组合而成的道路网。特点是能因地制宜,发扬前三种的优点,避免缺点,达到较好的效果。适用于大、中城市的道路系统。 4.道路红线及其规划内容: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规划内容:(1)确定道路红线宽度;(2)确定道路红线位置;(3)确定交叉口形式;(4)确定控制点坐标和高程。 5.道路设计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计算工程数量和主要材料数量、提出施工方案、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 技术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通过科学试验、专题研究,加深勘探调查及分析比较,解决初步设计中未解决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计算工程数量,提出修正的施工方案,修正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对审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具体设计,确定各项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计划,并编制施工图预算,满足施工需求。 6.汽车行驶轨迹特征:(1)轨迹是连续的;(2)轨迹的曲率是连续的;(3)轨迹的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道路平面线形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7.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1)极限最小半径:在特殊困难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2)一般最小半径:在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3)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当圆曲线半径较大时,离心力的影响较小,路面摩阻力课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稳定性,这时可不设超高,设置与直线段上相同的双向横坡路拱形式。

道路勘测设计 期末试题及答案_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答卷及详解 一.填空题:21分 1. 高速公路为 全封闭 、全立交 并 全部控制出入 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分为四车道 、六车道 和 八车道 三种。 2. 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 方格网式 、放射式 、自由式 和 混合式 四种基本类型。 3. 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 小客车 、载重车 、鞍式车 三类。 4. 道路平面线形是由 直线 、圆曲线 和 缓和曲线 组成,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5. 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 自然展线 、回头展线 和 螺旋展线 三种。 6. 道路建筑限界由 净空 和 净高 两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16分 1.S 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 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主要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3.回旋参数 :、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一个参数 4.计价土石方:所有的挖方和借方之和 5.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以便及时刹车或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里沿公路路面行驶的必要的安全距离。 6.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坡长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 7.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三、判断题:12分 1. 路线转角的大小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角越大越有利于行车。( × ) 2. 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所要求的行车视距要长,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 ) 3. 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 ( √ ) 4. 对于半径大于250m 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 ) 5. 超高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一区段内进行。( √ ) 6. 在路基土石方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计价。( √ ) 7. 在计算横断面图中填挖面积时,填与挖应分别计算,而不能抵消。( √ ) 8. 为保持技术指标的连续性,一条公路只能采用同一公路等级。( × ) 9. 纵断面上的坡长是指该坡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 ) 10. 纵断面线形和平面线形一样,设计不当时,也会出现断背曲线。( √ ) 11. 路线偏角小于7。时,应对平曲线长度严格控制。( √ ) 12. 平曲线半径越大,要求缓和曲线长度越长。( √ ) 四.问答题:15分 1.公路如何分级、 公路的分级:根据现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的规定: 公路按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2.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 纵断面上的设计标高,即路基(包括路面厚度)的设计标高,规定如下: ①对于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指设超高加宽前该处原路基边缘的标高。 ②对于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3.公路的超高设置有哪些方式 双车道公路:1.绕边轴旋转; 2. 绕中轴旋转 3.绕边轴旋转 有中央分隔带公路:1.绕中央分隔带中心线旋转 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分别旋转 3.绕两侧路面中心旋转。 4.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布线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沿着河(溪)岸布置的路线。 主要问题:择岸、路线高度、跨河地点 5.道路设置加宽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设置制订加宽值标准的原理是什么 由于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每一个车轮都以不同的半径绕园心运动,汽车前后轮的轨迹不重合,因此,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所占路面宽度就比直线上宽。另外,由于曲线行车受横向力的影响,汽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摆动(其值与实行行驶速度有关),因此,为保证行车的安全,曲线段的路面应做适当的加宽。 《标准》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250m 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加宽值与平曲线半径,设计车辆的轴距有关,轴距越大,加宽值就越大。加宽值还与车速有关。 五.计算题:36分 1.(9‘)山岭区某四级公路上有一平曲线,R=15m 。路拱横坡3 %。⑴如要求保证横向力系数≯,试求超高横坡度i 超应为多少⑵如最大超高取i 超=,试问汽车通过此弯道时需要限制的车速多少 ⑶该弯道处的超高缓和长度应为多少 1) 06.015.015 127201272 2=-?=-=u R V i 2) 9.20)08.015.0(15127)(127=+??=+= i u R V 3) P B L i c ??= 2.(10‘)某桥头变坡点处桩号为K4十950,设计标高为120.78m ,i 1= %,桥上为平坡,桥头端点的桩号为K5十043,要求竖曲线不上桥.并保证有15m 的直坡段,试问竖曲线半径选在什么范围内试设计一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并计算K5+030处设计标高. 解:由题意得:T = 93-15=78 w= 竖曲线为凸曲线 则L=156 反算得 R=156/=4457m 取R=4000 m 则T=Rw/2=70 m E =T 2 /2R =0.6125m 则K4+930的设计高程为:H=× – 502/8000 = = 119.77 m 3.(6‘)某平原区三级公路,路基宽为8.5m,路线交点受一建筑物限制,已定转角为α=47°24′,交点至建筑物距离实测为16.5m,初定该处填挖为0,边沟顶宽为1.75m,加宽暂定为1.0m,试问:不拆除建筑物的条件下能设多大的平曲线半径(假设不考虑设置缓和曲线) 解:10312447sec 175.12/5.85.161sec '0≈----=-=αE R

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

一.基本资料 二.公路建设等级与设计标准 三.路线平面设计 (1)公路选线 (2)方案比选 (3)公路定线 四.道路纵断面设计 (1)准备工作 (2)纵坡设计 (3)纵断面设计成果五.道路横断面设计 (1)确定路基横断面宽度(2)资料收集 (3)横断面设计计算(4)横断面设计成果六.土石方调配 (1)计算横断面面积(2)土石方数量计算

二级公路路线设计 一、基本资料 1.道路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该工程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地形条件为平原微丘,地形起伏不大 ,为发展农村开放杨道庄村交通而建此公路。 秦皇岛市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1℃,一月平均气温为-5℃,七月平均气温为24℃。气温受海洋影响较大,比较湿润温和,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八九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本区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2q,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交通量资料(见表1)

表1 交通量调查表 3.路线所经地区地形图一张(比例1:1000)路段起点K0+000为所给地形图坐标(450671.0156,4402307.32366,32.5),终点为所给地形图坐标(474985.5693,4818852.8961,02.006)。 二、公路建设等级与设计标准 根据《标准》表2.0.2“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确定现有交通量的折算数,以小客车为标准进行交通量预测:

根据本公路预测年末平均交通量为3000辆,查《标准》中公路的分级标准,确定此公路为二级公路,并确定此公路的设计速度为60km/h,路基宽采用10m ,路面宽采用7.5m 两侧采用硬路肩,其设计宽度为1.5m ,土路肩,其设计宽度为0.75m 。 三、路线平面设计 1.公路选线 (1)路线方案选择(全面布局) 该公路为一条二级公路,起点连接旧路,终点连接杨道庄村并与旧路衔接。期间要保证路线线型合理。按照公路的起始点及控制点要求,路线有方案一和方案二两个方案可以选择。 ①方案一 路线的起点与原有的公路连接,位于平坦处,从起点拉直线到达转点1,在路线中部设置控制点A,之后通过一个大半径曲线转向南方,通过直线上坡,到达高处平坦处后设置转点2,在高处平坦处设置控制点B ,之后引直线与旧路相接,到达终点 ②方案二 起点与方案一起点相同,该方案从路的南侧山后用大半径曲线绕行到高地上之后拉直线与旧路相交,以后的路段与方案一相同。 (2)方案比选 d pcu N N d pcu N N N N N N N n d /3423)096.01(1500)096.01(/150042505.11500.13000.21505.12500.18004 .15.10.10.25.10.1910拖拉机大中客小客大货中货小货0=+=+==?+?+?+?+?+?=?+?+?+?+?+?=-

2017-2018学年 道路勘测设计 大作业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道路勘测设计》大作业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自然展线的特点是什么? 在越岭展线布局时,一般应首先考虑采用基本形式中的自然展线,其特点是:平面线形较好,里程短,纵坡均匀,但由于路线较早地离开河谷升坡,对沿河居民服务性差,路线避让艰巨工程和不良地质的自由度不大。 2、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远景设计年限交通量是多少? 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人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60000~100000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30000辆。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 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公路等级的选用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疲乏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 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一览表(精)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知识点一览表 第一章:绪论 1.交通运输体系组成 2.道路运输的作用 3.道路的种类 4.道路的功能 5.道路的功能分类 6.道路的行政管理属性分类 7.公路分级 8.城市道路分类和分级 9.平原微丘地形 10.山岭重丘地形 11.设计车辆 12.设计速度 13.设计交通量 14.设计小时交通量 15.道路服务水平及其分级 16.公路网及其特性 17.道路红线 18.道路建筑限界 19.道路净高 20.道路净宽 21.道路用地 22.道路勘测设计阶段 23.工程可行性研究 24.一阶段设计 25.二阶段设计 26.三阶段设计

27.初步设计 28.技术设计 29.施工图设计 第二章平面设计 1.路线 2.路线的平面 3.汽车行驶轨迹的特征 4.平面线形三要素 5.直线的特点 6.直线适用场合 7.直线长度的定义 8.直线的最大和最小长度(同向和反向) 9.同向曲线 10.反向曲线 11.断背曲线 12.汽车行驶稳定性 13.横向倾覆 14.横向滑移 15.横向稳定性的保证 16.圆曲线半径对汽车行驶稳定性的影响 17.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一般、不设超高) 18.圆曲线的特点 19.圆曲线的运用 20.圆曲线桩号及要素计算 21.缓和曲线的作用 22.缓和曲线的性质 23.缓和曲线的形式(回旋线、三次抛物线、双扭线) 24.回旋线的基本公式 25.回旋线参数A

26.缓和曲线桩号及要素计算 27.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确定办法(三个方面舒适性、超高渐变率适中、行 驶时间不过短) 28.缓和曲线的省略 29.道路平面设计成果内容 第三章纵断面设计 1.路线纵断面 2.纵断面图布置内容 3.纵断面设计线的组成 4.纵坡 5.变坡点 6.纵断面设计高程(路基设计高程)的规定(新建公路、改建公路) 7.汽车行驶阻力(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8.汽车运动方程 9.汽车行驶条件 10.汽车行驶状态 11.理想最大纵坡 12.最大纵坡 13.坡长限制 14.最大坡长限制 15.最小坡长限制 16.最小纵坡 17.平均纵坡 18.合成坡度 19.竖曲线 20.竖曲线要素(圆、抛物) 21.竖曲线要素计算 22.竖曲线最小半径确定因素(缓和冲击、行驶时间不过短、视距要求) 23.爬坡车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