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荧光增白剂的毒性分析_郭惠萍

荧光增白剂的毒性分析_郭惠萍

荧光增白剂的毒性分析_郭惠萍
荧光增白剂的毒性分析_郭惠萍

增白剂(荧光剂)的种类及用途

增白剂(荧光剂)的种类及用途 增白剂俗称白色染料,是一种无色并在紫外光照射下能激发出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它能提高物质的白度和光泽。增白作用是利用光学上的补色原理,使泛黄物质经荧光增白剂处理后,不仅能反射可见光,还能吸收可见光以外的紫外光并转变为具有紫蓝色或青色的可见光反射出来。黄色和蓝色互为补色,抵消了物质原有的黄色,使之显得洁白。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五类:①二苯乙烯型,用于棉纤维及某些合成纤维、造纸、制皂等工业,具有蓝色荧光;②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用于赛璐璐、聚氯乙烯塑料等,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③吡唑啉型,用于羊毛、聚酰胺、腈纶等纤维,具有绿色荧色;④苯并氧氮型,用于腈纶等纤维及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具有红色荧光;⑤苯二甲酰亚胺型,用于涤纶、腈纶、锦纶等纤维,具有蓝色荧光。 增白剂主要用于纺织、造纸、塑料、涂料、洗涤剂、印刷油墨、蜡、包装材料等。增白剂只是光学上的增亮补色,并不能代替化学漂白。因此,带色物不经漂白,直接用增白剂处理,不能从根本上获得洁白效果,使用时应注意。 商品名焦亚硫酸钾 成分焦亚硫酸钾 性能及用途白色单斜晶系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或颗粒。通常具有氧化硫气味。相对密度2.3 00。190时分解。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成硫酸钾。遇无机酸分解成二氧化硫气体。呈强还原性。溶于水,难溶于乙醇。pH(1%水溶液)3.54.5。含量90.0%。 本品为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可用于葡萄酒、果酒、速冻虾、干燥水果、淀粉糖浆等。安全注意事项ADI0~0.7mg/kg(以SO2计,FAO/WHO,1985)。LD50600~700mg/k g(以SO2计,兔,经口)。GRAS(FDA,§182.3637,1985)。 商品名亚硫酸氢钠 成分亚硫酸氢钠与焦亚硫酸钠混合而成 性能及用途白色或黄白色单斜晶系晶体或粗粉。带二氧化硫气味。在空气中不稳定,缓慢氧化成硫酸盐和二氧化硫。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pH(1%水溶液)4.05.5。遇无机酸分解产生SO2。受热分散,呈强还原性。 本品为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可用作复配薯类淀粉漂白剂。也用于速冻虾、桃干、糖蜜、淀粉糖浆等。 安全注意事项ADI0~0.7mg/kg(以SO2计,FAO/WHO,1985)。LD50600~700mg/k g(以SO2计,兔,经口)。GRAS(FDA,§182.3739,1985)。 商品名低亚硫酸钠(次硫酸钠,保险粉) 成分连二亚硫酸钠 性能及用途白色细粒粉末,有时略带黄色或灰色。略有SO2特殊臭味的强还原性。极不稳定,易氧化成分解析出硫。受潮或露置空气中会失去效力,并可能燃烧。加热至75~80℃以上自行分解,至190℃会爆炸。表观密度约14.3g/cm3。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含量≥90%。 有无水物和二水物二种,二水物不稳定,在碱性介质中加热至一定温度时能失水,转变成无水物。本品为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可用于食糖、冰糖、糖果、蜜饯类、葡萄糖、糖蜜、果子酒等。 安全注意事项ADI0~0.7mg/kg(以SO2计,FAO/WHO,1985)。LD50600~700mg/k g。

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 中文名称:荧光增白剂 英文名称: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定义:能吸收近紫外线(波长300~400nm)、再放射出蓝紫色荧光(420~480nm)的无色有机化合物。多数是具有较大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 百科名片 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brightener)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为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荧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达到增白的效果。 简介 概述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色彩调理剂,具有亮白增艳的作用,广泛用于造纸、纺织、洗涤剂等多个领域中。荧光增白剂约有15种基本结构类型,近400种结构。我国允许在衣物洗涤剂中添加的荧光增白剂有两种类型: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如CBS等)和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如33#等)。

作用原理 荧光增白剂可以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波长范围约为360—380 nm),转换为波长较长的蓝光或紫色的可见光,因而可以补偿基质中不想要的微黄色,同时反射出比原来入射的波长在400——600 nm范围的更多的可见光,从而使制品显得更白、更亮、更鲜艳。 荧光增白剂CBS,目前广泛适用于洗衣液中的一种荧光增白剂。 全称:二苯乙烯联苯二磺酸钠 荧光增白剂CBS分子式: 分子式 原理

亮白效果 荧光增白剂的作用原理是吸收光线中不可见的紫外光,并发出可见的蓝光,与织物发出的黄光进行叠加后,互补形成白光,使织物发出的白光增加,肉眼可感觉到白色织物明显变得亮白,这就是亮白效果。 分类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五类: 1、二苯乙烯型,用于棉纤维及某些合成纤维、造纸、制皂等工业,具有蓝色荧光; 2、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用于赛璐璐、聚氯乙烯塑料等,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 3、吡唑啉型,用于羊毛、聚酰胺、腈纶等纤维,具有绿色荧色; 4、苯并氧氮型,用于腈纶等纤维及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具有红色荧光; 5、苯二甲酰亚胺型,用于涤纶、腈纶、锦纶等纤维,具有蓝色荧光。 我国标准 按照国家标准《GB 15193.3-2003急性毒性试验》规范性附录D“急性毒性剂量分级表”判定,二苯乙烯基联苯类荧光增白剂(CBS)为无毒,与日常食用的食盐的急性毒性属于同等级别。CB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8年发布的行业标准《QB/T 2953-2008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中,规定可用于衣物洗涤剂的荧光增白剂之一,是安全环保的。

食品包装qs认证所需检测项目及方法

食品包装QS认证所需检测项目及方法 作者:杭州品享科技有限公司李甫思 根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规定,自9月1日起,质监部门将全面查处未获得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认证,而在生产、销售或者在使用纸制品的行为。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包装印刷中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问题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人们呼吁,企业在注重生产绿色食品的同时,也应重视包装材料在印刷中的环保问题。 GBT1014-2010 食品包装纸规定了食品包装纸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根据该标准,食品包装纸需要检测的物理指标有: 一、定量 grammage:按规定的试验方法,测定纸和纸板单位面积的质量,以克每平方米(g/m2)表示。测试方法:将五张样品沿纸幅纵向叠成五层,然后用PN-SC100圆形定量取样器取沿横向均匀切取0. 01 m2的试样两叠,共10片试样,用相应分度值的天平称量,试样质量为5g以下的,用分度值0.001g 天平,试样质量为5g以上的,用分度值0.01 g 天平,试样质量为50g 以下的,用分度值0.1 g 天平。 二、. 抗张指数 tensile index:抗张强度除以定量,以牛顿米/克(N.m/g)表示 测试方法:用PN-PC15标准切纸刀切取15mm宽的试样,一次切取足够数量的试样,以保证纸和纸板在纵向和横向上,各有10个有效的测定结果。再用PN-TT300电脑抗张拉力仪进行测试,调节夹头间距为180mm,再将切取好的样品夹在两个夹头之间,调节拉伸速度为(20±5)mm/min,测试好后,把样品的定量输入到仪器里,仪器将自动计算出抗张指数。PN-TT300电脑抗张试验机配有内置打印机,也可以连接电脑,将数据保存到电脑里。 三、吸水性:Water imbibition:纸张及其制品在水中吸收水的性能,以克/平方米(g/m2)表示,不适用于定量低于50g/m2,施胶度较低或有较多针孔的原纸和压花纸,不适用于未施胶的纸盒纸板。测试方法:先用PN-CAC125可勃取样器取直径(125±5)mm的圆形试样(正反面各5张),再用PN-COBB可勃吸收性测定仪测试,用量筒取100ml水倒入圆筒中,然后将已称好质量的试样放置于圆筒的环形面上。且测试面向下,将压盖盖在试样上并夹紧,使之与圆筒固定在一起。将圆筒翻转180°,同时打开秒表计时。在吸水结束前10~15s,将圆筒翻正,松开压盖夹紧装置,取样试样。注意每测试5次后,应更换测试用水,以免影响测试结果。在到达规定吸水时间的瞬间,把已从圆筒上取下的试样,吸水面朝下地放在预先铺好的吸水纸(定量应为200g/m2~250g/m2)上,再在试样上面放一张吸水纸,然后立

荧光增白剂生产建设项目建议书

荧光增白剂生产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绪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第四章总图布置 第五章工程设计总体方案 第六章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 第七章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 第八章环境保护 第九章节能分析 第十章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三章经济评价 第十三章综合评价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章项目绪论 一、项目名称及提出背景 (一)项目名称 荧光增白剂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 武穴某某股份有限公司 (三)项目提出理由 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还要紧紧围绕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确保改革开放始终处于“进行时”。各级政府要积极主动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重要领域改革。通过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行政审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等领域改革,为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营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让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项目拟建地址及用地指标 (一)项目拟建地址 该项目选址在武穴某某工业园区。

(二)项目用地性质及用地规模 1、该项目计划在武穴某某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2、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83333.8 平方米(折合约125.0 亩),代征地面积75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82583.8 平方米(折合约123.9 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荧光增白剂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荧光增白剂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 (三)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1、该项目实际用地面积82583.8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56652.6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93237.2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生产车间75812.0 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10405.6 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库房6276.4 平方米,成品仓库4129.2 平方米),办公用房3633.6 平方米,职工宿舍2064.6 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1321.4 平方米;绿化面积5450.5 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20480.8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82583.9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 2、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6%,建筑容积率1.1 ,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258.0 万元/公顷,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根据测算,该项目建设完全符

警惕洗衣液中的荧光剂伤害

警惕洗衣液中的荧光剂伤害 儿童现状洗衣粉洗衣液普遍含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附着在衣服上后,可以吸收紫外线,让衣服泛出鲜艳的白色光芒。由于增白效果明显,将其添加到洗涤用品当中是行业中通用的做法。洗涤用品生产厂家花王(中国)在其官网上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洗衣粉大都含有荧光剂。市场上那些宣称有“亮白增艳”“亮白因子”等功效的洗涤用品,含有荧光增白剂的可能性很大。荧光增白剂很难漂洗掉在使用含荧光增白剂的产品洗涤衣物后,荧光增白剂会附着在衣物上,即使漂洗多次也无法去除。皮肤接触荧光增白剂后到底危害多大呢?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郝凤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结论也尚未统一。迄今仍没有确切的医学证据能够证明,通过皮肤接触荧光增白剂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相比较而言,深色织物在使用含荧光增白剂的洗涤用品后附着荧光增白剂的可能性较小,淡色的棉、麻等织物更容易被荧光增白剂附着。支招如何鉴别洗衣液是否含荧光增白剂市场上销售的洗衣粉洗衣液的包装上都不会标注原料,因此很难简单通过外包装来判别哪些是含有荧光增白剂,哪些是不含的。检测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需要将物品放入紫外线灯光下,如果泛蓝紫色荧光就说明含有荧光增白剂,不过普通市民一般没有这样的设备。简易的检测方法是将洗衣液倒进透明的玻璃杯,对着太阳或日光灯看,洗衣液上缘有紫色的,一般就说明含荧光增白剂。选择什么来洗衣服最安全?尽管关于荧光增白剂的危害性没有定论,但鉴于其本身确实具有一定的毒性,众多专家都建议婴幼儿衣物

以及成人的贴身衣物还是尽量使用不含荧光增白剂的洗涤产品。用传统工艺做的肥皂一般不含荧光增白剂,是由天然原料脂再加上碱制成的,化学添加剂使用很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都较为轻微。但现在有些生产厂家为了增强洗涤效果,很可能也添加荧光增白剂。洗澡用的香皂一般是不会含增白剂的。同时,婴幼儿专用的一些洗涤用品,很多都会特别标注“不含荧光增白剂”。在家里做手工肥皂利用食用油就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肥皂。步骤很简单,一学就会。1.将390毫升的冷水倒入容器中(最好用不锈钢盘,不要用铝或铁制,会被之后的化学反应腐蚀)。2.取盐一大匙、糖一大匙放入冷水中,搅拌均匀,直到盐和糖完全溶化。3.取145克烧碱倒入杯中,拌匀、溶化(烧碱6元一瓶,在化学用品店有卖,注意不能碰到手或者身体皮肤,不然容易引起皮肤烧蚀)。4.将1000毫升的食用油倒入容器,顺时针搅拌,边搅拌边加入两大勺面粉,继续顺时针搅拌(烧碱和油一定要按比例添加,如果烧碱过量,做出来的肥皂可能会有腐蚀性;如果油过量,做出来的肥皂可能会油腻腻,洗涤效果差)。5.继续顺时针搅拌,你会发现容器里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厚,颜色也越来越淡。搅拌15分钟后,就可以把它倒出来装进盒子里了。6.在通风干燥处放置2天,可基本凝固成形,15天之后就可以使用了。 范耐斯洗衣片,你用不用,它都会进入健康家庭,因为它不含磷和荧光剂; 范耐斯洗衣片,你迟早会用,因为健康产品始终会取代洗衣粉和洗衣液,好好爱自己,别跟健康讨价还价......微信号670774977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荧光增白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806.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和试验方法 GB 968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 3 原理 样品经粉碎,用40%乙腈水溶液进行提取,提取液用液相色谱检测。 4 试剂和材料 4.1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 规定的一级水。三乙胺、四丁基溴化铵(TBA),均为分析纯;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 4.2试剂的配制 25mmol/L四丁基溴化铵(TBA):称取0.8050g四丁基溴化铵用甲醇水(5:95)溶液溶解并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备用。 4.3 标准品 荧光增白剂OB-1(C28H18N2O2,CAS号1533-45-5),纯度≥99.5%,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荧光增白剂OB(C26H26N2O2S,CAS号7128-64-5),纯度≥99.5%,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荧光增白剂135(C18H14N2O2,CAS号1041-00-5),纯度≥99.5%,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荧光增白剂199(C24H16N2,CAS号13001-40-6),纯度≥99.5%,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荧光增白剂378(C30H26O2,CAS号40470-68-6),纯度≥99.5%,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4.4 标准溶液的配制 荧光增白剂标准储备液(1000mg/L):准确称取荧光增白剂纯品10mg(精确至0.0001g)用乙腈定容于10mL容量瓶中。于4℃避光保存,有效期3个月。 荧光增白剂标准使用液(10mg/L):准确移取荧光增白剂储备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于4℃避光保存,有效期3个月。 荧光增白剂工作溶液:分别吸取11种荧光增白剂标准使用液,根据需要用40%乙腈水溶液稀释成0.005、0.01、0.05、0.1、0.2μg/mL工作液。 5 仪器和设备 5.1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紫外检测器和10μL定量环。 5.2 分析天平:感量0.1mg、0.1g。 5.3 离心机:4000 r/min。 5.4 分析天平:感量0.0001 g和0.01 g。 5.5 粉碎机。 5.6 超声波清洗池。 5.7 pH计。 6分析步骤 6.1 试样制备 取食品塑料接触用材料及制品样品,先用剪刀剪成小块,在通过粉碎机将样品打碎,常温下置于黑暗处保存,备用。 6.2试样的提取 称取0.5g(精确至0.001g)粉碎混匀的样品只50mL聚丙烯塑料管中,加入20mLpH为11.5(三乙胺调节)的40%乙腈水溶液,于50℃水浴下超声提取50min,充分涡旋混匀,以9500r/min离心5min,小心将上清液转移至进样中,待测。 6.3液相色谱仪测定参考条件 液相色谱测定参考条件如下: 色谱柱:Zorbax Elipse plus C18柱(250mm×4.6mm,5μm),或者相当; 流动相:70%甲醇、20%乙腈、10%25mmol/L四丁基溴化铵(TBA)溶液等梯度洗脱。 流速:1.0ml/min;

第三章 荧光增白剂

第三章荧光增白剂 1、荧光增白剂的定义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无色的有机化合物,它能吸收人眼看不见的近紫外光(300—400nm 之间),再发射人眼可见的蓝紫色荧光(420—480nm之间)。 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brightener)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为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荧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达到增白的效果。 荧光增白剂必须具备的条件:1、能吸收紫外光而发出紫蓝色荧光;2、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3、化合物本身接近无色或浅色;4、对底物有较好的亲和性,但无化学作用; 5、溶解性或分散性要好,具有较好的耐洗、耐晒、耐熨烫的牢度. 2、荧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 3、荧光量子产率: (fluorescent quantum yield )又称荧光量子效率,符号Yf。是指激发态分子中通过发射荧光而回到基态的分子占全部激发态分子的分数。 4、物质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1)具有刚性的、不饱和的平面多烯烃或多芳香环结构的化合物往往具有荧光及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任何有利于提高π电子共轭程度的结构改变都将提高荧光量子产率,同时使荧光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

2)卤素取代基对芳香族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是:氟>氯>溴>碘; 3)立体异构对荧光的影响是:反式>顺式; 4)晶体结构的构造对荧光也有影响。 5、1、跃迁类型(π-π*荧光比较强,即有双键的物质荧光强)2、共轭效应(共轭体系使π电子更容易被激发,荧光强)3、刚性平面结构(有这种结构的分子可以减小分子的振动,碰撞失活可能性小,荧光强)4、取代基效应(给电子基团,荧光增强;吸电子基团,荧光减弱甚至猝灭)。 6、增白与漂白 增白与漂白的区别:漂白的实质是漂白剂将杂质中分子中的化学键(一般为不饱和键)氧化或者还原成饱和键而失去颜色。会对纤维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荧光增白是自身的一种光致发光现象,不会对纤维组织造成影响,但如果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其白度会因荧光增白剂分子被光分解而逐渐下降。 7、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机理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含有共轭双键,且具有良好平面性的特殊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在日光照射下,它能够吸收紫外线(波长为300-400nm),使分子激发,再回复到基态时,紫外线能量便消失一部分,进而转化为能量较低的蓝紫光(波长为420-480nm)发射出来。这样,被作用物上的蓝紫光的反射量便得以增加,从而抵消了原物体上因黄光反射量多而造成的黄色感,在视觉上产生洁白、耀目的效果。 8、类别:染料、助剂 荧光增白剂的分类与命名 按照母体结构划分

增白剂的概述与分类

增白剂的概述与分类 增白剂(brightener/Optical whitener)是一种无色并在紫外光照射下能激发出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它可以提高纤维织物和纸张等物质的白度和光泽。增白剂又称为光学增白剂,荧光增白剂,还有人把它称为白色染料。 增白剂增白作用是利用光学上的补色原理,使那些泛黄制品经过荧光增白剂处理后,把制品吸收的不可见的紫外线辐射转变成紫蓝色或青色的荧光辐射,与原有的黄光辐射互为补色成为白光,抵消了制品原有的黄色,提高产品在日光下的白度,使之显得更为洁白。 增白剂作为一种荧光染料,由于它可以使那些略带黄色的物质增白而又不损伤物质的特殊增白效果,所以它被广泛用于纺织、造纸、塑料、橡胶、涂料、洗涤剂、印刷油墨、顔料、油漆、蜡、包装材料等行业。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增白剂的种类。 按照使用方法及性能来分,增白剂可分为四种: A系列指在水溶液中可以生成阳离子的荧光增白剂。适用于腈纶的增白。 B系列荧光增白剂适用于纤维素纤维的增白。 C系列指在分散剂存在下,分散于染浴中的一类荧光增白剂,适用于涤纶及其他疏水纤维的增白。 D系列指适用于蛋白质纤维和锦纶的荧光增白剂。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五类: ①二苯乙烯型,用于棉纤维及某些合成纤维、造纸、制皂等工业,具有蓝色荧光; ②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用于赛璐璐、聚氯乙烯塑料等,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 ③吡唑啉型,用于羊毛、聚酰胺、腈纶等纤维,具有绿色荧色; ④苯并氧氮型,用于腈纶等纤维及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具有红色荧光; ⑤苯二甲酰亚胺型,用于涤纶、腈纶、锦纶等纤维,具有蓝色荧光。 以上就是增白剂的分类了,客户在选择增白剂时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产品,这样才能选择正确的

造纸使用荧光增白剂的危害

第32卷第14期 2011年7月 5 造纸使用荧光增白剂的危害 ⊙ 刘军钛(深圳市三力星实业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34) Impact of use of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 ⊙ LIU Jun-tai (Shenzhen Sanlixing Industry Co. Ltd., Shenzhen 518034, China ) 刘军钛,博士;长期 从事助留剂的研发和应用工作。 摘 要:荧光增白剂广泛用于纸张增白。由于 它的化学结构和高负电性,使用荧光增白剂不仅会造成生活污染,而且会显著增加纸浆的负电性,干扰其它阳离子助剂,尤其是助留剂的正常使用。关键词:荧光增白剂;纸浆电性;助留剂 Abstract: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 (FWA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paper industry for improving pa-per whiteness. Due to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 and high anionicity, FWAs applied in papermaking can not only pose a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result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negative charge of the stock, which can interfere with the use of other cationic additives, in particular the normal use of retention chemicals.Key words: FWA; stock charge; retention chemicals 中图分类号:TS727+ .2; TS745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1007-9211(2011)14-0056-03 荧 光增白剂(F WA)广泛用于纸张增白,它可以利用补色的原理,提高纸品的光学白度,改善纸品的色相,让视感更加悦目。 造纸广泛使用的荧光增白剂是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衍生物,有两磺酸、四磺酸和六磺酸三种类型。二磺酸增白剂的抗绿变性较差,对使用环境敏感,所以通常用于纸机湿部;六磺酸增白剂与纤维的亲和性最差,仅用于纸张表面处理(表面施胶或颜料涂布);四磺酸增白剂性能居中,可以在湿部或表面处理中应用[1]。 近年来,高白纸张流行。生产高白纸不仅要在纸浆中添 加大量的荧光增白剂,而且还要在表面施胶中使用高磺酸型的增白剂,吨纸用量少则几公斤,多则十几公斤。 改革开放之后,瑞士汽巴公司和科莱恩公司在国内大力推广液体增白剂,推动了纸张增白技术的发展,是国内主要的造纸增白剂供应商。 1 荧光增白剂的危害 1.1 对环境的危害 如图1所示,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增白剂是一种结构 中既有苯基又有磺酸基的有机化合物。 关于这类增白剂是否会污染环境,是否有致癌作用,业界还存在争议。但无论如何,在抄纸过程中大量添加这类化学品始终不是一件好事。虽然国家并无严格限制,但是在食品包装纸及生活用纸中禁用荧光增白剂已成为社会共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检测机构将荧光性物质列为这些纸种的检测项目[2]。 对于文化用纸来说,就算纸张不和人体直接接触,但是在纸张的使用、流通和丢弃过程中,增白剂仍然会对环境形成危害。1.2 对抄纸的危害 生产实践· Production

我们身边的荧光增白剂阅读答案

我们身边的荧光增白剂 ①近日,有报道说,有些颜色极为亮丽的服装中含有荧光增白剂,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同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部分纸质餐具仍存有安全隐患,多家知名方便面品牌外包装仍然含有荧光增白剂。 ②荧光增白剂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③它是一种具有亮白增艳作用的色彩调理剂。其作用原理是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转换为波长较长的蓝色或紫色的可见光,蓝颜色的光释放出来后,与物品发出的黄光进行叠加,互补形成白光,使物品发出的白光增加,人们肉眼可感觉到白色物品明显变得更白、更亮、更鲜艳。 ④在纺织服装行业,纤维自身的白度往往达不到人们的要求,尤其是天然纤维如羊毛、蚕丝、棉花、麻等。由于环境与生长周期的差异,纤维的白度差别很大,特别是白色纤维,会轻微吸收可见光中的蓝光,从而造成蓝色不足,使白色的纤维看起来稍带黄色,给人以陈旧之感。为此,人们在洗涤剂中或纺织品整理过程中加入荧光增白剂,从而达到使衣服颜色更亮丽的目的。 ⑤现在,荧光增白剂广泛用于纺织、造纸、洗涤、塑料、涂料、皮革等多个领域。 ⑥那么,荧光增白剂对人体到底有什么安全隐患呢? ⑦医学临床试验已经证明:荧光增白剂一旦进入人体,就不容易分解,毒性会在肝脏或其他主要脏器中积累,构成潜在的致癌风险;在紫外线作用下,荧光增白剂可能会增强致癌物肿瘤的形成;还能引起真核生物酵母的致突变作用;最明显一点就是与伤口处的蛋白结合,不利于伤口愈合。 ⑧值得欣慰的是,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北京服装学院,目前正就荧光增白剂的安全隐患问题,开展相关标准的申请与制定,并提出建立生态环保体系标准,这将从根本上解决荧光增白剂的安全隐患问题。 21. 阅读全文,说说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22. 文章第②-⑦段主要从哪些方面对“荧光增白剂”进行了介绍?(2分) 答: 23. 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其中的原理。(4分) 【材料】 妈妈为小明买了一件纯棉白衬衫,小明觉得白衬衫陈旧发黄。妈妈使用某品 牌的亮白增艳洗衣液洗涤后,白衬衫变得鲜艳亮丽。 答: 答案: (二) (共8分) 21.要点:①用具体事例说明荧光增白剂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危害,引起人们警醒。 ②引出下文对荧光增白剂的说明。 22.要点:定义、作用原理、应用范围、危害 23.要点:①白色纤维吸收可见光中的蓝光后,造成蓝色不足,会使白衬衣看起来稍带黄色。 ②洗衣液中的荧光增白剂吸收紫外光,释放蓝颜色的光,与衣服发出的黄光叠加形成白光,增加衣服的白光,使衣服显得鲜艳亮丽。 说明:第21~23题,共8分。第21题2分,每个要点1分;第22题2分;第23题4 分,每个要点2分。

荧光增白剂

>> 新闻中心——在面粉中添加荧光增白剂是违法犯罪的行为 发布时间:2004-9-10 访问人数:2016 在面粉中添加荧光增白剂是违法犯罪的行为 荧光粉 荧光粉是一种在紫外光照射下能激发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它能提高物质的白度和光泽,其作用机理是,在物质中添加了荧光粉后,其荧光粉不仅可以反射可见光,还能吸收可见光以外的紫外光,并转变和反射出具有紫蓝色或青色的可见光,抵消了物质中的黄色,使物质显得洁白。 荧光增白剂的种类很多,大都是淡黄色,微黄白色粉末,也有个别的是白色粉末,如DSD酸钠盐与异氰酸苯酯的缩俣产物就是白色粉末,荧光增白剂是广泛用于纺织、造纸、塑料、涂料、肥皂等工业的增白剂,在面粉中若违法添加荧光增白剂,也可以使面粉增亮补色,起到增加白色和光亮的效果。 但是荧光增白剂是具有致癌的毒性物品,一旦进入人体很不容易被分解,而且能使细胞产生变异,成为致癌因素,在造纸行业中,对食品包装纸和餐巾纸等都已禁止使用,若用于面粉的增白,可以说是违法犯罪的行为。 常见可以使面粉漂白的有毒物质 稀释过氧化苯甲酰是目前各国常用的面粉漂白剂,主要是可以加快面粉的后熟,其LD50为7710mg/kg,属于安全食品添加剂。但是有一些化学物质也是可以起到比稀释过氧化苯甲酰漂白效果更好的作用,但由于其毒性很大,是严禁在面粉中使用的,最近,发现有一些不法份子,竟用工业漂白剂和吊白块等有毒物质制成面粉添加剂,而一些面粉厂也不加考虑就在其面粉中使用,这种行为应该说是很严重的违法行为。 常见的可以使面粉漂白的有毒物质有以下几类: 吊白块 吊白块又称雕白粉,化学名称为次硫酸氢钠甲醛或甲醛合次硫酸氢钠。高温下具有极强的还原性,有漂白作用。遇酸即分解产生甲醛、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吊白块水溶液在60℃以上就开始分解出有害物质。主要应用于印染工业作拔染剂、拔色剂,也用于一些有机物(如:合成橡胶)的脱色和漂白。 吊白块的毒性:大鼠经口LD50(半数致死量)>2克/公斤体重。吊白块的毒性与其分解时产生的甲醛有关。口服甲醛溶液10-20毫升,可致人死亡。人食用掺有"吊白块"的食品后,可引起过敏,肠道刺激,食物中毒,肾脏,肝脏受损 等疾病,严重的可导致癌症和畸形病变。一次性使用剂量达到10克就会有生命危险。 荧光增白剂 荧光剂又叫做荧光增白剂或荧光漂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纺织,造纸,塑料,涂料,洗涤剂,印刷油墨,蜡,包装材料等。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萤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达到增白的效果。荧光增白剂作为一种化学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很不容易被分解,而且能使细胞产生变异,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 荧光粉不属于食品添加剂,有毒性,故在食品方面都严禁使用。 漂白精,漂白粉 漂白精、漂白粉是强氧化剂,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亚氯酸钠。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有机、无机过氧化物,作为增白剂,用于纸浆、木制品、棉麻纤维的漂白处理。 漂白精、漂白粉对胃肠道粘膜有刺激侵蚀作用,其分解产物氯是腐蚀性很强的有毒气体,能刺激呼吸道和皮肤,能引起咳嗽和影响视力。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在面粉中添加吊白块、漂白精、漂白粉、荧光粉等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体伤害很荧光增白剂可以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波长范围约为360—380 nm),转换为波长较长的蓝光或紫色的可见光,因

测定荧光增白剂实验方案

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测纸包装内 荧光增白剂 实验方法: 1、制备实验试剂 1)以乙醇溶剂为例,取0.01g的分析纯乙醇加入到100mL的容量瓶中,加纯水定容制成100mg/L的乙醇标准溶液。 2)取0.1g荧光增白剂于100mL容量瓶中,加一定量乙醇标准溶液定容至刻度,制成1g/L的荧光增白剂标准溶液。 3)分别将不同体积的荧光增白剂标准溶液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乙醇标准溶液定容至刻度,制成不同浓度下的荧光增白剂溶液。 4)用多种不同种类的荧光增白剂以上述方法分别制作不同浓度的荧光增白剂溶液。 2、样品的处理 1)标准试样的制作。将纯天然不添加荧光增白剂的宣纸剪成1cm2的小块,准确称取1g,加入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荧光增白剂标准溶液,充分搅拌后置于阴暗处。并分别以不同种类的荧光增白剂用此方法制备标准试样。 2)实验样品的制作。从实验用纸样中选取适当部分,剪成1cm2的小块,准确称取1g,加入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荧光增白剂标准溶液,充分搅拌后置于阴暗处。并分别以不同种类的荧光增白剂用此方法制备标准试样。 3、测定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 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扫描此几种不同荧光增白剂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绘制光谱图。比较几种光谱图的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同类型荧光增白剂光谱曲线相似,选取其中一种曲线为荧光增白剂测定的标准物质,选用其最大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为定量标准。 4、测定吸光度 分别取标准试样和实验样品在一定波长下进行吸光度测定,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制作表格。内容包括其标加值,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线性范围、线性相关性R2,检出限与定量限。 5、分析结论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参考文献对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分析。1)评定实验方法的灵敏度;2)结合实际评定产品荧光增白剂添加量是否符合标准。

荧光增白剂

特白荧光增白剂CE-GH ----用量少、白度高、提升度大 Q:用增白剂增白还是白度不够,这是为什么? 增白剂的增白效果是和助剂本身的特性有关系的,白度不够有时候增加用量也没有用处,已经达到了饱和值。杭州绿典化工有限公司的特白荧光增白剂CE-GH是一种增白效果特好,比普通的增白剂能更有效的提升白度,可以达到更高的白度。 Q:增白剂CE-GH的增白效果怎么样? 特白荧光增白剂CE-GH是一种高效的增白剂,能显著的提高纤维的白度。用量只要普通的1/5-1/10,并且比普通的增白剂有更好的白度。 Q:增白剂可以和双氧水同浴使用吗? 特白增白剂CE-GH 可以和双氧水同浴使用达到增白的效果,增白的效果很明显。

Q:增白剂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效果最好? 特白增白剂CE-GH是一种耐碱性的增白剂,可以在Ph值7-12的范围都可以使用的。建议正常情况在PH9的条件下使用最佳。 Q:增白剂的用量一般是多少合适? 杭州绿典化工有限公司的特白荧光增白剂CE-GH的用量一般在0.04-0.3%(o.w.f)。 特性: 1.用量少,荧光强,提升白度高。其最高白度点比一般荧 光增白剂高出很多,对要求极高之棉织物,可获得满意的 效果。 2.有良好的耐过硼酸盐、过氧化氢性能。 3.建议在PH 7-12范围内使用,PH为9时效果最佳。 适用范围: 杭州绿典化工有限公司的特白荧光适用于棉、麻、涤棉等混纺织物的增白。 应用方法:增白剂CE-GH 0.04~0.3%(o.w.f) 浴比 1:10~40 元明粉 5~20g/l 染色温度 60~100℃ 染色时间 15--40min。 具体工艺可根据不同需要酌情调整。

荧光增白剂在涂料(油漆)中的应用与配方

荧光增白剂在涂料(油漆)中的应用与配方 涂料旧称油漆或漆,因中国早期的商品涂料是用植物油脂熬炼而成,习惯上都称为油漆。涂料是一种供涂布用的高分子材料,经采用不同的涂装工艺将涂料涂布在物体的表面以后,能形成坚韧而连续的薄膜附在物体的表面。为尊重习惯本节没有将油漆、漆统一称为涂料。 荧光增白剂在油漆中的作用 概括起来荧光增白剂在油漆中的作用是提高产品的白度或鲜艳度,改善产品的外观和使用性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油漆,如白色氨基烘漆、聚氨酯磁漆、醇酸磁漆等的作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保护被漆物体的表面,同时还具有美化漆物表面,给人以美感的作用。很多透明或白色油漆有一种固有的黄色色调,过去在制造油漆的过程中,为了获得白色或淡色外观,尽量选择浅色透明基质和稳定而且白度高的白 色颜料,除此之外,在白色漆中通常还加入一定量的蓝色颜料,即所谓的“上蓝”,利用蓝色和油漆黄色的互补作用来增加油漆的白度,但这种白色的亮度不高,有点灰暗。 荧光增白剂作为一种荧光染料已广泛地应用在白色或淡色的油读中,利用荧光增白剂可吸收紫外光而发射蓝紫色荧光,从而与漆膜表面的黄光混合而变为白色光,使漆膜表面趋于全反射,在人的视觉上白色油漆看起来更加洁白、亮丽;浅色油漆看起来更加艳丽夺目,极大地改善了产品的外观。荧光增白剂在油漆中的另一个用途也是利用其可吸收紫外光而发射蓝紫色荧光的作用,在提高白色油漆白度或浅色油漆鲜艳度的同时,减少紫外线对油漆中颜料的损害,提高油漆的耐光性,延长油漆在室外及日光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二常用荧光增白剂的类型和品种 由于油漆是由矿物颜料(如铅白、锌白)和干性油、树脂等制成的涂料,所以要求用于油漆中的荧光增白剂与其有良好的相容性,不溶于水,耐高温,具有一定的耐酸、碱性,有良好的耐气候牢度性能等,这些要求与第二篇第三章中塑料用荧光增白剂应具备的性质相似,可以参考。用于非水溶性油漆的荧光增白剂大都是不溶于水的非离子分散型产品。常用的有 C..荧光增白剂184、185、199、368、378等。用于普通的家庭用水稀释性内墙涂料的荧光增白剂要求水溶性好,与其他组分有良好的相容性,具有一定的耐气候牢度等。用于这种目的的荧光增白剂大都是具有水溶性的阴离子型产品。常用的品种有C荧光增白剂85、220等。 二 荧光增白剂加人油漆中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荧光增白剂的加入方法,先简单介绍一下油漆的 组成及生产L艺。 1、油漆的组成

塑料添加荧光增白剂时应注意的问题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效果

塑料添加荧光增白剂时应注意的问题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效果 增白效果常用白度表示,它除了与荧光增白剂还与树脂的相容性及塑料的耐光性有关。相容性好、耐光性好的光增白剂其增白效果好且持久。检验荧光增白剂增白效果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小样实验。 荧光增白剂的用量 荧光增白剂的用量常用其相对于塑料质量的百分数表示。荧光增白剂在塑料中的用量与其化学结构、分散度以及塑料配方中的增塑剂或其他添加剂的性质有关。荧光增白剂的用量一般为0.05%1%(对塑料重),对于超白品种,用量可达0.5%(对塑料重)或更多;对于透明塑料,其用量则为上述用量的1/100~1/10。合适的用量应通过小样试验来确定,以满足应用要求为原则,并不是在什么情况下荧光增白剂的用量越多增白效果越好,而是有一定的浓度极限,超过某一极限值,不但没有增白效果,甚至还会出现发黄现象。过高的荧光增白剂用量还会引起不相溶,发生迁移现象,抗老化性能降低等。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荧光增白剂复配,如选择合适,会使荧光光谱变宽,其荧光强度增强,达到增效的目的,同时改善其应用性能。 塑料配方中颜料对增白效果的影响 由于荧光增白剂的作用是将紫外光转化为可见蓝光或紫光,因而对荧光增白剂本身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能吸收紫外光的成分,即白色颜料和紫外光稳定剂。白色颜料中的钛白粉由于能吸收紫外光中的380mm光波,若存在于塑料制品中就会降低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效果。由于不同晶型的钛白粉对380mm光波的吸收量不同,锐钛型只能吸收40%380mm的光;金红石型则可吸收90%,如果将钛白粉与荧光增白剂合用,应选用锐钛型钛白粉并适当增加荧光增白剂用量 白色颜料依其吸收紫外光的多少而各不相同。能对大多数荧光增白剂起作用的那一区域的紫外光,也正是锐钛型和金红石型钛白粉所吸收的。而硫酸锌对这部分紫外光的吸收能力稍差一些。这种差别,在用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白色颜料着色过的模塑制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荧光增白剂浓度相同的情况下,一般说来,用硫酸锌时所达到的白色最强,而用金红石型钛白粉时白色最弱。在某些条件下,用金红石型颜料,不能使白色程度显著地提高。若需要提高白色程度,应增大荧光增白剂的浓度,例如在聚乙烯配方中,用2.0%的金红石型颜料和0.2%的荧光增白剂,或者用5%的锐钛型颜料和0.05%的荧光增白剂,立刻就能得到白色效果。 紫外吸收剂的影响 紫外吸收剂能吸收紫外光,从而降低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效果。荧光增白剂的作用取决于配方中其他颜料和紫外光吸收剂的性质所以在使用荧光增白剂的制品中,最好选用不变色的组胺类光稳定剂。如果一定要用紫外吸收剂的话,应适当增加荧光增白剂的用量 下页图图中给出了在塑料中广泛使用的两种紫外吸收剂在300~39mm范围内的紫外吸收作用。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机理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机理 白色物品一般对可见光(波长范围400~800nm)中的蓝光(450~480nm)有轻微吸收,而造成蓝色不足,使其略带黄色,由于白度受到影响而给人以陈旧不洁之感.为此,人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使物品增白、增艳. 通常使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兰增白.即向预增白的物品中加入少量蓝色颜料(如群青),通过增加蓝色光部分的反射来遮盖基体的微黄色,使其显得更白.加兰虽可增白,但一则效果有限,二则由于总的反射光量减少,而使亮度有所降低,物品色泽变暗. 另一种方法是化学漂白,通过对带有色素的物体表面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使其褪色,因此对纤维素不可避免有破坏作用,而且漂白后的物体带有黄色头,影响视觉感受.上世纪二十年代发现的荧光增白剂弥补了上述方法的不足,并显示了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能吸收紫外光并激发出蓝色或蓝紫色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吸附有荧光增白剂的物质,一方面能将照射在物体上的可见光反射出来,同时还能将吸收的不可见紫外光(波长为300~400nm)转变为蓝色或蓝紫色的可见光发射出来,蓝色和黄色互为补色,因而消除了物品基体中的黄色,使其显得洁白、艳丽.另一方面增加了物体对光线的发射率,发射光的强度超过了投射于被处理物上原来可见光的强度,所以,人们用眼睛看上去物体的白度增加了,从而达到增白的目的.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含有共轭双键,且具有良好平面性的特殊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在日光照射下,它能够吸收光线中肉眼不能看见的紫外线(波长为300-400nm),使分子激发,再回复到基态时,紫外线能量便消失一部分,进而转化为能量较低的蓝紫光(波长为420-480nm)发射出来。这样,被作用物上的蓝紫光的反射量便得以增加,从而抵消了原物体上因黄光反射量多而造成的黄色感,在视觉上产生洁白、耀目的效果。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只是一种光学上的增亮补色作用,并不能代替化学漂白给予织物真正的“白”,因此含有色素或地色深黯的织物,若不经漂白而单用荧光增白剂处理,就不能获得满意的白度。一般的化学漂白剂是强氧化剂,纤维经过漂白处理后,其组织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伤;而荧光增白剂的增白作用是一种光学作用,故不会对纤维组织造成损伤。并且,荧光增白剂要在日光下才具有柔和耀目的荧光色泽,而在白炽灯光下因没有紫外线,所以看起来也没有象日光下洁白耀目。 荧光增白剂的日晒牢度各品种不同。这是因为在紫外线作用下,增白剂的分子会被逐渐破坏。因此,用荧光增白剂处理过的产品,长期曝晒在日光下便容易使白度减退。一般来说,涤纶增白剂的日晒牢度较好,锦纶、腈纶为中等,羊毛、丝的较低。日晒牢度和荧光效果取决于荧光增白剂的分子结构,以及取代基的性质和位置,例如杂环化合物中的N、O以及羟基、氨基、烷基、烷氧基的引入,有助于提高荧光效果,而硝基、偶氮基则降低或消除荧光效果而提高日晒牢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