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寄生虫学整理

动物寄生虫学整理

动物寄生虫学整理
动物寄生虫学整理

寄生虫对畜牧业的危害:使大批动物死亡,降低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易诱发其它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寄生虫:个体较小、弱,可以暂时地或永久地寄生在宿主的体表或体内,以宿主的体液或组织液作为自己的营养物质。可以引起宿主的死亡,如不死亡,也可带来不同程度损失,如生长发育不良、食欲不正、饲料报酬下降等等。

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地或暂时地生活在一起,这种关系称为共生。在共生关系中,根据两种生物之间利害关系地不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偏利共生:寄生物得到好处,宿主并不受到损伤,这种关系称之。

互利共生:寄生双方都得到利益。

寄生:指寄生物带给宿主以不同程度的危害,这种结合常常是伴随着宿主的疾病过程,甚至导致宿主死亡。终末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繁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所谓成虫,一般指性成熟阶段的虫体,也就是能产生幼虫或虫卵的虫体。

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繁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具有两个中间宿主时,便依其发育阶段的先后分别称为第一、第二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又称为补充宿主。

贮藏宿主:寄生虫的感染性幼虫在侵入一个非适宜宿主体内后,不进行发育,也不繁殖,但仍保持对正常宿主的感染能力,这种非适宜宿主就称为贮藏宿主。

保虫宿主:在多宿主寄生虫的宿主中,防治上处于次要地位的宿主称为保虫宿主。

带虫者:指体内有寄生虫寄生,但没有临床症状的宿主称带虫者。

媒介:指脊椎动物宿主之间传播寄生虫病的低等动物,通常指传播血液原虫的吸血节肢动物。

内寄生虫与外寄生虫:根据寄生部位,寄生在宿主体表的寄生虫,称为外寄生虫;寄生于宿主内部组织器官中的寄生虫称为内寄生虫。

暂时性寄生虫与永久性寄生虫:只在宿主体表作短暂寄生的寄生虫,称为暂时性寄生虫。如吸血昆虫,它们只在吸血时与宿主接触,吸血后离开宿主。终身不离开宿主的寄生虫, 称为永久性寄生虫,如旋毛虫。固需寄生虫与兼性寄生虫:必需过着寄生生活的寄生虫称之为固需寄生虫,如绦虫、吸虫和大多数线虫。

既可以过寄生生活,又可以过自由生活的寄生虫称为兼性寄生虫,如类圆线虫。

专性寄生虫与多宿主寄生虫:只寄生于一种特定宿主的寄生虫称为专性寄生虫,如鸡球虫;能寄生于许多种宿主的寄生虫称为多宿主寄生虫。如肝片吸虫。

机会致病寄生虫:指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呈隐性感染状态,而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才大量繁殖引起发病的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

超寄生虫:寄生于寄生虫的寄生虫。

寄生虫寄生生活对其构造、发育、繁殖的影响:1.附着器官的发展2.体形的改变3.消化器官的简单化4.运动器官发生退化5.感觉器官发生退化6.生殖器官高度发达7.抗消化机能的获得。

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1.吸取宿主的营养2.机械性损伤:消化、吞咽或破坏宿主的组织细胞3.毒素作用:虫体的分泌物、排泄物的毒害作用4.引入其它病原体引起继发感染

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1.宿主的免疫应答2.宿主的天然屏障3.宿主的年龄4.宿主的营养状况

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某种寄生虫病在动物群体中的发生、传播、流行及转归的客观规律。

感染率:是用来表明在宿主种群中感染某一种寄生虫的宿主比例或百分率。

感染强度:宿主显示的疾病症状严重程度与感染的寄生虫数有关,这种感染的虫数称为感染强度。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1.地区性2.季节性3.散发性4.自然疫源性

原发性自然疫源地:有些保虫宿主分布在未开发的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其体内寄生虫在野生动物之间互相传播,家畜只要进入这种地区时就有可能获得感染。

次发性自然疫源地:有些保虫宿主分布在家畜的生活区内,其体内寄生虫除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以外,还可在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之间传播。

感染源:是指体内外有寄生虫寄生的宿主(包括病畜、带虫宿主、保虫宿主与贮藏宿主)以及有寄生虫分

布的外界环境,包括土壤、水、中间宿主或昆虫媒介等。根据其传播途径不同,可将寄生虫分为:1、土源性寄生虫:指随土、水或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2、生物源性寄生虫:通过中间宿主或昆虫媒介而传播的寄生虫。

感染的途径:指寄生虫通过什么方式或什么门户感染宿主。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接触感染、胎盘感染

易感动物:是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和免疫低下的动物

免疫反应(应答):当寄生虫“试图”制服宿主,在宿主体内建立生活时,宿主则“试图”抗御寄生虫,遏制其危害。

宿主抗寄生虫免疫的免疫应答的特点:1、寄生虫病原体具有异原性。2、慢性经过是大多数寄生虫感染的特征。3、寄生虫的免疫逃避的主要原因。4、慢性寄生虫感染伴随免疫状态和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功能性后果。5、许多种寄生虫尚处于进化状态,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发生明显的遗传和抗原变异。6、在天然宿主的先天性免疫中存在着明显的、由遗传决定的差异。7、人类及其它灵长类、小鼠、大鼠和多种其它实验动物处理复合抗原(如多种寄生虫抗原)的能力差异很大。

先天性免疫(天然免疫或非获得性免疫)包括: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液因素的杀伤作用,嗜酸性粒细胞的抗感染作用

特异性免疫:免疫球蛋白介导的免疫反应,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免疫逃避:寄生虫在与宿主长期的共进化过程中发展的多种多样逃避、挫败、抑制宿主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机制。

免疫逃避机制:1、寄生部位的解剖学隔离;2、抗原性改变 a.寄生虫抗原的阶段特异性 b.抗原变异 c.

抗原摹拟与伪装 d.表面抗原的脱落与更新;3、改变宿主的免疫反应 a.抑制溶酶体的融合 b.免疫抑制

c.补体的灭活与消耗

d.改变白细胞功能

e.激活抑制性体细胞和抑制巨噬细胞,降低宿主的细胞免疫力

f.裂解抗体

寄生虫抗原性改变:寄生虫抗原的阶段特异性,抗原变异,抗原摹拟与伪装,表面抗原的脱落与更新。

改变宿主的免疫反应的方式:抑制溶酶体的融合,免疫抑制,补体的灭活与消耗,改变白细胞功能,激活抑制性体细胞和抑制巨噬细胞,降低宿主的细胞免疫力,裂解抗体。

变态反应或称超敏反应:是处于免疫状态的机体,再次接触到相应抗原或变应原时出现的异常反应。过敏反应型(Ⅰ型超敏反应):主要见于蠕虫感染。细胞毒型(Ⅱ型过敏反应):此型变态反应是抗体与附在宿主细胞膜上的抗原结合,如有补体参与作用,即引起细胞溶解。免疫复合型(Ⅲ型过敏反应):此型变态反应是抗原与抗体在血液内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T细胞型(细胞介导的Ⅳ型超敏反应):已经抗原致敏的T细胞,当再次接触到抗原时,出现分化、繁殖并释放淋巴素,在局部组织内形成以单细胞为主的炎性反应。

寄生虫病的防制原则:1.控制感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动物

免疫预防:a.强毒虫苗;b.弱毒虫苗;c.亚单位苗;d.分子疫苗

生物防制:a.寄生虫的天然拮抗物b.生物控制剂的使用方法

寄生虫分类:(一)扁形动物门1、吸虫纲2、绦虫纲(1)多节绦虫亚纲(2)单节绦虫亚纲3、涡虫纲(二)线形动物门(1) 尾感器亚纲(2) 无尾感器亚纲(三)棘头动物门棘头虫纲(四)节肢动物门1.蛛形纲2.昆虫纲3.甲壳纲(五)原生动物亚界1.肉足鞭毛门动物鞭毛虫纲、根足纲2.顶复门孢子虫纲(Sporozoa)3.纤毛虫门动基裂纲 4.粘孢子虫门粘孢子虫纲

命名规则:采用双名制命名法

Schistosoma japonicum atsurada , 1904

分体属日本种发现者发现时间

二、吸虫

吸虫的发育: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

吸虫的发育史:

成虫产卵→卵→含毛蚴的虫卵→毛蚴→[毛蚴→胞蚴→雷蚴→仔雷蚴→尾蚴] →[中尾蚴] →[囊蚴] →终末宿主感染。如肉食兽的重翼吸虫

成虫产卵→卵→含毛蚴的虫卵→毛蚴→[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尾蚴→囊蚴→终末宿主感染。

如肝片吸虫、姜片吸虫、双口吸虫

成虫产卵→卵→含毛蚴的虫卵→毛蚴→[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尾蚴→[囊蚴] →终末宿主感染。

如后睾科的吸虫

成虫产卵(已含毛蚴)→毛蚴→[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 →终末宿主感染。如气管吸虫成虫产卵(已含毛蚴)→毛蚴→[毛蚴→胞蚴→仔胞蚴→尾蚴→尾蚴粘团] →尾蚴粘团→[囊蚴] →终末宿主感染。如双腔科的吸虫

成虫产卵(已含毛蚴)→毛蚴→[胞蚴→尾蚴] →尾蚴→[囊蚴]→终末宿主感染。如前殖科的前殖吸虫。

成虫产卵(已含毛蚴)→毛蚴→[毛蚴→仔胞蚴→尾蚴] →尾蚴→终末宿主感染。如分体科分体属的日本血吸虫。

成虫产卵→卵→毛蚴→[雷蚴→仔雷蚴→尾蚴] →尾蚴→囊蚴→终末宿主感染。如棘口科平睾属的吸虫。

吸虫指变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吸虫纲(Trematoda)的动物。传统上吸虫纲分为以下三个目:单殖目、盾腹目、腹殖目(腹口亚目、前口亚目)

吸虫分类:单殖目、盾腹目、腹殖目(腹口亚目、前口亚目)

反刍动物吸虫病:片形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前后盘吸虫(双口吸虫)病、阔盘吸虫病、斯克利亚宾吸虫病

片形吸虫病:包括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

肝片吸虫生活史:成虫产卵→虫卵→含毛蚴的虫卵→毛蚴→[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尾蚴→附着于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

日本血吸虫寄生部位:家畜和人的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中间宿主:钉螺。雄虫:睾丸(6-8)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虫卵→毛蚴→[毛蚴→母孢蚴→子孢蚴→尾蚴]→尾蚴→小血管、淋巴管→右心→肺循环→体循环→门静脉

前后盘吸虫(双口吸虫):成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瘤胃与网胃壁上或两胃的交界处以及盲肠;童虫寄生于真胃、小肠、胆管、胆囊,可以起严重的疾病,甚至发生死亡。中间宿主:锥实螺、扁卷螺

前后盘吸虫(双口吸虫)生活史:成虫产卵→虫卵→含毛蚴的虫卵→毛蚴→[毛蚴→胞蚴→雷蚴→仔雷蚴→尾蚴]→尾蚴→附着于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

阔盘吸虫:包括胰阔盘吸虫、腔阔盘吸虫、枝睾阔盘吸虫。寄生于胰腺中。第一中间宿主:阔纹蜗牛、中华蜗牛;第二中间宿主:中华草螽

阔盘吸虫生活史:虫卵随粪排出→虫卵内含有毛蚴→[被蜗牛吞食→钻入肠壁或组织形成母胞蚴和许多子胞蚴→尾蚴→从蜗牛呼吸孔排出]→[被中华草螽吞食→形成囊蚴]→牛羊等吃到草螽而感染→由胰管进入胰腺,大约3个月发育为成虫。

姜片吸虫:属于人畜共患病,寄生于猪和人的小肠。中间宿主为扁卷螺。

姜片吸虫生活史:成虫产卵→虫卵→含毛蚴的虫卵→毛蚴→[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尾蚴→附着于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猪吃了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由于囊蚴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干燥时生存时间短,因此活囊蚴分布的空间受到限制,这是人和猪姜片虫病的流行多呈面积小点状分布的生态学原因。

华枝睾吸虫:人畜共患病,寄生于动物的胆管和胆囊内,可使肝脏肿大导致肝脏其他病变。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鱼虾类。治疗病畜、人首选药物为吡喹酮

前殖吸虫:属于前殖科前殖属的吸虫寄生部位:法氏囊、输卵管、泄殖腔、直肠,为鸡生殖器官疾病。

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蜻蜓。成虫产卵→虫卵(含毛蚴)→毛蚴→[毛蚴→胞蚴→尾

蚴]→尾蚴→[囊蚴] →鸡吞食了含有囊蚴的蜻蜓而引起感染。治疗:四氯化碳

棘口吸虫:棘口科棘口属,寄生于家禽的直肠与盲肠。发育需要两个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蛙类及淡水鱼。成虫产卵→卵→含毛蚴的虫卵→毛蚴→[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 →尾蚴→[囊蚴] →终末宿主感染。

背孔吸虫:寄生于家禽的直肠与盲肠。中间宿主为折叠罗卜螺、小土蜗、圆扁螺、锥实螺、扁卷螺

包氏毛毕吸虫:分体科毛毕属寄生于鸭和鸟类肝门静脉与肠系膜静脉,中间宿主为锥实螺和小土蜗

鸭对体吸虫:后睾科对体属。寄生于鸭胆管。

鸭后睾吸虫:后睾科后睾吸虫。寄生于鸭、鹅、其他禽的胆管里

东方次睾吸虫:后睾科次睾属。寄生于鸭、鸡、野鸭胆管胆囊内。

台湾次睾吸虫:寄生于鸭胆管内。后睾科次睾属。

舟形盲腔吸虫:又称气管吸虫。无口吸盘,肠支在后端接为长弓。

肺吸虫病:人医上称地方性咯血病。寄生于犬、猫、豹、人的肺组织内。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螺,第二中间宿主为石蟹、湖蟹。成虫产卵→卵→含毛蚴的虫卵→毛蚴→[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 →尾蚴→[囊蚴] →终末宿主感染。

猫后睾吸虫寄生于狗、猫等动物的胆管第一中间宿主为李氏豆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类。

第三章绦虫

绦虫(tapeworn)或称带虫,是人畜常见较大的寄生虫,也是古医籍中记载最早的寄生虫之一。

虫体由头节、颈节、体节组成。体节分为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孕卵节片。

头节上吸盘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吸叶型头节、吸槽型头节、吸盘型头节

成熟节片从链体脱落或裂解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称为离解。

成熟虫卵自内向外包括六钩蚴、内胚膜、胚膜、外膜。

绦虫蚴大致分以下几类:体为实心结构的有原尾蚴、实尾蚴;体为囊状结构的有囊尾蚴、似囊尾蚴;棘球蚴;链尾蚴

原尾蚴:出现在假叶目绦虫的生活史中,其特征除体为实心结构外,在体后端还保留着三对小钩.

实尾蚴:又称条带或裂头蚴。含有原尾蚴的剑水蚤被第二中间宿主吞食后,逐渐发育为实尾蚴。实尾蚴已无小钩,具有成虫样头节,但链体及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的实尾蚴被终宿主吞食后发育为成虫。囊尾蚴:为一个半透明囊体,囊壁的外表为角质层,内为生发层,在囊壁凹入处含有一个头节,囊腔内充满液体。

似囊尾蚴:为一个含有凹入头节的双层囊状体,其一端具有六钩的尾巴样结构,发育经过随绦虫的种类而异。

多头蚴:在带科绦虫里有的囊体可以产生一个以上似头节样的原头蚴,这种囊体称为多头蚴。如多头绦虫的幼虫。

棘球蚴:囊体产生无数生发囊,每个生发囊又产生多个原头蚴。如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

链尾蚴:头节在体前端,囊泡在体末端,两者之间有多节无性器官的链体。如带状泡尾绦虫的幼虫。

多头蚴病:由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脑内引起的疾病

细颈囊尾蚴病:又称熟食泡、水铃铛,是由泡状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牛、羊、猪等动物的肝脏肠系膜等处所致的疾病。呈全国性分布

羊绦虫蚴病:成虫为羊带绦虫,寄生于狗、狐狸小肠内。幼虫寄生于羊的心肌和膈肌中

兔绦虫蚴病:豆状囊尾蚴病,其成虫为豆状带绦虫,寄生于狗、狐狸小肠内,幼虫寄生于兔肝、肠细膜、腹腔内

牛羊莫尼茨绦虫病:主要有两个种:扩张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

曲子宫绦虫病:孕卵节片子宫有许多弯曲

无卵黄腺绦虫:成熟节片有一组雌雄性生殖器官,生殖孔不规则开口,无卵黄腺。睾丸位于纵排泄管两侧。

有轮赖利绦虫:头节上顶突大,形状特殊为轮状,突出于头节顶端

迭宫绦虫病:迭宫绦虫病由双槽头科迭宫属中的孟氏迭宫绦虫(Spiromertra mansoni)寄生于犬和猫的小肠内所引起,常造成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和贫血。本病分布甚广,对犬、猫危害较大。

寄生虫学总论复习题答案

总论复习题 一、A型题:每道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5分)。1.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B ) A.温度、湿度 B.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C.雨量、光照 D.土壤、水质 E.经济条件、风俗习惯 2.发生幼虫移行症的宿主属于(E ) A.终宿主 B.中间宿主 C.保虫宿主 D.正常宿主 E.转续宿主 3.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是(C ) A.治疗病人 B.治疗带虫者 C.针对流行环节,综合防治 D.消灭保虫宿主 E.保护易感人群 4.所谓偶然寄生虫是指其( B) A.只在取食时侵袭宿主 B.因偶然机会侵入非适宜宿主 C.可营自生生活也可营寄生生活 D.成虫期不一定过寄生生活 E.在宿主体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 5.下列属于偶然寄生虫的是(C ) A.粪类圆线虫 B.蚊 C.棘阿米巴 D.蠕形螨 E.蚤 6.寄生虫的能量来源主要是(D ) A.蛋白质 B.维生素

D.糖 E.无机盐 7.终宿主系指(E ) A.幼虫寄生的宿主 B.童虫寄生的宿主 C.脊椎动物及人 D.有寄生虫虫卵排出的宿主 E.成虫或有性生殖期寄生的宿主 8.带虫者的含义是( C) A.体外有寄生虫寄生的患者 B.体有寄生虫寄生的患者 C.体有寄生虫而无症状者 D.寄生虫病患者 E.感染寄生虫后无症状,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虫体者9.可经胎盘感染的寄生虫有(E ) A.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 B.丝虫和旋毛虫 C.血吸虫和并殖吸虫 D.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 E.疟原虫和弓形虫 10.带虫免疫常见于( D) A.日本血吸虫感染 B.丝虫感染 C.旋毛形线虫感染 D.疟原虫感染 E.刚地弓形虫感染 11.据估计世界上每年死亡人数最多的寄生虫病是( D) A.血吸虫病 B.丝虫病 C.蛔虫病 D.疟疾 E.阿米巴病 12.不能引起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寄生虫病是( A) A.疟疾

医学寄生虫学名解重点整理

医学寄生虫学名解重点整理 1.四个宿主四选一: 1)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既能寄生于人体,也能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后者体内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 下可传播给人,这些动物起到保存寄生虫的作用,故称保虫宿主。 例:感染血吸虫的牛和猪均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2)终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例: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门脉系统内,故人为日本血吸虫的终宿主。 3)转续宿主:有些蠕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虽能存活,但仍保持幼虫阶段,不能发育为成虫,只有 当该幼虫有机会侵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为转续宿主。 例:肺吸虫的是人,野猪是其非适宜宿主,肺吸虫进入野猪体内后,长期保持幼虫阶段,当人食入含幼虫的野猪时,幼虫即可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 4)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 例:华枝睾吸虫幼虫阶段先后寄生在淡水螺和淡水鱼体、淡水虾体内,所以淡水螺为第一中间宿主,淡水鱼为第二中间宿主。 2.机会致病原虫:某些寄生虫在健康的人群体内寄生时,常不表现明显致病性,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或免 疫缺陷时,可引起人体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甚至致死。 例:刚地弓形虫、微小隐孢子虫等。 3.疟疾三选一: 1)疟疾发作:表现为周期性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的临床症状。发作周期和红内期疟原虫裂体增殖周期一致,成熟裂殖体涨破红细胞完成一次裂体增殖,疟疾发作一次。发作次数越多,病程越长,贫血越严重。 例:恶性疟原虫 2)疟疾再燃:急性疟疾患者停止发作后,患者若如无重复感染,仅是体内残余的少量红内期原虫因抗原变异或宿主的抵抗力对疟疾原虫的特异性免疫力下降,而大量增殖引起疟疾的发作称为疟疾再燃。 例: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 3)疟疾复发:患者疟疾初发停止后,红内期原虫已被消灭,未再被蚊媒传播感染,原先侵入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经过数月或年余的休眠后复苏,发育释放裂殖子再进入红细胞繁殖,这时引起疟疾的发作称为复发。 例: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 4.中绦期:绦虫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阶段为中绦期。各种绦虫中绦期的形态结构各不相同,假叶目的中 绦期为裂头蚴,圆叶目的中绦期为囊尾蚴、棘球蚴、似囊尾蚴等。 5.棘球蚴砂:从棘球蚴的囊壁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和生发碎片,以及小的子囊悬浮在囊液中,这些物体 称为棘球蚴砂。 6.夜现周期性:丝虫病患者体内的微丝蚴,一般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间出现在外周血液,这种微 丝蚴在外周血中表现为夜多昼少的现象称作为夜现周期性。 例:班氏微丝蚴10p.m.-2a.m.,马来微丝蚴8pm-4am 7.虫媒病:由医学节肢动物携带病原体或寄生虫,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疾病。这种疾病称为虫媒病。病原 体包括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细菌、原虫及蠕虫等。 例:乙脑的病原体为乙脑病毒,经蚊虫传播给人和其他动物。 8.世代交替:有寄生虫在完成生活史发育过程时需要有性生殖世代和无性生殖世代交替进行,即为世代交 替。 例:疟原虫红内期的裂体增殖是无性生殖,疟原虫在按蚊内进行有性生殖。

趣味动物知识题库

3、鲨鱼喜欢摇晃渔船,原因是:(D) A. 想把人推下海吃掉 B. 和人嬉戏 C. 助消化 D. 挠痒痒 背景知识:鲨鱼身上寄生着大大小小的海砺,这些寄生虫让鲨鱼感到皮肤十分痒,它利用背去摩擦船舷,小船就被推得摇来晃去。 4、蜜蜂采蜜归来,用什么方式报告花蜜的方位、距离和数量?(C) A. 释放气味 B. 发出声波 C. 舞蹈语言 D. 触觉语言 5、河豚在哪个季节毒性最强?(春季) 6、屎壳螂见到人畜粪便如获至宝,会把它做成一种精巧的立方体,竟使6千多年前的埃及人尊之为“神圣的甲虫”。这种立方体是:(D) A. 三棱锥 B. 正方体 C. 长方体 D. 球体 背景知识:屎壳螂将粪便堆积在一起,然后用前足拍打成球形,“夫妻”一在前拉,一在后推。 7、珊瑚是动物还是植物?(动物) 9、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群是什么群? A、磷虾群; B、蝙蝠群; C、藏羚羊群; D、鲸鱼群 (答案:磷虾群,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群并不是壮观的驯鹿群,也不是角马群,而是由磷虾组成的群体。有时一个虾群可以形成500米长,数百米宽的队伍,而每立方米海水中磷虾的数量多达3 万只) 10、生海马宝宝的是海马爸爸还是海马妈妈?(海马爸爸) ,而雌鱼没有腹囊。 8月是海马的繁殖期,这期间海马妈妈把卵产在海马爸爸腹部的育儿袋中,卵经过50~60天,幼鱼就会从海马爸爸的育儿袋中生出,所以说是海马爸爸负责育儿,而不是真的由爸爸生小孩,爸爸的育儿袋只是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卵还是来源于妈妈。 11、大象走路时长鼻子不停地摆动,是为了?(B) A. 更好呼吸 B. 做拐杖探路 C. 嗅闻气味 D. 保持身体平衡 12、蜜蜂喜欢蜇怎样的人?(B) A. 穿花衣服有香水味的 B. 穿黑衣服有酒葱蒜味的 C. 穿白衣服有汗臭味的 D. 穿蓝衣服戴蛤蟆镜的 13、对牛弹琴会有什么结果?(B) A. 母牛发情 B. 奶牛可多产奶 C. 公牛发怒 D. 牛群随之起舞 (牛具备听觉和完整的神经系统,音乐能促进奶牛多产奶。)

兽医寄生虫学

兽医寄生虫学 一.各种动物寄生虫病(各种寄生虫病只要大概的了解其病原、流行特征、 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防治) (一)人畜共患病寄生虫病(6): 1.弓形虫病:终末宿主是猫,磺胺类药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滋养体、包囊及 卵囊有很强的感染力。常有显著全身症状,如高热、斑丘疹、肌痛、关节痛、头痛、呕吐、谵妄,并发生脑炎、心肌炎、肺炎、肝炎、胃肠炎等。 2.利什曼原虫病:又称黑热病,虫体寄生于网状内皮细胞内,由吸血昆虫—白蛉传播,是流行于人、犬以及多种野生动物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引起的病症可分为内脏型和皮肤型,临床表现为皮肤型利什曼原虫病的病变常局限在唇和眼 睑部的浅层溃疡;内脏型利什曼原虫病由于眼圈周围脱毛形成特殊的“眼镜”,然后体毛大量脱落,并形成湿疹。可用锑制剂治疗。 3.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感染人和牛、羊、猪、犬、啮齿类及一些野生动物,寄生 于门静脉和肠系膜静泳内。日本分体吸虫病的基本病变是由虫卵沉着在组织中所 引起的虫卵结节。 4.猪囊尾蚴病:病原体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猪与野猪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犬、骆驼、猫及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该囊尾蚴寄生于人、猪横纹肌及心脏、脑、眼等器官。 5.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的细粒棘球绦虫中绦期—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人兽共患病。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猪、马、骆驼等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内。致病作用 为机械性压迫、毒素作用及过敏反应等。 6.旋毛虫病:由旋毛形线虫寄生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称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称为肌旋毛虫。检测时即当发现肌纤维间有细小白点时,撕去肌膜,剪下麦粒大小的肉样24块,放于两玻片间压薄,低倍镜下观察有无包囊。 (二)多种动物共患寄生虫病(10): 1.伊氏锥虫病:虫体寄生在动物的血浆和组织液中亦称苏拉病。由虻及吸血 蝇类(螫蝇和血蝇)在吸血时进行传播。临床上皮下水肿和胶冻样浸润为本病的显著症状之一。 2.新孢子虫病:主要危害是引起孕畜的流产或死胎,以及新生儿的运动神经障碍,其生活史中包囊(组织囊)、卵囊、速殖子是已知的三个重要阶段,犬作为终末宿主。 3.隐孢子虫病:引起哺乳动物(特别是犊牛和羔羊)的严重腹泻和禽类剧烈的呼吸道症状。包括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 4.肉孢子虫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腹泻、截瘫等症状。 5.华支睾吸虫病:寄生于猪、犬、猫等动物或人的胆囊和胆管。华枝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某些淡水鱼虾。生前诊断可用沉淀法粪检虫卵(虫卵上端有卵盖,下端有一小突起,内含毛蚴)。常用吡喹酮、阿苯达唑、丙酸哌嗪治疗 6.类圆线虫病:十二指肠和近段空肠的感染可损害粘膜和粘膜下层,引起的症状

医学寄生虫学知识点总结

寄生虫 吸虫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 主 感染 期 感染途 径 致病期寄生部位排出诊断致病预防与治疗 华支睾吸虫(肝)第一:淡水 螺(纹沼螺、 长角涵螺) 第二:淡水 鱼虾 人、猫、 狗等; 猫狗猪囊蚴 生吃淡 水鱼等 主要为成虫 致病 肝胆管内粪便 改良加藤氏厚膜涂 片法粪检虫卵、集卵 法、十二指肠引流胆 汁检查 肝损害为主,胆管炎、 胆结石、肝硬化 不生吃鱼生或未煮熟的鱼 肉或虾、加强粪便管理、做 好宣传教育 卫氏并殖吸虫(肺)第一:淡水 螺(川卷螺) 第二:淡水 蟹、蝲蛄 人 (转 续宿 主:野 鸡野 猪) 犬、猫、 虎 囊蚴 生吃溪 蟹、蝲 蛄、喝 生水等 童虫、成虫 均致病,主 要是成虫致 病 成虫:肺 童虫:移 行 粪便、 痰 粪便、痰液检查虫 卵、摘下的皮下包块 检查成虫、童虫 童虫、在组织器官中 移行、成虫定居所致 (胸肺型、腹型、皮 下包块型、脑脊髓型 等) 不生吃溪蟹、蝲蛄、不生饮 疫区水、宣传教育 日本血 吸虫(血)钉螺 人以及 其他哺 乳动物 —尾蚴 尾蚴经 皮肤感 染 尾蚴、童虫、 成虫、虫卵 均可致病 门脉—肠 系膜静脉 系统 粪便 粪便直接涂片法、毛 蚴孵化法、直肠镜活 组织检查、环卵沉淀 试验/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等 尾蚴(尾蚴性皮炎)、 童虫(一过性血管 炎)、成虫(静脉内膜 炎)、成熟虫卵(干线 型肝硬化) 人畜同步化治疗 灭螺、粪便管理、安全供水, 避免接触疫水 1

绦虫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感染期感染途径致病期寄生部 位排出 途径 诊断致病预防与治疗 链状带绦虫(猪肉绦 虫)猪、野猪/ 人 人—— 绦虫病: 囊尾蚴 囊虫病: 虫卵 误吃虫卵、 节片:1.自 体内感染2. 自体外感染 3.异体感染 囊尾蚴和 成虫均致 病,以囊尾 蚴为主 成虫:小 肠上段 幼虫:皮 下、肌肉、 脑膜、心 粪便 猪带绦虫病:粪检 检查头节、孕节(子 宫分支数) 囊尾蚴病:发现皮 下囊尾蚴结节等 囊尾蚴病(囊虫 病): 脑(癫痫发作、颅 内压增高、精神症 状)、眼、皮下肌肉 成虫致病:绦虫病 药物:槟榔南瓜籽合剂、 吡喹酮 手术:特别是眼囊尾蚴病 管理厕所猪圈、注意个人 卫生、不生吃肉、加强肉 类检查 肥胖带绦 虫(牛肉绦 虫)牛人——囊尾蚴 吃生或不熟 的牛肉 牛带绦虫 成虫:小 肠上段 粪便、 痰 粪检检查孕节(子 宫分支数)、肛门拭 子法查虫卵 一般无明显症状, 腹部不适,孕节自 动从肛门逸出、肛 门瘙痒 注意牧场清洁、粪便管理、 勿使污染牧场水源、避免 牛受感染、卫生宣教、加 强肉类检查 细粒棘球绦虫羊牛等食 草动物、 人 犬科食 肉动物——虫卵 食入被虫卵 污染的蔬 菜、水等 棘球蚴寄 生人肝肺 粪便、 痰 手术取出棘球蚴、 痰、胸腔积液、腹 水等检获棘球蚴、 原头蚴、卡松尼皮 内试验 棘球蚴病(包虫 病):机械性损害为 主 毒性过敏反应、继 发感染、局部压迫 刺激症状 手术治疗为主 加强卫生宣教、卫生法规 建设和卫生检疫、定期为 家犬、牧犬驱虫 药物:首选阿苯达唑,亦 可用吡喹酮、甲苯达唑 2

兽医寄生虫学

兽医寄生虫学 一.各种动物寄生虫病(各种寄生虫病只要大概的了解其病原、流行特征、 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防治) (一)人畜共患病寄生虫病(6): 1.弓形虫病:终末宿主是猫,磺胺类药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滋养体、包囊及 卵囊有很强的感染力.常有显著全身症状,如高热、斑丘疹、肌痛、关节痛、头痛、呕吐、谵妄,并发生脑炎、心肌炎、肺炎、肝炎、胃肠炎等。 2.利什曼原虫病:又称黑热病,虫体寄生于网状内皮细胞内,由吸血昆虫-白蛉传播,是流行于人、犬以及多种野生动物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引起的病症可分为内脏型和皮肤型,临床表现为皮肤型利什曼原虫病的病变常局限在唇和眼睑部的浅层溃疡;内脏型利什曼原虫病由于眼圈周围脱毛形成特殊的“眼镜”,然后体毛大量脱落,并形成湿疹。可用锑制剂治疗. 3。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感染人和牛、羊、猪、犬、啮齿类及一些野生动物,寄生于门静脉和肠系膜静泳内。日本分体吸虫病的基本病变是由虫卵沉着在组织中所引起的虫卵结节。 4.猪囊尾蚴病:病原体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猪与野猪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犬、骆驼、猫及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该囊尾蚴寄生于人、猪横纹肌及心脏、脑、眼等器官。 5.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的细粒棘球绦虫中绦期—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人兽共患病。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猪、马、骆驼等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内。致病作用为机械性压迫、毒素作用及过敏反应等. 6.旋毛虫病:由旋毛形线虫寄生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称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称为肌旋毛虫。检测时即当发现肌纤维间有细小白点时,撕去肌膜,剪下麦粒大小的肉样24块,放于两玻片间压薄,低倍镜下观察有无包囊。 (二)多种动物共患寄生虫病(10): 1。伊氏锥虫病:虫体寄生在动物的血浆和组织液中亦称苏拉病。由虻及吸血 蝇类(螫蝇和血蝇)在吸血时进行传播。临床上皮下水肿和胶冻样浸润为本病的显著症状之一。 2.新孢子虫病:主要危害是引起孕畜的流产或死胎,以及新生儿的运动神经障碍,其生活史中包囊(组织囊)、卵囊、速殖子是已知的三个重要阶段,犬作为终末宿主. 3.隐孢子虫病:引起哺乳动物(特别是犊牛和羔羊)的严重腹泻和禽类剧烈的呼吸道症状。包括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 4。肉孢子虫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腹泻、截瘫等症状。 5。华支睾吸虫病:寄生于猪、犬、猫等动物或人的胆囊和胆管。华枝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某些淡水鱼虾。生前诊断可用沉淀法粪检虫卵(虫卵上端有卵盖,下端有一小突起,内含毛蚴)。常用吡喹酮、阿苯达唑、丙酸哌嗪治疗 6.类圆线虫病:十二指肠和近段空肠的感染可损害粘膜和粘膜下层,引起的症状

动物寄生虫题库

名词解释: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 中间宿主:指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殖两段所寄生的动物。 终末宿主:指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有寄生的动物 补充宿主:有些种类的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后一个中间宿主叫补充宿主。六钩蚴:指绦虫虫卵具有三对小钩的胚胎。 胎生:线虫雌雄虫体直接交配受精后,雌虫直接产出幼虫的生殖方式。 寄生生活:共生生活的双方,有一方收益,另一方受害的生活关系,称寄生生活。 一宿主蜱:蜱的3个吸血虫活跃期,2次脱皮都在一个宿主中进行。 中绦期:绦虫在发育过程中具有某种特征性的幼虫期。 土源性线虫:幼虫在外界环境中如粪便和土壤中直接发育到感染阶段。 二宿主蜱:幼虫若虫在一个宿主体内吸血,成虫更换另一宿主体内吸血的蜱。 转续宿主:寄生虫卵或幼虫在宿主体内存在,虽不发育繁殖,但保持着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这种宿主叫贮藏宿主或转续宿主。 生物源性线虫:幼虫需在中间宿主如昆虫和软体动物等体内方能发育到感染阶段,又称间接发育型或生物源性线虫。 贮藏宿主:寄生虫的虫卵或幼虫在宿主体内,虽不发育,但保持着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这样的宿主称~~ 保虫宿主:某些经常寄生于某种动物的寄生虫有时也可以寄生于其它动物,但这种现象不普遍,且无明显危害性,通常我们把不常被寄生的动物,称~~ 带虫宿主:宿主被寄生虫感染后,由于集体抵抗力增强或药物治疗,宿主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体内有一定数量的虫体,对再感染同种寄生虫有一定的免疫力,把这样的宿主称~~。把这种现象称带虫现象 寄生:共生生活的双方,一方收益,另一方受害,这样的的生活关系叫~~ 寄生虫: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宿主:凡是体表或体内有寄生虫暂时或长期寄居的动物,称~~ 简答: 1、10种人畜共患病:1姜片吸虫病2华支睾吸虫病3日本血吸虫病4猪囊尾蚴病5牛囊尾蚴病6裂头蚴病7旋毛虫病8蛔虫病9弓形虫病10利氏曼原虫病 2、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的操作方法:1去10g粪样置于烧杯内,倒入少量饱和食盐水,弄碎。2然后加入20-30倍的饱和食盐水,搅拌均匀,无大块。3用粪筛过滤,静止40分钟。4用直径0.5-1.0cm金属圈蘸取表面滤膜。5抖落于载玻片上,加盖片后镜检。 3、肝片吸虫的发育史:肝片吸虫的成虫在宿主动物的胆管中产卵,产出的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随宿主的粪便排出到外界,在适宜的条件下,卵孵出毛蚴,毛蚴钻到中间宿主的淡水螺体内,继续发育形成胞蚴,雷蚴,和尾蚴,然后尾蚴离开淡水螺,在水中或附着在水草上,尾蚴脱掉尾部形成囊蚴,经终末宿主采食或饮水过程中将囊蚴吞掉,在宿主的消化道内变成童虫,童虫进一步发育成成虫,并通过各种途径移行从消化道进入肝,胆以此往复。 4、蛔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1生活史:寄生在猪体内的成虫在小肠内产卵,随粪便排到外界的土壤、地表,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卵内第一期幼虫,经过第一次蜕皮,形成卵内第二期幼虫,经3-5周形成有感染性的第二期幼虫卵,被猪吞食后进入胃、小肠,孵出幼虫,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停留5-6天,第二次蜕皮,形成第三期幼虫,随血液到达肺脏,第三次蜕皮,形成第四期幼虫,经细支气管、气管到达咽部,随动物吞咽进入胃、小肠,在此经第4次蜕皮或第五期幼虫,生长发育为成虫。 2防治:主要是消灭带虫猪,及时清除粪便,讲究环境卫生和防止仔猪感染 ⑴定期驱虫:流行地区每年春秋各驱虫一次,断奶后到6月龄仔猪进行1-3次驱虫,以后每隔1.5-2月驱虫一次。 ⑵保持圈舍清洁卫生,经常打扫,勤换垫草,定期用热碱水杀虫,猪粪及垫草要无害化处理,可堆积发酵。 ⑶引人猪只时,先隔离饲养,进行粪便检查,发现病猪进行1-2次驱虫后再合群。 ⑷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断奶仔猪,多给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饲料,增强抗病能力。 5预防病原传入和增加污染,对规模化饲养猪场要分群饲养,新购入的猪先驱虫后在并群。

动物免疫学复习资料

动物免疫学复习资料

动植物检疫11级动物免疫学(黑体为重点) 绪论1.免疫(immune)指动物机体对自身和非自身的识别,并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抗原性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2.免疫学(immunology)是研究抗原性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的规律和调节以及免疫应答的各 种产物和各种免疫现象的一门生物科学。 3.免疫的基本特性:识别自身与非自身、特异性、免疫记忆 4.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第一章抗原 1.抗原(antigen)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效应性淋巴细胞或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称为抗原。 2.抗原性:既抗原的特性,是指抗原分子具有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的特性。 3.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基、抗原表位):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因 4.载体效应:初次免疫反应后,当2次免疫时,半抗原连接的载体只有与首次免疫所用的载体相同时,才 会有再次反应,这种现象称载体反应。 5.超抗原:是指能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地刺激多数T细胞克隆活化增殖,产生极强免疫应答的物质。 3.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一、抗原分子的特性(1)异源性:异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自身抗原 (2)一定的理化性状分子大小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物理性状(颗粒性、可溶性)二、宿主生物系统受体动物的基因型、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三、免疫方法的影响免疫抗原的剂量、接种途径、接种次数及免疫佐剂的选择 4.抗原的特异性即专一性或针对性,是指抗原具有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能力。 5.抗原表位: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或抗原决定基,因抗 原决定簇通常位于抗原表面,故又称抗原表位。 6.表位的种类(1)单特异性和多特异性表位(2)功能性表位和隐性表位(3)构象表位与顺序表位(4)B 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 7.抗原的分类(1)、根据抗原的性质完全抗原、半抗原 (2)、根据抗原加入和递呈的关系外源性抗原、内源性抗原 (3)、根据抗原来源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与种属特异性无关)(4)、根据对胸腺(T细胞)的依赖性,是否需要T细胞协助 胸腺依赖性抗原(TD)、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 (5)、根据化学性质蛋白质抗原、多糖抗原、核酸抗原等 (6)、其它天然抗原、人工抗原 8.完全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物质。半抗原只具有反应原性而缺乏免疫原性的物质,亦称 为不完全抗原。 9.载体现象:不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小分子半抗原与大分子物质(载体)连接后,能诱导机体产生 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这种现象称为半抗原—载体现象,简称为载体现象。 10.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首次免疫动物,可测得半抗原的抗体,但当二次免疫时,半抗原连接的载体只有与 首次免疫用的载体相同时,才会有再次反应,这种现象称为载体效应。 11.对胸腺(T细胞)的依赖性分类 (一)胸腺依赖性抗原(TD抗原)绝大多数抗原在刺激B细胞分化和产生抗体的过程中需抗原提成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协助才能完成。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如异种组织细胞、微生物等。 (二)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抗原)不需要T细胞辅助或依赖程度较低的抗原,称之为非胸腺依赖性抗原 12抗原: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可以存在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基,称为共同抗原 交叉反应:抗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决定基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16.佐剂:一种物质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同时注入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 异性免疫应答,发挥辅助作用。这类物质统称为免疫佐剂,简称佐剂。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一类失去外界自由生活能力,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生物的体表/体内,获取营养, 给被寄生物带来损伤的低等动物 15.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 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 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10.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把这种人称为带虫者 11.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 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2.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 13.疫水:疫水是指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 14.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和本能的 一系列变化的总称。 15.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16.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17.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 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8.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 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 19.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 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 20.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 21.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 不良的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动物免疫学名词解释精选文档

动物免疫学名词解释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反 应。 2.免疫防御是指动物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侵袭的能力,又称抵抗感染。 3.免疫稳定在动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每天产生大量的衰老死亡的细胞,免疫系统可将这些 细胞清除体外,以维持集体的生理平衡;若此功能失调,就会引起自身免疫 病。 4.免疫监视机体内的细胞常因物理、化学和病毒等致癌因素的影响作用下,机体经常会出 现少量肿瘤细胞;动物机体通过免疫严密监视肿瘤细胞的出现,一旦出现这些 细胞,即对对这些细胞加以识别,然后清除。若此功能低下或抑制,肿瘤细胞 会大量增殖,从而出现临床肿瘤。 5.免疫器官指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的统称。 6.免疫细胞是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的统称,包括淋巴性细胞(T、B、N、K细胞等)、单核 吞噬细胞等以及它们的过渡型细胞和终末效应细胞。 7.淋巴细胞表面标记指存在于淋巴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是淋巴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以及接受微环境刺激的分子基础,也是鉴别淋巴细胞的重要依据。 8.抗原指凡能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其产生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在体内或 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9.免疫原性抗原分子进入机体后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与抗原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关,更 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特性相关。 10.反应原性指抗原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特性;反应原 性决定于抗原分子的化学性质。 11.自身抗原正常自身组织成分及体液组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能激发免疫应答,但如打 破自身耐受,则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例如因外伤或手术等原因,隐蔽性自身 抗原可使此种抗原进入血流时,则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或某些化学药物,可与自身组织蛋白结合,改变其分子结构而形成修饰性自身 抗原。 12.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必须有Th参予才能激发免疫应答的抗原,大多数抗原为TD-Ag。 不须Th参予,可单独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少数抗原为TI-Ag。 15.交叉反应一种抗体对具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两种不同抗原都能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称 为交叉反应。 16.类属抗原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带有相同抗原决定簇的 抗原称为共同抗原或交叉抗原。将存在于同一属或近缘种属的共同抗原称为类 属抗原。 17.异嗜性抗原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带有相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称为共同抗原或交叉抗原。如果存在于远缘不同种属中则称为异嗜性抗原,此现象为Forssman首先发现,故称为“Forssman抗原”。

人体寄生虫学 总结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总结归纳 钩虫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③因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每条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⑤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疟原虫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③免疫溶血。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②免疫溶血。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五)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六)粪便检查时,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日本血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华枝睾吸虫

卵、布氏姜片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七)人粪处理不当能引起 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肠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牛带绦虫 病、微小膜壳绦虫病、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 肠小袋纤毛虫病。(八)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似蚓蛔线虫、钩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旋毛形线虫、布 氏姜片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 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结肠小 袋纤毛虫。(九)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丝虫和疟原虫。 丝虫可查见微丝蚴。 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查见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恶性疟原虫可查见环状体和配子体。()经医学节肢动物叮咬可感染哪些寄生虫?并写出传播寄生虫的医学节肢动物名称。蚊传播疟原虫和丝虫;白蛉传播杜氏利什 曼原虫。(一)用活组织检查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日本血吸虫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 毛形线虫囊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卫氏 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结肠小袋纤毛 虫滋养体。(二)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各由哪个阶段所致?钩虫丝状蚴,日本血吸虫尾蚴,禽类和兽类血吸虫尾蚴,疥螨幼虫、若虫和成虫,蠕形螨幼虫、若虫和成虫。(三)用二指肠引

兽医寄生虫学知识点总结

寄生虫 第一章绪论 1、★兽医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于家畜、家禽、伴侣动物和其他动物的各种寄生虫及其所引起疾病的一门科学,更确切的说是研究寄生虫和宿主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学科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描述寄生虫学阶段,实验寄生虫学阶段,现代寄生虫学阶段 第二章寄生虫与宿主 1、共生生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寄生三种方式 2、★寄生生活:是生物间相互的一种类型,一种生物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而采取它所需要的营养物,并对被寄生物造成损害,在上述关系中,寄生的一方就是寄生虫,被寄生的一方称为宿主。 3、寄生虫:指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4、★土源性寄生虫:是指随土、水或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 生物源性寄生虫:是指通过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而传播的寄生虫 5、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时,虫体出现大量的反之而后强致病力,称为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6、★终末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及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动物 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幼虫及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动物 7、贮藏宿主:是指体内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存在,虽不发育繁殖但保持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的宿主 8、保虫宿主:如果一种多宿主的寄生虫可以寄生于家畜和野生动物,从流行病学角度看,野生动物被称之为这种家畜的保虫宿主 9、传播媒介:通常指在脊椎动物宿主传播寄生虫病的一类低等动物,多指吸血的节肢动物 10、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损伤,继发感染 11、★通过寄生现象:有些寄生虫的幼虫,有时误如一个非专性的宿主体内,进行一个时期的发育之后,终因环境不适而死亡,这种情况称为通过寄生现象。 12、★人畜共患病: 第三章寄生虫的分类和命名 1、分类系统:界、门、纲、目、科、属、种 2、蠕虫包括吸虫,线虫,绦虫,棘头虫等;原虫包括:锥虫,弓形虫,巴贝斯虫,球虫等 第四章寄生虫的形态与生活史 一、吸虫 1、无体腔,无肛门,体壁负责代谢活动,原肾管型排泄系统,除分体科外,均为雌雄同体,虫体有两个吸盘 2、生活史: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注:日本血吸虫没有雷蚴期) 二、绦虫(雌雄同体) 1、无体腔和呼吸器官,没有消化系统,体壁负责代谢,全身分为头节,颈节,链体三部分 ★解离:绦虫随着新节片的不断生成,老的节片逐节或逐段从虫体后端脱离,保持绦虫每个虫体的固有长度,这种现象叫做解离,圆叶目是真解离,假叶目是假解离 2、生活史:虫卵(圆叶目的卵无卵盖,假叶目的卵有)→中绦期→成虫 ★假叶目的中绦期:原尾蚴(在第一中间宿主体内)→实尾蚴或裂头蚴(在第二中间宿主) ★圆叶目的总绦期:似囊尾蚴型,囊尾蚴型(包括囊尾蚴,多头蚴,棘球蚴) 三、线虫(雌雄异体)(大多数雄虫尾部有交合伞) 1、消化道完全,分口,咽,肠,肛门,单管型生殖系统,排泄系统有肾型和管型两种大多数为卵生,少数为卵胎生(如后圆线虫,六翼泡首线虫,兰氏类圆线虫)或胎生(旋毛虫) ★感染性虫卵:感染性幼虫仍然停留在卵壳内而不孵出的虫卵 ★感染性卵囊:与感染性虫卵一样,只是感染性卵囊是针对原虫而言 披鞘幼虫:蜕化后的旧角质皮仍包裹在身体表面的幼虫 2、生活史: 间接发育型(需要中间宿主):旋毛虫型,旋尾线虫型,原圆线虫型,丝虫型,龙线虫型、 直接发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蛔虫型,蛲虫型,毛尾线虫型,钩虫型,圆线虫型 四、棘头虫 1、虫体为椭圆形、纺锤形或圆柱形等不同形态,前端有一个与身体成嵌套结构的,可以伸缩的吻突,其上有有小棘或小钩,体不分节,有假体腔,无消化系统 2、生活史:中间宿主为食粪甲虫和昆虫。虫卵→棘头蚴→棘头体→棘头囊(有感染性) 3、★蛭形巨吻棘头虫外形与蛔虫的区别 蛔虫虫体是圆柱形,前端细钝,后端粗尖;棘头虫头部有吻突,体表有环纹,前粗后细 五、原虫 1、寄生于动物的腔道,体液,组织和细胞内,可致病或不致病] 2、发育史:无性繁殖包括二分裂,出芽生殖,裂殖生殖 有性繁殖包括接合生殖和配子生殖 3、包括锥虫,巴贝斯虫,球虫,泰勒虫,弓形虫等 六、节肢动物 生活史: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有翅的成虫,如蚊,蝇,蚤等

动物免疫学名词解释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反 应。 2.免疫防御是指动物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侵袭的能力,又称抵抗感染。 3.免疫稳定在动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每天产生大量的衰老死亡的细胞,免疫系统可将这些 细胞清除体外,以维持集体的生理平衡;若此功能失调,就会引起自身免疫病。 4.免疫监视机体内的细胞常因物理、化学和病毒等致癌因素的影响作用下,机体经常会出 现少量肿瘤细胞;动物机体通过免疫严密监视肿瘤细胞的出现,一旦出现这些 细胞,即对对这些细胞加以识别,然后清除。若此功能低下或抑制,肿瘤细胞 会大量增殖,从而出现临床肿瘤。 5.免疫器官指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的统称。 6.免疫细胞是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的统称,包括淋巴性细胞(T、B、N、K细胞等)、单核 吞噬细胞等以及它们的过渡型细胞和终末效应细胞。 7.淋巴细胞表面标记指存在于淋巴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是淋巴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以及接受微环境刺激的分子基础,也是鉴别淋巴细胞的重要依据。 8.抗原指凡能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其产生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在体内或 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9.免疫原性抗原分子进入机体后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与抗原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关,更 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特性相关。 10.反应原性指抗原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特性;反应原 性决定于抗原分子的化学性质。 11.自身抗原正常自身组织成分及体液组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能激发免疫应答,但如打 破自身耐受,则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例如因外伤或手术等原因,隐蔽性自身 抗原可使此种抗原进入血流时,则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 某些化学药物,可与自身组织蛋白结合,改变其分子结构而形成修饰性自身抗 原。 12.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13.TD-Ag 必须有Th参予才能激发免疫应答的抗原,大多数抗原为TD-Ag。 14.TI-Ag 不须Th参予,可单独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少数抗原为TI-Ag。 15.交叉反应一种抗体对具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两种不同抗原都能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称 为交叉反应。 16.类属抗原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带有相同抗原决定簇的 抗原称为共同抗原或交叉抗原。将存在于同一属或近缘种属的共同抗原称为类 属抗原。 17.异嗜性抗原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带有相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称为共同抗原或交叉抗原。如果存在于远缘不同种属中则称为异嗜性抗原,此现象为Forssman首先发现,故称为“Forssman抗原”。 18.Forssman 抗原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带有这种相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称为共同抗原或交叉抗原。如果存在于远缘不同种属中则称为异嗜性抗原,此现象为Forssman首先发现,故称为“Forssm an抗原”。

动物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动植物检疫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寄生虫病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动物寄生虫病学是动植物检疫专业的专业发展课。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熟悉掌握常见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形态特征、病原生活史、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特征性临床症状、诊断技术、治疗和综合防制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使学生了解兽医寄生虫病的免疫机理、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等的研究进展,了解寄生虫的分类、科学命名、地理分布等,了解我国兽医寄生虫病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就等。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岗位需要,为从事兽医、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包含了一般生物学和兽医学内容,是以多种学科为其基础的。譬如寄生虫的形态学、分类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同时也包括病因学、症状学、病理解剖学、诊断学、治疗学、药理药物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时数 45学时(含3个机动学时) (五)教学方式 本课程教学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尽教师的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其它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每堂讲授完毕,布置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根据畜牧业发展现状,适当增加犬、猫等伴侣动物、珍稀动物的重要寄生虫病。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术,介绍学科的新进展和新动态。 二、本文 第一章总论 教学要点: 寄生虫与宿主及其类型和相互关系;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1.寄生、寄生虫和宿主 2.寄生虫的命名和分类 3.寄生虫的形态和生活史 4.寄生虫的生理生化 5.寄生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 6.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7.寄生虫病学概念 8.寄生虫病的诊断要领 9.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教学要求: 本章是动物寄生虫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寄生虫与宿主及其类型和相互关系;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了解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及寄生虫的命名和分类。 考核要求: 熟记寄生虫与宿主及其类型和相互关系;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 第二章吸虫病 教学要点: 片形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形态特征。 教学时数: 8学时 教学内容: 1.片形吸虫病 2.前后盘吸虫病 3.分体吸虫病 4.歧腔吸虫病 5.槽盘吸虫病 6.双士吸虫病 7.并殖吸虫病 8.后睾吸虫病 9.异形吸虫病

动物检疫的基本知识

动物检疫的基本知识 (一)检疫的定义及意义 检疫(Quarantine):源自拉丁文Quarantum,原义是40天的意思。它起源于14世纪中叶,当时在欧洲大陆鼠疫、霍乱、疟疾、黄热病盛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当时在欧洲的威尼斯共和国,政府当局为了阻止传染病传入本国,规定凡入境的外来传船只和人员,一律采取在到岸之前,在锚地滞留(隔离)45天。在此期间,如果发现船上人员患有传染病,即不准船只进港和人员上岸;如果未发人员患有传染病,方允许船只进港和人员上岸。这种原始的带有强制性的隔离措施,在当时医疗系条件倘不发达的情况下,对阻止疫病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此后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并发展成为现在“检疫”的概念,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有关生物体(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等)及其产品和其他相关物品,实施科学的检验鉴定与处理,以防止有害生物(包括人类和动物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及植物性病、虫、杂草等)传入国境或在国内蔓延及在国际间传播的一项强制性行政措施。 由此可知:检疫有两种基本属性:(1)强制性。即检疫是国家采取的强制性行政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或阻止。它受法律保护。因此,许多国家,包括我们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2)预防性。即检疫可以防止疫病传入。而不是等疫病传入后再去控制。否则,不仅效果差,而且难度大,且代价高。

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检疫工作,尤其是出入境检疫工作。在世贸组织(WTO)谈判中,动植物检疫也始终是谈判的焦点,因为它是设置非关税技术性贸易性壁垒(TBT)的有效手段。为了消除由此引发的技术性贸易性壁垒,在WTO规则中有一个专门的规则----SPS协定(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我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一条即明确规定:为了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传入、传出国境,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制定本法。 (二)动物检疫 动物检疫是遵照国家法律,运用强制性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预防或阻断动物疫病的发生以及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间的传播。 1、动物检疫的目的和任务: (1)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众所周知,农、林、牧、渔业生产在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免受国内外重大疫情的灾害,是每个国家动物检疫部门的重大任务。 (2)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当前国际间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的成交与否,具有优质、健康的动物和产品是关键。动物检疫工作不可缺少、事关重要。 (3)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动物及其产品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许多疫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目前动物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