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总结和重点工作安排精选

最新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总结和重点工作安排精选

最新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总结和重点工作安排精选
最新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总结和重点工作安排精选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总结和重点工作安

排精选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总结和重点工作安排

20××年以来,我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政府应急办的精心指导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狠抓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强化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提高处置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送如下:

一、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1-11月份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247起,死亡72人[其中工矿商贸事故14起,死亡17人(其他类事故9起,死亡12人;非煤矿山事故4起,死亡4人;建筑业事故1起,死亡1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35起,死亡43人;铁路交通事故18起,死亡12人;火灾事故80起,没有人员死亡],事故起数较上年同期少152起,死亡人数少5人,同比分别下降38.19%和6.58%。

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控制指标的85.71%。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占控制指标的85%(其中,其他类事故死亡人数占控制指标的120%;非煤矿山事故死亡人数占控制指标的100%;建筑业事故死亡人数占控制指标的20%);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控制指标的76.79%;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控制指标的171.43%。

1-11月份全市发生较大事故1起(工商贸其他类),死亡3人,同比分别持平和下降62.5%。占全市较大事故起数控制指标的50%。

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市政府出台《××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之后,各县市区政府先后均建立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市县两级公安、安监、经信、住建、农业、旅游、环保、交通、质监等相关职能部门相继制定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全市247家非煤矿山、59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1200多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9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以及全市重大危险源单位均已建立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了与其生产经营活动基本相适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救援人员和应急技术人员大部分经过了有关职能部门的培训,一线工作人员基本掌握了应急设备器材的使用常识和自救知识。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都得到了迅速的援救和处置。

(一)应急管理工作体系不断建立健全。市政府高度重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把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作为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内容,列入了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进行年度考核。根据省安监局要求,我局向市政府申请成立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市编委已同意成立机构,市直相关部门均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办公室,统筹和组织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我市大中型企业也均成立了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分工负责、群团组织协助配合、相关人员全部参与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为了加快应

急救援网络建设,市公安、安监、经信、住建、农业、旅游、环保、交通、质监等部门还主动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建立事故应急救援联席会议制度,召集有关部门定期进行信息交流及开展应急救援评估分析工作。同时,组织建立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关联单位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形成了统一指挥、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协同应对各类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合力。

(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不断完善。今年,市安监局及时编制下发了《××市金属与非金属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市石油天然气储运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市危化品应急救援预案》、《××市尾矿库应急救援预案》、《××市烟花爆竹经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冶金有色金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六个子预案,并督促各县市区安监局、相关部门和企业分别建立健全各类应急救援预案。为了增强预案的实效性,各县市区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除了在平时组织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烟花爆竹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农业机械企业、旅游景区景点等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还在今年6月“安全生产月”和“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中,按照要求和各自行业特点组织开展了多次演练。各企业也根据主管部门要求,并结合各自实际分别开展了演练。××国投电厂组织开展了氨泄漏应急救援演练活动,14个市直单位、68个各县直单位、105家企业组织开展了火灾、山体塌方、防汛抗洪、危险化学品泄漏、电力迎峰度夏、建筑工地坠落及坍塌、水上船舶交通事故、非煤矿山冒顶等各类应急演练,出动车辆、设备840余辆(台),动用经费90余万元,参加演练人员达4400余人。通过演练,锻炼了应急救援队伍和企业应对各类事故和减少灾害损失的能力。

(三)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不断加强。全市非煤矿山专业救援队为泾县矿山应急救援中队,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专业应急救援队为市消防支队及各县市区消防大队,在各类事故应急处置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市安监局对本系统原有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三支应急救援队伍作了充实和调整,进一步增强了应急处置能力。公安、经信、住建、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分别建立了行业应急救援队伍。全市各重点涉危生产经营单位在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督促指导下,普遍建立了义务、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形成了政府、部门、企业相结合,专业、兼职相结合的安全生产应急队伍体系。

(四)预警监测工作不断深入。近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强了预警监测工作,市安监局及各县市区安监局、相关高危行业企业均配备了应急信息联络员,负责突发事故的信息联络工作,确保一旦有事,能立即按要求迅速掌握基本情况,并及时、准确上报。宁国市、宣州区和郎溪县安监局高危行业监控中心已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今年以来,通过视频监控,共发现安全隐患110余处,并第一时间通知企业,绝大部分隐患当场整改。市住建委加强了与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要求各施工队伍遇有极端天气,应立即停止室外作业,确保施工工地的安全;并在全市各建筑工地推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大大提升了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效率,在全省走在前列。

(五)努力提升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市安监局为了积极应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要求全局同志保持24小时信息畅通,时刻保持应急状态,确保在遇到突发事故时,能够迅速赶到事故现场,积极开展救援工作。并经常保持

与专家们的联系,并尽可能创造条件为专家们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激发专家们参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部分安全生产职能部门应急管理体制还未建立,一些企业没有将体制延伸到分公司,有的虽然建立了,但职责界定不清楚、责任不落实、程序不健全、应急响应和处置效率不高。相当一部分企业与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企业内部的配合协调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二是应急预案系统性、实效性不强。我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与上级对我们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虽然多数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了事故应急预案,但不少应急预案仅仅停留在文件上,缺少应急演练和实际操作性,有的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亟需加强。泾县专业矿山救援中队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特别是经费困难,随着全市小煤矿全部关闭,该队伍向矿山企业收取的服务费不断下降,县政府拨款也很有限,这些经费连发放队员工资都不够,生活、办公、训练、演练经费几乎无来源,大大的影响了应急救援训练、演练以及实地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救援队伍技术装备落后、陈旧,危险化学品行业所需的大型救援装备缺乏。

四、20××年工作安排

按照省安全监管局和市政府的要求,下一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以完善“一案三制”,即:制定完善应急预案,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

法制为目标,狠抓应急管理体系规划、队伍和装备建设,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能力。一是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政府关于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和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要求,建立和形成覆盖全区范围内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加强相关预案衔接和管理。二是加大安全生产应急投入。积极争取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救援的必要经费,纳入市政府财政预算,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重点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地方应急救援基本力量和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大力开展人员培训、救援演练和社会化宣传。组织做好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物质、技术等资源情况普查,建立应急资源数据库。三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应急工作水平。建立应急救援技术支持体系,积极推广、采用先进的救援技术、装备和设施,提高救援队伍的整体水平,强化管理,确保救援能力。继续在泾县、绩溪、旌德3个县推广安装高危行业视频监控系统。四是提高培训演练和应急宣传工作。针对不同类别的应急管理和救援人员,分级分类组织开展应急知识培训,使相关管理人员、救援人员、职工熟悉和掌握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程序、任务和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广泛开展社会化宣传,宣传预案的主要内容、应急处置程序,普及事故灾难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知识。五是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组织相关救援队伍,在确保做好事故救援的前提下,定期对其服务范围内的有关企业和重大危险化进行预防性检查、隐患排查、技术咨询和应急准备检查,搞好事故防范。六是做好事故救援工作。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信息及时进行预警,对发生的事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抢救,控制险情,减少损失,做到及时施救、有序施救、科学施救、安全施救、有效施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