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理论教程论述题

新闻理论教程论述题

新闻理论教程论述题
新闻理论教程论述题

1.新闻的特点

(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区别于信息而成为新闻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必须是事实.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都离不开事实.从内容上说,新闻必须是

以事实为根据的真实信息;从形式上说,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没有事实就成不了新闻.可以说,一切以新闻为主体的事业,起基本的内容就是报道和评论事实,起基本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新闻)和就事实说话(评论).

2)笔削有新意.新闻是一种信息,是事实的反映,但并非任何事实,任何信息都能成为新闻新意是使某

条信息成为新闻的一个重要原因.新闻的"新",首先是构成新闻的事实有很强的时效性,能满足人们急欲知晓的需要.这种新鲜事实必须具备两个因素:第一,它是人们未知的事实,即构成新闻的根据.因为客观事物的活动和变化是绝对的,所以新闻只有不断的新陈代谢,才能是新闻事业永葆青春的活力.

3)必须及时.试问必须注重时效,这是与有新意相联系的一个要求.既然新闻只存在于时间长河的一瞬

间,时效或者称为时间性是决定新闻的又一因素.着也是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人形象的把这一要求称为抓"活鱼".

(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比较明确简洁的概括了新闻的特点,它强调了事实,新鲜,

时效这三个构成新闻最基本的因素.

2..为什么说新闻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需要?

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人们需要而产生的: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能够进行生产劳动,能够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生产资料,以求自身生存与发展,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洪水,猛兽,毒虫,饥荒随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在进行劳动生产活动中,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么逐渐认识到哟想生存和发展必须齐心协力,相互合作.这就要求人们互相联络,沟通的情况下,不断了解客观世界变动的新信息,以变相应的采取行动,因此新闻传播活动相应而生.

3..如何理解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早实践中如何坚持这一点?

新闻的基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

1)坚持事实的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种种事

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可能有新闻报道.

2)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既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他而消失,也不会

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我门必须尊重事实,背离事实就是失实.

3)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是第二性的.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描

写事实.

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如政治性,趣味性等等,也同样是被事实所决定的,事实具有某种性质,如实

报道这一事实的新闻才能具有某种性质.

在新闻的本源问题上,唯心论者或是颠倒事实与新闻的源流关系或是把新闻看作某种"性质"本身.

正确处理事实与新闻关系,是新闻理论中的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

4..如何理解新闻传播的社会流程是个有机过程?新闻报道者对客观存在的事实进行采集并按照某

些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标准对事实进行选择,判定其能否成为新闻。通过一定的传播手段传播给受众。

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播内容尽心选择,从而产生接受或者抵触或者疑虑等不同的反应。当心问受众的不同反应作为一种反馈信息传达到报道者时,报道者势必回根据这些反应,从事实选择到新闻的制作,从信息发布到传播方式,不断地进行调整,或因势利导,或循序渐进,或潜移默化以求这、最终取得最佳传播效果。新闻传播者这种从选择事实,发布新闻到根绝受众的反馈信息不断地对传播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的过程,就是新闻传播的社会流程。

由于客观世界的变动是永无止息的,记录和传播这种变化信息的新闻传播活动就是永无止息的。

只要人类社会有新闻传播活动存在,对于新闻传播者来说,选择事实,制作与传播新闻,接受反馈,调整报道这样一个流程就会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5.新闻的倾向性产生的原因

1〉从报道者个人来说,新闻是事实通过报道者的头脑所做出的反映。任何新闻报道者个人客观社会活动的反映,决不是直观的,机械的,而是能动的。他在反映社会生活时,总要发挥自觉的主体意识,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感知,观察,认识和评价,然后作出反映。依次,新闻所反映的社会甚或是包含着新闻报道者主体意识的社会生活,是经报道者认识和评价的社会生活,而现实生活中的新闻报道者都具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倾向,并总是依据这种倾向去观察明了界社会生活中的任务和事件,感受认识这些人物和事件中所包含的某些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然后依据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需要加以选择,或白六什么或舍弃什么,从而写出新闻并加以报道,由此可见,新闻必然包含着倾向性。

2〉从新闻事业来说,现实社会中,新闻事业隶属于一定的阶级,一定的政党或一定的社会集团,是一定阶级,政党,社会集团大舆论工具,并为他们特定的利益服务,因此新闻事业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阶级,政党,社会团体的制约,似的新闻事业白带的新闻不可避免的带有倾向性。

3新闻倾向性的实现手段是什么?

〈1〉选择事实,A。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无穷无尽,任何新闻报道者都不能也没有必要把如此繁多的事实报道出去,他们必然通过选择。学责问的过程就是新闻报道者主观意志充分驰骋的过程,他们往往根据字队生活的认识利益追求,思想倾向等对事实加以选择,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实加以报道,新闻叨叨者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由于经济地位,阶级立场,政治见解,兴趣爱好,文化修养,社会阅历,新闻观念等的不同,似的他们在辨别什么是新闻事实记忆选择什么样的事实加以报道常常回出现差异,同一件事,有报道为重大新闻,有的则认为不值一提,或有意回避,新闻倾向性就西那民的表现在这里。B。报道者的经济地位,积极紧紧相连的阶级立场不同是导致邪念问选择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在现代社会中、,新闻报道者不在只是个人而是具有望被组织机构的新闻事业,而新闻事业有从属于一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的,因此阶级倾向性影响新闻倾向性。新闻事业在选择事实时,常常是以是否符合本阶级,政党,社会集团的利益作为标准,新闻的倾向性实际上是阶级倾向性。

〈2〉编写新闻,在编写过程中,渗透着新闻工作者对事实的评价,不同新闻报道者因立场不同往往对同一事实作出截然相反的评价,从额外人表现出各自鲜明的阶级倾向性。

6.如何理解新闻价值要素及新闻价值的客观性和综合性?

(1)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2)新闻价值要素主要有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或人情味).

时新性: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人们所未知的新鲜事,事情发生的时间越近新闻价值就越高,,内容越新,包括最新的情况,最新的问题,最新的成就,最高的谨严等,新闻价值也越高.

重要性:指事实所具有的为多数人所关心的社会意义.若事实只对少数人产生影响,为少数人所关注,尽管这一事实对这些人是重要的,但谈不上具有新闻价值上的重要意义,只有影响到多数人为多数人所关注,才有重要性.而且影响到的人越多,关注的人越多起价值也就越大.

显著性:事实所涉及的人物,地点等因素为众人所瞩目,因而也就格外引起人们关注.显著性也是指某些异乎寻常的事实,极好或极坏,这样的事实也就特别的息影人注意力.

接近性:指事实在地理上或心理上与接受者十分接近自然的能够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地理上的接近是指事实发生的地点家在接受着的周围,由于这类事实更容易对接受者的生活产生影响,一它更为接受者所重视.心理上接近是指某一事实回引起某人类的共鸣,会在相同的"社会类型"的人中引起共同的兴趣.

趣味性(或人情味):指事实因为新奇,为人们所未料及,或富有戏剧性,清洁跌宕起伏;或极具人情味,

能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因而这类事实能对受众有特别的吸引力.一般来说,奇闻趣事,社会新闻,曲折遭遇,感人事迹等都可归入此类.

上述新闻价值的五个因素中,对于一个能成为新闻的的事实来说,时新性是必备的,其他因素可多可少,所具备的因素越多,要素程度越高新闻价值越大,就月是一件为人所关注的新闻.

(3)新闻价值具有客观性和综合性

首先,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特殊素质,它是客观的,不以传播者的主观需要而增减.

这里的客观,一是事实本身所含有的这些因素,二是指它能否成为新闻被为受众所关注.是有受众而不是由传播者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对于传播者来说,认识到新闻价值的客观性是使新闻传播取得效果和是自己赢得受众信任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二,新闻家伙子是一种预测,新闻价值要通过传播才能得意证实.衡量新闻价值的客观标准,是周中对新闻的学则和实践对新闻的检验.能不能正确衡量新闻价值取决于邪念问工作者的主观是否正确反映客观.

第三,新闻价值是一个综合的标准,新闻价值作为一种社会观念__指受众在选择和判断事实时所反映出来的需要,欲望,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总是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制约的.具体判断新闻价值不仅包括信息价值,而且包括宣传舆论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它是一个综合标准

7.新闻敏感的特点及在新闻实践中的作用

新闻敏感: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的新闻的一种能力,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又称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敏感能力具有以下特点:

8.1>快捷,即能迅速地捕捉事物只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当一件四物刚刚露出某种变化的苗头或趋

势的时候,能迅敏地抓住它并且迅速对价值作出判断.

2>灵活,即不拘泥于某中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能随时根据所观察到的事物变化调整思路,打破

定见从事物的细微的"风吹草动"中敏锐地推断出事物钳子重大变化.

3>准确,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判断和学则出有传播价值的变化既不因一般人的熟识无睹,司空见惯

而忽略事物的变化的真正意义,也不因某些人的过分好奇而表现出"过敏"反映,把普通事实当作新闻事实.

新闻敏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新闻工作者发现新闻的能力.由于判断一个事实是否能构成新闻的标准是新闻价值,所以新闻敏感又表现为善于运用新闻价值判断事物的能力或者说是新闻工作者从无数事实中发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以及判断其价值大小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发现新闻线索需要有新闻敏感.新闻线索是引导新闻记者深入挖掘新闻事实的前提,没有新闻线索

常会是新闻记者感到茫然,不知从何入手,寻找新闻,而一个新闻敏感强的新闻工作者手头上往往总张着一些新闻线索,从而进一步挖掘出别人发现不了的新闻,在千姿百态的社会现象中没有新闻敏感难以发现新闻线索的,即使是置身于各种事件中,或是面对他人提供的丰富新闻线索也会两手空空,或把一些不值得探究的变化当作线索.待费尽心力挖掘后,才发现写出的新闻不是全物就是很少有新闻价值.

<2>从众多的新闻事实中发现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需要新闻敏感.记者,编辑在每天的工作中都会接触

到许多新闻事实,如何把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防在最突出的位置加以报道,这是对他们的新闻敏感能力的一种检验.对于新闻敏感的记者,编辑来说,他们往往回独具慧眼,把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价值从一般的新闻中突出出来加以报道使之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

<3>预测新闻事件的发生学需要新闻敏感.一般来说,报道就、一件已经发生回哦正在发生的新闻是较

为容易的,有能够准确地预测即将发射功能的新闻事件则困难的多,它需要很强的新闻敏感才能做到,而这正是一个优秀的记者区别于一般的记者的地方一

9.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缓慢的原因1>我国封建制度延续了近两千年,社会发展的节奏十分缓慢.其间,

虽然也经理了多次改朝换代的社会动荡,当经济基础并未因政治风暴的冲击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生

产力不发达,成查方式没有剧烈变动,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不能不受影响 2>封建社会的主体是农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社会生活决定了个体农民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十分狭窄,外界的变动对他们的影戏哪个也和很有限.农民在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足以解决,因此,他们对新闻的需求量自然也不会很多。 3>封建统治阶级掌握的官邸报,在当时的经济和政治条件下,基本上已经能满足同志阶级内部传达政令,通报情况,维护统治的需要.对统治阶级他们实行愚民政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千方百计箍制舆论,限制和禁止异己力量出版报纸,防止他们起来早饭.

10.二金融资本财团和政府,新闻舆论工具的关系金融资本财团和振幅,新闻舆论工具的关系实际是一

主二仆的关系,金融资本财团是主人,政府和新闻舆论工具是他的仆人,,批人之间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争吵,但对主人必须俯耳听命.由于垄断报业集团不同垄断财团的利益,当利益发生冲突时,报业集团之间也会进行明挣暗斗,.各垄断财团通过所控制的新闻舆论工具发表不同的意见,,目的是,要影响政府的决策社各个垄断财团在总体利益的分配上,都能争取到有利于自己的份额.萨那市,这种真都是以比出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为前提的,在维护垄断资本的同志上,他们的根本利益又是一致的. 美国金融资本财团(如摩根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对报业的涉足和垄断,既有利于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维护自己的同志,也有利于他们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政策.

11.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洋的?

从原始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到古代报刊的产生,从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到无产阶级报业的产生,我门可以清楚的看到制约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是:

1>社会对新闻的需求程度,是决定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第一个条件.马克思说过:"没有

需要就没有生产," 新闻事业当然也不例外,它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新闻的需要才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对新闻需求量的多少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原始人类独立谋生,简单信息已经能够满足需要,又信息需求量自然很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彼此结成简单生产关系时,对信息的需求量开始增多.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扩大,私有财产和阶级的出现,生产方式随之变化,社会关系和生活关系边的复杂起来,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也随之密切.为了解决各种人与自然界的或社会的各种矛盾,必然对新闻需求量也回约来越大.着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新闻事业从无到有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

阶级需要,特别是统治阶级的需要,对新闻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它掌握着对新闻事业生死予夺的大权,统治阶级根据本阶级利益,从经济上,政治上对新闻事业实施控制.

2>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技术进步所能提供的物质手段,是制约新闻业产生的和发展的又一个

基本条件. 1马克思说: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依靠这些手段发展中.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既取决于社会对新闻的需要,有取决于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只有社会需要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传播新闻物质手段,新闻传播或动也就难以进行,新闻事业的产生也就无从谈起。 2印刷术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学校的兴起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为近代印刷媒介的产生创造了基本的物质条件.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光法应用以及电脑的普及,通讯卫生的诞生,互联网的出现与飞速发展促进新媒体的诞生. 总上所述,社会需求和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所能提供的物质受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前者决定着新闻事业的性质和报道内容,后者决定着新闻事业的形式,两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一.经济基础和作为上层建筑的新闻事业的互助关系 . 1>新闻事业属于

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被该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得闲市基础,它决定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经济基础发生变革,新闻事业亦将或早或晚或快或慢的随之变革.例如,从自由资本主义转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中,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到垄断资产阶级手重,与之相适应,新闻事业也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垄断报业集团.

2>新闻事业对于经济基础有很大的反作用.当他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并正确反映和服务于经

济基础时对经济基础的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如果新闻事业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它的活动就回同经济基础发生尖锐的矛盾,对经济基础起破坏作用,回顾建国50年来,我国新闻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文革"中某些报纸对社会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到新闻事业最为上层建筑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多么的直接和有力.

1.新闻事业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与其他上曾建筑(政治上层建筑)的区别 1>新闻事业是以报道新闻,反映

和引导舆论为己任的,同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及其国家,军队法庭,监狱等政治上层建筑相比,新闻事业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或成观念上的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范畴.] 2>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都是维护一定经济基础所必须的.经济基础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既需要具有强制性职能的政治上层建筑,也需要有对人们思想意识施加影响的思想上层建筑,两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缺一不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但是它们的原则界限又是不能混淆的.政治上层建筑是维护一定的社会制度自觉建立起来的,并用来规范人门的行动的.它具有强制性,想国家,法庭,监狱更始暴力机关,行使的是镇压职能.思想上层建筑是一中"批判的武器"只能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作用,它不能越俎代庖,取代政治上层建筑,形式武器的批判职能,强制规范人们的行动.新闻事业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它确实是一种锐利思想武器,它只能是通过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手段宣传某种意思形态,论证所属经济和政治制度合理性,通过说服教育,使人们自觉拥护社会制度,遵守社会法令,维护社会稳定.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没有强制作用.

2..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它区别于其他的上层建筑的特点有哪些? 上层建筑有众多的社会意识形

式,邪念问事业只是其一,它们各自运用拨同的手段,从不同层次反映社会生活,别为经济基础服务.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它区别于其他的上层建筑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新闻事业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同经济基础的联系更直接. 新闻事业作为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手汇总舆论工具,更接近政治,更会受到政治,法律思想的制约.因为它是通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宣传和贯彻所属阶级的政治路线和政策法令.并为这个阶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中心任务服务的 .(我国新闻事业之所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各项报道中之所以要要遵守现行的法规政策,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其道理就在于此.) 新闻事业同经济基础的联系如此紧密和直接,以至经济基础一旦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新闻事业也随之发生变化. 2>新闻事业反映社会生活,面最广,最迅速,影响最大. 新闻事业面对的是整个世界.客观世界发生的一切新的重大变化,都在它的视线之中,它都有责任将它们真实地反映出来,客观世界广阔无垠,客观事实千姿百态,一报道事实为主的新闻事业,他的触角可延伸到一些领域,因此,具有反映面广的特点.

以先进技术装备起来的新闻事业在反映客观世界变动时效上也最为迅速,高科技的发民和应用,使报道时效有了质的飞跃. 由于新闻事业反映生活面宽,接触群众面广,施加思想影响采取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依次影响力极大. 3>新闻事业通过特有的新闻手段为经济基础服务.

3.中外的政治家为什么都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具的作用?(统治阶级要掌握和控制新闻事业的原因)

古今中外政治家都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具的作用,是因为新闻有其固有的一些特征:1>新闻事业接触面广,时效快,能以最快的速度想统治阶级提供大量的信息和情况.2>新闻事业报道的是事实,说服力强,有利于说服人们并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3>新闻事业定期出版,定期播放连续不断,有利于向人们灌输统治阶级的思想,反映他们的意志.控制了新闻舆论工具,统治阶级也就拥有了代表自己根本利益的公开发言的机关,就可以想社会有系统得宣传本阶级的思想体系,贯彻所制定的政策法令.开展必要的经济.政治,和理论斗争;就可以反映和引导舆论,说服教育人民,揭露打击敌人,争取中间群众,处理好敌,我,友三者的关系.新闻事业在使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必不可少的政治地位的思想,在维护社会的政治制度等方面,切实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4.关于报纸的几种比喻三.拿破仑把新闻比作三千支毛瑟枪周恩来说报纸的作用抵得上一个方

面军毛泽东说报纸是组织和知道工作极为重要的工具林肯认为舆论作后盾,无往不胜,没有的话,无事不败;列宁说报纸是组织和知道工作极为重要的工具

5.在性质上,关于报纸的商品性问题的几种观点:1>社会主义白芷是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不应当

具有商品性,否则,就会有削弱或否定它的社会主义性质.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报纸也要谋取利润,因此,强调经济效益,强调报纸的商品性也是必要的,有的人甚至认为新闻本身也是商品.3>社会主义是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精神产品,在流通领域它具有商品的属性,但,商品不是报纸的本质属性.该观点比较符合中国报纸的现实情况

6.为什么说新闻具有阶级性?1>新闻事业掌握在一定阶级手中.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社

会集团在生产中处于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阶级关系.经济上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在政治上也必然成为统治阶级,并且张物精神生产资料.在阶级社会里,一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掌握和控制新闻事业,并且运用它们早报道新闻,发表评论的同时,不间断地传播自己思想,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是新闻事业具有强烈阶级性的一个重要原因.2>新闻报道内容具有阶级性新闻是新闻事业的主体,新闻事业的阶级性通过它大量报道的新闻反映出来.a.寓观点于事实中.从表面上看,新闻写的很客观,实际上则渗透着报道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 b.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是就其总体,总的倾向以及它与经济基础与政治的紧密关系而言的 c.判断一条新闻是否具有阶级性,要根据所报道的呃逆容进行具体分析.新闻本源是事实,通常,人们面对的事实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属于阶级和阶级斗争方面的事实,另一类是生产和生产斗争方面的事实.前者的事实,由于本身包含有对阶级有利或对某个阶级不利的政治内容,或多或少同一定阶级利益紧密相连,因此,这类新闻,阶级性往往比较鲜明.

7.新闻事业阶级性的独特表现形式新闻事业阶级性主要是通过对新闻(自然也包括对事实)的取

或舍,抢或压,详或略,甚至报道的真或假表现出来的,同时也直接表现在对新闻,对事实所作的评论上,或新闻标题及版面的编排上.新闻事业是阶级的舆论工具,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它是掌握在一定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的舆论工具,因而阶级舆论工具是其根本性质.

8.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是指对人类对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作用,即新闻事业满足社会需要的的效能.

9.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有: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刊登广告.其中报道新闻,

传播信息是新闻事业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功能,也是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

10.为什么报道新闻是新闻事业最主要的,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是新闻事业最基本,

最主要的社会功能,这不仅由于新闻事业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无人不需的巨大优势,同时也是由新闻信息的特征所决定的.1>新闻以真实为生命,新闻报道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2>新闻讲究一个"新"字迅速及时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新变化新发展,是它最可贵的品格.

3>报道新闻可交流情况,沟通联系,对增强人类社会的联系和交往具有巨大的作用.4>这是由新闻事业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和手段所决定的.新闻是新闻事业的细胞,是新闻媒介的主体和支柱.新闻是一种无形的意见,对受众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11.什么是舆论,有什么特点?在反映和引导舆论的过程中,新闻事业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社会生活中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基本相近的人们或社会集团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事态的共同意见.舆论有以下特点:1>它代表和反映社会成员中相当数量的人们对某一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的议论和评价,是群体意思的集合,具有鲜明的倾向性.2>他具有群体性.舆论必须公开表达意见,只有公开表达才能传播交流,并吸收更多的人参与额外人形成更广泛的普遍意见.3>舆论具有多样化的特征.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是肯定还是否定接受还是拒绝,支持还是反对,都是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是各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因而舆论不尽相同.

12.新闻事业作为一种重要的舆论工具,不可能只是消极地,被动得,纯客观地反映舆论.它要积极参与

舆论,在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的过程汇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1>新闻事业在反映本阶级,本政党的舆论的同时,也重视传播和反映公众舆论.充分反映民意别扭感得到人们群众的认同和信任,是新闻事业引导舆论成败的关键.2>新闻事业必须努力扩大和强化国家的,指正党的舆论的影响,

使之成为社会舆论的核心,凭借新闻媒介传播优势,组织力量,设置议题,息影人们的关注,使这种舆论得以迅速广泛得身路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占领思想舆论周围内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从而使整个社会按国家统治者得意制,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3>公众舆论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心民意,但它往往是自发的,分散的求良莠不齐,因而不能成为大众行动指南.新闻媒介要时刻赶住社会各个阶级的情绪和动向,根据本阶级,政党或社会多数成员的意愿对之进行引导和影响,不断增大积极健康的公众舆论的强势,使之更系统,完整,更句影响力和鼓动性,逐渐成为能够为公众舆论的主流,对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德育论,要通过说理,争辩以至批评,使起转化,削弱其影响. 4>舆论离不开事实和信息, .新闻事业对舆论的反映,传播和引导,主要通过报道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就事实发表意见,新闻事业必须在报道的过程中有取有舍,把握分寸,寓形象性于事实中力求做到有事实的倾向性与舆论的倾向性一致,以便为公众认同和接受. 5>新闻事业不断排除各种干扰,扫除传播正确舆论的障碍.对反动的舆论必须、坚持予以排除,对错误的舆论,要通过正确的宣传,问题讨论,对比报道,说服疏导等方式,提高人们认识和抵制错误舆论的能力,着也是反映,传播和引导舆论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舆论的分类:国家舆论,阶级舆论,公众舆论

13..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是指社会生活中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基

本相近的人们或社会集团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事态的共同意见.1.舆论是社会控制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虽然不具有硬控制的强制作用,但它能与社会的政治力量,法律力量配合,共同发挥调节社会,规范人们行动的作用.有时舆论甚至可以发挥政治,法律等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具有特殊的精神力量和道义力量.2.正确的,积极的舆论可以振奋精神,激扬民气,凝聚人心,增强合力,而错误的舆论,消极的舆论则可能回扰乱视听,混淆是非,为社会上某些错误或偏激的情绪推波助澜,因此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光荣任务和神圣职责.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社会主义新闻宣传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尤其在正确舆论引导人方面,更负有总大而光荣的使命.坚持正切的舆论导向,有利于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民群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进步而艰苦奋斗;有利于人民分清是非,抵制假恶丑,坚持真善美;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心舒畅,社会政治稳定.14.社会注意怎样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过社

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关容任务和神圣职责.1>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就要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的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对消极腐败现象,要进行批评揭露,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为党为人民全中兴利除弊,造福避祸,这是新时期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和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方式的具体体现.2>党中央历来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防在首位.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关键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新闻媒介要善于总揽全局,紧密结合当前的政治形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抓好那些对一个时期的社会舆论,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有重大影响和导向作用的舆论.同时也不应忽视非政治性的导向.非政治性的导向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有的还可能从非政治性问题转化为政治性问题,依次,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要时刻保持情形的头脑,善于启发和引导人民群众,坚持正确行动方向.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有正确方法,讲究舆论引导的策略和艺术.要努力克服引导过程中一般化,表面化的却,加大趁度和力度,夸大舆论引导的影响力.4>舆论引导要审时度势,加强针对性.社会主义新闻媒介要时刻关心社会动向,摸清群众的思想脉搏,了解民情舆情,敢于并善于触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作出有深度有说服力的解答,以事明理,释疑解惑,凝聚人心,维护稳定.总之,社会主义舆论导向是符合新闻规律的因势利导,既是体现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精神,具有权威性的引导,又是入情入理,可度可信,稳妥有力,以理服人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德育论引导既要旗帜鲜明的坚持大方向,又要创造性的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是广大受众心悦诚服的理解和接受,

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15.新闻事业在传播文化科学知识方面具有哪些优势?应怎样作好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

16.新闻事业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具有很多优势 1. 首先是传播范围广。新闻事业面向社会,公

开传播特点,使它基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时随意阅读报刊、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通过他可以获得各种知识,进入一个名副其实的“没有围墙的学校”。新闻事业窜比哦知识的广泛性,不仅体现在接受知识的对象上,也体现在知识传播的内容上。 2. 层次多。为了事业不同的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的需要。新闻媒介的知识传播呈多层次性,有适应面最广的百科知识式的内容;有人们从事本职工作所需的相关知识;有直接帮助人生活工作的技能性知识;有拓宽人的感情空间,启发人的创作灵感、提高人的情趣的审美知识,还有帮助人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观念方面的知识等。 3. 知识新。新闻事业更注重迅速及时地介绍新技术、新成果、新知识、新理论、新观点,大大缩短了知识传播周期,防止了知识内容的陈旧滞后。 4. 选择性强。人们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自由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和内容,既没有教学计划,也没有考试考查的压力,全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工作、生活和学习需要进行选择。 5. 形式灵活。新闻媒介运用灵活多样的传播形式和传播手段设置各种知识性专栏和节目,直接面向受众传播文化科学知识。

17.要作好科学文化知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作到真实准确,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也是

对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最基本的要求。科学最讲究实事求是,容不得半点虚假。不真实的科学文化信息,对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 2.要有科学性。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其任务是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探求客观真理,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对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既要反映科学先行又要重视揭示本质;

既要保证知识的真实准确,又要善于区分局部经验和普遍规律,阶级成果和客观成果;既要报道科技新成就,新发展,又要反映它转化为生产力,为人类造福的意义。 3 .应作到通俗易懂。科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往往深奥难懂,不宜为一般受众所理解,新闻媒介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科学文化知识的内容,增强生动性和可读性,争取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 4 .既要传播知识,又要有思想性。要大力宣传科学技术,也是社会生产力,帮助人们认识科技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18.怎样正确发挥新闻事业的娱乐功能? 1.新闻事业提供文化娱乐,应具有多层次,多品种,

多样性的特点。以满足广大受众多方面的需要。既要大力弘扬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也要结合艘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真正作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尤其是它的收视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观众动辄以亿计,这就决定了更应当注重大众文化和通俗化。 2.

新闻事业提供文化娱乐不仅是为了消遣,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观念的传播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具有娱乐,审美、认识、教育等多方面的作用,给人以感染熏陶和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因此,新闻媒介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好把关人和过滤器,为社会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3.文化娱乐的教育作用,只在娱乐,欣赏和审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的。因此,新闻事业提供娱乐,要立足于寓教于乐。娱乐性、欣赏性、消遣性是娱乐节目的基本特点,也是对受众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基础。娱乐的教育作用只有借助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实现。

19.在刊播广告的工作中,新闻事业应如何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社会主义新闻事

业刊播广告,要牢记自己的性质和任务,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广告是以商业目的为中心的付费信息传播,又是新闻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命脉,因此,新闻事业在刊登广告的工作中,一定要讲究经济效益,但经济效益的实现应当建立在社会效应在先的基础上,只有二者兼顾,新闻事业才能健康有序的运转。20.新闻事业有那些重要社会功能?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是指新闻事业对人类,对社会生活所能发

挥的作用,即新闻事业满足社会需要的效能。归纳起来,新闻事业在、的主要功能是: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刊播广告。 1.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是新闻事业的最基本的、最主

要的社会功能 2.引导舆论的功能,也就是传播学所说的“协调社会”和“议题设置”的功能后称“论坛”功能,是新闻事业的重要功能之一。 3.传播文化科学知识,普及社会教育,是新闻事业又一重要的社会功能,本世纪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视听媒介的突破性进展,使新闻事业成为最富有潜力的、影响最广泛的社会教育者,因此,传播知识这一功能在大众传播中又北欧称为“延续文化”“教师”功能。 4.新闻事业的另一功能是停工文化娱乐,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5.在现代社会,新闻事业通过刊播广告,传播经济信息,参与竟活动,为发展经济,繁荣社会服务,着也是新闻事业的一项重要社会功能。

21.1简述影响新闻价值实现的因素。影响新闻价值实现的因素一般来讲主要包括新闻控制者、新

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媒介、新闻接受者等四个方面。首先新闻控制者所制定的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对新闻价值的实现有影响。如果一篇稿件具有新闻价值而与现行有关政策相违背这篇稿件就不能公开报道群众也无从对其进行选择和评价。其次新闻传播者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对新闻事实的采访、写作、编辑和播报的质量。如果报道内容失实形式生硬影响群众对新闻的选择和评价。第三新闻传播媒介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关系着新近发生的事实能否得到及时快速的传播群众不会选择“旧闻”所以新闻传播媒介能否确保新闻时效性也影响群众对新闻的选择和评价。第四新闻接受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接受理解能力直接关系到他对新闻的选择和评价

22.如何理解新闻批评的原则新闻批评是一种锐利的思想武器在揭露问题、针砭时弊方面有着特殊

的战斗性能。它像一把双刃剑如果用得好可以惩治腐恶起到积极的和建设性的作用。如果用得不好则可能伤害同志直到消极的和破坏性的作用。因此开展新闻批评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

一定要慎之又慎。为了保证取得积极效果

23.新闻批评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1明确目的。新闻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人民的事业有利

于党的工作和党的团结。这就要区分建设性批评和破坏性批评的界限分清对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问题的批评和敌我矛盾性质的问题的批评。2处理好新闻批评和正面宣传的关系。所谓正面宣传指的是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要大量集中展示消极面。社会生活中需要进行批评和揭露的事情不能都搬到报纸、广播和电视上来批评性报道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不能搞“有闻必录”。一个时期内批评性报道不能过于集中以免引起负作用。3实事求是。新闻批评的实事求是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批评报道所反映的情况必须完全真实、准确经得起事实和时间的检验第二批评报道所采取的立场做到客观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营私舞弊搞打击报复。4讲究社会效果。就是要从揭露批评消极的事情引出积极的结果。比如批评要有下文事情怎么处理怎么纠正了有关单位要有答复。另外还要考虑时宜性。一般说来国民经济形势好社会安定时适宜多开展新闻批评当社会问题比较严重

各种矛盾比较集中尖锐时就不宜过多地开展新闻批评。

24.新闻真实性的双重涵义、新闻真实是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的统一。对单篇新闻作品来说不仅要确保

个别事实的准确无误做到微观真实还要求在事实的总体和相互联系上也符合客观实际力求宏观真实。对新闻媒体来说首先要做到每篇新闻真实可信但每篇新闻真实未必等于真实地反映了整个现实世界。所以还必须对实际情况做全面、客观的正确估计通过控制报道量和连续报道等方式

做到宏观真实

25.新闻价值规律的三个基本点是什么? 1,事实的新近,

就消失了。23低

26.

观事物的描写和写真

27.简述“错误舆论”的分类

28. 1

2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的新闻需求也是客观的

29. 1视群众来信来访2坚持发表读者来信3经常开展受

众调查

30.新闻是怎样的一种信息,新闻信息有哪些特性。

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这样的自然信息12

实性与选择性的兼有和统一3及时公开的传播

31.

32.实际是通过传播和接受新闻而实现

1

2

3新闻自由既

33.简述陆定一新闻定义的内容、特点及不足. 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

1

是新闻的本源和实体。2.突出了“新近发生”这是新闻的主要特性3

1—受众地位。2

34.简述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在历史上的正面作用。 1

和普及科学文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2

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借鉴。3它积极奉行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西化”和

阵地。

35.简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形成的三个阶级。

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思想。

36.简述新闻批评具有权威性的原因 1

2

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3

37. 1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带来的信息需求的

2

38.简述学习新闻理论的重要意义 1

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2

能力。34

新闻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39.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充分地满足

40.

去了自己特有的信誉和优势。

41. 1

2

实新闻事业的主人

42. 1

2

好人民的耳目喉舌3

43. 1

2

44. 12

和依靠专业队伍统一起来3把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和社会与公众监督新闻舆论统一起来

45.论述新闻工作者业务能力修养的基本内容。 123社

会活动和交际能力4文字表达能力5身体和环境适用能力

46.试述正确开展新闻批评必须掌握的原则。 12

所用事实材料须准确无误34

成问题的全理解决5

47.简述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五要素说的局限性。 12

3

48.简述新闻与情报的不同之处。 1

和人群2-内部传播3新闻具有广泛的社会

49.简述“新闻价值五要素说”。 1

要素来量度23

点时有所选择和创造

50.简述拉斯韦尔5W模式包括的因素。 12345

51.简要说明新闻媒介为什么要具体分析“群众需要” 1

要具体分析23

极、健康、有益和全方位的新闻信息和社会信息服务4

5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满足群

52.简述新闻批评“三字方针”的含义。 12

3

4问题53. 1

2

3刊播不同看法4

决的进程

54. 1

的历史时期和当时当地的社会条件影响2经济3

4

不存在的

55. 1

2

3

4

闻职业道德要求客观、公正、诚信、正直5

道德要求

56. 报纸的特点;报纸以印刷文字作为媒介 长处;1

料长期保存23

的限制。

57.

58.

了。

,长于报道外在的看得见的动态新闻,

收看设备的限制

59. 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有哪些基本点?1

及时公幵地传播。 2

如实地反映新闻事实。 3 4

认识和引导社会舆论。 5

筛选和陈述中

60. .简述滥用媒介权力的几种情况。1 政策法规和社

2

3

体或他人谋取不应得到的权益。

61. 1 2 3

应是正向的。

62. 1 2 3

查研究能力 4 5

63. 简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14-353~356 1 2 3

职业道德修养 4

64. 1.试述陆定一新闻定义的优缺点。2-41 1

2 “新近发生”这一新闻的主要特

3

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这一定义也 1

——受众的地位。 2

3

65. 试论防止新闻失实的办法。9-200~206 1

工 作作风 23 4

5 6

纠正失误 66. 1-16~17 1

2

3

烈的同业竞 争中获得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科学的理论根据。

67. 3-53 新闻价值由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五 个要素来构成。

68. 10-226 1

的思想和行为 2

法。

69. 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实质 1 2

坚持唯物

观事物的本来面貌 70. 试述你对正确坚持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的理解。12-299~304 一、把满足群众需要和引导提高群众统一起来 1

2、不能迎合少数群众的低级 3

二、把依靠群众和依靠专业队伍统一起来 1 2

办报”倾向。 三、把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和社会与公众监督新闻舆论统一起来 1、代表人民群 众行使

好监督社会的权利。 2、要把自己的全部工作置于社

71. 6- 1

舆论机构

分。 2

3

4

强。 5 评价新近事实

来引导社会舆论。 6

有不间断和 地覆盖所指向的地域。

1 2 3 4

咨询心理学部分及答案

第七部分心理咨询学部分(上册)模拟试题 一、判断题 1.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 ) 2.精神分析性的咨询与治疗着重在于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并使之意识化。() 3.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模式不仅考虑了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考虑了 改变刺激与反应关系的其它条件的作用。() 4.求助者希望听到咨询者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咨询过程中应多替对方出主意以解决具体问 题。() 5.在儿童期进行性别认同教育主要是通过成人对孩子的一般行为表现来进行。() 6.咨询师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且求助者的价值取向也必须与之达成一 致,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 7.所谓“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地去理解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和情感。() 8.咨询是一种帮助他人的职业,在咨询过程中只有求助者成长和获益,对咨询者本人的人 格完善方面并没有什么帮助。() 9.当咨询师在工作当中遇到与自己尚未解决的心理问题“同病相怜”的求助者时,应勇 敢地坦露自己的问题,与他共同商讨,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10.在咨询中保持非评判性态度是为了使求助者无所顾虑,将内心世界完全展示出来。() 二、单项选择题 1. 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为( ): (A)韦特默(B)威尔森(C)比尔斯(D)帕森斯 2. 通常认为咨询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韦特默(B)比尔斯(C)帕森斯(D)卡特尔 3. 下列哪项不是咨询心理学的专业目标( ) (A)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B)促进个体与环境的调和 (C)促进精神障碍患者的更快康复(D)促进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 4.《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的执行时间是:() (A) 2000年8月(B)2000年10月 (C) 2001年10月(D)2001年8月 5. 中国人的多相人格量表的研制成功,从方法学的角度说明了下列哪一种趋势:() (A)心理咨询工作切入中国社会现实及文化背景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强 (B)未来几年内心理咨询工作还得以普及化为其重要特征 (C)中国心理咨询职业化还将继续发展 (D)独立性是中国心理咨询的未来发展目标之一 6.()将心理咨询定义为: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 促使其行为、态度变化的过程。 (A)罗杰斯(B)陈仲庚(C)李心天(D)威廉森 7.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 (A) 帮助改造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B) 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C) 矫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 D) 治疗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8.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的构成为:() (A)自我一本我一超我(B)意识一潜意识一无意识 (C)性格一脾气一能力(D)兴趣一需要一动机 9.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自我’遵循的是:() (A)快乐原则(B)现实原则(C)道德原则(D)平衡原则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 3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第二章报纸设计 1、报纸设计——报纸编辑根据报纸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在确定编辑方针的前提下,对报纸的规模、结构和形象进行整体设计 2、编辑方针——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与风格特色,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第五章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 2、大标题——多条新闻共有的标题,用以概括这些新闻的共同主题;可以对新闻事实加以揭示,也可以提出观 点、发出号召 3、提要题——传统意义的提要题指在重要的长新闻的主题之下,所加的“内容提要”式的长副题,较详细地概 括新闻最主要的内容。近年来提要题有新的发展,内容、形式和位置都可有所变化。 4、小标题——又称分题、插题,通常用于篇幅较长的稿件,具有长文短化、方便读者选择阅读的作用。在不影 响内容表达的前提下,小标题的结构、字数应尽量相近,所辖文字长短也相近,富有节奏感,层次更分明 第六章版面设计与排版 1、报纸版面——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读者第一接触的对象 2、版心——除去周围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 3、基本栏——横排报纸的版心纵向等分为若干栏,称基本栏,一般为5-8栏之间 4、报眉——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一般刊登该版名称、版序、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 5、大头条——在版面上占有绝对地位,是本版最重要的稿件,一般占四至六栏宽。 6、小头条——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并非头条的稿件。一般位于真正的头条之上、之左,标题小于头条, 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但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字号多为一号 7、版面语言——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版面的布局结构。 8、版面空间——版面所提供的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包含的主要因素是:区域、面积、距离、形状。 9、编排手段——安排稿件所采用的物质手段,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包括:字符、图像、线条、色彩 10、综合式版面——整个版面包含的稿件较多,虽有主次之分,但不强调稿件之间的轻重差别 11、重点式版面——特别强调版面的某一局部,使其成为版面上的重点 12、集中式版面——用整个版面或版面的绝大部分刊登有关同一主题的稿件 13、编排思想——依据报道思想对版面编排的决策,是版面编辑根据对各篇稿件的评价对在版面上恰当安排这些稿件的整体构想 14、同题集中、专栏集中、集纳性专栏、单一性专栏 15、集纳——将几篇有联系的稿件组合在一起,使之或相互补充,或相互映衬、比较 补充:新闻图片:图片的一个子概念,广义指在新闻媒体上出现的全部图片,狭义仅指与新闻保持着直接与密切关系的图片,或者直接反映新闻,直观传递新闻信息,或者评价新闻事实,表达媒体观点。 二、简答题 第一章概论: 1、你认为当前报纸版面编辑出现了哪些新特征或趋势。大信息量;版面简洁;图像化;强化新闻版;专刊、副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新闻采访写作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5 1、新闻采访 2、采访的“心理控制” 3、新闻线索 二、判断题:(共5分,每小题1分) 1、新闻是一种无形的意见,越是好的新闻就越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越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 2、新闻敏感是一种灵感思维,它是一种天赋。() 3、采访观察可以分为事前观察和事后观察两种。() 4、新闻的价值是在新闻线索发现以后的判断,它是对新闻事实价值的判断。() 5、采访前情况准备的综合分析环节,是把死材料转化成活材料的环节,也是显示情况准备成果的环节。() 三、简答题:(共32分,每小题8分) 1、简述可以避免的新闻失实原因。 2、在记者的采访报道中使用隐性采访这一特殊的采访手段可能造成什么弊端? 3、记者的采访笔记需要重点记些什么内容? 4、采访中的形态语言可以产生哪些作用? 四、论述题:(共20分) 结合实际,试论记者采访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五、拟定采访提纲:(共28分) 丈夫拒签字导致孕妇难产而亡事件 结合所给出的新闻背景,试拟一个采访提纲,采访提纲应包括: 1、采访目的(5分) 2、采访对象(8分) 3、问题设计(15分) 新闻背景: 2007年11月21日下午四时许,孕妇李丽云因难产,生命垂危,被其丈夫肖志军(后证明双方未缔结婚姻)送至北京朝阳医院京西分院。面对身无分文的孕妇,医院决定免费入院治疗,而同来的丈夫却拒绝在医院的剖腹产手术单上签字。几十名医生、护士束手无策,在抢救了3个小时后,医生宣布孕妇抢

救无效死亡。在长达3个小时的僵持过程中,该男子一直对包括主治郭大夫在内的众多医生的苦苦劝告置之不理。该医院副院长赵立强亲自到场劝说,110支队的警察也来到医院。为了让该男子签署同意手术单,甚至医院的许多病人及家属都出来相劝,当时在医院安胎的《检察日报》记者吕卫红在病房劝说病友给肖志军捐钱,并当场表示:如果肖签字,则立即奖励他一万元钱。但肖志军仍然拒绝,在手术通知单上写上:“坚持用药治疗,坚持不做剖腹手术,后果自负。”为确认其精神没有异常,医院紧急调来已经下班的神经科主任刘大夫,经过询问,其精神毫无异常。医院方面上报了北京市卫生系统的各级领导,得到的指示为:如果家属不签字,不得进行手术。最终,李丽云死亡。李丽云死后,肖志军称,他不签字是因为医院要谋害李丽云,他不信医院,认为医院治疗手法不当。后又称自己不签字是因为两人未婚,怕签字担责任,同时觉得妻子只是感冒,不会有生命危险,现在已经十分后悔。现场医生则表示,肖志军拒绝签字,是怕剖腹产影响妻子生二胎。11月28日,北京市卫生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邓小虹宣布,医学专家和法学专家对孕妇李丽云之死进行评审认定,结果为:孕妇就诊时病情已非常严重,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依法履行了告知义务,但医院的特殊干预权受到了患者家属明确阻碍,导致手术无法实施,最终死亡不可避免,医院并无过失。但李丽云父母李旭光、李小娥及其代表律师王良斌认为北京市卫生局为“此事利害关系人”,不服认定,遂决定状告肖志军和朝阳医院京西分院。 对于此事,医学界、法学界、社会学家和普通民众议论纷纷,有人谴责肖志军愚不可及、荒唐之至,涉嫌间接杀人;有人认为,医院做法不妥,漠视了患者的生命权;有人责怪“官僚主义”滋生袖手旁观;有人质疑,现有医疗法律法规不完善,建议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出台一种紧急救助制度;有人表示,医生只能做知识和权力容许做的事,不能把无限的社会责任都让医院来承担;有人惊呼,此事暴露的是医患不信任的社会问题;有人倡导,要提高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身素质;有人呼吁,现有法律不存在漏洞,患者知情权和决定权应该予以坚持,不要对一些特殊个案进行无限发挥;有人反思,在为死者惋叹,欲为她讨还公道的同时,也该为生者考虑一些。当我们以人道的名义谴责肖志军和医院的时候,又为满足自己的窥探欲而不断消费别人的痛苦,这是否同样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呢? 假设你是某家报社的记者,想要就此事件进行深入采访,请首先选取一个合适的角度,明确你的此次采访目的,然后作出一份具体的采访提纲。 相关新闻链接:

新闻编辑学复习整理(终极版)

第一章 1、报纸编辑部 负责报纸编辑出版工作的组织机构就是报纸编辑部,报纸编辑部的最高领导人是总编辑,最高领导机构是编委会。 2、“编前会”制度 “编前会”,就是在每期报纸组版之前,由报社的值班总编辑、编委或总编室主任主持、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版面协调会。各版主编在编前会上汇报第二天版面编排的设想和稿件情况,各部门沟通情况,对版面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安排解决,对近期的重要报道选题进行落实和部署。 3、新闻编辑工作特色 (1)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①新闻编辑是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媒介新闻产品形象的设计师②新闻编辑是每一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③新闻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 (2)对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 (3)对新闻素材的“再认识”和“再创作” (4)公共论坛的“主持人”与新闻话题的“引导者” 4、报纸编辑的能力结构 a.信息能力:善于处理信息和获取信息;社会信息行业信息受众信息媒介内部信息 b.鉴别能力:迅速准确的判断新闻事实报道价值的能力 c.整合能力 d.创造能力:突破传统思维、创新编辑业务的能力 e.组织于沟通能力:组织新闻人才以及与记者、专家、社会公众等各方面人员进行沟通的能力。 f.写作能力 g.现代化技术与工具运用的能力。 第二章 1、媒介的功能定位与受众定位 媒介的受众定位,实际就是要发现那些信息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从而为某种媒介产品创造出市场需求的受众群体,以便针对这种需求进行产品决策。 媒介的功能定位,首先要以受众需求为基础,其次,媒介功能定位还以媒介主办者的主观愿望为基础,即媒介主办者投资办报(台)的目的何在,也决定了媒介的功能定位。 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互相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功能定位是在受众定位的基础上,考察受众的信息需求,结合媒介主办者对媒介的角色期待而确定的,它最终是受众的客观需求与媒介主办者的主观愿望相结合的产物。而媒介的受众定位则需要借助于媒介的功能定位才能对媒介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最终具有指导意义。 2、影响报纸发展的外部直接因素 a.受众:受众的人数、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受众对媒介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b.媒介的控制者:对媒介有领导权、管理权的组织和个体 c.广告客户:广告客户需求以及广告经营规模 d.传通中介:邮局、发行公司、广告代理公司 e.竞争者:不同类型媒介间和同类媒介之间。 3、媒介编辑方针 媒介编辑方针的内容主要包括:一、媒介的受众对象。受众是编辑工作最终的服务对象,目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院 新闻传播史论 考研真题、考研试题笔记资料、考研参考书 考研经验

1 / 9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957736907.html, 1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参考书 一、【史论部分】包括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学,传媒经济学1、中国新闻史。参考书籍:方汉奇先生的《中国新闻史》。2、外新史。参考:程曼丽《外国新闻史》,陈力丹《世界新闻史》 3、新闻理论。参考书目: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论文。补充的重要新闻理论 4、传播学。参考书目:郭庆光《传播学教程》,陈力丹《传播学纲要》 5、传媒经济参考书目: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近一年论文 二、【新闻传播实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四门学科)《新闻编辑学》蔡雯 《新闻编辑案例教程》蔡雯,赵劲,许向东《新闻采访教程》张征《新闻采访学》蓝鸿文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鸿,张征《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 《新闻评论案例教程》马少华,刘洪珍建议看期刊《国际新闻界》《新闻与写作》即可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考研试题笔记资料、考研试题库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史论一、名词解释5题,共40分。 1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2华盛顿邮报3新闻与宣传4刻板印象

2 / 9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957736907.html, 2 5付费墙 二、简答3道,共60分。 1、1986——1991年苏联新闻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2、新闻真实的有限性 3、波兹曼媒介生态论的内容以及对现今传播学的意义 三、论述两道题,共50分。 1、用媒介生态结构论谈谈现今新闻选择标准和方式的新变化 2、文化贸易保护主义要加强ZF 干预的的理论依据 获取更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专业考研笔记资料、考研历年真题以及完整版答案解析复试历年真题、考研信息导师信息等可以联系人大新闻学院考研专业课QQ:1665428590获取 更多信息笔记资料试题答案报考信息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考研复试大纲、复试分数线、复试内容、复试安排一、复试分数线 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按照教育部“分省录取”原则执行,没有统一的分数线。 二、复试日程安排1.报到 北京考生3月21日(周五)下午14:30-16:30,明新楼504室报到。外地考生3月23日(周日)下午面试备考时提交报到材料。考生本人须携带以下材料: (1)考生自行从网上(https://www.doczj.com/doc/957736907.html,)下载的《复试通知书》;

新闻编辑学试卷

诚信应考考出水平考出风格Array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2009— 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新闻编辑学》(A) 开课单位:传媒分院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2010年1 月22日所需时间: 120分钟 1.《人民日报》是开报纸,《参考消息》是开报纸。 2.报纸有很多属性传播新闻信息是它的_____________,引导舆论、指导工作是它的 ____________,普及知识、提供娱乐是它的文化属性。 3.编辑方针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编辑方针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和报纸水准的设定。 4.复合式标题,除了主题外,还有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5.标题“将创新进行到底”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标题“种葱种出大学问”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 6.稿件的配置包括稿件的__________和稿件的_________以及稿件的调剂。 7.新闻图片是新闻形象的现场_____________,是一种_____________。 8.副刊同新闻版比,具有______ ____;同杂志比,具有 _____ _____。 9.以文学形式反映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副刊称___________________;专门反映文艺界人士及其创作活动的副刊称___________________。 10.浙江日报的《今日关注》属于___ ____专刊,《理论视野》属于___ ____专刊。11.整个或绝大部分的版面刊登同一主题的稿件,这样的版面称为__ ___ _;整个版面稿件较多,虽有主次之分,但不强调稿件之间的轻重差别,这样的版面称为___ _______。12.上海市级新闻网站是 _________,湖南省级新闻网站是 __________。 13.写出两部2009年国内热播电视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4.写出两个2009年中国热点新闻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5.写出缩略语EMS、3G的中文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大学心理学师资培训练习系统试题附答案

大学心理学师资培训练习系统试题附答案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大学心理学 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4、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B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 应激 5、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C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6、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B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D 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D.人的心 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8、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A 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B.“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 C.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9、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A A.具有两面性; B.具有稳定性;C.具有外显性; D.具有境遇性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B A.集中性与分散性;B.连续性与阶段性 C.平衡性与差异性;D.方向性与可逆性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C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惩; D.间接强化 12、(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D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奖惩; D.自我强化 13、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 )的三种模式。C A.接受过程; B.认知过程; C.同化过程; D.学习过程 14、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 ),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 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B A.基本原理; B.变式; C.概念; D.教材结构 15、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新问题 的解决。D A.理解; B.操作; C.形成表征; D.学习的迁移 16、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基础是()。A A.人际沟通; B.人际交往; C.亲 和行为; D.人际关系

新闻编辑学重点整理

题型: 一、选择题(10*2分=20分)5个单选5个多选 二、名词解释(4*5分=20分) 三、简答(2*5分=10分)只答要点即可 四、论述(2*15分=30分)越详细越好 五、实践题(写作)20分根据新闻写评论,对新闻事件的看法,不是文章好坏的分析,500—800字 一、新闻编辑工作的职责:策划、把关、导向、整合。(理解,出选择题) 1、策划 (1)宏观策划 1)确定报纸的读者对象 A、进入市场或重新定位时,要研究市场 B、进入市场后,要调查受众。尤其要了解本媒体的主要受众群及其特征。 2)确定报纸的内容 A、根据定位来确定 B、根据受众调查来确定 C、参照其他媒体来确定 3)确定报纸的风格 风格——可辨认性的程度 (2)中观策划P8定义:设计一段时间的报道计划 (3)微观策划(重点)P12 微观策划的含义:既可以说是对落实报道计划所进行的具体安排,也可以说是对各种计划外的重要报道从报道思想、采访思路、采访手段到具体写作、版面安排、,以及如何开篇、如何掀起高潮、如何结尾、分几步走等都作出事前详细设计,并随着报道的变化及时调整思路,做出对策。 微观策划的方法: 1)首先要找准主题,选准典型。 一是找准结合点。即找到政府的工作重点与老百姓关心的热点之间的结合点。 二是选题时要把握好“度”,包括“三不选”。 2)报道思路的创新方法(信息组合的方式) 3)报道方式的确定(报道形式或报道手法)(种类、含义、用法P12 重点论述或者简答题) (一)集中式 概念:指在短期内组织大规模、多篇幅的稿件集中于一定的版面,形成较大规模的报道方式。 适用于: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问题 (二)系列式 概念:通过不同侧面反映同一主题的报道方式。 适用于:较复杂的事件或问题 (三)连续式 概念:指紧跟事物或问题的发展变化,连续发出报道,反映其全过程的报道方式。 适用于:突发性事件 (四)组合式 概念:指集中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同类情况,或同一主题、不同门类的情况,以形成较大规模。 适用于:报道面较宽、报道对象较多的事件 (五)受众参与式 指吸引受众参与报道活动,受众的活动与意见构成报道的主要对象。 (六)媒介参与式 指新闻媒介直接参与报道客体(所报道的事件、活动),成为其中的重要角色。 (七)媒介联动式 指新闻媒介相互合作,联手开展某一报道。 导向(理解选择题P18) A、隐性导向:渗透在对新闻的内容、传播形式中,渗透在通过编排手段和版面空间的不同组合布局来引导读者去作出孰轻孰重的判断中。 B、显性导向: a、直接导向:组织攥写社论、评论、暗语、短语、编后语等是直接导向。 b、间接导向:发表来信、问答、工作讨论和以读者个人名义写得言论等是间接导向。

2012年10月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16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法国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控制 B.计划 C.协调 D.组织 2.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组织发展的学科是 A.社会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管理心理学 D.工程心理学 3.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测验法、个案法和 A.数理分析法 B.逻辑判断法 C.经济分析法 D.实验法 4.韩非在《八经》篇提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其阐述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是 A.管理问题 B.生产问题 C.人性问题 D.人事问题 5.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古典管理学家是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古利克 6.观察者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预测和判断,并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成败原因的方式和过程是 A.知觉 B.感觉 C.印象 D.归因 7.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对该对象的知觉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8.在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称为社会知觉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心理定势现象 9.按能力的倾向划分,有一般能力和 A.特殊能力 B.个人能力 C.认知能力 D.创造能力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 第二章报纸设计 1、报纸设计——报纸编辑根据报纸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在确定编辑方针的前提下,对报纸的规模、结构和形象进行整体设计 2、编辑方针——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与风格特色,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第五章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 2、大标题——多条新闻共有的标题,用以概括这些新闻的共同主题;可以对新闻事实加以揭示,也可以提出观 点、发出号召 3、提要题——传统意义的提要题指在重要的长新闻的主题之下,所加的“内容提要”式的长副题,较详细地概 括新闻最主要的内容。近年来提要题有新的发展,内容、形式和位置都可有所变化。 4、小标题——又称分题、插题,通常用于篇幅较长的稿件,具有长文短化、方便读者选择阅读的作用。在不影 响内容表达的前提下,小标题的结构、字数应尽量相近,所辖文

字长短也相近,富有节奏感,层次更分明 第六章版面设计与排版 1、报纸版面——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读者第一接触的对象 2、版心——除去周围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 3、基本栏——横排报纸的版心纵向等分为若干栏,称基本栏,一般为5-8栏之间 4、报眉——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一般刊登该版名称、版序、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 5、大头条——在版面上占有绝对地位,是本版最重要的稿件,一般占四至六栏宽。 6、小头条——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并非头条的稿件。一般位于真正的头条之上、之左,标题小于头条, 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但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字号多为一号 7、版面语言——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版面的布局结构。 8、版面空间——版面所提供的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包含的主要因素是:区域、面积、距离、形状。 9、编排手段——安排稿件所采用的物质手段,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包括:字符、图像、线条、色彩

2019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与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试卷

2019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与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试卷

2019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与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试卷 《2019华东师范大学考研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复习全析》(共八册)由鸿知华东师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鸿知教学研发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华东师范大学考研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复习全析》本书依据以下参考书目: 《当代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新闻采访学》(蓝鸿文)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 《新闻编辑学》(蔡雯) 《广告学概论》(陈培爱) 《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 《公共关系学》(张克非) 本书结合华东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的往年真题,旨在帮助报考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经典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

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适用科目: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内容详情 本书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一、考试重难点(复习笔记): 通过总结和梳理《当代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传播学教程》(郭庆光)、《新闻采访学》(蓝鸿文)、《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新闻编辑学》(蔡雯)、《广告学概论》(陈培爱)、《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公共关系学》(张克非)教材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二、课后习题详解: 对《当代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传播学教程》(郭庆光)、《新闻采访学》(蓝鸿文)、《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新闻编辑学》(蔡雯)、

华师大心理学历年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含心理学史) 招生专业:心理学 一、简述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30分) 1、操作条件反射 2、注意稳定性 3、想象表象 4、意志行动 5、兴趣 6、程序性知识 7、性格特征 8、离差智商 9、趋避冲突10、激情 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70分) 1、试述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与解释过程。 2、试述长期记忆系统(long-term memory system)中的信息储存与提取过程。 3、试述概念形成的过程和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4、试述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 5、试述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6、试述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7、试述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本质区别。 华东师范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心理统计与测量(需带计算器) 心理统计部分 一、是非题(10分):请仔阅读以下句子,判断其是否正确,用T表示正确,用F表示错误,填写在前面的括号中。注意,不得使用任何其他符号。 ()1.差异系数是一种相对差异量。 ()2.抽样分布指的是抽取的样本中个体数值的次数分布。 ()3.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容量为n的一切工作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也呈正态分布。 ()4.当自由度逐渐增大时,t分布逐渐接近正态分布。 ()5.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叫总体统计量。 ()6.相关系数可以直接计算其平均数。 ()7.对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以有多种方法检验其显著性。 ()8.偏态量和峰态量是用以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量。 ()9.中位数检验就是比较两个样本中的中位数高低。 ()10.从正态分布图来看,z=0处的概率是最大的。 二、简答题(8分): 1.什么是标准分数?使用标准分数有什么好处?(4分) 2.方差分析是逻辑是什么?(4分) 三、问答题(10分) 如果有两个样本,一个是实验组,另一个对照组,分别施以两种教学方法,后期测验后如何对其成绩(百分制)进行统计检验,以确定两种教学方法有无显著差异? 四、填表题(12分) 有一个双因素方差分析实验,A因素为教材,共3种;B因素为教法,共4种。交叉分析后得到12种处理,假定每个处理中有2名被试。经过教学后进行测验,得到一个方差分析表,请完成它。注:不必说明有无显著意义等。(答案按照1-12填写在答题纸上) 差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方差F

新闻编辑期末重点测试题与答案

新闻编辑期末测试题与答案 总计: 5 大题,49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 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分析是新闻编辑分析与选择稿件的第一步。 A.新闻价值 B.社会效果 C.媒介适宜性 D.媒介容量 2.在所有稿件中,根据新闻价值分析挑选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稿件。这是选稿操作的第一步,目的是()。 A.淘汰那些不具有新闻价值的稿件,因为这类稿件往往在所有稿件中占有不小的比例。由于它们根本不是新闻,所以不需再做进一步的考虑 B.淘汰那些具有负面社会影响、导向不正确的稿件 C.淘汰那些不满足媒介容量大小的稿件 D.淘汰那些与媒体定位及编辑方针不符的稿件 3.在报纸编辑部内部的第()次分工中,有了专门负责与读者、作者和通讯员联系的“通联”,负责接受各方面的新闻线索和来稿。 A.1 B.2 C.3 D.4 4.()是版面分配的重要手段。 A.线条 B.图片 C.色彩 D.空白 5.()则接近线的属性,更具流程感、指向感。 A.“点” B.“色彩” C.“面” D.“箭头” 6.()又称刊头,报纸专版专刊上标出名称、期数等内容的部分。

A. 题头 B.栏头 C.版头 D.报花 7.引题:“车辚辚马萧萧凯歌贯云霄”。主题:“最可爱的人回来了”。这个引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引出主题的?() A.交代事件的背景与经过 B.交代事件的目的 C.描写新闻场景与气氛 D.说明主要新闻事实的性状 8.新闻标题能对新闻稿件中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进行简要的提示,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新闻说的是什么,这是新闻标题必须具备的一种功能。这体现了新闻标题功能中的()A.划分与组织新闻内容 B.揭示新闻内容 C.吸引读者阅读 D.美化版面并表现风格 9.()有两种:一种是在报纸版面上位置相对固定、有专门名称的一种以照片为主、标题和文字说明为辅的专栏,以连续的、有规律的方式出现。另一种是临时根据报道需要组织的专栏,也是以照片为主,标题与文字说明为辅。 A.独立编发的新闻照片 B.配合文字稿件的照片 C.照片专栏 D.照片专版 10.()是指无法事前预知的突发事件的报道策划,如地震、台风、水灾等自然灾害以及交通事故、恐怖袭击等。 A.可预见性报道策划 B.非独立型报道策划 C.非周期性报道策划 D.非可预见性报道策划 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11.“春运”报道属于新闻报道策划的哪种类型?() A.周期性报道

新闻编辑学[第二章新闻媒介定位与新闻产品设计]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新闻媒介定位与新闻产品设计 一、新闻媒介的定位 新闻媒介定位,在编辑学范畴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媒介的服务对象是谁,二是媒介为这些服务对象做什么。 1.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 (1)受众定位 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的目标受众,是在对媒介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媒介产品的市场占位作出决策。 (2)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指确定媒介所要担负的职能和所要发挥的功用,是立足于受众需求和传播目的对媒介产品的决策。功能定位是媒介实现传播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指向性规定。 (3)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的联系 ①功能定位是在受众定位的基础上,考察受众的信息需求,结合媒介主办者对媒介的角色期待而确定的,它最终是受众的客观需求与媒介主办者的主观愿望

相结合的产物; ②媒介的受众定位则需要借助于媒介的功能定位才能对媒介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最终具有指导意义; ③受众定位只是决定了媒介为谁而办,功能定位才能决定媒介给受众什么。 2.媒介定位的客观依据 (1)直接因素:受众、媒介的控制者、广告客户、传通中介、竞争者。 (2)间接因素:政治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法律因素、技术因素、文化因素 影响媒介生存的问接因素通过直接因素发挥作用。 (3)媒介内部条件 ①媒介的资金、设备和技术条件,这是媒介运行的“硬件”; ②媒介的人力资源、体制与管理水平,这是媒介运行的“软件”; ③媒介进行传播的符号因素。 3.报纸的特点 (1)报纸的信息容量受制于报纸的版面数量,版面越多的报纸能够容纳的信息越多,但任何报纸的容量都是有限的; (2)报纸以文字语言符号为主传递新闻信息,在揭示事物本质、评析事理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因此报纸的内容相对其他新闻媒介可以更有深度; (3)报纸作为一种平面载体,它的外在形象是由视觉性符号构造出来的,而且视觉性非语言符号比文字语言符号更起作用。 二、编辑方针 1.定义

【免费下载】00657新闻心理学 全国13年10月自考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65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在新闻心理学中,参与新闻活动的人被统称为 A、新闻传播者 B、新闻信息提供者 C、新闻受众 D、新闻活动认识主体 2、研究新闻心理学有助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闻工作者,使他们具有 A、良好的道德修养 B、较高的业务水平 C、健全的人格 D、强健的体魄 3、新闻心理学既可以归入新闻理论范畴,又可以归入 A、新闻业务范畴 B、传播学范畴 C、理论心理学范畴 D、应用心理学范畴 4、提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新闻定义的是 A、陆定一 B、范长江 C、戈公振 D、邵飘萍 5、在人的心理现象中,兴趣属于 浙00657# 新闻心理学试题第1页(共5页)

A、情绪过程 B、个性心理特征 C、个性意识倾向性 D、意志过程 6、激发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催化剂是 A、动机 B、情感情绪 C、性格 D、意志 7、性格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起制约作用,而在表现性格的各个心理特征中,处于最高层次的是 A、世界观 B、气质 C、能力 D、意志 8、在新闻敏感产生的关键时刻,打开心灵“钥匙”的是 A、顿悟 B、形成初步构想 C、典型诱因的出现 D、进行尝试性思考 9、首因效应属于 A、近因效应 B、第一印象 C、定势效应 D、晕轮效应 10、理性思维又可称作 A、创造性思维 B、抽象思维 C、常规思维 D、发散思维 11、有利于产生新闻精品及名记者的思维形式是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性思维 12、倾向于利用内在参照标志、主动地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性 B、社会依赖性 C、场独立性 D、社会独立性 1 3、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老百姓自己的事情,反映了编辑的 A、导向意识 B、娱乐意识 C、职业意识 D、受众意识 14、报刊媒体传播的最后把关人是 A、记者 B、编辑 C、受众 D、校对 浙00657# 新闻心理学试题第2页(共5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答案1汇总

第三章大学生的人格与心理健康 一.单选题(10) 1.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做过综述。 A卡特尔B弗洛伊德C奥尔波特D艾森克2.被誉为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是指() A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D存在主义3.具有感染性的、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体验是() A心境 B 情绪 C 情感 D 感情 4.总是忙忙碌碌、竞争意识强烈,又易发怒,这种人格特征是()所具有的。 A 、A型人格 B 、B型人格C、C型人格 D 、D型人格 5.用本能的发展解释人格的发展,并忽视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是下列哪个学派() A 行为主义B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学派 6.卡特尔最早应用()的方法研究人格。 A 实验法 B 问卷法 C 因素分析D路径分析 7.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制 8.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自我遵循()行动 A 快乐原则 B 道德原则 C 现实原则 D 本能原则 9.提出集体潜意识这个概念的是() A 弗洛伊德 B 荣格 C 弗洛姆 D 罗杰斯 10.()对于心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发现了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推进了对行为的研究 A 华生 B 班杜拉 C 桑代克 D 斯金纳

二.多选题(6) 1.下列属于人格基本特点的是() A 独特性 B 稳定性 C 整体性D功能性 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有下列组成部分()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本能 3.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建构者,他认为特质可以分为() A 个人特质 B 表面特质 C 根源特质 D 共同特质 4.艾森克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下列基本维度() A 外倾性 B 神经质 C 精神质 D 情绪稳定性 5.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应包括下列()方面 A 正确的自我意识 B 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C 和谐的人际关系 D 乐观的生活态度 6.心理学的三大势力是() A 行为主义B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学派 第四章大学生的情绪健康 一.单选题(10) 1.《皇帝内经》告诉我们:喜伤(),怒伤肝,忧伤肝。 A 肾 B 心 C 脾 D 胆 2.被认为是支配愤怒和恐惧的大脑中部位是() A 下丘脑 B 丘脑 C 海马回 D 胼胝体 3.最早提出情绪维度观点的是() A 普拉切克 B 华生 C 斯洛伯格 D 冯特 4.伴随着感觉而产生的情绪状态是() A 心境 B 激情 C 情调 D 应激 5.()是由心理学家挨艾利斯提出的,他认为,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导致了事物的

新闻编辑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概念题: 1、新闻编辑学:新闻编辑学时探讨新闻编辑工作产生发展的过程,研究新闻编辑工作的规律和方法、技巧的应用学科,是新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编辑客体:顾名思义,指编辑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客观对象。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反映文化精神、文化成果的各种稿件。(2)精神文化成果的物化产品——各类精神文化出版物。 3、稿件:指经过著作者创造性精神劳动所产生的、以一定的物质手段如语言符号或某些非语言符号(色彩、线条、光线、音响等)为载体的一切精神产品,包括文字作品、艺术作品、图表、视听作品及资料等。 4、版面:版面是各种稿件、标题、照片、图画、线条、色彩整体结构的组合。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宣传思想和新闻价值最终形象的体现。是对编辑立场、观点、思想感情业务素质的最重要的检验。 5、编辑方针:编辑对出版物的内容与形式所做的总体设计,是编辑一家出版物所应遵循的总的准则。 6、编辑符号:指编辑活动中,人们创造并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意义)的标志物。 7、编辑策划:编辑策划是将编辑方针具体化、实践化的系统计划与打算,即编辑根据新闻规律,对新闻报道运作的哥哥环节、报道什么和怎样报道所作的具体、细致的设计,它追求良谋和创意,旨在优化报道效果。 8、实题:指表意实在、具体的标题,其特点是具体标明新闻事实,如叙述具体的人塑、动作和事件等,让人一眼就能看到“有形”的事实。 9、虚题:即表意形象感不强,虚化、抽象的标题。它以说理为主,揭示新闻的本质,阐明其意义,讲清道理、原则和愿望等。 10、编辑的知识结构:百科知识、编辑业务知识、从事业务范围的专业知识、语言文字知识、政治理论知识。 11、对称版面:对称式版面结构亦称“平衡式”版面结构。这种结构的版面,其上的新闻标题、图片均是左右两两对称,即左边有个多大的标题、图片,右边相应位置也有同样大小的标题、图片。 12、混合版面:多种版面形式的混合版面。有些局部是穿插式的,有些局部又是块状式和格子式的。一般认为这种版面较有表现力,但难有鲜明的特色。 13、版面要素:版心、版序和版别、报头和报眼(也叫报耳)、报眉、报尾、报脚 14、题文关系:标题的排列形式 1、题压文 2、文包题 3、题贯文中 4、半腰题 5、文接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