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八章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八章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八章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八章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八章学习策略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生成技术 2. 学生刚学英语时, 26 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 对 中间难, 这种现象可解释的理论是 ( ) 。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 3.不属于元认知的策略的是( )。 A.计划策略 B.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 A.意识和能力构成 B.规则和技能构成 C.认知策略构成 D.经验和方法构成 5.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 A.语义联想 B.视觉想象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 6.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7.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 A.组织策略
1

B.复述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8.学习策略一般包括( )、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A.记忆策略 B.认知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9. 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 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 ) (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10.流程图可用来表现步骤、事件和阶段的顺序,如系统结构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 图。在学习策略中,它是一种典型的( )。 A.精细加工策略 B.调节策略 C.努力管理策略 D.组织策略 11.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 年 5 月 5 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 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复述策略 12.以下学习策略从分类上看,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A.调整阅读速度 B.获得个别指导 C.自我测查 D.重新阅读 13.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 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14.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 一般称为( )。
2
)。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15. 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 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 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 这属于 ) ( 。 A.复述策略 B.理解-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16.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 )。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能力 C.元认知控制 D.元认知计划 17.在教学生列提纲时,教师可先提供一个列得比较好的提纲,然后解释这些提纲是如何统 领材料的, 下一步就给学生提供一个不完整的提纲, 分步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学习策略训练模 式称为( )。 A.完形训练模式 B.合作学习模式 C.交互式教学模式 D.程序化训练模式 18.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 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交要的观点,这属于( A.复述策略 B.理解-控制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19.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20.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3
)。

21.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22.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中就写道:“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从学习策略上 看,这是属于( ) 。 A.认知策略 B.复述策略 C.监视策略 D.组织策略 23.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是由( )提出来的。 A.加涅 B.布鲁纳 C.斯腾伯格 D.弗拉维尔 24.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 )的记忆策略。 A.感知性 B.理解性 C.计划性 D.调节性 25.学生建立时间表、设置学习目标等,这在学习策略上是一种( ) 。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调节策略 26.按照学习进程进行的分类,做笔记属于( ) 。 A.促进选择性注意的策略 B.促进新旧知识联系的策略 C.促进新知识长期保存的策略 D.促进短时记忆的策略 27.创造一个故事,将所要记忆的信息编在一起的学习策略属于( )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28.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总体目标,对时间做出总体安排,并通过阶段性的时间表来落实。对 每天的活动,都要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来。这是属于( ) 。 A.资源管理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精加工策略 29.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 。 A.复述策略
4

B.理解-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30.元认知策略总是和( )共同起作用的。 A.监视策略 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计划策略 31.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答疑等,这些都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从学习 策略的分类上看属于( )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32.人们常利用顺口溜、歌诀等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材料,这种记忆方法是( ) 。 A.特征法 B.韵律法 C.地点法 D.联想法 33. )就是利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在某个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 A.流程图 B.网络关系图 C.系统结构图 D.组织策略 34.元认知的实质是个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 。 A.自我控制 B.自我认知 C.自我指导 D.自我学习 35. 设置学习目标、 浏览阅读材料、 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属于 ( ) 。 A.监视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计划策略 36.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巩固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37.以下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 。 A.在阅读困难或不熟的材料时放慢速度 B.对每一天的活动,都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 C.将所学的知识再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做出总结 D.意识到不理解课文的某一部分时,退回去读困难的段落.38.随意识记使用的策略主要
5

归属于( )策略。 A.组织 B.复述 C.精细加工 D.计划 39.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提高识记效果,尽可能地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 于( )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40. 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 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 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 。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 41.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其中确立一条明确的路线,并在其上确定一些 特定的点,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的位置的记忆法属于( )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包括主体性原则、______、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 个人自我效能感。 2.学习的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______和组织策略。 3.元认知是于 1976 年由______提出来的,它由三个成分组成,即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 和元认知监控。 4.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______的学习阅读领会。 5.在利用组织策略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常用的图形有:______、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 系图。 6.______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 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 7.元认知具有三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即认知过程、元认知体验与______。 8.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______。 9.______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经过努力的识记。 10.一般来说,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后面所学的信息对前 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______。 11.把最重要的概念放在复习的开头,在最后再对它们进行总结,这是利用了首位效应和
6

______的原理。 12.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______,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 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测其有效性。 13.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______、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 成。 14.______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的能力。 15.元认知包括两个成分:对认知过程的______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16.学习策略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元认知、学习的调节与控制和______。 17.交互式教学旨在教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______。 18. ______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 它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 过程。 19.常用的组织策略有______、利用图形和利用表格。 20.元认知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 ______的认识;第二,对任务的认识;第三,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21. 元认知监视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______、 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 22.指导教学模式训练______年级的学生比较有效。 23.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______、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24.______是对知识最好的复习。 25.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 ______策略。 26.______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 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27.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是针对______ 知识的。 28.在利用组织策略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常用的表格有一览表和______。 29.常见的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做笔记、______、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 实际。 30.画线是一种常用的______。 31.一般认为,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______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 32.一般来说,资源管理策略可分为______、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社会资源 利用策略。 33.对于篇幅短小或者内在联系密切的材料,适于采用______;对于篇幅较长或者较难、内 在联系不强的材料,适于采用分段识记。 34.针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有______策略和动作系列学习策略等。 35.______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通过努力的识记。 36.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是______。 37.视觉联想就是要通过______来帮助人们对联系的记忆。
7

38. 对学习材料进行归类整理, 将主要信息归为不同水平或不同部分, 然后形成一个______。 39.层次结构图和______都可以衍变成双向表。 40.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一个对信息流动的执行控制过程,这种执行控制功能 的基础是______。 41. 每个人都应当根据自己的总体目标对时间做出总体安排, 并通过______的时间表来落实。 42.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______的充分发挥。 43.对新知识进行______也是深化理解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44.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运用______的学习策略。 三、简答题。 1.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及其意义。 2.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使用学习策略。 3.简述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异同。 4.简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5.简述常用的精加工策略。 6.简述常用的组织策略。 7.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8.如何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9.学习策略训练应包括哪些要素? 10.简述指导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11.简述程序化训练模式的基本步骤。 12.简述完形训练模式的基本步骤。 13.简述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14.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谈谈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 四、论述题。 1.试述元认知的内容及学生元认知发展的特点。 2.试述学习策略的层次分类。 3.试论学习中的自我监控策略。 4.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 5.如何利用指导教学方法培训某一种学习策略? 6.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将策略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7.人在识记一篇文章时,一般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识记效果好,而中间部分的识记效果较 差,请说明其原因。 8.李小蒙是高一(2)班一位很不自信的学生,尽管他上课时总是全神贯注,并且认真完成作 业,但是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而且其他各门功课也都存在着考试困难。他
8

的成绩总是与他所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 他的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也找他谈过话, 发现并不 存在动机方面的问题,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一、选择题 1.A 2.D 3.B 4.B 5.D 6.A 7.B 8.B 9.A 10.D 11.B12.B 13.A 14.C 15.D 16.A 17.A 18.D 19.A 20.B 21.B22.B 23.B 24.B 25.C 26.A 27.B 28.A 29.C 30.B 31.D32。B 33.D 34.A 35.D 36.A 37.C 38.B 39.A 40.B 41.B 二、填空题 1.内化性原则 2.精细加工策略 3.弗拉维尔 4.差 5.系统结构图 6.复述策略 7.认知 行为 8. 调节策略 9. 随意识记 10. 倒摄抑制 11. 近位效应 12. 特定目标 13. 练习 14. 元 认知 15.知识和观念 16.学习方法 17.预测 18.元认知策略 19.列提纲 20.个人作为 学习者 21.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22.低 23.制定认知计划 24.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 25.深层加工 26.生成性学习 27.陈述性 28.双向表 29.提问 30.复述策略 31.元认 知策略 32. 时间管理策略 33. 整体识记 34. 模式再认 35. 无意识记 36. 有意识记 37. 心 理想象 38.系统结构图 39.流程图 40.元认知 41.阶段性 42.能动性 43.扩展与引申 44.资源管理策略 三、简答题 1.学习策略的特征:(1)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是有效学习的 方法;(3)有对学习过程的调控;(4)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学习策略的意义:(1)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2)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 的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和老师负担;(3)学习策略的训练和培养更加符合“使 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有利于更好的适应发展。 2.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原则:(1)必须能激发学习策略的认识需要;(2)能提供学习策略的 具体详尽步骤;(3)要依据每种策略选择较多的恰当事例说明其应用的多种可能性,使学生 形成概括性的认识;(4)使学习者明确策略的使用条件;(5)要求学习者评价策略的有效性。 3.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学习某一具体知识时采用的技能或手段,也 就是学习者用于对信息的接受、加工、编码、储存、提取、运用等认知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或 技能。 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既有区别, 又紧密相连。 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是学习策略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学习策略是有效地使用学习方法, 它要借助学习方法表现 出来,脱离具体学习方法的学习策略是空洞的。只有经过学习者整体策划、综合分析以后选 用的学习方法才具有策略性。 4.复述策略的概念及常用的方法:(I)复述策略指为了记住某信息不断积极重复的过程;(2) 常用复述策略有以下方法:①排除相互干扰;②注意复习时问的合理安排;③整体识记和分 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⑤试图回忆;⑥画线。 5.精加工策略指为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作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 或升华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1)记忆术:①位置法;②首字母缩略词法;③关键词法; ④谐音法;(2)做笔记;(3)扩展与引申;(4)提问。 6.组织策略是建构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 其方法有:(1)聚类组织策略;(2)概括法; (3)纲要法;(4)构建网络法;(5)比较法。 7.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
9

(5)有效的监控;(6)个人自我效能感。 8.高效利用最佳时间要注意:(1)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2)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 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3)根据一天内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4)根据学习任务的 性质及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5)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9.学习策略训练应包括三种要素:(1)策略及巩固练习;(2)自我执行及监控策略的使用;(3) 了解策略的价值及适用的范围。 10.指导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1)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 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2)让学生口头叙述和明确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3)在教学中 依据每种策略来选择恰当的事例以说明其应用的多种可能性。 11.程序化训练的基本步骤:(1)将某一活动技能,按有关原理分解成可执行、易操作的小 步骤;(2)通过活动实例示范各个步骤,并要求学生按步骤活动:(3)要求学生记忆各步骤, 并坚持练习,直至达到自动化程度。 12.完形训练模式的基本步骤:(1)提供一个几乎完整的提纲,需要学生听课或阅读时填写 一些支持性细节;(2)提供一个只有主题的提纲,要求填写所有的支持性细节;(3)提供一个 只有支持性的细节,要求填写丰要的观点。 13.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策略:(1)总结,即总结段落内容;(2)提问,即提与要点有关的问题; (3)析疑,即明确材料中的难点;(4)预测,即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 14.(1)指导教学模式。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2)程序化训练模式。程序 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 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 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 化程度;(3)完形训练模式。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 料,促使学生练习学习策略中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4)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这种学习活动 中,两个学生一组,当一个学毕主讲时,另一个学生倾听,纠正错误和遗漏。 四、论述题
1. (1)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 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 (2)其内容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3)元认知知识是 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包括三方面 内容:关于人的知识;关于任务的知识;关于策略的知识;(4)元认知体验是个 体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对于这些体验,学生可能完全 意识到并能够表达出来,也可能是模糊不清而不易表达出来;(5)元认知监控是 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监控,并相应的进行调节,以 达到预定目标;(6)元认知是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具 有以下特点: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②从他控到自控;③从不自觉到自觉再 到自动化;④从局部到整体。 2.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三个方面:(1)认知 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针对陈述性 知识的有复述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针对程序性知识则有模式再认策 略和动作系列学习策略等;(2)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 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是辅 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 的需要,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以及社会资
10

源利用策略等。 3.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自我监控的策略。(1)学习活动前做好计划,对学习哪 些内容,如何去学习以及学习时间安排等,都进行计划;(2)掌握好学习活动中 的自我监控:①清楚学习目标、学习对象及学习任务;②选择并采取合适的学习 方法;③控制自己执行学习计划,排除干扰;(3)学习活动后的自我监控。对学 习效果进行检查, 根据反馈结果对自己的学习采取补救措施。总结好的学习方法 和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4. 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形成与教师密切相关。教师应发挥三方面的作用: (1)教师要唤起学生有意识的自我监控。即要求学生以个人、小组的方式分析自 己的资料,帮助他们以自我监控的结果为基础,设置目标并选择策略,让学生负 起学习的责任;(2)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自我调节和策略选择的方法程序,教给学 生自我调节的技巧;(3)鼓励学生实施自我监控,以达到改进自我调节策略的目 的。 5.指导教学模式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1)教师先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 (2)让学生叙述并解释所操作 的每一个步骤,报告自己应用学习策略时的思维;(3)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 示;(4)依据策略来选择恰当的事例以说明其应用的多种可能性。例如,画线是 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在教学生时,首先解释一个段落中什么是重要的, 其次,教学生画线,最后,教学生复习和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画线部分。在这一 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示,并让学生报告自己应用这一策略时的感受,这样经过 不断的重复使学生形成内部定向思维,从而掌握这一学习策略。 6.学习策略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发现法、观察法、学科渗透式教学、专 门授课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学科渗透式教学就是把学习策略教学与具体 学科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专门训练则较独立,具有完整性。 无论是哪一种教学形式,都应遵循:(1)必须能激发学习策略的认识需要;(2) 能提供学习策略的具体详尽步骤;(3)依据每种策略选择较多的恰当的事例说明 其应用的多种可能性;(4)使学习者明确策略的使用条件,能根据具体任务和情 境选择恰当的策略;(5)要求学习者评价策略的有效性,明确策略为什么有用, 以激发学习者自觉使用策略的积极性。 学习策略教学的程序:(1)策略教学计划的制订。①通读大纲教材,把握知识体 系;②根据学习策略的内部联系,合理分配策略教学任务;③针对训练重点,搜 集迁移资料;④逐级细化,落实到每一节课。(2)将策略落实到每一节课中。① 教师要真正弄懂学习策略;②将学习策略落实到每节课中 7.(1)存在着干扰现象。(2)开头识记效果好是因为没有前摄抑制,结尾识记效 果好是因为没有倒摄抑制;而中间部分既有前摄抑制,又有倒摄抑制。 8.(1)问题出在小蒙同学未掌握高中阶段有效的学习策略。(2)学习策略是指学 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有效的学习程序、规则、
11

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的学习过程。(3)学习策略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 生的学习质量;(4)学习策略包括了学习方法,但不是仅指掌握学习方法,如何 根据自己的特点有效地使用方法是学习策略的构成部分。(5)小蒙同学应该在老 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和掌握好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策略,如 包括精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学习时间、环境以及社会资源管理等重 要的学习策略。
12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 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 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 A、系统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 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D)。 A、霍尔(.1844—1924) B、鲍德温( .1861—1934) C、詹姆士( W.1842—1910) D、桑代克( .1874—1949) 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D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 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 D、实验室实验 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 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B )。 A、简便易行 B、严格控制 C、定量研究 D、探讨相关关系 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 B )。 A.控制条件B.自然条件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D.均衡被试 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 B )。 A.自然实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 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 C.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 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B )。 A.学生 B.教师 C.教 D.学 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C )。 A.卡普杰烈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乌申斯基 D.布隆斯基 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B )。 A.观察法实验 B.自然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 14、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C )。 A.冯特 B.比奈 C.桑代克 D.班杜拉 15、在学校教育中,使能力、品格、个性得以成长,学生也是学习中有能动性的主体,指的是(B )。 A.教 B.学 C.环境 D.氛围 16、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有何区别及其作用?属于教育心理学任务是(C )。 A.应用任务 B.学习任务 C.理论任务 D.教学任务

(完整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分章练习题(有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单选题 1.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 C )P58 A.环境 B.成熟 C.遗传 D.教育 2 .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知识的( D ) P72 A.积累 B.迁移 C.学习 D.领会 3.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为( D )P63 A.发展 B.发育 C.遗传 D.成熟 4. 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A ) P78 A.关键期 B.形式运算思维 C.表征 D.表象 5. 常见的由基因异常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为( B )P60 A.唐氏综合症 B.苯丙酮尿症 C.特纳氏综合症 D.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6. 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性(或性状),以此来推断遗传的作用的方法,称为( D )P58 A.高尔顿法 B.基因突变法 C.消除法 D.孟德尔法 7. 知识的( A )是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 A.领会 B.灌输 C.传授 D.接受 8. 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A ) A.关键期 B.形式运算思维 C.表征 D.表象 9.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作( D ) A.学习 B.发展 C.遗传 D.成熟 10. 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称为( B )58 A.成熟 B.遗传 C.发育 D.发展 11. 关键期这一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来自动物习性学家所提出的( C ) A.图式 B.平衡 C.印刻 D.发展 12. 以下称为先天愚型的是( A ) A.唐氏综合症 B.特纳氏综合症 C.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D.杭亭顿舞蹈症 13. 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这种方法称为( C )P62 A.孟德尔法 B.高尔顿法 C.家谱分析法 D.基因突变法 14. 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D )P68,71 A.遗传与环境 B.遗传 C.环境 D.教育 15. 提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的心理学家是( B )P69 A.高尔顿 B.霍尔 C.伍德沃斯 D.皮亚杰 16. 提出著名的成熟决定论的心理学家是( D )P64 A.华生 B.霍尔 C.埃里克森 D.格塞尔 17.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心理发展的动力是( D )P74

1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从学科范畴来看,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以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 从学科作用来看,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并以应用为主。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人(主体)的心理。 (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学与教实际上是对同一过程的不同理解,要知道教师该如何教,首先就要理解学生该怎样学,故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多选题)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就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试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及阶段特点。)一、作为独立学科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心理学化”的思想。 德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这个科学基础就是心理学。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他因此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俄国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此后,该书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认为教育心理学因教育需要而产生,其研究是以了解人性及改变人性从而实现教育目的为取向的。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世

教师职业《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库分解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_(C )___的科学? A.心理过程B.认识过程C.心理现象D.心理特征 2.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主要包括____(D )__。 A.认识、情感和意念过程B.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C.能力、气质和性格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自我调节系统 3.人的个性心理是通过__(D )__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 认识过程; B 意志过程;C情感过程; D 心理过程。 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__(D )______。 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 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5.心理活动又被称为____(A )___。 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 C.理性活动 D.心理状态 6.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识过程的是__(C )_。 A 情绪;B需要; C 想像; D 兴趣。 7.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来研究,这是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___

(C )__。 A.客观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个别化原则 8.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这属于心理学研究的_____(C )_原则。 A 客观性; B 发展性; C 系统性; D 教育性。 9.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依据别人可以观察并加以检验的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 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 这属于心理学研究的____(A )__原则。 A 客观性; B 发展性; C 系统性; D 教育性。 10.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C) 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法 11、由实验者主动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发生变化的因素,称作___(D ) __。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无关变量; D 反应变量。 12.心理学体系的二分法是把心理分为__(C )___。 A.心理过程与个性 B.情感与意志 C.认知与意向 D.内容与形式 13.以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心理学流派是__( A )___。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认知主义 14.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流派是__(B )__。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认知主义 15.强调心理学应该以正常人为对象的心理学流派是__(C )__。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认知主义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 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 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 .讲授法 .发现法 .掌握学习法 .头脑风暴法 .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和态度上表示 正面肯定属于( )。 .接受 .价值体系个性化 .反应 .形成价值观念 .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 )是最高水平的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要求超越原先的 学习内容。 .知识 .应用 .评价目标 .综合目标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 .二个等级 .五个等级 .三个等级 .四个等级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 .心理变化 .信息加工 .智力活动 .信息输入 .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 .有影响 .没有影响 .几乎没有影响

.有实质性影响 .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之为( )。 .个别化教学 .指导性教学 .合作教学 .情境教学 .( )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于此。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测评 .教学策略 .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之为( )。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方法 .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教学策略被称为( )。 .发现教学 .掌握学习 .情境教学 .合作学习 .( )是对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是对材料领会的一种形式。 .转换 .解释 .推断 .记忆 .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系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 )。 .目标分类 .目标表述 .任务分析 .任务执行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教学事项 .教学方法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

2013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七

2013年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2.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3.技能的种类有( )。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4.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按照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智力活动方式称之为( ) A.绘画技能 B.创造技能 C.心智技能 D.操作技能

5.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 )。 A.操作技能 B.技巧 C.操作能力 D.能力 6.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7.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1氐谷现象 9.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0.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不平衡现象 B.不协调现象 C.停顿现象 D.起伏现象 10.D.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起伏现象。 11.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2.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操作整合 D.原型内化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选填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 年(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 A.1903 年 B.1913 年 C.1924 年 D.1934 年 6.20 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 一撰写的( )。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1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 A.1879 年 B.1897 年 C.1789 年 D.1798 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 A.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2
)。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练习题

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 二、选择题 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大学生 B、高校教师 C、高校的教育教学方法 D、高校的教育教学规律 2、科学教育心理学之父是()。 A、亚里士多德 B、夸美纽斯 C、桑代克 D、赫尔巴特 3、亚里士多德的()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提供了哲学和心理学依据。 A、《论灵魂》 B、《大教学论》 C、《论教学方法》 D、《教育心理学》 4、瑞士教育学家()在《论教学方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使“教育心理学化”的设想。 A、亚里士多德 B、夸美纽斯 C、桑代克 D、赫尔巴特 E、裴斯洛齐 5、是()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过程四阶段论和五步教学法。 A、亚里士多德 B、夸美纽斯 C、桑代克 D、赫尔巴特 E、裴斯洛齐 6、()认为学习的实质是联结。()认为学习不是由于试误及强化而形成的联结,而是通过有目的的对情境的整体理解而产生的“顿悟”。()强调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适应变化,成为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将人的认知过程或学习过程看做信息加工的过程,即看成是信息的获得、传递、变换、储存和提取运用的过程。 A、现代信息加工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认知派 D、联结派 7、“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于1877年撰写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被誉为“俄罗斯心理学的伟大代表”,()是前苏联“文化历史学派”的开山祖。 A、乌申斯基 B、卡普杰列夫 C、拉祖尔斯基 D、维果斯基 8、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 E、测量法 三、填空题 1、高校具有()、()和()的三大职能。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的诞生标志是美国心理学家()于1913年出版的三卷本()。 3、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过程要经历()、()、()和()这四个阶段。后来他的门徒将之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和()。 4、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和()是教育的“三个主要基础”,而()“当然站在一切科学的首位”。 5、我国最早而影响较大的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心理学家()编著的《》。 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总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有()、 )、()、()和()等原则。 三、简答题 1、阐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 1、1903年,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题的专著出版了,它的作者是【 B 】P9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弗洛伊德 D.华生 2、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作者是以下哪一位心理学家【 C 】 A.埃里克森 B.皮亚杰 C.桑代克 D.斯金纳 3、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作者是【 B 】 A.皮亚杰 B.桑代克 C.弗洛伊德 D.华生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D 】P9 A.18世纪 B.19世纪 C.19世纪中叶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5、上世纪60年代初,由谁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 B 】P10 A.斯金纳 B.布鲁纳 C.皮亚杰 D.布卢姆 6、布鲁纳在1994年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以及【 A 】P11 A.社会文化研究 B.家庭环境研究 C.学校环境研究 D.班级气氛研究 7、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哪里引进的【 B 】P12 A.俄国 B.西方 C.日本 D.澳人利亚 8、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B 】P12 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菽 D.蔡元培 9、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 C 】P10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0、学科心理学成为教育心理学组成部分是在【 B 】P10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1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众多,其中核心内容是【 B 】P5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1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涉及【 B 】P7-9 A.三大方面 B.四大方面 C.五大方面 D.六大方面 13、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C 】。P9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 14、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C 】P10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起 15、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C 】。P4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集及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集及答 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过程)。 3.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桑代克)。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03)。 5.廖世承在(1924)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6.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的是(乌申斯基)。 7.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这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 8.美国心理学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人本主义)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10.(合作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11.有人把(观察法)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12.教育心理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3.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14.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 15.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是(教育经验总结法)。 16.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观察法)。 17.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观察法)。 18.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个案法)。 19.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问卷法)。 20.教师通过分析学生近期的作业,来了解其是否掌握了所讲述的知识。这种研究方法叫(产品分析法)。 21.教育心理学研究要求研究者牢记被试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应该采用动态、变化的指标进行衡量,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 22.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

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分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湖南省教师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最早提出的?(D) A.瑞士皮亚杰 B.奥地利劳伦兹 C.美国桑代克 D.苏联维果斯基 2.青少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C )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自我意识 3.智商是能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称IQ,其公式表述为:(B) A.IQ = 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X 100% B.IQ = 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X 100 C.IQ = 实际年龄/智力年龄X 100% D.IQ = 实际年龄/智力年龄X 100 4.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B)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5.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D) A.组织教学能力 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C.组织教学能力和组织学生能力 D.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6.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C )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认知建构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认知识结构理论 7.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来进行的学习属于典型的(C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 8.场独立与场依存概念的提出者是(D ) A.卡特尔 B.威特金 C.吉尔福特 D.列维托夫 9.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D)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0.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A)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11.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C)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2.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D ) 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 D.自我临近 1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C ) A. 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基本身心规律 14.儿童刚刚表现改进错误的行为,家长便取消他看动画片的禁令,孩子随后表现出更多的改进错误的行为。这种取消厌恶刺激,从而使某一行为反应概率增加的过程是(B)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15.操作条件作用中,强化出现在反应的(C) A.前面 B.后面 C.同时 D.很久以后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理论习题答案 (1)

112.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C) A.老鼠打洞 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 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 D.蜘蛛织网 1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 A) A.条件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14.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D) A.斯金纳 B.桑代克 C.班杜拉 D.华生 115.“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句话出自( D)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米尔顿 D.华生 116.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D )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117.学习的“试误说”是由( C)提出来的。 A.苛勒 B.杜威 C.桑代克 D.班杜拉 118.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A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条件反射 119.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D)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120.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C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21.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A )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122.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B )

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 答: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理解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要注意四个要点: 1)学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它要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科学学科应当具备的要求。 2)学校教育心理学并不研究所有的学与教问题,它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3)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学与教,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及其伴随这一过程的有关能力的发展。 4)只有弄清了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才能知识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它以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为核心)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范围有哪些? 答: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范围主要包括: 1)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2)学习的基本理论; 3)各种类型的学习; 4)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5)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 6)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和评定等。 3、学校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及其教学论有何关系? 答:1)学校教育心理学不是普通心理学加教育实际的例子,否则便没有存在的理由。学校教育心理学要利用普通心理学所揭示的关于人的心理的一些普通规律,但有自己专门的对象和理论体系。 2)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特征出发。然而,学校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儿童年龄特征这一重要因素对学校中学与教的影响,目的是为了解决学与教的性质、过程和结果这一特殊的中心问题。 3)学校教育心理学也不同于教育学及其教学论,虽然它们都要涉及教师和学生,学与教等方面的问题,但各自的出发点、范围和方法都有不同。教育学及其教学论主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本章的重点较少,以往的试题中涉及本章内容的基本是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较少有论述题。重点是: 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 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理解。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学

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的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说,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根据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

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五要素和三过程,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两方面: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

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狭义上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4.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简单的实物、口头语言、书本、录音、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集及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要求研究者牢记被试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应该采用动态、变化的指标进行衡量,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 2.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 3.学习与教学的三过程是指(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4.课堂自然条件(温度和照明)、教学设施(桌椅、黑板)等属于教学环境里的(物质环境)。 5.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属于(社会环境)。 6.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为智力落后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帮助或行之有效的矫正措施,使其达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预测并干预学生)。 7.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是(20世纪20年代以前)。 8.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是(裴斯泰洛齐)。 9.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10.(合作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11.有人把(观察法)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12.教育心理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3.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14.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 15.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是(教育经验总结法)。 16.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观察法)。 17.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观察法)。 18.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个案法)。 19.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问卷法)。 20.教师通过分析学生近期的作业,来了解其是否掌握了所讲述的知识。这种研究方法叫(产品分析法)。 2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 2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过程)。 23.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桑代克)。 2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03)。 25.廖世承在(1924)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6.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的是(乌申斯基)。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填空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有效促进机制和规律的心理科学。 2.1867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发表了(《教育人类学》)第一卷,它是教育和心理知识的必要源泉。 3.1877年,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问世,这就是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4.1896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始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5.1908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由房宗岳翻译日本小泉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6.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是德国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 7.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 8.富勒和布朗认为教师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景)、(关注学生)三阶段 二、单项选择: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C)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有效促进机制和规律的心理科学。 A.学生 B.教师 C.教师和学生 D.校长 2..在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是(A) A.桑代克 B. 赫尔巴特 C.杜威 D.乌申斯基 3..(C)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维果斯基 B. 马卡连柯 C.乌申斯基 D.卡普捷列夫 4.(D)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被公认为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A.乌申斯基 B.加涅 C.赫尔巴特 D.桑代克 5. 1924年,(D)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A.房宗岳 B.潘菽 C.邵瑞珍 D.廖世承 6.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C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7.学校教育互动系统中的三个核心因素是(C) A.教师、学生、学校 B.教、学、环境 C.教师、学生、课程 D.教师、学生、领导

2016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 附答案和重点第三章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中小学适用)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选择题: l、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 A 】P32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2、巴甫洛夫的检点条件反射属于【 B 】P36 A.信号学习 B.刺激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3、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D 】P35 A.斯金纳 B.布卢姆 C.皮亚杰 D、桑代克 4、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 A.顿悟过程 B.同化和顺应过程 C.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5、在桑代克的饿猫逃出笼子的实验中,饿猫一次成功逃山获得食物的动作就会保留下来,而多次出现的无效动作却最终都被淘汰。这种学习定律属于【 C 】 A.练习律 B.准备率 C.效果律 D.选择反应律 6、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中第一个规律是【 D 】P35 A.准备率 B.理解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7、如果条件相等,满意的结果会增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烦恼的结果会削弱联结。 这是桑代克的【 B 】P35 A.联结律 B.效果律 C.准备律 D.练习律 8、巴甫洛夫经典实验“条什反射”中用的动物是【 C 】P36 A.鸽子 B.猩猩 C.狗 D.白鼠 9、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是条件反射的【 C 】P37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lO、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 A 】P39 A.正强化 B.零强化 C.负强化 D.惩罚 11、儿童因有改进错误行为表现,所以家长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属于【A 】P39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无强化 D.惩罚 12、古典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过程是【 C 】P43 A.尝试与错误 B.形成认知地图 C.顿悟 D.观察 13、主张以“发现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的理论是【 C 】P45 A.完形—顿悟说 B.尝试一错误错误 C.、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沦 14、“学习的本质在于在头脑中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是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C 】P45 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斯金纳 15、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C 】P45 A.构造完型 13.尝试错误 C.形成认知结构 D.建立条什反射 16、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是【 C 】P48 A.接受学习 B.机械学习 C.意义学习 D.信号学习 17、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这种学习属于【 D 】P48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第13章练习题及答案.doc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一、选择题: 1、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A.个体 B.松散群体 【 C 】 C .集体D.联合群体 2、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总和是A.群体规范B.群体动力C.群体凝聚力 3、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考虑的应是【A.减少课堂混乱B.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C .学生学习成绩D.学生的视力B 【 B】 D.群体气氛 】 4、非正式群体【A A.自然涌现的领袖 C .有正式推选的领袖】 B.没有领袖 D.有老师指定的领袖 5、非正式群体对个体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C 】 A.大小 B .年龄 C .性质 D .性别 6、某几个同学喜欢学习文化知识、喜欢踢足球、热心帮助同学,他们所组成的非正式群体 的性质是【D】P208 A. 破坏型B.消极型C.中间型 D .积极型 7、不遵守课堂纪律和扰乱集体活动的行为,应归于【D】P215 A .过错行为 B.品德不良行为c.犯罪行为D.问题行为 8、课堂上师生交往形式效果最好的是【D】 A .单向交往 B .双向交往c.多向交往D.民主交往 9、在班级人际关系的构成成分中,最主要的是【B】 A. 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 10、群体压力下,成员放弃白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是【B 】P209 A. 规范B.从众C.认同D.内化 11、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B】P205 A.维持动机作用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功能 12、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 】P208 A.目的和内容 B .共同语言 C .深厚友谊 D .约束力量 13、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 D 】 P208 A.最终结果 B .中间环节C.目标D .最高阶段 14、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A)P208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 .只有小集团意义 C.依赖兴趣的作用 D .没有政治意义 15、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 B 】 P208 A.群体压力 B .群体动力 C .群体凝聚力 D .群体规范 16、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 )。【B 】 P210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A.学生 B.教师 C.学习 D.教学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D) A.学生 B.教师 C.教学过程 D.学习过程 3.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B ) A.皮亚杰 B.桑代克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C ) A. 1877 年 B. 1879 年 C. 1903 年 D.1913 年 5.廖世承在(D )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A.1903 B.1908 C.1913 D.1924 6.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的是( C) A.裴斯泰洛齐 B.卡普捷列夫 C.乌申斯基 D.维果斯基 7.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这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D )原则。 A.发展性 B.整体性 C.系统性 D.教育性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美国心理学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英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等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C.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D.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9.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A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信息论 10.( C)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11.有人把(D )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A.访谈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12.教育心理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 B)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 20世纪80年代以后 13.教育心理学是(C )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A.自然科学 B.普通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理论心理学 14.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B )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学大纲》 15.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是(C ) A.个案法 B.测验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产品分析法 16.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D) A.个案研究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 17.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 A)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18.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A ) A.个案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 19.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C ) A.观察法 B.测验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