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农学概论(第2版)-在线作业-1-3

2016农学概论(第2版)-在线作业-1-3

2016农学概论(第2版)-在线作业-1-3
2016农学概论(第2版)-在线作业-1-3

2016农学概论(第2版)-在线作业-1-3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9-20 13:18:34

一、单选题

1.

(5分)

杂交后代再与亲本之一杂交,称为()。

? A. 单交

? B. 回交

? C. 顶交

? D. 复交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2 作物的育种目标与选择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2.

(5分)

全年收获作物的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为()。

? A. 收获指数

? B. 叶龄指数

? C. 叶面积指数

? D. 复种指数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7.3 复种的概念、作用、效益原理及技术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3.

(5分)

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的反应特性被称为()。

? A. 温度日照反应特性

? B. 光照反应特性

? C. 温度反应特性

? D. 温光反应特性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4.

(5分)

1975年由泽文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的《栽培植物及其变异中心检索》确定的地理基因起源中心有()个。

? A. 14

? B. 12

? C. 13

? D. 15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1 作物的起源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5.

(5分)

小麦属于()。

? A. 高温长日作物

? B. 低温长日作物

? C. 低温短日作物

? D. 高温短日作物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以下属四碳植物的为()。

? A. 水稻

? B. 小麦

? C. 高粱

? D. 玉米

? E. 甘蔗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 2.2 作物的分类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C,D,E

解析

2.

(5分)

作物生产设施化的意义包括()。

? A. 增强环境控制能力

? B. 提高工业化生产水平

? C. 实现集约、高效经营

? D. 促进可持续发展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8.2 作物生产设施化类型及意义展开解析

答案A,B,C

解析

3.

(5分)

作物传播的动力包括()。

? A. 自然界中的风力、水流等力量

? B. 人类活动

? C. 动物传播

? D. 自体传播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1 作物的起源

展开解析

答案D,A,C,B

解析

4.

(5分)

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包括哪几个方面?()

? A. 经济高效目标

? B. 可持续性目标

? C. 生产率目标

? D. 食品安全目标

? E. 营养安全目标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2 世界与中国作物生产概况

展开解析

答案C,B,D,E,A

解析

5.

(5分)

作物对温度要求的三基点是指()。

? A. 最冷点

? B. 最高点

? C. 最适点

? D. 最热点

? E. 最低点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2 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

(5分)

使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被大量消耗,而另一些则得不到有效利用,从而造成土壤肥力的偏耗。()?

?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7.5 轮作与连作概念、生产意义及连作技术

展开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

2.

(5分)

C4作物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低,光呼吸作用也低。()

?

?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2 作物的分类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

3.

(5分)

大量施用氮肥会降低果蔬品质和耐贮存性。()

?

?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6 营养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

4.

(5分)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众多的生态因子中总有一、两个因子起着主导性的、决定性的作用,而其它因子则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

?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7 农田生态系统

展开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

5.

(5分)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谷子生产国,占全世界谷子产量的90%以上。()

?

?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2 作物的分类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

6.

(5分)

燕麦原为谷类作物的田间杂草,9000多年前才被驯化为作物。()

?

?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2 作物的分类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

7.

(5分)

生态保护制度不是农作制的组成部分。()?

?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7.6 农作制的概念、功能及农作制区划的意义及原则

展开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

8.

(5分)

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

?

?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2 作物的分类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

9.

(5分)

黑麦在种植结构调整和发展农区畜牧业中有较大潜力。()

?

?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2 作物的分类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

10.

(5分)

上世纪60年代后世界作物单产的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

?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2 世界与中国作物生产概况

答案正确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10-12 21:24:49

一、单选题

1.

(5分)

本品种粒数占检验总粒数的百分比是()。

? A. 种子净度

? B. 发芽势

? C. 发芽率

? D. 种子纯度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3 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2.

(5分)

一复合肥料标识为20─10─10,则其意指()。

? A. N20%、P2O510%、K2O10%

? B. CO220%、H2O10%、O210%

? C. N20%、P10%、K10%

? D. C20%、H10%、O210%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5 施肥的基本原则、影响因素及施肥技术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3.

(5分)

在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

? A. 混作

? B. 轮作

? C. 间作

? D. 套作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7.4 间、混、套作概念、效益原理及技术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4.

(5分)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 A. 1/4

? B. 1/5

? C. 1/10

? D. 1/6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2 世界与中国作物生产概况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5.

(5分)

土壤是由固体(相)、液体(相)和气体(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和有机质组成,约占土壤组成的()。

? A. 30%

? B. 40%

? C. 50%

? D. 60%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5 土壤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种子处理包括哪些方法?()

? A. 浸种催芽

? B. 种子包衣

? C. 药剂拌种

? D. 浸种

? E. 晒种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2 良种选用、种子处理、播期与播种技术

展开解析

答案E,D,C,A

2.

(5分)

土壤有机质包括()。

? A. 铁

? B. 纤维素

? C. 镁

? D. 淀粉

? E. 脂肪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5 土壤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解析

答案B,D,E

解析

3.

(5分)

杂草的生物学特点有()。

? A. 生长繁茂

? B. 拟态性强

? C. 适应性强

? D. 种子生命力强、寿命长

得分: 5

知识点: 6.6 杂草、病虫的危害和防治及化学调控技术

展开解析

答案C,B,D

解析

4.

(5分)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而复杂的现象,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A. 抗逆性强

? B. 适应范围广

? C. 生长势强

? D. 产量高

? E. 优质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2 作物的育种目标与选择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C,D,A

解析

5.

(5分)

我国油菜种植优势区域包括()。

? A. 长江下游优势区

? B. 北方油菜优势区

? C. 长江中游优势区

? D. 长江上游优势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2 作物的分类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D,C,A,B

解析

三、判断

1.

(5分)

种子发芽要求水分、温度和空气三个因素的适度配合,三者缺一不可。()

?

?

纠错

得分: 5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3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6-06-02 09:14:50 一、单选题 1. (5分) 在我国一般以年均温度()℃以下为一年一熟区。 ? A. 8 ? B. 16-18 ? C. 8-12 ? D. 12-16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7.3 复种的概念、作用、效益原理及技术 2. (5分) 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同一作物或同一复种方式,称为()。 ? A. 连作 ? B. 间作 ? C. 轮作 ? D. 套作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7.5 轮作与连作概念、生产意义及连作技术 3. (5分) 在作物生产智能化的技术体系中,()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 A. 农业专家系统 ? B. 农机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技术 ? C. 数据库技术 ? D. 遥感技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8.4 作物生产智能化含义及技术体系4. (5分) 双子叶植物的叶片不包括()。 ? A. 叶舌 ? B. 托叶 ? C. 叶柄 ? D. 叶片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5. (5分) 在作物生长期内施入的肥料为()。 ? A. 追肥 ? B. 基肥 ? C. 面肥 ? D. 种肥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5 施肥的基本原则、影响因素及施肥技术 二、多选题 1. (5分) 害虫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具体说来,主要哪些防治方法?() ? A. 植物检疫 ? B. 生物防治 ? C. 化学防治 ? D. 农业防治 ? E. 物理机械防治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6 杂草、病虫的危害和防治及化学调控技术 2. (5分)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 ? A. 环境因素 ? B. 栽培因素 ? C. 病虫害 ? D. 遗传因素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3 作物产品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操作系统原理知识知识点复习,梁光祥

目录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 (2) 1.1操作系统概念 (2) 1.2操纵系统的主要功能 (2) 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3) 1.4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和运行模型 (3) 1.5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3) 1.6操作系统主要类型 (3) 第二章进程管理 (4) 2.1.进程概念 (4) (4) 2.2.进程控制 (5) 2.3.进程互斥与同步 (5) 2.4.进程通信 (5) 2.5.线程 (5) 第三章处理器调度与死锁 (6) 3.1.处理器调度 (6) 3.2.死锁 (7) 第四章存储管理 (8) 4.1.程序的链接和装入 (8) 4.2.分区式存储管理 (8) 4.3.分页式存储管理 (8) 4.4.分段式存储管理 (9) 4.5.段页式存储管理 (9) 4.6.虚拟存储管理 (10) 第五章设备管理 (11) 5.1.输入输出系统 (11) 5.2.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11) 5.3.缓冲技术 (14) 5.4.分配策略: (14) 5.5.输入输出软件 (14) 5.6.虚拟设备 (14) 5.7.磁盘存储管理 (14) 第六章文件管理 (15) 6.1.概述 (15) 6.2文件数据的组织和存储 (15) 6.3.文件目录 (15) 6.4.文件储存空间管理 (16)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1.1操作系统概念 1.配备操作系统的目的 1)方便人们使用计算机 2)有效管理计算机 2.操作系统的目标 1)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提高系统效率 3)具有可扩充性 4)具有开放性 5)具有可靠性 6)具有可移植性 1.2操纵系统的主要功能 1.处理器管理功能 1)进程控制 2)进程同步 3)进程通信 4)调度 2.存储管理功能 1)内存的分配与回收 2)内存保护 3)地址映射 4)内存扩充 5)内存共享 3.设备管理功能 1)缓冲管理 2)设备分配与回收 3)设备驱动 4)实现设备独立性 5)实现虚拟设备 4.文件管理功能 1)文件的存储空间管理 2)目录管理 3)文件的读写管理 4)文件保护 5.网络功能 1)网络资源管理 2)网络通信管理

操作系统概论

操作系统的概念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软件系统又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其中,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系统软件。 从用户角度来看,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桥梁,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命令和有关规范来操作和管理计算机。 普遍认为:操作系统是管理软硬件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一种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主要有四种特性:1)并发性2)共享性3)虚拟性4)异步性 果。 2.1.4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从资源管理的观点来看,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 处理机管理 2. 存储管理 3. 设备管理4. 文件管理 5. 网络与通信管理6. 用户接口 处理机管理 处理机管理主要有两项工作: 1)处理中断事件2)是处理器调度 2.1.5 操作系统的分类 早期,根据用户界面的使用环境和功能特征的不同,操作系统一般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批处理系统;2)分时系统;3)实时系统。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根据在同一时间使用计算机用户的多少,操作系统又可以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 单用户操作系统是指一台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用户在使用,一个用户独自享用系统的全部硬件和软件资源,而如果在同一时间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则称为多用户操作系统。 另外,如果用户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每个应用程序被称作一个任务),这样的操作系统称为多任务操作系统,如果用户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运行一个应用程序,对应的操作系统称为单任务操作系统。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 早期的DOS 操作系统是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Windows XP 则是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 大量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联结在一起,可以获得极高的运算能力及广泛的数据共享,这种系统被称作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 ——DOS操作系统 DOS操作系统:DOS采用汇编语言书写,系统开销小,运行效率高。 Windows操作系统1995年8月,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 95,并放弃开发新的DOS 版本,Windows 95能够独立在硬件上运行,是真正的新型操作系统。以后Microsoft公司又相继推出了Windows 97、Windows 98、Windows 98 SE、Windows Me等后继版本。 ——Unix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Linux属于自由软件,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 or Freeware)是指遵循通用公共许可证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规则,保证你有使用的自由、获得源程序的自由、自己修改的自由、复制和推广的自由,也可以有收费的自由的一种软件。 Mac OS操作系统Mac OS操作系统是美国Apple公司推出的操作系统,运行在Macintosh 计算机上。Mac OS是全图形化界面和操作方式的鼻祖。

2016年农学概论(第2版)在线作业1~3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9-20 13:18:34 一、单选题 1. (5分) 杂交后代再与亲本之一杂交,称为()。 ? A. 单交 ? B. 回交 ? C. 顶交 ? D. 复交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5.2 作物的育种目标与选择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2. (5分) 全年收获作物的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为()。 ? A. 收获指数 ? B. 叶龄指数 ? C. 叶面积指数

? D. 复种指数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7.3 复种的概念、作用、效益原理及技术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3. (5分) 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的反应特性被称为()。 ? A. 温度日照反应特性 ? B. 光照反应特性 ? C. 温度反应特性 ? D. 温光反应特性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4. (5分)

1975年由泽文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的《栽培植物及其变异中心检索》确定的地理基因起源中心有()个。 ? A. 14 ? B. 12 ? C. 13 ? D. 15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1 作物的起源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5. (5分) 小麦属于()。 ? A. 高温长日作物 ? B. 低温长日作物 ? C. 低温短日作物 ? D. 高温短日作物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以下属四碳植物的为()。 ? A. 水稻 ? B. 小麦 ? C. 高粱 ? D. 玉米 ? E. 甘蔗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C,D,E 解析 2. (5分) 作物生产设施化的意义包括()。 ? A. 增强环境控制能力

操作系统概论复习大纲

操作系统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引论 (一)内容简介 本章介绍了学习操作系统必须先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计算机系统 2.操作系统 3.操作系统的形成和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4.操作系统的发展 5.处理器的工作状态 6.操作系统与用户的接口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各类操作系统的特点;用户与操作系统的关系;处理器的工作状态和系统功能调用的作用。 重点是: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各类操作系统的特点;程序状态字的作用;系统功能调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根据本章内容的特点,和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该章考核可以出以下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 名词解释: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特权指令 问答题: 1. 计算机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2. 从资源管理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有哪些功能? 3. 各类操作系统的特点? 4. 操作系统为什么要提供“系统功能调用”? 第二章处理器管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操作系统中处理器管理部分的实现,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多道程序设计 2.进程的概念 3.进程控制块 4.进程队列 5.中断与中断处理 6.处理器调度 7.线程的概念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掌握多道程序设计时如何提高计算机系统效率的;进程和程序有什么区别;进程的基本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处理器调度策略;中断的作用。

重点是:多道程序设计,进程,处理器调度。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根据本章内容的特点,和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该章考核可以出以下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综合题。 名词解释:多道程序设计,进程,中断,线程 问答题: 1.进程有哪些基本状态,画出进程基本状态变化图。 2.进程控制块的作用和基本内容? 3.简述中断响应的过程。 4.设计调度算法的原则有哪些? 5.有哪些作业调度策略,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6.有哪些进程调度策略,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7.在分时系统中采用时间片轮转的调度策略有哪些优越性? 8.采用多线程技术有哪些优越性? 综合题(辅导时可以修改下时间) 1.在单道批处理系统中,有四个作业到达输入井和需要的计算时间如表所示,现采用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算法,忽略作业调度所需的时间。当第一个作业进入系统后就可开始调度。 (1)填充表中空白处 (2)四个作业的执行次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四个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 2.在某计算中心的一道单道程序设计系统中,有A、B、C三个作业在等待处理,它们到达系统的时间和估计需计算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法调度时各自的等待时间和完成时间。

操作系统概论重点整理2017(2017年张琼声版)

操作系统概论-02323(2017年张琼声版本) 第1章操作系统简介 1.1什么是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概念: 操作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系统软件,是不同程序代码、数据结构、初始化文件的集合,可执行。 操作系统是提供计算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并管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资源,并且通过这个接口使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简单、高效。 接口是两个不同部分的交接面。接口分为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计算机的所有功能最终都是由硬件的操作来实现的,计算机屏蔽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 (2)操作系统完成的两个目标: 1)与硬件相互作用,为包含在所有硬件平台上的所有底层可编程部件提供服务; 2)为运行在计算机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即用户程序)提供执行环境。 现代计算机特点是支持多任务,一方面保证用户程序的顺利执行,另一方面使计算机系统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保证计算机系统的高性能。 (3)操作系统的功能: 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1.2操作系统的发展 1)无操作系统 2)单道批处理系统 3)多道程序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 4)微机操作系统 5)实时操作系统 6)嵌入式操作系统 7)物联网操作系统 1.2.1无操作系统阶段: 电子管,无存储设备,第一台: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尼阿克」 单道批处理系统: 晶体管,磁性存储设备,内存中有一道批处理作业,计算机资源被用户作业独占。 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计算机系统处理的作业量

1.2.2单道批处理系统 特点: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优点:减少了等待人工操作的时间 缺点:CPU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1.2.3多道程序系统 多道程序系统:集成电路芯片,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多个终端)。 特点:多道性、无序性、调度性、复杂性。 优点:能够使CPU和内存IO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缺点:系统平均周转时间长,缺乏交互能力。 1.2.4微机操作系统: 第一台Intel公司顾问GaryKildall 编写的CP/M系统,是一台磁盘操作系统,用于Intel8080. 1.2.5操作系统特点 (1)分时系统: 特点:多路性、及时性、交互性、独立性。 优点:提供了人机交互,可以使用户通过不同终端分享主机。 缺点:不能及时接收及时处理用户命令。 (2)实时操作系统(用户实时控制和实时信息处理): 实时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现场的自动控制、海底探测、智能机器人和航空航天等。 特点: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 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采取多级容错措施来保证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 (3)操作系统产品: 1)主机操作系统(批处理、事务处理(银行支票处理或航班预订)、分时处理) 2)微机操作系统 3)服务器操作系统 4)嵌入式操作系统(物联网操作系统) 1.3操作系统的特征 现代操作系统都支持多任务,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性特征。 (1)并发: 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2)共享: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 资源共享两种方式:互斥共享,同时共享; (3)虚拟: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成若干逻辑上的对应物;

农学概论考试整理

一、名词解释 农学:是指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一门科学。(广义) 资源:泛指人类从事社会活动所需要的全部物质和能量的基础。 种植业资源:是指人类从事作物生产所需的全部物质要素和信息。 (二选一) 光补偿点: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渐渐增加,等达到某一速率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达到平衡,净光合速率等于零,此时的光照强度即为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随着光照强度的进一步增加,光合速率逐渐上升,当达到一定值后,光合速率便不再因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上升,此时的光照强度即为光饱和点。 (二选一) 积温:指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一发育阶段高于一定温度以上的昼夜温度的总和。 无霜期:指某地春季最后一次霜冻到秋季最早的一次霜冻出现时其间的一段时间。 冷害:又称寒害,是指作物遇到零度以上的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的一种现象。 冻害:是指作物遇到低于零度的低温,组织体内发生冰冻而引起伤害的现象。 霜害:主要有黑霜和白霜两种,当温度下降到零度或者零度以下时,如果空气干燥,温度降低未形成霜,而使作物受害的称为黑霜,如果在降温过程中形成了霜,则称为白霜。 (四选一) 土壤干旱:指土壤中缺乏作物可利用的有效水儿造成的干旱,其对作物的危害极大。 生物产量:指作物一生中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 经济产量:指作物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收获量。(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二选一) 作物产品品质:指人类所需要的作物的目标产品的品质,即产品达到某种用途的需求的适宜程度。 生长: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作物植株或器官从小到大、由轻到重的不可逆的数量增长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 发育:指作物一生中其形态、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植株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少耕法:指减少不必要的耕作次数或耕作面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的一种耕作方法。

农学概论知识点整理(杨文钰版)

农学概论 一、绪论 1.农学:研究作物生产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2.农学的性质:○1农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为基础的一门应用科学;○2农学是服务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学科;○3农学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门应用生态学科 3.农学的特点:○1系统的复杂性;○2技术的实用性;○3生产的连续性;○4生长的规律性;○5明显的季节性;○6严格的地域性 4.作物生产的地位与作用:○1人类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2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3出口的重要物质;○4农业的基础产业;○5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5.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天人相参”或“三才”理论为基本精神)和农作物生产技术特征(精耕细作)。 6.世界作物生产概况:作物总产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提高,而单产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因素:○1品种改良;○2增施肥料与施肥技术;○3节水技术;○4设施栽培;○5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6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7.我国作物生产概况:我国作物生产的迅速发展,主要归功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作物生产条件的改善。与世界作物生产的发展相比,不同的特点:○1作物品种的改良;○2间作、套作多熟制种植技术;○3作物栽培技术;○4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5作物生产条件的改善 8.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1生产率目标;○2可持续性目标;○3营养安全目标;○4经济高效目标 9.作物生产发展的途径:○1建设高产农田;○2改革种植制度;○3普及优良品种;○4发展先进适用技术 二、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 1.研究作物起源的意义:○1了解众多的植物遗传资源并建立基因库,利用有用的基因改造现有的作物并选育新品种;○2了解起源地的气候生态情况,分析作物特定的生态适应性,达到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目的;○3有助于研究人类的农耕文化 2.农作物起源:水稻、小麦、大豆、油菜—中国日本起源中心;玉米、甘蔗、棉花—中美洲墨西哥中心;马铃薯—南美洲中心 3.作物生物学特性分类 按感温特性喜温作物;耐寒(喜凉)作物 按对光周期反应特性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日照作物;定日照作物 按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C3作物;C4作物;CAM(景天科酸代谢)作物 4.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 粮食作物禾谷类作物蛋白质和淀粉比例最符合人类需要(1:6~7) 豆类作物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 薯芋类作物主要成分为淀粉(大多要求土壤深厚,通透性好,对钾肥需要量大) 经济作物纤维作物品质是根据纤维细胞的长度、细度、拉力、强度、弹性、色泽、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来衡量

操作系统概论

操作系统概论 1.计算机硬件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组成;计算机系统包 括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 2.操作系统三种基本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3.输入输出控制系统管理外围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信息传送。 4.操作系统的功能可以分为处理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5.进程:一个进程在一个数据集上的一次执行。程序是一组指令的有序集合,是一个静态实体。进程是 一个动态实体,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个进程可以对应很多程序。进程三种基本状态:运行、就绪、等待态。 6.进程控制块包含四类信息:①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一个进程包括进程名。②说明信息:用于说明进程 情况,包括进程状态等待原因进程程序和数据存放位置。③现场信息:用于保留进程存放在cup中的信息,包括通用、控制和程序状态字寄存器的内容。④管理信息:用于进程调度包括进程优先数队列指针。 7.中断:由于某些时间的出现,中止现行进程的运行,而转去处理出现的事件内,待适当的时候让被中 止的进程继续运行,这个过程就是中断。 8.中断处理程序:对出现的事件进行处理的程序.是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 9.中断响应:通常在cup执行完一条指令后,硬件的中断装置立即检查有无中断事件发生,若有则暂停 运行进程的运行而让操作系统中的中断处理程序占用cpu. 10.单用户连续存储管理和固定分区存储管理都为静态重定位。 11.移动的条件:移动一道作业时,应先判定它是否在与外围设备交换信息。若是则暂不能移动该作业必 须等待信息交换结束后才可移动。 12.快表:把存放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部分页表称为快表 13.什么是虚拟存储器:对分页式存储器实现虚拟存储器只需将作业的全部信息作为副本存放在磁盘上, 作业呗调度投入到运行时,至少把作业的第一页信息装入主存中,在作业执行过程中访问到不在主存储器中的页时,再把它们装入 14.逻辑文件类型:流式文件、记录式文件。 15.文件存储结构:顺序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存取方式:顺序存取、随机存取。 16.文件安全性包括:文件保护和保密 17.读一个文件一次调用:打开文件、读文件、关闭文件;写一个文件:建立文件、写文件、关闭文件。用 户可调用删除操作要求删除一个有权删除的文件但删除一个文件前应先关闭 18.传输一次信息传输操作所花的时间有三部分:①寻找时间:把移动臂移到指定的柱面所花的时间,机 械操作,花费时间较长。②延迟时间:等待指定的扇区旋转到磁头位置下所花时间。这个与扇区的位置有关。③传送时间:指定的磁头把磁道上的信息读到主存或把主存的信息写到磁道上所花的时间。 19.缓冲技术:操作系统中利用缓冲区来缓解处理与外围设备之间工作速度不匹配的矛盾而采用的技术, 包括:单缓冲技术、双缓冲技术和缓冲池技术。 20.操作系统中实现联机同时外围设备操作功能部分也称为斯普令系统,它由三个部分组成(1)预输入程序 (2)井管理程序(3)缓输出程序 21.进程的互斥与同步(1)进程的互斥:指当有若干个进程都要使用一个公共资源时,任何时刻最多只允 许一个进程去使用该资源,其他要使用它的进程必须等待,直到该资源的占用者释放了该资源(2)进程的同步:指在并发进程之间存在一种制约关系,一个进程的执行依赖另一个进程的消息,当一个进程没有得到另一个进程的消息时应等待,直到消息到达才被唤醒 22.通信原语 Send(N,M) 把信件M送到指定的信箱N中. Receive(N,Z) 从指定信箱N取出一封信,存 到指定的地址Z中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 结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茎类的分生组织不再分化时,原基和腋芽原基在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 (填空)叶的生长:叶原基发育生长的过程为:顶端生长。出缘生长。居间生长 1.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数量化过程。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和多少来表示。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性变化。特点是分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质变过程。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2.作物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 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 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 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并进的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关系。3.种子的概念与区别 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 种子分为三类:胚株发育而形成的种子,如豆类 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水果 根茎雷作物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

4.简述根的种类 初生根:种子内胚根发育而来即种子根 次生根:生与主根上的侧根或基部茎节上的节根 不定根:由茎,叶等处随时发生没有固定位置的根 5.* 简述叶的形态 子叶:胚的组成部分,着生于胚轴上 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 *1.光对作物的重要性 作物生产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来自不同的人工光源。 光在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作为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直接作用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建成,如种子萌发,叶芽花芽分化等。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总而言之。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变上。 光和速率:CO2mg/dm2/h 每小时每平方分米的叶片面积吸收CO2的毫克数 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的光照强度(光和速率=0).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光周期现象:自然界一昼夜间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作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受日照长度的影响醉舞发育对日照长度的反应。P70 作物温度三基点,最低点,最适点,最高点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4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4 交卷时间:2016-08-09 15:06:33 一、单选题 1. (5分) 迄今为止,已经过确认的作物必需的元素有()种。 ? A. 14 ? B. 18 ? C. 16 ? D. 12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3.6 营养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2. (5分) 净种子占试样重量的百分率为()。

? A. 千粒重 ? B. 发芽率 ? C. 发芽势 ? D. 种子净度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5.3 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3. (5分) 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粮食作物中居()。? A. 第三位 ? B. 第四位 ? C. 第二位 ? D. 第一位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4. (5分) 生产上所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九二0”,其学名叫()。 ? A. 赤霉酸(GA3) ? B. 吲哚乙酸(IAA) ? C. 2,4—D ? D. 萘乙酸(NAA)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6.6 杂草、病虫的危害和防治及化学调控技术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5. (5分) 一个地区能否复种,除了具备一定的热量条件,还要满足一定的水分条件,一般而言,大于()mm可以实现多种作物的一年两熟或三熟。

? A. 900 ? B. 600 ? C. 1000 ? D. 800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7.3 复种的概念、作用、效益原理及技术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以下属非侵染性病害的有()。 ? A. 干旱 ? B. 高温灼烧 ? C. 线虫危害 ? D. 营养失调 ? E. 低温冻害 纠错

操作系统概论自考复习资料.doc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 OS)是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系统软件。它是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资源的管理者和各种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它使整个计算机系统协调一致且有效地工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将知道操作系统要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习操作系统,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操作系统的概念。本章主 要讲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操作系统 二、操作系统的形成 三、操作系统的类型 四、操作系统的功能 一、什么是操作系统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是按用户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软硬件系统的组成部分就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当不同的用户使用计算机时都要占用系统资源并且有不同的控制需求。 操作系统就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系统软件,由它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一是使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二是使得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工作。 二、操作系统的形成 早期没有操作系统→原始汇编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可以看到,操作系统是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推动而形成的。 三、操作系统的类型

按照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大致可以把操作系统分为以下几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其中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是基本的操作系统(加亮) 1、批处理操作系统按照用户预先规定好的步骤控制作业的执行,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又可分为批处理单道系统和批处理多道系统。单道系统每次只有一个作业装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运行,多个作业可自动、顺序地被装入运行。批处理多道系统则允许多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轮流地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的外围设备,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缩短作业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2、分时操作系统,这种系统中,一个计算机系统与许多终端设备连接,分时系统支持多个终端用户,同时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系统,为用户在测试、修改和控制程序执行方面提供了灵活性。分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和交互性。 3、实时操作系统能使计算机系统接收到外部信号后及时进行处理,并在严格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处理,且给出反馈信号。它是较少有人为干预的监督和控制系统。实时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不强求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4、网络操作系统可以把若干计算机联合起来,实现各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及网络中各种资源的共享,像我们现在使用的Windows ,UNIX和Linux等操作系统都是网络操作系统。 5、分布式操作系统的网络中各台计算机没有主次之分,在任意两台计算机间的可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这一点上分布式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差别不大,他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分布式操作系统能使系统中若干计算机相互协作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这使得各台计算机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 四、操作系统的功能 从资源管理的观点出发,操作系统功能可分为五大部分: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操作系统是软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直接在硬件系统的基础上工作的,所以在研究操作系统之前,先必须对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章就是讲述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知识。

农学概论考试重点

农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农业的概念:指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命过程来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产品的生产部门。 (三)农业发展阶段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农业生产的实质:人类通过社会劳动,利用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供给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的特性和规律 1.生物性和社会性 2.地域性和季节性 3.生产的连续性 4.资源的分散性 5.经营的综合性 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 作物 (二)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 1、粮食作物:①禾谷作物②豆类作物③薯类作物 2、经济作物:①纤维作物②油类作物③糖类作物④嗜好类作物 3、饲料及绿肥作物 4、药用作物 三.作物生态特性分类 1.根据温度要求 ①喜凉作物:温度三积点0-5摄氏度;12-18摄氏度;26-30摄氏度 ——喜凉耐寒:黑麦、冬小麦(秋播)、冬大麦、青稞 ——喜凉耐霜:油菜、豌豆、大麻、向日葵(中耕)、胡萝卜、芥菜、菠菜、大白菜、春小麦、春大麦以及饲料绿肥(箭舌豌豆、毛苕子、草木樨) ②喜温作物:温度三积点10摄氏度;20-25摄氏度;30-35摄氏度 ——喜凉:大豆、谷子、甜菜、红麻、亚麻、马铃薯、荞麦 ——温暖:适宜暖度25-30摄氏度,水稻(密植),玉米,棉花(密植干燥)、甘薯、芝麻、蓖麻 ——耐热(>35摄氏度)高粱、花生、烟草、苜蓿、瓜类 2.根据光照要求 ①长日照作物(>12)小麦、大麦、燕麦、黑麦、苜蓿、三叶草、油菜、萝卜、白菜、甜菜 ②短日照(<12):大豆、棉花、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甘薯 ③中日照:荞麦、豌豆、番茄、黄瓜、菜豆、四季豆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2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2 一、单选题(共5道小题、每题5分) 1. 本品种粒数占检验总粒数的百分比是()。 (5分) ? A. 发芽势 ? B. 种子纯度 ? C. 发芽率 ? D. 种子净度 2. 一复合肥料标识为20─10─10,则其意指()。 (5分) ? A. CO220%、H2O10%、O210% ? B. N20%、P10%、K10% ? C. N20%、P2O510%、K2O10% ? D. C20%、H10%、O210% 3. 在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5分) ? A. 间作 ? B. 混作 ? C. 轮作 ? D. 套作 4.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5分)

? B. 1/5 ? C. 1/10 ? D. 1/4 5. 土壤是由固体(相)、液体(相)和气体(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和有机质组成,约占土壤组成的()。 (5分) ? A. 40% ? B. 50% ? C. 60% ? D. 30% 二、多选题(共5道小题、每题5分) 1. 种子处理包括哪些方法?() (5分) ? A. 种子包衣 ? B. 浸种催芽 ? C. 药剂拌种 ? D. 浸种 ? E. 晒种 2. 土壤有机质包括()。 (5分) ? A. 铁 ? B. 纤维素 ? C. 镁 ? D. 淀粉

3. 杂草的生物学特点有()。 (5分) ? A. 种子生命力强、寿命长 ? B. 生长繁茂 ? C. 适应性强 ? D. 拟态性强 4.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而复杂的现象,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5分) ? A. 优质 ? B. 抗逆性强 ? C. 产量高 ? D. 生长势强 ? E. 适应范围广 5. 我国油菜种植优势区域包括()。 (5分) ? A. 长江下游优势区 ? B. 长江上游优势区 ? C. 北方油菜优势区 ? D. 长江中游优势区 三、判断(共10道小题、每题5分) 1. 种子发芽要求水分、温度和空气三个因素的适度配合,三者缺一不可。()(5分)

自考操作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23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操作员接口是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使用计算机系统的手段之一,该接口是A A、一组操作控制命令 B、一组系统调用程序 C、一组访管指令 D、一组I/O指令 2、中央处理器有两种工作状态,当它处于目态时不允许 ...执行的指令是B A、转移指令 B、I/O指令 C、访管指令 D、四则运算指令 3、一般而言,程序状态字(PSW)包含的三部分内容是A A、程序基本状态、中断码、中断屏蔽位 B、中断码、中断屏蔽位、等待/计算 C、中断屏蔽位、等待/计算、程序基本状态 D、等待/计算、程序基本状态、中断码 4、操作系统中引入进程后可以B A、保证程序的正确性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减少调度次数 D、缩短处理器的工作时间 5、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要求操作系统为其启动外围设备时,应该执行的指令是A A、访管 B、输入/输出 C、启动外设 D、转移 6、某带有50个终端用户的计算机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分配处理器。若规定时间片为10毫秒,对用户的每个命令需花费100毫秒完成处理,则终端最长响应时间为B A、2秒 B、5秒 C.10秒D、50秒 7、某一主存储器容量为1M的计算机,分割成4K的等长块。现有一个2.5M的作业在其上运行。试问该作业占用的虚拟页面数是D A.250个B、512个 C、625个 D、1024个 8、采用二级页表的分页式存储器中,如二级页表都已在主存,则每存取一条指令或一个数,需要访问主存B

浙大《农学概论》在线作业

1. 中国的谷类作物占其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以上。 A. 4/5 B. 3/4 C. 2/3 D. 1/2 2.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A. 1/10 B. 1/6 C. 1/5 D. 1/4 3. 在作物生产智能化的技术体系中,()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A. 遥感技术 B. 数据库技术 C. 农业专家系统 D. 农机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技术 4. 1975年由泽文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的《栽培植物及其变异中心检索》确定的地理基因起源中心有( )个。 A. 12 B. 13 C. 14 D. 15 5. 根据我国历史资料记载,自公元前707年至1935年,我国蝗虫灾害平均每()年发生一次。 A. 2 B. 3 C. 4 D. 5 6. 在我国一般以年均温度()℃以下为一年一熟区。 A. 8 B. 8-12 C. 12-16 D. 16-18 7. ()肥有称农家肥,是农村中就地取材、就地积存的自然肥料的总称。 A. 有机肥 B. 无机肥 C. 微生物肥 D. 液态肥

8. 迄今为止,已经过确认的作物必需的元素有()种。 A. 12 B. 14 C. 16 D. 18 9. 50年来,我国作物总播种面积增加了()%,其中,经济作物如糖料、油料、烤烟、蔬菜等播种面积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A. 10.7 B. 11.7 C. 12.7 D. 14.7 10. 世界上已耕地面积约有14亿多公顷,还有()%的可耕地有待开发,潜力很大。 A. 10.6 B. 11.6 C. 12.7 D. 14.7 11. 作物吸收养分最适温度因作物而异,水稻的最适温度是()℃左右。 A. 20 B. 25 C. 30 D. 35 12. 粮食作物中生产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谷物占世界粮食作物总面积的()。 A. 5/6 B. 4/5 C. 3/4 D. 2/3 13. 禾谷类作物属于以收获()为目的的作物。 A. 营养器官 B. 种子 C. 根茎 D. 茎叶 14. 土壤是由固体(相)、液体(相)和气体(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和有机质组成,约占土壤组成的()。 A. 60% B. 50% C. 40% D. 30%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全

一、单项选择题 1.MS-DOS管理常规存储区时,逻辑上将()作为一段。 A)16KB B)64KB C)640KB D)1024KB 2.以下的缩写是MS-DOS下的扩展内存的是()。 A)UMB B)EMS C)MEM D)XMS 3.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运行的操作系统最好是()。 A)单用户系统B)实时系统C)分布式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 4.用户使用操作系统通常有三种手段,它们是:控制命令、系统功能调用和()。 A)JA V A B)汇编语言C)宏命令D)作业控制语言 5.每一个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的任一时刻,可以处于()个状态。 A)1B)2C)3D)4 6.采用多道程序设计能()。 A)缩短每道作业的执行时间B)减少单位时间算题量 C)增加单位时间算题量D)增加平均周转时间 7.程序与和他有关进程的对应关系是()。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一D)多对多 8.存储器的段页式管理中,每次从主存中取出一条指令或一个操作数,需要()次访问 主存。 A)1B)2C)3D)4 9.如果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字节。 A)2GB B)4GB C)640KB D)16MB 10.有一个长度为6000个字符的流式文件要存在磁盘上,磁盘的每块可以存放512字节,该文件至少占用()块。 A)5B)6C)12D)6000 11.有一个含有4个盘片的双面硬盘,盘片每面有150条磁道,则该硬盘的柱面数为()。 A)150B)300C)8D)1200 1 /9

12.SPOOL系统中,负责将数据从输入井读到正在执行的作业中的是()。 A)预输入程序B)缓输出程序C)输入井写程序D)输入井读程序 13.如果有4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每次允许3个进程进人该程序段,若用PV操作作为同步机制则信号量S的取值范围是()。 A)4,3,2,1,0B)3,2,1,0,-1 C)2,1,0,-1,-2D)1,0,-1,-2,-3 14.进程之间的同步是指进程间在逻辑上的相互()关系。 A)制约B)排斥C)调用D)转移 15.Windows95的桌面是指()。 A)整个屏幕B)全部窗口C)活动窗口D)非活动窗口 二、双项选择题 1.作业可分成若于个作业步执行,作业步的顺序可由()或()指定。 A)用户B)操作员C)系统自动D)程序中E)BAT文件 2.并发进程之间相互通信时两个基本的等待事件是()和()。 A)等消息B)等信件C)等发送原语D)等接收原语E)等信箱 3.产生死锁的基本原因是()和()。 A)资源分配不当B)系统资源不足 C)进程推进顺序不当D)作业调度不当E)进程调度不当 4.在下面的作业调度算法中,()调度算法最不利于大作业,()调度算法最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A)先来先服务B)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C)响应比最高者优先 D)优先数E)均衡 5.下列各类中断中,可能要用户介入的是()和()。 A)硬件故障中断B)程序中断C)外部中断 D)输入/输出中断。E)访管中断 6.()和()存储管理方式提供二维地址结构。 2 /9

农学概论试题

农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975年由泽文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的《栽培植物及其变异中心检索》确定的地理 基因起源中心有(A)个。 A 12 B 13 C 14 D 15 2.本品种粒数占检验总粒数的百分比是( B )。 A种子净度B种子纯度 C发芽势 D发芽率 3.禾谷类作物单位面积穗数是由株数和单株成穗数决定,播种密度和播种质量决定株 数,( A )是成穗数的决定阶段。 A分蘖期 B拔节期 C孕穗期 D开花期 4.农学的研究对象是(A)。 A大田作物 B.农业 C种植业 D园艺作物 5.农学是于(C)世纪后期正式成为一门科学的。 A 17 B 18 C 19 D 20 6.迄今为止,已经过确认的作物必需的元素有( C )种。 A 12 B 14 C 16 D 18 7.全年收获作物的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为(D)。 A叶面积指数 B收获指数 C叶龄指数D复种指数 8.土壤有效水的下限是(A)。 A萎蔫系数 B田间持水量 C毛细管悬着水消失 D蒸腾系数 9.下列作物根系属于须根系的是(B)。 A大豆B玉米C茄子 D马铃薯 10.下列作物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B)。 A大豆B油菜C黄麻 D烟草 11.下列作物中,属于喜凉作物的是(C)。 A花生 B水稻 C青稞D烟草 12.下列作物种子中具有胚乳的是( D )。 A油菜B大豆C棉花D玉米 13.小麦属于( A )。 A长日照作物B短日照作物 C中日照作物 D定日照作物 14.小麦需水临界期在(B)。 A拔节期B孕穗至抽穗期 C灌浆期 D成熟期 ..

15.选配优良组合最需注意的是(A)。 A双亲一般合力要高B双亲产量都要高 C双亲长期要接近 D以上全不对 16.要取得引种成功必须(C)。 A.同纬度间 B同海拔高度 C同纬度、同海拔高度D无纬度和海拔高度限制 17.一复料标识为20─10─10,则其意指(B)。 A N2 0%、P 10%、K 10% B N2 0%、P2O5 10%、K2O 10% C C 20%、H 10%、O2 10% D CO2 20%、H2O 10%、O2 10% 18.在前季作物生长的后期,在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叫(D)。 A间作 B混作 C复种D套作 19.种子真正成熟的含义是(D)。 A形态和生理均未成熟 B生理成熟,形态未成熟 C形态成熟,生理未成熟D形态和生理均成熟 20.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的反应特性被称为(C)。 A温度反应特性 B光照反应特性 C温光反应特性 D温度日照反应特性 21.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粮食作物中居(D)。 A第四位 B第一位 C第三位D第二位 22.生产上所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九二0”,其学名叫(C)。 A 2,4-D B萘乙酸(NAA) C赤霉酸(GA3) D吲哚乙酸(IAA) 23.在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植物组织、器官所造成的伤害叫( B ) A旱灾B冷害 C冻害 D涝灾 24.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原生质含水量在( D )以上才能保持代活动正 常进行 A 80%-90% B 50%-60% C 60%-70% D 70%-80% 2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C ) A 1/6 B 1/5 C 1/4 D 1/10 26.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是( A ) A美国 B印度 C中国 D巴西 27.诱变育种在诱变处理后从哪一代开始选择( B ) A M1代 B M2代 C M3代 D以上全不对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