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练习题库

心理学练习题库

心理学练习题库
心理学练习题库

二、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

A.人的心理现象 B.人的行为 C.人的想法 D.人的思维

2.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________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智力

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________

A.兴奋 B.反射 C.抑制 D.操作

4.动力定型不具备哪一种特点________

A.定型化 B.自动化 C.概括化 D.简约化

5.________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A.兴趣 B.理想 C.需要 D.爱好

6.________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A.社会性需要 B.生理性需要 C.精神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级别的需要是________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8.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_______

A.兴趣 B.需要 C.爱好 D.理想

9.兴趣发展的最高水平是_______

A.志趣 B.有趣 C.乐趣 D.无趣

10.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___________

A.心理现象 B.心理 C.心理过程 D.个性倾向性

11.______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

B、记忆

C、表象

D、想象

12.人在注意看一个物体时,视线集中在该物体上,即所谓“举目凝视”属于注意外部表现的______。

A.无关运动的静止 B.呼吸运动的变化 C.适应性运动 D.调节

13.没有事先预定目的,也无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______。

A.有意注意 B.有意后注意 C.无意注意 D.无意后注意

14.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是注意的______。

A.稳定性 B.分配 C.转移 D.广度

15.______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A.记忆 B.感觉 C.知觉 D.思维

1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______的音波。

A.16—20000次/秒(赫兹) B.20—20000次/秒(赫兹)

C.15—15000次/秒(赫兹) D.16—16000次/秒(赫兹)

1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_______。

A.味觉刺激 B.听觉适应 C.触觉刺激 D.嗅觉适应

18.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是_______。

A.幻觉 B.联觉 C.错觉 D.感觉

19.在_______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2秒。

A.短时记忆 B.感觉记忆 C.长时记忆 D.工作记忆

20._______是记忆过程的开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21.遗忘曲线是_______提出来的。

A.吉尔福特 B.加德纳C.艾宾浩斯 D.斯皮尔曼

22.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_______。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23.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_______。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24.实验表明,当学习程度为_______时,记忆的效果最好。

A.50% B.100% C.150% D.200%

25.睡眠可以分为慢波睡眠和_______。

A.打盹睡眠 B.中度睡眠 C.快波睡眠 D.深度睡眠

26.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不同,思维可以分为_______。

A.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B.集中思维、发散思维

C.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 D.纵向思维、横向思维

27.同抽象相反的思维过程是_______。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具体化

28.在记忆一个系列材料时,最容易遗忘的是_______。

A.开头 B.结尾 C.中间 D.开头和结尾

29.我国小学生的一些需要,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哪项的层次最高_______。A.家庭的现代化 B.安静的学习环境 C.结交正直诚实的朋友 D.搞小发明

30.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_______创立的、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31.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32.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是_______。

A.华生 B.罗杰斯 C.弗洛伊德 D.斯金纳

33.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着名心理学家是_______。

A.斯皮尔曼 B.吉尔福特 C.卡特尔 D.加德纳

34.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是_______思维的三个维度。

A.发散思维 B.逻辑思维 C.横向思维 D.集中思维

35.人类最基本的(最原始的)情绪包括_______。

A.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B.快乐、痛苦、恐惧和悲哀

C.快乐、满意、恐惧和悲哀 D.快乐、不满意、恐惧和悲哀

36._______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A.激情 B.紧张 C.焦虑 D.心境

37._______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A.情感 B.情绪 C.意志 D.气质

38.坚强意志的基本品质有_______。

A.自觉性、责任感、坚韧性、自制力 B.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C.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独断性 D.自觉性、果断性、积极性、自制力

39.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指气质的_______。

A.稳定性 B.可变性 C.可塑性 D.向性

40.某学生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均底,明显内向,外部表现少,他的气质类型属于_______。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41.谦虚、骄傲、诚实等是一个人的_______特征。

A.气质 B.性格 C.情绪 D.意志

42.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_______。

A.对自己的态度、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 B.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特征和目的特征C.强度特征、稳定性特征、持久性特征和主导心境特征 D.感知、记忆等方面的特征43.投射测验是_______测量方法。

A.气质 B.意志 C.情绪 D.性格

44.智力的二因素论首先是_______提出来的。

A.吉尔福特 B.卡特尔 C.斯皮尔曼 D.桑代克

45.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_______提出来的。

A.吉尔福特 B.卡特尔 C.斯皮尔曼 D.桑代克

46.学生的兴趣、爱好、表现自己的才能的动机都是_______。

A.内部动机 B.交往动机 C.外部动机 D.生活动机

47._______是道德品质的综合表现和检验依据。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三、填空题

1.1879年,_______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心理是人脑对_______的反映。

3.心理是_______的机能。

4.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______和_______。

5.经典性条件反射是_______提出来的。

6._______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

7.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_______和_______。

8.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_______。

9.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_______。

10.兴趣的品质包括兴趣的广度、倾向性、持久性和_______。

1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_______。

1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_______和_______。

13.注意稳定性的标志是活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_______。

14._______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15.知觉的基本特征有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_______。

16.表象具有直观性和_______特点。

17._______是主要依靠机械重复而进行的识记。

18.学习程度在_______时,记忆效果最好。

19._______是指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

20.由冷想到热是一种_______联想。

21.思维具有间接性和_______等特征。

22.在解决数学、物理等学科问题过程中所用到的分析、推理过程是_______思维过程。23.集中思维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

24.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_______。

25._______是一种激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26.情感包括道德感、_______和_______。

27.受暗示性和独断性是与意志是_______品质相反的。

28.气质类型包括胆汁质量、多血质、粘液质和_______。

29._______是指给体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30.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都是_______。

31.低常儿童智商一般在_______以下。

32.智力的增长规律是_______。

33._______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

34.皮亚杰认为,2—7岁的儿童处在道德的_______阶段。

35._______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反复进行某种无效的刻板动作。

四、判断题

1.心理过程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和能动反映。

4.个性没有稳定性,一直在变的。

5.生理性需要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6.高尚动机比低级的动机更具有激励作用。

7.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动机和回避失败动机。

8.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9.信念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

10.有意注意不需要意志努力。

11.无意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

12.同注意稳定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

13.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14.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15.注意的外部表现和内部状态永远完全一致。

16.注意的分配需要条件。

17.尖锐的声音会使人起鸡皮疙瘩并产生冷觉是一种联觉现象。

18.在体表的同一位置,温点最多,痛点最少。

19.深度知觉是一种时间知觉。

20.似动知觉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知觉。

21.错觉和幻觉是一样的。

22.创造性思维有现成答案。

23.气质决定一个人的智力。

24.品德就是道德。

25.遗忘就是所识记的信息完全丧失。

26.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27.作为领导者的教师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或教学作风会造成不同的班级团体心理气氛。28.心理发展的动力在于内因或内部矛盾性。

2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投射机制的表现。

30.心理健康的二级预防的对象是所有正常、健康的人。

五、简答题

1.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个性的基本特性包括哪些方面

3.注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哪些

5.知觉有何基本特征

6.记忆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

7.怎样有效地组织复习

8.遗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9.发展创造性想象的条件有哪些

10.思维的过程包括哪些

11.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概念掌握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12.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怎样的

1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14.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什么

15.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6.意志的特征包含哪些方面

17.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包含哪些环节

18.意志的品质有哪些

19.如何对学生进行意志的培养

20.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1.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2.特殊能力测验包括哪些测验

23.影响学习过程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24.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哪些

25.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哪些

26.品德心理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26.社会学习理论流派把示范分为了哪些类型

27.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28.主要的心理防御的方式有哪些

29.如何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30.青少年学生在认识能力发面的发展特征是什么

31.青少年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的发展特征是什么

32.少年期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33.青年期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34.团体心理气氛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5.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有哪些

36.气质与性格的关系是怎样的

37.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怎样的

38.能力与知识的关系是怎样的

39.品德与道德有什么区别

40.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六、论述题

1.试对性格特征进行分析。

2.试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的六个阶段。

3.试述条件反射学说。

4.试论述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表现。

5.联系实际分析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并谈谈应对压力的正确方法。6.试论如何促进课堂教学中的群体气氛。

7.试论如何增进心理健康。

8.试述如何运用遗忘规律合理的组织复习。

9.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0.试述遗忘及其影响因素。

《心理学》练习题库新及参考答案

《心理学》练习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3.个性倾向性 4.观察法 5.实验法 6.反射 7.第一信号系统 8.第二信号系统 9.个性 10.需要 11.动机 12.兴趣 13.注意 14.有意注意 15.有意后注意 16、无意注意 二、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 A.人的心理现象B.人的行为C.人的想法D.人的思维2.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________ A.气质B.性格C.能力D.智力 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________ A.兴奋B.反射C.抑制D.操作 4.动力定型不具备哪一种特点________ A.定型化B.自动化C.概括化D.简约化 5.________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A.兴趣B.理想C.需要D.爱好

6.________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A.社会性需要B.生理性需要C.精神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级别的需要是________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8.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_______ A.兴趣B.需要C.爱好D.理想 9.兴趣发展的最高水平是_______ A.志趣B.有趣C.乐趣D.无趣 10.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___________ A.心理现象B.心理C.心理过程D.个性倾向性 11.______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 B、记忆 C、表象 D、想象 12.人在注意看一个物体时,视线集中在该物体上,即所谓“举目凝视”属于注意外部表现的______。 A.无关运动的静止B.呼吸运动的变化C.适应性运动D.调节 13.没有事先预定目的,也无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______。 A.有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无意后注意 14.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是注意的______。 A.稳定性B.分配C.转移D.广度 15.______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A.记忆B.感觉C.知觉D.思维 1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______的音波。 A.16—20000次/秒(赫兹)B.20—20000次/秒(赫兹) C.15—15000次/秒(赫兹)D.16—16000次/秒(赫兹) 1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_______。 A.味觉刺激B.听觉适应C.触觉刺激D.嗅觉适应 18.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是_______。 A.幻觉B.联觉C.错觉D.感觉 19.在_______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0.25—2秒。

【实验心理学】复习题(二)

二、选择题 1. 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A)冯特(B)费希纳(C)高尔顿(D)艾宾浩斯 2. 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指: (A) 超常儿童(B) 常态儿童 (C) 超常与常态儿童(D) 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 3. “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 (A)时距信息(B)加工机制(C)通道(D)实验 4. 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循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 (A) 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 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C) 保密原则(D) 给被试一定的被试费用 5. 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A) 对感觉元素的描述(B) 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D) 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6. 下列各领域中,被看作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的是: (A) 实验心理学(B) 组织心理学(C) 比较心理学(D) 认知心理学 7. 下列问题中,临床心理学家最可能研究的是: (A) 调适问题(B) 老鼠走迷津(C) 儿童数学问题解决(D) 种属行为 8. 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____而不是个别的网点 (A) 图形(B) 封闭性(C) 刺激间的关系(D) 以上都对 9. 下列用于被试间设计的方法是, (A) 匹配 (B) 随机化 (C) 拉丁方设计 (D) ABBA设计 10. 下列用于被试内设计的方法是, (A) ABA设计(B)拉丁方设计(C) 匹配(D)ABBA设计 11. 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 (A) 统计回归(B)主试—被试的相互作用(C) 零结果(D)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12. 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 (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B)没有预备实验(C) 测量工具的局限性(D)样本缺乏代表性 13. 实验信度的验证,包括: (A) 直接验证(B) 系统验证 (C) 概念验证(D) 内容验证 14. 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____心理过程的研究. (A) 有意识(B) 无意识(C) 前意识(D) 潜意识 15. 内隐联想测验是以____为指标来进行的. (A) 概率密度(B) 反应时 (C) 正确率(D) 信心评价 16. 关于感觉的差别阈限,费希纳(Fechner)定律对韦伯(Weber )定律的发展是基于____的假设 (A) 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B) 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 (C) 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有效(D) 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 17. 对暗适应产生的原因是: (A) 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B) 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 (C) 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D) 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 18. 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 (A) 极限法(B) 恒定刺激法(C) 阶梯法(D) 平均差误法 19. 感觉的直接测量方法有,

最新版精选大学《心理学》期末完整考试题库358题(含答案)

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358题(含参考 答案) 一、选择题 1.在气质类型中,多血质是最好的一种 标准答案:0 2.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答案: 这几个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一定的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而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又是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较之能力的发展要更迅速一些,而能力比知识和技能具有更广泛的迁移作用。 标准答案: 这几个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一定的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而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又是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较之能力的发展要更迅速一些,而能力比知识和技能具有更广泛的迁移作用。 3.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A.感觉 B.表象 C.记忆 D.知觉 标准答案:A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 一、专门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团体心理辅导 3.个体心理咨询 二、非专门途径 1、班主任工作渗透 2、学科渗透

3、学校环境渗透 4、各种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 标准答案: 一、专门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团体心理辅导 3.个体心理咨询 二、非专门途径 1、班主任工作渗透 2、学科渗透 3、学校环境渗透 4、各种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 5.简述智力三元理论。 答案: 智力三元理论是斯滕伯格提出来的,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人类智力是由连续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 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成分分别是: (1)组合性智力 (2)经验性智力 (3)情境性智力 标准答案: 智力三元理论是斯滕伯格提出来的,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人类智力是由连续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 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成分分别是: (1)组合性智力 (2)经验性智力 (3)情境性智力 6.青少年的记忆特点有哪些? 答案: 1、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3、意义识记方法占主导地位。 4、抽象识记能力有较大发展。 5、记忆广度增大。 标准答案: 1、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1】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学概论

【 1】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学概论 【单项选择题】 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W?詹姆斯 B. H?艾宾浩斯 C. W?冯特 D. S?弗洛伊德【答案】 C 2. “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S 和 R 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 A. 机能主义心理学 B. 构造主义心理学 C. 人本主义心理学 D. 行为主义心理学【答案】 D 3.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是 A.机能主义心理学 B. 格式塔心理学 C. 行为主义心理学 D. 精神分析学说【答案】 C 4.猴子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说明它们的心理发展到的阶段是 A.知觉 B. 思维萌芽 C. 思维 D. 意识【答案】 B 5.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动物的 A.感受器 B. 神经系统 C. 反射弧 D. 神经细胞【答案】 B 6.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是 A.小脑 B. 脑干网状结构 C. 丘脑 D. 下丘脑【答案】 B 7.调节内脏系统活动的皮层下中枢位于 A.下丘脑 B. 脑干 C. 上丘脑 D. 小脑【答案】 A 8.躯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A.额叶 B. 颞叶 C. 枕叶 D. 顶叶【答案】 D 9.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A.额叶 B. 颞叶 C. 枕叶 D. 顶叶【答案】 B 10.脑的最古老部位是 A.小脑 B. 间脑 C. 大脑 D. 脑干【答案】 D 11.在下列感觉中,未经丘脑中转抵达大脑皮质进行信息处理的是 A.视觉 B. 听觉 C. 嗅觉 D. 味觉【答案】 C 12.支配内脏器官的是 A.植物神经系统 B. 运动神经系统 C. 中间神经系统 D. 感觉神经系统【答案】 A 13.感觉适应指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 A.降低 B. 提高 C. 不变 D. 发生变化【答案】 D 14.音色主要由声音 [声波 ]的()决定的。 A.频率 B. 波形 C. 强度 D. 音调【答案】 B 15.白纸在橙色灯照条件下,看起来依然是白色的,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A.选择性 B. 恒常性 C. 理解性 D. 整体性【答案】 B 16.红色让人感到温暖,这是一种 A.感觉适应 B. 感觉对比 C. 感觉后像 D. 联觉【答案】 D 17.人类听觉的适宜刺激的声波是频率 A. 200~ 20000 赫兹 B. 1000~ 4000赫兹 C. 16~ 20000 赫兹 D. 1000~ 5000 赫兹【答案】 C 18.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称为知觉的 A.恒常性 B. 整体性 C. 选择性 D. 理解性【答案】 B 19.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灯影,这是 A.正后像 B. 互补现象 C. 负后像 D. 彩色对比【答案】 C 20.人脑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 A.运动知觉 B. 时间知觉 C. 似动知觉 D. 方位知觉【答案】 B 21.位于中央窝上的视神经细胞主要是 A.双极细胞 B. 边缘细胞 C. 杆体细胞 D. 锥体细胞【答案】 D 22.人们在知觉外部事物的时候,会把一部分物体当做对象, 其他部分当做背景,这表明知觉具有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答案】B 23.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0=30分): 1.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费希纳在心里物理学中创造的感觉测量的方法(C) A 最小可觉差法 B 恒定刺激法 C加因素法D 平均误差法 2.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这是(A)定律 A 费希纳定律 B 韦伯定律 C 史蒂文森定律 D 艾克玛定律 3.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中不包括(C) A 变量 B 假设 C 结果 D 控制 4. 2×3×4×3有(B)个自变量,共有(D)个水平 A 3 B 4 C 9 D 24 5.想要有效的消除源自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的额外变量的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A) A 双盲法 B 恒定法 C 随机化法 D 统计控制法 6.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实验是由(B)实施的 A 唐德斯 B 赫尔姆霍茨 C 卡特尔 D 冯特 7.下面哪项实验是应用的开窗实验技术(B) A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 B 字母转换作业 C 心理旋转实验 D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 8.以下哪个是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C) A 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 B 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C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 D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 9以下哪项不是注意的研究方法(A) A信号检测范式 B 提示范式 C 搜索范式 D 双任务范式 10被试内设计用来专门解决顺序误差的方法是(C) A 随机化技术 B 匹配技术 C 平衡技术 D多基线设计技术 11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被试因素有(A) A 评价忧虑 B 期望效应 C 投射效应 D 刻板效应 12对于涉及两个变量的试验资料,由于每个变量的总变异既包含了“自身变异”又包含了“协同变异”(是指由另一个变量所引起的变异),须采用(C)法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A 方差分析 B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C 协方差分析 D 回归分析 13因变量的主观指标主要是指(D) A 反应速度的差异 B 反应的难度 C 反应速度 D 口语记录 14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C)

教育心理学课后选择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 1、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B ) A、学生与教师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A)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D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4、( C )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斯 5、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资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B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教育经验总结法 6、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自我中心是哪个阶段的主要成就?(B)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9、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10、个体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D) A、语言智能 B、逻辑-数学智能 C、空间智能 D、内省智能 1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

心理学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1章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认知心理学以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 A.奈塞尔 B.冯特 C.斯金纳 D.弗洛伊德 2.一个令人高兴的信息,会导致人们手舞足蹈。这是【】 A.兴奋的扩散 B.兴奋的集中 C.抑制的扩散 D.抑制的集中 3.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建于【】 A.1888年 B.1879年 C.1878年 D.1877年 4.心理学通常把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气质,三是【】 A.性格 B.动机 C.兴趣 D.意志 5.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6.由于晚上学习到很晚,第二天无精打采。这属于【】 A.相继正诱导 B.同时正诱导 C.相继负诱导 D.同时负诱导 7.格式塔学派是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其中“格式塔”的含义是【】(2012年烟台市市直) A.行为 B.精神

C.整体 D.人本 8.张明打了通宵的游戏,以致于第二天上课时无精打采。这属于【】 A.同时性负诱导 B.相继正诱导 C.相继负诱导 D.同时性正诱导 9.神经元具有【】的功能。 A.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B.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发动反应 C.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发动反应 D.接受刺激、转换能量和传递信息 1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2013年滨州阳信)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反射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11.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弗洛伊德 C.罗杰斯 D.奈塞尔 12.我们在做数学题时用的是____,听音乐时用的是____。【】 A.左脑右脑 B.右脑左脑 C.左脑左脑 D.右脑右脑 13.构造主义主张研究【】 A.认知 B.意识 C.行为 D.无意识 14.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心理的器官。 A.神经系统 B.大脑皮层 C.神经元 D.脑

实验心理学题目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双耳分听技术: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两个分离的相互独立的声音信息。 本质: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不同声音。 2. 追随耳实验: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实验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个耳朵听到的信息,并且忽略所有来自另一只耳朵的信息。分别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 3. 材料限制:指作业收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 4. 资源限制:指其作业收到所分配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进行。因此,两个同事进行的作业若对资源的总需求量超过中枢能量,就会干扰。此时两个作业水平受互补原则决定,即一个作业应用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个作业可得的资源减少多少。 5. 客体和特征特征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客体是一些特征的结合。 6. 错觉性结合实验。指在不注意的条件下,向被试呈现的不同客体的特征发生彼此交换的现象。 7. 任务定义注意: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某些刺激值或刺激维度而非其他刺激值或刺激维度的反应。 8. 加工定向注意:将注意看做一个把心理集中于多个感觉输入的一个的主动加工过程,注意提高了某些“被注意到”的任务或信息的加工质量。即为了改进加工的速度或准确性而把认知加工过程限制并集中在所有当前信息的某个子集上的过程。 9.(1)外围提示和符号提示。外围提示指提示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的位置,此类提示能自动引起注意,也被称为外源提示。 符号提示指提示只是指出注意应指向某个位置的一个符号。这种提示不会自动使注意指向被提示的位置,因此也被称为中间提示或内源提示。 (2)预言性提示和非预言性提示 预言性提示指对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多于无效试验次数的提示。(即目标更频繁地出现在被提示的位置上) 非预言性提示指在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与无效实验次数接近的提示。(即目标出现在被提示位置的次数并不比不被提示的位置多) 10.双任务范式:是在多个并行任务间注意的指向和调节作用。 11.警戒:持续性注意的一种形式,指个体在一定环境中为觉察特定的,难以预测而又较少出现的信号所保持的准备状态。(注意章节) 14.自下而上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而从上而下加工则指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 15.不可能图形:是一种无法获得整体知觉经验的图形,也可说是一种特殊的错觉。 16.主观轮廓:错觉现象,指人们在一片完全同质区域中知觉到的轮廓。 17.知觉恒常性: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过程。 18.暗适应:指在低亮度环境下感觉缓慢提高的过程。 19.视敏度: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 20.闪光融合:P369 21.视错觉:指单凭眼睛所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 22.接近法则:P372 23.听觉掩蔽: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 24.促声融合:来自双耳的声觉信息融合成了来自一个“中央耳”的信息。

精选最新2020医学心理学模拟题库158题(含答案)

2020年医学心理学考试158题[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同性恋”这一病名是由提出。 2.不台理信念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实原财 4.贝克 5.昏迷病人、精神病人的求医属于_____。 6.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7.有求医行为,受社会认可,有特定文化背景认同 8.临床心理评估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法。 9.医患交往的形式有___、___。 10.社会认知的内涵 11.疾病行为 12.脑 二、解答题 13.社会支持:当某人遇到应教或不幸事件时,家庭、亲友、同事及社会 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理解可以有效地降低或缓解应教的强度,平稳的度过应激,摆胶困境. 14.。文化性应激源 15.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朋、同 学、组级和社团等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在应教研究领,一般认为社会 支持具有缓冲应教的作用,减缓心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应教作用过程中

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社会支持系统的多维分类:①可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利用度;②可分 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人支持;③可分为情绪支持,归属支持和实质 支持;④可分为社会支持的数里和满意度。 16.塞里的应教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有机体有一种先天的自我调节能 力,以保持体内的平衡状态。②应教是一种丰特异性全身性反应。③这种丰 特异性全身性反应是一个过程,并具有阶段性特点;④这种反应持续时间过 长,会导致个体衰竭和死亡;⑤塞里的研究仅限于动物实验,对动物的观察 也只是对动物生理指标的观察,该理论的最大弱点在于它没有包含对人类来 说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因素。 三、单选题 17.艾森克个性问卷共包含4个分量表,以下几个选项中不是艾森克个性问卷分量表的是A.M量表B.E量表C.N量表D.P量表E.L量表 18.医学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中,可以:() A、使用分子遗传学、脑影象技术和神经电生理等方面的前沿手段 B、采用以心理作业作为应教源的各种心理应激测试技术 C、在临床和生活情景中对有关变量进行控制研究 D、以上都对 19.精神分裂症,躁狂症 20.医学心理学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下列哪一项说法不确切?D A.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 B.健康与疾病是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统一体 C.从严重病态到健康巅峰是一个生命的连续体,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D.健康与疾病是相互对立的静止状态 E.健康和疾病没有绝对的界限 21.)心理动力理论。这一理论始终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各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该理论认为研究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只要查明致病的潜意识心理冲突即可。 22.决定评估内容,确定评估目标,迭择测量参照标准,收集评估资料,判断与决策,交流评沽信息 23.正常人,正性个性特征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汇总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选择题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等多种要素。 A 教学环境 B 教学方法 C 教学手段 D 教学目的 2.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 布鲁纳 B 布卢姆 C 桑代克 D 斯金纳 3.教育心理学诞生于()。 A 1903 年 B 1913 年 C 1924 年

D 1934 年 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布鲁纳 D 加涅 5.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 A 20 世纪20 年代以前 B 20 世纪20 年代到50 年代末 C 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末 D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6.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A 20 世纪20 年代到50 年代 B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C 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末 D 20 世纪90 年代起 7.教育心理学正式诞生于()。

A 20 世纪末 B 20 世纪初 C 19 世纪末 D 19 世纪初 8.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编写者是()。 A 廖世承 B 房东岳 C 潘菽 D 陆志伟 9.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A 学生的学习 B 教育措施 C 学校环境 D 学与教的规律 10.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 视的重要内容。

A 教学内容 B 教学媒体 C 教学环境 D 评价反思过程 11.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 教学过程 B 教学手段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12.学习的主体因素是指()。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手段 D 教学环境 13.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 教学媒体 B 教师

心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心理学 2 、注意 3 、思维 4 、情绪情感 5 、气质 二、选择(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野生儿的研究表明,()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A 环境 B 社会实践 C 遗传因素 D 个性 2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反映了思维的()。 A 概括性 B间接性 C 深刻性 D 独立性 3 、对刺激尽可能多地做出反应指的是发散思维的()。 A 流畅性 B 变通性 C 独特性 4 、()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A 气质 B 性格 C 能力 5 、“鲜红的”中的“鲜”指的是颜色的()。 A 色调 B 饱和度 C 明度 6 、望梅止渴属于()。 A 条件反射 B 无条件反射 C 第一信号系统 D 第二信号系统 7 、成功解决一道难题后产生的自豪、愉快感属于()。 A 理智感 B 美感 C 道德感 8 、司马光砸缸救人属于()。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理智感 9 、神经特性强、平衡、不灵活,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黏液质 D 抑郁质 10 “一叶知秋”属于知觉的()。 A理解性 B 选择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三、简答(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3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 四、论述 1 、论述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20 分)。 2 、试述《心理学》对你的学习和生活的指导作用( 15 分)。 宝鸡文理学院命题专用纸 2 科目:心理学适用年级: 2003 级本科考试时间: 2005 年 7 月试卷类型: B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心理学 2 、个性 3 、记忆 4 、情绪情感 5 、性格 二、选择(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听到尖锐的声音会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 A 后效 B 适应 C联觉 D 对比 2 、“鲜红的”中的“鲜”指的是颜色的()。 A 色调 B 饱和度 C明度 3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状态。 A 焦虑 B 激情 C 紧张 D 心境 4 、触景生情属于()。 A 无意回忆 B 有意回忆 C 再认 D 追忆 5 、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这是发散性思维的()表现。 A 流畅性 B变通性 C 独特性

实验心理学第二章习题

一、填空题 1. 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被试内设计是__________须接受自变量的________的处理。 3. 多自变量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_______的自变量的实验。它具有三个明显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 变量是指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可变的事物的___________。在实验中实验者_________、 __________的变量称为自变量;由操纵而引起的被试者的__________称为因变量。 5. 当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______________不一样时,就发生了__________。 6. 匹配法是使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 7. 排除法是把___________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8. 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___________能够普遍推论到_________的总体和其它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 9. 实验设计乃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____________。它主要是__________和安排__________的计划。 10. 心理学实验涉及的自变量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 在实验尚未正式开始前先行着手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称为实验前控制。但有时候由于条件限制,在实验前,难以完全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这时必须使用实验后控制,又称为__________。 12. 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______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_________。 13. 实验信度其实就是实验的可验证性问题。它有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4. 操作定义由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提出,他主张一个_____________应由测定它的_________来下定义。 15. 从实验变量角度实验设计涉及三个基本问题:(1)实验采用多少_______和________?(2)各自变量内又采用多少________?(3)如何将_________分配到各自变量的各处理水平中? 16. 匹配设计是指将被试按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水平的______加以配对,然后再把每一对中的每个被试 _______到各个组别。 17. 小样本设计是___________的一种变式,实验时它向________或___________呈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 处理方式。 18. 实验效度是指_____________能达到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也就是实验结果的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程度。实验效度主要包括_________效度和___________效度。 19. ____________是指实验研究假设和测量指标的理论构思及其操作化问题,即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 二、选择题 1. 下列用于被试间设计的方法是, (A) 匹配 (B) 随机化 (C) 拉丁方设计 (D) ABBA设计 2. 下列用于被试内设计的方法是, (A) ABA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 匹配 (D)ABBA设计 3. 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 (A) 统计回归 (B)主试—被试的相互作用 (C) 零结果 (D)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 (注意:红色部分为重点题目)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 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 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 A、系统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 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 D)。 A、霍尔(Hall,G.S.1844—1924) 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 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 D、桑代克(Thorndike E.L.1874—1949) 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D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 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 D、实验室实验 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 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B )。 A、简便易行 B、严格控制 C、定量研究 D、探讨相关关系 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 B )。 A.控制条件 B.自然条件 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 D.均衡被试

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 B )。 A.自然实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 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 C.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 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B )。 A.学生 B.教师 C.教 D.学 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C )。 A.卡普杰烈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乌申斯基 D.布隆斯基 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 B)。 A.观察法实验 B.自然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 14、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A.冯特 B.比奈 C.桑代克 D.班杜拉 15、在学校教育中,使能力、品格、个性得以成长,学生也是学习中有能动性的主体,指的是(B)。 A.教 B.学 C.环境 D.氛围 16、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有何区别及其作用?属于教育心理学任务是( C)。 A.应用任务 B.学习任务 C.理论任务 D.教学任务 二、多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因素是( ABC)。 A、环境 B、学 C、教 D、教材 2、与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关的陈述有(ABDE )。

心理学基础题库(1)-1

心理学基础习题库 一、选择题 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B ) A.个性特点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D )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 3.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B ) A.弗洛伊得 B.罗杰斯 C.威特海默 D.斯金纳 4.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A ) A.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B.社会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 5.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D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6.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A ) A.冯特 B.华生 C.费希特 D.弗洛伊德 7*.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A ) A.边缘科学 B.人文科学 C.环境科学 D.分支科学 8*.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 B ) A.感觉与知觉 B.客观现实 C.认识过程 D.反映活动 9.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A ) A.注意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思维 10.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活动是(A )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11*.能够将外界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化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C ) A.感觉 B.感觉器官 C.感受器 D.感受性 12*.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 C ) 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心理量 13*.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D )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14*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C )

实验心理学历年试题

2007年北京自考实验心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1*10) 1、用平均差误法测量感觉阈限容易产生(B ) A时间误差和空间误差B空间误差和动作误差 C定势的作用D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2、在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只允许被试作两类回答时,计算差别阈限时相等地带的下限是(B ) A50%感觉弱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B25%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 C50%感觉等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D50%感觉等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 3、卡特尔制作天文学家声望顺序的顺序量表用的是(D ) A对偶比较法B数量估计法 C差别阈限法D等级排列法 4、当用对偶比较法制作一个对5种儿童服装喜爱程度的顺序量表时,让被试比较的样品对数有多少?(包括为了消除可能产生的空间误差需要增加的对数)(C ) A 10对 B 15对 C 20对 D 30对 5、反应时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D ) A反应时不受刺激强度变化的影响 B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反应时逐渐缩短 C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反应时逐渐延长 D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反应时逐渐缩短,达到极限时反应时就不再发生变化了 6、用混色轮产生的颜色混合是(B )

A色光的混合B相减的混合 C颜料的混合D色调混合 7、等响度曲线上的每一条线代表一个响度等级,其单位为(D )A分贝B色C美D方 8、记忆广度是(B ) A9个以上的项目B7±2 C无限的D21个比特 9、对两种过程记忆理论强有力支持的实验是(A ) A系列位置效应的实验B汉字特征抽取的实验 C插入材料对倒摄抑制影响的实验D加工层次对记忆影响的实验10、许多研究证实,赞琼的假设是正确的,即(C ) A当任务容易的时候其他人在场改善操作 B当任务困难的时候其他人在场改善操作 C其他人在场增加了被试主导反应的可能性 D其他人在场增加了被试非主导反应的可能性 二、多项选择题(1*5) 11、为了消除组间设计的缺点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B ) A匹配被试B随机分配被试 C完全平衡的方法D拉丁方的方法 12、触觉适应表现为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AC ) A触觉感受性的降低B触觉的完全消失

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 答: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理解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要注意四个要点: 1)学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它要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科学学科应当具备的要求。 2)学校教育心理学并不研究所有的学与教问题,它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3)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学与教,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及其伴随这一过程的有关能力的发展。 4)只有弄清了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才能知识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它以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为核心)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范围有哪些? 答: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范围主要包括: 1)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2)学习的基本理论; 3)各种类型的学习; 4)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5)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 6)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和评定等。 3、学校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及其教学论有何关系? 答:1)学校教育心理学不是普通心理学加教育实际的例子,否则便没有存在的理由。学校教育心理学要利用普通心理学所揭示的关于人的心理的一些普通规律,但有自己专门的对象和理论体系。 2)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特征出发。然而,学校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儿童年龄特征这一重要因素对学校中学与教的影响,目的是为了解决学与教的性质、过程和结果这一特殊的中心问题。 3)学校教育心理学也不同于教育学及其教学论,虽然它们都要涉及教师和学生,学与教等方面的问题,但各自的出发点、范围和方法都有不同。教育学及其教学论主

心理学题库基本名词解释(总汇)1

心理学题库: 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致力与理解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级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 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心理健康: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方法: 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行为有目的、有计划观察并记录及进行分析,以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测验法:特定量表为工具,对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调查法:就某个问题要求回答自己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问卷法: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 谈话法:根据预先拟定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级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测验法(人格):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索和鉴别的方法。 横断研究法:在同一时间研究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 纵向研究法:对被试进行较长时间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的质的变化规律。 群体序列研究法: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 投射测验: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动机、态度。感情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 意识与注意 意识(心理活动):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无意识:不能觉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前意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过度层面。 催眠: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注意: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指向性:瞬间意识选择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意识指向某个对象时,在这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 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节省意志的努力。 感觉 感觉: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在脑中的反映。 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感到性大小的基本指标。 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察觉能力。 知觉 知觉:通过感官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整合和解释),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知觉的整体性:在经验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时,从复杂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出组织成知觉对象,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 知觉的理解性: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对象。 知觉的恒常性:感觉不断在变化,知觉稳定不变。 方位知觉: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的位置的知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