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RIEFING PAPER BY Daniel Gros

BRIEFING PAPER BY Daniel Gros

BRIEFING PAPER BY Daniel Gros
BRIEFING PAPER BY Daniel Gros

BRIEFING PAPER BY Daniel Gros

CEPS, Brussels, August 2000

Public debt markets in the euro area and the UMTS windfall Long term interest rat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etting monetary policy. They are often as an indicator of inflationary expectations. Economists and the ECB usually use the interest rate on long term (e.g. 10 years) government debt as the benchmark for ‘the’ long term interest rate. However, the signal provided by the market for long term government debt might be affected by the huge sums collected by governments through the UMTS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telephony) auctions in some countries and the subsequent much reduced need for public sector borrowing this year. The impact of the UMTS windfall on public debt markets is likely to be large as these receipts come at a time of reduced public sector deficits all over Europe. A similar effect could already be observed in the US where a growing surplus has allowe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o considerably reduce its outstanding debt. One results so far has been that the 30 years T-bill has lost its benchmark status as its liquidity is being reduced.

Eurostat has recently ruled that the receipts from the UMTS auctions can be counted as current revenue. However, this decision (which can be disputed) seems to have no material effect as most governments are aware of the fact that there will not be any other occasions for governments to obtains similar sums soon. Hence the German government decided (wisely) to treat the receipts from this auction as a windfall and use it to retire public debt. Other governments are likely to follow a similar approach. As the windfall is larger, (at over 2 % of GDP) than the deficits projected for this year (around 1 % of GDP), this implies that a number of governments will not need to issue any new public debt this year. This will have a strong impact on public debt markets. Interest rates may remain low even if inflationary expectations increase (or strong growth puts pressure on real interest rates) because many investors buy regularly government bonds, either out of habit or because required so by supervisors or the markets. The ECB might thus be induced to a more accommodating policy stance.

In this note we will briefly analyse the macroeconomic importance of the UMTS windfall and then briefly comment on the test for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debt markets provided by the different national approaches. We would also emphasise that the UMTS windfall illustrates a wider issue that will remain important as governments are aiming at surpluses one or two years in the future.

1. The macroeconomic impact

The sums raised so far are certainly non-negligible even at the euro area level (not to speak about the national one). Table 1 below shows some of the auction results already known and the revenues forecast for some others:

receipts Receipts Expected

In bn € % GDP In bn € % GDP

2.3

UK 36.9

Germany 50.5 2.4

The

2.7 0.7

Netherlands

France 20 1.4

2.6

Italy 30

Spain 0.5 0.1

In Germany and the UK the well-designed auctions yielded almost 2.5 % of GDP.

Even though not all euro area governments will follow the German and UK auction approach, it is likely that total euro area UMTS receipts might reach 100 billion euro, around 1.5 % of euro area GDP. This is more than the projected (pre-UMTS auctions) public sector deficit for 2000, implying that net issuance of debt might be negative for the euro area..

2.A test for the integration of markets for national debt

The system for allocating UMTS licenses varies greatly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We

do not intend to argue that auctions are necessarily better than ‘beauty contests’; but

the fact that some governments do not pursue the pure auction approach (and some auctions were not very well designed) implies that the receipts will vary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Hence the impact on public debt markets will also vary considerably.

This will provide a useful test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euro public debt market. The difference in yields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remained very small so far; indicating that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the markets of national debt is high. A

further reason why the differential impact on public bond markets might be small is

that the German government plans to repay in the first instance non-traded debt,

which is a further step towards the modernisation of public debt management, which

is on the agenda throughout the EU.

Conclusion: the wind from the UMTS auctions will reduce the supply of government

bonds and will make it more difficult to interpret movements in government bond yields, which up to know were supposed to represent ’the’ long term interest r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st of capital for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is likely to increase as government bond become ‘scarce’, making it more difficult for the ECB to

gauge the proper stance of monetary policy. Over the summer months the yield on

long term government bonds has fallen by about 50 basis points. In normal times this

should be taken as a sign that long term inflationary expectations have declined, implying that there is less of a need for the ECB to tighten at a time when core inflation still remains below 1.5 % (although headline inflation remains above the

ECB’s target of 2 %). If the ECB believes that public debt markets must be interpreted differently after the UMTS auction results it should say so openly and provide a convincing analysis.

Daniel Gros

CEPS, Brussels, August 2000

References

J. Santillan, M. Bayle and C. Thygesen (2000). ‘The impact of the euro on money and bond markets’.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N°1. European Central Bank. Frankfurt.

P. Klemperer (2000). ‘Why Every Economist Should Learn some Auction Theory’. Invited session. World Congress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August 2000. Seattle. Goldman Sachs (2000). ‘A License to Kill Debt’. European Weekly Analyst, 5 May. Frankfurt.

浅谈古希腊科学精神及启示

浅谈古希腊科学精神及启示 古希腊时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黎明时期,古希腊文明作为四大文明之一留给了世界难以计量的精神财富,直到今日仍有许多人对古希腊文明进行研究探索。她是整个西方文明的鼻祖,留给欧洲乃至全人类以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对人类历史和近代科学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里出现了大批才智卓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是以后许多学科的鼻祖。如自然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芝诺,人文哲学家苏格拉底,体系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天文学家默冬、欧多克斯、托勒密,数学家欧几里得、阿波罗尼奥斯、丢番图,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盖伦等等。古希腊哲学家冷静地看待客观世界,世界是什么?世界上的物体怎样运动?泰勒斯说,万物源于水,是水的变形,但又复归于水,水包围着大地,大地在水上漂浮,不断从水中吸收养分.赫拉克利特说,万物既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人创造的,而是由火产生的.火浓缩而变为气,气浓缩而变为水,水浓缩而变为土,土融解产生水,水蒸发产生气,气又返回到火.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具有各种形状的、大小不等的“原子”构成万物,“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即水火土气,冷热干湿。 而古希腊的科学精神主要分为下面三点:探索的精神,理性的精神,继承并创新的精神。

探索的精神主要就是解放自己的思想,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的产生与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派的兴起和民族城邦的建立相伴而起,政治上的开明使人们的思想、学术范围更为自由,求知作为人的天性也在这里得以充分的显露出来。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爱思考的古希腊人,他们时刻都在不断探索着自然界的真相和奥秘:欧几里得几何,托勒密的天文学,阿基米德杠杆原理…… 理性的精神。古希腊人的理性精神是他们较为显著的特征,他们注重开发科学的源泉,在逻辑——理论上能够做到十分完善,从而,更多的时候,使他们的理性精神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得到升华。他们的理性与东方的哲学完全不同。比如在白马非马与两小儿辩日等问题的解释上就没有一个理性而清晰的回答。东方人不会像古希腊人那样知道一个真理比皇冠更重要,而且更多的时候东方人只根据已有的知识对事物进行判断,显然他们在思想上的成就比在科技上的成就要高很多。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在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和实践状况下,使得他们能够在自然科学方面超越同时代其他地区的水平,远远地自然科学领域的最前列。 继承并创新的精神。古希腊人在继承前人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的开拓进取,取得自己在这个领域上新的突破。这点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个人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苏格拉底在哲学上有自己独树一帜的成就,柏拉图则在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之口来表达

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

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 英国学者阿诺德写道:“我们作为一个民族,是依靠自己所拥有的最佳准则才显现出我们值得赞美的活力和毅力的,……亦即我们强有力和值得赞誉特征是活力而非智力。……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把这两种力量视作敌对力量,亦即在这两种力量之间来划分这个世界帝国。假如我们要用两个卓越而又辉煌辉煌地体现这些力量的民族来命名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希伯来精神(Hebraism)的力量和希腊精神(Hellenism)的力量。我们的世界正是在希伯来精神和希腊精神这两种影响之间运动。某个时刻世界感到了其中一极更有力的吸引,另一时刻则感受到另一极的吸引力。世界应在两极间完美和谐地实现平衡,尽管这从未实现过”。 在阿诺德看来,“活力”与“智力”的对立,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基本精神格局,它们实际上就是希伯来和希腊精神地化身。两种文明的基本精神尽管有相通之处,但在一些重要的方面是彼此对立互补的。首先,希腊精神的最终目的乃是“人的完满”,而希伯来精神的最终目的则是“人被拯救”;其次,希腊精神的最高观念是“按照事物本来面目看待事物”,而希伯来人则认为,“训诫和服从”高于一切;最后,希腊人的支配性观念乃是“人的意识的自发性”,而希伯来人却强调“良知的严格性”。 阿诺德关于双希精神的概括把握了西方文化的基本命脉和逻辑,对于我们理解西方文化的特征和历史演变很有启发性。希伯来精神与希腊精神同为西方文化的渊源。欧洲历史上有两大思潮影响着欧洲历史上有两大思潮影响着欧美文学的发展。这两大思潮是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希腊精神重视现世本位、人本位、肉的倾向、自然生活、自律、自立、理智等。希伯来精神重视本位、神本位、灵的倾向、理想生活、他律、服从、空想等。 希腊精神用理性思考事物的本来面目,激励人们探求真理,它代表了科学与理性;而希伯来精神则在思考生命的终极价值,关心“人如何被拯救”,它代表了道德与信仰。 1.希伯来文化的理想的人是信仰的人。就希腊文化来说,至少在它的两个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哲学表达中,理想的人是理性的人。 2.信仰的人是完整的具体的人。希伯来文化并不放眼普遍的人、抽象的人;它所看到的总是具体、特定、个体的人。另一方面,希腊人是历史上最早的一批思想家,他们发现了一般的、抽象的和没有时间性的本质、形式和理念。 3.对于希腊人,由此产生了作为只有哲学家才能踏上的通往智慧之路的超然性的理想。……希伯来文化强调的是献身性,是人充满热情地投入他终有一死的存在(既包括肉体也包括精神),以及他的子孙、家庭、部落和上帝。 4.对于犹太人来说,永生除了体现不可知和可怕的上帝以外,是一个相当可疑的概念。而对希腊人来说,永生则是人能够通过其智力可以随时达到的东西。 5.希腊人发明了逻辑。希腊人关于人是理性动物的定义,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就是人是逻辑的动物;按更本原的含义则是人是有语言的动物。……在希伯来人看来,智力的状态是最典型地反映在约伯的朋友们愚蠢而又狂妄的唠叨之中,他们的议论从未触及到问题的核心。生活的终极问题发生于语言所不能达到的深处,也就是信仰的最深处。 6.希腊人把美和善作为等同的东西或者至少是永远一致的东西来追求。事实上希腊人用一个单名“美的即善的东西”来表达美和善。阿诺德简洁地提及的希伯来人的罪孽感,是甚至人类存在的痛苦而又难以驾驭的一面,从而不能允许轻易地把善与美等同起来。 希伯来传统中形成了追求绝对一神的精神,即具有“至高一神”的观念。其神灵观念最早乃从古希伯来人的“雨神”崇拜演变而来,在沙漠地带对于游牧民族而言,“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雨神”曾被尊为古希伯来人的民族神。他们将自己视为“神”的“选民”,认为会得到特殊的“神宠”,这一至高“上帝”的观念,作为古希伯来信仰精神的重要遗产不仅被犹太民族所持守,而且也被基督宗教所继承。

浅谈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的异同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的异同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西欧古典文明,它们关系密切,人们也总是将二者相提并论。“光辉的希腊,伟大的罗马”,这是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特点的高度概括。如果说古代中国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源头,那么古希腊和古罗马两大文明却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西方人所津津乐道的光辉时代。古希腊文化又是罗马文化的源头,罗马文化在其基础上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创造了许许多多独树一帜的文化,艺术构想和杰作。 古希腊文化及其文化特征: 古希腊文化作为古典文化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爱琴海文明虽较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迟,但其影响却更为巨大。换言之,上述文明以淘汰于历史长河之中,而古希腊文化精神却未被湮没,足可见其文化内涵的深刻性。希腊是城联邦,各城即是独立的奴隶制国家,没有统一的政体。所谓的希腊文明是个包罗万象的文明,主要是包括雅典文明、特洛伊文明、斯巴达文明等等。比较注重文学、哲学、数学、天文学等科学,总得来说都是比较先进。 古罗马文化及其文化特征: 罗马文明更为复杂,一般我们说的古罗马文明好象说的是罗马第一帝国以及此前的罗马共和国。罗马从政体上看是统一的,实行联邦民主制度。较早地开创和实践了民主的概念。政体上很像现在的美国。与希腊文明相比较,罗马是个强大的国家,但文明远落后与希腊。因此罗马的文明是从希腊继承来的。这点与我国古代元、清等朝代有相似之处。古罗马受斯巴达很大,崇尚意志,有一种潜在的唯心哲学的雏形。另外,罗马的疆土的广大,使得罗马文明具有更大的多样性,包括继承吸收了希腊文明、迦太基文明、绯尼基文明、日尔曼文明、埃及文明甚至早期基督教文明等等。典型的强式文化,影响力大、多样、开放。在哲学、文学、建筑等方面,为全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比他们的不同: 一、政治与民主 一谈到民主,我们就会想到当代西方的“人权”社会,但民主这个字眼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希腊的民主政治,一方面给予几百人或几千人以民主,另一方面又剥夺了数以万计的奴隶与自由民参与政事的权力。当时希腊民主的要义就是:多数人的统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生活自由。虽然此时的民主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只是对于公民的民主,但在几千年前,这种观点己远远超越了它的那个时代。相比我们这个时代的民主,我认为它们的内涵是一致的。虽然当代西方政界口口声声说的是“人人平等,维护人权”,可是这种民主真实存在吗?比如美国,它的政治还是掌握在少数有钱有权的大资本家手中,体现在表象上是一个由其资助的“民主”代言人——美国总统。处于中,下层的公民在很多时候仍是被政治家玩弄于“民主”的假象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民主和古希腊的民主是完全一致的。 古罗马早期的政治体制是仿照希腊的,后期从奥古斯都·凯撒起,“民主”便不存在了,转为君主专制,直到它的灭亡。罗马人最大的贡献是立法。在贵族

世界古代文明——希伯来文明

世界古代文明——希伯来文明 希伯来人原来是闪族的一支。闪族起源于阿拉伯沙漠的南部,起初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他们曾三次大规模地向漠北迁移,进入有名的新月沃地。就在这三次大北征中,吸收了这个人类文明摇篮的各种文化,酿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希伯来文化。希伯来人,犹太人正名,希伯来人是古犹太人或古以色列人的称呼。希伯来民族是一个小小的奇特的民族。论疆域,只有我国最小的省份——海南省那么大;但论文化,却和我国一样有着悠久的文化史。他们有流传下来的古代宝贵的文库《圣经》,与中国、印度、希腊的名著并列为影响最深远的四大古文库之一。1、简介希伯来文明诞生于今天被称为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在古代这块地方称为迦南。希伯来人是当今犹太人的祖先。不过,在古代世界中,政治上希伯来人扮演了相对不太重要的角色,它的文明也没有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那么显赫。然而,约在公元前1200 至400年间,希伯来人创立了一种宗教――犹太教,犹太教对于早期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人们把希伯来文明作为西欧文明的来源之一。犹太人至今仍在世界各地起着重要的作用。直至今日犹太人问题仍然是世界事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希伯来人在历史上具有的异乎寻常的重要性。希伯来人就是古代犹太人。他们的祖宗约

在公元前2000年时,从幼发拉底河流域游牧到了迦南地区(今巴勒斯坦),当地人叫他们“哈比鲁人”,意思是从大河那边来的人;后来以一音之转而为希伯来人。公元前1000 年左右,他们有自称“以色列人”,因为相传他们的族祖雅各被神赐名为以色列。传说雅各曾于夜间和天使摔跤,直到天亮,天使叫他改名以色列。他的后代生齿日繁,在巴勒斯坦形成两个部落联盟,北方的叫以色列,人数较多,地盘也较大而肥沃;南方的叫犹大,人数少而土地跷确。大约在统一时期,犹大部落的大卫为王,征服了各部落,成立了统一的王国,国势空前强盛,文化繁荣。但在他的儿子所罗门死后王国分裂为二:北国以色列,南国犹大,先后亡于亚述和新巴比伦,国人或被俘虏,或流亡异国。人们称这些流离在外的人为犹太人。这个称呼是犹太亡国的遗民之意,起初带有贬意,日后约定成俗,称呼也就相沿下来。从此他们挣扎于死亡线上,到公元135年最后一次对罗马帝国起义失败时,结束了“希伯来人”的历史,转入“犹太人”的历史。2、历史(1)民族起源希伯来人原来是闪族的一支。闪族起源于阿拉伯沙漠的南部,起初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他们曾三次大规模地向漠北迁移,进入有名的新月沃地。就在这三次大北征中,吸收了这个人类文明摇篮的各种文化,酿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希伯来文化。第一次北征(约在公元前3000 年光景),从阿拉伯南部迁移到美索不达米亚,和苏美尔人

古代西方文论.doc

第一编古代文论 西方古代文论概述 时期界限: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直至文艺复兴。 发展脉络:“二希精神”(“希腊精神”和“希伯莱精神”) 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希伯莱精神和希腊精神,整个世界就在它们的影响下运转。在一个时期世界会感到一种力的吸引力更大,另一个时期则是另一种力更受瞩目。世界本应在这两极之间取得均衡,只是事实上又从来不曾做到过。” 古希腊(罗马):希腊精神主导——欧洲中世纪:希伯莱精神主导——意大利文艺复兴:希腊精神的涅槃重生 第一章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古希腊文论大体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极盛于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这也是西方文论发展史上最富于原创力的时代。 柏拉图著作甚丰,有近三十篇对话流传至今,其中《伊安》《理想国》《法律》《斐德若》《会饮》等篇直接与文艺理论相关。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论著作是《诗学》和《修辞学》。第一节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 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 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 德谟克利特的模仿说 苏格拉底的模仿说与功用说 第二节柏拉图的文艺思想 柏拉图的生平和时代 柏拉图的文艺观 柏拉图文艺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柏拉图文艺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节亚里士多德和《诗学》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著作 《诗学》的方法论 《诗学》中的一般艺术原理 对《诗学》的评价 第一节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 一、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 毕达哥拉斯的基本哲学观念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因为万物都能用数去计算,所以认识世界就是认识支配世界的“数”。 1、“美是和谐统一” “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长度有关,音乐是否协调与发音体的体积比例有关。 2、“小宇宙”与“大宇宙”的和谐统一 人的身体跟宇宙天体一样,都由数的和谐原则统辖,人的内在和谐可以受到外在和谐的

古希腊文学和古希伯来文学的特征

古希腊文学和古希伯来文学的各自 文学特征和其对西方文学发展的作用古罗马后期以来的欧洲文学有两大主题,一是源于古希腊的人本主题,二是源于古希伯来的神本主题。古希腊文学和古希伯来文学一起构成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形成了西方文学的历史进程。古希腊文学和古希伯来文学有着各自的文学特征和影响,以下便是我的一些总结。 古希腊文学特征:1.思想内容深刻性强——有着世俗的人本精神与命运观。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既描写社会生活又有自己的想象、夸张与抒情。3.文学形式具有丰富性与开拓性。 具体分析:例如在希腊神话中神人同性同形,神其实是人的观念的具象和外化,神就是人,神话就是人话。人本主义与命运观念并存,相信命运的轮回又充分尊重人的个性自由。如“不和的金苹果”、“伊阿宋取金羊毛”、“潘多拉之盒”、“特洛伊木马”,等等,无不反映了古希腊人张扬的个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一、古希腊神话的主要内容同其他民族的神话一样,希腊神话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无法解释大自然的种种现象与变化,因而相信有所谓的神灵主宰着这一切,并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神话传说。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神的故事主要讲天地的开辟和诸神的诞生、谱系以及神的活动,等等,人们想象出了主宰人类的众神,如主神宙斯、天后赫拉、

智慧女神雅典娜、战神阿瑞斯、海神波塞冬、太阳神阿波罗,等等。这些神既不像《圣经》中的神在基督徒心中那么高不可及,也不是中国神话中的道德偶像,而是呈现出一个亲切可爱的人的形象,并且被赋予了同凡人一样复杂的性格。 古希腊文学影响:1.世俗文学的最大特点是世俗性,重生、重欲,情感色彩浓重。2.肯定人的原始欲望,自由抒发人的自由本性。3.所以其世俗性广泛被后世文学所继承。4.用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形成口语性的文学传统。5.叙事的文学传统。 6.重智的文学传统。 具体分析:古代希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希腊人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建了璀璨多彩的文化,传下丰富的遗产,神话传说就是其中之一。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希腊神话在欧洲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浓厚的兴趣。欧洲文学中的热爱现实生活,积极追求自然和人性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力量等思想,以及不断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它们的源头。许多文学作品深受其影响,有欧洲文化摇篮之称。19 世纪英国文坛“ 勃朗特三姐妹” 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以19 世纪早期英国偏远乡村为背景,用女主人公简·爱的视角以自叙方式讲述了一个受尽摧毁、凌辱的孤儿,如何在犹如儿童的人间地狱的孤儿院顽强地生存下去,成为一个独立、坚强、自尊、自信的女性的成长故

浅谈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的关系

浅谈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的关系 摘要: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摇篮,对欧洲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有深刻的影响。古希腊人吸收、借鉴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希腊文化。古罗马人继承希腊和东方文化成果,逐渐建立罗马文化。纵观这两个在人类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文化,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希腊是罗马的老师,罗马的法律来自希腊雅典;罗马神话基本都是来自希腊神话;罗马的政体吸收了希腊成分。 关键词: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 古希腊是指从希腊历史上公元前8世纪的古风时期开始到前146年被罗马征服之前的这段时间的希腊文明。在雅典的领导下,成功抗击了波斯的侵略,并在前5世纪到前4世纪之间达到鼎盛,被称作“黄金时期”。在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希腊化文明在地中海西岸到中亚的大片地区继续繁荣发展。 在政治制度方面,古希腊是一个城邦林立的地区,因此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区获得实践和发展,有些古希腊城邦如斯巴达一样奉行君主制,将统治权集中在国王手中;有些城邦则如雅典一样实行民主政治;还有一些城邦则是由贵族统治或由少数人控制的议会进行统治。虽然古希腊所处地域狭小,但其政治制度在广泛的时间上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发展。仅就政体来分古希腊就经历了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的演变。尤其突出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人类对直接民主制度最早的尝试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形态与民族特性我们在探讨古罗马文化形态时,不得不涉及到古罗马文明的起源。根据英国大史学家阿诺德·约·汤因比的“母文明”与“子文明”学说,只有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才属于母文明,其他都属于子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理所当然地应当纳入子文明的范畴之中。 罗马国家是以罗马城为中心逐步向外扩张而形成的地跨欧、亚、非三州的奴隶制大帝国。罗马城位于意大利半岛,而半岛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是伊达拉里亚人。伊达拉里亚人在公元前七世纪左右便是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它通过商业贸易,外交往来,战争征服等等方式对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施加影响。 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同属于地中海文明。在同一片海洋孕育下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从生活习性到社会变迁甚至是思想发展自然会有其相同之处。罗马人自称是特洛伊人埃涅阿斯的后代,当然这个可能只是罗马人抬高身价的做法。罗马人属于亚平宁半岛上的拉丁人的一支,之后融合了萨宾人。埃特鲁底亚人等意大利古民族,之后肯定还有希腊人,因为希腊人一直住在意大利南部,称大希腊地区。在罗马公民权普遍授于外省人后成分就更复杂了。 一.政治方面

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

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 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是西方美学与艺术的两个最重要的源头。西方文学与文化在很多程度上都是“双希精神”的副产品。“双希精神”深刻地塑造了西方文化的面貌。美国美学家巴雷特在《非理性社会》中称,希腊人缔造了西方人的理性和科学,而希伯来人则创立了西方人的道德与信仰。而英国学者阿诺德在其《文化和无政府状态》中则明确指出:“我们作为一个民族,是依照自己所拥有的最佳准则才显现出我们值得赞美的活力和毅力的。……假如我们要用两个卓越而又辉煌地体现这些力量的民族来命名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希伯来精神的力量和希腊精神的力量。我们的世界正是在希伯来精神和希腊精神这两种影响之间运动。某个时刻世界感到了其中一极更有力的吸引,另一时刻则感受到另一极的吸引力。世界应在两极之间完美和谐地实现平衡,尽管这从未实现过。”阿诺德这一论断得到了人们的共识,现在人们普遍把希腊文化的精神和希伯来文化的精神作为西方文化的两大相辅相成的互补基因。 谈到希腊精神,我们就离不开谈及美,希腊文化中美无处不在。在希腊文化中,美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观念。蓝色文明的源头爱情海、米洛的维纳斯、帕台农神庙、荷马史诗、希腊悲剧和喜剧中无不是美的诠释。 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认为:现在广泛流传的高雅趣味,最初是在希腊的天空下形成的。他在其作品《希腊人的艺术》中也高度赞扬了希腊文化,他说:任何别的民族都没有像希腊人那样使没享受如此的荣誉。因此,在希腊人那里,凡是可以提高美的东西没有一点被隐蔽起来,艺术家天天耳闻目见,甚至成为一种功勋。 在希腊人那里,凡是可以提高美的东西没有一点被隐藏起来,艺术家天天耳闻目见,美甚至成为一种功勋。”在希腊人中的这种美主要是一种优美,但这种优美又与知识、智慧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并不是简单的只是事物外在形态的和谐、尺寸和比例。从柏拉图对“美本身”的追问、对美的层次划分和对诗人的驱逐、亚里士多德对美的“所是”与“美”的符合的界定以及“净化”

希腊罗马文化的联系与差异

希腊罗马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同属于地中海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摇篮,对欧洲甚至整个世界都有深刻的影响。古希腊人吸收、借鉴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希腊文化。古罗马人继承希腊和东方文化成果,逐渐建立了罗马文化。这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政治方面 1、政治体制 古希腊经历了从君主个人统治到贵族统治再到全体公民集体统 治的制度演变。根据各城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城邦政体主要有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等类型,在古代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在希腊,“公民是自己的主人”。这种“主权在民”的政治生活状况,再加上城邦规模狭小的自然条件,使得希腊城邦出现了直接民主制度。 古罗马摆脱了君主制后建立了共和国。在罗马初创的王政时期,罗马政体是由执政官、公民大会和元老院三部分组成。这是一种寡头政治,少数贵族控制着权力,这是一种贵族共和国,而不是真正的民主制。随着罗马的扩张和疆域的扩大,处于无权状态的平民越来越多,他们为了获得政治权利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罗马共和制形成了一种具有相互钳制又相互配合的制度,使得政体各组成部分实行相互监督制成为可能。最终,罗马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2、国家形式 古希腊更大意义上是一个地理概念,始终是一个小国林立的城邦世界。从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的200年间,由于希腊商业活动的发展和殖民扩张,在从拜占庭和小亚细亚一直到高卢海岸和西班牙南部的广大地区,城邦国家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各个城邦之间虽然是分散的并且长期独立自治,但是却都保持着希腊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素质,各城邦之间也能够保持一种平等共处的“国际关系”。 古罗马实行统一的集权制,采取行省制度,实行总督统治。 3、文明拓展方式 古希腊是通过殖民建立新的城邦。古希腊的很多城邦都有过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通过殖民,吸收外部文明来拓展希腊文明。 古罗马则是在继承希腊文明的同时,通过不断地兼并战争扩大疆域,吸收外部文明,拓展罗马文明。 4、政治文明贡献: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在政治文明领域的最大遗产就是其城邦时代实行的民主制度。希腊城邦本身就是公民集体联合的国家组织,因此尽管政体存在差异,但都不同程度地实行民主政治。民主制下每个公民都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的成员,各级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等思想,都来自当时的希腊文明。雅典是希腊各城邦中实行民主政治的典型,是希腊民主政体的发源地,它所创立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后世继承和发展。罗马法是罗马政治文明中最伟大的成就,它是世界

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的异同

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的异同 艺术:这个不用我多说了吧,希腊被称为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创造了美丽的艺术品和令人如痴如醉的神话传说,而罗马,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但却非常崇拜希腊的文化,比如,罗马的主神朱庇特就是宙斯,丘比特就是厄洛斯,朱诺就是赫拉等,罗马的神大部分都是从希腊那里“偷”来的,罗马的“五位贤帝”之一的哈德良还模仿希腊人蓄起了大胡子,在此之前罗马人是从不蓄胡子的. 哲学和诗歌,在希腊很多而在罗马很少,但不是没有,其中最伟大是就是奥维德,他的诗歌和书籍现在都还在出版,但的确,罗马人瞧不起艺术家并且对艺术家的作品管束很严,奥维德就是因为了写了《爱的艺术》而被奥古斯都大帝流放而死. 政治制度:有人曾经说过,罗马为什么那么强大,因为它有世界上最完美的政治制度(同时代相比,这是事实,和罗马同时代的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无法和罗马相比),罗马分为两个时期,罗马国和罗马帝国(注意!!!是国!!!),罗马城刚建立时,的确是有国王的,传说到了第7个国王时,这个国王是个暴君,结果被人民赶下台,从那以后罗马人就非常厌恶国王这个称号,在此后的几百年里,罗马的“议会”元老院的地位空前加强,罗马的统治者由2个从元老院里选出来的元老来担任,被称为执政官,任期1年,不得连任. 但尽管如此,罗马的平民还是觉得罗马的统治阶级权力太大,于是便宣布,如果不让平民也得到政治权力,他们就拒绝服兵役,这对于当时四处征战树敌的罗马来说是致命的,于是元老院选择退让,在平民中每年选出2个护民官(后来增加到10人),专门设定保护平民的法律和活动. 当然,制没有善始善终,在奥古斯都(屋大维)上任后,宣布自己为罗马的终生独裁者,标志着国的结束,但因为罗马人天生的对国王的憎恨,奥古斯都称自己为“第一公民”,从那以后,元老院形同虚设,大权全部在国王的手中,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谁都看得出来,古罗马的政治体制已经很现在的体制非常接近了. 而希腊,被征服前一直在走着和其他民族一样的国王独裁制,这种制度的缺陷在于,帝国的兴衰全部掌握在国王的手里,一个好国王可以使国家昌盛,而昏君和暴君则会使一个强大的帝国覆灭. 影响:罗马向来对于的统治是很宽松的,他们虽然造了万神殿来专门祭伺罗马的众神,但他们也允许别的存在并建建筑物来祭拜其他的神,但惟独一点,罗马人疯狂的迫害基督徒,因为基督徒认为他们的上帝是唯一的神,否认和诋毁其他的神并拒绝崇拜国王,这使得国王大为光火,下令将基督教定为邪教,惩罚一切有关基督教的事物. 但历史偏偏要和基督徒和罗马开一个天大的玩笑,在罗马分裂成东罗马和西罗马时,东罗马帝国的国王君士坦丁在一次辩论会上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将基督教发扬光大,决定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宗主权. 希腊没有什么重要的,对与历史有很大影响的,希腊后来也从了东罗马信基督教. 对战争的态度:这个是在太明显了,罗马是怎么建立的?战争!怎么毁灭的?战争!希腊也是靠战争脱颖而出的,但更主要的还是它的文化,罗马人城自己为战神的子,他们从建立到灭亡,没有一秒钟不在打仗,而且大部分战争是扩战争,埃及,高卢(法国和比利时),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和葡萄牙),迦太基(突尼斯),波斯,小亚细亚(土尔其),这些地方都是罗马的国土,全都是靠令人信服的战争征服得的.罗马的国家财经支出至少有一半都是军费开支,许多国家还是让士兵自己花钱买装备的时候,罗马就已经给士兵发装备了,这是世界军事的一大开创啊(汗...)

希腊精神与审美文化

希腊精神与审美文化 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是西方美学与艺术的两个重要源头,两者相互对立,却同时影响着西方文化的发展。 在希腊文化中,美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观念,是与浪漫联系在一起的。希腊精神的核心是美与浪漫,最高观念是现世精神,最终价值是理想的人。 希腊神话中的神是可爱的,他们与人同形同性,他们同样会犯错,他们拥有和人一样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的欲望;在希腊神话中,神人共居彼此交融,人与神居住在同一个世界,神人可以通婚,神人的后代便是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希腊神话中有各种各样的神,神不会干涉人的信仰,人们的可以同时信仰不同的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信仰自由。而希伯来精神不同,在他们的神话中,世界只有唯一的神——上帝,上帝是至高无上的,无所不能的,人们只能信仰上帝这个唯一的神,这也是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的不同之处。因为信仰的不同,因为神的表现形式的不同,希腊人在一定程度上有信仰的自由,所以他们比较重视的是现世的享受,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出他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而不是像《圣经》中的因为亚当和夏娃的过错而导致人一生下来就是拥有原罪的,让人们想到的不是享受现世美好的生活而是约束自我已达到最终的救赎,从而在来生能够进入极乐的天堂。 希腊所流传的悲剧故事在我们看来并不是很悲的原因在于她带着一种命运的色彩,他们的悲剧与人的善恶无关,与之有关的是神的

安排。希腊传说里的悲剧,往往起源于神的旨意,因为是神的旨意,人是不能改变的,不管你如何地挣扎,如何地希望悲剧不会发生,最后的结果都是悲剧确确实实的产生了。也因为这样,在希腊人的世界里,人的一生都是由命运决定的,所以在他们成功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沾沾自喜,在他们遇到挫折时,也没有呼天抢地,他们仍然按照自己原有的神活方式继续地生活下去,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让他们能够在现实的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积极乐观。 希腊的都城雅典的命名是来自希腊神话中的智慧与战争女神娜,雅典娜传说古希腊的时候,智慧女神雅典娜与海神为争夺雅典的保护神地位而相持不下,。后来,主神宙斯决定:谁能给人类一件有用的东西,城就归谁。海神波塞冬给了人类一匹象征战争的壮马,而智慧女神雅典娜献给人类一棵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象征和平的油橄榄树。人们渴望和平,不要战争,于是这座城就归了战争女神雅典娜。从此,她成了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因此而得名,雅典也因此被称为“酷爱和平之城”。这个故事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希腊人渴望和平,厌恶战争,体现出了希腊人民对自由对美好生活得向往;另一方面,由雅典作为希腊的都城,它无论从命名还是守护神都不是宙斯这一点可以看出,希腊人对神的信仰很自由,他们并不觉得信仰不同的神是一种罪过。而在古希伯来精神里面,这是不被允许的,在古希伯来精神中,上帝是唯一的信仰,即使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也只是上帝为了传播自己的意志的一种工具,没有人会信仰耶稣,而对于耶稣的崇拜,也仅仅因为他是“圣子”。在古希伯来的信仰体系中,神话传说中,上帝是唯

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论文

古希腊文化简介 古希腊是指从希腊历史上公元前8世纪的古风时期开始到前146年被罗马征服之前的这段时间的希腊文明。在雅典的领导下,成功抗击了波斯的侵略,并在前5世纪到前4世纪之间达到鼎盛,被称作“黄金时期”。在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希腊化文明在地中海西岸到中亚的大片地区继续繁荣发展。 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由于古希腊文明对罗马帝国有过重大影响,后者将前者的文明吸收并带到环地中海和欧洲的许多地区。因此一般认为古希腊文明为西方文明打下了基础。 由于古希腊海湾、海岛众多,航海业发达,因此同其他地区,特别是同埃及和西亚各国有着广泛的商业、文化联系。早在古希腊文明诞生之前,在西亚的两河流域的峡谷里就连绵不断的产生了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那里已经具备了较先进的书写、冶金、纺织等手工艺术,数学、天文学、建筑学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地处北非的埃及,在工业、农业、科学、文学艺术方面也出现了古代罕见的奇迹。这一切都对希腊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希腊人从古老的东方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以滋润自己,希腊文学也具有显著的东方色彩。 在政治制度方面,古希腊是一个城邦林立的地区,因此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区获得实践和发展,有些古希腊城邦如斯巴达一样奉行君主制,将统治权集中在国王手中;有些城邦则如雅典一样实行民主政治;还有一些城邦则是由贵族统治或由少数人控制的议会(councils)进行统治。虽然古希腊所处地域狭小,但其政治制度在广泛的时间上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发展。仅就政体来分古希腊就经历了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的演变。尤其突出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人类对直接民主制度最早的尝试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3]。 在教育方面,古希腊教育起源于荷马时代的贵族化传统,在公元前5 世纪受到诡辩家、柏拉图和伊索克拉底的影响,大大地民主化。在希腊化时期,体育馆的教育被认为是分享希腊文化的先决条件。古希腊普通教育制度的最著名的例外,是一个一直持续到罗马时期的城邦——斯巴达,男孩和女孩同样要接受严格的军事化的斯巴达教育训练制度(始于公元前6世纪)。 在文化方面,古希腊有着灿烂辉煌的印迹。文学的史诗,如《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正式的书面文学作品;戏剧这一表现形式中,希腊人认为悲剧是最高级的戏形式,希腊到西元前第五世纪,出现了不少悲剧作家。西方四大悲剧作家中,希腊占有其三,分别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作家以阿里斯托芬作为代表,可见希腊戏剧在戏坛的重要性,是其他民族难以企及的。

2019年尔雅古希腊的思想世界课后习题答案

2019年古希腊的思想世界课后习题 古希腊的精神世界(一):引言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文明传统是竞技精神的源头。 ?A、希腊文明 ?B、印度文明 ?C、希伯来文明 ?D、华夏文明 我的答案:A得分:33.3分 2 【单选题】希腊文明和()是两希文明。 ?A、西西里文明 ?B、希里纳文明 ?C、斯巴达文明 ?D、希伯来文明 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 3 【判断题】希腊的《伊索寓言》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农夫与蛇》。()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古希腊的精神世界(二):古希腊的历史沿革已完成成绩:100.0分1 【单选题】()和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两场战争。 ?A、克里特战争 ?B、亚马逊战争 ?C、爱奥尼亚战争 ?D、希波战争 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

2 【单选题】我们用()统称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A、爱琴文明 ?B、希腊文明 ?C、两河文明 ?D、雅典文明 我的答案:A得分:33.3分 3 【判断题】萨拉米斯海战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转折。()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古希腊的精神世界(三):群星璀璨的思想世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哪一位哲学家说“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德谟克利特 ?B、毕达哥拉斯 ?C、阿那克西曼德 ?D、赫拉克利特 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 2 【单选题】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是万物的本原。 ?A、气 ?B、火 ?C、水 ?D、数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3 【判断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人是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浅谈希伯来文明及其启示

浅谈希伯来文明及其启示 摘要:时间的长河不曾停息,大浪淘沙,留下的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珍贵的财富。无论是古老的东方,还是神秘的西方,其文化的发展都已铸造出不朽的辉煌。马修·阿诺德在一个世纪前指出:“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我们的世界就在这两极之间运动。①”他把希腊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如其实际地观看事物”,把希伯来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品行与服从”。这表明,希伯来文化不但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也对东方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凭借其浓厚而神秘的宗教色彩和严肃而庄重的约制精神在历史上奏出了一曲震人心扉的强音。 关键字:希伯来犹太教圣经犹太人民族信仰 一、希伯来历史概要 希伯来人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属于闪族的一支。公元前2000年,当传说中的希伯来民族的始祖亚伯拉罕率领族人从两河流域来到迦南的时候,当地人称他们为“哈比鲁人”,意思是“渡河而来的人”,这个词又转音为“希伯来人”,后来希伯来人开始自称为“以色列人”,因为他们相信,先祖雅各曾经与一位天使摔过跤。“犹太人”是希伯来文“犹大”一词的希腊文与拉丁文的翻译名称,起初它是古希腊、罗马人对流离在外的希伯来人的蔑称,后来逐渐为世界各地通用,被用来统称希伯来民族留存下来的后代和信仰犹太教的人。这个多灾多难的小民族在古代历史上曾先后受到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等外族人的奴役,长期过着受人歧视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公元135年希伯来人最后一次反抗罗马的起义失败后,他们被强行逐出巴勒斯坦,开始流散到世界各地,然而在遭受种种磨难的艰苦岁月中,希伯来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寻常的智慧生存下来,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 二、希伯来文化成就 (一)、宗教——犹太教教义 希伯来文明的核心是被称为“犹太教”的部分,犹太教还是一个有着基本信仰,明确教义,拥有宗教典籍和有组织形态的宗教。其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一神论、契约观、末世论等。犹太教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有着明确教义和一整套基本信仰的宗教,主要是它拥有自己“固定、不变”的宗教典籍,具体严格的对基本教义和信仰作出了界定。 (二)、律法 犹太教的思想和教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通过遵守律法体现出的。对于犹太教而言,检验一个人是否守教主要不是看他是否“信”,而是看其是否遵守律法,是否依据这些律法“行”,也就是说一个人守教与否要在自己的行为上体现出来。根据这样的传统,人们把犹太教说成是“因行称义”,以有别于宣扬“因信称义”的基督教。犹太教的律法数量众多,其核心是“摩西十诫”②。 (三)、文学——《圣经》 古代犹太民族在文化方面最伟大的成就毫无疑问是《圣经》的编撰和流传。《圣经》作为记录着犹太人信仰体系的书不仅被犹太人视为其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而且被世人公认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部书籍,是希伯来文明伟大成就的高峰和代表。人类学家把它看成是

高中历史《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知识要点

高中历史《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知识要点 一.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人文主义 1.经济:古希腊工商业发展,奴隶制经济繁荣,为哲学产生提供物质基础。 2.政治:古希腊城邦的形式,民主政治发展,为希腊哲学产生创造了前提。 3.文化:形成思想自由、渴望知识、乐于探究的文化传统。 4.社会环境:开放、冒险的海洋精神文明,造就了希腊思想家追求平等、诚信、不断探究的品质。 二.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含义 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 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三.主要代表 1.自然哲学——认识自然 (1含义: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 (2代表:泰勒斯 主要观点:万物皆生于水(首次用自己的经验解释自然现象“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 (3意义: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11-1 2.智者学派——认识社会 1概念:诡辩学派BC5C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 2背景:(1BC5C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公民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2工商业发达,个人主义得到发达。 (3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需要。 3主要观点:(1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3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 需求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 (4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和永恒的真理。 4主要代表: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5影响: (1积极:强调作为认为客观事物的主体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2消极: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3.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认识人11-2 1时间:BC5C 2主张:(1主张认识自己,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 (2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即美德,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3意义:(1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共同点: (1生活时间接近,时代状况相似。 (2主张美德、教育。 (3都是伟大的教育,未留下著作,其理论皆见于学生的著作。 4.亚里士多德BC4C 1主张: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真理高于一切 2成就:创立了逻辑学。 3评价:(1古希腊哲学文化集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 (3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把希腊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自己-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1-3

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的异同

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的异同 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流变中呈现矛盾冲突和互补融合之势,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各自特色。 一.首先,对比看待两种文化,可知其各自独特及长短之处。 1.起源发展: 希伯来文化中,摩西和耶酥是希伯来人的先知,他们为全人类创造了唯一神信仰的宗教和神学,创造了《圣经》的《旧约》和《新约》。希伯来人的祖先为全人类提供了神学,唯一神论的宗教和圣经。简而言之,摩西和耶酥创造了属于希伯来文化的神学和宗教,“十诫”和“基督”也是希伯来律法的开始,他们的文化大都就表现在宗教伦理思想方面。 希腊最早的文化则大概是诺索斯文化,在爱琴海最南部的克里特岛上逐渐发展起来,后来亚历山大国王大面积扩张土地,随着战争,希腊文化开始传播到印度河以西的广大亚洲和北非等地区。其表现主要是以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为首的神学以及以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为首的哲学。希腊在哲学这一层面的理论水平相当先进,其关于国家的建立、管理、立法等方面也对今天的西方颇有影响。 2.内容差异: 希伯来文化则注重行,关心实践;正确的行为是希伯来人终极关切的事。 希伯来文化理想的人是有信仰的人。是个作为整体的具体的有信仰的人。希伯来文化并不仰望普遍的和抽象的事物,它始终盯着具体的、特殊的、个体的人;希伯来文化的重点是献身,是人对自己有死的存在(同时是肉和灵),对他的子孙后代、家庭、种族和上帝的热情介入;永恒在希伯来人看来是模糊的,除非在不可知的上帝身上;希伯来人认为理性和逻辑并没有触及生活得终极问题,这些问题发生在语言无法企及的深处,即信仰的至深处;希伯来人不把美和善等同起来,罪感乃是由于他的不完满性而达到的对他的彻底有限性的意识,善有时必须戴上丑的面具,恰如美对他可能是罪感和腐败的假面。 希腊文化注重知,关心知识;正确的思想是希腊人终极关切的事。 希腊文化理想的人是理性的人,是作为对所有时间和存在的旁观者必定超越哲学的哲学家,是历史上第一批思想家。希腊人发现普遍事物,发现抽象的和五时间性的本质、形式和理念,他们认为人只有活在永恒中才算活着;希腊人把超然看做只有哲学家才能踏上的智慧之路,以超然的态度看存在,他只是生存在存在的审美层次上;永恒却是希腊人可望通过他的理性随时不断接近的某种东西;希腊人发明逻辑,人是能够进行连贯的合乎逻辑的谈话的动物;希腊人追求美和善,把美和善看作是同一件事物,至少是重合的。 3.各自优点: 希伯来文化注重行,尽义务、讲良心,是希伯来人生活的首要事情;希伯来人高扬道德的优点以为生活的内容和意义;专注于实践的活力,义务、自制和工作上的至上感,秉着我们自己的最好灵明勇敢前进的力量。他们认识到追求或获得圆满性途中会遇到困难和阻扰。 智力的自发和聪明的运用是希腊人的首要事情;他们的优点之一是使道德隶属于理智,他们发展智力,专注于观念,且有热忱随人的发展俱来的不断更新观念组合,且有激情和冲动完全认知和适应这些观念。希腊的人类生活带有悠闲、明晰和光辉,是宁静、自在的。 4.各自不足: 希伯来人对困难和阻挠的认识形成了《圣经》信徒内心深处潜藏着的某种不安。 希腊人的生活悠闲而安宁,因此没有考虑到人类处境的困难方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