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按要素分配的法经济学分析

按要素分配的法经济学分析

嗣n仑黉喇F学

熬娶塞漪配拘湛瀣流学漪虢

周晓唯

内容提要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分配原则,按要素分配可以通过调整要素所有人之间和要素所有人与利用人各方利益关系的法律制度来实现。本文从要素所有权的确认,要素所有权的分离,法律制度对各方利益的协调和我国的改革实践等方面,证明了符合市场规律的法律制度对经济制度的影响,说明

了按要素分配实际上体现的是要素各方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关键词要素分配所有权利益分配

在经济活动中人们的利益冲突,来源于要素资源的稀缺;对要素资源的配置,实际上体现了对要素占有和利用的人与人之间(即体现为要素所有人之间和要素所有人与利用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人们之所以占有要素资源,之所以建立所有权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较多利益的分配。由于利益不等而产生的经济冲突,可以通过法律制度来调整,使经济活动主体的各方利益在一定的秩序中达到均衡,使各方主体利益按要素分配达到最大的满足,从而达到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要素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这正是经济活动要达到的目的,也是法律制度的经济功能在资源配置中的体现。根植于经济生活中的法律,不仅具有维系社会正义的使命,而且还有实现配置要素资源,调整各主体利益,促进社会财富增加的功能。可以说要素资源的稀缺性带来的人与物之间的配置关系只是形式,而实际上是体现要素所有和利用两方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才是要素资源配置的实质内容。要处理好按要素分配的各种关系,实际上就是处理好要素所有者和利用者,以及第三者各方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法律关系。

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参与主体是多元化的,而各主体是以占有一定的要素资源,通过市场来调节各方的地位和利。益的。在自由竞争中,市场的功能可以完全和合理地把各个主体的利益,通过价格机制得到均衡配置。但实践也证明,市场的调节还需要价格机制之外的政府干预,而政府的干预是通过制定法律来体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解决好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关系,就要建立起合理的分配制度。而国家、企业、个人拥有要素的多少,投入的要素的多少,是分配的基础。要激发要素所有者投入的积极性,就要用法律的形式确认要素所有者的地位,以及要素所有者在经济运行中的利益;通过法律的形式建立调整劳动者的利益机制,消除要素所有者在经济活动中的障碍,使要素所有者在经济活动中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规范的调整;通过对要素所有者利益的分配调整,使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得到合理公平的分配,使要素所有者在经济活动中发挥最大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充分利用限有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作用j政府设计的法律制度是受市场规则限制的,是受价格机制左右的,也就是法律制度的建立是需要符合市场规律的;只有符合市场规律的法律制度,才是合理的法律制度,否则会造成

?57?

人文杂志2002年第3期

政府干预的失灵(法律失灵)①。而合理的法律制度弥补了市场机制调节下的要素资源配置的不足。财产所有权法律制度的建立,为按要素分配奠定了法律基础。关于财产所有权概念,实际上就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讲的产权,应该说它类似于我们所讲的所有制中的所有权,只是更注重和强调在一定的所有制下,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这种产权观念是以英美法系为基础的,它重视使用,而不在于定名。而大陆法系中产权是一种狭义的观念,是规范的、定名的。可以说西方产权经济学派是对英美法系财产权的理念,在经济学上的解释和论证。我们持有的所有制范畴(财产所有权),则接近于对大陆法系财产权理念在经济学上的解释和证论④。大陆法系严谨周详,英美法系务实灵活。我国目前经济学界探讨的产权理论,深受英美法系的产权经济学影响,对于产权的研究,更注重物的利用和对物利用产生的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点,使得产权的含义比之我国现行的所有权概念更广。但是不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都反映着同一经济基础,只是对同一经济基础反映的方式不同,因而形成目前我国经济学系与法学界,对产权的讨论形成两种不同风格。经济学注重吸引和借鉴,将西方产权理论运用于解决我国经济改革的实际问题,而法学注重固守绝对物权法则下来吸收和借鉴西方的产权理论,但两个学科对产权理论讨论目的相同,对产权的认识本质是一致的。从我国经济改革实践看,西方的产权理论给我国经济改革的启发很大,能克服中国经济改革的观念困扰,当然同时也冲击着一物一权的我国现行的所有权制度。要使我国经济改革有突破性进展,就需要两大法系的融合,在坚持大陆法系的同时,吸收与借鉴英美法系的理念,从西方产权经济理论中获得启示。因此,两大学科对产权的同一认定,是我们确认法制经济功能的认识基础。

?58?

一、要素所有者的确认是按要素分配的前提

各种参与经济活动中的要素,可以分为物质生产领域中的要素和非物质生产领域中的要素,整个经济活动中的要素是通过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要素共同构成的,并通过物质和非物质要素的运动来实现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就是使两个领域中的要素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条件下合理配置,解决好各要素在配置中的外部性问题,使外部性转化为内部性,减少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这就要求首先要明晰各要素的所有者,即在经济活动中人对各要素的归属要求。

要素所有权的确认,意味着所有权人的确认;要素所有权人的确认,意味着所有人拥有对要素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四项权能;而要素所有权人的确认和对所有权权能的运用,是通过法制的确认功能来体现的。在要素所有权人确认过程中,必然体现出要素所有权人的多元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主体的多元化,体现为国家所有、个人所有及混合所有的各种所有制。由于各主体对要素的所有权是通过法律形式来确认的,因此法制的经济功能在确认所有权的活动中就须对此加以规范。对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应当确认为国家有权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所确认的财产,任何人都不得不经国家允许擅自占有和使用国家财产,更不能从中获益。对于个人所有(即私有),同样任何人包括国家不得随意改变个人所有的产权,虽然国家可以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改变个人所有权,但须对由于改变个人所有的产权而给个人带来的损失予以补偿,国家与个人应当是平等的关系。在西方经

①a虫律经济学论纲》,周林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第58页。

②<国有企业改革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康德王官等著,法律出版杜.1998.10,第105页。

习¨仑经济学

济学中,确认个人所有权被认为是减少交易费用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充分保护个人所有的经济制度。对于混合性的所有,即一个组织的财产权利是由多个主体共同所有,各方都拥有充分的对财产行使所有权的要求,而此时的所有权形式通常变为以股权方式获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混合性的所有权形式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方式。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活劳动创造价值,而各要素是通过人的占有和运用,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因此,要素对经济活动的贡献,创造的价值,体现为人对要素的拥有和运用下创造的价值,没有劳动的人,要素是不会发生作用的。要素是通过人的活动(即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应该说按要素分配是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确认要素归属,尤其是确认生产要素所有者对要素的合法占有,是资源配置的前提,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归属的前提,而且要素所有者明晰是减少交易费用,提高劳动效率的有效途径。有明晰的产权,才有明晰的分配,有明晰的分配,才是有效益的分配,有效益的分配,才能创造出激励的机制。因此,要使按要素分配得以有效的实现,也就必须确认要素所有权。

从法律上来确认所有权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各主体地位明确,谁拥有什么和拥有多少可以确定。2、要素主体的所有权具有非他性(独立性),即确认了主体的所有权,意味着排除他人占有,此谓产权明晰。3、维护性。要素所有者能尽力为其所有的要素投资,且是讲求效率的投资,谁拥有要素,谁就会维护要素。如对于劳动这一要素,拥有劳动要素的人,自己就会追加劳动力的生存、发展的投资,追加维护费用。对于拥有技术这一要素的所有者就会不仅使用这一技术,而且为这一技术的有效性延长而追加投资(如增加科研费用和增加科研时间等)。4、具有请求权,包括请求恢复原状、返还原物和赔偿损失等。当要素所有人因产权归属发生争执、

非所有人妨碍所有人行使权利、他人因侵

权行为破坏了所有人的要素标的物时,以

及所有权人的要素被他人占有和他人侵害

所有人的所有权而给所有人造成经济损失

时,可以请求恢复原状,返还原物,赔偿

损失。而这些请求的权利都需要法律形式

来确认和规范,通过法院来实现。5、公开

认可。要使要素所有人对所占有的要素获

得社会公众的信认,保护善意的第三人的

利益,可以利用公示制度,使所有者享有

的要素权利取信于公众。它是要素产权的

一种外部表现形式。这种制度使社会公众

一见而知某人对某物享有所有权,了解到

所有权的移转,以维护所有权人对要素的

占有的秩序和交易的安全。这种公示制度

是通过产权的登记、产权登记变更、产权

占有、产权交付等方式来体现的,使社会

公众能确信要素所有者和要素所有权权能

的转移。

二、要素所有权权能的分离是按要素

分配的基础

当要素所有权确认后,要素所有者就

是具备了所有权各项权能的完备所有者,

所有者根据自己的经济目的、利益的需要,

亲自行使要素的

蓍鬻一

《儒教文化圈的伦理秩序与经济——儒教文化与现

代化》,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

关系)。要素

的需要,出于产

四项权能中的部

使

至还可以在自己

能转给他人行使

所有者,要素的

相互合作和相互

使用者的权能是

使用者在行使四

按要素分配的法经济学分析

作者:周晓唯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法律系

刊名:

人文杂志

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年,卷(期):2002,(3)

引用次数:0次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赵希田.游智颖按劳动要素分配浅析-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5(2)

按劳动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劳动者是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实质是按劳动力所有权分配.劳动要素参与剩余产品的分配是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实质.探索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

2.期刊论文杨继瑞.Yang Jirui所有权学说是按要素分配的深层理论根基-社会科学研究2006(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归属.按要素分配的本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自己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获得收入分配权,因此,按要素分配是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安排.基于生产要素所有权的要素财富论揭示了要素所有权在财富创造中的协同作用,丰富和完善了按要素分配的理论根基.

3.期刊论文孙咏梅"要素所有权"与"要素贡献"--论"按要素分配"问题的实质与衡量标准-经济学家2003(3)

我国实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根据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以及这些不同生产要素在财富的生产中所作的贡献产生的一种分配形式."要素所有权"是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它决定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是"按要素分配"原则存在的依据,"要素贡献"是按要素分配原则的最终决定因素.在按要素分配理论中,正确认识"要素所有权"与"要素贡献"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是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的关键所在.

4.期刊论文王振中劳动在要素分配中应占较大比重-石油政工研究2003(4)

王振中在2003年1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著文指出,在关于劳动与资本参与要素分配的理论争论中,似乎有一种倾向,那就是认为,在现代化的经济增长进程中,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大头,因此资本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理所当然地也要占大头.但考察近百年来劳动与资本要素在美、英的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有的比重可以看到,即使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政府在分配领域实行了多种多样的干预措施,对财产收入实行各种税收制度,使得来自劳动的收入在国民收入格局中明显增加,而采自物质要素所有权的收入在明显下降.近百年来,无论技术发生多快的变化,在分配中劳动所得始终占大头.

5.期刊论文李莉试论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8(12)

本文依据党的"十五大"关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要求,从劳动力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出发,以所有权和分配权的关系为原理,并结合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形成过程的特点,分析了劳动力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必要性和途径、方式.

6.期刊论文董国楹.DONG Guoying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思考-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4(3)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分配原则.在理论探索中,对其依据、关系及实现形式认识仍有分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否定按劳分配,改变的只是分配的形式.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是所有权及其贡献率,不是价值的创造.理论研究必须揭示问题的实质,不能停留在现象形态上.

7.期刊论文赵燕菁.吴伟科.ZHAO Yanqing.WU Weike住宅供给模式与社会财富分配-城市发展研究2007,14(5)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既不是供给过剩,也不是需求不足,更不是增长过快,而是分配不公.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经济增长初始阶段要素占有的不公.只要初始阶段要素的占有存在问题,不论增长的过程是否公平,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社会结构的失衡.而一旦失衡的社会结构被锁定,再分配的社会成本就会极其巨大.其中,空间要素占有的先天不公,决定了居住在城市的公民和居住在乡村的居民在参与经济转型、分享经济成长所有机会的不公.城市土地是财富积累的主要手段,尽可能地将城市土地在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平均地分配给全体公民,是避免社会分配失衡的主要途径.依靠市场,并不能自动实现城市土地初始所有权的公平分配,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为居民提供基本的住房,则是政府少数几个最有效的工具.

8.期刊论文陈勇勤.CHEN Yongqin按要素分配假设中要素贡献、所有权的内涵--与白暴力教授对要素价值论评说

的商榷-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4)

应辩证地看萨伊生产要素命题,明确劳动生产率决定因素的具体作用.以"贡献"决定剩余分配所依据的是产权.如果有一个恰当的条件限定,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两种学说并不冲突.

9.期刊论文王晓红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青海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3(2)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重要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其具体的分配形式包括:按资本所有权分配、按技术专利分配、按土地资源分配和按管理(经营)要素分配.在实践中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来规范按要素分配,即通过加快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居民产权主体,加强政府的多种收入调节手段等来逐步完善规范.

10.期刊论文叶祥松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经济经纬2004(3)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首先要分清两个问题:一是不能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相混淆;二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不是要素价值论.按生产要素分配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找不到依据,似乎在西方经济学的"三位一体公式"中可以找到依据.但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来决定分配,其中生产要素贡献大小的量无法确定.克拉克依据生产率递减规律,用边际产品收益来测算生产要素的报酬,存在着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难题,因而是不科学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只能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引证文献(1条)

1.闵一峰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的经济学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学位论文]博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9e7539297.html,/Periodical_rwzz200203011.aspx

下载时间:2010年1月4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