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课标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第二课时 钠的几种化合物 焰色试验 含答案

—新教材课标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第二课时 钠的几种化合物 焰色试验 含答案

—新教材课标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第二课时 钠的几种化合物 焰色试验 含答案
—新教材课标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第二课时 钠的几种化合物 焰色试验 含答案

第二课时钠的几种化合物焰色试验

学习目标:1.了解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熟悉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学会用焰色试验鉴别K+、Na+等。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热稳定性

a .Na 2CO 3性质稳定,受热不易分解,Na 2CO 3·10H 2O 易风化。

b .NaHCO 3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 3=====△

Na 2CO 3+H 2O +CO 2↑。

2)与酸(足量盐酸)反应

a .Na 2CO 3: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

b .NaHCO 3:NaHCO 3+HCl===NaCl +H 2O +CO 2↑。

3)与碱(氢氧化钠)反应

a .Na 2CO 3:与NaOH 不反应;

b .NaHCO 3:NaHCO 3+NaOH===Na 2CO 3+H 2O 。

4)相互转化

Na 2CO 3③CO 2+H 2O

①固(加热)②液(NaOH )

NaHCO 3 ③的化学方程式: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3)用途

①碳酸钠: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②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可以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3.焰色试验

(1)概念

根据火焰呈现的特征颜色,可以判断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化学上把这样的定性分析操作称为焰色试验。

(2)操作步骤

(3)几种金属的焰色

Na:黄色,K:紫色(观察时透过蓝色钴玻璃)。

(4)应用

①焰色反应在化学上常用于金属元素的鉴别。

②利用焰色试验制造节日烟花。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每次焰色试验后都要用稀盐酸清洗铂丝()

(2)Na2O和Na2O2都是碱性氧化物()

(3)焰色试验是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灼烧时,所有金属或金属阳离子均有焰色()

(4)将Na2O2加入石蕊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且溶液变蓝色()

(5)等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前者小()

[答案](1)√(2)×(3)×(4)×(5)√

2.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NaHCO3

B.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强度:NaHCO3>Na2CO3

C.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HCO3

D.等物质的量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的物质的量:NaHCO3

[解析]A项,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碳酸钠不易分解,正确;B 项,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更剧烈,正确;C项,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正确;D项,两者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相等,错误。

[答案] D

3.下列有关焰色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是化合物的性质

B.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C.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

D.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解析]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颜色的反应,故A错误;观察K元素的焰色试验才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故B错误;Mg、Al、Fe的焰色试验都为无色,故C错误;因两物质都有相同的Na元素,故焰色相同,D正确。

[答案] D

知识点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注:(1)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是非碱性氧化物。(因其与酸反应时除生成盐和水外,还有O2生成)。

(2)Na2O2中阴离子是O2-2,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2而不是1∶1。

(3)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Na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Na2O2与水、CO2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4)Na2O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有机色素褪色而呈现漂白性。

(5)Na2O2与其他物质反应时不一定都产生O2,如:Na2O2+SO2===Na2SO4。

2.Na2O2与H2O、CO2的反应

(1)实验探究

反应原理:

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Na2O2。

(2)Na2O2与H2O、CO2反应的先后顺序

2H2O+2Na2O2===4NaOH+O2↑;

CO2+2NaOH===Na2CO3+H2O;

总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

所以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CO2和H2O(g)的混合物的反应,可视为Na2O2先与CO2反应,待CO2反应完全后,Na2O2再与H2O(g)发生反应。

【典例1】CO和H2的混合气体21.2 g,与足量O2反应后,通过足量Na2O2,固体质量增加()

A .21.2 g

B .14 g

C .6.78 g

D .不能确定

[思路启迪]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过氧化钠与CO 2、H 2O 反应的本质,尤其是要注意固体实际增重的来源。

[解析] 已知有关反应:2H 2+O 2=====点燃2H 2O,2CO +O 2=====

点燃2CO 2,2Na 2O 2+2H 2O===4NaOH +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将上述化学方程式合并可得:Na 2O 2+H 2===2NaOH ,Na 2O 2+CO===Na 2CO 3即反应结果相当于CO 、H 2恰好被Na 2O 2吸收,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CO 和H 2的总质量。

[答案] A

CO 2、H 2O 与Na 2CO 3固体发生反应,会使固体质量增加,其增重质量相当于CO 2中的CO 、H 2O 中H 2的质量。

[针对训练1] 将10.4 g Na 2O 和Na 2O 2的固体混合物投入到水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O 2的质量为1.6 g ,则混合物中Na 2O 的质量分数为( )

A .20%

B .75%

C .25%

D .66%

[解析] 由生成O 2的质量可先求出混合物中Na 2O 2的质量,设混合物中Na 2O 2的质量为x ,则

2Na2O2+2H2O===4NaOH+O2↑

2×78 32

x 1.6 g

得x=7.8 g,混合物中m(Na2O)=10.4 g-7.8 g=2.6 g,混合物中Na2O的质量分数为2.6 g

10.4 g×100%=25%。

[答案] C

知识点二Na2CO3和NaHCO3

1.实验探究

(1)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水溶性及酸碱性探究

①按表中要求完成各步实验,将其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②实验结论

a.碳酸钠易与水结合形成晶体,并放出热量。

b.水溶性:Na2CO3和NaHCO3都能溶于水,溶解度大小比较:Na2CO3溶解度大于NaHCO3。

c.水溶液酸碱性:Na2CO3、NaHCO3水溶液都呈碱性。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比较

①利用下图装置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其中小试管

内有沾有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点燃酒精灯加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小试管中棉花球变蓝色,B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中有少量气泡冒出,A烧杯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②实验结论: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物中含有CO2和H2O。由此可知,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强。

(3)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①按图中要求完成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少量等质量的Na2CO3、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两个气球体积均膨胀;碳酸氢钠与盐酸混合比碳酸钠与盐酸混合气球膨胀得快且大。

②实验结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剧烈得多。

③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 +H2O+CO2↑,离子方程式是CO2-3+2H+===H2O+CO2↑;碳酸

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离子方程式是HCO-3+H+===H2O+CO2↑。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注:(1)NaHCO3固体受热易分解,但在溶液中NaHCO3受热不

分解。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无法使用氢氧化钙溶液鉴别两者。

(3)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HCO-3不能拆开写,因为HCO-3属于弱酸酸式酸根。

(4)CO2中混有HCl时,可将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而非饱和碳酸钠溶液。

(5)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反应分两步进行。

先:Na2CO3+HCl===NaHCO3+NaCl无气体产生

后:NaHCO3+HCl===NaCl+H2O+CO2↑有气体产生

3.鉴别方法及原理

4.Na2CO3与NaHCO3的除杂

233

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思路启迪]解决该问题时要准确区分CO2-3与HCO-3的性质差异,尤其要注意HCO-3遇碱溶液(HCO-3+OH-===CO2-3+H2O)可转化为CO2-3,以及Na2CO3与盐酸互滴时反应现象的不同点。

[解析]A项中发生的反应分别为Na2CO3+Ca(OH)2===CaCO3↓+2NaOH,2NaHCO3+Ca(OH)2=== CaCO3↓+Na2CO3+2H2O,两者现象相同均产生白色沉淀;B 项滴加等浓度的稀盐酸时,NaHCO3溶液反应更剧烈;C项Na2CO3与CaCl2发生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产生白色沉淀,NaHCO3与CaCl2不反应;D项逐滴加入盐酸时,NaHCO3立即产生气泡,Na2CO3开始无气泡产生,过一会儿才产生气泡。

[答案] C

Na2CO3溶液与盐酸互滴时反应现象的不同点

(1)向盐酸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开始时酸过量)

2HCl+Na2CO3===2NaCl+CO2↑+H2O

现象: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

(2)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酸不足)

HCl+Na2CO3===NaCl+NaHCO3

HCl+NaHCO3===NaCl+CO2↑+H2O

现象:刚开始无气泡产生,盐酸滴加到一定量后,有气泡产生。

结论:不同的滴加顺序产生不同的现象,这也是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Na2CO3溶液和盐酸的原理。

[针对训练2]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固体,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了以下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A.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

B.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CaCl2溶液

C.分别加热,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D.分别取固体样品,滴加同浓度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解析]A项,Na2CO3和NaHCO3与Ca(OH)2均生成CaCO3沉淀,无法鉴别,错误;B项,Na2CO3可以和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NaHCO3与CaCl2不反应,正确;C项,NaHCO3受热分解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正确;D项,Na2CO3中滴加盐酸要分步反应,先转化为NaHCO3而后才会反应生成CO2,产生气泡较慢,正确。

[答案] A

知识点三焰色试验

1.焰色试验是部分金属元素的性质,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只要含有该元素,就具有该性质。

2.焰色试验与气体物质燃烧时产生的各色火焰有本质的区别。焰色试验是金属的原子或离子的外围电子被激发跃迁而产生各种焰色光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3.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目的是滤去黄色的光,避免少量的钠元素对鉴别钾元素的干扰。

【典例3】某物质灼烧时焰色试验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D.该物质中一定含钠离子

[思路启迪]解决有关焰色试验问题时要熟练掌握并记忆焰色试验是部分金属元素的性质,只要含有钠元素焰色均为黄色。

[解析]焰色试验是钠元素的性质,单质钠和钠的化合物的焰色试验为黄色,故B正确。

[答案] B

(1)焰色试验是元素的性质,不是单质或某种化合物的性质。

(2)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针对训练3]下列关于焰色试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无焰色试验

B.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都有焰色试验

C.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元素焰色试验的颜色为紫色

D.每次焰色试验实验后都要将铂丝用稀盐酸洗净并灼烧

[解析]焰色试验是元素的性质,含有同种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都有相同的焰色。

[答案] A

课堂归纳小结

[知识脉络]

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

[核心要点]

1.“三点差异”

(1)溶解度:Na2CO3大于NaHCO3。

(2)热稳定性:Na2CO3大于NaHCO3。

(3)与盐酸反应:NaHCO 3与酸反应比Na 2CO 3更剧烈。

2.“五个反应”

(1)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2)2Na 2O 2+2H 2O===4NaOH +O 2↑

(3)2NaHCO 3=====△

Na 2CO 3+H 2O +CO 2↑

(4)NaHCO 3+HCl===NaCl +H 2O +CO 2↑

(5)NaHCO 3+NaOH===Na 2CO 3+H 2O

1.下列对于Na 2O 、Na 2O 2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A .Na 2O 2、Na 2O 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 .将足量的Na 2O 2、Na 2O 分别加到酚酞溶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C .Na 2O 2在和CO 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足量的Na 2O 2加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最终溶液变蓝

[解析] A 项,Na 2O 2与水反应除了生成NaOH 外,还有O 2生成,所以Na 2O 2只是钠的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B 项,由于Na 2O 2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所以Na 2O 2加入到酚酞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错误;C 项,Na 2O 2与CO 2反应时电子转移关系:

,Na2O2中-1价的O变成了-2价的O和零价的O,正确;D项,Na2O2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碱能使石蕊试液变蓝,但过量的Na2O2有漂白性,所以溶液最终褪色,错误。

[答案] C

2.鉴别下列各物质,只能采用焰色试验的是()

A.K2CO3和NaCl B.KCl和Na2CO3

C.NaCl和MgCl2D.NaCl和KCl

[解析]A中可用稀盐酸鉴别,稀盐酸与K2CO3反应产生CO2,而稀盐酸与NaCl不反应,故A与题意不符;B中可用CaCl2鉴别,CaCl2与Na2CO3反应产生沉淀,而CaCl2与KCl不反应,故B与题意不符;C中可用NaOH鉴别,NaOH与MgCl2反应产生沉淀,而NaOH与NaCl不反应,故C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HCO-3+OH-===H2O+CO2-3

B.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溶液混合:

HCO-3+OH-===H2O+CO2-3

C.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溶液混合:

Ca2++CO2-3===CaCO3↓

D.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盐酸(无气体产生)

CO2-3+H+===HCO-3

[解析]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分步进行,先发生CO2-3+H+===HCO-3。

[答案] B

4.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解决此题关键要掌握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异同,特别是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两者中都会产生白色沉淀,因此无法鉴别,而加入BaCl2现象不同,有Na2CO3会产生BaCO3沉淀。

[答案] C

课后作业(八)

[基础巩固]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2O与Na2O2颜色相同

B.均可与CO2、H2O反应产生氧气

C.所含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

D.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解析]Na2O为白色固体,Na2O2为淡黄色固体,颜色不相同,A错误;Na2O与CO2、H2O反应不能生成氧气,B错误;Na2O2中

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C错误;Na2O2中含有Na+、O2-2,个数比为2∶1,Na2O中含有Na+、O2-,个数比为2∶1,D正确。

[答案] D

2.某溶液中含有Na+、SO2-4、CO2-3、HCO-34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HCO-3B.Na+

C.CO2-3D.SO2-4

[解析]Na2O2加入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OH-与HCO-3反应生成CO2-3,所以会使Na+、CO2-3浓度增大,HCO-3的浓度减小。

[答案] D

3.如图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A.U形管内红水褪色

B.试管内溶液变红

C.气球a被吹大

D.U形管水位:d

[解析]由于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产生O2使气球膨胀,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广口瓶中空气受热膨胀而出现U形管中水位d>c。

[答案] C

二、Na2CO3和NaHCO3

4.下列关于碳酸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酸钠俗称纯碱,因为碳酸钠是一种碱

B.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浅红色

C.碳酸钠本身显碱性,所以不能与任何碱反应

D.用BaCl2溶液不能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解析]碳酸钠属于盐类,A项错误;碳酸钠可与氢氧化钙反应,C项错误;BaCl2溶液可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而不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D项错误。

[答案] B

5.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分解D.制成溶液后通入CO2

[解析]根据NaHCO3的不稳定性,通过加热分解除去NaHCO3,并且又生成Na2CO3。

[答案] C

6.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时,其产物不随反应物用量比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是()

A.CO2和澄清石灰水B.NaOH溶液和CO2

C.Na2CO3溶液和盐酸D.NaHCO3溶液和盐酸

[解析]A项,CO2不足量,生成CaCO3,CO2过量,生成Ca(HCO3)2;B项,CO2不足,生成Na2CO3,CO2过量,生成NaHCO3;C项,盐酸不足,生成NaHCO3和NaCl,盐酸足量,生成NaCl、H2O和CO2。

[答案] D

人教 高中化学必修2 教师用书

说明 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和体会课程标准,更好地使用教科书,我们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的内容和要求,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组织编写了本教师教学用书,供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时参考。 全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括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个部分。 本章说明是按章编写的,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建议。教学目标指出本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内容分析从地位和功能、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教学深广度以及内容结构等方面对全章内容做出分析;课时建议则是建议本章的教学课时。 教学建议是分节编写的,包括教学设计、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教学设计对各节的内容特点、知识结构、重点和难点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提出建议。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学生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教科书中栏目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习题参考则是对各节后的习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教学资源是按章编写的,主要编入一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料、疑难问题解答,以及联系实际、新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并在教学时参考。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王晶、王作民、李桢、吴海建、孙琳琳、张晓娟、宋锐等。 本书的审定者:李文鼎、王晶。 责任编辑:吴海建。 图稿绘制:李宏庆、张傲冰。 由于时间仓促,本书的内容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改进。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04年6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 本章说明 (1) 教学建议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2)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5) 第三节化学键 (6) 教学资源 (8)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4) 本章说明 (14) 教学建议

高一化学必修一 钠 氯气 练习题

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B、金属钠着火可用水扑灭 C、少量的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D、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可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 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燃烧,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花③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④燃烧火焰为黄色⑤ 燃烧后生成淡黄色粉末状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④⑤ 3、金属钠长期放置于空气中,最后应变为() A、Na2O B Na2O2 C NaOH D Na2CO3 4、为维持人体内电解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A. Mg2+ B. Ca2+ C. Na+ D. Fe3+ 5、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少量水中 B、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 C、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 D、.Na、K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6、下列金属单质中,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的是() A、汞 B、银 C、钠 D、铁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向盛水的烧杯中投入黄豆粒大小的钠块,观察现象 B、将钠保存在汽油中 C、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D、用手掰开一块金属钠,观察钠的颜色。 8、将少量金属钠放入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剧烈反应,有蓝色沉淀及无色气体产生。则烧杯中发生的反应是( ) ①2Na+CuSO4====Na2SO4+Cu;②Cu+2H2O====Cu(OH)2↓+H2↑; ③2Na+H2O====2NaOH+H2↑;④2NaOH+CuSO4====Cu(OH)2↓+Na2SO4 A. ①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9、将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产物是() A.NaOH和H2 B.Cu(OH)2、Na2SO4、 H2 C.Cu和 Na2SO4 D.H2SO4、 Cu(OH)2、、 Na2SO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师用书WORD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教师用书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本章说明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 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 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 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 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二、内容分析 1. 地位与功能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2. 内容的选择与呈现 根据课程标准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要求,本章依据本模块的“主题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的要求进行内容的选取,充分考虑了初中化学和化学2中的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注意知识的衔接与深化。 在第一节“原子结构”中,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教科书不再重复建立原子结构的概念,而是直接建立核外电子的能层(即“电子层”)和能级(即“电子亚层”)的概念,给出每一能层有几个能级,每个能级最多可以容纳几个电子,教科书没有介绍原子核的组成;有了能层和能级的概念,直接给出构造原理,并根据构造原理进行核外电子排布;有了构造原理,又由构造原理引出了能量最低原理,并同时引出了基态和激发态的概念,以及原子光谱;由于在第二章介绍共价键时需要涉及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等概念,该节在描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时介绍了这两个概念,有了原子轨道的概念,结合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排布式,简单介绍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本节内容在陈述方式上可以说是一种倒叙式,即直接给出知识而不加以理论上解释,如把

高中化学必修一《钠的性质》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钠的性质》教学案例 合肥十三中李华军 案例背景 钠是典型的金属元素,钠和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钠的性质、用途等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是以后学习、研究碱金属性质相似性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同时,为学生正确掌握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打下坚实基础。 依据课程目标的标准,主要的学习目标是: 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尤其是钠与氧气、水反应的现象和原理。 2、理解钠的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3、了解钠的保存、存在、制法与用途,初步形成正确认识和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4、通过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探究精神。学会在活动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案例设计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焰火表演展现生活场景,并引出安全事故“火灾”,提出问题:“在火场附近仓库堆放着大量的金属钠,让现场的消防员也感到害怕。”到底钠有什么样的性质,会让久经考验的消防员都感到害怕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学会正确的看待、使用化学物质。 本节课用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对钠的性质的研究。如钠与水能不能反应,反应的现象怎样,说明什么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钠与水的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总结钠的物理性质,推断钠与水反应的产物并书写反应方程式。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钠与水反应可能引起爆炸?怎样避免这些现象发生?如在钠的化学性质讨论结束后,提问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所起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钠表现出强还原性,与结构有什么关系?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关注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指导,加强实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物质,正确使用化学物质。 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 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 A .钠的熔点低 B .钠的密度小 C .钠的硬度小 D .钠有强还原性 2.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 象:银白色――→①变灰暗――→②变白色――→③出现液滴――→④白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 .②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钠 C .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 D .④只发生物理变化 3.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 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B .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 C .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 .NaCl 与Na 2CO 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4.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 A .加热时无气体放出 B .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 .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 .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5.钡和钠相似,也能形成O 2-2的过氧化物,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氧化钡的化学式是Ba 2O 2 B .1 mol 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钡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 mol 氧气 C .过氧化钡是离子化合物 D .过氧化钠和过氧化钡都是强氧化剂 6.16.8 g NaHCO 3和7.8 g Na 2O 2在密闭容器中灼烧,充分反应后,将密闭容器保持温度为500℃。最后容器内的物质是( ) A .Na 2CO 3、Na 2O 2和O 2 B .Na 2CO 3、O 2和H 2O(g) C .Na 2CO 3、CO 2、O 2和H 2O(g) D .NaHCO 3、Na 2CO 3和O 2

高中化学金属钠的性质知识点总结58743

一.金属钠 2.钠的化学性质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 (1) (2)钠与水反应 现象: 离子方程式:----------------------------------------------------------------------------------- (3)钠与酸反应:钠与酸的反应比水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 (4)钠与盐溶液反应:先考虑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考虑NaOH是否与盐反应。 例如:①钠与CuSO4溶液反应 钠与硫酸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钠与FeCl3溶液反应:--------------------------------------------------------------------- 3.钠的制取保存及用途: (1)制取: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_____或________中。 4.钠的存在与用途 自然界中钠只能以_______态的形态存在,主要以_______的形式存在。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工业上用它还原金属钛、锆、铌等;反应如:4Na+TiCl4(熔融)=Ti+4NaCl,另外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也可用于制高压钠灯。 5.钠的化合物

与水反应 与CO2反应 与盐酸反应 用途用于少量Na2O2制取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保存密封保存密封保存 化学式Na2CO3Na2CO3·10H2O NaHCO3 俗 名 纯碱、苏打—小苏打 溶解性易溶于水 溶解度比较: 热稳定 性 稳定易失水、风化受热易分解:---------------------------------------- 色 态 白色粉末无色晶体 H+ NaOH 不反应HCO3-+OH—=CO32-+H2O 用途用于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洗涤发酵剂、灭火器,医疗上用于治胃酸过多 转化 (1).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 银白色金属钠 (2).Na2CO3与盐酸的互滴反应 a.向盐酸里逐渐滴加入Na2CO3溶液(开始时酸过量)开始就有气体放出; b向Na2CO3溶液里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酸不足)开始无气体产生: HCl+Na2CO3=NaCl+NaHCO3(无气泡) HCl+NaHCO3=NaCl+CO2↑+H2O 可见不同的滴加顺序产生不同的现象,利用这种现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Na2CO3溶液和盐酸。

2020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同步教师用书:第3章 第3节 课时2 乙酸

课时2 乙酸 1.初步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 2.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和原理。(重难点) 3.从官能团角度,解释不同类型有机物性质不同的原因。(重点)

乙酸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1.乙酸的组成及结构 2.乙酸的物理性质 俗名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挥发性醋酸无色液体强烈刺激性易溶于水和乙醇易挥发 (1)弱酸性 乙酸是一元弱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其酸性比H2CO3强,具有酸的通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与活泼金属、一些金属氧化物、碱、一些盐反应。写出乙酸发生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Zn反应:2CH3COOH+Zn―→(CH3COO)2Zn+H2↑。 ②与NaOH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 ③与CaCO3反应:CaCO3+2CH3COOH―→(CH3COO)2Ca+CO2↑+H2O ④与CuO反应:CuO+2CH3COOH―→(CH3COO)2Cu+H2O。

(2)酯化反应 ①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方程式为 ②酯化反应 a.概念: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b.特点:是可逆反应,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 4.酯类 (1)酯类的一般通式可写为,官能团为。 (2)低级酯:乙酸乙酯,密度比水的小,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作香料和溶剂。 [探究·升华] [思考探究] 探究1乙酸、乙醇、H2O、H2CO3中羟基的活泼性实验探究 (1)给四种物质编号:①HOH,②, ③,④。 (2)设计实验 操作现象结论(—OH中H 原子活泼性顺序) a.四种物质各取少量于试管中, 各加入紫色石蕊溶液两滴 ②、④变红,其他不变②、④>①、③ b.在②、④试管中,各加入少量 碳酸钠溶液 ②中产生气体②>④ c.在①、③中各加入少量金属钠①产生气体,反应迅速 ③产生气体,反应缓慢 ①>③ 实验结论:乙醇、水、碳酸、乙酸中羟基氢的活泼性依次增强。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钠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现象:银白色变暗。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以隔绝空气。) 2.钠受热后,与氧气剧烈反应:2Na+O2△====Na2O2 (现象: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钠与酸反应(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2Na + 2HCl= 2NaCl+ H2↑ 2Na+2H2O=2NaOH+H2↑ 5、钠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与盐反应)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 Na 2 SO4+Cu(OH) 2↓ 另:钠放置在空气中的变化: 1、4Na+O2==2Na2O 2、Na2O+H2O=2NaOH 3、2NaOH+ CO2=Na2CO3+H2O 4、Na2CO3+10H2O= Na2CO3﹒10H2O(块状) 5、Na2CO3﹒10H2O= Na2CO3+10H2O(Na2CO3为粉末)风化是化学变化 记:1、K、Na、Ca 与水反应生成碱+ H2 2、Mg与冷水反应慢,与沸水反应快 3、Zn-H前的金属与水蒸气(高温),生成金属材料氧化物+H2 4、金属与非金属单质(O2 Cl2 S)反应时, 当与Cl2生成高价:2Fe+3 Cl2△= 2Fe Cl3 当与S生成低价:Fe+ S= Fe S Fe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在氧气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Fe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 △=Fe3O4+4H2↑ Na2O Na2O+H2O=2 NaOH Na2O + CO2 = Na2CO3 Na2O2 2Na2O2+2H2O=4NaOH + O2↑2Na2O2 + 2CO2 = 2Na2CO3+O2 (Na2O2遇到CO2和H2O时,先和CO2反应,再和H2O反应) Na2CO3和NaHCO3 Na2CO3俗名:纯碱、苏打;NaHCO3俗名:小苏打 1、都易溶于水,NaHCO3比Na2CO3溶解度小 2、都显碱性, 3、热稳定性:Na2CO3加热不分解;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3.1金属钠的性质知识点总结

一.金属钠 1.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导热性 2.钠的化学性质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 (1)跟非金属单质(如与O2,Cl2反应)反应: 与O2常温: 点燃: 与Cl2 (2)钠与水反应 现象: 离子方程式:----------------------------------------------------------------------------------- (3)钠与酸反应:钠与酸的反应比水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 (4)钠与盐溶液反应:先考虑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考虑NaOH是否与盐反应。 例如:①钠与CuSO4溶液反应 钠与硫酸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钠与FeCl3溶液反应:--------------------------------------------------------------------- 3.钠的制取保存及用途: (1)制取: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4.钠的存在与用途 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的形态存在,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工业上用它还原金属钛、锆、铌等;反应如:4Na+TiCl4(熔融)=Ti+4NaCl,另外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也可用于制高压钠灯。 5.钠的化合物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 比较内容Na2O Na2O2 颜色、状态 氧的化合价 电子式 稳定性 生成条件 物质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 与水反应 与CO2反应

金属钠的性质-说课稿

金属钠的性质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通过对“钠”这种代表性元素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主要学习其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式及其用途。 本节教材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叙述钠的活泼性后,再根据性质介绍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法,最后介绍钠的用途。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本节重点讨论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去分析钠的活泼性。为此,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然后将实验现象和数据等资料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对一些物质作出推论和预测,再经实验验证。这种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有利于今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钠单质的生产原理; 2、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和认识钠的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实验探究和问题探讨的过程,了解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展开分析】 一、教法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实质就是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引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密切联系旧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在旧知识上得到知识的增长点,并将所学知识及时加以运用。 二、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内容之一。对学生而言,一定的学习方法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表现形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具有对知识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从更深层次看,这是一种素质。因此学法指导使课堂教学进入素质教育领域的重要方面,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本节课进行以下学法指导: 1、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素质,增强合作的精神。 2、让学生学会分析: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方法——综合运用。 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抓住“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这条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是结构的具体体现,性质又决定其存在和用途。 三、学情分析

初高中化学PPT制作指导纲要第6题 钠 及高中化学金属钠的性质知识点总结

实践操作题:根据下面的教材内容(见附件一),可以参考所给的教案(见附件二),搜索相关资源,制作一份适合该主题授课的课堂演示型教学课件。 备注:如果所给的教材内容比较多,在具体课件制作时可以适当删减(该课件满足1课时授课即可) 请同学们在制作教学课件前认真阅读以下评分标准:

附件一:参考教案 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用具学生实验用品(三人一组):钠、玻片、小刀、镊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酞。 教师演示用品:除学生实验用品外,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附铁圈)、玻璃钠柱、大头针、带活塞的空塑料瓶。 ●课时安排共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有一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的活泼金属,由于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强碱,因此,又将它们统称为碱金属。 [板书]第二章碱金属 [设问]碱金属的家庭成员都有哪些呢?(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后回答,并写出其元素符号) [过渡]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碱金属中有代表性的金属——钠。 [板书]第一节钠 [实验]请用镊子从你们桌上的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注意:不可用手接触),放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请仔细观察其断面处的变化。 [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钠的银白色的断面很快失去光泽,并变暗) [展示]用玻管截取的钠的样品。 [设问]为什么在密封的玻管内的钠能保持光亮的银白色,而我们刚才切割的钠却不能呢?(玻管隔绝空气,刚切割的钠却与空气充分接触,说明钠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反应) [讲解]Na在常温下可被空气中的O 2氧化成Na 2 O,纯净的Na 2 O是一种 白色粉末。 [教师]请大家写出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4Na+O2====2Na2O)

化学:高中人教版全套教师用书WORD版必修1

说明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的内容和要求,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编写的,供使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的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时参考。 从有利于教师理解和体会课程标准,以及更好地使用教科书出发,全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括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部分。 本章说明是按章编写的,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建议。教学目标指出本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内容分析从地位和功能、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教学深广度以及内容结构等方面对全章内容作出分析;课时建议则是建议本章的教学课时。 教学建议是分节编写的,包括教学设计、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教学设计对节的内容特点、知识结构、重点和难点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提出建议;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学生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中的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习题参考则是对节后的习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教学资源是按章编写的,主要编入一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化学知识、疑难问题解答,以及联系实际、新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并在教学时参考。 为了丰富化学课程资源,本书最后编入了科学家谈化学的内容,以开阔教师的视野。 本书内容仅供教师参考,授课时的教学方法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按编写顺序)王晶、韩颖、陈新智、郑长龙、任学宝、李文鼎、王作民。 本书的审定者是李文鼎、王晶。 责任编辑是乔国才。 参加图稿绘制工作的是李宏庆。 本书的内容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改。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04年6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说明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钠 1、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保存在煤油中),熔沸点低,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2、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如O 2、Cl 2、S 等。 ①钠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生成Na 2O (白色),化学方程式为: 4Na+O 2=2Na 2O 燃烧时生成Na 2O 2(黄色),化学方程式为: 2Na+O 2 Na 2O 2 ②钠与氯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2Na+Cl 2 2NaCl ③钠与硫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2Na+S Na 2S (2)与水、酸反应(反应顺序:先酸后水) ①钠与水、酸反应的实质上均是和H + 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2Na+2H 2O=2Na + +2OH — +H 2↑、2Na +2H + =2Na + +H 2↑ ②钠与水反应(加酚酞)的实验现象和解释 现象 解释 a 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小 b 熔成闪亮的小球 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c 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 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气体 d 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3)Na 与盐溶液的反应(反应顺序:先与水反应,再考虑NaOH 是否与盐反应) ①钠投入到NH 4Cl 溶液中,有H 2和NH 3逸出,化学方程式为: 2Na+2NH 4Cl=2NaCl+2NH 3↑+H 2↑ ②投入到CuSO 4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蓝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 2Na+2H 2O=2NaOH+H 2↑ 、 CuSO 4+2NaOH =Na 2SO 4+Cu(OH)2↓ 思考: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点燃 点燃 加热

【化学】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 1、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 2↓+ Na2SO4 (先冒气泡再蓝色沉淀)2、金属钠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2Na+2HCl=2NaCl+H2↑ 3、氢氧化钠方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 4、金属钠放在空气的氧化: 4Na+O2=2Na2O (银白色变暗) 5、金属钠在空气燃烧: 2Na+O2=Na2O2 Δ(生成淡黄色粉末) 6、过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7、过氧化钠与酸反应: 2Na2O2+4HCl=4NaCl+2H2O+O2↑ 8、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9、氧化钠与酸反应: Na2O+2HCl=2NaCl+H2O 10、氧化钠在空气中燃烧: 2Na2O+O2=2Na2O2 Δ 11、氯气与铁的反应方程式: 2Fe+3Cl2=2FeCl3 点燃(红棕色的烟) 12、氯气与铜的反应方程式: Cu+Cl2=CuCl2 点燃(棕黄色的烟) 13、氯气与氢气的反应方程式: Cl2+H2=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生成白雾) 14、氯气与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 2Na+Cl2=2NaCl 点燃(淡黄色的烟) 15、工业制漂白粉: 2Cl2+2Ca(OH) 2=CaCl2+Ca(ClO) 2+2H2O (为Ca(OH) 2石灰乳)16、氯气与水的方程式: Cl2+H2O=HCl+HClO 17、消毒、处理多余的氯气、制84消毒液: Cl2+2NaOH=NaClO+NaCl+H2O 18、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 2NaClO+CO2+H2O=2HClO+Na2CO3 NaClO+CO2+H2O=HClO+NaHCO3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师用书

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参考书(新人教) 说明 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和体会课程标准,更好地使用教科书,我们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的内容和要求,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组织编写了本教师教学用书,供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时参考。 全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括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个部分。 本章说明是按章编写的,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建议。教学目标指出本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内容分析从地位和功能、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教学深广度以及内容结构等方面对全章内容做出分析;课时建议则是建议本章的教学课时。 教学建议是分节编写的,包括教学设计、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教学设计对各节的内容特点、知识结构、重点和难点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提出建议。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学生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教科书中栏目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习题参考则是对各节后的习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教学资源是按章编写的,主要编入一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料、疑难问题解答,以及联系实际、新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并在教学时参考。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王晶、王作民、李桢、吴海建、孙琳琳、张晓娟、宋锐等。 本书的审定者:李文鼎、王晶。 责任编辑:吴海建。 图稿绘制:李宏庆、张傲冰。 由于时间仓促,本书的内容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改进。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04年6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 本章说明 (1) 教学建议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2)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5) 第三节化学键 (6) 教学资源 (8)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4) 本章说明 (14) 教学建议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7)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23)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31) 教学资源 (36)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 要点一:钠单质的重要性质及其应用 1.物理性质 颜色 熔点 硬度 密度 导电导热性 银白色 低 小 比水的 ,比煤油的 。 良好 2.化学性质 从钠的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 与 O 2反应?????==+==+22222a a 2a 2a 4O N O N O N O N : 加热时,化学方程式为: 常温下,化学方程式为 (2)与水的反应 ①化学方程式为:2Na+2H 2O==2NaOH+H 2↑ ①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与解释 浮:钠的密度比水要小; 溶:钠的熔点较低,且反应是放热的; 游:生成的气体推动钠移动; 响:氢气与水摩擦和氢气燃烧爆炸产生响动; 红:酚酞变红色,说明生成物为碱性。 要点诠释: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分析 过程 现象 反应原理 ① 变暗 4Na+O 2===2Na 2O ② 成液 Na 2O +H 2O===2NaOH ③ 结块 2NaOH+9H 2O+CO 2===Na 2CO 3·10H 2O ④ 变成粉末 Na 2CO 3·10H 2O===Na 2CO 3+10H 2O

综上,把钠久置在空气中,最终变成Na2CO3粉末。 (3)与酸的反应 2Na+2H+=====2Na++H2↑ a.若酸过量,则只考虑钠与酸的反应。 b.若钠过量,钠首先与酸反应,剩余的钠再与水反应。 (4)与盐的反应 与盐溶液发生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与盐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a.与NaCl、Na2SO4、NaNO3溶液反应:实质是与水反应。 b.与CuSO4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反应。 写出Na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工业制备与保存 钠的制取及保存 4.钠的重要用途 典型例题 1、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 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 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 解:A、金属钠失电子均变为+1价的阳离子,等质量的两块钠,失电子是一样的,故A 错误; B、金属钠失电子均变为+1价的阳离子,等质量的两块钠,失电子是一样的,故B正确; C、根据4Na+O2=2Na2O,则1mol金属钠获得氧化钠的质量是31g,根据反应2Na+O2 Na2O2,则1mol金属钠获得过氧化钠的质量是39g,等质量的两块钠,即金属钠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所以生成过氧化钠的质量大,即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故C错误; D、根据C的计算可以知道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故D错误。故选:B。

高一必修一化学金属钠化学性质知识要点及习题

高一必修一化学金属钠化学性质知识要点及习 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要点及练习 一知识要点 1、钠 (1)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2)钠的化学性质 ①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放空气中钠表面变暗(易被氧气氧化),4Na+O2=2Na2O(白色固体)。 点燃条件下,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2Na+O2Na2O2(淡黄色固体)。 ②与水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熔.化成一个小球(放热反应,钠熔点低),在水面上游.动,发出响.声(有气体生成),加酚酞后溶液变红.(有碱生成)。 2、其他金属 (1)铁: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e3O4+4H2 (2)铝:①在常温下,铝能够与空气里面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薄膜。 ②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偏铝酸 钠)+3H2↑。

3、物质的量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前的系数之比 二巩固练习(一)钠的性质 1.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铁B.氧C.硅D.铝 2.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水中B.煤油中C.四氯化碳中D.汽油中 3.钠着火时,灭火方法可选用() A.泡沫灭火器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D.砂土 4.将金属钠放在燃烧匙中加热使其燃烧,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金属钠融化为小球B.火焰为黄色 C.燃烧后得到一白色固体D.燃烧后得到一淡黄色固体 5.金属钠与水(滴加少量的酚酞)反应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金属钠浮在水面,是因为钠不溶于水B.溶液呈红色是因为产物中有碱C.钠在水面旋转是因为搅拌D.没有反应的钠用手拿出放入原瓶中 6.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熔点低B.钠的密度小C.钠的硬度小D.有强还原性

高中化学 3.1.1 甲烷的性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

第1课时甲烷的性质 [目标导航]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碳原子的成键特点。2.了解甲烷的来源和主要用途。 3.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掌握甲烷的性质。 4.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 一、甲烷的存在、结构及物理性质 1.存在 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2.分子结构 甲烷的分子式是CH4;电子式是;结构式是。 实验证明,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其中四个C—H键长度和强度相同,夹角相等。3.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空气相比) 水溶性 无色气体无味比空气小极难溶 提醒如CO、CO2、碳酸及其盐等。 议一议 (1)CH4是正四面体结构,CH3Cl、CH2Cl2、CHCl3、CCl4也都是正四面体结构吗? (2)如果甲烷是平面结构,则CH2Cl2有几种结构?实际上有几种结构? 答案(1)CH4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处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四个氢原子处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根据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推理,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以4个单键与其他原子或原 子团相结合,如,若a、b、c、d相同,则构成正四面体结构,如CCl4;若a、b、c、d不相同,则构成四面体,但不是正四面体,如CH3Cl、CH2Cl2、CHCl3。 (2)如果甲烷是平面结构,则CH2Cl2有2种结构,分别是、。实际为空间四面体结构,所以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

二、甲烷的化学性质 通常状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但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1.氧化反应(燃烧) (1)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 (2)现象:甲烷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2.取代反应 (1)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2)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①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A装置:a.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b.试管内壁有油状液滴出现;c.试管中有少量白雾;d.试管内液面上升;e.水槽中有固体析出 B装置: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CH4与Cl2在光照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CH3Cl CH2Cl2CHCl3CCl4状态气体均为油状液体 水溶性都难溶于水 点拨无论423223、CCl4和HCl的混合物。 议一议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点燃甲烷气体之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 (2)甲烷与Cl2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

高中化学选修三-教师用书(人教版)

本书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的容和要求编写的,供使用该书的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时参考。 全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括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个部分。 本章说明是按章编写的,包括教学目标、容分析和课时建议。教学目标指出本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容分析从地位和功能、容的选择与呈现以及容结构等方面对全章容做出分析;课时建议则是建议本章的教学课时。 教学建议是分节编写的,包括教学设计、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答案。教学设计对各节的容特点、重点和难点、具体教学建议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供了一些教学方案供参考。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学生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习题参考答案则是对各节后的习题和每章的复习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教学资源是按章编写的,主要编入一些与本章容有关的教学资料、疑难问题解答,以及联系实际、新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并在教学时参考。 由于时间仓促,本书的容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改进。 本书编写者:吴国庆、俊、徐伟念、王建林、忠斌、胡晓萍、学英、王乾(按编写顺序)本书审定者:文鼎、王晶 责任编辑:俊 责任绘图:宏庆 人民教育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05年6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本章说明 教学建议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教学资源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本章说明 教学建议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教学资源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本章说明 教学建议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6讲:钠及其化合物(教师版)

钠及其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钠的性质; 2.钠的重要化合物及其相互转化。 知识点一.钠 1.钠的原子结构特点: N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Na 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因此Na 很容易失去1个电子,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是强还原剂,具有金属的通性。由于钠的活泼性很强,在表现金属通性的同时,又有其特殊之处。 2.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2)与非金属反应: 钠除了能跟氧气直接化合外,还能与很多非金属直接化合。如与硫化合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生成Na2S。 2Na + Cl2 2 NaCl 2Na + S Na2S (3)与水、酸、盐的反应: ①.钠与水(滴有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与结论。 3.钠元素的存在: 由于钠的强还原性,在自然界中不会以游离态存在,全部以化合态(钠盐)存在。 4.钠的存放和取用。 由于钠极易被氧化,也易与水发生反应,所以保存钠应隔绝空气和水,钠应保存于石蜡油或煤油中。取用时一般先用镊子把钠从煤油中夹出来,并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黄豆粒大小的一块再做有关实验。 知识点二. 钠的化合物 1.钠的氧化物

知识点三.焰色反应 1.焰色反应: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特殊的颜色,在化学上称为焰色反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铂丝的清洗与灼烧如下图甲所示,观察钾的焰色如下图乙所示。 3.操作方法。 (1)洗:用稀盐酸洗净铂丝,目的是使铂丝上的高沸点杂质转化为沸点相对较低的氯化物。 (2)烧:将用盐酸洗涤过的铂丝在火焰上灼烧,目的是除去铂丝上的杂质。 注意:①所用的火焰应是无色或浅色的; ②要一直烧至火焰恢复到原来的无色或浅色为止。 (3)蘸:用灼烧合格的铂丝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4)烧:将蘸取被检验物质的铂丝放在火焰上灼烧。 特别提示:在观察钾及钾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片观察,其主要原因是钾及钾的化合物中可能混有钠或钠的化合物,钠的黄色火焰能掩盖钾的紫色火焰,而蓝色钴玻璃能滤去黄色的光,这样可以避免钾或钾的化合物中混有钠或其化合物所造成的干扰。 4.用途:焰色反应作用:检验(或鉴别)物质或离子。 知识点四. 有关Na2O2与CO2、H2O反应的几个重要关系 2CO2+2Na2O2==2Na2CO3+O2 2H2O+2Na2O2==4NaOH+O2↑ 1.物质的量的关系。 无论是CO2或H2O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时,CO2或H2O与放出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气体体积关系。 若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Na2O2时,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或原混合气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