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语文核按钮【课标版】第1-4部分共15专题合编(教师用书)

2019年高考语文核按钮【课标版】第1-4部分共15专题合编(教师用书)

目录

(课标版)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 (3)

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3)

学案1 整体阅读指导 (4)

学案2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9)

学案3 识陷阱比对定答 (18)

学案4 悟内涵推断作答 (34)

专题集训1 论述类文本阅读(1) (40)

专题集训2 论述类文本阅读(2) (42)

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45)

学案1 整体阅读指导 (48)

学案2 题型梳理及解题方法 (51)

专题集训3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1) (82)

专题集训4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2) (85)

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88)

学案1 整体阅读指导 (90)

学案2 题型梳理及解题方法 (96)

专题集训5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 (121)

专题集训6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2) (124)

专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127)

学案1 整体阅读指导 (128)

学案2 题型梳理及解题方法 (131)

专题集训7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149)

专题五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与报告 (152)

学案1 整体阅读指导 (154)

学案2 题型梳理及解题方法 (156)

专题集训8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与报告(1) (164)

专题集训9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与报告(2) (167)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 (171)

专题六文言文阅读 (171)

学案1 整体阅读指导 (173)

学案2 题型梳理及解题方法 (177)

专题集训10 文言文阅读(1) (212)

专题集训11 文言文阅读(2) (216)

专题集训12 文言文阅读(3) (222)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 (227)

学案1 整体阅读指导 (228)

学案2 题型梳理及解题方法 (233)

专题集训13 古代诗歌鉴赏(1) (295)

专题集训14 古代诗歌鉴赏(2) (300)

专题八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306)

第三部分语言文字应用 (314)

专题九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14)

学案1 成语使用正误识别 (315)

学案2 近义成语使用辨析 (321)

专题集训15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 (327)

专题集训16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 (331)

专题十辨析并修改病句 (336)

学案1 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和逻辑知识 (336)

学案2 辨析病句 (341)

学案3 修改病句 (356)

专题集训17 辨析并修改病句(1) (359)

专题集训18 辨析并修改病句(2) (362)

专题十一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366)

学案1 仿用句式的四种题型 (367)

学案2 变换句式的四种题型 (370)

专题集训19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374)

专题十二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378)

学案1 扩展语句的五种题型 (378)

学案2 压缩语段的五种题型 (381)

专题集训20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385)

专题十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388)

学案1 连贯题的三种题型 (388)

学案2 因境补文题型 (392)

学案3 推断、简明、得体题型 (394)

专题集训21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398)

专题十四图表解析 (403)

学案1 图画解读类的四种题型 (403)

学案2 图表分析类的四种题型 (408)

专题集训22 图表解析 (413)

第四部分写作 (416)

专题十五写作 (416)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纲要求]

2018年《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作了如下规定: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卷分析]

[备考指导]

1.抓住重要考点,盯住新增内容。从考查内容看,近年重点考查《考试大纲》规定的“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考点。自2017年起,《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的考试内容在“分析综合”这一能力层级下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要求,高考试题中的第2题与这一要求直接对应,2018年延续了这一变化。备考时,既要针对重点考查内容反复训练,做到有的放矢,也要紧盯考情变化,关注新增考试内容,探讨命题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适应性练习,做到万无一失。

2.掌握读法,胸有成竹。熟练运用整体阅读方法,读解文本是解题根本。作为高考材料的论述类文本,一般是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说理,常用的结构模式是总分式,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弄清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性,等等。

3.善于运思,准确解题。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解题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说我们常用“读、审、找、比”四步法来解题。随着考情变化,有时还需运用推断作答。本专题按此思路编写。

一、论述类文本的常见类型

从考查实际看,近年来全国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呈现出文本题材多样性的特点。选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美学、建筑及科技等诸多领域,社会科学领域的阅读材料占绝对优势。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是经济史方面的论文,全国新课标卷Ⅱ是文艺论文;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是文字研究方面的论文,全国新课标卷Ⅱ、卷Ⅲ是文艺论文;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是气候环保与国际法方面的论文,全国新课标卷Ⅱ是艺术史方面的论文,全国新课标卷Ⅲ是社会学论文。这些题材的文章都具有思想性、人文性,文化内涵丰厚,文化气息浓郁,紧扣时代脉搏,观点新颖,思想深刻,逻辑严密,兼顾考生的知识面和接收新信息的能力。

从选文的表达方式看,论述类文本当然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主要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表达目的。文本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相对专业、考生可能比较陌生的术语,阅读的难度较大。

1.政论文

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

它主要包括社论、政治评论、思想评论、国际时事评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章和报告等;而广义上的政论文,也指一般人书写的关于重大事件、社会问题的评论文章。

政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要用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和事理以及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或看法,辨明是非曲直,做到以理服人。

2.学术论文

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个问题或课题的学理性文章。

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探讨的书面成果,一般有自己的中心议题,有自己论证的角度、论证体系和研究成果,它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原创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的文体特点。

学术论文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从表达方式上看,虽然以议论与说明为主,但与传统的议论文不尽相同,又异于现代的说明文,因为它的说明、记述、引用(包括图表、模型等)旨在进行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推导。

3.时评

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新闻中的事实发表见解的文章。

时评是评说最近发生的某一件事情,或最新出现的某一个问题,或是针对几件事情、几个问题进行评说,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的特点。

在表达方式上,时评以说理为主,或夹叙夹议,或先叙后议。

4.书评

就是评论或介绍书籍,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文章。

书评是以“书”为对象,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文章。书评不同于读后感,它是应用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一般包含介绍、评价、推荐几部分。

书评采用叙述、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以传播书的内容、评论书的价值、推介书籍的特色等。

二、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见本专题《学案2》)

学案1 整体阅读指导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目的,并不注重考查考生对相关领域知识的了解或掌握情况,而是从语文阅读理解的角度,考查考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阅读的理解与分析综合的能力,考查考生迅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倾向、抓住文中的主要论据材料、厘清文章的结构思路的能力。对于文中出现的陌生的概念术语及深奥的观点,只需运用语言的工具性,结合文本中的相关语句加以理解分析即可,而不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文章中的相关学科知识。当然,如果阅读之前考生有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对于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由于对阅读材料有陌生感甚至排斥感,许多考

生在面对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很难静下心来细致认真地阅读文本;而是习惯先看题,然后按“题”索“文”,以求速战速决。其实,这种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方式,甚至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阅读方式,既耗费时间,效率也低。用这种方式解题,每做一道题目甚至是每看一个选项,都要把全文浏览一遍,希望从文本中检索到与本题、本选项有关的内容,如此一来,做完整个阅读题可能要把全文浏览检索十几遍,大大浪费了时间;此外,由于每次浏览检索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这样难免会因为主旨把握不准、信息掌握不全、内部关系梳理不顺而导致对选项判断的偏差,从而造成答题的失误,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

为了快速、准确地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建议分两步完成读文过程。

第一步阅读全文,勾画要点

1.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

(1)表述中心论点的关键词语

(2)体现行文思路以及论证对象逻辑联系的词语,即能体现论证思路的词语

①因果。如:因为、因此、……原因在于、因而、由于、从而,等等。

②转折。如: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等。

③并列或递进。如: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等等。

④分类分层。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等。

⑤举例子。如:例如、如,等等。

(3)修饰、限制性词语

①年代(时间多依次序出现)。

②程度。如:最、基本、根本、十分、非常,等等。

③范围。如:部分、全部、总共、所有、都、全、少量、多数、几乎、仅仅,等等。

④数量(具体数据、比例等)。

⑤已然、未然、或然、必然。如:目前为止、迄今为止、将、正在、假如、可能、如果、一定、必然,等等。

⑥代词。如:这、那、它、其、此,等等。

2.勾画出文中重要句子

(1)统摄全篇的句子——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

(2)作论据的句子——论述类文章作论据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实论据,另一种是理论论据。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或总分,或并列,或对比,或递进,或点与面。这些逻辑关系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标记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

3.简短批注

对重要词语,对表因果关系的句子,对起表明中心、厘清结构、区分层次、暗含材料与观点关系等作用的句子,作简短批注,为下一步操作做准备。

第二步提取要点,整体把握

勾画诸多要点是为整体把握文章思路及内容作铺垫的。

1.梳思路,明结构

对勾画内容进行提取、整合,梳理出文章思路。厘清文章围绕论点是如何展开说理的,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某一重点段落的各分句间的逻辑结构和逻辑层次,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住了上述内容,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才不至于出现偏差,对“文中的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才不至于出现遗漏,对文中“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才不至于出现偏移或错位。

段落之间和语句之间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概念到运用等。论述类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结构层次,往往会有一些明显的语言标志;即使有些文章没有明显的标志,我们也可以依据段落之间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梳理。

2.会文意,释观点

依据勾画的重点词句及文章结构,弄清文章论述了什么问题,主要观点和看法是什么,涉及什么内容。

要注意的是,论述类文本中常会出现一些表达不同观点、表明不同态度的句子。这些不同的观点和态度,有的是作者所持有的,有些却是作者为了把问题论述透彻而援引别人的,有的则是作者批驳反对的。阅读时,要根据语境判断不同观点态度的持有者,并在此基础上,对在文中出现的不同观点、不同态度作比较分析(对立的作正误辨析,相近的作差异辨析),是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有效手段。

3.理材料,定意图

论述类文本中运用的材料包括事实材料、征引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理论。这些材料,有的用来佐证

作者自己的观点,有的用来发表某种新见,有的用

来反驳某种观点。论述类文本在引述材料之后,往

往会对这些材料作出分析评价,这些分析评价通常体现出作者的观点倾向。整体阅读论述类文本,考生应该首先在文中用醒目的记号标出这些材料以及作者对这则材料议论评述的文字,或者根据作者的议论,摘录关键词句,在文本旁边批注出作者运用这则材料的意图。

[真题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指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全

国新课标卷Ⅰ] ①气候正义

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②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③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④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 阅读全文,勾画文中信

息要点

1.勾画重要词语(见文中“K”标

示处)

第一类:气候正义 气候正义的

内涵

第二类:空间维度(国际公平、国

内公平) 时间维度(代际权利义务关

系)

第三类:消极方面 积极方面

提示:第一类,是文中的核心概

念,是议论的论题(论述对象);第二类,

是文本围绕论述对象的几种论述角

度,以及每种论述角度各自的内涵;

第三类,是“代际权利义务关系”两

个层面的内涵。

2.勾画重要句子(见文中“ ”

标示处)

提示:①段关键句揭示了核心概

念的内涵,总领全文;②③段的首句

从两个维度具体解说首段关键句中

“各方的权利和义务”;④段首句对上

面的分别阐述加以总结,收束全文。

3.简短批注

(略)

第二步 提取要点,整体把握

1.梳思路,明结构

总分总结构:

2.会文意,释观点

气候正义从空间维度看涉及国际

公平和国内公平,从时间维度看涉及

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其内涵是:所

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

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

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3.理材料,定意图

选文的②③段,主要是从不同维

度阐述核心概念的内涵,以作者自己

的说理分析为主,基本没有引用别人

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

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的言论观点作为辅助佐证,也很少列举典型事例论据。唯有第②段中的“比如说”,是以“限制碳排放”为例,阐述“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的观点

[真题体验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见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扩大范围,原文说的是“一些非政府组织”,选项遗漏了限定词“一些”;并且“非政府组织……提出了气候正义”的说法也不准确,原文“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只是说“气候正义”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并未明确表明“气候正义”就是由非政府组织提出来的。B.说法过于绝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原文只是在举例(“比如说”)时,谈到控制碳排放,可见不只是单一的“限制排放”问题。C.曲解文意,虽然第③段中有“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这一句话,但根据这段文字结束句“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看,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主要是指当代人为自己设定义务,而不只是为后代设定义务。

D.选项是总括了②③段内容而得出的正确结论。答案: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对文段论点的分析理解有误,根据原文第③段,气候正义从时间维度看,应该不仅仅涉及代际公平,还涉及代内公平。再者,根据文段的结论“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来看,“气候正义”不仅应该保护后代的利益,也应使当代人“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因此,说“气候正义”的立场是“立足未来”是不全面不准确的。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 项根据原文“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来看,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目标只是“保护地球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就算这一目标实现,也只能保证气候系统不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但在人为因素之外,可能还有许多客观自然因素对气候系统造成破坏,因而也就不一定能让后代需求得到保证。答案:B。

[真题体验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

的一项是(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首先要在文中勾画与选项所述内容对应的信息要点。如原文第2段与D项所述内容相关的信息是:“《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经仔细比对可知: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只能证明“所载殷王世系……是基本可靠的”“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其他内容真实与否不详。由此可断定,D项“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这一表述扩大了范围。答案:D。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首先,在文中勾画与选项所述内容对应的信息要点。如原文第4段与B项所述内容相关的信息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重点

关注“旧史学”的修饰、限制性词语“对一切经不

住史证的”。其次,提取要点,整体把握。我们发

现原文只针对“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并

没有泛指整个“旧史学”,故B 项所述犯了扩大范

围的错误。 答案:B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

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

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 .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

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

出土的新材料。

C .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

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

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 .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

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

了一个新的时期。

解此题,不能简单地采用比对的

方法,还要以原文的相关信息为基点进行分析、推理,再作出判断。首先,要在文中勾画与选项所述内容相关的信息要点。如找出原文最后一段与D 项所述内容相关的句子,即原文第5段观点句“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后文作为论据的“汉代以后……到了清代……”这些句子,以及总结句“《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次,提取要点,我们了解到《说文》的文字学理论依据是“小篆”,而不是“甲骨文”。最后,进一步理材料,定意图。许慎的《说文解字》产生于汉代,发展出《说文》学;北宋以后开始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清代时《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这些材料都是为了证明“《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这一观点。从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只是在甲骨文被发现后,《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才难以维持。可见,“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在很早以前就一直是有凭依的,故D 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的说法错误。 答案:D 。

学案2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的新动向

这里的新动向是指2017年《考试大纲》中“分析综合”能力要求之下增加的考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以及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三套试卷在这一考点上所呈现的试 题——即三套试卷的第2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2018年《考试大纲》继续确定这一考点:“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这一新考点涉及论述类文本中的哪些内容呢?以2017全国新课标三套试卷为例:卷Ⅰ第2题,A 项涉及文本的论述角度和论述重点,B 、D 两项涉及文本的论证思路,C 项考查的是对文本论点的把握。卷Ⅱ第2题,A 项考查了论据的作用及对局部段落观点的理解把握,B 项涉及论证思路和论点,C 项涉及论点和论证方法,D 项考查的是全篇的论证思路结构。卷Ⅲ第2题,A 项是对全篇论证结构和论题论点的分析,B 项是对局部段落的论证思路的分析,C 项涉及文本的论点和论证方法,D 项涉及对文本论点的理解把握。可以看出,设题都在论述类文本三要素的范围之中,并无艰深繁难之处。

由此可知,说“新”指的是“以前没有这样的考试要求和命题”,特别是题干明确指向“论证”;以前“那样考”,是因为已经渗透了对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要求,或者说,以前对此的考查是隐性的,2017年则成为显性的了。

本学案即针对这一变化作讲解。

二、分析论点

论点(证明什么)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一篇论述类文本的灵魂、统率。论点应该正确、鲜明,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论点一般应具备以下特点:

1.正确。论点正确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

说服人。

2.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千万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有的论述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但由于高考所选的论述类文本往往以学术性论文居多,其学术性、严谨性,决定了文本的观点往往表达得较为婉转,在文本中往往并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自己的论点,需要考生自己去提取、概括。

3.新颖。论点应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而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特、新颖。

规范的论述类文本,一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但为了使论述得更为深刻,更有条理,更加全面,还要恰当地将中心论点分解成两至三个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如果说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脊柱的话,那么,分论点则是议论文的骨架、躯体。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思路是否清晰,内容是否深刻,说理是否透彻,结构是否合理,是决定文章最终成败的关键。

论点在文中出现的位置较为灵活。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有的直接出现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还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大多数情况下,中心论点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段落分论点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当开头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把握论述类文本的论点,首先应通读全文,明确文本论述的话题;在此基础上,要边读边勾画,特别要注意论点经常出现的各种位置,如标题、开头、结尾等,看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直接表述论点的关键语句;如果文中实在没有表述中心论点的语句,我们也可以先勾画出各个段落或各个层次的总领句、总括句(有时称之为“分论点”),并分析各个段落或层次之间的思路结构和逻辑联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中心论点;甚至,有些论述类文本每段也没有自己的关键句,那就需要我们先抓住各段的论据材料,以及作者评价分析论据材料的语句,从中把握作者的态度倾向,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各段的观点,进而将各段的观点组合起来把握住整个文本的中心论点。

[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而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本第1段就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而怎样才能揭示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呢?第2段通过引用、评述巴金的言论,进一步提出“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后文3、4、5段运用例证法,补充阐释了“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个层面的内涵。第6段,阐述造成性格模糊的原因。厘清文本各个段落的逻辑联系,我们可以看出:A项只是认可文学作品中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的人物形象具有审美价值,B项只概括了“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一部分内容,不能作为全文的主旨,D项只是揭示了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意思。而只有C项,只用一句话就概括出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只有体察人物性格的模糊性,才能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因此,只有C项才准确全面地把握住了本文的主旨(也就是论点)。答案:C。

三、分析论据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作议论文中论据的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典型事实阐述证明道理,事实论据必须与文章论点在逻辑上保持一致。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作为论据的理论一般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

阅读论述类文本时,如何分析论据呢?不管是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基本上都要遵循以下三个步骤:1.梳理筛选论据。首先通读全文,在文段中画出观点性的语句及支撑证明观点的语句,进而梳理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论据材料,哪些是事实论据,哪些是理论论据。这是较为基础的步骤,关键是细心谨慎,不要遗漏了某个关键论据材料。某个关键论据材料的遗漏,就有可能影响到考生对文本观点态度的全面准确把握。

2.分析立场态度。在找出文中运用的论据材料后,要分析把握该论据材料所包含的作者的态度倾向。在运用论据材料时,作者一般都会对该材料进行评论分析。考生一定要抓住这些文字,弄清楚文本中的事例材料是作为正面事例还是反面事例,搞明白理论材料是用来佐证作者自己的观点还是作为批驳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立场观点。

3.分析逻辑联系。逻辑联系包括论据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我们需要仔细辨析论据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文本中可能运用到多个论据材料,它们彼此之间可能是并列平行地共同支撑某一观点,也可能是正反对比地印证某一观点,还可能是逐层递进的关系。此外,我们还要注意思考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论据与论点之间可能是归纳推理,也可能是演绎论证,还可能有因果联系,等等。

[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

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调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结合作者在引用王士禛的言论后的评述文字“显示出同一偏见”,以及引用许学夷言论后的评述文字“可谓通达之见”可知,A项对论据材料作用的理解是正确的。B.最后一段大量引用诗句,从语段中间位置的“但”字可以窥见它们的逻辑关系,是用对比来论证唐人五言古体诗和七言古体诗的不同,所以B项正确。C.“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的分析不正确,引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如引用清朝王士禛的“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就是为了说明王士禛对唐代古诗有偏见。D.实则是要求考生在正确把握原文观点的基础上,用选文文本内的观点去解读高中课本里学到的内容,也可以视为要求考生为文中的论点补充一个恰当的论据材料。根据选文中“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的表述,可判断出D项正确。答案:C。

四、分析论证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来严密地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是解决“怎样来证明”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考试大纲》的表述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似乎对论证

的考查只集中在“论证方法”这一点上,但在实际命题中,我们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对论证的考查还涉及论证角度、论证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本小节从论证角度、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论述类文本的论证。

(一)论证角度

从论证角度看,论证一般可以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1.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自己的见解或主张的论证方式。立论时,必须围绕所论述的话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在论证过程中,不能任意变换论题。开篇提出怎样的问题,结篇要归结到这一问题上。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高考所选的论述类阅读文本,基本上是以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见解为主的立论文。但需要注意的是,“立”往往建立在“破”的基础之上。在立论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辨析一些错误的见解和主张,加以否定和辩驳,以增强说服力,使读者不会误解自己的观点。

2.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驳论有三种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的效果。

(1)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的地方,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

(2)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据必定得出错误的论点。

(3)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的矛盾等。一篇驳论文可以把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二)论证结构

论证结构也就是指议论文的行文思路和基本结构,一般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遵循“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三段论”模式。一般来说,引论就是开头,必须明确论题或提出论点;本论就是主体,应选用材料并分层次论证观点;结论就是结尾部分,归纳总结全文,重申观点。其中本论部分常见的论证结构模式主要有总分结合式、并列剖析式、逐层递进式、正反对照式四种。掌握了这几种论证结构模式,既可以用来分析全篇的整体布局,也可以用来梳理段落内部的思路层次。

1.总分结合式。就是在论证的段落、层次结构中引入总说和分说关系的论证方式。这种方法的运用能使论证过程纲目清晰,层次井然。总分式一般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形式,无论何种形式,首先应在“总”字上下功夫,要以准确精练的语言,将分述内容的主旨概括出来,使之成为能“张目”的总纲。同时,分说必须与总说在中心主旨上保持一致,应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论证中心论点,二者之间不可重复、交叉。

2.并列剖析式。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分解出几个分论点,共同来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的论证方式。各个分论点平行列举,各个阐述。并列结构的语言标志有“首先”“其次”“再次”,或“一方面”“另一方面”,或“其一”“其二”等。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可重复、不可包容、不可矛盾。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所选文本是《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其中心论点是首段的“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后文2、3两段分别从信用形式、信用工具两个并列的方面阐述了宋代货币流通和信用的新发展、新特点。再如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节选部分,主体部分就是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两个并列的角度来阐述“气候正义”的内涵。

3.逐层递进式。文本在论述中心论点时,并不只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后文的论证是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层进式结构中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这种布局的好处是能反映出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如2016年山东卷《唐人古体》,第1段提出本文论述的话题——“唐人古体”;第2段着重论述唐人古体诗对汉魏以来五七言古体诗悠久的传统的发展和开拓,在辨析前人评论的基础上对唐人古体诗的整体成就给予充分肯定;第3段又更进一步,论述了“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

4.正反对照式。文本在论证过程中,将两种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种对立情形加以对照比较。运用正反对照式,可以是正反观点的对比,也可以是正反论据材料的对比;可以是主次、轻重的比较,也可以是利弊、得失的比较。论述类文本全文采用正反对照式论证结构的不多见,一般是相邻两段之间或主

体段落内部的正反对照。

(三)论证方法

论述类文本常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可以具体有力地论证文本中的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有时文中列举一系列具体的同类事例,来总结出某种一般性的认识结论,这一特殊的思维过程叫做“归纳论证”。

如朱光潜的《咬文嚼字》第1至5段,大量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论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性。第1、2段列举《屈原》《水浒》《红楼梦》中炼字的例子,阐述“你这”式、“你是”式、“你有”式三种不同句式的不同意味;第3、4段列举王若虚《史记辨惑》中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论述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第5段列举贾岛“推敲”的故事,表明用字不同导致意境也不同的观点。

2.道理论证

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可以有力地论证文本中的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以增强文章观点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引用论证”就是其中一种,即引用名言警句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论证观点。还有一种特殊的道理论证,即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即用普遍性的规律来证明具体现象,这一思维过程叫做“演绎论证”。

如钱钟书的《谈中国诗》第4段谈论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就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作者先指出,外国诗人论诗的观点与中国诗人论诗的观点很接近,中国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与外国人所谓“空泛联接着确切”,意思相同。“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作者认为是正确的说法。作者还认为,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例如“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在中国诗里应用得最多。作者使用中外论诗的理论来阐述中国诗的特点,这样就显得有高度、有深度,也有信度。

3.对比论证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可以辨明是非利弊,达到否定错误论点、阐明正确论点的目的,让人印象深刻。

如马南邨的《不求甚解》,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而须理解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这样,通过对比论证,证明了会意的重要性。

4.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比喻往往新颖别致,形象生动,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识,化深奥为浅显,生动形象地论证文本的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如鲁迅的《拿来主义》,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昏蛋”“废物”比喻对待文化遗产持错误态度的人,用“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用“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利弊并存的部分,用“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用“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这些比喻新颖别致,形象生动,使说理浅显易懂,妙趣横生。

5.因果论证

通过分析事理,揭示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中前六小段分别指出:“闭关主义”导致被枪炮打破大门;“送去主义”导致子孙后代只剩点残羹冷炙,实质是卖国求荣,可能导致亡国灭种;“送来主义”的实质是文化腐蚀、经济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都对洋货发生恐怖。这三种中外交流的方式要么根本行不通,要么后果严重,第7段在此基础上推出结论:“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样,因果论证的运用就显得文章逻辑性强,无可辩驳。

6.类比论证

类似事物比较推理,是一种将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与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相同属性的两两类比,将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与“宫妇”“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两两对应,令人信服地推论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论证了纳谏的必要性。

7.归谬法

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归谬法”。为了反驳一个错误的论题,先假设对方论题是正确的,由此导出更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先的论题是错误的。这种论证方法常和泼辣、犀利的语言相配合,产生辛辣、有力而富有幽默感的表达效果。

如韩愈在《讳辩》一文中,为了反驳有人提出的“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晋’‘进’同音,同音需避父讳)”的谬论,就用了归谬法。韩愈指出:“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显然,“父名仁,子不得为人”的说法是十分荒谬的,因此,“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之说也是站不住脚的。

[2017·全国新课标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是对全篇论证结构的分析,全文首先提出问题,后文依次从“留住乡村记忆”“呵护乡村记忆”“活化乡村记忆”三个层次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这一问题。B.是对局部段落的论证思路的分析,符合第2段的内容。C.“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分析错误。原文只是说“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并没有举具体事例说明

甄选的标准,故本项错误。D.根据原文第1段的内容,以及第2段“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的表述,可以判断该项是正确的。答案:C。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2017·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的说法错误。文中多处谈到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青花瓷)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此外,文中还有“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等表述,不能仅仅因为其原料本土化,就认为“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扩大范围。根据第3段第4句可知,“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选项却扩大为“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D.强加因果。根据尾段末句“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可知,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是当时社会转型的“例证”(具体表现),而选项中的“从而”一词,却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误认为是推动当时社会转型的原因。答案:A。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中“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的分析错误。根据第1段结论性的语句“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

创新发展”可知,文章第1段意在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结果。答案: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的表述于文无据。原文第2段说“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并没有把青花瓷兴盛与社会变化联系起来,此时还没有形成时尚或者说世界风尚。答案:B。

二、[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选项所述内容是对原文第1段“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内容的概括。B.选项所述

内容是对原文第1段“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内容的概括。C.文中引用王国维《古史新证》中的话的意思是,一些历史学家疑古太过,就连尧、舜、禹是否存在都怀疑,这是不对的,且惋惜这些人未尝充分利用古史材料,但并不能由此推出选项中所述的“如果能充分……就不会……”这一结论。D.选项所述内容是对原文第2段后半部分内容的概括。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选项所述内容是对原文第3段“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隐含信息的转述。B.选项所述内容是对原文第3段“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隐含信息的转述。C.选项所述内容是对原文第3段后半部分内容的概括。D.选项中“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的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因为原文第4段相关信息是“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显然,此项说法有误。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选项所述内容是对原文第1段“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的内容进行的合理预测。B.原因分析错误。神话传说是文学,原文第1段相关信息是“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所以并不存在“归类”有“争议”的问题。C.选项所述内容是对原文第4段“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内容的拓展推理。D.选项所述内容是以原文第4段“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的条件为前提进行推理而得出的正确结论。答案:B。

学案3 识陷阱比对定答

一、认识选项的转述(表述)方式

(一)转述方式

论述类文本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人文性,决定了阅读考查的重点在于把握文本的内容要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具体到试题中,选项的表述不可能照搬抄录原文语句,都是对文本内容要点和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的转述。选项常用的转述方式有三种:概括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同义变式转述。

1.概括式转述

概括式转述,就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化,提炼其本质,上升到一般认识的转述方式。表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较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重新组织成一个相对短小的句子。

判断这一转述是否符合原文语意,一要看这种从具体到一般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题A项]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

的提升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也就是说这种一般性的结论是否可

靠;二要看由抽取的关键词重新组织的句子是否符合原句的整体

大意,是否符合原句中的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远的影响。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选项中“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对原文内容要点的理解和概括。这一概括式转述与原文语意一致。

2.具体式转述

具体式转述,就是将原文中抽象概括的观点、结论性的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表述的转述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对原文某一个概括性观点或结论的例证,在很多选项的表述中,具有对原文相关观点的阐释性质。

判断具体式转述是否恰当,主要从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材料是否符合原文表达意图的角度去思考。

[2016·天津卷第7题A项]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

选项是对“文化消费”的具体阐释,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阐释“文化消费”的内涵和外延。根据原文第3句的表述,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的第一种类型,而到图书馆借阅则属于文化消费的第二种类型。因此这一具体式转述不符合原文意思。

3.同义变式转述

同义变式转述,就是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对原文语句内容作等义转述的转述方式。这种转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一个说法”。同义变式包括因果倒置、条件与结果转换、变换主语重组句子、长句与短句互变等形式。

判断同义变式转述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判断转述的句子与原文是否“同义”。应特别注意的是,对摘抄原文较多、结构形式类似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换了说法,换了表达形式,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也不能轻易否定。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题A项]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选项是将原文中“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这句话,通过同义变式转述而形成的。这一同义变式转述与原文语意一致。

综上所述,选项对原文相关内容的转述,主要有概括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和同义变式转述,而其中同义变式转述所占的比例最大。在各种同义变式转述中,以下两种情形容易造成误判:

(1)形异义同

选项与原文在语言表述形式上不一致,但选项表述的意思与原文意思却是相符合的。对这种转换形式差异过大而实质一致的形异义同项,考生往往会被“形异”的表象迷惑而落入命题者的陷阱,将无误项判断为设误项。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题B项]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选项“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

一个商王朝”,是对原文“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隐含意思的解说;选项“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是对原文“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内涵从否定角度所作的概括,简言之,选项是在原文内容基础上所作的逆向推理。因此,选项与原文形异义同,该选项正确。

(2)形似义异

选项与原文在语言表述形式上很相似,但选项表述的意思与原文意思却大相径庭或有细微区别。对这种转换形式差异较小而实质不同的形似义异项,考生往往会被“形似”的表象迷惑而落入命题者的陷阱,将设误项判断为无误项。 [2014·全国新课标

卷Ⅰ第3题D 项]人们之所以喜

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

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

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

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③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

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④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此选项貌似是对原文第③④两段相关信息的拼凑,但从原文第④段内容可知,人们之所

以喜欢欣赏悲剧,一方面是因为悲剧能引起人们的悲伤、畏惧、怜悯,另一方面是因为它能让人体验到“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原文说的是两个方面,选项表述的只是一个方面的内容,且将“另一方面”的结果(从而……)拼凑到前“一方面”。此外,选项中“‘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的说法也有误。从原文第③段“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可知,用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的悲剧才能做到“以悲为美”。可见此项形似义异,其实质是以偏概全,对人们喜欢欣赏悲剧的原因的分析不够全面和准确。故可断定此项是设误项。

(二)常见设误手法和命题陷阱

要特别强调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每一个选项,命题人都在“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的表述中设置陷阱,所以,在答题时,极有可能会把“无误项”判为“设误项”,把“设误项”判为“无误项”。下面对“常见设误手法”的探究,仅仅是针对“设误项”进行的讲解。

1.常见设误手法

分析全国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命题特点,可以发现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题型相当稳定,全是选择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选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或题干要求)的选项。而这些选择题的选项几乎没有抄录原文语句的,大都是对文本内容要点和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的转述。命题者有意在转述时设置一些人为的错误转述,考查考生是否能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准确识别出这些隐蔽的错误。

所以,判断选项表述与原文内容是否有出入,判断选项表述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是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准确识破命题者常用的一些设误手法。其设置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