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陈涉世家学案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陈涉世家学案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陈涉世家学案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陈涉世家学案

第21课陈涉世家

1、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体会本文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3、认识我国古代农民起义反抗压迫和剥削的英勇斗争精神。

学习思路:

1、教学重点是讲清大泽乡起义的原因和经过,教学难点是对多义词不同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文中有关迷信活动的正确认识。

2、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和课文注释,并凭借工具书疏通字词句。在此基础上,教学中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查字典和工具书,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1)辍.耕之垄上()(2)发闾左適.戍渔阳()(3)度.已失期()

(4)皆次当行.()(5)扶苏以数.谏故()(6)上使外将.兵()

(7)乃丹书帛曰“陈胜王.”()(8)置人所罾.鱼腹中()

(9)忿恚.尉()(10)尉果笞.广()(1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辍耕之.垄上()(2)怅.恨久之()

(3)九百人屯.大泽乡()(4)会.天大雨()

(5)今亡.亦死()(6)等.死,死国可乎?()

(7)乃丹书.帛曰“陈胜王”()(8)卒中往往

..语()

(9)忿恚

..尉()(10)为坛而盟.()

(11)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12)比.至陈()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译: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

4、查阅资料,把你收集到的《史记》知识和本文的背景知识写在下面。《史记》:

相关背景:

5、认真诵读课文两到三遍,将读时遇到的疑惑写在下面,课上交流。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二)简介《史记》和相关背景。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培养语感。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围绕着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内容。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五)精读课文,讨论探究

1、你认为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各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2、“陈胜”是本文重点刻画的人物,请熟读课文,然后谈谈文中所刻画的陈胜是怎样的一个人?课文又是怎样来刻画他的?

3、讨论本文的主题思想:陈胜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作者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什么态度?试说明理由。

讨论明确:

在此基础之上,师生共同活动,归纳出主题思想:

三、巩固延伸

(一)萧何追韩信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注释]①上:这里指刘邦,一般对君主称“上”。②以闻:把这事上报。③无所事:用不着委任......以工作。“事”是动词。④计事:研究军政大事。

⑤顾:只是,只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上不我用,即亡.()(2)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3)何奇.之()(4)追信诈.也()(5)何来谒.上()

2、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信数.与萧何语何闻信亡,不及以.闻

诸将亡者以十数诸将亡者以.十数

A.两个“数”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B.两个“数”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C.两个“数”字不同,两个“以”字不同

D.两个“数”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3、翻译句子。

(1)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2)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4、从全文看,萧何为什么要追韩信?

5、本文涉及刘邦、萧何、韩信,你能说出其他的有关他们的故事吗?请用一句话概括。

南京市溧水县第三高级中学

南京市溧水县第三高级中学 欢迎您 [学校简介] 溧水县第三高级中学坐落于南京南大门——百里秦淮之源的溧水县城(距南京主城区40分钟车程),是县直属全民事业单位,江苏省三星级高中。 学校占地面积百余亩,建筑面积达32800多平米,主体教学楼现代气派,各项教育教学设施配套齐全,所有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是南京市“优美景观学校”。 学校现有54个班级,在校学生3000多人,教职工220余人。学校积极追求人文化管理,树立起了“以人为本、崇尚自尊、发挥特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各项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被评为省“法制宣传”先进单位、市德育先进学校等。

溧水县第三高级中学2008年教师聘用简章 根据市县有关2008年新教师招考方案,为做好我校新教师的聘用工作,现发布如下简章: 一、招考要求: 凡应聘我校教师的人员,均须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统一考试(含笔试和面试,其中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研究生免于笔试,由学校单独考核),经体检、考核合格后择优录用。 二、聘用岗位: 语文1人、数学1人、英语1人、历史2人、美术1人(共6人)。 三、报考条件: 报名者必须是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合格毕业生,符合学科要求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06、07、08年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 2、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研究生(1977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 四、报名时间、地点及咨询电话: 报名时间:2007年11月25日至12月15日(上午8:30—11:00;下午2:00—5:30)。 报名地点:溧水县行政服务中心三楼教育局窗口(硕士以上学位的研究生直接与联系学校报名)。 五、笔试内容、时间及地点: 笔试内容:公共知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及其他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 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考试地点:见准考证指定地点(领取准考证时间另行通知)。 六、招考程序及步骤: 1、报名及资格审查: 2008年毕业生凭身份证、学生证和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原件、复印件),其他年份毕业生凭毕业证、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办理报考手续。报名时须提供本人近期2寸正面免冠同底照片2张,交纳报名费90元。 2、笔试:由县教育局统一安排,笔试成绩在本类应聘时有效。 3、面试:按应聘学科需求数的1:3划定面试分数线。参加面试人员,应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面试。 4、体检:面试合格后,由县教育局统一组织体检,费用自理。 5、考核:凡在校期间或近三年内受过党(团)纪及行政处分者,考核结果定为不合格。 6、录用:对体检、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办理正式录用手续。 2007年11月20日

南京市溧水县城乡总体规划

附件1 《南京市溧水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 南京市溧水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二、规划背景 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围绕“三个发展”“三个提升”和2010年城建奋斗目标,紧扣“规划建设”年主题,以“创新”、“求是”为工作指南,深化落实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成果,结合溧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发挥总体规划对溧水县在“十二五”期间的产业提升、城市建设、城乡统筹、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在空间上、时间上做好总体安排和布局。 三、主要内容 1、规划范围 溧水县行政辖区范围,计1067平方公里。规划研究要兼顾与周边地区的协调。 2、规划期限 现状基准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至2015年(衔接“十二五”规划),远期至2030年(衔接城市总体规划),可进行远景展望。 3、编制重点 (1)溧水县现状描述与分析; (2)溧水县重要发展要素分析; (3)溧水县城市性质和主要职能分析; (4)溧水县人口和用地规模的落实分解; (5)溧水县空间布局规划; (6)溧水县功能结构划分及主要功能的空间分布; (7)溧水县“十二五”发展和建设重点的引导和落实。

4、主要规划编制依据及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草案) 3)《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4)《永阳新城总体规划》 5)《溧水县县域规划》 6)《溧水县镇村布局规划》 7)《柘塘新城总体规划》 8)《溧水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9)《溧水新区行政中心周边地区(局部地段)控详调整规划编制》(在编) 10)《宁杭铁路溧水站场周边地区规划》(在编) 11)《溧水东庐片区规划研究》(在编) 12)《溧水县新城区城市设计》(在编) 13)《溧水县城西片区(天生桥风景区)规划》 14)溧水县各镇总体规划及工业配套协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5)《傅家边现代农业园规划》 16)《江苏南京白马现代农业园规划》(在编) 17)县城有关专项规划 5、规划主要内容 ⑴现状及发展条件分析。分析溧水的人口、土地、经济、产业、基础设施现状。重点做好与苏南的比较,从区域层面分析经济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因素。 ⑵明确发展规模、功能、定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与建设用地分配,结合发展趋势预测,明确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确定城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狼学案

狼学案 学习重点:诵读、记住重要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难点:理解故事寓意及现实意义。 学法指导: 先借助字典读准字音,再借助工具书和文下的注释知文句大意,结合上下文读准节奏;在熟读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和文下注释等读懂文意,理清文章结构、思路,并思考寓意所在;最后记住一些重要实词(活用、通假、一词多义等)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缀.行()少.时()眈.眈相向()苫.蔽() 径.去()大窘.()狼亦黠.矣()尻.尾()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chí()担持刀目似míng()意xiá甚() 意将suì()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mèi() 3、将下列的句子划分节奏。(每句一处)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5)顾野有麦场(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弄懂并记住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恐前后受其敌.()(2)缀.行甚远()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止.有剩骨() 哉()(6)犬.坐于前() (5)禽兽之变诈几何 .. (7)一狼洞.其中()(8)盖.以诱敌() (9)屠自后断其股.()(10)弛.担持刀() 5、区分文中虚词的不同用法,搜集整理在下面。

6、熟读课文,了解大意,完成填空。 课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用的表达方式是,写屠户狼、狼、狼、狼的过程。第二部分用的表达方式是,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 7、查阅资料,说说“狼”是怎样的一种动物;搜集读过或听过的有关“狼”的故事,说说你心目中狼的形象。 二、学习研讨 1、导入。 2、交流预习,同时强调重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3、自读课文,翻译全文。 3、探究细节,理解寓意。 (1)文章可分为哪两部分?为何要这样分?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2)文中狼的身上具有什么特点?如何写的?屠户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来写的? 狼: 具体语句: 屠户: 具体语句: (3)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提示:可从“狼”和“人”两个角度,多向思维。) 议论: 启示:

江苏省南京市长城中学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 (1)

绝不回头 尹全生 ①这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长大、刚刚成年的一匹公狼,它承袭了祖辈在大漠里奔袭捕杀养成的桀骜不屈的野性,两眼闪着生机蓬勃、特立独行的气息和气吞万里的寒光。 ②狼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很少在白天出窝。可公狼不然,光天化日之下照样在荒漠上游荡。它矫健、敏捷、凶悍,那森冷凛然的目光不是在沙漠里寻找猎物,而是在扫视天空,好像它的猎物潜藏在天空哪片云朵后面,潜藏在蔚蓝色的深处。 ③它在等待和寻找一只鹰。 ④那是一只曾经捕杀了它的父亲,又捕杀了它的母亲的一只食狼鹰。当时公狼还在哺乳期,父母太饥饿了,光天化日之下到荒漠上觅食,它跟随在后面撒欢。突然,飞过来一只巨鹰,就是凶猛强悍、以狼和黄羊为食的食狼鹰。乌孜别里山本来没有形体巨大的猛禽,这只食狼鹰不知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落户到这里,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狼的天敌。 ⑤那时,公狼还不知道食狼鹰对于狼意味着什么,站着看稀奇。 ⑥食狼鹰从高空俯冲而下,箭簇般迅猛。当它意识到危险,拼命逃跑时,食狼鹰已经逼近,巨翅扇起的风飞沙走石。父亲见状猛扑过来,用身体阻挡食狼鹰的攻击。近在咫尺的食狼鹰随即改变了攻击目标,一只钢钩般的爪子抓住了父亲的后腰。父亲嚎叫着转过头,欲同天敌拼一死活。不料食狼鹰老练而迅速地伸出另一只爪子,准确无误地钩进了父亲的双眼。 ⑦那一刻,公狼目睹了食狼鹰的凶猛,凶猛到没有可能抵挡。对于相对弱小的狼来说,除了被捕杀似乎再无其他选择。不久,母亲同样丧命于食狼鹰的利爪。 ⑧公狼是在对食狼鹰的仇恨和恐惧中长大的,是在对父母痛苦的思念中长大的。仇恨、恐惧和思念,最终熔铸成了讨还血债的欲望。它走上了光天化日之下的荒漠,向仇敌挑战…… ⑨食狼鹰终于出现了,悠闲、高傲地在天际盘旋,如同在巡视自己的领地。公狼冲着仇敌仰天发 出一声宣战般的长啸,而后不紧不慢 ....地小跑。食狼鹰一阵回旋作势后,敛翅俯冲而下,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射向公狼。 ⑩公狼开始加速,撒开四蹄向一片灌木丛狂奔,那是展示公狼全部野性和活力的狂奔。从天而降的食狼鹰还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近了公狼,一只钢钩般的爪子抓住了它的后腰。公狼感到钻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6分) 1.(2分)﹣的绝对值是() A.﹣2 B.C.﹣D.2 2.(2分)下列各式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A.x2y和x2y B.﹣ab和ba C.﹣abcx2和﹣x2abc D.x2y和xy3 3.(2分)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2与B.(﹣1)2与1 C.﹣1与(﹣1)2D.2与|﹣2| 4.(2分)如图,检测4个足球,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从轻重的角度看,最接近标准的是() A.B.C.D. 5.(2分)把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有() ﹣4,0,,,2013,﹣0.1010010001…,2.38383838… A.4个B.3个C.2个D.1个 6.(2分)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的结果为() A.﹣2a+b B.b C.﹣b D.﹣2a﹣b 7.(2分)某企业今年1月份产值为x万元,2月份比1月份减少了10%,3月份比2月份增加了15%,则3月份的产值是() A.(1﹣10%)(1+15%)x万元B.(1﹣10%+15%)x万元 C.(x﹣10%)(x+15%)万元D.(1+10%﹣15%)x万元

8.(2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非”,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板上,依次贴上面积为,,,…,的长方形彩色纸片(n为大于1的整数),请你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依数形变化的规律,计算+++…+=() A.B.C.D.1﹣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2分)如果收入15元记作+15元,那么﹣20元表示为. 10.(2分)比较大小:. 11.(2分)钓鱼诸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面积约6344000平方米,数据6344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2.(2分)请写出一个只含字母a和b的四次3项式. 13.(2分)对于任意有理数a,b,规定运算:a*b=a2﹣b2﹣a.则(﹣3)*5=. 14.(2分)气象部门测定,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大约下降5℃,现在地面气温是15℃,那么4千米高空的气温是℃. 15.(2分)如图是一数值转换机的示意图,则输出结果是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常考词语汇总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常考词语汇总 七年级上 1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引:牵引,招引。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2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3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4 淋淋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5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也形容一次又一次。 6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7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8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9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 10 油然而生:很自然的产生。 11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 12 疲倦不堪:疲惫,形容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 13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14 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现多含贬义,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15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16 恍然大悟: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或顿时醒悟过来。 17 花团锦簇: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18 美不胜收:胜:尽,完。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19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20 漠不关心:漠:冷淡。形容对人或事物态度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21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22 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23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情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24 沉默寡言:深沉而少言语。 25 刨根问底:盘问事情的根源底细。 26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这里用作动词,长出草木。 27 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28 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29 惊慌失措:惊恐慌乱,不知怎么办才好。失措,失去常态。 30 畏罪潜逃:犯了罪害怕受制裁而偷偷逃走。 31 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yì, 主观地,缺乏客观依据的)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32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诞,荒唐、离奇。不经,不正常。 33 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 34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35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药:治疗。 36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震惊。 37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和:声音相应。 38 神通广大:本指法术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极大,办法极多。 39 灵机一动: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伤仲永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伤仲永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借助工具书释义、翻译,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 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3、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4、懂得本文所寓含的道理。 学习重点: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方仲永由五岁能诗,到“泯然众人”这一变化的原因。 学习难点: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并能作出评价。 2、了解说理散文的叙事技巧。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给下列汉字注音。 隶( ) 扳( ) 谒( ) 邑()矣( ) 泯( ) 称( ) 卒( ) 焉( ) 耶( ) 2、根据下列朗读提示注意语句的停顿并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1)仲永/生五年(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传/一乡秀才/观之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世隶.耕()(2)即书.诗四句() (3)未尝 ..识书具()(4)并自为.其名() (5)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 (6)稍稍 ..宾客其父()(7)或.以钱币乞之()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9)不能称.前时之闻()(10)泯然 ..众人矣() (11)卒.之为众人()(12)受.之于天() (13)贤.于材人远矣() 4、一词多义。 其 .诗以养父母()其.文理皆可观者()

父利其.然()其.受之天() 如此其.贤也() 彼其.受之天也()借旁近与之.()传一乡秀才观之.()以钱币求之.() 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受之.天也() 忽啼求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5、词类活用 (()(2)稍稍宾客 ..其父()(3)父利.其然也()(4)伤仲永()(5)父异焉() 6、翻译下列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泯然众人矣。 (5)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人者不至也。 7、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把不理解的字词句写在下面。 二、学习·研讨 1、导入。 2、交流预习。 3、研读赏析。

溧水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附件1: 《溧水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设计任务书 一、工作背景和编制目的 溧水是南京的南大门,距南京45公里,是百里秦淮的发源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和上海经济区的西缘。溧水区位优势明显,周边方圆2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等40多个大中型城市。距禄口国际机场、南京南站、新生圩港分别为14公里、28公里、59公里,是沟通苏、沪、浙、皖的重要交通节点。溧水境内丘陵起伏,河湖纵横,青山绿水,生态环境优良,是江苏省目前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全县总面积1067平方公里。 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和机遇,为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大力改善城市面貌,现我局组织编制《溧水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该地区规划建设管理的依据。 二、规划范围 东至秦淮路,西至宁高高速,南至金蛙路,北至中山河,总面积约为10.6平方公里,研究范围应适当放大。 三、主要规划依据与参考 (1)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报审稿)及相关专题专项 (2)《南京市溧水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在编) (3)《南京市永阳新城总体规划(2010-2030)》(在编) (4)《溧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溧水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6)《溧水永阳新城防洪规划》 (7)《溧水县城区道路专项规划》 (8)《溧水县县城绿地系统规划》 (9)其他相关规划编制成果及已有规划审批资料 凡本要求未做具体规定的,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规范执行。 四、总体要求 1、规划应在《溧水永阳新城总体规划》及各部门相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2、规划应充分解读老城区在永阳新城中的定位,分析其与永阳城南新城、城北开发区、城东片区的关系,明确自身的地区特色,统筹考虑老城区的功能定位与布局。 3、应突出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对老城区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的布点、用地规模与形态及可实施性进行评价和分析,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配套要求,并促进现状工业的外迁,统筹安排各项城镇建设用地和空间布局,注重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应加强规划的经济性分析。结合用地权属,建设现状,发展时序等因素,重视对地块规划指标的经济测算,提高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 5、规划应重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对宝塔公园地块予以保护和控制,明确紫线控制范围。 6、规划应对老城交通系统进行梳理和调整,实现道路网的系统化、规整化和功能明确化。充分挖掘现有路网的潜力,结合旧城改造完善次干道和支路系统,明确道路功能,提高运行效率,形成多元化的路网结构和公共交通系统,改善整体交通环境,以减轻老城环境和交通的压力。 7、规划应加强对老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研究,针对日益紧张的用地形势,超前预控和规范管理地下空间资源,促进老城区空

2020下半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移动公司招聘试题及解析

2020下半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移动公司招聘试题及解析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A、均衡的货币政策 B、紧缩的货币政策 C、扩张的货币政策 D、松散的货币政策 【答案】B 【解析】紧缩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的情况下,如果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会进一步降低社会总需求水平,加重供大于求的不平衡概,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故本题答案选B。 2、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A、确定行文目的要求 B、选择文种 C、确定公文日期 D、确定主题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行文目的要求、选择文种、确定主题。故本题选择ABD选项。 3、级差地租第一形态来源于()。 A、土地本身 B、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 C、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D、农产品的价值 【答案】B 【解析】级差地租第一形态是指由于土地肥沃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故选B。

东庐中学是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永阳镇一所农村初中

东庐中学是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永阳镇一所农村初中,座落在秦淮河源头的东庐山下,风光绮丽的中山湖畔,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初中,曾长期处于硬件差、师资差、生源差和观念落后、手段落后、质量落后的“三差三后”状况,然而,令人叹服的是,自1999年开始尝试“以人为本,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以来,经过十年的打拼,竟然一举成为全国闻名的学校!带着仰慕和诸多的困惑来到东庐,从站在东庐中学的大门前那一刻开始,到满载沉甸甸的收获踏上归途,有一个问题一直在脑海中萦绕:我们应该向东庐中学学习什么? 站在东庐中学的门前,抬头看去,白色的门柱上赫然写着“东庐中学”几个大字,大门左面墙上是学校愿景:乡土气和书卷气并重,高知名度和高美誉度兼备的样板学校。右面墙上是学校使命:培养学识广博、气质淳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雪白的墙壁,一色的黑体字,没有大都市学校的堂皇与气派,没有过多的装饰与点缀,就那么简洁、醒目、庄重、有力,与周围的青山、田野、浑然一体,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 走进校门,迎面一块巨石上镌刻的校训“至博、至淳”显得格外醒目,至,达到、非常之意;博,广大、丰富;淳,质朴、淳厚。既让人想到学校丰富教育内容、校园生活,又让人联想到带有地方色彩的秦淮文化内涵;既可以看做是学校的初显状态,又可以看做是学校更长期,更卓越的追求。与生俱来的乡土气和充满书卷气的校园文化融为一体,这正是东庐中学孜孜以求的理想校园形态;培养学识广博、气质淳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弘扬东庐文化,才是东庐中学的使命所在。 走进东路中学的课堂,给人的感觉更是少有的平淡。那是一节数学课,课堂上,教师没有顾设悬念般的导入,没有激情盎然的讲解,也不见学生激烈的争辩,有的只是师生共同针对学生讲学稿中的问题展开的讨论、质疑:这个同学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做?为什么会错?其间,看不出有什么出奇制胜的教学环节,似乎也没有高潮和精彩的瞬间,学生已经会的一概不提,有的只评卷似的纠错,而且大多是学生的讲解代替教师的传授,出错的同学从一脸的茫然到恍然大悟时的欣喜,然而正是在这些细微的变化中,学生们经历了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由此我想到平时课堂上常见的一幕幕,会的讲,不会的还要翻来覆去地讲,可是依然有学生出错。庄子对至美之道曾经有一段经典的阐述:植物该长绿叶的时候就长绿叶,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就开花结果,该落叶的时候就落叶,鸟儿就该在天上飞翔,鱼儿就该在水里游走,走兽就该在森林里奔跑,万物该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这就是至美之道。东庐课堂也许是对至美之道的最好诠释,以人为本,顺其自然,允许孩子出错,让孩子在迷茫中思考,在探究中寻找答案。 在《东路中学讲学稿教育教学模式初探》座谈会中,通过相关资料和相关负责人的的介绍,了解了“讲学稿”的产生过程和使用情况之后,我们不能不为东庐中学

江苏省南京市长城中学2020届九年级化学 第七单元复习试题(无答案)

使温室效应加剧 炼铁 煤炉 尾气排放 煤的燃烧 炉渣固体废物污染 酸雨 CO 2 SO 2 CO CO 2 CO 2 SO 2 NO 2 火力发电 第七单元复习试题 3.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 . 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 . 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 . 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4. 2020年上海世博会处处体现“低碳”理念,“低碳”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排放或少排放二氧化碳气体.下列能源的使用最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 . 煤 B . 石油 C . 天然气 D . 太阳能 A . 氧气和空气 B . 二氧化碳和氮气 C . 甲烷和空气 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一根点燃的蜡烛,用双手在纸盒两侧拍击,蜡烛熄灭.蜡烛熄灭 的主要原因是( ) A .缺乏可燃物 B .缺乏O 2 C .排出的气流中CO 2的含量高 D .温度降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7.观察下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 .SO 2、NO 2 B. CO 2、CO C .SO 2、CO 2 D .NO 2、 CO

8.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使蜡烛火焰隔绝了氧气 B.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C.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其目的是将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 9.央视新闻报道称,河南某农民因焚烧秸秆导致火势蔓延,烧毁了相邻的20亩小麦。专家称遇到这种情况可用农机具设置“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起到的作用是()A.使燃烧物隔绝氧气 B.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C.使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 D.使燃烧物的着火点降低 10.使用右图装置能完成的实验是() A.高锰酸钾制取收集氧气 B.锌和稀硫酸制取收集氢气 C.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收集二氧化碳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收集氧气 11.下列物质中,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 A.焦炭 B.柴油 C.煤焦油 D.天然气12.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13.下列关于资源能源叙述错误的是() A.水资源匮乏我们要节约用水 B.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C.氢能源没有污染并且成本低,现已普遍使用 D.乙醇汽油既节约石油资源,又能促进农业生产 14.株洲晚报2月28日报道:“因厨房窗户紧闭,4名年轻人深夜煤气中毒,幸好被及时抢救,均脱离危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成分是CO2B.为了便于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C.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为了防止冷空气进入,应关闭门窗D.在煤炉旁放一盆冷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15.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C.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D.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16.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燃烧属于氧化反应 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体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D.从火灾现场逃生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 17.下列装置或操作肯定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017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二模答案

溧水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27分) 1.(3分)用正楷字或行楷字书写且书写正确1分;端正1分;美观1分。 2.(2分)B 3.(10分)(1)白露为霜(2)直挂云帆济沧海(3)各领风骚数百年(4)千里莺啼绿映红(5)海内存知己(6)日暮乡关何处是(7)人有悲欢离合(8)一湾浅浅的海峡(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空1分,错、漏、添、倒一处,该空不得分) 4.(2分)D 5.(2分)2017/(第四届)江苏咪豆音乐节在溧水天生桥落幕。 6.(2分)示例:夕阳亲吻了天空,惹得天空羞红了脸。 7.(3分)示例:陈方,欢迎你来溧水参加2017江苏咪豆音乐节(1分),你喜欢的歌星崔健安排在4月30日出场(1分),11:00左右你可以在南京南站P1停车场坐车直达咪豆音乐节现场,22:30之前在咪豆音乐节现场坐车回南京南站P1停车场(1分)。 8.(3分)C 二(39分) 9.(4分)“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1分),抒发了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豪情壮志(1分)。“尘暗”句借用了苏秦说秦王的典故(1分),表达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的失落(1分)。 10.(2分)(1)等待,等到;(2)用……的办法来,用它来 11.(2分)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12.(2分)皇上因为这地方形势雄伟壮观,下诏在山顶上建楼,与百姓同享游览观景之乐,于是赐给它美妙的名字叫“阅江”。 13.(2分)D 14.(3分)连用三个“必曰”和三个“益思”,来写皇帝登楼时的种种心理活动和所思所想(1分),表面是在赞扬“一统之君”的贤明(1分),又有弦外之音,即为皇帝敲响警钟,暗寓(暗劝)皇帝要处处关心国事民疾,而不应只为观赏胜景而登临(1分)。 金陵是帝王居住的城邑。从六朝以至南唐,全都是偏安一方,无法与当地山川所呈现的王气相适应。直到当今皇上,建国定都于此,才足以与之相当。京城的西北方有座狮子山,是从卢龙山蜿蜒伸展而。长江有如一线长虹,盘绕着流过山脚下。皇上因为这地方形势雄伟壮观,下诏在山顶上建楼,与百姓同享游览观景之乐,于是赐给它美妙的名字叫“阅江”。 登上楼极目四望,万千景色次第罗列,千年的大地秘藏,似乎顷刻显露无遗。这难道不是天地有意造就了美景,以等待一统海内的明君,展现千秋万世的奇观吗?每当风和日暖的时候,皇上的车驾降临,登上山巅,倚着栏杆远眺,必定神情悠悠而启动遐想。看见长江汉江的流水滔滔东去,诸侯赴京朝见天子,高深的城池,严密固防的关隘,必定说:“这是我栉风沐雨,战胜强敌、攻城取地所获得的啊。”广阔的中华大地,更感到想要怎样保全它。看见波涛的浩荡起伏,帆船的上下颠簸,外国船只连续前朝见,四方珍宝争相进贡奉献,必定说:“这是我用恩德安抚、以威力镇服,声望延及内外所达到的啊。”四方僻远的边陲,更想到要设法有所安抚它们。看见大江两岸之间、四郊田野之上,耕夫有烈日烘烤皮肤、寒气冻裂脚趾的烦劳,农女有采桑送饭的辛勤,必定说:“这是我拯救于水火之中,而安置于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2014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测试卷(1)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2014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测试卷(1) (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 ) 一 (28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窈窕淑女, ▲ 。 (《诗经?关雎》) (2)学而不思则罔, ▲ 。 (《论语?为政》) (3) ▲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4) ▲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5) ▲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6)大漠孤烟直, ▲ 。 (王维《使至塞上》 (7)人生自古谁无死, ▲ 。 (文天祥《过零丁洋》) (8)越明年, ▲ ,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9)第二届青奥会即将在古都南京拉开帷幕,我国年轻的体育健儿将胸怀 “ ▲ , ▲ ”(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写)的气概,努力 拼搏,傲视群雄。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干涸.▲ (2)气冲斗. 牛▲ (3)端xi án ▲ (4)叱zh à▲风云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金牛山上鸟语花香,各种树木鳞次栉比.... ;金牛湖波光粼粼,大小游船来来往往。 B.阳春三月,我们站在桃花岛高处眺望,绿树如烟,水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C.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一曲《时间去哪儿了》让观众听后,不由得触目伤怀.... 。 D.同学们相约来到龙池湖畔,或玩滑板,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 4.下列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即将在南京举办的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注重培养大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B.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 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综合性实践活动 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回答相关问题。 5.把上面(甲)幅书法作品的三、四句用工整的简体楷书抄写在下面的方格中。(3分) (甲) (乙)

东庐中学的课改经验交换材料

东庐中学的课改经验交换材料 东庐中学的课改经验交换材料 演讲稿和发言稿东庐中学的课改经验交换材料交换材料经验课改中学东庐 东庐中学是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永阳镇一所农村初中,座落在秦淮河源头的东庐山下,原是一所基础薄弱的农村初中,曾长时间处于师资水平差、生源质量差、硬件设施差和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手段落后、教育质量落后的三差三后状态,并因教育布局调剂一度成为撤并对象。为摆脱窘境,谋求前途,陈康金校长和他的同仁们发奋图强,大胆探索,在广泛鉴戒各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于1999年开始尝试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通过几年的实践,学校的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中考成绩已连续三年名列南京市前茅。最近几年,学校中考的均匀成绩稳定在省重点高中录取线以上。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教学改革主要分三大部份: 第一部份是改革备课模式,实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分工合作、取长补短的备课改革;第二部份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行以讲学稿为施工蓝图的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改革;第三部份是改革课后辅导模式,实行以讲学稿为根据的查漏补缺、教学相长的课外辅导改革。他们做到教学目标达成周周清。他们从课前备课,到课堂教学,到课后辅导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讲学稿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温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充分整合后的校本课程,是教学合一的载体。讲学稿的编写有一定的流程,其编写模式可概括为提早备课、轮番主

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用讲学稿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讲学稿利用的三个环节: 课前预备: 老师经历: 下题海集体编写讲学稿个人课前备课检查批改上交的讲学稿个人课前最后一次调剂教学方案。学生经历: 读课本结合讲学稿尝试课本习题完成讲学稿上学前预备,并尝试完成部份新知上交讲学稿课前短时间的同学交换。课内交换:学生活动(交换感悟): 质疑释疑,交换讨论,积极思惟,寻求结论,力求突破。教师活动(启发点拨): 辨疑解难,启导发现,启发思惟,引导迁移,鼓励创新。课后反思: 教师: 课后反思主要落实在备课组所有老师讨论本节课的心得体会,讨论成功与不完善的地方,和学生中还可能存在的题目;撰写错题集、课后记。学生: 课后要把讲学稿留白部份完成,格式不正确的纠正过来,错误的订正正确,还要在讲学稿相干栏目或空缺处填写学习心得等。要求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温习资料。 (四)学案导学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生生、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步教学效益,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南京溧水永阳新城总体规划

省市索引号 AM000-D0201-2006-001 发布机构信息分类文章类 生成日期 2006-07-13 公开日期 2008-05-13 信息状态 修改日期废止日期语种 内容概述 南京永阳新城总体规划介绍阳新城总体规划介绍 南京永阳新城总体规划介绍阳新城总体规划介绍 一、前言 溧水县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丘陵山区,北连辽阔的江淮平原,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洲,是百里秦淮的源头。境内交通便利,是沟通苏、浙、沪、皖的重要交通节点。距南京市区50公里,禄口国际机场仅有17公里,具有优良的经济地理位置。全县总面积1067平方公里,2003年底,全县辖8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2个国有农林场圃,总人口40.23万人。 根据2004年南京市政府提出的“三城九镇”的战略方针,溧水县政府联合市规划局对溧水新城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并于5月10日通过了专家论证。 溧水县境内河渠交错,塘坝密布,农业资源丰富,工业矿产资源种类较多,连接沪、宁、杭、苏、锡、常等大中城市及全国的主要公路干线已初步建成。 溧水县是百里秦淮之源头,境内山清水秀,人文景观,历史古迹较多,旅游资源丰富。古有中山八大景,近年来,又新开发了一批新的景点,如天生桥、胭脂河、无想寺、东屏湖、大金山、芝山溶洞、回峰山纪念塔、万亩竹梅、森林公园等。全县有2.7万公顷耕地,1.7万公顷水面,2.5万公顷山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城镇绿化覆盖率为25% ,森林覆盖率达24.57% 。2003年10月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 全县经济情况 2004年,全县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5 亿元,较上年增长40%;其中工业投资21.5 亿元,较上年增长62%。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英语测试卷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 七年级英语 注意事项: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题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共57分) 一、听力(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第一部分听对话,根据所给问题选择正确的图片,每段对话读两遍。 1.What does Tom do in his free time? A. B. C. 2. What is Alice like? A. B. C. 3. When does the shop open today? A. B. C. 4. What does Simon do at eight every Friday morning? A. B. C. 5. What is Mike’s favorite sport? A. B. C. 第二部分听对话,根据所给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每段对话读两遍。 6. Where is the cinema? A. On the first floor. B. On the second floor. C. On the third floor. 10 七年级英语第页共10页

7. How does the girl usually go to school? A. On foot. B. By bike. C. By bus. 8. Who cooks lunch for Lily? A. Her mother. B. Her grandmother. C. Her father. 9. How often does the man visit the museum? A. Twice a day. B. Twice a month. C. Twice a year. 10. How many Chinese students are there in Sandy’s class? A. 35. B. 38. C. 41. 第三部分听短文,根据所给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短文读两遍。 11. Does Lucy get up late at the weekend? A. Yes, she does. B. No, she doesn’t. C. Sorry, I don’t know. 12. How long does Lucy run with her dog? A. For an hour. B. For two hours. C. For three hours. 13. Who does Lucy sometimes do some shopping with? A. Her friends. B. Her mum. C. Her sister. 14. What time does Lucy go to bed at the weekend? A. At 10 p.m. B. At 9 p.m. C. At 8 p.m. 15. What can you know about Lucy? A. Lucy runs with her dog in the park. B. Lucy like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in the evening. C. Lucy enjoys her weekends. 二、选择划线部分发音与其他不同的一项(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6. A. th e se B. e mail C. b e d D. e vening 17. A. h o bby B. h o pe C. l o ng D. o ften 18. A. d i ary B. tw i ce C. l i fe D. p i cnic 19. A. t ea B. br ea d C. ea ch D. sp ea k 20. A. f oo t B. f oo d C. m oo n D. c oo l 三、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中共十九大)opened in Beijing _________ October 18, 2017 . A. in B. on C. at D. as 22. Tom doesn’t like playing volleyball, so he _______ plays it. A. usually B. often C. seldom D. always 23. — What is your favourite subject, Jack? 10 七年级英语第页共10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