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脉采血

动脉采血

动脉采血
动脉采血

动脉采血注意事项:采集动脉血标本的目的主要是进行血液气体分析,血气分析常用于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的监护以及机械通气参数调节、疗效分析和预后判断。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调整药物、观察疗效等,提供准确的依据。和静脉血标本采集相比,动脉血采集难度比较大,血管位置深,只能靠触摸,且不易一次成功,患者感觉也很疼痛。因一次穿刺不成功后,与患者的沟通比较困难,容易发生纠纷。若血标本采集的质量不高(标本内有凝块),又会直接影响结果,而且对血气分析仪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坏。通过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学习,现介绍一些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

1、评估病人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有无特殊用药及配合情况,做好沟通及心理护理,避免因二次穿刺引起与患者发生纠纷。

2、在使用动脉血气针穿刺前,回抽活塞至1毫米处,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血液不能将活塞顶至1毫米处,采血量不够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若穿刺后再回抽活塞,血气针内会出现大量的气泡。

3、如在肱动脉或桡动脉处取血,针头与皮肤呈30~45度角,穿刺的成功率会提高很多。

4、标本采集成功后一只手用棉签重压取血部位5~10分钟,另一只手迅速将针头刺入橡胶塞内,以隔绝空气,并充分揉搓血样标本,使其与抗凝剂混合并立即送检。

5、动脉血必须防止空气混入,取血后不可抽拉注射器,以免空气混入,若血标本有气泡,针头向上竖直即可排除。

6、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避免从股动脉及下肢动脉采血。

7、若饮热水、洗澡、运动后,需休息半小时再取血。

8、如有特殊用药患者,应适当延长压迫止血时间(例如抗凝药物),尽量避免进行股动脉穿刺。

9、如标本不能立即送检,可放入0℃冰盒内保存,最长不超过两小时,避免细胞代谢耗氧,PaO2 下降,PaCO2升高。

10、填写血气分析申请单时,务必要注明采血时间、体温,患者吸氧方法,氧浓度、氧流量,机械通气的参数等。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注意 事项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一、目的: 1.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从而了解患者的内环境。 2.指导氧疗,机械通气治疗等各种参数的调节。 二、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消毒用品(碘伏棉签、酒精棉签),注射 器5ml、消毒干棉签、标本袋、采血条码。 三、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 1.两人核对医嘱,打印采血条码。 2.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 3.输入审核工号 (二)操作: 1.洗手,戴口罩。 2.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核对采血条码与手腕识别带上的信息。 3.选择动脉,首先桡动脉。 4.在腕横纹上两横指搏动最强处(定位手法:一按一放)。 5.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环行消毒,直径大于5cm。 6.准备动脉采血器。 7.再次消毒。 8.准备干棉签,消毒定位(左手)食指、中指。 9.再次核对。 10.穿刺:向患者解释,右手持针,进针角度45-90度,破皮后缓慢 进针,注意回血。 11.拔针,用干棉签按压5-10分钟。 (三)操作后 1.将动脉采血器颠倒5-6次,搓滚5-6次。 2.再次核对采血条码与患者手腕识别带,将条码贴在动脉采血器上,放 于标本袋内。 3.整理用物,洗手,宣教。 4.输入审核、采血工号,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消毒面积直径大于5cm,预防感染。

2.采血前向患者说明目的和要求,以取得配合。患者应保持平静,情绪稳 定,体位舒适。 3.患者如洗澡,运动后需休息30min后再取血;清理呼吸道患者应休息 30min后再采血。 4.进行氧疗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至少要治疗20min后再采血。 5.穿刺部位要按压5-10分钟,直到不出血为止。 6.标本应隔绝空气,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7.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抽,适当的观察针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肿胀和疼痛等 情况。

动脉采血技术相关知识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 一、目的 在危重患者的抢救和监护工作中,通过采集动脉血气分析,了解体内酸碱状态和氧合状态,判断机体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帮助诊断呼吸衰竭并指导治疗。 进行血气分析需采动脉血或动脉化毛细血管血。动脉化毛细血管血可在热敷后的耳垂或手指末端采取。只有动脉血能真实反映肺的气体交换和全身酸碱平衡状态,而静脉血只反映肢体局部的代谢状态。动脉血关键优点是它从主动脉到末梢循环都是一致的。 二、适应范围 1. 临床上考虑呼吸功能不全、衰歇或呼吸停止者。 2. 临床上考虑有酸碱平衡紊乱者。 3. 循环障碍、心搏骤停及先心病患者。 4. 机械通气动态监测。 三、操作步骤 1.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安儿碘、棉签、预置动脉血气针(如没有预置动脉血气针,可用头皮针采血法,肝素化注射器)。 3. 核对化验单上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及检查项目。 4.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说明目的。 5. 协助病人取合适卧位,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和穿刺点,充分暴露穿刺部

位。选择穿刺部位:首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或颞前动脉。因这些动脉暴露好且固定,容易压迫止血。 桡动脉解剖位置: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上2cm。 肱动脉解剖位置:是臂部的动脉主干,位于臂上肘窝处。 股动脉解剖位置:位于髂前上棘与坐骨连线中点(腹股沟韧带中下1/3处)。 足背动脉解剖位置:在拇趾伸长肌外侧第一趾骨近端。 6. 在穿刺点下置小垫枕,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2遍,直径8cm,要大于静脉穿刺范围。 7、取出预置动脉血气针,来回抽动几次,使针筒内肝素均匀,再回抽预抽量处(1~2ml处),在临床上采血一般不少于1ml。 8. 穿刺者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触摸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轻轻按压。 9. 右手持针垂直或45度刺入动脉(颞前动脉采血时与皮肤呈15~25°进针),见回血后抽取血液至所需量。(进针后如无回血,缓慢退针有血液时停止退针并固定针头)。 10. 干棉球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针,局部压迫3~5min。快速将针尖插入橡胶塞中或套上封闭帽,轻轻摇匀或双手揉搓使标本充分抗凝。 11.整理用物,向病人说明注意事项。 12. 协助病人取合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13. 在标本容器外粘贴标签连同化验单一并送化验室。 1四、护理要点 1. 动脉采血毕,穿刺部位需压迫3~5分钟至完全止血,以免局部形成血肿,并注意观察穿刺部位远端循环情况。(应用棉球重压穿刺部位,一般按压3~5分

动脉采血技术

五、动脉采血技术 (一)目的 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判断患者氧合及酸碱失衡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二)操作流程 1.患者评估并解释: (1)评估 1) 病情、年龄、凝血功能、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自理能力、心理反应; 2)穿刺部位皮肤和动脉血管搏动情况; 3)了解患者吸氧状况或呼吸机参数的设置。 (2)解释 1)操作目的、方法; 2)交代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环境准备:治疗室清洁、明亮。病室整洁、安静。必要时遮挡。 4.用物准备:医嘱执行单、化验单、治疗车、治疗盘、皮肤消毒液、棉签、一次性动脉血气针(肝素化的注射器)、垫巾、手消液、冰袋或冰盒、污物碗、利器盒、生活及医用垃圾桶。 5.操作步骤:

(三)注意事项 1.一般血标本留取时 (1)饮热水、洗澡、运动后,应休息30min再采血。 (2)标本应隔绝空气,避免混入气泡或静脉血。 (3)凝血功能障碍者穿刺后应延长按压时间至少10分钟。 (4)采集标本后应30分钟内送检。

2.Allen’s试验 目的:检查手部的血液供应,桡动脉与尺动脉之间的吻合情况。 (1)术者用双手同时按压桡动脉和尺动脉。 (2)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张开手指5~7次至手掌变白。 (3)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继续保持压迫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变化。 (4)若手掌颜色15秒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即Allen试验阳性,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相反,若15秒手掌颜色仍为苍白,即Allen试验阴性,避免在该侧穿刺。 (四)动脉采血操作相关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1.晕针、晕血的预防及处理: (1)抽血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对有晕针史或已晕针的患者,抽血时可采取平卧位,以防止患者发生晕针后摔伤。 (2)操作者技术娴熟。 (3)发生晕针后让患者平卧,以增加脑部供血,指压或针灸人中、合谷穴,口服热开水或热糖水,适当保暖,数分钟后即可自行缓解。 2.皮下出血、血肿的预防及处理: 1)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缓慢进入,避免在一个部位反复穿刺。 (2)穿刺后以指腹竖形按压棉签不少于5分钟,凝血机制障碍或应用抗凝药物者应再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必要时,可以加压包扎。 (3)如选择在肱动脉抽血,建议让患者脱下衣袖进行操作,防止衣袖过紧导致皮下出血。 (4)如出现皮下血肿,24小时内采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利于止血;24小时后采用热敷。 (五)动脉采血的操作关键点 1.严格无菌操作。 2.评估患者氧疗情况。 3.穿刺桡动脉必须进行Allen’s试验。 4.隔绝空气。转动血气针数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5.按压时间及方法。 (六)理论提问 1.动脉取血选择的部位有哪些? 答: 动脉取血选择的部位,一般可选股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为穿刺点。 2.动脉取血的注意事项?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一、目的: 1.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从而了解患者的内环境。 2.指导氧疗,机械通气治疗等各种参数的调节。 二、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消毒用品(碘伏棉签、酒精棉签),注射器 5ml、消毒干棉签、标本袋、采血条码。 三、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 1.两人核对医嘱,打印采血条码。 2.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 3.输入审核工号 (二)操作: 1.洗手,戴口罩。 2.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核对采血条码与手腕识别带上的信息。 3.选择动脉,首先桡动脉。 4.在腕横纹上两横指搏动最强处(定位手法:一按一放)。 5.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环行消毒,直径大于5cm。 6.准备动脉采血器。 7.再次消毒。 8.准备干棉签,消毒定位(左手)食指、中指。 9.再次核对。 10.穿刺:向患者解释,右手持针,进针角度45-90度,破皮后缓慢进 针,注意回血。 11.拔针,用干棉签按压5-10分钟。 (三)操作后 1.将动脉采血器颠倒5-6次,搓滚5-6次。 2.再次核对采血条码与患者手腕识别带,将条码贴在动脉采血器上,放 于标本袋内。 3.整理用物,洗手,宣教。 4.输入审核、采血工号,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消毒面积直径大于5cm,预防感染。 2.采血前向患者说明目的和要求,以取得配合。患者应保持平静,情绪稳定,

体位舒适。 3.患者如洗澡,运动后需休息30min后再取血;清理呼吸道患者应休息30min 后再采血。 4.进行氧疗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至少要治疗20min后再采血。 5.穿刺部位要按压5-10分钟,直到不出血为止。 6.标本应隔绝空气,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7.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抽,适当的观察针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肿胀和疼痛等 情况。

动静脉采血试题和答案

十一月份试题1.烧伤患者运动治疗时,什么肌力适宜抗阻运动()。 A.0~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 2.有关烧伤后运动治疗,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运动治疗的目的是维持关节活动范围,防止挛缩,保持肌力B.运动治疗应在患者入院后尽早进行C.运动治疗应包括未烧伤的部位D.运动治疗以被动活动为主E.运动治疗可与理疗结合 3.有关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浅Ⅱ度烧伤如无感染1~2周痊愈 B.深Ⅱ度烧伤创面如发生感染,有时需植皮方能愈合 C.深Ⅱ度烧伤3~4周痊愈 D.Ⅲ度烧伤如无感染,可形成痂下愈合 E.I度烧伤3~5天痊愈 4.大面积烧伤康复期患者,出院8周后觉所穿的弹力衣不适,建议:()。A.坚持穿弹力衣B.停止穿弹力衣C.仅仅在夜间穿D.缩短每日穿弹力衣时间E.检测压力,加以调整 5.烧伤患者的主要运动正确的是:()。 A.提高患者的自信心B.每次都要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C.若无禁忌,应尽早进行D.只做患侧,越多越好E.肌肉有挛缩不宜进行 6.烧伤患者早期的被动运动应()。 A.尽早进行B.只有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才开始C.只有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进行D.出现关节僵硬时才进行E.在任何情况都可以开始 7.静脉采血绑扎压脉带的位置为()cm。 A.2-3cm B.3-5cm C.6-8cm D.8-12cm 8.静脉采血应避免的穿刺的部位说法错误的是()。 A.避免在静脉输液、输血的同侧肢体进行采血 B.尽量避开局部红肿炎性反应区域 C.避免大面积烧伤、有疤痕及残疾的部位 D.一般情况下可从中心静脉导管采血 9.关于静脉采血时,采血的顺序正确的是()。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1.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诊断、病情、年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局部情 况、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等 2.准备用物:输液车、治疗盘、动脉采血器、复合碘、干棉签、擦手液、利 器盒、化验标签(注明体温、氧流量、血红蛋白、) 3.核对身份 4.动脉的选择,首选桡动脉,做艾伦试验:受检者握紧拳头,检查者同时紧 压其腕部的桡动脉、尺动脉,这时受检者松开拳头,其手掌部由于血供被阻断变得苍白,然后继续压迫桡动脉.松开尺动脉恢复其血供,这时手掌应迅速(5s内)恢复红润,说明受检者的桡动脉、尺动脉间有完善的侧支循环,在桡动脉血供消失的条件下不影响手部血供,为艾伦试验阴性; 反之,如果在5s内不能恢复红润,则为该试验阳性。 5.护士站在穿刺侧,取站立位,视线保持在采血部位区域内。上肢伸直略外 展,腕部背曲30°。 6.一指定位——桡动脉:距掌纹线2-3cm,动脉搏动最强处,通过“一按一 提”,仔细感觉动脉的搏动。 7.检查动脉采血器的有效期,密封性等,拆开包装。 8.核对身份,消毒穿刺部位,直径大于5cm,操作者食指也要消毒2遍。将 动脉采血器推至底部,再拉至预设位置,除去针头护套。 9.采血者用左手食指,沿动脉走向,固定住桡动脉,并感受到他的搏动;右 手以执笔式的方法把持住注射器,手的小鱼际贴在患者的大鱼际处,便于

固定,针头斜面向上向心,沿食指边缘45-90°刺入皮肤。缓慢进针,边穿刺边注意回血。 10.见回血后,固定注射器,血液会自动涌入采血器,空气经孔石装置排出。 血液液面达到达到预设位置孔石会自动封闭。 11.拔出针头,按压穿刺点5分钟。将动脉采血器针头垂直插入蓝色橡皮塞 中。如血液未达到预设位置,则将采血器缓缓推动针栓将气泡融入孔石排气。丢弃针头和针塞,螺旋拧上安全针座帽。 12.青楼颠倒混匀5次,手搓5秒,包证血液与抗凝剂完全混合。 13.再次核对身份,贴上标签。立即送检,>15分需冰浴。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

动脉采血的操作流程 查看医嘱,二人核对无误 评估:患者的病情、凝血四项及有无吸氧、吸氧的浓度、穿刺处动脉搏动情况,桡动脉采血需做Allen实验,穿刺处皮肤情况。测量患者的体温。 患者准备:解释动脉采血的目的、方法,了解病人的心理、取得合作(急诊抢救例外)。 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光线明亮,符合操作要求,必要时使用屏风。 护士准备:护士服装整洁、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洁尔碘消毒液,无菌棉签,动脉采血器,一次性垫巾、垫枕、弯盘,小冰盒、化验单。(检查有效期) 操作方法: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解释,取得配合。取合适体位:穿刺桡动脉,患者体位不受影响,以患者舒适、采血方便为宜。穿刺肱动脉,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穿刺股动脉, 患者取平卧位。 3、垫垫巾和垫枕,触摸(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快速手消洗手。用洁尔碘消毒液消毒穿 刺部位(以动脉搏动最强点为圆心,直径大于5cm)。 4、打开血气针,二次消毒;消毒操作者左手的食指和中指2遍。 5、拿一干棉签,将血气针预抽至1ml。 6、核对 7、用左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45~60度角穿刺, (若取股动脉穿刺采血则垂直进针)穿刺成功后抽取动脉血约1~2ml,(一次性动脉采 血专用注射器则血液自动流入针管内)。 8、取血后拔针,将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内,以免空气进入影响结果。 9、无菌棉签压迫穿刺点至少5~10 分钟,勿揉,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10、将血气针轻轻转动,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合,防止凝血。放入冰盒。 11、核对,洗手,在化验单上签字,写上患者体温及抽血时间、有无吸氧及吸氧浓度。 12、告知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应禁止热敷、不要沾水,当日尽量不洗澡,以免引 起局部感染;穿刺部位同侧肢体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局部肿胀、疼痛, 如果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13、整理床单位,摆舒适体位,感谢配合。 14、及时送检。终末处理,整理用物。 15、流动水下七步洗手法洗手,做好记录。 16、10分钟后去病房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瘀斑等,收回棉签。 Allen试验方法步骤: ①操作者用双手同时按压患者采血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 ②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张开手指5~7次至手掌变白; ③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继续压迫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手掌颜色10s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即Allen试验阴性,可以经桡动脉进行穿刺,一旦桡动脉发生闭塞也不会出现缺血;相反,若10s手掌颜色仍为苍白,Allen试验阳性。这表明手掌侧支循环不良,不应选择桡动脉行穿刺。

动脉采血技术操作规程

动脉采血技术操作规程 一、目的 动脉血气分析。 二、评估 1.身体状况:病情、年龄、意识状态、皮肤状况、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2.穿刺动脉:根据病情、采血量选择动脉。 3.心理、社会状况:对动脉采血的认知水平和有无其他特殊需要(排尿、便等) 三、用物 基础消毒盘、棉签、弯盘、0.5ml肝素(125U),5ml注射器、橡皮塞一个、或一次性血气针、无菌纱布、盐袋、标本容器、检验单、无菌手套、锐器收集盒。 四、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 2.按医嘱准备动脉血气针和标本容器(贴患者信息条形码)。 3.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4.查对床号、姓名、腕带,解释采血的目的,嘱患者排便。 5.计算采血量,抽取少量肝素,湿润注射器后排尽药液及空气;如用一次性动脉采血注射器,打开包装后即可使用。 6.选择动脉。常选择的动脉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7.摆体位:股动脉采血时,取仰卧位,两大腿稍分开,穿刺侧大腿外展,盐袋垫于腹股沟下,以显露穿刺部位。 8.消毒皮肤,再次核对。 9.动脉穿刺:穿刺者消毒食、中指或戴无菌手套,以两指固定动脉。另一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进针或与动脉走向呈40°角刺入。血液自动顶入注射器,抽取血量1ml。10.按压穿刺点,加压止血5~10分钟。 11. 另一手同时拔出针头后,迅速刺入橡胶塞内,以隔绝空气,立即送检。 12.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再次查对,交待注意事项。 13.整理用物,针头放利器收集盒。 14. 洗手,观察局部反应并记录,签名。 五、操作流程图(见下页)

操作流程图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主考人:

动脉采血技术操作流程大纲纲要及评分标准.doc

动脉血气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选手编号: 评审签名: 项 评 分 标 准 及 细 则 分 得 目 扣分原因 分 值 报告选手编号及参赛项目。记时开始 准 1. 着装整洁、规范洗手,戴口罩。(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3 备 2. 准备用物:治疗盘、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皮肤消毒液、无菌棉签、无菌手 5 质 套、动脉采血器 2 个、速干手消毒液、弯盘、小垫枕、医嘱单、采血条形码、 量 血标本记录本、医疗废物框。利器盒。(少一项扣 分) 15 3. 检查用物质量与有效期,包装有无破损、漏气。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3 分 4. 用物摆放合理,符合使用顺序,便于操作。(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2 5. 核对医嘱单、床号、姓名、采血条形码。(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2 1. 将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身份,床号、姓名、住院号。(未核对不 3 得分,核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2. 根据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向患者解释采血目的及配合方法。(一项不符 2 合要求扣 1 分) 3. 取舒适体位,评估患者体温、血压、凝血功能、吸氧浓度,记录于医嘱单。 3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 4. 评估穿刺部位:动脉搏动情况、皮肤有无水肿、硬结、疤痕等。(评估不 2 符合要求扣 1 分) 5. 评估手部供血情况:做 Allen 实验评估手部供血情况。(方法不符合要求扣 1 2 分) 操 6. 快速手消毒。(未做不得分) 2 7. 再次核对患者身份、采血条形码。(未做不得分) 2 作 8. 手腕下放垫枕,铺无菌治疗巾,上肢平放,掌心向上。(一项不符合要求 2 流 扣 1 分) 程 9. 确定穿刺位置:距腕横纹一横指(约 1 ~ 2cm 、距手臂外侧 ~ 1cm 、桡动 3 质 脉搏动最明显处)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量 10. 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大于 5cm ,自然待干。(不符合要 2 70 求扣 1 分) 分 11. 拆除采血针外包装,放于治疗盘,橡皮塞和安全针帽备用。 (一项不符合 2 要求扣 1 分 ) 12. 皮肤第二次消毒,直径大于 5cm ,自然待干。(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2 13. 打开棉签包装,抽出 2 根棉签,置于治疗巾上。(未做不得分) 2 14. 洗手,戴无菌手套。(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 2 15. 合理预设针栓位置,将针栓推到底部,再拉到预设位置 。(未做不得分) 3 16. 穿刺: (1)用示指与中指触摸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固定桡动脉。 (一项不符合要 2 求扣 分 ) ( 2)另一手以持笔姿势持动脉采血针,在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进针,针头 6 垂直或与皮肤呈 30- 45°角,针头斜面向上,逆血流方向缓慢进针穿刺入动 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动脉采血技术教程文件

动脉采血技术相关知识 一、目的: 抽取动脉血液标本;进行血液气体的分析 二、适应症 1.对呼吸功能不全和酸碱失调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指导呼吸机参数的调整 2.各种创伤、手术、疾病所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者;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者 3.抢救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的继续监测 三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理论上讲全身任何部位动脉均可,理想的部位应是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方便、体表侧支循环较多、远离静脉和神经的动脉 三、常用动脉: 通常选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婴幼儿也可选择头皮动脉 (1)桡动脉 桡动脉的解剖位置:在桡骨颈平面附近起自肱动脉,之后越过肱二头肌腱表面斜向下外,沿肱桡肌内侧下行,桡神经浅支走在动脉的外侧。 桡动脉的体表投影:从肘窝中点远侧2cm处,至桡骨茎突前方的连线,为桡动脉的体表投影,此位置表浅,仅覆以皮肤和浅深筋膜,可在体表触及其搏动 优势:位于体表暴露部位,易扪及、易定位,周围无重要组织,深面为桡骨,易于压破止血,前臂及手部侧支血流丰富,有利于避免桡动脉穿刺后并发栓塞而引起手部缺血性坏死 检查尺动脉侧枝循环情况:ALLen试验 1受检测手指握拳,然后将手高举在至心脏水平以上 2紧压该手腕部桡、尺二动脉后可见手掌变白 3松开尺动脉5秒内手掌转红,为阴性 4松开尺动脉5秒内手掌不能转红,为阳性 结果:阴性者说明尺动脉侧枝循环正常可行桡动脉穿刺或置管,阳性者尺动脉侧枝循环障碍不宜在桡动脉处穿刺或置管,以免一旦发生血栓栓塞时由于侧支循环不完善造成手部发生却血性损伤 桡动脉穿刺定位法 根据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将腕部伸直或外展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放在毛巾卷上并保持过伸位,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定点距腕横纹一横指(1-2cm)、距外侧0.5cm处以搏动点明显部位为准,在食指边的动脉搏动处;或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cm,再向肘的方向移动0.5cm为穿刺点。 (桡动脉在该部位的分支较少,走行较直且相对表浅) 斜刺:逆动脉血流方向穿刺,角度与皮肤表面呈45-60℃;用以消毒的手指触桡动脉搏动的准确位置,使动脉恰在手指的下方,在食指下的动脉搏动处进针. 直刺:采桡动脉时,食指、中指在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纵向两侧相距约1cm固定桡动脉,示、中指都能摸到桡动脉的搏动,中间是搏动最明显处,注射器在中间垂直进针0.5-1cm,见回血后固定针头,血抽至1-2ml后拔针,局部用无菌棉签按压5-10min(针头进入动脉后常引起血管收缩,不能即刻见回血,需稍等片刻方可见回血,不要急于进退针头,以免造成穿刺失败) (2)肱动脉 肱动脉的解剖位置:是臂部的动脉主干,在臂上部肘窝处。 体表投影:上肢外展90℃,掌心向上时从锁骨中点至肘前横纹中点远侧2cm处的连线既是肱动脉的体表投影 肱动脉穿刺操作要点 1.病人平卧或半卧位,上肢伸直略外展,手心朝上,肘关节下可垫一软枕,使病人舒适伸直,

最新动脉采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主要用于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用于检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均有重要意义。动脉穿刺采血操作已经成为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临床护理技术,但该操作需要较高的技术,操作不当,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如感染、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误刺神经、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穿刺处大出血、筋膜间综合征及穿刺失败等。 一、感染 【临床表现】 1.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 2.血液培养有细菌生长。 【预防措施】 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若怀疑有污染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已出现破溃、感染、硬结、皮肤病等情况的部位穿刺。 3.采血后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10分钟。 【处理措施】 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以外,还应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 二、皮下血肿 【临床表现】 1.穿刺点周围皮肤苍白、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 2.严重者,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肿块边界不清,水肿加剧。 3.患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 【预防措施】 1.加强穿刺技能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缓慢进针,防止穿破动脉后壁,引起出血。 2.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增加对动脉的损伤,造成出血不止。 3.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 5 - 10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5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凝血机制障碍者及老年人应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4.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处理措施】 1.血肿发生48小时内,可采用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有利于止血。 2. 48小时后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也可采用烤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 3.给予50%的硫酸镁湿敷,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 4.可内服或外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以消除血肿。 5.如血肿较轻,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理;若肿胀加剧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1.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诊断、病情、年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局部情况、心理状态、合 作程度等 2.准备用物:输液车、治疗盘、动脉采血器、复合碘、干棉签、擦手液、利器盒、化验标签 (注明体温、氧流量、血红蛋白、) 3.核对身份 动脉的选择,首选桡动脉,做艾伦试验:受检者握紧拳头,检查者同时紧压其腕部的桡动脉、尺动脉,这时受检者松开拳头,其手掌部由于血供被阻断变得苍白,然后继续压迫桡动脉.松开尺动脉恢复其血供,这时手掌应迅速(5s内)恢复红润,说明受检者的桡动脉、尺动脉间有完善的侧支循环,在桡动脉血供消失的条件下不影响手部血供,为艾伦试验阴性;反之,如果在5s 内不能恢复红润,则为该试验阳性。 护士站在穿刺侧,取站立位,视线保持在采血部位区域内。上肢伸直略外展,腕部背曲30°。一指定位——桡动脉:距掌纹线2-3cm,动脉搏动最强处,通过“一按一提”,仔细感觉动脉的搏动。 检查动脉采血器的有效期,密封性等,拆开包装。 核对身份,消毒穿刺部位,直径大于5cm,操作者食指也要消毒2遍。将动脉采血器推至底部,再拉至预设位置,除去针头护套。 采血者用左手食指,沿动脉走向,固定住桡动脉,并感受到他的搏动;右手以执笔式的方法把持住注射器,手的小鱼际贴在患者的大鱼际处,便于固定,针头斜面向上向心,沿食指边缘45-90°刺入皮肤。缓慢进针,边穿刺边注意回血。 见回血后,固定注射器,血液会自动涌入采血器,空气经孔石装置排出。血液液面达到达到预设位置孔石会自动封闭。 拔出针头,按压穿刺点5分钟。将动脉采血器针头垂直插入蓝色橡皮塞中。如血液未达到预设位置,则将采血器缓缓推动针栓将气泡融入孔石排气。丢弃针头和针塞,螺旋拧上安全针座帽。青楼颠倒混匀5次,手搓5秒,包证血液与抗凝剂完全混合。 再次核对身份,贴上标签。立即送检,>15分需冰浴。

动脉采血流程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 采集动脉血的注意事项: 1、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2、下肢静脉血栓者避免采集股动脉及下肢动脉。 3、若饮热水、洗澡、运动后需休息半小时再采血。 4、标本内不可混有空气,采集标本后立即送检。 操作前准备 1、用物准备:含碘伏棉签、无菌纱布、无菌手套、真空采血针、剪刀、手表、粘贴、治疗巾、软枕、治疗盘内铺治疗巾、医嘱本、化验单、弯盘、手消液 2、核对医嘱423-1床王冰(看化验单核对),口述:及时与医生沟通是否需要停氧,如需要停氧应停氧半小时再采集标本。 3、进入病房核对床尾卡——口述:“您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王冰)能让我看一下您的腕带吗?423-1床王冰,王冰您好!我是你的责任护士小张,昨晚休息的怎么样?(还是喘促),根据医嘱我将给您采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检查结果有助于医生评估您疾病所处的阶段更准确的应用药物,让您更快的好转。您看可以吗?(可以),采集动脉血的时候您可能会感觉有点疼,请您放心,我会尽快结束操作,减少你的痛苦。请您配合我好吗?(好的)。那我看一下你腕部的皮肤及血管搏动情况,很好,此处皮肤无破损、无瘢痕、无硬结、无水肿,桡动脉搏动很明显适合采血,等一下我们就在这采血,王女士需要我协助你去卫生间吗?(不需要),那我回去准备用物,一会见。” 口述:“病室安静、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床单位整洁、必要时屏风遮挡。” 操作实施 1、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再次核对医嘱和化验单,写贴,碘伏棉签在有效期内、无菌手套、动脉采血针、无菌纱布,在有效期内包装无破损可以使用。 2、推车进入病房,再次拿医嘱本核对床尾卡。口述:“您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王冰)能让我看一下您的腕带吗?423-1床王冰,王女士我就要为您采集动脉血了,您准备好了吗?”垫软枕,铺治疗巾,将患者上臂伸直触摸桡动脉,放无菌纱布于治疗巾上,第一次消毒待干(8×8厘米),打开动脉血针包装,放胶塞到弯盘,第二次消毒皮肤,戴手套,消毒手套的食指、中指至第二关节处(环形消毒)。 3、拿血气针拔针帽,口述:“用食指、中指固定动脉,采血针呈30—45度向 心穿刺,”采集至标记1/2处停止采血,拔针,指导患者正确按压。口述“:按压10分钟,如有特殊用药(使用抗凝药物)患者应适当延长压迫止血时间,不出血为止。” 4、看表再次核对是423-1床王冰对吗?(对)。核对化验,脱手套,贴好粘贴,帮助按压,再次看表,口述:“王女士,按压的时间到了,评估穿刺部位无血肿、无淤血。”扔掉纱布,治疗巾扔到医疗垃圾桶,去软枕放到静点车二层。 5、口述:“王女士这项操作已经结束了,您配合的非常好,请您保持穿刺部位干燥,也不要过度用力避免再次出血。化验结果我们会及时通知医生和你的家属,请您不要担心,您这个体位舒适吗?(舒适)。您还有什么需要吗?(没有了)。呼叫器就在您的手边有事请按铃,我也会经常来巡视的。” 操作后 1、整理用物(棉签包装)、洗手、摘口罩、记录。 2、记录内容:口述:“采血时间、吸氧方式、氧浓度、氧流量、机械通气的 参数。”

动脉采血技术

(一)目的 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判断患者氧合及酸碱失衡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二)操作流程 1. 患者评估并解释: (1)评估 1)病情、年龄、凝血功能、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自理能力、心理反应; 2)穿刺部位皮肤和动脉血管搏动情况; 3) 了解患者吸氧状况或呼吸机参数的设置。 (2)解释 1)操作目的、方法; 2)交代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射器)、垫巾手消液、冰袋或冰盒、污物碗、利器盒、生活及医用垃圾桶。 5.操作步骤: 3.协助患者取舒适安全卧位, 垫一次性垫巾于穿刺部 保护患者安全,保护床单位不被污染 五、动脉采血技术 操作步骤 操作要点与说明 1.核对操作项目、执行时间。 二人核对 2.携物品至病床旁,核对并解释。 至少使用2种以上方法核对患者身份,解释到位 位下方。 4.选择穿刺部位 选择穿刺部位正确,若选择桡动穿刺,需做 触摸动脉的搏动最强处为穿刺点进针, 嘱患者放松, Allen ‘ 试 验。 2.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环境准备: 治疗室清洁、明亮。病室整洁、安静。必要时遮挡。 4.用物准备: 医嘱执行单、化验单、治疗车、治疗盘、皮肤消毒液、棉签、一次性动脉血气针 (肝素化的注

(1)Allen试验方法步骤:①术者用双手同时按压桡动脉和尺 平静呼吸。(一般可选桡动脉、肱动脉或股动脉)。 动脉;②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张开手指5-7次至手掌变白; ③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继续保持压迫桡动脉,观察手掌颜 色变化。若手掌颜色10s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表明尺 动脉和桡动脉间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即Allen试验阳性,可 以经桡动脉进行介入治疗,一旦桡动脉发生闭塞也不会出现缺血; 相反,若10s手掌颜色仍为苍白,Allen试验阴性,这表明手掌侧 支循环不良,不应选择桡动脉行介入治疗(2)Allen 试验是用于判 断手部动脉侧支循环是否充足以及桡、尺动脉

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新、选)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血气分析结果直接影响到对患者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动脉采血流程要规范化、标准化。 (一)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 一、动脉采血前准备: 1 患者评估和准备:动脉采血前准确核对患者身份,身体状况,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采血前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目的及穿刺方法,减少患者紧张,取得患者配合。 2 采血物品准备:专业安全型动脉采血器一支,碘伏消毒棉签或异丙醇棉球,无菌干棉签或无菌纱布,弯盘等。 二、动脉穿刺部位的选择: 1最常用和首选桡动脉,因为其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动脉表浅,穿刺方便,易于固定和穿刺后按压止血。其他可选择的部位依次是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2 改良案例Allen实验呈阳性。 三、采血: 1 采集动脉血气标本要用专业安全型动脉血气采血器,先把3ML的动脉血气针的针栓推到底然后再拉回到1.6ML处,让抗凝剂在管壁均匀分布,减少凝血机会。 2 根据患者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手掌向上伸展手臂,腕部外展30度绷紧,手指自然放松。必要时可以使用毛巾卷或小枕头以帮助腕部保持过伸和定位。 3 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定位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 4 常规消毒穿刺区皮肤和操作者的食指和中指,消毒区域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应在5CM以上。 5 以斜刺或直刺方法进行动脉穿刺,见血后固定针头,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针管至1.6ML位置后拔针。 6 拔针后,局部立即用无菌棉签或纱布按压穿刺部位3-5分钟,股动脉按压10-15分钟以上。松开后立即检查穿刺部位,如未能止血需重复此步骤直至完全止血。 四、采血后要求: 1采血成功后,在按压止血的同时,立即单手启动采血器上的安全卡扣,防止针刺伤的发生。 2将针头旋下换上安全帽,观察标本中有无气泡,如有气泡立即排除。 3把标本垂直颠倒5次,平行揉搓5秒钟以上,保证样本充分抗凝。 五、样本的运输和送检: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总1页)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总 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动脉采血的操作流程 查看医嘱,二人核对无误 评估:患者的病情、凝血四项及有无吸氧、吸氧的浓度、穿刺处动脉搏动情况,桡动脉采血需做Allen实验,穿刺处皮肤情况。测量患者的体温。 患者准备:解释动脉采血的目的、方法,了解病人的心理、取得合作(急诊抢救例外)。 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光线明亮,符合操作要求,必要时使用屏风。 护士准备:护士服装整洁、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洁尔碘消毒液,无菌棉签,动脉采血器,一次性垫巾、垫枕、弯盘,小冰盒、化验单。(检查有效期) 操作方法: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解释,取得配合。取合适体位:穿刺桡动脉,患者体位不受影响,以患者舒适、采血方便为宜。穿刺肱动脉,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穿刺股动 脉,患者取平卧位。 3、垫垫巾和垫枕,触摸(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快速手消洗手。用洁尔碘消毒液消毒 穿刺部位(以动脉搏动最强点为圆心,直径大于5cm)。 4、打开血气针,二次消毒;消毒操作者左手的食指和中指2遍。 5、拿一干棉签,将血气针预抽至1ml。 6、核对 7、用左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45~60度角穿 刺,(若取股动脉穿刺采血则垂直进针)穿刺成功后抽取动脉血约1~2ml,(一次性动 脉采血专用注射器则血液自动流入针管内)。 8、取血后拔针,将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内,以免空气进入影响结果。 9、无菌棉签压迫穿刺点至少5~10 分钟,勿揉,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10、将血气针轻轻转动,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合,防止凝血。放入冰盒。 11、核对,洗手,在化验单上签字,写上患者体温及抽血时间、有无吸氧及吸氧浓度。 12、告知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应禁止热敷、不要沾水,当日尽量不洗澡,以免 引起局部感染;穿刺部位同侧肢体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局部肿胀、疼 痛,如果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13、整理床单位,摆舒适体位,感谢配合。 14、及时送检。终末处理,整理用物。 15、流动水下七步洗手法洗手,做好记录。 16、10分钟后去病房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瘀斑等,收回棉签。 Allen试验方法步骤: ①操作者用双手同时按压患者采血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 ②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张开手指5~7次至手掌变白; ③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继续压迫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手掌颜色10s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即Allen试验阴性,可以经桡动脉进行穿刺,一旦桡动脉发生闭塞也不会出现缺血;相反,若10s手掌颜色仍为苍白,Allen试验阳性。这表明手掌侧支循环不良,不应选择桡动脉行穿刺。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 1、准备用物 包括针头、试管、碘伏、棉签等,在试管上贴上标签(患者姓名、项目名称、采集日期、门诊或住院号) 2、选择血管 让患者握拳,检查患者手臂,选择一根最适合采血的静脉。最佳穿刺部位: 肘正中:粗大、疼痛轻、不易造成溶血; 头静脉:婴幼儿 贵要静脉:靠近动脉和神经,只有前两种情况不适合才考虑; 前臂内侧及手背静脉:体胖或肘静脉不易找到的患者 3、消毒皮肤 在距离消毒部位上方6-10公分处绑上止血带,常规方法消毒范围直径至少为5 cm,等待消毒用酒精完全挥发。 4、进针穿刺 取下针头无菌冒,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头下座。针头斜面向上,以与患者肘部平面呈15-30o角进针,沿血管走行进行穿刺。 当有进入静脉腔的落空感时停止穿刺,见少量回血后,推进少许,用胶布固定针柄。 5、采血 将采血针带有橡胶套头的一端插入真空负压试管,因试管内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试管,到达采血量刻度后拔出试管即可。 注意:含抗凝剂采血管,采血后应及时颠倒混匀,动作要轻缓。 6、拔针 嘱受检者松拳,用消毒棉签压住进针部位,迅速向后拔出针头,嘱病人继续按压10 分钟左右,以防出血。

7、采血的注意事项: (1)血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宜在30min内检测,否则会因为全血中有活性RBC代谢,不断消耗O2,产生CO2,影响结果准确性。如30min内不能检测,应将标本置于冰水中保存,最多不超过2小时。 (2)采血时,避免针头在血管内探来探去,造成静脉血管周围局部血肿和标本溶血。 (3)采血后,嘱病人按压时,不能弯曲手臂,以免形成血肿。 (4)采血部位应该避开淋巴水肿、放疗后循环障碍、瘫痪或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患肢等等。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

血气分析在采血前后受诸多因素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为提高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作为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正确操作,做好动脉采血的护理。 正确鉴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静脉血由于氧合血红蛋白把氧释放到组织,而成了还原血红蛋白,同时组织代谢产物回收收入血液,使静脉血呈暗红色,而且静脉血压力低,血管搏动不明显不易触及。 动脉血含有较多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呈鲜红色,压力高,动脉血管搏动较明显,容易触及。 抗凝剂的合理应用: 肝素被作为常用抗凝剂,但肝素呈酸性,使用过量会使血标本稀释,影响PH值以及会使PCO2偏低,PO2值偏高,使用过少则达不到抗凝的作用。{最适用肝素钠:浓度12500U/支×(2-5)支加入100ml盐水配用。} 采血部位的选择: 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以桡动脉和股动脉最常用) 采血操作流程: 1操作前准备: 碘伏,棉签,弯盘,1ml或2ml注射器,橡皮塞,配置好的肝素抗凝剂,一次性

治疗巾等。 2病人准备及穿刺方法: 桡动脉:患者平卧或半卧位,腕部伸直略外展,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放于软枕上保持过伸位。操作者左手中、食指定点至腕横纹一横指(1-2cm)、距外侧0.5cm 处,以搏动点明显为准,食指边动脉搏动处:或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cm,再向肘方向移动0.5vm为穿刺点。 垂直进针法:食、中指在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的纵向两侧,相距1cm固定桡动脉,中间搏动最明显注射器中间垂直进针0.5-1cm,见回血后固定针头,血抽至0.5-1ml标注后拔针,局部用无菌棉签压迫止血5-10分钟(针头进入桡动脉后常引起血管收缩,不能立即见到回血,稍等片刻方可见到回血,不要急于进退针头,以免造成穿刺失败)。 斜刺法:逆动脉血流穿刺,30-45°。用已消毒的手指触及桡动脉搏动准确定位,使动脉恰在手指的下方,在食指下的动脉搏动处进针。 肱动脉:患者平卧或斜坡卧位,上肢伸直略外展,手心朝上,肘下垫一软枕,穿刺点在肱二头肌内侧沟肱动脉搏动明显处,穿刺时绷紧皮肤固定血管,在搏动明显处压一指印,做进针点标记,斜刺进针十字交叉法:以肘横纹为横轴,肱动脉搏动为纵轴交叉点±0.5cm为穿刺点,在搏动明显处压一指印做进针标记,垂直进针。 股动脉:NAVEL定位法:将穿刺一侧大腿伸直稍向外展外旋。在腹股沟韧带中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股点下方1-2cm股动脉处,或耻骨结节和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处触摸股动脉搏动,搏动点最明显处为穿刺点,食指中指都应摸到搏动,两指中间为穿刺点。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成90°垂直进针,如无回血可缓慢退针,

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

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 事项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血气分析结果直接影响到对患者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动脉采血流程要规范化、标准化。 (一)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 一、动脉采血前准备: 1 患者评估和准备:动脉采血前准确核对患者身份,身体状况,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采血前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目的及穿刺方法,减少患者紧张,取得患者配合。 2 采血物品准备:专业安全型动脉采血器一支,碘伏消毒棉签或异丙醇棉球,无菌干棉签或无菌纱布,弯盘等。 二、动脉穿刺部位的选择: 1最常用和首选桡动脉,因为其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动脉表浅,穿刺方便,易于固定和穿刺后按压止血。其他可选择的部位依次是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2 改良案例Allen实验呈阳性。 三、采血: 1 采集动脉血气标本要用专业安全型动脉血气采血器,先把3ML的动脉血气针的针栓推到底然后再拉回到1.6ML处,让抗凝剂在管壁均匀分布,减少凝血机会。 2 根据患者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手掌向上伸展手臂,腕部外展30度绷紧,手指自然放松。必要时可以使用毛巾卷或小枕头以帮助腕部保持过伸和定位。 3 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定位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 4 常规消毒穿刺区皮肤和操作者的食指和中指,消毒区域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应在5CM以上。 5 以斜刺或直刺方法进行动脉穿刺,见血后固定针头,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针管至1.6ML位置后拔针。 6 拔针后,局部立即用无菌棉签或纱布按压穿刺部位3-5分钟,股动脉按压10-15分钟以上。松开后立即检查穿刺部位,如未能止血需重复此步骤直至完全止血。 四、采血后要求: 1 采血成功后,在按压止血的同时,立即单手启动采血器上的安全卡扣,防止针刺伤的发生。 2 将针头旋下换上安全帽,观察标本中有无气泡,如有气泡立即排除。 3 把标本垂直颠倒5次,平行揉搓5秒钟以上,保证样本充分抗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