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青岛市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配合人教版《物理》教材)

目录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第二部分实验角度分析教材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

第一部分初中物理人教版新教材教材分析

第一册教材总体分析

初中物理人教版新教材第一册是在新《课程标准》下编写的一本全新的教材,该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本文力图通过对该教材的整体分析,浅谈对它的一点初步认识.

基本内容概述

本册中的物理知识体系:

本册中的物理知识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声现象》,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等问题. 第二部分:由第二章《光现象》,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组成,介绍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几何光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应用.

第三部分:即第四章《物态变化》,介绍温度计的使用及常见的六种物态变化.

第四部分:即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介绍电流的概念,简单电路的组成,连接方式,电流特点及家庭电路中有关安全用电的初步知识.

上述知识体系的特点:

由上述知识体系的组成,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册的内容包括了声,光,热,电的内容,而传统的力学内容却丝毫没有涉及,它有如下的意图:

⑴从日常最密切的物理现象入手:声音是人从出生起最初感受到的物理现象,因此本教材就从声现象入手,然后再介绍无处不在的光现象,物质的冷热变化,家庭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现象,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从而,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知识就是生活知识的一部分,消除了陌生感,畏惧感,增加了亲切感和兴趣.

⑵从自然现象到人工现象:教材从自然现象中的声,光,热,到人工现象的电流,这种编排有利于学生的认知过程,并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无处不在,不论是自然现象或人工现象都隐含着许多的物理知识,认识到物理的巨大力量.

⑶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过去的教材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弊端:在序言中通过各种实验,图画等形象化,趣味化方式刚刚调动起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紧接着的内容却是非常枯燥的测量,速度计算等逻辑性,规范性强的力学内容,从而很快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殆尽.而本册教材不再出现传统力学内容,代之以学生感兴趣的,不涉及任何公式及数学运算的内容,避免了上述的弊端的出现.

各章节的组成:

⑴章的组成:每章基本由情境引入——阅读指导——认识现象——探索规律——知识应用等内容组成,这种组成既程序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时又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参考程序步骤.

⑵节的组成:每节由想想议议,想想做做,内容介绍,探究,动手动脑学物理,科学世界,STS等内容及栏目组成,每一栏目都有着各自的功能与作用,显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给学生呈现了一个个延伸与拓宽的知识点,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

教材的内在结构

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内在结构:

在上述基本内容的外观之下,整个教材内部还始终隐含着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内在结构,这种结构几乎体现在每一自然节中,它是本册书的灵魂:

⑴讨论:在想想议议,想想做做栏目及探究的各个环节步骤等内容的操作时,必须需要学生的相互讨论与合作才能完成,STS,科学世界等栏目也为学生的讨论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与场所.因此,学生的相互讨论,合作学习体现在本教材的各个角落.

⑵探究:所谓探究,简单地说就是将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变成模拟科学家搞科研的过程.探究的实质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因此,探究必须要有一定的思维程序,它同时也就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步骤,教师进行探究教学的程序.探究的思维程序是多种多样的,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种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最为常用的思维程序,作为内容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

本册教材在体现探究这一内容标准重要组成部分上,有着如下的特点:

①探究面广:从"科学之旅"中介绍伽利略的探究过程,到本册书结束前对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探究,整个教材几乎每一章节,每一隐含规律的知识点都以探究的形式体现出来,大小不下几十次,使人对该教材有一种全新的感受,感受到本教材对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大刀阔斧,这是其它教材所没有的.

②探究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探究的思维程序由部分环节到完整探究:在教材前面的部分中,探究的内容是简单的,思维程序也仅仅是完整探究过程中的其中的几个环节.如:探究声怎样从发生的物体传到远处,染料混合的规律与色光混合的规律是不是相同等等.这些内容的探究一般仅仅经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说——进行实验等环节.随着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不断理解,探究的内容也日趋复杂,探究的思维程序也日趋完整.如:当学习到本册书最后一章《电流和电路》时,就要求学生运用完整的探究步骤去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等复杂问题了.另外,对探究各个环节步骤的操作方法也是逐渐放手,开始时每一步都给学生写出来,指导得非常详细,逐渐地就只是列出操作要点,到本册书最后的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各环节的操作就要求完全由学生自己去设计.这些做法,都充分体现了本教材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翁的特点.

③探究的题材丰富:本册书的探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设计出的探究知识点,还体现在各个栏目中,如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等等中都显现或隐含着许多的探究内容,有些内容还需要学生运用课外的诸多手段,利用较长的时间去完成,这些内容已经与研究性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如,第51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3题让学生收集报刊和科普读物上关于臭氧层空洞的信息,写一篇环保方面的报告等等.

⑶创造:本册书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特点与功能,可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①探究过程: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创造的过程,学生在探究中通过自己设计探究的方案,自己动手动脑,"发现"了物理规律,现象,这正是他们创造力水平的有力表现.

②动手动脑学物理,想想议议,想想做做等栏目也为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机会.

因此,本教材在不同的栏目与内容上都力图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条件.

教材内在结构的意义:

本册教材为什么在编写上隐含着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有机结构呢原因十分简单,它是为实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服务的.

⑴课程目标的组成: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义务大纲》中的教学目标不同,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还有其它领域的目标,主要有如下三个层次组成:

第一层次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与技能.

第二层次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探索与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方法的掌握是能力形成的标志,方法可分为两种,即程序化方法和具体化方法.程序化方法主要是指探究问题的思维程序,过程步骤,具体化方法有常见的物理学研究方法,物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及简单的创造学方法等等.不论是程序化方法还是具体化方法,都需要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获得.

第三层次意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方法的获及其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意识,如爱科学的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等.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⑵教材的内在结构与实现课程目标的关系:

在探究与创造过程中,利用学生的相互讨论与合作作为进行探究与创造的手段,并为探究与创造营造良好的氛围与必要条件.通过探究与创造活动,实现两种目标:显性的结果是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隐性的结果是使学生体验了过程,获得了探究与创造的一些方法.最终,在前两种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逐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这就是教材中所隐含的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内在结构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中的建议

由本书的内在结构及其意义,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的几个问题:

将课堂教学变成一种讨论·探究·创造式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模式:

讨论:将每一节课都看作由一系列小问题组成.每一小问题提出之后,均由两位或四位同学进行讨论,然后再收回总结.从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讨论——总结——讨论——总结……的循环过程,形成一个个从发散到会聚的思维过程.这是探究与创造的必要条件与氛围.

探究:将一节课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按照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运用科学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这是一节课中起"脊柱"作用的内容.

创造:这里的创造特指运用本节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在一节课的知识与方法探究结束之后,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刚刚获得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创造,从而使知识与方法活化.

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

⑴运用每章的整体结构及其阅读指导,逐渐放手,引导学生自学,形成一种自主式的探究与学习过程.

⑵探究过程离不开即时性的实验,在实验器材不足时,可配合一定的学具,形成一种边学边实验的探究过程.

⑶不一定按教材的体系章节进行教学过程,可根据情况,需要进行自由组合,取舍.

⑶每节探究教学的课,内容量不宜太大,从而为探究过程提供充足的时间.

⑷不一定按教材的探究内容,程序进行探究教学,完全可以根据情况自己挖掘探究的内容,灵活运用并发展探究的思维程序.

《科学之旅》教材分析

青岛十六中学温荣田

本节是学生初次学习物理课.在日常生活中,第一印象是极其重要的,它可能决定一个人对某事物的终身好恶.同样第一节物理课对学生的印象也是极其重要的,成功则可能把一大批学生领入物理知识殿堂的大门;失败则将使大批学生不爱学习物理,对今后的物理教学造成障碍.因此这节课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应全力以赴的讲好这一课.

一,教材基本结构

《科学之旅》主要由"有趣有用的物理","怎样学习物理"两部分组成的.

在"有趣有用的物理"部分,先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后通过联系学生

生活实际举例证明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有用.

在"怎样学习物理"中,教材讲了学好物理需"勤于观察,勤于动手","勤于思考,重在理解","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的常规学习方法后,特别增加了"伽利略对摆的研究"的文章及讨论题,对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乐趣,进而发展到具有研究物理的志趣.本节教学的第一目标就是要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其次,让学生初步知道物理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本节在开篇的散文中呼唤学生"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乘上《探索物理》这叶小舟,开始我们既充满乐趣又不乏艰辛的科学之旅吧!"第一节物理课就在这热情的呼唤中开始了.

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知道物理是有趣有用的.

在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物理的情况下,教材没有对学生进行枯燥的说教,而是告诉学生"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怎么有趣呢教材给出了四个有趣的物理实验.通过这几个实验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观察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的兴趣.为了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在完成图0.1-1的实验后可问学生"为什么冷水可使烧瓶中的水沸腾呢"在完成图0.1-2的实验后问学生"为什么小人儿会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呢"在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讨论一会儿,学生一般不能正确解释原因,此时可告诉学生其正确的解释可在以后的学习中得到解决.在做图0.1-4的实验前让学生猜一下当人用力向下吹气时乒乓球向哪运动多数学生会想到球应该向下掉,而实验结果与猜的结果相反,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然,在课堂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有趣的演示实验.如把图0.1-1换成"沸水游鱼",做法是在一个烧瓶中装满凉水,在水中放一条小鱼,用酒精灯给烧瓶颈部的水加热,当颈部水沸腾后,小鱼仍在烧瓶的下部悠然游动.

在完成演示试验后,告诉学生:物理就在每个人身边,利用我们手边的物品也可以完成物理实验.如让学生左右手各拿一张长纸条,让其并列且自然下垂,用嘴对着两纸条相对的空隙吹气,观察实验情况.这种学生实验比演示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多设计几个类似的实验.

在学生对物理发生浓厚兴趣时,教材适时的提出了物理不仅是有趣的而且是有用的.教师可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理现象(学生举出的可能并不全是物理现象,教师可简单的说明是或否,但不需过多解释),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理.再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在工农业生产中,在国防建设中离不开物理,还可告诉学生,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关于物理和数学是两个最基础的学科,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都可归结到物理学科的说法,得出学习离不开物理.此时教师可问学生:你想当化学家吗你想当天文学吗你想当地理学家吗生物学家吗请一定学好物理吧!你想生活的更有趣,更轻松吗请学习物理吧!你想参加国家建设,成为优秀人才吗请学习物理吧!此时达到本节课的高潮.

教师在这时因势利导提问学生:我们既然想学物理,那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怎样才能成为物理学家呢教师可在简单介绍学好物理要做到"勤于观察,勤于动手","勤于思考,重在理解","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基础上,着重讲明探究和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可请同学们阅读《伽利略对摆的研究》,引导学生讨论教材提出的几个问题.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学习物理,研究物理时要学会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进行猜想与假设;根据猜想与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分析归纳得出问题得答案;然后利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对于实验计划,实验过程,分析归纳部分此节不宜过细分析,留待后面的教学中逐渐增加即可.

本节教学的最后,教师可布置学生课后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几个物理现象,并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

第一章《声现象》教材分析

青岛第五十中学滕伟亮

一,本章概述

声现象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一种物理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将"声现象"作为教材的第一章,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与物理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以前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设置了"篇头语".用叙述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语言优美,生动,通过对大象群的描述巧妙地把自然与物理联系在一起,设立了很好的物理"情景",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本章的重点知识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介于了解和理解之间),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

本章教材共分五节,与以前教材相比,增加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和"声音的利用"二节内容. 二,各自然节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1,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首先,教材通过图1.1-1中的四幅插图,再通过"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打交道"这句话,使学生认识到声音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安排了声音是怎样的产生的探究活动.与旧教材不同的是,这个探究活动并没有由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而是让学生自己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由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进而总结出规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将课堂教学真正地变成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想想议议"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将生活与物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是有趣的,另外,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对唱片磁带,激光唱盘的介绍,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通过科学技术可以记录,保存,重现声音,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物理是有用的.

声音的传播是本章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教材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这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次探究.就这个探究活动需要说明二点:⑴应该向学生先介绍一下解决物理问题所经常采用的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说实验检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沿着这个思路开展活动;⑵由于是第一次进行探究活动,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由师生共同完成活动,应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

这个探究中的实验改变了旧教材中用音叉进行实验的方法,更加简便易行,体现了一种新的思想,即重视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的思想,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而后,通过真空铃的实验及结合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交谈进一步证明真空不能传声.通过对图1.1-6的解释再与水波进行类比,使学生对声波有初步的印象,对学生的知识是一个扩展.关于声速,应使学生了解声音在固,液,气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及在空气中速度,应注意介绍声速的读法与写法.关于声速的测量方法应在教师引导下开展,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

2,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

通过图 1.2-1结合生物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思想.通过"想想做做"使学生明确引起听觉的第二种方式——音传导.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及使学生了解声音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教材增加关于"双耳效应"及"立体声"的介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让学生处于具体的立体声环境中加以体验,而不需进一步做知识上的加深.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两个问题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搜集信息的能力,应在教师及家长的指导下完成.

3,第三节"声音的特征":

这一节的特点是名词,术语多.音调,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乐音等,教材以知识为基础,

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与小学自然及音乐课上获得的知识相融合,教学中突出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态度,情感方面的培养.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教材安排了探究活动.探究活动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通过探究一方面结论:物体振动得快慢,决定音调的高低,进而引出频率的概念,明确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探究,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学习态度.通过对超声波,次声波及人与动物听觉范围不同的介绍,通过对蝴蝶及蚊子振动的分析,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感到物理的奥妙无穷,感到物理的"无处不在".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教材也安排了探究活动.教材中的实验对学生而言是较难设计的,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只要能够观察到现象并能说明问题就可以.音色对初中学生来说,较难讲清楚物理本质,教材只简单指出这个特征,而没有进一步探讨,但是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即听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乐曲时的感受.

分析问题"想想做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查阅,搜集资料的能力.

乐音和乐器的介绍与学生在音乐课上学到的知识相结合,以学生的体验为主,体现了知识的整合.

4,第四节"噪音的危害与控制":

本节介绍了噪音的来源,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及控制噪声.并且使学生对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及控制噪声的方法有清楚的认识,着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公民意识.

5,第五节"声的利用":

主要介绍了自然界中的动物及人类在科学技术中对声的利用.

声与信息介绍了人与动物通过声音获得信息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声音与能量先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然后介绍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这个特点在生活和技术中的应用.能量的概念在初二学生尚未涉及的概念,但是学生已经有感性的认识,这里不应对能量做过多的讲解,应注重介绍现象.

对天坛的介绍可结合音像资料向学生介绍,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

本章教材,介绍的都是学生常见的声现象.教材力求在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力求体现过程与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第二章《光现象》教材分析

青岛振华学校丛立滋

一,编者根据《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本章设计的要求

本章的引言中写道:"光现象有什么规律它是如何为人类服务的人类怎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它呢"读者读后要有更深的体会.

二,本章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和技能

物理知识和技能是达成《标准》要求的载体.它的承载能力,它的合理开发利用,它的便捷程度等诸多方面都跟达成《标准》的优劣,成败息息相关,地位极其重要.

1,物理知识方面:

本章的阅读指导中提出了五个方面,这就是本章的知识目标.对于这些知识的组成,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认知这些知识的途径,这些知识与我们身边的事实的联系,及应用的具体情况是:

⑴光源:它是光现象出现的根本.

⑵光的传播:光被眼睛观察到,被利用是光从光源传出来而出现的.——光是怎样传播的是沿

直线传播的,还是沿曲线传播的传播的速度如何(要不要介质)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会怎样遇到不透明物体会怎样发生什么现象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规律,怎样找出这个规律是个什么规律找出它有什么意义日常生活中用的平面镜就属于这种情况,它经常伴随人们,它的工作规律,它的道理各是什么呢把想象拓展开来,如果镜面不是平面,而是曲面(如球面),台阶状的……又会是怎样的呢也有用途吗怎么用……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透明物体,或者光的行进过程中介质不均匀又会出现什么现象有什么规律有什么用途……

⑶光的其它现象:早,晚的太阳又红又大,中午的太阳小而明亮,白光照耀.太阳发出的白光是否是单色的如果不是,有什么办法能把它分解开来实际上它们又是怎样混合在一起的怎样去体验一下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我们把太阳光分解会出现七种颜色,除了我们能看到的七种色光,它还有没有我们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光想个什么办法能去证实这一点如果找到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光的学问很丰富,乐趣无穷.

2,技能方面:

⑴从载体中发现问题:

这与发现者的情感,动机,兴趣,经验,训练……都有关系.本章是学生有生以来学习物理的第二章,他们没有多少经验,训练,一般偏重于看热闹,更兼现在的学生接触的媒体,听到,看到的现象多,乱,新,因此造成学生不是积极动脑,集中注意力去发现问题.但是,这是学习物理必不可缺的技能.教材对此很重视.像"光的传播,颜色"一节的引语中,从夏夜的萤火虫,写到海洋深处的灯笼鱼;从太阳到我们身边的电灯,文字生动优美,写作方法活泼,希望使学生感悟到是光源把这斑斓的世界显现在人面前.学生生活在火树银花的城市里,高楼的丛林中,什么是星星,月亮颇少被人看到.青岛是个海边城市,知道灯笼鱼的老师又有几人所以把学生导向兴趣的境界,去发现问题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去发现,去选择.如果演上一小段卡通片,然后突然断电,灭灯,学生也可能会发现光源是何等重要.

⑵提出问题的技能——这是一个人接受刺激之后的反应:例如上例,卡通片看不成了,学生可能提出:"谁这么讨厌,把电给弄断了"如果使学生明确放卡通片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光现象,从我们的目的去思考,可能会提出光源的意义是什么.

⑶探究问题的技能.

⑷使用仪器,操作实验的技能……

三,载体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的设想

1,重点在光的传播部分:

⑴本章设计的探究内容有四个:①光的反射规律②平面镜成像特点(规律)③色光的合成规律④在STS的凸镜和凹镜之后,在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留给学生独立完成的探究——凸镜和凹镜的成像规律.上述探究的全是规律.从物理知识方面,从达成新的物理理念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些重点要解决如何探究,探究的环节是什么: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构筑探究的思路,把想象变成亲身体验.这其中需要把想到的方面,方法都要试验其是否可行,进而设计实验的方案.实验中仪器,器材如何使用,观察什么,记忆或记录什么,怎么记录.实验之后,怎样建立印象,结论.是否正确,是否把握还要加检验评估,也许此时还会有创造的灵感……这一些学生虽然学过序言和第一章的知识,但是他们仍旧知之甚少,能力有限,所以是一个难点,也是本章的重点.

⑵处理方法的设想:比如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激发探索的激情——让学生首先实验把一束光射向平面镜,观察光在传播中发生什么现象.之后教师再演示,目的是为了发现光的反射的事实(这里也埋伏下一个问题).

②提出问题——反射有什么规律.

③构筑探究的思路,一步一步的深入:要研究光的反射规律,迫切需要看到光的传播轨迹.那就要亲自经历一下,怎样才能显现出光传播的轨迹——用纸片显现.此法能否把入射光线,反射

光线同时显现,如果能显现,则在平面镜的入射点(实际是近旁)上竖起一只铅笔,如果纸片稍微与铅笔脱离,看看还能否同时显现入射,反射两条光线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探究方案,亲自去实验,观察,记忆或记录.观察中将发现有两个角(i,r)相等的印象,再改进实验,继续探究下去,逐步完善自己的印象,结论.

总之,先有探究的激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构筑思路,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并进一步发现问题,深入实验——建立假说(印象,结论)——检验,评估,结论.最后,应把科学家的结论交给学生,以供学生对比,找出努力的方向,也可能有新的感悟.方法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忽视思路追求正是本末倒置,浮于表面.

2,难点:

根据《标准》中的教学建议:教师"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而不是在复制知识".那么,学生对什么是光路图,如何知道光的传播也是需要时间的,侧移,眼睛看东西的习惯……一无所知的,学生如何自我进行构建也就很不容易了.

让学生独立探究凸镜和凹镜的成像规律,其中的主光轴,焦点等知识全无,他们将怎么去描述其规律如何写探究报告,如何评估虽然要求不高,但是这对于一个初二的学生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四,本章内容分布

第二章中有如下的内容:探究4个;演示实验3个:光怎样传播的,色散,光的折射,如果用电灯光色散的效果是不理想的,用阳光色散的效果好;科学世界两篇:古老的光,海市蜃楼,这个栏目中有一个阅读指导的问题;想想做做一个:分解太阳光;STS一个,其中的光路可逆定律,学生操作会有困难;想想议议一个.

五,充分发挥载体的作用

初二学生初次接触物理学,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发挥载体作用的第一位的任务.这些习惯应包括:亲自动手,亲身经历的习惯;独立思考,不盲从的习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构筑思路,不断探究的习惯;与人交流,取长补短的合作习惯.培植学生的兴趣,能把学习研究像自己呼吸那样的需要,自然;培植学生具有不怕困难,从实践中找方法,更不怕失败,坚信成功的气质;培植学生严谨的精神.

六,发挥载体作用的基本保障

1,教师必须身临其境,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骨干学生,有时亦可是一个落后的学生,目的是把握讨论的方向.

2,彻底废止学生举手后经教师批准方可发言的制度.

3,教师不是判官,也不是家长,阿姨,而是共同探究的可靠的战友.

4,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不是教师说了算,决不能教师参与不足,而控制却严.需要是欲望与兴趣的源泉.发挥载体的作用就是提供或增进学生的需要.习惯是巩固学习兴趣,达成《标准》的保证.所谓的需要包括知识,技能,生活,维持生命,情感等等.需要不是强加的,或者是恩赐的.

七,关于评价内容的考虑

1,能否从载体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能否构建思路,设计出实验方案.

3,有没有探究的需要.

4,动脑,动手的表现.

5,知识学到多少.

6,对于上一章的探究有没有新的改进.

7,学过的知识能否主动地与自己身边的事实相联系,有没有新的想法等.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材分析

青岛二十六中王伟庆

一,本章课程内容

这一章是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的第二部分,在上一章讲光现象的基础上,本章讲述透镜及透镜的实际应用.主要内容有:透镜的初步知识;生活中的透镜: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观察世界的窗口:眼睛和眼镜;还有观察微观和宏观用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编者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起,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这些内容都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二,本章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义务大纲》中的教学目标不同.它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前者属于知识技能目标,后者统称为体验性要求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⑵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①了解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②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③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的道理及其应用.

2,体验性要求目标:

⑴经历:观察凸透镜的成像过程,能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⑵反应:能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

⑶领悟:初步形成爱科学的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三,对课程目标的理解

1,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原《义务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的比较:

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原《义务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比,知识目标有所降低,但能力目标,意识目标提高了.

⑴原《义务大纲》中的教学目标与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

①原《义务大纲》中本章的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凸透镜知道:利用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及这些

透镜像的特点, 能根据所给的条件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知道: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凹透镜知道: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②现《课程标准》中本章的课程目标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了解:生活中的透镜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凸透镜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眼睛和眼镜.

透镜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

凹透镜认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⑵两种目标的比较分析:

与《义务大纲》相比,其中有三处不做要求,如: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知道利用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能根据所给的条件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还有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及这些像的特点,降为知道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由原知道降为现在了解层次,而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是指导性学生实验,现改为探究性的学生实验,能力方面比《义务大纲》中的要求高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也高了.明显的体现出"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2,本章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⑴重点: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本章的中心内容,也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对于探究性活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也是本章教学重点,重点应解决如何探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归纳结论,评价等.

⑵难点:"平行光源"的解决是做好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关键,所以是教学中的难点.另外,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如何写探究报告,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3,对教材的灵活处理:

从教科书中的五节内容来看,有些内容属于《标准》要求的内容,有些内容不属于《标准》要求.对教科书的这些内容,我们老师可按教科书讲,也可自主选教材,尽情发挥.有些内容老师不必担心学生学不会怎么办,《标准》把这些知识内容作为载体,以达到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兴趣,愿意探究,敢于创新等能力的目的.老师不可能将庞大数量的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塞给学生.因此必须改变"只有讲过才算教过"的观念.许多内容可以精选,精讲,点到为止.更多的内容,如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补充材料(包括视听材料),搜集各种形式的信息,除了教材介绍的内容外,老师还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准备几个相关的小课题让学生去做,调查研究.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和照相机的原理后,可让学生调查商店中各种照相机的价格和功能,并分析它们的关系.

4,弄清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

从课程目标的分层看,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要落实好这三种目标,必须弄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弄清关系教师才能研究好每一节课,准备好每一节课,老师在备课中才能有针对性的备好提问,引导,组织性的问题.

基于这种要求,如何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呢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的学习,经历的大过程如下: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探索过程,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在物理的知识与技能的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从而不断的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研究方法;然后通过过程与方法的获得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教学循环.然后这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促使学生进一步再去探索新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循环.因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说:

知识与技能是实施探究过程获得方法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营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探索知识与技能的动力.

显然在每一个循环中,过程与方法处于知识与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使学生经历过程,掌握方法是施教的关键.抓住了这一点就等于抓住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渠道.

四,本章教材有以下特点

1,教材选择的内容更贴近生活:

教科书贴近《标准》中的要求,它不仅贴近学生生活,还贴近科学研究.凡贴近生活的内容增加了,对原教材中的繁,难,旧的知识内容就进行删除或降低要求.例如,原教材中的幻灯机删除,换成了学生身边的学校常用的投影仪来代替,使学生看得见,容易观察,容易理解,进而理解电影院用的放映机,照相馆用的放大机的原理也就容易了;还增加了人的感官器官:眼睛和矫正用的眼镜,使学生对眼的卫生常识更容易理解和爱护;还增加了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这样使学生使用起来易操作,易理解;还增加了外出旅游常用的望远镜,观察宇宙用的天文望远镜,开拓学生的视野.

尝试将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是《标准》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例如,从生活中的透镜——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然后联系到生活实际——眼睛和眼镜,又联系到社会科学——显微镜和望远镜.这种安排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

2,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课程把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转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所有的知识内容基本上都是通过探究总结得出的,因此要引导好探究的过程,指导学生观察好现象,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的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记忆结论,同时也注意了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在物理教学中,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3,学生动手动脑机会多:

教科书中差不多每节课都有"想想做做",节后都有"动手动脑学物理".本章中共有"想想做做"三个,"动手动脑学物理"五个,"探究"一个.要尽量引导学生动手去做,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和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研究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第四章《物态变化》教材分析

青岛第43中学王云山

《物态变化》这一章,知识目标简单,物理现象直观,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编写短小精悍,为教师们留下了广阔的自我发挥的空间.在"知识"方面,本章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热现象,而且许多知识是理解地理课中的一些气象现象的基础,在化学课中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时也要用到,能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在"过程和方法"方面,承担着进一步完善探究过程的思维程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归纳总结等能力和方法的任务;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本章内容更是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好材料,是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等优良品质的好材料,是引导学生从体会成功的愉悦慢慢走向自主性学习的好材料.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变得非常"专业","专"到大脑中只剩下中考要考的那点东西了.因此,要充分发挥本章应有的"裁体"作用,我们必须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尤其是知识储备方面多下点功夫.

一,正确处理本章难点,防止学生思路受阻

1,正确理解,运用"热"字:

"热"一词多义,它可以表示"温度""热量""热能"等等.那么为什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明确用上述三个词来表述,而非要用一个笼统的"热"字呢这是因为:初中生开始对有关热学的概念尚未建立,但很多跟热现象有关事物能用"热"字来具体表示,如温度概念就是通过"冷热的程度"来表达的;热量则是用"物体吸收或者放出的热的多少"加以说明的,而句中的"热"究竟指什么可以说含糊而不确切,但却能使我们领会.事实上,很多热学概念都无法用日常生活中的

通俗话来严格确切地表达.例如热量的确切定义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热能转移的量度",在学习热能的概念前我们无法给热量下这样的定义;而建立热能概念又是在学习了温度,热量等概念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不可能简单地一次给学生讲清每个热学概念.可是"热"又是人们在长期生活,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模糊却又能表示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字,只要借助于"热"字就能自然而形象地建立或说明热学的概念,随着以后知识增加,再逐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因此,在热学教学上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⑴初学热学时,通过"热"字讲具体的跟热有关的事物和现象,让学生积累较多的感性认识.

⑵不要急于用"科学"的语言给热学概念下严格的定义,而是借助于"热"字建立初步的概念. 2,正确理解本章的教材编写结构,合理分散教学难点:

同旧教材一样, 本章开篇讲的也是温度和温度计.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因为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变化"进行的,"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吸热"或"放热"过程,就不会发生物态变化.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把"海波和蜡的熔化"和"水的沸腾"这两个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这符合《课程标准》中"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的要求,但这两个实验不但探究程序复杂而且操作技能要求高,实验耗时长,数据处理难度大,因此要想取得理想教学效果难度较大.教材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实验,是因为《课程标准》还要求"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也就是说,这是"知识目标"与"过程和方法目标"相统一的结果.这就要求两个实验必须得出正确的结论.下面提供两种组织教学的方案,仅供参考:

⑴受第三节《汽化和液化》中先讲沸腾后讲蒸发的启发,我们不妨在学完第一节《温度计》后先讲《汽化和液化》再讲《熔化和凝固》.因为沸腾现象的探究程序比较简单,实验现象更为明显,耗时少,易成功,而操作技能,数据处理要求均与探究熔化现象相似,这样设计既可以为探究熔化规律打下良好基础,也可以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落实"会测量温度"这一知识目标.如果课时允许,还可以在学习"蒸发"时设计一个思维程序与探究"海波和蜡的熔化"相同的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这样可以使难点得到合理分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⑵不改变教材顺序,改用冰代替海波来做熔化实验.按教学进度计算,学这一节时已进入11月,室温较低,只要注意冰多一些,碎一些,效果应该不错.

3,恰如其分地处理有学术争议的问题:

本章有三道在各种资料(旧版教材中收集了其中两道)出现频率很高的三道题目,存在争议:

⑴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冰块多些,乙盆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两盆里的冰块都未完全融化,那么: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 B.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C.乙盆水的温度可能比甲盆的高D.不能确定,必须用温度计测量后才能知道. 教参中给出的答案是B.可一些教师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两盆水的温度都不为0℃;阳光下甲盆水的温度高于乙盆水的温度.

⑵"夏天扇扇子并不能降低气温,但是觉得凉快,这是为什么"教参中提供的答案是"扇扇子虽不能降低气温,但可以加快空气流动,使身体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有致冷作用,所以才觉得凉快."但是,如果我们在一只手上戴上橡皮手套,用扇子扇或电风扇吹这只手,此时汗液没有蒸发,但也会有凉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呢显然教参中的解释有不足之处.有人认为夏天扇扇子感到凉快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对流加快使热传递加快,而不是蒸发吸热",不无道理.

⑶"0℃的水在0℃的房间中会不会结冰"这道题在很多材料中可以找到.多数资料认为"水将无放热而不会凝固",而有人认为"0℃的水放在0℃的房间处于什么状态,取决于大气压强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的饱和程度以及容器中水的多少.可能出现的状态有四种:水或水,冰,水蒸气或冰,水蒸气或水蒸气".

对于上述三道题,可以灵活处理,发挥它们的应有作用.

二,灵活使用教材

1,灵活多样的实验,是本章组织教学的第一法宝:

不但要重视教材中的实验,而且还要挖掘更多的切实可行的实验;不但要在课堂上做实验,更应该充分发挥本章优势让学生多回家做实验.例如:我们可以用酒精灯,玻璃片和酒精来进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实验;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在家长指导下做探究液化速度与温差大小的关系的实验和开水锅中的玻璃杯中的水是否蒸腾的实验,做教材P68图4.1-1等实验……2,"动手动脑"为培养学生多种学习方式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动手动脑"栏目中,除了解释现象等常规题目外, 还有社会调查,资料查寻,小论文,实验,装置设计等.灵活多样的作业方式,充满了诱惑,充满了情趣.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落实到底,不可流于形式.

3,合理使用本章留给我们"弹性空间":

读过本章内容后会发现"蒸发"这一知识中没有出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这一传统重点;"液化"这一知识只有笼统的两句话;《升华和凝华》一节也是言简意赅.如何成功的利用这一章留给我们的教学空间,值得我们很好的研究.

4,利用教材内容设计创造情境:

为了使所学的知识与方法活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不妨提供给学生这样一些题目:①在干旱的内地,很多地方有储水池,请从防止蒸发这一观点出发提出设计方案.②你能否设计出一种适合在沙漠行军打仗用的单人帐篷.③为防止人工湖的水过度蒸发该怎么办做饭时怎样操作更省燃料……

三,加强相关知识的储备

生活中的热学知识,纷繁复杂,要想准确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要使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均要求我们知识要广博一些.下面一点资料,仅供参考.

1,温标:

教材中提供了两种温标,不妨告诉学生还有第三种温标——华氏温标.

2,温度计的发展史:

既然课本上出现三种不同材料的温度计,不妨告诉学生温度计的发展历史:(1)1593年,伽利略为了帮助医生解决测量病人"热度"问题,而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气体温度计.(2)1654年,伽利略的学生斐迪南,利用酒精制成了第一支液体温度计.(3)1695年,人们制成了水银温度计.(4)1854年,英籍德国人西门子,根据有的金属材料的电阻随温度而显著变化特性而制成了热敏温度计.(想了解温度计现在的发展,请访问https://www.doczj.com/doc/9d8790135.html,/4/11/4/0141.htm)

3,液体温度计技术指数:

(请查阅阎金铎主编的《物理实验论》第88页)

4,查阅相关热学知识:

对于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学生,我们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既是编者的意图,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不管是备课,还是组织教学,都必须时刻坚持这一点.只有这样才会在一节节物理课的量变积累后,最终实现质变——培养起学生终生学习的兴趣.笔者在本文中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但始终坚持"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这一出发点来阐述.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材分析

青岛十中纪宪华

电流和电路的教学,老师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力图从"新"这个角度浅谈第五章教材的各种功能以及对课程实施的建议,仅供参考.

一,教材的特点及知识网络

1,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

⑴教材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第一节开始用一个小实验迈入电学门坎,编者用了贴近生活的三种用电器:灯泡,电机,门铃,让学生"想想做做",目的在于:感知,领略电的美妙之处,(一按开关,灯亮了,电机转了,门铃响了)引发学生的兴趣,尝试成功的喜悦,产生强烈求知欲.从而引入下文——灯亮是因为有电流流过灯泡.

学习电流方向后,教材简介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以及发光二级管.这个知识的安插,是因为它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只求学生了解,无须详细学习.再如电池一节,编者用彩色照片出示了学生常见的锌银电池,充电电池,手机电池等.此类的知识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上网学习,调查研究,查询资料,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是课本上的所有知识都在课堂中学,也不是只有讲过的内容才算学过."

⑵教材中体现了两个"渗透":

①将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渗透于教材之中,从而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例如空气开关,光敏,声敏电阻的应用,生物电,漏电保护器.对于这类的知识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重点讲述.完全可以利用课前,课后五分钟或黑板报中的物理园地,课外小组的活动;由有专长的学生做讲座,发表小论文,以发挥他们的特长,还可达到张扬个性的目的.

②物理概念的渗透:新教材第一节短短的六行字中便出现了"电流","导线导电""金属中有大量自由电子"等过去需两三节课才能讲清楚的知识.在电路一节中提到"电能",这些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教材也打破常规,采用了渗透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深入了解,教师只要做到"无须言传,只求会意"的教学境界即可.

教材在初二第一学期最后一章安排了"电流和电路"的学习,本身也体现了"教材本身不过分强调学科的逻辑特点",而注重基于学以致用的兴趣,从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结构.在学习了电流和电路后,接着安排了第五节《家庭电路》,分明是从学生生活需要出发,上述宗旨体现得更为明显.

⑶注重探究,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

①本教材有两个探究过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这两个探究过程旨在:

A.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

B.鼓励学生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C.培养学生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处理信息的能力.

D.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

这两个探究的特点:

A.是经历了7个探究后的又两次探究.

B.是一个最完整,最规范,难易程度最理想的探究过程.

C.无论探究过程的提示,还是探究过程的难度,都体现了由易到难,由具体到独立的循序渐进原则.

D.必须有电流知识,电流表的使用做铺垫才能达成的探究.

E.课程内容目标对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没做任何要求,因此是个典型的以知识为载体,重过程,轻结果的探究.

F.明显提出评估和交流合作的探究.

G.是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于一体的载体.

因此这两个探究是本章的两个重点.了解上述探究宗旨和特点,抓住机会,学生的探究能力才会有飞跃.

②这里建议增加两个课外探究:

一是探究物质的导电性能:利用电流表或者小灯泡,两个小碳棒,电池,导线,开关,检测铅笔盒中的尺,铅芯,圆规,身上的扣,布,厨房中的盐水,醋,水,油等物质的导电性能.并做出实验报告,谈出

自己的见解.

二是调查了解人体上的生物电:请教老中医,查询资料,注意电视节目的有关内容,医疗器材的原理;了解人体的脉络,人体电流,脉络能量等生物电知识.注意各学科间的渗透.

③课本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栏目如:"想想作作","动手动脑学物理","小资料","科学世界",目的是提倡多种方式学物理.非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可采用各种活泼的教学形式,通过不同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例如:对于"科学世界"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举行小博士解读.对于"动手动脑"则可以要求学生课下动手做实验,开辩论会,进行小论文交流等各种形式的学习.这些非标准的知识不再是我们教学中的绊脚石,反而成为我们向学生传授"方法"的载体.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知识的传播是一种渗透过程,犹如我们在孩子渴望的心田里投下一块海绵,要他们自己去吸收更多的知识.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主动,以达到《课程标准》里的要求——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兴趣,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素质.

另外,《课程标准》以更明确的形式告诉我们,教材如同参考书,只要我们了解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完全可以不受教材束缚,而形成一个有"个性"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学研究对我们就更为重要了.

2,引发兴趣的笔墨重,且绚丽多彩:

第五章的开篇语是"功勋卓越的电与磁"这是学生经历了"有趣的声""色彩斑斓的光""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四章的学习后,更进一步感受到: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有用,有用到"电和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功勋.它为什么有这么高的"荣誉" 新颖的开篇语不仅使学生对物理的认识迈上一个台阶,并且激励学生主动开启这个既普及又神奇的科学殿堂.他们一旦步入电学殿堂,就会亲身体会到"电与磁"的功不可没.

第五章是整个电学的开篇,这就奠定了它的关键地位,赋于它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又是成功的敲门砖.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无论从语言的叙述还是到版面的设计及各种栏目的设置,都非常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例:让人眼花缭乱线路板的彩照,引人入胜的开头语,那么多的为什么,精巧设计的想象做做,想想议议栏目……甚至电路元件照片与其电路符号的对应,都独具匠心地用大小两个圆呈现给学生使人感到活泼且生动.触电,急救的卡通彩图……更有"三线插头""试电笔""空气开关" ……这些基于"学以致用"的知识的安插,给我们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提供了素材,教师应从教材中挖掘这方面的功能,利用它们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其浓厚的学习兴趣顺水推舟式的保持下去,只有这样,如此这般,关键的第五章就能顺利通过.

3,本章的知识网络:

本章的主线是电流,教材紧紧抓住这个主线,将知识编织成串:从开始"灯泡亮了,因为有电流通过" "灯泡中的电流靠电流维持" "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强弱及测量" "电流可否同时流入两个灯泡,流出后再汇合"(引入串并联电路)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清晰的主线又分出了电路的支线,其目的要达到:⑴电路概念的建立是今后学习的需要⑵电路是电流路径.

第一节课电流,电路内容齐头并进,显得知识跳跃,杂乱.但仔细分析,它体现了电流电路的辨证关系,下面就是本章的知识网络:

(辩证关系) 电源

只有电路闭合, 组成

1,电流的形成电路中才有电流用电器

2,电流的方向电流电路

3,电流的强弱

只有研究电流, 电路图

电路才有意义

各点电流的关系串联电路

干路与支路电流的关系并联电路

触电(有电流流过人体) 组成

家庭电路

急救(切断电源终止电流) 火线,零线

教师更好的把握知识结构是达成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

二,本章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识:

①从能量的转化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②能说出生产,生活中应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事例.

③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及安全用电意识.

⑵技能:

①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②会使用电流表.

2,过程与方法:(前面已谈过,不再重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见课程标准)

知识技能目标与旧大纲相比要求普遍降低,知识点减少,这样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宽阔的教学天地,不必担心讲不完怎么办学不会怎么办对于非标准中的知识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学习.这些知识是铺垫,是载体,是拓宽,是在学习中获得学法的过程,是渗透的过程.

三,几点建议:

1,用好5.1—4的彩图实验,这个实验虽很简单,但它的作用却很大:

⑴它得出了只有电路闭合才有电流的结论.

⑵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电路中不接入电源是不会有电流的,从而引入本节第二个环节电源和用电器.

2,电流的形成可以用拟人类比的方法展现给学生:在某马路两端挤满准备越野赛的同学,在没有任何命令前提下,他们杂乱无章的动,发令枪一响,恰似一个无形的推力施加于每一个可以移动的同学,于是他们都朝一个方向定向移动,马路上各处同时出现人流.这样再类比到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用这些拟人类比再配上卡通片投影片,学生可在轻松的环境中,领会了电流的形成.

3,第三节常见的电流小数据,应引起足够的认识,学生应了解常用用电器的大致电流.例:液晶显示器中的电流,手电筒中的电流,家用电路中的电流,充实学生的生活经验.

4,关于两个探究,在课程目标中谈了许多.我认为下列问题应引起教师足够的认识:

⑴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是探究成功的关键:

首先在探索前应设置一定的情景,促使学生质疑.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对教学的成败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起重要作用.

例如: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不妨将两个电阻不一样的小灯泡串入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明显不一样,教师充当错误者,造成假象.也可用类比水流,高速路上的车流,展开讨论.讨论时最好树立对立面.学生要证明自己的猜想的正确,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不管质疑的水平高低,教师都不能当灭火器,都要坚持的原则是:重过程,轻结果.只要学生动手,动脑参与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护学生的探求欲望.

学生在探求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而气馁,合作不利而失去信心,教师在设计学生探究方案时必须考虑周全,抓住任何一个同学探求的闪光点进行激励,使他们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⑵学生积极思维是探究成功的保证:

初中生由于生理及心理特点,他们往往被一些有趣的现象所吸引,而忘记了探究的目的和对象.不善于动脑思维,这是探究成功的最大阻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要让学生思维活跃,关键是"诱".该处的"诱"可以让学生猜想:或许他们会认为电荷越走越慢,电流越来越小;或许会认为电子经过用电器会消耗一部分,故出来减小.挑起这些争论会打开学生的思路.

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过程中,课本中给出了研究的电路图.重点是数据的获得,以及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师千万不能自觉或不自觉的包办代替,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发表见解,哪怕是错了,也是正常现象.要他们相信:错误,挫折和成功是形影相随,永不分离的!只要他们肯动手,动脑,就会走向成功.而对于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探究,学生在了解了探究的程序的基础上,一切程序都可以放开,放开不等于自流,所以课堂开始如何调治学生的情绪和欲望是关键.要使课堂沉浸在浓厚的研讨氛围中,探究才能成功.

⑶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探究的精华:

实验中"凑数"是不少学生的不良习惯.由于种种原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存在着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老师要鼓励实事求是的学生,对造成误差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从各组实验数据中得出一个客观的,普遍的结论.只有从小养成尊重客观实事的科学品质,将来"重大发现"和发现才不能从你身边溜走.

在浅谈第五章教材的过程中,笔者悟出了:课本不是为教师教课服务的"教材",而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学材".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还需不断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纠正,使之日臻完善.

第六章《欧姆定律》教材分析

胶州市教体局教研室矫洪法

胶州市振华中学许文彬

一,本章课程内容概述

本章是在学习电流强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电压,电阻这两个电学中的重要物理量进而通过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最后介绍了欧姆定律的应用,测量一个导体的电阻的方法及安全用电.

本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所以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章教材安排了四个探究活动,一是探究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压与总电压的关系;二是探究怎样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的亮度;三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四是探究怎样测量一个导体的电阻.这些探究活动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现象和实验来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学会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四次探究活动中,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是《标准》中明确要求的,其余三次探究活动《标准》中没做任何要求,它是以知识为载体,重过程,轻结果的探究.

本章建议增加两个课外探究:一是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二是画出在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随电压变化的图线,并进行讨论.

本章共有六个自然节,内容分别为:

第一节"电压"讲述了电压的作用,单位,怎样正确使用电压表.

第二节"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一节步骤齐全的重过程,轻知识的探究活动.

第三节"电阻"教材首先介绍了导体和绝缘体,以此引入电阻的定义,单位,半导体,超导现象,滑动变阻器及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第四节"欧姆定律"首先探究了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后应用创造学的组合原理引入欧姆定律,并进行了简单应用,最后介绍了额定电压,短路.

第五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是欧姆定律的一种应用.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第六节"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介绍了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注意防雷等三部分内容,它们是欧姆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本章课时安排

建议一,二,五,六节各安排1课时,三,四两节各安排3课时,综合复习2课时,共12课时.

二,本章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比较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

(2)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3)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现象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4)了解生活中安全用电知识,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

(5)会正确使用电压表

(6)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

(7)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体验性要求目标:

(1)经历:通过探究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2)反应:通过探究能书面或口头积极表达自已的观点,敢于提出与别人的不同见解等.

(3)领悟:初步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建议

1,第一节"电压"

在教材开门见山,直接引入了"电压"这个词,后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电压值.这样安排的目的:一是学生从生活体验中有感性认识.二是渗透了电压有高低;三是为下面学习电源提供电压作好铺垫.

本节教材介绍了电压的作用,单位及换算关系,常见的电压值,电压表的使用.重点是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难点是电压的作用.难点的突破建议采用旧教材的类比法.通过水压形成水流类比电压形成电流,可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变静为动,既生动形象,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省时又省力.但此部分用时不宜过长,否则会冲淡本节的重点.对于电压表的使用,由于学生已学过电流表的使用.因此可通过自学阅读电压表的使用说明书,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列表对比等方法进行突破.

"想想做做"可在学生明确了电压表的使用与读数后,让学生利用学具盒的器材,课后动手做实验,亲自体验成功的乐趣.

"动手动脑学物理"目的:一是为了巩固电压表的使用,二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第2题实际是一种伏打电池,通过测伏打电池两极的电压,渗透了如何用电压表判断电源的正负极的方法.此题可布置学生课后做一做,第二节课拿出一定的时间学生相互交流,总结.这种良好的习惯的形成正是新的《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只有这样逐渐地训练,学生动手,动脑,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2,第二节"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本节《标准》中没做任何要求,是一节以知识为载体重过程,轻结论的典型的探究课.因此教师应抓住这样的素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意识,热爱科学的态度,愿意探究精神,与他人

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等,这正是物理课堂教学中最终目的的具体体现.

到现在,学生基本熟悉了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因此,在本节的探究活动中,探究的步骤尽可能让学生自已完成.本节可通过复习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引入课题,具体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利用多媒体或投影仪展示图6.2-1串联电路.

(2)提出问题:如何测出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又如何测两只灯泡两端的总电压

(3)学生讨论,画出电压表

(4)设问闭合开关,电压表有示数,根据此现象学生猜想提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

在探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猜想时,应注意①尽可能让学生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猜出来如:相等,不相等,大于,小于,不一定,无关等.当学生经过几次讨论猜想后,还没猜全,此时教师应及时充当学生的角色,参与猜想. 但切记教师包办代替,教师一看学生猜不出,便统统全都说了,这样不利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与探究式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的.②禁止批评.对学生所提出的意义不大但问题明显不正确的猜想,不要简单地否定,应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指出其正确合理的成分,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参与的勇气.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可能一节课全部解决,一些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可留给以后的学习再研究,不要放置一边不管.

(2)设计实验时,应注意让学生简要地写出实验步骤,画出电路图,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分析数据得结论时,一定要让学生讨论自己得出,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注意重视评估与交流.这是探究式教学必备的两个环节.但此环节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原因是学生常常不知道怎样进行评估与交流.教师在强调评估交流的重要性的同时,要给出具体的方法.如学生两组相互交换实验方案,互相找问题,然后进行辩论;还可以要求学生检查结论是否与常识或已学过的知识相矛盾等,这些方法往往有助于发现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探究.

3,第三节"电阻"

本节的特点是内容多,包括导体和绝缘体,电阻,变阻器,半导体,超导现象.在旧教材分五个自然节,而新教材合并为一个自然节,这与新《标准》的要求有关,新的《标准》对知识要求降低了,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意志方面要求加大了.目的是以知识为载体,通过对知识的探索去获得研究学习,思维的方法,然后利用方法及运用方法进行探索,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形成某些思想,意识,精神.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旧的重知识,轻过程的观念,从新的理念进行本节的教学.

本节《阅读指导》要求,明白什么是电阻电阻的单位是什么变阻器的结构是怎样的怎样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的亮度而《标准》中对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超导现象要求是:了解半导体,超导现象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能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本节建议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讲导体和绝缘体,电阻.第二课时讲半导体,超导现象,变阻器.第三课时探究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第一课时建议补充两个探究活动,一是探究物体的导电性.二是探究决电阻大小的因素.这样处理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在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物体导电特性的差异,自然引出物体分导体和绝缘体两类,再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第二次探究是一个较大的探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探究的方法,体现重过程,轻知识的思想.

第二课时,讲半导体,超导现象时,可通过学生自学阅读,相互提问,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扩大知识面,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集体上网,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课时,探究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具体探究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前面已经讲过,不再重复.

4,第四节"欧姆定律"

本节内容同样较多,是本章最重要的一节,它包括一次大的探究,欧姆定律,额定电压,短路等内容,建议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第二课时,欧姆定律.

第三课时,额定电压,短路及简单电路的计算.

第一课时,探究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通过多媒体及时展示学生讨论,设计的方案,使学生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扩大每个学生的知识面.设计实验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及时充当优秀学生的角色参与设计,以便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本实验要改变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至少有两种,一是改变电池的个数,二是利用滑动变阻器,应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得出.进行实验时,可让学生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并非一定要统一要求.在分析表格数据得结论时,应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完整,不规范没关系,可在充分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时继续找学生补充,最后总结出规范的结论, 得出欧姆定律的具体内容.

本节教材的探究过程,是从两个量相乘或相除是否等于第三个量出发设计的,从所测数据间的关系能够比较得出结论,但欧姆定律的得出就要费一番口舌.因此除了得出这个结论外,还应引导学生总结出: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两端电压成正比的结论.

第二次实验时,换的电阻让其成倍数增加,电阻两端的电压调至与第一次相同,然后分析表一,二就可得出:电压一定,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结论,为欧姆定律的得出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根据探究得到的两个结论,应用创造学的组合原理,便可较容易的得到欧姆定律的内容.再通过例题进行公式的简单应用.题目不宜过难.教材提供的两个例题计算较简单,但这是初二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计算题,因此应在解题方法,思路,格式等方面要求规范.

第三课时,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熟练应用欧姆定律的公式进行分析解释有关现象,可增加一些有有"桥"的计算题,简单串,并联,电路的计算题及有关创造题目以达到理解欧姆定律的要求.

额定电压部分不宜讲的过深,因下一章还要继续学习.可通过一个演示实验.如:将1.5伏小灯泡与一节新干电池组成电路,观察灯泡的发光程度,而《标准》中去要求:再改用2节干电池串联,观察灯泡的发光程度,然后换上6.3伏小灯泡,观察灯泡发光程度.学生通过观察就比较容易理解要使灯泡正常工作,实际电压必须等于额定电压.

为了说明短路时,电流很大,可以用干电池做电源,进行演示,一是可以串联一电流表,通过试触方法让学生观察,二是可通过公式计算.从而进一步说明短路的危害.

5,第五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本节实验采用转换法测电阻,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因为实验的电路,测量的物理量,步骤基本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相同,所以可以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探究的步骤进行测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其中充当优秀学生的角色即可,具体方法可采用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相互提问找问题等形式进行.

"想想议议"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要通过学生的讨论,辩论等形式,自己解决.

"动手动脑"学物理中3,4两题,可通过实验在课堂上让学生解决.第4小题电流内接和外接两种形式,电路的系统误差电流表外接比内接小,但两种情况下系统误差都较小,所以两种测量结果相差不大,无须比较.

6,第六节"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本节介绍了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注意防雷等三部分内容.都是以欧姆定律为主线,结合实际进行讲述,通俗易懂.

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可简单介绍人体电阻,通过公式计算高低不同的电压,加在人体上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