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善败血症的预防诊断和临床管理

改善败血症的预防诊断和临床管理

改善败血症的预防诊断和临床管理
改善败血症的预防诊断和临床管理

第七十届世界卫生大会WHA70.7议程项目12.22017年5月29日

改善败血症的预防、诊断和临床管理第七十届世界卫生大会,

审议了关于改善败血症的预防、诊断和临床管理的报告1,

关注败血症继续导致全世界每年约600万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可预防的;

认识到败血症作为对感染的病症反应是全世界大多数传染病死亡的最终共同途径;

考虑到败血症具有独特的临床过程,对时间的把握至关重要,在早期阶段通过尽早诊断和及时与适当的临床管理,可以高度顺应治疗;

还考虑到,通过适当的手部卫生、获得疫苗接种规划、获得改进的环境卫生和水供应以及其它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最佳做法,常常可以防止可能导致败血症的感染;与医院内感染相关的败血症很严重,难以控制并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认识到虽然不能始终预测败血症本身,但可以通过尽早诊断和适当且及时的临床管理来减轻其对死亡率和长期发病率的不良影响;

还认识到需要改进预防感染的措施和控制败血症的后果,因为感染预防和控制规划薄弱,对早期败血症的健康教育和识别能力不足,不能充分获得负担得起、及时、适当的治疗和护理,实验室服务欠缺以及缺乏败血症预防和临床管理的综合方法;

注意到医疗相关感染是败血症加重卫生保健资源负担的一个常见途径;

1文件A70/13。

WHA70.7

2考虑到需要一种综合方法来处理败血症,其重点是预防,通过临床和实验室服务尽

早识别并及时获得包括重症监护服务在内的卫生保健,可靠地提供包括静脉输液的护理基础项目,以及在需要时及时提供抗微生物药物;

确认:(i)不适当和过度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会加大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威胁;(ii)WHA68.7号决议(2015年)通过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全球行动计划1和WHA67.25号决议(2014年)敦促世卫组织加快努力,确保获得有效的抗微生物药物,并负责任和审慎地予以使用;(iii)败血症是为人类健康负责任地使用有效的抗微生物药物的最重要适应症;(iv)在缺乏适当和及时临床管理的情况下,包括缺乏有效的抗微生物药物,败血症几乎普遍会致命;(v)对包括败血症在内的感染进行无效或不完整的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可能是日益增长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威胁的主要推动因素;(vi)一些耐药性病原体的发生率可通过使用适当的疫苗来减少;(vii)免疫受损的患者面临非常严重形式的败血症的最大风险;

认识到许多疫苗可预防的疾病是引起败血症的主要原因,并重申关于免疫和疫苗质量的WHA45.17号决议(1992年),其中敦促会员国,除其它外,在可行的国家中将具有成本效益和可负担的新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还认识到运行良好的强大卫生系统的重要性,包括组织和治疗战略,以便改进患者安全和细菌源性败血症的结局;

进一步认识到需要预防和控制败血症,加强及时获得正确诊断并提供适当的治疗方案;

又认识到利益攸关方的宣传工作,特别是通过每年9月13日2在许多国家举行的现有活动,以便提高对败血症的认识,

1.敦促会员国3:

(1)根据世卫组织指南,将预防、诊断和治疗败血症纳入国家卫生系统,在社区和

卫生保健机构予以加强;

(2)加强现有战略或制定新战略,从而加强感染预防和控制规划,包括加强卫生

基础设施、促进手部卫生及其它感染预防和控制最佳做法、清洁分娩手术、手术1见文件WHA68/2015/REC/1,附件3。

2见文件A70/13第11段:民间社会组织倡导9月13日为世界败血症日。

3适用时,还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WHA70.7

中的感染预防举措、改善环境卫生、营养和提供清洁的水、获得疫苗接种规划、为卫生专业人员提供有效的个人防护设备以及在卫生保健场所进行感染控制;

(3)继续努力减少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并根据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全球行动计划1,

促进适当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包括制定和实施全面的抗微生物药物管理活动;

(4)制定和实施标准和最佳护理,并通过采用多部门方法的适当指导方针,加强医

疗应对措施,对包括疫情在内的卫生突发事件中的败血症进行诊断和管理;

(5)通过健康教育,包括患者安全,使公众对从传染性疾病发展成败血症的风险

加大认识,以便确保受影响的个人和卫生保健系统之间及时的初步接触;

(6)为所有卫生专业人员开展关于感染预防和患者安全的培训,并培训他们认识到

败血症是具有紧急治疗需要的可预防和亟需把握时间的病症的重要性,以及使用“败血症”的说法与患者、亲属和其他各方进行沟通的重要性,以便提高公众意识;

(7)促进针对败血症创新诊断和生命全程治疗手段的研究,包括研究开发新的抗微

生物药物和替代药物、快速诊断测试法、疫苗及其它重要技术、干预措施和疗法;

(8)应用和更好地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系统确定败血症和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

流行率和概况,制定和实施监测和评价工具,以便重视和监测改善败血症结局的进展,包括发展和促进具体的流行病学监测系统,并为与预防、诊断和治疗活动和帮助幸存者获得相关卫生保健有关的政策决定提供循证的战略指导;

(9)进一步参与宣传工作,提高对败血症的认识,特别是通过支持会员国每年9月

13日举行的现有活动2;

2.要求总干事:

(1)制定世卫组织指导,酌情包括关于败血症预防和管理的指南;

(2)提请注意败血症的公共卫生影响,包括发表败血症报告,描述其全球流行病学

情况和疾病负担影响,并确定成功的方法,到2018年年底将败血症的及时诊断和管理纳入现有卫生系统;

1见文件WHA68/2015/REC/1,附件3。

2见文件A70/13第11段:民间社会组织倡导9月13日为世界败血症日。

3

WHA70.7

4(3)酌情支持会员国,确定标准并制定必要的指南、基础设施、实验室能力、战略和工具,以减少败血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和长期并发症;

(4)与联合国系统其它组织、合作伙伴、国际组织及其它相关利益攸关方合作,尤其加强发展中国家获得优质、安全、有效和负担得起的败血症治疗方法以及感染预防和控制方法(包括免疫)的能力,同时考虑到现有的相关行动;

(5)通过执行委员会向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报告本决议的实施情况。

第九次全体会议,2017年5月29日

A70/VR/9

= = =

败血症,菌血症,脓毒症

败血症(septicemia)系指致病菌或条件致 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败血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败血症本身并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在败血症时见到的表现也可见于其他急性感染,如反复出现的畏寒甚至寒战,高热可呈弛张型或间歇型,以瘀点为主的皮疹,累及大关节的关节痛,轻度的肝脾大,重者可有神志改变,心肌炎,感染性休克,DIC,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各种不同致病菌所引起的败血症,又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 1.金葡菌败血症原发病灶常系皮肤疖痈或伤口感染,少数系机体抵抗力很差的医院内感染者,其血中病菌多来自呼吸道,临床起病急,其皮疹呈瘀点,荨麻疹,脓疱疹及猩红热样皮疹等多种形态,眼结膜上出现瘀点具有重要意义,关节症状比较明显,有时红肿,但化脓少见,迁徙性损害可出现在约2 /3患者中,最常见的是多发性肺部浸润,脓肿及胸膜炎,其次有化脓性脑膜炎,肾脓肿,

肝脓肿,心内膜炎,骨髓炎及皮下脓肿等,感染性休克较少发生。 2.表葡菌败血症多见于医院内感染,当患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后,此菌易形成耐药株(有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呼吸道及肠道中此菌数目明显增多,可导致全身感染,也常见于介入性治疗后,如人工关节,人工瓣膜,起搏器及各种导管留置等情况下。 3.肠球菌败血症肠球菌属机会性感染菌,平时主要寄生在肠道和泌尿系统,其发病率近30年来有升高,在我国医院内感染的败血症中可占10%左右,在美国也已升至第四位,临床上表现为尿路感染和心内膜炎者最多见,此外还可见到脑膜炎,骨髓炎,肺炎,肠炎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4.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不同病原菌经不同途径入血,可引起复杂而多样化的表现,有时这些表现又被原发疾病的症状体征所掩盖,病前健康状况较差,多数伴有影响机体防御功能的原发病,属医院内感染者较多,寒战,高热,大汗,且双峰热型比较多见,偶有呈三峰热型者,这一现象在其他病菌所

败血症和败血性休克(Sepsis-3)的第三个国际共识定义

败血症和败血性休克(Sepsis-3)的第三个国际共识定义 抽象 败血症和败血性休克的重要性定义于2001年进行了最新修订。此后,在病理生物学(器官功能,形态,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和血液循环方面的变化),脓毒症的管理和流行病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需要重新检查。 目的评估并根据需要更新败血症和败血性休克的定义。 过程重症监护医学学会和欧洲重症监护医学学会召集了一个具有败血症病理生物学,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专业知识的专责小组(n = 19)。通过会议,Delphi 流程,电子病历数据库分析和投票产生了定义和临床标准,然后分发给国际专业协会,要求同行评审和认可(在确认书中列出的31个协会)。 证据综合的主要发现先前定义的局限性包括对炎症的过度关注,脓毒症遵循从严重脓毒症到休克的连续体的误导模型,以及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标准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不足。脓毒症,败血性休克和器官功能障碍目前使用多种定义和术语,导致报告的发病率和观察到的死亡率存在差异。工作队认为严重败血症一词是多余的。 推荐建议败血症应定义为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对于临床手术,器官功能障碍可以通过序贯的[败血症相关的]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增加2分或更多来表示,这与医院内死亡率大于10%有关。败血性休克应定义为败血症的一个子集,其中与单独的败血症相比,特别严重的循环系统,细胞和代谢异常与更高的死亡风险相关。在没有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血管升压药的需求在临床上确定感染性休克的患者,以维持平均动脉压为65 mm Hg或更高,血清乳酸水平大于2 mmol / L(> 18 mg / dL)。这种组合与医院死亡率大于40%有关。在院外,急诊科或普通医院的病房中,如果具有以下至少两项临床标准,则可迅速将成年疑似感染的成年患者确定为败血症典型的不良预后。新的床旁临床评分称为quickSOFA(qSOFA):呼吸频率为22 / min或更高,精神错乱或收缩压为100 mm Hg或更低。 结论和相关性这些更新的定义和临床标准应取代以前的定义,为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试验提供更大的一致性,并促进败血症或有败血症风险的患者的更早识别和更及时的处理。 介绍 败血症是由感染引起的生理,病理和生化异常综合症,是公共卫生方面的主要问题,2011年占美国医院总费用的超过200亿美元(5.2%)。1据报告,败血症的发生率正在增加,2,3和可能反映人口老龄化与更多合并症,更大的识别,4和,在一些国家,报销-有利编码。5尽管真正的发病率尚不清楚,但保守的估计表明

败血症病例分享

20岁,慢性肾功能不全,颈静脉置管术后发热,双肺弥漫多形性变 一、病历摘要 男性,20岁,个体。因头昏、乏力、少尿1月,鼻衄半月于2011年8月25日入院。患者诉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恶心、心慌并出现尿量减少,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未予以重视。半月前患者开始间断性鼻衄,每次流血50ml 左右每天流血3~4次,可自行停止。5天前鼻衄加重遂至当地某省级医院住院,查血常规RBC 1.98×1012/L,HB 56g/L,PLT 45×109/L↓,肾功能CREA 2700μmol/L,诊断为“1.贫血、血小板减少查因;2.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予以利尿及对症等治疗3天后无明显改善遂来我院求诊,予急诊血液透析治疗后收住我院肾内科。既往有血压升高病史2年。 入院体查T 37.0℃,P 102次/分,R 20次/分,BP 151/100mmHg。慢性病容,贫血面容,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呼吸运动度对称,语颤无增强,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腹部、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4.7×109/L,RBC 1.70×1012/L↓,HB 46g/L↓,PLT 76×109/L↓;24小时尿量100mL↓,尿比重1.000↓,蛋白质定性(+++);肾功能BUN 64.40mmol/L↑,CREA 2336.4mmol/L↑,UA 375.3mmol/L↑;血沉105mm/h↑;血管炎三项、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14项、免疫球蛋白、补体、C反应蛋白均(-)。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T间期延长。心脏、腹部彩超:高血压所致心脏改变、左室壁增厚、左房增大、升主动脉内径增宽、二三尖瓣反流、左心功能测值正常范围,双肾实质弥漫性病变、肾脏缩小、腹腔积液。胸片示双肺无明显主质病变,心影稍增大。 二、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予血液透析、护肾、降压、纠正贫血、及营养支持治疗。9月3日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黄色粘稠痰,最高体温达40℃,5天后血培养回报:金黄色葡萄球菌;复查胸片示双肺广泛渗出灶。先后予氨曲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米诺抗感染,效果欠佳,我们再次详细追 问病史,患者入院时无发热、胸片亦未见异常,入院后曾行颈静脉置管术,术后 5天即出现持续发热,后血培养回报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考虑金黄色葡萄球菌败

猪败血症病的诊治及浅析

猪败血症病的诊治及浅析 在诊疗中,病猪往往表现耳、颈、四肢内侧、腹下等皮肤有出血点,先红后紫,后成为紫斑的败血症及高温经过,常常都误认为是瘟症,放弃治疗,使成批生猪死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然而只要认真诊断和治疗就可减少损失。笔者在长时间的兽医门诊工作中,诊断治疗病猪3005 头,治愈率达89 %。现将诊断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l 猪肺疫 1.1 症状与病变。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Pasteurellosis Su- um)“俗称锁喉风”,除发病初为最急性,不表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外,后期呈急性或慢性经过, 常见有败血症病变和急性胸膜肺炎。体温升高(40-41 摄氏度),初痉挛性干咳,后变为湿咳,呼吸困难,鼻流粘液或带血,触诊胸部有痛感。听诊有干啰音和湿啰音及摩擦音。病势发展呼吸困难,张口吐舌.呈犬坐姿势,可视粘膜蓝紫,初便秘后腹泻,皮肤瘀血和出血点,病猪卧地消瘦窒息死亡。病程5-8 天不死转慢性,病变尤以喉部肿胀及周围组织里胶样浸润为特征,淋巴结肿大切面呈大理石状,颌下淋巴尤为明显,胸膜心包呈纤维性炎症。

1.2 防治。(1) 每年春秋两次对疫区注射猪肺疫疫苗,增强群体免疫力。(2) 急性病例治疗:“九一四,,一次注射,必要时隔1-2 日再用药1 次。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磺胺嘧啶均有一定疗效(剂量见说明)。中药:丹皮30g,紫草40g,射干30g,豆根30g ,黄苓30g,麦冬30g,郁金25g, 元明粉25g .虎杖30g(50 kg 体重剂量,按大小适量加减),2 日1 剂,2 剂即可。 2 仔猪副伤寒 2.1 症状与病变。本病由沙门氏菌引起,称猪副伤寒(Paraty- phus Suum),6 月龄以内猪易感,为急性败血型经过, 根据病势和死亡快慢, 分急、亚、慢三型。病原于机体抵抗力弱时致病,体温升高(40-41 摄氏度) ,精神沉郁不食,随后下痢,粪淡黄或灰白色恶臭,有呼吸困难.耳、胸前和腹下皮肤有紫色斑点,寒颤钻草,眼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病程可长达3 周,后极度消瘦竭衰而死。主要病变:脾脏肿大色蓝紫,肠系膜淋巴索状肿大:特征病变为坏死性肠炎,盲肠、结肠、回肠肠壁增厚、粘膜覆盖一层弥漫坏死性腐乳状物质,剥开呈底部红色边缘不规则溃疡面。 2.2 防治。(1) 加强饲养管理消除诱因,对常发地用仔猪副伤寒苗防疫。(2) 卡那霉素肌肉注射有较好疗效,另肌注磺胺嘧啶.内服土霉素( 剂量按说明) 。中药:黄连25g,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医发[2001]2 号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有关部委卫生局(处),部有关直属单位: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和监测的准确率,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充分论证、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二○○一年一月二日 卫生部办公厅二○○一年一月三日印发 附件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Hospital Infection 或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说明: 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卫医发[2001]2号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

卫医发20012号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Hospital Infection或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疮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下列情况则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作出病原学诊断。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腹部和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手术部位皮肤和软组织骨、关节生殖道口腔其它部位呼吸系统一、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发热(≥38.0℃超过两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说明】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下列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1)发热。(2)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3)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2.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六条之一即可诊断。1.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2.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3.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4.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数≥105cfu/ml;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到病原菌数≥104cfu/ml;或经防污染标本刷(PSB)、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PBAL)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病原菌,而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支气管扩张者病原菌数必须 ≥103cfu/ml。5.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它特殊病原体。6.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说明】1.痰液筛选的标准为痰液涂片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和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免疫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患者见到柱状上皮细胞或锥状上皮细胞与白细胞同时存在,白细胞数量可以不严格限定。2.应排除非感染性原因如肺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癌等所致的下呼吸道的胸片的改变。3.病变局限于气道者为医院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出现肺实质炎症X线显示者为医院感染肺炎包括肺脓肿,报告时需分别标明。三、胸膜腔感染【临床诊断】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和抗生素使用指南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和抗生素应用 CDC2010指南流程CDC2010(2012)败血症(无乳链球菌)二级预防流程 有 新生儿败血症现象→→a全面诊断b抗生素治疗 ↓否有 C孕产妇绒毛膜羊膜炎→→d有效评价b抗生素治疗 ↓否否 无乳链球菌疗法是否适用于母体→→f常规疗法 ↓是是 青霉素静脉滴注或氨苄西林在接生前4小时注射→→fg至少观察2天 ↓否是 大于等于37周且胎膜早破小于18小时?→→fh至少观察48小时 ↓否是 小于37周或胎膜早破大于等于18小时?→→d有效评价f至少观察2天 APP流程 评估妊娠37周及以上的无症状婴儿患败血症的风险因素(绒毛膜羊膜炎)。 风险因素诊断测试抗生素 绒毛膜羊膜炎出生6-12小时内血白细胞分类及CRP 广谱抗生素 处理方法 血培养阳性血培养阴性婴儿情况良好血培养阴性婴儿情况良好 实验数据不准确实验数据不准确 继续抗生素治疗如果患儿母亲在分娩期间使用了停止使用抗生素,且腰椎穿刺抗生素,继续抗生素治疗48小时后出院 APP流程 评估妊娠37周及以上的无症状婴儿患败血症的风险因素(非绒毛膜羊膜炎)。 风险因素诊断测试抗生素 胎膜早破大于等于出生6-12小时内血白细胞分类及CRP 不需要抗生素18小时,或IAP表需要观察明,但不充分 处理方法 实验数据不正常实验数据正常↓ 血培养婴儿情况良好,48小时后出院↓ 血培养阴性,婴儿婴儿情况良好,48小时后出院

APP流程 评估妊娠小于37周的无症状婴儿患败血症的风险因素(绒毛膜羊膜炎)。 风险因素诊断测试抗生素 绒毛膜羊膜炎出生6-12小时内血白细胞分类及CRP 广谱抗生素治疗或胎膜早破大于18小时 或IAP表明,但不充分 处理方法 血培养阳性血培养阴性婴儿情况良好血培养阴性婴儿情况良好 实验数据不准确实验数据不准确 继续抗生素治疗如果患儿母亲在分娩期间使用了停止使用抗生素,且腰椎穿刺抗生素,继续抗生素治疗48小时后出院 五、抗生素疗程(APP) NICE指南:根据高危因素的等级和数量指导临床处理:存在1项*标志的高危因素,或≥2项无*标志的高危因素,应做有关检查并开始抗生素治疗。 ●前一个婴儿发生侵入型无乳链球菌感染 ●本次妊娠期孕妇有无乳链球菌定值或菌尿症 ●胎膜早破 ●自发性早产(胎龄<37周) ●早产儿疑似或确诊胎膜早破超过18个小时 ●产时发烧超过38℃,或确诊或疑似绒毛膜羊膜炎 ●母亲因确诊或疑似侵入型细菌感染(乳败血症)而在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前后24小时内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产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属此类)* ●多胎妊娠时,另一名婴儿疑似或确诊感染* ●行为或反应改变 ●肌张力改变

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

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是什么?血培养是唯一标准吗?不做血培养能诊断吗?败血 症(septicemia)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在身体体抗力减弱或(和)各种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在其中生长繁殖释放大量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称为败血症。 目前常见的致病菌G :以金葡菌为主,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也逐渐增加;G-:以大肠杆菌为主,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条件致病菌有增加的趋势。一般表现,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常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急性长期高热,伴有畏寒、寒战、出汗、头痛、呕吐、腹痛、关节痛等症状,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呼吸及心跳增快,皮肤可见瘀点或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2、WBC↑、N↑,有核左移现象,细胞内有中毒颗粒及空泡,CRP↑,前白蛋白↓,转铁蛋白↓。3、血培养(+)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反复抽血培养可以提高阳性率;病灶分泌物培养和血培养获得相同的细菌时更有诊断意义。如果多次培养还是阴性,但临床症状支持,也不排除是败血症的可能,毕竟有假阴性存在的可能性,至少可以诊断为临床败血症。 一、诊断 (一)病原菌 我国以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主要见于早产儿,尤其是长期动静脉置管者;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见于皮肤化脓性感染;产前或产时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的革兰阴性(G- )菌较常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以G- 菌如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沙雷菌等多见。 (二)易感因素 1。母亲的病史:母亲妊娠及产时的感染史(如泌尿道感染、绒毛膜羊膜炎等),母亲产道特殊细菌的定植,如B 组溶血性链球菌(GBS)、淋球菌等。 2。产科因素: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羊水混浊或发臭,分娩环境不清洁或接生时消毒不严,产前、产时侵入性检查等。 3。胎儿或新生儿因素:多胎,宫内窘迫,早产儿、小于胎龄儿,长期动静脉置管,气管插管,外科手术,对新生儿的不良行为如挑“马牙”、挤乳房、挤痈疖等,新生儿皮肤感染如脓疱病、尿布性皮炎及脐部、肺部感染等也是常见病因。 (三)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1)体温改变:可有发热或低体温。 (2)少吃、少哭、少动、面色欠佳、四肢凉、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 (3)黄疸:有时是败血症的惟一表现,严重时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 (4)休克表现:四肢冰凉,伴花斑,股动脉搏动减弱,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血压降低,严重时可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2。各系统表现: (1)皮肤、粘膜:硬肿症,皮下坏疽,脓疱疮,脐周或其他部位蜂窝织炎,甲床感染,皮肤烧灼伤,瘀斑、瘀点,口腔粘膜有挑割损伤。 (2)消化系统:厌食、腹胀、呕吐、腹泻,严重时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后期可出现肝脾肿大。 (3)呼吸系统:气促、发绀、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 (4)中枢神经系统:易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嗜睡、激惹、惊厥、前囟张力及四肢肌张力增高等。

败血症治疗方法!

败血症治疗方法! 1.基础治疗与对症治疗败血症患者的体质差,症状重,病情需持续一段时间,故在应用特效抗菌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甚至小量多次给予人血白蛋白(白蛋白)、血浆或新鲜全血以补充机体消耗、供给能量、加强营养、支持器官功能,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有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毒血症表现时,可予升压药、强心药及(或)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高热剧烈头痛、烦躁不安者可予退热剂与镇静剂。需加强护理,注意防止继发性口腔炎、肺炎、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 2 病原治疗:由于近年来败血症致病菌的种类逐渐发生变迁,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各类细菌耐药性自然发生率高及败血症引发MSOF极为常见,病死率较高。故致病菌的鉴别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是败血症临床治疗的基础,而合理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则是治疗的关键。 (1)病原菌明确的败血症:在药敏结果未出来前,针对已知病原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尽可能低的花费并避免毒副作用。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以金葡菌和表葡菌多见,但金葡菌对青霉素G普遍耐药、近年发现其对苯唑青霉素也已有耐药菌株,故主张选用头孢噻吩、万古霉素或壁霉素。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疗效最佳者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厌氧菌败血症常与需氧菌形成复数菌败血症,选用甲硝唑、克林霉素、氯霉素及上述抗革兰阴性杆菌药物。如系严重复数菌败血症又经多体治疗方案仍无效时,可考虑选用泰能。真菌败血症可选用二性霉素B或氟康唑,但应注意前者的副作用。细菌L型败血症可选用氯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及多粘菌素等。一旦药敏试验报告,则应根据其结果更改抗菌药物。 (2)抗菌药物的选择: ①葡萄球菌败血症:因金葡球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株已达90%左右,故青霉素G对其疗效很差,而第一、三代头孢菌素不同程度地抑制了β-内酰胺酶的作用,对其敏感的菌株可达90%,故现常选用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还可联合应用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首选万古霉素。 ②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氯霉素、氨苄西林。现已普遍耐药。第三代头孢菌素对此类菌有强抗菌活性,敏感率一般大于90%,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大肠杆菌及肺炎杆菌也有抗菌活性。故对此类败血症可从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中选用一种,可与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联合,也可与哌拉西林联合。绿脓杆菌败血症时应用头孢克肟无效,以用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较好。或将上药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伍用,疗效也好。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对包括绿脓杆菌在内的G-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受外界影响小,与其他类抗菌药物未见交叉耐药性,副作用轻,临床上也常被选用。 ③厌氧菌败血症:常呈复数菌混合感染,选药时应兼顾兼性厌氧菌或需氧菌。常选用的药物有氯霉素、万古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羧苄西林、氨苄西林、拉氧头孢、头孢唑肟、头孢曲松、甲硝唑、替硝唑、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等。 ④真菌败血症:使用咪康唑(达克宁):人工合成的1-苯乙基咪唑衍生物,

传染病诊断标准

传染病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分类 法定传染病共分三大类,共39种: 甲类2种(强制管制):鼠疫、霍乱 乙类26种(严格管制):包括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 丙类11种(监测管制):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等。 其中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包括: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 传染病的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资料 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 影像及活组织检查 传染病的诊断 介绍一些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也是日常报告最多,或不清楚该不该报,报告要求如何。 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其它感染性腹泻 诊断标准来自于卫生部诊断标准,2010年5月最新颁布 传染病诊断最新标准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293-2008)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是指由HIV感染引起的以人体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的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综合性疾患。 HIV感染者: 感染HIV后尚未发展到艾滋病阶段的患者。 艾滋病患者: 感染HIV后发展到艾滋病阶段的患者。 潜伏期: 从HIV感染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平均潜伏期(50%的HIV感染者进展到艾滋病期的

时间)为7年~8年。 1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史 1.1.1 患有性病或有性病史。 有不安全性生活史(包括同性和异性性接触)。 1.1.3 有共用注射器吸毒史。 有医源性感染史。 有职业暴露史。 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配偶或性伴侣。 1.1.7 HIV感染母亲所生子女。 临床表现 1.2.1 急性HIV感染综合征。 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 HIV感染中后期临床表现 成人及15岁(含15岁)以上青少年 1.1 A组临床表现 a)不明原因体重减轻,不超过原体重10%; b)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近6个月内≥2次; c)带状疱疹; d)口角炎、唇炎; e)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近6个月内≥2次; f)结节性痒疹; g)脂溢性皮炎; h)甲癣。 1.2.3. B组临床表现 a)不明原因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l0%; b)不明原因的腹泻,持续超过l个月;

改善败血症的预防诊断和临床管理

第七十届世界卫生大会WHA70.7议程项目12.22017年5月29日 改善败血症的预防、诊断和临床管理第七十届世界卫生大会, 审议了关于改善败血症的预防、诊断和临床管理的报告1, 关注败血症继续导致全世界每年约600万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可预防的; 认识到败血症作为对感染的病症反应是全世界大多数传染病死亡的最终共同途径; 考虑到败血症具有独特的临床过程,对时间的把握至关重要,在早期阶段通过尽早诊断和及时与适当的临床管理,可以高度顺应治疗; 还考虑到,通过适当的手部卫生、获得疫苗接种规划、获得改进的环境卫生和水供应以及其它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最佳做法,常常可以防止可能导致败血症的感染;与医院内感染相关的败血症很严重,难以控制并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认识到虽然不能始终预测败血症本身,但可以通过尽早诊断和适当且及时的临床管理来减轻其对死亡率和长期发病率的不良影响; 还认识到需要改进预防感染的措施和控制败血症的后果,因为感染预防和控制规划薄弱,对早期败血症的健康教育和识别能力不足,不能充分获得负担得起、及时、适当的治疗和护理,实验室服务欠缺以及缺乏败血症预防和临床管理的综合方法; 注意到医疗相关感染是败血症加重卫生保健资源负担的一个常见途径; 1文件A70/13。

WHA70.7 2考虑到需要一种综合方法来处理败血症,其重点是预防,通过临床和实验室服务尽 早识别并及时获得包括重症监护服务在内的卫生保健,可靠地提供包括静脉输液的护理基础项目,以及在需要时及时提供抗微生物药物; 确认:(i)不适当和过度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会加大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威胁;(ii)WHA68.7号决议(2015年)通过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全球行动计划1和WHA67.25号决议(2014年)敦促世卫组织加快努力,确保获得有效的抗微生物药物,并负责任和审慎地予以使用;(iii)败血症是为人类健康负责任地使用有效的抗微生物药物的最重要适应症;(iv)在缺乏适当和及时临床管理的情况下,包括缺乏有效的抗微生物药物,败血症几乎普遍会致命;(v)对包括败血症在内的感染进行无效或不完整的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可能是日益增长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威胁的主要推动因素;(vi)一些耐药性病原体的发生率可通过使用适当的疫苗来减少;(vii)免疫受损的患者面临非常严重形式的败血症的最大风险; 认识到许多疫苗可预防的疾病是引起败血症的主要原因,并重申关于免疫和疫苗质量的WHA45.17号决议(1992年),其中敦促会员国,除其它外,在可行的国家中将具有成本效益和可负担的新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还认识到运行良好的强大卫生系统的重要性,包括组织和治疗战略,以便改进患者安全和细菌源性败血症的结局; 进一步认识到需要预防和控制败血症,加强及时获得正确诊断并提供适当的治疗方案; 又认识到利益攸关方的宣传工作,特别是通过每年9月13日2在许多国家举行的现有活动,以便提高对败血症的认识, 1.敦促会员国3: (1)根据世卫组织指南,将预防、诊断和治疗败血症纳入国家卫生系统,在社区和 卫生保健机构予以加强; (2)加强现有战略或制定新战略,从而加强感染预防和控制规划,包括加强卫生 基础设施、促进手部卫生及其它感染预防和控制最佳做法、清洁分娩手术、手术1见文件WHA68/2015/REC/1,附件3。 2见文件A70/13第11段:民间社会组织倡导9月13日为世界败血症日。 3适用时,还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败血症诊断治疗指南

败血症诊断治疗指南 败血症是指各种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而引起的严重毒血症和全身性感染。常有高热、寒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全身无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重者可发生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败血症病死率仍相当高,平均30%-40%。 近20年来,由于各种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器官的移植、肾上腺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以及抗肿瘤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导管介入性治疗、使机体和细菌之间的互相关系有了很大变化,而败血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并无明显下降。 【诊断】 1.感染来源:主要是继发于病人的局部炎症。 2.易感人群:全身健康与免疫功能低下者。 一.临床表现 原发局部的炎症表现如局部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有发热、畏寒与皮疹等。 高热、寒战是败血症常见的症状,以弛张热和间歇热多见,少数为稽留热,G-杆菌可有双峰热;寒战发热发作时间不规则,可出现皮疹和消化道症状。过度换气是败血症的早期的体征,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或中毒性脑炎的表现。可发生感染性休克与DIC。

迁徙性炎症:随病原的种类与病情轻重而不同。 各种病原败血症的特点 (1)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1.原发病灶多为皮肤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如疖、痈、蜂窝织炎,或原发性肺炎。2.部分病人有荨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3.迁徙性损害是金葡菌败血症的特点,常有血源性金葡菌肺炎,咳嗽轻、痰少。可伴肺大疱与自发性气胸。可有心包炎、化脓性关节炎。皮肤浅表性小脓疱,散见于躯干,软组织脓肿形成。可有骨髓炎、肝脓肿与化脓性脑膜炎。还可以引起急性金葡菌心内膜炎,患者多先有心脏瓣膜损害,反复出现栓塞现象,血培养阳性。超声心动图心脏瓣膜有赘生物。 (2)表葡菌败血症:医院内感染中表葡菌败血症的发病率相当高,常见于体内异物留置者如留置静脉导管或严重基础疾患病人进行手术是,该菌侵入发生败血症。 (3)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现在已少见。 (4)肠球菌败血症:主要是医院感染,其原发病灶多为胃肠道感染,腹腔感染与泌尿道感染。该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5)大肠杆菌败血症:其原发感染灶多为患脓性胆管炎,肝脓肿、肠炎,化脓性腹膜炎,急性肾盂肾炎,产道感染等,除原发感染的临床表现外主要是严重的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多见。

败血症

败血症 败血症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若侵入血流的细菌被人体防御机能所清除,无明显毒血症症状时则称为菌血症(bacteriemia)。败血症伴有多发性脓肿而病程较长者称为脓毒血症(pyemia)。 英文名称septicemia 就诊科室内科,传染科,外科 常见病因细菌,真菌 常见症状高热,皮疹,关节痛,肝脾大,神志改变,休克等 白血病与败血症在临床上可有相似的表现,但两者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类疾病。 英文名称septicemia 就诊科室内科,传染科,外科常见病因细菌,真菌常见症状高热,皮疹,关节痛,肝脾大,神志改变,休克等 病因 侵入人体的细菌是否会引起败血症,与入侵菌的毒力、数量和人体防御免疫功能有密切联系。以下这些都可能导致败血病的发生:皮肤、黏膜发生破损和伤口感染、大面积烧伤、开放性骨折、疖、痈、感染性腹泻、化脓性腹膜炎;各种慢性病如营养不良、血液病(特别伴白细胞缺乏者)、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先天性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白细胞吞噬作用减弱等,容易诱发细菌感染;各种免疫抑制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代谢药、抗肿瘤药以及放射治疗等可削弱细胞或体液免疫,某些更可使白细胞减少或抑制炎症反应而有利于细菌蔓延、扩散;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易导致耐药菌株繁殖而增加感染机会;各种检查或治疗措施加内镜检查、插管检查、大隐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静脉高营养疗法、各种透析术、脏器移植等均可导致细菌进入血循环,或发生感染性血栓而形成败血症。 致病菌的变迁及常见的败血症致病菌:具有致病性或条件致病性的各种细菌均可成为败血症的病原体。由于年代的不同,患者的基础疾病不同,传入途径以及年龄段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致败血症的细菌也不同。 临床表现 败血症本身并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在败血症时见到的表现也可见于其他急性感染,如反复出现的畏寒甚至寒战,高热可呈弛张型或间歇型,以瘀点为主的皮疹,累及大关节的关节痛,轻度的肝脾大,重者可有神志改变,心肌炎,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各种不同致病菌所引起的败血症,又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 1.金葡菌败血症 原发病灶常系皮肤疖痈或伤口感染,少数系机体抵抗力很差的医院内感染者,其血中病菌多来自呼吸道,临床起病急,其皮疹呈瘀点,荨麻疹,脓疱疹及猩红热样皮疹等多种形态。眼结膜上出现瘀点具有重要意义。关节症状比较明显,有时红肿,但化脓少见,迁徙性损害可出现在约2/3患者中,最常见的是多发性肺部浸润,脓肿及胸膜炎,其次有化脓性脑膜炎,肾脓肿,肝脓肿,心内膜炎,骨髓炎及皮下脓肿等。感染性休克较少发生。 2.表葡菌败血症 多见于医院内感染,当患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后,此菌易形成耐药株(有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呼吸道及肠道中此菌数目明显增多,可导致全身感染,也常见于介入性治疗后,如人工关节,人工瓣膜,起搏器及各种导管留置等情况下。 3.肠球菌败血症 肠球菌属机会性感染菌,平时主要寄生在肠道和泌尿系统,其发病率近30年来有升高,临床上表现为尿路感染和心内膜炎者最多见,此外还可见到脑膜炎,骨髓炎,肺炎,肠炎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血流系统感染诊断标准

血流系统感染诊断标准 第一条血管相关性感染 1.临床诊断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 (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 (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理化性因素所致除外)。 (3)经血管介人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解释。 2.病原学诊断 (1)导管尖端培养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2)说明 ①导管管尖培养其接补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细菌菌数≥15cfu/平板即为阳性。 ②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l,或细菌菌数相当于对侧取血培养4~8倍。第二条败血症 1.血液培养分离出病原微生物,并伴有下列症状体征中的一项: (1)发热>38℃或低体温<36℃,可伴有寒颤。 (2)有入侵门户或迁徙病灶。 (3)有全身性感染中毒症状而无明显感染灶。 (4)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或较原收缩压下降超过5.3kPa

(40mmHg)。 2.说明 继发于某部位医院感染的败血症需同时报告原发医院感染。 第三条输血相关感染 常见有病毒性肝炎(乙、丙、丁、庚型)、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疟疾、弓形体病等。 1.临床诊断 必须符合下列三种情况: (1)输血至发病或输血至血中出现病原血清免疫学标志的时间超过该感染的常见(或最短)潜伏期。 (2)受血者受血前从未有过该种感染,血清免疫学标志阴性。 (3)证实供血员血存在感染性物质,如血中查到病原体、血清免疫学标志阳性、病原DNA 或RNA的阳性等。 2.病原学诊断 (1)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血中找到病原体。 ②血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检测阳性,或其血清lgM抗体效价达到诊断水平,或双份血清lgG呈4倍升高。 ③组织或体液涂片找到包涵体。 ④病理活检证实。 (2)说明 ①病人可有症状体征,也可仅有血清学改变。

败血症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败血症是什么 导语:败血症是什么呢,我们听说过败血症,可是对于这种疾病发生的状况,也许是不了解的。究竟得了败血症之后,身体上都有哪些不良的状况发生。这 败血症是什么呢,我们听说过败血症,可是对于这种疾病发生的状况,也许是不了解的。究竟得了败血症之后,身体上都有哪些不良的状况发生。这样的疾病严重与否,我们还是一起去看看有关知识的介绍吧,对于我们治疗败血症有所帮助的。 对于败血症是什么,我们不要大意,这种疾病发生之后,身体上一直高烧不退,或者是总局有了冷冷的感觉,浑身甚至还是会打冷战。引起了败血症的原因也很多。生活上很多不留心,都能造成败血症的出现。希望我们要多加的注意,及时治疗疾病。 败血症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引起的。细菌侵入血液循环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通过皮肤或粘膜上的创口;二是通过疖子、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化脓性病灶。患有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及肝硬变的病人因抵抗力减退,更容易得败血症。致病菌进入血液以后,迅速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引起许多中毒症状。 病人常常突然发生高热、怕冷、发抖、头痛、头晕、大量出汗、全身关节酸痛,严重病人有气急、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或休克。细菌还随血液循环周游全身,使许多组织器官受到损害,可形成脑膜炎、骨髓炎、肺脓肿、肝脓肿等,更增加了败血症的危险性。败血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死亡率较高,故要重视预防。中皮肤或粘膜外伤后,伤口要消毒处理,不给细菌侵入血液的机会;及时治疗龋齿、扁桃体炎、中耳炎等疾病。皮肤上生了疖子,特别是面部的疖子不能用力挤压,以免细菌被挤入血管内。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指标

引言 ?败血症(sepsis,脓毒症)定义: ?经典: 病原菌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反应。 ?现代:感染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3 seps is septice mia 焦建成,余加林. 中华儿科杂志2010,48(1): 32-35

血液细胞学检查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Manroe BL, et al. J Pediatr 1979;95(1):89–98. 8血液细胞学评分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Manroe BL, et al. J Pediatr 1979;95(1):89–98. 9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细菌感染时水平显著升 11

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Meta分析 1993是降钙素的前体健康人血液中浓度非常低而稳定,当细菌感染时,PCT 可生成并释放入血液循环。 16 Assicot M, et al. Lancet 1993;After P . Linscheid, Endocrinology 2003PCT PCT 的合成和释放具有高度特异性 细菌感染时细胞因子刺激PCT 迅速升高,其水平与细菌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 病毒感染时释放的IFN- 抑制PCT 生成,因此病毒感染时PCT 水平正常或仅轻微上升 快速:感染开始后3小时即可测得,6-12小时后达到峰值峰值最高可达1000 ng/ml 半衰期: 接近24 hrs 不受肾功能状态的影响,体内外性状稳定

新生儿(<3d)年龄矫正PCT正常值 21 Stocker et al. BMC Pediatrics 2010 10:89早产儿:PCT生后反应相对早,高,长;PCT值与胎龄成负相关,胎龄每增加1周PCT平均下降11.4% (95%CI,6.4%16.1%) 足月儿早产儿 Chiesa C,et al. Clinica Chimica Acta , 2011;412:1053–1059 (N=1,959) LOS(5RCT)敏感性 90%,特异性88%, 24

第五章第十三节败血症

第十三节败血症 一、学习要点 ㈠掌握败血症的定义 指病原体及其毒素侵入血流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 ㈡掌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与脓毒血症的关系 由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就是脓毒血症,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包含脓毒血症,也包括其他因素和急性胰腺炎、严重的创伤、灼伤、缺氧等。 ㈢掌握败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有①毒血症症状;②皮疹;③关节症状;④肝脾肿大;⑤迁徙性损害。 ㈣掌握败血症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 败血症一经诊断,在未获得病原学结果之前即应根据情况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以后再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调整给药方案。败血症的抗菌药物治疗可采用两种有效抗菌药物的联合,静脉给药,剂量宜大,选用杀菌剂。疗程一般3周以上,或临床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7~10天。 ㈤熟悉败血症的常见病原菌 革兰阳性菌有葡萄球菌、肠球菌和链球菌等;革兰阴性细菌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阴钩肠杆菌及不动杆菌属等;厌氧菌败血症有脆弱类杆菌、梭状胞杆菌属及消化链状菌等;真菌有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和隐球菌等。 ㈥熟悉败血症的病理变化 病原菌的毒素可引起组织和脏器细胞变性,水肿、坏死和脂肪变性。毛细血管损伤造成皮肤和粘膜瘀点和皮疹。病原菌引起的迁徙性脓肿多见于肺、肝、肾、骨和皮下组织等处,可并发心内膜炎、脑膜炎和骨髓炎等。单核-吞噬细胞增生活跃,肝脾均可肿大。 ㈦熟悉败血症常见鉴别诊断的病种 败血症应与变应性亚败血症、伤寒、粟粒性结核、恶性组织细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深部淋巴瘤等疾病相鉴别。

二、复习题 ㈠名词解释 1. 脓毒血症(sepsis) 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3. 菌血症(bacteremia) ㈡填空题 1. 败血症的确诊依据为①②阳性。 2. 败血症有①②③④⑤等主要临床表现。 3. 败血症的病原学检查以血培养最为重要,应在应用前及、时进行、并送检,每次采血量新生儿和婴儿为ml,年长儿和成人为ml。㈢选择题 1. A1型题 ⑴真菌败血症的病死率可达: A.30%~40%B.15%~35%C.小于10% D.60%以上E.80%以上 ⑵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宜选用以下哪一种抗菌药物: A.青霉素B.庆大霉素C.氧氟沙星 D.红霉素E.万古霉素 ⑶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的病死率可达: A.30%~40%B.15%~35%C.小于10% D.60%以上E.80%以上 2. A2型题 ⑴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因田径运动摔倒引起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当天进行内固定骨科手术。昨天下午起患者突然精神萎靡,体温35.8℃,心率126次/分,呼吸28次/分,外周血白细胞14.6×109/L,中性粒细胞0.87。本例患者的诊断为; A.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菌血症 B.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脓毒血症 C.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心力衰竭 D.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