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大价格谈判策略

十大价格谈判策略

十大价格谈判策略
十大价格谈判策略

十大价格谈判策略

企业狂人严介和说过一句狂话:太平洋75%勺利润都是在谈判桌上赚回来的,只有25%的利润是一线员工辛辛苦苦干回来的。以前对这句话一直有些抵触,源于不懂谈判。后来转而喜欢这句话,源于自己不懂谈判失去了很多机会和利益。近年来,笔者学习谈判,在实践中运用谈判,有了一点感受,继而分享。其实很多谈判道理都懂,但要运用时常常忘了。等到利益和机会失去了,才想起没有运用恰当的谈判技巧。这是最痛心疾首的事。

在终端销售中,谈判十分重要。很多导购因为谈判技能缺乏,不是没有什么利润就是无法成交。偶然间,笔者发现国美一个导购写的案例,仔细品读,发现蕴藏着很多的价格谈判技巧。于是,整理之,剖析之,分享之。

一天中午,我去收银台点首歌听。听到一顾客和卖电视的人说,电视有了,我们应该买个什么样的冰箱呢。

一听冰箱,立即来了精神。我马上走进顾客说,老师,您想买冰箱吗?要不去WK冰箱看看好吗?

WK冰箱?没听说过!

不过,顾客还是被我引到了我们的展台,我详细地介绍了我们的冰箱。

顾客:怎么没有能效标识呢?别的冰箱都有。

我说,我们是免检产品,可以不贴。

我介绍了一款中高档冰箱。

顾客开始问价钱了:多少钱?

4960元,我说。

顾客:能不能优惠啊?

我说,那今天能定下来吗?

顾客:价格合适的话,今天就可以买。

我问,那您想多少钱买这台冰箱啊?

顾客:4500。

我说,这个价格我们不可以的。

顾客:那到底可以优惠多少啊?

我说,我们的活动价是4870元。

顾客:太贵了。

我说,可是我们的冰箱好啊。

顾客想走,我就对顾客说,要不您先坐会,我去问一下我们领导。

我把柜主任叫来,我们主任说,4800是我们的底线。

那4600吧,顾客开始加价了。

我们说,我们进货价都不止这个价。

顾客看来是看上了,又开价说,4650吧,你们觉得合适就买,不行就算了。

主任说,既然这位大叔相中了,那我们就卖给他吧,走个量。

顾客:有没有礼品啊?

我说,我们现在没有,而且价格让到最低了。

顾客:没有礼品怎么可以!

我说,要不我们从别的牌子调个赠品吧。

就这样,成交了。

这个是原汁原味的故事。导购写得很简单,没有把细节描述出来,但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隐藏了很多的谈价谈判策略和销售技巧。这位导购运用了十多种价格谈判策略,尽管有的谈判策略运用得不是很到位,但对于一个冰箱导购,已经非常不错,加上她良好的职业心态,可以称之为超级导购了。

1. 直接报价

顾客问价格是天经地义的事,也往往是第一个关注的问题,这个无可厚非。尽管顾客看到明明白白的标价,都还是喜欢问多少钱,言外之意就是看看有多少优惠。冰箱导购采取直接报价法:4960。一开始并没有说出任何的优惠政策,这个是非常正确的。很多导购在顾客问价格后,马上把优惠政策抛出来,这是不妥当的。

笔者也常常这样,有一次明明看到一个标价500元的东东,还是问多少钱。没想到导购一句话把笔者赶了出来。导购说,你没看见吗,不是写着500元吗

销售心态比什么都重要,销售心态不好,80%勺顾客都会被赶跑。

2. 用反问回应价格诉求

当导购不抛出优惠诱饵的时候,顾客往往会问:能不能优惠?打几折?最低多少钱?这个时

候是最考验导购的时候,导购因为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导致顾客转身就走或者不能成交的不胜枚举。该导购使用的方法是用反问回应顾客的价格诉求:那今天能定下来吗?言外之意很明白,今天能定,就有优惠,不能定,不能随便给你优惠。这个反问一下子把问题抛回给了顾客,可攻可守,进退自如。

3. 要求对方报价

在谈判报价中,一般的原则是尽可能地让对方先报价。当然,当对方的报价离你的底价相差很远的话,则需要很好的回旋技巧。顾客要求优惠,导购非常聪明,马上问顾客愿意出价多少。

由于顾客看上了这台冰箱,就说出了自己的底价:4500。要求对方报价的风险就是可能

超出了自己的底线。4500的报价导购不能接受,接下来就需要运用谈判策略进一步讨价还价。

看来国美和菜市场是一样的,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不得不让人想起黄宏生说过的一句话:卖彩电不如

商务谈判价格策略和技巧

商务谈判价格策略和技巧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一)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加深对课本讨价还价知识的理解,掌握讨价还价的方式以及讨价还价的策略,提高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要求 将参加实训的学生分成若干谈判小组,分别代表我校和海明公司进行模拟谈判,直到双方达成一个满意的协议。 二、实训指导 (一)讨价 讨价是指谈判中的一方首先报价之后,另一方认为离自己的期望目标太远,而要求报价方改善报价的行为。这种讨价要求既是实质性的也是策略性的。其策略性作用是误导对方对己方的判断,改变对方的期望值,并为己方的还价做准备。讨价策略的运用包括讨价方式的选择和讨价之后对谈判对手的分析。 讨价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讨价方式。 第一阶段,由于讨价刚开始,对卖方价格的具体情况尚欠了解,因而,讨价的策略是全面讨价。即要求对方从总体上改善报价。 第二阶段,讨价进入具体内容,这时的讨价策略是针对性讨价。即在对方报价的基础上,找出明显不合理、虚头、含水分大的项目,针对这些明显不合理的部分要求把水分挤出去以改善报价。

第三阶段,是讨价的最后阶段,讨价方在做出讨价表示并得到对方反应之后,必须对此进行策略性分析。 若首次讨价,就能得到对方改善报价的反应,这就说明对方报价中的策略性虚报部分可能较大,价格中所含的虚头、水分较多.或者也可能表明对方急于促成交易的心理。但是一般来说,报价者开始都会固守自己的价格立场,不会轻易还价。另外,即使报价方做出改善报价的反应,还要分析其让步是否具有实质性内容。对于买方,要讨价几次合适,没有永远不变的确定答案,这要根据价格分析情况与卖方的价格解释和价格的改善状况而定,只要对方没有大幅度的明显让步,就意味着还有降价的可能,为了实现他的利润目标,不暴露他的底价,他可能在做了一、二次价格改善之后,就会打住,会说:“这是我的最后的价格了,不能再降价了,已无利润可言了,已与进货价差不多啦,仅仅挣一个跑腿钱而已。”“你说,到底多少钱要?”卖方的语气和蔼,态度诚恳,时而态度低下,时而态度强硬,表情楚楚动人,请求买方接受他的第二次、第三次改善价格,或者要求买方还价。商场如战场,此时,只要没有实质性改善,讨价方就应继续抓住报价中的实质性内容或关键的谬误不放,不要为卖方的“表演”所感动。同时,应依据对方的权限、成交的决心继续实施讨价策略。 讨价要对事不对人,对人和蔼,对事坚决。要注意采用循循善诱的办法,启发对方,诱使对方降价,并为还价做好准备。如果在讨价还价的阶段就采取硬挤硬压的手段,会使谈判过早进入僵局阶段,不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应尽可能使谈判保持和气生财的气氛,以求取

价格谈判技巧和策略

价格谈判技巧和策略 开局:为成功布局 规则1:报价要高过你所预期的底牌,为你的谈判留有周旋的余地。谈判过程中,你总可以降低价格,但决不可能抬高价格。因此,你应当要求最佳报价价位(maximum plausible position),即你所要的报价对你最有利,同时买方仍能看到交易对自己有益。 你对对方了解越少,开价就应越高,理由有两个。首先,你对对方的假设可能会有差错。如果你对买方或其需求了解不深,或许他愿意出的价格比你想的要高。第二个理由是,如果你们是第一次做买卖,若你能做很大的让步,就显得更有合作诚意。你对买方及其需求了解越多,就越能调整你的报价。这种做法的不利之处是,如果对方不了解你,你最初的报价就可能令对方望而生畏。如果你的报价超过最佳报价价位,就暗示一下你的价格尚有灵活性。如果买方觉得你的报价过高,而你的态度又是“买就买,不买拉倒”,那么谈判还未开始结局就已注定。 在提出高于预期的要价后,接下来就应考虑:应该多要多少?答案是:以目标价格为支点。对方的报价比你的目标价格低多少,你的最初报价就应比你的目标价格高多少。 当然,并不是你每次都能谈到折中价,但如果你没有其它办法,这也不失为上策。 中局:保持优势 当谈判进入中期后,要谈的问题变得更加明晰。这时谈判不能出现对抗性情绪,这点很重要。因为此时,买方会迅速感觉到你是在争取双赢方案,还是持强硬态度事事欲占尽上风。 如果双方的立场南辕北辙,你千万不要力争!力争只会促使买方证明自己立场是正确的。买方出乎意料地对你产生敌意时,这种先进后退的方式能给你留出思考的时间。 在中局占优的另一招是交易法。任何时候买方在谈判中要求你做出让步时,你也应主动提出相应的要求。如果买方知道他们每次提出要求,你都要求相应的回报,就能防止他们没完没了地提更多要求。 终局:赢得忠诚 步步为营(nibbling)是一种重要方法,因为它能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能给买方一点甜头,二来你能以此使买方赞同早些时候不赞同的事。 赢得终局圆满的另一招是最后时刻做出一点小让步。强力销售谈判高手深知,让对方乐于接受交易的最好办法是在最后时刻做出小小的让步。尽管这种让步可能小得可笑,例如付款期限由30天延长为45天,或是免费提供设备操作培训,但这招还是很灵验的,因为重要的并不是你让步多少,而是让步的时机。 你可能会说:“价格我们是不能再变了,但我们可以在其它方面谈一下。如果你接受这个价格,我可以亲自监督安装,保证一切顺利。”或许你本来就是这样打算的,但现在你找对了时机,不失礼貌地调动了对方,使他做出回应:“如果这样,我也就接受这个价了。”此时他不会觉得自己在谈判中输给你了,反会觉得这是公平交易。 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直接给予买方最低报价?让对方容易接受交易是其中缘由之一。如果你在谈判结束之前就全盘让步,最后时刻你手中就没有调动买方的砝码了。 交易的最后时刻可能会改变一切。就象在赛马中,只有一点最关键,那就是谁先冲过终点线。

商务谈判报价技巧与策略

商务谈判报价技巧与策略 当收到询盘的时候,你可以针对客户的需求做出一个报价单,当然这个报价单报的是虚价,也就是说比正常的价格高一些,但是也 要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不能高得太离谱。此外,要记得在报价单 后注明此报价仅为参考价格,具体价格需要根据品质、材质、包装 等写定。 当客户要求再次报价时,你就可以适当调低你的价格,尽可能接近客户的目标价格,但是要确保这个价格降低3-4个点后,企业还 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因为客户很可能会再次要求降低,那么你还可 以保证利润的情况下,再给客户2-3点的降价范围,这样一来,这 张订单就稳稳的。 如果你再次报价后,客户还是觉得价格偏高的话,那么你就需要来说明价格偏高的原因了,一方面可以用市场销售数据来证明,或 者用技术参数来说话,另一方面,也可以报一个同类低档产品的价 格给客户作参考,并说明两种产品之间的差距,让客户自己选择。 运用不同种类的贸易方式组合,让客户觉得可能买CIF的价格比FOB的价格在总成本上更有优势。其实外贸的不同种类的贸易方式,比如CIF、FOB、CNF、EXW等等都有自己的优势,灵活组合这些贸易 方式,能够降低总成本。 很多时候,当客户发出一个询盘之后,更希望听到的是供应商基于报价基础上的对产品的认知和分析,只要认知全面、分析准确, 所报的价格与客户的目标价格就不会相差得太远,那么获得客户的 认可,赢得客户的订单也就不再艰难! 一、切片报价。一公斤西洋参8000多元,但推销人员在报价时,则说每克0.80元。又如,在英国,当你向售货员询问好的咖啡价格时,营业员则会告诉你“50便士可买四分之一磅”,而不说“每磅 咖啡两英磅”。你看,两英磅“切片”后成了一个小单位价,可使

定价策略案例分析

(一)新产品定价策略 新产品的定价是营销策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新产品能否顺利地进入市场,能否站稳脚跟,能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关于新产品的定价策略,主要有三种,即取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和满意定价策略。 1、取脂价策略 取脂定价策略,又称撇油定价策略,是指企业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投入期或成长期,利用消费者的求新、求奇心理,抓住激烈竞争尚未出现的有利时机,有目的地将价格定得很高,以便在短期内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尽快地收回投资的一种定价策略。其名称来自从鲜奶中撇取乳脂,含有提取精华之意。 案例1: 柯达如何走进日本 柯达公司生产的彩色胶片在70年代初突然宣布降价,立刻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挤垮了其它国家的同行企业,柯达公司甚至垄断了彩色胶片市场的90%。到了80年代中期,日本胶片市场被富士所垄断,富士胶片压倒了柯达胶片。对此,柯达公司进行了细心的研究,发现日本人对商品普遍存在重质而不重价的倾向,于是制定高价政策打响牌子,保护名誉,进而实施与富士竞争的策略。他们在日本发展了贸易合资企业,专门以高出富士l/2的价格推销柯达胶片。经过5年的努力和竞争,柯达终于被日本人接受,走进了日本市场,并成为与富士平起平坐的企业,销售额也直线上升。 2、渗透定价策略 渗透定价策略,又称薄利多销策略,是指企业在产品上市初期,利用消费者求廉的消费心理,有意将价格定得很低,使新产品以物美价廉的形象,吸引顾客,占领市场,以谋取远期的稳定利润。 3、满意价格策略 满意价格策略,又称平价销售策略,是介于取脂定价和渗透定价之间的一种定价策略。由于取脂定价法定价过高,对消费者不利,既容易引起竞争,又可能遇到消费者拒绝,具有一定风险;渗透定价法定价过低,对消费者有利,对企业最初收入不利,资金的回收期也较长,若企业实力不强,将很难承受。而满意价格策略采取适中价格,基本上能够做到供求双方都比较满意。 (二)差别定价策略 所谓差别定价,也叫价格歧视,就是企业按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反映成本费用的比例差异的价格销售某种产品或劳务。差别定价有四种形式: 1、顾客差别定价 即企业按照不同的价格把同一种产品或劳务卖给不同的顾客。例如,某汽车经销商按照价目标价格把某种型号汽车卖给顾客A,同时按照较低价格把同一种型号汽车卖给顾客B。这种价格歧视表明,顾客的需求强度和商品知识有所不同。 2、产品形式差别定价 即企业对不同型号或形式的产品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但是,不同型号或型式产品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和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并不成比例。 3、产品部位差别定价 即企业对于处在不同位置的产品或服务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即使这些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没有任何差异。 例如剧院,虽然不同座位的成本费用都一样,但是不同座位的票价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人们对剧院的不同座位的偏好有所不同。 4、销售时间差别定价

定价策略分析

[关键词]: 沃尔玛理定价高低价天天平价 Key Words:Wal-Mart, psychological pricing, high /low price, Always Low Prices 一、沃尔玛基本情况简介 美国的沃尔玛自从进入中国以来,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多年的零售经营经验,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发展迅速,销售额逐年上升,市场占有份额逐步扩大。根据商务部数据,2005年30强外资企业中,沃尔玛以78家门店,销售额174.358亿元人民币,位居第六位。沃尔玛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如此辉煌,与其出售商品的价格有关。价格是消费者选择购物场所最敏感的因素。低价位是沃尔玛超市在中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沃尔玛的商品价格的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发现沃尔玛的成功后面隐藏着高超定价策略。本文系统地分析沃尔玛超市定价策略与其他零售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高超定价策略的幕后因素,希望能给中国的零售企业提供一点参考。 二、沃尔玛定价策略与其他零售商相同点分析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多数超市在定价的时候都着眼于顾客的心理感受,将心理定价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沃尔玛娴熟运用的心理定价策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低价渗透,努力营造价格低廉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所形成的初步印象,它对于人们认识事物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沃尔玛深知这一道理,他们在开业之初实行低价渗透的战略,即超市的商品实行普遍低价,给消费者传达超市商品普遍低价的信号,使消费者形成沃尔玛商品价格低廉的第一印象,吸引大量的顾客前来光顾,并通过这些顾客口碑相传,使其知名度迅速上升。2.尾数定价策略 尾数定价策略是指在确定零售价格时保留价格尾数,这可以对消费者产生如下的心理效果:首先,可以使消费者产生便宜的心理错觉,例如9.9元的拼图,就是比10元的拼图好销;其次,可使消费者相信企业是在科学、认真的定价,制定的价格是合理、精确、有根据的;再次,给消费者一种数字寓意吉祥的感觉。如8代表发,9代表最高,最好。3.错觉定价策略

市场营销中的定价策略

市场营销中的定价策略探讨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竞争是一种重要的竞争形式。价格竞争是一种市场竞争常见的重要手段,这种手段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期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即便在西方国家,一些中小企业也时常以价格为武器,向居于市场领导地位的企业发起进攻,抢占他们的部分市场阵地。但也要承认,价格竞争毕竟是一种低层次的竞争手段,如把市场制胜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价格上,这样的企业也必定是死路一条。如何让企业既与恶性价格竞争保持一定的距离,又能使自己的产品在竞争中依然保持畅销局面,就成为国内企业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而这一课题的焦点,就是在未来竞争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定价战略。 一、定价的误区及存在的问题 市场营销中的定价要全面地考虑各方面因素,但制订一个合理价格,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企业在其产品制订价格时,常存在许多误区和问题。 (一)过于“成本定位” 许多企业在制订价格时常常延用“成本加成”这一简单的价格制订方法,即在产品单位成本上加上一定的利润为销售价格。 但是,市场营销理论认为,产品的最高价格取决于产品的市场需求,最低价格取决于产品的成本费用。[1]在制订价格过程中,如果过于依靠成本,而忽略了需求弹性,很可能在市场需求旺盛,可以获得高额利润时,由于价格偏低而不能抓住良机。 (二)价格过分统一,缺少变化 价格没有根据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而制订。在高消费地区和低消费地区产品价格相同,导致高消费区利润不丰,低消费区销售不旺。 没有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对产品价格进行适当调整,自始至终都保持一个价位,从而限制了销量。产品的生命周期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导入期为向消费者介绍该产品的阶段,如果定价过高,不易被消费者接受(某些具有高科技成份的产品,由于产品的新颖性和多功能性,一投入市场即畅销,厂家往往采用“撇脂定价”,产品价格很高),而在产品已在市场站稳脚跟的成长期和成熟期,价格则可高些。在衰退期,由于该产品已不受欢迎,往往应降价销售以确保利润回收。 (三)价格的制订没有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统一起来 企业为其产品所制订的价格要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策略。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以获取税前最大利润为目标,则产品的价格可定得高些;如果企业的目标是获得最大的销售收入,则产品价格应低些;如果企业欲通过销售此产品获得最大的市场占有率,产品价格就应更低些。因为,根据商品的需求弹性理论,对于弹性需求的商品,低价可使产品销量大大增加。(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某种商品适当的提价可促使其销量增加,这在人均消费水平提高显著时容易出现)制订价格应以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为前提,而不能与其相左。 二、定价策略的原则与目标的确定 企业定价的基本目标都是追求利润。从长远来看,一个企业不盈利或者亏本,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也就谈不上发展和壮大。因此,企业的所有策略都是以追求利润为根本目标的,其它目标都是为最终获取利润服务的。所谓定价目标,是指企业通过制定特定水平的价格以实现其预期目的。定价目标的确定必须服从于企业营销总目标,并且与其他营销目标相协调。现代市场营销学对企业定价原则和目标的研究,一般可分为如下几种: (一)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率

定价策略案例分析

(一)新产品定价策略 新产品得定价就是营销策略中一个十分重要得问题。它关系到新产品能否顺利地进入市场,能否站稳脚跟,能否获得较大得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关于新产品得定价策略,主要有三种,即取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与满意定价策略。 1、取脂价策略 取脂定价策略,又称撇油定价策略,就是指企业在产品寿命周期得投入期或成长期,利用消费者得求新、求奇心理,抓住激烈竞争尚未出现得有利时机,有目得地将价格定得很高,以便在短期内获取尽可能多得利润,尽快地收回投资得一种定价策略。其名称来自从鲜奶中撇取乳脂,含有提取精华之意。 案例1: 柯达如何走进日本 柯达公司生产得彩色胶片在70年代初突然宣布降价,立刻吸引了众多得消费者,挤垮了其它国家得同行企业,柯达公司甚至垄断了彩色胶片市场得90%。到了80年代中期,日本胶片市场被富士所垄断,富士胶片压倒了柯达胶片。对此,柯达公司进行了细心得研究,发现日本人对商品普遍存在重质而不重价得倾向,于就是制定高价政策打响牌子,保护名誉,进而实施与富士竞争得策略。她们在日本发展了贸易合资企业,专门以高出富士l/2得价格推销柯达胶片。经过5年得努力与竞争,柯达终于被日本人接受,走进了日本市场,并成为与富士平起平坐得企业,销售额也直线上升。 2、渗透定价策略 渗透定价策略,又称薄利多销策略,就是指企业在产品上市初期,利用消费者求廉得消费心理,有意将价格定得很低,使新产品以物美价廉得形象,吸引顾客,占领市场,以谋取远期得稳定利润。 3、满意价格策略 满意价格策略,又称平价销售策略,就是介于取脂定价与渗透定价之间得一种定价策略。由于取脂定价法定价过高,对消费者不利,既容易引起竞争,又可能遇到消费者拒绝,具有一定风险;渗透定价法定价过低,对消费者有利,对企业最初收入不利,资金得回收期也较长,若企业实力不强,将很难承受.而满意价格策略采取适中价格,基本上能够做到供求双方都比较满意。 (二)差别定价策略 所谓差别定价,也叫价格歧视,就就是企业按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反映成本费用得比例差异得价格销售某种产品或劳务。差别定价有四种形式: 1、顾客差别定价 即企业按照不同得价格把同一种产品或劳务卖给不同得顾客.例如,某汽车经销商按照价目标价格把某种型号汽车卖给顾客A,同时按照较低价格把同一种型号汽车卖给顾客B。这种价格歧视表明,顾客得需求强度与商品知识有所不同. 2、产品形式差别定价 即企业对不同型号或形式得产品分别制定不同得价格,但就是,不同型号或型式产品得价格之间得差额与成本费用之间得差额并不成比例。 3、产品部位差别定价 即企业对于处在不同位置得产品或服务分别制定不同得价格,即使这些产品或服务得成本费用没有任何差异。 例如剧院,虽然不同座位得成本费用都一样,但就是不同座位得票价有所不同,这就是因为人们对剧院得不同座位得偏好有所不同。 4、销售时间差别定价

沃尔玛定价策略分析

[摘要]沃尔玛进入中国以来,发展迅速,销售额逐年上升,市场占有份额逐步扩大。通过对沃尔玛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沃尔玛超市在中国的成功与其高超的定价策略密不可分。本文首先分析沃尔玛巧妙定价策略,即心理定价策略;然后重点论述其独特的定价策略:沃尔玛定价的基本理念则不仅仅是制定较低的商品价格,更重要的是为顾客提供超值的商品和服务,即所谓“天天平价”策略。接下来本文揭示了沃尔玛定价的幕后策略,主要是压低采购成本,为其制定较低的价格奠定基础:沃尔玛主要是供货直通,优化供应链。最后是本文的结论:要制定合理而巧妙的价格策略,必须结合本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且要符合企业所在地的文化。 [Abstract] Since Wal-Mart entered China,developing rapidly , the sales amount rises year by year, the market share is expanded progressively.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s on the spot of Wal-Mart, we find that Wal-Mart’s success in China is inseparable with superb pricing tactics. This text analyzes Wal-Mart's ingenious pricing tactics, i.e. psychological pricing tactics at first; Then describe its unique pricing tactics especially: Not merely make the lower commodity price in basic idea of Wal-Mart's pricing, the more important thing is to offer overbalanced goods and service, i.e. the so-called tactics of "Always Low Prices" to customer. And then this text discloses the pricing strategy behind the scenes of Wal-Mart, mainly force down the purchasing cost,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for making lower price in it: Wal-Mart mainly supplies goods directly, and optimizes the Supply Chain. It is a conclusion finally: It must combine the marketing objectives of this enterprise to make the rational and ingenious price strategy, regard the customer's demand as the centre, and should accord with the culture of sites of enterprises. [关键词]: 沃尔玛理定价高低价天天平价 Key Words:Wal-Mart, psychological pricing, high /low price, Always Low Prices 一、沃尔玛基本情况简介 美国的沃尔玛自从进入中国以来,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多年的零售经营经验,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发展迅速,销售额逐年上升,市场占有份额逐步扩大。根据商务部数据,2005年30强外资企业中,沃尔玛以78家门店,销售额174.358亿元人民币,位居第六位。沃尔玛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如此辉煌,与其出售商品的价格有关。价格是消费者选择购物场所最敏感的因素。低价位是沃尔玛超市在中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沃尔玛的商品价格的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发现沃尔玛的成功后面隐藏着高超定价策略。本文系统地分析沃尔玛超市定价策略与其他零售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高超定价策略的幕后因素,希望能给中国的零售企业提供一点参考。 二、沃尔玛定价策略与其他零售商相同点分析

商务谈判中报价策略

商务谈判中报价策略 (一)投石问路要想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就要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的情况,尽可能地了解掌握某一步骤,对对方的影响以及对方的反应如何,投石问路就是了解对方情况的一种战术。例如,在价格阶段讨论中,想要试探对方对价格有无回旋的余地,就可提议:"如果我方增加购买数额,贵方可否考虑优惠价格呢?"然后,可根据对方的开价,进行选择比较,讨价还价。通常情况,任何;块"石头"都能给对方进一步进行了解,而且对方难以拒绝。 (二)报价策略交易谈判的报价是不可愈越的阶段,只有在报价的基础上,双方才能进行讨价还价。 1.揭穿对方的把戏,直接指出实质。比如算出对方产品的成本费用,挤出对方报价的水分。 2.制定一个不断超过预算的金额,或是一个价格的上下限,然后围绕这些标准,进行讨价还价。 3.用反抬价来回击,如果在价格上迁就对方,必须在其他方面获得补偿。 4.召开小组会议,集思广益思考对策。 5.在合同没有签订以前,要求对方做出某种保证,以防反悔。 6使对方在合同上签署的人越多越好,这样,对方就难以改口。 (四)价格让步策略价格让步的方式幅度直接关系到让步方的利益,理想的方式是每次作递减式让步,它能做到让而不乱,成功地遏止了对方能产生无限制让步的要求,这是因为: 1每次让步都给对方一定的优惠,表现了让步方的诚意,同时保全了对方的面子,使对方有一定的满足感。

2.让步的幅度越来越小.越来越困难,使对方感到我方让步不容易,是在竭尽全力满足对方的要求。 3、最后的让步方式不大,是给对方约警告,我方让步到了极限,也有些情况下,最后一次让步幅度较大、甚至超过前一次、这是表 示我方合作的诚意,发出要求签约的信息.

价格谈判策略和技巧的运用1——蓝小雨1

价格谈判策略和技巧的运用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一)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加深对课本讨价还价知识的理解,掌握讨价还价的方式以及讨价还价的策略,提高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要求 将参加实训的学生分成若干谈判小组,分别代表我校和海明公司进行模拟谈判,直到双方达成一个满意的协议。 二、实训指导 (一)讨价 讨价是指谈判中的一方首先报价之后,另一方认为离自己的期望目标太远,而要求报价方改善报价的行为。这种讨价要求既是实质性的也是策略性的。其策略性作用是误导对方对己方的判断,改变对方的期望值,并为己方的还价做准备。讨价策略的运用包括讨价方式的选择和讨价之后对谈判对手的分析。 讨价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讨价方式。 第一阶段,由于讨价刚开始,对卖方价格的具体情况尚欠了解,因而,讨价的策略是全面讨价。即要求对方从总体上改善报价。 第二阶段,讨价进入具体内容,这时的讨价策略是针对性讨价。即在对方报价的基础上,找出明显不合理、虚头、含水分大的项目,针对这些明显不合理的部分要求把水分挤出去以改善报价。 第三阶段,是讨价的最后阶段,讨价方在做出讨价表示并得到对方反应之后,必须对此进行策略性分析。

若首次讨价,就能得到对方改善报价的反应,这就说明对方报价中的策略性虚报部分可能较大,价格中所含的虚头、水分较多.或者也可能表明对方急于促成交易的心理。但是一般来说,报价者开始都会固守自己的价格立场,不会轻易还价。另外,即使报价方做出改善报价的反应,还要分析其让步是否具有实质性内容。对于买方,要讨价几次合适,没有永远不变的确定答案,这要根据价格分析情况与卖方的价格解释和价格的改善状况而定,只要对方没有大幅度的明显让步,就意味着还有降价的可能,为了实现他的利润目标,不暴露他的底价,他可能在做了一、二次价格改善之后,就会打住,会说:“这是我的最后的价格了,不能再降价了,已无利润可言了,已与进货价差不多啦,仅仅挣一个跑腿钱而已。”“你说,到底多少钱要?”卖方的语气和蔼,态度诚恳,时而态度低下,时而态度强硬,表情楚楚动人,请求买方接受他的第二次、第三次改善价格,或者要求买方还价。商场如战场,此时,只要没有实质性改善,讨价方就应继续抓住报价中的实质性内容或关键的谬误不放,不要为卖方的“表演”所感动。同时,应依据对方的权限、成交的决心继续实施讨价策略。 讨价要对事不对人,对人和蔼,对事坚决。要注意采用循循善诱的办法,启发对方,诱使对方降价,并为还价做好准备。如果在讨价还价的阶段就采取硬挤硬压的手段,会使谈判过早进入僵局阶段,不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应尽可能使谈判保持和气生财的气氛,以求取得最好的效果。 卖方有时会以“生产厂家把价签给写错了”,“价格正在调整”,“与生产商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降价”等为借口,来调整价格,作为买方应给卖方一个台阶下,鼓励他继续降价。(二)还价 为了使谈判进行下去,卖方在作了数次调价以后,往往会要求买方还价,买方也应还价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自己的诚意,同时也给谈判确定了方向。还价一定要谨慎,还得好,则可谈性强,对双方都有利,还得不好,不仅自己的利益要受到损失,而且还可能引起对方

市场营销中的定价策略探讨

市场营销中的定价策略探讨摘要:价格是企业确定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因素,与产品分销渠道与促销手段相比,价格也是企业最难于确定的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市场需求和购买者的购买行为。企业制定的价格适当,就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市场,扩大销售和增加盈利,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本文首先对市场营销中定价的误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表现为过于“成本定位” 、价格过分统一,缺少变化、价格的制订没有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统一起来等。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定价策略的原则与目标的确定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率、追求最高利润、保持或提高市场占有率、保持价格稳定、应付或防止竞争、维护企业形象等具体原则和目标。最后本文着重对定价策略中的新产品定价策略、折扣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产品组合定价策略、地区价格策略的选择作深入论述。关键词:市场营销定价策略误区市场目标Abstract: to determine the market pric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marketing strategy, distribution channels and product promotions as compared with the prices companies are also the most difficult factors to determine, to a large extent it affects the market demand and the purchaser's buying behavior. Enterprises to develop an appropriate price, there is conducive to consolidating and expanding the market, expand sales and increase profitability,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first marketing in the pricing errors and problems of analysis, the performance for being too "cost orientation", the price too much unity, the lack of changes in prices with companies to develop long-term strategic objectives, such as unified. On this basis, the article on the pricing strategy of the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have been identified on the proposed investment to achieve the desired yield, the pursuit of maximum profits, and maintain or increase market share and maintain price stability, to cope with or prevent competition, and maintenance of enterprise the image of the specific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Final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pricing strategies of new product pricing strategies, discount pricing strategy, psychological pricing strategy, product mix pricing strategies, pricing strategies areas for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choice. Key

采购员价格谈判技巧

采购员价格谈判技巧 【篇一:采购价格谈判技巧】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学会获取对方价格底线的策略;● 掌握谈判艺术的技巧; ● 学会运用优势谈判的秘诀。采购谈判的议价技巧 一、获取对方价格底线的妙招谈判是在双赢的基础上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所以,一定要探到对方的价格底线。价格 探底有如下九招: 1.假设试探 采购方可以假设自己运输、提供原料、现金付款,看对方分别给出的价格,这样就能推 算出供应商的价格底线。 2.低姿态试探 低姿态试探就是采购方处在企业起步的困难阶段,希望对方给予支持,等到自己壮大以 后再回馈厂商。如果是很有潜力的客户,供应商往往会抓住不放,并且双方形成长久的合作 关系。所以用低姿态试探,可能会得到比较好的价格。 3.派别人试探 采购部不直接去谈判,而是派别的工厂或者本工厂其他部门的人去谈,把供应商的价格 降下来,当采购部真正去谈判时,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谈,至少不会高于之前的试探价格。这 样,能够极大地压缩价格空间,并逐步接近供应商的价格底线。 4.以次转好试探 采购方可以用次品进行试探,通过次品的价格推估正品的价格,这样就能探到对方的底 线。 5.规模购买试探 采购方可以进行规模购买,成为供应商的a类客户,对方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会给以 优惠的价格,这个价格就接近了对方的底线。 6.让步试探

谈判就是双方相互妥协,谈判的艺术也叫做妥协的艺术。双方一步 步地做出让步,逐渐 接近对方的价格底线。 7.合买试探 合买试探就是为取得更低的价格,承诺供应商为其介绍更多的客户。这个方法极具诱惑 力,往往能够得到很好的价格。 8.威胁试探 用别的企业的价格“威胁”该企业,使对方产生危机感,这样可能把 价格降下来。 9.最后价试探 提出自己最后的价格,如果对方不同意也不再让步,这就是最后价 试探。如果对方急于 做成这笔生意,往往会接受最后的价格。通过这九招,能够探到对方的价格底线,将为取得谈判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谈判艺术的七个音阶 谈判艺术主要有以下七个音阶: 1.漫天要价 订购方谈判时,“砍价要狠,让步要慢”不可随心所欲。砍价要狠 让价要慢 与供应商谈判时,让价一定要慢,如果让价太快,成交的价格会很高。 2.虚与委蛇 低于实价,诱人上钩。销售人员往往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打败竞争对手,赢得客户,一旦 与客户签完合同,就换成完全相反的姿态。这就是虚与委蛇。 3.中途换人 当谈判变成僵局时,中途换人不仅能够给对方施加强大的心里压力,而且能够避免尴尬, 缓解僵局,补救失误。 4.出其不意 要有惊奇的情况、惊奇的时间、惊奇的行动、惊奇的资料、惊奇的 人物、惊奇的地方、 惊奇的权威,给对方以出其不意。比如当谈判价格僵持不下时,突 然找到行业里的权威人士

有关商务谈判的报价策略

有关商务谈判的报价策略 1.对于卖方来讲,开盘价必须是"最高的",相应地,对买方来讲,开盘价必须是"最低的",这是报价的首要原则。 首先,若我们为卖方,开盘价为我方的要价确定了一个最高限度。一般来讲,除特殊情况外,开盘价一经报出,就不能再提高或更改了。最终双方成交的价格肯定是在此开盘价格以下。若我们为买方,开盘价为我方的要价确定了一个最低限度。一般来讲,没有特殊情况,开盘价也是不能再降低的,最终双方成交的价格肯定在此开盘 价格之上。 其次,从人们的观念上来看,"一分钱、一分货"是多数人信奉的观点。因此,开盘价较高,会影响对方对我方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 印象和评价。 再次,开盘价较高,能够为以后的讨价还价留下充分的回旋余地,使本方在谈判中更富有弹性,便于掌握成交时机。 第四,开盘价的高低往往对最终成交水平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即开盘价高,最终成交价的水平也就比较高;开盘价低,最终成交价的 水平也相应地比较低。 2.开盘价必须合情合理。 开盘价要报得高一些,但绝不是指要漫天要价、毫无道理、毫无控制,恰恰相反,高的同时必须合乎情理,必须能够讲得通才成。 可以想象,如果报价过高,又讲不出道理,对方必然会认为你缺少 谈判的诚意,或者被逼无奈而中止谈判扬长而去;或者以其人之道还 治其人之身,相对地来个"漫天要价";亦或一一提出质疑,而我们又 无法解释,其结果只好是被迫无条件地让步。在这种情况下,有时 即使你已将交易条件降低到较公平合理的水平上,对方仍会认为尚

有"水分"可挤,因而还是穷追不舍。可见,开盘价脱离现实,便会 自找麻烦。 3.报价应该坚定、明确、完整,且不加任何解释和说明。 开盘价的报出要坚定、果断,不保留任何语尾,并且毫不犹豫。这样做能够给对方留下我方是认真而诚实的好印象。要记住,任何 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对方的不良感受,甚至会 产生不信任感。 开盘报价要明确、清晰而完整,以便对方能够准确地了解我方的期望。实践证明,报价时含糊不清最容易使对方产生误解,从而扰 乱本方所定步骤,对己不利。 报价时不要对本方所报价格作过多的解释、说明和辩解,因为对方不管我方报价的水份多少都会提出质疑的。如果在对方还没有提 出问题之前,我们便主动加以说明,会提醒对方意识到我方最关心 的问题,而这种问题有可能是对方尚未考虑过的问题。因此,有时 过多地说明和解释,会使对方从中找出破绽或突破口,向我们猛烈 地反击,有时甚至会使我们自己十分难堪,无法收场。 综上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报价原则和策略。必须指出的是,报价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同时,必须考虑当时的谈判环境和与对方的关系 状况。如果对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向我方施加压力,则我方就必须 以高价向对方施加压力,以保护本方的利益;如果双方关系比较友好,特别是有过较长的合作关系,那么报价就应当稳妥一点,出价过高 会有损于双方的关系;如果我方有很多竞争对手,那就必须把要价压 低到至少能受到邀请而继续谈判的程度,否则会连继续谈判的机会 都没有,更谈不上其它的什么了。因此,除了掌握一般性报价的原 则和策略,还需要灵活地加以运用,不可教条主义。 在对方报价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并尽力完整、准确、清楚地把握住对方的报价内容。在对方报价结束之后,对某些不清楚的地方可 以要求对方予以解答。同时,应尽可能地将本方对对方报价的理解 进行一下归纳和总结,并力争加以复述,以便对方确认自己的理解 是正确无误的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

市场营销中的价格策略教学总结

市场营销中的价格策略
一、从价格的产生机制看影响价格的几种因素(一)产品成本对其价格的基础性影响产品 价格的定位是在对产品在生产制作过程中所消耗的企业资金成本、厂房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成 本的宏观考量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既然任何资源的价值都在市场中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产品成本无论其组成内容如 何复杂,最终都可以落实到货币,这就实现了与价格表现形式之间的链接。
当前市场资源配置的情形下,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的主要资金投入内容之一。 此外,成本的计算范围不仅仅停留在生产环节,在市场营销和市场推广环节,企业为增加 产品知名度,扩大销量所付出的广告成本、公关成本以及线下活动成本等都是企业在为产品最 终定价时所必须考虑到的成本组成部分。 (二)供求关系对价格的根本性影响供求关系是市场利益杠杆作用机制的直接表现形态。 因此,供求关系所代表的利益追求行为直接对产品的价格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不同的供求关系形态意味着不同的利益取得状况,这就意味着企业对产品的定价需要发生 变更以保持一定额度利润的保证,否则产品的定 1[1]叶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产品定价方 法研究[J].科技科学研究对策,2011(6):153·154.价行为与市场供求产生脱节之后造成企业 利益的受损。 比如供大于求的供求状态下,一味选择高价可能会带来产品滞销、成本无法回收等问题。 在保持定价高于成本的前提下,尽量让产品的定价情况符合实际的市场供求状态,藉此获 得最大程度的市场适应性和欢迎度,使得产品和服务取得良好的销量,占据尽可能多的市场份 额。 (三)市场竞争对价格的周边性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产品的存在绝不是 孤立或者单一的,它与周边市场环境处在紧密的联系中,竞争就是其中的联系之一。 企业的每一款产品或服务一旦制作完成,面向市场就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或者机遇。 而同类产品或者同功能产品之间的竞争就是其所面临的周边环境中的最为强劲的方面。 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企业产品自身优势,找准定位和面向的客户群,是在市场经济中立足的 基本条件。 但是当定位准确而有产品本身的质量等都没有突出的竞争优势的情形下,价格战往往成为 商家的普遍选择。 通过与同类产品相比所具有的价格优势,帮助自家产品在市场中迅速扩大销量,占据大比 例市场份额,抢占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是价格战的最终目标。 所有产品在生产出来之后所面临的周边环境因素对于产品的定价行为同样具有一定的影 响。 (四)政策对价格的宏观性影响前三种对市场营销中的产品定价发生作用的因素都是从市 场经济体制本身的微观特征和实际运行特征来说的,而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监管者和调控者,能够对产品的实际定价行为产生政策、法规

商务谈判中的报价策略

商务谈判中的报价策略 (刘怡霞09074130) 摘要:商务谈判在日常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价格谈判作为商务谈判的核心内容,关系到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因此,运用好商务谈判中的报价策略,对于买方和卖方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商务谈判、报价、价格策略 商务谈判中的报价,通常是谈判者所要求的总称,包括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数量、质量、保证条件等。报价直接影响谈判的开局、走势和结果,事关谈判者最终获利的大小,是关系到商务谈判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之一。要取得成功,必须研究商务谈判的报价技巧和方式。由于篇幅有限,下面只讲讲报价的技巧。 1.报价技巧 1.1 报价起点策略 这种策略的通常做法是:作为卖方,开出的起点价要最高;而作为买家,报出的起点价则要最低。以卖方为例,报价最高的好处有: (1)开盘价给卖方的要价给了最高限度。 (2)其次,开盘价会影响买方对卖方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印象。 (3)再次,开盘价较高,能为以后的讨价还价留有较多的空间。 (4)左后,开盘价较高,最终的成交价格也较高;反之,开盘价较低,最终的成交价格也低。 1.2 报价时机策略 顾名思义,这种策略就是要在最确切的时机报一个最合适的价格。即在商务谈判中,应当首先让对反充分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何为对方带来的利益,待对方对此产生浓烈兴趣再来报价。经验表明,提出报价的最佳时机,一般是对方询问价格时,因为这说明对方已经对商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报价往往水到渠成。 1.3 吊筑高台策略(欧式报价) 是指卖方提出一个高于本方实际要求的谈判起点来与对手讨价还价,最后再做出让步达成协议的谈判策略。喊价要狠,让步要慢。应对方法:要求对方出示报价或还价的依据,或者本方出示报价或还价的依据。 1.4 抛放低球策略(日式报价)

浅谈市场营销中的价格策略

浅谈市场营销中的价格策略

摘要 价格是营销组合中一个十分敏感又很难控制的因素,它直接关系着市场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影响着市场需求量和企业利润的多少,涉及生产者、中间商、消费者等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定价策略是企业营销组合中一个机器重要的组成部分。 企业定价的目标是促进销售,获取利润。这要求企业既要考虑成本的补偿,又要考虑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能力,从而使定价策略具有买卖双方双向决策的特征。此外,价格还是市场营销组合中最灵活的因素,它可以对市场作出灵敏的反映。本文本浅谈对价格策略营销中适用的定价方法和价格策略,以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市场营销、定价策略、心理定价、差别定价

目录 绪论 (5) 一、影响定价的因素 (6) (一)市场需求及其变化 (6) (二)市场竞争况 (6) (三)政府的干预程度 (6) (四)商品的特点 (6) 二、企业定价方法 (6) (一)以成本为基准的定价方法 (6) (二)以竞争为目标的定价方法 (7) (三)需求导向定价法 (7) 三、定价策略 (8) (一)新产品价格策略 (8) (二)折扣价格策略 (8) (三)折扣价格策略 (8) (四)相关商品价格策略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绪论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产品的创新固然重要,但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如何有效地促进销售,实现从产品到利润的转化,已经成为众多高层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和挑战。在市场营销方面,众多理论研究者和企业管理者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价格策略和非价格策略。本文对价格策略方面的研究作了系统地梳理和整合,研究了营销中适用的定价方法和价格策略,以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