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心理学》(孟庆茂版)超详细知识点及重点笔记

《实验心理学》(孟庆茂版)超详细知识点及重点笔记

《实验心理学》(孟庆茂版)超详细知识点及重点笔记
《实验心理学》(孟庆茂版)超详细知识点及重点笔记

教材:《实验心理学》(孟庆茂、常建华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第一章绪论--心理学怎样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第一节心理学的科学性

一、什么是科学?

科学就是通过客观的观察和严密的论证来获取知识。

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权威、逻辑推理、经验或直觉、科学。

就一个人来说,科学研究是获得正确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而对全人类来说,科学就是获取真知的唯一来源了。科学与前面三个途径的区别在于其客观性和严密性。所谓客观性,就是科学只承认和研究客观存在的事物;所谓严密性,就是科学家采用严密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

二、科学的五大前提假设

(一)世界是真实的

对于大多数科学家来说,我们面临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我们的意志而转移的。(二)世界是有规律的

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只要条件满足,就会出现过去出现过的事件。

(三)世界是有因果关系的

科学家认为,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原因,而不是毫无理由地独自产生的。

(四)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任何一个科学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五)世界是可以用理性加以理解的

推理--逻辑思维是理解一切事物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对科学家来说,世界上任

何事物都可以通过推理加以解释,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推理而得到解决。

三、心理学是不是科学

学科的科学性是一个连续体,在学科发展的同时,其科学性也在发展。

在冯特时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所谓的"内省",它直接违反了科学研究的客观

性原则。行为主义认为,只有那些可以观察到的行为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当代认知心理学则是一个典型的研究从被试身上直接观测到的客观事实、寻找其中因果关系的学术流派。而与之同时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重视意识、情感、价值等行为主义心理学比较忽视的内容,它不甚强调客观观察(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另外,心理学的不少分支(例如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等)比较倚重高级统计分析,而这些方法并不一定能直接得出因果关系,对分析结果的解释也可以各不相同,这也降低了它们的科学性。综合考虑心理学上述方面的情况,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心理学既不是一门纯粹的科学,也不是毫无科学性,它的科学性介于全和无之间,并向比较纯粹、完全的科学性发展。

第二节科学与实验

一、科学家的工作

科学家的主要工作就是发现和理解世界上存在着的因果关系,从而帮助我们理解这个

世界。

探索因果关系的工作可以分两个方面:发现规则和建构理论。

(一)发现规则

所谓规则,就是我们常说的规律、定理和定律等,它说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发现规则要分两步走:描述事物、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建构理论

理论的任务是解释事物之间的联系。理论往往是一系列论断,用以解释一个或多个规

则。为了作出解释,它往往包括一些规则中没有直接包含的概念。

二、实验

实验就是精密地控制各种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对观察结果的干扰,探究有关因素之间

相互联系的过程。

(一)实验对科学的重要性

(二)实验的构成要素

任何一个实验,都由以下要素构成: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手段。

(三)实验变量分析

设计任何一个实验,都需要分析实验所涉及的各种变量。

变量指事物的属性,这种属性在质量或数量上是可变的。所谓质量可变,例如人的性

别(男或女)、宗教信仰(何种宗教信仰)等等;所谓数量可变,例如物体的重量、信仰

的坚定程度等等。

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在数学上,在实验中,自变量是主试所要操纵

的变量,它的变化往往构成原因;而因变量则是主试认为可能受自变量影响的变量,它的变化可能构成结果。

控制变量指自变量以外那些可能影响实验中的因变量的变量。为了得到纯洁的自变量

和因变量关系,必须采取措施将控制变量的影响降至最低。

(四)实验研究的步骤

要完成一项实验研究,至少需要以下5个步骤:理论假设、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数

据处理和解释结果。

第三节实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前文讲过,一门学科能否成为科学,要看它是否建立在客观观察的基础上,是否探究

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否具备严密的逻辑体系。而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还必须有独特的、适合其特殊研究对象特点的方法体系。

在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它是作为哲学的附庸存在的。那时候的心理学

研究是由哲学家在研究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心灵和身体的关系等等哲学问题时顺带进行的,没有自己的独立理论体系,研究的方法也是借用哲学的思辨方法。从18世纪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心理学自身研究领域的拓展,心理学开始了自己的“独立运动”。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是这场"独立运动"的酝酿期。这时出现了实验的萌芽。

在这期间,生理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开始定量地研究一些感觉和知觉问题。例如,1795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马斯克林(Maskelyne)发现,他的助手对天体运动的观察记录总是比他慢约半秒。因而他提出了反应时问题,认为反应时间存在着人际差异。后来就有所谓的"相对人差方程"(A被试的反应时间-B被试的反应时间=X秒)的研究。19世纪中叶以后,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韦伯根据多年的研究,总结出"韦伯定律"。而莱比锡大学物理学家、心理学家费希纳则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描述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之间关系的对数定律,还制定出心理物理学的基本方法,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古典心理物理学方法,包括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这一套方法是专门用于心理学研究的实验和数学处理方法,这标志着心理学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特的研究方法。

1862年,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在他的《感官知觉

理论贡献》论文集的导言中首次提出了"实验心理学"一词。冯特将它作为自己创建的新心理学的代名词。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提出了第一个完整的心理学理论体系--结构主义学派,还培养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家。心理学由此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第二章心理学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说到底就是计划如何控制各种变量,以严密的逻辑说明因果关系。心理实验

的设计,就是实验研究者为了解答所研究的问题,设计对实验中各种变量如何加以控制的方案。

心理学实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实验室实验,一种是自然实验。本章主要讨论实验室

实验的设计问题。

第一节心理实验研究的程序

一、定课题

二、选被试

三、控制与测定

四、统计结果

五、撰写论文

第二节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

一、自变量及其控制

在心理学实验中,自变量是能产生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的各种条件(或称因素)或条

件的组合。自变量往往与刺激有关,但是被试自身的条件(机体变量)也常常影响反应活动,因此,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来进行研究。

(一)自变量的种类

如果仔细分析,自变量还可以分解为以下5大种类:

1、刺激特征方面的自变量

这些自变量可以是量的变化,也可以是质的变化;可以是简单刺激,也可以是组合刺激。

2、环境变量

不同的环境因素也可以作为自变量。例如不同的国家、地区、学校、班级,就是环境

变量。

3、被试变量

被试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职业特征、健康状况、个性差异都可能影响实验结

果。

4、暂时的被试变量

暂时的被试变量指的是那些容易暂时性地受主试或研究者的言语、表情、态度以及其

他因素影响的被试变量。例如定势、动机、疲劳等等。

(二)对于自变量的控制

1、对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

亮、声音响、噪音

2、检查点的确定

3、仪器的校准

4、控制呈现刺激方式

二、因变量及其控制

(一)因变量的种类

在心理学实验中,充当因变量的总是反应变量,它是由自变量引起的被测定者的心理

现象或行为变化。

1、反应的准确性

2、反应的敏捷性

3、刺激的强度

4、反应的概率或频率

5、评定分数

6、反应的强度

7、高次反应变量

(二)反应变量的控制

1、对反应规定操作定义

2、反应变量应具备的条件

3、反应指标的平衡

三、控制变量的处理

控制变量又称无关变量、参变量、额外变量等等,它们是除自变量之外,一切能够影

响实验结果的变量,是必须在实验中加以控制的变量。对控制变量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部分被试变量及暂时被试变量的控制方法

1、指导语控制

2、主试态度

3、单盲或双盲实验

4、控制被试的个体差异

5、实验组控制组对照法

(二)对环境变量及部分被试变量的控制方法

1、操作控制法

消除法和恒定法

2、设计控制法

平衡法和抵销法

Kurtz有效计划

ABBA法和随机法

3、统计控制法

控制变量纳入法和协方差分析法

第三节实验设计

一、实验组、控制组比较设计(组间设计)

二、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

三、随机化设计及区组设计

四、单因素与多因素实验设计

前实验设计、相关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第四节实验研究的效度

实验研究效度是指一项实验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与事物本来面目和本质规律之间吻合的

程度。

一、内在效度和统计结论效度

(一)内在效度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指系统误差的大小。

1、历史因素

2、选择

3、成熟

4、测验经验的增长

5、测量工具的稳定性

6、统计回归因素

7、被试亡失

8、选择与成熟交互作用

9、前测与实验处理的反作用

10、霍桑效应

11、疲劳因素

(二)统计结论效度

统计结论效度指由统计方法适切性所引起的统计结论有效性的程度。

1、统计检定力

2、所选用的统计方法依据的各种假设条件满足的程度

3、多重比较和误差变异

4、测量工具的信度

5、实验处理执行的信度

6、实验环境内,无定性非相关事故的影响

7、被试的随机变异

二、外在效度与结构效度

(一)外在效度

外在效度指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或推论、应用之范围的准确性。

1、克服实验的过分人工情景化

2、增加样本的代表性

3、保证测量工具的效度

(二)构想效度

构想效度指关于关系变量及变量之间关系构想的准确性,以及实验变量在实验时的操作义与推理时的定义的一致性程度。

第五节实验报告的撰写

一、题目

二、作者姓名、单位

三、摘要

四、关键词

五、导言

六、方法

七、结果

八、讨论

九、结论

十、参考文献

十一、附录

第三章经典心理物理学方法(一)――阈限的测定

经典心理物理学的内容:建立物理量和心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第一节阈限及其操作性定义

阈限――产生最低心理反应所需的物理量。

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最小差别量

操作定义:一个概念应由测定它的程序来定义

绝对阈限的操作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够引起积极反应的刺激的值。

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够引起差别反应的刺激的差别值。

需考虑的问题:

刺激系列和反应系列

被试反应

测定次数

第二节极限法

别名:最小变化法、最小可觉刺激或差别法,系列探索法。

程序特点:刺激交替按"渐增"或"渐减"两个方向变化,探求阈限所在位置。

绝对阈限的测定

系列交替问题、起始点问题、误差问题:期望误差、习惯误差、练习误差、疲劳误

差。

差别阈限的测定

上限、下限

空间误差、时间误差

第三节平均差误法

别名:调整法,均等法。

程序特点:被试调节比较刺激,直到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

一、绝对阈限的测定

标准刺激假设为零。

二、差别阈限的测定

阈限、主观相等点

三、误差问题

动作误差、空间误差、时间误差

第四节恒定刺激法

别名:次数法、常定刺激差别法、正误示例法

程序特点:只有经常被感觉到和经常不被感觉到这一感觉地带的5-7个刺激,而且这

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

一、绝对阈限的测定

直线内插法

二、差别阈限的测定

两类反应和三类反应

第七章感觉

第一节视觉

一、视觉刺激

(一)视觉的物理刺激

1、视觉的物理特征

在正常情况下,引起视觉的刺激物是光。可见光的波长大约是380nm(即紫色)到

780nm(即红色)。

2、光源的种类

3、单色光

(二)光刺激的物理测量

1、光源强度的测量

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量称为光通量。光源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中发射的光

通量定义为光源在该方向上的光强度。在光度学中,光强度的单位是烛光。光强度为1烛光的一个点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光通量,定义为1流明。

目视光度计

2、光照度测量

1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平方米表面上所产生的光的照度,称为1勒克斯,也等

于光强度为1烛光的光源在半径为1米的球表面上产生的光照度。

对光照度的测量,有光度计和照度计。

3、亮度的测量

亮度是指发光体表面的明亮程度。无论是发光体还是非发光体,都可以用亮度计测量

其反射的亮度。

4、物理刺激的表示方法

(1)视网膜照度

(2)光强度等级--分贝

5、其他测量

(1)反射系数

(2)透光系数

(3)密度

二、视觉现象

(一)明视觉与暗视觉的区别

1、视觉的主要功能

解剖学已经证明,视网膜中含有两类感觉细胞: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两者执行不同

的视觉功能。锥体视觉是明视觉,棒体视觉是暗视觉。在0.001尼特以下的亮度水平,基本上只有棒体细胞发挥作用,在1尼特以上的亮度水平,锥体细胞发挥主要作用,亮度水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称为中间视觉,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共同发挥作用。

2、关于明暗视觉的实验研究实例

3、等能光谱感受性的研究

(二)明暗适应水平

锥体细胞暗适应较快,暗适应时感受性提高不大;锥体细胞暗适应较慢,感受性提高

较大。一般光适应较快。

1、适应时瞳孔的变化

瞳孔的变化是视觉补偿光线强度的机制之一。

瞳孔的大小似乎还能反映神经系统的状态。

2、锥体与棒体适应及其实验方法

测定适应时的阈限要采用极限法渐增系列。测定锥体阈限时,要单独刺激锥体细胞。(1)棒体细胞的适应

(2)锥体细胞的适应

3、影响适应的因素

(1)适应前照明

(2)器质性病变

(3)维生素A缺乏

(4)年龄因素

(5)感官的相互作用

(6)红色护目镜的作用

(7)实验光的波长

(三)刺激的时间与空间因素

刺激的空间与时间对视觉有累积作用。

1、刺激的时间累积作用

Bunsen-Roscoe定律:光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乘积决定它的效果。

2、刺激的空间累积效应

对于视觉效果是否等于面积与强度的简单乘积,目前尚有争议。

(1)中央凹的累积作用

(2)分散点的累积作用

3、视觉阈限的量子理论

(四)视觉后像

视觉后像是一种视觉现象,即当光刺激视觉器官时,所产生的兴奋并不随着刺激的终

止而消失,而是在刺激停止后仍然维持若干时间。

1、影响后像的因素

(1)刺激强度

(2)视觉器官的疲劳程度

(3)刺激的网膜部位

(4)刺激的持续时间

2、实验中克服后像作用的具体办法

(1)亮度匹配实验

(2)颜色匹配实验

(五)视觉的功能因素

1、视敏度

视敏度是视觉空间频率特性的一个方面,它指分辨空间两点或两线分离的能力。

(1)视敏度的计算

(2)影响视敏度的因素

影响视敏度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三个方面。

(3)有关视敏度的实验室研究方法

视敏度的实验室研究方法主要有最小视点法、最小可分法。

2、闪光融合频率

闪光融合频率是时间视敏度,是时间分辨力的一项良好指标。

(1)影响闪光融合频率的因素

影响闪光融合频率的因素有,正时相的强度和两个时相的差异、两个时相的时间比

例、刺激面积的大小、网膜的不同部位、其他感官的刺激、年龄、疲劳、缺氧,以及双眼间的迁移等。

(2)闪光融合频率的测定方法

用闪光融合频率计或混色轮可以测定闪光融合频率。

(3)闪光融合频率的应用

闪光融合频率可用于亮度匹配,可以作为视生理指标。

3、明度辨别力

明度辨别力主要是指明度差别阈的大小。

(六)双眼视觉因素

在视觉实验中,单眼和双眼效果是不同的,即使都是双眼视觉,因刺激的性质不同会

出现双眼竞争和双眼融合等现象,这些现象在视觉研究中都应予以考虑。

1、双眼累积效果

2、双眼竞争

3、双眼融合

(七)侧抑制和感受野现象

1、侧抑制

侧抑制是指相邻的神经元之间能够彼此抑制的现象。它的存在有提取反差的作用。

2、感受野

感受野指在视觉系统中存在着的“专门化”了的感受细胞,心理学上称为特征觉察

器。

第二节颜色视觉

一、光和颜色

(一)可见光波与颜色

产生可见光波的光源有以下几种类型:

1、太阳光

2、各种电光源

(二)颜色的特性

1、自然物体的颜色

2、颜色的三个向度

颜色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个特性。

(1)色调:主要由光波中哪种波长占优势决定。

(2)明度:与光波的强度有关,但是有些色调也受光强的影响。

(3)饱和度:指颜色的鲜艳程度。

颜色三度空间纺锤体可以比较好地表示上述特性。

(三)颜色视觉理论

颜色视觉理论主要有两大类,即杨-赫姆霍兹的三色说和黑灵的对立(颉颃学说)。

1、杨-赫姆霍兹的三色说

认为视网膜上存在三种不同的锥体细胞,分别对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线最敏感,

它们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颜色视觉。

2、黑灵的对立(颉颃学说)

又称四色说,要点是:

(1)视觉系统中存在三种感受器:红-绿、黄-蓝、白-黑;

(2)在各感受器(或称机制中)引起颉颃的反应,哪一方的反应大,即成为最终的反应。

3、颜色视觉的现代理论--阶段说

该学说认为,杨-赫姆霍兹的三色说和黑灵的对立学说都是正确的,前者反映了感受器

方面的机制,即颜色视觉的第一阶段,而后者反映了兴奋传导通路的机制,是颜色视觉的第二阶段。

二、各种颜色视觉现象

(一)视网膜的颜色区及不同观察视场

具有正常颜色视觉的人,视网膜的颜色区不同。锥体细胞从中央凹向边缘逐渐减少,

各种不同颜色的网膜区大小不同。即使在中央凹范围内,对不同颜色也有不同的感受性,当匹配颜色视场大于4度时,一般认为棒体细胞对锥体细胞匹配有抑制作用,因此在

颜色匹配实验中常因视场大小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

(二)颜色辨别

人眼对于不同的波长有不同的分辨力,即颜色差别阈限的大小随光波的不同而异。(三)颜色对比与颜色适应

1、颜色对比在视场中,相邻区域不同颜色的相互影响叫做颜色对比。

2、在颜色刺激作用下所造成的对该颜色的感受性发生变化,叫做颜色适应。

(四)色觉异常

色盲和色弱

三、颜色混合与标定

(一)相加混色与相减混色

1、相加混色

指色光的混合。全部光谱色都可以由三原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产生,其法则是:

红色+绿色=黄色红色+蓝色=紫色蓝色+绿色=青色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2、相减混色

指颜料的混合,颜料的颜色是由自然光照到颜料后,某些成分被颜料吸收,其余部分

被反射而形成。其法则是:黄色=白色-蓝色=红色+绿色紫色=白色-绿色=红色+蓝色青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

注:加色法中混合后所产生的颜色的明度是增加的,而减色法中混合后得出的颜色的

明度是减少的。

(二)颜色混合定律

颜色混合定律(格拉斯曼定律)主要涉及光的混合:

1、人的视觉能分辨颜色的三种变化--明度、色调和饱和度。

2、在由两个成分组成的混合色中,如果一个成分的比例连续变化,混合色的外观也在

连续变化。由这一定律又导出两个定律:

补色律: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对应的补色。如果将一种颜色与其补色混合,便产生白

色或灰色;

中间色定律:任何两个非补色混合,便产生中间颜色;

3、颜色外观相同的光,不管其光谱成分是否一样,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这

一定律导出:

代替律:若颜色A=颜色B,颜色C=颜色D,则A+C=B+D。

4、混合色的总亮度等于组成混合色的各颜色光亮度的总和(亮度相加定律)。

(三)混合颜色刺激的方法

1、混色轮

2、色光混合

(四)色度坐标与色度图

1、颜色相加原理

颜色相加原理就是混合色的三刺激值为各组成分色的三刺激值之和。

2、颜色方程

(C)=R(R)+G(G)+B(B)

3、色度坐标与色度图

用三原色在总量中的比例表示颜色,就是色度坐标。

麦克斯韦颜色三角形。

四、颜色的测量和标定系统

(一)CIE标准表色系统

1、1931 CIE-RGB 表色系统

2、1931 CIE-XYZ 系统

这个系统是色度学实际应用工具,几乎关于颜色的一切测量、标准以及其他方面的延

伸都以此为出发点,因而是颜色视觉研究的有力工具。

3、CIE 1964 补充色度学系统

4、CIE 1960 均匀颜色空间-CIE 1964 均匀颜色空间

(二)颜色的测量和色度计算

1、三刺激值的测量和色度坐标的计算

2、主波长与纯度

(三)孟赛尔表色系统

这个系统用一个三维空间的类似球体的模型表示表面色的三种基本特性。中央轴代表明度等级,离开中央轴的水平距离代表饱和度(彩度)。

五、颜色知觉

(一)客观颜色的知觉问题

1、照度因素

2、反射率因素

3、客观颜色

(二)颜色常性的测量

1、布伦斯维克、邵勒斯比率

(1)布伦斯维克比率=(R-S)/(A-S)

(2)邵勒斯比率=(lgR-lgS)/(lgA-lgS)

2、颜色实验的一些方法

(1)用减光屏或孔幕观察

(2)用有色镜、烟熏镜或节光器减少照度

(3)照度透视

(4)改变表面的入射角

(三)麦考勒效应

麦考勒效应是指受测验图形条纹方向决定的颜色互补效应,是一种随方向而变的颜色后效。

第二节听觉

一、听觉刺激

听觉是由物体的振动所产生的声波,作用于人(或动物)的听觉器官后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声波的特性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它是由一定介质传播的疏密波。听觉研究中接触到的声音可分为纯音和复合音。

1、纯音

纯音是单一频率的声音,是单纯的正弦波形式。

2、复合音

复合音是由多个不同频率所组成的声音。任何复合声都可以分解为几个频率不同的纯音。按照组成复合音的各纯音的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复合音进一步分为三种:音乐声,噪音和语言声。

(1)音乐声:组成音乐声的各纯音的频率之间的关系是简单的倍数关系,是有周期性的振动,具有可重复波形。

(2)噪音:组成噪音的各纯音频率之间没有整数倍的关系,是非周期性的,具有不规则的波形。

(3)语言声:是乐音与噪音的复合音。元音是有周期性的,辅音是非周期的。(二)声音的发生率控制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系统的电发声设备。有各种规格型号的信号发生器,包括高低频信号发生器、噪音信号发生器,同时还有各式录音机记录语言声和电信号。

(三)声音的测量

1、测量的单位

(1)频率:是单位时间(秒)周波的数目

(2)强度:声音的强度可以用能量单位或压力单位来表示,现在国际上通用将1000

赫兹的听觉阈限的强度0.0002微巴定为基准,其余所测量的声压与这个基准比值的对数取为贝尔单位,贝尔的十分之一为分贝尔(dB),因此声压级的计算公式写作:

NdB=10lg(I/I0) I为能量单位

NdB=20lg(P/P0) P为压力单位

(3)相位:对于某些复杂的声音,除考虑频率及强度还必须考虑合成复杂声波的不同

相位。

2、用于测量声音的仪器

对于声音频率的测量可以用频率计;对于声音强度的测量一般用声级计。除上述仪器

外,还有示波仪,声谱仪,声图仪和语图仪等声学仪器,可用于对声音的波形、频率、音色、音长等复杂成分进行分析和测量。

二、听觉现象及其测定

(一)音高

1、音高的测量

音高又称音调,是对频率属性的反映,是一个心理量。引起因高感觉的频率在16Hz到22000Hz之间。音高的单位是美,规定1000赫兹、60分贝的音高为1000美。

2、音高与强度的关系

音高在一个轻微的程度上依赖于声音的强度。在说明一个声音的音高时,最好以一个

标准的响度水平做参考,一个常用的标准就是40分贝的影响水平。

3、音高与刺激持续时间的关系

持续时间以另一个不同的方式影响音高。表现在刺激频率的临界时间。

4、音高于被试个体的关系

音高感觉的个体差异很大。

5、音高的差别阈限

(二)响度

1、响度的范围和测量

响度主要是由声波的强度(振幅)所决定的心理量,反映了刺激的强烈程度,其单位

是宋。规定1000赫兹的纯音其强度为40分贝时所产生的响度为1宋。响度主要是声压的函数,但也与频率和波形有关。

2、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响度感觉相同,其物理刺激(声压线)强度却随着频率的不同而异。等响曲线。

3、响度与刺激持续时间的关系

一个恒定的刺激所引起的响度感觉在200或300毫秒内增大。

4、响度的差别阈限

响度的差别阈限因刺激的强度与频率不同而变化。

5、响度与听力

不同被试的听力不同,个体差异很大。同时听力也随年龄因素而变化。

(三)声音的掩盖

声音的掩盖是一种听觉现象,即一个声音的存在使另一个声音的强度阈限提高的现

象。

1、纯音对纯音的掩盖

2、噪音对纯音的掩盖

3、非同时性掩盖

4、其他掩盖

(四)疲劳和适应

1、疲劳

听觉疲劳指达到一定强度的声波连续作用于听觉器官以后,引起对其他频率的声波感

受性降低的现象。通常是把阈限提高的量作为疲劳的指标,称为“暂时阈移”(TTS)。(1)疲劳声的强度

疲劳声的强度越大,TTS越大。

(2)疲劳声作用时间

一般地,TTS按声音作用时间的对数增加。

(3)被影响声的频率

通常在高频显著,而疲劳声在低频时作用大于高频。

(4)听力的恢复过程

(5)在疲劳声作用停止两分钟之内,TTS有不规则的变化,这表明存在不止一种类型的恢复过程。

(5)研究疲劳的意义

2、听适应

听觉适应在感觉上的表现是声音的响度在刺激作用最初几分钟内有所下降,随后比较

稳定在一个水平上,适应发展最快是在声音作用后1-2分钟,恢复也很快。听适应与听疲劳是有区别的。听适应的测定方法为响度平衡法。

(五)声音的相互作用

1、音色

音色随陪音及附加振动成分数目的多少而不同。

2、拍音(升沉)

两个声音的频率相近而同时呈现,便产生拍音(升沉现象)

3、差音与和音

当两种不同频率(一般相差28赫兹以上)的声音同时作用于听觉器官时,还感觉到两

种频率之差或两种频率是和的第三种声音,又称联音。

三、听空间知觉

(一)声音方向定位线索

1、双耳的时间差异

2、双耳的强度差异

3、连续乐音场合下的双耳相位差

4、视觉对听觉方位判断的影响

(二)听觉空间向定位的实验方法

(三)距离知觉

四、语音知觉

(一)语音及其声学特点

语音的成分有元音、辅音和特殊的语音,如汉语的声调。组成语音的元素有音调、音

强、音色和音长。

1、元音分析

2、辅音分析

3、语音四要素

(1)声调,是发生时声带振动济贫所高低变化产生。

(2)音高,主要决定于语音的频率。

(3)音强,音的响度不一定跟它的强度成正比。

(4)音长

4、语音的统计特性

(二)语音知觉实验

1、清晰度

2、语音可懂度

(三)语音知觉声学线索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

、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

2、语音知觉的范畴性

(四)语音知觉的生理机制与语音知觉理论

1、语音知觉的感受野

2、大脑半球的专门化呈不对称性

3、语音知觉理论有动觉论和听觉论

第八章知觉

第一节知觉研究的复杂性

一、知觉研究中变量的复杂性

二、形状知觉的理论

形状知觉的早期理论是由冯特和铁钦纳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和以魏台默、考夫卡和苛勒

为代表的格式塔学派,20世纪中期兴起了认知心理学理论。

第二节轮廓、图形与背景

一、轮廓

1、什么是轮廓

轮廓是形状的外形线,它是由明度或色彩级差的突然变化所引起的。虽然轮廓对于形

状非常重要,但是轮廓不等于形状。

2、主观轮廓

在没有明度差别的情况下,中枢因素有时也会加强并完善轮廓,这称为主观轮廓。关

于它的形成,很大学者认为它是在一定感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知觉假设的结果。凯尼查指出,视野中某种不完整因素的出现,乃是主观轮廓形成的必要条件,它们有一种完整起来、转变成简单、稳定的正规图形的倾向,这种知觉倾向称为趋合。

3、轮廓的掩蔽与加强

(1)轮廓掩蔽

是指知觉中一个刺激所处状态可以因另外一个刺激的影响而不被知觉的现象。

(2)轮廓加强

是指知觉中的一个刺激所处状态,可以因另外一个刺激的影响而使得知觉强度增加的

现象,与轮廓掩蔽相反。

二、图形与背景

1、图形和背景的区别

2、形成图形与背景的重要因素

(1)接近组合

(2)相同或相似组合

(3)良好图形组合

(4)定势和过去经验

3、知觉组织中的变化

第三节图形的识别

一、图形识别阈限

1、减弱刺激强度的方法

主要有:(1)使用边缘视觉;(2)减低照明强度;(3)缩短刺激呈现的时间;

(4)移去刺激使用的图形而以图形的记忆痕迹作为基础等。

2、研究图形识别阈限的方法及反应变量

(1)形状的言语描述

一般作为反应变量,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方法。

(2)其他物理因素

(3)速示器实验

(4)信息论的研究方法

主要用于对图形“良好性”的客观测量,是对刺激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图形识别的过程分析

1、基本特征分析

认为图形知觉是由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直线、曲线、边、角等特征及其不同组合而

产生的。这一观点得到感受野实验和稳定网像实验的支持。

2、综合性分析

在图形知觉时不仅分析上述特征,而且由其意义和期望对知觉分析进行控制和影响

(综合性分析),这样可以使基本特征的某些方面更加清晰。

三、空间频率分析

通常把正弦条纹一黑一白的变化称为线对,空间单位长度上线对的数目,定义为空间

频率。大量实验证明:(1)人的视觉系统中存在着若干个独立的空间频率通道,视觉系统对空间频率具有检测能力;(2)大脑具有对分别呈现于两眼的图形按傅立叶分析进行综合的能力。

第四节深度与运动知觉

一、深度知觉线索

(一)深度知觉实验的一般问题

(二)深度知觉线索

1、非视觉线索

(1)调节--聚焦

(2)辐合

指双眼视轴辐合。邮票实验和立体镜实验

2、物理条件

通过经验和学习,刺激物本身的物理条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深度和距离的线索,主要有:

(1)熟悉的物体大小;(2)物体的遮挡;(3)光亮和阴影的分布;(4)颜色分

布;(5)空气透视;(6)线条透视;(7)运动级差

3、双眼视觉线索

(1)双眼视野范围

(2)双眼的视觉方向--中央眼的方向

(3)视野单像区

(4)复视

(5)双眼视差

二、深度知觉的准确性

(一)关于深度知觉准确性的测定

1、三针实验

2、霍瓦-多尔曼深度知觉实验

二)影响实体敏感性的因素

1、光度效果

2、标准参照物与变异刺激之间的横向距离

3、单眼和双眼因素

4、纵向深度与横侧面深度敏感性不同

三、大小与距离知觉

(一)大小知觉

1、知觉的大小依赖于深度线索

大小常性实验

2、知觉的大小受感知到的距离的影响

3、知觉的大小受辐合角大小的影响

4、哀墨特定律

对于像的判断的大小,是与距离成正比的。

5、大小常性的测量

(1)布伦斯维克比率

(2)邵勒斯比率

(二)大小对距离判断的影响

大小知觉和距离知觉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四、视运动知觉

(一)真动知觉

产生真动知觉的条件有:(1)物体运动的速度;(2)观察者与物体的距离;(3)学

习与经验等主观条件。

(二)似真运动

又称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刺激物本身没有活动,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

1、似动的种类

2、似动的客观条件和各种影响因素

(1)客观条件

两个刺激的空间距离、时间距离、相似程度和刺激强度等都是似动产生的客观条件。(2)主观条件方面

主要影响因素有练习因素、个人经验、定势(暗示)以及个体差异。

3、似动理论

(1)眼动说

(2)脑场说

(三)视运动后像

在某种条件下,可以观察到运动后像:观察某一运动物体一段时间以后将视线转移到另一不动的物体上,则感到这个不动的物体动起来了。

第五节错觉和后效

一、错觉

1、几何图形错觉

几何图形错觉的种类很多,按照几何特点分,可以分为长度错觉、大小错觉、方向错觉;

按照测验成分受背景成分影响的方式分,可以分为同化错觉和对比错觉。

2、几种主要的错觉学说

(1)眼动理论

该理论认为,错觉是由眼球沿直线运动造成的。通常横向运动比纵向运动容易,因此

高估纵向长度。

(2)感情移入说

利普斯主张,即使观看相当简单的图形,观察者也是带着情绪进行反应。

(3)场的因素

根据格式塔理论,错觉只不过是整个场对于其中一部分发生作用的结果。

(4)透视画法理论(常性无用说)

线条图形容易暗示三度空间,从而造成错觉。

(5)对比混合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错觉的产生来自不能很好地把图形中的测验成分从背景中分化出

来。

(6)错觉的层级理论

错觉的层级理论认为错觉是视觉系统正常加工和处理外界图象信息的结果。

3、形状错觉的测量

主要用心理物理学方法。

4、对错觉进行定量研究的优点

主要优点是:(1)可以暴露出细小的错觉;(2)为理论解释提供确切的事实;(3)

可以具体分析产生错觉的刺激条件。

5、影响错觉的非刺激性因素

错觉量的大小,还受到观察者的态度和练习等因素的影响。

二、图形后效

所谓后效,是刺激作用于有机体一定时间后所产生的一种效应。图形后效是指图形作

用于视觉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现象。

1、图形后效及影响因素

苛勒-瓦拉赫后效。

2、关于后效的解释

(1)饱和理论

(2)统计学说理论

以上两种理论均缺乏实验依据。

第九章学习

第一节学习实验的一般问题

一、学习的概念

广义的学习泛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学习活动;狭义的学习是指潜在的新行

为模式在机体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中的形成过程。学习是由于练习条件而造成的行为相对持久的变化。

二、学习实验研究的历史和理论背景

三、1.艾宾浩斯的《论记忆》;

2.内省心理学家试图通过内部观察来研究心理;

3.桑代克和巴甫洛夫对动物学习的研究;

4.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

5.格式塔心理学的动物学习研究;

6.托尔曼的认知主义动物学习论;

7.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8.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对记忆的研究。

第二节学习实验简介

一、条件反射实验

(一)经典条件反射

泛化、分化、消退和抑制

(二)操作条件反射

强化时程表

(三)生物反馈

(四)程序教学

(五)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

逐步强化法、消退法、系统脱敏法

二、认知性学习实验

(一)顿悟实验

这类实验说明了格式塔主义者对于学习的观点,即学习是抓住问题的内部联系,而不

是依靠尝试错误。

(二)认知地图实验

位置学习实验说明,老鼠的学习主要是认识达到目标的符号及其意义,即获得位置的

认知图,而不是获得一套特殊的动作反应。迂回实验也是证明位置学习优越性的实验。潜伏实验则更证明学习不是由于强化而获得动作反应范型,而是形成一种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的发展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

(三)人类迷宫学习实验

主要用于研究只利用动觉与触觉获得信息的情况下,如何学会空间定向。

三、文字学习

(一)系列学习

这种学习是为了学会事物之间的顺序关系。

(二)对偶学习

把两件事物配对进行学习。

(三)学习迁移

先前的学习影响后来的学习的现象,叫做学习的迁移。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

迁移实验设计:相继练习法、前后测验法

(四)前摄作用与倒摄作用

(五)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材料的意义性、材料的鲜明性、材料的系列位置、材料的难易程度、学习方法、被试因素等。

第三节学习实验设计程序及学习曲线

一、学习实验设计程序

(一)学习实验中的变量

1.自变量

2. (1)学习材料:言语材料和非言语材料

(2)材料呈现方法

A.全部呈现法

B.提示法或预料法

C.对偶联合法

预期法和检验法

D.记忆广度法

(3)学习方法

A.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B.整体学习与分段学习

C.学习程度--低度学习和过度学习

D.学习时间分配

(4)被试因素

(5)时间间隔

2.反应变量

再学习法、再认法、回忆法(包括自由回忆法)和重建法

3.无关变量

(二)学习实验的目的和设计

二、学习曲线

(一)学习曲线的绘制方法

1.个体学习曲线

累积曲线

2.集体学习曲线

梅尔顿曲线、文生曲线

(二)学习曲线的形式

(三)高原现象

第十章记忆

第一节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一、瞬时记忆

部分报告法

瞬时记忆的特点

二、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广度

短时记忆的编码特点--以听觉编码为主

三、长时记忆

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和实验

长时记忆的编码特点--以语义编码为主

表象

第二节知识的运用

一、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

Tulving于1972年提出了信息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两种形式: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节记忆接收和储存的信息都是按发生的时间,以及事件之间的时空关系排列的。语义记忆接收和储存的是各种知识,与时间地点无关。

二、语义记忆的网络理论

三、语义记忆是由词与词(及其概念)之间的联系交织而成的一个巨大的网络,知识的提取就是这个网络作用的结果。

Collins和Quillian(1969)提出,在长时记忆中,概念被分层次地组织成有逻辑性

的种属关系。

三、语义记忆的集合理论

语义记忆是由许多集合构成的系统,即概念在语义记忆中是以信息集合来表征的。Meyer的预测相交模型。

四、语义记忆的特征比较理论

Smith,Shoben,Rips,1974年提出。论点:语义记忆中的任一项目的涵义是由语义

特征集合来表征,根据作用不同,这些特征分为定义性特征和描述性特征。

在比较时,首先判断所有特征相同程度,如果基本相同,就反应“相同”;如果基本

不同,就反应“不同”;如果中度相同,则进一步比较定义性特征,从而做出判断。

第三节启动效应和内隐学习

一、启动效应

1、启动效应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启动效应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同样的或类似的任务的促进作用。它与正迁移类

似,但后者总是在总体效果上进行测量的,而启动效应的测量单位却十分具体。

启动效应分为直接启动和间接启动。

启动效应的测量方法:知觉辨认、词干补笔(word stem completion)、补笔(word- fragment completion)。

2、实验性分离现象: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果的情形称为实验性分离。

健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正常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3、关于启动效应的两种观点

(1)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

Tulving:记忆=情节记忆+语义记忆+知觉表征系统(启动效应代表的新记忆系统)Squire的分类:陈述记忆是可以进入意识的记忆,而程序记忆只能通过行为操作来表现。

(2)传输适当认知程序观点

Roediger主张记忆系统只有一个,自觉记忆和不自觉记忆测验之间的分离现象只是反

映了两类测验所要求的认知程序(或过程)不同。如果记忆测验所要求的认知过程与学习时所要求的认知过程相似或重叠,则测验的成绩就好,否则就差(提取与加工的一致性保证好的记忆)。自觉记忆测验要求概念驱动加工,不自觉记忆测验要求材料驱动加工。二、内隐学习

Reber的人工语法

内隐学习的本质:内隐知识可以自动产生,无需有意识地去发现任务操作内的外显规则;内隐学习具有概括性,很容易概括到不同的符号集合;内隐学习具有无意识性,且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第四节记忆对场合和状态的依存性

一、记忆的场合依存性

Godden实验:潜水员学习词表,学习和测验的场合为岸上和深水。

二、记忆的状态依存性

Goodwin等人的实验,醉酒状态和清醒状态。

Bartlett等人的实验,愉快和悲伤。

第十一章思维

第一节思维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任务分析

大多数思维研究是从任务分析开始的。任务分析就是分析一下被试在完成主试布置的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一、名词解释 1、什么就是传播:传播即就是社会信息得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得运行。 2、刻板成见: 人们持有得固定、简单化得观念印象,通常伴随着价值评价与好恶 感情。 3、拟态环境:指信息环境,它并不就是现实环境得“镜子”式得再现,而就是传播 媒介通过象征性时间或信息进行选择与加工,重新选择得结果。 4、传播情境概念:指得就是对特定得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得外部事物、条件 或因素得总称,它包括具体得传播活动(如二人对话)进行得场景,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无她人在场等;在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得参与人所处得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得环境。 5、群体规范:群体意识得核心内容。指得就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得 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就是非好坏得判断标准。 6、集合行为: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得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7、媒介接近权: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 及开展各种社会与文化活动得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播应该向受众开放得义务与责任。媒介接近权得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8、子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得力量,它们所传递得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 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得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得态度与意见甚至直接支配她们得行动。 9、传播流:所谓“传播流”指得就是由大众传媒发出得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 “流”向传播对象得社会过程。传播流(研究三部曲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得《人们得选择》、卡兹等人得《个人影响》、罗杰斯得《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得《大众传播效果》。 10、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得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得负影响,其内容本 身得说服力不能得到立即发挥,而就是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这种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11、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她人提供信息、观 点或意见并对她人施加个人影响得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12、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指得就是信息成为与物质与能源同等重要得甚 至比之更加重要得资源,整个社会得政治、经济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得社会。 13、知沟假说:大众传播得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就是低 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得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得人获得信息与知识得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得推移,最终结果就是两者之间得“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新标日初上18课笔记

第18課携帯電話はとても小さくなりました単語

文法 文法一なる(自然的变化) 接续:形容词い—く+なる(形容词修饰动词) 形容词词干+に+なる(形容动词修饰动词) 体言+に+なる 含义:成为…,变得… ◆北海道は10月ごろから、寒くなります。 ◆春になると、天気は暖かくなります。 ◆放課後(ほうかご)、学校は静かになります。 ◆6時になりました。 ◆あの人は先生になりました。 文法二する(认为的变化) 接续:形容词い—く+する 形容词词干+に+する 体言+に+する 含义:人为的变化(主观意志积极作用于某事物,使其发生变化)?を?する把…变成… ●ラジオの音を大きくしください。 ●写真を大きくしました。 ●早く静かにしてください。 ●息子を医者にしたいです。 文法三?ほうがいいです。?ほうがよいです

接续:形容词+ほうがいい/よいです 形容词词干+な+ほうがいい/よいです 动词的原型+ほうがいい/よいです 动词的连用形II形+(た)+ほうがいい/よいです 动词た形相当于动词的过去式简体。 含义:…的好。 动词的原形+ほうがいい/よいです。带有比较的感觉 动词的连用形II形+(た)+ほうがいい/よいです。表示劝对方做某事 “形容词/形容动词”与“ほうがいい/よいです”连用时,带有比较的感觉。 ◆荷物は軽いほうがいいです。 ◆ジュースは冷たいほうがいいです ◆子供は元気なほうがいいです。 ◆パーティーは賑やかなほうがいいです。 ◆疲れでいますから、早く寝た方がいいです。 ◆寒いですから、家に帰た方がいいです。 ◆日本語を勉強するほうがいいです。 ◆日本語を勉強したほうがいいです。 文法四自动词和他动词的区别 他动词:动词需要一个宾语,才能完整表示主体动作作用的词,使用的宾格助词是「を」ご飯を食べるジョースを飲む 自动词:动词不需要一个宾语,本身就能完整表示主体动作作用的词。一般主语后的助词是「が」寝る起きる 区别相对应词(一般汉字相同)的自他动词词性: 1)五段动词是自动词,相对应的一段动词就是他动词 開ける(他)開く(自) 2)以「す」结尾的是他动词,相对应他的词就是自动词 消す(他)消える(自) 3)相对应的一段动词中,上一段动词是他动词,相对应的下一段动词就是自动词見る(他)見える(自)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新标日详细笔记

标准日本语初级总结笔记 一.词汇性质 (11) 1、指示代词 ................................................................................................................. 11 2、代词 ......................................................................................................................... 11 3、疑问词 (11) 3、1 何 なに/なに (11) 3、2どれ/どの (11) 3、3だれ/どなた ............................................................................................................................. 11 3、4どこ .......................................................................................................................................... 11 3、5いくら ...................................................................................................................................... 11 3、6いつ/何時 ................................................................................................................................. 11 3、7おいくつ/何歳 ......................................................................................................................... 11 3、8いくつ ...................................................................................................................................... 11 3、9どう/どんな/何 ........................................................................................................................ 11 3、10どうして ................................................................................................................................ 11 3、11どのぐらい/どれぐらい ....................................................................................................... 11 3、12どうしましたか。 ................................................................................................................ 11 3、13どうやって。 ........................................................................................................................ 11 3、14いかがですか。 .. (12) 4、助词 (12) 4、1、は ........................................................................................................................................... 12 4、2、と ........................................................................................................................................... 12 4、3、も ........................................................................................................................................... 12 4、4、へ ........................................................................................................................................... 13 4、5を .............................................................................................................................................. 13 4、6、か ........................................................................................................................................... 13 4、7で .............................................................................................................................................. 13 4、8よ .............................................................................................................................................. 14 4、9に .............................................................................................................................................. 14 4、10が ............................................................................................................................................ 14 4、11でも ........................................................................................................................................ 15 4、12の .. (15) 5、副词 ......................................................................................................................... 15 6、叹词 ......................................................................................................................... 20 7.接续词 (20) 二.时态/形态 (22)

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

沉默的螺旋理论 1、提出 2、观点 3、评价 1、提出 该理论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的,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2、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 a. 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b. 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c. 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大众传媒起重要的作用。 3、评价 意义: 1)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种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 局限: 1)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 "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何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知识沟假说 1、背景 2、提出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4、社会传播的类型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6、双重偶然性 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能是否正常。 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在是必然的。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手段; 摄影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 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2、象征符的特性 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3、意义的定义 4、符号意义的分类 ;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

核心知识点: 传播学的相关学科社会传播的特点精神交往理论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信息社会符号 /意义象征性互动理论现代社会的象征性文化 (消费文化人内传播 5W 模式传播总过程研究人际传播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集合行为霍桑实验企业识别系统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李普曼 /拟态环境极权主义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 /民主参与理论大众传媒的特点“把关人” 麦克卢汉“电视人” 与“容器人” 理论受众大众社会理论“拷贝支配” 理论传播权 /知晓权 /媒介接近权子弹论传播流研究伊里调查:《人民的选择》/“意见领袖” /两级传播《个人影响》 /《创新与普及》 :多级传播“有限效果” 理论“说服性传播” 研究 (耶鲁研究“休眠效果” /“ 一面提示” 与“两面提示” /“ 免疫效果” /“ 警钟效果” 自信心假说“使用与满足” 研究“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分析” “知沟”假说/“上限效果”假说/“信息沟”假说传播学的形成与诞生杜威 /库利 /帕克 /米德拉斯韦尔 /拉扎斯菲尔德 /卢因 /霍夫兰施拉姆香农 /维纳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 第一章 ★与传播学的相关学科: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等。重点要搞清楚传播学和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这三个学科的关系。 1、新闻学:新闻媒体的实践原则和标准、新闻学的主流理论(如第八章的那几个媒介规范理论都给了传播学很大启示,特别是早期传播学就诞生在新闻学院之中,还可以注意一下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卡方人” (经验学派的传播学者和“绿眼罩” (带有偏见的新闻从业人员与研究人员之争。这些都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 2、社会学:社会学的大量社会理论极大了催生和促进了传播学的发展。早期的传播学研究者和传播学奠基人大多来自社会学界,如欧洲社会学家塔尔德与西美尔、深受西美尔理论影响的芝加哥学派(帕克和米德、库利、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等人在理论、方法(调查研究、文本分析等、实践等诸多方面推动了传播的诞生和

传播学概论学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 1、传播 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 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2、施拉姆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其主要贡献在于对传播学这门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传播学概论》被视为经典之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了最早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学研究与教学的基地,从而使传播学得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二,他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继之秀。第三,为人们留下了流传甚广的著作,如《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和《传播学概论》。施拉姆的传播模式分为人际传播模式和大众传播模式。 (1)人际传播模式:人际传播过程是一个讯息循环反复周流不息的过程,参与双方同时具有发出讯息和接受讯息的功能。 (2)大众传播模式:媒介组织从信源输入讯息,经过译码,然后通过编码发出。由于媒介组织的放大作用,输入讯息只是针对媒介组织的个别人,而输出讯息却是面对广大受众。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传播学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传播学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信息:消除不确定性。 ·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非人类传播 人类传播非社会:人内传播 社会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人内传播:人内传播是个人接收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活动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一个重要功能,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 ·组织传播:组织是一个结构秩序更为严密的社会集合体。特点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其结构和分工都是为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而设置的,因此组织本身就是一个执行特定功能的系统。 ·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伴随着近现代印刷、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 ·传播学四大先驱: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 拉斯维尔:5W模式、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社会中结构》、内容分析法 拉扎斯菲尔德:二级传播理论(意见领袖)、选择性接触假说、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伊里调查 卢因:把关人概念 霍夫兰:态度的劝服(一面提示两面提示、警钟效应)、社会心理学家 ·传播学鼻祖和创建者(集大成者):施拉姆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1.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2.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传播学在美国产生的原因:1.军事二战 2.政治大选 3.经济广告 4.媒介技术发展 ·传播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的

新版标准日本语书第一册

第15課 小野さんは今新聞を読んでいます 基本课文 1:小野さんは今新聞を読んでいます。 2:ここで写真を撮ってもいいですか。 3:飛行機の中でタバコをすってはいけません。 4:日曜日、小野さんは公園でボートに乗りました。 A 甲:もしもし、森さん?今どこですか。 乙:今市役所の前を歩いています。 B 甲:すみません、この辞書を借りてもいいですか。 乙:いえ、ちょっと……。今使っています。 C 甲:すみません、ここに座ってもいいですか。 乙:ええ、どうぞ。 D 甲:あっ、ここで携帯電話を使ってはいけませんよ。 乙:すみません。これから気をつけます。 语法解释 1:动ています[正在进行] 表示动作或变化正在进行时,使用“动词て形+います”。 ?小野さんは今新聞を読んでいます。(小野女士现在正在看报。)?森さんは今仕事をしています。(森先生正在工作。) ?太郎さんはコーヒーを飲んでいます。(太郎在喝咖啡。) 2:动てもいいです

表示许可时,使用“动词て形+いいです” ?家で仕事をしてもいいです。(在家里工作也可以。) ?ここで写真を撮ってもいいですか。(这儿可以拍照吗?) ————いいですよ。(可以。) ?家に帰ってもいいですか。(可以回家吗?) ————はい、帰ってもいいです。(是的,可以回家。) 答句中的“はい、帰ってもいいです”常常简略说成“はい、いいです”。表示说话人的许可时,使用“いいですよ”。在句尾加“よ”可以使语气变得柔和。这里的“よ”须读升调。 注意:这种表达方式一般不用于尊长,因为那样显得很傲慢。 3:动てはいけません 表示禁止时,使用“动词て形+は+いけません”。 ?飛行機も中でタバコを吸ってはいけません。(飞机上不能吸烟。) ?教室でものを食べてはいけません。(教室里不能吃东西。) ?この部屋に入ってはいけませんか。(不能进这个屋子吗?) ————はい、入ってはいけません。(是的,不能。) ————いいえ、入ってもいいです。(不,可以进。) 注意:对尊长一般不用“~てはいけません”而使用“~ないでください”。 4:名[附着点]に动 表示人或物体的附着点,即人或物体停留在交通工具或椅子上等时,附着点用助词“に”表示。 ?小野さんは公園でボートに乗りました。(小野女士在公园里划了船。) ?李さんは電車に乗りました。(小李上了电车。) ?この椅子に座ってください。(请坐在这把椅子上。) ?李さんはかばんに書類を入れました。(小李把文件放在包里了。) 注意:这种情况绝对不能用“を”表示。 “≠ 電車を乗ります。”“≠ 自転車を乗ります。”

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 作为学术用语的“传播”: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传播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社会组织》1909) 符号学创始人(美)皮尔士: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即使传播单的观念也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者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思想的法则》1911)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社会学传统、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传播学中的“传播”概念: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这是社会学与信息科学视点的结合)传播学所研究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传播。 信息:信息——符号和意义是信息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意义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意义: 从社会传播的角度来看“意义”——指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如人类认识到关于商品和服务的信息需要得到传播,才能广泛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购买行为),是人给对象事物所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信息的外延更广,它包括讯息在内。讯息也是一种信息,其特点是能表达完整的意义。) 符号:指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 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反馈是传播效果的一种体现。 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由于象征符与意义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象征性社会互动又被称为符号互动或意义互动。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就是媒介影响的效果。 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具有双重含义: a.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b.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的结果的总体。子弹论:(20世纪初——40年代),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几种传播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大众: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 大众的特点:规模的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性;匿名性;流动性;无组织性;同质性。 大众传播:就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传播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1.环境监视功能; 2.社会协调功能;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整理

《大众传播学通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传播与传播学 一、什么是传播 1、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的行为总称。 2、三种定义类型 (1)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传者”对信息的分享。指人们在传播时,总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代表人物是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但是,共享说无法概括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传播现象。(“心有灵犀一点通”可谓是对信息共享过程中最佳状态的描述。) (2)交流说:强调传播是“用语言交流思想、观念、情感,已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 E.T·霍尔。交流说忽视了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的重要性。 (3)信息说:即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信息是人们对接触到的讯息,“排除不确定因素”后,从中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内容,而语言就是这些内容的载体。忽略传播过程的“环生态”现实而留下的遗憾。代表人物是C.E·申农和W·韦弗。 3、传播层次: (1)自我传播:指不起交际作用的内部信息交流过程,是个人处于感知和理解时的言语活动。表征是“不出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自我互动”的理论、“内省式”思考——郭书P78) 特点:“传播者”与“受传者”角色重叠,往往表现为矛盾的统一体;所传信息不与人分享;由大脑储存信息量的多少决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同时,自我传播的自觉程度也决定着大脑对有效信息的储存状态。 (2)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作用:A教化作用;B联系作用;C协调作用 特点:信息交流渠道多、形式多样,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通讯媒体“准间接交流”;交流符号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言语或非言语符号交流,甚至是多种符号复合式使用;人际传播构成一种双向的动态系统,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可以在相互作用中随机互换,反馈非常及时。 (3)群体传播:群体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团体。分为正式群体(组织传播)和非正式群体(群体传播)。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在共同利益制衡和理性认知基础上自觉建立的社会组织。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认知水平为基础,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目标、成员间无地位差异、彼此同情、价值观趋同的舆论群体。(郭书P89-98)特点:A群体传播对成员保持一种亲和力和凝聚力,个人参与群体传播会受到影响。 B、成员之间的关系靠传播过程中的心领神会、彼此认同来维系和发展。 C、成员往往会承认群体中的权威和个别人的威望。 D、群体传播是一种开放形式,成员可以自由进出。 补充知识点: 1、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2、群体规范: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群规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

传播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传播学的基本情况 一、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 1927年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1944年拉斯韦尔《人民的选择》 1949年施拉姆《大众传播学》 经济背景 1.经济发展-拓展市场行销-调查企业对消费者-媒介对消费者 2.大众传媒学-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 3.社会背景:科技发展推动传播业发展(刑、腥、性) 第二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人类传播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传播思想、船舶技术、传播实践、传播与人与社会的关系 2.人类传播的形态 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3.人类传播的过程(结构) 宏观:系统中,传播和社会、组织、经济、文化等互动关系 微观:自身轨迹:包括传者、内容、媒介、受众效果分析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定性 人文科学研究法 人类历史上人文科学始终研究的正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的文本。过去在人文科学对文学作品和其他主要文化形式研究中,大部分支队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传统、意境、时代精神和意识形态提出解读和注释,而没有从文化角度对文本中出现的概念、词汇进行分析,而这些和词汇本身的变化且具有相当丰富的意义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法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发是以长期的,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现象过程。 2.定量 定量研究法又称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法。它是在占用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的观点。实地调查法步骤 ①提出研究假设、 ②按照研究假设的需要,确定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样本数 ③确定抽样方案 ④设计调查问卷 3.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就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的讯息内容 实验法来自实验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控制实验法和自然是研发 4.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心理学所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传播学与奠基人 1)拉斯韦尔:政治传播第一人-提出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提出传播的社会功能。 1监视环境2联系社会3传递意义 2)卢因:场论 3)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论》 民众——舆论 领袖——媒体 4)施拉姆《大众传播学》 小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构成了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三根基柱。学者们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基本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人类的传播类型;人类的传播过程与结构 传播学的方法具有多元性和综合化的特点。从方法体系上来说,主要包括定性的和定量两大类。定性包括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定量的方法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等,包括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 传播及人类传播的发展 1、传播 定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信息的共享 2.有意义地施力发展 3.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4.信息的流动与交流人类的传播流动过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