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萨克民间诗歌简述

哈萨克民间诗歌简述

哈萨克民间诗歌简述
哈萨克民间诗歌简述

诗歌在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活中每一重要事件都有诗歌伴随着,生孩子、结婚要唱歌,死了人、祭祀也要唱歌。总之,诗歌已与哈萨克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19世纪下半期哈萨克族著名诗人阿拜(Abay Qunanbayev )(1845—

1904)就曾这样恰如其分地指出了诗歌对哈萨克人

民生活的重要意义:

诗歌给你打开了世界之门,诗歌也将伴同你在坟墓中安息,我的人民,你要理解:是诗歌使得生活有了乐趣。

哈萨克族民间诗歌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大致可分成下列四大类:

1.生活习俗歌(salt-sana jyry )

多与哈萨克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其中又可分为婚礼歌———佳尔-佳尔、出嫁告别歌、揭面纱歌和哀歌等。兹将其中主要的几种简单介绍如下:

佳尔-佳尔(jar-jar )。男女青年间的对唱,在新娘即将动身前去婆家时,由参加婚礼的男女青年分成两组演唱。小伙子们的一组所唱内容多是欢快、戏谑性的,目的在于安慰新娘;而姑娘们的一组所唱则多表达惜别、留恋之情。有时也通过姑娘们之口,叙说哈萨克妇女在旧时封建宗法社会中的悲惨处境。“佳尔-佳尔”的名称来源于这种对唱每一句诗后,由男女双方合唱的一句“佳尔-佳尔”(意为朋友-朋友)。通常每段诗由四句组成,前两句本身没

有什么具体意义,只用于加强后两句的寓意。如:

小伙子:

城里买来了漂亮的嫁妆

佳尔-佳尔!

丝绒的萨乌凯雷②压得你头不能昂,

佳尔-佳尔!

你不要老放心不下爹娘

佳尔-佳尔!

自己的公婆还不是一样

佳尔-佳尔!

姑娘:

房前的流水明明亮亮

佳尔-佳尔!

我在镜中看到郁郁不乐的面庞

佳尔-佳尔!

尽管这位青年满口把公婆夸奖

佳尔-佳尔!

再亲也比不上自己的爹娘

佳尔-佳尔!

小伙子:

你好比白兔从我们面前跑过

佳尔-佳尔!

好比草原上漂亮的小骆驼

佳尔-佳尔!

我说,姑娘你为啥哭得这样伤心

佳尔-佳尔!

难道令弟没跟你来作客?

佳尔-佳尔!

哈萨克民间诗歌简述①

耿世民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摘要:诗歌与哈萨克族民众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的每一重要事件都有诗歌伴随,哈萨克

族民间诗歌按其内容与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生活习俗歌、民歌、对唱和长篇叙事诗四大类。

关键词:哈萨克族;民间诗歌;分类中图分类号:I207.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76(2011)01—0034—04

收稿日期:2010-10-10

作者简介:耿世民,男,中央民族大学哈萨克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年3月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Mar.2011第1期Journal of Yili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No.1

第1期耿世民:哈萨克民间诗歌简述

姑娘:

绚丽的花毯任它高挂

佳尔-佳尔!

肥美的肉食让客人们尽情去抓

佳尔-佳尔!

我说,亲爱的爹娘呀

佳尔-佳尔!

最好今年不让你的女儿出嫁

佳尔-佳尔!

出嫁告别歌(synsuw)。新嫁娘在动身去婆家前,要挨户向本阿吾勒③的族人告别。由于在封建制度下婚姻多不自由,于是产生了这种催人泪下的告别歌。歌中多借与亲人告别的机会,抒发自己的悲伤心情,如:

大雁飞向卡拉苏河旁,

阿衣沙离开了亲爱的家乡。

姑娘的痛苦说不尽呦,

生生地离开了自己的爹娘。

解放前在游牧封建制度下,哈萨克族妇女的婚姻实质上是一种买卖婚姻,做父母的往往只图暂时的利益,把亲生女儿当作牲畜一样出卖。下面的一首歌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狠心的父亲,

把我换了牛羊。

家里的房屋尽管宽敞,

竟没有我立足的地方。

揭面纱歌(bet ashar)④。新娘到婆家后,首先要唱“揭面纱歌”。通常由男方亲族长者或由主持婚礼的人演唱。内容多是告诫性的。这里唱歌者要告诉新娘当地的风俗习惯,应如何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及早生贵子等吉祥祝福的话。如:

新娘骑着白马飞驰,

因为是匹骏马而内心欢喜。

要是头胎生个姑娘,

愿她美丽漂亮。

毡房前的杨柳高又大,

新娘子在织机旁高兴地纺花。

要是头胎生个儿郎,

愿他魁伟挺拔。

新娘骑着棕色走马,

它的神速值得赞夸,

要是有个乖儿抱在怀里,

你就是无比幸福的妈妈。

新娘好比门前的花草,

我们爱她胜过珍宝。

要是你给手帕,就请给个丝绸的,

祝我们的新娘新郎白头偕老!

2.民歌(halyq oelengi/halyq jyry)

哈萨克民歌以其优美的曲调和真挚的情感而动人,早已为我国广大群众所喜爱,其中如《美丽的姑娘》(aq tamaq)、《白麦子》(aq biyday)已成为流行歌曲。下面我们举几首以见一斑:

姑娘住在河那边,我在河这岸,

栗色的骏马在绿草地跳玩。

我呀,坐卧不安,

不知何时同你见面。

(《黑眼睛》)

真诚的爱人永不欺骗,

纯洁的心儿相互依恋。

要是想睡,石头能当鹅绒枕,

爱情呀并不在容貌的美艳。

姑娘,你不要含羞低头,

我知道你心里乐悠悠。

要是两个恋人能在一起,

内心的创伤会自己封口。

(《小白走马》)

另一方面,民歌中也往往反映了对婚姻不自由的不满及对聘礼制度的诅咒:

父亲的无情使你泪流满面,

不知从今后谁能把你爱怜。

我的心呀难过万分,

愿斧头呀把聘礼劈断。

解放后,随着封建统治的结束和人民的翻身当家作主,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新民歌的内容多歌颂党和领袖,赞美人民的幸福生活。曲调旋律方面也一反过去,变为轻快、活泼而热情洋溢。如:

油灯无油点不亮,

羊儿无草长不壮。

35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哈萨克没有共产党,

哪能人兴牲畜旺。

篝火无柴烧不旺,

小孩无奶长不壮。

哈萨克没有共产党,

哪能有幸福的家乡。

雪白毯子绣金边,

上绣北京和草原。

姑娘们一边绣来一边唱,

毛主席的恩情唱不完⑤。

3.对唱(aytys)

意为“唱诗比赛”,一般分为普通对唱与行吟诗人对唱两种。上面介绍的“佳尔-佳尔”实际上也属于普通对唱的一种。诗人对唱的参加者通常为在哈萨克族人民中颇受尊敬的“阿肯”(aqyn,民间诗人)。而“阿肯”头衔往往要通过这种对唱形式的诗歌“考试”后方能获得。

旧时的对唱多带有鲜明的阶级倾向,代表人民利益的阿肯往往通过对唱大胆揭露和嘲讽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而一部分御用的阿肯则赞颂部落头人或封建巴依们的财富和威望。

解放后,随着社会性质的变革,对唱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一般是阿肯们通过这种诗歌形式歌颂他们所在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成绩,并向对方提出批评建议,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4.长篇叙事诗(dastan)

从古代起哈萨克人民中就流传着许多篇幅巨大、情节优美动人的民间长篇叙事诗。按其内容来说,又可分为爱情叙事诗和英雄叙事诗(史诗)两大类,其中比较著名的如前者的《考兹阔尔佩士-巴艳苏露》(Qozy Koerpesh-Bayan Suluw)、《克兹姬别克》(Qyz Jibek)、《阿依曼-绍勒盘》(Ayman-Sholpan)、《萨里克萨曼》(Saryq Saman),后者的《康巴尔英雄》(Qambar Batyr)、《叶尔塔尔根》(Er Targhyn)、《阔布朗德》(Qoblandy)、《阿尔卡勒克》(Arqalyq)等。

这些长篇叙事诗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讴歌了青年男女间真挚纯洁的爱情。不论从文学或历史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英雄叙事诗渊源于久远的古代。属于6—8世纪的记述突厥汗国诸可汗或英雄生平武功的鄂尔浑-叶尼塞(Orhun-Yenisei)碑铭中,有长篇史诗的性质。这一点早已为研究者们所指出⑥。大多数英雄叙事诗都与历史上某些重大事件有关。例如《英雄康巴尔》、《阿尔卡勒克》两篇英雄叙事诗就可能产生于16—17世纪反对准噶尔的入侵时期,即哈萨克族历史上妇孺皆知的所谓“大灾难年代”(aq taban shubyryndy)。在这些优秀的史诗中反映了人民保卫家乡,反对侵略者的英勇斗争,歌颂了英雄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真挚的爱情。有时在反映历史真实事件的同时,也可见到某种程度的神话成分。一般说,哈萨克的英雄叙事诗所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爱情叙事诗。

应当指出,并不是所有的长篇诗都是好的。其中一些由于受到统治阶级或代表他们利益的歌手的篡改而失去其原来的面貌。这方面的例子如英雄叙事诗《英雄绍拉尔》(Shora Batyr)。另一方面在比较优秀的作品中也存在着程度不等的封建糟粕,这都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应当注意的。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爱情叙事诗《考兹阔尔佩士-巴艳苏露》及英雄叙事诗《英雄康巴尔》:《考兹阔尔佩士-巴艳苏露》(被誉为草原上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全诗长约三千行,现存几个不同的变体。内容是叙述在宗法封建制度下,一对男女青年的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女主角巴艳的父亲卡拉拜和男主角考兹的父亲萨拉拜一次偶然打猎相遇成为朋友,双方并结下秦晋之好。不久,萨拉拜病逝,家道中落。巴艳的父亲毁约不愿把女儿嫁给无依无靠的孤儿,于是举家迁往远方的阿雅阔兹⑦。这之间过了许多年,男女青年已长大成人,双方思慕之情与日俱增。但这时巴艳的父亲卡拉拜为了挽救自己的数千头牲畜免于死亡,已将巴艳许配给巴依阔达尔。后来,考兹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巴艳家游牧的地方。卡拉拜与阔达尔接受该部落坏人萨三的计谋,在假意举行婚礼的晚上用药酒把考兹毒死。巴艳为了替夫报仇,用剑刺死了阔达尔后,自杀身亡。

全诗结构紧凑,语言优美动人。四行为一段,第一、二、四行押韵。在许多地方穿插了不少其他民间诗歌的传统形式,如对唱、哀歌、别离歌等。例如卡拉拜毁约远迁时,巴艳的姐妹们所唱的一段别离歌:

巴尔塔里部落的父兄们再见!

绿草如茵的巴卡勒湖再见!

你无情的岳父卡拉拜毁约迁走,

年幼的考兹呀,再见!

36

第1期耿世民:哈萨克民间诗歌简述

《英雄康巴尔》这首长篇英雄叙事诗在哈萨克人民中已流传很久,也有不同的变体。这篇长诗反映事件的真实性比较大些,没有任何神话色彩。故事的内容如下:贫穷的青年牧民康巴尔只有一匹黑仙脸马,平日以打猎为生。由于他经常帮助本族的穷苦百姓,因而赢得了本部落人民的爱戴。在康巴尔家附近住有巴依阿孜木的阿吾尔,他有个非常漂亮的女儿娜孜梅。一次,阿孜木举行大会为娜孜梅挑选夫婿,但娜孜梅一个也看不上。康巴尔由于家庭贫寒,这次没有被邀请到会。一天清早,娜孜梅出外散步,偶然遇见康巴尔,两人一见钟情。但他们两人的相爱为娜孜梅的父兄所反对。不久,准噶尔汗马克特木(另一变体作卡拉曼)派人向阿孜木家求婚,未成。于是马克特木亲率大军征讨娜孜梅一家所属的诺嘎勒部落。当敌人大军迫近家乡时,英雄康巴尔应娜孜梅的请求,挺身而出保卫家乡。在战胜了准噶尔汗后,阿孜木只好同意把娜孜梅嫁给康巴尔。史诗最后以盛大婚礼场面结束。

全诗约两千多行,语言简练朴素,每行多为7—8个音节,用韵不十分严格,一些地方自由用韵。这篇史诗最大的特点是描述和歌颂了劳动。

以上我们简单地介绍了我国哈萨克族人民的几种主要的民间诗歌形式。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里不能将所有哈萨克族民间诗歌的形式包括进去。其他如婚礼开始歌(toy bastar)、离别歌(qoshtasuw)、哀歌(joqtaw)、新春歌(nawruz)等及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一些诗歌形式都从略了。

[补记:德国波恩大学莱歇尔(Karl Reichl)教授1992年出版的专著《突厥民族史诗——

—传统、形式及结构研究》(Turkic Oral Epic Poetry—Traditions, Forms,Poetic Structure)值得参看。]

注释:

①这是我多年前撰写的一篇旧文,似对了解哈萨克民间诗歌的情况尚有用处。笔者从1950年开始接触哈萨克族人民(1949年我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文系,1950年秋第一批从新疆来到北大学习汉语文的青年中就有十多位哈萨克族青年,他们中有的成为我的好朋友)。1952—1953年我在塔城额敏县北部上湖乡哈萨克地区参加土改。1953年夏回到中央民族大学后接受校方分派的任务,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我个人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为对哈萨克语文、历史、文化的学习研究,另一为对古代突厥语文学(Old Turkic Philology)的学习研究,三为对已消亡的汉唐时期在新疆使用的古代印欧语系语文——

—龟兹/库车-焉耆语与于阗塞语的学习研究。在此期间除撰写有关上述三方面的论著外,我也曾学习撰写过一些关于哈萨克民间文学、文化的论著。此文即为其中之一。

②哈萨克语为saewkele,为哈萨克族已婚妇女戴的一种笨重的头饰,出嫁前由于姑娘们戴惯了轻便的“达克亚”(taekiyae)小帽,这时当然会感到不习惯(这里由于技术原因,用ae,oe表示前元音a,o;用y表示与i对应的后元音)。

③哈萨克语为awyl,为解放前哈萨克族人民的游牧单位。

④解放前的“揭面纱歌”多带有轻视妇女的浓厚封建意识,同时每段诗后都要按所唱内容的不同,加上“一鞠躬”、“二敬礼”一类的套话。

⑤引自《诗刊》1958年第4期,1959年第6期。

⑥参见拙著《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前苏联突厥学家I.V.Stebleva 甚至认为用古代突厥文写成的几个主要碑文如《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等都是可以吟唱的,见该作者的《6—8世纪突厥诗歌》(Poeziya tyurkov VI-VIII vekov,M.1965)一书。

⑦在今新疆塔城西20多公里处有一地方与此同名。

【栏目主持:吴孝成】

【责任校对:翟新菊】

37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 艺术起源于劳动。诗歌同样也起源于劳动。 鲁迅先生说:先民在劳动中,为了协调动作,消除疲劳。“其中一个叫…抗育抗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门外文谈》)从集体劳作的节奏中直接孕育降生的初民文学可以说是中国最原始的诗歌。 早期的诗歌伴随着歌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这种传统一直贯穿于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中。 进行诗歌创作不仅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而且还要有人生意识、空间意识、社会意识和民族意识,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与传统进行纵横思考,对当前的现实生活也要进行哲理的思索。为此,我们对中国诗歌发展史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脑中要形成一个大概的轮廓。下面我们分几个阶段进行简要阐述: 一、先秦诗歌 (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约五百多年的历史。全集分风、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如《关睢》,这是一首民间情歌,用起兴的艺术手法着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青年男子思恋少女,感情真挚大胆。由于此诗思想、艺术性都很强,且为《诗经》之首篇,故历来均受重视。 (二)屈原《离骚》 《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首抒情诗,在我国诗史具有独特地位。《离骚》篇名之意,据汉代班固所释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全诗共373句,2490字。两千多年前,有这样的鸿篇巨制,确为我国诗史上之骄傲啊。 屈原的代表作除此外,还有《九歌》、《天问》等。 二、秦汉诗歌 我国的诗歌发展至汉魏之间,出现一个新的局面,主要是乐府诗、民间歌辞与文人五言诗。 (一)乐府:乐府原为秦时设置的音乐机关,后经汉武帝充实编改,其任务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等;魏晋六朝,乐府则是指带有音乐性的诗体,逐步转变为一种新的诗体的名称。

诗歌的历史就是英国的历史

1.怎么了解学术动态和最新学术成果? 常用的网站和经常查阅的书籍有哪些? 诗歌的历史就是英国的历史 《哥伦比亚英国诗歌史》”The Columbia History of British Poetry”总算在买了之后的近两个月里陆陆续续的给看了个大概。当初知道这“哥伦比亚”文学史系列是因为其独特的编排体系。和一般分章节排序,一条脉络一贯至底的传统文学史写法不同,全书由26篇专论组成,由26个不同的作者从各自独特的角度阐述文学现象。于是这种基于个体的集体叙事方式使得《哥伦比亚英国诗歌史》包含“多部相互重合、相互竞争的诗歌史”。 中国传统的英国文学史教材,包括比较经典的陈嘉先生的四卷本《英国文学史》,或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罗经国的《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亦或是最近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界比较有影响的新四卷本《欧洲文学史》和五卷本《英国文学史》,采用的都是强调观点一致、线性发展的传统文学史写作模式。此《哥伦比亚英国文学史》成书于后现代主义思潮风行的八九十年代,先前的那种模式开始受到质疑,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种不同的叙述,有时甚至是对立的史论。其姐妹篇《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的导论里有这么句话:“历史学家不是真理的昭示者,而是故事的讲述者。”那么“英国文学历史不是一个故事,而是很多个不同的故事。” 虽然说本书的体系不强调一致,但还是脉络清晰,也算给我重新温习了一下整个英国诗歌的发展史。我总觉得我是个厚古薄今的人,学历史,学文学都是比较了解先前的,而对20世纪及当代的东西了解甚少。阅读此书,则让我对相当代英国诗歌有了个更深入的理解。 英国诗歌从古英语及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算起,迄今已有1500多年。最早的诗歌如同欧洲文学整个的发展一般,总是以记载英雄事迹的史诗为代表。法国的《罗兰之歌》La Chanson de Roland, 西班牙的《熙德之歌》Cantar de Cid, 日耳曼的《尼伯龙根之歌》Das Nieblungenlied,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都差不多代表了这些民族最初文学的成就。英国最初的诗歌当然还包括Caedmon 的宗教诗,和一些Bede的歌谣,但最重要的同样也是史诗,即《贝奥武甫》Beowulf。这次还收到一朋友送的原文的Beowulf,当然有古今英语对照,现代英语译本的大学时候念过,但明显无法体现古英语头韵的力度,只不过要读懂原文,估计得先学好德语。中古英语时期的韵文作品就显得丰富的多:民谣,抒情诗等极富法国特色的作品随着诺曼人的入侵在英国盛行起来。法语在英国的崇高地位,使得英语在这个阶段拉丁化极其明显。英语的这个阶段的屈折形式大大减少,语法现象简单化,语法格和性基本消失。词汇方面则从法语,拉丁语大量引进新词,扩大了英语的词汇量。到乔叟时代,英语重新开始得到英国上层的接纳。而乔叟Chaucer本人对于英国诗歌的贡献,使得后人尊为“英国诗歌之父”。 文艺复兴时期是戏剧的时期,但这些戏剧家本身也是伟大的诗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传诵至今。其前129首是写给一个美男子的,很明显是有同性恋倾向的诗:)其他的诗人包括Edmund Spenser(其《仙后》的词藻特别华丽妖艳,我喜欢,哈哈),Philip Sydney等。17世纪的英国诗歌比较多样化,一方面有善

(1)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备课讲稿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资料一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1)寄予自己浓浓的乡愁。 如:韦应物《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赵嘏《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2)代指书信 如: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1)象征爱情 如:晏几《临江仙》“花落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2)成为表现时事变迁,人事代谢的寄托。 如: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表达思念之情 如:郑谷《席上贻歌者》“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1)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诗人常用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2)也有用来表忠贞的。 如: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表达对南宋王朝的赤胆忠心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哀伤凄厉 理想追求 惬意 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追求漂泊 哀伤 飘零 伤感 杜甫《旅夜抒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王勃写月亮的诗句有哪些

王勃写月亮的诗句有哪些 本文是关于王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著名的唐代诗人王勃写月亮的诗句有哪些呢?欢迎阅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勃写月亮的诗句,它们分别是《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秋江送别二首》、《重别薛华》。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译文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鉴赏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

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了两首中的第一首,但就两诗比较而言,其实以第二首为胜。第一首诗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平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乳交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边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离开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这个“寒”字在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

哈萨克族文化

哈萨克族文化 编撰:昌吉市第一小学任建华 哈萨克族的文学 哈萨克族的文学可分为民间文学和书面文学,即作家文学两大类。 民间文学在哈萨克族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诗歌、谚语、谜语、格言和弹唱等。在哈萨克族文学史上,《比尔江与萨拉的对唱》、《阿塞特与伊里斯江的对唱》和《居素普别克与莱孜依琶的对唱》等堪称佳作,广泛流传于民间,是哈萨克族家喻户晓的著名对唱文学作品。但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长诗和史诗。哈萨克族的长诗和史诗被分为“英雄史诗”、“爱情长诗”和“叙事长诗”三大类型。哈萨克族英雄史诗中最著名、影响最为广泛的作品有《阿里帕米斯》、《豁布兰德》、《叶尔塔尔根》、《哈木巴尔》、《哈班拜》等。其中,《阿里帕米斯》和《豁布兰德》这两部宏伟史诗的产生时间很早。而《叶尔塔尔根》则是以这以后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哈班拜》、《博亘拜》、《贾尼别克巴图尔》和《萨巴拉克》等则是以18、19世纪的著名历史人物为主人公的英雄史诗或长诗;哈萨克族爱情长诗中最有名的是《吉别克姑娘》、《豁孜阔尔佩席与色彦苏鲁》、《恩利克与科别克》和《萨里哈与萨曼》等,其艺术价值较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最有影响、最重要的叙事长诗则主要有《考孜库尔帕西与巴彦苏鲁》、《克里米亚的40个巴图尔》、《鹏鹉的40个故事》、《4个宰相》和《巴克提亚尔的40个故事》等。 哈萨克族的作家文学是在古代氏族部落文学的基础上,于5到6世纪形成的,并随之得以发展。其主要作品有《霍尔呼特先知之书》、《乌古斯可汗的传说》等。 哈萨克族的美术

哈萨克族的工艺美术主要有刺绣、雕刻和图案等。 刺绣是哈萨克人十分普遍的传统手工艺术,主要有挑花、刺花、落花、补花、嵌花、锻花、贴边花等多种方法。哈萨克族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挂毯、箱套,衣服袖口、前襟和下摆、手巾、挂帘、帷帐、窗帘、门帘、被褥的罩单、枕套、帽子、等都绣有美丽的图案。她们主要用丝线和金线刺绣,色彩大方、鲜艳,多用对比色,表现风格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浓重的草原民族气息。 雕刻是随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哈萨克族历史上有铁匠业、银匠业、编织业、缝纫业、皮革业和靴鞋业等多种手工业。哈萨克人喜欢在木床、木箱、桌子、木碗、木盘、木盆以及冬不拉等乐器上雕刻各种图案。图案题材多种多样,主要有日月星辰、动物、花草树木以及各种几何图形。 哈萨克族的绘画艺术也在近现代形成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解放后,培养了一大批美术家,他们的作品充分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 悠悠岁月,茫茫草原。长期居住在阿克塞草原的哈萨克族牧民,秉赋草原的灵性、智慧,同时把自然、美丽归还草原。碧草荣枯,穹庐转徙。牧民的生活、习俗、文化与草原一起汇聚为一条涓涓河流。 一、阿依特斯(阿肯弹唱)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每逢阿肯弹唱会,远近的人们身着盛装,骑着骏马,弹着冬不拉载歌载舞来到鲜花盛开的的草原上,各路歌手登场献艺,听众们喝彩助威,经常是通宵达旦一连数日地尽兴。 (一)特点 阿肯的主要才华表现在即兴创作上.他们一般能够触景生情、出口成章。除了在平日生产和生活中的即兴弹唱、阿肯的重要活动是参加随萨克牧人聚会时的对唱。这种对唱高潮迭起、相持不下、有时通宵不息。阿肯弹唱朗歌词内容、很能表达啖萨克人的豪迈性格、反映高山草原的时代气息。 特别是在对唱中,双方歌手即兴编词,出口成章,边弹边唱,一问一答,以物比兴,借景发挥,用优美的歌词,娴熟多变的弹奏技巧,折服对手,取悦听众。以答词切题准确、语言机智幽默、演唱经验丰富、内容生动有趣者取胜。弹唱会结束时,要为评选出的优秀阿肯颁发奖状奖品,赠送精美的冬不拉。对德高望重的老阿肯,要给他们献上传统的长袷袢。按照习俗,败阵的阿肯还要给得胜的一方赠送毛巾、手帕等物,以示友好祝贺和虚心求教。 (二)形式 阿肯弹唱有两种形式:一是阿肯怀抱冬不拉自弹自唱,这种弹唱多是演唱传统的叙事长诗和民歌;二是对唱,有两人对唱,也有多人对唱。对唱的特点是即兴创作,具有赛歌的性质,把雄辨和唱诗结合在一起,既富生活气息,又生动活泼。他们所唱的内容大致可分为颂歌、哀怨歌、情歌、习俗歌、诙谐歌五大类。 阿肯弹唱的第二种形式是对唱,对唱有2人对唱和4人对唱,有时也有一人单独弹唱叙

2019民歌鉴赏期末答案

2019民歌鉴赏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 1、曲艺就是用()讲述故事。 A.乐器 B.民歌 C.童话 D.山歌 我的答案:B 2、《无锡景》曲调在流传中有各种变体,在北方常被用来演唱()等故事。 A.《花开等郎来》 B.《秦淮景》 C.《探清水河》 D.《真心来相诉》 我的答案:C 3、《为啥妹妹不爱我》是来自()的民歌。 A.山东 B.内蒙 C.河南 D.河北 我的答案:B 4、在曲艺表演中,《茉莉花》与()是相关的 A.《牡丹亭》 B.《西厢记》 C.《桃花扇》 D.《梧桐雨》 我的答案:B

5、“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是()的名言。 A.斯美塔那 B.格林卡 C.德彪西 D.德沃夏克 我的答案:B 6、下面唱山歌的方式中,回族民歌当中最有名的是哪一种() A.独唱 B.对唱 C.弹唱 D.花儿 我的答案:D 7、矮腔山歌的音乐风格有时接近() A.小调 B.中调 C.大调 D.长调 我的答案:A 8、“银绞丝”兴盛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我的答案:D 9、小调按音乐特点可划分为吟唱调、谣曲和()。 A.时调 B.小曲

C.中调 D.大调 我的答案:A 10、下面哪一项不是阿拉腾奥勒所创作的作品() A.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B.敖包相会 C.乌力格尔主题随想曲 D.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我的答案:B 11、前倚音是记在主要音的()的小音符。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 我的答案:C 12、()是唐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兼管雅乐和俗乐。 A.大理寺 B.光禄寺 C.太常寺 D.太仆寺 我的答案:C 13、时调《妈妈娘糊涂调》的典型形态来自()。 A.黑龙江 B.内蒙古 C.辽宁 D.吉林 我的答案:C

诗歌意象含义

诗歌意象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重点。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一.树木类 柳:送别、留恋、伤感。 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松柏 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此外——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积极向上;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二.花草类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王勃诗集

王勃诗集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王勃的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千岁历》、《平台钞略》(一作《平台秘略》)10篇、《合论》10篇。 1、赋 (1)春思赋 《春思赋》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辞赋名篇。他在赋中表现了自己崇高的品质、美好的人格,抒发了心中的忧郁愤懑、磊落不平之气。尽管如此,他从未放弃对功名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此赋可认为是其心理路程的真实反映,是对理想和功业执著追求的见证。 春思赋(并序) 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旅寓巴蜀,浮游岁序。殷忧明时,坎禀圣代。九陇县令河东柳太易,英达君子也,仆从游焉。高谈胸怀,颇泄愤懑。于时春也,风光依然。古人云:“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不其悲乎?”仆不才,耿介之士也。窃禀宇宙独用之心,受天地不平之气,虽弱植一介,穷途千里,未尝下情于公侯,屈色於流俗,凛然以金石自匹,犹不能忘情于春。则知春之所及远矣,春之所感深矣,此仆所以抚穷贱而惜光阴,怀功名而悲岁月也。岂徒幽宫狭路,陌上桑间而已哉?屈平有言:”目极千里伤春心。”因作《春思赋》,庶几乎以极春之所至,析心之去就云尔。 若夫年临九域,韶光四极。解宇宙之严气,起亭皋之春色。况风景兮同序,复江山之异国。感大运之盈虚,见长河之纡直。蜀川风候隔秦川,今年节物异常年。霜前柳叶衔霜翠,雪裹梅花犯雪妍。霜前雪裹知春早,看柳看梅觉春好。思万里之佳期,忆三秦之远道。澹荡春色,悠扬怀抱。野何树而无花?水何堤而无草?于是仆本浪人,平生自沦。怀书去洛,抱剑辞秦。惜良会之遒迈,厌他乡之苦辛。忽逢边候改,遥忆帝乡春。帝乡迢递关河里,神皋欲暮风烟起。黄山半入上林园,元灞斜分曲江水。玉台金阙纷相望,千门万户遥相似。昭阳殿里报春归,未央台上看春晖。水精却挂鸳鸯幔,云母斜开悲翠帏。竞道西园梅色浅,争知北阙柳阴稀?敛态调歌扇,回身整舞衣。银蚕吐丝犹未暖,金燕衔泥试学飞。妾本幽闺学歌舞,宁知汉代多巡抚?前年斋祭谒甘泉,今岁笙箫祠后土。桃花万骑喧

民歌鉴赏-答案

` 民歌鉴赏答案 民歌的产生 1“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是()的名言。 A、斯美塔那 B、格林卡 ? C、德彪西 D、德沃夏克 正确答案:B 2 民歌的传承方式是口头传播。() 正确答案:√ 3 民歌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其中的大部分我们都知道作者。() \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一):历史的足迹 1

我国最早记录民歌的集子是()。 A、《离骚》 B、《乐记》 * C、《诗经》 D、《乐章集》 正确答案:C 2 《相和歌》出现在()。 A、宋代 ) B、唐代 C、魏晋南北朝 D、汉代 正确答案:D 3 我国最早对民歌的记录,是有曲谱的。()正确答案:× ! 4

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出现属于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二):民族性的体现 1 《凤阳花鼓》源于()。 A、河南 ; B、河北 C、安徽 D、湖北 正确答案:C 2 ()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 A、《孟姜女》 B、《康定情歌》 C、《绣荷包》 D、《茉莉花》 正确答案:D

3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是由()二人配合演唱。 【 A、母女 B、姐妹 C、夫妻 D、姑嫂 正确答案:D 4 · 音符的不同组合方式与演唱方式,体现出中西方音乐的不同。()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三):经典赏析 1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出自()。 A、《绣荷包》 ? B、《孟姜女》 C、《龙船调》 D、《紫竹调》

正确答案:B 2 《孟姜女》最初是由()结构的短小民歌扩充而来。 ~ A、三句 B、四句 C、五句 D、六句 正确答案:B 3 作为音乐作品的《孟姜女》,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歌之一。() ] 正确答案:√ 民歌的创作特征(一):整体特色 1 ()被称作“曲艺之乡”。 A、无锡 B、杭州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古典诗歌中常见形象的归纳 一、自然形象与客观物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一)、植物类: 1、梅花—— 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例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芳草:比喻离别的愁绪或表现生生不息、希望。 3、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4、梧桐:表示凄苦、寂寞、惆怅。7、松柏:象征孤直、顽强。 5、菊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8、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 6、牡丹:象征高贵、富贵。9、杨花:象征飘零、离散。 二)、动物类: 1、杜鹃—— 表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 例: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2、杜鹃啼叫声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 3、乌鸦: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 4、鸿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5、孤雁(孤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 6、蟋蟀(促织):表示惆怅。 7、猿啼:表现凄厉、哀伤。 8、蝉: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 9、燕子: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 三)、乐器乐曲类: 1、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例: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四、送别场所: 1、南浦:水边送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2、长亭:陆上的送别场所。 3、西楼: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 凭栏: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唐诗三百首:滕王阁-王勃

唐诗三百首:滕王阁-王勃 滕王阁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珮玉鸣鸾罢歌摆。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诗鉴赏 《滕王阁》诗,是《滕王阁序》的结尾。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曾高度评价说:“初唐短歌,子安《滕王阁》为冠”,“婉丽和平,极可法师。”这道工整精致的诗,一直被诗论家视作是王勃七言古诗的代表作。 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滕王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建造的,号称江南第一阁。王勃十四岁那年,到六合探望任县令的父亲,归途经过洪州,正值九月九日重阳节,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上宴请宾客。他参加了盛宴并创作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滕王阁序》,一时震动了文坛,被作为佳话。按《唐摭言》里记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以及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 ‘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可见《滕王阁序》是王勃即席挥笔写就的。 《滕王阁》诗以极其凝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序》的内容,表现了诗人珍惜光阴、胸怀功名、慨时事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首句“滕王高阁临江渚”,点题入诗,描述了滕王阁雄踞赣江之滨,和江心洲屿相对峙,占尽地

势。次句“珮玉鸣鸾罢歌舞”,是从宴会散罢的场面的反衬宴会的盛况,别具一格:歌舞结束了,宾主相继离去,珮玉叮口当,鸾铃和鸣。佳节盛会后,人去楼空。接下来的两句是静态写景,“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画栋”“珠帘”,表现的是巧夺天工的人工美;朝云缭绕,暮雨飘拂,呈现的是亦真亦幻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美。“飞” “卷”二字,静中有动。只此二句,瑰伟绝特的滕王阁就矗立眼前,令人神往。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就曾赞叹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续之,以书吾忧。” 诗的第五、六两句,“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表面写景而实为抒情。自在的白云,悬映在深深的潭水里,影影绰绰,迎朝露,送秋辉。季节景物在不知不觉中转换,日月星辰在无声无息中移动,诗人在此以博大、永恒、无极的景象物候衬托人生短暂,抒发白驹过隙、时不我待的进取激情和向上精神。而诗的意境宁静高远,引人遐想。“婉丽和平之风格自见矣!”“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既顺承上句时空久远之意,又照应首句,自然地结尾全篇。当年建造这华丽高阁的滕王如今在哪呢?这是以问代答,此时元婴由于奢靡无度,被贬到滁州去了。而如今参加歌舞盛宴的,正如《序》中所说的,“宾主尽东南之美”,赞美阎都督德洁政清。设想元婴建造华阁何尝不是为了自己可以时常歌舞饮宴于其上呢?如今却只剩下栏杆外的江水依然如故地向北流淌。 这是一首入律的古诗,王力先生曾评说:“这首诗平仄合律,粘对基本合律,简直是两首律句连在一起,不过其中一首是仄韵绝句罢了。注意:这种仄韵与平韵的交替,四句一换韵,到后来成为入律古风的典型。高适、王维等人的七言古风,基本上是依照这个格式的。”这段话概括说明了《滕王阁》诗在语言上的特点,同时指出了它在诗歌发展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民歌名曲大全

民歌名曲大全 江南小调《紫竹调》 云南民歌《弥渡山歌》 湖南民歌《采槟榔》 台湾恒春民谣《思想起》 湖南民歌《浏阳河》 陕北民歌《赶牲灵》 陕北民歌《三十里铺》 内蒙古民歌《送亲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希望的田野上 西北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我是中国人 我的中国心 七子之歌 难忘今宵 男高音独唱《黄河颂》 歌唱祖国 东方红 春天的故事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山西河曲民间小调《走西口》 山西民歌《走西口》 山西民间小调《走绛州》 江苏民间小调《紫竹调》 陕北民歌《知道不知道》 辽宁沈阳民间小调《正对花》 苏南民歌《月子弯弯照九州》 江苏民歌《月儿弯弯照九洲》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江苏江都“秧田歌”《一根丝线牵过河》 浙江海宁山歌《夜夜盼》 江苏扬州民间小调《杨柳青》 江南民间小调《杨柳青》 内蒙古西部汉族民歌《阳婆里抱柴瞭哥哥》陕北民歌《绣金匾》 江苏无锡民歌《绣荷包》 牡丹江民间小调《绣荷包》 江西兴国山歌 辽宁海城民间小调《新上茨山》 东北民间小调《新东北风》 吉林民间小调《小看戏》

云南汉族山歌《小河淌水》 云南弥渡山歌《小河淌水》 河北民间小调《小放牛》 辽宁营口民间小调《小拜年》 河北民间小调《小白菜》 河北民歌《小白菜》 内蒙古西部汉族爬山调《想亲亲》 甘肃民歌《下四川》 黎族民歌《五指山歌》 台湾汉族童谣《天乌乌》 浙江嘉善山歌《五姑娘》 辽宁民间小调《五朵花儿开》 江苏民间小调《无锡景》 江苏民歌《无锡景》 安徽凤阳花鼓调《王三姐赶集》 山西河曲山曲《提起哥哥走西口》 江苏民歌《无锡景》 安徽凤阳花鼓调《王三姐赶集》 山西河曲山曲《提起哥哥走西口》 山西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浙江嘉善田歌《踏车山歌》 广东梅县客家山歌《送人离别水东西》青海情歌《四季歌》(《花儿与少年》)台湾民歌《思念家乡》 浙江衢州民间歌舞曲《顺采茶》 吉林民间小调《生产忙》 回族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黑龙江绥化民间小调《上茨山》 浙江临安山歌《啥人长,啥人短》 浙江泰顺民间曲调《纱窗外》 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 河北张家口民间小调《散花》 陕西绥德民歌《三十里铺》 山西河曲山曲《三十里名山二十里水》山西河曲山歌《人家都在你不在》 黄河大合唱 浙江平湖民间小调《七朵花》 辽宁民歌《瞧情郎》 辽宁盖县民间小调《瞧亲家》 浙江舟山普陀渔民号子《起锚》 河北南皮民间小调《茉莉花》 江苏民歌《茉莉花》 辽宁海城民歌《茉莉花》 河北晋县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一、草木类: 1、草木的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 2、草(离别、荒凉、思乡怀人):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黄叶、枫叶、落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时光飞逝,漂泊。):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黄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东西,异旅他乡,仰望苍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自身漂泊异乡的怅惘,勾起寂寞乡愁。 4、松柏(正直,高洁、傲岸,常青、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格。如:《青松》 (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5、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竹岩》(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诗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6、梅花(气节、高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如《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王勃豪迈诗句

王勃豪迈诗句 王勃豪迈诗句是怎样的?快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著名的唐代诗人王勃的经典而又豪迈的诗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老当益壮是形容年纪虽大但志气豪壮。老:老年;当:应该;益:更加;壮:强壮,雄壮。多用来赞扬老年人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老当益壮(壮:坚定。多指精神方面。)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语出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出处 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 ǐ )戟(j ǐ)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帷(wéi)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yǎn)骖騑(cān 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tīng)凫(fú )渚(zhǔ),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瞩。闾(lǘ)阎(yán) 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w 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 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

民歌名曲大全

民歌名曲大全xx小调《xx》 xx民歌《弥渡山歌》 xx民歌《采槟榔》 xx恒春民谣《思想起》 xx民歌《xx》 xx民歌《赶牲灵》 xx民歌《三十里铺》 xx民歌《送亲歌》 xx国歌 在希望的xxxx xx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我是xx人 我的xx心 七子之歌 难忘今宵 男高音独唱《xx》 歌唱祖国 xx 春天的故事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xx

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xxxx民间小调《走西口》 xx民歌《走西口》 xx民间小调《走xx》 xx民间小调《xx》 xx民歌《知道不知道》 xx民间小调《正对花》 xx民歌《月子弯弯照xx》 xx民歌《月儿弯弯照xx》 xx民歌《xx小调》 xxxx“秧田歌”《一根丝线牵过河》xxxx山歌《夜夜盼》 xxxx民间小调《xx》 xx民间小调《xx》 xx西部汉族民歌《xx抱柴瞭xx》xx民歌《绣金匾》 xxxx民歌《绣荷包》 xx民间小调《绣荷包》 xxxx山歌 xxxx民间小调《新xx》 xx民间小调《新xx》

xx民间小调《小看戏》 xx汉族山歌《xxxx》 xx弥渡山歌《xxxx》 xx民间小调《小放牛》 xx营口民间小调《小拜年》 xx民间小调《小白菜》 xx民歌《小白菜》 xx西部汉族爬山调《想亲亲》xx民歌《下xx》 黎族民歌《xx歌》 xx汉族xx《xxxx》 xxxx山歌《五姑娘》 xx民间小调《五朵花儿开》 xx民间小调《xxxx》 xx民歌《xxxx》 xxxx调《xx赶集》 xxxx山曲《提起xx走西口》 xx民歌《xxxx》 xxxx调《xx赶集》 xxxx山曲《提起xx走西口》 xx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汉语和哈萨克语词义对比分析

汉语和哈萨克语词义对比分析 【摘要】本文分别就汉语和哈萨克语词义、多义词词义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二者相同点、不同点。从词汇的角度,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两个民族的文化。 【关键词】词义;对比;意义 【中图分类号】H236 【文献标识码】A 哈萨克族是一个游牧民族,而汉民族长期从事农耕,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哈萨克语中反映牲畜业的词汇很丰富,区别羊、马、牛、骆驼等主要牲畜的词汇很细致,牲畜会因性别、年岁、毛色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汉民族对农业、农时观察细致,涉及这方面的词汇分类细致。 一、汉语和哈萨克语词义对比 (一)汉语和哈萨克语词义的相同点 (1)从词义构成来说,汉语和哈萨克语词义都由核心意义、附属义构成。附属义又包含色彩义、语体义、搭配义,色彩意义包含感情色彩、形象色彩。 (2)从意义构成来说,都可分为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3)两种语言的词义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词义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都从本国其他民族语言或世界其他民族语言中吸收了一些词汇作为借词,而且这些借词的吸收各从古至今一直都未间断。 (4)词义中都存在为表示避讳和禁忌、鄙俗而产生的词,但因民族

特点避讳的方向不同。 汉语中一些源于中国古代封建阶级制度的避讳语、禁忌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消亡了。但现在一些避免直接提到的避亵语和多用于书面语的委婉语仍在使用。如“闹情绪”“去洗手间”等。而哈语词义由于哈萨克族的有些避讳是全民性、普遍性的,所以当前使用含蓄语言委婉表达不便直说的且涉及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 (二)汉语和哈萨克语词义的不同点 (1)相同词义的词语一旦互译时,词性却不对应:如哈萨克语中“奇观”是动词,而汉语中却只能作为名词。哈语中的“nemene” 翻译成汉语时有两个意义,代词:“什么?什么东西?”名词:“重孙”。 (2)相同的词语指代不同的色彩意义,带来不必要的交流障碍,易引起矛盾、误会。数字代表的感情色彩不同。两种语言的词义中对一些动物的感情色彩也不尽相同。如:汉语中与狗相关的词义多是贬义,而哈语中多是褒义。哈萨克族忌讳偶数,喜欢奇数,汉族正好相反喜欢偶数。一些颜色词所代表的感情色彩也不尽相同,汉语与“白”有关的词义多消极,而哈语中与“白”有关的词义多表示积极。 (3)不同的民族特点决定了不同领域的词汇的丰富不同。哈萨克语中畜牧业的词汇极其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各种牲畜除了有统一的称谓以外,按年龄、性别、毛色都有不同的称谓。b?je母马aj??r 公马qul?n 半岁马?aba??一岁马taj两岁马qunan三岁公马bajtal三岁母马;绵羊qoj一岁绵羊qoz?两岁绵羊tusaq三岁绵羊sawl?q。 (4)汉语中词的色彩义不是固定的,在不同的句子里是不断变化的。

诗歌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

-- 诗歌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桃花:象征美人或青春容貌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伤春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