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正确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各学科的学习》

《如何正确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各学科的学习》

《如何正确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各学科的学习》
《如何正确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各学科的学习》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如何正确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各学科的学习研究课题名

称:

设计者姓名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四五六年级研究学科信息技术科联系电话电子邮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不少信息技术知识。例如Word,制作PPT,上网搜索,使用E-MAIL,下载图片文件等,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有了浓厚的兴趣。这些知识如果善加应用,会很好的帮助各学科的学习。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竖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使技术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生活。

3、课题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信息技术几乎无处不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已经非常普及,学生们在家庭学校都可以接触到计算机。本课题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等。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的阐述)

1.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

(1)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了解信息技术在学习中运用的利于弊

(3)知道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

基本技能:

(1)自主:探究:协作的能力

(2)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了解同学优点组合研究小组,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合作学习

(2)学生通过亲自调查收集数据与材料的活动,经历研究的全过程。

(3)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循环,初步懂得

小学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最后写出研究报告,编写手抄报,制作幻灯,专题网站来

展示学习成果。

3.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竖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学会控制自我。

(2)体验参与的乐趣,学会与同学相处,相互合作。

(3)养成善于研究分析: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是儿童成长的又一个关键期,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接近现实生活。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十分有钻研精神,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知识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加本次研究性课题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它还只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上的素养,信息能力要经过深化才能形成所谓的信息素养,即学生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新课改理念下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求,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真实性的特点,直接感知和语言传递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基础学科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本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Word:Powerpoint

等应用软件有一定的应用技能,大部分同学都能利用网络等信息化工具进行交流:搜索资料等。

四、研究的问题、内容和方法(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来达成这一目标)

本课题研究在新课程改革理论:新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学习动机等著名教育理论指导下,以新课改的要求为准绳,以教学过程为主线,从教与学的需求入手,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途径,指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软件解决

学习中的问题,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帮助基础学科的深入学习和扩展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小学研究性学习。同时将小学研究性学习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学生可以应用他们掌握的知识来处理各种他们喜欢研究的课题,尝试着解决他们可能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1)以教材教授的主要软件为依据,选择一个基础学科,将信息技术与其整合。

(2)信息技术工具帮助学生对基础学科深化:扩展性学习。

(3)信息技术工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可能的选题:

(1)用“Word”软件帮助学生进行语文预习和通过相关命令进行快速阅读(2)用“Powerpoint”软件中学生通过自选图形工具深入理解数学中的对称问题

(3)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并选择需要的知识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1)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

(2)学生作品集。

(3)Powerpoint 展示。

(4)学生活动心得体会。

六、资源准备

教师提供的资源:

(1)教师在下午4:10-5:30开放电脑室:多媒体教室。

(2)教师提供技术上的指导。

(3)辅助研究的量表。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笔:纸:每个小组有一人提供周末能上网的计算机。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

阶段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1)理解开展小学研

究性学习的意义。

2)了解本次活动的

学习目的。

3)学习开展

活动的步骤:方法:

1)揭示研究内容,

选定课题;激发学

生兴趣。

2)明确学习目的,

学习活动开展的步

骤:方法,提出要

第1周

要求。求。

3)课堂中例举学习

中应用信息技术的

例子。

4)组织学生

就问题谈感受,提

问题。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

择课题

各班分别讨

论提出子课题。以

学生最感兴趣的方

面,确定研究主题。

要求学生从以下三

个主题中选一个。

(1)用“Word”软

件帮助学生进行语

文预习和通过相关

命令进行快速阅读

(2)用

“Powerpoint”软件

中学生通过自选图

形工具深入理解数

学中的对称问题

(3)如何使

用搜索引擎搜索并

选择需要的知识

第2周成立课题

学生选择感

兴趣的课题,或参

与同伴的课题。

分组指导:

帮助学生建立学习

小组,根据学生组

织情况做适当调

整。

形成小组

实施方案

制定初步的课

题研究实施方案。

指导研究方

法以及注意事项。

让学生明确本次研

究方案应包括哪些

内容,与学生交流

实施方案的可行

性。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1)通过上网搜索:

图书查阅:向父母:

亲戚:邻居询问等

形式收集各方面的

资料。

2)写活动心得体

会。

3)为展示做准备。

1)要求小组在研究

的时候尽量在一

起,多讨论。

2)研究方法的使用

和指导。

3)提供一定的技术

支持。

4)及时了解各小组

的研究进度,帮助

学生困难。

5)指导学生整理资

第3-4周

料,修改文字材料。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从解决问题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使得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提升。“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景中,而任务是在老师“科学:适度:适当原则,循序渐进的设置若干个任务链。”任务驱动“把注意力更集中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上,而基于“问题解决式”则侧重于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本课题正是探索这一过程。尽量把“课外”实际问题交给学生自主处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发展提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